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8395A - 光电印制电路板及参数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光电印制电路板及参数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8395A
CN114488395A CN202011160739.0A CN202011160739A CN114488395A CN 114488395 A CN114488395 A CN 114488395A CN 202011160739 A CN202011160739 A CN 202011160739A CN 114488395 A CN114488395 A CN 114488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guide
sidewall
waveguide segment
side wall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07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肖琳
田昊
任永会
易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07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839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6632 priority patent/WO2022089470A1/zh
Priority to US18/033,891 priority patent/US20230400635A1/en
Priority to EP21885197.0A priority patent/EP4235239A1/en
Priority to KR1020237017618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93310A/ko
Publication of CN114488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8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2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30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constituted by fibre optics or optical waveguides
    • G01M11/33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constituted by fibre optics or optical waveguides with a light emitter being disposed at one fibre or waveguide end-face, and a light receiver at the other end-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2Optical design, e.g. procedures, algorithms, optimisation rout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2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 G02B6/125Bends, branchings or inters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2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o guide the optical wave ; Confining structu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e.g. index or gain guiding, stripe geometry, broad area lasers, gain tailoring, transverse or lateral reflectors, special cladding structures, MQW barrier refl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4Optical details, e.g. printed circuits comprising integral optical mean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参数的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制作波导芯的材料的折射系数和制作基体层的材料的折射系数确定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根据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的情况、所述临界角确定所述波导芯的参数。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光电印刷电路板、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光电印刷电路板的光传输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光电印制电路板及参数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印制电路板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参数的确定方法、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印制电路板已经不能满足长线路、低损耗的传输需求。为此,光电印制电路板(OE-PCB,Optical Printed Circuit Board)应运而生。
光电印制电路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印制电路板和光波导层,光波导层中设置有波导芯。在波导芯的布线过程中,通常不能保证该波导芯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因此,如何改变波导芯的传输方向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参数的确定方法、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作为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限定出第一波导段和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的第二波导段;
多个所述侧壁包括所述第一波导段中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平行;
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所述第二波导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侧壁相邻且相交,所述第二侧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四侧壁相邻且相交,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位于同一侧,
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制作波导芯的材料的折射系数和制作基体层的材料的折射系数确定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根据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的情况、所述临界角以及以下关系式确定所述波导芯的参数,以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临界角,其中,所述波导芯的参数包括所述第三侧壁的数量、所述第四侧壁的数量,各个所述第四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角度、以及各个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的角度。
可选地,第一侧壁平行于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满足以下关系:
0<A1≤(90°-α);
A2≥A1;
A1≤A3≤2A1;
其中,
A1为与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A2为与所述第一侧壁相交的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A3为除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外,其他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α为光线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可选地,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第三侧壁和一个第四侧壁,任意相邻两个第三侧壁中,后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小于前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三侧壁和多个所述第四侧壁。
可选地,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第一波导段和多个第二波导段,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一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二波导段或一个所述第三波导段;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中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五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三侧壁和第一侧壁相连,第六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四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第一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端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五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三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四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可选地,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所述第三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角度;
所述波导芯的参数还包括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
0<ai<(90°-α);
0<a1<(90°-α);
其中,i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i为自然数,2≤i≤N,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ai为第i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a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可选地,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口处的分别为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的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互相平行,所述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沿第二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段第一波导段的延伸方向;
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多个第五侧壁和多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且所述波导芯包括K个所述第三波导段,并且,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
对于前M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对于第M+1至第K个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
0<cj<(90°-α),2≤j≤M;
0<cl<(90°-α),M≤l<K;
0<c1<(90°-α);
其中,j、l均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cj为第j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j-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cl为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相对于和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相邻的前一个第三波导段中与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位于中心线的同一侧的侧壁沿第三方向所转过的角度,M<K,M和K均为自然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一者为顺时针方向,另一者为逆时针方向;
c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的情况包括: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存在过孔、电子元件、走线中的至少一者。
作为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包括波导层,所述波导层包括基体层和设置在所述基体层中的至少一条波导芯,其中,
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限定出第一波导段和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的第二波导段;
多个所述侧壁包括所述第一波导段中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平行;
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所述第二波导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侧壁相邻且相交,所述第二侧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四侧壁相邻且相交,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位于同一侧;
所述波导芯的参数设置为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述临界角,其中,所述波导芯的参数包括所述第三侧壁的数量、所述第四侧壁的数量,各个所述第四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角度、以及各个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的角度。
可选地,第一侧壁平行于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满足以下关系:
0<A1≤(90°-α);
A2≥A1;
A1≤A3≤2A1;
其中,
A1为与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A2为与所述第一侧壁相交的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A3为除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外,其他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α为光线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可选地,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第三侧壁和一个第四侧壁,任意相邻两个第三侧壁中,后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小于前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可选地,所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三侧壁和多个所述第四侧壁。
可选地,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中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五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三侧壁和第一侧壁相连,第六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四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第一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端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五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三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四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可选地,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所述第三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角度;
所述波导芯的参数还包括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
0<ai<(90°-α);
0<a1<(90°-α);
其中,i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i为自然数,2≤i≤N,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并且,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当ai为第i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a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可选地,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口处的分别为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的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互相平行,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沿第二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段第一波导段的延伸方向;
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多个第五侧壁和多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且所述波导芯包括K个所述第三波导段,并且,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
对于前M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对于第M+1至第K个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
0<cj<(90°-α),1≤j≤M;
0<cl<(90°-α),M≤l<K;
0<c1<(90°-α);
其中,j、l均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cj为第j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j-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cl为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相对于和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相邻的前一个第三波导段中与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位于中心线的同一侧的侧壁沿第三方向所转过的角度,M<K,M和K均为自然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一者为顺时针方向,另一者为逆时针方向;
c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包括多条所述波导芯。
可选地,多条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还包括过孔、电子元件、走线中的至少一者。
作为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本公开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参数确定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连接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作为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参数确定方法。
本公开的宗旨在于,在不想波导芯中引入曲面的情况下实现波导芯的转向。在本公开所提供的确定方法中,为了实现波导芯的转向,将波导芯设置为波导芯的各个表面均为平面,并且,设置相邻两个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实现光始终在波导芯中传播、不会从波导芯中出射,提高了光传输的效率。
通过本公开所提供的参数确定方法确定的参数应用于波导芯中之后,各个所述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转过的角度、以及各个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转过的角度,可以实现光始终在波导芯中传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所提供的波导芯参数的确定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所提供的光电印制电路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一条波导芯的一部分;
图3是光在图2中所示的波导芯中的传播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所提供的光电印制电路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一条波导芯的一部分;
图5是光在图4中所示的波导芯中的传播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所提供的光电印制电路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一条波导芯的一部分;
图7是光在图6中所示的波导芯的传播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所提供的光电印制电路板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一条波导芯的一部分;
图9是光在图8中所示的波导芯的传播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所提供的光电印制电路板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i-1个第三波导段与第i个第三波到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12是本公开所提供的光电印制电路板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光电印制电路板包括波导层,该所述波导层包括基体层和设置在所述基体层中的至少一条波导芯。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侧壁,多个侧壁限定出第一波导段110和与该第一波导段110相连的第二波导段120。在本公开中,多个侧壁被划分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四种类型。
第一波导端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并且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平行。
第二波导段1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第一侧壁111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侧壁相邻且相交,第二侧壁112与其中一个所述第四侧壁相邻且相交,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三侧壁位于同一侧,第二侧壁112和所述第四侧壁位于同一侧。
如图1所示,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在步骤S110中,根据制作波导芯的材料的折射系数和制作基体层的材料的折射系数确定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在步骤S120中,根据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的情况、所述临界角确定所述波导芯的参数,以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述临界角,其中,所述波导芯的参数包括所述第三侧壁的数量、所述第四侧壁的数量,各个所述第四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角度、以及各个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的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为第一波导段110远离第二波导段120的端口,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为第二波导段远离第一波导段110的端口。
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的情况包括: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不存在障碍,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存在障碍。此处的障碍可以是过孔、电子元件、走线等电路结构。波导芯需要避开其所经过区域的存在的障碍。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直接弯曲波导芯(即,在波导芯上设置曲面)的方式改变波导芯的延伸方向。但是,当光线沿波导芯传播、到达曲面位置时,光线会从曲面出射,从而降低光信号的传输效率。
本公开的宗旨在于,在不向波导芯中引入曲面的情况下实现波导芯的转向。在本公开所提供的确定方法中,为了实现波导芯的转向,将波导芯设置为波导芯的各个表面均为平面,并且,设置相邻两个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实现光始终在波导芯中传播、不会从波导芯中出射,提高了光传输的效率。
通过本公开所提供的参数确定方法确定的参数应用于波导芯中之后,各个所述第四侧壁相对于与其相接的前一个侧壁(可能是第二侧壁,也可能是一个第四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转过的角度A1、以及各个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与其相接的前一个侧壁(可能是第一侧壁,也可能是一个第三侧壁)转过的角度A2,可以实现光始终在波导芯中传播。
光发生全反射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二、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在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100的材料为光密介质,所述基体层的材料为光疏介质。波导芯100中传输的光照射到波导芯100与所述基体层的界面上之后,如果光的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则会发生全反射。
在步骤S110中,根据制作波导芯的材料的折射系数和制作基体层的材料的折射系数确定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具体地,可以利用以下公式(1)来计算所述临界角:
sinα=n2/n1 (1)
其中,α为所述临界角;
n1为光密介质的折射率;
n2为光疏介质的折射率。
如上文中所述,在本公开中,要满足光在波导芯中传输、不外漏,首先要保证与光在第二波导段中能够全反射、且不外漏。为了便于加工、以及便于确定所述波导芯的参数,可以将第一波导段设置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平行。
相应地,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满足以下关系:
0<A1≤(90°-α) (2);
A2≥A1 (3);
A1≤A3≤2A1 (4);
其中,
A1为与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A2为与所述第一侧壁相交的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A3为除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外,其他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α为光线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如上文中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包括以下集中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一个第三侧壁和一个第四侧壁;
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第三侧壁和一个第四侧壁;
第三种情况,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第三侧壁和多个第四侧壁;
第四种情况,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一个第三侧壁和多个第四侧壁。
下面分别结合附图对上述几种情况进行论证和说明。
图2和图3中所示的是第一种情况,如图所示,所述波导芯的第二波导段120包括一个第三侧壁121a和一个第四侧壁122a,为了确保光线能够在波导芯中发生全反射,第三侧壁121a相对于与该第三侧壁相交的侧壁(第一侧壁111)转过的角度设置为使得从第四侧壁122a反射至第三侧壁121a的光被第三侧壁121a反射形成为传播方向平行于第四侧壁122a的光。
具体地,第三侧壁121a和第四侧壁122a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0<A1≤(90°-α);
A2≥A1。
如图3中所示,光线进入第一波导段110之后,沿第一波导段110传播,并照射在第四侧壁122a上(即,波导芯100与所述基体层接界面处),入射角为B0。通过图2中可以容易地得出,B0=90°-A1。由于第四侧壁122a相对于第二侧壁112转过的角度A1≤(90°-α),经过换算可以容易地得到(90°-B0)≤(90°-α)这一不等式,也就是说,B0≥α。即,光线在波导芯100与基体层200的界面处的入射角B0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α,因此,光线在波导芯100与基体层200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并继续在第二波导段120中传播,而非从波导芯中出射。
进一步地,如图3中所示,在第二波导段120中传播的光线,照射在第三侧壁121a上(即,所述波导芯与所述基体层的界面处)之后,被第三侧壁121a反射。为了使得光能够继续在第二波导段120中继续传输,需要满足的条件为,光线在第三侧壁处继续发生全反射。也就是说,光线在第三侧壁处的入射角B1仍然大于或等于临界角α。
图3中双点划线121’平行于第四侧壁122a,从第四侧壁122a反射至双点划线121’的光的入射角为B0。第三侧壁121a相对于第一侧壁111转过的角度A2大于A1的情况下,光在第三侧壁121a处的入射角B1必然是大于角度B0的。由于B0≥α,因此,B1>α,也满足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也就是说,照射在第三侧壁121a的光,也会继续在第二波导段120中传播。
经第三侧壁121a反射的光要平行于第四侧壁122a或者朝向第四侧壁122a偏折。这就要求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A2大于或等于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转过的角度A1。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A2等于为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转过的角度A1的1.5倍时(即,A2=1.5A1),第三侧壁反射的光平行于发出该光线的第四侧壁。
图4和图5中所示的是第二种情况。第二波导段120包括两个第三侧壁(分别为第三侧壁121a和第三侧壁121b)和一个第四侧壁122a。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只存在一个第四侧壁122a,在这种情况中,因此,无需满足不等式(4)。除了要满足上述不等式(2)、不等式(3)之外,还需要额外满足以下条件:后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小于前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下面结合图5对光传播的原理进行详细的解释。
图5中示出的是光在图4中所示的波导芯中的传播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射入第一波导段110的中的光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沿第一侧壁111入射的光;第二种,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入射的光;第三种,沿第二侧壁112入射的光。
如图5中所示,沿第一侧壁111入射的光到达第四侧壁122a后发生全反射,传播方向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传播,当光到达第三侧壁121a和第三侧壁121b的交界处后,进一步发生全反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与第三侧壁121b的方向相同,并沿着第三侧壁121b传播。
沿第二侧壁112入射的光,在第二侧壁112与第四侧壁122a的相交处发生全反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反射,并进一步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传播方向被改变为与第三侧壁121b的方向相同。
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入射的光,照射到第四侧壁122a上之后发生全反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121a反射。光线到达第三侧壁121a后,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传播方向被改变为与第三侧壁121b的方向相同。
经过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反射的光,传播方向都被调节为与第四侧壁平行,从而可以顺利地在波导芯的第一波导段和第二波导段中传播,提高了光传播效率。
上文中仅解释了第二波导段包括两个第三侧壁的情况,如果第二波导段中再增加第三侧壁的数量,只要保证后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偏转的角度小于前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偏转过的角度即可保证光的全反射。
图6和图8中所示的,均是第二波导段包括两个第三侧壁和两个第四侧壁的情况。图6和图8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个第三侧壁出现的位置在第一个第四侧壁出现的位置之后,而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个第三侧壁出现的位置在第一个第四侧壁出现的位置之前。
如图7和图9所示,沿第一侧壁111入射的光照射在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b的交界处,发生全反射,光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121a传播。根据光的全反射特性可知,原本照射在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b的交界处的光经过依次全反射后,光的传输方向比全反射前转向了2倍的A1,为了使得光到达第三侧壁121a后,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应当满足A1≤A3≤2A1。
在图7和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原本照射在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b的交界处的光,经过两次全反射,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沿平行于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c的第三侧壁121b传播。
沿第二侧壁112入射的光在第二侧壁112和第四侧壁122a的相交处发生全反射,光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121a传播,光到达第三侧壁121a后,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平行于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c。
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入射的光照射在第四侧壁122a上之后,在第四侧壁122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传播,光到达第三侧壁121a后,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平行于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c。
在本公开中,对如何确定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数量不做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预先设置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数量。例如,预先设置第三侧壁的数量为1、第四侧壁的数量为1,然后根据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的情况确定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一初始偏转角度、以及第四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的第二初始偏转角度,然后在判断所述第一初始偏转角度、所述第二初始偏转角度是否满足“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述临界角”这一条件,若满足,则将第一初始偏转角度作为角度A2、将第二初始偏转角度作为角度A1。若不满足,对第三侧壁的数量、第四侧壁的数量、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偏转过的角度、第四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偏转过的角度进行调整,直至满足上述“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为止。
相应地,步骤S120可以包括:
接收第三侧壁的第一初始预设数量和第四侧壁的第二初始预设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预设数量和所述第二初始预设数量确定各个第三侧壁相对于与之相接的前一个侧壁偏转过的第一初始角度和第四侧壁相对于与之相接的前一个侧壁偏转过的第二初始角度;
判断第一初始预设数量和所述第二初始预设数量是否满足“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述临界角”;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将所述第一初始角度、所述第二初始角度、将所述第一初始预设数量作为第三侧壁的数量、并将第二初始预设数量作为第四侧壁的数量;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调整所述第一初始角度、所述第二初始角度、所述以预设数量和所述第二初始预设数量中的至少一者,直至满足“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为止,并将此时第三侧壁的数量、第四侧壁的数量、第三侧壁相对于与之相接的前一个侧壁偏转过的角度、第四侧壁相对于与之相接的侧壁偏转过的角度作为所述波导芯的参数。
在本公开中,“接收第三侧壁的第一初始预设数量和第四侧壁的第二初始预设数量”这一步骤中,第一初始预设数量和第二初始预设数量可以为设计者通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设备所输入的参数。
在本公开中,对波导芯中第一波导段、第二波导段的数量不做特殊的限定。当然,波导芯中也可以不仅仅包括第一波导段和第二波导段。可以根据波导芯的长度来确定波导芯的具体结构。以后的情况不做特殊的限定。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波导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的多个第一波导段和多个第二波导段。并且,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五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三侧壁和第一侧壁相连,第六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四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并且,对于非最后一段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第一侧壁共面。
对于一条波导芯而言,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位于所述波导芯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一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二波导段;第二种情况,位于所述波导芯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一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三波导段。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中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五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三侧壁和第一侧壁相连,第六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四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第一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端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五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三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四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由于第五侧壁、第六侧壁互相平行,且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从第二波导段中出射的光的方向与第四侧壁的方向平行,因此,从第二波导段出射的光可以在第三波导段中沿平行于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的方向传播,不会从第三波导段中出射。
按照上述方式设置第三波导段(即,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之间通过第一波导段和第二波导段相连)可以实现所述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如下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角度。
具体地,如图10中所示,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波导芯的参数还包括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式(5)至关系式(6):
0<ai<(90°-α) (5);
0<a1<(90°-α) (6);
其中,i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i为自然数,2≤i≤N,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ai为第i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a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图11中所示的是第i-1个第三波导段与第i个第三波导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图。如图11所示,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161与第二侧壁112相连且共面,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五侧壁151与第一侧壁111相连且共面;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161与第四侧壁122c相连且共面。
在图11中,连接第i-1个第三波导段与第i个第三波导段的拐角结构(该拐角包括第一波导段和第二波导段)为图7中所示的具有第一波导段和第二波导段的结构,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相邻两段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之间的角度来确定连接该两段第三波导段的拐角结构的具体形状。
需要指出的是,在相邻的两个第三波导段的侧壁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侧壁沿第一方向偏转。也就是说,多个第五侧壁的偏转趋势是相同的,相应地,多个第六侧壁的偏转趋势也是相同的。在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相接的两个侧壁中,后一个侧壁相对于前一个侧壁逆时针偏转。在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角度为90°。并且,N为6,0<a1、a2、a3、a4、a5、a6<90°-α。
在图1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沿第二方向的距离,其中,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口处的分别为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的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互相平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段第一波导段的延伸方向。
在图1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且所述波导芯包括K个所述第三波导段,并且,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
对于前M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对于第M+1至第K个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式(7)至关系式(9):
0<cj<(90°-α),1≤j≤M (7);
0<cl<(90°-α),M≤l<K (8);
0<c1<(90°-α) (9);
其中,j、l均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cj为第j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j-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cl为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相对于和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相邻的前一个第三波导段中与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位于中心线的同一侧的侧壁沿第三方向所转过的角度,M<K,M和K均为自然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一者为顺时针方向,另一者为逆时针方向;
c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在图1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K为5,M为3,0<c1、c2、c3、c4、c5<(90°-α)。
作为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包括波导层,如图2所示,所述波导层包括基体层(未示出)和设置在所述基体层中的至少一条波导芯。
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侧壁,多个侧壁限定出第一波导段110和多个第二波导段120。在本公开中,多个侧壁被划分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四种类型。
具体地,波导芯100包括第一波导段110和与第一波导段110相连的第二波导段120。第一波导段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第二波导段1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
第一侧壁111与其中一个第三侧壁相交,第二侧壁112与其中一个第四侧壁相交,第一侧壁111和第三侧壁位于同一侧,第二侧壁112和第四侧壁位于同一侧。
所述波导芯的参数设置为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述临界角,其中,所述波导芯的参数包括所述第三侧壁的数量、所述第四侧壁的数量,各个所述第四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角度、以及各个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的角度。
可以利用本公开所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来确定波导芯的参数。上文中已经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波导芯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上文中所述,对于一些存在过孔的光电印制电路板而言,可以通过设置第二波导段中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偏转过的角度、以及第四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偏转过的角度,使得波导芯绕过所述过孔,既能够保证所述波导芯不被中断,又可以避免波导芯漏光,从而可以使得本公开所提供的光电印制电路板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在本公开中,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平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波导段110和横截面为矩形,相应地,第一波导段110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的两个连接侧壁。
在第一波导段110的横截面为矩形的前提下,第二波导段的横截面也为矩形。当然,本公开并不限于此,第一波导段110的横截面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
如上文中所述,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侧壁平行于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满足以下关系:
0<A1≤(90°-α);
A2≥A1;
A1≤A3≤2A1;
其中,
A1为与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A2为与所述第一侧壁相交的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A3为除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外,其他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α为光线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在本公开中,对第二波导段中第三侧壁121的数量和第四侧壁的数量不做特殊的限定。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波导段120包括一个第三侧壁121a和一个第四侧壁122a。
可选地,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第三侧壁和一个第四侧壁,任意相邻两个第三侧壁中,后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小于前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波导段120包括两个第三侧壁(分别为第三侧壁121a和第三侧壁121b)和一个所述第四侧壁122a,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11的第三侧壁(即,第三侧壁121b)与所述第四侧壁122a平行。
图5中示出的是光在图4中所示的波导芯中的传播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射入第一波导段110的中的光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沿第一侧壁111入射的光;第二种,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入射的光;第三种,沿第二侧壁112入射的光。
如图5中所示,沿第一侧壁111入射的光到达第四侧壁122a后发生全反射,传播方向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传播,当光到达第三侧壁121a和第三侧壁121b的交界处后,进一步发生全反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与第三侧壁121b的方向相同,并沿着第三侧壁121b传播。
沿第二侧壁112入射的光,在第二侧壁112与第四侧壁122a的相交处发生全反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反射,并进一步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传播方向被改变为与第三侧壁121b的方向相同。
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入射的光,照射到第四侧壁122a上之后发生全反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121a反射。光线到达第三侧壁121a后,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传播方向被改变为与第三侧壁121b的方向相同。
经过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反射的光,传播方向都被调节为与第四侧壁平行,从而可以顺利地在波导芯中传播,提高了光传播效率。
可选地,所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三侧壁和多个所述第四侧壁。在图6和图8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波导段120包括两个第三侧壁121(分别为第三侧壁121a和第三侧壁121b,其中,第三侧壁121a与第一侧壁111相接)和三个第四侧壁(分别为第四侧壁122a、第四侧壁122b和第四侧壁122c,其中,第四侧壁122a与第二侧壁112相接)。
如图6和图8中所示,远离第一侧壁111的第三侧壁121b与第四侧壁中距离第二侧壁112最远的第四侧壁121c平行,并且,远离第一侧壁111的第三侧壁121b和与第二侧壁112相接的第四侧壁121a平行。
如图7和图9所示,沿第一侧壁111入射的光在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b的交界处发生全反射,光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121a传播,光到达第三侧壁121a后,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沿平行于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c的第三侧壁121b传播。
沿第二侧壁112入射的光在第二侧壁112和第四侧壁122a的相交处发生全反射,光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121a传播,光到达第三侧壁121a后,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平行于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c。
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入射的光照射在第四侧壁122a上之后,在第四侧壁122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传播方向被改变为朝向第三侧壁传播,光到达第三侧壁121a后,在第三侧壁121a处发生全反射,并且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平行于第四侧壁122a和第四侧壁122c。
图6和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中,第三侧壁开始相对于第一侧壁偏折的位置可以在第四侧壁开始相对于第二侧壁偏折的位置之后,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侧壁开始相对于第一侧壁偏折的位置在第四侧壁开始相对于第二侧壁偏折的位置之前。
根据全反射特性可知,光信号在经过一次全反射后,光传输方向相比全反射前转向的角度为A1的2倍,为了确保光在到达第四侧壁122b可以发生全反射,可选地,三个第四侧壁中位于中间的第四侧壁122b相对于第二侧壁112沿所述第一方向转过的角度不大于和第二侧壁112相接的第四侧壁122a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转过的角度的二倍。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二波导段120可以包括多个第三侧壁和多个第四侧壁,多个所述第三侧壁与多个所述第四侧壁一一对应,所述第三侧壁与相应的第四侧壁相对且平行。这种实施方式相对比较容易实现,也比较容易加工成型,且波导段也不会过粗。
在本公开中,对波导芯中第一波导段、第二波导段的数量不做特殊的限定。当然,波导芯中也可以不仅仅包括第一波导段和第二波导段。可以根据波导芯的长度来确定波导芯的具体结构。以后的情况不做特殊的限定。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波导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的多个第一波导段和多个第二波导段。并且,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五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三侧壁和第一侧壁相连,第六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四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并且,对于非最后一段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第一侧壁共面。
对于一条波导芯而言,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位于所述波导芯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一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二波导段;第二种情况,位于所述波导芯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一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三波导段。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中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五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三侧壁和第一侧壁相连,第六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四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第一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端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五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三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四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由于第五侧壁、第六侧壁互相平行,且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从第二波导段中出射的光的方向与第四侧壁的方向平行,因此,从第二波导段出射的光可以在第三波导段中沿平行于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的方向传播,不会从第三波导段中出射。
按照上述方式设置第三波导段(即,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之间通过第一波导段和第二波导段相连)可以实现所述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如下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角度。
具体地,如图10中所示,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波导芯的参数还包括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式(5)至关系式(6):
0<ai<(90°-α) (5);
0<a1<(90°-α) (6);
其中,i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i为自然数,2≤i≤N,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ai为第i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a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图11中所示的是第i-1个第三波导段与第i个第三波导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图。如图11所示,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161与第二侧壁112相连且共面,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五侧壁151与第一侧壁111相连且共面;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161与第四侧壁122c相连且共面。
在图11中,连接第i-1个第三波导段与第i个第三波导段的拐角结构(该拐角包括第一波导段和第二波导段)为图7中所示的具有第一波导段和第二波导段的结构,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相邻两段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之间的角度来确定连接该两段第三波导段的拐角结构的具体形状。
需要指出的是,在相邻的两个第三波导段的侧壁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侧壁沿第一方向偏转。也就是说,多个第五侧壁的偏转趋势是相同的,相应地,多个第六侧壁的偏转趋势也是相同的。在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相接的两个侧壁中,后一个侧壁相对于前一个侧壁逆时针偏转。在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角度为90°。并且,N为6,0<a1、a2、a3、a4、a5、a6<90°-α。
在图1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波导段对应的端口Port1与第二波导段对应的端口Port2之间存在竖直(第二方向)距离。其中,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口处的分别为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的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互相平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段第一波导段的延伸方向。
在图1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且所述波导芯包括K个所述第三波导段,并且,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
对于前M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对于第M+1至第K个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式(7)至关系式(9):
0<cj<(90°-α),1≤j≤M (7);
0<cl<(90°-α),M≤l<K (8);
0<c1<(90°-α) (9);
其中,j、l均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cj为第j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j-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cl为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相对于和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相邻的前一个第三波导段中与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位于中心线的同一侧的侧壁沿第三方向所转过的角度,M<K,M和K均为自然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一者为顺时针方向,另一者为逆时针方向;
c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在图1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K为5,M为3,0<c1、c2、c3、c4、c5<(90°-α)。
在本公开中,对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数量不做特殊的限定,可选地,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包括多条所述波导芯。
在本公开中,对多条波导芯在基体层中的排列方式不做特殊的限定,可选地,如图10和图12中所示,多条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互相平行。
作为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本公开所提供的上述参数确定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连接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存储器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连接在处理器101与存储器间,能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通过总线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作为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所提供的上述参数确定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它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20)

1.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限定出第一波导段和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的第二波导段;
多个所述侧壁包括所述第一波导段中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平行;
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所述第二波导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侧壁相邻且相交,所述第二侧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四侧壁相邻且相交,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位于同一侧,
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制作波导芯的材料的折射系数和制作基体层的材料的折射系数确定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根据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的情况、所述临界角以及以下关系式确定所述波导芯的参数,以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临界角,其中,所述波导芯的参数包括所述第三侧壁的数量、所述第四侧壁的数量,各个所述第四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角度、以及各个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中,第一侧壁平行于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满足以下关系:
0<A1≤(90°-α);
A2≥A1;
A1≤A3≤2A1;
其中,
A1为与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A2为与所述第一侧壁相交的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A3为除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外,其他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α为光线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第三侧壁和一个第四侧壁,任意相邻两个第三侧壁中,后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小于前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三侧壁和多个所述第四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第一波导段和多个第二波导段,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一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二波导段或一个所述第三波导段;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中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五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三侧壁和第一侧壁相连,第六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四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第一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端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五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三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四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所述第三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角度;
所述波导芯的参数还包括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
0<ai<(90°-α);
0<a1<(90°-α);
其中,i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i为自然数,2≤i≤N,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ai为第i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a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确定方法,其中,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口处的分别为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的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互相平行,所述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沿第二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段第一波导段的延伸方向;
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多个第五侧壁和多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且所述波导芯包括K个所述第三波导段,并且,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
对于前M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对于第M+1至第K个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
0<cj<(90°-α),2≤j≤M;
0<cl<(90°-α),M≤l<K;
0<c1<(90°-α);
其中,j、l均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cj为第j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j-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cl为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相对于和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相邻的前一个第三波导段中与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位于中心线的同一侧的侧壁沿第三方向所转过的角度,M<K,M和K均为自然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一者为顺时针方向,另一者为逆时针方向;
c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的情况包括:所述波导芯所经过的区域存在过孔、电子元件、走线中的至少一者。
9.一种光电印制电路板,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包括波导层,所述波导层包括基体层和设置在所述基体层中的至少一条波导芯,其中,
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限定出第一波导段和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的第二波导段;
多个所述侧壁包括所述第一波导段中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平行;
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所述第二波导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侧壁相邻且相交,所述第二侧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四侧壁相邻且相交,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位于同一侧;
所述波导芯的参数设置为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波导段传导并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第三侧壁的光的入射角不小于所述临界角、且照射在所述波导芯的所述第四侧壁上的光的入射角也不小于所述临界角,其中,所述波导芯的参数包括所述第三侧壁的数量、所述第四侧壁的数量,各个所述第四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角度、以及各个所述第三侧壁相对于与其相连的前一个侧壁转过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电印制电路板,其中,第一侧壁平行于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满足以下关系:
0<A1≤(90°-α);
A2≥A1;
A1≤A3≤2A1;
其中,
A1为与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A2为与所述第一侧壁相交的第三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A3为除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交的第四侧壁外,其他第四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转过的角度;
α为光线在所述波导芯和所述基体层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电印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第三侧壁和一个第四侧壁,任意相邻两个第三侧壁中,后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小于前一个第三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转过的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电印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波导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三侧壁和多个所述第四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所述的光电印制电路板,其中,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侧壁和至少一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中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五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三侧壁和第一侧壁相连,第六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四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第一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对于位于所述波导芯端部的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和该第三波导段相邻的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五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三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的一端与相应的第四侧壁相连,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第四侧壁共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电印制电路板,其中,所述波导芯包括多个所述第三波导段,位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的为一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角度;
所述波导芯的参数还包括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
0<ai<(90°-α);
0<a1<(90°-α);
其中,i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i为自然数,2≤i≤N,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并且,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当ai为第i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i-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a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印制电路板,其中,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口处的分别为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的两端的第一波导段和第三波导段互相平行,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之间存在沿第二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段第一波导段的延伸方向;
所述波导芯的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多个第五侧壁和多个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第三波导段,且所述波导芯包括K个所述第三波导段,并且,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五侧壁与和该第五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所述第六侧壁与和该第六侧壁相连的侧壁共面;
对于前M个所述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五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对于第M+1至第K个第三波导段:所述第三波导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导段相连,所述第三波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段相连,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与所述第六侧壁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
相邻两个第三波导段中,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并且,后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前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转过的角度满足以下关系:
0<cj<(90°-α),1≤j≤M;
0<cl<(90°-α),M≤l<K;
0<c1<(90°-α);
其中,j、l均为第三波导段的编号,在从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中波导芯的一端端口与所述波导芯的另一端端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一波导段依次编号、所述第二波导段依次编号;
cj为第j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j-1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cl为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相对于和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相邻的前一个第三波导段中与该第l个第三波导段第六侧壁位于中心线的同一侧的侧壁沿第三方向所转过的角度,M<K,M和K均为自然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一者为顺时针方向,另一者为逆时针方向;
c1为第一个第三波导段的第六侧壁相对于第一个第一波导段的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转过的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印制电路板,其中,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包括多条所述波导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电印制电路板,其中,多条所述波导芯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印制电路板,其中,所述光电印制电路板还包括过孔、电子元件、走线中的至少一者。
19.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参数确定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连接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参数确定方法。
CN202011160739.0A 2020-10-27 2020-10-27 光电印制电路板及参数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88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0739.0A CN114488395A (zh) 2020-10-27 2020-10-27 光电印制电路板及参数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CT/CN2021/126632 WO2022089470A1 (zh) 2020-10-27 2021-10-27 光电印制电路板及参数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8/033,891 US20230400635A1 (en) 2020-10-27 2021-10-27 Optical-electronic printed circuit board,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21885197.0A EP4235239A1 (en) 2020-10-27 2021-10-27 Photoelectric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0237017618A KR20230093310A (ko) 2020-10-27 2021-10-27 광전 인쇄회로기판 및 파라미터 결정방법, 전자장비 그리고 저장매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0739.0A CN114488395A (zh) 2020-10-27 2020-10-27 光电印制电路板及参数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8395A true CN114488395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38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0739.0A Pending CN114488395A (zh) 2020-10-27 2020-10-27 光电印制电路板及参数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0635A1 (zh)
EP (1) EP4235239A1 (zh)
KR (1) KR20230093310A (zh)
CN (1) CN114488395A (zh)
WO (1) WO20220894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0573A (ja) * 2003-08-27 2005-03-17 Sony Corp 光導波路、光源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光情報処理装置
JP4220436B2 (ja) * 2004-06-24 2009-02-04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アレイ
JP2006049650A (ja) * 2004-08-05 2006-02-16 Hamamatsu Photonics Kk 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アレイ
JP2006208527A (ja) * 2005-01-26 2006-08-10 Fuji Xerox Co Ltd 光導波路を備えた回路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737777B2 (en) * 2012-01-03 2014-05-27 Xyratex Technology Limited Optical waveguide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an optical waveguide
TWI530720B (zh) * 2012-06-01 2016-04-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波導及光波導的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5239A9 (en) 2023-10-18
EP4235239A1 (en) 2023-08-30
KR20230093310A (ko) 2023-06-27
US20230400635A1 (en) 2023-12-14
WO2022089470A1 (zh)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4835A (en) Integrated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
WO2018171178A1 (zh) 指纹识别器件及控制方法、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装置
CN105209947A (zh) 光波导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方法和耦合装置
JP5187344B2 (ja) 光導波路型センサ
US10495814B2 (en) Optical waveguide
US20160124148A1 (en) Optical waveguide, spot size converter and optical apparatus
WO2017220002A1 (zh) 一种并行的光纤转角耦合组件
KR101515870B1 (ko) 손실을 감소시킨 유전체 도파관 교차부
JP3184426B2 (ja) 光導波回路
JP3858460B2 (ja) 光信号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352344A (ja) 低クロストーク光配線
CN109642986A (zh) 树脂光波导以及复合光波导
CN114488395A (zh) 光电印制电路板及参数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178456B (zh) 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JP4991596B2 (ja) 光導波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ルチコア中央処理装置
JP7076968B2 (ja) 光導波路、光電気混載基板および光電気混載モジュール
WO2015056474A1 (ja) 位置センサの製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位置センサ
JPH0458203A (ja) 光導波路部品
TWI766901B (zh) 光電混合基板
US20040091208A1 (en) Planar optical wave-guide with dielectric mirrors
US20050118740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ranch optical waveguide
US10492292B2 (en) Optical circuit board sheet and opto-electric hybrid board sheet including same
CN111273397A (zh) 光波导结构
US9664852B1 (en) Optical waveguide having several dielectric layers and at least one metal cladding layer
JP5278225B2 (ja) 光導波路、光配線、光電気混載基板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