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2507A - 头枕释放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头枕释放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2507A
CN101472507A CNA2007800224975A CN200780022497A CN101472507A CN 101472507 A CN101472507 A CN 101472507A CN A2007800224975 A CNA2007800224975 A CN A2007800224975A CN 200780022497 A CN200780022497 A CN 200780022497A CN 101472507 A CN101472507 A CN 101472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bao
pauses
headrest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24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J·麦克米伦
R·科尔佳
S·瑟托赛
J·戈博
L·D·詹曾
H·布伦代亚
I·罗斯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ukra of North America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ukra of North Americ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ukra of North America Ltd filed Critical Schukra of North Americ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72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2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移动例如用在车辆内的座椅中的头枕的自动头枕致动系统。一种实施方式是当座椅向前折叠时将头枕(20)移动到向前折叠位置,从而允许座椅获得水平位置。鲍顿缆索(50)被设置成,当座椅从竖直位置运动时自动地实现头枕折叠。第二种实施方式为,当有力施加到腰靠托篮(220)时,例如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将头枕移向乘员头部。鲍顿缆索和致动器(224)操作性地连接腰靠托篮和头枕。第三种实施方式为,当有巨大的载荷施加到填充有流体的腰靠囊袋(920)时将头枕移向乘员头部。压力经互连流体通道(924)传递到头枕致动器。

Description

头枕释放机构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2月16日提交的临时申请No.60/890,451和2006年6月16日提交的临时申请No.60/805,016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枕,更具体地涉及致动头枕。
背景技术
当前,许多头枕由于包括舒适、便利和安全在内的各种原因而上下移动和前后转动。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者必须通过按下按钮或按压开关来手动地将头枕移动到期望位置。在很多情况下,希望将头枕自动地致动到期望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将头枕致动到期望位置。所公开的系统可将作用在座椅主体上的力传递到头枕。所传递的力被用于将头枕致动到期望位置。
从下文提供的详细说明中可清楚看到本发明的其它应用领域。应当理解,尽管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所述详细说明和具体示例仅用于例述的目的并且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从详细说明和附图中可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缆索终端的后透视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后透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固定点的后透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替换固定点的后透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缆索终端的特写的后透视图;
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底透视图;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后透视图;
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13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14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处于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15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16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移除了托篮的前透视图;
图17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18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19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处于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20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21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的扭簧的特写透视图;
图22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23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24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25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处于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26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27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侧透视图;
图28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凸轮的侧透视图;
图29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的处于头枕致动位置的凸轮的侧透视图;
图30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31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后透视图;
图32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滑动件和壳体的后透视图;
图33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铰接线丝、撑脚架线丝(kickstand wire)和壳体的侧透视图。
图34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35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后透视图;
图36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处于非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37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处于头枕致动位置的侧透视图;
图38示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实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绝非限制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
根据下面给出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力被施加于座椅主体24或座椅主体24内的某一位置,并且被传递到头枕20。被传递的力优选地致动头枕20,使之移动到对座椅的使用者或乘员有利的位置。
根据图1-6中示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头枕20连接到壳体22。该壳体可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到座椅主体24。头枕鲍顿缆索(Bowden cable)50与第一软垫鲍顿缆索28和第二软垫鲍顿缆索30一起连接到缆索终端26的一侧。折叠座椅鲍顿缆索32连接到缆索终端26的另一侧。
缆索终端26内优选地设有接线板(未示出)。连接到缆索终端26的四条鲍顿缆索28、30、32、50中的每一条都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线板的孔中的接线插头(未示出)。接线板可设置有轨道,该轨道与缆索终端26内的轨道相配以便在缆索终端26内纵向行进。所述接线板优选地在缆索终端内具有三十五(35)毫米的纵向行程。
折叠座椅鲍顿缆索32在另一端终止于固定点34。应认识到,固定点34可设置在座椅主体24的背部外侧的多个点处。固定点34被选择成使得当座椅主体24的背部从竖直位置枢转至折叠的水平位置时,固定点34和折叠座椅鲍顿缆索导管36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当座椅被向下折叠时,有张力施加到折叠座椅鲍顿缆索丝38上。
结果,缆索终端26内的接线板朝向折叠座椅鲍顿缆索32被拉动,并且被拉离头枕鲍顿缆索50、第一软垫鲍顿缆索28和第二软垫鲍顿缆索30。随着头枕鲍顿缆索50的缆索终端26端被拉动,头枕鲍顿缆索50的另一端致动头枕20。类似地,第一和第二软垫鲍顿缆索28、30向第一和第二侧软垫40、42提供致动力。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有多条其它鲍顿缆索连接到缆索终端26并用于以类似的方式致动其它装置,例如腰靠装置。
优选地,头枕鲍顿缆索50的头枕20端连接到头枕内的闩锁机构(未示出)。该闩锁机构可释放头枕20以呈向前折叠位置或向后折叠位置。还可结合有伸缩释放功能,其中头枕伴随着向前折叠或向后折叠从其伸展的伸缩位置被释放。
头枕闩锁机构可按照多种方式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闩锁机构可释放卷紧的卷簧。释放卷紧的卷簧将允许该弹簧退绕并将头枕扭转到向前折叠位置或向后折叠位置。该弹簧可通过将座椅靠背框架提升到竖直位置而被重新卷紧。
或者,当头枕鲍顿缆索50被拉动时,头枕鲍顿缆索50的头枕端可朝向前折叠位置或向后折叠位置拉动头枕20。优选地,一弹簧抵抗头枕的折叠运动,使得当座椅主体的背部从折叠的水平位置回到竖直位置并且头枕鲍顿缆索50上的张力减小时,所述弹簧使头枕20回到未折叠的竖直位置。
根据图7-9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腰靠装置,该腰靠装置包括由两个安装支架222支承的托篮(basket)220。根据该实施例,具有电机226和齿轮组228的致动器224优选地附装到托篮220。致动器224驱动鲍顿缆索230。鲍顿缆索230具有优选地穿过托篮220中的通道并在头枕20中的致动机构处终止的线丝232。该鲍顿缆索还优选地具有位于致动器224与所述托篮的第一侧之间的第一导管部234,和位于托篮220的第二侧与头枕20之间的第二导管部236。第一和第二导管部234、236的连接在托篮220的相应侧上的端部优选地直接连接到相应的引导线丝222,或者以如下方式连接到相应的引导线丝222,即施加到导管234、236的端部上的力被传递到相应的引导线丝222而力的传递很少经过或不经过托篮220。
优选地,鲍顿缆索230如图9所示地布置,使得当致动器224拉动鲍顿缆索线丝232时,托篮220被拉向座椅乘员的腰部区域。然而,施加到托篮220上的压力导致鲍顿缆索线丝232中的张力增大。随着鲍顿缆索线丝232中的张力增大,更大的力被施加到头枕20中的致动机构。随着鲍顿缆索线丝232中的张力由于施加到托篮220上的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头枕中的致动机构优选地使头枕20朝乘员的头部移动。
如图10-29所示,本发明的第三至第六实施例提供了包括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线丝332的托篮330的腰靠装置。在工作中,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34、336优选地分别控制托篮330的曲率和竖直位置。第一致动器334优选地操作曲率鲍顿缆索338,该曲率鲍顿缆索338改变托篮330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托篮330的曲率。第二致动器336优选地操作一条或两条竖直的鲍顿缆索,这些缆索改变托篮的上部和下部的竖直位置而基本上不会改变托篮的曲率。
尽管第三至第六实施例是结合所描述的腰靠装置示出的,但所公开的用于致动头枕20的机构也可结合设在座椅靠背内的多种装置一同使用。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文所述的结合腰靠装置使所公开的机构用于致动头枕的应用。
根据图10-14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托篮330的上部优选地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线丝332,托篮330的下部优选地可滑动地连接到铰接线丝360。如图12所示,铰接线丝360铰接地连接到铰接板362,铰接板362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线丝332。撑脚架线丝370在一端铰接地附接到铰接缆索360,并且铰接地连接到撑脚架板372,撑脚架板372固定到引导线丝332。撑脚架弹簧374附接在铰接板362和撑脚架板374之间。头枕鲍顿缆索50优选地设置有附接到铰接板362的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2和附接到撑脚架板372的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
当有巨大的载荷施加到托篮330时,例如在从后方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托篮330将变平并且铰接线丝360会被拉向引导线丝330。随着铰接线丝360被拉得更加靠近引导线丝330,铰接板362将滑动离开撑脚架板372。随着两个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将被拉动离开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2的终端,并且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张力将增大。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增大的张力优选地致动头枕20,拉动其更加靠近座椅乘员的头部。
根据图15-19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托篮330的上部优选地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线丝332,托篮330的下部优选地可滑动地连接到铰接线丝460。根据该实施例,铰接线丝460的上部优选地通过支架440铰接地连接到引导线丝332。铰接线丝的中部优选地可滑动地连接到一对致动弹簧450。致动弹簧45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附接到上滑动件和下滑动件452、454,所述滑动件452、454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线丝332。根据该实施例,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2优选地连接到上滑动件452,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优选地连接到下滑动件454。
当有巨大的载荷施加到托篮330时,例如在从后方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托篮330将变平并且铰接线丝460会被拉向引导线丝332。随着铰接线丝460被拉得更加靠近引导线丝,致动弹簧450变平,使得上滑动件和下滑动件452、454彼此分离,从而增大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张力。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增大的张力优选地致动头枕20,拉动其更加靠近座椅乘员的头部。
根据图20-2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托篮330的上部和下部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线丝332。引导线丝332的底部连接到在壳体524内的弓形通道522中滑动的杆520。杆520的各侧连接到扭簧526的外部,扭簧526使杆520偏置于朝向座椅乘员的位置。扭簧526的中心固定在壳体524上。
根据该实施例,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2连接到引导线丝332的下部,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连接到壳体524。当有巨大的载荷施加到托篮330上时,引导线丝332的下部和杆520在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上沿壳体524内的弓形通道522被推动。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2连接到引导线丝332下部的点与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连接到壳体524的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张力增大并且优选地用于致动头枕20。优选地,头枕20被拉向座椅乘员的头部。
如图26-2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托篮330的上部和下部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线丝332。引导线丝332的下部连接到凸轮620的一个端部。凸轮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到扭簧624的外部。扭簧624的中心相对于座椅框架固定,并且优选地,凸轮620绕扭簧624的中心转动。
根据该实施例,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4连接到引导线丝332上的支架626。支架626优选地被设置成允许托篮330的完全范围的竖直运动。鲍顿缆索线丝54连接到凸轮620的端部,该端部连接到扭簧624的外部。当有巨大的载荷施加到托篮330时,载荷被传递到引导线丝332的下部,然后引导线丝332的下部沿所施加的力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凸轮620转动。随着凸轮620转动,它将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拉离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2,从而增大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张力。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增大的张力优选地致动头枕20,拉动其更加靠近座椅乘员的头部。
如图30-37所示,本发明的第七和第八实施例提供了包括托篮730的腰靠装置,所述托篮具有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线丝732的上部。在工作中,致动器734优选地控制托篮730的曲率。致动器734优选地操作曲率鲍顿缆索736,该缆索736改变托篮730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托篮730的曲率。
尽管第七和第八实施例是结合所描述的腰靠装置示出的,但所公开的用于致动头枕20的机构也可结合设在座椅靠背内的多种装置一同使用。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文所述的结合腰靠装置使所公开的机构用于致动头枕的应用。
根据图30-3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引导线丝732的下端铰接地连接到铰接线丝760和撑脚架线丝770。撑脚架线丝770的相对的端部铰接地连接到滑动件壳体780。铰接线丝760与滑动件782铰接地接合,滑动件782与滑动件壳体780中的通道784滑动接合。优选地,设有弹簧786,用于连接滑动件782和与滑动件壳体780接合的撑脚架线丝770的端部。
根据该实施例,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2优选地相对于滑动件782固定,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优选地相对于与滑动件壳体780接合的撑脚架线丝770的端部固定。当有巨大的载荷施加到托篮730时,例如在从后方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托篮730将变平并且引导线丝732将被压向滑动件壳体780。因此,滑动件782将被按压离开撑脚架线丝770,从而增大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和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2之间的距离,这增大了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张力。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增大的张力优选地致动头枕20,朝向座椅乘员的头部拉动头枕。
根据图34-37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引导线丝732的下部优选地连接到基本上为弓形的弹簧820。弓形弹簧820优选地由弹簧钢构成。弓形弹簧820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优选地固定到第一和第二滑动元件822、824。第一和第二滑动元件822、824与固定到框架上的框架横梁826滑动地接合。
根据该实施例,头枕鲍顿缆索导管52连接到滑动元件822、824中的一个并且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连接到滑动元件822、824中的另一个。当有巨大的载荷施加到托篮730时,托篮730将变平并且弓形弹簧820会变平。因此,第一和第二滑动元件822、824将被按压彼此离开,并且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上的张力将增大。头枕鲍顿缆索线丝54中的增大的张力优选地致动头枕20,使得头枕朝座椅乘员的头部移动。
根据图3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囊袋腰靠装置920。该囊袋腰靠装置920被填充以流体,该流体可以是空气、水或任意其它流体。囊袋腰靠装置920内的流体的压力能升高或降低以增大或减小所提供的腰部支撑的量。通常,使用泵922来控制囊袋920内的压力。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所述囊袋腰靠装置的竖直位置也可由竖直致动器组件控制。
囊袋腰靠装置920优选地连接到囊袋腰靠装置920和头枕致动机构之间的通道924。根据该实施例,当有巨大的载荷施加到囊袋腰靠装置920时,该囊袋腰靠装置920和通道924内的流体的压力升高。流体的增大的压力致动所述致动机构并且由此优选地致动头枕20,使得头枕20朝向座椅乘员的头部移动。
如上面参照相应附图所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对示例性实施例作出各种修改,因而包含在上述说明中和示出在附图中的所有内容都应当被解释成例述性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当被上述任意示例性实施例所限制,而是仅应根据下面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头枕致动系统,包括:
能在竖直位置和折叠的水平位置之间枢转的座椅靠背;
具有导管和线丝的第一鲍顿缆索;
具有工作位置和折叠位置的头枕;
其中,所述第一鲍顿缆索线丝的端部固定到远离所述座椅靠背的点;
其中,当所述座椅靠背从所述竖直位置枢转到所述折叠的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一鲍顿缆索线丝中的张力增大;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鲍顿缆索线丝的张力增大将所述头枕从所述工作位置致动到所述折叠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到所述第一鲍顿缆索的缆索终端;
设置在所述缆索终端内的缆索接线板,所述缆索接线板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缆索接线板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处连接到所述第一鲍顿缆索;
与所述缆索接线板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鲍顿缆索,所述第二鲍顿缆索还连接到头枕致动机构。
3、一种头枕致动系统,包括:
座椅;
腰靠托篮;
具有线丝和导管的鲍顿缆索;
头枕;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鲍顿缆索线丝操作性地联接,使得当所述致动器增大所述鲍顿缆索线丝中的张力时,所述腰靠托篮被拉向座椅乘员;并且
其中,施加到所述腰靠托篮的力使得所述鲍顿缆索朝座椅乘员的头部致动所述头枕。
4、一种头枕致动系统,包括:
头枕;
引导线丝;
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线丝的腰靠托篮;
具有线丝和导管的鲍顿缆索;
其中,施加到所述腰靠托篮的力在所述鲍顿缆索线丝中产生张力;并且
其中,所述鲍顿缆索线丝中的张力向所述头枕提供致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线丝的铰接线丝,其中所述腰靠托篮的下部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铰接线丝;
铰接地连接到所述铰接线丝并且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线丝的撑脚架线丝;
弹簧,该弹簧在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撑脚架线丝和所述引导线丝的滑动连接部,并且在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铰接线丝和所述引导线丝的滑动连接部;
其中,所述鲍顿缆索导管具有相对于所述铰接线丝和引导线丝的滑动连接部固定的终端;并且
其中,所述鲍顿缆索线丝具有相对于所述撑脚架线丝和引导线丝的滑动连接部固定的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铰接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线丝的铰接线丝,其中所述腰靠托篮的下部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铰接线丝;
基本上为弓形的弹簧,该弹簧具有可滑动地附接到所述铰接线丝的中点、附接到第一滑动件的第一端部和附接到第二滑动件的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鲍顿缆索导管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终端,并且所述鲍顿缆索线丝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
具有中心和外部的扭簧,其中所述中心附接到所述壳体并且所述外部附接到所述引导线丝的下部;
其中,所述鲍顿缆索线丝具有附接到所述壳体的终端并且所述鲍顿缆索导管具有附接到所述引导线丝的下部的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具有中心和外部的扭簧,其中所述中心相对于座椅框架固定;
基本上绕所述扭簧的中心转动并且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凸轮;其中,所述第一端部附接到所述引导线丝的下部并且所述第二端部附接到所述扭簧的外部;
其中,所述鲍顿缆索导管具有附接到所述引导线丝的终端并且所述鲍顿缆索线丝具有附接到所述凸轮的第二端部的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铰接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线丝并且铰接地连接到滑动件的铰接线丝;
铰接地附接到所述引导线丝的撑脚架线丝;
具有通道的壳体,其中所述撑脚架线丝铰接地附接到所述壳体并且所述滑动件滑动地接合在所述通道中;
其中,所述鲍顿缆索导管具有相对于所述滑动件固定的终端并且所述鲍顿缆索线丝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的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本上为弓形的弹簧,该弹簧在中部固定到所述引导线丝的下部,该弹簧在第一端部固定到第一滑动件,并且该弹簧在第二端部固定到第二滑动件;
具有第一和第二通道的框架横梁,其中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地接合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并且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地接合在所述第二通道中;
其中,所述鲍顿缆索导管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固定的终端并且所述鲍顿缆索线丝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的终端。
11、一种头枕致动系统,包括:
头枕致动器;
填充有流体的腰靠囊袋,所述流体具有通向所述头枕致动器的通道,其中,流体压力的增大向所述头枕致动器提供致动力。
CNA2007800224975A 2006-06-16 2007-06-18 头枕释放机构 Pending CN1014725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0501606P 2006-06-16 2006-06-16
US60/805,016 2006-06-16
US60/890,451 2007-0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2507A true CN101472507A (zh) 2009-07-01

Family

ID=4082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224975A Pending CN101472507A (zh) 2006-06-16 2007-06-18 头枕释放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250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786A (zh) * 2009-07-03 2012-05-23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
CN10384754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李尔公司 折叠交通工具头枕组件
CN104527478A (zh) * 2014-12-14 2015-04-22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786A (zh) * 2009-07-03 2012-05-23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
CN102470786B (zh) * 2009-07-03 2015-06-03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
CN10384754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李尔公司 折叠交通工具头枕组件
CN104527478A (zh) * 2014-12-14 2015-04-22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28666B2 (ja) 乗員を中心に位置させる人間工学的支持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264310B2 (en) Adjustable side bolsters
US7445290B2 (en) Adjuster of the vertical adjustment of a head restraint
KR101585850B1 (ko) 파워 헤드레스트 장치
US6666516B2 (en) Neck rest for a seat for automobiles
CN111216606B (zh) 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EP1728677B1 (en) A seat assembly provided with a tip-down backres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1365607A (zh) 可折叠平放的座椅组件
KR101809147B1 (ko) 등받이와 머리 받침대의 조절을 위한 구동부를 포함하는 차량 시트
CN107253032B (zh) 软管与卡箍的装配装置
CN107351737A (zh) 搁腿装置
US8459745B2 (en) Backrest of a motor vehicle seat
EP1817199A1 (en) Adjustable seat support
KR101180677B1 (ko) 차량용 레그레스트
US7942479B2 (en) Combined manual recline and manual lumbar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14228578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座垫骨架和车辆座椅
CN101472507A (zh) 头枕释放机构
JP5921767B2 (ja) 車両座席の垂直調整用の座席調整装置
CN108674275A (zh) 一种可伸长的无级调节腿托
EP2046600B1 (en) Seat assembly provided with an articulated-quadrilateral support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15515946A5 (zh)
US20080007106A1 (en) Head Rest Release Mechanism
JP6427385B2 (ja) 車両用後席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09525907A (ja) 作動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特に自動車シート
EP1590196B1 (en) An automatically actuating ergonomic support system for a fold down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