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8388A - 一种蓄热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08388A CN101408388A CNA2008102193380A CN200810219338A CN101408388A CN 101408388 A CN101408388 A CN 101408388A CN A2008102193380 A CNA2008102193380 A CN A2008102193380A CN 200810219338 A CN200810219338 A CN 200810219338A CN 101408388 A CN101408388 A CN 1014083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exchanger
- exchanging
- fluid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9 bra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1 scrubb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换热器,包括有壳体,其上开设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一流体出口,壳体内平行交错焊接有多排换热单元,相邻换热单元之间以及换热单元与壳体内壁之间均预留有空间以形成第一流体换热通道,其首末两端分别与第一流体出口和第一流体入口连通;换热单元内布设有换热管,不同排换热管内形成第二流体换热通道;壳体上另开设有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第二流体换热通道首末两端分别与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连通;换热单元外壳与换热管之间围成的换热空间为固体换热通道,在换热单元上开设有固态介质输入口。本发明可同时进行固、液、气或固、液、液三种形态介质之间的换热,可应用于蓄热储能、多种介质换热等特殊应用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蓄热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换热器和混合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又有管 式、板式、翅片式等形式,混合式换热器有冷却塔、气体洗涤塔等形式。这些 换热器在原理、结构和性能上都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均只能用于两种介质之间 的热交换,不能实现三种以上介质之间的热交换。
在蓄热技术领域,在使用蓄热材料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热量的有效储存和 释放,不仅需要涉及三种介质的换热器,而且在使用固态蓄热材料时需进行固、 液、气或者固、液、液三种形态介质之间的换热。现有的换热器技术中也有口J" 以进行三种介质换热的换热器技术,如专利名称为:可以使三种介质进行换热的 钎焊板式换热器,专利号为200510080502. 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三种介质的换热, 但这些换热器均只适用于三种流体介质之间的换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换热器只能进行两种介质或三种流体介 质之间的热交换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进行固、液、气或者固、液、液三种 形态介质之间的换热的蓄热换热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换热器,包括 有壳体,在该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一流体出口,所述壳休内平行交 错焊接有多排换热单元,相邻换热单元之间以及换热单元与壳体内壁之间均预 留有空间,该空间形成第一流体换热通道,该第一流体换热通道首末两端分别
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和第一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单元内布设有换热管,所
述不同排换热管内形成第二流体换热通道,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流体入口 和第二流体出口,该第二流体换热通道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和第
二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单元外壳与换热管之间围成的换热空间为固体换热 通道,在所述换热单元上开设有与所述固体换热通道连通的固态介质输入口 10,11。
所述不同排换热管之间为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或串联与并联混合连接。针 对换热管的多种连接方式,有助于拓宽蓄热换热器的使用范围,可根据具体使 用场合,按需而定。
所述换热单元表面布置有多个翅片。翅片的设置能加强换热效果。 所述相邻换热单元对的表面上的翅片交错设置。翅片的交错设置可增强流 体紊动,进一步加强换热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该换热器可同时进行固、液、气或者固、液、液三种形态介质之间的换 热,可应用于蓄热储能、多种介质换热等多种特殊应用场合。
2. 经试验运行,该换热器换热效果良好。
3. 该换热器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形式上的组合、变化,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l为换热器局部剖视图;
图2为换热器另一侧面示意图;
图3为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换热单元俯视图;
图6为换热单元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流体出口, 2、第一流体入口, 3、第二流体出口, 4、第二流体入口, 5、壳体,6、换热管,7、换热单元,8、第一流体换热通道, 9、翅片,10, 11、固态介质输入口, 12、第二流体换热通道,13、固体换热通 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到图6所示, 一种蓄热换热器,包括有壳体5,在该壳体5上 开设有第一流体入口 2和第一流体出口 1,壳体5内平行交错焊接有多排换热单元7,相邻换热单元7之间以及换热单元7与壳体5内壁之间均预留有空间,该 空间形成第一流体换热通道8,该第一流体换热通道8首末两端分别与第一流体 出口 1和第一流体入口 2连通;
换热单元7内布设有换热管6,不同排换热管6内形成第二流体换热通道 12,不同排的换热管6之间可以采用串联、并联、先串联几排再并联等多种形 式连接在一起,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在壳体5上开设有第二流体入口 4和第 二流体出口 3,该第二流体换热通道12首末两端分别与第二流体入口 4和第二 流体出口 3连通;通过上述的两组流体进出口,可供两种流体在换热器中进出 以进行换热;
换热单元7外壳与其内的换热管6之间围成的换热空间为固体换热通道13, 在换热单元7上开设有与固体换热通道13连通的固态介质输入口 10, 11,固态 换热介质通过该固态介质输入口 10, ll注入。
进一步的,为加强换热的效果,在相邻换热单元6相对的表面上交错布置 有多个翅片9。
本换热器的加工步骤如下:
(a) 加工固体换热单元7;
(b) 将固体的换热介质注入固体换热单元7内;
(c) 将固体换热单元7按照要求焊接在一起;
(d) 将各排固体单元7内的换热管6按照设计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换 热通道,并留出通道的进出口;
(e) 对换热器整体进行保温;
(f) 对制造好的换热器进行气密性等性能的检测。
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经运用于空调冷凝热的回收系统中测试,各项性能优越。 为了有效回收空调冷凝热同时解决空调运行时间和用热时间不同步的问题,本 实施例的换热器起到蓄热换热器的作用。具体使用情况是,第二流体换热通道 12的进出口并联到空调冷凝器的两段,固体换热通道13内注入的是自制的固、 液相变材料,固体换热单元7之间形成的第一流体换热通道8的第一流体入口 2 连接自来水,第一流体出口 1连接到热水用户端;在空调运行时,通过自动控 制系统切换到蓄热状态,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流体换热通道12将热量传 给固体换热通道13内的固、液相变材料储存起来。当用户需要热水时,打开自来水,从固体换热单元7之间形成的第一流体换热通道8进入,通过热交换吸 收固、液相变材料的热量达到用户使用热水的要求。
固体换热单元7内灌注的是相变温度为52"C左右的固、液相变材料,放热 时的热水温度在40〜52。C之间,完全满足生活热水的使用要求。经试验运行,该 换热的放热量和蓄热量之比为90%以上,性能优良。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 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 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4)
1、一种蓄热换热器,包括有壳体(5),在该壳体(5)上开设有第一流体入口(2)和第一流体出口(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5)内平行交错焊接有多排换热单元(7),相邻换热单元(7)之间以及换热单元(7)与壳体(5)内壁之间均预留有空间,该空间形成第一流体换热通道(8),该第一流体换热通道(8)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1)和第一流体入口(2)连通; 所述换热单元(7)内布设有换热管(6),所述不同排换热管(6)内形成第二流体换热通道(12),在所述壳体(5)上开设有第二流体入口(4)和第二流体出口(3),该第二流体换热通道(12)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4)和第二流体出口(3)连通; 所述换热单元(7)外壳与换热管(6)之间围成的换热空间为固体换热通道(13),在所述换热单元(7)上开设有与所述固体换热通道(13)连通的固态介质输入口(10,1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排换热管(6)之 间为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或串联与并联混合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6)表 面布置有多个翅片(9)。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换热单元(6)相 对的表面上的翅片(9)交错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9338A CN100587383C (zh) | 2008-11-24 | 2008-11-24 | 一种蓄热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9338A CN100587383C (zh) | 2008-11-24 | 2008-11-24 | 一种蓄热换热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08388A true CN101408388A (zh) | 2009-04-15 |
CN100587383C CN100587383C (zh) | 2010-02-03 |
Family
ID=40571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193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7383C (zh) | 2008-11-24 | 2008-11-24 | 一种蓄热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87383C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78664A (zh) * | 2012-10-26 | 2013-01-16 | 湖北靛蓝科技有限公司 | 机房精密空调及其一体式换热器 |
CN102913940A (zh) * | 2012-10-11 | 2013-02-06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一种新型自清灰式蓄热装置 |
CN103591822A (zh) * | 2012-08-17 | 2014-02-19 | 深圳市联讯创新工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储热系统 |
CN103790682A (zh) * | 2013-09-17 | 2014-05-14 | 黑龙江省康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 车辆发动机节能预热系统 |
CN105509345A (zh) * | 2015-12-30 | 2016-04-20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采用蜂窝形储热单元的太阳能蓄热装置 |
CN105571168A (zh) * | 2016-01-27 | 2016-05-11 | 北方工业大学 | 一种太阳能集热自动梯级相变蓄热能量梯级利用装置 |
CN107036475A (zh) * | 2017-04-01 | 2017-08-1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空气换热的固‑液相变储热装置 |
CN107894020A (zh) * | 2017-12-06 | 2018-04-10 | 北京谷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远红外电热装置的谷电蓄热供暖装置 |
CN110145954A (zh) * | 2019-05-23 | 2019-08-20 | 浙江大学 | 相变储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
CN111536818A (zh) * | 2019-12-23 | 2020-08-14 | 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蓄热换热器及控制pm25的新风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24525Y (zh) * | 1998-05-04 | 1999-06-16 | 陈希立 | 回路型热管的蓄热能电池 |
JP2000241091A (ja) * | 1999-02-23 | 2000-09-08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蓄熱装置 |
CN2606877Y (zh) * | 2003-03-20 | 2004-03-17 | 北京工业大学 | 双效相变蓄热式热管换热器 |
US20050126172A1 (en) * | 2003-12-16 | 2005-06-16 | Hudson Robert S. | Thermal storage unit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to heat a fluid |
CN200947001Y (zh) * | 2006-04-30 | 2007-09-12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套管式换热器 |
CN101004334A (zh) * | 2007-01-24 | 2007-07-25 | 苏树强 | 一种蓄能换热器 |
CN201093907Y (zh) * | 2007-07-05 | 2008-07-30 | 上海海事大学 | 新型相变式热管蓄热器 |
-
2008
- 2008-11-24 CN CN200810219338A patent/CN10058738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91822A (zh) * | 2012-08-17 | 2014-02-19 | 深圳市联讯创新工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储热系统 |
WO2014026559A1 (zh) * | 2012-08-17 | 2014-02-20 | Zhu Liang | 一种太阳能储热装置 |
CN103591822B (zh) * | 2012-08-17 | 2015-10-28 | 深圳市联讯创新工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储热系统 |
CN102913940B (zh) * | 2012-10-11 | 2014-10-29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一种新型自清灰式蓄热装置 |
CN102913940A (zh) * | 2012-10-11 | 2013-02-06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一种新型自清灰式蓄热装置 |
CN102878664B (zh) * | 2012-10-26 | 2015-02-04 | 湖北靛蓝科技有限公司 | 机房精密空调及其一体式换热器 |
CN102878664A (zh) * | 2012-10-26 | 2013-01-16 | 湖北靛蓝科技有限公司 | 机房精密空调及其一体式换热器 |
CN103790682A (zh) * | 2013-09-17 | 2014-05-14 | 黑龙江省康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 车辆发动机节能预热系统 |
CN105509345A (zh) * | 2015-12-30 | 2016-04-20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采用蜂窝形储热单元的太阳能蓄热装置 |
CN105571168A (zh) * | 2016-01-27 | 2016-05-11 | 北方工业大学 | 一种太阳能集热自动梯级相变蓄热能量梯级利用装置 |
CN107036475A (zh) * | 2017-04-01 | 2017-08-1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空气换热的固‑液相变储热装置 |
CN107036475B (zh) * | 2017-04-01 | 2019-04-30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空气换热的固-液相变储热装置 |
CN107894020A (zh) * | 2017-12-06 | 2018-04-10 | 北京谷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远红外电热装置的谷电蓄热供暖装置 |
CN110145954A (zh) * | 2019-05-23 | 2019-08-20 | 浙江大学 | 相变储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
CN111536818A (zh) * | 2019-12-23 | 2020-08-14 | 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蓄热换热器及控制pm25的新风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87383C (zh) | 2010-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7383C (zh) | 一种蓄热换热器 | |
CN102150001B (zh) | 减小水截留的微通道热交换器模块设计 | |
CN103591722A (zh) | 一种冷水机组 | |
CN105115340A (zh) | 一种相变蓄热装置及热泵热水器 | |
CN102818403A (zh) | 一种板式蒸发器 | |
CN202928179U (zh) | 一种高效换热制冷系统 | |
CN106440883A (zh) | 卧式管壳式换热器 | |
CN202371930U (zh) | 一种水与空气双源热泵机组 | |
CN206094547U (zh) | 一种多元介质热量梯级利用的套管换热器 | |
CN105066519A (zh) | 一种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 |
CN202928174U (zh) | 一种冷水机组 | |
CN101782273A (zh) | 强化传热的热泵相变储热器 | |
CN201527207U (zh) | 一种基于热管原理的气液换热器 | |
CN108548326A (zh) | 一种热水器水箱及空气能热水器 | |
CN201218634Y (zh) | 一种双回路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 | |
CN101907411B (zh) | 一种孔板复叠式换热装置 | |
CN209801852U (zh) | 一种立式降膜吸收器及第二类双级吸收式热泵 | |
CN201811504U (zh) | 一种带热回收器的多壳程管壳式冷凝器 | |
CN209495488U (zh) | 螺旋形换热器 | |
CN211625782U (zh) | 用于冷水机组的液滴蒸发装置及冷水机组 | |
CN203454474U (zh) | 微通道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 |
CN203719489U (zh) | 双相变潜热换热器 | |
CN102353185A (zh) | 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微通道冷凝器 | |
CN102980332B (zh) | 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 | |
CN202770061U (zh) | 一种多氟路串联布管的壳管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