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3002A - 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03002A CN114403002A CN202210023721.9A CN202210023721A CN114403002A CN 114403002 A CN114403002 A CN 114403002A CN 202210023721 A CN202210023721 A CN 202210023721A CN 114403002 A CN114403002 A CN 1144030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lture
- seedlings
- buds
- months
- culture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2—Culture media for tissue cul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该方法通过外植体预处理,初始、增殖、继代、壮苗和生根培养,组培苗移栽及田间管理7个步骤的紧凑衔接及技术措施集成,在同年3月至10月内实现1顶芽外植体繁育出50余株优质穴盘苗,通过外植体预处理、选用盐分含量低的改良WPM培养基解决了初始培养成活率低、后续各组培环节外植体褐化严重和生长缓慢问题;在增殖培养和壮苗培养环节分别采用LED组合光源Ⅰ和LED组合光源Ⅱ,与传统荧光灯相比,在节能43.7%‑53%的同时增值倍数和壮苗率分别提升了38.1%和28.0%;在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移栽与田间管理环节充分利用了滇中地区夏季相对湿热的有利得气候条件,降低生产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猪笼草又称猪仔笼、雷公壶等,是猪笼草科(Nepenthaceae)猪笼草属(Nepenthes)多年生攀援状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和大洋洲北部,全世界约有100余种,虽然在我国海南和广东的湛江、珠海、中山等部分地区分布,但原生种很少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引入国外通过种间杂交获得的猪笼草优良品种后,才逐步用于生产应用。
猪笼草现已成为引人注目的观赏植物,其中由叶片变化而来的笼状变态叶造型独特,同时具有食虫特性,是目前食虫植物中最受人们青睐的种类之一。其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有的像小酒杯、有的像罐子,颜色五彩缤纷,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常用作盆栽或吊盆观赏,优雅别致。近年来,云南从美国独家授权引入了一批猪笼草新品种(Nepenthes.khasiana×(ventricosa×maxima)),系葫芦猪笼草(Nepenthesventricosa)、大猪笼草(Nepenthes maxima)和卡西猪笼草(Nepenthes khasiana)杂交品种,其笼状变态叶较大,颜色丰富,观赏性更佳。
猪笼草雌雄异株,结实率低,且种子萌发慢,发芽率低;扦插繁殖生根慢,不易成活,难以满足生产的要求。组培繁殖是猪笼草种苗生产上主要采用的方法,但现有的组培繁殖方法外植体褐化严重、能耗高,生产效率低。对于新引入的猪笼草品种(Nepenthes.khasiana×(ventricosa×maxima)),以上种苗繁殖问题表现更为突出。此外,滇中地区干湿季明显,冬季低温干燥不适于猪笼草生长,甚至有冻害的发生,每年有效的生长期是3月至10月;其中,温湿条件比较最理想的生长季节是7月至9月;有限的生长周期增加了种苗的繁殖和生产的难度。因此,有必要结合滇中地区的气候条件栽培种类,研发一种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提高猪笼草种苗生产效率和质量,以便于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猪笼草组培繁殖生产过程中初始培养成活率低、外植体严重褐化、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针对滇中地区气候条件和有限的生长周期等客观实际,通过集成创新提供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在3月中旬选择生长健壮的猪笼草植株,用75%(质量比)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全株消毒,选取顶芽和侧芽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对预选取为外植体的顶芽和侧芽用遮光自封袋套袋避光;套袋后7~10天,于3月下旬揭开所述自封袋,用消毒手术刀切取长度为3~5cm的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切除叶片;在超净台上用75%(质量比)的酒精表面消毒30s;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4次,再于混合消毒液中消毒8~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混合消毒液为每100ml质量浓度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滴加0.1ml吐温-20;
(2)初始培养
将步骤(1)经处理的外植体于超净台上切除消毒伤口后,从顶端向下以单节位为单位切为3~4段,2分钟内接种到改良WPM+6-BA 1.0~1.2mg/L+NAA 0.1~0.2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的培养基中暗培养5~7天,培养温度25℃±2℃;
(3)增殖培养
于步骤(1)当年的3月底,将步骤(2)中经初始培养的外植体转接到改良WPM+6-BA1.5~2.0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的培养基中,并在LED组合光源I光照条件下培养30~36d,所述LED组合光源I光照条件为:LED红光:LED蓝光:LED白光的光照强度比=5:2:3,LED组合光源I下25厘米位置的光照强度为55~57μmol·m-2·s-1,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培养温度28℃±2℃,无光培养温度为20℃±2℃;
(4)继代培养
于步骤(1)当年的5月上旬,将步骤(3)增殖培养的芽丛切成带2~3个芽的小块,再将所有小块转接至继代培养基中,在与步骤(3)相同的LED组合光源I光照条件下培养30-40d至小块上的芽体长大至高5~7厘米并继续分化出新的芽体;所述继代培养基为:改良WPM+6-BA 1.0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培养温度28℃±2℃,无光培养温度为20℃±2℃;
(5)壮苗培养
于步骤(1)当年的6月上旬,将步骤(4)中的芽丛切成单芽再转接至壮苗培养基中,在LED组合光源Ⅱ光照条件下,培养24~30d,得壮苗;所述LED组合光源Ⅱ光照条件为:LED红光:LED蓝光:LED白光:LED远红光的光照强度比=5:1:2:2,LED组合光源Ⅱ下25厘米的位置的光照强度为53~55μmol·m-2·s-1;所述壮苗培养基为:改良WPM+6-BA0.5mg/L+NAA0.1mg/L +活性炭0.05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培养温度28℃±2℃,无光培养温度为20℃±2℃;
(6)生根培养
于步骤(1)当年的6月底至7月初,将步骤(5)中长度为2cm以上的单芽接种到盛有生根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盖膜后再将培养瓶移至覆盖有遮阳网(遮光率为70%)棚内苗床上培养21~28d(棚内自然温度为18~28℃);所述生根培养基为:改良WPM+IBA1.0mg/L+NAA0.1mg/L+活性炭0.05g/L +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
(7)组培苗移栽与田间管理
于步骤(1)当年的7月下旬,将步骤(6)生根的组培苗取出,清水洗净培养基,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1~2min后,移栽至盛有栽培基质的育苗穴盘中,再将育苗穴盘置于棚内并在育苗穴盘上方的拱架上覆盖一层透明无色的塑料薄膜保湿,保持幼苗周围的相对空气湿度在95%以上,再在透明无色的塑料薄膜上方覆盖两层遮阳网,每一层遮阳网的遮光率为70%;移栽后第5天至第6天,去掉所述透明无色的塑料薄膜,幼苗周围的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80%以上,移栽后第12天至14天,去掉一层遮阳网,幼苗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移栽后第21天,去掉另一层遮阳网,幼苗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上,整个养护期间为60~74d,即得猪笼草穴盘苗。3月选取的1个顶芽作为外植体平均可繁育出穴盘苗50余株;(整个养护期间,大棚内自然温度在18~28℃)
步骤(2)至步骤(6)中所述的所述改良WPM的配方如下:K2SO4:99g/L;KH2PO4:34g/L;MnSO4:2.24g/L;ZnSO4:0.86g/L;CuSO4:0.025g/L;NaMoO4:0.025g/L;Ca(NO3)2:13.9g/L;NH4NO3:40g/L;CaCl2:9.6g/L;MgSO4:37g/L;FeSO4:2.78g/L;NaEDTA:3.73g/L;肌醇:10g/L;烟酸:0.05g/L;VB6:0.05g/L;VB1:0.01g/L;甘氨酸:0.2g/L。
进一步,步骤(7)中所述的栽培基质为草炭与树皮(直径30mm左右)按草炭:树皮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基质。
进一步,步骤(7)中所述的育苗穴盘规格为长540mm×宽240mm×高90mm的50孔,每孔栽培基质用量为57毫升的穴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在3月中旬植株茎尖进入旺盛生长后,通过对预选为外植体嫩芽进行套袋遮光处理以及适时取样,保证了外植体材料幼嫩洁净,增加了可作为组培外植体的节位数,提高初始培养的成活率,减少初始和增殖培养过程中褐化的程度,提高了外植体培养的效率(见表2,表3)。
2.低盐分改良WPM培养基的使用,解决了猪笼草外植体材料在组培过程中严重褐化、增殖效率低和生长缓慢等问题,使猪笼草在初始、增殖、继代、壮苗和生根培养效果更加突出(见表4)。
3.本发明在不同的培养阶段采用不同的光配方(表5、表6),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增加了光输出强度,而且植物利用率高的红光和蓝光的比率更高,提高了培养效果和效率(表7、表8)。
4.采用穴盘移栽幼苗,较传统的袋栽或钵栽减少了劳力投入,节省了成本;明确了最佳穴盘尺寸(50孔,长540mm×宽240mm×高90mm),兼顾效率和种苗质量(见表9)。
5.生根培养阶段(6月底至7月初)放在大棚进行,充分利用滇中地区6-7月适宜的自然温度条件(18~28℃),降低了生产成本;组培苗移栽放在7月进行,充分利用了此时适宜的温度(18~28℃)和较高的空气湿度(60%左右)条件,保证生根和成苗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综上,通过外植体预处理,初始、增殖、继代、壮苗和生根培养,组培苗移栽及田间管理7个步骤的紧凑衔接及技术措施的集成,在同年3月至10月有限的生产周期内,实现1顶芽外植体繁育出50余株优质穴盘苗,在滇中地区实现了猪笼草规模化高效优质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给出本发明的实例,各实例无特殊说明的为常规方法。
一、实施例1
(1)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于2019年3月16日,选择生长健壮的猪笼草品种‘Gaya’植株,用75%(质量比)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健壮的猪笼草目标植株喷洒消毒,预选取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并对预选取的顶芽和侧芽用遮光自封袋套袋避光;
于2019年3月23日揭开自封袋,用消毒手术刀切取长度为3~5cm的预处理的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材料,切除叶片;在超净台上将外植体于洁净消毒皿中用75%(质量比)的酒精表面消毒30s;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再于混合消毒液中消毒8~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所述混合消毒液为每100ml质量浓度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滴加0.1ml吐温-20。
(2)初始培养
于2019年3月23日,将步骤(1)经处理的外植体于超净台上切除消毒伤口后,从顶端向下以单节位为单位切为3~4段,接种到初始培养基中暗培养7天,培养温度25℃±2℃,共接种10瓶,每瓶接种外植体5个。所述初始培养基为:改良WPM+6-BA 1.0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
(3)增殖培养
2019年3月31日将步骤(2)中经初始培养的外植体转接到改良WPM+6-BA 1.5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的培养基增殖培养基中,并在LED组合光源I光照条件下培养至2019年5月3日(34天),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培养温度28℃±2℃,无光培养温度为20℃±2℃;2019年4月12日观察到外植体基部有小芽突起及外植体叶片数增加,2019年5月3日外植体叶腋长出侧芽,基部分化出4-6个侧芽,芽高0.5~3.0cm;
(4)继代培养
2019年5月3日将步骤(3)增殖培养的芽丛切成带2~3个芽的小块,再将所有小块转接至改良WPM+6-BA 1.0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的继代培养基中,在与步骤(3)相同的LED组合光源I光照条件下培养至2019年6月6日(34天)小块上的芽体长大至高60mm并继续分化出新的芽体;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培养温度28℃±2℃,无光培养温度为20℃±2℃;
(5)壮苗培养
2019年6月6日将步骤(4)中的芽丛切成单芽再转接至改良WPM+6-BA 0.5mg/L+NAA0.1mg/L+活性炭0.05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的壮苗培养基中,在LED组合光源Ⅱ光照条件下,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培养至2019年6月30日得壮苗(24天),得壮苗;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培养温度28℃±2℃,无光培养温度为20℃±2℃;
(6)生根培养
2019年7月1日,将步骤(5)中长度为2cm以上的单芽接种到盛有生根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盖膜后再将培养瓶移至覆盖有遮阳网(遮光率为70%)棚内苗床上培养至2021年7月29日(28天),此时观察到每株长出3~5条根;所述生根培养基为:改良WPM+IBA 1.0mg/L+NAA0.1mg/L+活性炭0.05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此阶段自然条件下温度为18℃~28℃;
(7)组培苗移栽与田间管理
于2019年7月29日,将步骤(6)生根的组培苗取出,清水洗净培养基,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1~2min后,移栽至盛有栽培基质的育苗穴盘中,再将育苗穴盘置于棚内并在育苗穴盘上方的拱架上覆盖一层透明无色的塑料薄膜保湿,保持幼苗周围的相对空气湿度在95%以上,再在透明无色的塑料薄膜上方覆盖两层遮阳网,每一层遮阳网的遮光率为70%;8月3日去掉所述透明无色的塑料薄膜,幼苗周围的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80%以上,8月10日,去掉一层遮阳网,幼苗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8月19日,去掉另一层遮阳网,幼苗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上,整个养护期间为2019年7月29日至2019年10月21日(74天),即得健壮的猪笼草穴盘苗。3月选取的1个顶芽外植体平均繁育出穴盘苗56株。
上述步骤(2)至步骤(6)中所述的所述改良WPM的配方如下:K2SO4:99g/L;KH2PO4:34g/L;MnSO4:2.24g/L;ZnSO4:0.86g/L;CuSO4:0.025g/L;NaMoO4:0.025g/L;Ca(NO3)2:13.9g/L;NH4NO3:40g/L;CaCl2:9.6g/L;MgSO4:37g/L;FeSO4:2.78g/L;NaEDTA:3.73g/L;肌醇:10g/L;烟酸:0.05g/L;VB6:0.05g/L;VB1:0.01g/L;甘氨酸:0.2g/L。
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与实施例1除表1所列措施不同外,其余措施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表1:实施例2、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
二、外植体的不同预处理及取样时段对培养效果的影响
本专利技术研发过程中发现,外植体遮光预处理和取样时间点对外植体培养效果影响很大。遮光处理后的外植体组织幼嫩,可用的茎段平均多1个节位,初始和增殖培养过程中褐化相对较轻(表2)。3月下旬取样的外植体培养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褐化较少,但随着取样时间的推迟,培养成活率下降,恢复生长的时间逐步拉长,初始和增殖培养过程中褐化也较严重(表3)。
表2:套袋遮光处理对猪笼草初始培养效果的影响
注:2019年3月17日选用‘Brice’为实验材料套袋,分别于3月25日,4月15日和4月25日切取外植体培养于步骤(2)所述初始培养基,培养7天后转接到步骤(3)所述增殖培养基培养。
表3:不同取样时间点对猪笼草的初始和增殖培养效果
注:2019年3月16日选用‘Brice’为实验材料套袋,3月24日切取外植体培养于步骤(2)所述初始培养基,3月30日转接到步骤(3)所述增殖培养基培养。
三、不同培养基对猪笼草的培养效果
本专利技术研发过程中发现,培养基的种类(盐分浓度)对猪笼草的培养效果影响很大,低盐分浓度的培养基培养效果较好(表8)。具体实验步骤如下:2018年3月中旬选育猪笼草品种‘Gaya’,按说明书步骤进行操作。除盐分浓度的差异外,初始培养基为6-BA1.0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增殖培养基为6-BA1.5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继代培养基为6-BA1.0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壮苗培养基为6-BA0.5mg/L+NAA 0.1mg/L+活性炭0.05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生根培养基为IBA 1.0mg/L+NAA0.1mg/L+活性炭0.05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其他培养条件同上技术说明书。
研究发现,随着培养基盐分浓度的降低,猪笼草‘Gaya’初始、增殖、继代、壮苗和生根培养效果逐渐变好,褐化程度逐步降低,生产效果和效率提高,其中低盐分的改良WPM培养基效果最佳,其次是1/4MS培养基。
表4:培养基对猪笼草的培养效果
注:1/2MS,1/3MS,1/4MS培养基质培养基中的盐分浓度分别是MS培养基的1/2,1/3和1/4。
四、不同人工光源对猪笼草组培生产效率的影响试验
本专利技术研究了不同人工光源对猪笼草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效果,人工光源的信息可参见表5和表6,培养效果可参见表7和表8.
表5:LED各种光源的光质信息
光谱能量分布 | 峰值波长/nm | 波长半宽/nm |
LED红光 | 660 | 25 |
LED蓝光 | 460 | 25 |
LED远红光 | 715 | 25 |
LED白光 | 380~750(波长范围) | – |
表6:本发明增殖、壮苗光配方发光强度、能耗与普通荧光灯的比较(/m2)
注:表6中m2是指光源照射1平方米面积。
表6表明:本发明增殖培养的光配方(LED组合光源I)耗电量只有荧光灯的56.3%(96×56.3%=54),壮苗培养的光配方(LED组合光源Ⅱ)耗电量只有荧光灯的46.88%(96×46.88%=45),分别比普通荧光灯光源节约电能43.7%和53.12%。而这两种光配方在光源下25厘米位置的光照强度分别为56μmol/s/m2、54μmol/s/m2,均高于普通荧光灯光源在光源下25厘米位置的光照强度,既节约了能耗,又确保了猪笼草植物的生长。
表7:LED组合光源I对猪笼草组培苗增殖倍数的影响
注:2019年3月31日选用实例1中步骤(2)初始培养后的‘Gaya’外植体为实验材料,其他实验方法同实例1。
表8:LED组合光源Ⅱ对猪笼草组培苗壮苗率的影响
注:2019年6月6日选用实例1中步骤(4)继代培养后的‘Gaya’外植体为实验材料,其他实验方法同实例1。
表7和8表明:本发明增殖光配方(LED组合光源I)的增殖培养,其增殖倍数比普通荧光灯光源增殖培养的增值率提高38.1%,本发明壮苗光配方(LED组合光源Ⅱ)的壮苗培养,其壮苗率比普通荧光灯光源壮苗培养的壮苗率的提高28%。
五、不同穴盘规格对猪笼草穴盘苗生产效率的影响试验
针对步骤(7)组培苗移栽及管理环节,2018年7-9月开展了不同穴盘规格对猪笼草品种‘Gaya’的穴盘苗生产效果研究。除了穴盘规格及基质用量的差异外,其他管护条件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孔穴盘可兼顾生产效率和种苗质量(表9);72孔穴盘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种苗弱小,质量偏差;32孔穴盘生产的种苗质量很好,但生产成本过高。
表9:不同穴盘规格对猪笼草穴盘苗生产效率的影响
穴盘规格 | 基质用量(ml/孔) | 种苗长势 | 效率与种苗质量 |
72孔 | 39 | 长势弱,叶色发黄 | 单位面积生产效率好,但种苗质量差 |
50孔 | 57 | 长势强,叶色浓绿 | 单位面积生产效率高,种苗质量好 |
32孔 | 109 | 长势强,叶色浓绿 | 单位面积生产效率低,种苗质量好 |
注:72孔,50孔和32孔穴盘尺寸为54cm×宽24cm,其中72孔穴盘高5厘米,50孔穴盘高9cm,32孔穴盘高9厘米。
Claims (4)
1.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在3月中旬选择生长健壮的猪笼草植株,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全株消毒,选取顶芽和侧芽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对预选取为外植体的顶芽和侧芽用遮光自封袋套袋避光;套袋后7~10天,于3月下旬揭开所述自封袋,用消毒手术刀切取长度为3~5cm的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切除叶片;
(2)初始培养
将步骤(1)经处理的幼芽茎段于超净台上切除消毒伤口后,从顶端向下以单节位为单位切为3~4段,2分钟内接种到改良WPM+6-BA 1.0~1.2mg/L+NAA 0.1~0.2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的培养基中暗培养5~7天,培养温度25℃±2℃;
(3)增殖培养
于步骤(1)当年的3月底,将步骤(2)中经初始培养的外植体转接到改良WPM+6-BA 1.5~2.0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的培养基中,并在LED组合光源I光照条件下培养30~36d,所述LED组合光源I光照条件为:LED红光:LED蓝光:LED白光的光照强度比=5:2:3,LED组合光源I下25厘米位置的光照强度为55~57μmol·m-2·s-1,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培养温度28℃±2℃,无光培养温度为20℃±2℃;
(4)继代培养
于步骤(1)当年的5月上旬,将步骤(3)增殖培养的芽丛切成带2~3个芽的小块,再将所有小块转接至继代培养基中,在与步骤(3)相同的LED组合光源I光照条件下培养30-40d至小块上的芽体长大至高5~7厘米并继续分化出新的芽体;所述继代培养基为:改良WPM+6-BA 1.0mg/L+NAA 0.1m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光照和温度管理同步骤(3);
(5)壮苗培养
于步骤(1)当年的6月上旬,将步骤(4)中的芽丛切成单芽再转接至壮苗培养基中,在LED组合光源Ⅱ光照条件下,培养24~30d,得壮苗;所述LED组合光源Ⅱ光照条件为:LED红光:LED蓝光:LED白光:LED远红光的光照强度比=5:1:2:2,LED组合光源Ⅱ下25厘米的位置的光照强度为53~55μmol·m-2·s-1;所述壮苗培养基为:改良WPM+6-BA 0.5mg/L+NAA0.1mg/L+活性炭0.05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光照和温度管理同步骤(3);
(6)生根培养
于步骤(1)当年的6月底至7月初,将步骤(5)中长度为2cm以上的单芽接种到盛有生根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盖膜后再将培养瓶移至覆盖有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的棚内苗床上培养21~28d,棚内自然温度为18~28℃;所述生根培养基为:改良WPM+IBA 1.0mg/L+NAA0.1mg/L+活性炭0.05g/L+蔗糖30000mg/L+琼脂6250mg/L,pH为5.8~6.0;
(7)组培苗移栽与田间管理
于步骤(1)当年的7月下旬,将步骤(6)生根的组培苗取出,清水洗净培养基,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1~2min后,移栽至盛有栽培基质的育苗穴盘中,再将育苗穴盘置于棚内并在育苗穴盘上方的拱架上覆盖一层透明无色的塑料薄膜保湿,保持幼苗周围的相对空气湿度在95%以上,再在透明无色的塑料薄膜上方覆盖两层遮阳网,每一层遮阳网的遮光率为70%;移栽后第5天至第6天,去掉所述透明无色的塑料薄膜,幼苗周围的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80%以上,移栽后第12天至14天,去掉一层遮阳网,幼苗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移栽后第21天,去掉另一层遮阳网,幼苗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上,整个养护期间为60~74d,即得猪笼草穴盘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至步骤(6)中所述的所述改良WPM的配方如下:K2SO4:99g/L;KH2PO4:34g/L,MnSO4:2.24g/L;ZnSO4:0.86g/L;CuSO4:0.025g/L,NaMoO4:0.025g/L,Ca(NO3)2:13.9g/L,NH4NO3:40g/L,CaCl2:9.6g/L,MgSO4:37g/L,FeSO4:2.78g/L,NaEDTA:3.73g/L,肌醇:10g/L,烟酸:0.05g/L,VB6:0.05g/L,VB1:0.01g/L,甘氨酸:0.2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栽培基质为草炭与树皮按草炭:树皮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基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育苗穴盘规格为长540mm×宽240mm×高90mm的50孔,每孔栽培基质用量为57毫升的穴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23721.9A CN114403002B (zh) | 2022-01-10 | 2022-01-10 | 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23721.9A CN114403002B (zh) | 2022-01-10 | 2022-01-10 | 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03002A true CN114403002A (zh) | 2022-04-29 |
CN114403002B CN114403002B (zh) | 2022-10-25 |
Family
ID=81271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23721.9A Active CN114403002B (zh) | 2022-01-10 | 2022-01-10 | 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40300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9885A (zh) * | 1999-07-09 | 2001-01-17 |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猪笼草工厂化快繁方法 |
CN1442044A (zh) * | 2003-04-14 | 2003-09-17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猪笼草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
FR2932362A1 (fr) * | 2008-06-12 | 2009-12-18 | Plant Advanced Technologies Pa | Procede de regeneration de plantes entieres du genre nepenthes a partir de cals de cellules indifferenciees. |
CN105519445A (zh) * | 2016-02-06 | 2016-04-27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一种猪笼草离体快繁方法 |
CN111771727A (zh) * | 2020-08-04 | 2020-10-16 | 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盖亚规模化无性繁殖种苗方法 |
-
2022
- 2022-01-10 CN CN202210023721.9A patent/CN1144030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9885A (zh) * | 1999-07-09 | 2001-01-17 |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猪笼草工厂化快繁方法 |
CN1442044A (zh) * | 2003-04-14 | 2003-09-17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猪笼草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
FR2932362A1 (fr) * | 2008-06-12 | 2009-12-18 | Plant Advanced Technologies Pa | Procede de regeneration de plantes entieres du genre nepenthes a partir de cals de cellules indifferenciees. |
CN105519445A (zh) * | 2016-02-06 | 2016-04-27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一种猪笼草离体快繁方法 |
CN111771727A (zh) * | 2020-08-04 | 2020-10-16 | 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盖亚规模化无性繁殖种苗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03002B (zh) | 2022-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06475B (zh) | 一种猕猴桃微嫁接方法以及猕猴桃育苗方法 | |
CN101444187B (zh) | 美国红枫的繁殖方法 | |
CN1258321C (zh) | 蝴蝶兰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 | |
Mills et al. | Micropropagation of Simmondsia chinensis (jojoba) | |
CN101849506A (zh) | 鸡爪槭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1785428B (zh) | 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方法 | |
CN102204512A (zh) | 细叶百合的组织培养方法 | |
WO2019153690A1 (zh) | 无种质基因型限制的高频体胚再生培养基及其应用 | |
CN113142059A (zh) | 一种花叶良姜组培芽增殖生根同步培养的方法 | |
CN102144543A (zh) | 一项铁线莲阿拉贝拉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 |
CN101810144B (zh) | 瓜叶菊的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3828716B (zh) | 少女石竹的组织培养方法 | |
CN113243295B (zh) | 朱顶红组培繁育方法 | |
CN112715367A (zh) | 一种利用硝酸镧进行毛梾组培继代增殖的方法 | |
CN101836589B (zh) | 一种南抗杨的快速繁殖方法 | |
CN114600772B (zh) | 一种深山含笑的组培方法和快速繁殖方法 | |
CN114403002B (zh) | 一种滇中地区猪笼草穴盘苗规模化生产方法 | |
CN105379621A (zh) | 一种大岛樱成年优良单株“小乔”樱的高效离体植株再生方法 | |
CN113678736A (zh) | 一种花叶芋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7484665A (zh) |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休眠枝条成苗的方法 | |
CN102499091A (zh) | 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矮牵牛再生植株的方法 | |
CN112544444B (zh) | 一种用于红花木莲的组培培养基、红花木莲胚性愈伤组织培养的方法及红花木莲快繁的方法 | |
CN110583481A (zh) | 一种诱导辽东楤木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方法 | |
CN112715368B (zh) | 一种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及其组培快繁方法 | |
CN111448985A (zh) | 一种细梗蔷薇的组织培养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