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2835A - 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62835A CN114562835A CN202210188181.XA CN202210188181A CN114562835A CN 114562835 A CN114562835 A CN 114562835A CN 202210188181 A CN202210188181 A CN 202210188181A CN 114562835 A CN114562835 A CN 1145628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enser
- condensation
- pipe
- refrigerant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0—Urns with devices for keeping beverages hot or co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1/00—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 F25D31/005—Combined cooling and he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制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冷凝器包括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至少两层冷凝管,相邻两层所述冷凝管贴合连接;各层所述冷凝管均包括并行的多段主冷凝管段和连通相邻所述主冷凝管段的连接管段;各层所述冷凝管的顶部设置有冷媒入口,底部设置有冷媒出口,且所述冷凝管从所述冷媒入口至所述冷媒出口的方向迂回延伸。冷凝器包括多层并排设置的冷凝管,可以增加冷凝器的管路长度,进而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率。多层冷凝管之间贴合连接,冷凝器的体积较小,可以节省空间,能够在高温下提供高效的制冷能力。冷媒从冷凝管的顶部输入,底部输出,有助于降低冷媒在冷凝管内的流动阻力,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电器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设计出制冷功能,例如饮水设备、冰箱、咖啡机等。相关技术中,饮水设备的邦迪管冷凝器主要为单层冷凝器,在高度有限的设备中,冷凝器的高度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散热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工作时的散热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冷凝器,包括并排且相互连通的两层冷凝管,两层冷凝管贴合连接,在高度有限的设备中,冷凝器可以提供高效的散热能力,且占用的体积较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路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包括:
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至少两层冷凝管,相邻两层所述冷凝管贴合连接;
各层所述冷凝管均包括并行的多段主冷凝管段和连通相邻所述主冷凝管段的连接管段;
各层所述冷凝管的顶部设置有冷媒入口,底部设置有冷媒出口,且所述冷凝管从所述冷媒入口至所述冷媒出口的方向迂回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沿着冷媒流动方向,上游的相邻所述主冷凝管段之间的间距大于下游的相邻所述主冷凝管段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凝器包括两层所述冷凝管,分别为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所述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凝管的所述冷媒入口通过连接管连通,且冷媒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冷凝管和所述第二冷凝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凝管的所述主冷凝管段和所述第二冷凝管的所述主冷凝管段交错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凝管为外层管,所述第二冷凝管为内层管,所述内层管向所述外层管所在的方向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冷凝管所在层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冷凝管所在层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各层所述冷凝管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丝。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层所述冷凝管之间的所述金属丝卡接或者点焊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管段呈圆弧形,且所述连接管段的弯折半径大于等于10mm。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包括压缩机和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所述压缩机连通于所述冷凝器。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包括机体和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所述水路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包括并排设置的多层冷凝管,多层冷凝管之间相互连通,而且相邻两层冷凝管之间贴合连接。各层冷凝管均包括并行的多段主冷凝管段和连通相邻主冷凝管段的连接管段;各层冷凝管的顶部设置有冷媒入口,底部设置有冷媒出口,且冷凝管从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的方向迂回延伸。冷凝器包括多层并排设置的冷凝管,可以增加冷凝器的管路长度,进而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率,能够满足工作时的散热需求。多层冷凝管之间贴合连接,冷凝器的体积较小,可以节省空间,能够在高温下提供高效的制冷能力。通过多个连接管段将多个主冷凝管段串联为一体,可以增加冷凝管的长度,增加冷媒在冷凝管中流动的时间,以提高换热量。将各层冷凝管的冷媒入口设置在顶部,冷媒出口设置在底部,冷媒在各层冷凝管中均自上至下流动。冷媒从冷凝管的顶部输入,底部输出,有助于降低冷媒在冷凝管内的流动阻力,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的立体图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的立体图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托与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托和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托和支撑件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板的立体图一;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板的立体图二;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板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板的A-A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水弯的防串温水路的角度设置示意图一;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水弯的防串温水路的角度设置示意图二;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水弯的防串温水路的角度设置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
100、冷凝管;100a、第一冷凝管;100b、第二冷凝管;102、主冷凝管段;104、连接管段;106、冷媒入口;108、冷媒出口;
110、连接管;
120、金属丝;
130、焊接点;
140、输入过渡管;
150、输出过渡管;
D1、第一间距;D2、第二间距;
0100、中托;0102、第一顶面;
0110、支撑件;0112、容纳区;0114、第二顶面;0116、顶板;01162、通孔;01164、避让缺口;01166、电控盒预留扣位;0118、侧板;01182、线扣;
0120、水路板;0122、第三水路;01222、第三进水口;01224、第四出水口;0124、第四水路;01244、第四进水口;01242、第四出水口;0126、第五水路;01262、第五进水口;01264、第五出水口;0128、第六水路;01282、第六进水口;01284、第六出水口;
0130、冷罐;
0140、热罐;
0150、存水弯;0152、第一支口;0154、第二支口;0156、第三支口;0158、防串温水路;
0160、电控盒;
017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发明中的附图,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相关技术中,饮水设备的邦迪管冷凝器主要为单层冷凝器,在高度有限的设备中,冷凝器的高度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散热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工作时的散热要求。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请参阅图1至图4,包括至少两层冷凝管100。
可以理解的是,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高温冷媒在冷凝器的冷凝管100内流动,外界的空气接触冷凝管100,利用冷凝管100进行热交换,将冷媒的热量发散到空气中,以对冷媒降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多层冷凝管100之间并排设置,在家用电器体积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多层冷凝管100的设计,可以增加冷凝器的管路长度,进而提升冷凝器的散热能力,能够解决高温下的散热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层冷凝管100之间具有较小的夹角,多层冷凝管100并排设置之后,体积较小,可以节省空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层冷凝管100之间平行设置,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空间占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相邻两层冷凝管100之间贴合连接,多层冷凝管100之间不存在无效的空间,本实施例冷凝器的厚度与单层冷凝器的厚度差异不大,但是换热路径较长,冷凝效果较好,能够解决高温情况下的散热问题,可以兼顾散热效率以及空间体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各层的冷凝管100均包括并行设置的多段主冷凝管段102和连接管段104,连接管段104设置在相邻两个主冷凝管段102之间,可以将多个主冷凝管段102串联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增加冷凝管100的长度,增加冷媒在冷凝管100中流动的时间,以提高换热量,冷凝管100布置为弯曲形状,冷凝管100具有多个并行布置的主冷凝管段102,多个主冷凝管段102大致布置在一个平面内或者弧形曲面内,通过多个连接管段104将多个主冷凝管段102串联为一体。
连接管段104为半圆形或者其他曲线形状,连接管段10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主冷凝管段102,沿多个主冷凝管段102的排布方向,第一个连接管段104连接第一个主冷凝管段102和第二个主冷凝管段102的右端,第二个连接管段104连接第二个主冷凝管段102和第三个主冷凝管段102的左端,依此类推,形成连续弯折的冷凝管100,冷凝管100在较小的空间内取得较大的总长度,有利于提高换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主冷凝管段102之间平行设置或者具有一定的夹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段104呈圆弧形,且连接管段104的弯折半径大于等于10mm。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管段10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主冷凝管段102,圆弧形的角度在90°至180°之间时,相邻两个主冷凝管段102可以并行设置,进而使冷凝管100在工作层内迂回排布。
沿着冷媒传输的方向,连接管段104可以将上游主冷凝管段102内的冷媒传输至下游主冷凝管段102内,因此降低连接管段104内的流动阻力,有助于冷媒的传输以及冷凝器的高效散热。
连接管段104的弯折半径较小时,可以在单位体积内设置更多的主冷凝管段102,进而提升冷凝器的换热效率。然而,受到工艺的限制,连接管段104在弯折时会出现扁管的情况,且随着弯折半径的减小,连接管段104的扁管率逐渐增加。连接管段104出现扁管后,内径减小,进而影响冷媒的流动,导致冷凝器的散热效率下降。因此,连接管段104的最小弯折半径要受到限制,弯折半径要大于等于10mm,满足工艺制作的极限,避免出现扁管的情况,以保证冷媒在连接管段104内顺利流通。
冷凝器接收来自压缩机0170输送的高温冷媒,冷媒在冷凝器内流动时,向外散发热量,冷媒的温度同步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主冷凝管段102之间具有间距,沿着冷媒流动方向,冷媒的温度逐渐降低,相邻两个主冷凝管段102之间的间距在发生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主冷凝管段102之间的空间为行间距,行间距可供空气流通。由于冷媒温度的变化,散热需求也在变化,若干个行间距设置为沿排列方向具有缩小的趋势,即上游的相邻主冷凝管段102之间的间距大于下游的相邻主冷凝管段102之间的间距,详见图2和图3中的第一间距D1以及第二间距D2。
在冷凝器运行中,冷媒从冷凝管100上行间距较大的一端输入,也即冷凝器上行间距较大的一端处的冷媒温度高,换热速度较快。冷凝器上冷媒温度较低的一端,采用较小的行间距,冷凝管100的布置更为密集,通过提高冷凝管100与周围空气的温差,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游的相邻主冷凝管段102之间的间距为下游的相邻主冷凝管段102之间的间距的1至2.5倍。
在饮水机中,冷凝器通常是竖向布置,冷媒可以从冷凝器的底部向顶部流动,也可以从冷凝器的顶部向底部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层冷凝管100的顶部设置有冷媒入口106,底部设置有冷媒出口108,冷凝管100在冷媒入口106至冷媒出口108的方向迂回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冷凝管100在冷媒入口106至冷媒出口108的方向迂回延伸,可以增加冷凝管100的管路长度,增加冷媒在冷凝管100中流动的时间,以提高换热量。同时,由于冷媒在冷凝管100内自下至上运动时阻力较大,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各层冷凝管100的冷媒入口106设置在顶部,冷媒出口108设置在底部,冷媒在各层冷凝管100中均自上至下流动。
冷媒从冷凝管100的顶部输入,底部输出,冷凝管100的顶部行间距较大,对应的冷媒温度高,换热速度较快。冷凝管100的底部行间距较小对应的冷媒温度较低,通过密集布置主冷凝管段102,提高冷凝管100与周围空气的温差,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冷凝器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冷凝管100,以提高冷媒在冷凝管100内的流通长度以及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包括两层冷凝管100,分别为第一冷凝管100a和第二冷凝管100b,第一冷凝管100a和第二冷凝管100b的顶部均形成有冷媒入口106,底部均形成有冷媒出口108。第一冷凝管100a和第二冷凝管100b并排设置,两个冷媒出口108均位于底部。
在相关技术中,冷媒沿着第一冷凝管100a的冷媒入口106进入,沿着第一冷凝管100a的冷媒出口108流出,然后按照最近的距离进入第二冷凝管100b的冷媒出口108,最后沿着第二冷凝管100b的冷媒入口106流出。在上述方案中,冷媒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自下至上的流动过程,冷媒的流动阻力较大,换热效率较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冷凝管100a的冷媒出口108通过连接管110连通于第二冷凝管100b的冷媒入口106,冷媒在第二冷凝管100b中仍然可以自上至下运动,冷媒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110为直管,直管尽可能地缩短了冷媒自下至上流动的路径长度,进而提升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两个主冷凝管段102之间的空间为行间距,行间距可供空气流通。冷凝器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冷凝管100,冷凝管100在布置时,各层冷凝管100具有内外顺序。外层冷凝管100可以直接将热量传递至空气,内层冷凝管100需要将热量传递至外层冷凝管100之后,才能将热量散发至外部空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凝管100a的主冷凝管段102和第二冷凝管100b的主冷凝管段102交错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冷凝管100b的主冷凝管段102对应于第一冷凝管100a的主冷凝管段102的两侧的间隙,第二冷凝管100b的主冷凝管段102可以沿着间隙直接与外部空气发生热量交换,提升了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冷媒依次流经第一冷凝管100a和第二冷凝管100b,第一冷凝管100a处于冷媒流动的上游,第二冷凝管100b处于冷媒流动的下游,因此第一冷凝管100a内的温度较高,第二冷凝管100b内的温度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凝管100a为外层管,第二冷凝管100b为内层管,即冷凝器安装在家用电器内时,第一冷凝管100a位于靠近外部空气的一侧,第二冷凝管100b向第一冷凝管100a所在的方向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冷凝管100a的温度较高,第二冷凝管100b的温度较低,将第一冷凝管100a设为外层管,可以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设置第二冷凝管100b的目的在于增加冷凝器的管路长度,增加冷媒在冷凝管100中流动的时间,以提高换热量,因此第二冷凝管100b的管路长度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冷凝管100b所在层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冷凝管100a所在层的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冷凝管100a为外层管,发挥主散热作用,第二冷凝管100b进行辅助散热。在发热功率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调整冷凝器的管路长度,第二冷凝管100b可以设置半层,也可以设置整层,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层的冷凝管100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丝120。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丝120可以对冷凝管100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在冷凝管100包括多个主冷凝管段102的情况下,金属丝120可以固定多个主冷凝管段102之间的间距,同时还可以发挥散热的作用。
金属丝120通常采用钢丝,钢丝贴合在冷凝管100的表面,通过焊接、粘贴或者缠绕的方式实现钢丝与冷凝管100的连接,而且保持钢丝与冷凝管100接触以传递热量。钢丝可以采用多种形态,比如钢丝为平直线形,并且通过焊接固定在冷凝管100的两侧,或者钢丝为螺旋线形,并且贴合在冷凝管100的表面,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钢丝分为光亮钢丝和黑钢丝,光亮钢丝采用酸洗工艺制造,优点是表面干净、没有润滑剂残留,焊接时基本无烟,不脱焊,盐雾试验合格;黑钢丝的优点是容易大批量生产,公差范围易控制,生产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金属丝120并列设置时,形成格栅状结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金属丝120互相平行以及垂直设置,形成网状结构。
每层冷凝管100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丝120,为了保持相邻两层冷凝管100之间贴合连接,需要尽可能减小相邻两层冷凝管100之间的两层金属丝120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层冷凝管100之间的两层金属丝120通过卡接或者点焊连接,不需要设置其它连接结构,尽可能缩小了相邻两层冷凝管100之间的间距,有助于缩小冷凝器的厚度尺寸。
请参阅图4,两层金属丝120之间通过点焊连接时,金属丝120之间形成有焊点130。
在两层金属丝120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时,尽可能通过金属丝120的自身结构实现卡接,不增加额外的厚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还包括输入过渡段140和输出过渡段150,输入过渡段140连通于第一冷凝管100a的冷媒入口106,输出过渡段连通于第二冷凝管100b的冷媒出口108。
可以理解的是,输入过渡段140和输出过渡段150可以使冷凝器连通于压缩机0170,有助于冷凝器以及压缩机0170的合理布局。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包括压缩机0170和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压缩机0170连通于冷凝器。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多层冷凝管100之间并排设置,在家用电器体积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多层冷凝管100的设计,可以增加冷凝管100的管段长度,进而提升冷凝器100的散热能力,能够解决高温下的散热问题。相邻两层冷凝管100之间贴合连接,冷凝器管100之间不存在无效的空间,冷凝器的厚度与单层冷凝器的厚度差异不大,但是换热路径较长,冷凝效果较好,能够解决高温情况下的散热问题,可以兼顾散热效率以及空间体积。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包括机体和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水路组件设置在机体内。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多层冷凝管100之间并排设置,在家用电器体积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多层冷凝管100的设计,可以增加冷凝管100的管段长度,进而提升冷凝器100的散热能力,能够解决高温下的散热问题。相邻两层冷凝管100之间贴合连接,冷凝器管100之间不存在无效的空间,冷凝器的厚度与单层冷凝器的厚度差异不大,但是换热路径较长,冷凝效果较好,能够解决高温情况下的散热问题,可以兼顾散热效率以及空间体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请参阅图5至图16,还包括中托0100、支撑件0110、水路板0120、冷罐0130以及热罐0140。
为了方便对技术方案的描述,本实施例中定义竖直方向为水路组件底部至顶部之间的方向,横向方向为水路组件左侧至右侧之间的方向,纵向方向为水路组件前侧至后侧之间的方向。
中托0100形成有第一顶面0102,第一顶面0102相对平整或者具有安装位置,用于固定热罐0140以及压缩机0170等结构。中托0100为板状结构或者至少顶部平整的其它异形结构。
支撑件0110设置在中托0100的上方且连接于第一顶面0102,支撑件0110和第一顶面0102之间形成有容纳区0112。支撑件0110背向中托0100的一侧形成有第二顶面0114,第二顶面0114处可以安装冷罐0130等其它结构。
冷罐0130连接于第二顶面0114,热罐0140设置在容纳区0112内,冷罐0130和热罐0140设置在支撑件0110的不同侧。同时,水路板0120内部形成有多条水路,冷罐0130和热罐0140之间通过水路连接,可以使水在冷罐0130以及热罐0140内出入。
可以理解的是,冷罐0130设置在第二顶面0114处,支撑件0110可以确保冷罐0130与热罐0140之间具有高度差,进而确保冷罐0130内的水在自重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出水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罐0130与冷罐的出水口之间具有至少50cm的高度差,可以使冷罐0130的出水流量达到1.2L/min。
中托0100和支撑件0110组成主体框架结构,支撑件0110可以确定冷罐0130与热罐0140的位置关系,有助于水路组件的模块化组装。同时,中托0100和支撑件0110有助于增加水路组件的体积,可以预留更多部件的安装位置。
冷罐0130与热罐0140之间通过水路板0120连接,减少了水管的设置,不仅提升了水路组件的密封性,还提升了组装过程的便捷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支撑件0110设置在中托0100的上方且连接于第一顶面0102,支撑件0110与第一顶面0102之间形成的容纳区0112,容纳区0112可以用于放置热罐0140等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0110包括顶板0116和侧板0118,侧板0118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连接于顶板0116的边缘。
可以理解的是,顶板0116和两个侧板0118形成拱形的结构,两个侧板0118和顶板0116之间的位置形成容纳区0112,热罐0140以及下文提到的压缩机0170设置在容纳区0112内。顶板0116远离第一顶面0102的一侧形成第二顶面0114,冷罐0130安装在顶板0116的上方。
支撑件0110包括顶板0116以及侧板0118,可以将冷罐0130和热罐0140按照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组装时较为方便。冷罐0130和热罐0140之间通过水路板0120连接,组装效率较高,提升了水路组件的防漏水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路板0120内形成有第三水路0122、第四水路0124、第五水路0126和第六水路0128。
第三水路0122形成有第三进水口01222和第三出水口01224,第三出水口01224连通于热罐0140的进水口,用于向热罐0140补充水源。
第四水路0124形成有第四进水口01244和第四出水口01242,第四进水口01244连通于冷罐0130的出水口,用以接收冷罐0130内的饮用水。
第五水路0126形成有第五进水口01262和第五出水口01264,第五进水口01262连通于热罐0140的出水口,热水沿着第五出水口01264流出。
第六水路0128形成有第六进水口01282和第六出水口01284,第六进水口01282连通于冷罐0130的出水口,冷水沿着第六出水口01284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冷罐0130具有至少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连通于第四进水口01244,用于向热罐0140补充饮用水,其中另一个出水口连通于第六进水口01282,用以向第六水路0128提供冷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路板0120还包括其它水路,以实现冷水和热水的流动以及循环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第三出水口01224连通于热罐0140的进水口,第四进水口01244连通于冷罐0130的出水口,第三进水口01222和第四出水口01242相邻设置且连接于存水弯0150。
可以理解的是,冷罐0130接收外部饮用水,饮用水一部分留在冷罐0130的冰胆内,另一部分沿着第四水路0124流入存水弯0150内。第三进水口01222连通于存水弯0150,进而向热罐0140内补充饮用水。存水弯0150可以避免冷罐0130与热罐0140直接连接,进而避免两者之间出现串温,有助于降低水路组件的能耗。同时,第三进水口01222和第四出水口01242相邻设置,可以使水路组件的供水管线更加精简,有助于模块化组装以及缩小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水弯0150形成有第一支口0152、第二支口0154以及第三支口0156,第一支口0152、第二支口0154和第三支口0156之间相互连通。第一支口0152连通于第三进水口01222,第二支口0154连通于第四出水口01242,第三支口0156适于释放温水,第一支口0152和第二支口0154之间形成有防串温水路0158。
可以理解的是,在防串温水路0158内,饮用水暂时蓄积,可以阻挡热罐0140内的热量向冷罐0130内传递,可以避免冷罐0130内的温度升高,进而降低了水路组件的能耗。与此同时,在存水弯0150处,饮用水接收来自热罐0140内的热量形成温水,温水可以沿着第三支口0156释放,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水温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串温水路0158为迂回水路,防串温水路0158在第一支口0152和第二支口0154之间形成U型管结构,U型管内形成U型水柱,可以避免热量在第三进水口01222和第四出水口01242之间传递,进而防止热罐0140和冷罐0130之间出现串温。
需要说明的是,存水弯0150设置在顶板0116的一侧,不会增加支撑件0110的高度,可以保持水路组件的结构紧凑。
以下内容对存水弯0150设计的必要性、工作原理以及角度设置进行详细描述:
存水弯0150设计的必要性:第三水路0122形成有第三进水口01222和第三出水口01224,第三出水口01224连通于热罐0140的进水口,用于向热罐0140补充水源。热罐0140内的水温升高时,热水的体积会发生膨胀,水的温度加热到90摄氏度以上时,热水膨胀系数在5%至10%之间。因此,在热罐0140内注满水时,加热后膨胀的热水将会沿着第三水路0122倒流,导致第三水路0122、第四水路0124以及冷罐0130内的水温上升,即出现串温现象,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增加了不必要的能耗。
存水弯0150的工作原理:在热罐0140的进水水路上设置具有一定容积的存水弯0150,热水升温膨胀后,膨胀的部分可以进入存水弯0150内暂存,热水不会沿着热罐0140的进水水路倒流至冷罐0130,可以避免出现串温现象。
假设存水弯0150的容量为Q1,热罐0140的容量为Q2,水加热后的膨胀系数为K,水的温度加热到90摄氏度以上时,膨胀系数K在5%至10%之间。热罐0140内的水加热升温时,为了避免热水倒流,则需要满足以下关系:
Q1≥K*Q2
在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存水弯0150的容量Q1可以更大一些,优选:
Q1≥2*K*Q2
即,存水弯0150预留2倍的膨胀容量。
存水弯0150的角度设置:在热罐0140的容量为1000ml,防串温水路0158的容量为80ml以及进水温度为25摄氏度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得出以下结果:
在第一种情况下,请参阅图14,防串温水路0158与热罐0140的进水水路水平连通,即不存在防串温结构,第四水路0124内的进水温度可以达到53摄氏度,存在严重的串温现象。
在第二种情况下,请参阅图15,防串温水路0158与热罐0140的进水水路呈45°连通,即防串温水路0158倾斜设置,第四水路0124内的进水温度可以达到35摄氏度,存在串温现象。
在第三种情况下,请参阅图16,防串温水路0158与热罐0140的进水水路呈90°连通,即防串温水路0158为U型水路时,第四水路0124内的进水温度为26摄氏度,与初始进水温度25摄氏度相比,基本不存在串温现象,因此优选具有竖直结构的U型防串温水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防串温水路0158为设置有单向阀的水路,能够避免热罐0140内的热量传递至冷罐0130内。
水路板0120连接于第二顶面0114,冷罐0130连接于水路板0120背向第二顶面0114的一侧,热罐0140连接于水路板0120背向冷罐0130的一侧,进而实现水路组件的模块化组装。
在水路板0120连接于第二顶面0114的情况下,顶板0116对应于热罐014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形成有通孔01162和避让缺口01164。热罐014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形成有导管,导管穿设于通孔01162或者避让缺口01164,然后连接于水路板0120,此时不需要设置多余的供水管线。
可以理解的是,在顶板0116上形成有通孔01162或者避让缺口01164的情况下,水路板0120、冷罐0130以及热罐0140之间的组装效率更高,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水路组件的自动化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路组件上还设置有电控盒0160,电控盒0160用于对水路组件的进出水以及温度进行控制。顶板0116上形成有电控盒预留扣位01166,可以实现电控盒0160的组装,电控盒预留扣位01166可以充分利用顶板0116上的空闲区域,可以使水路组件更加精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0110的一侧设置有线扣01182,在顶板0116上安装有电控盒0160的情况下,电控盒0160内的排线插设在线扣01182内,线扣01182可以使水路组件更加简洁。
可以理解的是,线扣01182靠近电控盒0160所在的位置设置,能够使连接电控盒0160的排线集中布设在一起,避免排线凌乱,有助于水路组件的模块化组装。
支撑件0110用以维持冷罐0130和热罐014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障冷罐0130的出水量。冷罐0130和热罐0140之间通过水路板0120连接,可以在热罐0140的下方设置引脚或者支腿等,确保热罐0140与水路板0120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支撑件0110与中托0100的总高度为H1,热罐的高度为H2,H1与H2的比值在1~5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件0110与中托0100构成了水路组件的主框架,在主框架的高度确定时,可以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与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横向方向,中托0100的长度为L1,支撑件0110的长度为L2,L1与L2的比值在1~5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水路组件的主框架由支撑件0110的侧板0118与中托0100的两侧固定形成,为了方便中托0100与侧板0118的自动化装配,避免组装时产生干涉,支撑件0110的整体长度要小于中托0100的长度。同时,支撑件0110的下方形成有放置热罐0140的容纳区0112,支撑件0110的整体长度还要满足容纳区0112的尺寸要求,因此L1与L2的比值在1~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纵向方向,中托0100的宽度为W1,两个侧板0118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的宽度为W2,第二侧板的宽度为W3,W1与W2的比值在1~10之间,W2与W3的比值在1~5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冷罐0130连接于第四进水口01244,用于向热罐0140内补充饮用水。冷罐0130还连接于第六进水口01282,用于将冷罐0130内冷水排出,以供用户使用。热罐0140连接于水路板0120上的第五进水口01262,用以将热罐0140内的热水排出,以供用户使用。热罐0140还连接于水路板0120上的第三出水口01224,用以接收外部饮用水。
为了提高水路组件整体模块的强度以及实现冷罐0130与热罐0140之间的连接,中托0100需要覆盖上述进、出水口所处的孔位,进而提高水路组件整体模块的连接强度。
防串温水路0158是上下迂回设置的水路,顶板0116需要避开该结构。同时为了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支撑件0110的一侧宽度较小。因此,W1与W2的比值在1~10之间,W2与W3的比值在1~5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包括冷罐0130以及热罐0140,第五出水口01264形成热水的供水口,第六出水口01284形成冷水的供水口,第三支口0156形成温水的供水口,不同的供水口连接于转接水路板,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温度的饮用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路组件包括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0170、蒸发器以及冷凝器等。蒸发器和冷凝器连接于压缩机0170,压缩机0170工作时对冷媒施加压力,冷媒受到挤压后温度上升,热量沿着冷凝器向外部辐射。散热后的空气体积再次增大时,温度急剧降低,在蒸发器处形成低温循环。蒸发器设置在冷罐0130内,可以降低冷罐0130内的水温。冷凝器包括迂回设置的冷凝管100等,设置在支撑件0110的一侧,压缩机0170设置在容纳区0112内,冷凝器和压缩机0170均不会增加水路组件的体积,在模块化组装后结构更加紧凑,布局更加合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组件,第六出水口01284用于向用户提供冷水,第五出水口01264用于向用户提供热水,第三支口0156用于向用户提供温水,为了实现水路组件的模块化组装,第五出水口01264、第六出水口01284以及第三支口0156同向设置,方便了转接水路板以及水龙头的安装,提升了水路组件的组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出水口01264、第六出水口01284以及第三支口0156均向上开口设置,转接水路板自上至下扣合在第五出水口01264、第六出水口01284以及第三支口0156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至少两层冷凝管,相邻两层所述冷凝管贴合连接;
各层所述冷凝管均包括并行的多段主冷凝管段和连通相邻所述主冷凝管段的连接管段;
各层所述冷凝管的顶部设置有冷媒入口,底部设置有冷媒出口,且所述冷凝管从所述冷媒入口至所述冷媒出口的方向迂回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沿着冷媒流动方向,上游的相邻所述主冷凝管段之间的间距大于下游的相邻所述主冷凝管段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两层所述冷凝管,分别为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所述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凝管的所述冷媒入口通过连接管连通,且冷媒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冷凝管和所述第二冷凝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管的所述主冷凝管段和所述第二冷凝管的所述主冷凝管段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管为外层管,所述第二冷凝管为内层管,所述内层管向所述外层管所在的方向散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管所在层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冷凝管所在层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各层所述冷凝管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冷凝管之间的所述金属丝卡接或者点焊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段呈圆弧形,且所述连接管段的弯折半径大于等于10mm。
10.一种水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所述压缩机连通于所述冷凝器。
1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路组件,所述水路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88181.XA CN114562835B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88181.XA CN114562835B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62835A true CN114562835A (zh) | 2022-05-31 |
CN114562835B CN114562835B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171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88181.XA Active CN114562835B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6283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59630A1 (zh) * | 2022-02-28 | 2023-08-3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76286A (ja) * | 2009-05-28 | 2010-12-09 |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 オーガ式製氷機 |
CN202902705U (zh) * | 2012-08-13 | 2013-04-24 | 施纯回 | 一种维修用冰箱冷凝器 |
CN103438622A (zh) * | 2013-08-29 | 2013-12-11 | 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冷凝器及冰箱 |
CN105910346A (zh) * | 2016-03-31 | 2016-08-31 | 广东衡峰热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壳管式冷凝器 |
CN209484894U (zh) * | 2018-12-17 | 2019-10-11 | 张士亮 | 一种双层卷网冷凝器及制冷系统 |
CN211977313U (zh) * | 2020-03-31 | 2020-11-20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冷凝器及制冷设备 |
CN212029931U (zh) * | 2020-02-28 | 2020-11-27 | 茅国香 | 一种多层结构的丝管冷凝器 |
CN214792653U (zh) * | 2021-04-06 | 2021-11-19 | 无锡埃瑞科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双层冷凝器 |
CN217031686U (zh) * | 2022-02-28 | 2022-07-2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散热组件、水路组件及饮水机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10188181.XA patent/CN1145628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76286A (ja) * | 2009-05-28 | 2010-12-09 |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 オーガ式製氷機 |
CN202902705U (zh) * | 2012-08-13 | 2013-04-24 | 施纯回 | 一种维修用冰箱冷凝器 |
CN103438622A (zh) * | 2013-08-29 | 2013-12-11 | 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冷凝器及冰箱 |
CN105910346A (zh) * | 2016-03-31 | 2016-08-31 | 广东衡峰热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壳管式冷凝器 |
CN209484894U (zh) * | 2018-12-17 | 2019-10-11 | 张士亮 | 一种双层卷网冷凝器及制冷系统 |
CN212029931U (zh) * | 2020-02-28 | 2020-11-27 | 茅国香 | 一种多层结构的丝管冷凝器 |
CN211977313U (zh) * | 2020-03-31 | 2020-11-20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冷凝器及制冷设备 |
CN214792653U (zh) * | 2021-04-06 | 2021-11-19 | 无锡埃瑞科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双层冷凝器 |
CN217031686U (zh) * | 2022-02-28 | 2022-07-2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散热组件、水路组件及饮水机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59630A1 (zh) * | 2022-02-28 | 2023-08-3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62835B (zh) | 2023-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031686U (zh) | 散热组件、水路组件及饮水机 | |
US6253567B1 (en) | Ice thermal storage type air conditioner and ice thermal storage tank | |
CN114562835A (zh) | 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 |
CN110160284B (zh) | 制冷设备 | |
WO2023159630A1 (zh) | 冷凝器、水路组件及饮水设备 | |
KR101468912B1 (ko) | 가정용 냉장고들 및 냉동고들용 후벽 응축기 | |
JP5399327B2 (ja) | 貯湯タンクユニット | |
CN217013607U (zh) | 供水组件、机壳及饮水机 | |
RU2451883C2 (ru) |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й агрегат | |
CN216048498U (zh) | 换热器及存储设备 | |
CN205919596U (zh) | 冰箱 | |
CN109489130A (zh) | 一种换热器、室外机及空调 | |
WO2023159626A1 (zh) | 水路组件及供水装置 | |
CN106123444A (zh) | 冰箱 | |
CN114557602B (zh) | 水路组件及供水装置 | |
CN209861429U (zh) | 一种用介质冷却的散热器,以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 |
CN114561999B (zh) | 机壳及供水设备 | |
CN219063815U (zh) | 一种换热器和冰箱 | |
WO2023159628A1 (zh) | 机壳及供水设备 | |
CN114526626B (zh) | 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 |
CN210579842U (zh) | 一种涡旋型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 |
CN114557599B (zh) | 饮水设备 | |
CN219913576U (zh) | 冰箱及家居系统 | |
CN217933951U (zh) | 液冷换热板、电池液冷系统及车辆 | |
CN118372990B (zh) | 一种变重力柜热控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