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2890U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2890U
CN214042890U CN202023170234.0U CN202023170234U CN214042890U CN 214042890 U CN214042890 U CN 214042890U CN 202023170234 U CN202023170234 U CN 202023170234U CN 214042890 U CN214042890 U CN 214042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lexible cover
hole
display modu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02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佳祥
冯彬峰
王超
蔡洋洋
张超
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702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2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2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2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透光区,透光区具有透光孔;柔性盖板,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覆盖显示区和透光区;透明支撑结构,位于显示面板面向柔性盖板的一侧,透明支撑结构覆盖透光孔,且透明支撑结构在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在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显示面板实现较高的屏占比,可以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设置透光区域,进而可以在透光区域设置摄像头等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具有透光孔;
柔性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透光区;
透明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面向所述柔性盖板的一侧,所述透明支撑结构覆盖所述透光孔,且所述透明支撑结构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所述透明支撑结构的材料为透明玻璃。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面向所述柔性盖板一侧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与所述透明支撑结构位于同一层,且所述偏光片环绕所述透明支撑结构设置,且所述偏光片和所述透明支撑结构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45mm。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偏光片的厚度和所述透明支撑结构的厚度相同。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柔性盖板之间的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透光区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所述透明支撑结构与所述光学胶层粘接。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盖板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所述透光孔以及邻接于所述透光孔的部分所述显示区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所述遮光层中与所述透光孔对应位置处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透光孔的直径。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和所述透光孔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遮光层和所述透明支撑结构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交叠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4mm。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所述遮光层的材料为油墨。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透光孔内壁与所述透明支撑结构的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44mm。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柔性盖板一侧的背膜,所述背膜具有与所述透光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背膜背离所述柔性盖板一侧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具有与所述透光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所述透光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0。
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透光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内”、“外”、“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显示面板行业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屏显示产品(如手机)迅速充斥市场,目前比较新颖的全面屏手机是在显示模组中间挖孔,放置感光组件如摄像头。同时为了保障显示产品的便携性,可折叠的显示屏也成为一种趋势。但当同时兼顾在显示模组中间挖孔和可折叠显示屏时,折叠模组需用柔性盖板(cover film)代替刚性盖板(coverglass)。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挖孔区域01通常仅保留柔性盖板02,显示面板03中的其余膜层、结构都需要进行切除,从而摄像头04便可以设置在挖孔区域01,但目前的产品中容易出现在挖孔区域01的柔性盖板02凹陷的问题,从而导致在凹陷处光线折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摄像头04的成像质量,即影响显示产品(如手机)的画面拍摄性能。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该显示模组可以包括:
显示面板1,具有显示区AA和透光区BB,透光区BB具有透光孔V1;本公开图1以显示区AA环绕透光区BB设置为例,当然透光区域BB也可能设置在显示区AA的边界,本公开对透光区域BB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柔性盖板2,位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且覆盖显示区AA和透光区BB;
透明支撑结构3,位于显示面板1面向柔性盖板2的一侧,透明支撑结构3覆盖透光孔V1,且透明支撑结构3在柔性盖板2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1在柔性盖板2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的透明支撑结构位于显示面板面向柔性盖板的一侧,且透明支撑结构覆盖透光孔,因此本公开是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透光孔上方和柔性盖板之间设置透明支撑结构,该透明支撑结构可以对透光孔位置进行强度补偿;并且由于透明支撑结构在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在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即透明支撑结构的周边被显示面板支撑住,因此透明支撑结构可以更好的支撑透光孔处的柔性盖板,并且防止柔性盖板发生凹陷,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可以防止因透光孔(也即摄像孔)处由于其它不透光膜层被切割掉导致柔性盖板在透光孔处发生凹陷而影响摄像头拍摄性能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可以是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驱动层、发光层和封装层,其中驱动层可以包括多层金属膜层和多层无机绝缘膜层,发光层可以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封装层可以是薄膜封装层。透光孔可以是通孔,即透光孔贯穿显示面板的所有膜层;也可以是包括透明层的盲孔,即透光孔贯穿显示面板的部分不透光膜层。其中,透明层可以是氧化硅,可以是氮化硅,也可以是其它透明的绝缘层,本公开对透明层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透明支撑结构的材料可以为透明玻璃。使用透明玻璃作为透明支撑结构的材料,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透光孔上方,既能起到对柔性盖板的支撑作用,又不会影响透光孔透光。当然,应当理解,透明支撑结构的材料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只要是不影响透光孔透光的透明材料,且制作出的透明支撑结构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均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本公开对透明支撑结构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为了防止环境光反射回显示面板影响观看效果和对比度的问题,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面向柔性盖板2一侧的偏光片4,偏光片4与透明支撑结构3可以设置成位于同一层,偏光片4与透明支撑结构3位于同一层可以在不增加显示模组厚度的基础上实现透明支撑结构3支撑柔性盖板2的作用,由于透明支撑结构3是通过设置在柔性盖板2上,然后和设置有偏光片4的显示面板1贴合在一起,因此将偏光片4环绕透明支撑结构3设置,且偏光片4和透明支撑结构3之间具有间隙,可以方便透明支撑结构3的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偏光片4与透明支撑结构3位于同一层,不是指偏光片4与透明支撑结构3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而是指在显示面板1上贴合的偏光片具有通孔,透明支撑结构3贴合在偏光片4的通孔内,从而使透明支撑结构3和偏光片4位于同一层,可以在不增加模组厚度的基础上实现透明支撑结构3支撑柔性盖板2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4和图5所示,显示模组还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和偏光片4之间的触控层5,该触控层5在透光孔V1的对应位置无金属走线。当显示模组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和偏光片4之间的触控层5时,如图4所示,触控层5和显示面板1可以同时用于支撑透明支撑结构3;也可以仅显示面板1用于支撑透明支撑结构3,如图6所示。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3-图5所示,还包括位于偏光片4和柔性盖板2之间的光学胶层6,光学胶层6在柔性盖板2上的正投影覆盖显示区AA和透光区BB在柔性盖板2上的正投影,即光学胶层6是一整面的结构,因此可以将透明支撑结构3与光学胶层6粘接。具体地,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的粘结强度较高,且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透明支撑结构3通过光学胶层6粘接在柔性盖板2对应透光孔V1的位置,并且光学胶层6中除了粘接透明支撑结构3的位置需要与偏光片4粘接,因此为了保证光学胶层6环绕偏光片4粘接牢固,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上,偏光片4的厚度和透明支撑结构3的厚度相同,从而可以使光学胶层6与偏光片4和透明支撑结构3齐平粘接在一起,膜层的平坦性较佳。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5所示,当显示模组包括触控层5,且仅显示面板1用于支撑住透明支撑结构3。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上,透明支撑结构3的厚度可以与偏光片4和触控层5的厚度之和相同,从而可以使光学胶层6与偏光片4和透明支撑结构3齐平粘接在一起,膜层的平坦性较佳。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3-图5所示,为了解决漏光问题,还包括位于柔性盖板2面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遮光层10,遮光层10在柔性盖板2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透光孔V1以及覆盖邻接于透光孔V1的部分显示区AA在柔性盖板2上的正投影;遮光层10中与透光孔V1对应位置处具有第一通孔H1,第一通孔H1的直径小于透光孔V1的直径。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通孔H1的中心轴和透光孔V1的中心轴重合,可以实现遮光层10对透光孔V1四周均匀遮光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遮光层的材料可以为油墨。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3-图5所示,还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背离柔性盖板2一侧的背膜7,背膜7具有与透光孔V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H2。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3-图5所示,还包括位于背膜7背离柔性盖板2一侧的支撑层8,支撑层8具有与透光孔V1相对应的第三通孔H3,沿柔性盖板2的延伸方向上,第三通孔H3的内壁与透光孔V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即水平距离)大于0,以方便后续摄像头的安装。具体地,支撑层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
需要说明的是,图3-图5中仅示意出了一种显示模组中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随着显示面板类型的不同,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透光孔V1的形状为矩形,但不限于此,透光孔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U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等。
下面以图3为例,对图3所示的显示模组的贴合制作过程进行说明:
(1)在背膜7上制作显示面板1,并对背膜7和显示面板1进行形状切割,以形成所需的形状,例如长方形;
(2)在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开孔,形成透光区BB和包围透光区BB的显示区AA;
(3)将偏光片4贴合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且显示面板1出光侧留有一定位置作为后续支撑透明支撑结构3;
(4)提供柔性盖板2,将遮光层10通过将光学胶层6粘接在柔性盖板2一侧;
(5)将透明支撑结构3粘接在光学胶层6另一侧,透明支撑结构3位置对应透光孔V1的位置;
(6)将步骤(5)的柔性盖板2和步骤(3)的显示面板1对位贴合,使透明支撑结构3贴附在显示面板1的透光孔V1上方,且和偏光片4位于同一层,且透明支撑结构3和偏光片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7)在背膜7远离显示面板1一侧粘接支撑层8。
通过上述步骤(1)-(7)的安装顺序即可得到图3所示的显示模组。
在具体实施时,在通过上述步骤(1)-(7)的贴合制作图3所示的显示模组时,每一步骤均会存在贴合公差,偏光片4与显示面板1的贴合公差约为0.1mm,偏光片4的开孔外形公差约为0.1mm,柔性盖板2和偏光片4的贴合公差约为0.15mm;沿柔性盖板2的延伸方向上,偏光片4和透明支撑结构3之间的间隙宽度D1大于或等于0.45mm。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遮光层10通过光学胶层6与柔性盖板2的贴合公差约为0.1mm,透明支撑结构3外形公差约为0.1mm,透明支撑结构3的贴合公差约为0.2mm;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遮光层10和透明支撑结构3在柔性盖板2上的正投影交叠部分的宽度D2大于或等于0.4mm。进一步地,考虑到遮光层10对于显示面板1的遮挡效果,D2的宽度值也可以是大于0.44mm。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3所示,透光孔V1的开孔公差约为0.1mm,柔性盖板2和偏光片4的贴合公差约为0.15mm;沿柔性盖板2的延伸方向上,透光孔V1内壁与透明支撑结构3的侧边a之间的距离D3大于或等于0.44mm。
基于同一公开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如图6-图8所示,还包括摄像头9,摄像头9至少部分位于透光孔V1内。具体地,透光孔V1用于透过摄像头9所需的光,因此,本公开保证了集成在显示面板下方的摄像头9的透光率的需求。并且显示模组挖孔以放置摄像头9的至少部分,降低了摄像头9在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占用的空间,提高了显示设备的屏占比。
具体地,如图6-图8所示,由于透光孔V1可能是贯穿显示面板1的通孔,也可能是盲孔,盲孔即保留透明层,把不透明层刻蚀掉;当透光孔V1是通孔时,摄像头9可以深入透光孔V1内;当透光孔V1是盲孔时,摄像头9的部分位于透光孔V1内,因此摄像头9放置在显示面板1的透光孔V1对应区域,至于摄像头9是否深入透光孔V1内以及深入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显示模组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显示模组的实施,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中的透明支撑结构位于显示面板面向柔性盖板的一侧,且透明支撑结构覆盖透光孔,因此本公开是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透光孔上方和柔性盖板之间设置透明支撑结构,该透明支撑结构可以对透光孔位置进行强度补偿;并且由于透明支撑结构在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在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即透明支撑结构的周边被显示面板支撑住,因此透明支撑结构可以更好的支撑透光孔处的柔性盖板,防止柔性盖板发生凹陷,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可以防止因透光孔(也即摄像孔)处由于其它不透光膜层被切割掉导致柔性盖板在透光孔处发生凹陷而影响摄像头拍摄性能的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公开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显示模组,其中,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具有透光孔;
柔性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透光区;
透明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面向所述柔性盖板的一侧,所述透明支撑结构覆盖所述透光孔,且所述透明支撑结构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透明支撑结构的材料为透明玻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面向所述柔性盖板一侧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与所述透明支撑结构位于同一层,且所述偏光片环绕所述透明支撑结构设置,且所述偏光片和所述透明支撑结构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45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偏光片的厚度和所述透明支撑结构的厚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柔性盖板之间的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透光区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所述透明支撑结构与所述光学胶层粘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盖板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所述透光孔以及邻接于所述透光孔的部分所述显示区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所述遮光层中与所述透光孔对应位置处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透光孔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和所述透光孔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遮光层和所述透明支撑结构在所述柔性盖板上的正投影交叠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4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遮光层的材料为油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透光孔内壁与所述透明支撑结构的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44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柔性盖板一侧的背膜,所述背膜具有与所述透光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背膜背离所述柔性盖板一侧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具有与所述透光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所述透光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0。
13.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透光孔内。
CN202023170234.0U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042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0234.0U CN214042890U (zh)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0234.0U CN214042890U (zh)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2890U true CN214042890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0234.0U Active CN214042890U (zh)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289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1037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582237A (zh) * 2022-03-07 2022-06-0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WO2022134811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064065A (zh) * 2022-06-07 2022-09-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3092724A1 (zh) * 2021-11-24 2023-06-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4811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991037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991037B (zh) * 2021-10-25 2023-11-1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092724A1 (zh) * 2021-11-24 2023-06-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14582237A (zh) * 2022-03-07 2022-06-0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CN115064065A (zh) * 2022-06-07 2022-09-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42890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1180477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2075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241466B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904614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314124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698246B2 (en) Display scre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terminal
US1078885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031928B (zh) 背光源及显示面板
CN108181758B (zh) 遮光双面胶带及显示装置
CN210465916U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10129366U (zh) 支撑框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1018192A1 (zh) 终端设备
CN11079695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083687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1743161U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141833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WO2021203893A1 (zh) 显示模组、其固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421900A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0109514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694483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833737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57492A1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0259279A1 (zh) 用于摄像头模组的光阑罩、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240551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