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2237A -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2237A
CN114582237A CN202210224157.7A CN202210224157A CN114582237A CN 114582237 A CN114582237 A CN 114582237A CN 202210224157 A CN202210224157 A CN 202210224157A CN 114582237 A CN114582237 A CN 114582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panel
transparent support
adhesive layer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41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财
黄沅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41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2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2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2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具有非显示区;光学膜层,设于显示面板一侧,光学膜层具有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一开孔;透明支撑层,设于光学膜层背离显示面板一侧,且遮盖第一开孔;盖板,设于透明支撑层背离显示面板一侧,透明支撑层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贴合于盖板。在保证非显示区具有高透光率的同时,透明支撑层能够对盖板进行稳定支撑,防止了因透明支撑层凹陷而和盖板之间产生气泡,提高了贴合效果,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化显示装置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显示装置是这些显示装置中不可或缺的人际沟通界面。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节能降耗、可弯曲、柔韧性佳等优点,且该实现显示的显示装置,其不需要背光源,具有反应速度快和显示效果好的特点,受到用户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中。
为了提高屏幕占有率,现有技术中在显示装置上用激光打一个相对大小的孔,适用于手机的摄像头等光学元件,且开孔区域需要高透光率,以满足光学元件的进光量需求,采用盲孔结构时,受到现有的显示装置结构限制,开孔区域的膜层不能对盖板稳定支撑,容易产生气泡,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在保证非显示区具有高透光率的同时,透明支撑层能够对盖板进行稳定支撑,防止了因透明支撑层凹陷而和盖板之间产生气泡,提高了贴合效果,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具有非显示区;光学膜层,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光学膜层具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开孔;透明支撑层,设于所述光学膜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且遮盖所述第一开孔;盖板,设于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贴合于所述盖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透明支撑层同层设置于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盖板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层围绕所述透明支撑层设置且连接所述透明支撑层;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层的材料包括液态粘接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固定胶层,所述透明支撑层通过所述固定胶层分别和所述盖板、所述光学膜层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胶层的材料包括紫外胶和压敏胶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胶层包括第一固定胶层和第二固定胶层;所述第一固定胶层的一侧表面覆盖于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胶层的侧部于连接所述第一胶层;所述透明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固定胶层设于所述容纳槽内且连接所述光学膜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固定胶层的侧部于连接所述第一胶层;优选的,所述容纳槽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围绕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中任一者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透明支撑层厚度的十分之一;和/或,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中任一者的弹性模量和所述透明支撑层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3GPa;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的厚度为1μm~2μm,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2GPa;和/或,所述透明支撑层的厚度为25μm~30μm,所述透明支撑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5.7GPa。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的透光率均大于或者等于90%;和/或,所述透明支撑层的透光率大于或者等于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透明支撑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比值为1:6~1:1;优选的,所述透明支撑层的硬度为1H~3H;优选的,所述透明支撑层的材料包括透明聚酰亚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之间,所述发光层具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内设有无机膜层,所述无机膜层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表面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凹陷。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非显示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具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开孔;在所述光学膜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透明支撑层,所述透明支撑层遮盖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盖板,所述盖板贴合于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光学膜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透明支撑层和所述在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盖板之间,还包括:在所述透明支撑层周侧涂布液态粘接材料;将所述液态粘接材料固化以形成围绕所述透明支撑层的第一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光学膜层、透明支撑层和盖板,通过设置透明支撑层能够保持显示装置非显示区的透光性,且对盖板具有支撑的作用。具体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盖板和光学膜层之间采用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光学胶,透明支撑层不会因第一开孔或者非显示区内凹陷的膜层而下凹,在保证非显示区具有高透光率的同时,透明支撑层能够对盖板进行稳定支撑,防止了因透明支撑层凹陷而和盖板之间产生气泡,提高了贴合效果,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图;
图3是图1中B-B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中:
1-显示面板;2-光学膜层;3-透明支撑层;4-盖板;5-第一胶层;6-发光层;7-无机膜层;8-固定胶层;81-第一固定胶层;82-第二固定胶层;AA-显示区;NA-非显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以下将结合附图图1至图4对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B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具有非显示区NA;光学膜层2,设于显示面板1一侧,光学膜层2具有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开孔;透明支撑层3,设于光学膜层2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且遮盖第一开孔;盖板4,设于透明支撑层3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透明支撑层3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贴合于盖板4。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光学膜层2、透明支撑层3和盖板4,为了提高非显示区NA的透光率,光学膜层2具有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开孔,透明支撑层3遮盖第一开孔,且透明支撑层3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贴合于盖板4,以承载盖板4,通过设置透明支撑层3能够保持显示装置非显示区NA的透光性,且对盖板4具有支撑的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盖板4和光学膜层2之间采用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光学胶,透明支撑层3不会因第一开孔或者非显示区NA内凹陷的膜层而下凹,在保证非显示区NA具有高透光率的同时,透明支撑层3能够对盖板4进行稳定支撑,防止了因透明支撑层3凹陷而和盖板4之间产生气泡,提高了贴合效果,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显示面板1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非显示区NA设置的显示区AA,非显示区NA即用于设置摄像头等光学元件的透光区域,非显示区NA的透光率大于显示区AA的透光率,以使对应光学元件接收到足够的进光量,保证其成像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2具体可以为偏光片等功能膜层,用于显示装置的出光进行调节,由于显示装置在非显示区NA不发光,因而可以在非显示区NA不设置光学膜层2,即光学膜层2具有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开孔,以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在非显示区NA的透光率。
盖板4即采用透光率高的玻璃等材料制成的膜层,起到保护显示装置内部膜层的作用,具体的,盖板4可以采用刚性材料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也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使盖板4可以折叠,从而可应用于柔性、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即具体的,盖板4可以采用UTG(Ultra Thin Glass,超薄柔性玻璃)、CPI(Colorless Polyimide,透明聚酰亚胺薄膜)、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透明、柔软、可折叠的材料制作,以实现盖板4的可弯曲折叠,便于应用于可折叠的显示装置中。
可选的,为了保证非显示区NA的透光率,且使透明支撑层3能够和盖板4紧密贴合,防止透明支撑层3产生凹陷,透明支撑层3可以采用透明、柔软的CPI(ColorlessPolyimide,透明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制成。CPI材料具有高耐热、高可靠、耐挠曲、低密度、低介电常数、低CTE、易于实现微细图形电路加工等特性,还克服了传统PI薄膜浅黄或深黄颜色的缺点。
为了保证盖板4和光学膜层2之间的连接效果,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胶层5,第一胶层5与透明支撑层3同层设置于光学膜层2和盖板4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透明支撑层3通常并不会整层设置,即透明支撑层3不会遮盖整个光学膜层2,为了填充盖板4和光学膜层2之间的空隙,在光学膜层2和盖板4之间还需要设置第一胶层5。可选的,第一胶层5围绕透明支撑层3设置且连接透明支撑层3,具体的,第一胶层5可以粘接于透明支撑层3的侧面,以填充盖板4和光学膜层2之间的空隙,并提高盖板4和光学膜层2之间的连接效果。
为了避免第一胶层5和透明支撑层3之间出现间隙或者挤压的问题,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胶层5包括液态粘接胶。
具体的,若第一胶层5采用固态胶例如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由于OCA胶的流动性较差,受到尺寸公差和贴合公差的影响,会导致OCA胶与透明支撑层3搭接位置出现间隙或挤压,影响产品显示效果。因而,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液态粘接胶具体可以是OCR(Optical Clear Resin,光学树脂),由于该胶水为液态的,也称为液体光学胶、光学水胶或LOCA,因而OCR的流动性较好,能够很好的贴合于透明支撑层3的侧面,之后再通过加热或者光线照射等手段固化成型,不会因为尺寸公差和贴合公差的存在,导致第一胶层5和透明支撑层3之间出现间隙或者挤压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3,为了有效固定透明支撑层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胶层8,透明支撑层3通过固定胶层8分别和盖板4、光学膜层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胶层8具有一定的粘性,能够有效粘接透明支撑层3和盖板4以及透明支撑层3和光学膜层2,即固定胶层8可以分别设于透明支撑层3的两侧,以实现粘接。可选的,固定胶层8可以采用UV胶(Ultraviolet Rays,紫外胶)或者PSA(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压敏胶)等种类的胶材。
第一固定胶层81的一侧表面覆盖于透明支撑层3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另一侧的表面连接盖板4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且第一固定胶层81的侧部于连接第一胶层5。
透明支撑层3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设有容纳槽,第二固定胶层82设于容纳槽内且连接光学膜层2的上表面,第二固定胶层82的侧部于连接第一胶层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胶层81的一侧表面覆盖于透明支撑层3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另一侧的表面连接盖板4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上述中的表面具体是指第一固定胶层81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相对的两表面,即上下表面,而第一固定胶层81的侧部是指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第一固定胶层81的侧部和第一胶层5相对的侧表面,同理,透明支撑层3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为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的表面,而第二固定胶层82的侧部是指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第二固定胶层82和第一胶层5相对的侧表面。
由于在透明支撑层3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是设有第一开孔的,为了防止固定胶层8向下凹陷或者掉落,在透明支撑层3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设有容纳槽,第二固定胶层82设于容纳槽内。由于第一开孔部分没有设置光学膜层2,因而容纳槽以及第二固定胶层82均是对应光学膜层2设置的,不需要覆盖第一开孔。可选的,容纳槽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围绕第一开孔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设置,即设于容纳槽内的第二固定胶层82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和第一开孔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不重合,第二固定胶层82围绕第一开孔设置,以避免第二固定胶层82向第一开孔所在方向凹陷,进而防止因凹陷产生气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中任一者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透明支撑层3厚度的十分之一;和/或,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中任一者的弹性模量和透明支撑层3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3GPa其中,3GPa即3吉帕,1吉帕等于1000兆帕。
需要说明的是,透明支撑层3的弹性模量越大,材料越不容易变形,且刚性越强、硬度越大,能够保证透明支撑层3不易产生凹陷、弯曲等问题。而且,透明支撑层3的厚度越厚,透明支撑层3的变形量越小,但透明支撑层3的厚度越厚,则会影响透明支撑层3的透光率以及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通过限制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和透明支撑层3之间的厚度关系以及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和透明支撑层3之间的弹性模量关系,以在保证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和透光率满足需求的同时,能够防止透明支撑层3产生凹陷、弯曲等问题。
根据研究,对于弹性模量相近的材料,硬度越低,在接触或挤压过程中局部能量耗散就越大,应力波传播距离小,不容易引起整体破坏,因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中任一者的弹性模量和透明支撑层3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差值限制为小于或者等于3GPa,以减少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和透明支撑层3受力变形时的变形量,且避免因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中任一者的弹性模量和透明支撑层3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差值过大,而产生相互脱离的问题。
第一固定胶层81和第二固定胶层82的厚度、弹性模量以及透光率也会对透明支撑层3造成一定影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的厚度为1μm~2μm,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2GPa时,透明支撑层3的厚度可以为25μm~30μm,透明支撑层3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5.7GPa。以在保证透明支撑层3对盖板的支撑效果的同时,使得透明支撑层3不易产生凹陷,进而避免透明支撑层3和盖板之间产生气泡。
具体的,透明支撑层3的厚度为30μm,透明支撑层3的弹性模量等于5.7GPa,且透明支撑层3的透光率等于80%,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的厚度为1μm,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的透光率均等于90%,第一固定胶层81、第二固定胶层82的弹性模量等于2GPa。当然,上述实施例仅代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透明支撑层3、第一固定胶层81和第二固定胶层82的厚度、弹性模量以及透光率等参数进行组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透明支撑层3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比值为1:6~1:1。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研究,固体材料的弹性模量与硬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材料的能量耗散能力。即材料的局部能量耗散越大,则硬度和弹性模量的比值越小,同时材料的弹性恢复也越小。本实施例中,经过对透明支撑层3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验,在透明支撑层3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比值为1:6~1:1时,透明支撑层3的硬度能够满足对于盖板4的支撑需求,且透明支撑层3的弹性模量也能满足当显示装置为柔性显示装置时,对于透明支撑层3的可弯曲性的需求。具体的,透明支撑层3的硬度为1H~3H,H即莫氏硬度的计量单位。可选的,透明支撑层3的材料包括透明聚酰亚胺,透明聚酰亚胺能够满足上述对于硬度、弹性模量等参数的要求,当然,透明支撑层3也还可以采用其他满足要求的材料。
由于显示装置在非显示区NA内不设置走线,以避免水氧侵蚀等问题,因而位于非显示区NA的无机膜层7相对于显示区AA的发光层6会出现凹陷的问题。具体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层6,发光层6设于显示面板1和光学膜层2之间,发光层6具有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二开孔,第二开孔内设有无机膜层7,无机膜层7朝向盖板4的一侧表面向远离盖板4的方向凹陷。
在现有技术中,在盖板4和光学膜层2之间采用OCA胶,且OCA胶会填充于无机膜层7上方的空间,由于无机膜层7具有凹陷,且OCA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而对应无机膜层7的部分OCA胶会向下凹陷,导致这部分OCA胶会和盖板4之间产生气泡,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透明支撑层3替代OCA胶,透明支撑层3只需覆盖第一开孔,并不需要填充于第一开孔,通过采用CPI等材料的透明支撑层3来保证透明支撑层3和盖板4紧密贴合,有效避免了透明支撑层3和盖板4之间出现气泡,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制备方法,包括:
S110:提供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具有非显示区NA;
S120:在显示面板1一侧形成光学膜层2,光学膜层2具有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开孔;
S130:在光学膜层2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形成透明支撑层3,透明支撑层3遮盖第一开孔;
S140:在透明支撑层3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形成盖板4,盖板4贴合于透明支撑层3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通过在光学膜层2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形成透明支撑层3,透明支撑层3遮盖第一开孔,且透明支撑层3背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表面紧密贴合于盖板4,以承载盖板4,通过设置透明支撑层3能够保持显示装置非显示区NA的透光性且对盖板4具有支撑的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盖板4和光学膜层2之间采用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光学胶,透明支撑层3不会因第一开孔或者非显示区NA内凹陷的膜层而下凹,在保证非显示区NA具有高透光率的同时,透明支撑层3能够对盖板4进行稳定支撑,以避免因透明支撑层3凹陷而和盖板4之间产生气泡,提高了贴合效果,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为了保证光学膜层2和盖板4之间的连接效果,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光学膜层2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形成透明支撑层3和在透明支撑层3背离显示面板1一侧形成盖板4之间,还包括:在透明支撑层3周侧涂布液态粘接材料;将液态粘接材料固化以形成围绕透明支撑层3的第一胶层5。
第一胶层5具体可以为液态粘接材料,通过在透明支撑层3周侧涂布液态粘接材料,以连接光学膜层2和盖板4,且由于液态粘接材料为液态,和透明支撑层3之间不会产生间隙或者挤压,保证了显示效果,之后在通过光照或者加热等手段将液态粘接材料固化以形成液态粘接胶,实现稳定粘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OLED)显示装置、液晶面板或微型平面显示装置(Micro-OLED或Micro-LED)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非显示区;
光学膜层,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光学膜层具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开孔;
透明支撑层,设于所述光学膜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且遮盖所述第一开孔;
盖板,设于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贴合于所述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透明支撑层同层设置于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盖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层围绕所述透明支撑层设置且连接所述透明支撑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层的材料包括液态粘接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胶层,所述透明支撑层通过所述固定胶层分别和所述盖板、所述光学膜层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胶层的材料包括紫外胶和压敏胶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层包括第一固定胶层和第二固定胶层;
所述第一固定胶层的一侧表面覆盖于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胶层的侧部于连接所述第一胶层;
所述透明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固定胶层设于所述容纳槽内且连接所述光学膜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固定胶层的侧部于连接所述第一胶层;
优选的,所述容纳槽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围绕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中任一者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透明支撑层厚度的十分之一;
和/或,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中任一者的弹性模量和所述透明支撑层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3GPa;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的厚度为1μm~2μm,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2GPa;和/或,所述透明支撑层的厚度为25μm~30μm,所述透明支撑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5.7G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胶层、所述第二固定胶层的透光率均大于或者等于90%;和/或,所述透明支撑层的透光率大于或者等于8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支撑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比值为1:6~1:1;
优选的,所述透明支撑层的硬度为1H~3H;
优选的,所述透明支撑层的材料包括透明聚酰亚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之间,所述发光层具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内设有无机膜层,所述无机膜层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表面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凹陷。
9.一种显示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非显示区;
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具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开孔;
在所述光学膜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透明支撑层,所述透明支撑层遮盖所述第一开孔;
在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盖板,所述盖板贴合于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膜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透明支撑层和所述在所述透明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形成盖板之间,还包括:
在所述透明支撑层周侧涂布液态粘接材料;
将所述液态粘接材料固化以形成围绕所述透明支撑层的第一胶层。
CN202210224157.7A 2022-03-07 2022-03-07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582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4157.7A CN114582237A (zh) 2022-03-07 2022-03-07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4157.7A CN114582237A (zh) 2022-03-07 2022-03-07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2237A true CN114582237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77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4157.7A Pending CN114582237A (zh) 2022-03-07 2022-03-07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223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651A (zh) * 2022-06-20 2022-09-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显示模组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32088A (zh) * 2022-06-21 2022-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547195A (zh) * 2022-09-21 2022-12-30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373963U (zh) * 2019-02-20 2019-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400520A (zh) * 2019-07-25 2019-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折叠显示屏
CN110853507A (zh) * 2019-06-14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785756A (zh) * 2020-07-08 2020-10-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50923A (zh) * 2020-09-17 2020-12-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WO2021003718A1 (zh) * 2019-07-10 2021-01-1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54929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815334U (zh) * 2020-12-25 2021-07-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14042890U (zh) * 2020-12-25 2021-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1196914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20210367214A1 (en) * 2020-05-19 2021-11-2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373963U (zh) * 2019-02-20 2019-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853507A (zh) * 2019-06-14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WO2021003718A1 (zh) * 2019-07-10 2021-01-1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00520A (zh) * 2019-07-25 2019-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折叠显示屏
WO2021196914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20210367214A1 (en) * 2020-05-19 2021-11-2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785756A (zh) * 2020-07-08 2020-10-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50923A (zh) * 2020-09-17 2020-12-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13815334U (zh) * 2020-12-25 2021-07-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14042890U (zh) * 2020-12-25 2021-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954929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651A (zh) * 2022-06-20 2022-09-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显示模组及其生产工艺
CN115019651B (zh) * 2022-06-20 2023-05-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显示模组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32088A (zh) * 2022-06-21 2022-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32088B (zh) * 2022-06-21 2023-1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547195A (zh) * 2022-09-21 2022-12-30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82237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JP5451036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82399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CN11112802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19148607A1 (zh) 拼接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及拼接显示屏
CN113555412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083596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用于显示模组的偏光片
CN112117319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贴合方法
CN108511504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3436530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589565A (zh) 显示模组和终端
CN111524939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组装方法
CN110611039A (zh) 一种柔性oled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柔性oled显示装置
CN112767848B (zh)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EP388582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70115445A1 (en) Light guide fil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ght gui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and recycling methods thereof
CN21595528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135111U (zh) 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2276176U (zh) 显示面板及终端
CN114613288A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8298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9979066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587816U (zh) 可减少光学距离的背光模组结构以及led显示装置
WO2023029057A1 (zh) 柔性折叠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折叠显示装置
CN113488513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