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4393B - 钉枪 - Google Patents

钉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4393B
CN114434393B CN202011229053.2A CN202011229053A CN114434393B CN 114434393 B CN114434393 B CN 114434393B CN 202011229053 A CN202011229053 A CN 202011229053A CN 114434393 B CN114434393 B CN 114434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trigger
locking
gea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90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4393A (zh
Inventor
钟红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90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4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4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4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4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4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1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fixed main cylind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钉枪,包括:壳体;击打件,用于击打紧固件;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蓄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缸体、填充于所述缸体内的气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缸体移动的塞体;以及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塞体,所述塞体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压缩所述气体从而使所述蓄能机构蓄能;所述钉枪还包括连接所述击打件和所述塞体的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受力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与所述受力部相互作用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被设置成在所述塞体沿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受力部保持相对静止。本发明的钉枪能够消除氮气弹簧柱塞可能承受的偏载力,提升钉枪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钉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钉枪。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钉枪蓄能装置有多种:活塞压缩空气、抽真空、氮气弹簧等。其中以氮气弹簧的蓄能密度(单位体积蓄能量)为最高,钉枪体积最小,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的蓄能装置普遍采用旋转凸轮和轮槽条传动或者应用双曲柄接力传动的方式。其中,双曲柄接力传动方式通过二个曲柄先后抬升撞针的方式完成弹簧的压缩和储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采用氮气蓄能装置的电动钉枪容易产生氮气漏气的问题,导致存储的能量丢失,打钉无力,从而无法顺利完成打钉。
发明内容
经过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现有钉枪氮气弹簧的蓄能是通过旋转凸轮或者旋转曲柄作用在氮气弹簧的柱塞(抬升座)上,由于旋转凸轮或者旋转曲柄在旋转过程中和抬升座的接触点一直在变化,导致氮气弹簧的柱塞不可避免地受到偏载力并且该偏载力在不断变化(类似于交变载荷),这种偏载力将作用在氮气弹簧柱塞的导向结构和密封结构上,极易造成导向结构和密封结构的快速磨损,进而造成氮气漏气,氮气弹簧存储的能量丢失,导致失效。
鉴于上述研究发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钉枪,以能够降低偏载力对氮气弹簧的影响,甚至消除氮气弹簧柱塞可能承受的偏载力,提升钉枪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钉枪,包括:
壳体;
击打件,用于击打紧固件;
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蓄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缸体、填充于所述缸体内的气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缸体移动的塞体;
以及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塞体,所述塞体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压缩所述气体从而使所述蓄能机构蓄能;
所述钉枪还包括连接所述击打件和所述塞体的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受力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与所述受力部相互作用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被设置成在所述塞体沿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受力部保持相对静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组件具有可沿直线往复移动的抬升件;所述抬升件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施力部设置于所述抬升件上,在所述蓄能机构蓄能过程中,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受力部的接触部位保持不变。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可被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旋转的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被所述齿轮驱动进行直线往复移动的动齿条;所述抬升件与所述动齿条固定连接,随所述动齿条直线往复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与所述动齿条相平行的定齿条;所述定齿条位置固定;
所述齿轮包括:可直线往复移动地啮合在所述定齿条和动齿条之间的动齿轮;
所述动齿轮和所述动力机构之间设有曲柄连杆机构;所述动齿轮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曲柄的一端,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位置固定并被所述动力机构驱动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钉枪设有容纳所述动齿条直线移动的导轨;所述动齿轮的中心轴位于直线导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齿轮包括位置固定的定齿轮;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正转反转以驱动定齿轮正转反转;所述定齿轮与所述动齿条啮合,以驱动所述动齿条作往复直线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抬升件具有压缩所述蓄能机构完成蓄能的蓄能完成位置、以及等待压缩所述蓄能机构的初始位置;
所述钉枪设有限位释放机构,所述限位释放机构在所述抬升件位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时将所述蓄能机构锁定维持蓄能状态,并在所述抬升件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将所述蓄能机构释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释放机构包括可围绕一位置固定的锁定轴线转动的锁定件、可围绕一位置固定的扳机轴线转动的扳机件、以及使所述锁定件和所述扳机件复位的偏压复位件;所述抬升件还设有触发部;
在所述抬升件位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时,所述扳机件将所述锁定件限位在将所述蓄能机构锁定在蓄能状态的位置;
在所述抬升件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触发部扳动所述扳机件将所述锁定件释放,进而释放所述蓄能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定件的边缘设有锁定角口;所述扳机件的边缘设有与所述锁定角口形状匹配的锁定边角;在所述锁定边角嵌入到所述锁定角口时所述锁定件无法被所述蓄能机构沿释放能量方向所推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抬升件具有抬升承托板、以及与所述抬升承托板连接的连接主体;所述抬升承托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用于与所述受力部接触的抬升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定轴线和所述扳机轴线分别位于所述蓄能机构的两侧;所述扳机轴线和所述连接主体相对于所述锁定轴线位于所述蓄能机构的一侧;所述触发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主体上的触发凸起;
所述扳机件具有用于与所述触发部接触的扳机触发端;所述锁定边角和所述扳机触发端位于所述扳机轴线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触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抬升件上的触发杆;其中,所述锁定轴线和所述扳机轴线位于所述塞体的一侧,所述触发杆与所述动齿条位于所述塞体的另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扳机件的后侧;所述扳机件具有可被所述触发杆拨动的拨动端;所述触发杆位于所述拨动端的后侧。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钉枪设有将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蓄能机构进行蓄能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在施力于所述受力部使所述蓄能机构蓄能过程中与所述受力部的接触部位相对静止,接触部位保持相对不动,进而避免在蓄能机构过程二者的接触施力位置改变而导致偏载力的产生和变化,能够降低偏载力对蓄能机构的影响,甚至消除蓄能机构的塞体可能承受的偏载力,提升钉枪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钉枪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立体视图;
图3是图1的蓄能打钉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的限位释放机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曲柄连杆机构完成一次打钉循环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的限位释放机构完成一次打钉循环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1的抬升件完成一次打钉循环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蓄能打钉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另一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抬升件与底座的抬升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9完成一次打钉循环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图9的限位释放机构完成一次打钉循环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钉枪,包括:壳体1、用于击打紧固件的击打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动力机构3;蓄能机构10;传动组件。蓄能机构10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缸体11、填充于所述缸体11内的气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缸体11移动的塞体12。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塞体12。所述塞体12可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压缩所述气体从而使所述蓄能机构蓄能。
其中,所述钉枪还设有接受所述传动组件施力蓄能的受力部131。具体的,该钉枪还包括连接击打件和塞体12的底座(13),受力部131设置于底座(13)。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与所述受力部131相配合的施力部221。该施力部221被设置为在所述塞体沿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受力部131保持相对静止。
如图1、图2所示,该钉枪具有壳体1,壳体1可更换地安装有电池包5。壳体1具有射钉嘴7。壳体1上还安装有钉匣4以及供用户握持的手柄2。手柄上具有控制开关6。紧固件可以为钉子。钉匣4内容纳有钉子。蓄能机构10可以为气体弹簧,优选为氮气弹簧。塞体12可以为氮气弹簧上的柱塞。柱塞(12)可直线往复移动的安装在缸体11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柱塞的长度方向或者轴向。在其他实施例中,塞体同样可以为活塞。
进一步地,动力机构3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的电机301、以及与电机301联接的减速箱302。减速箱302具有一输出轴303向外输出动力。传动组件将减速箱302的输出轴303所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蓄能机构10,使蓄能机构10完成蓄能。传动组件以及蓄能机构10形成该钉枪的蓄能装置。壳体1具有容纳蓄能装置的传动箱。传动箱包括箱体9以及固定盖设在箱体上的顶板8。
如图3所示,塞体12为可移动地安装在缸体11上的柱塞。塞体12可伸缩地安装在缸体11上。塞体12在壳体1内直线往复移动。壳体1内设有包括蓄能机构10的打钉机构。打钉机构与蓄能机构10的塞体12相联动。在塞体12释放能量时将钉子击打射出钉枪。其中,底座可以为设置在塞体12的一端的撞针座13。击打件可以为设置在撞针座13上的撞针14。所述受力部131位于所述撞针座13。具体的,受力部131位于撞针座13的前端面(面对图3时为下端面)。壳体1中还设有对撞针座13进行缓冲的缓冲件35。
所述传动组件具有可沿直线往复移动的抬升件20。为便于对抬升件20进行导向,在传动箱内还固定设有导杆19。抬升件20可滑动地套设在导杆19上。施力部221在与抬升件20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具有与撞针座13(的受力部131)相接触的施力过程,也有与撞针座13分离的复位过程。相应的,在施力过程中蓄能机构10完成蓄能,并在释放能量利用撞针14将钉子撞击射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抬升件20移动方向与所述蓄能机构10的蓄能形变方向(第一方向)相平行。在所述蓄能机构10蓄能过程中,所述抬升件20与所述受力部131的接触部位保持不变。抬升件20在壳体1内沿直线往复移动,从而施力于受力部131过程中,抬升件20的运动形式与塞体12的运动形式相同,二者均为直线往复移动,从而与受力部131的接触部位不发生变动,以避免偏载力的产生以及改变,借此消除偏载力对蓄能机构10的影响。
受力部131位于撞针座13上,抬升件20具有用于与撞针座13(的受力部131)相接触的施力部221。施力部221与受力部131接触时二者相对静止。在所述蓄能机构10蓄能过程中,所述抬升件20与所述受力部131的接触部位(施力部221)相对静止。
为避免受到偏载力,受力部131所接受的作用力位于塞体12的中心(轴线)位置。施力部221与受力部131可以为多点接触也可以为环形接触,在多点接触时,各个接触点的作用力的合力位于塞体12的中心轴线位置或者中间位置。在环形接触时,环形接触面形成的合力位于塞体12的中心轴线位置,并结合抬升件20的直线往复移动,进而将可能产生的偏载力消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钉枪设有将动力机构3的动力传递至蓄能机构10进行蓄能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在施力于所述受力部131使所述蓄能机构10蓄能过程中与所述受力部131的接触部位(施力部221)保持不变,进而避免在压缩蓄能机构10过程二者的接触施力位置改变而导致偏载力的产生和变化,能够降低偏载力对蓄能机构10的影响,甚至消除蓄能机构10的塞体12可能承受的偏载力,提升钉枪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抬升件20具有压缩所述蓄能机构10完成蓄能的蓄能完成位置(如图7中的d图所示或者图8的b图)、以及等待压缩所述蓄能机构10的初始位置(如图7中的a图、i图所示或者图8的c图、d图)。抬升件20在抬升(压缩)蓄能机构10过程中,抬升件20与蓄能机构10的塞体12(还有撞针座13、撞针14)相对静止,一同移动。相应的,以面对图7或图8的方位作为参考,抬升件20的蓄能完成位置大致(考虑到塞体12达到上死点位置到被锁定维持在蓄能状态时可能存在轻量位移)对应塞体12(撞针座13)的上死点位置,抬升件20的初始位置对应塞体12(撞针座13)的下死点位置。
当然,也可以以撞针14的撞击方向为前后方向,进而相对于目标撞击钉子,抬升件20的蓄能完成位置大致对应塞体12(撞针座13)的后死点位置,抬升件20的初始位置大致对应塞体12(撞针座13)的前死点位置。其中,塞体12位于后(上)死点位置时无法被抬升件20继续抬升,蓄能机构10达到最大蓄能状态,塞体12位于前(下)死点位置时无法继续向前运动,能量完成释放,快速推动撞针14向前撞击射出钉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在动力机构3的输出轴303和抬升件20之间还可以设有将转动转变直线的动作转变机构。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可被所述动力机构3驱动旋转的齿轮18(18’)、与所述齿轮18(18’)相啮合被所述齿轮驱动进行直线往复移动的动齿条33。所述抬升件20与所述动齿条33固定连接,随所述动齿条33直线往复移动。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该钉枪还包括与所述动齿条33相平行的定齿条34。所述定齿条34位置固定。所述齿轮包括:可直线往复移动地啮合在所述定齿条34和动齿条33之间的动齿轮18。定齿条34、动齿轮18、以及动齿条33在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在蓄能机构10靠近壳体1手柄2的一侧(在图1所示状态下齿轮齿条机构位于蓄能机构10的下方)。
为对动齿条33的移动进行导向,所述钉枪设有容纳所述动齿条33直线移动的导轨36。导轨36固定安装在传动箱中。该导轨36为动齿条33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动齿轮18的中心轴171(齿轮轴)位于直线导槽27中。该直线导槽27的长度方向与定齿条34以及动齿条33平行。该直线导槽27进一步约束了动齿轮18的运动路径为直线,使得抬升件20与受力部131的接触部位的运动保持相对静止,不发生改变。
如图3所示,在传动箱中具有安装在动齿轮18的轴向两侧的内导向板25和外导向板24。其中,内导向板25具有一供动齿轮18的中心轴171一端伸入的直线导槽27,外导向板24具有另一供动齿轮18的中心轴171的另一端伸入的直线导槽27,如此使得动齿轮18按照期望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抬升件20的一侧具有插入到动齿条33上的插入凸起23,如此实现二者的共同移动。在外导向板24上设有导向止转槽26,该导向止转槽26与直线导槽27相平行。插入凸起23穿过该导向止转槽26插入固定到动齿条上,以承接齿条传递过来的动力并通过施力部221传递到氮气弹簧的受力部131。同时,导向止转槽26限制作抬升件20在运动过程围绕导杆19旋转。
如图3、图4、图6所示,所述动齿轮18和所述动力机构3之间设有曲柄连杆机构15。所述动齿轮18连接所述连杆17的一端。动齿轮18通过中心轴171连接连杆17。所述连杆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曲柄16的一端。连杆17通过连杆轴161连接曲柄16的一端。所述曲柄16的另一端位置固定并被所述动力机构3(输出轴303)驱动转动。其中,动齿轮18、动力机构3以及曲柄连杆机构15形成行程放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15的曲柄16旋转一周完成一个打钉循环,将一个钉子击打射出。曲柄16与减速箱302的输出轴303配接并被输出轴303驱动旋转。连杆17被曲柄16驱动,并带动齿轮18沿着定齿条34进行直线往复移动。
当电机301带动曲柄16转动时,连杆17带动动齿轮18进行转动,动齿条33被动齿轮18驱动做直线运动,动齿条33带动抬升件20压缩蓄能机构10完成蓄能,此时锁定件30抵住撞针座13,锁定件30被扳机件28锁住而保持静止。电机301带动齿轮18继续转动,齿条带动抬升件20下降,抬升件20下降至底端,碰到扳机件28,扳机件28带动锁定件30。撞针座13脱开锁定键,塞体12带着撞针14飞出,完成打击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曲柄连杆机构15以及(动)齿轮齿条机构可以形成行程放大机构,其中,动齿条33的移动距离可以为曲柄16长度的4倍,也即,以曲柄16的旋转半径为R,动齿条33的移动距离为4R,由于在仅具有曲柄连杆机构15时其动齿条33的移动距离仅为2R,为达到目标蓄能状态,需要增大曲柄16的长度,如此会导致钉枪的宽度较大,而本实施例的钉枪通过齿轮齿条机构的进一步放大,进而可以将钉枪的整机宽度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为控制蓄能机构10蓄能状态的保持和释放,所述钉枪设有限位释放机构。限位释放机构位于壳体1内。其中,所述限位释放机构在所述抬升件20位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时将所述蓄能机构10锁定以维持蓄能状态,并在所述抬升件20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将所述蓄能机构10释放。
具体的,所述限位释放机构包括可围绕一位置固定的锁定轴线转动的锁定件30、可围绕一位置固定的扳机轴线转动的扳机件28。所述锁定轴线(锁定轴31)和所述扳机轴线(扳机轴280)分别位于所述蓄能机构10的两侧。在图1所示状态下,所述锁定轴线和所述扳机轴线位于蓄能机构10的上下两侧。在面对图7的情况下,所述锁定轴线和所述扳机轴线位于蓄能机构10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释放机构还包括使所述锁定件30和所述扳机件28复位的偏压复位件。其中,偏压复位件包括扳机弹簧29、锁定弹簧32。扳机弹簧29用于向扳机件28施加复位力,锁定弹簧32用于向锁定件30施加复位力。在锁定件30避让撞针座13被撞针座13推动失去原有位置后依靠锁定弹簧32可以复位至原有位置,进而便于被扳机件28锁定。相应,扳机件28被抬升件20触发将锁定件30释放之后,在抬升件20上移失去对扳机件28的触发时依靠扳机弹簧29复位至原有位置,进而便于将锁定件30进行锁定。
其中,锁定件30和扳机件28可以为可旋转的板体结构或杆体结构或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锁定件30可以为锁定板,扳机件28可以为扳机爪。锁定件30和扳机件28相联动。锁定件30安装在一锁定轴31上,该锁定轴31可转动地安装在传动箱内。在该锁定轴31上套设有锁定弹簧32(例如扭转弹簧),该锁定弹簧32向锁定件30施加(在面对图7时)沿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扳机件28可以将锁定件30触发,进而对蓄能机构10进行解锁。
为实现蓄能释放进行撞击,所述抬升件20还设有触发部。其中,扳机件28可以具有一扳机解锁位置和扳机锁定位置,其中,扳机解锁位置如图7的a所示,扳机锁定位置如图7的d所示。扳机件28可转动地安装在一扳机轴上。其中,扳机轴上可以套设一扳机弹簧29向扳机件28施加复位至扳机锁定位置的作用力。在抬升件20被驱动大致移动到下死点位置时,触发部将扳机件28扳动将锁定件30释放。
为避免扳机弹簧29复位过度,该钉枪在壳体1内部还设有扳机限位部(例如限位杆,本实施例中通过抬升件20的壁面形成对扳机件28的限位),在扳机弹簧29推动扳机件28逆时针转动至扳机锁定位置时被扳机限位部进行转动限位,无法继续逆时针转动,从而扳机件28在钉枪内的动作形式大致为在扳机解锁位置和扳机锁定位置以转动的形式进行摆动。
在所述抬升件20位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时,所述扳机件28将所述锁定件30限位在将所述蓄能机构10锁定在蓄能状态的位置,也即扳机件28将锁定件30限位使锁定件30(的锁定部)无法向下转动,将蓄能机构10锁定在蓄能状态。在所述抬升件20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触发部扳动所述扳机件28将所述锁定件30释放,进而释放所述蓄能机构10。
锁定件30具有与撞针座13相接触将撞针座13顶抵限位的锁定部,该锁定部大致位于锁定件30的上端(远离钉子的一端,顶抵端)。锁定件30的板状主体可以安装在撞针座13的一侧,其与撞针座13的直线往复移动并不干涉。锁定部可以为安装在锁定件30的板状主体的上端的锁定销301。该锁定销301在整机的宽度方向上向内伸出。(至少)部分锁定销301位于撞围针座沿其移动方向的投影范内,形成锁定部。
为消除在维持蓄能状态下可能产生偏载力,锁定件30的用于抵住撞针座13的锁定部关于塞体12的中心轴线对称。进一步地,锁定件30和/或扳机件28可以为镜像对称结构。如图3所示,锁定件30包括固定连接在锁定轴31两端的锁定板,两个锁定板通过锁定轴31同步运动,两个锁定板的上端的锁定部均对应设有锁定销301。相应的,扳机件28设有与两个锁定板对应的扳机杆。两个扳机杆相固定连接以同步运动,形成扳机爪或扳机拨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在撞针座13位于锁定销301的上方时与撞针座13接触将撞针座13顶抵限位。锁定件30具有被卡部(例如锁定角口302),扳机件28具有与被卡部相配合的卡入部(例如锁定边角282)。在卡入部卡入到被卡部时,锁定件30被扳机件28转动限位。在蓄能弹簧处于未蓄能状态下,被卡部和卡入部相分离,锁定件30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动。在蓄能弹簧处于蓄能状态下,卡入部卡入到被卡部,扳机件28将锁定件30进行转动限位,使得锁定件30对塞体12进行向前移动限位,从而维持蓄能机构10的蓄能状态。
锁定件30具有一工作锁定位置。如图7的a、d所示位置,在撞针座13位于锁定件30(的锁定部)上方或下方时(锁定件30处于非避让状态),锁定件30位于该工作锁定位置,锁定部大致位于扳机件28的卡入部的上方。锁定件30在锁定弹簧32的作用下保持在工作锁定位置,无论沿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被外力推动偏离该工作锁定位置,在失去该外力时,在锁定弹簧32的作用下该锁定件30会重新复位到工作锁定位置。此时,扳机件28允许锁定件30的被卡部朝卡入部转动(图7中为顺时针转动)至工作锁定位置使卡入部卡入到被卡部完成对锁定件30的位置锁定限位,在此过程中,扳机件28(卡入部)的位置整体可以保持不动。
另外,锁定件30也可以在撞针座13上行时可以向外转动(逆时针转动)进行避让,以允许撞针座13从其下方转动至其上方,在撞针座13转动至锁定件30的上方时在锁定弹簧32的作用下重新复位至初始锁定位置。锁定件30位于初始锁定位置时,锁定件30的锁定部位于撞针座13沿其移动方向的投影范围内,从而撞针座13在塞体12的推力作用下会与锁定部接触并推动锁定件30向下转动,直至锁定件30被扳机件28转动限位,锁定件30无法继续向下转动,进而将撞针座13顶抵无法下移,使得蓄能机构10保持在蓄能状态。
如图5所示,所述锁定件30的边缘设有锁定角口302(被卡部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锁定角口302大致位于锁定件30的上端,并与锁定部相邻近。锁定角口302略低于锁定销301的高度。锁定件30的下端通过锁定轴31可转动地安装在锁定基座上。所述扳机件28的边缘设有与所述锁定角口302形状匹配的锁定边角282(卡入部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在所述锁定边角282嵌入到所述锁定角口302时所述锁定件30无法被所述蓄能机构10沿释放能量方向所推动。
具体的,锁定角口302为锁定件30边缘的缺口结构,该锁定角口302可以为直角形缺口,当然,该锁定角口302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缺口。锁定边角282为扳机件28的一端边角,该边角为直角形边角。如图7所示,在锁定边角282嵌入到锁定角口302中时,如扳机件28固定不动,则锁定件30同样无法动作,从而其位置被扳机件28锁住。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部为一设置在抬升件20上的触发凸起201。扳机件28具有用于与触发凸起201相接触被推动转动的扳机触发端281。所述锁定边角282和所述扳机触发端281位于所述扳机轴线的两侧,扳机触发端281和锁定边角282分别位于扳机轴280(上下)两侧,并且各自相反朝向。其中,锁定边角282朝向左侧,扳机触发端281朝向右侧。在触发凸起201与扳机触发端281相接触时,扳机触发端281被触发凸起201向左侧推动,相应的,锁定边角282向右侧转动,从而与锁定角口302脱离,将锁定件30的位置解锁,使得锁定件30可被撞针座13推动进而将蓄能机构10释放,完成能量的释放,撞针14将钉子撞击射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抬升件20具有抬升承托板22、以及与所述抬升承托板22连接的连接主体21。所述连接主体21在所述蓄能机构10的一侧与所述定齿条34固定连接。连接主体21整体呈矩形结构,其可以与定齿条34相固定连接结构,当然,也可以为一体结构。如图7所示,所述扳机轴线(扳机轴280)和所述连接主体21相对于所述锁定轴线位于所述蓄能机构10(靠近手柄2)的一侧。在图1所示状态下,扳机轴280和所述连接主体21位于柱塞13的下方,锁定轴31位于柱塞的上方。所述抬升承托板2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用于与所述受力部131接触的抬升端(类似于钩体结构),构成与受力部131相配合的施力部。连接主体21面对蓄能机构10的侧面靠近侧边的位置的两个触发凸起201形成触发部。
其中,抬升承托板22位于连接主体21的前端,在面对图3时,抬升承托板22位于连接主体21的下端。连接主体21以及定齿条34在图7中位于蓄能机构10的左侧,齿条设置在连接主体21垂直于纸面方向的一侧。在图7中,连接主体21和齿条位于蓄能机构10靠近壳体1手柄2的一侧,在通常使用状态下,连接主体21和动定齿条34、齿轮位于蓄能机构10的下侧。
抬升承托板22的抬升端构成与受力部131相接触进行施力的施力部221。在面对图7时,抬升端可以位于撞针座13在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类似于图11所示的单个接触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避免形成偏载力,在撞针14上端的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抬升端,从而在撞针座13上形成两个接触点,该接触点可以位于垂直于图7的纸面方向的中间位置。抬升承托板22以拨叉的形状具有两个抬升端,如此在抬升塞体12的过程中塞体12所受到的力一直位于塞体12的中心处,将可能产生的偏载力消除,避免塞体1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侧偏而影响密封和导向结构的寿命。
电机301通过曲柄连杆机构15以及齿轮齿条机构驱动抬升件20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图6、图7所示。钉枪处于撞击钉子后的初始状态下,抬升件20位于如图7的a所示的初始位置,曲柄连杆机构处于图6的0°所示的状态。其中,触发凸起201与扳机件28的扳机触发端281相接触,将扳机件28扳动到无法对锁定件30限位的扳机解锁位置。结合图6中的0°至180°、图7中的a至d、以及图8中的a至b,电机301开始驱动开始动作时,抬升件20压到撞针座13并推动撞针座13将蓄能机构10压缩,与此同时,扳机件28被释放并依靠扳机弹簧29转动至扳机锁定位置。在撞针座13后移(上行)碰到锁定件30的上端(锁定销301)时锁定件30发生转动进行避让,并在避让后复位至工作锁定位置。撞针座13继续上升直至达到抬升件20的上死点位置(大致对应蓄能完成位置),此时曲柄16旋转180度,连杆17位于最高点(最后点),蓄能机构10被压缩至最大蓄能位置。其中,锁定件30在转动复位后可以自行被位于扳机锁定位置的扳机件28锁住,也可以在撞针座13的轻微下移下转动至被位于扳机锁定位置的扳机件28锁紧。
继续参阅图6中的180°至360°、图7中的d至i、图8中的c至d,曲柄16继续转动,抬升件20随着动齿条33开始下降,撞针座13由于被锁定件30抵住无法随抬升件20前移(下移)从而维持蓄能机构10的蓄能状态。抬升件20大致下降至下死点位置时其上的触发凸起201碰到扳机触发端281,扳机件28开始旋转,直至抬升件20位于初始位置时扳机件28(完全)脱开锁定件30,锁定件30被撞针座13推动向下旋转,蓄能机构10的蓄能状态被瞬时打破,能量瞬间释放,撞针座13带动撞针14高速向前移动至规定位置并将钉子撞击飞出,锁定件30在锁定弹簧32的作用下复位,此时曲柄16旋转360度,钉枪重新进入初始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锁定件30被扳机件28锁住将撞针座13抵住时,撞针座13可能并不位于上死点位置,撞针座13达到最高点时抬升件20下移,撞针座13随之下移并被锁定件30抵住限位,因此,撞针座13被锁定件30抵住的蓄能位置相对于其上死点位置可能存在轻微下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9至图13,传动组件具有驱动抬升件20线性运动的线性(直线)运动机构。该线性运动机构可以为齿轮齿条机构。当然,该实施例中的线性运动机构也同样适用于上一实施例中的抬升件20的驱动以及蓄能机构10的蓄能锁定,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引用结合,而不是作为孤立的实施例进行应用,重复或相似之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齿轮包括位置固定的定齿轮18’。该定齿轮18’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内。其中,该定齿轮18’可直接安装在输出轴303上。所述电机301通过正转反转以驱动定齿轮18’正转反转。电机301通过减速箱302的输出轴303带动该定齿轮18’转动。所述定齿轮18’与所述齿条33啮合,以驱动所述齿条33作往复直线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钉枪中具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机301的正转反转周期,在一个周期内正转和反转时间相等,并且在一个正转反转周期中齿条33往复运动一次,进而完成一个打钉循环。
如图9-图11所示,所述抬升件20包括抬升承托板22、以及与所述抬升承托板22连接的连接主体21(在其他实施例中,抬升件20也可以为套式结构)。抬升件20的两侧均具有导轨36’,以对抬升件20进行两侧限位以及导向。该抬升承托板22的抬升端(施力部221)在撞针14的一侧与底座的前端面的中间部位(受力部131)形成单个接触点进行接触,然后施力抬升以蓄能。该抬升件20整体结构同样可以参考上一实施例中的抬升件,相似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该抬升件20与齿条33相固定连接。其中,齿条33在蓄能机构10的下侧连接在抬升件20的下端,相应的,定齿轮18’同样位于蓄能机构10的下侧,并与齿条33相啮合。壳体1内还固定设有支撑支架,锁定件30以及扳机件28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支撑支架上。如图8、图9所示,锁定件30和扳机件28均以对称结构设置在蓄能机构10的两侧,以消除可能产生的偏载力(需要说明的是,锁定件30和扳机件28的锁定轴31、扳机轴280应将撞针14两侧的锁定板和扳机板相固定连接,该图8、图9为避免遮挡将二轴打断处理)。以整机为例,锁定件30和扳机件28设置在蓄能机构10沿整机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具体的,壳体1内可以设有直线延伸的导槽,齿条33的一侧位于导槽中被导槽导向限位,将齿条33限位在导槽中进行直线滑动。定齿轮18’被减速箱302的输出轴303驱动转动,带动齿条33进行直线运动,齿条33带动与其固定一体的抬升件20将蓄能机构10压缩完成蓄能。
所述触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抬升件20外壁上的触发杆201’。触发杆201’沿整机的宽度方向伸出,如图13所示,锁定件30和扳机件28位于抬升件20的一侧(左侧),触发杆201’向左侧伸出并在锁定件30和扳机件28的下侧随齿条33一同移动。其中,所述锁定轴线(锁定轴31)和所述扳机轴线(扳机轴280)位于所述塞体12的一侧,所述触发杆201’与所述齿条33位于所述塞体12的另一侧。在图1所示状态下,锁定轴31和扳机轴280位于塞体12的上方,触发杆201和齿条33位于塞体12’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30位于所述扳机件28的后侧。如图10至图13所示,锁定件30位于扳机件28的上方。所述扳机件28具有可被所述触发杆201’拨动的拨动端281’。该拨动端281’所述触发杆201’位于所述拨动端281’的后侧。
类似于上一实施例中的锁定件结构,锁定件30具有板状主体、以及安装在板状主体上端的锁定销301。该锁定销301在整机的宽度方向上向内伸出。部分锁定销301位于撞围针座沿其移动方向的投影范内,形成锁定部。锁定角口302位于板状主体的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塞体12和所述锁定角口302、所述锁定部(锁定销301)位于所述锁定轴线(锁定轴31)的同一侧(图1所示状态下的下侧,在图9中为右侧)。所述塞体12和所述锁定边角282、所述拨动端281’位于所述扳机轴线(扳机轴280)的同一侧(图1所示状态下的下侧,在图9中为右侧)。
在本实施例中,图13的a、d示出了锁定件30的工作锁定位置。如图13的a、g示出了扳机件28的扳机解锁位置,图13的d示出了扳机件28的扳机锁定位置。在扳机解锁位置,对于锁定件30的转动并不干涉,从而锁定件30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向左或向右)转动避让撞针座13使其通过。其中,锁定件30在锁定弹簧32的作用下保持在工作锁定位置,无论沿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被外力推动偏离该工作锁定位置,在失去该外力时,在锁定弹簧32的作用下该锁定件30会重新复位到工作锁定位置。
在扳机件28位于扳机锁定位置时被转动限位无法继续逆时针转动。如图13的f、g所示,扳机件28的拨动端281’被拨动杆向下推动,使得扳机件28顺时针旋转直至进入到扳机解锁位置将锁定件30释放,蓄能机构10失去锁定件30的顶抵,能量瞬时释放将钉子击打射出。在无外力的状态下依靠锁定弹簧32以及扳机弹簧29,锁定件30和扳机件28可以自行形成如图13的b所示的锁定状态。
在抬升件20达到蓄能完成位置,撞针座13位于上死点位置时允许撞针座13推动锁定件30进行微量位移,使得锁定件30被扳机件28限位牢靠,进而方便设计,无需锁定件30和扳机件28自行即可形成牢固的限位锁定关系。
电机301通过齿轮齿条33机构驱动抬升件20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图12至图13所示。钉枪处于撞击钉子后的初始状态下,抬升件20位于如图12的a所示的初始位置,如图13的a所示触发杆201’与扳机件28的拨动端281’相接触,将扳机件28扳动到无法对锁定件30限位的扳机解锁位置。结合图12中的a至b以及图13中的a至d,电机301开始驱动开始动作时,齿轮逆时针转动驱动齿条33上升,抬升件20压到撞针座13并推动撞针座13将蓄能机构10压缩,与此同时,扳机件28被释放并依靠扳机弹簧29转动至扳机锁定位置。在撞针座13后移(上行)碰到锁定件30的上端(锁定销301)时锁定件30发生转动进行避让,并在避让后复位。撞针座13继续上升直至达到抬升件20的蓄能完成位置(上死点位置),蓄能机构10被压缩至最大蓄能位置。其中,锁定件30在转动复位后可以自行被位于扳机锁定位置的扳机件28锁住,也可以在撞针座13的轻微下移下转动至被位于扳机锁定位置的扳机件28锁住。
继续参阅图12中的b至e以及图13中的d至g,齿轮开始反向转动(顺时针转动),抬升件20随着齿条33开始下降,撞针座13由于被锁定件30抵住无法随抬升件20前移(下移)从而维持蓄能机构10的蓄能状态。抬升件20大致下降至初始位置(下死点位置)时其上的触发杆201’碰到拨动端281’将扳机件28拨动,扳机件28开始旋转,直至抬升件20大致位于初始位置时扳机件28(完全)脱开锁定件30,锁定件30被撞针座13推动向下旋转进行避让,蓄能机构10的蓄能状态被瞬时打破,能量瞬间释放,撞针座13带动撞针14高速向前移动至规定位置并将钉子撞击飞出,锁定件30在锁定弹簧32的作用下复位,此时钉枪重新进入初始状态。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8)

1.一种钉枪,包括:
壳体;
击打件,用于击打紧固件;
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蓄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缸体、填充于所述缸体内的气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缸体移动的塞体;
以及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塞体,所述塞体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压缩所述气体从而使所述蓄能机构蓄能;
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枪还包括连接所述击打件和所述塞体的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受力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与所述受力部相互作用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被设置成在所述塞体沿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受力部保持相对静止;
所述传动组件具有可沿直线往复移动的抬升件;所述抬升件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施力部设置于所述抬升件上,在所述蓄能机构蓄能过程中,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受力部的接触部位保持不变;
所述抬升件具有压缩所述蓄能机构完成蓄能的蓄能完成位置、以及等待压缩所述蓄能机构的初始位置;
所述钉枪设有限位释放机构,所述限位释放机构在所述抬升件位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时将所述蓄能机构锁定维持蓄能状态,并在所述抬升件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将所述蓄能机构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可被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旋转的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被所述齿轮驱动进行直线往复移动的动齿条;所述抬升件与所述动齿条固定连接,随所述动齿条直线往复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钉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动齿条相平行的定齿条;所述定齿条位置固定;
所述齿轮包括:可直线往复移动地啮合在所述定齿条和动齿条之间的动齿轮;
所述动齿轮和所述动力机构之间设有曲柄连杆机构;所述动齿轮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曲柄的一端,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位置固定并被所述动力机构驱动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钉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枪设有容纳所述动齿条直线移动的导轨;所述动齿轮的中心轴位于直线导槽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钉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包括位置固定的定齿轮;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正转反转以驱动定齿轮正转反转;所述定齿轮与所述动齿条啮合,以驱动所述动齿条作往复直线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释放机构包括可围绕一位置固定的锁定轴线转动的锁定件、可围绕一位置固定的扳机轴线转动的扳机件、以及使所述锁定件和所述扳机件复位的偏压复位件;所述抬升件还设有触发部;
在所述抬升件位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时,所述扳机件将所述锁定件限位在将所述蓄能机构锁定在蓄能状态的位置;
在所述抬升件从所述蓄能完成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触发部扳动所述扳机件将所述锁定件释放,进而释放所述蓄能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钉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的边缘设有锁定角口;所述扳机件的边缘设有与所述锁定角口形状匹配的锁定边角;在所述锁定边角嵌入到所述锁定角口时所述锁定件无法被所述蓄能机构沿释放能量方向所推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钉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可被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旋转的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被所述齿轮驱动进行直线往复移动的动齿条,所述触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抬升件上的触发杆;其中,所述锁定轴线和所述扳机轴线位于所述塞体的一侧,所述触发杆与所述动齿条位于所述塞体的另一侧。
CN202011229053.2A 2020-11-06 2020-11-06 钉枪 Active CN114434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053.2A CN114434393B (zh) 2020-11-06 2020-11-06 钉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053.2A CN114434393B (zh) 2020-11-06 2020-11-06 钉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4393A CN114434393A (zh) 2022-05-06
CN114434393B true CN114434393B (zh) 2023-09-12

Family

ID=8136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9053.2A Active CN114434393B (zh) 2020-11-06 2020-11-06 钉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4393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709700D0 (en) * 1996-05-15 1997-07-02 Ryobi Ltd A power driven hammer drill having a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useles strikes
JP2000176855A (ja) * 1998-12-17 2000-06-27 Kanematsu Nnk Corp 固着具打込機
CN1288801A (zh) * 1999-09-17 2001-03-28 汤汉元 多功能射钉枪
TW439630U (en) * 1999-12-23 2001-06-07 De Poan Pneumatic Corp Improved air valve structure for nailing gun
JP2008272868A (ja) * 2007-04-27 2008-11-13 Max Co Ltd ガス内燃式釘打機
JP2011073078A (ja) * 2009-09-29 2011-04-14 Hitachi Koki Co Ltd 打込機
CN204844072U (zh) * 2015-07-29 2015-12-09 上海东炜电器有限公司 钉枪冲击机构
JPWO2014119168A1 (ja) * 2013-01-31 2017-01-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TWM548615U (zh) * 2017-05-03 2017-09-11 諧波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電動釘槍
WO2018103752A1 (zh) * 2016-12-09 2018-06-14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打钉枪
CN209533288U (zh) * 2019-01-31 2019-10-25 台州市钉霸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打钉枪
CN110385675A (zh) * 2019-07-10 2019-10-29 南京腾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固件打击工具
CN110900524A (zh) * 2018-09-18 2020-03-2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钉枪、钉枪的控制系统及启停控制方法
CN210550947U (zh) * 2019-07-05 2020-05-19 朱益民 气缸及打钉工具
CN210819410U (zh) * 2019-08-20 2020-06-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钉枪
CN111331557A (zh) * 2020-04-13 2020-06-26 东莞高特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紧固件打入机的驱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15054B1 (en) * 2017-12-04 2022-06-22 Beijing Dafeng Technology Ltd. Nail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709700D0 (en) * 1996-05-15 1997-07-02 Ryobi Ltd A power driven hammer drill having a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useles strikes
JP2000176855A (ja) * 1998-12-17 2000-06-27 Kanematsu Nnk Corp 固着具打込機
CN1288801A (zh) * 1999-09-17 2001-03-28 汤汉元 多功能射钉枪
TW439630U (en) * 1999-12-23 2001-06-07 De Poan Pneumatic Corp Improved air valve structure for nailing gun
JP2008272868A (ja) * 2007-04-27 2008-11-13 Max Co Ltd ガス内燃式釘打機
JP2011073078A (ja) * 2009-09-29 2011-04-14 Hitachi Koki Co Ltd 打込機
JPWO2014119168A1 (ja) * 2013-01-31 2017-01-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CN204844072U (zh) * 2015-07-29 2015-12-09 上海东炜电器有限公司 钉枪冲击机构
CN109070320A (zh) * 2016-12-09 2018-12-2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打钉枪
WO2018103752A1 (zh) * 2016-12-09 2018-06-14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打钉枪
TWM548615U (zh) * 2017-05-03 2017-09-11 諧波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電動釘槍
CN110900524A (zh) * 2018-09-18 2020-03-2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钉枪、钉枪的控制系统及启停控制方法
CN209533288U (zh) * 2019-01-31 2019-10-25 台州市钉霸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打钉枪
CN210550947U (zh) * 2019-07-05 2020-05-19 朱益民 气缸及打钉工具
CN110385675A (zh) * 2019-07-10 2019-10-29 南京腾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固件打击工具
CN210819410U (zh) * 2019-08-20 2020-06-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钉枪
CN111331557A (zh) * 2020-04-13 2020-06-26 东莞高特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紧固件打入机的驱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4393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0834B2 (en)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US20230302617A1 (en) Nailers with jamming-alleviating mechanisms
EP3670092B1 (en) Nail gun
US8079504B1 (en)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EP2401115B1 (en)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JP5991425B2 (ja) 打込機
US20110108600A1 (en)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EP2635408B1 (en)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CN114434393B (zh) 钉枪
CN111791187B (zh) 钉枪
CN212020643U (zh) 一种齿条锁扣式紧固件打入机
CN212351876U (zh) 一种用于紧固件打入机的驱动机构
CN215037163U (zh) 钉枪
WO2022011631A1 (en) Fastening tool with a crank transmission
CN111331557A (zh) 一种用于紧固件打入机的驱动机构
WO2023024773A1 (zh) 钉枪
CN219649807U (zh) 钉枪及电动工具
WO2022156698A1 (zh) 钉枪
TWI481481B (zh) 釘槍之循序式扳機結構
CN115716257A (zh) 钉枪
CN220051699U (zh) 一种手持式射钉紧固工具
CN115383684A (zh) 一种锁止机构简化的双缸电动钉枪
TW202348365A (zh) 電動釘槍及其舉升裝置
CN115194707A (zh) 钉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