CN114599526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9526B
CN114599526B CN202080072342.8A CN202080072342A CN114599526B CN 114599526 B CN114599526 B CN 114599526B CN 202080072342 A CN202080072342 A CN 202080072342A CN 114599526 B CN114599526 B CN 1145995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ipe
land portion
land
s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23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9526A (zh
Inventor
赤司笃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99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9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9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9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1Patterns comprising tread lugs arranged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轮胎具备与路面接触的肋状或块状的接地部(100)。接地部(100)包括多个刀槽花纹(101)。刀槽花纹(101)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的端部(102)在接地部(100)内终止。刀槽花纹(101)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的端部(103)在接地部(100)的侧壁开口。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对冰雪路的行驶的轮胎。
背景技术
对于应对冰雪路的行驶的轮胎、所谓的无钉防滑轮胎(也被称为冬季轮胎等),重要的是迅速地去除成为打滑的原因的进入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水膜。
为了去除进入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水膜,广泛使用由内部具有大量气泡的发泡橡胶形成胎面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38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像上述那样的应对冰雪路的行驶的轮胎的冰上性能,优选为利用发泡橡胶以外的方法也能够去除进入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水膜。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像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去除进入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水膜的轮胎。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轮胎(充气轮胎10),该轮胎具备与路面接触的肋状或块状的接地部(例如,接地部100),所述接地部包括多个刀槽花纹(刀槽花纹101),所述多个刀槽花纹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所述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的端部即第1端部(端部102)在所述接地部内终止,所述多个刀槽花纹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所述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的端部即第2端部(端部103)在所述接地部的侧壁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轮胎10的胎面的局部俯视展开图。
图2是胎面2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3是包括接地部100A和接地部200A的胎面2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A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10A的单体俯视图。
图4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10B的单体俯视图。
图4C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10C的单体俯视图。
图5A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20A的单体俯视图。
图5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20B的单体俯视图。
图6A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30A的单体俯视图。
图6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30B的单体俯视图。
图7A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40A的单体俯视图。
图7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40B的单体俯视图。
图8A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50A的单体俯视图。
图8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50B的单体俯视图。
图8C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50C的单体俯视图。
图8D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50D的单体俯视图。
图9A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60A的单体俯视图。
图9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60B的单体俯视图。
图10A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70A的单体俯视图。
图10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70C的单体俯视图。
图11A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80A的单体俯视图。
图11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80B的单体俯视图。
图11C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80C的单体俯视图。
图12A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90A的单体俯视图。
图12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90B的单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相同的功能、结构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适当省略其说明。
(1)轮胎的整体概略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胎面的局部俯视展开图。如图1所示,充气轮胎10具有与路面接触的部分即胎面20。在胎面20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周向槽和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槽。
以下,周向槽是指相对于轮胎周向以±45度以内的角度延伸的直线状、曲线状或锯齿状等的槽,宽度方向槽是指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45度以内的角度延伸的直线状、曲线状或锯齿状等的槽。
像后述那样,充气轮胎10具有多个刀槽花纹,是应对冰雪路的行驶的轮胎。像这样的轮胎被称为无钉防滑轮胎。此外,也可以代替无钉防滑轮胎而称为冬季轮胎或雪地轮胎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充气轮胎10是面向乘用汽车(包括SUV:Sport UtilityVehicle)的无钉防滑轮胎为前提进行说明,但安装对象的车辆并不特别限定于乘用汽车。
另外,像后述那样,充气轮胎10在向车辆安装时被指定了旋转方向R(在图1中未图示,参照图2)。不过,像这样的旋转方向R的指定不是必需的。
另外,刀槽花纹是指在与路面接触时在接地部的接地面内闭合的细槽,非接地时的刀槽花纹的开口宽度一般为0.1mm~1.5mm。
如图1所示,在胎面20形成有周向槽30、周向槽40以及周向槽50。在周向槽30与周向槽50之间设有多个接地部100。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接地部100之间形成有宽度方向槽60。也就是说,接地部100是被周向槽30、周向槽50以及宽度方向槽60划分出的块状的接地部。
在周向槽30与周向槽40之间设有多个接地部200。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接地部200之间形成有宽度方向槽70。也就是说,接地部200是被周向槽30、周向槽40以及宽度方向槽70划分出的接地部。接地部200设于包括轮胎赤道线CL的位置。
(2)接地部的结构
图2是胎面2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具体来说,图2表示以周向槽30为基准,沿着轮胎周向设置的多个接地部100和多个接地部200。
如图2所示,接地部100和接地部200包括多个刀槽花纹。具体来说,接地部100包括多个刀槽花纹101。另外,接地部200包括多个刀槽花纹201。
在本实施方式中,刀槽花纹101和刀槽花纹201是直线状。不过,刀槽花纹101和刀槽花纹201也可以未必是直线状,例如,也可以是锯齿状或波线状。
刀槽花纹101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刀槽花纹101具有端部102和端部103。同样地,刀槽花纹201也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刀槽花纹201具有端部202和端部203。
像上述那样,充气轮胎10朝向旋转方向R旋转。因此,进入周向槽30、宽度方向槽60以及宽度方向槽70的冰上的水分或由于融化而产生的水成为水流WF,在周向槽30、宽度方向槽60以及宽度方向槽70内流动。
在此,刀槽花纹101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的端部102(第1端部)在接地部100内终止。也就是说,端部102位于接地部100内,在接地部100的侧壁未开口。换言之,刀槽花纹101的端部102未贯通块状的接地部100。
另一方面,刀槽花纹101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的端部即端部103(第2端部)在接地部100的侧壁开口。也就是说,端部103与周向槽30和宽度方向槽60中的任一者连通。换言之,刀槽花纹101的端部103贯通块状的接地部100。
接地部200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具体来说,刀槽花纹201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的端部202(第1端部)在接地部200内终止。也就是说,端部202位于接地部200内,在接地部200的侧壁未开口。换言之,刀槽花纹101的端部102未贯通块状的接地部100。
另一方面,刀槽花纹201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的端部即端部203(第2端部)在接地部200的侧壁开口。也就是说,端部203与周向槽30和宽度方向槽70中的任一者连通。换言之,刀槽花纹101的端部103贯通块状的接地部100。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01和刀槽花纹201能够像以下那样表达。刀槽花纹101的端部102位于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在与接地部100相邻的槽部、具体来说在周向槽30和宽度方向槽60中流动的水的流动(水流WF)相逆的一侧。
另一方面,刀槽花纹101的端部103位于沿着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在与接地部100相邻的槽部(周向槽30和宽度方向槽60)中流动的水的流动(水流WF)的一侧。
在此,“与水的流动(水流WF)相逆的一侧”是指与水流WF所成的角度为锐角的一侧。另外,“沿着水的流动(水流WF)的一侧”是指与水流WF所成的角度为钝角的一侧。此外,“与水的流动(水流WF)相逆的一侧”和“沿着水的流动(水流WF)的一侧”也可以由两者的相对关系决定。
另外,在判断“与水的流动(水流WF)相逆的一侧”和“沿着水的流动(水流WF)的一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任一周向槽,也就是说,预定的周向槽作为基准。
像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刀槽花纹101和刀槽花纹201是直线状,但也可以是锯齿状或波线状。不过,优选为,刀槽花纹101和刀槽花纹201从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也就是与旋转方向R相反的一侧)延伸,不具有返回到先着地侧(也就是旋转方向R侧)的部分。
另外,像上述那样,接地部100是块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刀槽花纹101的端部103仅在形成接地部100的多个(四个)侧壁中的一半(两个)以下的侧壁开口。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刀槽花纹201的端部203仅在形成接地部200的多个(四个)侧壁中的一半(两个)以下的侧壁开口。
(3)花纹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接地部的花纹例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接地部的花纹能够代替上述的接地部100(或接地部200)而作为胎面20的花纹的局部应用。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的接地部100(或接地部200)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相同的部分适当省略说明。
(3.1)例1
图3是包括接地部100A和接地部200A的胎面2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如图3所示,接地部100A和接地部200A是肋状。具体来说,接地部100A和接地部200A未被宽度方向槽划分,在轮胎周向上连续。此外,接地部100A和接地部200A也可以不在轮胎周向的整周上连续,而是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细槽,或者在轮胎周向上的局部的区域中形成有图2所示那样的块状的接地部。
接地部100A包括多个刀槽花纹101A。另外,接地部200A包括多个刀槽花纹201A。刀槽花纹101A和刀槽花纹201A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此外,刀槽花纹101A和刀槽花纹201A也可以表达为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
刀槽花纹101A的端部10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00A内终止。也就是说,端部102位于接地部100A内,在接地部100A的侧壁未开口。
刀槽花纹101A的端部10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0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01A的端部10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01A的端部10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同样地,刀槽花纹201A的端部20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200A内终止。也就是说,端部202位于接地部200A内,在接地部200A的侧壁未开口。
刀槽花纹201A的端部20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20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201A的端部20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201A的端部20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3.2)例2
图4A~图4C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10A~接地部110C的单体俯视图。
接地部110A~接地部110C是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块。
如图4A所示,形成于接地部110A的刀槽花纹111的端部11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10A内终止。
刀槽花纹111的端部11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1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11的端部11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11的端部11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此外,就这样的特征而言,虽然刀槽花纹111延伸的方向即相对于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不同,但形成于接地部110B和接地部110C的刀槽花纹111也是相同的。
(3.3)例3
图5A和图5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20A和接地部120B的单体俯视图。接地部120A和接地部120B是三角形形状的块。
如图5A所示,形成于接地部120A的刀槽花纹121的端部12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20A内终止。
刀槽花纹121的端部12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2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21的端部12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21的端部12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此外,就这样的特征而言,虽然刀槽花纹121延伸的方向即相对于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不同,但形成于接地部120B的刀槽花纹121也是相同的。
(3.4)例4
图6A和图6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30A和接地部130B的单体俯视图。接地部130A和接地部130B是四边形(梯形)形状的块。
如图6A所示,形成于接地部130A的刀槽花纹131的端部13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30A内终止。
刀槽花纹131的端部13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3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31的端部13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21的端部13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此外,就这样的特征而言,虽然刀槽花纹131延伸的方向即相对于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不同,但形成于接地部130B的刀槽花纹131也是相同的。
(3.5)例5
图7A和图7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40A和接地部140B的单体俯视图。接地部140A和接地部140B是五边形形状的块。
如图7A所示,形成于接地部140A的刀槽花纹141的端部14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40A内终止。
刀槽花纹141的端部14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4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41的端部14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41的端部14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此外,就这样的特征而言,虽然刀槽花纹141延伸的方向即相对于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不同,但形成于接地部140B的刀槽花纹141也是相同的。
(3.6)例6
图8A~图8D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50A~接地部150D的单体俯视图。
接地部150A~接地部150D是六边形形状的块。
如图8A所示,形成于接地部150A的刀槽花纹151的端部15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50A内终止。
刀槽花纹151的端部15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5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51的端部15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51的端部15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此外,就这样的特征而言,虽然刀槽花纹151延伸的方向即相对于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不同,但形成于接地部150B~接地部150D的刀槽花纹151也是相同的。
(3.7)例7
图9A和图9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60A和接地部160B的单体俯视图。接地部160A和接地部160B是八边形形状的块。
如图9A所示,形成于接地部160A的刀槽花纹161的端部16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60A内终止。
刀槽花纹161的端部16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6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61的端部16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61的端部14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此外,就这样的特征而言,虽然端部163延伸的方向即相对于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不同,但形成于接地部160B的刀槽花纹161也是相同的。
(3.8)例8
图10A和图10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70A和接地部170C的单体俯视图。接地部170A和接地部170C是所谓的箭翼状的块。具体来说,接地部170A和接地部170C具有向轮胎周向上的一侧凸出的凸部和向轮胎周向上的一侧凹陷的凹部。
如图10A所示,形成于接地部170A的刀槽花纹171的端部17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70A内终止。
刀槽花纹171的端部17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7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71的端部17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71的端部17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此外,就这样的特征而言,虽然刀槽花纹171延伸的方向即相对于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不同,但形成于接地部170C的刀槽花纹171也是相同的。
(3.9)例9
图11A~图11C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80A~接地部180C的单体俯视图。接地部180A~接地部180C是楔状的块。
如图11A所示,形成于接地部180A的刀槽花纹181的端部18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80A内终止。
刀槽花纹181的端部18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8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81的端部18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81的端部18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此外,就这样的特征而言,虽然刀槽花纹181延伸的方向即相对于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不同,但形成于接地部180B和接地部180C的刀槽花纹181也是相同的。此外,需要留意的是,在接地部180C的情况下,旋转方向R(水流WF)与接地部180A和接地部180B的情况相反。
(3.10)例10
图12A和图12B是设于胎面20的接地部190A和接地部190B的单体俯视图。接地部190A和接地部190B是以两个四边形形状的块在轮胎周向上错开的状态设置的块。
如图12A所示,形成于接地部190A的刀槽花纹191的端部192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90A内终止。
刀槽花纹191的端部193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并且在接地部190A的侧壁开口。
另外,如果考虑与水流WF的关系,则刀槽花纹191的端部192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刀槽花纹191的端部193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
此外,就这样的特征而言,虽然刀槽花纹191延伸的方向即相对于轮胎周向(或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不同,但形成于接地部190B的刀槽花纹191也是相同的。
(4)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具体来说,根据充气轮胎10,多个刀槽花纹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的端部(第1端部)在接地部内终止。另一方面,多个刀槽花纹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的端部(第2端部)在接地部的侧壁开口。
换言之,多个刀槽花纹的位于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在与接地部相邻的槽部中流动的水的流动(水流WF)相逆的一侧的端部(第1端部)在接地部内终止。另一方面,多个刀槽花纹的位于沿着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在与接地部相邻的槽部中流动的水的流动(水流WF)的一侧的端部(第2端部)在接地部的侧壁开口。
因此,刀槽花纹的位于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的端部封闭,有效地抑制水向接地部的浸入。另一方面,刀槽花纹的位于沿着水流WF的一侧的端部向与接地部相邻的周向槽或宽度方向槽开放,能够有效地排出(释放)进入接地部与路面之间的水。
也就是说,根据水流WF的关系,将水容易进入的与水流WF相逆的一侧(也就是先着地侧)设为封闭刀槽花纹,从而抑制水向接地部的浸入。另一方面,将水不浸入的沿着水流WF的一侧(也就是后着地侧)设为开放刀槽花纹,从而确保水从接地部释放的释放处。
由此,能够大幅减少水介于接地部与路面之间的状态。即,根据充气轮胎10,即使接地部不使用发泡橡胶,也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去除进入胎面20与路面之间的水膜。由此,特别地,能够提高在冰上路面上的驱动性能(牵引力)。
另外,如果使形成于接地部的刀槽花纹的所有端部均在接地部内终止,也就是说,设为封闭刀槽花纹,则有时接地部的刚度会变得过高,但根据充气轮胎10,通过将刀槽花纹的一个端部设为开放,能够对接地部赋予适当的刚度,并且也能够避免像这样的状态。
像上述那样,多个刀槽花纹也可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在该情况下,能够平衡良好地实现:抑制水向接地部的与水流WF相逆的部分进入并促进水从接地部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刀槽花纹从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延伸,不具有返回到先着地侧的部分。因此,能够有效地排出进入刀槽花纹的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部是被周向槽和宽度方向槽划分出的块状。另外,刀槽花纹的沿着水流WF的一侧(后着地侧)的端部(第2端部)仅在形成块状的接地部的多个侧壁中的一半以下的侧壁开口。
因此,能够确保接地部所需要的刚度,并且能够有效地去除进入胎面20与路面之间的水膜。
(5)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按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记载,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基本上形成于接地部的所有刀槽花纹都具有先着地侧的端部封闭、后着地侧的端部开放的结构,但形成于接地部的一部分刀槽花纹也可以未必具有像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两端部开放或封闭。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例1~例10对接地部的花纹例进行了说明,但在胎面20也可以混合有多个花纹例。例如,胎面20也可以混合有四边形形状的块(例2)和三角形形状的块(例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即使接地部不使用发泡橡胶也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去除进入胎面20与路面之间的水膜的主旨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排除构成胎面20的接地部使用发泡橡胶的情况。
虽然如上所述地记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不应理解为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限定本发明。根据本公开,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充气轮胎;20、胎面;30、40、50、周向槽;60、70、宽度方向槽;100、100A、110A~110C、120A、120B、130A、130B、140A、140B、150A~150D、160A、160B、170A、170C、180A~180C、190A、190B、200、200A、接地部;101、101A、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01A、刀槽花纹;102、103、112、113、122、123、132、133、142、143、152、153、162、163、172、173、182、183、192、193、202、203、端部。

Claims (3)

1.一种轮胎,其中,
该轮胎具备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部,
所述接地部包括多个被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槽和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槽划分出的块,
在所述块形成有多个刀槽花纹,
在胎面俯视图中,所述多个刀槽花纹延伸到所述块的在所述刀槽花纹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的长度,
所述多个刀槽花纹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先与所述路面接触的先着地侧的端部即第1端部在所述接地部内终止,
所述多个刀槽花纹的位于伴随着轮胎旋转而后与所述路面接触的后着地侧的端部即第2端部在所述接地部的侧壁开口,
在胎面俯视图中,在所述块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多个刀槽花纹的所述第1端部的连线与所述块的先着地侧的侧壁之间没有形成刀槽花纹,所述先着地侧的侧壁是与所述后着地侧的侧壁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相对的侧的侧壁,
各所述块中,所有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方向相同,
所述多个刀槽花纹包括第1刀槽花纹和第2刀槽花纹,
所述第1刀槽花纹和所述第2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周向朝向同一方向倾斜,
所述第1刀槽花纹在第1侧壁开口,
所述第2刀槽花纹在第2侧壁开口,该第2侧壁构成与构成所述第1侧壁的边不同的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多个刀槽花纹沿着轮胎周向并且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
所述宽度方向槽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多个刀槽花纹从所述先着地侧朝向所述后着地侧延伸,不具有返回到所述先着地侧的部分。
CN202080072342.8A 2019-10-25 2020-10-19 轮胎 Active CN1145995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4639A JP7437908B2 (ja) 2019-10-25 2019-10-25 タイヤ
JP2019-194639 2019-10-25
PCT/JP2020/039205 WO2021079839A1 (ja) 2019-10-25 2020-10-19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9526A CN114599526A (zh) 2022-06-07
CN114599526B true CN114599526B (zh) 2024-04-05

Family

ID=75620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2342.8A Active CN114599526B (zh) 2019-10-25 2020-10-19 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1375A1 (zh)
EP (1) EP4049859A4 (zh)
JP (1) JP7437908B2 (zh)
CN (1) CN114599526B (zh)
WO (1) WO2021079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7908B2 (ja) * 2019-10-25 2024-02-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7437909B2 (ja) * 2019-10-25 2024-02-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US20240006947A1 (en) 2020-12-09 2024-01-04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Stat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1204A (ja) * 1987-10-12 1989-04-1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0485884A1 (en) * 1990-11-14 1992-05-2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ipes for tire treads
JP2000225815A (ja) * 1999-02-09 2000-08-1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1030720A (ja) * 1999-07-19 2001-02-0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3205710A (ja) * 2002-01-10 2003-07-2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JP2003211920A (ja) * 2002-01-25 2003-07-30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15075A (ja) * 2009-03-16 2010-09-3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71513A (ja) * 2011-02-22 2012-09-10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756618A (zh) * 2011-04-28 2012-10-3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3085609A (zh) * 2011-10-27 2013-05-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614291A (zh) * 2015-05-25 2018-01-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8290455A (zh) * 2015-11-12 2018-07-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8203113A (ja) * 2017-06-06 2018-12-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910518A (zh) * 2017-12-13 2019-06-2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3939410A (zh) * 2019-06-04 2022-01-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555388A (zh) * 2019-10-25 2022-05-2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1063A1 (de) * 1974-08-27 1976-03-18 Dunlop Ag Laufflaechenprofilierung fuer fahrzeugluftreifen
DE19604727A1 (de) * 1996-02-09 1997-08-14 Continental Ag Fahrzeugluftreifen
EP1019258A1 (en) * 1997-10-04 2000-07-19 Philip Blood Tyre
JPH11334319A (ja) * 1999-05-10 1999-12-0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780816B2 (ja) 1999-08-31 2011-09-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682269B2 (ja) * 2002-05-09 2005-08-1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97954B2 (ja) * 2008-06-13 2010-01-1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BR112015006946B1 (pt) 2012-09-28 2021-08-17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 com nervuras diagonais com uma lamela de bordo de fuga
JP6130710B2 (ja) 2013-04-16 2017-05-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114731B2 (ja) * 2014-10-31 2017-04-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52457B2 (ja) * 2018-03-20 2022-04-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437908B2 (ja) * 2019-10-25 2024-02-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1204A (ja) * 1987-10-12 1989-04-1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0485884A1 (en) * 1990-11-14 1992-05-2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ipes for tire treads
JP2000225815A (ja) * 1999-02-09 2000-08-1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1030720A (ja) * 1999-07-19 2001-02-0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3205710A (ja) * 2002-01-10 2003-07-2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JP2003211920A (ja) * 2002-01-25 2003-07-30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15075A (ja) * 2009-03-16 2010-09-3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71513A (ja) * 2011-02-22 2012-09-10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756618A (zh) * 2011-04-28 2012-10-3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3085609A (zh) * 2011-10-27 2013-05-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614291A (zh) * 2015-05-25 2018-01-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8290455A (zh) * 2015-11-12 2018-07-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8203113A (ja) * 2017-06-06 2018-12-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910518A (zh) * 2017-12-13 2019-06-2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3939410A (zh) * 2019-06-04 2022-01-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555388A (zh) * 2019-10-25 2022-05-2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37908B2 (ja) 2024-02-26
EP4049859A4 (en) 2022-12-14
EP4049859A1 (en) 2022-08-31
JP2021066387A (ja) 2021-04-30
US20220371375A1 (en) 2022-11-24
CN114599526A (zh) 2022-06-07
WO2021079839A1 (ja) 202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99526B (zh) 轮胎
JP511548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688411B (zh) 充气轮胎
US7438100B2 (en) Pneumatic tire for ice-bound or snow-covered road
CN114555388B (zh) 轮胎
CN108349325B (zh) 轮胎
CN109070650B (zh) 轮胎
EP0688686B1 (en) Pneumatic tires
CN108349322B (zh) 轮胎
EP0882606A3 (en) Pneumatic tyre
CN108349323B (zh) 轮胎
JP200822195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12717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7082411A1 (ja) タイヤ
JP200024711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8245744B2 (en) Tire with tread having Z-shaped sipes in circumferential rib
JP3584079B2 (ja) 氷雪走行に適し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18573B2 (ja) タイヤ
JPH1024707A (ja) 氷雪路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349320B (zh) 轮胎
JP200618816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RU2793024C1 (ru) Шина
JP3737605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15298042B (zh) 轮胎
JP521206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