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7317A -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7317A
CN114537317A CN202210293771.9A CN202210293771A CN114537317A CN 114537317 A CN114537317 A CN 114537317A CN 202210293771 A CN202210293771 A CN 202210293771A CN 114537317 A CN114537317 A CN 114537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rod
connecting seat
hole
airba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37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宏民
王芳
赵智林
王丹
周大永
王鹏翔
吕茂奇
汪长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37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7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7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7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该安全气囊总成包括壳体,包括设置有多个安装通孔的连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同一侧的多个拆卸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连接座靠近所述拆卸台的一侧,包括顶杆以及从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向所述顶杆的同一侧延伸的两根侧杆,所述侧杆包括引导臂以及设置在所述引导臂背离所述顶杆的一端且向背离所述顶杆一侧延伸的第一卡臂;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座背离所述拆卸台的一侧;弹性件,夹设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且被压缩;多个销钩,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个所述安装通孔,均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以及设有钩部的顶端。这种安全气囊总成能实现快速安装和快速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整车厂的产能扩张及快节拍的生产要求,采用集成模块化供货及装配来节省生产时间。安装在仪表板内部的乘员安全气囊多采用螺栓及螺母进行固定,安装复杂节拍长,所以设计出一种能快速安装、快速拆卸的安全气囊总成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总成,其包括:
壳体,包括设置有多个安装通孔的连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同一侧的多个拆卸台;
限位杆,设置在所述连接座靠近所述拆卸台的一侧,包括顶杆以及从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向所述顶杆的同一侧延伸的两根侧杆,所述侧杆包括引导臂以及设置在所述引导臂背离所述顶杆的一端且向背离所述顶杆一侧延伸的第一卡臂;
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座背离所述拆卸台的一侧;
弹性件,夹设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且被压缩;
多个销钩,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个所述安装通孔,均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以及设有钩部的顶端;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卡臂分别被两个所述销钩从外侧勾住,越靠近所述顶杆则两个所述引导臂之间的宽度越大,所述引导臂背离所述顶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拆卸台。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杆被所述销钩从背离所述侧杆的一侧勾住。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杆包括拆卸臂,所述拆卸臂向侧杆一侧拱起。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卡臂垂直的第二卡臂,所述销钩从背离所述侧杆的一侧勾住所述第二卡臂;
所述拆卸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拆卸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卡臂相对两端。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拆卸臂底部的让位通孔,所述让位通孔构造为条形孔,所述让位通孔的横截面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卡臂。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销钩的顶端的外周面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钩部为位于所述凹槽靠近所述顶端的端部的侧壁,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凹槽。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构造成环形垫片,所述弹性件套装在所述销钩上。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杆还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杆的一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引导臂背离所述第一卡臂的一端的弹性臂;
其中,两个所述弹性臂均处于弯曲弹性形变的状态以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卡臂具有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张开的趋势。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座靠近所述限位杆一侧的多个限位钩和多个限位台;
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限位孔,两个所述第一卡臂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限位孔;
两个所述限位钩分别勾住所述顶杆的相对两端。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为条形孔,该限位孔的横截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两个所述第一卡臂相互背离的方向。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安装座和限位杆分别位于壳体的相对两侧,销钩的一端连接于安装座、另一端勾住限位杆的第一卡臂,销钩穿过安装通孔使得壳体与安装座不能在销钩的径向方向相对移动。又由于弹性件夹设在壳体与安装座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对壳体和安装座施加弹力使得壳体和安装座具有相背移动的趋势,进而使得销钩拉紧限位杆,限位杆、壳体、弹性件和安装座相互紧贴在一起,安装座与壳体不能在销钩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壳体与安装座固定在一起。
在需要将壳体装配到安装座上时,只需将销钩穿过壳体的安装通孔,并将销钩挂在限位杆上即可完成壳体与安装座的装配,装配简单、快捷,节省安装路径空间。
在需要将壳体从安装座上拆卸下来时,将顶杆向侧杆一侧推动,引导臂与拆卸台相互挤压而向内弹性弯折,引导臂带动第一卡臂向限位杆的内侧摆动,第一卡臂脱出销钩。由于两个第一卡臂均脱出销钩,销钩和限位杆不能继续限制壳体和安装座分离,此时,弹性件对壳体和安装座所施加的相互分离的弹力使得壳体和安装座分开,从而实现将壳体和安装座拆开,这种拆卸方式便捷易行。
另外,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弹性件还能起到减振和消除异响的作用。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安全气囊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壳体和限位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销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销钩与安装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弹性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弹性件的全剖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限位杆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限位杆与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钩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台的剖视示意图;
图16为图1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杆在拆卸过程中的变化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安全气囊总成100的结构。该安全气囊总成100包括安全气囊(图中未示出)、壳体1、限位杆5、安装座2、弹性件4和销钩3。安全气囊设置在壳体1内。安装座2用于与汽车的仪表板相连接。限位杆5、弹性件4和销钩3将安装座2与壳体1连接起来。
如图3、4所示,壳体1包括连接座11、罩壳12和拆卸台15。连接座11可以构造为大致的环形板结构。罩壳12设置在连接座11的中部。罩壳12的外边缘连接于连接座11的内边缘。罩壳12向连接座11的一侧隆起。连接板与罩壳1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安全气囊设置在罩壳12内。连接座1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111。安装通孔111为通孔,可以是圆孔。安装通孔111垂直贯穿连接座11。安装通孔111设置有多个,多个安装通孔111可以是沿连接座11的周向依次排布。拆卸台15凸出于连接座11。拆卸台15设置有多个,多个拆卸台15与罩壳15可以是设置在连接座11的同一侧。
如图4、9所示,限位杆5可以是采用金属丝制成,例如钢丝或铁丝。限位杆5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弯折形变。限位杆5设置在壳体1的连接座11的一侧。限位杆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连接座11的安装通孔111的轴向。
限位杆5构造为大致的拱形结构。限位杆5包括顶杆51和两个侧杆52。顶杆51和侧杆52均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该平面垂直于安装通孔111的轴向。顶杆5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侧杆52,两根侧杆52分别从顶杆51的相对两端向顶杆51的同一侧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侧杆52包括弹性臂521、引导臂522和第一卡臂523。两个弹性臂521分别从顶杆51的相对两端向顶杆51的同一侧延伸。引导臂522从弹性臂521背离顶杆51的一端向弹性臂521的内侧延伸。引导臂522与弹性臂52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第一卡臂523从引导臂522背离弹性臂521的一端向垂直于顶杆51且背离顶杆51的方向延伸。第一卡臂523与引导臂522之间呈钝角。两个第一卡臂523之间可以是相互平行。两个第一卡臂523分别横跨两个安装通孔111的一端。
两个引导臂522之间的宽度在靠近顶杆51的方向逐渐变大,即两个引导臂522靠近顶杆5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引导臂522背离顶杆5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引导臂522的数量与拆卸台15的数量相同,引导臂522与拆卸台15一一对应设置。拆卸台15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引导臂522背离顶杆5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拆卸台15设置在第一卡臂523和引导臂522之间的夹角处。拆卸台15的侧壁可以是与其所对应的引导臂522相抵,两个拆卸台15的侧壁可以是分别与两个引导臂522相互背离的一侧相抵。
安装座2设置在壳体1背离限位杆5的一侧,壳体1的连接座11被夹在限位杆5与安装座2之间。如图2所示,安装座2可以是框架结构。安装座2例如可以是方框状。壳体1罩在安装座2的一端。壳体1的连接座11与安装座2相互对齐。连接座11上设置有连接孔21。连接孔21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连接孔21与安装通孔111同轴设置。
弹性件4具有弹性,弹性件4可以是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弹性件4可以构造为平垫结构。弹性件4夹设在安装座2与壳体1的连接座11之间。弹性件4被安装座2和连接座11从相对两侧夹紧而发生压缩弹性形变,弹性件4对安装座2施加背离连接座11方向的弹力,弹性件4还对连接座11施加背离安装座2方向的弹力。因此,壳体1与安装座2之间具有相背移动的趋势。
如图5、6所示,销钩3构造为柱状结构,优选为圆柱状结构。销钩3包括底端32和顶端31,底端32和顶端31相对设置。销钩3的底端32插入安装座2的连接孔21中而固定在安装座2上。销钩3与连接孔21之间可以是过盈配合。销钩3的顶端31穿过连接座11的安装通孔111而伸入到连接座11背离安装座2的一侧。销钩3的顶端31设置有钩部311,钩部311能勾住限位杆5。销钩3设置有多个,销钩3的数量与安装通孔111的数量相同,销钩3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安装通孔111。多个销钩3的分别从第一卡臂523的外侧勾住第一卡臂523。
这样,安装座2和限位杆5分别位于壳体1的相对两侧,销钩3的一端连接于安装座2、另一端勾住限位杆5的第一卡臂523,销钩3穿过安装通孔111使得壳体1与安装座2不能在销钩3的径向方向相对移动。又由于弹性件4夹设在壳体1与安装座2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4对壳体1和安装座2施加弹力使得壳体1和安装座2具有相背移动的趋势,进而使得销钩3拉紧限位杆5,限位杆5、壳体1、弹性件4和安装座2相互紧贴在一起,安装座2与壳体1不能在销钩3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壳体1与安装座2固定在一起。
在需要将壳体1装配到安装座2上时,只需将销钩3穿过壳体1的安装通孔111,并将销钩3挂在限位杆5上即可完成壳体1与安装座2的装配,装配简单、快捷,节省安装路径空间。
如图17所示,在需要将壳体1从安装座2上拆卸下来时,将顶杆51向侧杆52一侧推动,引导臂522与拆卸台15相互挤压而向内弹性弯折,引导臂522带动第一卡臂523向限位杆5的内侧摆动,第一卡臂523脱出销钩3。由于两个第一卡臂523均脱出销钩3,销钩3和限位杆5不能继续限制壳体1和安装座2分离,此时,弹性件4对壳体1和安装座2所施加的相互分离的弹力使得壳体1和安装座2分开,从而实现将壳体1和安装座2拆开,这种拆卸方式便捷易行。
另外,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弹性件4还能起到减振和消除异响的作用。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顶杆51包括第二卡臂511、拆卸臂512和限位臂513。拆卸臂512设置有两个,两个拆卸臂512的分别设置在第二卡臂511的相对两侧。两个拆卸臂512分别从第二卡臂511的相对两端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限位臂513可以设置两个,两个限位臂513分别从两个拆卸臂512背离第二卡臂511的一端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第二卡臂511与第一卡臂522相互垂直。两个限位壁513分别连接两个弹性臂521。第二卡臂511和限位臂513均为直杆,第二卡臂511和限位臂513同轴设置,两个拆卸臂512均向侧杆52一侧拱起。销钩3从第二卡臂511背离侧杆52的一侧勾住第二卡臂511。
由于销钩3还勾住第二卡臂511,壳体1与安装座2之间连接得更加稳固。在将顶杆51向侧杆52一侧推动来将壳体1从安装座2上拆卸下来时第二卡臂511能向侧杆52一侧移动而脱出销钩3。
在需要将顶杆51向侧杆52一侧推动时,可以使用拆卸工具勾住拆卸臂512,并向侧杆52一侧推动拆卸臂512,由于拆卸臂512设置成向侧杆52一侧拱起的结构,拆卸工具陷入到拆卸臂512所形成的槽内,在拆卸工具推动拆卸臂512的过程中不会沿顶杆51滑动。
拆卸工具可以同时勾住两个拆卸臂512来对顶杆51施加作用力,由于两个拆卸臂512分别位于第二卡臂511相对两侧,顶杆51的两端受力更加均匀。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座11上还设置有多个让位通孔112。让位通孔贯穿连接座11。让位通孔112的深度方向与安装通孔111的深度方向相同。让位通孔112与拆卸臂512一一对应设置,让位通孔112设置在与该让位通孔112相对应的拆卸臂512的底部。拆卸臂512横跨让位通孔112。
让位通孔112构造为条形孔,让位通孔112的横截面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卡臂522。
让位通孔112可以对拆卸工具进行让位,拆卸工具能够伸到让位通孔112内,使得拆卸工具在推拆卸臂512时不会与连接座11发生干涉。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销钩3的顶端31的侧面设置有凹槽312,该凹槽312由顶端31的外周面径向向内凹陷形成。钩部311为凹槽312靠近顶端31端部的侧壁。限位杆5穿设于该凹槽312内。在该凹槽312内,限位杆5沿该凹槽312的延伸方向延伸。钩部311勾住该限位杆5。
在销钩3的外周壁上设置凹槽312来形成钩部311,这种销钩3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结构强度高。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销钩3上的凹槽31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销钩3的直径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销钩3的直径的三分之二。
销钩3的凹槽312深度大于或等于销钩3的直径的二分之一时销钩3的钩部311能稳固地勾住限位杆5,限位杆5不容易从凹槽312内脱出。销钩3的凹槽312深度小于或等于销钩3的直径的三分之二时,销钩3的凹槽312附近的结构强度足够大,能承载较大的拉力,防止销钩3在凹槽312处断裂。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销钩3的顶端31的端面313构造为斜面,该斜面与销钩3的轴向呈夹角。在从销钩3的顶端31至销钩3的底端32的方向上,该斜面距离销钩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销钩3的顶端31的端面313可以构造为锥面,例如为圆锥面。
销钩3的顶端31的端面313构造为斜面,在销钩3的顶端31插入安装通孔111时能起到引导销钩3进入安装通孔111的作用,同时,该顶端31的端面313还能引导限位杆5进入到凹槽312内。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弹性件4构造为环形垫片,优选为圆环形垫片。弹性件4套设在销钩3上。
由于弹性件4套设在销钩3上,销钩3对弹性件4进行定位,弹性件4不能移动。同时,弹性件4对销钩3附近的壳体1和安装座2施加弹力,安全气囊总成100受力更加合理。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弹性件4上设置有多个形变诱导孔41。形变诱导孔41为圆孔。形变诱导孔41可以是盲孔,形变诱导孔41的深度可以是弹性件4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形变诱导孔41也可以是通孔,形变诱导孔41沿着弹性件4的轴向贯穿弹性件4。多个形变诱导孔41均匀沿弹性件4的周向均匀分布。
弹性件4上开设形变诱导孔41,弹性件4受到轴向的压缩时形变诱导孔41能对周围的弹性材料进行让位,降低弹性件4的刚度和应力集中程度。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限位杆5具有弯折弹性形变,限位杆5的两个侧杆52背离该顶杆51的一端具有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张开的趋势。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521的两端向内侧弯转,弹性臂521处于弯曲形变的状态,使得两个第一卡臂523具有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两个销钩3分别从两个第一卡臂523的外侧勾住两个第一卡臂523。
侧杆52背离顶杆51的一端向向外张开,销钩3的凹槽312的底壁从该顶杆51的外侧抵住侧杆52阻挡侧杆52。这样,侧杆52难以从销钩3的凹槽312内脱出。
一个销钩3从第二卡臂511的外侧勾住第二卡臂511。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壳体1还包括多个限位钩13和多个限位台14。限位钩13和限位台14均设置在连接座11背离安装座2的一侧。两个限位钩13分别从限位臂513的外侧勾住两个限位臂513。
如图13-15所示,限位台14上设置有限位孔141,限位孔141为通孔。限位孔141从限位台14的一个侧面延伸到限位台14的另一个侧面,限位孔141的深度方向与安装通孔111的深度方向垂直。两个第一卡臂523分别穿过两个限位台14上的限位孔141。
这样,在壳体1和安装座2未装配在一起时,限位杆5可以通过两个限位钩13和两个限位台14固定在壳体1的连接座11上,在装配时只需要将销钩3对准其所对应的安装通孔111,再将销钩3插入到安装通孔111内该销钩3即可勾住限位杆5。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限位台14上的限位孔141为条形孔。该限位孔141的横截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侧杆52背离所述顶杆51的一端向外张开时的摆动方向。
两个侧杆52背离顶杆51的一端向外张开和向内并拢时能沿其所在的限位孔141的横截面的延伸方向摆动。这样,在装配和拆分壳体1和安装座2时,条形孔状的限位孔141能对第一卡臂523的摆动进行让位。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100。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发明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设置有多个安装通孔的连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同一侧的多个拆卸台;
限位杆,设置在所述连接座靠近所述拆卸台的一侧,包括顶杆以及从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向所述顶杆的同一侧延伸的两根侧杆,所述侧杆包括引导臂以及设置在所述引导臂背离所述顶杆的一端且向背离所述顶杆一侧延伸的第一卡臂;
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座背离所述拆卸台的一侧;
弹性件,夹设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且被压缩;
多个销钩,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个所述安装通孔,均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以及设有钩部的顶端;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卡臂分别被两个所述销钩从外侧勾住,越靠近所述顶杆则两个所述引导臂之间的宽度越大,所述引导臂背离所述顶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拆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被所述销钩从背离所述侧杆的一侧勾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拆卸臂,所述拆卸臂向侧杆一侧拱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卡臂垂直的第二卡臂,所述销钩从背离所述侧杆的一侧勾住所述第二卡臂;
所述拆卸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拆卸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卡臂相对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拆卸臂底部的让位通孔,所述让位通孔构造为条形孔,所述让位通孔的横截面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卡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钩的顶端的外周面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钩部为所述凹槽靠近所述顶端的端部的侧壁,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构造成环形垫片,所述弹性件套装在所述销钩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还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杆的一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引导臂背离所述第一卡臂的一端的弹性臂;
其中,两个所述弹性臂均处于弯曲弹性形变的状态以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卡臂具有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张开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座靠近所述限位杆一侧的多个限位钩和多个限位台;
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限位孔,两个所述第一卡臂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限位孔;
两个所述限位钩均从所述顶杆背离所述侧杆的一侧分别勾住所述顶杆的相对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条形孔,该限位孔的横截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两个所述第一卡臂相互背离的方向。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总成。
CN202210293771.9A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Pending CN114537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3771.9A CN114537317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3771.9A CN114537317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7317A true CN114537317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5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3771.9A Pending CN114537317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731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5661A (ja) * 2001-01-31 2002-08-14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CN201816545U (zh) * 2010-09-21 2011-05-04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中的安全气囊壳体和按响机构的连接结构
CN113195341A (zh) * 2018-12-17 2021-07-30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方向盘、减震器及驾驶员安全气囊
CN214689719U (zh) * 2021-03-15 2021-11-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盘和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5661A (ja) * 2001-01-31 2002-08-14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CN201816545U (zh) * 2010-09-21 2011-05-04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中的安全气囊壳体和按响机构的连接结构
CN113195341A (zh) * 2018-12-17 2021-07-30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方向盘、减震器及驾驶员安全气囊
CN214689719U (zh) * 2021-03-15 2021-11-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盘和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66206A1 (en) Breakaway w-base fastener
US7802762B2 (en) Automobile cable/conduit retainer
CN102673509B (zh)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
JP2006300325A (ja) Wベース型留具
US5613700A (en) Air bag device
KR200492711Y1 (ko) 차량번호판 부착장치
KR100495548B1 (ko) 스냅 삽입 커넥터 시스템
CN102472687B (zh) 车辆固定结构
CN114537317A (zh)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CN114537319A (zh) 一种汽车及其安全气囊总成
CN1688824A (zh) 具有柔性笼架的笼装螺帽组件
CN216805364U (zh) 一种安全气囊拆卸装置及方向盘
KR20100026173A (ko) 와이어링 취부용 플랜지 및 제조공정
CN110073115B (zh) 用于紧固到承载部件的紧固突出部的装置
KR101658519B1 (ko) 자동차용 보조 손잡이 장착용 고정구
EP2213523A1 (en) Fixing arrangement with self-centring elements for fixing an airbag module in an automotive vehicle
CN211918469U (zh) 车辆顶棚拉手端盖拆卸工具
CN210370966U (zh) 一种方便拆卸且安装牢靠的空滤器减震装置
CN213236787U (zh) 底座安装组件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CN108790768B (zh) 安装有分体式悬置支架的汽车
KR200482535Y1 (ko) 차랑용 테더 클립 고정 구조물
KR100508443B1 (ko) 차량의 머플러 행거브라켓 홀더장치
CN213054601U (zh) 一种卡扣拆取工具
CN219292552U (zh) 一种发动机管件扩口装置
CN219544628U (zh) 一种设置在汽车方向盘中的喇叭按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