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6626B - 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6626B
CN114526626B CN202011318827.9A CN202011318827A CN114526626B CN 114526626 B CN114526626 B CN 114526626B CN 202011318827 A CN202011318827 A CN 202011318827A CN 114526626 B CN114526626 B CN 1145266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luid
medium
inle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88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6626A (zh
Inventor
周宏亮
大森宏
刘和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88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66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6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6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6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6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其中,蓄能换热装置包括:容纳件和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于容纳件内,容纳件上设有介质入口,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管道,用于供第一介质流通,第一流体管道设有第一管道入口和第一管道出口,第一管道入口和第一管道出口设于容纳件外;第二流体管道,用于供第二介质流通,第二流体管道设有第二管道入口和第二管道出口,第二管道入口设于容纳件内,第二管道出口设于容纳件外,由介质入口进入容纳件内的第二介质能够由第二管道入口流入第二流体管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发生换热不充分、容纳件内的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和蓄能效果,改善了蓄能换热装置的运行能效。

Description

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能换热装置和一种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换热装置多是两种或三种介质之间进行换热,例如第一介质在管内流动,与管外的第二介质换热,或者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分别在不同的换热管内流动,并分别与管外的蓄能介质换热。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管外容器中的第二介质或蓄能介质的流动阻力大、流动性差,容易造成换热不充分,容器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导致出现换热死角,或者出现换热面积不足的问题,需设置体积较大的容器以满足换热需求,影响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能换热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包括:容纳件和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于容纳件内,容纳件上设有介质入口,其中,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管道,用于供第一介质流通,第一流体管道设有第一管道入口和第一管道出口,第一管道入口和第一管道出口设于容纳件外;第二流体管道,用于供第二介质流通,第二流体管道设有第二管道入口和第二管道出口,第二管道入口设于容纳件内,第二管道出口设于容纳件外,由介质入口进入容纳件内的第二介质能够由第二管道入口流入第二流体管道。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蓄能换热装置包括容纳件和设于容纳件内的第一换热器。容纳件能够容纳流体介质,且容纳件上设有介质入口。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分别供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流通。通过在第一流体管道设置第一管道入口和第一管道出口,且第一管道入口和第一管道出口位于容纳件外,使得第一介质始终在第一流体管道中流动;通过在第二流体管道设置第二管道入口和第二管道出口,且第二管道入口位于容纳件内,而第二管道出口位于容纳件外,以在工作过程中,使第二介质由容纳件的介质入口先流入容纳件内,第二介质在容纳件内流动并与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产生热量交换,在此之后,容纳件内的第二介质再由第二管道入口流入第二流体管道,并在第二流体管道中再次进行换热,最终由第二管道出口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均为流体,其中,第一介质可以是制冷剂,第二介质可以是载冷剂或流体的蓄能材料,例如水,第二介质既起到蓄能材料的作用,又起到载冷剂的作用。
本方案中的蓄能换热装置,可使容纳件内起蓄能材料作用的第二介质充分流动,防止发生换热不充分、容纳件内的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在蓄冷过程中,可有效防止靠近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的管外介质发生冷凝过度而凝结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和蓄能效果,可有效提高蓄能换热装置的运行能效。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蓄能换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还包括:多个翅片,沿容纳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翅片穿套于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还包括多个沿容纳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翅片,通过设置多个翅片穿套于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上,以通过翅片与第一流体管道以及第二流体管道的接触,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其中,第二介质由介质入口流入容纳件内后,能够在多个翅片之间的间隙内充分流动,使得第二介质能够充分换热,温度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可以理解,若第二流体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均设于容纳件外,则容纳件内的蓄能材料无法及时更新,在容纳件内的流动性差,换热不均,特别是在翅片间隙的位置的蓄能材料,容易引冷凝过度而凝结为固态,影响蓄能换热装置的换热效果,而本方案可以有效缓解以上问题。
进一步地,第二管道入口延伸至靠近容纳件底部的位置,使得第二管道入口能够浸入在第二介质的液面以下,使第二介质能够正常流入第二流体管道内,防止因容纳件中的第二介质的液面下降而与第二管道入口脱离,有利于保证换热的连续性。
进一步地,第二管道入口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其中,在第二管道入口的一种设置方式中,第二管道入口由多个翅片的底部穿出,并延伸至靠近容纳件的底部的位置,使得第二管道入口靠近容纳件的底部,可简化第二管道入口的结构,便于布管,且有利于节省管材。
在第二管道入口的另一种设置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二管道入口由多个翅片的顶部穿出,并由翅片的侧方延伸至靠近容纳件的底部的位置,即对第二管道入口进行加长,可增大第二流体管道与容纳件中的第二介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换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管道入口也可根据第二流体管道的布置方式选择其他设置方式,以与第二流体管道的总体布置相契合。
进一步地,介质入口、第一管道入口、第一管道出口或第二管道出口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于容纳件的顶部,以便于与其他装置之间的连接。较佳地,介质入口、第一管道入口、第一管道出口和第二管道出口均连接至容纳件的顶部时,可使连接管路相对集中于容纳件的顶部,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当然,也可以根据连接的外部装置的结构或位置不同而设置在容纳件的其他位置,例如容纳件的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第一管道入口与第一管道出口分别设于容纳件相对的两端;和/或第二管道入口与第二管道出口分别设于容纳件相对的两端。其中,通过设置第一管道入口与第一管道出口分别设于容纳件相对的两端,以扩大两者之间的间距,以充分利用该间距对第一流体管道进行合理布设,以扩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类似地,设置第二管道入口与第二管道出口分别设于容纳件相对的两端,作用相似,有利于充分利用第二管道入口与第二管道出口之间的空间,对第二流体管道进行合理布设。其中,当第一换热器整体呈立方体形时,可以将第一管道入口与第一管道出口和/或第二管道入口与第二管道出口沿容纳件顶面对角线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第一换热器的形状或尺寸不同设置为其他不同的形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在容纳件内交错排布,且第一流体管道与第二流体管道之间存在间隙,以供第二介质流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在容纳件内交错排布,可使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换热相对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换热死角,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布管,有利于节约空间。其中,第一流体管道与第二流体管道之间存在间隙,容纳件中的第二介质可由该间隙中流通,使得第一流体管道中的第一介质和第二流体管道中的第二介质可分别与容纳件中的第二介质进行换热,可进一步促进换热效果,提高换热均匀性,实现蓄能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流体管道设置为至少两排,相邻的两排第一流体管道之间设有一排第二流体管道;和/或第二流体管道设置为至少两排,相邻的两排第二流体管道之间设有一排第一流体管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至少两排第一流体管道,并在相邻的两排第一流体管道之间设置有一排第二流体管道,以使第二流体管道与两侧的第一流体管道之间可分别填充第二介质,并使容纳件中的第二介质与第一流体管道及第二流体管道的接触更加均匀,更利于提升蓄能换热装置的工作效率。此外,本方案还可以使第一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缩减整体体积。
类似地,设置至少两排第二流体管道,并在相邻的两排第二流体管道之间设置有一排第一流体管道,可使第一流体管道与两侧的第二流体管道之间可分别填充第二介质,第二介质能与第一流体管道及第二流体管道的接触更加均匀,更利于提升蓄能换热装置的工作效率,也可使第一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以缩减整体体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相同一排的第一流体管道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直管段以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直管段的第一弯管段,相邻的两排第一流体管道之间通过第一跨管连通,使第一流体管道形成为蛇形管;位于相同一排的第二流体管道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管段以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二直管段的第二弯管段,相邻的两排第二流体管道之间通过第二跨管连通,使第二流体管道形成为蛇形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位于同一排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一弯管段间隔连接,并通过第一跨管使相邻两排第一流体管道连通,使第一流体管道整体设置成蛇形管,以使整个第一流体管道连通。相应地,通过将位于同一排的第二直管段和第二弯管段间隔连接,并通过第二跨管使相邻两排第二流体管道之间连通,将第二流体管道设置成蛇形管,并使整个第二流体管道连通。以上布管方式可以更方便、更灵活地满足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在容纳件内交错排布的设计需求,且具有布管方便、灵活的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容纳件包括:内胆,用于容纳第一换热器和第二介质;保温层,设于内胆外侧,并覆盖内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其中,介质入口设于内胆上,第一管道入口、第一管道出口和第二管道出口设于内胆外,第二管道入口设于内胆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容纳件具体包括内胆和保温层。第一换热器设于内胆内,同时,内胆可容纳的第二介质;介质入口设于内胆上,第一管道入口、第一管道出口和第二管道出口均设于内胆外,以便于连接;第二管道入口设于内胆内,以使内胆内的第二介质能够流入第二流体管道。通过在内胆外侧设置保温层,且保温层至少覆盖部分内胆的外表面,以对内胆起保温作用,减少内胆与外界的热量交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容纳件还包括:外壳;盖板,盖板设于外壳的顶部;其中,内胆和保温层设于外壳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容纳件还包括承载内胆和保温层的外壳和盖板。内胆和保温层设于外壳内,盖板设于外壳的顶部,以通过外壳和盖板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蓄能换热装置;第一循环回路,与蓄能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流体管道连通;第二循环回路,与蓄能换热装置的容纳件以及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体管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电器设备包括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蓄能换热装置、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通过设置第一循环回路与蓄能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流体管道连通,以使第一介质能够在第一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类似地,第二循环回路与蓄能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体管道以及容纳件连通,使得第二介质能够在第二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通过上述设置,实现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换热和循环。其中,电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冷柜、空调器、太阳能热水器。
此外,本方案中的电器设备还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蓄能换热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器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器设备为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冷藏室;第一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装置,压缩机的回气口与第一流体管道的第一管道出口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二换热器的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节流装置的入口连接,节流装置的出口与第一流体管道的第一管道入口连接;第二循环回路包括第三换热器和泵送装置,第二流体管道的第二管道出口与泵送装置的入口连接,泵送装置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的入口连接,第三换热器的出口与容纳件的介质入口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器设备具体为制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冷柜;电器设备包括冷藏室,且冷藏室配置有第三换热器,用于向冷藏室内供冷。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流体管道、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装置依次连接,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使得压缩机排出的第一介质经第二换热器换热,实现冷凝放热,之后,第一介质经节流装置节流后,流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流体管道,并在第一流体管道内与容纳件中的第二介质换热,第一介质蒸发吸热,使第二介质温度下降,使第二介质的蓄冷,完成第一循环回路的一次工作循环。在第二循环回路中,第二介质在泵送装置的泵送作用下,由介质入口流入容纳件中,第二介质在容纳件中冷凝放热,并实现蓄冷,之后,第二介质再通过第二管道入口流入第二流体管道中,可再次换热,然后由第二管道出口流出,第二介质在第三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实现向冷藏室内供冷,完成吸热的第二介质重新流回蓄能换热装置的容纳件中,完成一次工作循环。由于蓄能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器可以存储大量具有蓄冷效果的第二介质,在制冷设备工作过程中,蓄能换热装置可在蓄冷量充足的情况下直接向第二循环回路供冷,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启停次数或变频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制冷设备的使用需求,冷藏室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对应地,每个冷藏室均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三换热器。此外,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还可分别配置换热风扇,以通过加速气流运动促进换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冷冻室;第一循环回路还包括第四换热器,设于节流装置与第一管道入口之间的管路中,第四换热器用于向冷冻室内供冷。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冷冻室,且冷冻室配置有第四换热器,用于向第四换热器供冷。第四换热器设于接入至第一循环回路的节流装置与第一管道入口之间,使得冷凝后的第一介质经节流装置节流后,浸入第四换热器蒸发吸热,实现向冷冻室内供冷,之后第一介质由第一管道入口流回第一流体管道,完成工作循环。此外,第四换热器还可配置换热风扇,以通过加速气流运动促进换热。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蓄能换热装置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蓄能换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器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器设备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器设备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蓄能换热装置,11容纳件,111内胆,1111介质入口,112保温层,113外壳,114盖板,12第一换热器,121第一流体管道,1211第一管道入口,1212第一管道出口,1213第一直管段,1214第一弯管段,1215第一跨管,122第二流体管道,1221第二管道入口,1222第二管道出口,1223第二直管段,1224第二弯管段,1225第二跨管,123翅片,2电器设备,21第一循环回路,211压缩机,2111排气口,2112回气口,212第二换热器,213节流装置,214第四换热器,215第二换热风扇,216第四换热风扇,22第二循环回路,221第三换热器,222泵送装置,223连接端子,224第三换热风扇,23制冷设备,231冷藏室,232冷冻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1,如图1和图2所示,蓄能换热装置1包括容纳件11和设于容纳件11内的第一换热器12。
容纳件11为可容纳流体介质的容器,例如容纳箱、容纳盒或容纳桶。容纳件11上设置有介质入口1111,用于连接管路,以使流体介质流入容纳件11中。第一换热器12包括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第一流体管道121可供第一介质流通,第二流体管道122可供第二介质流通,以使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分别在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内进行换热。第一流体管道121设置有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且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均连接至容纳件11外,即由容纳件11向外伸出;第二流体管道122设置有第二管道入口1221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第二管道入口1221位于容纳件11内,第二管道出口1222连接至容纳件11外,即由容纳件11向外伸出。
在蓄能换热器装配于换热系统或换热设备中工作时,第一介质由第一管道入口1211流入第一流体管道121,经换热后由第一管道出口1212流出;第二介质由容纳件11的介质入口1111先流入容纳件11内,第二介质在容纳件11内流动并进行热量交换,在此之后,容纳件11内的第二介质再由第二管道入口1221流入第二流体管道122,并在第二流体管道122中再次进行换热,最终由第二管道出口1222流出。其中,第一介质可以是制冷剂,例如氟利昂;第二介质可以是载冷剂或流体的蓄能材料,例如水。在工作过程中,第二介质既起到蓄能材料的作用,又起到载冷剂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蓄能换热装置1,可使容纳件11内起蓄能材料作用的第二介质充分流动,防止发生换热不充分、容纳件11内的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在蓄冷过程中,可有效防止靠近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的管外介质发生冷凝过度而凝结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和蓄能效果,可有效提高蓄能换热装置1的运行能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1,如图1和图2所示,蓄能换热装置1包括容纳件11和设于容纳件11内的第一换热器12。
容纳件11为可容纳流体介质的容器,例如容纳箱、容纳盒或容纳桶。容纳件11上设置有介质入口1111,用于连接管路,以使流体介质流入容纳件11中。第一换热器12包括第一流体管道121、第二流体管道122和多个翅片123,多个翅片123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翅片123穿套于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上。第一流体管道121可供第一介质流通,第二流体管道122可供第二介质流通,以使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分别在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内进行换热,并通过翅片123与第一流体管道121以及第二流体管道122的接触,扩大换热面积。第一流体管道121设置有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且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均连接至容纳件11外,即由容纳件11向外伸出;第二流体管道122设置有第二管道入口1221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第二管道入口1221位于容纳件11内,第二管道出口1222连接至容纳件11外,即由容纳件11向外伸出。
在蓄能换热器装配于换热系统或换热设备中工作时,第一介质由第一管道入口1211流入第一流体管道121,经换热后由第一管道出口1212流出;第二介质由容纳件11的介质入口1111先流入容纳件11内,并在多个翅片123之间的间隙内充分流动,使得第二介质与第一流体管道121以及第二流体管道122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在此之后,容纳件11内的第二介质再由第二管道入口1221流入第二流体管道122,并在第二流体管道122中再次进行换热,最终由第二管道出口1222流出。其中,第一介质可以是制冷剂,例如氟利昂;第二介质可以是载冷剂或流体的蓄能材料,例如水。在工作过程中,第二介质既起到蓄能材料的作用,又起到载冷剂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翅片123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多个翅片123单独穿套于第一流体管道121上,和/或多个翅片123单独穿套于第二流体管道122上。
本实施例中的蓄能换热装置1,可使容纳件11内起蓄能材料作用的第二介质充分流动,防止发生换热不充分、容纳件11内的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在蓄冷过程中,可有效防止翅片123的间隙中的第二介质发生冷凝过度而凝结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和蓄能效果,可有效提高蓄能换热装置1的运行能效。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流体管道122的第二管道入口1221延伸至靠近容纳件11的底部的位置,使得第二管道入口1221能够浸入第二介质的液面以下,且靠近第二介质的底部,可保证第二介质能够正常通过第二管道入口1221流入第二流体管道122内,防止因容纳件11中第二介质的液面下降而造成第二管道入口1221与第二介质脱离,有利于保证换热的连续性。
进一步地,第二管道入口1221由多个翅片123的顶部穿出,即在容纳件11的高度方向上穿出位于最上方的翅片123,再由翅片123的侧方由上至下穿过翅片123与容纳件11的间隙,并延伸至靠近容纳件11的底部的位置,以使第二管道入口1221延长,可增大第二流体管道122与容纳件11中的第二介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换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管道入口1221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形式,也可根据第二流体管道122的布置方式选择其他设置方式,以与第二流体管道122的总体布置相契合。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二流体管道122的第二管道入口1221延伸至靠近容纳件11的底部的位置,使得第二管道入口1221能够浸入第二介质的液面以下,且靠近第二介质的底部,可保证第二介质能够正常通过第二管道入口1221流入第二流体管道122内,防止因容纳件11中第二介质的液面下降而造成第二管道入口1221与第二介质脱离,有利于保证换热的连续性。
进一步地,第二管道入口1221沿容纳件11的高度方向由多个翅片123的底部穿出,并延伸至靠近容纳件11的底部的位置,可简化第二管道入口1221的结构,便于布管,且有利于节省管材。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介质入口1111、第一管道入口1211、第一管道出口1212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均设置于容纳件11的顶部,以在蓄能换热装置1装配于换热系统或设备中时,便于与其他装置进行管路连接,可使连接管路相对集中于容纳件11的顶部,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当然,也可以根据连接的外部装置的结构或位置不同,将介质入口1111、第一管道入口1211、第一管道出口1212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容纳件11的其他位置,例如容纳件11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分别设置于容纳件11相对的两端,具体地,翅片123为矩形,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分别设置于靠近翅片123的对角线的两个顶点的位置,类似地,第二管道入口1221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分别设置于容纳件11相对的两端,从而扩大第一管道入口1211与第一管道出口1212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管道入口1221与第二管道出口1222直接的间距,以充分利用该间距对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进行合理布设,以扩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有利于缩减空间占用,便于对蓄能换热装置1进行小型化设计。
更进一步地,第一管道入口1211与第二管道出口1222靠近翅片123的对角线的同一个顶点,第一管道出口1212与第二管道入口1221靠近该对角线的另一个顶点,以使第一管道入口1211、第一管道出口1212、第二管道入口1221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的布局更加紧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道入口1211、第一管道出口1212、第二管道入口1221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的布置形式仅为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翅片123以及第一换热器12的形状或尺寸不同采用不同的设置形式,例如,将第一管道入口1211与第一管道出口1212分别设于翅片123的一个对角线的两端,而将第二管道入口1221与第二管道出口1222分别设于翅片123的另一个对角线的两端。此外,也可以仅设置第一管道入口1211与第一管道出口1212分别位于翅片123上相对的两端,或者仅设置第二管道入口1221与第二管道出口1222分别位于翅片123上相对的两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容纳件11中,第一流体管道121与第二流体管道122交错排布,且在第一流体管道121与第二流体管道122之间存在间隙,以供第二介质流通,从而增强容纳件11中第二介质的流动性,使得第一流体管道121中的第一介质和第二流体管道122中的第二介质可分别与容纳件11中的第二介质进行换热,尤其是在第一流体管道121与第二流体管道122之间的第二介质可以循环更新,可使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换热更加均匀,防止因局部区域内的第二介质不流通而出现换热死角,实现高效换热和蓄能的目的。同时,交错布置的形式还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对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进行合理布管,有利于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设置至少两排第一流体管道121和至少两排第二流体管道122,其中,在相邻的两排第一流体管道121之间设置有一排第二流体管道122,而在相邻的两排第二流体管道122之间设置有一排第一流体管道121,以使每排第二流体管道122与两侧的第一流体管道121之间填充第二介质,并使每排第一流体管道121与两侧的第二流体管道122之间填充第二介质,使得容纳件11中的第二介质与第一流体管道121及第二流体管道122的接触更加均匀,更利于提升蓄能换热装置1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使第一换热器12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缩减整体体积。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1,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同一排的第一流体管道121包括多个第一直管段1213和多个第一弯管段1214。多个第一直管段1213沿高度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在同一排内相邻的两个第一直管段1213之间通过第一弯管段1214连接。多排第一流体管道121通过第一跨管1215首尾依次连接,使得第一流体管道121整体形成蛇形管,实现第一流体管道121的连通。其中,第一跨管1215可以是弯管结构。
相应地,同一排第二流体管道122包括多个第二直管段1223和多个第二弯管段1224。多个第二直管段1223沿高度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在同一排内相邻的两个第二直管段1223之间通过一个第二弯管段1224连接。多排第二流体管道122通过第二跨管1225首尾依次连接,使第二流体管道122整体形成蛇形管,并使第二流体管道122整体连通。其中,第二跨管1225可以是弯管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布管方式可以更方便、更灵活地满足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在容纳件11内交错排布的设计需求,且具有布管方便、灵活的优点。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1,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2所示,容纳件11具体包括内胆111和保温层112。第一换热器12设于内胆111内,内胆111还可容纳的第二介质;内胆111的顶部设有介质入口1111,以便于第二介质流入内胆111。第一管道入口1211、第一管道出口1212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均设于内胆111的顶部,以便于与管路连接;第二管道入口1221设于内胆111内,并延伸至靠近内胆111的底部的位置,以使内胆111内的第二介质能够流入第二流体管道122。内胆11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12,且保温层112至少覆盖部分内胆111的外表面,以对内胆111起保温作用,减少内胆111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其中,保温层112可以是由保温材质制成的保温结构,也可以是喷涂于内胆111的外表面的保温涂层。
进一步地,容纳件11还包括外壳113和盖板114。内胆111和保温层112设于外壳113内,盖板114设于外壳113的顶部,以通过外壳113和盖板114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其中,介质入口1111、第一管道入口1211、第一管道出口1212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均由盖板114向外伸出,以便于与管路连接。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能换热装置1,如图1和图2所示,蓄能换热装置1包括容纳件11和设于容纳件11内的第一换热器12。
容纳件11为可容纳流体介质的容器,例如容纳箱、容纳盒或容纳桶。容纳件11上设置有介质入口1111,用于连接管路,以使流体介质流入容纳件11中。容纳件11具体包括内胆111、保温层112、外壳113和盖板114。第一换热器12设于内胆111内,内胆111可容纳的第二介质;内胆111的顶部设有介质入口1111,以便于第二介质流入内胆111。内胆111和保温层112设于外壳113内,盖板114设于外壳113的顶部,以通过外壳113和盖板114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内胆11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12,且保温层112至少覆盖部分内胆111的外表面,以对内胆111起保温作用,减少内胆111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其中,保温层112可以是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结构,也可以是喷涂于内胆111的外表面的保温涂层。
第一换热器12包括第一流体管道121、第二流体管道122和多个翅片123,多个翅片123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翅片123穿套于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上。第一流体管道121可供第一介质流通,第二流体管道122可供第二介质流通,以使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分别在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内进行换热,并通过翅片123与第一流体管道121以及第二流体管道122的接触,扩大换热面积。第一流体管道121设置有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且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均连接至容纳件11外,即由容纳件11向外伸出;第二流体管道122设置有第二管道入口1221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第二管道入口1221位于容纳件11内,第二管道出口1222连接至容纳件11外,即由容纳件11向外伸出。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二流体管道122的第二管道入口1221延伸至靠近内胆111的底部的位置,使得第二管道入口1221能够浸入第二介质的液面以下,且靠近第二介质的底部,可保证第二介质能够正常通过第二管道入口1221流入第二流体管道122内,防止因容纳件11中第二介质的液面下降而造成第二管道入口1221与第二介质脱离,有利于保证换热的连续性。
具体地,第二管道入口1221由多个翅片123的顶部穿出,即在容纳件11的高度方向上穿出位于最上方的翅片123,再由翅片123的侧方由上至下穿过翅片123与内胆111的间隙,并延伸至靠近内胆111的底部的位置,以使第二管道入口1221延长,可增大第二流体管道122与内胆111中的第二介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换热效果。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介质入口1111、第一管道入口1211、第一管道出口1212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均由盖板114的顶部伸出容纳件11外,以在蓄能换热装置1装配于换热系统或设备中时,便于与其他装置进行管路连接,可使连接管路相对集中于容纳件11的顶部,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其中,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分别设置于容纳件11相对的两端,具体地,翅片123为矩形,第一管道入口1211和第一管道出口1212分别设置于靠近翅片123的对角线的两个顶点的位置,类似地,第二管道入口1221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分别设置于容纳件11相对的两端,从而扩大第一管道入口1211与第一管道出口1212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管道入口1221与第二管道出口1222直接的间距,以充分利用该间距对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进行合理布设,以扩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有利于缩减空间占用,便于对蓄能换热装置1进行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第一管道入口1211与第二管道出口1222靠近翅片123的对角线的同一个顶点,第一管道出口1212与第二管道入口1221靠近该对角线的另一个顶点,以使第一管道入口1211、第一管道出口1212、第二管道入口1221和第二管道出口1222的布局更加紧凑。
如图1、图2及图6至图9所示,在内胆111中,第一流体管道121与第二流体管道122交错排布,且在第一流体管道121与第二流体管道122之间存在间隙,以供第二介质流通,从而增强内胆111中第二介质的流动性,使得第一流体管道121中的第一介质和第二流体管道122中的第二介质可分别与内胆111中的第二介质进行换热,尤其是在第一流体管道121与第二流体管道122之间的第二介质可以循环更新,可使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换热更加均匀,防止因局部区域内的第二介质不流通而出现换热死角,实现高效换热和蓄能的目的。同时,交错布置的形式还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对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进行合理布管,有利于节约空间。
具体地,设置至少两排第一流体管道121和至少两排第二流体管道122,其中,在相邻的两排第一流体管道121之间设置有一排第二流体管道122,而在相邻的两排第二流体管道122之间设置有一排第一流体管道121,以使每排第二流体管道122与两侧的第一流体管道121之间填充第二介质,并使每排第一流体管道121与两侧的第二流体管道122之间填充第二介质,使得容纳件11中的第二介质与第一流体管道121及第二流体管道122的接触更加均匀,更利于提升蓄能换热装置1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使第一换热器12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缩减整体体积。
如图8和图9所示,同一排的第一流体管道121包括多个第一直管段1213和多个第一弯管段1214。多个第一直管段1213沿高度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在同一排内相邻的两个第一直管段1213之间通过第一弯管段1214连接。多排第一流体管道121通过第一跨管1215首尾依次连接,使得第一流体管道121整体形成蛇形管,实现第一流体管道121的连通。其中,第一跨管1215可以是弯管结构。相应地,同一排第二流体管道122包括多个第二直管段1223和多个第二弯管段1224。多个第二直管段1223沿高度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在同一排内相邻的两个第二直管段1223之间通过一个第二弯管段1224连接。多排第二流体管道122通过第二跨管1225首尾依次连接,使第二流体管道122整体形成蛇形管,并使第二流体管道122整体连通。其中,第二跨管1225可以是弯管结构。以上的布管方式可以更方便、更灵活地满足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在容纳件11内交错排布的设计需求,且具有布管方便、灵活的优点。
在蓄能换热器装配于换热系统或换热设备中工作时,第一介质由第一管道入口1211流入第一流体管道121,经换热后由第一管道出口1212流出;第二介质由介质入口1111先流入内胆111内,并在多个翅片123之间的间隙内充分流动,使得第二介质与第一流体管道121以及第二流体管道122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在此之后,内胆111内的第二介质再由第二管道入口1221流入第二流体管道122,并在第二流体管道122中再次进行换热,最终由第二管道出口1222流出。其中,第一介质可以是制冷剂,例如氟利昂;第二介质可以是载冷剂或流体的蓄能材料,例如水。在工作过程中,第二介质既起到蓄能材料的作用,又起到载冷剂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蓄能换热装置1,可使容纳件11内起蓄能材料作用的第二介质充分流动,防止发生换热不充分、容纳件11内的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在蓄冷过程中,可有效防止翅片123的间隙中的第二介质发生冷凝过度而凝结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和蓄能效果,可有效提高蓄能换热装置1的运行能效。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2,如图2和图10所示,电器设备2包括上述任一第一实施例中的蓄能换热装置1、第一循环回路21和第二循环回路22。
第一循环回路21与蓄能换热装置1的第一换热器12的第一流体管道121连通,以使第一介质能够在第一循环回路21中循环流动;第二循环回路22与蓄能换热装置1的第一换热器12的第二流体管道122以及容纳件11连通,使得第二介质能够在第二循环回路22中循环流动。
蓄能换热装置1起蓄能和中间换热的作用,实现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换热和循环。在第二介质流入蓄能换热装置1中后,先浸入蓄能换热装置1的容纳件11中,并在容纳件11中流动和换热,起蓄能的作用;之后再由蓄能换热装置1的中间换热器的第二管道入口1221流入第二流体管道122内,并在换热后由第二管道出口1222流出,起载冷的作用。其中,电器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冷柜、空调器、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施例中的电器设备2,可使容纳件11内起蓄能材料作用的第二介质充分流动,防止发生换热不充分、容纳件11内的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在蓄冷过程中,可有效防止靠近第一流体管道121和第二流体管道122的管外介质发生冷凝过度而凝结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和蓄能效果,可有效提高蓄能换热装置1的运行能效。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电器设备2还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蓄能换热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2,在实施例十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2、图10和图11所示,电器设备2具体为制冷设备23,例如冰箱、冷柜;电器设备2包括冷藏室231,通过第二循环回路22的第二介质循环流动向冷藏室231内供冷。
具体地,电器设备2还包括压缩机211、第二换热器212、节流装置213、第三换热器221和泵送装置222。第一流体管道121、压缩机211、第二换热器212和节流装置213依次连接,即第一流体管道121的第一管道出口1212与压缩机211的回气口2112连接,压缩机211的排气口2111与第二换热器212的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212的出口与节流装置213的入口连接,节流装置213的出口与第一流体管道121的第一管道入口1211连接,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21。第三换热器221、泵送装置222、容纳件11以及第二流体管道122连接,即容纳件11的介质入口1111与泵送装置222的入口连接,泵送装置222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21的入口连接,第三换热器221的出口与第二流体管道122的第二管道入口1221连接,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22。其中,第三换热器221与冷藏室231对应设置,用于向冷藏室231内供冷。
在电器设备2工作时,由压缩机211的排气口2111排出的第一介质经第二换热器212换热,实现冷凝放热,之后,第一介质经节流装置213节流后,流入第一换热器12的第一流体管道121,并在第一流体管道121内与容纳件11中的第二介质换热,第一介质蒸发吸热,使第二介质温度下降,使第二介质的蓄冷,完成第一循环回路21的一次工作循环。第二介质在泵送装置222的泵送作用下,由介质入口1111流入容纳件11中,第二介质在容纳件11中冷凝放热,并实现蓄冷,之后,第二介质再通过第二管道入口1221流入第二流体管道122中,然后由第二管道出口1222流出,实现载冷,第二介质在第三换热器221中蒸发吸热,实现向冷藏室231内供冷,完成吸热的第二介质重新流回蓄能换热装置1的容纳件11中,完成第二循环回路22的一次工作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示出的蓄能换热装置1仅为示意,不作为对蓄能换热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限定。由于蓄能换热装置1的第一换热器12可以存储大量具有蓄冷效果的第二介质,在工作过程中,蓄能换热装置1可在蓄冷量充足的情况下直接向第二循环回路22供冷,可有效降低压缩机211的启停次数或变频次数。
进一步地,根据制冷设备23的使用需求,冷藏室231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对应地,每个冷藏室231均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三换热器221。例如,如图12中所示的两个冷藏室231和两个第三换热器221,且两个第三换热器221形成串联;每个第三换热器221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连接端子223与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电器设备2还包括第二换热风扇215和第三换热风扇224,第二换热风扇215与第二换热器212对应设置,第三换热风扇224与第三换热器221对应设置,以通过加速气流运动促进换热。
本实施例中的电器设备2,提高了蓄能换热装置1中起蓄能材料作用的第二介质的流动性,可使第一换热器12的第一流体管道121、第二流体管道122以及容纳件11中的第二介质充分换热,有利于防止容纳件11内出现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在蓄冷过程中,可有效防止第一换热器12的翅片123间隙中的第二介质发生冷凝过度而凝结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和蓄能效果,可有效提高电器设备2的运行能效。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2,在实施例十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2、图10和图12所示,电器设备2具体为制冷设备23,例如冰箱、冷柜;电器设备2包括冷藏室231和冷冻室232,通过第一循环回路21的第一介质循环流动向冷冻室232内供冷,通过第二循环回路22的第二介质循环流动向冷藏室231内供冷。
具体地,电器设备2还包括压缩机211、第二换热器212、节流装置213、第三换热器221、泵送装置222和第四换热器214。第一流体管道121、压缩机211、第二换热器212、节流装置213和第四换热器214依次连接,即第一流体管道121的第一管道出口1212与压缩机211的回气口2112连接,压缩机211的排气口2111与第二换热器212的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212的出口与节流装置213的入口连接,节流装置213的出口与第四换热器214的入口连接,第四换热器214的出口与第一流体管道121的第一管道入口1211连接,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21。其中,第四换热器214与冷冻室232对应设置,用于向冷冻室232内供冷。在电器设备2工作时,第一循环回路21中经冷凝的第一介质流入第四换热器214,并蒸发吸热,实现向冷冻室232供冷,以保证冷冻室232的温度要求。
第三换热器221、泵送装置222、容纳件11以及第二流体管道122连接,即第二流体管道122的第二管道出口1222与泵送装置222的入口连接,泵送装置222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21的入口连接,第三换热器221的出口与容纳件11的介质入口1111连接,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22。其中,第三换热器221与冷藏室231对应设置,用于向冷藏室231内供冷。在电器设备2工作时,第二循环回路22中起载冷作用的第二介质在泵送装置222的驱动下流入第三换热器221,蒸发吸热,以向冷藏室231内供冷,以保证冷藏室231内的温度要求。
进一步地,电器设备2还包括与第四换热器214对应设置的第四换热风扇216,以通过加速气流运动促进第四换热器214的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图12中示出的蓄能换热装置1仅为示意,不作为对蓄能换热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限定。由于蓄能换热装置1的第一换热器12可以存储大量具有蓄冷效果的第二介质,在工作过程中,蓄能换热装置1可在蓄冷量充足的情况下直接向第二循环回路22供冷,可有效降低压缩机211的启停次数或变频次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管翅换热器,具体如下:
管翅换热器位于容器内,换热器翅片间及容器内充满第二介质;管翅换热器具有两条介质流路,第一介质只流通于换热器管内,第二介质流通于管内及换热器翅片与容器的间隙内。第一介质一般为一次冷媒(制冷剂),第二介质一般为二次冷媒(载冷剂或可流动蓄冷浆体)。
管翅换热器两个流路的四个开口,有三个位于容器外;一个位于容器内作为第二介质进入管内的入口,使第二介质的换热器管内通道与容器内部空间连通。容器上部盖板有开口作为第二介质进入水箱的入口。第二介质换热器管内入口建议设置在底部,防止在上部时由于容器内液位发生变化而吸不到第二介质。
第二介质的流通顺序:水箱入口-水箱与翅片间隙-翅片管内-翅片管出口,可以保证第二介质在流出制冷剂前充分换热,并避免管翅换热器换热不均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换热效果,管翅换热器的两个流路做交错分布。
容器可以为三层结构,中间设置保温层;或者为两层结构,不设置外壳,在内胆外直接敷设保温层。
这种管翅换热器可以存蓄加大量的载冷剂具有一定的蓄冷效果,降低压缩机的启停次数或变频次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使容纳件内起蓄能材料作用的第二介质充分流动,防止发生换热不充分、容纳件内的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在蓄冷过程中,可有效防止靠近第一流体管道和第二流体管道的管外介质发生冷凝过度而凝结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和蓄能效果,可有效提高蓄能换热装置的运行能效。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蓄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件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容纳件内,所述容纳件上设有介质入口,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
第一流体管道,用于供第一介质流通,所述第一流体管道设有第一管道入口和第一管道出口,所述第一管道入口和所述第一管道出口设于所述容纳件外;
第二流体管道,用于供第二介质流通,所述第二流体管道设有第二管道入口和第二管道出口,所述第二管道入口设于所述容纳件内,所述第二管道出口设于所述容纳件外,由所述介质入口进入所述容纳件内的第二介质能够由所述第二管道入口流入所述第二流体管道;
所述第一流体管道和所述第二流体管道在所述容纳件内交错排布,且所述第一流体管道与所述第二流体管道之间存在间隙,以供第二介质流通;
所述第二流体管道的所述第二管道入口延伸至靠近所述容纳件的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二管道入口能够浸入所述第二介质的液面以下,且靠近所述第二介质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还包括:
多个翅片,沿所述容纳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翅片穿套于所述第一流体管道和所述第二流体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体管道设置为至少两排,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一流体管道之间设有一排所述第二流体管道;和/或
所述第二流体管道设置为至少两排,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二流体管道之间设有一排所述第一流体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相同一排的所述第一流体管道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直管段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直管段的第一弯管段,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一流体管道之间通过第一跨管连通,使所述第一流体管道形成为蛇形管;
位于相同一排的所述第二流体管道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管段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的第二弯管段,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二流体管道之间通过第二跨管连通,使所述第二流体管道形成为蛇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件包括:
内胆,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介质;
保温层,设于所述内胆外侧,并覆盖所述内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
其中,所述介质入口设于所述内胆上,所述第一管道入口、所述第一管道出口和所述第二管道出口设于所述内胆外,所述第二管道入口设于所述内胆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件还包括:
外壳;
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其中,所述内胆和所述保温层设于所述外壳内。
7.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能换热装置;
第一循环回路,与所述蓄能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流体管道连通;
第二循环回路,与所述蓄能换热装置的容纳件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体管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设备为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冷藏室;
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第一流体管道的第一管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流体管道的第一管道入口连接;
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包括第三换热器和泵送装置,所述第二流体管道的第二管道出口与泵送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泵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容纳件的介质入口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向所述冷藏室内供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冷冻室;
所述第一循环回路还包括第四换热器,设于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一管道入口之间的管路中,所述第四换热器用于向所述冷冻室内供冷。
CN202011318827.9A 2020-11-23 2020-11-23 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Active CN1145266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8827.9A CN114526626B (zh) 2020-11-23 2020-11-23 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8827.9A CN114526626B (zh) 2020-11-23 2020-11-23 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6626A CN114526626A (zh) 2022-05-24
CN114526626B true CN114526626B (zh) 2023-07-21

Family

ID=81618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8827.9A Active CN114526626B (zh) 2020-11-23 2020-11-23 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662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129A (zh) * 2007-07-20 2008-02-06 张伟 二次逆流筒式换热器
CN101408388A (zh) * 2008-11-24 2009-04-1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蓄热换热器
CN101655297A (zh) * 2008-07-11 2010-02-24 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
CN113108148A (zh) * 2021-05-18 2021-07-13 宣城镐渭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换热性能的管道
CN113606829A (zh) * 2021-08-12 2021-11-0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可实现单区双蓄冷模式的可移动相变冷藏箱
CN113795721A (zh) * 2019-03-27 2021-12-14 诺斯特罗莫有限公司 热能存储系统容器的外部特征及模块化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PM401194A0 (en) * 1994-02-21 1994-03-17 Merryfull, Albert Edward Improvements in thermal storage apparatus
AU1801595A (en) * 1994-02-21 1995-09-04 Albert Edward Merryfull Thermal storage apparatus
US9011679B2 (en) * 2009-09-09 2015-04-21 Martin Groleau Apparatu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CN102519290B (zh) * 2012-01-06 2013-11-06 湖南大学 相变储能装置和三元单/双向相变储能方法和系统
CN104728974B (zh) * 2015-03-20 2018-04-27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分布式风能/光伏独立能源驱动的冷热双效蓄能空调系统
CN205027185U (zh) * 2015-08-09 2016-02-10 大连理工大学 相变蓄放热一体式换热器
CN105953624A (zh) * 2016-05-11 2016-09-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储能换热管道结构
CN108759537A (zh) * 2018-06-29 2018-11-06 丁玉龙 储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129A (zh) * 2007-07-20 2008-02-06 张伟 二次逆流筒式换热器
CN101655297A (zh) * 2008-07-11 2010-02-24 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
CN101408388A (zh) * 2008-11-24 2009-04-1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蓄热换热器
CN113795721A (zh) * 2019-03-27 2021-12-14 诺斯特罗莫有限公司 热能存储系统容器的外部特征及模块化
CN113108148A (zh) * 2021-05-18 2021-07-13 宣城镐渭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换热性能的管道
CN113606829A (zh) * 2021-08-12 2021-11-0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可实现单区双蓄冷模式的可移动相变冷藏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6626A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0684B2 (en) Machin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TW201727170A (zh) 蒸汽壓縮系統
CN210601989U (zh) 移动空调
ES2345372T3 (es) Dispositivo de intercambio de calor entre unos fluidos que pertenecen a dos circuitos.
CN109764604B (zh) 冰箱回风道组件及冰箱
CN114526626B (zh) 蓄能换热装置和电器设备
CN214039086U (zh) 减小回气管热量损失的冰箱
CN212778129U (zh) 冰箱
WO2021047074A1 (zh) 换热器组件、蓄能换热装置及电器
CN210463294U (zh) 移动空调
CN216048498U (zh) 换热器及存储设备
CN210601993U (zh) 移动空调
CN212778127U (zh) 冰箱
CN213272978U (zh) 换热器、蓄能装置及空调器
CN210601990U (zh) 换热组件和移动空调
CN111829284B (zh) 制冷水箱及制冷设备
CN219063815U (zh) 一种换热器和冰箱
CN114279143B (zh) 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17541175U (zh) 冰箱
CN217131601U (zh) 充冷设备及具有其的充冷系统
CN219014726U (zh) 一种浸渍式液冻机的换热组件
CN214371178U (zh) 装有贯流风机的制冷机组及使用其的制冷器具
CN218495415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8495413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8495416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