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3576U - 冰箱及家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家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3576U
CN219913576U CN202320891525.3U CN202320891525U CN219913576U CN 219913576 U CN219913576 U CN 219913576U CN 202320891525 U CN202320891525 U CN 202320891525U CN 219913576 U CN219913576 U CN 219913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tor
channel
cool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15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15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3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3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3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冰箱及家居系统,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蒸发器、压缩机和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放热通道和吸热通道,压缩机、换热器的放热通道和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换热器的吸热通道与箱体外部的冷源连通形成吸热通路。利用换热器实现放热回路中冷媒的冷凝,通过冷源对换热器的吸热通道持续通入冷却液,换热器不需要依靠空气散热,冰箱四周不需要预留间隙,符合纯平全嵌式冰箱的安装要求;吸热通道中气泡含量少,冷源流动过程中噪音小;冷源的冷却液在吸热升温后,用于常规的家居设备,有效减少了总能耗;依靠冷却液实现热交换,使换热器设计更加小型化,利于换热器布置在冰箱的内部而不扩大冰箱体积。

Description

冰箱及家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冰箱及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冰箱家居一体化的发展,纯平全嵌式冰箱成为冰箱发展的主流,纯平全嵌式冰箱对冰箱的散热提出更高要求,相关技术中,冰箱一般采用带有风机的冷凝器实现冷媒的液化,冷媒液化过程中,风机持续工作辅助冷凝器散热,同时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体验,且通过风机带动空气流动进行散热,需要在冰箱的四周留有适于空气流动的空间,而平嵌冰箱需要将冰箱整体嵌入柜体中,冰箱后部散热空间受自身安装条件限制,无法使空气流通顺畅,对冷凝器散热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冰箱,利用换热器实现冷媒的冷凝,不需要依靠空气进行散热,因此本申请的冰箱四周不需要预留出用于空气流动的间隙,更加符合纯平全嵌式冰箱的使用要求,而且换热器的吸热通道表面可以不具有散热效果,使得换热器的放热通道和吸热通道设计更加小型化,有利于布置在冰箱的内部而不扩大冰箱体积或嵌入冰箱周边墙体中;冷源的冷却液充满吸热通道,冷却液气泡含量少,使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噪音小;换热器中的冷却液在吸热通道中升温后,可二次利用,将冷却液用于常规的家居设备,比如水,有效减少了家居设备的总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冰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蒸发器、压缩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适于相互换热的放热通道和吸热通道,所述压缩机、所述换热器的放热通道和所述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所述换热器的吸热通道适于与所述箱体外部的冷源连通形成吸热通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压缩机、换热器的放热通道和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压缩机将气态的冷媒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换热器的放热通道中,换热器的吸热通道与箱体外部的冷源连通形成吸热通路,换热器工作时,冷源提供的冷却液流入换热器的吸热通道,吸热通道中的冷却液吸收放热通道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散发的热量,升温后的冷却液流出吸热通道,气态冷媒散热降温后冷凝为液态冷媒,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液态冷媒吸热转变为气态冷媒,进而实现冰箱制冷效果,气态冷媒再回到压缩机中,以此实现冰箱持续制冷。
利用换热器实现吸热通路对放热回路中气态冷媒的冷凝,通过对换热器的吸热通道持续通入冷却液,保证对冷媒的冷凝效果,由于冷媒的热量依靠冷却液吸收,本申请的换热器不需要依靠空气进行散热,因此冰箱四周不需要预留出用于空气流动的间隙,不会在纯平嵌冰箱整体嵌入柜体中时,由于冰箱后部散热空间受自身安装条件限制,无法使空气流通顺畅,对冷凝器散热造成不良影响。
在冷却液流通量足够满足冷媒冷凝效果的情况下,换热器能够取代现有技术的实现冷媒变相的冷凝器,因此本申请不需要对冷凝器进行散热的风机,从而取消了冰箱的主要噪音源,同时冷源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的吸热通道与放热通道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始终充满吸热通道,吸热通道中冷却液气泡含量少,保证了冷却液流动过程中噪音小,因此本实用新型较于传统冰箱静音效果更好。
换热器中的冷却液在吸热通道中升温后,可二次利用,如冷却液采用冷水,冷水在吸热通道中吸热升温为热水,热水可用于常规的家居设备,如水龙头、储水热水器、洗碗机、洗衣机等,可以理解的是,热水可使用储水罐保存,以提高热水的二次利用率,冷源还可以采用其他冷却液,如乙醇、油等,通过换热器中冷却液吸热的方式,提高了冰箱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将热水用于常规的家居设备,有效减少了家居设备的总能耗。
由于冷媒的热量依靠冷却液吸收,换热器不需要依靠空气进行散热,因此换热器的吸热通道表面可以不具有散热效果,也就是说,换热器的放热通道和吸热通道设计更加小型化,有利于布置在纯平全嵌冰箱的内部而不扩大冰箱体积或嵌入冰箱周边墙体中提高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设有适于放置所述压缩机的腔室,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或所述腔室顶部的发泡层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腔室内还设有冷凝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冷凝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空腔;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穿设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空腔内的部分形成所述放热通道和所述吸热通道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放热通道和所述吸热通道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空腔内的部分包括螺旋管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管体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插设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朝向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端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空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设置有所述通孔的所述第二管体的管段插设于所述螺旋管段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家居系统,包括:
如上所述的冰箱;
换热电器,所述换热电器与所述换热器的吸热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电器与所述换热器的吸热通道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换热电器包括洗衣机、洗碗机、饮水器和热水器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压缩机、换热器的放热通道和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压缩机将气态的冷媒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换热器的放热通道中,换热器的吸热通道与箱体外部的冷源连通形成吸热通路,换热器工作时,冷源提供的冷却液流入换热器的吸热通道,吸热通道中的冷却液吸收放热通道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散发的热量,升温后的冷却液流出吸热通道,气态冷媒散热降温后冷凝为液态冷媒,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液态冷媒吸热转变为气态冷媒,进而实现冰箱制冷效果,气态冷媒再回到压缩机中,以此实现冰箱持续制冷。
利用换热器实现吸热通路对放热回路中气态冷媒的冷凝,通过对换热器的吸热通道持续通入冷却液,保证对冷媒的冷凝效果,由于冷媒的热量依靠冷却液吸收,本申请的换热器不需要依靠空气进行散热,因此冰箱四周不需要预留出用于空气流动的间隙,不会在纯平嵌冰箱整体嵌入柜体中时,由于冰箱后部散热空间受自身安装条件限制,无法使空气流通顺畅,对冷凝器散热造成不良影响。
在冷却液流通量足够满足冷媒冷凝效果的情况下,换热器能够取代现有技术的实现冷媒变相的冷凝器,因此本申请不需要对冷凝器进行散热的风机,从而取消了冰箱的主要噪音源,同时冷源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的吸热通道与放热通道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始终充满吸热通道,吸热通道中冷却液气泡含量少,保证了冷却液流动过程中噪音小,因此本实用新型较于传统冰箱静音效果更好。
换热器中的冷却液在吸热通道中升温后,可二次利用,如冷却液采用冷水,冷水在吸热通道中吸热升温为热水,热水可用于常规的家居设备,如水龙头、储水热水器、洗碗机、洗衣机等,可以理解的是,热水可使用储水罐保存,以提高热水的二次利用率,冷源还可以采用其他冷却液,如乙醇、油等,通过换热器中冷却液吸热的方式,提高了冰箱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将热水用于常规的家居设备,有效减少了家居设备的总能耗。
由于冷媒的热量依靠冷却液吸收,换热器不需要依靠空气进行散热,因此换热器的吸热通道表面可以不具有散热效果,也就是说,换热器的放热通道和吸热通道设计更加小型化,有利于布置在纯平全嵌冰箱的内部而不扩大冰箱体积或嵌入冰箱周边墙体中提高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的换热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其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其二。
附图标记:
10、箱体;20、放热回路;30、吸热通路;100、蒸发器;200、压缩机;
300、换热器;310、放热通道;320、吸热通道;330、壳体;331、空腔;340、第一管体;341、螺旋管段;350、第二管体;351、通孔;352、阻挡部;
400、腔室;500、发泡层;600、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包括箱体10,箱体10内设有蒸发器100、压缩机200和换热器300,换热器300包括适于相互换热的放热通道310和吸热通道320,压缩机200、换热器300的放热通道310和蒸发器100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20,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适于与箱体10外部的冷源连通形成吸热通路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压缩机200、换热器300的放热通道310和蒸发器100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20,压缩机200将气态的冷媒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换热器300的放热通道310中,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与箱体10外部的冷源连通形成吸热通路30,换热器300工作时,冷源提供的冷却液流入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吸热通道320中的冷却液吸收放热通道310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散发的热量,升温后的冷却液流出吸热通道320,气态冷媒散热降温后冷凝为液态冷媒,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100,在蒸发器100中,液态冷媒吸热转变为气态冷媒,进而实现冰箱制冷效果,气态冷媒再回到压缩机200中,以此实现冰箱持续制冷。
本实用新型利用换热器300实现吸热通路30对放热回路20中气态冷媒的冷凝,通过对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持续通入冷却液,保证对冷媒的冷凝效果,由于冷媒的热量依靠冷却液吸收,本申请的换热器300不需要依靠空气进行散热,因此冰箱四周不需要预留出用于空气流动的间隙,不会在纯平嵌冰箱整体嵌入柜体中时,由于冰箱后部散热空间受自身安装条件限制,无法使空气流通顺畅,对冷凝器散热造成不良影响。
在冷却液流通量足够满足冷媒冷凝效果的情况下,换热器300能够取代现有技术的实现冷媒变相的冷凝器600,因此本申请不需要对冷凝器600进行散热的风机,从而取消了冰箱的主要噪音源,同时冷源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与放热通道310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始终充满吸热通道320,吸热通道320中冷却液气泡含量少,保证了冷却液流动过程中噪音小,因此本实用新型较于传统冰箱静音效果更好。
换热器300中的冷却液在吸热通道320中升温后,可二次利用,如冷却液采用冷水,冷水在吸热通道320中吸热升温为热水,热水可用于常规的家居设备,如水龙头、储水热水器、洗碗机、洗衣机等,可以理解的是,热水可使用储水罐保存,以提高热水的二次利用率,冷源还可以采用其他冷却液,如乙醇、油等,通过换热器300中冷却液吸热的方式,提高了冰箱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将热水用于常规的家居设备,有效减少了家居设备的总能耗。
由于冷媒的热量依靠冷却液吸收,换热器300不需要依靠空气进行散热,因此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表面可以不具有散热效果,也就是说,换热器300的放热通道310和吸热通道320设计更加小型化,有利于布置在纯平全嵌冰箱的内部而不扩大冰箱体积或嵌入冰箱周边墙体中提高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箱体10设有适于放置压缩机200的腔室400,换热器300设置于腔室400内或腔室400顶部的发泡层500内。本实施例中,换热器300设置于放置压缩机200的腔室400中,不需要额外开设空间,不仅节省了箱体10内部空间,提高冰箱存储容量,还有利于现有冰箱的升级换代,在不需要重新更改冰箱结构的情况下,将传统冷凝器600替换为本申请的换热器300;换热器300设置于腔室400顶部的发泡层500中,节省冰箱空间,降低冰箱整体体积,利于实现冰箱小型化、集成化。
结合图1所示,蒸发器100位于箱体10上部,腔室400位于箱体10下部,压缩机200和换热器300位于腔室400中,在其他实施例中,腔室400还可以设置在箱体10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腔室400内还设有冷凝器600,换热器300与蒸发器100通过冷凝器600连通。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腔室400中还设有冷凝器600,换热器300与蒸发器100通过冷凝器600连通,即压缩机200、换热器300的放热通道310、冷凝器600和蒸发器100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20,气态冷媒在换热器300中实现冷媒的初步降温冷凝,降温后的冷媒在冷凝器600中再次冷凝为液态冷媒。
相较于只使用带有风机的冷凝器600的冰箱,本申请通过将冷凝器600设置在换热器300和蒸发器100之间,通过换热器300实现冷媒的初步降温,降温后的冷媒在冷凝器600中冷凝为液态冷媒时,由于冷媒温度已经初步降低,因此冷凝器600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功率更小、冷媒冷凝时间更短,相应的使得风机的工作时间缩短,风机产生的噪音时长或频次降低,有效降低了冰箱工作时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温度控制器采集冷媒流出换热器300时的温度以对应调节冷凝器600的风机风量,满足散热负荷需求,当冷源停止供应冷却液或换热器300内冷却液温度过高时,通过冷凝器600辅助冷凝,保障冰箱正常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换热器300包括壳体330和第一管体340,壳体330设有空腔331;第一管体340穿设于空腔331,第一管体340位于空腔331内的部分形成放热通道310和吸热通道320中的一个;第一管体340与壳体330之间形成放热通道310和吸热通道320中的另一个,第一管体340位于空腔331内的部分包括螺旋管段341。本实施例中,壳体330内部构造空腔331,第一管体340穿入空腔331中,再由空腔331内穿出至壳体330外部,第一管体340位于空腔331内的管段内部形成放热通道310和吸热通道320中的一个,壳体330内部与第一管体之间的空腔331空间可作为放热通道310和吸热通道320中的另一个,由此将放热通道310与吸热通道320构造于壳体330内,通过第一管体340的管壁实现空腔331内放热通道310与吸热通道320的空间分隔,并实现放热通道310与吸热通道320之间的热交换。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40位于空腔331内的部分形成放热通道310,第一管体340与壳体330之间形成吸热通道320,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套设在放热通道310外,换热器300中冷却液包裹第一管体340和冷媒。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40位于空腔331内的部分形成吸热通道320,第一管体340与壳体330之间形成放热通道310,放热通道310套设在吸热通道320外,换热器300中冷媒包裹第一管体340和冷却液,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管体340作为吸热通道320时,需要竖直放置,竖直放置的换热器300中冷媒在空腔331内的流向是自上而下,以使冷媒在降温冷凝时产生的液态冷媒自然流出,而横置的换热器300容易使冷媒在降温冷凝时产生的液态冷媒滞留在壳体330内。放热通道310与吸热通道320之间还可以是并列的形式,如第一管体340和壳体330形成单独的放热通道310或吸热通道320,两者通过外壁贴合实现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壳体330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管体340由第一进口进入空腔331再由第一出口穿出空腔331,第一管体340与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之间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40位于空腔331内的部分包括螺旋管段341,使得位于空腔331内的第一管体340的总体长度更长,从而保证冷媒与第一管体340的接触面积更大,第一管体340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提高冷媒和冷却液之间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换热器300工作效率。
结合图2所示,第一管体340的螺旋管段341在腔内沿壳体330轴向等直径盘绕,形成螺旋状的放热通道310。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旋管段341还可以是逐层直径增大盘绕,提高螺旋管段341在轴向上整体的投影面积,提高和吸热通道320中冷却液的接触面积。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40还可以是“S”形、“U”形等,提高位于空腔331内的第一管体340的总体长度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管体340的进口与压缩机200的出口连通,第一管体340的出口与蒸发器100的进口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40设置于壳体330中,第一管体340的进口与压缩机200的出口连通,第一管体340的出口与蒸发器100的进口连通,压缩机200、第一管体340和蒸发器100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20。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换热器300还包括第二管体350,第二管体350插设于空腔331,第二管体350的管壁设有多个通孔351,通孔351朝向第一管体340的管壁。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体350一端插入壳体330进入空腔331中,冷却液通过第二管体350进入空腔331中,第二管体350的管壁设有多个通孔351,通孔351用于使进入第二管体350的冷却液喷淋至第一管体340,通孔351朝向第一管体340的管壁,使喷淋出的冷却液和第一管体340表面充分接触,从而和第一管体340内部的冷媒进行冷热交换,以降低第一管体340内冷媒的温度,如此,提高了第一管体340中的冷媒与壳体330中的冷却液进行冷热交换的交换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果,进一步地,则可减少换热器300的长度,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40作为吸热通道320流通冷却液,即冷却液通过第一管体340进入换热器300中,气态冷媒通过第二管体350进入空腔331中,气态冷媒在第二管体350中流动会产生管道噪音,通孔351可辅助对气态冷媒流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可以理解的是,通孔351可以设置为不指向第二管体350轴心的形式,具体的,在第二管体350中通孔351所在的截面上,通孔351轴线与第二管体350截面轴心不共线,多个通孔351均匀围绕轴心设置,在视觉上,多个通孔351围绕轴心呈旋涡状均布,使得第二管体350中的冷却液沿通孔351进入壳体330的空腔331中时,在壳体330中充满冷却液的情况下,为冷却液提供一定角度的推力,通过多个通孔351围绕轴心呈旋涡状均布,实现壳体330内部冷却液围绕第二管体350的轴心实现自转,有利于加强冷却液自身对流,提高和第一管体340中的冷媒的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壳体330还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二管体350与第二进口密封连接,第二出口与第二进口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管体350还包括阻挡部352,阻挡部352设置于第二管体350端部,阻挡部352位于空腔331内。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阻挡部352将第二管体350插设于空腔331内的端部,当第二管体350流通冷却液时,阻挡部352便会阻挡冷却液直接排入空腔331内,即冷源的冷却液仅可通过第二管体350的通孔351和阻挡部352与第二管体350端部的间隙排至空腔331中,以喷淋在第一管体340上,从而保证换热器300的换热效果。其中,阻挡部352在第二管体350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管体350的宽度,如此,通过通孔351流在第一管体340的管壁上的冷却液,会被阻挡部352阻挡,以保证冷却液不会直接从空腔331中排出,从而提高换热器300的换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设置有通孔351的第二管体350的管段插设于螺旋管段341内侧。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阻挡部352位于第二管体350插设于空腔331内的端部,且位于第一管体340的螺旋管段341内侧,当第二管体350流通冷却液时,通过通孔351流在第一管体340的管壁上,改变冷却液流动路径,保证冷却液不会直接从空腔331中排出,使之与螺旋管段341充分接触,提高第二管体350中排出的冷却液与第一管体340的螺旋管段341表面的接触时长,和从而提高换热器300的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第二管体350沿螺旋管段341的轴向延伸设置,即螺旋管段341、壳体330和第二管体350同轴设置,第二进口与第二出口位于壳体330轴向方向的两端,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的轴向垂直于壳体330的轴向方向,在换热器300的轴向水平横置的状态下,第一管体340竖直向上进入空腔331,再竖直向下穿出空腔331,第一管体340位于空腔331内的部分为放热通道310的情况下,更有利于放热通道310内液化的冷媒流出换热器300,且冷却液从第二进口进入空腔331中向第二出口流动,冷媒从第一进口向第一出口流动,冷却液与冷媒在换热器300中逆流布置,能够强化换热,降低所需换热器300的体积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家居系统,包括如上的冰箱和换热电器,换热电器与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连通。本实施例中,冷源、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和换热电器依次连通形成吸热通路30,冷源中低温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中与放热通道310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并吸热升温,升温后冷却液流出换热器300,沿吸热通路30进入换热电器供用户使用,通过将换热器300、冷源与换热电器连接,冰箱降温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换热电器的出热水效果,实现冰箱废热资源化利用,节能提效,形成高效节能的一体化家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电器与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本实施例中,冷源设置于换热电器中,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和换热电器连通形成循环的吸热通路30,冷源中低温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中与放热通道310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并吸热升温,升温后冷却液流出换热器300,沿吸热通路30进入换热电器,在换热电器中冷却液降温,降温后冷却液再次循环进入换热器300中,提高冷却液重复利用率,降本提效。
本实施例中,换热电器可以是恒温箱,冷却液可以是油、水等,冷却液在恒温箱设置的管路中放热降温,实现恒温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电器包括洗衣机、洗碗机、饮水器和热水器中的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可以是水,需要说明的是,温水较于冷水更有利于清洁剂的溶解,通过吸热通路30向洗衣机中通入温水更有利于提高洗衣机的清洁效果;换热电器还可以是洗碗机,过程与上述洗衣机相同,不再赘述,使洗碗机使用热水洗碗,利于提高清洁效果;还可以是饮水器,此时冷却液需使用纯净水,保证即使换热器300在满负荷吸热依然无法将水烧开的情况下,所流出的水可以饮用;还可以是热水器,通过换热器300对水进行初步加热,减小热水器工作功率和时长,有效降低能耗。本申请的换热器300可制备即时热水,因此以上电器还可以并联在吸热通路30中,共同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换热电器不只限于以上电器,任何使用热水的家用电器都可与换热器300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冰箱的制冷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箱体10内设有蒸发器100、压缩机200和换热器300,换热器300包括适于相互换热的放热通道310和吸热通道320,压缩机200、换热器300的放热通道310和蒸发器100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20,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适于与箱体10外部的冷源连通形成吸热通路30,包括:
获取设定温度T1和冰箱间室的实际温度T2,设定温度T1为冰箱所在的环境温度;
判断设定温度T1是否小于冰箱间室的实际温度T2,若是,则启动压缩机200;若否,则停止压缩机200,继续获取冰箱间室的实际温度T2;
启动换热器300并打开冷源;
获取换热器300的出口温度T3;
判断换热器300的出口温度T3是否小于目标温度T0,若是,则停止换热器300并关闭冷源;若否,则继续保持换热器300运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冰箱的制冷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箱体10内设有蒸发器100、压缩机200、冷凝器600和换热器300,换热器300包括适于相互换热的放热通道310和吸热通道320,压缩机200、换热器300的放热通道310、冷凝器600和蒸发器100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20,换热器300的吸热通道320适于与箱体10外部的冷源连通形成吸热通路30,包括:
获取设定温度T1和冰箱间室的实际温度T2,设定温度T1为冰箱所在的环境温度;
判断设定温度T1是否小于冰箱间室的实际温度T2,若是,则启动压缩机200;若否,则停止压缩机200,继续获取冰箱间室的实际温度T2;
启动换热器300并打开冷源;
获取换热器300的出口温度T3和冷凝器600的出口温度T4;
判断换热器300的出口温度T3是否小于目标温度T0,若是,则停止换热器300并关闭冷源;若否,则继续保持换热器300运行;其中,目标温度T0为满足冰箱间室达到设定温度T1时所需的制冷温度;
判断冷凝器600的出口温度T4是否小于目标温度T0,若是,则关闭冷凝器600的风机;若否则启动冷凝器600的风机,并继续获取换热器300的出口温度T3和冷凝器600的出口温度T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蒸发器、压缩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适于相互换热的放热通道和吸热通道,所述压缩机、所述换热器的放热通道和所述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放热回路,所述换热器的吸热通道适于与所述箱体外部的冷源连通形成吸热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适于放置所述压缩机的腔室,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或所述腔室顶部的发泡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还设有冷凝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冷凝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空腔;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穿设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空腔内的部分形成所述放热通道和所述吸热通道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放热通道和所述吸热通道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空腔内的部分包括螺旋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插设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朝向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端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空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通孔的所述第二管体的管段插设于所述螺旋管段内侧。
9.一种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
换热电器,所述换热电器与所述换热器的吸热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电器与所述换热器的吸热通道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换热电器包括洗衣机、洗碗机、饮水器和热水器中的至少一个。
CN202320891525.3U 2023-04-19 2023-04-19 冰箱及家居系统 Active CN219913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1525.3U CN219913576U (zh) 2023-04-19 2023-04-19 冰箱及家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1525.3U CN219913576U (zh) 2023-04-19 2023-04-19 冰箱及家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3576U true CN219913576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9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1525.3U Active CN219913576U (zh) 2023-04-19 2023-04-19 冰箱及家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3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46310A1 (en) Refrigerator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196689A (zh) 喷淋式制冷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166601B (zh) 一种水循环冷热双控一体机
CN101881547A (zh) 多能箱
JP2000018796A (ja) 冷蔵庫の結露防止装置
CN203413910U (zh) 冰箱热水器一体机
CN219913576U (zh) 冰箱及家居系统
CN212346232U (zh) 供液装置和饮水设备
CN206670031U (zh) 电热水器
CN106996661B (zh) 冷凝器组件、壁挂式空调一体机和冷凝器组件的控制方法
CN214307751U (zh) 一种可以散热的冰箱
CN209235779U (zh) 冷热一体装置
CN114587131A (zh) 烹饪器具
CN113854824A (zh) 供液装置和饮水设备
CN219160710U (zh) 冰箱
CN104964503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2205117U (zh) 冰箱及其制冷系统
KR100750969B1 (ko) 실외기일체형에어컨
CN208832842U (zh) 冷热一体装置
CN1869557A (zh) 上置式电冰箱
CN209706392U (zh) 制冷设备
CN219494547U (zh) 压机仓组件和冰箱
CN208832843U (zh) 冷热一体装置
CN218672777U (zh) 一种冷柜
CN220917301U (zh) 一种高效制冷制热的集成浴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