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0812A -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0812A
CN114430812A CN202080065402.3A CN202080065402A CN114430812A CN 114430812 A CN114430812 A CN 114430812A CN 202080065402 A CN202080065402 A CN 202080065402A CN 114430812 A CN114430812 A CN 114430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ain body
image forming
developer carrier
apparatus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54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0812B (zh
Inventor
角田秀树
竹内俊阳
秋叶悠
吴服秀一
川村知史
厚祐辅
后藤穰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298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50032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298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835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298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9404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4102565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117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0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0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0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0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盒配设有: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体;以及第二单元,其包括显影剂载体和受力部,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单元呈现与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朝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显影剂载体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轴旋转。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受力部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受力部之间的第三距离短。

Description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盒(cartridge)。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是用于通过使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诸如发光二极管(LED)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传真装置和文字处理器。
盒被构造为能够可拆卸地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盒的示例包括处理盒。处理盒是指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件(感光件)和作用于该感光件的处理单元的盒。处理单元的示例包括显影单元、充电单元和清洁单元。盒的使用允许更换盒并且便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维护。
专利文献1讨论了一种具有如下构造的处理盒,其中包括显影辊的显影单元与包括感光鼓的鼓单元可移动地耦接。处理盒包括弹簧。弹簧将显影单元向鼓单元偏压,从而使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当不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位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的分离件偏压显影单元,由此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专利文献1)。
一些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如下构造,其中显影辊通过显影设备的自重与感光鼓分离,并且位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的按压部件按压显影设备,以使显影辊接触或靠近感光鼓(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83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749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58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现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发明涉及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盒以及包括该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第一单元包括感光件,第二单元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其中显影剂承载件通过第二单元的自重与感光件分离。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适当地布设受到用于使显影剂承载件与感光件接触的力的受力部、第二单元的旋转轴和显影剂承载件。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稳定地将显影剂承载件与感光件分离。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减小用于使显影剂承载件与感光件接触的力。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方面。
一种附装到被构造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盒,所述盒包括: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以及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和所述受力部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轴旋转,并且其中,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受力部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受力部之间的第三距离短。
以下是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一种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盒,所述盒包括: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以及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和所述受力部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轴旋转,并且在于所述第一轴正交的方向上所述受力部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受力部之间的第三距离短。
以下是本发明的又一方面。
一种附装到被构造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盒,所述盒包括: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以及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受力部以及被构造为支撑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其中,所述显影框架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为,将所述显影框架的内部划分为被构造为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室和布设有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室,所述分隔壁具有使所述影剂容纳室和所述显影室彼此连通的开口,并且其中,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显影室由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划分为第一区域和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感光件的第二区域,则所述第一区域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容量。
以下是本发明的又一方面。
一种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盒,所述盒包括: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以及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受力部以及被构造为支撑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其中,所述显影框架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为,将所述显影框架的内部划分为被构造为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室和布设有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室,所述分隔壁具有使所述影剂容纳室和所述显影室彼此连通的开口,并且其中,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显影室被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划分为第一区域和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感光件的第二区域,则所述第一区域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容量。
以下是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附装到被构造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盒,所述盒包括: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以及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轴旋转,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轴布设为比所述垂直线更靠近所述感光件,而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轴布设为比所述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以下是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附装到被构造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盒,所述盒包括: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以及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
以下是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盒,所述盒包括: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以及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轴旋转,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交叠,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轴布设为比所述垂直线更靠近所述感光件,而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轴布设为比所述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以下是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盒,所述盒包括: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以及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交叠,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包括前述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适当地布设受到用于使显影剂承载件与感光件接触的力的受力部、第二单元的旋转轴和显影剂承载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显影剂承载件可以稳定地与感光件分离。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小用于使显影剂承载件与感光件接触的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4A]是从底侧看到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4B]是从顶侧看到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感光件单元与显影单元的耦接的分解透视图。
[图6A]是当显影单元处于分离位置时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6B]是当显影单元处于图像形成位置时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7A]是当重心在穿过显影单元的旋转轴的水平线下方时的示意图。
[图7B]是当重心在穿过显影单元的旋转轴的水平线上方时的示意图。
[图8]是处理盒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布置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构造和各种条件而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下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造>
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100(以下称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造。
图2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的上下方向指示当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时(当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的垂直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指示当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的水平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装置主体100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处理盒1(1Y、1M、1C和1K)和调色剂盒13(13Y、13M、13C和13K)。处理盒1(1Y、1M、1C和1K)和调色剂盒13(13Y、13M、13C和13K)能够可拆卸地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换言之,处理盒1(1Y、1M、1C和1K)和调色剂盒13(13Y、13M、13C和13K)可拆卸地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
第一处理盒1Y在其显影单元6中包含黄色(Y)显影剂(下文称为调色剂)TY。第二处理盒1M包含品红色(M)调色剂TM。第三处理盒1C包含青色(C)调色剂TC。第四处理盒1K包含黑色(K)调色剂TK。
各处理盒1(1Y、1M、1C和1K)包括以下描述的感光件单元4(4Y、4M、4C和4K)中的对应一个和显影单元6(6Y、6M、6C和6K)中的对应一个。各处理盒1(1Y、1M、1C和1K)在一次转印部S1(S1Y、S1M、S1C和S1K)中的对应一个处将调色剂转印到以下描述的中间转印带18。
第一调色剂盒13Y包含黄色(Y)调色剂。第二调色剂盒13M包含品红色(M)调色剂。第三调色剂盒13C包含青色(C)调色剂。第四调色剂盒13K包含黑色(K)调色剂。
调色剂盒13(13Y、13M、13C和13K)位于分别包含各颜色的调色剂的处理盒1(1Y、1M、1C和1K)的下方。调色剂盒13(13Y、13M、13C和13K)用调色剂补充分别包含各颜色的调色剂的处理盒1(1Y、1M、1C和1K)。
处理盒1(1Y、1M、1C和1K)和调色剂盒13(13Y、13M、13C和13K)水平布置。
第一至第四调色剂运送设备14(14Y、14M、14C和14K)分别布置在调色剂盒13(13Y、13M、13C和13K)下方。调色剂运送设备14(14Y、14M、14C和14K)向上运送从调色剂盒13(13Y、13M、13C和13K)接收的各调色剂,并将调色剂分别供应到显影单元6(6Y、6M、6C和6K)。
各调色剂盒13(13Y、13M、13C和13K)在设置在装置主体100a上的剩余调色剂水平检测单元(未示出)检测到处理盒1(1Y、1M、1C和1K)中的对应一个出现调色剂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补充操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处理盒(1Y、1M、1C和1K)具有基本相同的构造并进行相同的操作,除了其中包含的调色剂的颜色(要形成的图像的颜色)彼此不同。类似地,第一至第四调色剂盒(13Y、13M、13C和13K)具有基本相同的构造并进行相同的操作,除了其中包含的调色剂的颜色彼此不同。类似地,第一至第四调色剂运送设备(14Y、14M、14C和14K)具有基本相同的构造并且进行相同的操作,除了运送调色剂的颜色彼此不同。在以下描述中,如果不需要特别区分,将因此省略后缀Y至K。
处理盒1各自包括具有感光鼓7的感光件单元(第一单元、图像承载件单元或感光件单元)4和具有显影辊11的显影单元(第二单元)6。处理盒1包括一个感光件单元4和一个显影单元6。换言之,处理盒1包括一个感光鼓7和一个显影辊11。
感光件单元4包括用作承载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件(感光件)的感光鼓7、以及用作对感光鼓7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件的充电辊8。感光件单元4包括用作清洁感光鼓7的清洁件的清洁刮板10。感光鼓7通过受到来自装置主体100a的驱动力而旋转。
显影单元6包含调色剂T。显影单元6包括用作用于对形成在感光鼓7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的显影辊11。显影辊11是承载调色剂T并用调色剂T对形成在感光鼓7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剂承载件。显影辊11通过受到来自装置主体100a的驱动力而旋转。如下所述,感光件单元4和显影单元6可摆动地耦接。
处理盒1被构造为,经由位于装置主体100a上的附装单元(诸如附装引导件和定位件),可拆卸地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沿感光鼓7的旋转轴的方向附装处理盒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感光鼓7的旋转轴的方向平行于显影辊11的旋转轴的方向。因此,也可以说是沿显影辊11的旋转轴的方向附装处理盒1。
在处理盒1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的情况下,感光件单元4由装置主体100a的定位件支撑,并且感光件单元4被定位到装置主体100a。处理盒1由此在显影单元6相对于装置主体100a和感光件单元4可移动的状态下被定位到装置主体100a。
调色剂盒13被构造为,经由位于装置主体100a上的附装单元(诸如调色剂盒附装引导件和调色剂盒定位件),可拆卸地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
用于对感光鼓7进行曝光以在感光鼓7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扫描器(曝光设备)12位于处理盒1下方。装置主体100a还包括去除调色剂运送单元23。去除调色剂运送单元23将由清洁刮板10从感光鼓7上去除的去除调色剂运送到去除调色剂收集容器24。去除调色剂运送单元23在处理盒1的附装方向上位于处理盒1的下游。
用作中间转印部件的中间转印单元19位于处理盒1上方。在一次转印部S1(S1Y、S1M、S1C和S1K)面朝下的情况下布置中间转印单元19。
中间转印单元19包括中间转印带18、用作一次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辊20、用作二次转印部件的二次转印辊21和带清洁单元4。面向感光鼓7的中间转印带18是可沿箭头B方向旋转的环形(闭环)带,并跨过多个张力辊拉伸。一次转印辊20沿中间转印带18的内部布设。一次转印辊20经由中间转印带18面向感光鼓7,以形成一次转印部S1。二次转印辊21与中间转印带18接触,并经由中间转印带18面向对置辊,以形成二次转印部S2。带清洁单元4在左右方向上与二次转印部S2相对布设。更具体地,带清洁单元4沿中间转印带18的旋转方向位于二次转印部S2的下游和一次转印部S1的上游。
定影单元25位于中间转印单元19上方。定影单元包括加热单元26和压靠加热单元的压力辊27。排出托盘32位于装置主体100a的顶部。去除调色剂收集容器24位于排出托盘32与中间转印单元之间。用于存储记录材料(介质或记录介质)3(诸如纸张)的片材给送托盘2位于装置主体100a的底部。
换言之,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处理盒1和扫描器12位于中间转印单元19下方。感光鼓7、显影单元6和扫描器12因此位于中间转印单元19的、与定影单元25的相对侧。感光鼓7、显影单元6和扫描器12因此可以位于远离定影单元25的位置处。这可以防止感光鼓7、显影单元6和扫描器12受到来自定影单元25的热量的影响。
<图像形成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2和图3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操作。
图3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剖视图。图3的上下方向指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的垂直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指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的水平方向。换言之,图3示出了在将处理盒1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并且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状态下的处理盒1。
装置主体100a包括控制单元100C和驱动源100M,控制单元100C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存储器,驱动源100M包括电机。控制单元100C通过控制驱动源100M、扫描器12等来进行图像形成操作。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源100M包括驱动以下描述的力施加单元101的电机。驱动源100M驱动除力施加单元101之外的部件,诸如感光鼓7、显影辊11、中间转印带18和用于运送记录材料3的运送部件。驱动源100M可以使用一个电机或使用多个电机驱动部件。在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情况下,感光鼓7在图3中箭头A的方向旋转。中间转印带18被驱动以沿图2中箭头B的方向旋转。
首先,感光鼓7的表面通过充电辊8均匀充电。接下来,感光鼓7的表面通过从扫描器12发射的激光扫描和曝光。然后,基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被形成在感光鼓7的表面上。
形成在感光鼓7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单元6显影成调色剂图像。更具体地,显影辊11与感光鼓7接触,由此通过调色剂T使静电潜像可视化。如下所述,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显影单元6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100a上的力施加单元101按压,由此显影单元6位于图像形成位置。
形成在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20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8(一次转印处理)。在形成彩色图像时,在第一至第四一次转印部S1Y至S1K连续进行前述图像形成操作。由此在中间转印带18上形成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使用第一至第四处理盒(1Y、1M、1C和1K)中的一个来形成单色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可以使用第一至第四处理盒(1Y、1M、1C和1K)中的两个或三个来进行图像形成操作。
同时,存储在片材给送托盘2中的记录材料3被运送到二次转印部S2。然后,通过二次转印辊21将承载在中间转印带18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时转印到记录材料3(二次转印处理)。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3被运送到定影单元25。记录材料3在定影单元25中被加热和加压,由此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记录材料3。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3被排出到排出托盘32。
在一次转印处理之后残留在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由清洁刮板10去除。在二次转印处理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8上的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由带清洁单元22去除。由清洁刮板10和带清洁单元22去除的调色剂通过去除调色剂运送单元23运送,并累积在去除调色剂收集容器24中。
<处理盒>
接下来,将参照图1、图3、图4A和图4B描述可拆卸地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100a的处理盒1。
图1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1的剖视图。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1的透视图。图4A是从底侧看到的处理盒1的透视图。图4B是从顶侧看到的处理盒1的透视图。
图1示出了在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状态下的处理盒1。具体而言,图1的上下方向指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的垂直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指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的水平方向。换言之,图1示出了在将处理盒1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并且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状态下的处理盒1。图1是沿下述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截取的视图。
如上所述,处理盒1包括感光件单元4和显影单元6。如图1、图3、图4A和图4B所示,感光件单元4和显影单元6通过作为耦接心轴的销30可摆动地(可旋转地)耦接。如图1所示,显影单元6可以相对于感光件单元4绕旋转轴A1旋转。
如图3所示,感光件单元4包括支撑感光件单元4的各种件(诸如充电辊8和清洁刮板10)的第一支撑框架5。感光件单元4还包括去除调色剂螺杆15。去除调色剂螺杆15绕在与感光鼓7的旋转轴A3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
如图4A和图4B所示,感光件单元4包括支撑感光鼓7的鼓轴承33(33F和33R)。感光件单元4包括用于将来自感光鼓7的驱动传递到去除调色剂螺杆15的齿轮系。鼓轴承33R在感光件单元4的纵向(与感光鼓7的旋转轴A3的方向相同)位于感光件单元4的一端。鼓轴承33F在感光件单元4的纵向位于感光件单元4的另一端。换言之,感光件单元4包括第一支撑框架5和鼓轴承33(33F和33R),作为第一框架的一部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鼓轴承33(33F和33R)和第一支撑框架5具有作为与装置主体100a的定位部接触的待定位部的功能。更具体地,鼓轴承33(33F和33R)与装置主体100a的接触确定了感光鼓7在与感光鼓7的旋转轴A3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装置主体100a的位置。第一支撑框架5与装置主体100a的接触限制了感光件单元4相对于装置主体100a绕感光鼓7的旋转轴A3的旋转。由此确定感光件单元4在与感光鼓7的旋转轴A3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装置主体100a的位置。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处理盒1的附装方向位于处理盒1下游的鼓轴承33R与装置主体100a接触。由此确定感光件单元4在感光鼓7的旋转轴A3方向上相对于装置主体100a的位置。如果需要,可以适当地修改这样的定位构造。例如,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框架5与装置主体100a接触来确定感光件单元4在感光鼓7的旋转轴A3方向上相对于装置主体100a的位置。
同时,如图3所示,充电辊8通过弹簧36在箭头C的方向上向感光鼓7偏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充电辊8通过感光鼓7而旋转。随着感光鼓7在箭头A的方向上旋转,充电辊8在箭头D的方向上旋转。
清洁刮板10包括橡胶刮板10a和刮板支撑件10b,橡胶刮板10a用于去除在一次转印处理之后残留在感光鼓7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刮板支撑件10b支撑橡胶刮板10a。由清洁刮板10从感光鼓7去除的调色剂被容纳在由清洁刮板10和第一支撑框架5所形成的去除调色剂容纳室9中。通过位于去除调色剂容纳室9中的去除调色剂螺杆15,将容纳在去除调色剂容纳室9中的调色剂运送到处理盒1的附装方向的下游。由去除调色剂螺杆15运送的调色剂从图4A所示的去除调色剂排出部35排出,并被输送到去除调色剂运送单元23。
如图3所示,显影单元6包括显影框架16。显影框架16包括分隔壁16d。显影框架16的内部通过分隔壁16d分隔成显影室16a和调色剂容纳室(显影剂容纳室)16b。显影室16a和调色剂容纳室16b通过形成在分隔壁16d中的第一连通开口(第一开口或开口)16c彼此连通。
如图4A和图4B所示,显影单元6包括用作支撑显影辊11的承载件的显影轴承34(34F和34R)。
显影辊11、供给辊17和显影刮板28位于显影室16a中。在图像形成操作中,显影辊11在箭头E的方向上旋转并与感光鼓7接触,以将调色剂T供应到感光鼓7。显影辊11在显影单元6的纵向(与显影辊11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同)上的一端由显影轴承34R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11在显影单元6的纵向上的另一端由显影轴承34F可旋转地支撑。换言之,显影单元6包括显影框架16和显影轴承34(34F和34R),作为第二框架的一部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框架16和显影轴承34(34F和34R)由树脂制成。
如图4B所示,显影轴承34(34F和34R)具有下述受力部34e。
供给辊(供给件)17由显影轴承34(34F和34R)可旋转地支撑以与显影辊11接触。如图3所示,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供给辊14在箭头F的方向上旋转,以将调色剂T供应到显影辊11。
如图3所示,显影刮板(厚度调节件或调节件)28布设为与显影辊11的表面接触。显影刮板28调节形成在显影辊1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层的厚度。
如图3所示,用于运送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室16b中的调色剂T的运送件29位于调色剂容纳室16b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运送件29还具有如下功能,即作为用于搅拌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室16b中的调色剂T的搅拌件。运送件29将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室16b中的调色剂T通过第一连通开口16c运送到显影室16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运送件29被构造为将调色剂T朝向供给辊17运送。
如图3所示,运送件29包括运送轴29a和用作运送单元的运送片材29b。运送轴29a绕与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平行的旋转轴旋转。运送片材29b是柔性片材。各运送片材29b的一端附装到运送轴29a。各运送片材29b的另一端是自由端。随着运送轴29a和运送片材29b在箭头G的方向上旋转,运送片材29b与调色剂容纳室16d的内壁接触并变形。运送轴29a的进一步旋转解除了运送片材29b的变形。通过解除运送片材29b的变形,调色剂T被运送到显影室16a。
如图1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室16a以处理盒1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的姿态位于调色剂容纳室16b上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室16a在显影单元6处于下述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位于调色剂容纳室16b上方。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室16a还在显影单元6处于下述分离位置的状态下位于调色剂容纳室16b上方。
更具体地,在水平方向上,显影室16a和调色剂容纳室16b至少部分地在位置上交叠。在垂直方向上,显影室16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调色剂容纳室16b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正上方)。运送件29因此向上提升调色剂容纳室16b中的调色剂,并通过第一连通开口16c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室16a。
如图4B所示,显影单元6具有用于接受来自调色剂运送设备14的调色剂T的调色剂入口40。调色剂入口40在处理盒1的附装方向上位于显影单元6的下游。入口密封件45和可移动入口挡板41位于调色剂入口40上方。当处理盒1未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时,调色剂入口40由入口挡板41关闭。入口挡板41被构造为,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100a以与处理盒1的附装操作联动的方式偏压打开。
如图3所示,显影单元6包括与调色剂入口40连通的补充调色剂运送通道42。补充调色剂运送螺杆43位于补充调色剂运送通道42中。显影单元6还具有第二连通开口(第二开口)44,补充调色剂运送通道42通过第二连通开口44与调色剂容纳室16b连通。第二连通开口44位于显影单元6的纵向上显影单元6的中心附近。
补充调色剂运送螺杆43平行于显影辊11的旋转轴的方向而延伸,并且通过第二连通开口44将经由调色剂入口40接收的调色剂T运送到调色剂容纳室16b。
<感光件单元与显影单元之间的耦接>
将参照图5描述感光件单元4与显影单元6之间的耦接。图5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感光件单元与显影单元之间的耦接的分解透视图。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盒1的纵向与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第二轴或显影轴)的方向和感光鼓7的旋转轴A3(第三轴或图像承载件轴)的方向相同。处理盒1的纵向与感光件单元4的纵向和显影单元6的纵向相同。显影轴承34R和鼓轴承33R在处理盒1的纵向上位于处理盒1的一端。显影轴承34F和鼓轴承33F位于另一端。显影辊11和感光鼓7被构造为在处理盒1的一端受到来自装置主体100a的驱动力。换句话说,处理盒1的一端侧可以称为驱动侧。处理盒1的另一端侧可以称为非驱动侧。
如图5所示,感光件单元4的第一支撑框架5具有孔5a、5b和5c。孔5a在处理盒1的纵向上位于第一支撑框架5的一端侧。孔5b和5c位于第一支撑框架5的另一端侧。
同时,显影轴承34F具有孔34c。显影轴承34R具有孔34a和34b。
销30位于处理盒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销30具有包括大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的圆柱形状。在处理盒1的一端侧,销30与孔34a、5a和34b配合,使得孔5a配设在孔34a与孔34b之间。在处理盒1的另一端侧,另一个销30与孔5b、34c和5c配合,使得孔34c位于孔5b与孔5c之间。显影单元6由此与感光件单元4耦接以可绕旋转中心(摆动中心)旋转(摆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第一轴或单元轴)A1与销30的轴一致。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方向平行于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的方向和感光鼓7的旋转轴A3的方向。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沿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观察时,位于处理盒1的一端侧的销30与位于处理盒1另一端侧的销30同轴。显影单元6与感光件单元4不可分离地耦接。在处理盒1从装置主体100a拆卸的状态下,在旋转轴A1的方向上,显影单元6相对于感光件单元4的移动因此受到限制。此外,虽然显影单元6能够相对于感光件单元4绕旋转轴A1旋转,但是在与旋转轴A1相交的方向上,显影单元6相对于感光件单元4的平移受到限制。
<显影单元的移动>
将参照图1、图6A和图6B描述显影单元6相对于感光件单元4的移动。图6A和图6B是用于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单元6的移动的剖视图。图6A是在显影单元6处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处理盒1的剖视图。图6B是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处理盒1的剖视图。在图6A和图6B中,感光件单元4处于由装置主体100a支撑的状态,并且处于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的姿态。与图1和图3一样,图6A和图6B是在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方向上观察的处理盒1的剖视图。图6A和图6B的上下方向指示在感光件单元4处于下述被支撑姿态的状态下的垂直方向。左右方向指示在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的状态下的水平方向。
显影单元6与感光件单元4耦接,并且被构造为可相对于感光件单元4绕旋转轴A1旋转。随着显影单元6绕旋转轴A1旋转,显影单元6相对于感光件单元4在图6B所示的图像形成位置与图6A所示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显影单元6的图像形成位置(第一位置)可以称为当显影辊11将感光鼓7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时的位置。显影单元6的图像形成位置也可以称为当显影辊11与感光鼓7之间的距离最小时的位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时,显影辊11与感光鼓7接触。当显影单元6处于分离位置(第二位置)时,显影辊11与感光鼓7分离。换言之,显影单元6的分离位置可以说是与当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时相比,显影辊11与感光鼓7之间的距离更长时的位置。
如上所述,显影单元6绕旋转轴A1的旋转使显影单元6相对于感光件单元4处于图像形成位置和分离位置。
在感光件单元4由装置主体100a支撑的状态下,显影单元6通过其自重位于分离位置。更具体地,当感光件单元4处于与被装置主体100a支撑时相同的姿态(被支撑姿态)时,显影单元6通过其自重位于分离位置。换言之,当感光件单元4处于与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图像形成姿态)时,显影单元6通过其自重位于分离位置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感光件单元4的被支撑姿态和感光件单元4的图像形成姿态相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时,感光鼓7的一部分暴露在处理盒1上方。
注意,显影单元6不需要仅通过其自重位于分离位置。换言之,处理盒1可以被构造为,使得当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时,显影单元6自然地位于分离位置。
更具体地,在将当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时显影单元6的自重与处理盒1的内力合并的情况下,将显影单元6向分离位置偏压的力大于将显影单元6向图像形成位置偏压的力。例如,处理盒1可以包括产生用于将显影单元6向分离位置偏压的力的件或产生用于将显影单元6向图像形成位置偏压的力的件。在任一种情况下,当以使得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的方式定向处理盒1时,显影单元6自然地处于分离位置。换言之,当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时,显影单元6至少通过其自重从图像形成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
如图6A和图6B所示,显影单元6的自重(在箭头的方向上)作用在显影单元6的重心Gd上。在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的状态下,作用在重心Gd上的显影单元6的自重在显影辊11远离感光鼓7移动的方向上产生力(绕旋转轴A1的力矩)。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的状态下,重心Gd垂直地位于穿过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水平线(水平延伸线)h上方。感光鼓7、显影辊11、供给辊17、显影室16d和分隔壁16d也位于水平线h上方。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垂直地位于感光鼓7的旋转轴A3下方。重心Gd垂直地位于感光鼓7、显影辊11、供给辊17、显影室16d和分隔壁16d下方。
重心Gd与感光鼓7跨穿过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垂直线(垂直延伸线或垂直于水平线h的线)i水平地布设。即,感光鼓7相对于垂直线i位于一侧,而重心Gd相对于垂直线i位于另一侧。换言之,重心Gd被布设为比垂直线i更远离感光鼓7。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与重心Gd一样,供给辊17也被布设为比垂直线i更远离感光鼓7。相对于垂直线i的这种布置可以便于显影单元6通过其自重而位于分离位置处。
如本文所采用的,如下状态将被称为处理盒1的自然状态:在该状态,处理盒1的重力和内力作用在显影单元6上并且没有除重力之外的外力作用在显影单元6上。如果处理盒1包括用于偏压显影单元6的偏压件,则来自偏压件的力包括在内力中。
在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并且处理盒1处于自然状态的状态下,在使显影辊11远离感光鼓7的方向上作用在显影单元6上的力大于在使显影辊11靠近感光鼓7的方向上作用的力。这使得将显影单元6向分离位置偏压的力大于将显影单元6向图像形成位置偏压的力,并且显影单元6因此自然地位于分离位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单元6通过其自重位于分离位置。换言之,在使显影辊11远离感光鼓7的方向上作用的力中显影单元6的自重分量大于在处理盒1的内力中使显影辊11靠近感光鼓7的方向作用的力。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盒1不包括产生在使显影辊11靠近感光鼓7的方向上作用的力(将显影单元6向图像形成位置偏压的力)的件。因此,处理盒1的内力包括在使显影辊11靠近感光鼓7的方向上作用的零力。
在这样将处理盒1插入装置主体100a的状态下,显影单元6自然地位于分离位置。当不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显影单元6在分离位置处待机。这可以防止显影辊11与感光鼓7之间的接触并且防止显影辊11的表面层变形,即使在长时间不使用处理盒1时也是如此。
在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1不同,通过包括在盒中的弹簧使显影辊11与感光鼓7接触的情况下,除了针对显影单元6的重量的力之外,簧需要还产生用于将显影辊11压靠在感光鼓7上的力。在使用这种弹簧的盒中,当显影单元6在显影辊11与感光鼓7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时,弹簧的变形量也增加。这使得当显影辊11与感光鼓7分离时的弹簧力大于当显影辊11与感光鼓7接触时的弹簧力,因此盒可能会变形。相比之下,利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处理盒1不需要包括这种弹簧并且可以减少处理盒1的变形。
同时,如图6A和图6B所示,装置主体100a包括力施加单元101作为装置主体100a的一部分。显影单元6包括与力施加单元101接触并从力施加单元101受到力的受力部34e。控制单元100C控制驱动源100M以通过驱动源100M控制力施加单元101的操作。在图像形成期间,由驱动源100M驱动的力施加单元101对受力部34e施加力并使其移动。在非图像形成期间(包括处理盒1的附装和拆卸操作),力施加单元101远离受力部34e移动。由力施加单元101的移动引起的显影辊11的接触操作和分离操作优选在感光鼓7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更优选在感光鼓7和显影辊11旋转的状态下进行。
受力部34e是在与旋转轴A1正交且远离旋转轴A1的方向上突出的突起,并且被构造为在其前端与力施加单元101接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突起具有弯曲的前端。这有助于稳定力施加单元101和受力部34e彼此接触的位置。力施加单元101因此可以稳定地推动受力部34e。
受力部34e在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的方向上位于显影单元6的两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受力部34e位于包括用于支撑显影辊11的支撑部的显影轴承34R和34F上(见图4B)。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方向,受力部34e和用于支撑显影辊11的支撑部被布设为在位置上交叠。力施加单元101因此可以有效地将显影辊11压靠在感光鼓17上。另外,位于支撑显影辊11的部件(显影轴承34R和34F)上的受力部34e可以提高受力部34e相对于显影辊11的位置精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如下所述显影辊11与受力部34e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也可以容易地提高受力部34e相对于显影辊11的位置精度。
力施加单元101被构造为可在远离显影单元6的方向(缩回方向或箭头V的方向)和接近显影单元6的方向(加压方向或箭头U的方向)上移动。力施加单元101可以在力施加单元101与显影单元6的受力部34e分离的位置(图6A)与力施加单元101与显影单元6的受力部34e接触的位置(图6B)之间移动。显影单元6通过受力部34e从力施加单元101受到力而位于图像形成位置。
如图6B所示,在图像形成操作中,力施加单元101在加压方向上移动并与受力部34e接触。受力部34e受到来自力施加单元101的力,并且显影单元6绕销30(旋转轴A1)在箭头M的方向上旋转。显影单元6由此位于图像形成位置。在这种状态下,显影辊11与感光鼓7接触。
如图6A所示,当图像形成操作结束时,力施加单元101在缩回方向移动并与受力部34e分离。显影单元6通过显影单元6的自重,在箭头N的方向上绕销30(旋转轴A1)旋转。显影单元6由此位于分离位置。在这种状态下,显影辊11与感光鼓7分离。
如上所述,显影单元6通过其自重从图像形成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当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力施加单元101在箭头V的方向上移动时,显影单元6自然地(自动地)向分离位置移动。然后,力施加单元101与受力部34e分离并且显影单元6位于分离位置。
如上所述,显影单元6从图像形成位置到分离位置的移动不需要仅通过自重来进行。具体地,如下所述,处理盒1可以包括偏压件50,该偏压件50将显影单元6从图像形成位置向分离位置偏压。
由于显影单元6自然地位于分离位置,因此当不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装置主体100a的力施加单元101可以保持与处理盒1分离。换言之,当不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可以防止装置主体100a的力施加单元101从处理盒1受到力。因此可以防止力施加单元101和支撑力施加单元101的部分变形。由于不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时段通常比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时段长,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可以有效地防止力施加单元101和支撑力施加单元101的部分变形。
<受力部的布置>
将参照图1、图6A和图6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受力部34e的布置。如上所述,图1是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的处理盒1的剖视图。在图1中,感光件单元4由装置主体100a支撑,并处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姿态。图1是沿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观察的处理盒1的视图。
如图1所示,受力部34e和显影辊11位于穿过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水平线h的上方。
如图1所示,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与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之间的、在与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由d1(第二距离)表示。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与受力部34e(与力施加单元101接触的部分)之间的距离由d2(第三距离)表示。受力部34e与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之间的距离由d3(第一距离)表示。d1、d2和d3与连接各点(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和受力部34e)的各条线的长度相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与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正交的方向和与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正交的方向相同。
为了减少力施加单元101、受力部34e及其周边的变形,力施加单元101施加到受力部34e的力优选较小。为了提供将显影单元6维持在图像形成位置所需的力并减小施加单元101按压受力部34e的力,d2优选较长。
另一方面,为了即使在显影单元6的旋转量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靠地将显影辊11与感光鼓7分离,d1优选较长。特别地,d2越长,当显影单元6旋转时受力部34e的移动距离越长。为了减小力施加单元101和受力部34e的移动距离,显影单元6的旋转量因此优选较小。
换言之,d1和d2是考虑施加到受力部34e的力的大小或显影单元6的旋转角度来确定的。同时,为了减小在与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正交的方向上处理盒1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占据的面积,显影辊11、旋转轴A1以及受力部34e的布置空间优选较小。
为此,d3(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与受力部34e之间的距离)优选比d1和d2中的较长者短。d3更优选比d1和d2短。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部件被布置为使得θ<60°,其中θ是在d1与d2之间形成的角度。通过该布置,d3变得比距离d1和d2中的较长者短。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1中,d3比d1短。此外,d3比d2短。换言之,显影辊11、旋转轴A1和受力部34e被布置为使得d3<d1且d3<d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辊11、旋转轴A1和受力部34e被布置为使得d1<d2。
为了减小显影辊11、旋转轴A1和受力部34e的布置空间,当沿旋转轴A1观察时,在连接旋转轴A1和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的线(第一线)与连接旋转轴A1和受力部34e的线(第二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小于60°。θ更优选小于45°,且进一步优选小于3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θ小于3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受力部34e和显影辊11都位于穿过旋转轴A1的水平线的上方。使用这种构造,d1和d2变长。因此可以减小力施加单元101的偏压力。
当沿旋转轴A1观察时,受力部34e与销30跨通过感光鼓7的旋转轴A3和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的线n位于相对侧(与旋转轴A1相对)。换言之,部件被布置为使得线n穿过旋转轴A1与受力部34e之间。通过这种构造,在力施加单元101的按压力减小的同时,可以减小用于布置受力部34e、显影辊11和旋转轴A1的空间。
如图6A和图6B所示,受力部34e布设为,使得在垂直方向上受力部34e与感光鼓7在位置上交叠。
利用这种构造,可以减小处理盒1在与旋转轴A1正交的方向上的空间。此外,可以减小力施加单元101的力(受力部34e受到的力)。换言之,能够以较小的力将显影单元6位于图像形成位置。此外,即使在显影单元6的旋转角度小的情况下,显影辊11也能够可靠地与感光鼓7分离。
受力部34e位于分隔壁16d的最底部16d1上方。换言之,在垂直方向上,显影室16a与受力部34e在位置上交叠。
可以将处理盒1和在调色剂容纳室16b的容量方面与处理盒1不同的其他处理盒附装到装置主体100a。利用受力部34e的上述布置,即使附装包括不同尺寸的调色剂容纳室16b的处理盒,力施加单元101也可以位于相同位置。与受力部34e位于显影室16b下方的情况相比,这种布置还提高了修改调色剂容纳室16b的形状的自由度。换言之,在受力部34e下方形成调色剂容纳室16d的显影框架16的形状可以基于调色剂容纳室16b的容量自由地修改,而不受受力部34的布置的限制。
<显影单元的旋转轴与重心之间的位置关系>
接下来,将参照图7A和图7B描述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与重心Gd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7A和图7B是示意性地示出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与显影单元6的重心Gd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7A是示出显影单元6的重心位于穿过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水平线下方的状态的图。图7B是示出显影单元6的重心位于穿过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水平线上方的状态的图。
图7A和图7B是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方向的视图。在图7A和图7B中,方向M指示显影单元6的旋转方向,并且该方向M是显影辊11接近感光鼓7的旋转方向。
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显影单元6处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重心Gd位于水平远离旋转轴A1达到W的位置处。随着显影单元6在方向M上旋转,重心Gd也在方向M上旋转。如图7A所示,在重心Gd在穿过旋转轴A1的水平线下方的状态下,显影单元6在方向M上的旋转使重心Gd在水平远离旋转轴A1的方向上移动。这增大了旋转轴A1与自重Gd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W,并且增大了由于显影单元6在分离方向(与方向M相反)上的重量而导致的显影单元6的旋转力矩。
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在重心Gd在穿过旋转轴A1的水平线上方的状态下,显影单元6在M方向上的旋转使重心Gd在水平朝向旋转轴A1的方向上移动。这减小了旋转轴A1与自重Gd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W,并且减小了由于显影单元6在分离方向(与方向M相反)上的重量而导致的显影单元6的旋转力矩。
换言之,将重心Gd位于穿过旋转轴A1的水平线上方可以减少在显影辊11与感光鼓7接触的状态下由于显影单元6的重量而导致的损失。因此可以减小力施加单元101的偏压力。注意,即使在重心Gd在穿过旋转轴A1的水平线下方的状态下,距离W的增加也随着重心Gd的位置的高度而平缓。这可以减少由于显影单元6的重量而导致的损失。
因此,重心Gd优选位于相对于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较高的位置。为此,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优选位于处理盒1中的较低位置。重心Gd优选位于处理盒1中的较高位置。
<显影室的布置>
将参照图6A和图6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室16a的布置。
如图6B所示,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显影室16a被通过销30的中心(旋转轴A1)的垂直线i划分。这里,比垂直线i更远离感光鼓7的部分的容量大于比垂直线i更靠近感光鼓7的部分的容量。
更具体地,显影室16a被垂直线i划分为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第一区域S1是感光鼓7所在侧的相对侧的区域。第二区域S2是处于与感光鼓7所在的同一侧的区域。即,第二区域S2比第一区域S1更靠近感光鼓7。显影室16a布设为使得第一区域S1>第二区域S2。换言之,显影室16a被布设为使得第一区域S1的容量大于第二区域S2的容量。
由运送件29从调色剂容纳室16b运送的调色剂累积在显影室16a中。更具体地,从调色剂容纳室16b运送的调色剂累积在位于显影室16a中的供给辊17与分隔壁16d的最底表面16d1之间的间隙m中。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单元6中,显影室16a被布设为使得第一区域S1的容量大于第二区域S2的容量。因此,第一区域S1中累积的调色剂量大于第二区域S2中累积的调色剂量。当力施加单元101在箭头V的方向上移动时,累积在显影室16a的第一区域S1中的调色剂的重量因此在将显影辊11与感光鼓7分离的方向上产生力矩。这可以使通过显影单元6的重量来分离显影辊11更加可靠。换言之,显影单元6可以通过其自重容易地位于分离位置。
此外,由于调色剂累积在位于调色剂容纳室16b上方的显影室16a中,因此即使显影单元6中的调色剂减少,调色剂也可以累积在显影单元6中的较高位置处。这可以将调色剂的重量集中在显影单元6中的较高位置。
现在,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调色剂容纳室16b被穿过旋转轴A1的水平线h划分。这里,水平线h上方的部分具有比水平线h下方的部分更大的容量。
更具体地,将水平线上方的区域称为第三区域S3,将水平线下方的区域称为第四区域S4。换言之,第四区域位于第三区域下方。在此,调色剂容纳室16b被构造为使得第三区域S3的容量大于第四区域S4的容量。因此,即使当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室16b中的调色剂量减少时,显影单元6的重心Gd也可以维持在较高位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当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室16b中的调色剂量减少时,显影单元6的重心Gd也可以设置在穿过旋转轴A1的水平线h上方。
假设如图1和图6B所示,图像形成位置处的显影单元6被穿过旋转轴A1的水平线h划分为第一部分和在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指水平线h上方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指水平线h下方的部分。这里,第一部分大于第二部分。此外,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重。
<显影辊与显影单元的旋转轴之间的关系>
将参照图6A和图6B描述显影辊11和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布置。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辊11和供给辊17位于销30上方。显影辊11包括用作弹性层的橡胶层11a和位于橡胶层11a内部的、由金属制成的第一轴11b。供给辊17包括海绵层17a和位于海绵层17a内部的、由金属制成的第二轴17b。海绵层17a因来自显影辊11的反作用力而变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橡胶层11a因来自感光鼓7的反作用力而变形。第一轴11b和第二轴17b是由显影轴承34(34F和34R)支撑的金属轴。显影辊11比供给辊17重。显影辊11在显影单元6的重量中的比例因此高于供给辊17在显影单元6的重量中的比例。第一轴11b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二轴17b的最大直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轴11b是显影单元6中包括的金属部件中的最重部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并且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显影辊11与垂直线i交叠。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并且显影单元6处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显影辊11也与垂直线i交叠。
如上所述,显影单元6通过其自重位于分离位置。相反,为了将显影单元6位于图像形成位置,力施加单元101需要偏压受力部34e。换言之,如果显影单元6的自重的影响太大,则力施加单元101的负载增加。另一方面,如果显影单元6的自重的影响太小,则显影单元6不能稳定地分离。
显影辊11因此被布设为与通过旋转中心A1的垂直线i交叠。特别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辊11被布设为使得垂直线i与其第一轴11b交叠。如图6A所示,在显影单元6处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垂直线i与第一轴11b交叠。通过该构造,能够降低在显影单元6处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的显影辊11的重量的影响。此外,如图6B所示,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垂直线i与第一轴11b交叠。这可以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减小显影辊11的重量的影响。换言之,在显影单元6至少通过其自重位于分离位置的构造中,可以防止使显影单元6朝向分离位置移动的力变得过大。因此,装置主体100a的力施加单元101能够以较小的力将显影单元6定位在图像形成位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辊11比供给辊17重的上述布置可以减少对分离显影单元6的方向上的力贡献高的部件的影响。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布设为比垂直线i更靠近感光鼓7。在显影单元6处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显影辊11的旋转轴A2被布设为比垂直线i更远离感光鼓7。因此,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显影辊11的重量作用在显影辊11接近感光鼓7的方向上。另一方面,在显影单元6处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显影辊11的重量作用在显影辊11远离感光鼓7移动的方向上。
<分离操作的辅助>
将参照图8描述对显影单元6的分离操作的辅助。图8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1的侧视图。图8是在显影单元6的旋转轴A1的方向观察的处理盒1的侧视图。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单元6至少通过其自重从图像形成位置布设到分离位置,使得显影辊11与感光鼓7分离。然而,显影单元6从图像形成位置到分离位置的移动不需要仅通过自重来实现。具体地,处理盒1可以包括用于将显影单元6从图像形成位置偏压到分离位置的偏压件50。换言之,偏压件50通过显影单元6的重量辅助显影单元6移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处于分离位置的显影单元6与作为第一支撑框架5的一部分的限制部5d接触。显影单元6由此被限制在显影辊11远离感光鼓7移动的方向上移动。
偏压件50旨在辅助显影单元6的移动,因此不需要产生使显影单元6或感光件单元4的一部分变形的强大力。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感光件单元4处于与被支撑姿态垂直相对的姿态(与图1垂直相对的姿态)的状态下,显影单元6通过其自重抵抗偏压件50的偏压力而位于图像形成位置。换句话说,显影辊11被允许与感光鼓7接触。
注意,处理盒1不需要包括偏压件50。也就是说,处理盒1可以被构造为,使得在感光件单元4处于被支撑姿态的状态下,显影单元6仅通过其自重位于分离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使用接触显影方法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接触显影方法。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时在感光鼓7与显影辊11之间形成间隙的状态下进行图像形成操作。在这种构造中,在显影单元6处于图像形成位置的状态下,显影辊11被位于感光鼓7附近。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因此,附上权利要求以使本发明的范围公开。
本申请要求2019年9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168217号、2019年9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168216号、2019年9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168215号、2020年7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129831号、2020年7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129829号以及2020年7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129830号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59)

1.一种盒,所述盒附装到被构造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所述盒包括:
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以及
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和所述受力部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
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轴旋转,并且
其中,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受力部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受力部之间的第三距离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的重心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并且比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重心位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并且在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由所述水平线划分为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则所述第一部分比所述第二部分重。
5.一种盒,所述盒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所述盒包括:
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以及
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和所述受力部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轴旋转,并且在与所述第一轴正交的方向上所述受力部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受力部之间的第三距离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的重心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并且比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重心位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由所述水平线划分为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则所述第一部分比所述第二部分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包括被构造为支撑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承载件,并且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承载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承载件包括被构造为支撑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支撑部,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所述受力部与所述支撑部在位置上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连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第一线与连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受力部的第二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6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角度小于30°。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受力部是在与所述第一轴正交的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突出的突起,并且被构造为在所述受力部的前端与所述装置主体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感光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三轴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盒,其中,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受力部被布设为,使得穿过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三轴的线在所述受力部与所述第一轴之间穿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所述第三轴的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盒沿所述第三轴的方向可拆卸地附装到所述装置主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受力部被布设为,使得在垂直方向上,所述受力部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在位置上交叠。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包括显影框架,并且所述显影框架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为,将所述显影框架的内部划分为被构造为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室和布设有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室,所述分隔壁具有开口,所述影剂容纳室和所述显影室通过该开口彼此连通,并且
其中,所述受力部被布设为,使得在垂直方向上,所述受力部与所述显影室在位置上交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显影室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影剂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的正上方。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影剂容纳室包括运送件,所述运送件被构造为将来自所述影剂容纳室的显影剂运送到所述显影室。
22.一种盒,所述盒附装到被构造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所述盒包括:
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以及
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受力部以及被构造为支撑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
其中,所述显影框架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为,将所述显影框架的内部划分为被构造为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室和布设有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室,所述分隔壁具有开口,所述影剂容纳室和所述显影室通过该开口彼此连通,并且
其中,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显影室由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划分为第一区域和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感光件的第二区域,则所述第一区域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容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的重心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并且比所述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重心位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下方。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由所述水平线划分为第三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下方的第四区域,则所述第三区域的容量大于所述第四区域的容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由所述水平线划分为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则所述第一部分比所述第二部分重。
28.一种盒,所述盒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所述盒包括:
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以及
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受力部以及被构造为支撑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框架,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
其中,所述显影框架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为,将所述显影框架的内部划分为被构造为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室和布设有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室,所述分隔壁具有开口,所述影剂容纳室和所述显影室通过该开口彼此连通,并且
其中,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显影室由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划分为第一区域和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感光件的第二区域,则所述第一区域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容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的重心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并且比所述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重心位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下方。
32.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由所述水平线划分为第三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下方的第四区域,则所述第三区域的容量大于所述第四区域的容量。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由所述水平线划分为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则所述第一部分比所述第二部分重。
34.根据权利要求22至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影剂容纳室包括运送件,所述运送件被构造为将来自所述影剂容纳室的显影剂运送到所述显影室。
35.根据权利要求22至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感光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三轴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所述第三轴的下方。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盒沿所述第三轴的方向可拆卸地附装到所述装置主体。
37.一种盒,所述盒附装到被构造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所述盒包括:
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以及
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轴旋转,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轴布设为比所述垂直线更靠近所述感光件,而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轴布设为比所述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
39.一种盒,所述盒附装到被构造为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所述盒包括:
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以及
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的第一位置与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
40.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的重心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并且比所述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的状态下,所述重心位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下方。
42.根据权利要求37至4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由所述水平线划分为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则所述第一部分比所述第二部分重。
43.根据权利要求37至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包括橡胶层和由金属制成的第一轴,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处于与进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时相同的姿态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垂直线与所述第一轴交叠。
44.一种盒,所述盒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所述盒包括:
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以及
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轴旋转,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交叠,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轴布设为比所述垂直线更靠近所述感光件,而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轴布设为比所述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
46.一种盒,所述盒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所述盒包括:
第一单元,其包括感光件,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以及
第二单元,其与所述第一单元耦接并且包括显影剂承载件和受力部,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接触的第一位置跟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与所述感光件分离的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受力部受到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力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其自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水平线的上方,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穿过所述第一轴的垂直线交叠,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布设为与所述垂直线交叠,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
47.根据权利要求44至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的重心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上方,并且比所述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的状态下,所述重心位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下方。
49.根据权利要求44至4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单元由所述水平线划分为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则所述第一部分比所述第二部分重。
50.根据权利要求44至4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包括橡胶层和由金属制成的第一轴,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由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在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垂直线与所述第一轴交叠。
51.根据权利要求37至5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包括被构造为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接触并供应显影剂的供给件,
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比所述供给件重,并且
其中,所述供给件布设为比所述垂直线更远离所述感光件。
52.根据权利要求37至5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感光件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三轴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位于所述第三轴的下方。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盒沿所述第三轴的方向可拆卸地附装到所述装置主体。
54.根据权利要求37至5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包括显影框架,并且所述显影框架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为,将所述显影框架的内部划分为被构造为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室和布设有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室,所述分隔壁具有开口,所述影剂容纳室和所述显影室通过该开口彼此连通。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显影室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影剂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的正上方。
56.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影剂容纳室包括运送件,所述运送件被构造为将来自所述影剂容纳室的显影剂运送到所述显影室。
57.根据权利要求1至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所述盒还包括:
偏压件,其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单元向所述第二位置偏压。
5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装置主体;
根据权利要求1至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以及
曝光设备,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感光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力施加单元,其被构造为向所述受力部施加力,以移动所述受力部;
驱动源,其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力施加单元;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所述驱动源控制所述力施加单元的操作。
CN202080065402.3A 2019-09-17 2020-08-27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4430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6589.5A CN118011753A (zh) 2019-09-17 2020-08-27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8217 2019-09-17
JP2019168216 2019-09-17
JP2019-168215 2019-09-17
JP2019168215 2019-09-17
JP2019-168216 2019-09-17
JP2019-168217 2019-09-17
JP2020-129829 2020-07-31
JP2020129830A JP7500324B2 (ja) 2019-09-17 2020-07-31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29831A JP7483540B2 (ja) 2019-09-17 2020-07-31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29829A JP7494044B2 (ja) 2019-09-17 2020-07-31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29831 2020-07-31
JP2020-129830 2020-07-31
PCT/JP2020/032290 WO2021054072A1 (ja) 2019-09-17 2020-08-27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56589.5A Division CN118011753A (zh) 2019-09-17 2020-08-27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0812A true CN114430812A (zh) 2022-05-03
CN114430812B CN114430812B (zh) 2024-03-12

Family

ID=748838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5402.3A Active CN114430812B (zh) 2019-09-17 2020-08-27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2410256589.5A Pending CN118011753A (zh) 2019-09-17 2020-08-27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56589.5A Pending CN118011753A (zh) 2019-09-17 2020-08-27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650538B2 (zh)
EP (2) EP3998512B1 (zh)
CN (2) CN114430812B (zh)
WO (1) WO20210540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57884A (ja) * 2021-10-12 202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58627A (ja) * 2010-09-11 2012-03-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63378A (ja) * 2010-09-14 2012-03-2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69545A1 (en) * 2011-04-25 2012-10-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067006A (ja) * 2012-09-10 2014-04-17 Canon Inc 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EP2721448A2 (en) * 2011-06-17 2014-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y method of process cartridge
JP2014115349A (ja) * 2012-12-06 2014-06-26 Ricoh Co Ltd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607442A (zh) * 2012-04-26 2016-05-25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7132738A (zh) * 2016-02-29 2017-09-05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179662A (zh) * 2011-07-14 2017-09-1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容纳容器、显影剂容纳单元、处理盒、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2781A (ja) 2000-08-14 2002-02-28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74938A (ja) 2000-12-07 2002-06-21 Sharp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3824069B2 (ja) 2001-12-03 2006-09-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24080B2 (ja) 2008-01-31 2012-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69289B2 (ja) 2008-05-27 2012-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780163B2 (ja) * 2008-09-18 2011-09-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ング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35770B2 (ja) 2010-09-24 2011-07-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2455819B8 (en) * 2010-11-23 2018-07-18 HP Printing Korea Co., Ltd.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970885B2 (ja) 2012-03-16 2016-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54086B2 (ja) * 2012-09-28 2016-07-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025266B2 (en) * 2012-12-14 2018-07-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a coupling member and a sheet that contacts the coupling member
CN105432102A (zh) 2013-05-22 2016-03-23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的网络辅助引导自举
CN112185401B (zh) 2014-10-10 2024-07-02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基于发送无关的表示的节目响度
US10156825B2 (en) * 2016-02-29 2018-1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ly rotatable members supporting a developing frame body,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7187738A (ja) 2016-03-31 2017-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009150B2 (ja) * 2016-11-09 202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97404B2 (ja) 2018-03-23 2022-12-27 ハイリマレリ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気液分離器
JP7351473B2 (ja) 2018-03-23 2023-09-27 日鉄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地中熱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および地中熱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JP7135527B2 (ja) 2018-07-18 2022-09-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55207B2 (ja) 2019-03-29 2020-02-26 岩谷産業株式会社 燃焼機器
JP2020129831A (ja) 2020-05-01 2020-08-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58627A (ja) * 2010-09-11 2012-03-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63378A (ja) * 2010-09-14 2012-03-2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69545A1 (en) * 2011-04-25 2012-10-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721448A2 (en) * 2011-06-17 2014-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y method of process cartridge
CN107179662A (zh) * 2011-07-14 2017-09-1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容纳容器、显影剂容纳单元、处理盒、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5607442A (zh) * 2012-04-26 2016-05-25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2014067006A (ja) * 2012-09-10 2014-04-17 Canon Inc 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115349A (ja) * 2012-12-06 2014-06-26 Ricoh Co Ltd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132738A (zh) * 2016-02-29 2017-09-05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98512A4 (en) 2022-11-30
WO2021054072A1 (ja) 2021-03-25
US20220171328A1 (en) 2022-06-02
CN118011753A (zh) 2024-05-10
EP3998512A1 (en) 2022-05-18
US11650538B2 (en) 2023-05-16
EP3998512B1 (en) 2024-07-03
CN114430812B (zh) 2024-03-12
EP4407380A2 (en) 2024-07-31
US11971682B2 (en) 2024-04-30
US20230244181A1 (en) 2023-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2339B2 (en)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frames and separating member moving the second frame to a separated posi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tachably mounting the cartridge
US74869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image forming and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ed in the apparatus
US950731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unit and a connectable device to connect to the removable unit
CN108345203B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20110305479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493878B2 (en) Cartridge including photosensitive drum and developing roller that can be easily separated
EP3625626B1 (en)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11971682B2 (en)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4976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4043A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935906B2 (en) Develop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7483540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50032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9404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2045004B2 (en) Cartridge including photosensitive drum and developing roller that can be easily separat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