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0078U - 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0078U
CN210540078U CN201921040408.6U CN201921040408U CN210540078U CN 210540078 U CN210540078 U CN 210540078U CN 201921040408 U CN201921040408 U CN 201921040408U CN 210540078 U CN210540078 U CN 210540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support
bending
block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404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宜成
陈林松
孔令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404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0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0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0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包括有头枕本体、支架本体和安装杆;头枕本体包括头枕外套、柔软体、弯折装置,弯折装置包括有支撑块、第一弯折块、第二弯折块,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均相对支撑块可翻转式设置,头枕外套和柔软体两者的两端均借助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可共同往内外弯折;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前后复位弹性元件,前后复位弹性元件提供第一支架以向前的复位作用力,第二支架连接于安装杆;其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其更好地接触匹配使用者的头部,避免头部出现摇晃现象,有利于保护头部,也提高使用舒适度;头枕还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头枕的抗震性。

Description

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主要适用但不局限于车载。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驾驶者越来越多的追求舒适性和安全性,都想要一个舒适的操作环境,一个安全简便的操作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现有的车辆用座椅头枕在头部接触时一般是硬性接触,如果头部用力太大接触到头枕,则容易造成头部受伤,而且,现有的头枕一般包括有嵌设海绵的头枕外套,当汽车受到撞击时,对驾驶员及乘客的头部只能靠头枕中的海绵来实现,由于海绵的压缩程度有限,导致减震效果较差;
现有的头枕一般都为条形柔软体或是条形充气套,这两种形式的头枕左右两端都不能弯曲调节。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有弯折功能的头枕,但是其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制作组装也不太方便,其两端的弯折性较差,其弯折操作手感欠佳,在弯折后不能定型,导致头枕两端弯折后的使用性能难以得到保证,使得头部出现摇晃现象,使用舒适度欠佳。
还有,现有的头枕功能性单一,不能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舒适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其更好地接触匹配使用者的头部,避免头部出现摇晃现象,有利于保护头部,也提高使用舒适度;头枕还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头枕的抗震性。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包括有头枕本体、连接于头枕本体后端的支架本体和设置于支架本体后端的安装杆;
所述头枕本体包括有头枕外套、柔软体、用于将柔软体的两端可弯折成U形的弯折装置,所述头枕外套罩设于柔软体的外围,所述弯折装置设置于柔软体的后端,所述弯折装置包括有用于承载柔软体的支撑块以及分别设置于支撑块两端的第一弯折块、第二弯折块,所述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均相对支撑块可翻转式设置,所述头枕外套和柔软体两者的两端均借助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可共同往内外弯折;
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支撑块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前后复位弹性元件,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提供第一支架以向前的复位作用力,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安装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杆为伸缩安装杆,所述伸缩安装杆包括有分别伸出支架本体左、右侧的两个夹持单元;
两个夹持单元的相应左、右侧外端均具有一夹持头;至少一夹持单元相对支架本体可弹性伸缩设置以改变两夹持头之间的左右间距,该夹持单元设置有左右复位弹性元件,所述左右复位弹性元件提供该夹持单元的夹持头以向外方向的复位作用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相对伸缩安装杆可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块的后端自上而下间距设有至少两高度调节槽,所述支撑块上凸设有连接凸部,所述第一支架与支撑块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凸部可选择性适配于任一高度调节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软体的后端凸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柔软体分别与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适配于第二卡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软体的后端面往前凹设有弯折装置安装腔,所述弯折装置装设于弯折装置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卡扣形成于弯折装置安装腔的内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弯折块和/或第二弯折块的后端可拆装式连接有后盖,后盖上凸设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一弯折块和/或第二弯折块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扣适配于第三卡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卡槽贯通相应弯折块的前、后端面,所述第三卡扣的后端面受限于相应弯折块的前端面;所述第三卡扣具有第一装入导引斜面,所述第一装入导引斜面是沿装入方向往外斜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架内腔,所述第二支架内腔具有前端开口,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装设于第二支架内腔内,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伸入第二支架内腔,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受限于第一支架的后端面、第二支架内腔的内端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架内腔和连通第一支架内腔的后端让位孔,所述第二支架内腔内装设有纵向连接杆,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套设于纵向连接杆的外周,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架内腔的内端壁,所述纵向连接杆的另一端自后端让位孔伸入第一支架内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
1、通过弯折装置和前后复位弹性元件的设计,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一方面,头枕两端弯折,更好地接触匹配使用者的头部,避免头部出现摇晃现象,有利于保护头部,也提高使用舒适度;另一方面,头枕可以给使用者头部一个向前的弹性接触力,在车载使用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头枕的抗震性;
2、通过将前后复位弹性元件装设于第二支架内腔内且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伸入第二支架内腔,增大整体的前后弹性缓冲空间,提高缓冲性能;
3、通过第一夹持单元相对支架本体可转动和伸缩式连接,一方面,使得头枕拆装应用方便,通用性较好,能够适应不同的座椅,安装稳定性较好,另一方面,实现上下转动调节头枕的角度和高度,调节范围较大,实用性较好;
4、通过高度调节槽和连接凸部的配合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头枕的高度,其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其对头枕的设计尽显人性化,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同时,安装应用方便,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生产制作及组装,适于批量化生产及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第三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头枕本体
11、高度调节槽 111、侧端开口
12、高度调节块 13、头枕外套
14、柔软体 141、第二卡扣
142、弯折装置安装腔 15、支撑块
151、第四卡槽 152、第二安装孔
16、第一弯折块 161、第二卡槽
162、第三卡槽 17、第二弯折块
18、枢接轴 19、后盖
191、第三卡扣 192、第一装入导引斜面
20、支架本体
201、拉伸槽 202、止挡部
203、第四卡扣 2031、第二装入导引斜面
204、安装凸柱
21、延伸部 211、第一卡扣
212、第一安装孔 22、第二环形槽
23、第二套筒 24、连接凸部
241横向部 25、第一支架
251、第一支架内腔 252、后端让位孔
253、左右复位弹性元件安装孔
26、第二支架 261、第二支架内腔
27、左右复位弹性元件 28、纵向连接杆
29、内置固定板
301、导向部 302、导向槽
31、第一夹持件 311、中空腔
3111、限位台阶部
312、夹持头 3121、第一环形槽
313、杆体部 32、前后复位弹性元件
33、横向连接杆 331、螺纹孔
332、锁固螺丝 34、第一套筒
41、第二夹持件 411、第一卡槽
412、第三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包括有头枕本体10、连接于头枕本体10后端的支架本体20以及连接于支架本体20的伸缩安装杆,所述伸缩安装杆包括有分别伸出支架本体20左、右侧的两个夹持单元;
两个夹持单元的相应左、右侧外端均具有一夹持头312;至少一夹持单元相对支架本体20可弹性伸缩设置以改变两夹持头312之间的左右间距,该夹持单元设置有左右复位弹性元件32,所述左右复位弹性元件32提供该夹持单元的夹持头312以向外方向的复位作用力。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20上设有拉伸槽201,所述夹持单元的一端伸入拉伸槽201内,所述拉伸槽201内形成有止挡部202,所述左右复位弹性元件32的两端分别受限于止挡部202、夹持单元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左右复位弹性元件32套设于横向连接杆33上,所述第一夹持单元31具有中空腔311,所述中空腔311的右端壁形成有限位台阶部3111,所述横向连接杆33的左端伸入中空腔311后连接有锁固螺丝332,所述锁固螺丝332的螺帽受限于限位台阶部3111上。
所述两个夹持单元分别定义为第一夹持单元31、第二夹持单元32;所述第一夹持单元31相对支架本体20可弹性伸缩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单元31包括有一体连接于夹持头312的杆体部313和套设于杆体部313的外周的第一套筒34,第一夹持单元31的夹持头312凹设有第一环形槽3121,所述第一套筒34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环形槽3121、拉伸槽201内。优选地,所述杆体部313和第一套筒34两者中,其一凸设有导向部301,另一凹设有导向槽302,所述导向部301适配于导向槽302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20与第二夹持单元41可拆装式连接。所述支架本体20朝向第二夹持单元41的一端一体延伸形成有延伸部21,所述延伸部21上凸设有第一卡扣211,所述第二夹持单元41上有第一卡槽411,所述第二夹持单元41连接延伸部21,所述第一卡扣211适配于第一卡槽411内。
所述拉伸槽201贯通至延伸部21内,前述止挡部202形成于延伸部21内,所述延伸部2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2,所述第一安装孔212连通拉伸槽201,所述横向连接杆33朝向第二夹持单元41的端部上开设有螺纹孔331,所述第二夹持单元41通过螺丝穿过第一安装孔212适配于螺纹孔331内。
所述支架本体20朝向第二夹持单元41的端面对应延伸部21的外周往内凹设有第二环形槽22,所述第二夹持单元41朝向延伸部21的端部凹设有第三环形槽412,所述延伸部21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套筒23,所述第二套筒23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二环形槽22、第三环形槽412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20相对伸缩安装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头枕本体10的后端自上而下间距设有至少两高度调节槽11,所述支架本体20上凸设有连接凸部24,所述支架本体20与头枕本体10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凸部24可选择性适配于任一高度调节槽11内。
所述高度调节槽11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每一高度调节槽的左端和/或右端具有侧端开口111,所述连接凸部24自侧端开口111适配于高度调节槽11内;所述连接凸部24的截面为T型,相应地,所述高度调节槽11的截面为T型;
所述连接凸部24具有横向部241以及自横向部241的前端一体往外水平延伸的竖向部242,所述横向部241一体连接支架本体20,所述高度调节槽11具有连通外界的横向槽和垂直于横向槽的竖向槽,所述横向槽和竖向槽均开具有前述侧端开口111;所述横向部241、竖向部242、横向槽和竖向槽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竖向部242适配于竖向槽内,所述横向部241适配于横向槽内。
所述头枕本体10的后端自上而下依次凸设有高度调节块12,所述高度调节块12的后端面往前凹设形成前述高度调节槽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枕本体10包括有头枕外套13、柔软体14、用于将柔软体14的两端可弯折成U形的弯折装置,优选地,柔软体14为海绵体,所述头枕外套13罩设于柔软体14的外围,所述弯折装置设置于柔软体14的后端,所述弯折装置包括有用于承载柔软体14的支撑块15以及分别设置于支撑块15两端的第一弯折块16、第二弯折块17,所述第一弯折块16和第二弯折块17均相对支撑块15可翻转式设置,所述头枕外套13和柔软体14两者的两端均借助第一弯折块16和第二弯折块17共同可往内外弯折。
所述第一弯折块16和支撑块15之间、第二弯折块17和支撑块15之间均通过枢接轴18枢接;所述枢接轴18与相应的第一弯折块16和第二弯折块17彼此固定,同时,所述枢接轴18与支撑块15彼此可旋转式设置;或者,所述枢接轴18与支撑块15彼此固定,同时,所述枢接轴18与相应的第一弯折块16和第二弯折块17彼此可旋转式设置。
所述柔软体14可拆装式连接于弯折装置。具体而言,柔软体14的后端凸设有第二卡扣141,所述第一弯折块16和第二弯折块17上开设有第二卡槽161,所述柔软体14分别与第一弯折块16和第二弯折块17连接,所述第二卡扣141适配于第二卡槽161内。
进一步地,所述柔软体14的后端面往前凹设有弯折装置安装腔142,所述弯折装置装设于弯折装置安装腔142内,所述第二卡扣141形成于弯折装置安装腔142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弯折块16和/或第二弯折块17的后端可拆装式连接有后盖19,后盖19上凸设有第三卡扣191,所述第一弯折块16和/或第二弯折块17上开设有第三卡槽162,所述第三卡扣191适配于第三卡槽162内。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槽162贯通相应弯折块的前、后端面,所述第三卡扣191的后端面受限于相应弯折块的前端面。所述第三卡扣191具有第一装入导引斜面192,所述第一装入导引斜面192是沿装入方向往外斜面设置。
所述头枕本体10与支架本体20可拆装式连接;具体而言:所述支架本体20上凸设有第四卡扣203和安装凸柱204,所述支撑块15上开设有第四卡槽151,所述第四卡扣203适配于第四卡槽151内,所述第四卡槽151贯通支撑块15的前、后端面,所述第四卡扣203的后端面受限于支撑块15的前端面。优选地,所述第四卡扣203具有第二装入导引斜面2031,所述第二装入导引斜面2031是沿装入方向往外斜面设置。所述支撑块15上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2,所述安装凸柱204适配于第二安装孔152内。
所述支架本体20包括有第一支架25和第二支架26,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前后复位弹性元件27,优选地,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27和左右复位弹性元件32均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支架25与头枕本体10的支撑块15连接,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27提供第一支架25以向前的复位作用力,所述第二支架26连接于伸缩安装杆。
所述第二支架26具有第二支架内腔261,所述第二支架内腔261具有前端开口,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27装设于第二支架内腔261内,所述第一支架25的后端伸入第二支架内腔261,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27的两端分别受限于第一支架25的后端面、第二支架内腔261的内端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25具有第一支架内腔251和连通第一支架内腔251的后端让位孔252,所述第二支架内腔261内装设有纵向连接杆28,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27套设于纵向连接杆28的外周,所述纵向连接杆28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架内腔261的内端壁,所述纵向连接杆28的一端自后端让位孔252伸入第一支架内腔251内。
往后施压头枕本体10,第一支架25往后伸入第二支架内腔261内,前后复位弹性元件27受压缩变形,所述纵向连接杆28的另一端自后端让位孔252往前伸入第一支架内腔251内;释放对头枕本体10的压力后,在前后复位弹性元件27的复位作用力下,第一支架25往前复位所述纵向连接杆28的另一端往向后复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25的后端面往前凹设有前后复位弹性元件安装孔253,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安装孔253通过后端让位孔252连通第一支架内腔251,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27的另一端伸入前后复位弹性元件安装孔253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内腔261内还装设有内置固定板29,所述内置固定板29与第二支架内腔261的内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杆28的另一端与内置固定板29螺纹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1、通过弯折装置和前后复位弹性元件的设计,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一方面,头枕两端弯折,更好地接触匹配使用者的头部,避免头部出现摇晃现象,有利于保护头部,也提高使用舒适度;另一方面,头枕可以给使用者头部一个向前的弹性接触力,在车载使用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头枕的抗震性;
2、通过将前后复位弹性元件装设于第二支架内腔内且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伸入第二支架内腔,增大整体的前后弹性缓冲空间,提高缓冲性能;
3、通过第一夹持单元相对支架本体可转动和伸缩式连接,一方面,使得头枕拆装应用方便,通用性较好,能够适应不同的座椅,安装稳定性较好,另一方面,实现上下转动调节头枕的角度和高度,调节范围较大,实用性较好;
4、通过高度调节槽和连接凸部的配合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头枕的高度,其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其对头枕的设计尽显人性化,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同时,安装应用方便,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生产制作及组装,适于批量化生产及广泛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头枕本体、连接于头枕本体后端的支架本体和设置于支架本体后端的安装杆;
所述头枕本体包括有头枕外套、柔软体、用于将柔软体的两端可弯折成U形的弯折装置,所述头枕外套罩设于柔软体的外围,所述弯折装置设置于柔软体的后端,所述弯折装置包括有用于承载柔软体的支撑块以及分别设置于支撑块两端的第一弯折块、第二弯折块,所述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均相对支撑块可翻转式设置,所述头枕外套和柔软体两者的两端均借助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可共同往内外弯折;
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支撑块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前后复位弹性元件,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提供第一支架以向前的复位作用力,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安装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为伸缩安装杆,所述伸缩安装杆包括有分别伸出支架本体左、右侧的两个夹持单元;
两个夹持单元的相应左、右侧外端均具有一夹持头;至少一夹持单元相对支架本体可弹性伸缩设置以改变两夹持头之间的左右间距,该夹持单元设置有左右复位弹性元件,所述左右复位弹性元件提供该夹持单元的夹持头以向外方向的复位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相对伸缩安装杆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后端自上而下间距设有至少两高度调节槽,所述支撑块上凸设有连接凸部,所述第一支架与支撑块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凸部可选择性适配于任一高度调节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体的后端凸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柔软体分别与第一弯折块和第二弯折块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适配于第二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体的后端面往前凹设有弯折装置安装腔,所述弯折装置装设于弯折装置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卡扣形成于弯折装置安装腔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块和/或第二弯折块的后端可拆装式连接有后盖,后盖上凸设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一弯折块和/或第二弯折块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扣适配于第三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槽贯通相应弯折块的前、后端面,所述第三卡扣的后端面受限于相应弯折块的前端面;所述第三卡扣具有第一装入导引斜面,所述第一装入导引斜面是沿装入方向往外斜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架内腔,所述第二支架内腔具有前端开口,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装设于第二支架内腔内,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伸入第二支架内腔,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受限于第一支架的后端面、第二支架内腔的内端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架内腔和连通第一支架内腔的后端让位孔,所述第二支架内腔内装设有纵向连接杆,所述前后复位弹性元件套设于纵向连接杆的外周,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架内腔的内端壁,所述纵向连接杆的另一端自后端让位孔伸入第一支架内腔内。
CN201921040408.6U 2019-07-05 2019-07-05 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 Active CN210540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0408.6U CN210540078U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0408.6U CN210540078U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0078U true CN21054007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40408.6U Active CN210540078U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0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40078U (zh) 多功能人性化舒适型头枕
CN113306468B (zh) 一种头枕支架的滑动锁定机构以及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US7954893B2 (en) Headrest for vehicle seat
KR101096739B1 (ko) 자동차용 테이블
CN109703427B (zh)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KR20060103302A (ko) 자동차용 슬라이드형 헤드레스트
CN210792919U (zh) 两端可弯折定型的头枕
CN204340780U (zh) 一种汽车座椅
KR101489929B1 (ko) 차량용 목 보호대
CN210454562U (zh) 弹簧夹式安装定位的头枕
CN210792918U (zh) 弹性缓冲式头枕
CN214189413U (zh) 一种四向调节汽车头枕骨架
KR200463801Y1 (ko) 목받침대
CN213007759U (zh) 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
CN210792917U (zh) 旋转调节角度和高度的头枕
CN109795389B (zh) 一种汽车靠枕
CN210454561U (zh) 插拔可拆式调节高度的头枕
CN108099724B (zh) 一种舒适型的汽车座椅配件
CN21757497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多功能车载护颈枕
KR102170934B1 (ko)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
CN220518084U (zh) 一种多功能车内睡觉靠枕
CN215436115U (zh) 汽车座椅加强板
CN217048385U (zh) 一种新型汽车头枕骨架
CN220700971U (zh) 一种可调高度的头枕
CN218228764U (zh) 一种具有按摩结构的座椅靠背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