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8811B - 轴承定位结构、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轴承定位结构、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8811B
CN114468811B CN202011257677.5A CN202011257677A CN114468811B CN 114468811 B CN114468811 B CN 114468811B CN 202011257677 A CN202011257677 A CN 202011257677A CN 114468811 B CN114468811 B CN 114468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ssembly
base
clamping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76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8811A (zh
Inventor
文伟锋
刘长生
薛欢
王送军
崔国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76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881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5600 priority patent/WO20221001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8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8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8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8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8Driving mechanisms
    • A47J43/085Driving mechanism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lower 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46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bottom 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716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lower 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定位结构、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轴承定位结构,包括:轴承座,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设有夹持部,夹持部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且第一容纳部用于容纳密封部件,第二容纳部用于容纳轴承组件,第一容纳部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纳部的横截面积;夹持件,设于轴承座的一侧,夹持件与夹持部、轴承座的侧壁合围出第二容纳部,其中,夹持件与轴承座相连,夹持件用于与夹持部配合夹持轴承组件。本方案提供的轴承定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固定轴承组件的同时,避免了打胶困难的问题,还简化了轴承座加工工艺,提升了轴承座的加工效率,还能够减少轴承组件工作时的异响,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轴承定位结构、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承定位结构、一种底座组件、一种杯组件和一种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破壁机都设有轴承,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定位结构:
一种是把轴承座用数控机床先车削加工内腔及车削卡簧槽,然后把轴承组件装入内腔,打入厌氧胶后使用卡弹卡住轴承组件。
另一种是运用打头工艺,先把轴承用数控机床车削加工好内腔,然后把轴承组件装入内腔,打入厌氧胶后,再把轴承座边缘向内孔打弯几个类似翻边的结构,卡住轴承组件。
无论是用卡簧卡紧,还是使用打头工艺,垂直方向都需留安装间隙,所以这两种结构都只能限制滚珠轴承上、下的活动,不能限制滚珠轴承外圈不沿周向转动,因此都需在滚珠轴承和轴承座的间隙之间打厌氧胶固定,限制滚珠轴承外圈沿周向转动。但打胶方案并不可靠,存在胶打少打不紧或胶打多流入滚珠内粘死破坏轴承的情况。导致安装工艺不稳定,整机运转出现异响无法返修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定位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定位结构,包括:轴承座,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设有夹持部,夹持部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且第一容纳部用于容纳密封部件,第二容纳部用于容纳轴承组件,第一容纳部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纳部的横截面积;夹持件,设于轴承座的一侧,夹持件与夹持部、轴承座的侧壁合围出第二容纳部,其中,夹持件与轴承座相连,夹持件用于与夹持部配合夹持轴承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夹持件与夹持部配合夹持轴承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的外圈转动。也就是说,轴承的外圈固定通过夹持件和夹持部的配合加持实现。通过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的外圈,使轴承组件和轴承座之间不再需要打胶固定,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避免打胶过少无法固定,或者打胶过多导致胶流入轴承的滚珠内粘死破坏轴承的情况。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外圈,结构简单,轴承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工序少,安装工艺稳定可靠,有利于减少轴承转动出现异响的情况。另外,采用夹持的固定方式,还便于轴承组件、轴承座维护保养的便利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轴承外圈通过夹持固定,是指从轴向上进行夹持固定。采用轴向夹持固定的方式,相对于周向夹持固定或径向夹持固定而言,可以避免滚珠被夹紧而使轴承无法转动的情况,有利于提升轴承旋转的顺畅度。
进一步地,通过夹持部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第二容纳部用于容纳轴承组件,这样可以为轴承组件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和工作空间,减少了外界物体对轴承组件工作的干扰,有利于轴承组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工作。夹持部的设置,既可以和轴承座的侧壁、夹持件一起围合出第二容纳部,又可以与夹持件配合,对轴承组件进行夹持。第二容纳部的设置,便于容纳密封部件,从而为轴承组件提供密封防护,避免液体进入轴承组件内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夹持部还可以起到支撑密封部件的作用。夹持部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既为两种不同的功能部件提供了各自的安装空间,又让这两者相邻设置,有利于确保密封效果。第一容纳部小于第二容纳部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小需要密封的范围,降低密封难度,还可以减少密封材料的用量。
可以理解,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轴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件与轴承座可装卸地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夹持件设置为与轴承座可装卸地连接,这样既可以实现与夹持部配合夹持轴承组件的目的,又便于对轴承组件进行维护保养。进一步地,可装卸地连接的方式,还有利于调节对轴承组件的夹紧力度,进一步提升安装维护的便利性。夹持件可装卸的连接,其相对于轴承座独立,这样简化了轴承座的结构,降低了轴承座的生产难度,而且轴承组件的安装、维护都更为便利。另外,在轴承座或夹持件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更换时,也可以减少更换部件的数量,节省材料和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件与轴承座栓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栓接的方式,结构简单,易于装卸,安装效率高。在拆卸时,也不会出现破坏部件的情况。
可以理解,夹持件与轴承座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栓接,也可以是粘接、卡接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承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轴承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孔,夹持件上设有第一过孔,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过孔,与第一螺孔连接;和/或轴承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螺母;第二过孔,夹持件上设有第二过孔;第三过孔,轴承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过孔,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与螺母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紧固件、第一过孔和第二螺孔,夹持件与轴承座实现栓接,这样使用的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而且第一紧固件的体积小,有利于节省材料。或者采用第二紧固件和螺母来连接夹持件和轴承座,有利于更为灵活地调节对轴承组件的夹紧程度,而且第二紧固件的体积大,强度高,有利于为轴承组件提供更大的夹持力度,确保轴承组件在高速转动中不会发生松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件上设有连接柱,第二过孔贯穿连接柱,连接柱穿设在第三过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过孔贯穿连接柱,也就是说,第二紧固件通过连接柱穿过第三过孔,这样可以先将第二紧固件穿设在夹持件上,再一起安装到轴承座上,便于提升夹持件安装的便利性。另外,第二紧固件不直接接触轴承座的侧壁,也就是说,通过连接柱的设置,还可以对轴承座的侧壁形成保护。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夹持部沿轴承座的周向连续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夹持部沿轴承座的周向连续设置,便于对轴承的外圈形成连续的夹持,从而保证轴承组件上各处夹持力度一致,有利于提升轴承组件受力的均匀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密封部件包括:油封,设于第一容纳部内,并位于夹持部的顶部;密封圈,第一容纳部的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用于安装密封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油封,便于油封为轴承组件提供轴向上的密封,减少液体的渗漏,从而提升轴承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和转动的顺畅度。另外,油封设置在夹持部的顶部,即夹持部在此处还起到了支撑油封的作用。
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以为轴承组件提供径向的密封,避免液体向轴承组件渗透而影响轴承组件的工作。环形槽的设置,便于固定密封圈,避免密封圈出现移位或者脱落,从而确保密封圈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轴承座、夹持部和夹持件上分别设有供转轴通过的避空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轴承座、夹持部和夹持件上分别设有供转轴通过的避空孔,这样便于转轴安装到轴承组件上,有利于转轴进行自由的转动。并且转轴还穿过了轴承座和夹持件,这样便于转轴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工作执行部件。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轴承座为塑料轴承座。
在该技术方案中,轴承座采用塑料轴承座,其成型速度快,效率高。相对于采用金属制成的轴承座而言,成型精度更高,可以大幅减少加工工序,提升生产效率,材料上也可以得到大幅节省。采用塑料轴承座,其重量也更轻,在轴承高速旋转时,还可以起到降低噪音、异响的作用。另外,底座往往也会采用塑料材质体,这样有利于轴承座和底座一体成型,减少后期装配工作。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位于底座的下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底座组件,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将轴承座设于底座的下部,有利于避让其它部件,降低设备整体高度。更重要的是,轴承座能够进一步下沉,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轴承座的重心,提升轴承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地,轴承座位于底座的底部,最大化地增加了轴承座和底盘之间的空间,能够更加合理地设置底座的结构,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底座的空间,有利于小型化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承座与底座一体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底座和轴承座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在工序中作为一个整体同时生产出来,而不是单独生产轴承座和底座,因此可以大幅减少工序数量,降低生产难度,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底座和轴承座一体成型,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分开的两个单体,不需要后期装配,减少了装配时间。一体成型的轴承座和底座,材质相同,一致性好,而且由于是一个整体,因此其动平衡性能较现有技术中分体式的轴承座和底座,有大幅的提升。
另外,轴承座和底座一体成型,也就是将轴承座设置到了底座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轴承座和底盘连接的方式而言,轴承座在设备中的位置进行了下沉,在使用时重心降低。重心降低以后,有利于增加高速旋转的轴承的稳定性,相应地可以增加轴承和设备整体的动平衡性能,减少异响、噪音等现象。而且轴承座设置在底座上,与设备的底盘实现了分离,有利于降低底盘厚度,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另外,轴承座设置在底座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与底盘连接的方式而言,可以得到更加直接和稳定的支撑,进一步地提升轴承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底座形成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轴承座和底座的侧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连接轴承座和底座的侧壁,也就是说轴承座并不是直接放在底座上,而是设置有单独的连接结构。这样有利于在底座上掏出部分空心结构,从而降低底座组件的整体重量,节省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部间隔地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连接部,且多个第一连接部间隔地分布,这样有利于从多个方向上为轴承座提供支撑,提升轴承座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提升轴承座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底座组件还包括:轴承组件,设于轴承定位结构的第二容纳部内,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轴承。
在该技术方案中,轴承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部内,可以利用第二容纳部形成的独立工作空间,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更为稳定可靠地工作。而且轴承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部内,可以被夹持件和夹持部配合夹持,从而确保轴承的外圈被固定。轴承组件包括一个轴承,重量轻,体积小。轴承组件包括多个轴承,可以为转轴提供更长的固定长度,提升转轴工作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与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夹持件与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也就是说,夹持件、夹持部和轴承组件之间是过盈配合。这样的结构,可以确保夹持部和夹持件能够夹紧轴承的外圈,使得轴承的外圈保持固定不动。
需要指出的是,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在轴承组件内仅有一个轴承时,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也就是轴承的轴向高度。轴承组件包括多个轴承时,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就是多个轴承的轴向高度之和。轴承组件还可能包括多个轴承和垫圈,此时,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是多个轴承的轴向高度以及垫圈的轴向高度之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承组件与轴承定位结构的容纳腔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轴承组件与轴承定位结构的容纳腔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一方面便于轴承组件的安装,安装过程中不易卡住。更为重要的是,轴承组件与容纳腔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安装过程中和工作过程中,对轴承的周向就不会产生作用力。这样的结构,有利于保证轴承游隙,降低了轴承出现异响的概率。
需要进一步地说明,轴承游隙,是指是轴承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壳体之间的间隙。更具体地,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座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由此可知,通过夹紧轴承外圈的方式,使得轴承游隙不会受到影响,相应地,轴承在工作过程也就可以减少出现异响的情况。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底座组件还包括:底盘,设于底座内,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位于底盘和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之间;底盘与夹持件固定连接;和/或轴承定位结构位于底盘的底壁下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轴承座位于底盘和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之间,且底盘和夹持件固定连接,也就是将底盘、夹持件、轴承座以及轴承座内的轴承组件全部连接在了一起,使这些部件形成了一个模块化整体。在设备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将这个模块化整体作为一个模组模块来进行管理和装配。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先将这种整体的模组模块装配完成,再将模组模块装配到整个设备上,从而可以提升设备整体的装配速度和生产效率,而且不易出现零配件丢失、忘记装配的现象。轴承定位结构位于底盘底壁的下侧,便于和底座连接,并避让底盘上方容纳食材的腔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盘上设有螺母柱,螺母柱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用于与轴承定位结构的第二紧固件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轴承座具有一定的长度,通过螺母柱的设置,便于增加第二螺孔的长度与第二紧固件相连。螺母柱和第二螺孔的设置,便于替代螺母,使第二紧固件在穿过轴承座上的第二过孔后,可以和螺母柱栓接,这样在固定夹持件并夹持轴承组件的同时,还可以将底盘、轴承座、底座连接呈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模块模组。另外,采用第二紧固件和第二螺孔连接的方式,使底盘、夹持件易于装拆,提升了轴承组件、底盘等部件维护维修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盘的厚度为0.3mm~2.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底盘的厚度设置为0.3mm~2.5mm,针对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底盘为单层金属板,例如为钢板。单层金属板的情况,仅用于不加热的杯组件,或者说底盘不连接加热件。底盘不连接加热件,采用单层金属板结构时,其厚度为0.3mm、0.5mm、0.6mm等。另一种情况,底盘为双层金属板,需要连接加热件;一层金属板用于承重,例如采用钢板,其厚度为0.3mm、0.5mm、0.6mm等;另一层金属板用于发热和导热,例如采用铝板,其厚度可以为1mm、1.2mm、1.5mm、2mm等。可以理解,铝的密度小,导热性好,因此可以做得较厚。钢板强度高,密度大,因此采用较薄的厚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无论是单层金属板,还是双层金属板,底盘的厚度都得到了减薄,既能够为设备减重,又能够节省材料和减少底盘占用的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底盘和轴承座分开设置,轴承座下沉至底座底部,这样使得底盘不再需要承受轴承座的重量,以及承受轴承高速转动时的离心力。受力减少后,对底盘的强度、刚度要求都降低,因此通过上述结构上的改进可以减薄底盘厚度,并不是简单的尺寸增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组件还包括:转轴,穿过轴承组件,底盘上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避空孔;工作执行部件,位于底盘远离轴承座的一侧,并套设于穿过底盘的转轴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底盘上设有避空孔,便于转轴穿过,使轴可以伸出底盘,从而便于工作执行部件在底盘远离轴承座的一侧和转轴连接。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将容纳食材的腔体设置在底盘远离轴承座的一侧,从而便于通过工作执行部件在远离轴承座的一侧对食材进行搅拌、切割。而且容纳食材的腔体设置在底盘远离轴承座的一侧,具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食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作执行部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刀片、搅拌叶片或清洗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工作执行部件为刀片,以便于对食材进行切割和粉碎。工作执行部件为搅拌叶片,以便对食材进行搅拌。工作执行部件还可以是清洗件,通过旋转对杯体或食材进行清洗。工作执行部件也可以包括刀片和搅拌叶片的组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组件还包括:加热件,设于底盘上,加热件用于加热底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加热件在底盘上,可以通过对底盘的加热而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加热。这样有利于扩展食品处理装置的功能,不仅可以打碎、搅拌食材,还可以直接加热食材,也就是可以在打碎食材后,可以直接进行烹饪。这样为用户使用食品处理装置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杯组件,包括:杯体;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底座组件,底座组件的底座向顶部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杯体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杯体与底座组件的底盘合围出用于容纳食材的腔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底座组件,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杯体的设置,可以容纳食材,便于旋转执行组件对食材进行切割或搅拌。底座组件的底座向顶部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部,也就是说,杯体与底座的上半部分连接,而轴承座与杯下半部分连接,实现了轴承座下沉的目的,使得轴承座的重心下移,有利于减少轴承转动时的噪音和异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轴承座下沉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底盘可以不再承受轴承座和轴承的重量,也不需要承受轴承高速旋转时的离心力,因此底盘可以做得较现有技术的底盘更薄,从而节省材料。
通过底盘和杯体合围出用于容纳食材的腔体,也就是杯体和底盘为分体式结构,杯体为圆筒状结构,而不是采用桶状结构。这样的设置,使杯体可以采用玻璃制作,一方面玻璃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和透明度,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相比于塑料而言,玻璃也更为安全健康。可以理解,由于旋转执行组件需要穿入到杯体内,如果采用玻璃制作桶状杯体,则需要在玻璃上开出通孔,这样的工艺复杂,加工困难。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简化设备的整体工艺,降低加工难度。
可以理解,底盘也可以和杯体一体设置,但这种结构一般需要设置为塑料材质体,以便于加工底盘上的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部和底座组件的第一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用于连接底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三连接部,便于连接底盘并为底盘提供支撑。同时,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三连接部较为靠近底座的中部,这样有利于杯体的底部座入底座内,使得杯体的重心降低,同时受到底座的限位。在杯体和底盘合围出的腔体内盛入食材之后,有利于通过底座的限位,提升杯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连接部的横截面积,第三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连接部的横截面积,第三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也就是说,在上述三个连接部中,越靠近底座底部,横截面积就越小。由于底座的内部为空心结构,采用这种逐渐收缩式的结构,有利于下方的结构对上方形成稳定的支撑,并起到限位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杯体下沉过多而与轴承座等结构发生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台阶;和/或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台阶。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台阶的设置,可以起到加强的作用,从而提升底座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设置第二连接台阶,便于使杯体和第二连接台阶进行抵靠,相应地,第二连接台阶还可以对杯体形成支撑。这样的结构,可以不需要底盘对杯体进行支撑,也就是有利于减少底盘的受力。
根据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基座;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底座组件,底座组件与基座可装卸地连接;或如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杯组件,杯组件与基座可装卸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有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底座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基座和底座组件连接,便于在基座中设置供电部件,从而为底座组件提供电力,以便于驱动旋转执行组件进行转动。基座和底座组件可装卸地连接,便于对基座、底座组件进行维护和维修,且安装方便。可以理解,基座中也可以不设置供电部件,仅作为底座的支撑结构。
通过设置有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杯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基座和杯组件连接,便于在基座中设置供电部件,从而为杯组件中的底座组件提供电力,驱动旋转执行组件进行转动。基座和杯组件可装卸地连接,便于对基座、杯组件进行维护和维修,且安装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家用电器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破壁机、料理机、豆浆机、绞肉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局部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夹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底座组件,102转轴,104工作执行部件,106轴承,108轴承座,1080夹持部,1081第一容纳部,1082第二容纳部,1084第三过孔,1086环形槽,1088第一螺孔,110垫圈,1190避空孔,120底座,1200第一连接部,1202加强筋,1204第二连接部,1206第三连接部,1208第四连接部,1210第一连接台阶,1212第二连接台阶,1214螺纹结构,124夹持件,1240第一过孔,1242第二过孔,1244连接柱,126底盘,1264第二螺孔,1266螺母柱,130油封,132密封圈,134耦合器,136触发杆,138离合器,垫片140,142加热件,200第一紧固件,202第二紧固件,30家用电器,300杯体,302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5描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定位结构,包括轴承座108和夹持件124。如图9和图14所示,轴承座108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设有夹持部1080。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一容纳部1081用于容纳密封部件,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夹持件124设于轴承座108的一侧,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轴承座108的侧壁合围出第二容纳部1082,其中,夹持件124与轴承座108相连,夹持件124用于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106的外圈转动。也就是说,轴承106的外圈固定通过夹持件124和夹持部1080的配合加持实现。通过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的外圈,使轴承组件和轴承座108之间不再需要打胶固定,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避免打胶过少无法固定,或者打胶过多导致胶流入轴承106的滚珠内粘死破坏轴承106的情况。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外圈,结构简单,轴承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工序少,安装工艺稳定可靠,有利于减少轴承106转动出现异响的情况。另外,采用夹持的固定方式,还便于轴承组件、轴承座108维护保养的便利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轴承106外圈通过夹持固定,是指从轴向上进行夹持固定。采用轴向夹持固定的方式,相对于周向夹持固定或径向夹持固定而言,可以避免滚珠被夹紧而使轴承106无法转动的情况,有利于提升轴承106旋转的顺畅度。
通过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这样可以为轴承组件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和工作空间,减少了外界物体对轴承组件工作的干扰,有利于轴承组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工作。夹持部1080的设置,既可以和轴承座108的侧壁、夹持件124一起围合出第二容纳部1082,又可以与夹持件124配合,对轴承组件进行夹持。第二容纳部1082的设置,便于容纳密封部件,从而为轴承组件提供密封防护,避免液体进入轴承组件内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夹持部1080还可以起到支撑密封部件的作用。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既为两种不同的功能部件提供了各自的安装空间,又让这两者相邻设置,有利于确保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部108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纳部1082的横截面积,这样有利于减小需要密封的范围,降低密封难度,还可以减少密封材料的用量。
可以理解,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轴承106。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定位结构,包括轴承座108和夹持件124。轴承座108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设有夹持部1080。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一容纳部1081用于容纳密封部件,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夹持件124设于轴承座108的一侧,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轴承座108的侧壁合围出第二容纳部1082,其中,夹持件124与轴承座108可装卸地连接,夹持件124用于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106的外圈转动。也就是说,轴承106的外圈固定通过夹持件124和夹持部1080的配合加持实现。通过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的外圈,使轴承组件和轴承座108之间不再需要打胶固定,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避免打胶过少无法固定,或者打胶过多导致胶流入轴承106的滚珠内粘死破坏轴承106的情况。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外圈,结构简单,轴承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工序少,安装工艺稳定可靠,有利于减少轴承106转动出现异响的情况。另外,采用夹持的固定方式,还便于轴承组件、轴承座108维护保养的便利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轴承106外圈通过夹持固定,是指从轴向上进行夹持固定。采用轴向夹持固定的方式,相对于周向夹持固定或径向夹持固定而言,可以避免滚珠被夹紧而使轴承106无法转动的情况,有利于提升轴承106旋转的顺畅度。
通过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这样可以为轴承组件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和工作空间,减少了外界物体对轴承组件工作的干扰,有利于轴承组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工作。夹持部1080的设置,既可以和轴承座108的侧壁、夹持件124一起围合出第二容纳部1082,又可以与夹持件124配合,对轴承组件进行夹持。第二容纳部1082的设置,便于容纳密封部件,从而为轴承组件提供密封防护,避免液体进入轴承组件内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夹持部1080还可以起到支撑密封部件的作用。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既为两种不同的功能部件提供了各自的安装空间,又让这两者相邻设置,有利于确保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部108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纳部1082的横截面积,这样有利于减小需要密封的范围,降低密封难度,还可以减少密封材料的用量。
将夹持件124设置为与轴承座108可装卸地连接,这样既可以实现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的目的,又便于对轴承组件进行维护保养。进一步地,可装卸地连接的方式,还有利于调节对轴承组件的夹紧力度,进一步提升安装维护的便利性。夹持件124可装卸的连接,其相对于轴承座108独立,这样简化了轴承座108的结构,降低了轴承座108的生产难度,而且轴承组件的安装、维护都更为便利。另外,在轴承座108或夹持件124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更换时,也可以减少更换部件的数量,节省材料和部件。
进一步地,夹持件124与轴承座108栓接。采用栓接的方式,结构简单,易于装卸,安装效率高。在拆卸时,也不会出现破坏部件的情况。
可以理解,夹持件124与轴承座108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栓接,也可以是粘接、卡接等。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定位结构,包括轴承座108和夹持件124。轴承座108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设有夹持部1080。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一容纳部1081用于容纳密封部件,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夹持件124设于轴承座108的一侧,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轴承座108的侧壁合围出第二容纳部1082,其中,夹持件124与轴承座108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夹持件124用于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
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轴承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200,第一紧固件200为螺钉。轴承座108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孔1088,夹持件124上设有第一过孔1240。第一紧固件200穿过第一过孔1240,与第一螺孔1088连接。
如图6所示,同时,轴承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202和螺母。第二紧固件202为螺栓。夹持件124上设有第二过孔1242。如图7所示,轴承座108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过孔1084,第二紧固件202穿过第二过孔1242和第三过孔1084,与螺母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紧固件200、第一过孔1240和第二螺孔1264,夹持件124与轴承座108实现栓接,这样使用的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而且第一紧固件200的体积小,有利于节省材料。或者采用第二紧固件202和螺母来连接夹持件124和轴承座108,有利于更为灵活地调节对轴承组件的夹紧程度,而且第二紧固件202的体积大,强度高,有利于为轴承组件提供更大的夹持力度,确保轴承组件在高速转动中不会发生松动。
可以理解,夹持件124和轴承座108的连接,既可以通过螺栓、螺钉共同配合实现连接,也可以仅设置第一过孔1240、第一螺孔1088,也就是夹持件124和轴承座108仅通过螺钉连接。或者仅设置第二过孔1242、第三过孔1084,夹持件124和轴承座108仅通过螺栓实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124和轴承106采用了螺栓,也就是第二紧固件202进行连接。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夹持件124上设有连接柱1244,第二过孔1242贯穿连接柱1244,连接柱1244穿设在第三过孔1084内。也就是说,第二紧固件202通过连接柱1244穿过第三过孔1084,这样可以先将第二紧固件202穿设在夹持件124上,再一起安装到轴承座108上,便于提升夹持件124安装的便利性。另外,第二紧固件202不直接接触轴承座108的侧壁,也就是说,通过连接柱1244的设置,还可以对轴承座108的侧壁形成保护。
值得指出的是,采用第二紧固件202,也就是螺栓连接的方式,不仅可以采用螺母和第二紧固件202栓接,还可以在设备的其它结构上设置螺纹替代螺母,这样可以同时连接夹持件124、轴承座108和其它部件,既能够多连接一个部件,并且使多个部件形成一个整体,还可以减少螺母,节省材料和空间,简化结构。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定位结构,包括轴承座108和夹持件124。轴承座108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设有夹持部1080。夹持部1080沿轴承座108的周向连续设置,并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一容纳部1081用于容纳密封部件,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夹持件124设于轴承座108的一侧,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轴承座108的侧壁合围出第二容纳部1082,其中,夹持件124与轴承座108相连,夹持件124用于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106的外圈转动。也就是说,轴承106的外圈固定通过夹持件124和夹持部1080的配合加持实现。通过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的外圈,使轴承组件和轴承座108之间不再需要打胶固定,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避免打胶过少无法固定,或者打胶过多导致胶流入轴承106的滚珠内粘死破坏轴承106的情况。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外圈,结构简单,轴承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工序少,安装工艺稳定可靠,有利于减少轴承106转动出现异响的情况。另外,采用夹持的固定方式,还便于轴承组件、轴承座108维护保养的便利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轴承106外圈通过夹持固定,是指从轴向上进行夹持固定。采用轴向夹持固定的方式,相对于周向夹持固定或径向夹持固定而言,可以避免滚珠被夹紧而使轴承106无法转动的情况,有利于提升轴承106旋转的顺畅度。
通过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这样可以为轴承组件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和工作空间,减少了外界物体对轴承组件工作的干扰,有利于轴承组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工作。夹持部1080的设置,既可以和轴承座108的侧壁、夹持件124一起围合出第二容纳部1082,又可以与夹持件124配合,对轴承组件进行夹持。第二容纳部1082的设置,便于容纳密封部件,从而为轴承组件提供密封防护,避免液体进入轴承组件内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夹持部1080还可以起到支撑密封部件的作用。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既为两种不同的功能部件提供了各自的安装空间,又让这两者相邻设置,有利于确保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部108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纳部1082的横截面积,这样有利于减小需要密封的范围,降低密封难度,还可以减少密封材料的用量。
进一步地,夹持部1080沿轴承座108的周向连续设置,便于对轴承106的外圈形成连续的夹持,从而保证轴承组件上各处夹持力度一致,有利于提升轴承组件受力的均匀性。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定位结构,包括轴承座108和夹持件124。轴承座108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设有夹持部1080。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一容纳部1081用于容纳密封部件,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夹持件124设于轴承座108的一侧,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轴承座108的侧壁合围出第二容纳部1082,其中,夹持件124与轴承座108相连,夹持件124用于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
进一步地,密封部件包括油封130和密封圈132。油封130设于第一容纳部1081内,并位于夹持部1080的顶部。第一容纳部1081的壁上设有环形槽1086,密封圈132设于环形槽1086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106的外圈转动。也就是说,轴承106的外圈固定通过夹持件124和夹持部1080的配合加持实现。通过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的外圈,使轴承组件和轴承座108之间不再需要打胶固定,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避免打胶过少无法固定,或者打胶过多导致胶流入轴承106的滚珠内粘死破坏轴承106的情况。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外圈,结构简单,轴承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工序少,安装工艺稳定可靠,有利于减少轴承106转动出现异响的情况。另外,采用夹持的固定方式,还便于轴承组件、轴承座108维护保养的便利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轴承106外圈通过夹持固定,是指从轴向上进行夹持固定。采用轴向夹持固定的方式,相对于周向夹持固定或径向夹持固定而言,可以避免滚珠被夹紧而使轴承106无法转动的情况,有利于提升轴承106旋转的顺畅度。
通过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这样可以为轴承组件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和工作空间,减少了外界物体对轴承组件工作的干扰,有利于轴承组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工作。夹持部1080的设置,既可以和轴承座108的侧壁、夹持件124一起围合出第二容纳部1082,又可以与夹持件124配合,对轴承组件进行夹持。第二容纳部1082的设置,便于容纳密封部件,从而为轴承组件提供密封防护,避免液体进入轴承组件内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夹持部1080还可以起到支撑密封部件的作用。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既为两种不同的功能部件提供了各自的安装空间,又让这两者相邻设置,有利于确保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部108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纳部1082的横截面积,这样有利于减小需要密封的范围,降低密封难度,还可以减少密封材料的用量。
通过设置油封130,便于油封130为轴承组件提供轴向上的密封,减少液体的渗漏,从而提升轴承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和转动的顺畅度。另外,油封130设置在夹持部1080的顶部,即夹持部1080在此处还起到了支撑油封130的作用。
通过设置密封圈132,可以为轴承组件提供径向的密封,避免液体向轴承组件渗透而影响轴承组件的工作。环形槽1086的设置,便于固定密封圈132,避免密封圈132出现移位或者脱落,从而确保密封圈132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6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定位结构,包括轴承座108和夹持件124。轴承座108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设有夹持部1080。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一容纳部1081用于容纳密封部件,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夹持件124设于轴承座108的一侧,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轴承座108的侧壁合围出第二容纳部1082,其中,夹持件124与轴承座108相连,夹持件124用于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
进一步地,轴承座108为塑料轴承座108,其成型速度快,效率高。相对于采用金属制成的轴承座108而言,成型精度更高,可以大幅减少加工工序,提升生产效率,材料上也可以得到大幅节省。采用塑料轴承座108,其重量也更轻,在轴承106高速旋转时,还可以起到降低噪音、异响的作用。另外,底座120往往也会采用塑料材质体,这样有利于轴承座108和底座120一体成型,减少后期装配工作。
通过采用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轴承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106的外圈转动。也就是说,轴承106的外圈固定通过夹持件124和夹持部1080的配合加持实现。通过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的外圈,使轴承组件和轴承座108之间不再需要打胶固定,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避免打胶过少无法固定,或者打胶过多导致胶流入轴承106的滚珠内粘死破坏轴承106的情况。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轴承106外圈,结构简单,轴承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工序少,安装工艺稳定可靠,有利于减少轴承106转动出现异响的情况。另外,采用夹持的固定方式,还便于轴承组件、轴承座108维护保养的便利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轴承106外圈通过夹持固定,是指从轴向上进行夹持固定。采用轴向夹持固定的方式,相对于周向夹持固定或径向夹持固定而言,可以避免滚珠被夹紧而使轴承106无法转动的情况,有利于提升轴承106旋转的顺畅度。
通过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这样可以为轴承组件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和工作空间,减少了外界物体对轴承组件工作的干扰,有利于轴承组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工作。夹持部1080的设置,既可以和轴承座108的侧壁、夹持件124一起围合出第二容纳部1082,又可以与夹持件124配合,对轴承组件进行夹持。第二容纳部1082的设置,便于容纳密封部件,从而为轴承组件提供密封防护,避免液体进入轴承组件内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夹持部1080还可以起到支撑密封部件的作用。夹持部108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既为两种不同的功能部件提供了各自的安装空间,又让这两者相邻设置,有利于确保密封效果。
实施例7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底座120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下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底座组件10,从而具有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将轴承座108设于底座120的下部,有利于避让其它部件,降低设备整体高度。更重要的是,轴承座108能够进一步下沉,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轴承座108的重心,提升轴承106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增加轴承座108和底盘126之间的空间,能够更加合理地设置底座120的结构,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底座120的空间,有利于小型化设计。而且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最大化地实现了轴承座108的下沉,使轴承座108的重心落在设备的最低处,有利于确保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实施例8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底座120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且轴承座108与底座120一体成型。
在该实施例中,将轴承座108设于底座120的底部,有利于避让其它部件,降低设备整体高度。更重要的是,轴承座108能够进一步下沉,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轴承座108的重心,提升轴承106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底座120和轴承座108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在工序中作为一个整体同时生产出来,而不是单独生产轴承座108和底座120,因此可以大幅减少工序数量,降低生产难度,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底座120和轴承座108一体成型,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分开的两个单体,不需要后期装配,减少了装配时间。一体成型的轴承座108和底座120,材质相同,一致性好,而且由于是一个整体,因此其动平衡性能较现有技术中分体式的轴承座108和底座120,有大幅的提升。
另外,轴承座108和底座120一体成型,也就是将轴承座108设置到了底座120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轴承座108和底盘126连接的方式而言,轴承座108在设备中的位置进行了下沉,在使用时重心降低。重心降低以后,有利于增加高速旋转的轴承106的稳定性,相应地可以增加轴承106和设备整体的动平衡性能,减少异响、噪音等现象。而且轴承座108设置在底座120上,与设备的底盘126实现了分离,有利于降低底盘126厚度,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另外,轴承座108设置在底座120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与底盘126连接的方式而言,可以得到更加直接和稳定的支撑,进一步地提升轴承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9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底座120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下部。底座120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200,第一连接部1200的一端连接轴承座108,第一连接部1200的另一端连接底座120的侧壁。
底座组件10还包括轴承组件。轴承组件设于轴承定位结构的第二容纳部1082内。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轴承106。
在该实施例中,将轴承座108设于底座120的下部,有利于避让其它部件,降低设备整体高度。更重要的是,轴承座108能够进一步下沉,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轴承座108的重心,提升轴承106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200连接轴承座108和底座120的侧壁,也就是说轴承座108并不是直接放在底座120上,而是设置有单独的连接结构。这样有利于在底座120上掏出部分空心结构,从而降低底座组件10的整体重量,节省材料。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部1200间隔地分布,这样有利于从多个方向上为轴承座108提供支撑,提升轴承座108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提升轴承座108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连接部1200构造成从底座120的侧壁向底座120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以便于将轴承座108置于底座120的中心位置,从而使轴承座108的重心、轴承组件的旋转中心和底座120的中心转轴102这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有利于提升底座组件10整体的动平衡性能,尤其在轴承106进行高速旋转时,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异响、噪音的现象。
另外,第一连接部1200构造有弧面结构。弧面结构有利于降低第一连接部1200和杯体300的侧壁连接位置处因轴承106的重力受到的力矩,并分散受力,提升各个第一连接部1200的力学性能和延长第一连接部1200的使用寿命。
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部1200上还设有多个加强筋1202,以便于提升第一连接部1200的强度,延长第一连接部1200的使用寿命。
轴承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部1082内,可以利用第二容纳部1082形成的独立工作空间,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更为稳定可靠地工作。而且轴承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部1082内,可以被夹持件124和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从而确保轴承106的外圈被固定。轴承组件包括一个轴承106,重量轻,体积小。轴承组件包括多个轴承106,可以为转轴102提供更长的固定长度,提升转轴102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最大化地增加了轴承座108和底盘126之间的空间,能够更加合理地设置底座120的结构,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底座120的空间,有利于小型化设计。而且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最大化地实现了轴承座108的下沉,使轴承座108的重心落在设备的最低处,有利于确保设备工作的稳定性。相应地,第一连接部1200形成在底座120的底部。这样有利于轴承座108最大化地下沉,增加轴承座108和底盘126之间的空间,从而便于更加合理地设置底座120的结构。
实施例10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底座120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底座120的底部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200,第一连接部1200的一端连接轴承座108,第一连接部1200的另一端连接底座120的侧壁。
底座组件10还包括轴承组件。轴承组件设于轴承定位结构的第二容纳部1082内。轴承组件包括多个轴承106和垫圈110。垫圈110设置在夹持部1080和轴承106之间。
进一步地,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之间的距离S1,小于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S2,或者说,小于多个轴承106与垫圈110的轴向高度之和。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之间的距离S1,小于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S2,也就是说,夹持件124、夹持部1080和轴承组件之间是过盈配合。这样的结构,可以确保夹持部1080和夹持件124能够夹紧轴承106的外圈,使得轴承106的外圈保持固定不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轴承组件内仅有一个轴承106,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也就是轴承106的轴向高度。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轴承组件包括多个轴承106,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就是多个轴承106的轴向高度之和。
实施例11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轴承组件、底座120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轴承组件设于轴承定位结构的第二容纳部1082内。轴承组件与轴承定位结构的容纳腔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该实施例中,轴承组件与轴承定位结构的容纳腔的周向侧壁之间,或者说轴承组件与第二容纳部108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一方面便于轴承组件的安装,安装过程中不易卡住。更为重要的是,轴承组件与容纳腔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安装过程中和工作过程中,对轴承106的周向就不会产生作用力。这样的结构,有利于保证轴承106游隙,降低了轴承106出现异响的概率。
需要进一步地说明,轴承106游隙,是指是轴承106滚动体与轴承106内外圈壳体之间的间隙。更具体地,所谓轴承106游隙,即指轴承106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座108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轴承106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106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由此可知,通过夹紧轴承106外圈的方式,使得轴承106游隙不会受到影响,相应地,轴承106在工作过程也就可以减少出现异响的情况。
实施例12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轴承组件、底座120、底盘126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
进一步地,底盘126设于底座120内。轴承座108位于底盘126和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124之间。底盘126与夹持件124固定连接。轴承定位结构位于底盘126的底壁下侧。
在该实施例中,轴承座108位于底盘126和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124之间,且底盘126和夹持件124固定连接,也就是将底盘126、夹持件124、轴承座108以及轴承座108内的轴承组件全部连接在了一起,进一步地,轴承座108和底座120为一体成型,因此底盘126、夹持件124、底座120、轴承106、轴承座108等部件全部连接成为了一个模块化整体。在设备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将这个模块化整体作为一个模组模块来进行管理和装配。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先将这种整体的模组模块装配完成,再将模组模块装配到整个设备上,从而可以提升设备整体的装配速度和生产效率,而且不易出现零配件丢失、忘记装配的现象。轴承定位结构位于底盘126底壁的下侧,便于和底座120连接,并避让底盘126上方容纳食材的腔体。
进一步地,底盘126上设有螺母柱1266,螺母柱1266上设有第二螺孔1264;第二螺孔1264用于与轴承定位结构的第二紧固件202连接。
由于轴承座108具有一定的长度,通过螺母柱1266的设置,便于增加第二螺孔1264的长度与第二紧固件202相连。螺母柱1266和第二螺孔1264的设置,便于替代螺母,使第二紧固件202在穿过轴承座108上的第二过孔1242后,可以和螺母柱1266栓接,这样在固定夹持件124并夹持轴承组件的同时,还可以将底盘126、轴承座108、底座120连接呈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模块模组。另外,采用第二紧固件202和第二螺孔1264连接的方式,使底盘126、夹持件124易于装拆,提升了轴承组件、底盘126等部件维护维修的便利性。
实施例13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轴承组件、底座120、底盘126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
进一步地,底盘126设于底座120内。轴承座108位于底盘126和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124之间。底盘126与夹持件124固定连接。轴承定位结构位于底盘126的底壁下侧。底盘126的厚度为0.3mm~2.5mm。
在该实施例中,将底盘126的厚度设置为0.3mm~2.5mm,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该厚度大幅降低。这种厚度通过结构的改进而实现,不是简单的尺寸增减。
具体而言,由于底盘126和轴承座108分开设置,轴承座108下沉至底座120底部,这样使得底盘126不再需要承受轴承座108的重量,以及承受轴承106高速转动时的离心力。底盘126受力减少后,对底盘126的强度、刚度要求都降低,因此可以减薄底盘126厚度,并不是简单的减薄。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盘126仅用于承接食材,不需要连接加热件142,又因为不承受轴承座108的重量,底盘126采用单层金属板冲压成型即可。单层金属板,例如为钢板。底盘126上不连接加热件,底盘126厚度为0.3mm~1mm,例如采用单层金属板的底盘126厚度为0.3mm、0.5mm、0.6mm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底盘126还用于加热食材。如图10所示,底座组件10还包括加热件142。加热件142设于底盘126上,加热件142用于加热底盘126。
通过设置加热件142在底盘126上,可以通过对底盘126的加热而对杯体300内的食材进行加热。这样有利于扩展食品处理装置的功能,不仅可以打碎、搅拌食材,还可以直接加热食材,也就是可以在打碎食材后,可以直接进行烹饪。这样为用户使用食品处理装置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连接有加热件142的底盘126为双层金属板的复合体,一层金属板用于承重,例如采用钢板,采用钢板可以提升底盘126的强度,钢板厚度为0.3mm、0.5mm、0.6mm等;另一层金属板用于发热和导热,例如采用铝板,采用铝板既可以降低底盘126整体的重量,又便于和发热件连接,并增加加热面积。铝板厚度可以为1mm、1.2mm、1.5mm、2mm等。对于双层金属板的情况,底盘126的厚度为两层金属板的厚度之和,具体而言,双层金属板的底盘126的厚度为1mm~2.5mm,例如为1.2mm、1.4mm、1.5mm、1.8mm、2mm、2.5mm等。可以理解,铝的密度小,导热性好,因此可以做得较厚。钢板强度高,密度大,因此采用较薄的厚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无论是不需要连接加热件142的单层金属板,还是需要连接加热件142的双层金属板,底盘126的厚度都得到了减薄,既能够为设备减重,又能够节省材料和减少底盘126占用的空间。
实施例14
如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轴承组件、底座120、底盘126、转轴102、工作执行部件104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
进一步地,底盘126设于底座120内。轴承座108位于底盘126和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124之间。底盘126与夹持件124固定连接。轴承定位结构位于底盘126的底壁下侧。
轴承座108、轴承座108的夹持部1080、夹持件124、底盘126上均设有供转轴102穿过的避空孔1190。工作执行部件104位于底盘126远离轴承座108的一侧,并套设于穿过底盘126的转轴102上。
在该实施例中,轴承座108位于底盘126和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124之间,且底盘126和夹持件124固定连接,也就是将底盘126、夹持件124、轴承座108以及轴承座108内的轴承组件全部连接在了一起,使这些部件形成了一个模块化整体。在设备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将这个模块化整体作为一个模组模块来进行管理和装配。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先将这种整体的模组模块装配完成,再将模组模块装配到整个设备上,从而可以提升设备整体的装配速度和生产效率,而且不易出现零配件丢失、忘记装配的现象。轴承定位结构位于底盘126底壁的下侧,便于和底座120连接,并避让底盘126上方容纳食材的腔体。
轴承座108、夹持部1080和夹持件124、底盘126上分别设有供转轴102通过的避空孔1190,这样便于转轴102安装到轴承组件上,有利于转轴102进行自由的转动。并且转轴102还穿过了轴承座108和夹持件124,这样便于转轴102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工作执行部件104。
工作执行部件104在底盘126远离轴承座108的一侧和转轴102连接。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将容纳食材的腔体设置在底盘126远离轴承座108的一侧,从而便于通过工作执行部件104在远离轴承座108的一侧对食材进行搅拌、切割。而且容纳食材的腔体设置在底盘126远离轴承座108的一侧,具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食材。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工作执行部件104可以是刀片,以便于对食材进行切割和粉碎。工作执行部件104也可以是搅拌叶片,以便对食材进行搅拌。工作执行部件104还可以是清洗件,通过旋转对杯体300或食材进行清洗。工作执行部件104也可以是刀片和搅拌叶片的组合体,以便于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切割、粉碎工作。
实施例15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轴承组件、底座120、底盘126、转轴102、工作执行部件104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底座120的底部。
进一步地,底盘126设于底座120内。轴承座108位于底盘126和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124之间。底盘126与夹持件124固定连接。轴承定位结构位于底盘126的底壁下侧。
轴承座108、轴承座108的夹持部1080、夹持件124、底盘126上均设有供转轴102穿过的避空孔1190。工作执行部件104位于底盘126远离轴承座108的一侧,并套设于穿过底盘126的转轴102上。
进一步地,底座组件10还包括耦合器134和触发杆136。耦合器134和触发杆136均设于底座120的底部,且触发杆136、转轴102和耦合器134这三者的中心线在一个平面内。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杆136、转轴102和耦合器134这三者的中心线在一个平面内,则这三者的结构具有了一定的对称性。由于这三者都至少有部分设置在底座120的底部,则底座120的底部结构具有了一定的对称性。这样的结构,动平衡性能相对于偏心或者不对称的结构而言,有较大的提升,从而可以提升转轴102高速转动时,的动平衡性能。
另外,由于触发杆136、耦合器134都设置在底座120的底部,则两者的中心也大致地在一个平面,或者在较为接近的平面中,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的动平衡性能,并有利于减少异响,消除噪音。
可以理解,耦合器134用于电路耦合通讯。底座120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1204,耦合器134通过第四连接部1208与底座120相连。具体而言,耦合器134上设有多个插针,插针用于连接引线。多个插针中,一部分插针用于连接接地,一部分给家用电器30上的发热管的火零线供电,一部分插针给感温器和微动保护开关。耦合器134与基座302上匹配的连接器组合使用,基座302的连接器插接着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电路板等电器元件。
通过设置耦合器134用于电路耦合通讯,便于和家用电器30的基座302配合使用,即耦合器134可以和基座302上的连接器配合通电,从而为转轴102的转动提供动力。耦合器134通过第四连接部1208与底座120连接,即耦合器134相对于底座120而言是独立的结构,这样便于耦合器134作为一个电子结构,独立地生产,确保生产的便利性和生产质量。
基座302上设有微动开关。触发杆136设于底座120的底部。触发杆136用于触发微动开关,以避免家用电器30的盖子打开时还继续工作,可以提升家用电器30操控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底座组件10还包括离合器138和垫片140。离合器138套设于转轴102上,离合器138位于夹持件124远离轴承座108的一侧,离合器138用于连接驱动装置。垫片140套设于转轴102上,且垫片140位于离合器138和夹持件124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离合器138的设置,便于连接驱动装置,为转轴102的转动提供动力。同时,离合器138还可以和驱动装置分离,以断开转轴102转动的动力,避免用户取放食材时发生转动而造成安全事故,提升了家用电器30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离合器138套设于转轴102上,便于带动转轴102转动。离合器138位于夹持件124远离轴承座108的一侧,即位于轴承座108的底部一侧,这样便于和基座302上的驱动装置连接。通过设置垫片140在离合器138和夹持件124之间,便于保护和隔离夹持件124,避免离合器138和夹持件124之间发生磨损,从而可以延长夹持件124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16
如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杯组件,包括杯体300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底座组件10。底座组件10的底座120向顶部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部1204,杯体300与第二连接部1204固定连接;杯体300与底座组件10的底盘126合围出用于容纳食材的腔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底座组件10,从而具有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杯体300的设置,可以容纳食材,便于旋转执行组件对食材进行切割或搅拌。底座组件10的底座120向顶部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部1204,也就是说,杯体300与底座120的上半部分连接,而轴承座108与杯下半部分连接,实现了轴承座108下沉的目的,使得轴承座108的重心下移,有利于减少轴承106转动时的噪音和异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轴承座108下沉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底盘126可以不再承受轴承座108和轴承106的重量,也不需要承受轴承106高速旋转时的离心力,因此底盘126可以做得较现有技术的底盘126更薄,从而节省材料。
通过底盘126和杯体300合围出用于容纳食材的腔体,也就是杯体300和底盘126为分体式结构,杯体300为圆筒状结构,而不是采用桶状结构。这样的设置,使杯体300可以采用玻璃制作,一方面玻璃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和透明度,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相比于塑料而言,玻璃也更为安全健康。可以理解,由于旋转执行组件需要穿入到杯体300内,如果采用玻璃制作桶状杯体300,则需要在玻璃上开出通孔,这样的工艺复杂,加工困难。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简化设备的整体工艺,降低加工难度。
可以理解,底盘126也可以和杯体300一体设置,但这种结构一般需要设置为塑料材质体,以便于加工底盘126上的通孔。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204和底座组件10的第一连接部1200之间设有第三连接部1206,第三连接部1206用于连接底盘126。
通过设置第三连接部1206,便于连接底盘126并为底盘126提供支撑。同时,第三连接部1206位于第一连接部1200和第二连接部1204之间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三连接部1206较为靠近底座120的中部,这样有利于杯体300的底部座入底座120内,使得杯体300的重心降低,同时受到底座120的限位。在杯体300和底盘126合围出的腔体内盛入食材之后,有利于通过底座120的限位,提升杯体3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底座120内设置第三连接部1206,底盘126连接在第三连接部1206上,便于第三连接部1206为底盘126提供支撑,使底盘126与轴承座108保持一定的间隔,而不是直接抵靠在轴承座108上,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底盘126和轴承座108、轴承106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升轴承106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204的内周面上设有螺纹结构1214,以安装杯体300。具体而言,底座120通过螺纹结构1214,可以和杯体300相连接。
通过在底座120的内周面上设置螺纹结构1214,便于杯体300的安装,且安装后稳定可靠,不易脱落。在转轴102高速转动时,螺纹连接的底座120的稳定性更强。需要进行维护时,螺纹连接的方式易于拆卸,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204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连接部1206的横截面积,第三连接部1206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部1200的横截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04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连接部1206的横截面积,第三连接部1206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部1200的横截面积,也就是说,在上述三个连接部中,越靠近底座120底部,横截面积就越小。由于底座120的内部为空心结构,采用这种逐渐收缩式的结构,有利于下方的结构对上方形成稳定的支撑,并起到限位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杯体300下沉过多而与轴承座108等结构发生接触。
如图4和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1200和第三连接部1206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台阶1210。第一连接台阶1210可以起到加强的作用,从而提升底座120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第二连接部1204和第三连接部1206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台阶1212。这样便于使杯体300的侧壁可以和第二连接台阶1212进行抵靠,相应地,第二连接台阶1212还可以对杯体300形成支撑。这样的结构,可以不需要底盘126对杯体300进行支撑,也就是有利于减少底盘126的受力。
实施例17
如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30,包括:基座302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底座组件10,底座组件10与基座302可装卸地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实施例中的底座组件10,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基座302和底座组件10连接,便于在基座302中设置供电部件,从而为底座组件10提供电力,以便于驱动工作执行部件104进行转动。基座302和底座组件10可装卸地连接,便于对基座302、底座组件10进行维护和维修,且安装方便。可以理解,基座302中也不一定设置供电部件。
实施例18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30,包括基座302和如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实施例中的杯组件。杯组件与基座302可装卸地相连。
通过设置有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杯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基座302和杯组件连接,便于在基座302中设置供电部件,从而为杯组件中的底座组件10提供电力,驱动工作执行部件104进行转动。基座302和杯组件可装卸地连接,便于对基座302、杯组件进行维护和维修,且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杯组件的工作执行部件104位于杯体300内。基座302上设有连接器和驱动电机,杯组件的底座组件10上的耦合器134用于和连接器配合,底座组件10的离合器138用于连接驱动电机。
在上述实施例中,家用电器30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破壁机、料理机、豆浆机、绞肉机。
实施例19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10,包括底座120和轴承定位结构。轴承定位结构包括轴承座108和夹持件124。底座120中心设有轴承座108,轴承座108上设有容纳轴承106的容纳腔,容纳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过孔1084和第一螺孔1088。
特别地,中心的容纳腔的深度比滚珠轴承组件的总高度小,或者说,如图14和图15所示,夹持部1080和夹持件124之间的距离S1,小于轴承组件的总高度S2。容纳腔的侧壁与滚珠轴承106间隙配合安装。
压片(夹持件124),具有设在两侧的第一过孔1240、第二过孔1242和中心避空孔1190。
安装过程如下:放入垫圈110,装入轴承组件,放上压片(夹持件124)。使用第一紧固件200穿过压片的第一过孔1240,锁紧在底座120的第一螺孔1088上。由于容纳腔的深度比滚珠轴承组件的总高度小,所以压片可在螺丝锁付的作用力下,让轴承组件时刻保持被夹紧状态,有效的防止了轴承106的外圈转动。通过夹紧轴承组件的方式,解决了五金轴承座108加工生产困难,轴承组件与轴承座108之间要打胶固定的问题,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使用压片沿轴向夹紧轴承106的外圈,轴承座108的侧壁周圈没有施加任何外力使用于轴承106,可以很好地保证轴承106游隙,降低了轴承106出现异响的机率。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塑料轴承座108加压片用螺丝锁付垂直夹紧(也就是轴向夹紧)的定位结构,解决了五金轴承座加工生产困难,轴承组件与轴承座108之间要打胶固定的问题。大大的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降低了轴承106出现异响的机率。
综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定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固定轴承组件的同时,避免了打胶困难的问题,还简化了轴承座加工工艺,提升了轴承座的加工效率,还能够减少轴承组件工作时的异响,降低噪音。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300);
底座组件(10),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120),所述底座(120)向顶部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部(1204),所述杯体(30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4)固定连接;
所述杯体(300)与所述底座组件(10)的底盘(126)合围出用于容纳食材的腔体;
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
轴承定位结构,所述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所述底座(120)的下部;
所述轴承定位结构,包括:
轴承座(108),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夹持部(1080),所述夹持部(1080)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1081)和第二容纳部(1082),且所述第一容纳部(1081)用于容纳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容纳部(1082)用于容纳轴承组件,所述第一容纳部(108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容纳部(1082)的横截面积;
夹持件(124),设于所述轴承座(108)的一侧,所述夹持件(124)与所述夹持部(1080)、所述轴承座(108)的侧壁合围出所述第二容纳部(1082),
其中,所述夹持件(124)与所述轴承座(108)相连,所述夹持件(124)用于与所述夹持部(1080)配合夹持所述轴承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124)与所述轴承座(108)可装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124)与所述轴承座(108)栓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定位结构还包括:
第一紧固件(200);
所述轴承座(108)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孔(1088),所述夹持件(124)上设有第一过孔(1240),所述第一紧固件(200)穿过所述第一过孔(1240),与所述第一螺孔(1088)连接;和/或
所述轴承定位结构还包括:
第二紧固件(202);
螺母;
第二过孔(1242),所述夹持件(124)上设有所述第二过孔(1242);
第三过孔(1084),所述轴承座(108)的侧壁设有所述第三过孔(1084),所述第二紧固件(202)穿过所述第二过孔(1242)和所述第三过孔(1084),与所述螺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124)上设有连接柱(1244),所述第二过孔(1242)贯穿所述连接柱(1244),所述连接柱(1244)穿设在所述第三过孔(108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1080)沿所述轴承座(108)的周向连续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包括:
油封(130),设于所述第一容纳部(1081)内,并位于所述夹持部(1080)的顶部;
密封圈(132),所述第一容纳部(1081)的壁上设有环形槽(1086),所述环形槽(1086)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13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座(108)、所述夹持部(1080)和所述夹持件(124)上分别设有供转轴(102)通过的避空孔(119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座(108)为塑料轴承座(10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座(108)与所述底座(120)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20)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200),所述第一连接部(1200)连接所述轴承座(108)和所述底座(120)的侧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1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200)间隔地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0)还包括:
轴承组件,设于所述轴承定位结构的第二容纳部(1082)内,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轴承(106)。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124)与夹持部(108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轴承组件的轴向总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组件与所述轴承定位结构的容纳腔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0)还包括:
所述底盘(126),设于所述底座(120)内,所述轴承定位结构的轴承座(108)位于所述底盘(126)和所述轴承定位结构的夹持件(124)之间;
所述底盘(126)与所述夹持件(124)固定连接;和/或所述轴承定位结构位于所述底盘(126)的底壁下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126)上设有螺母柱(1266),所述螺母柱(1266)上设有第二螺孔(1264);
所述第二螺孔(1264)用于与所述轴承定位结构的第二紧固件(202)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126)的厚度为0.3mm~2.5mm。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0)还包括:
转轴(102),穿过所述轴承组件,所述底盘(126)上设有供所述转轴(102)穿过的避空孔(1190);
工作执行部件(104),位于所述底盘(126)远离轴承座(108)的一侧,并套设于穿过所述底盘(126)的转轴(102)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执行部件(104)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刀片、搅拌叶片或清洗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0)还包括:
加热件(142),设于所述底盘(126)上,所述加热件(142)用于加热所述底盘(126)。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1204)和所述底座组件(10)的第一连接部(1200)之间设有第三连接部(1206),所述第三连接部(1206)用于连接所述底盘(126)。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1204)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连接部(1206)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三连接部(1206)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00)的横截面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1200)和第三连接部(1206)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台阶(1210);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1204)和第三连接部(1206)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台阶(1212)。
25.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302);
如权利要求10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组件,所述底座组件(10)与所述基座(302)可装卸地连接;或
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组件,所述杯组件与所述基座(302)可装卸相连。
CN202011257677.5A 2020-11-11 2020-11-11 轴承定位结构、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 Active CN114468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7677.5A CN114468811B (zh) 2020-11-11 2020-11-11 轴承定位结构、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
PCT/CN2021/105600 WO2022100121A1 (zh) 2020-11-11 2021-07-09 食品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7677.5A CN114468811B (zh) 2020-11-11 2020-11-11 轴承定位结构、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8811A CN114468811A (zh) 2022-05-13
CN114468811B true CN114468811B (zh) 2023-06-09

Family

ID=8149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7677.5A Active CN114468811B (zh) 2020-11-11 2020-11-11 轴承定位结构、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88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2809B (zh) * 2011-06-27 2015-06-10 王喜冬 硬质合金可空转可串联水陆两用矿用立泵
CN203447191U (zh) * 2013-07-29 2014-02-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04312365U (zh) * 2014-08-25 2015-05-06 广东瑞荣泵业有限公司 一体化充油式井用潜水泵
CN204262774U (zh) * 2014-10-29 2015-04-15 上海西码机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机床的活动导套装置以及一种机床装置
CN208192985U (zh) * 2017-12-06 2018-1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08192996U (zh) * 2018-01-02 2018-1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209285221U (zh) * 2018-09-20 2019-08-2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行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211459911U (zh) * 2019-12-18 2020-09-11 深圳市尚康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料理机搅拌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8811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5701A (en) Bearing arrangement for molten aluminum pumps
CN207363873U (zh) 电子油泵
CN114468811B (zh) 轴承定位结构、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
CN109424539A (zh) 电子油泵
CN207701348U (zh) 电子油泵
CN114468805B (zh) 食物处理机
CN114468806B (zh) 食品处理装置
CN208447334U (zh) 食品加工机
WO2022100121A1 (zh) 食品处理装置
WO2022100122A1 (zh) 底座组件、杯组件和家用电器
CN212707575U (zh) 一种磨粉机
CN220779765U (zh) 一种高速均制乳化装置
CN217013715U (zh) 食物处理机
CN221411072U (zh) 一种刀具模块、刀具组件、料理锅以及集成灶
CN221555390U (zh)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奶昔机
CN109424538A (zh) 电子油泵
CN215541837U (zh) 一种适配多种电机轴的离心机转子
CN219813884U (zh) 烹饪设备
CN215371584U (zh) 一种碟式分离机安装底座
CN218920118U (zh) 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CN214549102U (zh) 用于料理机的机座及料理机
CN111084563B (zh) 食品料理机
CN220824185U (zh) 搅拌刀组件和料理机
CN221856659U (zh) 一种钻井液搅拌设备
CN219307992U (zh) 离心萃取机的主轴自动纠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