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2434A - 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2434A
CN114402434A CN202180004407.XA CN202180004407A CN114402434A CN 114402434 A CN114402434 A CN 114402434A CN 202180004407 A CN202180004407 A CN 202180004407A CN 114402434 A CN114402434 A CN 114402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ide
substrate
layer
terminal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44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2434B (zh
Inventor
赵起越
周春华
李茂林
高吴昊
杨超
杨观深
程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257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7055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90384.6A priority patent/CN115548014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90381.2A priority patent/CN115863335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84000.XA priority patent/CN115831962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90293.2A priority patent/CN115799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2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2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2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2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01L27/060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s made of compound material, e.g. AIIIBV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01L27/0611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s having a two-dimensional layout of components without a common active region
    • H01L27/0617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s having a two-dimensional layout of components without a commo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component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H01L27/0629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s having a two-dimensional layout of components without a commo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component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in combination with diodes, or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9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formed through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5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III-V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1Internal lead connections, e.g. via connections, feedthrough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8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01L23/5286Arrangements of power or ground bu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203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7/0214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internal polarisation, e.g. I2L
    • H01L27/0218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internal polarisation, e.g. I2L of field effect structures
    • H01L27/0222Charge pumping, substrate bias gener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10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gions connected to an electrode not carrying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and such electrode being part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 H01L29/1066Gate region of field-effect devices with PN junction g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10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gions connected to an electrode not carrying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and such electrode being part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 H01L29/107Substrate region of field-effect devices
    • H01L29/1075Substrate region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1079Substrate region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9/1087Substrate region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 structure of the substrate region, e.g. for controlling or preventing bipolar eff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1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20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AIIIBV compounds
    • H01L29/2003Nitride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1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20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AIIIBV compounds
    • H01L29/201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AIIIBV compounds including two or more compounds, e.g. alloys
    • H01L29/205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AIIIBV compounds including two or more compounds, e.g. alloys i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regions, e.g. heteroj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46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active layer made of a group 13/15 material, e.g. group 13/15 velocity modulation transistor [VMT], group 13/15 negative resistance FET [NERFET]
    • H01L29/66462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active layer made of a group 13/15 material, e.g. group 13/15 velocity modulation transistor [VMT], group 13/15 negative resistance FET [NERFET] with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channel or gate, e.g. HFET, HIGFET, SISFET, HJFET, HEM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 carrier gas channel, e.g. HEMT ;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carrier layer formed at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 carrier gas channel, e.g. HEMT ;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carrier layer formed at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 H01L29/7786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 carrier gas channel, e.g. HEMT ;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carrier layer formed at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with direct single heterostructure, i.e. with wide bandgap layer formed on top of active layer, e.g. direct single heterostructure MIS-like HEM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8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only by variation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one or more of the electrodes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scillated or switch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145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hyratron or thyristor type requiring extinguishing means
    • H02M7/155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hyratron or thyristor type requiring extinguishing mean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3K17/687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the output circuit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controll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31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 H01L23/3157Partial encapsulation or coating
    • H01L23/3171Partial encapsulation or coating the coating being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passivation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8Resistive arrangements or effects of, or between, wir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35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internal interconnections, e.g. cross-under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 H01L27/08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0009AC switches, i.e. delivering AC power to a loa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0018Special modifications or use of the back gate voltage of a F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ometry (AREA)
  • Junctio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所述器件具有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主衬底,且包括: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和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所述主衬底的电位。通过实施所述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将衬底电位稳定到所述双侧晶体管的第一源极/漏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而不管所述双向切换器件在哪个方向上操作。因此,所述双侧晶体管可在两个方向上以稳定衬底电位操作以用于传导电流。

Description

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来说涉及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
背景技术
由于低功率损耗和快速切换转变,GaN基器件已广泛用于高频电能转换系统。与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相比,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在高功率和高频应用中具有好得多的品质因数和更具前景的性能。
通过恰当的栅极结构设计,GaN HEMT器件可配置为等效于在相反方向上串联耦合的两个晶体管,使得其可用于双侧晶体管Qm。与需要两个Si基晶体管的常规硅基配置相比,GaN基双侧晶体管Qm可具有更简单的驱动电路系统、更低的功耗和更紧凑的大小。
如果GaN HEMT器件的衬底是浮动的,那么衬底将在器件的切换过程期间累积电荷,这将影响器件的切换性能且使器件的长期可靠性劣化。在单向GaN HEMT器件中,为了避免衬底浮动对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通常需要将器件的衬底和源极保持在相同电位。在双向GaN HEMT器件中,由于器件的源极和漏极根据电路的工作状态切换,因此不可能将衬底与源极或漏极端子直接电连接。因此,对于双向GaN HEMT器件,有必要根据器件的工作状态独立地控制衬底电位,使得器件的衬底电位始终维持在器件的最低电位。在低侧应用中,双向器件的最低电位为系统接地,且双向GaN HEMT器件的衬底电位可直接接地。然而,在高侧应用中,双向器件应用的最低电位可能不是系统接地,因此双向GaN HEMT器件的衬底电位应独立地控制为处于器件的最低电位。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所述器件具有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主衬底,且包括: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和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主衬底的电位。
双向切换器件可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的电压下偏置)下在第一方向上操作;且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低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的电压下偏置)下在第二方向上操作。
通过实施衬底电位管理电路,衬底电位Vsub在第一和第二操作模式两者下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因此,主衬底的电位可稳定到双侧晶体管的第一源极/漏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而不管双向切换器件在哪个方向上操作。因此,双侧晶体管可在两个方向上以稳定衬底电位操作以用于传导电流。
附图显示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本公开的各方面。应注意,各种特征可不按比例绘制。也就是说,为了论述清楚起见,各种特征的尺寸可任意增大或减小。在下文中参考图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图式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框图。
图2描绘基于图1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3A至3D描绘图2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4和图5A至5D显示基于图2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4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5A至5D为分别沿图4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6A之6K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双向切换器件的方法的不同阶段。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框图。
图8为基于图7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9和图10A至10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9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0A至10B为分别沿图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1和图12A至12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1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2A至12B为分别沿图11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3和图14A至14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3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4A至14B为分别沿图13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5和图16A至16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5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6A至16B为分别沿图15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7和图18A至18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7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8A至18B为分别沿图17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9和图20A至20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9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20A至20B为分别沿图1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框图。
图22描绘基于图21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23A至23D描绘图22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24和图25A至25D显示基于图22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24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25A至25D为分别沿图24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26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框图。
图27为基于图7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28和图29A至29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28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29A至29B为分别沿图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30和图31A至31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30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31A至31B为分别沿图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32和图33A至33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32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33A至33B为分别沿图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34和图35A至35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34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35A至35B为分别沿图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36和图37A至37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36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37A至37B为分别沿图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38和图39A至39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38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39A至39B为分别沿图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4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框图。
图41描绘基于图40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42A至42D描绘图41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43和图44A至44E显示基于图41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43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44A至44E为分别沿图43中的线A-A'、B-B'、C-C'、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45和图46显示基于图4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45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46为沿图45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47和图48显示基于图4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47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48为沿图47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49和图50显示基于图4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49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50为沿图49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51和图52显示基于图4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51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52为沿图51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53和图54显示基于图4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53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54为沿图53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55A和55B描绘基于图40的电路框图的根据其它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56A至56D描绘图55A/55B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57和图58A至58D显示基于图55A/55B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57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58A至58D为分别沿图57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59为基于图55A/55B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
图6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框图。
图61描绘基于图60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62A至62D描绘图61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63和图64A至64E显示基于图61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63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64A至64E为分别沿图63中的线A-A'、B-B'、C-C'、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65和图66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65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66为沿图65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67和图68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67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68为沿图67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69和图70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69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70为沿图69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71和图72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71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72为沿图71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73和图74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73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74为沿图73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75A和75B描绘基于图40的电路框图的根据其它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76A至76D描绘图75A/75B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77和图78A至78D显示基于图75A/75B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77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78A至78D为分别沿图77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7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框图。
图80A和80B描绘基于图79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81A至81D描绘图80A/80B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82和图83A至83E显示基于图80A/80B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82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83A至83E为分别沿图82中的线A-A'、B-B'、C-C'、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84和图85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84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85为沿图84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86和图87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86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87为沿图86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88和图89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88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89为沿图88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90和图91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90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91为沿图90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92和图93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92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93为沿图92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94A和94B描绘基于图79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95A至95D描绘图94A/94B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96和图97A至97D显示基于图94A/94B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96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97A至97D为分别沿图96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98和图99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98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99为沿图98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00和图101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00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01为沿图100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02和图103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02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03为沿图102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04和图105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04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05为沿图104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06和图107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06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07为沿图106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0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框图。
图109A和109B描绘基于图108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110A至110D描绘图109A/109B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111和图112A至112E显示基于图109A/109B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11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12A至112E为分别沿图111中的线A-A'、B-B'、C-C'、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13和图114显示基于图109A/109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13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14为沿图113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15和图116显示基于图109A/109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15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16为沿图115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17和图118显示基于图109A/109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17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18为沿图117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19和图120显示基于图109A/109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19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20为沿图119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21和图122显示基于图109A/109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21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22为沿图121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23A和123B描绘基于图79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双向切换器件的电路图。
图124A至124D描绘图123A/123B中的双向切换器件的操作机构。
图125和图126A至126D显示基于图123A/123B中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25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26A至126D为分别沿图125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27和图128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27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28为沿图127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29和图130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29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30为沿图129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31和图132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31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32为沿图131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33和图134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33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34为沿图133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35和图136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的结构。图135为双向切换器件的部分布局。图136为沿图135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贯穿图式和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共用参考标号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根据结合附图作出的以下详细描述将容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
相对于某一组件或组件群组或组件或组件群组的某一平面而指定空间描述,例如“上方”、“下方”、“向上”、“左”、“右”、“向下”、“顶部”、“底部”、“竖直”、“水平”、“侧”、“较高”、“较低”、“上部”、“之上”、“之下”等等,以用于定向如相关联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应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描述仅出于图示的目的,且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的实际实施方案可以任何定向或方式在空间上布置,前提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优点不因这种布置而有偏差。
另外,应注意,在实际器件中,归因于器件制造条件,描绘为近似矩形的各种结构的实际形状可能是曲形、具有圆形边缘、具有稍微不均匀的厚度等。使用直线和直角只是为了方便表示层和特征。
在以下描述中,半导体器件/裸片/封装、其制造方法和其类似物阐述为优选实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作出修改,包含添加和/或替代。可省略特定细节以免使本公开模糊不清;然而,编写本公开是为了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进行不当实验的情况下实践本文中的教示。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1的电路框图。
如图1中所示,双向切换器件1具有控制节点CTRL、第一电力/负载节点P/L1、第二电力/负载节点P/2、参考节点REF和主衬底。
双向切换器件1包括: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双向切换器件1的主衬底的电位。
双侧晶体管Qm可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主栅极端子Gm、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S/D1、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S/D2,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SUB。
第一源极/漏极端子S/D1和第二源极/漏极端子S/D2可取决于在其间流动的电流的方向而充当源极或漏极。举例来说,当电流从S/D1流动到S/D2时,端子S/D1充当源极,而端子S/D2充当双侧晶体管Qm的漏极。另一方面,当电流从S/D2流动到S/D1时,端子S/D1充当漏极,而S/D2充当双侧晶体管Qm的源极。
双向切换器件可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的电压下偏置)下在第一方向上操作,从而在双侧晶体管Qm切换到ON时产生在从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的方向上流动的电流。举例来说,在高侧应用中,双向切换器件的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可连接到电力供应器,且所提到的第二电力/负载可连接到负载。
替代地,双向切换器件可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的电压下偏置)下在第二方向上操作,从而在双侧晶体管Qm切换到ON时产生在从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的方向上流动的电流。举例来说,在高侧应用中,双向切换器件的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可连接到负载,且所提到的第二电力/负载可连接到电力供应器。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包括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主衬底可通过参考节点电连接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具有低于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电阻,且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具有低于第三电阻的第二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阻可高于第三电阻,且第二电阻可高于第三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接地电位。
图2描绘基于图1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11的电路图。参考图2。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G1、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漏极端子D1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源极端子S1。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包括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栅极端子G2、电连接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S/D2的第二漏极端子D2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源极端子S2。
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可为电阻器R1,所述电阻器R1具有通过参考节点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接地的第二端子。
电阻器R1可选择以具有比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导通电阻高得多的电阻值。
电阻器R1可选择以具有比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截止电阻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截止电阻低得多的电阻值。
举例来说,电阻器R1可选择以具有在大约0.1Ω到大约1GΩ范围内的电阻值。
图3A和图3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图2中的双向切换器件1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3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具有分别等于或高于其阈值电压的其栅极-源极电压时,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导通,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m,on*Rs2,on/(Rs2,on+Rs1,on),其中Rs1,on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导通电阻,Rs2,on为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导通电阻,且Vm,on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导通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Vm,on极小且导通电阻Rs1,on和Rs2,on比电阻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VL+Vm,on。
参考图3B。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具有分别低于其阈值电压的其栅极-源极电压时,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截止。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m,off*R/(Rs1,off+R),其中R为电阻器R1的电阻,Rs1,off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截止电阻,且Vm,off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截止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截止电阻Rs1,off比电阻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0V,也就是接地电位。
图3C和图3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图2中的双向切换器件1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3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具有分别等于或高于其阈值电压的其栅极-源极电压时,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导通,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m,on*Rs1,on/(Rs1,on+Rs2,on)。由于Vm,on极小且导通电阻Rs1,on和Rs2,on比电阻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VL+Vm,on。
参考图3D。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具有分别低于其阈值电压的其栅极-源极电压时,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截止。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m,off*R/(Rs2,off+R),其中Rs2,off为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截止电阻。由于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截止电阻Rs2,off比电阻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0V,也就是接地电位。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可与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和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集成以形成集成电路(IC)芯片。因此,图2的双向切换器件11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4和5A至5D显示基于图2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11的结构。图4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11中的晶体管的部分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11的部分布局。图5A至5D为分别沿图4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如下提供双向切换器件11的更多结构细节。
参考图4和5A至5D,双向切换器件11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第二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54和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和导电垫170。
衬底102可为半导体衬底。衬底102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Si、SiGe、SiC、砷化镓、p掺杂的Si、n掺杂的Si、蓝宝石、绝缘体上半导体(例如绝缘体上硅(SOI))或其它合适的半导体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底102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III族元素、IV族元素、V族元素或其组合(例如,III-V化合物)。在其它实施例中,衬底102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例如掺杂区、埋层、外延(epi)层,或其组合。
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安置在衬底102之上。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氮化物或III-V族化合物,例如GaN、AlN、InN、InxAlyGa(1-x-y)N(其中x+y≤1)、AlyGa(1-y)N(其中y≤1)。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的示范性结构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多层结构、超晶格结构和组成梯度结构。
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安置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上。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氮化物或III-V族化合物,例如GaN、AlN、InN、InxAlyGa(1-x-y)N(其中x+y≤1)、AlyGa(1-y)N(其中y≤1)。
选择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和106的示范性材料以使得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具有大于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的带隙的带隙(即,禁带宽度),这使得其电子亲和力彼此不同且在其间形成异质结。举例来说,当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为带隙大约为3.4eV的未掺杂GaN层时,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可选择为带隙大约为4.0eV的AlGaN层。因此,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和106可分别充当沟道层和势垒层。在沟道层与势垒层之间的接合界面处产生三角阱电位,使得电子在三角阱电位中累积,由此产生邻近于异质结的二维电子气体(2DEG)区。因此,双向切换器件可用于包含一个或多个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向切换器件11可进一步包含缓冲层、成核层或其组合(未显示)。缓冲层可安置在衬底102与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之间。缓冲层可配置成减少衬底102与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之间的晶格和热失配,由此固化归因于失配/差异的缺陷。缓冲层可包含III-V族化合物。III-V化合物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铝、镓、铟、氮或其组合。因此,缓冲层的示范性材料可进一步包含例如但不限于GaN、AlN、AlGaN、InAlGaN或其组合。
成核层可形成于衬底102与缓冲层之间。成核层可配置成提供过渡以适应衬底102与缓冲层的III-氮化物层之间的失配/差异。成核层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AlN或其合金中的任一种。
栅极结构110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之上/上方。栅极结构110中的每一个可包含任选的栅极半导体层112和栅极金属层114。栅极半导体层112和栅极金属层114堆叠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栅极半导体层112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与栅极金属层114之间。栅极半导体层112和栅极金属层144可形成肖特基势垒(Schottky barrier)。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向切换器件11可进一步包含p型掺杂的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12与栅极金属层114之间的任选的电介质层(未显示)。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可为增强型器件,所述增强型器件在其栅电极114在大约零偏置下时处于常关状态。具体来说,栅极半导体层112可为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12可与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产生至少一个p-n结以耗尽2DEG区,使得对应于对应栅极结构110下方的位置的2DEG区的至少一个区域具有与2DEG区的其余部分不同的特性(例如,不同电子浓度)且因此受阻挡。归因于这种机构,双向切换器件11具有常关特性。换句话说,当无电压施加到栅电极114或施加到栅电极114的电压小于阈值电压(即,在栅极结构110下方形成反型层所需的最小电压)时,栅极结构110下方的2DEG区的区域保持受阻挡,且因此无电流从其穿过。此外,通过提供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12,栅极泄漏电流减小,且实现断开状态期间阈值电压的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12可省略,使得双向切换器件11为耗尽型器件,这意味着晶体管在零栅极-源极电压下处于常开状态。
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12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p掺杂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例如p型GaN、p型AlGaN、p型InN、p型AlInN、p型InGaN、p型AlInGaN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例如Be、Mg、Zn、Cd和Mg的p型杂质来实现p掺杂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包含未掺杂GaN且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包含AlGaN,且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12为p型GaN层,所述p型GaN层可使底层能带结构向上弯曲且耗尽2DEG区的对应区域,从而将双向切换器件11置于断开状态条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电极114可包含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栅电极114可形成为单个层,或具有相同或不同组成的多个层。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W、Au、Pd、Ti、Ta、Co、Ni、Pt、Mo、TiN、TaN、Si、其金属合金或化合物或其它金属化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电极114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氮化物、氧化物、硅化物、掺杂半导体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选的电介质层可由单个层或更多层的电介质材料形成。示范性电介质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氧化物层、SiOx层、SiNx层、高k电介质材料(例如,HfO2、Al2O3、TiO2、HfZrO、Ta2O3、HfSiO4、ZrO2、ZrSiO2等)或其组合。
S/D电极116安置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S/D”电极意味着S/D电极116中的每一个可取决于器件设计而充当源电极或漏电极。S/D电极116可位于对应栅极结构110的两个相对侧处,但可使用其它配置,尤其当在器件中采用多个源电极、漏电极或栅电极时。栅极结构110中的每一个可布置成使得栅极结构110中的每一个位于S/D电极116中的至少两个之间。栅极结构110和S/D电极116可共同充当具有2DEG区的至少一个氮化物基/GaN基HEMT。
在示范性图示中,邻近S/D电极116关于其间的栅极结构110对称。在一些实施例中,邻近S/D电极116可任选地关于其间的栅极结构110不对称。也就是说,S/D电极116中的一个可比S/D电极116中的另一个更接近栅极结构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S/D电极116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金属、合金、掺杂半导体材料(例如掺杂结晶硅)、例如硅化物和氮化物的化合物、其它导体材料或其组合。S/D电极116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Ti、AlSi、TiN或其组合。S/D电极116可为单个层,或具有相同或不同组成的多个层。在一些实施例中,S/D电极116可与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形成欧姆接触。欧姆接触可通过将Ti、Al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应用于S/D电极116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S/D电极116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一个保形层和导电填充物形成。保形层可包覆导电填充物。保形层的示范性材料例如但不限于Ti、Ta、TiN、Al、Au、AlSi、Ni、Pt或其组合。导电填充物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AlSi、AlCu或其组合。
钝化层124安置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上。钝化层124可出于保护目的或为增强器件的电学性质(例如,通过提供不同层/元件之间/当中的电隔离效应)而形成。钝化层124覆盖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的顶部表面。钝化层124可覆盖栅极结构110。钝化层124可至少覆盖栅极结构110的相对的两个侧壁。S/D电极116可穿透/穿过钝化层124以接触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钝化层124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SiNx、SiOx、Si3N4、SiON、SiC、SiBN、SiCBN、氧化物、氮化物、聚(2-乙基-2-恶唑啉)(PEOX)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钝化层124可为多层结构,例如Al2O3/SiN、Al2O3/SiO2、AlN/SiN、AlN/SiO2或其组合的复合电介质层。
钝化层126安置在钝化层124和S/D电极116上方。钝化层126覆盖钝化层124和S/D电极116。钝化层126可充当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具有用以支撑其它层/元件的水平顶部表面。钝化层126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SiNx、SiOx、Si3N4、SiON、SiC、SiBN、SiCBN、氧化物、PEOX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钝化层126为多层结构,例如Al2O3/SiN、Al2O3/SiO2、AlN/SiN、AlN/SiO2或其组合的复合电介质层。
导电通孔132安置在钝化层126和钝化层124内。导电通孔132穿透钝化层126和钝化层124。导电通孔132纵向延伸以分别与栅极结构110和S/D电极116电耦合。导电通孔132的上表面不受钝化层126覆盖。导电通孔132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或合金。
导电迹线142安置在钝化层126和导电通孔132上。导电迹线142与导电通孔132接触。导电迹线142可通过使安置在钝化层126和导电通孔132上的导电层图案化而形成。导电迹线142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导电材料。导电迹线142可包含具有Ag、Al、Cu、Mo、Ni、其合金、其氧化物、其氮化物或其组合的单个膜或多层膜。
钝化层128安置在钝化层126和导电迹线142上方。钝化层128覆盖钝化层126和导电迹线142。钝化层128可充当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具有用以支撑其它层/元件的水平顶部表面。钝化层128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SiNx、SiOx、Si3N4、SiON、SiC、SiBN、SiCBN、氧化物、PEOX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钝化层128为多层结构,例如Al2O3/SiN、Al2O3/SiO2、AlN/SiN、AlN/SiO2或其组合的复合电介质层。
导电通孔136安置在钝化层128内。导电通孔136穿透钝化层128。导电通孔136纵向延伸以与导电迹线142电耦合。导电通孔136的上表面不受钝化层136覆盖。导电通孔136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或合金。
导电迹线146安置在钝化层128和导电通孔136上。导电迹线146与导电通孔136接触。导电迹线146可通过使安置在钝化层128和导电通孔136上的导电层图案化而形成。导电层146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导电材料。导电层146可包含具有Ag、Al、Cu、Mo、Ni、其合金、其氧化物、其氮化物或其组合的单个膜或多层膜。
TGV 162形成为从第二导电层146纵向延伸且穿透到衬底102中。TGV 162的上表面不受第三钝化层128覆盖。在一些实施例中,TGV 162可形成为从第一导电层142纵向延伸且穿透到衬底102中。TGV 162的上表面不受第二钝化层126覆盖。TGV 162的示范性材料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或合金。
保护层154安置在钝化层128和导电层146上方。保护层154覆盖钝化层128和导电层146。保护层154可防止导电层146氧化。导电层146的一些部分可通过保护层154中的开口暴露以形成导电垫170,所述导电垫170配置成电连接到外部元件(例如,外部电路)。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参考垫REF,其配置成充当参考节点。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
参考图5A。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
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5B。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栅极端子。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110c,所述第三栅极结构110c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栅极端子。第三栅极结构110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5C。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漏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5D。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和参考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源极端子。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第三S/D电极116c可进一步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参考图5D。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116d,所述第四S/D电极116d电连接到衬底和参考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源极端子。第四S/D电极116d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第四S/D电极116d可进一步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优选地,第四S/D电极116d邻近于第二S/D电极116b;且第三栅极结构110c在第二S/D电极116b与第四S/D电极116d之间。
在图6A至6K中展示且在下文描述用于制造双向切换器件11的方法的不同阶段。在下文中,沉积技术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ALD)、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属有机CVD(MOCVD)、等离子体增强型CVD(PECVD)、低压CVD(LPCVD)、等离子体辅助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它合适的工艺。用于形成充当平坦化层的钝化层的工艺通常包含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用于形成导电通孔的工艺通常包含在钝化层中形成通孔且用导电材料填充通孔。用于形成导电迹线的工艺通常包含光刻、曝光和显影、蚀刻、其它合适的工艺或其组合。
参考图6A,设置衬底102。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和106可通过使用上述沉积技术依序形成于衬底102之上。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形成2DEG区。
参考图6B,可通过使用上述沉积技术依序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方形成毯覆式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
参考图6C,使毯覆式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图案化以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上形成多个栅极结构110。栅极结构110中的每一个包含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12和栅极金属层114。钝化层124可接着通过使用上述沉积技术形成为覆盖栅极结构110。
参考图6D,通过去除钝化层124的一些部分而形成一些S/D区160。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的至少一个部分从S/D区160暴露。毯覆式导电层115形成为覆盖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和钝化层124且填充S/D区160,由此与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接触。
参考图6E,通过使毯覆式导电层115图案化而形成S/D电极116。去除毯覆式导电层115的一些部分,且保留S/D区160内的毯覆式导电层115的其余部分以充当S/D电极116。钝化层126可接着通过使用上述沉积技术形成于钝化层124上以覆盖S/D电极116。
参考图6F,导电通孔132形成为穿透钝化层126和124。通过使用上述沉积技术将毯覆式导电层141沉积在钝化层126上。
参考图6G,使毯覆式导电层141图案化以形成导电迹线142,所述导电迹线142在钝化层126之上且与导电通孔132电耦合。A钝化层128可接着通过使用上述沉积技术形成于钝化层126上以覆盖导电迹线142。
参考图6H,导电通孔136形成于钝化层128中。通过使用上述沉积技术将毯覆式导电层145沉积在钝化层128上。
参考图6I,多个TGV 162也可形成为从钝化层128延伸且在沉积毯覆式导电层145之前穿透到衬底中。
参考图6J,使毯覆式导电层145图案化以形成导电迹线146,所述导电迹线146在钝化层128之上且与导电通孔136电耦合。A保护层154可接着通过使用上述沉积技术形成于钝化层128上以覆盖导电迹线146。
参考图6K。保护层154可接着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170。
返回参考图4,导电垫170可包括控制垫CTRL、第一电力/负载垫P/L1、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和参考垫REF。
返回参考图5A至5D,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可通过以下操作构造: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S/D端子;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S/D端子;和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
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可通过以下操作构造:使用第一S/D电极作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衬底以形成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源极端子;和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形成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栅极端子。
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可通过以下操作构造:使用第二S/D电极作为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漏极端子;将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电连接到衬底以形成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源极端子;和将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形成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栅极端子。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2的电路框图。双向切换器件2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出于简洁性,图1和图7中的相同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7中所示,图7的双向切换器件2不同于图1的双向切换器件1,因为所述双向切换器件2的衬底电位管理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参考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具有低于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电阻,且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具有低于第三电阻的第二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阻可高于第三电阻,且第二电阻可高于第三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接地电位。
图8为基于图7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21的电路图。双向切换器件21类似于图2的双向切换器件11。出于简洁性,图2和图8中的相同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8中所示。图8的双向切换器件21不同于图2的双向切换器件11,因为所述双向切换器件21的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可为电阻器R1,所述电阻器R1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通过参考节点连接到接地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21的操作机构与双向切换器件11的操作机构相同,因此可参考图3A至3D。出于简洁性和简单性,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双向切换器件21的操作机构。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可与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和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集成以形成集成电路(IC)芯片。因此,图8的双向切换器件21可通过在IC芯片中集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和电阻器R1来形成。
图9和图10A至10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21a的结构。图9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21a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21a的部分布局。沿图9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5A至5C。沿图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10A和10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5A至5D和图9、10A至10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9和图10A至10B。双向切换器件21a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21a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a。电阻性元件180a包括:第一端181a,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a,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a可安置在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的同一层处。第一端181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A和图6B中所显示的阶段之间,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通过离子注入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a。
图11和图12A至12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21b的结构。图11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21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21b的部分布局。沿图11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5A至5C。沿图11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12A和12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5A至5D和图11、12A至12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1和图12A至12B。双向切换器件21b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21b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b。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b,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b,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b可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且由与栅极结构110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21b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C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图案化以同时形成栅极结构110和电阻性元件180b。
图13和图14A至14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21c的结构。图13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21c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21c的部分布局。沿图13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5A至5C。沿图13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14A和14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5A至5D和图13、14A至14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3和图14A至14B。双向切换器件21c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21c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c。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c,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c,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c可安置在第一耗散层124上且由与S/D电极11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21c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E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1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S/D电极116和电阻性元件180c。
图15和图16A至16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21d的结构。图15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21d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21d的部分布局。沿图15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5A至5C。沿图15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16A和16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5A至5D和图15、16A至16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5和图16A至16B。双向切换器件21d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21d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d。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d,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d,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d可安置在耗散层126内。耗散层126拆分成电阻性元件180d下方的下层126a和电阻性元件180d上方的上层126b。换句话说,电阻性元件180d包夹在第一层126a与下层126a和上层126b之间。第一端181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21d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下部钝化层126a沉积在钝化层124上;毯覆式金属/金属化合物层143沉积在钝化层126a上且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d;上部钝化层126b沉积在下部钝化层126a之上以覆盖电阻性元件180d;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134形成于上部钝化层126b中以电耦合电阻性元件180d。
图17和图18A至18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21e的结构。图17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21e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21e的部分布局。沿图17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5A至5C。沿图17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18A和18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5A至5D和图17、18A至18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7和图18A至18B。双向切换器件21e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21e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e可安置在第二耗散层126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2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e可通过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21e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G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1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2和电阻性元件180e。
图19和图20A至20B显示基于图8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21f的结构。图19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21f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21f的部分布局。沿图19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5A至5C。沿图19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20A和20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5A至5D和图19、20A至20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9和图20A至20B。双向切换器件21f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21f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f。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f,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f,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f可安置在第三耗散层128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f可通过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f可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21f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J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6和电阻性元件180f。
图2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3的电路框图。双向切换器件3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出于简洁性,图1和图21中的相同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1中所示,双向切换器件3具有控制节点CTRL、第一电力/负载节点P/L1、第二电力/负载节点P/2、参考节点REF和主衬底。
双向切换器件3包括: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双向切换器件3的主衬底的电位。
双侧晶体管Qm可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主栅极端子Gm、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S/D1、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S/D2,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SUB。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包括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主衬底可通过参考节点电连接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具有低于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阻可高于第二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接地电位。
图22描绘基于图21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31的电路图。参考图22。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G1、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漏极端子D1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源极端子S1。
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为电阻器R1,所述电阻器R1具有通过参考节点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接地的第二端子。
电阻器R1可选择以具有比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导通电阻高得多的电阻值。
电阻器R1可选择以具有比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截止电阻低得多的电阻值。
举例来说,电阻器R1可选择以具有在大约0.1Ω到大约1GΩ范围内的电阻值。
图23A和图23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图22中的双向切换器件3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23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导通时,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m,on)*R/(Rs1,on+R),其中R为电阻器R1的电阻,Rs1,on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导通电阻,且Vm,on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导通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R比Rs1,on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VL+Vm,on。
参考图23B。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截止时,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m,off)*R/(Rs1,off+R),其中Rs1,off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截止电阻,Vm,off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截止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Rs1,off比R大得多,所以那么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0v,也就是接地电位。
图23C和图23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图22中的双向切换器件3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23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导通时,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L*R/(Rs1,on+R)。由于R比Rs1,on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23D。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截止时,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L*R/(Rs1,off+R)。由于Rs1,off比R大得多,所以那么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0v,也就是接地电位。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可与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和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集成以形成集成电路(IC)芯片。因此,图22的双向切换器件31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24和25A至25D显示基于图2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31的结构。图24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31中的晶体管的部分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31的部分布局。图25A至25D为分别沿图24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双向切换器件31具有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的层状结构。出于简洁性,图4、5A至5D和图24、25A至25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24和25A至25D,双向切换器件31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54和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
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安置在衬底102之上。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安置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上。
栅极结构110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之上/上方。栅极结构110中的每一个可包含任选的栅极半导体层112和栅极金属层114。栅极半导体层112和栅极金属层114堆叠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栅极半导体层112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与栅极金属层114之间。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可为增强型器件,所述增强型器件在其栅电极114在大约零偏置下时处于常关状态。
S/D电极116安置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S/D电极116可位于对应栅极结构110的两个相对侧处,但可使用其它配置,尤其当在器件中采用多个源电极、漏电极或栅电极时。栅极结构110中的每一个可布置成使得栅极结构110中的每一个位于S/D电极116中的至少两个之间。栅极结构110和S/D电极116可共同充当具有2DEG区的至少一个氮化物基/GaN基HEMT。在一些实施例中,S/D电极116可与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形成欧姆接触。
钝化层124安置在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上。钝化层124覆盖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的顶部表面。钝化层124可覆盖栅极结构110。钝化层124可至少覆盖栅极结构110的相对的两个侧壁。S/D电极116可穿透/穿过钝化层124以接触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
钝化层126安置在钝化层124和S/D电极116上方。钝化层126覆盖钝化层124和S/D电极116。
导电通孔132安置在钝化层126和钝化层124内。导电通孔132穿透钝化层126和钝化层124。导电通孔132纵向延伸以分别与栅极结构110和S/D电极116电耦合。导电通孔132的上表面不受钝化层126覆盖。
导电迹线142安置在钝化层126和导电通孔132上。导电迹线142与导电通孔132接触。导电迹线142可通过使安置在钝化层126和导电通孔132上的导电层图案化而形成。
钝化层128安置在钝化层126和导电迹线142上方。钝化层128覆盖钝化层126和导电迹线142。钝化层128可充当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具有用以支撑其它层/元件的水平顶部表面。
导电通孔136安置在钝化层128内。导电通孔136穿透钝化层128。导电通孔136纵向延伸以与导电迹线142电耦合。导电通孔136的上表面不受钝化层136覆盖。
导电迹线146安置在钝化层128和导电通孔136上。导电迹线146与导电通孔136接触。导电迹线146可通过使安置在钝化层128和导电通孔136上的导电层图案化而形成。
TGV 162形成为从第二导电层146纵向延伸且穿透到衬底102中。TGV 162的上表面不受第三钝化层128覆盖。在一些实施例中,TGV 162可形成为从第一导电层142纵向延伸且穿透到衬底102中。TGV 162的上表面不受第二钝化层126覆盖。
保护层154安置在钝化层128和导电层146上方。保护层154覆盖钝化层128和导电层146。保护层154可防止导电层146氧化。导电层146的一些部分可通过保护层154中的开口暴露以形成导电垫170,所述导电垫170配置成电连接到外部元件(例如,外部电路)。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参考垫REF,其配置成充当参考节点。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
参考图25A。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
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25B。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栅极端子。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25C。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参考图25D。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和参考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源极端子。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第三S/D电极116c可进一步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双向切换器件31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
返回参考图25A至25D,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可通过以下操作构造: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S/D端子;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S/D端子;和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
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可通过以下操作构造:使用第一S/D电极作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衬底以形成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源极端子;和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形成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栅极端子。
图2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4的电路框图。双向切换器件4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3。出于简洁性,图21和图26中的相同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6中所示,图26的双向切换器件4不同于图21的双向切换器件3,因为所述双向切换器件4的衬底电位管理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参考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具有低于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阻可高于第二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接地电位。
图27为基于图26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41的电路图。双向切换器件41类似于图22的双向切换器件31。出于简洁性,图22和图27中的相同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7中所示。图27的双向切换器件41不同于图22的双向切换器件31,因为所述双向切换器件41的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可为电阻器R1,所述电阻器R1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通过参考节点连接到接地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41的操作机构与双向切换器件31的操作机构相同,因此可参考图23A至23D。出于简洁性和简单性,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双向切换器件41的操作机构。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可与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和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集成以形成集成电路(IC)芯片。因此,图27的双向切换器件41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电阻器R1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28和图29A至29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41a的结构。图28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41a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41a的部分布局。沿图28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2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25A至25C。沿图28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29A和29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24、25A至25D和图28、29A至29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28和图29A至29B。双向切换器件41a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3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41a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a。电阻性元件180a包括:第一端181a,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a,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a可安置在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的同一层处。第一端181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41a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A和图6B中所显示的阶段之间,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通过离子注入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a。
图30和图31A至31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41b的结构。图30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41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41b的部分布局。沿图30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2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25A至25C。沿图30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31A和31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24、25A至25D和图30、31A至31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30和图31A至31B。双向切换器件41b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3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41b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b。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b,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b,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b可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且由与栅极结构310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41b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C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图案化以同时形成栅极结构310和电阻性元件180b。
图32和图33A至33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41c的结构。图32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41c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41c的部分布局。沿图32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2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25A至25C。沿图32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33A和33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24、25A至25D和图32、33A至33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32和图33A至33B。双向切换器件41c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3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41c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c。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c,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c,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c可安置在第一耗散层124上且由与S/D电极11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41c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E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1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S/D电极116和电阻性元件180c。
图34和图35A至35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41d的结构。图34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41d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41d的部分布局。沿图34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2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25A至25C。沿图34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35A和35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24、25A至25D和图34、35A至35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34和图35A至35B。双向切换器件41d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3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41d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d。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d,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d,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d可安置在耗散层126内。耗散层126拆分成电阻性元件180d下方的下层126a和电阻性元件180d上方的上层126b。换句话说,电阻性元件180d包夹在第一层126a与下层126a和上层126b之间。第一端181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41d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钝化层126a沉积在钝化层124上;毯覆式金属/金属化合物层143沉积在钝化层126a上且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d;钝化层126b沉积在钝化层126a之上以覆盖电阻性元件180d;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134形成于钝化层126b中以电耦合电阻性元件180d。
图36和图37A至37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41e的结构。图36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41e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41e的部分布局。沿图36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2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25A至25C。沿图36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37A和37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24、25A至25D和图36、37A至37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36和图37A至37B。双向切换器件41e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3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41e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e可安置在第二耗散层126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2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e可通过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41e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G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1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2和电阻性元件180e。
图38和图39A至39B显示基于图27的电路图的根据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41f的结构。图38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41f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41f的部分布局。沿图38中的线A-A'、B-B'、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2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25A至25C。沿图38中的线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分别在图39A和39B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24、25A至25D和图38、39A至39B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38和图39A至39B。双向切换器件41f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31,不同之处在于双向切换器件41f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f。电阻性元件包括:第一端181f,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f,其电连接到参考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f可安置在第三耗散层128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f可通过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f可电连接到参考垫。
双向切换器件41f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J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6和电阻性元件180f。
图4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5的电路框图。
如图40中所示,双向切换器件5具有控制节点CTRL、第一电力/负载节点P/L1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P/2,和主衬底。
双向切换器件5可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操作,且可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操作。
双向切换器件5可包括: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双向切换器件5的主衬底的电位。
双侧晶体管Qm可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主栅极端子Gm、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S/D1、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S/D2,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SUB。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包括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具有低于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电阻,且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具有低于第三电阻的第二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阻可高于第三电阻,且第二电阻可高于第三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低电平电压。
图41描绘基于图40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51的电路图。
参考图41。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G1、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漏极端子D1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源极端子S1。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包括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栅极端子G2、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漏极端子D2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源极端子S2。
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可为非整流元件,例如电阻器R1,其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子。
图42A和42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5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42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导通时,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流过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s2,on/(Rs2,on+R),其中R为电阻器R1的电阻,Rs2,on为Q2的导通电阻。由于Vm,on极小且Rs2,on比R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42B。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截止时,电流从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R+Rs1,off),其中Rs1,off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截止电阻。由于Rs1,off比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42C和42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5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42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导通时,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流过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s1,on/(Rs1,on+R),其中Rs1,on为Q1的导通电阻。由于Vm,on极小且Rs1,on比R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42D。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截止时,电流从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R+Rs2,off),其中Rs2,off为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截止电阻。由于Rs2,off比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41A的双向切换器件51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和电阻器R1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43和44A至44E显示基于图41A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51a的结构。图43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51a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51a的部分布局。图44A至44E为分别沿图43中的线A-A'、B-B'、C-C'、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双向切换器件51a具有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层状结构的层状结构。出于简洁性,相同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43和44A至44E,双向切换器件51a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54、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和一个或多个导电垫170,所述导电垫170配置成电连接到外部元件(例如,外部电路)。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和电阻器R1。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参考图44A。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44B。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漏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44C。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栅极端子。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110c,所述第三栅极结构110c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栅极端子。第三栅极结构110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44D。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源极端子。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
S/D电极116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116d,所述第四S/D电极116d电连接到衬底且配置成充当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源极端子。第四S/D电极116d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优选地,第四S/D电极116d邻近于第二S/D电极116b,且第三栅极结构110c在第四S/D电极116d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参考图43和图44E。双向切换器件51a可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a。电阻性元件180a包括:第一端181a,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a,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a可安置在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的同一层处。第一端181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51a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A和图6B中所显示的阶段之间,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通过离子注入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a。
图45和图46显示基于图41A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51b的结构。图45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51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51b的部分布局。沿图45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44A至44D。沿图45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46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3、44A至44E和图45、46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45和图46。双向切换器件51b包括电阻性元件180b。电阻性元件180b包括:第一端181b,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b,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51b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5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b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且由与栅极结构110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51b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b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C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图案化以同时形成栅极结构110和电阻性元件180b。
图47和图48显示基于图41A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51c的结构。图47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51c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51c的部分布局。沿图47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44A至44D。沿图47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48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3、44A至44E和图47、48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47和图48。双向切换器件51c包括电阻性元件180c。电阻性元件180c包括:第一端181c,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c,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51c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5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c可安置在第一耗散层124上且由与S/D电极11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51c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c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E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1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S/D电极116和电阻性元件180c。
图49和图50显示基于图41A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51d的结构。图49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51d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51d的部分布局。沿图49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44A至44D。沿图49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50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3、44A至44E和图49、50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49和图50。双向切换器件51d包括电阻性元件180d。电阻性元件180d包括:第一端181d,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d,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51d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5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d安置在耗散层126内。耗散层126拆分成电阻性元件180d下方的下层126a和电阻性元件180d上方的上层126b。换句话说,电阻性元件180d包夹在第一层126a与下层126a和上层126b之间。第一端181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51d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d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下部钝化层126a沉积在钝化层124上;毯覆式金属/金属化合物层143沉积在钝化层126a上且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d;上部钝化层126b沉积在下部钝化层126a之上以覆盖电阻性元件180d;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134形成于上部钝化层126b中以电耦合电阻性元件180d。
图51和图52显示基于图41A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51e的结构。图51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51e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51e的部分布局。沿图51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43A至43D。沿图51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52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3、43A至43E和图51、52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51和图52。双向切换器件51e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51e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5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e安置在第二耗散层126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2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e可通过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51e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e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G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1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2和电阻性元件180e。
图53和图54显示基于图41A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51f的结构。图53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51f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51f的部分布局。沿图53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4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44A至44D。沿图53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54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43、44A至44E和图53、54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53和图54。双向切换器件51f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51f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5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f可安置在第三耗散层128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f可通过至少一个TGV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f可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51f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f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J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6和电阻性元件180f。
图55A描绘基于图40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52的电路图。
参考图55A。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G1、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漏极端子D1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源极端子S1。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包括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栅极端子G2、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漏极端子D2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源极端子S2。
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可为整流元件,例如二极管D1,其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负极端子。
参考图55B。二极管D1可由整流晶体管Q3替换以形成双向切换器件53。整流晶体管Q3可具有均连接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G3和源极端子S3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漏极端子D3。
图56A至56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52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56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导通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反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s2,on/(Rs2,on+RRV),其中RRV为二极管D1的反向电阻,且Rs2,on为Q2的导通电阻。由于Rs2,on比RRV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56B。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截止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正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FW/(RFW+Rs1,off),其中Rs1,off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截止电阻。由于Rs1,off比RFW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56C和56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52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56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导通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反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s1,on/(Rs1,on+RRV),其中Rs1,on为Q1的导通电阻。由于Rs1,on比RRV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56D。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截止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正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FW/(RFW+Rs2,off),其中Rs2,off为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截止电阻。由于Rs2,off比RFW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双向切换器件52/53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和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57和58A至58D显示双向切换器件52/53的结构。图57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52/53中的晶体管的部分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52/53的部分布局。图58A至58D为分别沿图57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出于简洁性,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57和58A至58D、双向切换器件52/53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54和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和导电垫170。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和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
参考图58A。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58B。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漏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58C。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栅极端子。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110c,所述第三栅极结构110c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栅极端子。第三栅极结构110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五S/D电极116e,所述第五S/D电极116e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漏极端子(或二极管D1的负极端子)。第五S/D电极116e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58D。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源极端子和整流晶体管Q3的源极端子。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
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116d,所述第四S/D电极116d电连接到衬底且配置成充当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的源极端子。第四S/D电极116d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四栅极结构110d,所述第四栅极结构110d电连接到衬底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栅极端子。第四栅极结构110d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连接到衬底。
换句话说,第三S/D电极116c和第四栅极结构110d可电短路以形成二极管D1的正极端子。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栅极结构110c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三栅极结构110c之间。
优选地,第四栅极结构110d邻近于第二S/D电极116b,且第三栅极结构110c在第四栅极结构110d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五S/D电极116e,且第四栅极结构110d在第五S/D电极116e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流晶体管Q3可由两组栅极结构和S/D电极构造。举例来说,图59为具有整流晶体管Q3的双向切换器件52a/53a的部分布局,所述整流晶体管Q3由两组栅极结构和S/D电极构造,每一组栅极结构和S/D电极分别邻近于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Q2定位。
双向切换器件52/53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
图6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6的电路框图。
如图60中所示,双向切换器件6具有控制节点CTRL、第一电力/负载节点P/L1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P/2和主衬底。
双向切换器件6包括: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双向切换器件6的主衬底的电位。
双侧晶体管Qm可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主栅极端子Gm、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S/D1、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S/D2,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SUB。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包括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具有低于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阻可高于第二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低电平电压。
图61描绘基于图50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61的电路图。
参考图61。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G1、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漏极端子D1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源极端子S1。
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为非整流元件,例如电阻器R1,其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子。
图62A和62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6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62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导通时,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流过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m,on+(VON-VL-Vm,on)*Rs1,on/(Rs1,on+R),其中R为电阻器R1的电阻,Rs1,on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导通电阻,Vm,on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导通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Rs1,on比R小得多且Vm,on极小,所以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62B。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截止时,电流从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R+Rs1,off),其中Rs1,off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截止电阻。由于Rs1,off比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62C和62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6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62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导通时,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流过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s1,on/(Rs1,on+R)。由于Rs1,on比R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62D。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截止时,电流从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m,off-VOFF)*R/(Rs1,off+R),其中Vm,off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截止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Rs1,off比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61的双向切换器件61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电阻器R1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63和64A至64E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61a的结构。图63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61a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61a的部分布局。图64A至64E为分别沿图63中的线A-A'、B-B'、C-C'、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双向切换器件61a具有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层状结构的层状结构。出于简洁性,相同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63和64A至64E,双向切换器件61a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54、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和一个或多个导电垫170,所述导电垫170配置成电连接到外部元件(例如,外部电路)。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电阻器R1。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参考图64A。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参考图64B。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参考图64C。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栅极端子。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64D。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源极端子。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参考图63和图64E。双向切换器件61a可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a。电阻性元件180a包括:第一端181a,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a,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a可安置在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的同一层处。第一端181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61a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A和图6B中所显示的阶段之间,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通过离子注入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a。
图65和图66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结构。图65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61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部分布局。沿图65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6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64A至64D。沿图65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66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63、64A至64E和图65、66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65和图66。双向切换器件61b包括电阻性元件180b。电阻性元件180b包括:第一端181b,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b,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61b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b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且由与栅极结构110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1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61b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b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C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图案化以同时形成栅极结构110和电阻性元件180b。
图67和图68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结构。图67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61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部分布局。沿图67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6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64A至64D。沿图67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68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63、64A至64E和图67、68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67和图68。双向切换器件61c包括电阻性元件180c。电阻性元件180c包括:第一端181c,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c,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61c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c可安置在第一耗散层124上且由与S/D电极11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61c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c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E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1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S/D电极116和电阻性元件180c。
图69和图70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结构。图69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61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部分布局。沿图69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6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64A至64D。沿图69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70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63、64A至64E和图69、70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69和图70。双向切换器件61d包括电阻性元件180d。电阻性元件180d包括:第一端181d,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d,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61d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d安置在耗散层126内。耗散层126拆分成电阻性元件180d下方的下层126a和电阻性元件180d上方的上层126b。换句话说,电阻性元件180d包夹在第一层126a与下层126a和上层126b之间。第一端181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61d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d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下部钝化层126a沉积在钝化层124上;毯覆式金属/金属化合物层143沉积在钝化层126a上且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d;上部钝化层126b沉积在下部钝化层126a之上以覆盖电阻性元件180d;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134形成于上部钝化层126b中以电耦合电阻性元件180d。
图71和图72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结构。图71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61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部分布局。沿图71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6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64A至64D。沿图71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72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63、64A至64E和图71、72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71和图72。双向切换器件61e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61e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e安置在第二耗散层126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2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e可通过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61e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e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G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1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2和电阻性元件180e。
图73和图74显示基于图61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结构。图73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61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61b的部分布局。沿图73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63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64A至64D。沿图73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74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63、64A至64E和图73、74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73和图74。双向切换器件61f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61f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f可安置在第三耗散层128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f可通过至少一个TGV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f可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61f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f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J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6和电阻性元件180f。
图75A描绘基于图75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62的电路图。
参考图75A。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G1、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漏极端子D1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源极端子S1。
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为整流元件,例如二极管D1,其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负极端子。
参考图75B。二极管D1可由整流晶体管Q3替换以形成双向切换器件63。整流晶体管Q3可具有均连接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G3和源极端子S3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漏极端子D3。
图76A和76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62的操作机构。
参考76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导通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反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m,on+(VON-VL-Vm,on)*Rs1,on/(Rs1,on+RRV),其中RRV为二极管D1的反向电阻,Rs1,on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导通电阻,且Vm,on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导通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Vm,on极小且RRV比Rs1,on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76B。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截止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正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FW/(RFW+Rs1,off),其中RFW为二极管D1的正向电阻。由于RFW比Rs1,off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76C和76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62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76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导通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正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s1,on/(Rs1,on+RRV)。由于Rs1,on比RRV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76D。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截止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反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m,off-VOFF)*RFW/(Rs1,off+RFW),其中Vm,off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截止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Rs1,off比RFW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77和78A至78D显示基于图75A/75B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62/63的结构。图77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62/63中的晶体管的部分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62/63的部分布局。图78A至78D为分别沿图77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出于简洁性,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77和78A至78D,双向切换器件62/63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71和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和导电垫170。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和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
参考图78A。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78B。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参考图78C。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栅极端子。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S/D电极116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116d,所述第四S/D电极116d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漏极端子(或二极管D1的负极端子)。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78D。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Q1的源极端子和整流晶体管Q3的源极端子。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110c,所述第三栅极结构110c电连接到衬底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栅极端子。第三栅极结构110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连接到衬底。
换句话说,第三S/D电极116c和第三栅极结构110c可电短路以形成二极管D1的正极端子。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四S/D电极116d,且第三栅极结构110c在第四S/D电极116d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双向切换器件62/63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11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
图7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7的电路框图。
如图79中所示,双向切换器件7具有控制节点CTRL、第一电力/负载节点P/L1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P/2和主衬底。
双向切换器件7可包括: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双向切换器件7的主衬底的电位。
双侧晶体管Qm可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主栅极端子Gm、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S/D1、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S/D2,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SUB。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包括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具有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具有低于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电阻,且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具有低于第三电阻的第二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阻可高于第三电阻,且第二电阻可高于第三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低电平电压。
图80A描绘基于图79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1的电路图。
参考图80A。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负极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包括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具有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负极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
参考图80B。二极管D1可由整流晶体管Q3替换,且二极管D2可由整流晶体管Q4替换以形成双向切换器件72。整流晶体管Q3可具有均连接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G3和源极端子S3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漏极端子D3。整流晶体管Q4可具有均连接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G4和源极端子S4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漏极端子D4。
晶体管Q3和Q4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参考图80A和80B。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可为非整流元件,例如电阻器R1,其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子。
图81A和81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7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81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导通时,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流过电阻器R1、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FW2/(RFW2+R),其中R为电阻器R1的电阻,且RFW2为二极管D2的正向电阻。由于RFW2比R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81B。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截止时,电流从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和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R+RRV1),其中RRV1为二极管D1的反向电阻。由于RRV1比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81C和81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7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81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导通时,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流过电阻器R1、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FW1/(RFW1+R),其中RFW1为二极管D1的正向电阻。由于RFW1比R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81D。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截止时,电流从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2和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R+RRV2),其中RRV2为二极管D2的反向电阻。由于RRV2比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双向切换器件72的操作机构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1的操作机构,且因此出于简洁性将不进一步详细论述。
图80A/80B的双向切换器件71/72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二极管D2/整流晶体管Q4和电阻器R1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82和83A至83E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71a/72a的结构。图82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1a/72a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1a/72a的部分布局。图83A至83E为分别沿图82中的线A-A'、B-B'、C-C'、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双向切换器件71a/72a具有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层状结构的层状结构。出于简洁性,相同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82和83A至83E,双向切换器件71a/72a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54、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和一个或多个导电垫170,所述导电垫170配置成电连接到外部元件(例如,外部电路)。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二极管D2/整流晶体管Q4和电阻器R1。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参考图83A。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整流晶体管Q3的漏极端子(或二极管D1的负极端子)。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整流晶体管Q3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整流晶体管Q3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83B。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整流晶体管Q4的漏极端子(或二极管D2的负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在这一示范性结构中,相同S/D电极由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整流晶体管Q4共享,使得芯片大小可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S/D电极可用于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整流晶体管Q4的漏极端子。
参考图83C。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83D。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栅极端子。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源极端子。换句话说,第二栅极结构110b和第三S/D电极116c可电短路以形成二极管D1的正极端子。
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连接到衬底102。
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110c,所述第三栅极结构110c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4的栅极端子。S/D电极116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116d,所述第四S/D电极116d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4的源极端子。换句话说,第三栅极结构110c和第四S/D电极116d电短路以形成二极管D2的正极端子。
第三栅极结构110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第四S/D电极116d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d邻近于第四S/D电极116d,且第三栅极结构110b在第二S/D电极116b与第四S/D电极116d之间。
参考图82和图83E。双向切换器件71a/72a可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a。电阻性元件180a包括:第一端181a,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a,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a可安置在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的同一层处。第一端181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71a/72a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A和图6B中所显示的阶段之间,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通过离子注入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a。
图84和图85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1b/72b的结构。图84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1b/72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1b/72b的部分布局。沿图84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82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83A至83D。沿图84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85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82、83A至83E和图84、85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84和图85。双向切换器件71b/72b包括电阻性元件180b。电阻性元件180b包括:第一端181b,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b,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1b/72b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1a/7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b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且由与栅极结构110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71b/72b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b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C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图案化以同时形成栅极结构110和电阻性元件180b。
图86和图87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1c/72c的结构。图86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1c/72c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1c/72c的部分布局。沿图86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82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83A至83D。沿图86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87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82、83A至83E和图86、87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86和图87。双向切换器件71c/72c包括电阻性元件180c。电阻性元件180c包括:第一端181c,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c,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1c/72c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1a/7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c可安置在第一耗散层124上且由与S/D电极11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71c/72c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c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E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1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S/D电极116和电阻性元件180c。
图88和图89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1d/72d的结构。图88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1d/72d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1d/72d的部分布局。沿图88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82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83A至83D。沿图88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89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82、83A至83E和图88、89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88和图89。双向切换器件71d/72d包括电阻性元件180d。电阻性元件180d包括:第一端181d,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d,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1d/72d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1a/7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d安置在耗散层126内。耗散层126拆分成电阻性元件180d下方的下层126a和电阻性元件180d上方的上层126b。换句话说,电阻性元件180d包夹在第一层126a与下层126a和上层126b之间。第一端181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71d/72d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d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下部钝化层126a沉积在钝化层124上;毯覆式金属/金属化合物层143沉积在钝化层126a上且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d;上部钝化层126b沉积在下部钝化层126a之上以覆盖电阻性元件180d;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134形成于上部钝化层126b中以电耦合电阻性元件180d。
图90和图91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1e/72e的结构。图90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1e/72e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1e/72e的部分布局。沿图90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82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83A至83D。沿图90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91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82、83A至83E和图90、91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90和图91。双向切换器件71e/72e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1e/72e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1a/7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e安置在第二耗散层126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2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e可通过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71e/72e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e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G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1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2和电阻性元件180e。
图92和图93显示基于图80A/8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1f/72f的结构。图92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1f/72f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1f/72f的部分布局。沿图92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82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83A至83D。沿图92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93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82、83A至83E和图92、93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92和图93。双向切换器件71f/72f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1f/72f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1a/7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f可安置在第三耗散层128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f可通过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f可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71f/72f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f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J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6和电阻性元件180f。
图94A描绘基于图40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3的电路图。
参考图94A。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第一电阻器R1,所述第一电阻器R1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端子。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包括第二电阻器R2,所述第二电阻器R2具有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端子。
第三电位稳定元件F3可为整流元件,例如二极管D1,其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负极端子。
参考图94B。二极管D1可由整流晶体管Q3替换以形成双向切换器件74。整流晶体管Q3可具有均连接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G3和源极端子S3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漏极端子D3。
整流晶体管Q3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图95A至95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73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95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导通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反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2/(R2+RRV),其中RRV为二极管D1的反向电阻,R2为电阻器R2的电阻。由于R2比RRV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95B。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截止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正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FW/(RFW+R1)。由于R1比RFW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95C和95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73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95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导通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反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1/(R1+RRV),其中R1为电阻器R1的电阻。由于R1比RRV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95D。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截止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正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FW/(RFW+R2)。由于R2比RFW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双向切换器件73/74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和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96和97A至97D显示基于图94A/94B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73a/74a的结构。图96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3a/74a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3a/74a的部分布局。图97A至97D为分别沿图96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双向切换器件73a/74a具有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层状结构的层状结构。出于简洁性,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96和97A至97D,双向切换器件73a/74a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54和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和导电垫170。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和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
参考图97B。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97A和97C。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栅极端子。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源极端子。换句话说,第二栅极结构110b和第三S/D电极116c可电短路以形成二极管D1的正极端子。
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连接到衬底102。
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返回参考图97B。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116d,所述第四S/D电极116d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漏极端子(或二极管D1的负极端子)。第四S/D电极116d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四S/D电极116d,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四S/D电极116d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返回参考图96和图97D。双向切换器件73a/74a可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a以用于形成电阻器R1和R2。每一电阻性元件180a包括:第一端181a,其电连接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a,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二端子。
每一电阻性元件180a可安置在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的同一层处。每一第一端181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每一第二端182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73a/74a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A和图6B中所显示的阶段之间,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通过离子注入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a。
图98和图99显示基于图94A/94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3b/74b的结构。图98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3b/74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3b/74b的部分布局。沿图98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96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97A至97C。沿图98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99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96、97A至97D和图98、99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98和图99。双向切换器件73b/74b包括电阻性元件180b以用于形成电阻器R1和R2。每一电阻性元件180b包括:第一端181b,其电连接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b,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3b/74b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3a/74a,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电阻性元件180b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且由与栅极结构110相同的材料制成。每一第一端181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每一第二端182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73b/74b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b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C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图案化以同时形成栅极结构110和电阻性元件180b。
图100和图101显示基于图94A/94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3c/74c的结构。图100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3c/74c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3c/74c的部分布局。沿图100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96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97A至97C。沿图100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01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96、97A至97D和图100、101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00和图101。双向切换器件73c/74c包括电阻性元件180c以用于形成电阻器R1和R2。每一电阻性元件180c包括:第一端181c,其电连接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c,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3c/74c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3a/74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c可安置在第一耗散层124上且由与S/D电极11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73c/74c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c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E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1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S/D电极116和电阻性元件180c。
图102和图103显示基于图94A/94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3d/74d的结构。图102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3d/74d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3d/74d的部分布局。沿图102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96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97A至97C。沿图102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03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96、97A至97D和图102、103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02和图103。双向切换器件73d/74d包括电阻性元件180d以用于形成电阻器R1和R2。每一电阻性元件180d包括:第一端181d,其电连接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d,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3d/74d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3a/74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d安置在耗散层126内。耗散层126拆分成电阻性元件180d下方的下层126a和电阻性元件180d上方的上层126b。换句话说,电阻性元件180d包夹在第一层126a与下层126a和上层126b之间。第一端181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73d/74d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d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下部钝化层126a沉积在钝化层124上;毯覆式金属/金属化合物层143沉积在钝化层126a上且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d;上部钝化层126b沉积在下部钝化层126a之上以覆盖电阻性元件180d;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134形成于上部钝化层126b中以电耦合电阻性元件180d。
图104和图105显示基于图94A/94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3e/74e的结构。图104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3e/74e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3e/74e的部分布局。沿图104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96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97A至97C。沿图104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05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96、97A至97D和图104、105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04和图105。双向切换器件73e/74e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以用于形成电阻器R1和R2。每一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衬底104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3e/74e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3a/74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e安置在第二耗散层126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2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73e/74e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e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G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1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2和电阻性元件180e。
图106和图107显示基于图94A/94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73f/74f的结构。图106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73f/74f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73f/74f的部分布局。沿图106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96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97A至97C。沿图106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07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96、97A至97D和图106、107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06和图107。双向切换器件73f/74f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以用于形成电阻器R1和R2。每一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衬底106以充当电阻器R1/R2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73f/74f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73a/74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f可安置在第三耗散层128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f可电耦合到第一/第二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f可通过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73f/74f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f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J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6和电阻性元件180f。
图10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双向切换器件8的电路框图。
如图108中所示,双向切换器件8具有控制节点CTRL、第一电力/负载节点P/L1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P/2和主衬底。
双向切换器件8包括: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和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双向切换器件8的主衬底的电位。
双侧晶体管Qm可具有电连接到控制节点的主栅极端子Gm、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S/D1、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S/D2,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SUB。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包括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具有低于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控制节点时,第一电阻可高于第二电阻,使得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低电平电压。
图109A描绘基于图108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1的电路图。
参考图109A。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负极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S1。
参考图109B。二极管D1可由整流晶体管Q3替换以形成双向切换器件82。整流晶体管Q3可具有均连接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G3和源极端子S3和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D3。
整流晶体管Q3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参考图109A和109B。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为非整流元件,例如电阻器R1,其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子。
图110A和110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8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110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导通时,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流过电阻器R1和二极管D1,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m,on+(VON-VL-Vm,on)*RFW/(RFW+R),其中R为电阻器R1的电阻,RFW为二极管D1的正向电阻,Vm,on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导通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RFW比R小得多且Vm,on极小,所以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110B。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截止时,电流从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和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R+RRV),其中RRV为二极管D1的反向电阻。由于RRV比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110C和110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81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110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导通时,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流过电阻器R1和二极管D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FW/(RFW+R)。由于RFW比R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110D。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截止时,电流从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和电阻器R1,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m,off-VOFF)*R/(RRV+R),其中Vm,off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截止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由于RRV比R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双向切换器件81/82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和电阻器R1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111和112A至112E显示基于图109A/190B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81a/82a的结构。图111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1a/82a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1a/82a的部分布局。图112A至112E为分别沿图111中的线A-A'、B-B'、C-C'、D-D'和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双向切换器件81a/82a具有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a的层状结构的层状结构。出于简洁性,相同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11和112A至112E。双向切换器件81a/82a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54、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和一个或多个导电垫170,所述导电垫170配置成电连接到外部元件(例如,外部电路)。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二极管D1和电阻器R1。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参考图112A。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整流晶体管Q3的漏极端子的漏极端子(或二极管D1的负极端子)。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参考图112B。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参考图112C。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112D。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栅极端子。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源极端子。换句话说,第二栅极结构110b和第三S/D电极116c可电短路以形成二极管D1的正极端子。
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连接到衬底102。
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参考图111和图112E。双向切换器件81a/82a可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a。电阻性元件180a包括:第一端181a,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a,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a可安置在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的同一层处。第一端181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81a/82a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a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A和图6B中所显示的阶段之间,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通过离子注入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a。
图113和图114显示基于图109A/19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1b/82b的结构。图113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1b/82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1b/82b的部分布局。沿图113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11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12A至112D。沿图113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14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11、112A至112E和图113、114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13和图114。双向切换器件81b/82b包括电阻性元件180b。电阻性元件180b包括:第一端181b,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b,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1b/82b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1a/8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b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且由与栅极结构110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1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81b/82b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b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C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图案化以同时形成栅极结构110和电阻性元件180b。
图115和图116显示基于图109A/19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1c/82c的结构。图115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1c/82c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1c/82c的部分布局。沿图115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11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12A至112D。沿图115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16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11、112A至112E和图115、116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15和图116。双向切换器件81c/82c包括电阻性元件180c。电阻性元件180c包括:第一端181c,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c,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1c/82c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1a/8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c可安置在第一耗散层124上且由与S/D电极11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81c/82c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c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E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1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S/D电极116和电阻性元件180c。
图117和图118显示基于图109A/19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1d/82d的结构。图117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1d/82d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1d/82d的部分布局。沿图117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11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12A至112D。沿图117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18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11、112A至112E和图117、118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17和图118。双向切换器件81d/82d包括电阻性元件180d。电阻性元件180d包括:第一端181d,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d,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1d/82d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1a/8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d安置在耗散层126内。耗散层126拆分成电阻性元件180d下方的下层126a和电阻性元件180d上方的上层126b。换句话说,电阻性元件180d包夹在第一层126a与下层126a和上层126b之间。第一端181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81d/82d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d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下部钝化层126a沉积在钝化层124上;毯覆式金属/金属化合物层143沉积在钝化层126a上且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d;上部钝化层126b沉积在下部钝化层126a之上以覆盖电阻性元件180d;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134形成于上部钝化层126b中以电耦合电阻性元件180d。
图119和图120显示基于图109A/19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1e/82e的结构。图119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1e/82e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1e/82e的部分布局。沿图119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11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12A至112D。沿图119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20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11、112A至112E和图119、120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19和图120。双向切换器件81e/82e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1e/82e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1a/8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e安置在第二耗散层126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2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e可通过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81e/82e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e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G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1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2和电阻性元件180e。
图121和图122显示基于图109A/190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1f/82f的结构。图121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1f/82f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1f/82f的部分布局。沿图121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11中的线A-A'、B-B'和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12A至112D。沿图121中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22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11、112A至112E和图121、122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21和图122。双向切换器件81f/82f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控制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1f/82f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1a/82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f可安置在第三耗散层128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f可通过至少一个TGV 162电耦合到衬底102。第二端182f可电连接到控制垫。
双向切换器件81f/82f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61f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J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6和电阻性元件180f。
图123A描绘基于图108的电路框图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3的电路图。
参考图123A。第一电位稳定元件F1可包括非整流元件,例如电阻器R1,其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端子和电连接到主衬底的第二端子。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F2可为整流元件,例如二极管D1,其具有连接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负极端子。
参考图123B。二极管D1可由整流晶体管Q3替换以形成双向切换器件84。整流晶体管Q3可具有均连接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G3和源极端子S3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漏极端子D3。
整流晶体管Q3可由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构造,包含但不限于GaN HEMT、Si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静态感应晶体管(SIT)。
图124A至124B描绘在第一操作模式(其中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83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124A。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导通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反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m,on+(VON-VL-Vm,on)*R/(R+RRV),其中RRV为二极管D1的反向电阻,Vm,on为双侧晶体管Qm在其导通时的漏极-源极电压;且R为电阻器R1的电阻。由于Vm,on极小且R比RRV小,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124B。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截止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正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OFF)*RFW/(RFW+R)。由于R比RFW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图124C和124D描绘在第二操作模式(其中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在高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的电压VH下偏置)下的双向切换器件83的操作机构。
参考图124C。当将高电平电压VON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导通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控制节点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反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接着通过下式给出:Vsub=VL+(VON-VL)*R/(R+RRV)。由于R比RRV小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电压VL
参考图124D。当将低电平电压VOFF施加到控制节点以使得双侧晶体管Qm截止时,二极管D1在电流从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到控制节点流过二极管D1时正向偏置,衬底的电位Vsub通过下式给出:Vsub=VOFF+(VH-Vm,off-VOFF)*RFW/(RFW+R)。由于R比RFW大得多,所以衬底的电位Vsub基本上等于施加到控制节点的低电平电压VOFF
双向切换器件83/84可通过将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电阻器R1和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集成在IC芯片中而形成。
图125和126A至126D显示基于图123A/123B的电路图的双向切换器件83a/84a的结构。图125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3a/84a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3a/84a的部分布局。图126A至126D为分别沿图125中的线A-A'、B-B'、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双向切换器件83a/84a具有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层状结构的层状结构。出于简洁性,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25和126A至126D,双向切换器件83a/84a可包含衬底102、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栅极结构110、S/D电极116、第一钝化层124、钝化层126、第三钝化层128、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13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136、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142、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146、保护层154和一个或多个镓穿孔(TGV)162和导电垫170。
导电垫170可包含:控制垫CTRL,其配置成充当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P/L1,其配置成充当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P/L2,其配置成充当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导电迹线142或146、导电通孔132或136和TGV 162可配置成电连接不同层/元件以形成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电阻器R1和二极管D1/整流晶体管Q3。
参考图126A。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116a,所述第一S/D电极116a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第一S/D电极116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
参考图126B。栅极结构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110a,所述第一栅极结构110a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主栅极端子。第一栅极结构110a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116d,所述第四S/D电极116d电连接到控制垫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漏极端子(或二极管D1的负极端子)。第四S/D电极116d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控制垫。
参考图126C。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116b,所述第二S/D电极116b电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且配置成充当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Qm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第二S/D电极116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连接到第二电力/负载垫。
栅极结构11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110b,所述第二栅极结构110b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栅极端子。S/D电极116可包含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116c,所述第三S/D电极116c电连接到衬底102且配置成充当整流晶体管Q3的源极端子。换句话说,第二栅极结构110b和第三S/D电极116c可电短路以形成二极管D1的正极端子。
第二栅极结构110b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连接到衬底102。
第三S/D电极116c可通过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优选地,第二S/D电极116b邻近于第一S/D电极116a,且第一栅极结构110a在第一S/D电极116a与第二S/D电极116b之间。
优选地,第三S/D电极116c邻近于第四S/D电极116d,且第二栅极结构110b在第四S/D电极116d与第三S/D电极116c之间。
参考图125和图126D。双向切换器件83a/84a可进一步包括电阻性元件180a。电阻性元件180a包括:第一端181a,其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a,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电阻性元件180a可安置在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的同一层处。每一第一端181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a可通过至少一个欧姆接触件116e、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83a/84a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a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A和图6B中所显示的阶段之间,邻近于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4与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之间的异质结界面的2DEG区通过离子注入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a。
图127和图128显示基于图123A/123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3b/84b的结构。图127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3b/84b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3b/84b的部分布局。沿图127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25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26A至126C。沿图127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28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25、126A至126D和图127、128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27和图128。双向切换器件83b/84b包括电阻性元件180b。电阻性元件180b包括:第一端181b,其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b,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3b/84b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3a/84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b安置在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106上且由与栅极结构110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b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83b/84b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b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C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半导体层111和毯覆式栅电极层113图案化以同时形成栅极结构110和电阻性元件180b。
图129和图130显示基于图123A/123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3c/84c的结构。图129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3c/84c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3c/84c的部分布局。沿图129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25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26A至126C。沿图129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30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25、126A至126D和图129、130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29和图130。双向切换器件83c/84c包括电阻性元件180c。电阻性元件180c包括:第一端181c,其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c,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3c/84c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3a/84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c可安置在第一耗散层124上且由与S/D电极11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c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13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83c/84c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c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E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1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S/D电极116和电阻性元件180c。
图131和图132显示基于图123A/123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3d/84d的结构。图131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3d/84d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3d/84d的部分布局。沿图131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25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26A至126C。沿图131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32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25、126A至126D和图131、132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31和图132。双向切换器件83d/84d包括电阻性元件180d。电阻性元件180d包括:第一端181d,其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d,其电连接到衬底102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3d/84d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3a/84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d安置在耗散层126内。耗散层126拆分成电阻性元件180d下方的下层126a和电阻性元件180d上方的上层126b。换句话说,电阻性元件180d包夹在第一层126a与下层126a和上层126b之间。第一端181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d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导电通孔134、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迹线142、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83d/84d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d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下部钝化层126a沉积在钝化层124上;毯覆式金属/金属化合物层143沉积在钝化层126a上且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180d;上部钝化层126b沉积在下部钝化层126a之上以覆盖电阻性元件180d;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134形成于上部钝化层126b中以电耦合电阻性元件180d。
图133和图134显示基于图123A/123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3e/84e的结构。图133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3e/84e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3e/84e的部分布局。沿图133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25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26A至126C。沿图133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34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25、126A至126D和图133、134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33和图134。双向切换器件83e/84e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衬底104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3e/84e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3a/84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e安置在第二耗散层126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2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e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电耦合到第一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e可通过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二导电通孔136、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迹线146和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83e/84e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e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G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1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2和电阻性元件180e。
图135和图136显示基于图123A/123B的电路图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向切换器件83f/84f的结构。图135为展示可构成双向切换器件83f/84f中的晶体管的部分和电阻器的一些元件当中的关系的双向切换器件83f/84f的部分布局。沿图135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与沿图125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相同,因此可参考图126A至126C。沿图135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在图136中显示。出于简洁性,图125、126A至126D和图135、136中的相同结构元件给出相同参考标号和符号,且将不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35和图136。双向切换器件83f/84f包括电阻性元件180e。电阻性元件180e包括:第一端181e,其电连接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182e,其电连接到衬底106以充当电阻器R1的第二端子。
双向切换器件83f/84f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83a/84a,不同之处在于电阻性元件180f可安置在第三耗散层128上且由与导电迹线146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81f可电耦合到第一电力/负载垫。第二端182f可通过至少一个TGV 162电连接到衬底102。
双向切换器件83f/84f的制造方法类似于双向切换器件21f的制造方法,因此可包含在图6A至6K中所显示的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在图6J中所显示的阶段处,毯覆式导电层145图案化以同时形成导电迹线146和电阻性元件180f。
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由此使得所属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具有适合于所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
如本文中所使用且不另外定义,术语“基本上”、“基本”、“大约”和“约”是用于描述且考虑较小变化。当与事件或情形结合使用时,所述术语可涵盖事件或情形明确发生的情况以及事件或情形近似于发生的情况。举例来说,当结合数值使用时,术语可涵盖小于或等于所述数值的±10%的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术语“基本上共面”可指沿同一平面定位的在数微米内的两个表面,例如沿同一平面定位的在40μm内、30μm内、20μm内、10μm内或1μm内的两个表面。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否则单数术语“一(a/an)”和“所述”可包含多个提及物。在一些实施例的描述中,提供于另一组件“上”或“之上”的组件可涵盖前一组件直接在后一组件上(例如,与后一组件实体接触)的情况,以及一个或多个介入组件位于前一组件与后一组件之间的情况。
虽然已参考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且显示本公开,但这些描述和图示并非限制性的。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公开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且可取代等效物。所述图示可能未必按比例绘制。归因于制造工艺和公差,本公开中的工艺再现与实际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区别。另外,应理解,实际器件和层可能偏离图的矩形层描绘,且归因于例如保形沉积、蚀刻等制造工艺,可能包含角、表面或边缘、圆角等。可能存在未具体显示的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显示书和附图应视为显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进行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材料、物质组成、方法或工艺适宜于本公开的目标、精神和范围。所有这种修改都既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虽然已参考按特定次序进行的特定操作描述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教示的情况下组合、细分或重新排序这些操作以形成等效方法。因此,除非在本文中特定指示,否则操作的次序和分组并非限制性的。

Claims (203)

1.一种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具有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参考节点和主衬底,且包括: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主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和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所述主衬底的电位,所述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包括:
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电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和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电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主衬底通过所述参考节点电连接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且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电阻,且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电力/加载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阻高于所述第三电阻,且所述第二电阻高于所述第三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所述电位基本上等于接地电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源极端子;
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源极端子;且
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具有通过所述参考节点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接地的第二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参考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参考节点;且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所述参考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所述参考垫以充当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且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四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二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三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二S/D电极与所述第四S/D电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衬底电位管理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三电位稳定元件,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所述参考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且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电阻,且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阻高于所述第三电阻,且所述第二电阻高于所述第三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所述电位基本上等于接地电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源极端子;
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源极端子;且
所述第三电位元件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通过参考节点连接到接地的第二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和所述电阻器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参考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参考节点;和
电阻性元件,其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所述参考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所述参考垫以充当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四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二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三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二S/D电极与所述第四S/D电极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由与所述栅极结构相同的材料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一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S/D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第二耗散层内且图案化以形成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三导电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三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22.一种用于制造氮化物基切换器件的方法,其包括:
在衬底之上形成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将栅极半导体层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将栅电极层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且使所述栅极半导体层和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钝化层以覆盖所述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一些区,安置S/D电极层以覆盖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暴露区,且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且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接触的一个或多个S/D电极;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第二钝化层以覆盖所述S/D电极;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形成第一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第三钝化层以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
形成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的至少一个镓穿孔(TGV);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形成保护层且使所述保护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第一电力/负载垫、第二电力/负载垫和参考垫。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和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所述参考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所述参考垫以形成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和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使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下部钝化层;
在所述上部钝化层上形成第三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三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形成上部钝化层以覆盖所述电阻性元件和所述下部钝化层;和
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以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且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29.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30.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31.一种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具有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参考节点和主衬底,且包括: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主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和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所述主衬底的电位,所述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包括第一电位稳定元件,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具有电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主衬底通过所述参考节点电连接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且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阻高于所述第二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所述电位基本上等于接地电位。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源极端子;且
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具有通过所述参考节点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接地的第二端子。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参考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参考节点;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所述参考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且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38.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衬底电位管理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二电位稳定元件,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所述参考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且
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阻高于所述第二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所述电位基本上等于接地电位。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源极端子;且
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接地的第二端子。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和所述电阻器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参考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参考节点;和
电阻性元件,其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所述参考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44.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处。
45.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由与所述栅极结构相同的材料制成。
46.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一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S/D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47.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第二耗散层内且图案化以形成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三导电层。
48.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49.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三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50.一种用于制造氮化物基切换器件的方法,其包括:
在衬底之上形成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将栅极半导体层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将栅电极层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且使所述栅极半导体层和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钝化层以覆盖所述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一些区,安置S/D电极层以覆盖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暴露区,且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且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接触的一个或多个S/D电极;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第二钝化层以覆盖所述S/D电极;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形成第一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第三钝化层以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
形成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的至少一个镓穿孔(TGV);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形成保护层且使所述保护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第一电力/负载垫、第二电力/负载垫和参考垫。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所述参考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53.根据权利要求50或5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54.根据权利要求50或5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55.根据权利要求50或5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使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56.根据权利要求50或5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下部钝化层;
在所述上部钝化层上形成第三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三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形成上部钝化层以覆盖所述电阻性元件和所述下部钝化层;和
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以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且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57.根据权利要求50或5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58.根据权利要求50或5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参考垫。
59.一种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具有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主衬底,且包括: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和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所述主衬底的电位,所述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包括:
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电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电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第三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
其中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电阻,且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阻高于所述第三电阻且所述第二电阻高于所述第三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所述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低电平电压。
61.根据权利要求59或6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源极端子;且
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源极端子;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为非整流元件。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非整流元件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子。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和所述电阻器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电阻性元件,其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67.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四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二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三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二S/D电极与所述第四S/D电极之间。
68.根据权利要求64至6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处。
69.根据权利要求64至6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由与所述栅极结构相同的材料制成。
70.根据权利要求64至6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一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S/D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71.根据权利要求64至6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第二耗散层内且图案化以形成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三导电层。
72.根据权利要求64至6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73.根据权利要求64至6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三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7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为整流元件。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整流元件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负极端子。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二极管由整流晶体管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具有均连接到所述主衬底以充当所述二极管的所述正极端子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以充当所述二极管的所述负极端子的漏极端子。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和所述整流晶体管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和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五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四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79.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80.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四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二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三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二S/D电极与所述第四S/D电极之间。
81.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五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三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四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三S/D电极与所述第五S/D电极之间。
82.一种用于制造氮化物基切换器件的方法,其包括:
在衬底之上形成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将栅极半导体层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将栅电极层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且使所述栅极半导体层和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钝化层以覆盖所述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一些区,安置S/D电极层以覆盖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暴露区,且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且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接触的一个或多个S/D电极;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第二钝化层以覆盖所述S/D电极;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形成第一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第三钝化层以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
形成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的至少一个镓穿孔(TGV);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形成保护层且使所述保护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第一电力/负载垫和第二电力/负载垫。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和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和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85.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86.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87.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下部钝化层;
在所述上部钝化层上形成第三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三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形成上部钝化层以覆盖所述电阻性元件和所述下部钝化层;和
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以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且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88.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89.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90.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和整流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和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和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五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二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四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91.一种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具有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主衬底,且包括: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和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所述主衬底的电位,所述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包括:
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电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衬底端子;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且
其中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阻高于所述第二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所述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低电平电压。
93.根据权利要求91或9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源极端子。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非整流元件。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非整流元件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子。
96.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和所述电阻器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分别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一个或多个导电垫;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
电阻性元件,其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98.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99.根据权利要求96至9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处。
100.根据权利要求96至9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由与所述栅极结构相同的材料制成。
101.根据权利要求96至9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一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S/D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102.根据权利要求96至9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第二耗散层内且图案化以形成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三导电层。
103.根据权利要求96至9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04.根据权利要求96至9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三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05.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整流元件。
106.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整流元件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负极端子。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二极管由整流晶体管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具有均连接到所述主衬底以充当所述二极管的所述正极端子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和连接到控制节点以充当所述二极管的所述负极端子的漏极端子。
108.根据权利要求10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和所述整流晶体管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和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110.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111.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四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三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三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三S/D电极与所述第四S/D电极之间。
112.一种用于制造氮化物基切换器件的方法,其包括:
在衬底之上形成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将栅极半导体层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将栅电极层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且使所述栅极半导体层和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钝化层以覆盖所述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一些区,安置S/D电极层以覆盖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暴露区,且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且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接触的一个或多个S/D电极;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第二钝化层以覆盖所述S/D电极;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形成第一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第三钝化层以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
形成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的至少一个镓穿孔(TGV);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形成保护层且使所述保护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第一电力/负载垫和第二电力/负载垫。
113.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和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114.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15.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16.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17.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下部钝化层;
在所述上部钝化层上形成第三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三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形成上部钝化层以覆盖所述电阻性元件和所述下部钝化层;和
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以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且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18.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19.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20.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和整流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源极端子和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第一衬底耦合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121.一种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具有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主衬底,且包括: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和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所述主衬底的电位,所述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包括:
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
第三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且
其中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电阻,且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122.根据权利要求12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阻高于所述第三电阻,且所述第二电阻高于所述第三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所述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低电平电压。
123.根据权利要求121或12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一整流元件;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二整流元件;且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为非整流元件。
12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为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负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
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为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负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且
所述非整流元件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子。
125.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二极管由第一整流晶体管形成,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具有均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
所述第二二极管由第二整流晶体管形成,所述第二整流晶体管具有均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
126.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所述第二整流晶体管和所述电阻器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电阻性元件,其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第二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二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二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127.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128.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129.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四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二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三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二S/D电极与所述第四S/D电极之间。
130.根据权利要求126至12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处。
131.根据权利要求126至12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由与所述栅极结构相同的材料制成。
132.根据权利要求126至12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一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S/D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133.根据权利要求126至12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第二耗散层内且图案化以形成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三导电层。
134.根据权利要求126至12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35.根据权利要求126至12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三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36.根据权利要求121或12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一非整流元件;
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第二非整流元件;且
所述第三电位稳定元件为整流元件。
137.根据权利要求136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非整流元件为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端子;
所述第一非整流元件为第二电阻器,所述第二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端子;且
所述整流元件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具有连接到所述衬底的正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负极端子。
138.根据权利要求13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二极管由整流晶体管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具有均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漏极端子。
139.根据权利要求13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二电阻器和所述整流晶体管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第一电阻性元件,其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第一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一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和
第二电阻性元件,其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第二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第二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140.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141.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四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四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142.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处。
143.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由与所述栅极结构相同的材料制成。
144.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S/D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145.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内且图案化以形成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三导电层。
146.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47.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1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三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48.一种用于制造氮化物基切换器件的方法,其包括:
在衬底之上形成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将栅极半导体层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将栅电极层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且使所述栅极半导体层和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钝化层以覆盖所述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一些区,安置S/D电极层以覆盖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暴露区,且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且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接触的一个或多个S/D电极;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第二钝化层以覆盖所述S/D电极;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形成第一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第三钝化层以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
形成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的至少一个镓穿孔(TGV);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形成保护层且使所述保护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第一电力/负载垫和第二电力/负载垫。
149.根据权利要求14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第一整流晶体管和第二整流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和所述第二整流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二整流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三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二整流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150.根据权利要求14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51.根据权利要求14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52.根据权利要求14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53.根据权利要求14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下部钝化层;
在所述上部钝化层上形成第三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三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形成上部钝化层以覆盖所述电阻性元件和所述下部钝化层;和
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以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且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54.根据权利要求14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55.根据权利要求14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56.根据权利要求14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和整流晶体管: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157.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图案化以形成第一电阻性元件和第二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158.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
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第一电阻性元件和第二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159.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
使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第一电阻性元件和第二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160.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下部钝化层;
在所述上部钝化层上形成第三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三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第一电阻性元件和第二电阻性元件;
形成上部钝化层以覆盖所述电阻性元件和所述下部钝化层;和
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以: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161.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第一电阻性元件和第二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162.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
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第一电阻性元件和第二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
将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163.一种具有衬底电位管理能力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具有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第二电力/负载节点和主衬底,且包括:
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一栅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主衬底端子;和
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其配置成用于管理所述主衬底的电位,所述衬底电位管理电路包括:
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传导端子和电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传导端子;和
第二电位稳定元件,其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传导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二传导端子;且
其中当将高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具有低于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的电位中的较低一个。
164.根据权利要求163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当将低电平电压施加到所述控制节点时,所述第一电阻高于所述第二电阻,使得所述主衬底的所述电位基本上等于所述低电平电压。
165.根据权利要求163或16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整流元件且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非整流元件。
166.根据权利要求165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整流元件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负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且
所述非整流元件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子。
167.根据权利要求166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二极管由整流晶体管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具有均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漏极端子。
168.根据权利要求16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整流晶体管和所述电阻器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电阻性元件,其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和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且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169.根据权利要求16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170.根据权利要求16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171.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7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处。
172.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7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由与所述栅极结构相同的材料制成。
173.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7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一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S/D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174.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7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第二耗散层内且图案化以形成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三导电层。
175.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7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76.根据权利要求168至17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第三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77.根据权利要求163或164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位稳定元件为非整流元件且所述第二电位稳定元件为整流元件。
178.根据权利要求177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非整流元件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第二端子;且
所述整流元件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具有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正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负极端子。
179.根据权利要求178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二极管由整流晶体管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具有均连接到所述主衬底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和连接到所述控制节点的漏极端子。
180.根据权利要求179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所述电阻器和所述整流晶体管集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包括:
衬底;
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衬底上方;
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带隙的带隙;
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方,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各自包含栅极半导体层和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层;
第一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
一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
第二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且覆盖所述S/D电极;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
第一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迹线;
第三钝化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
至少一个镓穿孔(TGV),其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
第二导电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且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迹线;和
保护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控制节点;第一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一电力/负载节点;和第二电力/负载垫,其配置成充当所述第二电力/负载节点;
电阻性元件,其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S/D电极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第二源极/漏极端子;
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漏极端子;且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充当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所述主栅极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其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充当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端子。
181.根据权利要求18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一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S/D电极与所述第二S/D电极之间。
182.根据权利要求180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
所述第三S/D电极邻近于所述第四S/D电极定位;且
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定位在所述第四S/D电极与所述第三S/D电极之间。
183.根据权利要求180至18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处。
184.根据权利要求180至18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由与所述栅极结构相同的材料制成。
185.根据权利要求180至18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一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S/D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186.根据权利要求180至18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进一步包括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内且图案化以形成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三导电层。
187.根据权利要求180至18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88.根据权利要求180至182所述的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其中所述电阻性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三耗散层上,且由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相同的材料制成。
189.一种用于制造氮化物基切换器件的方法,其包括:
在衬底之上形成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
将栅极半导体层安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且将栅电极层安置在所述栅极半导体层上,且使所述栅极半导体层和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钝化层以覆盖所述栅极结构;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一些区,安置S/D电极层以覆盖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的暴露区,且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穿透所述第一钝化层且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基半导体层接触的一个或多个S/D电极;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第二钝化层以覆盖所述S/D电极;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通孔;
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上形成第一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第三钝化层以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通孔;
形成从所述第二导电层纵向延伸且穿透到所述衬底中的至少一个镓穿孔(TGV);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图案化导电迹线;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形成保护层且使所述保护层图案化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以暴露一个或多个导电垫,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垫包含控制垫、第一电力/负载垫和第二电力/负载垫。
190.根据权利要求18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和整流晶体管:
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和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191.根据权利要求19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92.根据权利要求19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93.根据权利要求19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94.根据权利要求19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下部钝化层;
在所述上部钝化层上形成第三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三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形成上部钝化层以覆盖所述电阻性元件和所述下部钝化层;和
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以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且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95.根据权利要求19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96.根据权利要求19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
197.根据权利要求18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和整流晶体管:将至少一个第一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一S/D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二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力/负载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第二S/D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三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四S/D电极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将至少一个第一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垫以形成所述氮化物基双侧晶体管的主栅极端子;和
将至少一个第二栅极结构电连接到所述衬底以形成所述第一整流晶体管的栅极端子。
198.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氮化物基半导体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199.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S/D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200.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栅电极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201.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下部钝化层;
在所述上部钝化层上形成第三导电层且使所述第三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形成上部钝化层以覆盖所述电阻性元件和所述下部钝化层;
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三导电通孔以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且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202.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203.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构造电阻器:
使所述第二导电层图案化以形成电阻性元件;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负载垫;和
将所述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电连接到所述衬底。
CN202180004407.XA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402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5771.XA CN115117055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90384.6A CN115548014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90381.2A CN115863335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84000.XA CN115831962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90293.2A CN115799253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95865 WO2022246658A1 (en) 2021-05-25 2021-05-25 Nitride-based semiconductor bidirectional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0381.2A Division CN115863335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90384.6A Division CN115548014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84000.XA Division CN115831962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0425771.XA Division CN115117055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90293.2A Division CN115799253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2434A true CN114402434A (zh) 2022-04-26
CN114402434B CN114402434B (zh) 2023-04-28

Family

ID=81229172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0384.6A Active CN115548014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84000.XA Active CN115831962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180004407.XA Active CN114402434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0425771.XA Active CN115117055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90381.2A Active CN115863335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90293.2A Active CN115799253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0384.6A Active CN115548014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84000.XA Active CN115831962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5771.XA Active CN115117055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半导体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90381.2A Active CN115863335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90293.2A Active CN115799253B (zh) 2021-05-25 2021-05-25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6) US12125844B2 (zh)
EP (1) EP4115449A4 (zh)
JP (1) JP2024527171A (zh)
KR (1) KR20240053079A (zh)
CN (6) CN115548014B (zh)
TW (6) TWI809698B (zh)
WO (1) WO20222466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9379A (zh) * 2022-08-25 2023-03-07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晶片级动态导通电阻监测能力的氮化物基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8014B (zh) * 2021-05-25 2023-12-29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3421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Manabu Yanagihara Bidirectional switch and method for driving bidirectional switch
US20090159925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Sanken Electric Co., Ltd. Bidirectional electronic switch
US20110305054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Yamagiwa Hiroto Bi-directional switch, alternating-current two-wire switch, switching power source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bi-directional switch
CN104241282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德州仪器公司 双向氮化镓开关及其形成方法
US20150263100A1 (en) * 2014-03-17 2015-09-1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Operational gallium nitride devices
US20170103978A1 (en) * 2015-10-13 2017-04-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witch Circui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US20190006499A1 (en) * 2016-03-15 2019-01-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switch
CN109427772A (zh) * 2017-08-22 2019-03-05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用于衬底电位稳定化的具有无源电网络的双向开关
US20190326280A1 (en) * 2018-04-23 2019-10-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Bidirectional Switch and Discharge Circuit
US20200357907A1 (en) * 2019-05-07 2020-11-12 Cambridge Gan Devices Limited Iii-v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integrated protection func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0336B2 (ja) * 1999-05-27 2009-05-27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US6936898B2 (en) * 2002-12-31 2005-08-30 Transmeta Corporation Diagonal deep well region for routing body-bias voltage for MOSFETS in surface well regions
US7550781B2 (en) * 2004-02-12 2009-06-23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III-nitride power devices
US7426128B2 (en) 2005-07-11 2008-09-16 Sandisk 3D Llc Switchable resistive memory with opposite polarity write pulses
WO2007035862A2 (en) * 2005-09-21 2007-03-29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package
JP2008235625A (ja) * 2007-03-22 2008-10-02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
US7737501B2 (en) 2007-07-11 2010-06-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nFET SRAM with asymmetric g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JP4874887B2 (ja) * 2007-07-20 2012-02-15 株式会社東芝 高周波半導体スイッチ装置
JPWO2011064955A1 (ja) 2009-11-30 2013-04-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双方向スイッチ
JP2011182591A (ja) 2010-03-02 2011-09-15 Panasonic Corp 半導体装置
US9130026B2 (en) * 2013-09-03 2015-09-0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Crystalline layer for passivation of III-N surface
US9425301B2 (en) * 2014-04-30 2016-08-2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idewall passivation for HEMT devices
US9356017B1 (en) * 2015-02-05 2016-05-3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witch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DE102015117394B4 (de) * 2015-10-13 2020-06-1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Halbleiterbauelement
US9837522B2 (en) 2015-11-02 2017-12-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III-nitride bidirectional device
US20180076310A1 (en) 2016-08-23 2018-03-15 David Sheridan Asymmetrical blocking bidirectional gallium nitride switch
EP3343763B1 (en) * 2016-12-29 2019-11-06 GN Hearing A/S Output driver comprising mos switches with adjustable back gate biasing
US11112436B2 (en) 2018-03-26 2021-09-07 Analog Devices International Unlimited Company Spark gap structures for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ical overstress events
CN109817710A (zh) 2018-12-29 2019-05-28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US11810971B2 (en) 2019-03-21 2023-11-07 Transphorm Technology, Inc. Integrated design for III-Nitride devices
CN112490243B (zh) * 2019-09-12 2023-09-12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半导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WO2021072700A1 (en) * 2019-10-17 2021-04-22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with backside isolation structures
US20220392925A1 (en) 2019-11-15 2022-12-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KR20220143061A (ko) 2020-02-21 2022-10-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축전 장치, 전지 제어 회로, 전자 부품, 차량, 및 전자 기기
CN112154542B (zh) * 2020-04-29 2023-12-08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875019B (zh) * 2020-04-30 2024-07-02 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US12040368B2 (en) 2020-11-30 2024-07-16 Innoscience (su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5954384A (zh) * 2020-12-18 2023-04-11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
CN112789732B (zh) * 2020-12-25 2022-08-16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50898A (zh) * 2021-01-07 2021-05-04 王琮 基于氮化镓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5548014B (zh) 2021-05-25 2023-12-29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氮化物基双向切换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3421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Manabu Yanagihara Bidirectional switch and method for driving bidirectional switch
US20090159925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Sanken Electric Co., Ltd. Bidirectional electronic switch
US20110305054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Yamagiwa Hiroto Bi-directional switch, alternating-current two-wire switch, switching power source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bi-directional switch
CN104241282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德州仪器公司 双向氮化镓开关及其形成方法
US20150263100A1 (en) * 2014-03-17 2015-09-1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Operational gallium nitride devices
US20170103978A1 (en) * 2015-10-13 2017-04-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witch Circui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US20190006499A1 (en) * 2016-03-15 2019-01-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switch
CN109427772A (zh) * 2017-08-22 2019-03-05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用于衬底电位稳定化的具有无源电网络的双向开关
US20190326280A1 (en) * 2018-04-23 2019-10-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Bidirectional Switch and Discharge Circuit
US20200357907A1 (en) * 2019-05-07 2020-11-12 Cambridge Gan Devices Limited Iii-v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integrated protection function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9379A (zh) * 2022-08-25 2023-03-07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晶片级动态导通电阻监测能力的氮化物基电子装置
WO2024040516A1 (en) * 2022-08-25 2024-02-29 Innoscience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Nitride-base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wafer-level dynamic on-resistance monitoring capability
CN115769379B (zh) * 2022-08-25 2024-03-08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晶片级动态导通电阻监测能力的氮化物基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69479A1 (en) 2023-11-16
TWI809697B (zh) 2023-07-21
TW202247291A (zh) 2022-12-01
TWI823247B (zh) 2023-11-21
TWI813163B (zh) 2023-08-21
EP4115449A1 (en) 2023-01-11
TW202312431A (zh) 2023-03-16
CN115548014A (zh) 2022-12-30
TWI813162B (zh) 2023-08-21
CN115117055B (zh) 2023-12-05
WO2022246658A1 (en) 2022-12-01
TW202312430A (zh) 2023-03-16
CN115799253A (zh) 2023-03-14
US12062653B2 (en) 2024-08-13
TW202247607A (zh) 2022-12-01
TW202312433A (zh) 2023-03-16
US20220384425A1 (en) 2022-12-01
CN115863335B (zh) 2023-12-22
TWI833163B (zh) 2024-02-21
US12074159B2 (en) 2024-08-27
CN115548014B (zh) 2023-12-29
CN115799253B (zh) 2024-01-02
CN114402434B (zh) 2023-04-28
US20220384423A1 (en) 2022-12-01
CN115117055A (zh) 2022-09-27
CN115863335A (zh) 2023-03-28
TWI809698B (zh) 2023-07-21
KR20240053079A (ko) 2024-04-23
US12087763B2 (en) 2024-09-10
CN115831962B (zh) 2023-12-22
US20220385203A1 (en) 2022-12-01
US20220384424A1 (en) 2022-12-01
TW202312432A (zh) 2023-03-16
JP2024527171A (ja) 2024-07-22
CN115831962A (zh) 2023-03-21
US20220384418A1 (en) 2022-12-01
EP4115449A4 (en) 2023-08-02
US12125844B2 (en) 202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9697B (zh) 氮化物基半導體雙向切換器件和其製造方法
CN114127951A (zh) 氮化物基半导体装置以及制造其的方法
CN115799254A (zh) 用于与电池保护控制器一起工作的氮化物基双向开关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4556561A (zh) 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ic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WO2023065284A1 (en) Nitride-base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4103252A1 (en) Nitride-based semiconductor ic chi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4040516A1 (en) Nitride-base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wafer-level dynamic on-resistance monitoring capability
WO2024040514A1 (en) Nitride-base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97080A (zh) 氮化物基多通道开关半导体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117999656A (zh) 氮化物基半导体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