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2680A - 粘合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粘合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2680A
CN114502680A CN202080070630.XA CN202080070630A CN114502680A CN 114502680 A CN114502680 A CN 114502680A CN 202080070630 A CN202080070630 A CN 202080070630A CN 114502680 A CN114502680 A CN 114502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acrylate
wavelength
adhesive laye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06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2680B (zh
Inventor
浅津悠司
西上由纪
久门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02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2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2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2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2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75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剂层,即使减薄其膜厚,也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并且渗出的发生少,波长420nm附近的可见光的吸收少,并提供用于形成该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包含:树脂(A);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其在波长360nm以上显示极大吸收,并且满足下述式(1)及式(2);以及选自单体(C‑1)及树脂(C‑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体(C‑1)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并且在波长300nm以上且小于波长360nm显示极大吸收,所述树脂(C‑2)在波长300nm以上且小于波长360nm显示极大吸收。[式(1)及(2)中,ε(380)表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波长380nm处的克分子吸光系数,ε(420)表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波长420nm处的克分子吸光系数。克分子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cm)。]ε(380)≥25;(1)ε(380)/ε(420)≥20(2)。

Description

粘合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组合物、由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及层叠有该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叠体。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有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FPD:平板显示器)使用了有机EL元件、液晶单元等显示元件、偏振板等光学膜等各种各样的构件。由于在这些构件当中有机EL元件、液晶单元中使用的液晶化合物多使用耐候性较弱的化合物,因此由紫外线(UV)造成的劣化易于成为问题。为了解决此种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包含丙烯酸系树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线吸收性(遮蔽性)粘合剂组合物,还记载有由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厚度15μm的粘合剂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81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有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被要求显著的薄膜化,有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构件也被要求显著的薄膜化。因此,紫外线吸收性(遮蔽性)粘合剂层自身也被要求薄膜化。然而,若将紫外线吸收性(遮蔽性)粘合剂层简单地薄膜化(例如小于12μm),则粘合剂层的紫外线吸收性能降低。另一方面,若意图在维持紫外线吸收性能的同时将粘合剂层薄膜化而增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则会引起紫外线吸收剂的渗出、波长420nm以上的可见光的吸收所致的着色的问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包括以下的发明。
[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包含:
树脂(A);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其在波长360nm以上显示极大吸收,并且满足下述式(1)及式(2);以及
选自单体(C-1)及树脂(C-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体(C-1)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并且在波长300nm以上且小于波长360nm显示极大吸收,所述树脂(C-2)在波长300nm以上且小于波长360nm显示极大吸收。
ε(380)≥25 (1)
ε(380)/ε(420)≥20 (2)
[式(1)及(2)中,ε(380)表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波长380nm处的克分子吸光系数,ε(420)表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波长420nm处的克分子吸光系数。克分子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cm)。]
[2]根据[1]中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还包含引发剂(D)。
[3]根据[2]中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引发剂(D)为自由基产生剂。
[4]根据[2]或[3]中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引发剂(D)为光自由基产生剂。
[5]根据[2]~[4]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引发剂(D)为肟酯系光自由基产生剂。
[6]根据[1]~[5]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还包含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
[7]根据[6]中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8]根据[6]或[7]中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9]根据[1]~[8]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还包含交联剂(F)。
[10]根据[9]中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交联剂(F)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11]根据[1]~[10]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下。
[12]根据[11]中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下的树脂(A)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13]一种粘合剂层,其由[1]~[12]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14]根据[13]中记载的粘合剂层,其满足下述式(3)。
A(380)≥0.6 (3)
[式(3)中,A(380)表示波长380nm处的吸光度。]
[15]根据[14]中记载的粘合剂层,其还满足下述式(4)。
A(380)/A(420)≥5 (4)
[式(4)中,A(380)表示波长380nm处的吸光度,A(420)表示波长420nm处的吸光度。]
[16]根据[13]~[15]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剂层,其中,粘合剂层的膜厚为10μm以下。
[17]一种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其在[13]~[16]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剂层的至少一个面层叠有光学膜。
[18]根据[17]中记载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其中,光学膜为偏振板。
[1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17]或[18]中记载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
发明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剂层,即使减薄其膜厚(例如小于12μm),也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并且渗出的发生少,波长420nm附近的可见光的吸收少,并提供用于形成该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本发明的粘合剂层设有剥离膜的层叠体的层构成的一例。
图2表示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的层构成的一例。
图3表示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的层构成的一例。
图4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一例。
图5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粘合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包含以下的(Z-1)~(Z-3)。
(Z-1):树脂(A)
(Z-2):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其在波长360nm以上显示极大吸收,并且满足下述式(1)及式(2)(以下有时称作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
(Z-3):选自单体(C-1)及树脂(C-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体(C-1)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并且在波长300nm以上且小于波长360nm显示极大吸收(以下有时称作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所述树脂(C-2)在波长300nm以上且小于波长360nm显示极大吸收(以下有时称作光选择吸收树脂(C-2)。)
<树脂(A)>
本发明的树脂(A)只要是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定。
树脂(A)优选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0℃以下的树脂。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特别优选为0℃以下。另外,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5℃以上,特别优选为-50℃以上。若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下,则有利于提高由包含树脂(A)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对被粘物的密合性。另外,若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则有利于提高由包含树脂(A)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耐久性。需要说明的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
另外,树脂(A)优选在波长300nm~波长780nm之间不显示极大吸收。
作为树脂(A),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硅酮系树脂、橡胶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等,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优选为以(甲基)丙烯酸酯来源的结构单元为主成分(优选包含50质量%以上)的聚合物。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可以包含一种以上的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例如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谓(甲基)丙烯酸,是指可以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任意者,此外,提到(甲基)丙烯酸酯等时的“(甲基)”也是同样的含义。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下述式(a)所示的(甲基)丙烯酸酯。
Figure BDA0003585052040000051
[式(a)中,R1A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A表示碳数1~14的烷基、或碳数6~20的芳香族烃基,该烷基及该芳香族烃基的氢原子可以由碳数1~10的烷氧基取代。]
式(a)中,R2A优选为碳数1~14的烷基,更优选为碳数1~8的烷基。
作为式(a)所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的直链状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异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异戊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的支链状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α-乙氧基丙烯酸环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的含有脂环骨架的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的含有芳香环骨架的酯;等。
另外,作为含有取代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苯氧基乙氧基)乙酯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乙二醇)等。
这些(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分别单独地使用,此外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多种(甲基)丙烯酸酯。
本发明的树脂(A)优选含有如下的结构单元,即,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来源于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小于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以及来源于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2)的结构单元。该设置在提高粘合剂层的高温耐久性的方面有利。(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均聚物的Tg例如可以采用POLYMERHANDBOOK(Wiley-Interscience)等的文献值。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具体例包括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及异丙酯、丙烯酸正及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及异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及异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及异壬酯、丙烯酸正及异癸酯、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等烷基的碳数为2~12左右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其中,从层叠于光学膜时的追随性、返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2)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以外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2)的具体例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叔丁酯等。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2)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其中,从高温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2)优选包含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等,更优选包含丙烯酸甲酯。
来源于式(a)所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在(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含有的全部结构单元中,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9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5~95质量%。
作为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优选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更优选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作为极性官能团,可以举出羟基、羧基、取代或未取代氨基、环氧基等杂环基等。
作为具有极性官能团的单体,可以举出:
(甲基)丙烯酸1-羟基甲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庚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庚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庚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2-氯-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庚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壬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庚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壬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7-羟基庚酯、(甲基)丙烯酸7-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7-羟基壬酯、(甲基)丙烯酸7-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7-羟基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壬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9-羟基壬酯、(甲基)丙烯酸9-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9-羟基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9-羟基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9-羟基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十二烷基酯、丙烯酸10-羟基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1-羟基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1-羟基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1-羟基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1-羟基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1-羟基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3-羟基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3-羟基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3-羟基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4-羟基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4-羟基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5-羟基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15-羟基十七烷基酯等具有羟基的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羧乙酯、(甲基)丙烯酸羧戊酯)、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巴豆酸等具有羧基的单体;
丙烯酰吗啉、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2-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己内酯改性丙烯酸四氢糠基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基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5-二氢呋喃等具有杂环基的单体;
(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等具有取代或未取代氨基的单体。
其中,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与交联剂的反应性的方面考虑,优选具有羟基的单体及具有羧基的单体,更优选同时包含具有羟基的单体及具有羧基的单体。
作为具有羟基的单体,优选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3-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5-羟基戊酯、丙烯酸6-羟基己酯。特别是通过使用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及丙烯酸5-羟基戊酯,可以获得良好的耐久性。
作为具有羧基的单体,优选使用丙烯酸。
从防止可以层叠于粘合剂层的外表面的隔离膜的剥离力高涨的观点出发,(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优选实质上不包含来源于具有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此处所谓实质上不包含,是指在构成(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100质量份中为0.1质量份以下。
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100质量份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
作为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还可以举出来源于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单体,可以举出在分子内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和1个以上的芳香环(例如苯环、萘环等)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以举出具有苯基、苯氧基乙基、或苄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来源于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100质量份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质量份以上且16质量份以下。
作为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还可以举出来源于苯乙烯系单体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乙烯基系单体的结构单元、来源于在分子内具有多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来源于(甲基)丙烯酰胺系单体的结构单元等。
作为苯乙烯系单体,可以举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三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己基苯乙烯、庚基苯乙烯、辛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氟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碘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硝基苯乙烯;乙酰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以及二乙烯基苯。
作为乙烯基系单体,可以举出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2-乙基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脂肪酸乙烯酯;氯乙烯、溴乙烯等卤代乙烯;偏二氯乙烯等偏二卤乙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咔唑等含氮杂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共轭二烯;以及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
作为在分子内具有多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可以举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在分子内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在分子内具有3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
作为(甲基)丙烯酰胺系单体,可以举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4-羟基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5-羟基戊基)(甲基)丙烯酰胺、N-(6-羟基己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3-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2-(2-氧代-1-咪唑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2-丙烯酰基氨基-2-甲基-1-丙磺酸、N-(甲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1-甲基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1-甲基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2-甲基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1,1-二甲基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2-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1-甲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1-甲基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2-甲基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丁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1,1-二甲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其中,优选N-(甲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及N-(2-甲基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万~250万。若重均分子量为50万以上,则高温环境中的粘合剂层的耐久性提高,易于抑制被粘物与粘合剂层之间的翘起剥落、粘合剂层的凝聚破坏等不佳状况。若重均分子量为250万以下,则从涂布性的观点考虑有利。从兼顾粘合剂层的耐久性及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性的观点出发,重均分子量优选为60万~180万,更优选为70万~170万,特别优选为100万~160万。另外,以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表示的分子量分布(Mw/Mn)通常为2~10,优选为3~8,更优选为3~6。重均分子量可以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来分析,是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值。
在使(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制成浓度20质量%的溶液时,25℃的粘度优选为20Pa·s以下,更优选为0.1~15Pa·s。若为该范围的粘度,则从将粘合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时的涂布性的观点出发是有利的。需要说明的是,粘度可以利用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来测定。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例如可以利用溶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公知的方法来制造,特别优选溶液聚合法。作为溶液聚合法,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的方法,即,将单体及有机溶剂混合,在氮气气氛下,添加热聚合引发剂,在40~90℃、优选在50~8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搅拌3~15小时左右。为了控制反应,在聚合中,可以连续地或间歇地添加单体、热聚合引发剂。该单体、热聚合引发剂也可以是添加到有机溶剂中的状态。作为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举出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丙醇、异丙醇等脂肪族醇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等。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公知的热聚合引发剂。另外,也可以取代热聚合引发剂而使用光聚合引发剂,也可以使用利用紫外线等的聚合法。
对于树脂(A)的含量,在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中,通常为50质量%~99.9质量%,优选为60质量%~95质量%,更优选为70质量%~90质量%。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在波长360nm以上显示极大吸收。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优选在波长360nm以上且波长420nm以下之间显示极大吸收,更优选在波长370nm以上且波长410nm以下之间显示极大吸收。通过在波长360nm以上显示极大吸收,即使是少量的添加,也可以高效地吸收波长380nm附近的光。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满足下述式(1)及式(2)。
ε(380)≥25 (1)
[式(1)中,ε(380)表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波长380nm处的克分子吸光系数。克分子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cm)。]
ε(380)/ε(420)≥20 (2)
[式(2)中,ε(380)表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波长380nm处的克分子吸光系数,ε(420)表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波长420nm处的克分子吸光系数。
克分子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cm)。]
ε(380)的值优选为30L/(g·cm)以上,更优选为35L/(g·c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L/(g·c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00L/(g·cm)以上,通常为10000L/(g·cm)以下。越是ε(380)的值大的化合物,越易于吸收波长380nm的光,越易于体现紫外线所致的劣化抑制功能。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ε(380)/ε(420)的值优选为25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特别优选为100以上。由包含ε(380)/ε(420)的值大的化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不阻碍显示装置的色彩表现地吸收380nm附近的紫外线。另外,能够抑制所层叠的光学膜(相位差膜)、有机EL元件等显示装置的光劣化。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优选在分子内不包含部花青结构。
本发明中所谓部花青结构,是指以N-C=C-C=C表示的部分结构。但是,本发明的部花青结构不包含将以N-C=C-C=C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全部作为环的构成要素的芳香族稠合环(例如吲哚环、苯并三唑环、苯并咪唑环、异吲哚环、喹啉环等)。即,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可以在分子内包含将以N-C=C-C=C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全部作为环的构成要素的芳香族稠合环。
作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可以使用市售品,可以举出FUV-002B(富士胶片公司制)等。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含量相对于树脂(A)100质量份通常为0.01~50质量份,优选为0.1~20质量份,更优选为0.5~1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0~5质量份。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是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并且在波长300nm以上且波长小于360nm具有极大吸收的单体。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优选在波长320nm以上且波长355nm以下显示极大吸收,更优选在波长330nm以上且波长350nm以下显示极大吸收。
作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可以举出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噁唑啉基、氮丙啶基、乙烯基醚基等阳离子性聚合性基团;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等自由基性聚合性基团。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优选为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等自由基性聚合性基团。作为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乙烯基、α-甲基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烯丙基、苯乙烯基、(甲基)丙烯酰胺基、乙烯基磺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例如可以举出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苯并咪唑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三嗪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不具有聚合性的氰基丙烯酸酯骨架的化合物等。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例如可以举出以下记载的化合物等。
2-[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2-(4-乙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2-(4-丁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2-(4-苯甲酰基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4-[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
4-[2-(4-乙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
4-[2-(4-丁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
4-[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
4-[2-(4-苯甲酰基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
2-[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2-(4-辛基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2-(4-甲氧基-5-叔丁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2-(4-甲氧基-3-叔丁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2-(4-甲氧基-3-甲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
2-[2-羟基-5-(甲基丙烯酰基)苯基]-2H-苯并三唑、
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
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基]-2H-苯并三唑、
N-[3-苯并三唑-2-基-2-羟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甲酰基]-2-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2-[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2-[2-(4-乙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2-[2-(4-丁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2-[2-(4-苯甲酰基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4-[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丙烯酸酯、
4-[2-(4-乙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丙烯酸酯、
4-[2-(4-丁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丙烯酸酯、
4-[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丙烯酸酯、
2-[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4-[2-(4-苯甲酰基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丁基丙烯酸酯、
2-[2-(4-辛基氧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2-[2-(4-甲氧基-5-叔丁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2-[2-(4-甲氧基-3-叔丁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2-[2-(4-甲氧基-3-甲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5-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2-[2-羟基-5-(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
2-[2-羟基-5-(丙烯酰基)苯基]-2H-苯并三唑、
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
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基]-2H-苯并三唑、
N-[3-苯并三唑-2-基-2-羟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烯酰胺、
2-羟基-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
2-羟基-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
2-羟基-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二苯甲酮、
2-羟基-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二苯甲酮、
2-羟基-4-(2-甲基-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二苯甲酮、
2,4-二苯基-6-[2-羟基-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均三嗪、
2,4-二苯基-6-[2-羟基-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均三嗪、
2,4-双(2-甲基苯基)-6-[2-羟基-4-(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基氧基)苯基]-均三嗪、
2,4-双(2-甲基苯基)-6-[2-羟基-4-(3-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基氧基)苯基]-均三嗪、
2,4-双(2-甲氧基苯基)-6-[2-羟基-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均三嗪、
2,4-双(2-甲氧基苯基)-6-[2-羟基-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均三嗪、
2,4-双(2-乙基苯基)-6-[2-羟基-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均三嗪、
2,4-双(2-乙基苯基)-6-[2-羟基-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均三嗪、
2,4-双(2-乙氧基苯基)-6-[2-羟基-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均三嗪、
2,4-双(2-乙氧基苯基)-6-[2-羟基-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均三嗪等。
另外,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也可以是下述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3585052040000161
另外,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可以使用市售品,具体而言,可以举出“RUVA-93”(大塚化学株式会社)、“CHISORB 5687”(Double bond Chemical公司)、“Tinuvin R 796”(BASF)等。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优选为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三嗪骨架的化合物或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
<光选择吸收树脂(C-2)>
光选择吸收树脂(C-2)是在波长300nm以上且波长小于360nm显示极大吸收的树脂。光选择吸收树脂(C-2)优选在波长320nm以上且波长355nm以下显示极大吸收,更优选在波长330nm以上且波长350nm以下显示极大吸收。
作为光选择吸收树脂(C-2),例如可以举出包含来源于上述的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的结构单元(以下有时称作结构单元(C-1))的树脂等。光选择吸收树脂(C-2)可以是包含结构单元(C-1)的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光选择吸收树脂(C-2)优选为包含结构单元(C-1)的共聚物。
光选择吸收树脂(C-2)中优选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含有0.1~90质量%的结构单元(C-1),更优选含有1~75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5~60质量%,特别优选为10~50质量%。
作为光选择吸收树脂(C-2)在结构单元(C-1)以外包含的结构单元,可以举出来源于上述的形成树脂(A)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来源于上述的式(a)所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上述的具有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上述的苯乙烯系单体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上述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上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系单体的结构单元等。
作为光选择吸收树脂(C-2)在结构单元(C-1)以外包含的结构单元,优选来源于上述的式(a)所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上述的具有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等,更优选来源于上述的式(a)所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来源于具有羟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酰胺系单体的结构单元等。特别优选为来源于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等的结构单元。
光选择吸收树脂(C-2)可以是市售品,也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12-25811号公报)合成。
作为光选择吸收树脂(C-2),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2-25811号公报中记载的树脂。另外,作为光选择吸收树脂(C-2)的市售品,可以举出VANARESIN UVR系列(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等。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或光选择吸收树脂(C-2)的含量相对于树脂(A)100质量份通常为0.1~70质量份,优选为1.0~50质量份,更优选为5.0~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7.5~2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0~20质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包含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及光选择吸收树脂(C-2)双方的情况下,只要其合计为上述范围即可。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与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的含有比(质量比)通常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1/1~10/1,优选为2/1~5/1。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与光选择吸收树脂(C-2)的含有比(质量比)通常为光选择吸收树脂(C-2)/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1/1~10/1,优选为2/1~5/1。
在包含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及光选择吸收树脂(C-2)双方的情况下,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及光选择吸收树脂(C-2)的合计与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含有比(质量比)通常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及光选择吸收树脂(C-2)的合计/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1/1~10/1,优选为2/1~5/1。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还包含引发剂(D)、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交联剂(F)。
<引发剂(D)>
引发剂(D)只要是引起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或根据需要含有的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的聚合反应的化合物即可。引发剂(D)可以是通过吸收热能而引起聚合反应的化合物(热聚合引发剂)、通过吸收光能而引起聚合反应的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任意者。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光,优选为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或电子束之类的活性能量射线。
作为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因加热等而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热自由基产生剂)、因加热等而产生酸的化合物(热产酸剂)、因加热等而产生碱的化合物(热产碱剂)等。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通过吸收光能而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光自由基产生剂)、通过吸收光能而产生酸的化合物(光产酸剂)、通过吸收光能而产生碱的化合物(光产碱剂)等。
引发剂(D)优选选择适于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或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的聚合反应的引发剂,优选为自由基产生剂,更优选为光自由基产生剂。作为自由基产生剂,例如可以举出热自由基产生剂及光自由基产生剂。
引发剂(D)可以包含2种以上,也可以并用光自由基产生剂和热自由基产生剂。
自由基产生剂例如可以举出烷基苯酮化合物、苯偶姻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肟酯化合物、膦化合物等。自由基产生剂优选为光自由基产生剂,从聚合反应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肟酯系光自由基产生剂。通过使用肟酯系自由基产生剂,即使是照度或光量弱的固化条件,也能够提高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自由基固化成分(E)的反应率。
作为烷基苯酮化合物,可以举出α-氨基烷基苯酮化合物、α-羟基烷基苯酮化合物、α-烷氧基烷基苯酮化合物。
作为α-氨基烷基苯酮化合物,可以举出2-甲基-2-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丙烷-1-酮、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2-苄基丁烷-1-酮、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2-(4-甲基苯基甲基)丁烷-1-酮等,优选举出2-甲基-2-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丙烷-1-酮、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2-苄基丁烷-1-酮等。α-氨基烷基苯酮化合物可以使用Irgacure(注册商标)127、184、369、369E、379EG、651、907、1173、2959(以上为BASF Japan(株)制)、SEIKUOL(注册商标)BEE(精工化学公司制)等市售品。
作为苯偶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等。
作为二苯甲酮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基硫醚、3,3’,4,4’-四(叔丁基过氧化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作为肟酯化合物,可以举出N-苯甲酰基氧基-1-(4-苯硫基苯基)丁烷-1-酮-2-亚胺、N-苯甲酰基氧基-1-(4-苯硫基苯基)辛烷-1-酮-2-亚胺、N-乙酰氧基-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乙烷-1-亚胺、N-乙酰氧基-1-[9-乙基-6-{2-甲基-4-(3,3-二甲基-2,4-二氧杂环戊基甲基氧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乙烷-1-亚胺等。肟化合物也可以使用Irgacure OXE-01、OXE-02、OXE-03(以上为BASF Japan公司制)、N-1919、NCI-730、NCI-831、NCI-930(ADEKA公司制)、PBG3057(TRONLY公司制)等市售品。
作为膦化合物,可以举出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等酰基氧化膦。膦化合物可以举出Irgacure(注册商标)TPO、Irgacure 819(BASF Japan(株)制)等。
产酸剂可以举出芳香族碘鎓盐、芳香族锍盐等鎓盐;芳香族重氮盐;铁-芳烃络合物等。
芳香族碘鎓盐是具有二芳基碘鎓阳离子的化合物,作为该阳离子,在典型的情况下可以举出二苯基碘鎓阳离子。芳香族锍盐是具有三芳基锍阳离子的化合物,作为该阳离子,在典型的情况下可以举出三苯基锍阳离子、4,4’-双(二苯基锍基)二苯基硫醚阳离子等。芳香族重氮盐是具有重氮阳离子的化合物,作为该阳离子,在典型的情况下可以举出苯重氮阳离子。另外,铁-芳烃络合物在典型的情况下是环戊二烯基铁(II)芳烃阳离子络盐。
上面给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anion)配对而构成光阳离子产生剂。若举出构成光阳离子产生剂的阴离子的例子,则有特殊磷系阴离子[(Rf)nPF6-n]-、六氟磷酸根阴离子PF6 -、六氟锑酸根阴离子SbF6 -、五氟羟基锑酸根阴离子SbF5(OH)-、六氟砷酸根阴离子AsF6 -、四氟硼酸根阴离子BF4 -、四(五氟苯基)硼酸根阴离子B(C6F5)4 -等。其中,从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固化性及所得的粘合剂层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特殊磷系阴离子[(Rf)nPF6-n]-、六氟磷酸根阴离子PF6 -、四(五氟苯基)硼酸根阴离子B(C6F5)4 -、六氟锑酸根阴离子SbF6 -
作为光产碱剂,可以举出氨基甲酸酯化合物、α-氨基酮化合物、季铵化合物、O-酰基肟化合物、氨基环丙烯酮化合物等。
作为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1-(2-蒽醌基)乙基1-哌啶羧酸酯、1-(2-蒽醌基)乙基1H-2-乙基咪唑-1-羧酸酯、9-蒽基甲基1-哌啶羧酸酯、9-蒽基甲基N,N-二乙基氨基甲酸酯、9-蒽基甲基N-丙基氨基甲酸酯、9-蒽基甲基N-环己基氨基甲酸酯、9-蒽基甲基1H-咪唑-1-羧酸酯、9-蒽基甲基N,N-二辛基氨基甲酸酯、9-蒽基甲基1-(4-羟基哌啶)羧酸酯、1-芘基甲基1-哌啶羧酸酯、双〔1-(2-蒽醌基)乙基〕1,6-己二基双氨基甲酸酯、双(9-蒽基甲基)1,6-己二基双氨基甲酸酯等。
作为α-氨基酮化合物,例如已知有如下所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1-苯基-2-(4-吗啉基苯甲酰基)-2-二甲基氨基丁烷、2-(4-甲硫基苯甲酰基)-2-吗啉基丙烷等。
作为成为光产碱剂的季铵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1-(4-苯硫基苯甲酰甲基)-1-氮阳离子-4-氮杂双环[2,2,2]辛烷四苯基硼酸盐、5-(4-苯硫基苯甲酰甲基)-1-氮杂-5-氮阳离子双环[4,3,0]-5-壬烯四苯基硼酸盐、8-(4-苯硫基苯甲酰甲基)-1-氮杂-8-氮阳离子双环[5,4,0]-7-十一烯四苯基硼酸盐等。
作为成为光产碱剂的氨基环丙烯酮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二乙基氨基-3-苯基环丙烯酮、2-二乙基氨基-3-(1-萘基)环丙烯酮、2-吡咯烷基-3-苯基环丙烯酮、2-咪唑基-3-苯基环丙烯酮、2-异丙基氨基-3-苯基环丙烯酮等。
作为热产碱剂,可以举出2-(4-联苯基)-2-丙基氨基甲酸酯、以及1、1-二甲基-2-氰基乙基氨基甲酸酯等氨基甲酸酯衍生物、脲、N,N,N′-三甲基脲等脲衍生物、1,4-二氢烟酰胺等二氢吡啶衍生物、双氰胺、有机盐、无机盐等由酸和碱形成的盐等。
引发剂(D)的含量相对于树脂(A)100质量份通常为0.01~2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5~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3质量份。
<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
作为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可以举出因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发生固化的单体或低聚物等。
作为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可以举出单官能或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苯乙烯系化合物、乙烯基系化合物等。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可以举出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以及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优选为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举出在分子内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分子内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在其烷基的碳数为3以上的情况下,可以是直链、支链、环状的任意者。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另外,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还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萜烯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等具有四氢糠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甲酯、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酯、1,4-环己烷二甲醇单丙烯酸酯等在烷基部位具有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乙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在烷基部位具有醚键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此外,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举出在烷基部位具有羟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在烷基部位具有羧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在烷基部位具有羟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或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在烷基部位具有羧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羧基乙酯、ω-羧基-聚己内酯(n=2)单(甲基)丙烯酸酯、1-[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1-[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酯、1-[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丁二酸酯、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偏苯三酸酯、N-(甲基)丙烯酰氧基-N’,N’-二羧基甲基-对苯二胺等。
(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优选为在N-位具有取代基的(甲基)丙烯酰胺。该N-位的取代基的典型例为烷基,但也可以与(甲基)丙烯酰胺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该环可以在具有碳原子及(甲基)丙烯酰胺的氮原子的基础上,还具有氧原子作为成环原子。此外,在构成该环的碳原子处,可以键合有烷基、氧代基(=O)之类的取代基。
作为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可以举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正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己基(甲基)丙烯酰胺之类的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之类的N,N-二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另外,N-取代基也可以是具有羟基的烷基,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N-羟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此外,作为形成上述的5元环或6元环的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N-丙烯酰基吡咯烷、3-丙烯酰基-2-噁唑烷酮、4-丙烯酰基吗啉、N-丙烯酰基哌啶、N-甲基丙烯酰基哌啶等。
作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举出: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聚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氧化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四氟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卤素取代亚烷基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脂肪族多元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氢化二环戊二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氢化二环戊二烯或三环癸烷二烷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1,3-二噁烷-2,5-二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别名:二氧杂环己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氧杂环己烷二醇或二氧杂环己烷二烷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双酚A环氧乙烷加成物二丙烯酸酯体、双酚F环氧乙烷加成物二丙烯酸酯体等双酚A或双酚F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的丙烯酸加成物、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的丙烯酸加成物等双酚A或双酚F的环氧二(甲基)丙烯酸酯;
硅酮二(甲基)丙烯酸酯;
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
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环己基]丙烷;
2-(2-羟基-1,1-二甲基乙基)-5-乙基-5-羟基甲基-1,3-二噁烷〕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举出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基化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以上的脂肪族多元醇的多(甲基)丙烯酸酯;3官能以上的卤素取代多元醇的多(甲基)丙烯酸酯;甘油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三(甲基)丙烯酸酯;1,1,1-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丙烷;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可以举出A-DPH-12E、A-TMPT、A-9300(新中村化学(株)公司制)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可以举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聚酯(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环氧(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等。
所谓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是在分子内具有氨基甲酸酯键(-NHCOO-)及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是在分子内分别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基及至少1个羟基的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与多异氰酸酯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生成物、使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得的含有末端异氰酸基的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与在分子内分别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基及至少1个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生成物等。
上述氨基甲酸酯化反应中使用的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例如可以是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其具体例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外的具体例包括N-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N-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
作为提供给与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多异氰酸酯,可以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对这些二异氰酸酯中的芳香族的异氰酸酯类进行加氢而得的二异氰酸酯(例如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二苄基苯三异氰酸酯等二-或三-异氰酸酯、以及使上述的二异氰酸酯多聚化而得的多异氰酸酯等。
另外,作为为了利用与多异氰酸酯的反应制成含有末端异氰酸基的氨基甲酸酯化合物而使用的多元醇,除了可以使用芳香族、脂肪族或脂环式的多元醇以外,还可以使用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作为脂肪族及脂环式的多元醇,可以举出1,4-丁二醇、1,6-己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双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二羟甲基庚烷、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甘油、氢化双酚A等。
聚酯多元醇是利用上述的多元醇与多元羧酸或其酸酐的脱水缩合反应得到的物质。如果对可以是酸酐的物质附加“(酐)”地表示多元羧酸或其酸酐的例子,则有丁二酸(酐)、己二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偏苯三酸(酐)、均苯四酸(酐)、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等。
聚醚多元醇除了可以是聚亚烷基二醇以外,还可以是利用上述的多元醇或二羟基苯类与环氧烷烃的反应得到的聚氧化烯改性多元醇等。
所谓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是指在分子内具有酯键和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低聚物。
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例如可以通过使(甲基)丙烯酸、多元羧酸或其酸酐、以及多元醇进行脱水缩合反应而得到。
作为多元羧酸或其酸酐,可以举出丁二酸酐、己二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偏苯三酸酐、均苯四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丁二酸、马来酸、衣康酸、偏苯三酸、均苯四酸、六氢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
作为多元醇,可以举出1,4-丁二醇、1,6-己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双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二羟甲基庚烷、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甘油、氢化双酚A等。
环氧(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例如可以利用多缩水甘油醚与(甲基)丙烯酸的加成反应得到。环氧(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
作为多缩水甘油醚,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等。
作为苯乙烯系化合物,可以举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三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己基苯乙烯、庚基苯乙烯、辛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氟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碘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硝基苯乙烯;乙酰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以及二乙烯基苯。
作为乙烯基系单体,可以举出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2-乙基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脂肪酸乙烯酯;氯乙烯、溴乙烯等卤代乙烯基化合物;偏二氯乙烯等偏二卤乙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咔唑等含氮杂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共轭二烯;以及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
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优选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更优选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优选为3官能以上。
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的含量相对于树脂(A)100质量份通常为0.5~100质量份,优选为1~70质量份,更优选为3~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3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7.5~20质量份。
<交联剂(F)>
作为交联剂(F),可以举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等,特别是从粘合剂组合物的可使用时间及粘合剂层的耐久性、交联速度等观点出发,优选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优选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异氰酸基(-NCO)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芳香族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等)等。另外,交联剂(F)也可以是所述异氰酸酯系化合物的利用多元醇化合物的加成物(加合物)[例如利用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的加成物]、异氰脲酸酯化物、缩二脲型化合物、与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丙烯酸类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聚异戊二烯多元醇等进行加成反应而得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型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等衍生物。交联剂(F)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它们当中,在代表性的情况下,可以举出芳香族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脂肪族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它们的利用多元醇化合物(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的加成物、或异氰脲酸酯体。若交联剂(F)为芳香族异氰酸酯系化合物和/或它们的利用多元醇化合物、或异氰脲酸酯体的加成物,则或许由于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交联密度(或交联结构),因此可以提高粘合剂层的耐久性。特别是,若为甲苯二异氰酸酯系化合物和/或它们的利用多元醇化合物的加成物,则例如即使在将粘合剂层应用于偏振板等时,也可以提高耐久性。
交联剂(F)的含量相对于树脂(A)100质量份通常为0.01~25质量份,优选为0.1~15质量份,更优选为0.15~7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25~2质量份。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还含有硅烷化合物(G)。
作为硅烷化合物(G),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乙氧基二甲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硅烷化合物(G)也可以是硅酮低聚物。若将硅酮低聚物的具体例以单体之间的组合的形式来表述,则如下所示。
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等含有巯基丙基的低聚物;巯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巯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巯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巯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等含有巯基甲基的低聚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等含有3-环氧丙氧基丙基的共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等含有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的低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等含有丙烯酰氧基丙基的低聚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等含有乙烯基的低聚物;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等含有氨基的共聚物等。
硅烷化合物(G)可以为下述式(g1)所示的硅烷化合物。
Figure BDA0003585052040000301
[式中,A表示碳数1~20的烷二基或碳数3~20的二价的脂环式烃基,构成该烷二基及该脂环式烃基的-CH2-可以被置换为-O-或-CO-,R41表示碳数1~5的烷基,R42、R43、R44、R45及R4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
作为A所示的碳数1~20的烷二基,可以举出亚甲基、1,2-乙二基、1,3-丙二基、1,4-丁二基、1,5-戊二基、1,6-己二基、1,7-庚二基、1,8-辛二基、1,9-壬二基、1,10-癸二基、1,12-十二烷二基、1,14-十四烷二基、1,16-十六烷二基、1,18-十八烷二基及1,20-二十烷二基。作为碳数3~20的二价的脂环式烃基,可以举出1,3-环戊二基及1,4-环己二基。作为构成该烷二基及该脂环式烃基的-CH2-被置换为-O-或-CO-的基团,可以举出-CH2CH2-O-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O-CH2CH2-、-CH2CH2-CO-O-CH2CH2-、-CH2CH2-O-CH2CH2-CO-O-CH2CH2-、-CH2CH2CH2CH2-O-CH2CH2-及-CH2CH2CH2CH2-O-CH2CH2CH2CH2-。
作为R41~R46所示的碳数1~5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及戊基,作为R42~R46所示的碳数1~5的烷氧基,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及戊氧基。
作为式(g1)所示的硅烷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烷、1,2-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烷、1,2-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烷、1,3-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烷、1,3-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烷、1,4-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丁烷、1,4-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丁烷、1,5-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戊烷、1,5-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戊烷、1,6-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己烷、1,6-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己烷、1,6-双(三丙氧基甲硅烷基)己烷、1,8-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辛烷、1,8-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辛烷、1,8-双(三丙氧基甲硅烷基)辛烷等双(三C1-5烷氧基甲硅烷基)C1-10烷烃;双(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甲烷、1,2-双(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乙烷、1,2-双(二甲氧基乙基甲硅烷基)乙烷、1,4-双(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丁烷、1,4-双(二甲氧基乙基甲硅烷基)丁烷、1,6-双(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己烷、1,6-双(二甲氧基乙基甲硅烷基)己烷、1,8-双(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辛烷、1,8-双(二甲氧基乙基甲硅烷基)辛烷等双(二C1-5烷氧基C1-5烷基甲硅烷基)C1-10烷烃;1,6-双(甲氧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己烷、1,8-双(甲氧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辛烷等双(单C1-5烷氧基-二C1-5烷基甲硅烷基)C1-10烷烃等。它们当中,优选1,2-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烷、1,3-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烷、1,4-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丁烷、1,5-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戊烷、1,6-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己烷、1,8-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辛烷等双(三C1-3烷氧基甲硅烷基)C1-10烷烃,特别优选1,6-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己烷、1,8-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辛烷。
硅烷化合物(G)的含量相对于树脂(A)100质量份通常为0.01~2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15~7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25~2质量份。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还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防静电剂、溶剂、交联催化剂、增粘剂、增塑剂、软化剂、颜料、防锈剂、无机填料、光散射性微粒等添加剂。
本发明的粘合剂层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操作来形成,即,将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而制成含有溶剂的粘合剂组合物,然后,将其涂布于基材的表面,使之干燥后进行活性能量射线照射。本发明的粘合剂层也可以称作粘合剂组合物的光固化物。
作为基材,适合为塑料膜,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实施了脱模处理的剥离膜。作为剥离膜,可以举出对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芳酯等树脂的膜的一个面实施了硅酮处理等脱模处理的膜。
使由含有溶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涂布膜干燥的条件(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可以根据其组成、浓度适当地设定,优选为60~150℃、1~60分钟。
涂布膜的干燥后的活性能量射线照射优选为紫外线照射。照射的紫外线的照度优选为10mW/cm2~3000mW/cm2。另外,紫外线的累计光量优选为10mJ/cm2~5000mJ/cm2
进行紫外线照射的紫外线灯可以为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LED灯。
本发明的粘合剂层优选为满足下述式(3)的粘合剂层,更优选为还满足式(4)的粘合剂层。
A(380)≥0.6 (3)
[式(3)中,A(380)表示波长380nm处的吸光度。]
A(380)/A(420)≥5 (4)
[式(4)中,A(380)表示波长380nm处的吸光度,A(420)表示波长420nm处的吸光度。]
A(380)的值越大,则表示波长380nm处的吸收越高。若A(380)的值小于0.6,则波长380nm处的吸收低,易于引起易于因紫外线附近的光而发生劣化的构件(例如有机EL元件等显示装置、液晶系相位差膜等)的劣化。A(380)的值优选为0.75以上,更优选为0.85以上,特别优选为1.0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然而通常为10以下。
A(380)/A(420)的值表示波长380nm处的吸收的大小相对于波长420nm处的吸收的大小的比值,该值越大,则表示在紫外线附近的波长区域越有特异性吸收。A(380)/A(420)的值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特别优选为100以上。
本发明的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小于200μm,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μm以下或小于12μm,更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7μm以下。另外,通常为0.1μm以上,优选为0.5μm以上,更优选为1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μm以上。
根据本发明,例如即使在小于12μm的薄的粘合层中,也能够充分地吸收紫外线,因此从显示装置的薄膜化的观点出发有利。
本发明的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通常为50~99.9质量%,优选为60~99质量%,更优选为70~9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75~90质量%。
<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及由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例如可以用于光学膜的贴合等。
在本发明的粘合剂层的至少一个面层叠有光学膜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也包含于本发明中。
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可以通过如下操作来形成,即,将所述粘合剂组合物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而制成含有溶剂的粘合剂组合物,然后,将其涂布于光学膜的表面,使之干燥后进行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剥离膜上同样地形成粘合剂层、并将该粘合剂层层叠(转印)在光学膜的表面而得到。
光学膜是具有透射、反射、吸收光线等光学功能的膜。
光学膜可以是单层的膜,也可以是多层的膜。光学膜例如可以举出偏振膜、相位差膜、增亮膜、防眩膜、防反射膜、扩散膜、聚光膜等,优选为偏振膜、相位差膜或它们的层叠膜。
聚光膜是以控制光路等为目的而使用的膜,可以是棱镜阵列片、透镜阵列片、附设有圆点的片等。
增亮膜是以提高应用了偏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为目的而使用的膜。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以将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彼此不同的薄膜层叠多片而在反射率中产生各向异性的方式设计的反射型偏振光分离片、在基材膜上支承有胆甾型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膜、其取向液晶层的圆偏振光分离片等。
偏振膜是具有如下性质的膜,即,吸收具有与其吸收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透射具有与吸收轴正交的(与透射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例如可以使用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吸附二色性色素并使该二色性色素取向的膜。
作为二色性色素,例如可以举出碘、二色性有机染料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摩尔%~100摩尔%,优选为98摩尔%以上。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被改性,例如可以是由醛改性了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优选为1500~5000。
通常,使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而得的膜作为偏振膜的原材膜。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制膜。原材膜的厚度通常为1~150μm,若考虑拉伸的容易度等,则优选为10μm以上。
偏振膜例如如下所示地制造,即,对原材膜实施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用二色性色素将膜染色而吸附该二色性色素的工序、用硼酸水溶液处理膜的工序、以及对膜进行水洗的工序,最后进行干燥而制造。偏振膜的厚度通常为1~30μm,从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的薄膜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0μm以下。
偏振膜的至少一个面优选为经由粘接剂设有保护膜的偏振板。
作为粘接剂,使用公知的粘接剂,可以是水系粘接剂,也可以是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
作为水系粘接剂,可以举出惯用的水系粘接剂(例如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形成的粘接剂、水系二剂型氨基甲酸酯系乳液粘接剂、醛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羟甲基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胺化合物、多价金属盐等交联剂等)。它们当中,可以合适地使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形成的水系粘接剂。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水系粘接剂的情况下,优选在将偏振膜与保护膜贴合后,为了除去水系粘接剂中含有的水而实施使之干燥的工序。干燥工序后,可以设置例如在20~4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熟化的熟化工序。由水系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剂层通常为0.001~5μm。
所谓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是指因照射紫外线、电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包含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的固化性组合物、包含光反应性树脂的固化性组合物、包含粘结剂树脂及光反应性交联剂的固化性组合物等,优选为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
作为将偏振膜与保护膜贴合的方法,可以举出对它们的至少任意一方的贴合面实施皂化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的方法等。在偏振膜的两面贴合保护膜时,用于将这些树脂膜贴合的粘接剂可以是同种的粘接剂,也可以是不同种的粘接剂。
作为保护膜,优选为由具有透光性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膜。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的膜。在偏振膜的两面设置保护膜时,所使用的保护膜可以是包含不同的热塑性树脂的膜,也可以是包含相同的热塑性树脂的膜。
在偏振膜的至少一个面层叠保护膜时,保护膜优选为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的保护膜。通过使用这些膜,可以在不损害偏振膜的光学特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高温环境中的偏振膜的收缩。需要说明的是,保护膜也可以是阻氧层。
作为偏振板的优选的构成,是在偏振膜的至少一个面经由粘接剂层层叠有保护膜的偏振板。在仅在偏振膜的一个面层叠保护膜时,更优选层叠于可视侧。层叠于可视侧的保护膜优选为包含三乙酰纤维素系树脂或环烯烃系树脂的保护膜。保护膜可以是未拉伸膜,也可以沿任选的方向拉伸而具有相位差。可以在层叠于可视侧的保护膜的表面设置硬涂层、防眩层等表面处理层。
在偏振膜的两面层叠保护膜时,面板侧(与可视侧相反的一侧)的保护膜优选为包含三乙酰纤维素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的保护膜或相位差膜。相位差膜可以是后述的零延迟膜。
所谓相位差膜,是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膜,例如可以举出通过将包含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酯、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烯烃、聚环烯烃、聚苯乙烯、聚砜、聚醚砜、聚偏二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酰纤维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聚氯乙烯等的高分子膜拉伸至1.01~6倍左右而得的拉伸膜等。在拉伸膜中,优选为对乙酰纤维素、聚酯、聚碳酸酯膜、环烯烃系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得的高分子膜。另外,相位差膜也可以是通过将液晶性化合物向基材涂布、并进行取向而显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相位差膜。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相位差膜包括零延迟膜,也包括被称作单轴性相位差膜、低光弹性模量相位差膜、大视角相位差膜等的膜。
所谓零延迟膜,是指正面延迟Re与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均为-15~15nm、在光学上各向同性的膜。作为零延迟膜,可以举出包含纤维素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环烯烃系树脂等)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的树脂膜,从易于控制延迟值、也易于获取的方面考虑,优选纤维素系树脂或聚烯烃系树脂。零延迟膜也可以作为保护膜使用。作为零延迟膜,可以举出由富士胶片(株)销售的“Z-TAC”(商品名)、由Konica MinoltaOpto(株)销售的“Zerotac(注册商标)”、由日本ZEON(株)销售的“ZF-14”(商品名)等。
本发明的光学膜中,相位差膜优选为通过涂布液晶性化合物并进行取向而显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相位差膜。
作为利用液晶性化合物的涂布、取向来显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膜,可以举出以下的第一方式~第五方式。
第一方式:棒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支承基材沿水平方向进行了取向的相位差膜
第二方式:棒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支承基材沿垂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相位差膜
第三方式:棒状液晶化合物在面内以螺旋状改变取向的方向的相位差膜
第四方式: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发生倾斜取向的相位差膜
第五方式: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支承基材沿垂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双轴性的相位差膜
例如,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中使用的光学膜,可以合适地使用第一方式、第二方式、第五方式。或者也可以将这些方式的相位差膜层叠后使用。
在相位差膜为包含处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下的聚合物的层(以下有时称作“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情况下,相位差膜优选具有逆波长分散性。所谓逆波长分散性,是短波长处的液晶取向面内相位差值小于长波长处的液晶取向面内相位差值的光学特性,优选相位差膜满足下述式(7)及式(8)。需要说明的是,Re(λ)表示对于波长λnm的光而言的面内相位差值。
Re(450)/Re(550)≤1 (7)
1≤Re(630)/Re(550) (8)
本发明的光学膜中,在相位差膜为第一方式并且具有逆波长分散性的情况下,由于显示装置中的黑显示时的着色减少,因此优选,若所述式(7)中0.82≤Re(450)/Re(550)≤0.93则更优选。此外优选120≤Re(550)≤150。
作为相位差膜为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膜时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以举出液晶便览(液晶便览编辑委员会编、丸善(株)平成12年10月30日发行)的“3.8.6网络(完全交联型)”、“6.5.1液晶材料b.聚合性向列液晶材料”中记载的化合物中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以及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7010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636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2077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16267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6-81035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7/043438号及日本特开2011-207765号公报中记载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等。
对于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下的聚合物来制造相位差膜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
在第二方式的情况下,正面相位差值Re(550)只要调整为0~10nm的范围、优选调整为0~5nm的范围即可,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只要调整为-10~-300nm的范围、优选调整为-20~-200nm的范围即可。对于表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可以根据以面内的快轴作为倾斜轴倾斜50度而测定的相位差值R50和面内的相位差值R0算出。即,对于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可以根据面内的相位差值R0、以快轴作为倾斜轴倾斜50度而测定出的相位差值R50、相位差膜的厚度d、以及相位差膜的平均折射率n0,利用以下的式(10)~(12)求出nx、ny及nz,将它们代入式(9)而算出。
Rth=[(nx+ny)/2-nz]×d (9)
R0=(nx-ny)×d (10)
R50=(nx-ny')×d/cos(φ) (11)
(nx+ny+nz)/3=n0 (12)
此处,
φ=sin-1〔sin(40°)/n0
ny'=ny×nz/〔ny 2×sin2(φ)+nz 2×cos2(φ)〕1/2
作为利用液晶性化合物的涂布、取向而显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膜、利用无机层状化合物的涂布而显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膜,可以举出被称作温度补偿型相位差膜的膜、由JX日矿日石能源(株)销售的“NH FILM”(商品名;棒状液晶发生倾斜取向的膜)、由富士胶片(株)销售的“WV FILM”(商品名;圆盘状液晶发生倾斜取向的膜)、由住友化学(株)销售的“VAC FILM”(商品名;完全双轴取向型的膜)、由住友化学(株)销售的“new VAC FILM”商品名;双轴取向型的膜)等。
相位差膜也可以是具有两个以上的层的多层膜。例如,可以举出在相位差膜的一面或两面层叠有保护膜的相位差膜、将两个以上的相位差膜经由粘合剂或粘接剂层叠而得的相位差膜。
将在本发明的粘合剂层设有剥离膜的层叠体、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以及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一例表示于图1~图5中。
图1中记载的在粘合剂层设有剥离膜的层叠体10为了对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1面进行临时性保护,是在粘合剂层1面贴合有剥离膜(隔离膜)2的状态。
图2中记载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10A是包含保护膜3、粘接剂层4、偏振膜5、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1、剥离膜2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保护膜3、粘接剂层4、以及偏振膜5构成偏振板100(光学膜40)。保护膜3可以具有相位差。另外,可以在保护膜3上还层叠有硬涂层等。
图3中记载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10B是包含保护膜3、粘接剂层4、偏振膜5、粘接剂层7、保护膜6、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1、相位差膜8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保护膜3、粘接剂层4、偏振膜5、粘接剂层7、以及保护膜6构成偏振板100(光学膜40)。
图4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10C及图5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10D是包含保护膜3、粘接剂层4、偏振膜5、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1、相位差膜110(光学膜40)、粘合剂层1a、发光元件30(液晶单元、有机EL单元)的光学层叠体。保护膜3、粘接剂层4、以及偏振膜5构成偏振板100(光学膜40)。粘合剂层1a可以是由公知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也可以是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
在如图4及图5所示那样相位差膜为多层膜的情况下,可以举出如图4所示那样包含相位差膜110(光学膜40)的构成,所述相位差膜110(光学膜40)是将对透射光赋予1/4波长的相位差的1/4波长相位差层70与对透射光赋予1/2波长的相位差的1/2波长相位差层50经由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60层叠而得的。另外,还可以举出如图5所示那样包含相位差膜110(光学膜40)的构成,所述相位差膜110(光学膜40)是将1/4波长相位差层50a与正C层80经由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60层叠而得的。
图4的赋予1/4波长的相位差的1/4波长相位差层70、以及对透射光赋予1/2波长的相位差的1/2波长相位差层50可以是上述第一方式的光学膜,也可以是第五方式的光学膜。在图4的构成的情况下,更优选至少一方为第五方式。
在图5的构成的情况下,1/4波长相位差层50a优选为上述第一方式的光学膜,更优选还满足式(7)、式(8)。
<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包含由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可以作为层叠于有机EL元件、液晶单元等显示元件的光学层叠体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
实施例
以下,给出实施例及比较例而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说明,然而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限定。例中,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及份只要没有特别指出,就是质量基准。
<极大吸收波长及克分子吸光系数ε测定>
将“FUV002B”(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的2-丁酮溶液(0.006g/L)放入1cm的石英池,将石英池安放于分光光度计UV-245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中,利用双光束法每步1nm地测定出300~800nm的波长范围的吸光度。根据所得的吸光度的值和溶液中的“FUV002B”的浓度、石英池的光路长度,算出每个波长的克分子吸光系数。
ε(λ)=A(λ)/CL
〔式中,ε(λ)表示波长λnm处的“FUV002B”的克分子吸光系数(L/(g·cm)),A(λ)表示波长λnm处的吸光度,C表示溶液中的“FUV002B”的浓度(g/L),L表示石英池的光路长度(cm)。〕
“FUV002B”的极大吸收波长为370nm。“FUV002B”的ε(380)为108.9L/(g·cm),ε(420)为0.2L/(g·cm),ε(380)/ε(420)为544.5。
(聚合例1):丙烯酸类树脂(A1)的制备
向具备冷凝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及搅拌机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作为溶剂的乙酸乙酯81.8份、丙烯酸丁酯96份、丙烯酸2-羟基乙基甲酯3份、以及丙烯酸1份的混合溶液,用氮气置换装置内的空气后在设为不含氧的同时将内温升高到55℃。其后,添加在乙酸乙酯10份中溶解有偶氮二异丁腈(聚合引发剂)0.14份的溶液的全部量。添加引发剂后在该温度保持1小时,然后在将内温保持为54~56℃的同时以添加速度17.3份/小时向反应容器内连续地加入乙酸乙酯,在丙烯酸类树脂的浓度达到35%的时刻停止乙酸乙酯的添加,此外从乙酸乙酯的添加开始到经过12小时为止以该温度进行保温。最后加入乙酸乙酯而将丙烯酸类树脂的浓度调节为20%,制备出丙烯酸类树脂的乙酸乙酯溶液。所得的丙烯酸类树脂的基于GPC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为147万,Mw/Mn为5.5。将其设为丙烯酸类树脂(A1)。需要说明的是,所得的丙烯酸类树脂(A1)在波长300nm~780nm的范围中不显示出极大吸收。
(实施例1):粘合剂组合物(1)的制作
相对于作为树脂(A)的丙烯酸类树脂(A1)的乙酸乙酯溶液(树脂浓度:20%)的固体成分100份,混合交联剂(F)(Tosoh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RONATE L”、异氰酸酯系化合物、固体成分75%)0.3份、硅烷化合物(G)(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KBM3066”)0.28份、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DPH-12E”、6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10份、引发剂(D)(株式会社ADEKA公司制:商品名“NCI-730”、作为肟酯系化合物的光自由基产生剂)1.5份、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FUV002B”)2.5份、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大塚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RUVA-93”、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10份,再以使固体成分浓度为14%的方式添加乙酸乙酯而得到粘合剂组合物(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交联剂的配合量是作为有效成分的质量份数。
实施例2~5及比较例1~11
除了如表1或表2所示地改变各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粘合剂组合物(2)~粘合剂组合物(16)。需要说明的是,交联剂的配合量是作为有效成分的质量份数,丙烯酸类树脂(A1)是固体成分的质量份数。
[表1]
Figure BDA000358505204000042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缩略语分别表示以下记载的物质。另外,RUVA-93、SB107、SB707及EU-1990的ε(380)、ε(420)利用与上述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测定。
<树脂(A)>
丙烯酸类树脂(A1):聚合例1中制作的丙烯酸类树脂(A1)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
FUV-002B: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商品名:FUV002B、极大吸收波长λmax=370nm、ε(380)=108.9、ε(420)=0.2、ε(380)/ε(420)=544.5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C-1)>
RUVA-93:大塚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RUVA-93、ε(380)=1.5、ε(420)=0、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苯并三唑骨架、并且极大吸收波长(λmax)为337nm。
<引发剂(D)>
NCI-730:株式会社ADEKA公司制、商品名:NCI-730、肟酯系光自由基产生剂
PBG3057:TRONLY(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公司(中国))公司制、商品名:TR-PBG-3057、肟酯系光自由基产生剂
<自由基性固化性成分(E)>
A-DPH-12E: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DPH-12E、6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交联剂(F)>
CORONATE L:Tosoh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RONATE L、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硅烷化合物(G)>
KBM3066: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KBM3066、硅烷偶联剂
<紫外线吸收剂>
SB107:SHIPRO化成株式会社制、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商品名:SEESORB107、极大吸收波长λmax=350nm、ε(380)=22.4、ε(420)=1.6、ε(380)/ε(420)=14.0
SB707:SHIPRO化成株式会社制、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商品名:SEESORB707、极大吸收波长λmax=343nm、ε(380)=5.8、ε(420)=0。
EU-1990:EUTEC公司制、商品名:EUSORB-1990、极大吸收波长λmax=373nm、ε(380)=123.9、ε(420)=7.5、ε(380)/ε(420)=16.5
<粘合剂层的制作>
将利用上述操作制备的各粘合剂组合物使用涂敷器涂布于实施了脱模处理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形成的隔离膜〔从LINTEC(株)获取的商品名“PLR-382190”〕的脱模处理面,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5μm,在100℃干燥1分钟。其后,从隔离膜侧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Fusion UV Systems公司制“无电极UV灯系统H型灯”将UV-A(波长320~390nm)调整为照度500mW、累计光量调整为500mJ地进行紫外线照射,由此制作出粘合剂层(粘合剂片)。
<粘合剂层的吸光度测定>
将所得的粘合剂层分别贴合于玻璃,剥离隔离膜后,在粘合剂层贴合环烯烃聚合物(COP)膜(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ZF-14),制作出具有COP膜/粘合剂层/玻璃的构成的层叠体。将所制作的层叠体安放于分光光度计UV-245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中,利用双光束法每步1nm地在300~800nm的波长范围中测定出吸光度。将所制作的粘合剂层的波长300nm处的吸光度A(300)、波长330nm处的吸光度A(330)、波长350nm处的吸光度A(350)、波长380nm处的吸光度A(380)、以及波长420nm处的吸光度A(420)表示于表2中。需要说明的是,波长300nm、波长330nm、波长350nm、波长380nm及波长420nm处的玻璃的吸光度及COP膜的吸光度均为0。将结果表示于表3中。
<粘合剂层的耐渗出性评价>
在所得的粘合剂层的面进一步层叠隔离膜而得到双面带有隔离膜的粘合剂层。将所得的双面带有隔离膜的粘合剂层在23~25℃的空气下保管1个月。对保管后的双面带有隔离膜的粘合剂层使用显微镜确认有无面内的化合物的晶体析出。若没有晶体析出则设为“○”,若有晶体析出则设为“×”。将评价结果表示于表2中。
[表2]
A(300) A(330) A(350) A(380) A(420) 耐渗出性
实施例1 2.82 3.44 5 1.93 0.005
实施例2 3.05 3.50 4.04 2.12 0.009
实施例3 2.96 5 5 3.21 0.009
实施例4 5 5 5 2.28 0.007
实施例5 5 5 5 2.16 0.003
比较例1 2.96 3.29 2.76 0.27 0.004
比较例2 5 5 5 2.29 0.025 ×
比较例3 1.27 2.25 2.15 0.33 0.01 ×
比较例4 0.42 0.51 1.10 1.55 0.013
比较例5 0.43 0.62 1.58 2.23 0.015
比较例6 0.44 0.79 2.42 3.14 0.018
比较例7 5 5 5 0.45 0.006 ×
比较例8 3.52 5 5 0.50 0.008 ×
比较例9 1.02 1.95 5 4.34 0.41
比较例10 3.15 5 5 2.02 0.15
比较例11 3.09 5 5 3.33 0.28
实施例的粘合剂组合物在波长300nm、波长330nm、波长350nm及波长380nm的任一处均显示出0.6以上的吸光度,显示出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剂性能。另外,波长420nm处的吸光度小于0.10(更优选小于0.01),显示出高透射率。此外,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没有晶体的析出,显示出良好的耐渗出性。
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在波长300nm~波长380nm附近显示出高吸光度,另一方面,由于使波长420nm的光透射,因此不阻碍显示装置的色彩表现地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另外,耐渗出性也良好。
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即使是厚度小于12μm的薄的层,也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渗出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包含由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可以合适地用于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1a粘合剂层,2剥离膜,10层叠体,10A、10B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10C、10D光学层叠体,3、6保护膜,4、7粘接剂层,5偏振膜,8相位差膜,30发光元件,40光学膜,70、50a 1/4波长相位差层,60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501/2波长相位差层,80正C层,100偏振板,110相位差膜。

Claims (19)

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包含:
树脂(A);
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其在波长360nm以上显示极大吸收,并且满足下述式(1)及式(2);以及
选自单体(C-1)及树脂(C-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体(C-1)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并且在波长300nm以上且小于波长360nm显示极大吸收,所述树脂(C-2)在波长300nm以上且小于波长360nm显示极大吸收,
ε(380)≥25 (1)
ε(380)/ε(420)≥20 (2)
式(1)及(2)中,ε(380)表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波长380nm处的克分子吸光系数,ε(420)表示光选择吸收化合物(B)的波长420nm处的克分子吸光系数;克分子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还包含引发剂(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引发剂(D)为自由基产生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引发剂(D)为光自由基产生剂。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引发剂(D)为肟酯系光自由基产生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还包含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自由基固化性成分(E)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还包含交联剂(F)。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交联剂(F)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下的树脂(A)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13.一种粘合剂层,其由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粘合剂层,其满足下述式(3):
A(380)≥0.6 (3)
式(3)中,A(380)表示波长380nm处的吸光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粘合剂层,其还满足下述式(4):
A(380)/A(420)≥5 (4)
式(4)中,A(380)表示波长380nm处的吸光度,A(420)表示波长420nm处的吸光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层,其中,粘合剂层的膜厚为10μm以下。
17.一种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其中,在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层的至少一个面层叠有光学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其中,光学膜为偏振板。
1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
CN202080070630.XA 2019-10-11 2020-10-06 粘合剂组合物 Active CN1145026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7461 2019-10-11
JP2019-187461 2019-10-11
PCT/JP2020/037825 WO2021070801A1 (ja) 2019-10-11 2020-10-06 粘着剤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2680A true CN114502680A (zh) 2022-05-13
CN114502680B CN114502680B (zh) 2023-12-01

Family

ID=75438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0630.XA Active CN114502680B (zh) 2019-10-11 2020-10-06 粘合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63220A (zh)
KR (1) KR20220082009A (zh)
CN (1) CN114502680B (zh)
TW (1) TW202122537A (zh)
WO (1) WO2021070801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7662A (ja) * 2003-12-25 2005-07-14 Panac Co Ltd 紫外線吸収性粘着剤および紫外線吸収性粘着シート
JP2007284516A (ja) * 2006-04-14 2007-11-01 Toyo Ink Mfg Co Ltd 紫外線遮断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利用
JP2012025811A (ja) * 2010-07-21 2012-02-09 Shinnakamura Kagaku Kogyo Kk 紫外線吸収性のベンゾトリアゾール系(共)重合体及びこれを含む塗料並びに該塗料がコーティングされたフィルム
WO2015029940A1 (ja) * 2013-08-30 2015-03-05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硬化物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95658A (ja) * 2015-11-27 2017-06-01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Samsung SDI Co., Ltd. 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WO2019004043A1 (ja) * 2017-06-27 2019-01-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シート及び粘着剤層付フィルム
WO2019004047A1 (ja) * 2017-06-27 2019-01-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剤層付フィル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1208B2 (ja) 2007-03-30 2012-02-2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日射遮蔽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及び日射遮蔽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7662A (ja) * 2003-12-25 2005-07-14 Panac Co Ltd 紫外線吸収性粘着剤および紫外線吸収性粘着シート
JP2007284516A (ja) * 2006-04-14 2007-11-01 Toyo Ink Mfg Co Ltd 紫外線遮断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利用
JP2012025811A (ja) * 2010-07-21 2012-02-09 Shinnakamura Kagaku Kogyo Kk 紫外線吸収性のベンゾトリアゾール系(共)重合体及びこれを含む塗料並びに該塗料がコーティングされたフィルム
WO2015029940A1 (ja) * 2013-08-30 2015-03-05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硬化物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95658A (ja) * 2015-11-27 2017-06-01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Samsung SDI Co., Ltd. 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WO2019004043A1 (ja) * 2017-06-27 2019-01-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シート及び粘着剤層付フィルム
WO2019004047A1 (ja) * 2017-06-27 2019-01-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剤層付フィル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曾家华: "塑料建材技术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63220A (ja) 2021-04-22
CN114502680B (zh) 2023-12-01
KR20220082009A (ko) 2022-06-16
WO2021070801A1 (ja) 2021-04-15
TW202122537A (zh) 202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9866B (zh) 光学膜
KR101686666B1 (ko) 편광판, 광학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7182913B2 (ja) 粘着剤シート及び粘着剤層付フィルム
CN111201252A (zh) 树脂和粘合剂组合物
CN110799616A (zh) 粘合剂组合物和带粘合剂层的膜
CN110832048A (zh) 粘合剂组合物及带有粘合剂层的膜
CN110799864A (zh) 光学膜
CN112566949B (zh) 树脂及粘合剂组合物
CN110799867B (zh) 光学膜
CN113825811B (zh) 粘合剂组合物
CN114846377A (zh)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4502680B (zh) 粘合剂组合物
CN114846374A (zh)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4502687A (zh) 粘合剂组合物
CN114450375A (zh) 粘合剂组合物
CN114867811A (zh) 粘合剂组合物
WO2020196284A1 (ja) 粘着剤組成物
CN110799865B (zh) 光学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