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4646B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4646B
CN114514646B CN202080067466.7A CN202080067466A CN114514646B CN 114514646 B CN114514646 B CN 114514646B CN 202080067466 A CN202080067466 A CN 202080067466A CN 114514646 B CN114514646 B CN 114514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secondary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74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4646A (zh
Inventor
渡部利恵
奥野盛朗
堀越吉一
葛本泰地
早崎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14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4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4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4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22Cells or battery with cylindrical casing
    • H01M10/0427Button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层;正极,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尺寸相同的尺寸;以及电解液。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充放电反应进行的反应活性部;和与该反应活性部相比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的反应低活性部,该反应低活性部为宽度方向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方。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等各种电子设备正在普及,因此,作为小型且轻型并且能够得到高能量密度的电源,正在开发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的结构由于对电池特性带来影响,所以,关于该二次电池的结构,进行各种研究。
具体而言,为了实现良好的电池特性等,正极以及负极隔着高分子电解质层或者隔膜而交替层叠,该正极的长度与负极的长度相互相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另外,为了实现稳定的制造性等,使用激光(所谓的激光切割)来切断正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7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7-5102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6-223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8-03730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6-219327号公报
为了解决二次电池的课题而进行各种研究,但与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相关的对策尚不充分,因此,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的二次电池。
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具备: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层;正极,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尺寸相同的尺寸;以及电解液,该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充放电反应进行的反应活性部;和与该反应活性部相比而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的反应低活性部,该反应低活性部为宽度方向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在宽度方向上,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尺寸相同的尺寸,该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反应活性部以及反应低活性部,该反应低活性部为宽度方向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够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效果不一定仅限定于此处说明的效果,也可以是与后述的本技术相关的一系列的效果中的任一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电池元件的结构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2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1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1的二次电池的其他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变形例2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2的二次电池的其他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3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3的二次电池的其他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4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说明的顺序如下述那样。
1.二次电池(第1实施方式)
1-1.整体结构
1-2.电池元件的详细结构
1-3.动作
1-4.制造方法
1-5.作用以及效果
2.二次电池(第2实施方式)
3.二次电池(第3实施方式)
4.变形例
<1.二次电池(第1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进行说明。
此处说明的二次电池是具有扁平且柱状的形状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所谓的硬币型的二次电池以及纽扣型的二次电池等。如后述那样,该扁平且柱状的二次电池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底部和该一对底部之间的侧壁部,在该二次电池中,高度相对于外径变小。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扁平且柱状的二次电池的具体尺寸(外径以及高度),将后述。
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没有特别限定。以下,对利用电极反应物质的吸留释放而获得电池容量的二次电池进行说明。该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和负极以及电解液,在该二次电池中,为了防止在充电中途在负极的表面析出电极反应物质,负极的充电容量比正极的放电容量大。即,将负极的每单位面积的电化学容量设定为大于正极的每单位面积的电化学容量。
电极反应物质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但为碱金属以及碱土金属等轻金属。碱金属为锂、钠以及钾等,并且碱土金属为铍、镁以及钙等。
以下,将电极反应物质为锂的情况列举为例子。利用锂的吸留释放而获得电池容量的二次电池是所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该锂离子二次电池中,锂以离子状态被吸留以及释放。
<1-1.整体结构>
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结构。但是,图1中,为了简化图示内容,以线状分别示出后述的正极21、负极22、隔膜23、正极引线50以及负极引线60。
以下,为了方便,以图1中的上方作为二次电池的上侧进行说明,并且以图1中的下方作为二次电池的下侧进行说明。
该二次电池是纽扣型的二次电池,因此,如图1所示那样,具有高度H相对于外径D小的扁平且柱状的立体形状。此处,二次电池具有扁平且圆筒(圆柱)状的立体形状。与二次电池相关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外径(此处为直径)D=3mm~30mm,并且高度H=0.5mm~70mm。但是,外径D相对于高度H之比(D/H)大于1并且为25以下。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那样,二次电池具备电池罐10、电池元件20、电极端子30、垫圈40、正极引线50以及负极引线60。
[电池罐]
电池罐10收纳电池元件20,具有与上述的二次电池的立体形状对应的立体形状。
此处,电池罐10与上述的二次电池的立体形状对应地具有沿高度方向(与高度H对应的方向)延伸的中空的扁平且圆柱状的立体形状。因此,电池罐10具有一对底部M1、M2和侧壁部M3。该侧壁部M3在一端部与底部M1连结,并且在另一端部与底部M2连结。如上述那样,电池罐10为扁平且圆柱状,因此,底部M1、M2分别具有圆形的平面形状,并且侧壁部M3的表面为凸型的曲面。
该电池罐10包括收纳部11以及盖部12。收纳部11是一端部敞开并且另一端部闭塞的扁平且圆柱状(容器状)的构件,收纳电池元件20。即,收纳部11为了能够收纳电池元件20而在一端部具有开口部11K。盖部12为大致板状的构件,相对于收纳部11以遮挡开口部11K的方式接合。
此处,如后述那样,使用焊接法等将盖部12与收纳部11接合。因此,盖部12相对于收纳部11接合之后的电池罐10作为整体为一个构件,即成为无法分离为2个以上的构件的状态。
由此,电池罐10是不具有中途折叠的部分并且不具有2个以上的构件相互重叠的部分的一个构件。该“不具有中途折叠的部分”是指不加工为电池罐10在中途相互折叠。另外,“不具有2个以上的构件相互重叠的部分”是指由于电池罐10在物理上为一个构件,所以该电池罐10不是包括容器以及盖等的2个以上的构件以后续能够分离的方式相互嵌合的复合体。
即,此处说明的电池罐10是所谓的无卷曲的罐。这是因为,在电池罐10的内部,元件空间体积增加,因此,二次电池的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也增加。该“元件空间体积”是能够用于收纳电池元件20的电池罐10的内部空间的体积。
另外,电池罐10具有导电性。由此,电池罐10与电池元件20中的后述的负极22连接,因此,作为负极端子发挥功能。这是因为电池罐10作为负极端子发挥功能,由此,二次电池可以在除电池罐10外不另行具备负极端子。由此,能够避免因负极端子的存在而使元件空间体积减少的情况。因此,元件空间体积增加,因此,二次电池的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增加。
另外,电池罐10具有贯通孔10K。该贯通孔10K用于在电池罐10安装电极端子30。此处,贯通孔10K设置于底部M1。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罐10包含金属(包括不锈钢。)以及合金等导电性材料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此处,电池罐10为了作为负极端子发挥功能而包含铁、铜、镍、不锈钢、铁合金、铜合金以及镍合金等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不锈钢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为SUS304以及SUS316等。
但是,如后述那样,电池罐10经由垫圈40而与作为正极端子发挥功能的电极端子30绝缘。这是为了防止电池罐10与电极端子30产生接触(短路)。
[电池元件]
电池元件20是使充放电反应进行的元件,包含正极21、负极22、隔膜23以及作为液状的电解质的电解液。但是,图1中,省略电解液的图示。
该电池元件20具有与电池罐10的立体形状对应的立体形状。该“与电池罐10的立体形状对应的立体形状”是指与电池罐10的立体形状相同的立体形状。这是因为,与电池元件20具有与电池罐10的立体形状不同的立体形状的情况比较,在该电池罐10的内部收纳有电池元件20时,不易过度产生死区(电池罐10与电池元件20之间的间隙)。由此,由于有效利用电池罐10的内部空间而使元件空间体积增加,因此,二次电池的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也增加。此处,如上述那样,电池罐10具有扁平且圆柱状的立体形状,因此,电池元件20也具有扁平且圆柱状的立体形状。
此处,正极21以及负极22隔着隔膜23而层叠。更具体而言,正极21以及负极22在高度方向上隔着隔膜23而交替层叠。因此,电池元件20是包括隔着隔膜23而层叠的正极21以及负极22的层叠电极体。正极21以及负极22各自的层叠数没有特别限定,因此,能够任意设定。
图1中,一并示出在后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工序中为了制作电池元件20而使用的层叠体120。该层叠体120除了电解液没有分别浸渗于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之外,其他具有与作为层叠电极体的电池元件20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电池元件20(正极21、负极22、隔膜23以及电解液)的详细结构将后述(参照图2)。
[电极端子]
电极端子30是与搭载有二次电池的电子设备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设置于电池罐10的底部M1(盖部12)。
该电极端子30由于插通于设置在电池罐10的贯通孔10K,所以使用该贯通孔10K而安装于电池罐10。电极端子30的一端部在电池罐10的外部露出,并且电极端子30的另一端部在电池罐10的内部露出。
另外,电极端子30与电池元件20中的正极21(正极集电体)连接,因此,作为正极端子发挥功能。电极端子30的形成材料与后述的正极集电体的形成材料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电极端子30的立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此处,电极端子30具有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且在中途外径局部变小的大致圆柱状的立体形状。即,电极端子30具有在高度方向上大外径的圆柱部分、小外径的圆柱部分、大外径的圆柱部分依次连结而成的立体形状。2个大外径的圆柱部分各自的外径大于贯通孔10K的内径,并且小外径的圆柱部分的外径小于贯通孔10K的内径。这是因为,大外径的圆柱部分不易通过贯通孔10K,并且利用大外径的圆柱部分相对于电池罐10的按压力将电极端子30固定于电池罐10,因此,电极端子30不易从电池罐10脱落。
[垫圈]
垫圈40配置于电池罐10与电极端子30之间,使电极端子30与该电池罐10绝缘。由此,电极端子30经由垫圈40而固定于电池罐10。该垫圈40包含聚丙烯以及聚乙烯等绝缘性材料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垫圈40的设置范围没有特别限定。此处,垫圈40配置于电池罐10与电极端子30之间的间隙。
[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
正极引线50使电极端子30与正极21(与后述的正极集电体21A连接)相互连接,该正极引线50的形成材料与正极集电体21A的形成材料相同。正极引线50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因此,能够任意设定。
负极引线60使电池罐10与负极22(后述的负极集电体22A)相互连接,该负极引线60的形成材料与电池罐10的形成材料相同。负极引线60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因此,能够任意设定。
[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二次电池可以还具备未图示的其他结构要素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具体而言,二次电池具备安全阀机构。若由于内部短路以及外部加热等而使电池罐10的内压成为规定以上,该安全阀机构将电池罐10与电池元件20的电连接切断。安全阀机构的设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定,该安全阀机构设置于底部M1、M2中的任一个,优选设置于没有设置有电极端子30的底部M2。
另外,二次电池在电池罐10与电池元件20之间具备绝缘体。该绝缘体包括绝缘膜以及绝缘片等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防止电池罐10与电池元件20(正极21)的短路。绝缘体的设置范围没有特别限定,因此,能够任意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池罐10设置有注液孔以及开裂阀等。该注液孔在用于对电池罐10的内部注入电解液之后被密封。如上述那样,开裂阀在由于内部短路以及外部加热等而使电池罐10的内压达到了规定以上的情况下开裂,因此,释放其内压。注液孔以及开裂阀各自的设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与上述的安全阀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同,设置于底部M1、M2中的任一个,优选为没有设置有电极端子30的底部M2。
<1-2.电池元件的详细结构>
图2将图1所示的电池元件20的截面结构放大。但是,图2中,仅示出隔着隔膜23而相互对置的一组正极21以及负极22,并且示出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彼此分离的状态。
如图2所示那样,正极21以及负极22隔着隔膜23而相互层叠,因此,隔着该隔膜23而相互对置。
[正极]
在正极21中,仅在整体中的一部分中容易吸留释放锂,因此,仅在该一部分中充放电反应容易进行。该正极21沿宽度方向R延伸并且在该宽度方向R上具有尺寸(宽度L1)。该宽度L1是在宽度方向R上从正极21的一端至另一端为止的距离。如图2所示那样,上述的宽度方向R是沿着该图2的纸面的方向,更具体而言是图2中的横向。
具体而言,正极21包括正极集电体21A和设置于该正极集电体21A的两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但是,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可以仅设置于正极集电体21A的单面。
正极集电体21A包含铝、铝合金以及不锈钢等导电性材料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包含能够吸留释放锂的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锂过渡金属化合物等含锂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该含锂过渡金属化合物是包含锂和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作为构成元素的氧化物、磷酸化合物、硅酸化合物以及硼酸化合物等。氧化物的具体例为LiNiO2、LiCoO2以及LiMn2O4等。磷酸化合物的具体例为LiFePO4以及LiMnPO4等。但是,正极活性物质层可以还包含正极粘合剂以及正极导电剂等。正极粘合剂包含高分子化合物,并且正极导电剂包含碳材料、金属材料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等导电性材料。
[负极]
在负极22中,整体容易吸留释放锂,因此,整体容易进行充放电反应。该负极22沿宽度方向R延伸,并且在该宽度方向R上具有尺寸(宽度L2)。该宽度L2是在宽度方向R上从负极22的一端至另一端为止的距离。
具体而言,负极22包括负极集电体22A和设置于该负极集电体22A的两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2B。但是,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可以仅设置于负极集电体22A的单面。
负极集电体22A包含铁、铜、镍、不锈钢、铁合金、铜合金以及镍合金等导电性材料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包含能够吸留释放锂的负极活性物质,该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碳材料以及金属系材料等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该碳材料为石墨等。金属系材料是包含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元素以及半金属元素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作为构成元素的材料,具体而言包含硅以及锡等作为构成元素。该金属系材料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合金,也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它们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但是,负极活性物质层可以还包括负极粘合剂以及负极导电剂等。分别与负极粘合剂以及负极导电剂相关的详情与分别与正极粘合剂以及正极导电剂相关的详情相同。
[隔膜]
隔膜23是夹设于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的绝缘性的多孔膜,防止该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并且使锂通过。该隔膜23在宽度方向R上延伸,并且在该宽度方向R上具有尺寸(宽度L3)。该宽度L3是在宽度方向R上从隔膜23的一端至另一端为止的距离。另外,隔膜23包含聚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电解液]
电解液分别浸渗于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且包括溶剂以及电解质盐。溶剂包含碳酸酯系化合物、羧酸酯系化合物以及内酯系化合物等非水溶剂(有机溶剂)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电解质盐包含锂盐等轻金属盐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正极、负极以及隔膜各自的详细结构]
在宽度方向R上,正极21具有与负极22的尺寸相同的尺寸。即,正极21的宽度L1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但是,宽度L1与宽度L2相同不仅是指宽度L1完全与宽度L2相同的情况,还指考虑到因制造误差产生的尺寸偏差后宽度L1与宽度L2实质相同的情况。
在负极22中,负极活性物质遍及宽度方向R上的整体而存在。由此,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2B中,容易在整体吸留释放锂,因此,充放电反应容易在该整体中进行。
具体而言,在负极22中,在宽度方向R上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各自中,充放电反应容易进行,并且在该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的中央部,充放电反应也容易进行。此处说明的“一端部”是图2中的左端部,并且“另一端部”是图2中的右端部,以下也相同。
相对于此,在正极21中,正极活性物质遍及宽度方向R上的整体而存在。然而,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的一部分,容易吸留释放锂,因此,充放电反应容易进行,相对于此,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的其他部分中,不易吸留释放锂,因此,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因此,在正极21中,如上述那样,仅在整体中的一部分中,充放电反应容易进行。
具体而言,在正极21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在宽度方向R上的一端部(反应低活性部21X1)以及另一端部(反应低活性部21X2)各自中,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并且在该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中央部(反应活性部21Y),充放电反应容易进行。即,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分别为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并且中央部为反应活性部21Y。
因此,正极21在宽度方向R上依次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反应活性部21Y以及反应低活性部21X2。即,正极21包括2个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和一个反应活性部21Y。图2中,在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分别施加阴影,并且在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与反应活性部21Y的边界标注虚线。
反应活性部21Y包括正极集电体21A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该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在该反应活性部21Y中,在后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工序(正极21的制作工序)中没有实施切断处理,因此,该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在二次电池完成后也容易吸留释放锂。因此,在反应活性部21Y中,在二次电池完成后充放电反应也容易进行。
相对于此,反应低活性部21X1包括正极集电体21A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该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在该反应低活性部21X1中,在二次电池的制造工序(正极21的制作工序)中实施切断处理,因此,在与负极22对置的一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表面形成有极薄的高电阻层。高电阻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为数十nm~数百nm左右,图2中,省略高电阻层的图示。该高电阻层实质上发挥作为低离子传导性(低离子透过性)的绝缘层的作用,因此,由于该高电阻层的存在,反应低活性部21X1中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在二次电池完成后不易吸留释放锂。由此,在反应低活性部21X1中,在二次电池完成后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更具体而言,在反应低活性部21X1中,与反应活性部21Y相比,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
其中,高电阻层优选形成至反应低活性部21X1(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侧面。这是因为充放电反应更加不易进行。
此处,反应低活性部21X1不包括以使电传导性降低为目的的涂层。具体而言,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多孔的涂层或者凝胶质的涂层即便包含不具有导电性的氧化铝(矾土)等材料,也不包括于反应低活性部21X1。
需要说明的是,反应低活性部21X2的结构与上述的反应低活性部21X2的结构相同。关于该反应低活性部21X2,也与同上述的反应低活性部21X1相关而说明的情况相同,不包括以使电传导性降低为目的的涂层。
正极21的宽度L1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并且该正极21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的理由是由于,在二次电池的制造过程以及制造后(完成后)不易产生正极21与负极22的层叠偏离(位置偏离),并且不易产生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关于此处说明的理由的详情将后述。
宽度方向R上的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各自的尺寸(宽度L4)没有特别限定,其中,优选为50μm~150μm。这是因为充分地不易产生位置偏离,并且充分地不易产生短路。此时,确保电池容量,并且即便微小的短路也不易产生。
为了通过确定出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各自与反应活性部21Y的边界而确定出宽度L4,使用显微拉曼分光法等分析法分析正极21即可。
使用显微拉曼分光法确定出宽度L4的方法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此处,对正极活性物质包含作为氧化物的含锂过渡金属化合物(钴酸锂(LiCoO2))并且确定出反应低活性部21X1的宽度L4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使用显微拉曼分光分析装置对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反应低活性部21X1以及反应活性部21Y)进行分析,得到拉曼光谱。作为该显微拉曼分光分析装置,能够使用Nanophoton株式会社制的激光拉曼显微镜RAMAN-11等。
在该拉曼光谱中,在拉曼位移为590cm-1~600cm-1的范围或者其附近,检测出来自正极活性物质(LiCoO2)的A1g模式的峰。该峰是与Co-O键的伸缩振动(stretching)相关的分析参数,A1g半峰全宽表示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度。具体而言,A1g半峰全宽小表示由于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高,所以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而使充放电反应容易进行。另一方面,A1g半峰全宽大表示由于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低,所以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而使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
基于上述的拉曼光谱,得到为了确定出宽度L4而使用的分析结果(纵轴是A1g半峰全宽(cm-1)的平均值以及横轴是距离(μm))。在这种情况下,横轴的距离成为在从反应低活性部21X1朝向反应活性部21Y的方向上从该反应低活性部21X1的一端(远离反应活性部21Y的一侧的反应低活性部21X1的一端)起的距离。纵轴的A1g半峰全宽的平均值成为按每个距离检测出5个拉曼光谱之后,基于该5个拉曼光谱得到的5个A1g半峰全宽的平均值。
如后述那样,该正极21通过使用激光装置将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正极集电体21A切断(激光切割)而形成。此时,通过以高温加热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切断部位的附近部分(一端部),在该一端部,正极活性物质改性(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变化),因此,形成有反应低活性部21X1。
由此,在使用了显微拉曼分光法的正极21(反应低活性部21X1以及反应活性部21Y)的分析结果中,A1g半峰全宽的平均值随着距离增加而以描绘向上凸型的峰的方式增加后减少,之后几乎恒定。即,在激光切割后的正极21(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在距离小的范围(反应低活性部21X1)内,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低,因此,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并且在距离大的范围(反应活性部21Y)内,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高,因此,充放电反应容易进行。
接着,通过基于上述的分析结果,对A1g半峰全宽的平均值的距离进行微分运算处理,由此得到微分曲线(纵轴是微分值以及横轴是距离(μm))。如上述那样,A1g半峰全宽的平均值随着距离增加而增加以及减少后几乎恒定,因此,表示与该A1g半峰全宽的平均值相关的变化时的斜率的微分值增加以及减少后几乎成为零。
最后,通过确定出微分值几乎成为零的位置(距离),确定出宽度L4。微分值几乎成为零的位置成为反应低活性部21X1与反应活性部21Y的边界位置,因此,与该边界位置对应的距离成为宽度L4。
确定出反应低活性部21X2的宽度L4的过程除了以下之外,其他与确定出反应低活性部21X1的宽度L4的过程相同:通过取代对反应低活性部21X1以及反应活性部21Y进行分析而对反应低活性部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进行分析,由此得到横轴是从反应低活性部21X2朝向反应活性部21Y的方向的距离的分析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使用了上述的显微拉曼分光法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分析结果确定出宽度L4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基于与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相关的分析参数亦即A1g半峰全宽的平均值确定出宽度L4,而基于其他分析参数确定出宽度L4。
具体而言,在正极活性物质为包含作为氧化物的LiCoO2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A1g半峰全宽而使用与来自CoOx的峰的强度相关的分析结果,除此之外通过相同的过程,确定出宽度L4。另外,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包含碳材料作为正极导电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A1g半峰全宽而使用与来自碳材料的物性的G带峰的强度相关的分析结果,,除此之外通过相同的过程,确定出宽度L4。
此处,隔膜23的宽度L3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但是,宽度L3为宽度L1,和宽度L2与宽度L1相同的情况同样,不仅是指宽度L3完全与宽度L2相同的情况,还指宽度L3与宽度L2实质相同的情况。宽度L3与宽度L2实质相同的情况下的宽度L3与宽度L2的差异为0.01mm以下。
<1-3.动作>
该二次电池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动作。在充电时,在电池元件20中锂从正极21释放,并且该锂经由电解液而被负极22吸留。另外,在放电时,在电池元件20中,锂从负极22释放,并且该锂经由电解液而被正极21吸留。在这些情况下,锂以离子状态被吸留以及释放。
<1-4.制造方法>
在制造二次电池的情况下,通过以下说明的过程,组装该二次电池。
[正极的制作]
首先,通过将正极活性物质根据需要与正极粘合剂以及正极导电剂等混合,得到正极合剂。接着,通过在有机溶剂等投入正极合剂,从而调制糊状的正极合剂浆料。最后,通过在正极集电体21A的两面涂覆正极合剂浆料,从而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B。接着,根据需要,使用辊压机等使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压缩成型。此时,可以对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进行加热,可以多次反复压缩成型。
最后,对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实施切断处理。具体而言,使用激光装置,将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正极集电体21A切断(激光切割)。激光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为YAG激光(波长=1064nm)等。通过使用激光切割作为切断方法,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切断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正极集电体21A。
此时,以高温加热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切断部位的附近部分(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由此,在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各自中,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等成分蒸发以及氧化等,因此,在该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表面形成高电阻层。若列举一个例子,则认为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作为氧化物的LiCoO2的情况下,高电阻层包含氧化钴以及氢氧化钴等钴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由此,作为形成有高电阻层的一端部,形成反应低活性部21X1,并且同样作为形成有高电阻层的另一端部,形成反应低活性部21X2。即,能够利用激光切割时的高温加热现象,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部分(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中有意地使锂的吸留释放性降低,因此,能够分别形成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
切断处理时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等条件只要是形成高电阻层的温度,则没有特别限定。该加热温度能够根据激光的输出等条件来调整。
在分别形成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的情况下,通过变更上述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等条件,能够调整宽度L4。
需要说明的是,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中央部,由于没有通过高温加热而没有形成高电阻层,因此,作为该中央部而形成反应活性部21Y。
由此,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形成于正极集电体21A的两面,因此,制作出正极21。
[负极的制作]
除了不进行切断处理之外,其他通过与上述的正极21的制作过程相同的过程,制作负极22。具体而言,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根据需要与负极粘合剂以及负极导电剂等混合,得到负极合剂之后,在有机溶剂等投入负极合剂,由此调制糊状的负极合剂浆料。接着,通过在负极集电体22A的两面涂覆负极合剂浆料,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B。接着,根据需要,使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压缩成型。最后,使用冲裁装置,对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22B的负极集电体22A进行冲裁。由此,在负极集电体22A的两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因此,制作出负极22。
[电解液的调制]
在溶剂中添加电解质盐。由此,电解质盐在溶剂中溶解或者分散,因此,调制包含该溶剂以及电解质盐的电解液。
[二次电池的组装]
首先,通过使正极21以及负极22隔着隔膜23交替层叠而制作层叠体120。
接着,从开口部11K在收纳部11的内部收纳层叠体120。此时,使用焊接法等,使负极引线60的一端部连接于层叠体120(负极22的负极集电体22A),并且使负极引线60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收纳部11。焊接法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为激光焊接法以及电阻焊接法等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与此处说明的焊接法的种类相关的详情在以下说明中也相同。
接着,使用电极端子30经由垫圈40而安装于贯通孔10K的盖部12,以遮挡开口部11K的方式在收纳部11上配置盖部12之后,使用焊接法等使盖部12与收纳部11接合。此时,使用焊接法等,使正极引线50的一端部连接于层叠体120(正极21的正极集电体21A),并且使正极引线50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电极端子30。由此,开口部11K由盖部12密封,因此,在电池罐10的内部封入有层叠体120。
最后,从未图示的注液孔在电池罐10的内部注入电解液之后,对该注液孔进行密封。由此,在层叠体120(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浸渗有电解液,因此,制作电池元件20。因此,在电池罐10的内部封入有电池元件20,因此,二次电池完成。
<1-5.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该二次电池,正极21具有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的宽度L1,并且该正极21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因此,根据以下说明的理由,能够得到优异的电池特性。
图3表示第1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电池元件20)的截面结构,与图2对应。图4表示第2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电池元件20)的截面结构,与图2对应。
第1比较例的二次电池如图3所示那样,除了正极21不包含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正极21的宽度L1比负极22的宽度L2小、隔膜23的宽度L3比负极22的宽度L2大之外,其他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此时,正极21的一端部比负极22的一端部以宽度L5向内侧后退,并且正极21的另一端部比负极22的另一端部以宽度L5向内侧后退。隔膜23的宽度L3比负极22的宽度L2大是为了防止由于充放电时的锂的析出引起的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
第2比较例的二次电池如图4所示那样,除了正极21不包含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并且隔膜23的宽度L3比负极22的宽度L2大之外,其他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在第1比较例的二次电池中,如图3所示那样,正极21的宽度L1比负极22的宽度L2小,因此,该负极22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分别不与正极21对置。但是,在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夹设有隔膜23。
然而,在二次电池的制造过程以及制造后(完成后),若产生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各自的位置偏离,则在充放电时,锂容易分别从负极22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朝向正极21释放。由此,在负极22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各自中锂析出,因此,容易产生因该锂的析出引起的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
容易产生该短路的趋势特别是在夹设于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的隔膜23大幅位置偏离的情况下变显著。这是因为若由于位置偏离而在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不存在隔膜23,则容易在负极22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各自中析出锂。
并且,在第1比较例的二次电池中,由于宽度L5而使正极21与负极22的对置面积减少,因此,电池容量容易减少。此时,若使宽度L5变小,则正极21与负极22的对应面积增加,因此,电池容量增加。然而,若宽度L5变小,则正极21的一端部与负极22的一端部相互接近,并且正极21的另一端部与负极22的另一端部相互接近,因此,容易产生因上述的位置偏离引起的短路。
由于这些,在第1比较例的二次电池中,具有短路的抑制与电池容量的增加相互制衡的关系、即若两个特性中的一方的特性改善则另一方的特性降低这样的关系。因此,难以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
在第2比较例的二次电池中,如图4所示那样,正极21的宽度L1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等,因此,负极22的整体与正极21对置。此时,正极21与负极22的对置面积增加,因此,电池容量增加。
然而,若由于产生位置偏离而在正极21与负极22没有夹设有隔膜23,则如上述那样,容易产生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此时,特别是,由于宽度L1与宽度L2相同,从位置偏离产生前,正极21的一端部与负极22的一端部相互对置,并且正极21的另一端部与负极22的另一端部相互对置。因此,若由于位置偏离而在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没有夹设有隔膜23,则容易显著地产生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
由于这些,在第2比较例的二次电池中,虽然能够使电池容量增加,但更加难以抑制因位置偏离引起的短路的产生。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中,如图2所示那样,正极21的宽度L1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但该正极21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
此时,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在中央部(反应活性部21Y)中容易进行充放电反应,相对于此,在一端部(反应低活性部21X1)以及另一端部(反应低活性部21X2)各自中,不易进行充放电反应。因此,即便正极21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分别与负极22对置,锂也不易从该负极22朝向正极21(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释放。由此,即便宽度L1与宽度L2相同,也不易产生因锂的析出引起的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
另外,即便由于位置偏离的产生而在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没有夹设有隔膜23,正极21的一端部(反应低活性部21X1)以及另一端部(反应低活性部21X2)各自也不易吸留释放锂,因此,锂不易从负极22朝向正极21(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释放。由此,即便宽度L1与宽度L2相同,也不易产生因锂的析出引起的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
并且,如上述那样,为了使锂不易从负极22向正极21的一端部(反应低活性部21X1)以及另一端部(反应低活性部21X2)各自释放,该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各自即便为少量但只要存在即可,因此,宽度L4较小即可。由此,在能够防止因锂的析出引起的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的范围内,正极21与负极22的对置面积几乎成为最大,电池容量大幅增加。
由于这些,在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中,将关于第1比较例的二次电池说明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打破,因此,能够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
此时,特别是,在形成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之后,仅通过将利用了激光切割时的高温过热现象的简单的切断处理施加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便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形成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各自。因此,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中,若宽度L4为50μm~150μm,则不仅充分地不易产生位置偏离,并且充分地不易产生短路,而且确保电池容量并且甚至微小的短路也不易产生,因此,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
另外,如上述那样,利用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使正极21与负极22的短路根本上不易产生,因此,不需要隔膜23的宽度L3必须比负极22的宽度L2大,该隔膜23的宽度L3可以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此时,隔膜23的宽度L3大于负极22的宽度L2,因此,与电池元件20整体的宽度基于隔膜23的宽度L3而决定的情况比较,电池元件20整体的宽度基于负极22的宽度L2而决定。因此,若隔膜23具有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的宽度L3,则正极21与负极22的对置面积更加增加,因此,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
另外,若在电池元件20中正极21以及负极22隔着隔膜23而层叠(层叠电极体),则与正极21以及负极22隔着隔膜23而卷绕的情况(卷绕电极体)比较,不易在电池元件20中产生死区。产生于该卷绕电极体中的死区是形成于卷芯部的空间等。因此,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更加增加,因此,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
另外,若二次电池为扁平且柱状的纽扣型的二次电池,则在从尺寸的观点出发制约大的小型的二次电池中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有效地增加,因此,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
<2.二次电池(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本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进行说明。
图5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结构,与图2对应。该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除了以下说明的结构之外,其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图5中,对与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以下的说明中,随时引用已经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结构要素。
此处,取代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各自中形成有极薄的高电阻层,正极21新包括绝缘层24、25。由此,在正极21中,利用绝缘层24、25的有无而形成有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
具体而言,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作为整体而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反应活性部21Y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即,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中央部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因此,在该中央部,充放电反应容易进行。另外,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分别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因此,在该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各自中充放电反应也容易进行。
绝缘层24在与负极22对置的一侧,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的表面,由此,在配置有绝缘层24的区域中,该绝缘层24发挥与高电阻层相同的作用,因此,在该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中,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因此,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利用绝缘层24而形成有反应低活性部21X1。
其中,绝缘层24优选配置至反应低活性部21X1(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的侧面。这是因为充放电反应更加不易进行。
绝缘层25在与负极22对置的一侧,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另一端部的表面。由此,在配置有绝缘层25的区域中,该绝缘层25发挥与高电阻层相同的作用,因此,在该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另一端部中,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因此,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另一端部,利用绝缘层25而形成有反应低活性部21X2。
其中,绝缘层25优选配置至反应低活性部21X2(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另一端部)的侧面。这是因为充放电反应更加不易进行。
相对于此,在没有配置有绝缘层24、25各自的区域中,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在与负极22之间容易进行充放电反应。由此,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中央部,形成有反应活性部21Y。
绝缘层24、25分别是不具有离子传导性(离子透过性)的绝缘性的树脂带。该绝缘性的树脂带包含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等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其中,绝缘层24的形成材料可以与绝缘层25的形成材料相同,也可以与绝缘层25的形成材料不同。
与绝缘层24、25各自的宽度L6相关的详情和与宽度L4相关的详情相同。
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除了取代进行切断处理而分别形成绝缘层24、25之外,其他与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相同。
在分别形成绝缘层24、25的情况下,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表面粘贴绝缘性的树脂带。
在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中,正极21的宽度L1也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并且正极21利用绝缘层24、25而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因此,通过与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相同的理由,能够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
特别是,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分别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但若在与负极22对置的一侧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表面配置有绝缘层24、25,则通过利用该绝缘层24、25的有无的简单结构,即便不进行切断处理也可分别实现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因此,容易且稳定地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因此,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相关的其他作用以及效果除了与切断处理相关的作用以及效果之外,和与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相关的其他作用以及效果相同。
<3.二次电池(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本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进行说明。
图6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结构,与图2对应。该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除了以下说明的结构之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图6中,对与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以下的说明中,随时引用已经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结构要素。
此处,正极21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新包括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以及活性物质部21N,因此,在该正极21中,利用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以及活性物质部21N而形成有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
具体而言,取代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分别实施切断处理,该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包含无法吸留释放锂的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和能够吸留释放锂的活性物质部21N。因此,在正极21中,通过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而形成有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并且通过活性物质部21N而形成有反应活性部21Y。
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分别不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包含氧化铝(矾土)等绝缘性材料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其中,非活性物质部21M1的形成材料可以与非活性物质部21M2的形成材料相同,也可以与非活性物质部21M2的形成材料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分别还包含粘合剂等。
由此,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分别不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因此,无法吸留释放锂。因此,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非活性物质部21M1)而形成有反应低活性部21X1,并且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另一端部(非活性物质部21M2)而形成有反应低活性部21X2。
活性物质部21N包含正极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部21N的结构与没有实施切断处理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结构相同。
由此,活性物质部21N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因此,能够吸留释放锂。因此,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中央部(活性物质部21N)而形成有反应活性部21Y。
与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各自的宽度L7相关的详情和与宽度L4相关的详情相同。
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除了取代进行切断处理而形成包括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以及活性物质部21N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之外,其他与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相同。
在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将绝缘性材料根据需要与粘合剂等混合之后,在有机溶剂等投入混合物,由此调制糊状的绝缘浆料。接着,通过上述的过程,在正极集电体21A的表面的一部分涂覆糊状的正极合剂浆料,由此形成活性物质部21N。最后,通过在正极集电体21A的表面的剩余的部分涂覆糊状的绝缘浆料,由此分别形成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
在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中,正极21的宽度L1也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并且正极21利用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以及活性物质部21N而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因此,通过与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相同的理由,能够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
特别是,若活性物质部21N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但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分别不包含正极活性物质而包含绝缘性材料,则通过利用了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有无的简单的结构,即便不进行切断处理也能够分别实现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因此,容易且稳定地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因此,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相关的其他作用以及效果除了与切断处理相关的作用以及效果之外,其他和与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相关的其他作用以及效果相同。
<4.变形例>
接下来,对上述的二次电池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二次电池的结构能够如以下说明的那样适当地变更。但是,以下说明的一系列的变形例中的任意的两种以上可以相互组合。
[变形例1]
在第1实施方式(图2)中,正极21包括使用切断处理而形成的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双方。
然而,也可以如与图2对应的图7所示那样,正极21不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2而仅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或者,也可以如与图2对应的图8所示那样,正极21不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而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2。
图7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正极21的制作工序中,除了没有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另一端部实施切断处理,而仅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实施切断处理之外,其他与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相同。图8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正极21的制作工序中,除了没有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一端部实施切断处理而仅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另一端部实施切断处理之外,其他与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相同。
在这些情况下,也利用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中的任一个而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因此,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但是,为了充分抑制短路的产生并且使电池容量充分增加,优选如图2所示那样,正极21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双方。
[变形例2]
在第2实施方式(图5)中,正极21包括绝缘层24、25双方,因此,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双方。
然而,也可以如与图5对应的图9所示那样,正极21不包括绝缘层25而仅包括绝缘层24,因此,不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2而仅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或者,也可以如与图5对应的图10所示那样,正极21不包括绝缘层24而仅包括绝缘层25,因此,不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而仅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2。
图9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正极21的制作工序中,除了没有形成绝缘层25而仅形成绝缘层24之外,其他与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相同。图8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正极21的制作工序中,除了没有形成绝缘层24而仅形成绝缘层25之外,其他与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相同。
在这些情况下,也利用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中的任一个而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因此,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但是,为了充分抑制短路的产生并且使电池容量充分增加,优选如图2所示那样,正极21包括绝缘层24、25双方。
[变形例3]
在第3实施方式(图6)中,正极21包括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双方,因此,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双方。
然而,也可以如与图6对应的图11所示那样,正极21不包括非活性物质部21M2而仅包括非活性物质部21M1,因此,不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2而仅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或者,也可以如与图6对应的图12所示那样,正极21不包括非活性物质部21M1而仅包括非活性物质部21M2,因此,不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而仅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2。
图11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正极21的制作工序中,除了没有形成非活性物质部21M2而仅形成非活性物质部21M1之外,其他与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相同。图12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正极21的制作工序中,除了没有形成非活性物质部21M1而仅形成非活性物质部21M2之外,其他与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相同。
在这些情况下,也利用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中的任一个而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因此,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但是,为了充分抑制短路的产生并且使电池容量充分增加,优选如图2所示那样正极21包括非活性物质部21M1、21M2双方。
[变形例4]
在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各自中(图1),二次电池在电池罐10的内部具备正极21以及负极22隔着隔膜23而层叠的作为层叠电极体的电池元件20。
然而,也可以如与图1对应的图13所示那样,二次电池在电池罐10的内部取代具备作为层叠电极体的电池元件20(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而具备作为卷绕电极体的电池元件70(正极71、负极72以及隔膜73)。该电池元件70隔着隔膜73而卷绕有正极71以及负极72。更具体而言,在作为卷绕电极体的电池元件70中,正极71以及负极72隔着隔膜73而层叠,并且在隔着该隔膜73而交替层叠的状态下卷绕有正极71以及负极72。该电池元件70在卷芯具有正极71、负极72以及隔膜73各自所不存在的空间(卷绕中心空间70S)。正极71、负极72以及隔膜73各自的结构与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各自的结构相同。但是,使用了作为卷绕电极体的电池元件70的情况下的宽度方向R如图13所示那样是与该图13的纸面交叉的方向。
图13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除了通过在使正极71以及负极72隔着隔膜73而交替层叠之后使该正极71、负极72以及隔膜73卷绕,来制作为了制作电池元件70而使用的卷绕体170之外,其他与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相同。此时,在电池罐10(收纳部11以及盖部12)的内部封入卷绕体170之后,注入该电池罐10的内部的电解液浸渗于卷绕体170,因此,制作出电池元件70。
在这种情况下,也使用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而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因此,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但是,如上述那样,为了避免因死区(卷绕中心空间70S)的产生而使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减少的情况,与产生该死区的卷绕电极体亦即电池元件70相比,更优选不产生该死区的作为层叠电极体的电池元件20。
[变形例5]
在第1实施方式中,为了形成高电阻层,利用在处理时以高温加热对象物的激光切割进行切断处理。然而,形成高电阻层的方法也可以是除激光切割以外的其他方法。若列举一个例子,则其他方法为通过后在使用冲裁处理对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正极集电体21A进行冲裁之后,使用激光照射处理(非切断处理)而局部地加热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由此形成高电阻层的方法等。
在这种情况下,也分别利用高电阻层而形成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因此,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
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5以及比较例1>
在制作出二次电池之后,对该二次电池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5的二次电池的制作]
通过以下说明的过程,制作出图1以及图2所示的纽扣型的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的制作)
首先,通过使正极活性物质(LiCoO2)91质量份、正极粘合剂(聚偏二氟乙烯)3质量份、正极导电剂(石墨)6质量份相互混合,得到正极合剂。接着,通过在溶剂(作为有机溶剂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中投入正极合剂之后,搅拌该有机溶剂,调制出糊状的正极合剂浆料。接着,通过使用涂布装置在正极集电体21A(铝箔、厚度=12μm)的两面涂覆了正极合剂浆料之后,使该正极合剂浆料干燥,由此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B。接着,使用辊压机使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压缩成型。
最后,使用激光装置(光源=YAG激光(波长=1064nm)),将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正极集电体21A切断(激光切割)。通过该切断处理,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在切断部位的附近部分(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利用高温加热而形成有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并且在除此以外的部分形成有反应活性部21Y。此时,通过变更切断条件(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使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各自的宽度L4(μm)变化。由此,制作出正极21(宽度L1=16.5mm)。
在正极21作成之后,使用显微拉曼分光法分析正极活性物质层21B(LiCoO2),由此得到拉曼光谱之后,基于该拉曼光谱,得到用于确定出宽度L4的分析结果(纵轴是A1g半峰全宽(cm-1)的平均值以及横轴是距离(μm))。基于该分析结果对宽度L4(μm)进行了调查时,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用于确定出宽度L4的详细的过程如上述那样。
(负极的制作)
首先,通过使负极活性物质(石墨)95质量份和负极粘合剂(聚偏二氟乙烯)5质量份相互混合,得到负极合剂。接着,在溶剂(作为有机溶剂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中投入负极合剂之后,搅拌该有机溶剂,由此调制出糊状的负极合剂浆料。接着,在使用涂布装置而在负极集电体22A(铜箔、厚度=15μm)的两面涂覆了负极合剂浆料之后,使该负极合剂浆料干燥,由此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B。最后,使用辊压机而使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压缩成型。由此,制作出负极22(宽度L2=16.5mm)。
(电解液的调制)
在溶剂(作为有机溶剂的碳酸亚乙酯以及碳酸二乙酯)中添加了电解质盐(LiPF6)之后,对该溶剂进行了搅拌。此时,使溶剂的混合比(重量比)成为碳酸亚乙酯:碳酸二乙酯=30:70,并且使电解质盐的含量相对于溶剂而成为1mol/kg。由此,调制出电解液。
(二次电池的组装)
首先,使用电阻焊接法,在正极21(正极集电体21A)焊接了正极引线50(铝线),并且在负极22(负极集电体22A)焊接了负极引线60(铝线)。
接着,通过使连接有正极引线50的正极21和连接有负极引线60的负极22隔着隔膜23(厚度=10μm以及宽度L3=16.5mm的聚乙烯膜)而交替层叠,制作出层叠体120。
接着,从开口部11K在收纳部11(SUS316)的内部收纳了层叠体120。此时,使用电阻焊接法而在收纳部11(底部M2)焊接了负极引线60。
接着,在从开口部11K向收纳部11的内部注入了电解液之后,使用激光焊接法而在收纳部11焊接了盖部12(SUS316)。电极端子30(铝板)经由垫圈40(聚丙烯膜)而安装于该盖部12。此时,使用电阻焊接法而在电极端子30焊接了正极引线50。
由此,电解液浸渗于层叠体120(正极21、负极22以及隔膜23),因此,制作出电池元件20,并且在收纳部11接合了盖部12,因此,形成了电池罐10。因此,在电池罐10的内部封入了电池元件20等,因此,组装出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的稳定化)
在常温环境下(温度=23℃),使组装后的二次电池进行一次循环充放电。在充电时,以0.1C的电流进行恒流充电至电压达到4.2V为止之后,以该4.2V的电压进行恒压充电至电流达到0.05C为止。在放电时,以0.1C的电流进行恒流放电至电压达到3.0V为止。0.1C是使电池容量(理论容量)以10小时完全放电的电流值,并且0.05C是使电池容量以20小时完全放电的电流值。
由此,在负极22等的表面形成了被膜,因此,二次电池的状态在电化学上稳定化。因此,二次电池完成。
[比较例1的二次电池的制作]
除了不使用激光切割而使用冲裁处理制作出正极21之外,其他通过相同的过程,制作出二次电池。在这种情况下,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不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
[性能的评价]
在对二次电池的性能(电池容量特性以及电压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时,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
(电池容量特性)
在常温环境下(温度=23℃),通过使比较例1以及实施例1~5各自的二次电池充放电,测定出电池容量(放电容量)。此时,通过使二次电池的试验数=20个,计算出与该20个二次电池相关的电池容量的平均值。在充电时,以0.5C的电流进行恒流充电至电压达到4.2V为止之后,以该4.2V的电压进行恒压充电至总充电时间达到3.5小时为止。在放电时,以0.2C的电流进行恒流放电至电压达到3.0V为止。0.5C是使电池容量以2小时完全放电的电流值,并且0.2C是使电池容量以5小时完全放电的电流值。
最后,基于容量减少率(%)=[(比较例1的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实施例1~5各自的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比较例1的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100这样的计算式,计算出作为用于评价电池容量特性的指标的容量减少率。
(电压稳定性)
首先,在常温环境下(温度=23℃)使二次电池进行了充电。充电条件除了充电至充电率(SOC)达到25%为止之外,其他与上述的二次电池的稳定化处理时的充电条件相同。接着,在该环境中放置充电状态的二次电池(放置时间=72小时),并且测定出该二次电池的开电路电压(OCV)。最后,基于开电路电压的测定结果,调查出该开电路电压降低了0.2mV/h以上的二次电池的个数(OCV不良数(个))。此时,二次电池的总试验数=20个。
[表1]
表1
[考察]
如表1所示那样,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特性以及电压稳定性根据正极21的结构而变动。
具体而言,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不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的情况下(比较例1),容量减少率为零,因此,得到高电池容量,但容易产生微小的短路,因此,OCV不良数增加。此时,OCV不良数约达到半数。
相对于此,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的情况下(实施例1~5),将容量减少率抑制为一位数范围的前半段,因此,确保电池容量,并且不易产生微小的短路,因此,OCV不良数减少。此时,OCV不良数几乎成为零。
此时,特别是,若宽度L4为50μm~150μm,则充分抑制容量减少率,因此,得到更高电池容量。
[总结]
根据表1所示的结果,若正极21具有与负极22的宽度L2相同的宽度L1,并且该正极21包括反应低活性部21X1、21X2以及反应活性部21Y,则确保电池容量特性并且得到高电压稳定性。因此,兼顾短路的抑制和电池容量的增加,因此,能够得到优异的电池特性。
以上,列举一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该本技术的结构不限定于在一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因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具体而言,对使用液状的电解质(电解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电解质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因此,可以使用凝胶状的电解质(电解质层),也可以使用固体状的电解质(固体电解质)。
另外,对电池元件的元件构造为卷绕型(卷绕电极体)以及层叠型(层叠电极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电池元件的元件构造没有特别限定,因此,也可以是电极(正极以及负极)以之字形折叠的多次折叠型等其他元件构造。
并且,对电极反应物质为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电极反应物质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电极反应物质如上述那样可以为钠以及钾等其他碱金属,也可以为铍、镁以及钙等碱土金属。此外,电极反应物质可以为铝等其他轻金属。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效果毕竟只是例示,因此,本技术的效果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效果。因此,关于本技术,也可以得到其他效果。

Claims (9)

1.一种二次电池,具备:
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层;
正极,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尺寸相同的尺寸;以及
电解液,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充放电反应进行的反应活性部;和与所述反应活性部相比而充放电反应不易进行的反应低活性部,
所述反应低活性部为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反应低活性部的尺寸为5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反应活性部以及所述反应低活性部分别包含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反应低活性部包括:在与所述负极对置的一侧的表面配置的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绝缘层配置至所述反应低活性部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反应活性部包含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反应低活性部包含绝缘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还具备隔膜,所述隔膜配置于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之间,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具有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尺寸相同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还具备配置于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之间的隔膜,
所述负极以及所述正极隔着所述隔膜而层叠。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还具备配置于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之间的隔膜,
所述负极以及所述正极隔着所述隔膜而卷绕。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为纽扣型的二次电池。
CN202080067466.7A 2019-09-30 2020-09-29 二次电池 Active CN114514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0789 2019-09-30
JP2019-180789 2019-09-30
PCT/JP2020/036875 WO2021065900A1 (ja) 2019-09-30 2020-09-29 二次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4646A CN114514646A (zh) 2022-05-17
CN114514646B true CN114514646B (zh) 2023-11-28

Family

ID=7533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7466.7A Active CN114514646B (zh) 2019-09-30 2020-09-29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3872A1 (zh)
EP (1) EP4040524A1 (zh)
JP (1) JP7211528B2 (zh)
CN (1) CN114514646B (zh)
WO (1) WO20210659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75600A (ko) * 2019-12-13 2021-06-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0742A (ja) * 1998-07-10 2000-01-28 Asahi Chem Ind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要素
JP2004055537A (ja) * 2002-05-30 2004-0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5074992A (zh) * 2013-03-27 2015-11-1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2076B2 (ja) 1993-01-29 2002-04-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渦巻状電極群の製造方法
JPH11307084A (ja) 1998-02-19 1999-1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有機電解質電池
JP2010232145A (ja) * 2009-03-30 2010-10-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積層式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05360A (ja) * 2014-12-01 2016-06-09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JP6701627B2 (ja) 2015-05-22 2020-05-2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JP2017098178A (ja) * 2015-11-27 2017-06-0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JP6931277B2 (ja) 2016-08-31 2021-09-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6819542B2 (ja) * 2017-10-25 2021-0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正極、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0742A (ja) * 1998-07-10 2000-01-28 Asahi Chem Ind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要素
JP2004055537A (ja) * 2002-05-30 2004-0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5074992A (zh) * 2013-03-27 2015-11-1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65900A1 (ja) 2021-04-08
CN114514646A (zh) 2022-05-17
JPWO2021065900A1 (zh) 2021-04-08
JP7211528B2 (ja) 2023-01-24
EP4040524A1 (en) 2022-08-10
US20220223872A1 (en)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84854B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KR101918644B1 (ko) 비수계 이차 전지
KR101847550B1 (ko) 비수 전해액 이차 전지 및 당해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KR20180031549A (ko) 전극, 비수전해질 전지, 전지 팩 및 차량
US11515532B2 (en) Electrode,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WO2011111556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2810689A (zh)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46844A (zh) 二次电池
CN107112501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池组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07335B1 (ko) 비수 전해액 2차 전지
US2023008337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3322024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JP4539658B2 (ja) 電池
CN117977126A (zh) 二次电池
JP2011070932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5141940B2 (ja) 二次電池
CN114514646B (zh) 二次电池
US11831005B2 (en) Electrode group,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JP2014179248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US20230216117A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6892285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
JP5776948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9187132A1 (ja) 電極複合体、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CN111799441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US20230395907A1 (en) Secondary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