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6755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56755A CN114556755A CN202080071343.0A CN202080071343A CN114556755A CN 114556755 A CN114556755 A CN 114556755A CN 202080071343 A CN202080071343 A CN 202080071343A CN 114556755 A CN114556755 A CN 1145567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s bar
- terminal
- protrusion
- disposed
- protrus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3/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motors or generators, e.g. brush mounting plates or connections to windings; Disposition of current collectors in motors or generators;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05—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for large machine windings, e.g. bar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轴;转子,该转子联接至轴;定子,该定子设置成与转子对应;以及汇流条,该汇流条设置在定子的上侧部上。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汇流条包括汇流条本体和设置在汇流条本体中的多个端子,端子中的每个端子包括端子本体、从端子本体的端部部分延伸以与线圈的端部部分连接的第一突出部,以及从第一突出部分支以与电力端子连接的第二突出部,并且多个第二突出部沿汇流条的径向方向和竖向方向设置在相同位置处且沿着汇流条的周向方向以相等间隔布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包括转子和定子。线圈围绕定子卷绕。围绕定子卷绕的线圈的连接端部可以连接至汇流条。汇流条包括汇流条本体和端子。端子可以电连接至线圈的连接端部。另外,端子可以与连接至外部电源的电力端子一体地形成。
端子可以包括端子本体、从端子本体延伸的多个连接端部以及电力端子。端子的本体具有大致弯曲的表面,并且连接端部和电力端子具有从本体分支且弯折的形状。特别地,由于电力端子连接至外部电源,因此存在电力端子的长度较长的特征。
因此,存在用于制造端子的板构件的展开图的形状非常复杂的问题。当展开图的形状变得复杂时,制造过程复杂,并且因此存在端子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料的问题。
另外,应用于马达的端子的形状和尺寸根据电力端子的位置有所不同。因此,不仅存在制造各种端子的过程中废弃废料的量显著增加的问题,而且存在用于制造端子的模具和过程的数目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少量废料的端子。
另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与电力端子的各种位置兼容的马达。
通过本发明要实现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以下说明书中清楚地理解以上未描述的其他目的。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轴;转子,该转子联接至轴;定子,该定子设置成与转子对应;以及汇流条,该汇流条设置在定子上方,其中,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汇流条包括汇流条本体和设置在汇流条本体上的多个端子,这些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从端子本体的端部部分延伸并且连接至线圈的端部部分;以及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从第一突出部分支且连接至电力端子,并且多个第二突出部沿汇流条的径向方向和竖向方向设置在相同位置处且沿汇流条的周向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轴;转子,该转子联接至轴;定子,该定子设置成与转子对应;以及汇流条,该汇流条设置在定子上方,其中,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汇流条包括汇流条本体和设置在汇流条本体上的多个端子,这些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从端子本体的端部部分延伸并且连接至线圈的端部部分;以及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从第一突出部分支并且连接至电力端子,多个第二突出部沿汇流条的竖向方向设置在相同位置处且沿汇流条的周向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并且多个第二突出部中的一些第二突出部沿汇流条的径向方向设置在与其余的第二突出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多个第二突出部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
端子本体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突出部和多个第二突出部。
多个端子本体可以沿汇流条的径向方向设置在不同位置处。
第一突出部可以包括1-1突出部和1-2突出部,1-1突出部可以从端子本体的一个端部部分延伸并且可以连接至线圈的第一端部部分,1-2突出部可以从端子本体的另一端部部分延伸并且可以连接至线圈的第二端部部分,第二突出部可以包括2-1突出部和2-2突出部,2-1突出部可以设置成从1-1突出部分支,并且2-2突出部可以设置成从1-2突出部分支。
汇流条本体可以包括从汇流条本体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的第三突出部,并且第三突出部可以联接至环绕电力端子的本体。
多个第三突出部可以围绕汇流条的中心设置在相同轨道上。
多个第三突出部中的每个第三突出部可以沿汇流条的周向方向设置在第二突出部之间。
多个第三突出部可以沿汇流条的径向方向设置成比第二突出部更靠内。
汇流条本体可以包括设置在汇流条本体的上表面中的孔,并且这些孔可以联接至环绕电力端子的本体。
多个孔可以围绕汇流条的中心设置在相同圆周上。
多个孔中的每个孔可以沿汇流条的周向方向设置在第二突出部之间。
第二突出部可以是水平横截面具有矩形形状的构件,并且水平横截面的长边的方向可以是汇流条的周向方向。
在汇流条的径向方向上,2-1突出部可以设置成不与端子本体交叠,并且2-2突出部可以设置成与端子本体交叠。
第二突出部可以包括水平横截面具有矩形形状的构件,并且水平横截面的长边的方向可以是汇流条的周向方向。
在多个端子本体中,设置在相同端子本体上的多个第二突出部可以围绕汇流条的中心设置在相同圆周上,并且设置在不同端子本体上的多个第二突出部可以围绕汇流条的中心设置在不同圆周上。
第二突出部可以设置成围绕汇流条的中心沿周向方向与端子本体交叠。
第二突出部和端子本体可以围绕汇流条的中心设置在相同圆周上。
有利效果
根据各实施方式,由于本发明包括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少量废料的端子,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显著降低制造成本的有利效果。
根据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与电力端子的各种位置兼容的有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视图。
图2是图示了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3是图示了用于形成汇流条的相端子的板构件的视图。
图4是图示了相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图示了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图示了第二端子的立体图。
图7是图示了第三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图示了相端子的平面图。
图9是图示了图8中所示的相端子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第一突出部的沿径向方向朝向第二突出部延伸的径向方向上的长度。
图10是图示了根据修改实施方式的相端子的视图。
图11是图示了汇流条本体的平面图。
图12是图示了其中汇流条本体包括孔而不是第三突出部的汇流条的视图。
图13是图示了根据修改实施方式的其中第二突出部沿周向方向布置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14是图示了用于形成汇流条的相端子的板构件的视图。
图15是图示了相端子的立体图。
图16是图示了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17是图示了第二端子的立体图。
图18是图示了第三端子的立体图。
图19是图示了图13中所示的汇流条的相端子的平面图。
图20是图示了其中汇流条本体包括孔而不是第三突出部的汇流条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轴的长度方向(竖向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方向,围绕轴的中心与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方向,并且沿着围绕轴具有半径的圆的圆周的方向称为周向方向。
图1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可以包括轴10、转子20、定子30、绝缘件40、壳体50、汇流条60、感测部分70和基板80。在下文中,术语“向内”是指从壳体50朝向作为马达的中心的轴10的方向,并且术语“向外”是指与“向内”相反的方向,即,从轴10朝向壳体50的方向。另外,周向方向或径向方向基于轴向中心来限定。
轴10可以联接至转子20。当在供应电流时转子20与定子30之间发生电磁相互作用时,转子20旋转,并且轴10与转子20一起旋转。轴10由轴承1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轴10可以连接至车辆的转向设备并且将动力传输至转向设备。
转子20由于与定子30的电相互作用而旋转。转子20可以设置成与定子30对应并且设置在定子30内部。转子20可以包括转子芯21和设置在转子芯21上的磁体22。在这种情况下,转子20可以是表面永磁体(SPM)类型,其中,磁体22设置在转子芯21的外周表面上。
定子30设置在转子20外部。定子30可以包括定子芯30A、线圈30B以及安装在定子芯30A上的绝缘件40。线圈30B可以围绕绝缘件40卷绕。绝缘件40设置在线圈30B与定子芯30A之间以用于使定子芯30A与线圈30B电绝缘。线圈30B引起与转子20的磁体的电相互作用。
汇流条60设置在定子30上方。汇流条60包括由绝缘材料形成的汇流条本体100以及联接至汇流条本体的多个端子。在这种情况下,汇流条本体由绝缘材料形成以用于防止多个端子之间的连接。另外,多个端子将围绕定子芯30A卷绕的线圈30B连接并且用于向这些线圈施加电流。
感测部分70可以联接至轴10。感测部分70包括感测板70A和设置在感测板上的感测磁体70B。在基板80上可以设置有检测感测磁体70B的磁力的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可以是霍尔集成电路(IC)并且用于检测与轴10联接的感测部分70的感测磁体70B的磁通量。感测部分70和基板80提供下述功能:通过检测根据旋转而变化的磁通量来检测转子20的位置。
图2是图示了汇流条60A的立体图。
参照图1和图2,汇流条60A可以包括汇流条本体100和端子200。汇流条本体100可以是环形模具构件。汇流条本体100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120。第二本体120可以设置在第一本体110上,并且因此汇流条本体100可以沿竖向方向设置为多级结构。
端子200可以包括与U相电源、V相电源和W相电源连接的相端子200_1以及将这些相端子200_1连接的中性端子200_2。相端子200_1可以不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力端子,并且相端子200_1可以连接至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单独的电力端子。
中性端子200_2可以设置在汇流条本体100的第一本体110上。相端子200_1可以设置在汇流条本体100的第二本体120上。
在下文中,将基于相端子200_1来描述端子200。
图3是图示了用于形成汇流条60A的相端子200_1的板构件的视图。
参照图3,相端子200_1可以通过对板构件2执行压制过程来制造。板构件2可以是具有预定宽度的带型构件。板构件2可以包括用于形成相端子200_1的端子本体210的第一区域3、用于形成相端子200_1的第一突出部220(参见图5、图6和图7)的第二区域4和第三区域5、以及用于形成相端子200_1的第二突出部230(参见图5、图6和图7)的第四区域6和第五区域7。
第一区域3设置成沿着板构件2的一个边缘延伸。第二区域4可以具有从第一区域3的一个端部向上弯折并且再次从第一区域3向外弯折的形状。第三区域5可以具有从第一区域3的另一端部向上弯折并且再次从第一区域3向内弯折的形状。第二区域4和第三区域5可以形成为从第一区域3沿相同方向弯折并且沿相同方向延伸。第四区域6可以是从第二区域4向上分支的形状。第四区域6形成为延伸至板构件2的另一边缘。第五区域7可以具有从第三区域5向上分支的形状。第五区域7也形成为延伸至板构件2的另一边缘。
相端子200_1的形状可以由板构件2的第一区域3、第二区域4、第三区域5、第四区域6以及第五区域7形成。
图4是图示了相端子200_1的立体图,图5是图示了第一端子200A的立体图,图6是图示了第二端子200B的立体图,并且图7是图示了第三端子200C的立体图。
参照图4至图7,相端子200_1可以包括与U相电源、V相电源和W相电源连接的第一端子200A、第二端子200B和第三端子200C。包括第一端子200A、第二端子200B、第三端子200C和中性端子200_2的一组端子可以成对设置。
第一端子200A、第二端子200B和第三端子200C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端子本体210、第一突出部220和第二突出部230。
第一端子200A的端子本体210、第二端子200B的端子本体210和第三端子200C的端子本体210可以沿汇流条60A的径向方向设置在不同位置处。基于端子本体210,第一端子200A、第二端子200B和第三端子200C可以从内侧向外侧依次设置。
另外,第一端子200A、第二端子200B和第三端子200C可以设置成包括沿径向方向交叠的区域。第一端子200A、第二端子200B和第三端子200C可以设置成竖立的,使得竖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与板构件2的厚度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
第一突出部220是与线圈30B的端部部分接触的突出部。第一突出部220设置成从端子本体210的端部部分向上延伸并且沿径向向外弯折。第一突出部220的端部设置成以钩形形状弯折以环绕线圈30B的第一端部部分(未示出)。第一突出部220可以包括1-1突出部221和1-2突出部222。1-1突出部221可以设置在端子本体210的一个端部部分处。1-2突出部222可以设置在端子本体210的另一端部部分处。1-1突出部221可以连接至线圈30B的第一端部部分。1-2突出部222可以连接至作为与1-1突出部221连接的另一线圈30B的线圈30B的第一端部部分(未示出)。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线圈30B的第二端部部分可以连接至中性端子200_2。
第二突出部230是与单独的电力端子接触的突出部。第二突出部230设置成从第一突出部220向上分支。第二突出部230可以是具有平坦表面的矩形构件。第二突出部230可以包括2-1突出部231和2-2突出部232。2-1突出部231可以从1-1突出部221分支。2-2突出部232可以从1-2突出部222分支。
第一端子200A、第二端子200B和第三端子200C包括端子本体210、第一突出部220和第二突出部230,并且端子本体210、第一突出部220和第二突出部230的形状大致相同,但是端子本体210在周向方向上的长度或者第一突出部220的长度可以不同。然而,第一端子200A、第二端子200B和第三端子200C的第二突出部230的尺寸和形状可以相同。这样使得相端子200_1可以通常用于与各个位置处的电力端子对应。
图8是图示了相端子200_1的平面图。
参照图8,设置在所有相端子200_1中的多个第二突出部230沿汇流条60A的径向方向和竖向方向设置在相同位置处。另外,多个第二突出部230可以沿汇流条60A的周向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
第二突出部230是矩形构件,该矩形构件的水平横截面的宽度W1大于长度H1。在这种情况下,水平横截面中的每个水平横截面的长边的方向可以是汇流条60A的径向方向。多个第二突出部230的水平横截面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的中心可以围绕汇流条60A的中心C设置在相同轨道上。因此,多个第二突出部230可以围绕汇流条60A的中心C径向地设置。
多个第二突出部230可以沿汇流条60A的周向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例如,相端子200_1可以被分成电分离的第一组200_1A的相端子200_1(下文中称为第一组200_1A)和第二组200_1B的相端子200_1(下文中称为第二组200_1B)。第一组200_1A和第二组200_1B可以设置成相对于穿过汇流条60A的中心C的虚拟直线分开。另外,第一组200_1A和第二组200_1B可以设置成关于汇流条60A的中心C在旋转方面对称。替代性地,第一组200_1A和第二组200_1B也可以设置成关于穿过汇流条60A的中心C的虚拟直线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组200_1A的第一角度R1可以与第二组200_1B的第二角度R2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角度R1是形成第一组200_1A的相端子200_1的第二突出部230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距离的角度,并且第二角度R2表示形成第二组200_1B的相端子200_1的第二突出部230之间在周向上的距离的角度。第一角度R1和第二角度R2中的每一者的基准对应于第二突出部23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部的水平横截面在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中心。
第一组200_1A与第二组200_1B之间的第三角度R3也可以与第一角度R1或第二角度R2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角度R3是形成彼此相邻的第一组200_1A的第二突出部230A与第二组200_1B的第二突出部230B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距离的角度。第三角度R3的基准对应于每个第二突出部230的水平横截面在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中心。
图9是图示了图8中所示的相端子200_1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第一突出部220的沿径向方向朝向第二突出部230延伸的径向方向上的长度。
参照图9,在下文中,第一突出部220的沿径向方向朝向第二突出部230延伸的径向方向上的长度简称为长度。相对向内定位的第一端子200A的长度L1和L2可以大于第二端子200B的长度L3和L4。另外,相对向外定位的第三端子200C的长度L5和L6可以小于第二端子200B的长度L3和L4。
同时,在第一端子200A、第二端子200B和第三端子200C中,1-1突出部221的长度L1、L3和L5以及1-2突出部222的长度L2、L4和L6可以是相同的。
图10是图示了相端子200_1的修改示例的视图。
参照图8和图10,在图8的情况下,彼此相邻的第一组200_1A的第二突出部230A和第二组200_1B的第二突出部230B设置在沿径向方向设置在不同位置处的端子上。例如,第一组200_1A的第二突出部230A设置在第一端子200A上,并且第二组200_1B的第二突出部230B设置在位置与第一端子200A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第三端子200C上。
相反地,在图10的情况下,彼此相邻的第一组200_1A的第二突出部230A和第二组200_1B的第二突出部230B可以设置在沿径向方向设置在相同位置处的端子上。例如,第一组200_1A的第二突出部230A可以设置在第一端子200A上,并且第二组200_1B的第二突出部230B也可以设置在位置与第一端子200A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另一第一端子200A上。
图11是图示了汇流条本体100的平面图。
参照图2和图11,汇流条本体100可以包括多个第三突出部101。多个第三突出部101从汇流条本体100的第一本体11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第三突出部101可以联接至环绕电力端子的本体。第三突出部101用于布置与汇流条60A和第二突出部230联接的电力端子的位置。第三突出部101可以具有筒形形状,并且第三突出部101的上端部部分可以具有锥形形状。
多个第三突出部101的中心可以围绕汇流条60A的中心C设置在相同轨道上。这样使得相端子200_1可以通常用于与各种电力端子的位置对应。
第三突出部101可以沿汇流条60A的径向方向设置成比第二突出部230更靠内。另外,第三突出部101可以设置成沿汇流条60A的周向方向不与第二突出部230交叠。也就是说,第三突出部101中的每个第三突出部可以沿汇流条60A的周向方向设置在相邻的第二突出部230之间。
在周向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空置空间S1和S2可以由汇流条本体100的第二本体120形成。第三突出部101可以设置在空置空间S1和S2中。空置空间S1和S2可以是使第二本体120彼此分离的空间,类似于图11的空间S1,并且第二本体120的凹槽沿径向方向凹入地形成,类似于图11的空间S2。第三突出部101可以设置在空置空间S1和S2中。第二本体120的构成空置空间S1和S2的边界的侧表面用于在将电力端子联接至汇流条60A的过程中引导电力端子。
图12是图示了其中汇流条本体100包括孔102而不是第三突出部101的汇流条60A的视图。
参照图12,根据修改示例的汇流条60A可以包括孔102而不是第三突出部101。汇流条本体100可以包括多个孔102。多个孔102可以凹入地形成在汇流条本体100的上表面中。孔102可以联接至环绕电力端子的本体的突出结构。孔102还用于布置与汇流条60A和第二突出部230联接的电力端子的位置。多个孔102的中心可以围绕汇流条60A的中心C设置在相同轨道上。这样使得相端子200_1可以通常用于与各种电力端子的位置对应。孔102可以设置成沿汇流条60A的周向方向不与第二突出部230交叠。也就是说,孔102中的每个孔可以沿汇流条60A的周向方向设置在相邻的第二突出部230之间。
图13是图示了根据修改实施方式的其中第二突出部1230沿周向方向布置的汇流条60B的立体图。参照图13,汇流条60B可以包括汇流条本体1100和端子1200。端子1200可以包括与U相电源、V相电源和W相电源连接的相端子1200_1以及将这些相端子1200_1连接的中性端子1200_2。
汇流条本体1100可以包括多个第三突出部1101。多个第三突出部1101从汇流条本体1100的第一本体111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第三突出部1101可以联接至环绕电力端子的本体。第三突出部1101用于布置与汇流条60B和第二突出部1230联接的电力端子的位置。
图14是图示了用于形成汇流条60B的相端子1200_1的板构件12的视图。
参照图14,板构件12可以包括用于形成相端子1200_1的端子本体1210的第一区域13、用于形成相端子1200_1的第一突出部1220的第二区域14和第三区域15、以及用于形成相端子1200_1的第二突出部1230的第四区域16和第五区域17。在这种情况下,第四区域16定位在第二区域14的端部处,并且第五区域17定位在第三区域15的端部处。
图15是图示了相端子1200_1的立体图,图16是图示了第一端子1200A的立体图,图17是图示了第二端子1200B的立体图,并且图18是图示了第三端子1200C的立体图。
参照图15至图18,相端子1200_1可以包括与U相电源、V相电源和W相电源连接的第一端子1200A、第二端子1200B和第三端子1200C。第一端子1200A、第二端子1200B和第三端子1200C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端子本体1210、第一突出部1220和第二突出部1230。
第一端子1200A的端子本体1210、第二端子1200B的端子本体1210和第三端子1200C的端子本体1210可以沿汇流条60B的径向方向设置在不同位置处。基于端子本体1210,第一端子1200A、第二端子1200B和第三端子1200C可以从内侧向外侧依次设置。
另外,第一端子1200A、第二端子1200B和第三端子1200C可以设置成包括沿径向方向交叠的区域。第一端子1200A、第二端子1200B和第三端子1200C可以设置成竖立的,使得竖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与板构件12的厚度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
第一突出部1220设置成从端子本体1210的端部部分向上延伸并且沿径向方向向外弯折。第一突出部1220的端部设置成以钩形形状弯折以环绕线圈30B的第一端部部分(未示出)。第一突出部1220可以包括1-1突出部1221和1-2突出部1222。1-1突出部1221可以设置在端子本体1210的一个端部部分处。1-2突出部1222可以设置在端子本体1210的另一端部部分处。1-1突出部1221可以连接至线圈30B的第一端部部分。1-2突出部1222可以连接至作为与1-1突出部1221连接的另一线圈30B的线圈30B的第一端部部分(未示出)。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线圈30B的第二端部部分可以连接至中性端子1200_2。
第二突出部1230设置成从第一突出部1220向上分支。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是具有平坦表面的矩形构件。另外,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是水平横截面具有矩形形状的构件,并且水平横截面中的每个水平横截面的长边的方向可以是汇流条60B的周向方向。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从第一突出部1220和端子本体1210的连接部分突出。因此,第二突出部1230设置在第一突出部1220的一个侧部处。
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包括2-1突出部1231和2-2突出部1232。2-1突出部1231可以从1-1突出部1221分支。2-2突出部1232可以从1-2突出部1222分支。
第一端子1200A、第二端子1200B和第三端子1200C包括端子本体1210、第一突出部1220和第二突出部1230,并且端子本体1210、第一突出部1220和第二突出部1230的形状大致相同,但是端子本体1210在周向方向上的长度或第一突出部1220的长度可以不同。然而,第一端子1200A、第二端子1200B和第三端子1200C的第二突出部1230的尺寸和形状可以相同。这样使得相端子1200_1可以通常用于与各个位置处的电力端子1200对应。
图19是图示了图13中所示的汇流条60B的相端子1200_1的平面图。
参照图19,设置在所有相端子1200_1中的多个第二突出部1230沿汇流条60B的径向方向和竖向方向设置在相同位置处。另外,多个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沿汇流条60B的周向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
例如,第二突出部1230是矩形构件,该矩形构件的水平横截面的宽度W2大于长度H2。在这种情况下,水平横截面中的每个水平横截面的长边的方向可以是汇流条60B的周向方向。
多个第二突出部1230中的一些第二突出部可以沿径向方向设置在与汇流条60B的其他第二突出部1230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例如,基于汇流条60B的中心C,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设置成与端子本体1210交叠。具体地,设置在相同端子本体1210上的多个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围绕汇流条60B的中心设置在相同圆周上。
因此,设置在第一端子1200上的多个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围绕汇流条60B的中心C设置在第一圆周O1上。设置在第二端子1200上的多个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围绕汇流条60B的中心C设置在第二圆周O2上。设置在第三端子1200上的多个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围绕汇流条60B的中心C设置在第三圆周O3上。第一圆周O1、第二圆周O2和第三圆周O3具有不同的半径。
多个第二突出部1230可以沿汇流条60B的周向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例如,相端子1200_1可以被分成电分离的第一组1200_1A的相端子1200_1(下文中称为第一组1200_1A)和第二组1200_1B的相端子1200_1(下文中称为第二组1200_1B)。第一组1200_1A和第二组1200_1B可以设置成相对于穿过汇流条60B的中心C的虚拟直线分开。另外,第一组1200_1A和第二组1200_1B可以设置成关于汇流条60B的中心C在旋转方面对称。替代性地,第一组1200_1A和第二组1200_1B也可以设置成关于穿过汇流条60B的中心C的虚拟直线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组1200_1A的第四角度R4可以与第二组1200_1B的第五角度R5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第四角度R4是形成第一组1200_1A的相端子1200_1的第二突出部1230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距离的角度,并且第五角度R5是形成第二组1200_1B的相端子1200_1的第二突出部2230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距离的角度。第四角度R4和第五角度R5中的每一者的基准对应于第二突出部123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部的水平横截面在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中心。
第一组1200_1A和第二组1200_1B之间的第六角度R6也可以与第四角度R4或第五角度R5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第六角度R6是形成彼此相邻的第一组1200_1A的第二突出部1230A与第二组1200_1B的第二突出部1230B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距离的角度。第六角度R6的基准对应于第二突出部123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部的水平横截面在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中心。
图20是图示了其中汇流条本体1100包括孔1102而不是第三突出部1101的汇流条60B的视图。参照图20,汇流条60B可以包括孔1102而不是第三突出部1101。汇流条本体1100可以包括多个孔1102。多个孔1102可以凹入地形成在汇流条本体1100的上表面中。孔1102可以联接至环绕电力端子的本体的突出结构。孔1102还用于布置与汇流条60B和第二突出部1230联接的电力端子的位置。多个孔1102的中心可以围绕汇流条60B的中心C设置在相同轨道上。孔1102可以设置成沿汇流条60B的周向方向不与第二突出部1230交叠。也就是说,孔1102中的每个孔可以沿汇流条60B的周向方向设置在相邻的第二突出部1230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内转子型马达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外转子型马达。另外,本发明可以用于供车辆、家用电器等所用的各种装置中。
Claims (10)
1.一种马达,包括:
轴;
转子,所述转子联接至所述轴;
定子,所述定子设置成与所述转子对应;以及
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定子上方,
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
所述汇流条包括汇流条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汇流条本体上的多个端子,
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从所述端子本体的端部部分延伸并且与所述线圈的端部部分连接的第一突出部、以及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支并且与电力端子连接的第二突出部,并且
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汇流条的径向方向和竖向方向设置在相同位置处且沿所述汇流条的周向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
2.一种马达,包括:
轴;
转子,所述转子联接至所述轴;
定子,所述定子设置成与所述转子对应;以及
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定子上方,
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
所述汇流条包括汇流条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汇流条本体上的多个端子,
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从所述端子本体的端部部分延伸并且与所述线圈的端部部分连接的第一突出部、以及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支并且与电力端子连接的第二突出部,
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汇流条的竖向方向设置在相同位置处且沿所述汇流条的周向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并且
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中的一些第二突出部沿所述汇流条的径向方向设置在与其余的第二突出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端子本体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中,多个所述端子本体沿所述汇流条的径向方向设置在不同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包括1-1突出部和1-2突出部;
所述1-1突出部从所述端子本体的一个端部部分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线圈的第一端部部分;
所述1-2突出部从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部部分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线圈的第二端部部分;
所述第二突出部包括2-1突出部和2-2突出部;
所述2-1突出部设置成从所述1-1突出部分支;并且
所述2-2突出部设置成从所述1-2突出部分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汇流条本体包括从所述汇流条本体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的第三突出部;并且
所述第三突出部联接至环绕所述电力端子的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径向方向上:
所述2-1突出部设置成不与所述端子本体交叠;并且
所述2-2突出部设置成与所述端子本体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二突出部中的每个第二突出部包括水平横截面具有矩形形状的构件;并且
所述水平横截面的长边的方向是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周向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在多个所述端子本体中:
设置在相同的所述端子本体上的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围绕所述汇流条的中心设置在相同圆周上;并且
设置在不同的所述端子本体上的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围绕所述汇流条的中心设置在不同圆周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9-0125391 | 2019-10-10 | ||
KR20190125391 | 2019-10-10 | ||
KR1020200011067A KR20210042781A (ko) | 2019-10-10 | 2020-01-30 | 모터 |
KR10-2020-0011067 | 2020-01-30 | ||
PCT/KR2020/013788 WO2021071309A1 (ko) | 2019-10-10 | 2020-10-08 | 모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56755A true CN114556755A (zh) | 2022-05-27 |
CN114556755B CN114556755B (zh) | 2023-07-14 |
Family
ID=75437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71343.0A Active CN114556755B (zh) | 2019-10-10 | 2020-10-08 | 马达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34347B2 (zh) |
CN (1) | CN114556755B (zh) |
WO (1) | WO2021071309A1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2996A (zh) * | 2010-03-03 | 2012-11-14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转子、制造转子的方法和马达 |
CN105656252A (zh) * | 2014-11-28 | 2016-06-0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EP3355448A1 (en) * | 2017-01-31 | 2018-08-01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and blower including the same |
KR20190013045A (ko) * | 2017-07-31 | 2019-02-11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
WO2019088424A1 (ko) * | 2017-10-31 | 2019-05-0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버스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
WO2019189309A1 (ja) * | 2018-03-29 | 2019-10-03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83012B2 (ja) * | 2004-12-28 | 2011-09-28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IT1397784B1 (it) | 2010-01-15 | 2013-01-24 | Gate Srl | Collettore per lo statore di un motore brushless in corrente continua a magneti permanenti |
KR101779608B1 (ko) * | 2010-11-05 | 2017-09-18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Eps 모터 버스바의 금형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된 eps 모터 버스바 |
KR102051599B1 (ko) | 2013-09-16 | 2020-01-08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버스바, 인슐레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
KR102510020B1 (ko) | 2015-11-05 | 2023-03-1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버스바, 모터, 및 동력 전달 시스템 |
KR20180003399A (ko) * | 2016-06-30 | 2018-01-0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액츄에이터 |
KR102343086B1 (ko) * | 2017-04-26 | 2021-12-2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
KR102527781B1 (ko) * | 2018-01-05 | 2023-05-02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
KR20200029876A (ko) * | 2018-09-11 | 2020-03-1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
WO2020145645A1 (ko) * | 2019-01-11 | 2020-07-16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
-
2020
- 2020-10-08 US US17/767,135 patent/US12034347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0-08 CN CN202080071343.0A patent/CN114556755B/zh active Active
- 2020-10-08 WO PCT/KR2020/013788 patent/WO2021071309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2996A (zh) * | 2010-03-03 | 2012-11-14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转子、制造转子的方法和马达 |
CN105656252A (zh) * | 2014-11-28 | 2016-06-0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EP3355448A1 (en) * | 2017-01-31 | 2018-08-01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and blower including the same |
KR20190013045A (ko) * | 2017-07-31 | 2019-02-11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
WO2019088424A1 (ko) * | 2017-10-31 | 2019-05-0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버스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
WO2019189309A1 (ja) * | 2018-03-29 | 2019-10-03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71309A1 (ko) | 2021-04-15 |
US20220376579A1 (en) | 2022-11-24 |
US12034347B2 (en) | 2024-07-09 |
CN114556755B (zh) | 2023-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96762B2 (en) | Motor | |
JP6935412B2 (ja) | バスバー組立体、これを含むモーター | |
CN111566908B (zh) | 马达 | |
US11677280B2 (en) | Motor and mounting method | |
CN111699616B (zh) | 马达 | |
US20210305870A1 (en) | Bus bar assembly and motor | |
CN114069927A (zh) | 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 | |
JP2023515761A (ja) | モータ | |
KR102355647B1 (ko) |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 |
KR102673411B1 (ko) | 모터 | |
CN114556755B (zh) | 马达 | |
JP2022500987A (ja) | モータ | |
EP4047792A1 (en) | Motor | |
CN113273059B (zh) | 电动机 | |
EP4113804A1 (en) | Motor | |
CN112640264B (zh) | 马达 | |
KR20210117012A (ko) | 모터 | |
KR20210042781A (ko) | 모터 | |
US20240072595A1 (en) | Motor | |
US11588369B2 (en) | Motor | |
US20220337110A1 (en) | Motor | |
JP2023510693A (ja) | モータ | |
JP2023104065A (ja) |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 |
CN113330666A (zh) | 包括带有中间插接件形式的插接连接结构的电机的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