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2150B - 座椅靠背按摩机构 - Google Patents

座椅靠背按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2150B
CN114392150B CN202210061452.5A CN202210061452A CN114392150B CN 114392150 B CN114392150 B CN 114392150B CN 202210061452 A CN202210061452 A CN 202210061452A CN 114392150 B CN114392150 B CN 114392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assembly
massage
sliding assembl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14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92150A (zh
Inventor
周安明
熊丁
张立禹
孙继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le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Shanghai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Noble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Shanghai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le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Shanghai Branch filed Critical Noble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Shanghai Branch
Publication of CN114392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2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92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2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64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靠背骨架上的滑动基础,以及依次滑动设在滑动基础上的第一滑动总成、第二滑动总成和第三滑动总成,第一滑动总成和滑动基础之间设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三滑动总成和滑动基础之间设有第二驱动组件,第二滑动总成中铰接有带按摩头的按摩组件,第一滑动总成和按摩组件之间铰接有联动组件,第二滑动总成和第三滑动总成之间设有连接组件,在第一滑动总成或第三滑动总成滑动时,联动组件可驱使按摩组件翻转,在第三滑动总成滑动时,连接组件可带动第二滑动总成同步滑动。本发明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使得按摩头能够翻转不同高度,且也能沿着滑动基础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多种模式的按摩,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座椅靠背按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靠背按摩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靠背按摩形式主要有气袋式和机械式按摩两种。其中,气袋式按摩是基于空气泵和气阀电控模块,按照气阀电控模块上程序设置的时序控制逻辑,通过空气泵把环境空气沿气管以一定压强压入固定在汽车座椅靠背泡沫A面(汽车座椅泡沫与蒙皮相接触的一面)或B面(汽车座椅泡沫与骨架相接触的一面)的若干气袋中,利用气袋的鼓起和落下实现气动按压式按摩效果。机械式按摩是利用安装在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上的电动传动机构挤压靠背泡沫B面并上、下滑动,进而实现机械按压式按摩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专业按摩椅在按摩模式和强度方面要比汽车座椅靠背气袋式(或机械式)按摩优秀一些,但专业按摩椅相应按摩机构都比较大,很难在汽车座椅靠背有限空间内布置,且也很难保证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另外,现有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使用过程中,在面临整车碰撞时,按摩头无法溃退,而给使用者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座椅靠背按摩机构,以具有较好的按摩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靠背骨架上的滑动基础,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基础上的第一滑动总成、第二滑动总成和第三滑动总成,且所述第二滑动总成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总成与所述第三滑动总成之间;
所述第一滑动总成和所述滑动基础之间设有使所述第一滑动总成沿所述滑动基础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三滑动总成和所述滑动基础之间设有使所述第三滑动总成沿所述滑动基础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总成中设有带按摩头的按摩组件,且所述按摩组件铰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总成中;
所述第一滑动总成和所述按摩组件之间铰接有联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总成和所述第三滑动总成之间设有连接组件,且所述联动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总成和/或所述第三滑动总成滑动时,驱使所述按摩组件进行翻转,所述连接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三滑动总成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总成同步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基础包括设置在所述靠背骨架上的导向杆和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平行于所述导向杆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动总成、所述第二滑动总成和所述第三滑动总成均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总成和所述同步带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总成和所述同步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总成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的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的滑动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与所述同步带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滑动总成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的第三滑动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总成和/或所述第三滑动总成中设有对所述同步带进行涨紧的涨紧轮;和/或,所述第一滑动总成和/或所述第三滑动总成中设有对所述同步带进行导向的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总成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的第二滑动座,所述按摩组件包括通过轴杆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的按摩电机,所述按摩头连接在所述按摩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按摩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连接套,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总成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铰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轴杆上,另一端呈勾状并与所述第三滑动总成中的连接销勾连在一起,且在所述第二滑动座和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保持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销的勾连。
进一步的,所述轴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的安装孔中,所述安装孔为沿所述靠背骨架前后方向布置的长条孔,并在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位于所述轴杆后方的弹性支撑块,且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还设有位于所述连接杆一侧的限位销,在所述轴杆压迫所述弹性支撑块时,所述连接杆被所述限位销限位,而能够脱离与所述连接销的勾连。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基础限定出的滑动方向为所述靠背骨架的高度方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通过滑动设置在滑动基础上的第一滑动总成、第二滑动总成及第三滑动总成,以及设置的联动组件和连接组件,使得在第一滑动总成或第三滑动总成滑动时,联动组件能够驱使第二滑动总成中具有按摩头的按摩组件进行翻转,并且在第三滑动总成滑动时,连接组件能够带动第二滑动总成同步滑动,也即是使得按摩头能够翻转不同高度,且也能够沿着滑动基础移动,由此可使得按摩头可以实现诸如按压或压按摩等多种模式的按摩,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此外,滑动基础采用设置在靠背骨架上的导向杆和同步带,具有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及便于布置的特点。通过设置的涨紧轮,可以使得同步带涨紧而利于提升同步带和同步轮的啮合效果,进而有利于第一滑动总成和第二滑动总成的顺利移动。而设置的导向轮,能够对同步带进行导向,使得同步轮能够较好地与同步带啮合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滑动总成和第三滑动总成滑动的精准性。
另外,通过设置的按摩电机,可使得按摩头能够实现旋转功能,能够对使用进行揉压按摩。而设置的连接杆及弹簧,通过连接杆与连接销勾连连接,以及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可使得第二滑动总成与第三滑动总成较好地连接于一起,利于第二滑动总成与第三滑动总成的同步运动。
与此同时,通过设置在轴杆后方的弹性支撑块,可在发生汽车碰撞,驾乘人员挤压正在工作的按摩头时,弹性支撑块被压缩,使得轴杆能够向后移动,由此可在限位销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杆的一端脱离与连接销的勾连,也即使得第二滑动总成与第三滑动总成解除连接,以使按摩头随第二滑动总成的滑动溃缩复位,从而能够避免按摩头对驾乘人员造成伤害,保证按摩机构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使用状态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使用状态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按摩头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滑动总成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滑动总成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滑动总成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滑动总成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滑动总成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滑动总成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三滑动总成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三滑动总成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处于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处于脱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向杆;101、主体;102、第一连接端;103、第二连接端;
2、同步带;201、同步轮;
3、第一滑动总成;31、第一滑动座;32、联动杆;33、安装支架;34、导向轮;3201、第一铰接端;3202、第二铰接端;3301、涨紧轮;
4、第二滑动总成;41、第二滑动座;42、弹簧;43、连接杆;44、轴杆;45、连接套;46、弹性支撑块;4101、安装孔;4102、限位销;4103、限位孔;
5、第三滑动总成;51、第三滑动座;52、连接销;5101、容纳槽;
10、靠背骨架;1001、靠背上横梁;1002、靠背下横梁;
20、滑动电机;2001、输出轴体;30、按摩电机;3001、输出轴;3002、连接孔;100、按摩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座椅靠背按摩机构,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按摩头100翻转不同高度,并且能够沿着预定方向进行移动,而使得按摩头100能够实现多种模式的按摩,进而能够提高按摩效果。
如图1至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靠背骨架10上的滑动基础,以及设置在滑动基础上的第一滑动总成3、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滑动总成5,并且,第二滑动总成4位于第一滑动总成3与第三滑动总成5之间。
其中,第一滑动总成3和滑动基础之间设有使第一滑动总成3沿滑动基础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三滑动总成5和滑动基础之间设有使第三滑动总成5沿滑动基础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二滑动总成4中设有带按摩头100的按摩组件,且按摩组件铰接在第二滑动总成4中。
该座椅靠背按摩机构中,在第一滑动总成3和按摩组件之间铰接有联动组件,并且,在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滑动总成5之间设有连接组件。在第一滑动总成3或第三滑动总成5滑动时,或者在第一滑动总成3和第三滑动总成5同时滑动时,该联动组件能够驱使按摩组件进行翻转。而连接组件能够在第三滑动总成5滑动时,带动第二滑动总成4进行同步滑动。
如上结构中,通过依次滑动设置在滑动基础上的第一滑动总成3和第二滑动总成4及第三滑动总成5,以及设置的联动组件和连接组件,使得联动组件能够在第一滑动总成3和第三滑动总成5两者其一或者两者同时滑动时,驱使第二滑动总成4中具有按摩头100的按摩组件进行翻转,也即使得按摩头100能够进行翻转。并且,在第三滑动总成5滑动时,连接组件能够带动第二滑动总成4同步滑动,以实现按摩头100沿滑动基础的滑动,进而能够对使用者进行按压和压按摩。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形式,该座椅靠背按摩机构例如可为应用在汽车的座椅上,该座椅中的靠背具有靠背骨架10,该靠背骨架10上设有滑动基础,上述的第一滑动总成3、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滑动总成5依次滑动设于该滑动基础上。
此处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为汽车的座椅,当然,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也能够应用在其他交通工具,比如火车、飞机、轮船等中需要提供按摩功能的座椅上。
下面以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应用在汽车的座椅上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且需说明的是,下述中的前方和后方向具体分别指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和背离使用者的方向。
如图1所示,该座椅的靠背骨架10具有靠背上横梁1001和靠背下横梁1002,上述的滑动基础包括设置在靠背上横梁1001和靠背下横梁1002上的导向杆1和同步带2,同步带2平行于导向杆1设置。并且,第一滑动总成3、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滑动总成5均滑动设于导向杆1上,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滑动总成3和同步带2之间,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三滑动总成5和同步带2之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滑动基础限定出的滑动方向为靠背骨架10的高度方向,也即是导向杆1沿靠背骨架10的高度方向布置,使得第一滑动总成3、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滑动总成5也能够沿靠背骨架10的高度方向滑动。当然,滑动基础限定出的滑动方向除了为靠背骨架10的高度方向外,设置为靠背骨架10的其他方向比如宽度方向也是可以的。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导向杆1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该导向杆1整体结构上呈U形状,其可拆卸地连接在靠背骨架10上。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向杆1包括具有平行布置的两个竖直段的主体101,以及连接两个竖直段端部的连接段。其中,相对于与连接段连接的一端,两个竖直段的另一端构成第一连接端102,该第一连接端102呈弯曲钩状并对应插装于形成在靠背上横梁1001上的插装孔中。而连接段则构成第二连接端103,其卡装于形成在靠背下横梁1002的卡槽中。如此,使得导向杆1可拆卸固连在靠背骨架10上。
仍图1和图4所示,第一滑动总成3、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滑动总成5对应滑动于两个竖直段上,而同步带2平行于竖直段设置,并位于两个竖直段中间,并且,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滑动总成3和同步带2之间,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三滑动总成5和同步带2之间。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导向杆1,使得第一滑动总成3、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滑动总成5沿导向杆1的滑动更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杆1除了采用上述结构外,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例如其可采用连接在靠背上横梁1001和靠背下横梁1002上的一个竖直杆或是多个平行布置的竖直杆。另外,导向杆1上的第一连接端102和第二连接端103除了采用上述连接方式与靠背骨架10连接外,其还可采用螺接或其他方式与靠背骨架10可拆卸固连。
由图4结合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滑动总成3包括滑动设置在导向杆1上的第一滑动座31,而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座31上的滑动电机20,以及设置在滑动电机20的输出轴3001上的同步轮201,同步轮201与同步带2啮合传动。
具体的,第一滑动座31的两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杆1的两个竖直段上,如此使得第一滑动座31沿导向杆1滑动的更平稳。滑动电机20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动座31的一端,且滑动电机20上的输出轴体2001穿经第一滑动座31设置。而同步轮201则套设在输出轴体2001上,并能够随输出轴体2001的转动而转动。通过滑动电机20驱使同步轮201转动,使得同步轮201带动第一滑动座31沿同步带2的长度方向,也即沿靠背骨架10的高度方向进行移动。
为利于提升同步带2和同步轮201的啮合效果,本实施例中,参看图6和图8所示,在第一滑动座31上设有安装支架33,该安装支架33上设有对同步带2进行涨紧的涨紧轮3301,并且,安装支架33通过螺纹连接件螺接固定在第一滑动座31上。同时,为更好地引导同步带2,使得第一滑动总成3和第三滑动总成5滑动的更精准,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滑动座31上还设有对同步带2进行导向的导向轮34。
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滑动座31上设有供下述的联动杆32铰接的铰接孔,且第一滑动座31上还设有与该铰接孔连通的导向口,下述的联动杆32的第二铰接端3202经由导向口而滑入至铰接孔中,从而与第一滑动座31铰接连接。
由图4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三滑动总成5包括滑动设置在导向杆1上的第三滑动座51,具体的,第三滑动座51的两端也滑动设置在导向杆1的两个竖直段上,如此使得第三滑动座51沿导向杆1滑动的更平稳。另外,第三滑动座51上对应于按摩头100的位置形成有容纳槽5101,从而在按摩头100不使用时,能够收容在容纳槽5101中。此外,第三滑动座51上还设有供下述连接杆43勾连的连接销52,连接杆43的呈勾状的一端勾连在连接销52上,由此,实现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滑动总成5之间的连接及同步滑动。
而设置在第三滑动座51上的第二驱动组件,该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与第一驱动组件相同,也即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三滑动座51上的滑动电机20,以及设置在滑动电机20的输出轴3001上的同步轮201,同步轮201与同步带2啮合传动。在第三滑动座51上的滑动电机20的驱动下,使得同步轮201转动,并带动第三滑动座51沿靠背骨架10的高度方向移动。
并且,同样为利于提升同步带2和同步轮201的啮合效果,在第三滑动座51上也设有安装支架33,该安装支架33上设有对同步带2进行涨紧的涨紧轮3301。并且,安装支架33通过螺纹连接件螺接固定在第三滑动座51上。同样的,为更好地引导同步带2,使得第一滑动总成3和第三滑动总成5滑动的更精准,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滑动座51上也设有对同步带2进行导向的导向轮34。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涨紧轮3301和导向轮34除了同时均设置在第一滑动总成3和第三滑动总成5中外,还可使得涨紧轮3301仅设置在第一滑动总成3或第三滑动总成5中,同样的,导向轮34也可仅设置在第一滑动总成3和第三滑动总成5中,总体原则上,保证同步轮201与同步带2准确啮合以及能对同步带2进行导向便可。
由图4结合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滑动总成4包括滑动设置在导向杆1上的第二滑动座41,按摩组件包括通过轴杆44铰接设置在第二滑动座41上的按摩电机30,按摩头100连接在按摩电机30的输出轴3001的端部。
具体来说,第二滑动座41的两端同样也滑动设置在导向杆1的两个竖直段上,如此使得第二滑动座41沿导向杆1滑动的更平稳。为便于按摩组件的布置安装,在第二滑动座41上设有轴杆44。其中,该轴杆44具有横截面呈圆形的杆体,以及连接于杆体两端的横截面呈矩形的固定端。按摩电机30上间隔设有连接孔3002,轴杆44的杆体穿经连接孔3002,且两个固定端分别固连在第二滑动座41上的安装孔4101中。
需说明的是,轴杆44的杆体与连接孔3002之间为间隙配合,且在保证按摩电机30能够绕轴杆44顺利转动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间隙应设置的较小些,如此,可防止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异响,从而能够提升使用的舒适性。
而按摩组件除了包括设在轴杆44上的按摩电机30,以及连接在按摩电机30的输出轴3001端部上的按摩头100外,按摩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按摩电机30的输出轴3001上的连接套45,以利于为联动组件提供连接基础。
具体而言,继续参看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按摩电机30具有间距的两个输出轴3001,两个输出轴3001上分别套设有连接套45,且在两个输出轴3001的端部均固连有按摩头100,如此在按摩电机30的驱使下,两个按摩头100能够绕各自连接的输出轴3001的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按摩的揉压按摩。
此时,需说明的是,按摩头100的数量除了设置为两个外,当然,其也可设置为一个或其他多个,按摩头100的数量与按摩电机30输出轴3001的数量和按摩电机30的数量进行匹配设置。具体例如,按摩电机30可采用一个输出轴3001的结构,此时对应一个按摩电机30,按摩头100的数量则为一个,当按摩电机30采用两个输出轴3001的结构,此时对应一个按摩电机30,可设置两个按摩头100。并且,通过调整设在轴杆44上的按摩电机30的种类和数量,也可使得按摩头100设置为任意多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32,联动杆3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动总成3上,另一端与连接套45铰接相连。具体的,如图8中所示的,联动杆32具有第一铰接端3201和第二铰接端3202,且结合图9至图11所示,联动杆32的第一铰接端3201具有铰接孔,对应联动杆32上第一铰接端3201,连接套45也形成有铰接孔,联动杆32和连接套45通过穿设于两者上的铰接孔中的铰接轴连接于一起,如此在第一滑动总成3滑动时,联动杆32能够驱使连接套45也即按摩头100进行翻转。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联动杆32对应连接套45的数量设置有两个,这样使得按摩头100在翻转中受力更均匀,且按摩头100的翻转也较为平稳。
此外,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43,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连接杆43的一端铰接在轴杆44上,另一端呈勾状并与第三滑动总成5中的连接销52勾连在一起,且在第二滑动座41和连接杆43之间设有弹簧42,弹簧42用于保持连接杆43与连接销52的勾连。
具体的,连接杆4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轴杆44的杆体上,且连接杆43为设在按摩电机30两端的两个,而连接杆43上呈勾状的一端,具体勾连在第三总成中的连接销52上。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具体使用时,上述的弹簧42可优选采用拉簧,其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动座41上,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杆43上,如此,在拉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使得连接杆43与连接销52较好地保持勾连状态,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使得第二滑动总成4能够较好地与第三滑动总成5连接在一起,实现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总成的同步滑动。
当车辆发生碰撞或者按摩头100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为利于使用状态的按摩头100能够顺利溃缩复位,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滑动座41上的安装孔4101中设有弹性支撑块46。其中,如图11所示,该安装孔4101为沿靠背骨架10前后方向布置的长条孔,并且,在安装孔4101内,弹性支撑块46位于轴杆44的后方。同时,第二安装座上还设有位于连接杆43一侧的限位销4102,该限位销4102固定在第二滑动座41上的限位孔4103中。如此,在轴杆44压迫弹性支撑块46时,连接杆43被限位销4102限位,而能够脱离与连接销52的勾连。
如上结构中,通过设置在轴杆44后方的弹性支撑块46,使得按摩头100在使用过程中,比如在车辆发生碰撞而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弹性支撑块46在轴杆44的压迫下被压缩,使得轴杆44向后产生一定位移量,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由于第一滑动总成3在滑动电机20的驱动下,连接杆43驱使按摩头100翻转一定角度,而使得第一滑动总成3和第二滑动总成4之间形成有一定间距。此时,轴杆44向后移动,与轴杆44连接的连接杆43随轴杆44的移动和限位销4102的作用,以限位销4102为转动中心进行偏转,并带动连接杆43的呈勾状的一端脱离与连接销52的勾连,使得第二滑动总成4与第三滑动总成5解除连接而分离。
此时,随着较大外力作用的驱使,第二滑动总成4沿滑动基础脱离第三滑动总成5运动,并带动按摩头100向下翻转而顺利溃缩复位,也即使得按摩头100顺利处于收纳状态,进而能够避免按摩头100对使用者背部的冲击。而第三滑动总成5则在第二驱动组件作用下,能够沿滑动基础向第二滑动总成4靠拢复位,使得收纳状态的按摩头100收容至容纳槽5101中,从而达到最初的收纳使用状态。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杆43与连接销52两者脱离勾连后,可通过连接杆43与连接销52两者的再次勾连连接,使得按摩头100能够被重复使用。并且通过连接杆43与连接销52的再次脱离勾连,能够实现按摩头100的重复溃缩复位。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弹性支撑块46优选采用橡胶制成,当然其也可采用硅胶等具有一定弹性力的材质制成。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联动杆32和连接杆43的结构,使得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在整体结构上更加紧凑,且占用空间小,同时也利于在车辆座椅上的布置安装。
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通过其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按摩头100在前后不同高度位置及上下不同位置实现动态变化,且也能够实现旋转功能,从而使得按摩头100能够实现揉压、压、按压及溃缩四种模式。
具体的,通过第一滑动总成3中的滑动电机20驱动与之连接的同步轮201转动,使得该同步轮201在同步带2上滚动并带动第一滑块总成沿导向杆1向上移动,此时,联动杆32驱使第二滑动总成4中的按摩组件翻转至一定的角度,与此同时,按摩电机30也驱动按摩头100转动,如此可实现按摩头100的揉压模式。
为实现不同位置的揉压,可预先通过第三滑块总成中的滑动电机20驱动,使得第一滑块总成和第二滑块总成及第三滑块总成整体沿导向杆1滑动至预设位置,然后按上述操作即可实现不同位置的揉压。
通过第一滑动总成3中的滑动电机20驱动与之连接的同步轮201转动,使得该同步轮201在同步带2上滚动,并带动第一滑动总成3沿导向杆1向上移动,此时,联动杆32驱使第二滑动总成4中的按摩组件翻转至一定的角度,待按组件翻转至预定角度后第一滑动总成3中的滑动电机20停止。与此同时,按摩电机30驱动按摩头100转动,且第三滑动总成5中的滑动电机20驱动与之连接的同步轮201转动,使得第三滑动座51和第二滑动座41同步沿导向杆1上下往复移动,并也带动第一滑动总成3沿导向杆1上下往复移动,如此实现按摩头100的压模式。
通过第一滑动总成3中的滑动电机20驱动与之连接的同步轮201转动,使得该同步轮201在同步带2上滚动,并带动第一滑动总成3沿导向杆1向上移动,此时,联动杆32驱使第二滑动总成4中的按摩组件翻转至一定的角度,与此同时,按摩电机30也驱动按摩头100转动。并且通过第三滑动总成5中的滑动电机20驱动第三滑动座51和第二滑动座41沿导向杆1靠近第一滑动座31,接着,第一滑动总成3中的滑动电机20也驱动第一滑动座31沿导向杆1靠近第二滑动座41。然后第三滑动座51在与之对应的滑动电机20驱动下,向着远离第一滑动座31的方向移动,接着第一滑动座31再次朝着靠近第二滑动座41的方向移动。如此通过第一滑动座31、第二移动座和第三移动座的交替运动,可实现按摩头100的按压模式。
而按摩头100的溃缩模式,具体则是在上述使用状态下,按摩头100受到外部较大冲击力时,第三滑动座51的安装孔4101中的弹性支撑块46在轴杆44的压迫下被压缩,轴杆44向后发生一定的位移。而与轴杆44连接的连接杆43随轴杆44的移动和限位销4102的作用,以限位销4102为转动中心进行偏转,并带动连接杆43的呈勾状的一端脱离与连接销52的勾连,使得第二滑动总成4与第三滑动总成5解除连接而分离。于此同时,在外力按压下,按摩头100随第二滑动总成4沿导向杆1的滑动顺利复位至容纳槽5101中,由此实现按摩头100的溃缩。
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在具体使用时,通过第一滑动总成3中的滑动电机20和第二滑动总成4中的滑动电机20及按摩电机30的驱动配合,能够实现按摩头100在前后位置和高度位置动态变化以及按摩头100的旋转,从而使得按摩头100能够实现揉压、压、按压模式,且具有较好的按摩效果,同时,通过其结构设计也能够实现按摩头100的重复溃缩和重复使用,而能够在兼顾使用舒适性的同时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靠背骨架(10)上的滑动基础,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基础上的第一滑动总成(3)、第二滑动总成(4)和第三滑动总成(5),且所述第二滑动总成(4)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与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之间;
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和所述滑动基础之间设有使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沿所述滑动基础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和所述滑动基础之间设有使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沿所述滑动基础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总成(4)中设有带按摩头(100)的按摩组件,且所述按摩组件铰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总成(4)中;
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和所述按摩组件之间铰接有联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总成(4)和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之间设有连接组件,且所述联动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和/或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滑动时,驱使所述按摩组件进行翻转,所述连接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总成(4)同步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基础包括设置在所述靠背骨架(10)上的导向杆(1)和同步带(2),所述同步带(2)平行于所述导向杆(1)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所述第二滑动总成(4)和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均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杆(1)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和所述同步带(2)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和所述同步带(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1)上的第一滑动座(3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座(31)上的滑动电机(20),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电机(20)的输出轴(3001)上的同步轮(201),所述同步轮(201)与所述同步带(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1)上的第三滑动座(51),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和/或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中设有对所述同步带(2)进行涨紧的涨紧轮(3301);和/或,
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和/或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中设有对所述同步带(2)进行导向的导向轮(3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总成(4)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1)上的第二滑动座(41),所述按摩组件包括通过轴杆(44)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座(41)上的按摩电机(30),所述按摩头(100)连接在所述按摩电机(30)的输出轴(3001)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按摩电机(30)的输出轴(3001)上的连接套(45),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32),所述联动杆(3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总成(3)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45)铰接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轴杆(44)上,另一端呈勾状并与所述第三滑动总成(5)中的连接销(52)勾连在一起,且在所述第二滑动座(41)和所述连接杆(43)之间设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用于保持所述连接杆(43)与所述连接销(52)的勾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杆(44)穿设在所述第二滑动座(41)上的安装孔(4101)中,所述安装孔(4101)为沿所述靠背骨架(10)前后方向布置的长条孔,并在所述安装孔(4101)内设有位于所述轴杆(44)后方的弹性支撑块(46),且所述第二滑动座(4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连接杆(43)一侧的限位销(4102),在所述轴杆(44)压迫所述弹性支撑块(46)时,所述连接杆(43)被所述限位销(4102)限位,而能够脱离与所述连接销(52)的勾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基础限定出的滑动方向为所述靠背骨架(10)的高度方向。
CN202210061452.5A 2022-01-17 2022-01-19 座椅靠背按摩机构 Active CN114392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09228 2022-01-17
CN202210050922 2022-0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2150A CN114392150A (zh) 2022-04-26
CN114392150B true CN114392150B (zh) 2023-11-28

Family

ID=81231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1452.5A Active CN114392150B (zh) 2022-01-17 2022-01-19 座椅靠背按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2150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0765Y (zh) * 2008-09-28 2009-06-24 高本法 按摩椅按摩装置
CN201480659U (zh) * 2009-08-06 2010-05-26 厦门蒙发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揉捏按摩机芯
DE102011010208A1 (de) * 2011-02-03 2011-10-06 Daimler Ag Sitzanlage, insbesondere Fahrersitz, für einen Kraftwagen
JP2012147839A (ja) * 2011-01-17 2012-08-09 Daito Denki Kogyo Kk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に備えられた背揉み装置、及びこの背揉み装置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103442941A (zh) * 2011-03-28 2013-12-11 约翰逊控股公司 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特别是车辆座椅
CN203637625U (zh) * 2013-12-24 2014-06-11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驾驶员座椅背部按摩装置
CN105459863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广州知途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智能车载护枕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20824A (zh) * 2014-10-17 2016-04-2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CN205292346U (zh) * 2015-12-31 2016-06-08 广州知途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智能车载护枕
JP2017153733A (ja) * 2016-03-02 2017-09-07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機構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206589734U (zh) * 2016-12-31 2017-10-27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溃缩吸能结构的汽车座椅
CN108814922A (zh) * 2018-06-27 2018-11-16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椅
CN110614942A (zh) * 2019-09-24 2019-12-27 郝骞 一种具有蓄能缓冲结构的汽车梁椅装置
CN211844173U (zh) * 2020-03-25 2020-11-03 深圳南北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按摩头枕
CN112572257A (zh) * 2020-12-05 2021-03-3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可翻转式按摩机构
CN214647798U (zh) * 2021-04-07 2021-11-09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腰部及背部全覆盖的车用按摩座椅
CN214874377U (zh) * 2021-06-25 2021-11-26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按摩座椅
CN215097186U (zh) * 2021-06-25 2021-12-10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可收藏安全按摩椅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0765Y (zh) * 2008-09-28 2009-06-24 高本法 按摩椅按摩装置
CN201480659U (zh) * 2009-08-06 2010-05-26 厦门蒙发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揉捏按摩机芯
JP2012147839A (ja) * 2011-01-17 2012-08-09 Daito Denki Kogyo Kk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に備えられた背揉み装置、及びこの背揉み装置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DE102011010208A1 (de) * 2011-02-03 2011-10-06 Daimler Ag Sitzanlage, insbesondere Fahrersitz, für einen Kraftwagen
CN103442941A (zh) * 2011-03-28 2013-12-11 约翰逊控股公司 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特别是车辆座椅
CN203637625U (zh) * 2013-12-24 2014-06-11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驾驶员座椅背部按摩装置
CN105520824A (zh) * 2014-10-17 2016-04-2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CN205292346U (zh) * 2015-12-31 2016-06-08 广州知途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智能车载护枕
CN105459863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广州知途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智能车载护枕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153733A (ja) * 2016-03-02 2017-09-07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機構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206589734U (zh) * 2016-12-31 2017-10-27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溃缩吸能结构的汽车座椅
CN108814922A (zh) * 2018-06-27 2018-11-16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椅
CN110614942A (zh) * 2019-09-24 2019-12-27 郝骞 一种具有蓄能缓冲结构的汽车梁椅装置
CN211844173U (zh) * 2020-03-25 2020-11-03 深圳南北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按摩头枕
CN112572257A (zh) * 2020-12-05 2021-03-3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可翻转式按摩机构
CN214647798U (zh) * 2021-04-07 2021-11-09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腰部及背部全覆盖的车用按摩座椅
CN214874377U (zh) * 2021-06-25 2021-11-26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按摩座椅
CN215097186U (zh) * 2021-06-25 2021-12-10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可收藏安全按摩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2150A (zh)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21694B2 (en) Seat with pneumatic headrest and thigh adjustment
CN107031463B (zh) 可调整的上部座椅靠背模块
US7264310B2 (en) Adjustable side bolsters
JP4922166B2 (ja) 調節可能な側部チークを有している自動車用座席
US8608243B2 (en) Vehicle seat
KR101585850B1 (ko) 파워 헤드레스트 장치
KR101034310B1 (ko)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CN107020991B (zh) 集成的独立大腿支撑件
CN108608909B (zh) 汽车座椅头枕
CN114392150B (zh) 座椅靠背按摩机构
CN113306468A (zh) 一种头枕支架的滑动锁定机构以及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KR200476827Y1 (ko)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CN214189413U (zh) 一种四向调节汽车头枕骨架
CN215097186U (zh) 一种车用可收藏安全按摩椅
CN101472507A (zh) 头枕释放机构
WO2008072728A1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213799373U (zh) 汽车护枕的安装支架
CN218198018U (zh) 一种内置式汽车安全座椅总成
CN220720887U (zh) 座椅头枕及车辆
CN215663076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isofix装置
CN215621555U (zh) 车辆的座椅安全装置及车辆
CN114789683B (zh) 安全座椅及其底座
CN114906030B (zh) 一种车载桌板组件及其与车载屏幕的控制方法
CN210540078U (zh) 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
CN214028337U (zh) 可变腰靠的汽车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