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5465A - 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5465A
CN114405465A CN202111230288.8A CN202111230288A CN114405465A CN 114405465 A CN114405465 A CN 114405465A CN 202111230288 A CN202111230288 A CN 202111230288A CN 114405465 A CN114405465 A CN 114405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char
tetracycline
composite adsorbent
biomass
tobacco 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02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5465B (zh
Inventor
陈蔚洁
薛斌
王盛
安明泽
杨照
丁小燕
张兵兵
徐国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Materi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Materi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Materi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Materi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2302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5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5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5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5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5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free carbon; comprising carbon obtained by carbonis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071Washing or lea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078Thermal treatment, e.g. calcining or pyrol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2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mposite sorbents, e.g. coated, impregnated, multi-lay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20/00Aspects relating to sorbent materials
    • B01J2220/40Aspects relat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sorbent or filter aid materials
    • B01J2220/48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 used for their preparation
    • B01J2220/4812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 used for their preparation the starting material being of organic character
    • B01J2220/4825Polysaccharides or cellulose materials, e.g. starch, chitin, sawdust, wood, straw, cot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 C02F2103/343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g. containing antibio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洗涤过滤、活化、烧制生物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能够显著提升吸附力的材料,材料的制备过程简单易行,便于控制,生产周期短,产品的回收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和工业减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含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的排放加重了水体严重污染,水体四环素污染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且能干扰其他细胞发育的一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于人或动物的疾病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拯救了百万人的生命,其中,生产和使用比例较大的就是四环素。四环素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具有广谱、质优价低、抗菌活性高及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低剂量的四环素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畜禽快速生;高剂量的四环素可以作为药物用来治疗人类疾病。据报道,在抗生素家族中四环素的生产量和使用量均为全球第二。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量从2009年的14.7万吨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26.2万吨,其中四环素使用量约为18万吨。四环素是在动物养殖行业使用最多的抗生素。但是四环素在机体内的代谢并不是很理想,大部分药物未经转化分解直接进过排泄系统排出机体而进入环境中,抗生素因其具有结构稳定性和环境持久性,容易在环境中长期残留,因而环境中抗生素污染越来越严重。四环素类抗生素不仅广泛存在社会类水循环系统中,还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直接或间接地危胁着人类的生存,因而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焦点和热点。
目前关于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物理分离,吸附等。四环素的结构稳定导致难以被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则高能耗、高成本;物理分离则具有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吸附法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吸附法研究的重点是吸附材料,研究出低成本、高效率的吸附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中国专利CN110813237 A公布了一种利用Mg/Fe氧化物修饰的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在去除抗生素中的应用,该方法是利用Mg/Fe氧化物修饰的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与过硫酸铵和抗生素溶液混合、反应,完成抗生素的去除。中国专利CN 107459992 A公布了一种用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吸附的改性海藻酸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首先将海藻酸钠和溶剂按一定质量体积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使海藻酸钠充分溶胀,超声脱泡脱气,得到海藻酸钠溶胶;再将海藻酸钠溶胶匀速地滴入到一定质量浓度的金属盐溶液中,搅拌,交联反应、过滤、干燥,即得用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吸附的改性海藻酸钠吸附材料。中国专利CN 106925221 A公布了生物炭胺硫双基团改性方法,该方法将生物炭进行硝酸酸化氧化后,加入甲醛作为催化剂,然后加入多胺物质反应得到表面基团丰富、比表面积高、孔容大的氨基改性生物炭。
综上可知,目前制备生物炭吸附四环素材料的方法多为溶液法,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增加生产过程中成本,难于规模化推广应用。无法有效保证生物炭材料有丰富的孔结构以及官能团。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去除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现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去除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洗涤过滤:将生物质进行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然后过筛,得到精制生物质;
活化:将精制生物质在酸液中浸泡,浸泡后干燥得到精制生物炭粉末;
烧制生物炭:将活化生物炭粉末进行加热处理,回复到室温后制得复合吸附剂。
作为本发明所述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洗涤过滤中,生物质为烟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活化中,酸液为磷酸溶液。
作为本发明所述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活化中,生物质与磷酸的质量比1:1~1:4。
作为本发明所述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烧制生物炭中,烘干之前还包括改性处理,所述改性处理为将精制生物炭粉末浸渍于改性液中进行改性处理。
作为本发明所述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改性剂为硅烷改性剂。
作为本发明所述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硅烷改性剂包括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本发明所述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精制生物炭粉末浸渍于改性液中同时使用超声波清洗。
作为本发明所述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超声波清洗时间为20min。
作为本发明所述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烧纸生物炭中,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40℃。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利用了前期磷酸活化生物炭在利用利用乙醇为融合及环境下加强烷基改性剂与烟杆生物炭的结合,提高其比表面积,从而提高材料的吸附能力。
本发明采用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处理废水中的四环素,吸附容量大,吸附时间快,去除效率高,处理工艺简单且易于操作,处理条件温和,可有效解决现行生物炭吸附剂所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的吸附剂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位点多、吸附效率高。该吸附剂采用烟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产生废弃物烟杆为为原料之一,不仅可以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可以应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同时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使用磷酸进行改性再进行烷基改性,使得产生的符合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吸附能力。整个吸附剂的制备过程简单易行,易于控制,生产周期短,产品回收率高,易于实现与废水的分离,便于回收有价污染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活化前后生物炭的SEM照片,
其中,图1-a为活化-改性前生物炭的SEM照片,图1-b为活化-改性后生物炭的SEM照片,图1-c为活化-改性后生物炭的表面局部放大SEM照片;
图2为改性前后生物碳的FT-IR图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四环素的去除效果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为准,制定了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1)称量200g烟杆生物炭用热水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过50目筛网,得到烟杆生物质;
(2)将(1)处理好烟杆粉末加入浓度为40%磷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生物质与磷酸质量比为1:1,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活化烟杆粉末;
(3)烧制生物炭
将步骤(2)活化烟杆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进行烘干并保持2h,然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温度600℃保留2h,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冷却到室温,得到烟杆生物炭。得到生物炭BC-1。
(4)烷基改性处理
活化烟杆生物炭浸渍于3%(体积分数)KH-550硅烷改性剂中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体积比为3:1),室温下于超声波清洗15min,静置浸泡60min,之后使用250ml抽滤漏斗将改性剂静置滤掉,将过滤后的样品置于10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普天仪器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一档,设置温度 100℃)中干燥制得改性生物炭,置于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得到生物炭BC-1。
实施例2
(1)称量200g烟杆生物炭用热水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过50目筛网,得到烟杆生物质;
(2)将(1)处理好烟杆粉末加入浓度为40%磷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生物质与磷酸质量比为1:2,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活化烟杆粉末;
(3)烧制生物炭
将步骤(2)活化烟杆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进行烘干并保持2h,然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温度600℃保留2h,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冷却到室温,得到烟杆生物炭。
(4)烷基改性处理
活化烟杆生物炭浸渍于3%(体积分数)KH-550硅烷改性剂中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室温下于超声波清洗15min,静置浸泡60min,之后使用250ml 抽滤漏斗将改性剂静置滤掉,将过滤后的样品置于10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普天仪器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一档,设置温度100℃)中干燥制得改性生物炭,置于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得到生物炭BC-2。
实施例3
(1)称量200g烟杆生物炭用热水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过50目筛网,得到烟杆生物质;
(2)将(1)处理好烟杆粉末加入浓度为40%磷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生物质与磷酸质量比为1:3,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活化烟杆粉末;
(3)烧制生物炭
将步骤(2)活化烟杆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进行烘干并保持2h,然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温度600℃保留2h,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冷却到室温,得到烟杆生物炭。
(4)烷基改性处理
活化烟杆生物炭浸渍于3%(体积分数)KH-550硅烷改性剂中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室温下于超声波清洗15min,静置浸泡60min,之后使用250ml 抽滤漏斗将改性剂静置滤掉,将过滤后的样品置于10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普天仪器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一档,设置温度100℃)中干燥制得改性生物炭,置于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得到生物炭BC-3。
实施例4
(1)称量200g烟杆生物炭用热水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过50目筛网,得到烟杆生物质;
(2)将(1)处理好烟杆粉末加入浓度为40%磷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生物质与磷酸质量比为1:4,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活化烟杆粉末;
(3)烧制生物炭
将步骤(2)活化烟杆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进行烘干并保持2h,然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温度600℃保留2h,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冷却到室温,得到烟杆生物炭。
(4)烷基改性处理
活化烟杆生物炭浸渍于3%(体积分数)KH-550硅烷改性剂中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室温下于超声波清洗15min,静置浸泡60min,之后使用250ml 抽滤漏斗将改性剂静置滤掉,将过滤后的样品置于10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普天仪器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一档,设置温度100℃)中干燥制得改性生物炭,置于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得到生物炭BC-4。
实施例5
(1)称量200g烟杆生物炭用热水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过50目筛网,得到烟杆生物质;
(2)将(1)处理好烟杆粉末加入浓度为40%磷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生物质与磷酸质量比为1:3,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活化烟杆粉末;
(3)烧制生物炭
将步骤(2)活化烟杆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进行烘干并保持2h,然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温度600℃保留2h,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冷却到室温,得到烟杆生物炭。
(4)烷基改性处理
活化烟杆生物炭浸渍于3%(体积分数)KH-560硅烷改性剂中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室温下于超声波清洗15min,静置浸泡60min,之后使用250ml 抽滤漏斗将改性剂静置滤掉,将过滤后的样品置于10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普天仪器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一档,设置温度100℃)中干燥制得改性生物炭,置于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得到生物炭BC-5。
实施例6
(1)称量200g烟杆生物炭用热水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过50目筛网,得到烟杆生物质;
(2)将(1)处理好烟杆粉末加入浓度为40%磷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生物质与磷酸质量比为1:3,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活化烟杆粉末;
(3)烧制生物炭
将步骤(2)活化烟杆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进行烘干并保持2h,然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温度600℃保留2h,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冷却到室温,得到烟杆生物炭。
(4)烷基改性处理
活化烟杆生物炭浸渍于3%(体积分数)KH-570硅烷改性剂中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室温下于超声波清洗15min,静置浸泡60min,之后使用250ml 抽滤漏斗将改性剂静置滤掉,将过滤后的样品置于10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普天仪器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一档,设置温度100℃)中干燥制得改性生物炭,置于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得到生物炭BC-6。
实施例7
(1)称量200g烟杆生物炭用热水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过50目筛网,得到烟杆生物质;
(2)将(1)处理好烟杆粉末加入浓度为40%磷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生物质与磷酸质量比为1:3,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活化烟杆粉末;
(3)烧制生物炭
将步骤(2)活化烟杆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进行烘干并保持2h,然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温度600℃保留2h,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冷却到室温,得到烟杆生物炭。
(4)烷基改性处理
活化烟杆生物炭浸渍于3%(体积分数)KH-560硅烷改性剂中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室温下于超声波清洗20min,静置浸泡120min,之后使用250ml 抽滤漏斗将改性剂静置滤掉,将过滤后的样品置于14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 (普天仪器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一档,设置温度100℃)干燥制得改性生物炭,置于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得到生物炭BC-7。
实施例8
(1)称量200g烟杆生物炭用热水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过50目筛网,得到烟杆生物质;
(2)将(1)处理好烟杆粉末加入浓度为40%磷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生物质与磷酸质量比为1:3,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活化烟杆粉末;
(3)烧制生物炭
将步骤(2)活化烟杆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进行烘干并保持2h,然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温度600℃保留2h,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冷却到室温,得到烟杆生物炭。
(4)烷基改性处理
活化烟杆生物炭浸渍于3%(体积分数)KH-560硅烷改性剂中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室温下于超声波清洗30min,静置浸泡180min,之后使用250ml 抽滤漏斗将改性剂静置滤掉,将过滤后的样品置于18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 (普天仪器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一档,设置温度100℃)干燥制得改性生物炭,置于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得到生物炭BC-8。
对照例1
(1)称量200g烟杆生物炭用热水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过50目筛网,得到烟杆生物质;
(2)将(1)处理好烟杆粉末加入浓度为40%磷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生物质与磷酸质量比为1:1,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活化烟杆粉末;
(3)烧制生物炭
将步骤(2)所制得的活化烟杆粉末使用磷酸浸泡,浸泡充分后制得磷酸活化生物质,将磷酸活化生物质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进行烘干并保持2h,然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温度600℃保留2h,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冷却到室温,得到烟杆生物炭。得到生物炭BC。
实施例9
将实施例1~实施例8中制得的生物炭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和吸附性能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1、表2、表3所示,红外光谱分析和吸附性能测定方式如下:
红外光谱分析:将实施例中制得的改性生物炭和对照例1的生物炭分别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图1为改性前后生物炭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曲线,由图1可知,以实施例5中制得的改性生物炭BC-5相较未改性的生物炭增加了1510cm-1附近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1412cm-1附近的Si-OH伸缩振动吸收峰、1090cm-1附近的Si-O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改性对于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有着强有力的提高效果,并且确定实行了硅烷改性剂成功接枝到生物炭表面。
吸附性能和吸附稳定性测试:BC-5磷酸活化-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去除废水中四环素,废水中的吸附剂添加量为1g/L,0.1mol/LNaOH或HCl调节反应容器中的pH为6.0,环境的温度在20~40℃范围内,放置于摇床中反复震荡 24h,摇床的转速为150rmp,反应完成后进行离心、沉淀分析吸附剂与废水,完成对四环素废水的处理。本实施例中,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由以下方式获取:
本实验实施过程中(反应的过程中),按照不同时间的间隔进行取样,测定其中四环素的残余量,计算出不同处理时间下吸附剂对四环素的吸附量,所示表1BC-5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不同的反应时间对四环素吸附量。
表1 BC-5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不同的反应时间对四环素吸附量
Figure RE-GDA0003561203650000091
由表1可知,烷基改性复合吸附材料对四环素的吸附速度非常快,在吸附反应的前期,吸附量随反应时间快速增长,在处理时60min,吸附量已达到27.98mg/g;随着吸附反应时间的增加,吸附量随着时间增长速度有所降低,反应24h时的吸附量为36.11mg/g,随着吸附反应时间的延长,吸附量随时间增长速度有所降低,饱和吸附量相较现有技术的吸附量有着明确的提升。
2.上述的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BC-5去除废水中四环素,代吸附废水中四环素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0、30、40、50、60、70mg/L(用购买的四环素进行实验室配置),每升废水重的吸附剂添加量为1g,其他步骤与上述实验相通。反应的时间为24h,待反应完成后,取样测定废水重四环素的残余量,计算出不同四环素浓度下四环素的吸附量,如表2所示。
表2 BC-5吸附剂在不同四环素的初始浓度吸附量的变化情况
初始浓度(mg/L) 20 30 40 50 60 70
吸附后浓度(mg/L) 7.72 10.33 16.36 22.02 28.38 33.82
吸附率(%) 61.4 65.57 59.1 55.96 52.7 51.69
由表2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20~70mg/L),本发明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BC-5对四环素的吸附量随四环素初始的浓度的升高不断的增加;当四环素初始浓度为20mg/L,有着明显效果吸附率为61.4%,说明本法面对吸附剂在对四环素的处理方面有着非常大潜力。随着初始环境重四环素的浓度不断升高,其吸附率逐渐降低,吸附量不断升高。
3.将50mg改性生物炭(生物炭BC-3、BC-5、BC-6)的改性生物碳和比较例1的生物炭)分别加入到50mL浓度为50mg/L的四环素溶液中,室温条件下在摇床上振荡反应24h,使改性生物碳对四环素的吸附达到平衡,过滤后,取10mL滤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426nm)上测试水溶液中四环素的浓度,计算改性生物碳对四环素的饱和吸附量。
由图3,BC-5对四环素的饱和吸附量最高,其次为BC-3最后为BC-6。
4.将50mg改性生物炭分别取自实施例的BC-1~8分别加入到50mL浓度为50mg/L的四环素溶液中,室温条件下在摇床上振荡反应24h,使改性生物碳对四环素的吸附达到平衡,过滤后,取10mL滤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426nm) 上测试水溶液中四环素的浓度,计算改性生物碳对四环素的饱和吸附量,得到表3。
表3 BC-1~8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吸附量
吸附剂类型) BC-1 BC-2 BC-3 BC-4 BC-5 BC-6 BC-7 BC-8
吸附量(mg/g) 33.3 34.1 34.4 34.1 35..8 35.1 41.8 40.8
由表3,不同的超声波清洗时间、静置浸泡时间、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温度对烷基改性复合吸附剂吸附量影响较小,因此选用超声波清洗时间、静置浸泡时间、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温度等条件首先应从环保节能的角度出发,并且较长的静置浸泡时间、电热鼓风干燥箱有着处理成本的上升,从环保、经济的角度优选静置浸泡时间和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温度的设置进行优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洗涤过滤:将生物质进行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洗涤至无色,烘干,粉碎,然后过筛,得到精制生物质;
活化:将精制生物质在酸液中浸泡,浸泡后干燥得到精制生物炭粉末;
烧制生物炭:将活化生物炭粉末进行加热处理,回复到室温后制得复合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过滤中,生物质为烟杆。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中,酸液为磷酸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中,生物质与磷酸的质量比1:1~1:4。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制生物炭中,烘干之前还包括改性处理,所述改性处理为将精制生物炭粉末浸渍于改性液中进行改性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硅烷改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剂包括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生物炭粉末浸渍于改性液中同时使用超声波清洗。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清洗时间为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纸生物炭中,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40℃。
CN202111230288.8A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405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288.8A CN114405465B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288.8A CN114405465B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5465A true CN114405465A (zh) 2022-04-29
CN114405465B CN114405465B (zh) 2024-05-24

Family

ID=81265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0288.8A Active CN114405465B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546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9112A (zh) * 2017-05-26 2017-09-15 湖南农业大学 磁性复合吸附剂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方法
CN110215902A (zh) * 2019-05-29 2019-09-10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硅烷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34174A (zh) * 2021-01-27 2021-06-11 广州安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烷改性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13070035A (zh) * 2021-05-17 2021-07-06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复合改性鸡粪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去除土壤残留四环素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9112A (zh) * 2017-05-26 2017-09-15 湖南农业大学 磁性复合吸附剂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方法
CN110215902A (zh) * 2019-05-29 2019-09-10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硅烷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34174A (zh) * 2021-01-27 2021-06-11 广州安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烷改性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13070035A (zh) * 2021-05-17 2021-07-06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复合改性鸡粪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去除土壤残留四环素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5465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0191B (zh) 一种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236507B (zh) 利用β‑环糊精壳聚糖与核桃壳生物炭复合的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的方法
CN111701566B (zh) 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83314A (zh) 一种海藻酸钠-钙离子改性的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0508243B (zh) 一种生物质基多孔炭负载铁絮体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054306A (zh) 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CN110756168A (zh) 用于吸附废水中四环素的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73999A (zh) 一种生物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98255A (zh) 一种利用改性玉米芯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12340830B (zh) 以吸附-解吸后的废弃吸附剂为原料的催化剂在活化过硫酸盐处理高盐有机废水中应用
Dimbo et al.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activated carbon of spathodea campanulata
CN111167417A (zh) 一种改性甘蔗渣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吸附剂的应用
CN108772038B (zh) 一种脱除水中铅离子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01661B (zh) 一种多孔阵列结构的锰基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05465A (zh) 一种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11302356A (zh) 疏水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疏水y型分子筛
CN108295810B (zh) 一种快速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纳米孔隙碳-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CN109847696A (zh) 一种高效去除水体中苯胺的载锰废菌渣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5159613A (zh) 一种原位再生固废生物质炭基材料用于吸附治理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CN111298761A (zh) 一种改性海泡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73622B (zh) 用于吸附高浓度含酚废水的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2134A (zh) 一种水热炭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908810A (zh) 一种生物炭固载离子液体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538559A (zh) 一种生物制药行业车间外排的废气处理工艺
CN107473222A (zh) 一种利用乙酸钾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