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3427B -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3427B
CN109703427B CN201910105269.9A CN201910105269A CN109703427B CN 109703427 B CN109703427 B CN 109703427B CN 201910105269 A CN201910105269 A CN 201910105269A CN 109703427 B CN109703427 B CN 109703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groove
clamping
headres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52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3427A (zh
Inventor
周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nwo Hui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nwo Hu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nwo Hui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nwo Hu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52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3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3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3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包括:安装部以及枕部,所述枕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两侧的第一侧枕、第二侧枕;所述第一侧枕包括:第一侧枕部,与所述第一侧枕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枕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一凸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配合使得第一侧枕可以绕轴旋转;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使得第一侧枕可以绕轴旋转;所述第一侧枕还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卡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枕部上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配合,以使所述第一侧枕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上。

Description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头枕是汽车座椅的核心部件,起到支撑乘坐者头部的作用,座椅头枕可以为乘坐者提供可靠的头部支撑,不仅能够缓解乘坐疲劳,还能够在交通事故中保护乘坐者头部和颈部,降低事故中的伤害。
传统的汽车座椅头枕通常只能进行上下调节,而不能进行前后调节。随着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要求逐步增加的同时,对舒适性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要求汽车座椅头枕在升降调节的基础上增加前后调节功能。现有的座椅头枕前后调节通常采用头枕整体前移或后移的方式,这种头枕的前后调节机构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头枕的机构外轮廓尺寸较大,外形笨拙,使用不便。
再者,市面上汽车头枕有的是两侧设有侧枕,但目前市面上的汽车侧靠枕大都是的连接方式为旋转的方式,即使用时根据不同人的身高通过旋转调节使侧枕到达合适的位置,但是这种调整一般只能实现侧枕上下位置的调整,但是侧枕前后位置的调整一般不能调整,这样会导致使用时舒适度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靠枕,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包括:安装部以及枕部,所述枕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枕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两侧的第一侧枕、第二侧枕;所述第一侧枕包括:第一侧枕部,与所述第一侧枕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枕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二侧枕包括:第二侧枕部,与所述第二侧枕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枕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凹部;
所述安装部两侧分别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相适配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使得第一侧枕以所述第一凸部为支点旋转;通过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使得第二侧枕以所述第二凸部为支点旋转;
所述第一侧枕部还包括:往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二侧枕部还包括:往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持部相适配的第一卡合部;通过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配合,以使所述第一侧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相适配的第二卡合部;通过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配合,以使所述第二侧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部和/或第二凹部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档位槽;所述第一凸部和/或所述第二凸部端面设置有弹片槽;所述弹片槽中设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弹片槽中,另一端沿所述安装部端面、且逐渐远离所述凸部的方向延伸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档位槽相配合,实现所述第一侧枕、所述第二侧枕分别以第一凸部、第二凸部为轴分档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合部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卡持部上对应所述第一滑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滑轨卡接;
所述第二卡合部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卡持部上对应所述第一滑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滑轨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枕部还包括后靠枕,所述后靠枕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后靠枕朝向所述使用者颈部,所述第一侧枕、第二侧枕分别位于所述后靠枕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部以及拉伸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对应汽车座椅第一插杆的第一插杆槽、以及对应汽车座椅第二插杆的第二插杆槽,以使得所述汽车靠枕安装于汽车座椅上;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拉伸部设置有导轨、所述拉伸部朝向所述固定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导槽,以使得所述拉伸部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部;所述后靠枕连接于所述拉伸部背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固定部、所述拉伸部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若干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于拉伸部上且沿着述拉伸部移动方向依次排布;杠杆开关;所述杠杆开关一端设有钩部;所述钩部抵接于任一所述卡槽内;与所述钩部相对的一端设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露出所述凹槽上壁;所述杠杆开关中部位置有支点部,以使得所述钩部与所述按压部做杠杆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部上设置有对应汽车座椅第一插杆的第一插杆槽、以及对应汽车座椅第二插杆的第二插杆槽,以使得所述汽车靠枕安装于汽车座椅上;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拉伸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导槽,以使得所述固定部远离或靠近所述拉伸部;所述枕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背向所述拉伸部的一侧;所述固定部、所述拉伸部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若干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于固定部上且沿着述拉伸部移动方向依次排布;杠杆开关;所述杠杆开关一端设有钩部;所述钩部抵接于任一所述卡槽内;与所述钩部相对的一端设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露出所述凹槽上壁;所述杠杆开关中部位置有支点部,以使得所述钩部与所述按压部做杠杆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弹簧;弹簧槽,所述弹簧槽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壁顶部对应所述钩部处,用于容置所述弹簧;凸部,所述杠杆开关靠近所述钩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弹簧相适配的所述凸部;所述凸部容置于所述弹簧内部,以固定所述杠杆开关;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凸设于所述导槽内侧壁顶部、对应所述支点部处,使得所述杠杆开关固定于所述导槽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插杆槽相邻的第三插杆槽、与所述第二插杆槽相邻的第四插杆槽;以及,与所述第三插杆槽和/或第四插杆槽连接的挂钩,所述挂钩用于挂物。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容置于所述第三插杆槽和/或第四插杆槽内;挂物部;连接部,所述安装柱、所述挂物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挂物部呈反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枕上设有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侧枕上设有第二防滑部。
进一步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枕部上的第一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凹部内壁的第一防滑纹;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枕部上的第二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壁的第二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后靠枕包括:软性枕部,所述软性枕部上设置有若干后枕孔,所述软性枕部内包覆有后枕支架;所述后靠枕支架朝所述拉伸部的一面延伸出若干后枕钩部以及若干后枕凸部;所述后枕钩部用于卡合所述软性枕部,所述后枕凸部凸伸出所述后枕孔;所述后枕凸部上凹设有后枕柱槽;所述拉伸部上朝向所述软性枕部的一面凸设有与所述后枕柱槽相适配的若干卡凸;所述后枕柱槽、所述卡凸结合实现所述软性枕部与所述拉伸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的调节通道;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通过所述调节通道连通;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汽车座椅的一侧设有还包括宽度调节结构,所述宽度调节结构包括:第一紧固架,所述第一紧固架包括至少一个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插杆槽、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插杆槽外侧的第一齿轮条;第二紧固架,所述第二紧固架包括至少一个容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的第二插杆槽、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插杆槽外侧的第二齿轮条;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通道中的调节齿轮;所述第一紧固架、第二紧固架镜像设置;所述第一齿轮条、所述第二齿轮条沿所述调节通道相向延伸、并同时与所述调节齿轮咬合,以使所述调节齿轮带动所述第一紧固架、第二紧固架相互远离或靠近。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外侧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调节齿轮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还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固定孔配合使得所述后盖板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螺丝包括螺杆以及螺帽,所述螺帽朝向所述固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凸点;所述后盖板与所述螺帽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点相适配的环形凹点。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汽车靠枕,可以实现后靠枕前后伸缩移动,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后靠枕位置,使用更加舒适;同时两个侧靠枕也可以通过前后伸缩调节侧枕前后位置、同时又实现通过旋转调节侧枕上下位置的功能,可以更大程度地根据不同乘客的身高调节侧枕的位置,提高使用舒适度,而且使用方便灵活,收纳简单,不占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凸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侧枕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后靠枕卡凸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固定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安转部和固定部的又一实施例;
图12为本发明的使用时第一侧枕、第二侧枕旋转状态图;图13为本发明的使用时第一侧枕、第二侧枕拉伸状态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包括,安装部1以及枕部2,所述枕部2与所述安装部1连接,所述安装部1上设置有对应汽车座椅第一插杆的第一插杆槽511、以及对应汽车座椅第二插杆的第二插杆槽512,以使得所述汽车靠枕安装于汽车座椅上;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部1包括:固定部11以及拉伸部12,所述拉伸部12朝向所述固定部1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拉伸部12相适配导槽111,使得所述固定部1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槽111内,以使得所述拉伸部12相对所述固定部11前后移动;所述枕部2与所述拉伸部12连接;所述枕部2包括:设置于所述拉伸部12上、朝向使用者颈部的后靠枕21,后靠枕21用于为乘客提供颈部支撑以及保护,同时可以提高使用舒适度。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部11、所述拉伸部12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若干卡槽31、杠杆开关32、弹簧33、弹簧槽34、凸部35、固定件36。
所述卡槽31设置于固定部11上且沿所述固定部11移动方向依次排布;本技术特征可以调节拉伸部移动的距离。
所述杠杆开关32一端设有钩部321;所述钩部321抵接于任一所述卡槽31内;杠杆开关32与所述钩部321相对的一端设有按压部322,所述按压部322露出所述导槽111上壁;所述杠杆开关32中部位置有支点部323,以使得所述钩部321与所述按压部322做杠杆运动。
所述弹簧槽34设置于所述导槽111内壁顶部对应所述钩部321处,用于容置所述弹簧33;
所述杠杆开关32靠近所述钩部32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弹簧33相适配的所述凸部35;所述凸部35容置于所述弹簧33内部,以固定所述弹簧33进而固定所述杠杆开关32;
所述固定件36凸设于所述固定部11上且对应所述支点部323处,使得所述杠杆开关32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1上。
为了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的两侧,上述仅仅是对其中一个限位机构的结构,由于两个限位机构完全一样,因此不再对另一限位机构做赘述。
本汽车头枕拉伸部的工作原理如下:不使用时,即不按下所述杠杆开关32的按压部322时,弹簧33两端分别受到凹槽111内壁以及杠杆开关32的挤压,因此产生弹力,挤压所述钩部321,使得所述钩部321紧紧抵接与所述卡槽31内,因此拉伸部12被固定在固定部11的导槽111内,使用时,由于杠杆原理,以支点部323为支点,同时按下两端杠杆开关32的按压部322两端,钩部321便会挤压弹簧33并翘起,与卡槽31分离,此时,拉伸部12便可以从导槽111内被拉出,使得后靠枕靠近人体颈部;由于所述卡槽31是沿着拉伸方向依次排列,因此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调节不同的拉伸长度。
本技术特征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可以通过调节后靠枕的前后位置以使得乘客的头部调整到舒适的位置,以提高睡眠时的舒适性,也可以使得产品达到通用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枕部2还包括:侧靠枕,所述侧靠枕包括:相对设置、且枕面相对的第一侧枕22、第二侧枕23,所述第一侧枕22、所述第二侧枕23分别安装于所述拉伸部12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枕22、所述第二侧枕23的设置可以提高睡眠时的舒适性同时保护乘客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少伤害。
由于所述第一侧枕22与所述第二侧枕23呈镜像对称结构,因此对第一侧枕22为例做出介绍:
请参考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侧枕22包括:侧枕部222,与所述侧枕部222连接的连接部221,所述连接部221上远离所述侧枕部222的一端设有凹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部的结构为安装槽224;所述拉伸部12对应所述第一侧枕22的一侧凸设有与所述安装槽224相适配的凸部112;通过所述安装槽224与所述凸部112配合使得第一侧枕22以所述凸部112为支点旋转。本设计特征可以实现通过旋转调节侧枕上下位置的功能,提高使用舒适度。
需要说明书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部还以是通孔结构,通过将所述通孔套接于所述凸部上,同样可以实现第一侧枕22以所述凸部为轴旋转。
具体地,所述安装槽224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档位槽2241;所述凸部112端面设置有弹片槽1121;所述弹片槽中设有弹片1122;所述弹片11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弹片槽1121中,另一端沿所述固定部11端面、且逐渐远离所述凸部112的方向延伸一弯折部1123,所述弯折部1123与所述档位槽2241相配合,实现所述第一侧枕22绕所述凸部112主轴分档转动。本设计特征使得侧枕可以实现旋转的档位调节,可以更好地调整以及固定侧枕的位置,可以更稳定地实现通过旋转调节侧枕上下位置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乘客的身高调节侧枕的位置,提高使用舒适度,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连接部222上的所示安装槽224中心位置还设有第一紧锁孔2241,所示凸部112对应所述第一紧锁孔2241的位置还凸设有第二紧锁孔2242,所述安装槽224上安装有紧锁螺丝2243,通过紧锁螺丝2243可以将所述第一侧枕22固定于所述拉伸部12上,使得本发明结构更加稳固。
所述侧枕部222还包括:往所述连接部221延伸的卡持部41,所述卡持部41与所述连接部221对应;所述卡持部41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枕部上的滑槽413以及与所述侧枕部222连接且分别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411、第三卡槽413;所述连接部221上设有与所述卡持部41相适配的卡合部42;所述卡合部42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21上的通孔424,所述通孔两侧对应所述第一卡槽411、第三卡槽413分别设有第一滑轨421、第三滑轨423,所述第一滑轨421、第三滑轨423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411、第三卡槽413(见图6)相适配,通过所述卡持部41与所述卡合部42的配合,以使所述侧枕部222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21上。本设计特征可以使得特征在实现上下位置调整的同时可以实现前后位置的调整,可以根据不同乘客的使用习惯对侧枕做进一步调节,提高使用的舒适度,且本技术特征还可以使得所述第一侧枕可以实现相对所述后靠枕21拉出或回收的功能,需要使用时拉出,使用方便;不需要使用时,回收第一侧枕部不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枕22上还设置有防滑部2212,所述防滑部2212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枕部222外侧壁上的凹部2213,以及设置于所述凹部2213内壁上的防滑纹2214。本技术特征用于拉伸或收缩所述第一侧枕22时增加摩擦力,使得第一侧枕22滑动拉伸或收缩时更加方便,更加省力。
本发明的安装在汽车座椅上时第一侧枕、第二侧枕拉伸的使用状态图可以参见图12以及图13。
进一步地,结合图8,所述第一侧枕部222还包括:软性枕部2222以及侧枕支架2223,所述软性枕部2222包覆于所述侧枕支架2223上;
所述侧枕支架2223朝所述软性枕部2222的一侧延伸出侧枕凸部2224,软性枕部2222上设置有与所述侧枕凸部2224对应的侧枕凹槽2225,通过所述侧枕凸部2224、所述侧枕凹槽2225结合实现所述侧枕支架2223与所述软性枕部2222连接。
具体地,所述软性枕部2222为慢回弹海绵材质,实现固定的同时不易损坏,使用舒适;生产时,所述软性枕部2222与所述侧枕支架2223一体成型,此特征可以使得所述第一侧枕22结构更加稳定,更加经久耐用,而且可以减少胶水的使用,使得工艺更简单,更加环保。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枕部222还可以设置与所述软性枕部2222对应的侧枕套(图未示出),所述侧枕套可以是皮质侧枕套,或布料侧枕套等等,所述侧枕套可以用于保护所述软性枕部2222,延长其使用寿命,或者防止所述软性枕部2222被弄脏;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汽车车型设置不同的颜色,以使得本发明的汽车靠枕更加时尚,更加百搭。
此特征从侧面为乘客头部提供柔性支撑,可以有效保护乘客的头部及颈部,可以更好地提升乘客睡眠时的舒适性,进一步保护乘客在汽车发生碰撞意外时减少意外伤害,提高行车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枕22包括:装饰部223,所述装饰部223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枕的外侧,具体地,所述装饰部223可以用于印制logo,或者分别设置于不同车型匹配的颜色,以使得本发明的汽车靠枕更加时尚,更加百搭。
所述第二侧枕23与所述第一侧枕22结构完全一样,因此在此不再赘述,第二侧枕23的设置可以使得本发明形成对称结构,使得使用更加稳定,更加舒适。
请结合图8以及图9所示,所述后靠枕21包括:软性枕部212,所述软性枕部212上设置有若干后枕孔214,所述软性枕部211内包覆有后枕支架211;所述后靠枕支架211朝所述拉伸部12的一面延伸出若干后枕钩部216以及若干后枕凸部213;所述后枕钩部216用于卡合所述软性枕部212,所述后枕柱213凸伸出所述后枕孔214;所述后枕凸部213上凹设有后枕柱槽215;所述拉伸部12上朝向所述软性枕部212的一面凸设有与所述后枕柱槽215相适配的若干卡凸217;所述后枕柱槽215、所述卡凸217结合实现所述软性枕部212与所述拉伸部12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枕凸部231的数量为4个,呈2×2的矩阵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固定部1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滑槽501、第二滑槽50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501、所述第二滑槽502之间的调节通道503;所述第一滑槽501、第二滑槽502通过所述调节通道503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11上还设有宽度调节结构50,包括:第一紧固架51、第二紧固架52、调节通道503,设置于所述第一紧固架51、第二紧固架52之间的调节齿轮53。通过调节齿轮53使第一紧固架51、第二紧固架52在所述调节通道503中滑动靠近或相互远离。
所述第一紧固架51包括至少一个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501中的第一插杆槽51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插杆槽511外侧的第一齿轮条531。
所述第二紧固架52包括至少一个容置于所述第二滑槽502中的第二插杆槽512、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插杆槽512外侧的第二齿轮条532;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通道503中的调节齿轮53。
所述第一齿轮条531、所述第二齿轮条532沿所述调节通道503相向延伸、并同时与所述调节齿轮53咬合,以使所述调节齿轮53带动所述第一紧固架51、第二紧固架52相互远离或靠近。具体地,所述第一紧固架51、第二紧固架52镜像设置,所述调节齿轮53夹持于所述第一齿轮条531、所述第二齿轮条532之间,所述调节齿轮53转动(例如逆时针方向),能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条531、所述第二齿轮条532相互接近、从而使得第一紧固架51、所述第二紧固架52相互靠近;类似地,所述调节齿轮53转动(例如顺时针方向),能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条531、所述第二齿轮条532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第一紧固架51、所述第二紧固架52相互远离。具体地,通过所述调节齿轮53,所述第一紧固架51、所述第二紧固架52可以同时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伸缩功能,本实施例中,伸缩范围为0-40mm,此特征使本发明可以适应汽车座椅头枕上的两根头枕插杆的不同间距。
优选地,所述宽度调节结构5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0外侧的调节旋钮501以及连接轴502;所述调节旋钮501与所述调节齿轮53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齿轮53转动。使用时,根据特定车型,只需要转动所述调节旋钮就可以驱动所述调节齿轮503调整第一紧固架51、所述第二紧固架52的距离,使得第一插杆槽511、第二插杆槽512刚好与汽车的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对应,达到本发明产品的适应特定头枕的安装距离,不需要外借螺丝刀等工具进行组装,达到调节更加方便,更加省力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架51上的所述第一插杆槽511、所述第二紧固架52上的所述第二插杆槽512为半闭合的“U”形结构的U形槽,用于从头枕的前方(也可以后方)、扣合于两插杆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架51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杆槽511并排的第三插杆槽513,所述第二紧固件架5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杆槽512并排的第四插杆槽514,以使汽车侧靠枕可以适应汽车座椅头枕上的两根头枕插杆的不同间距。
优选地,还包括插杆套13,所述插杆套为“U”形结构,所述插杆套13外径与所述第一插杆槽511、第二插杆槽512内径、第三插杆槽513、第四插杆槽514相适配,所述插杆套13固定于所述“U”形槽上;所述插杆套13的内直径范围为10mm-16mm。安装时,可以根据不同汽车座椅的头枕插杆的不同直径尺寸选取不同的插杆套13与之配套,所述插杆套13的设置可以不同汽车座椅头枕插杆的不同直径均可以有效固定,可进一步达到本发明产品广泛适应不同汽车型号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杆槽511相邻的第三插杆槽513、与所述第二插杆槽512相邻的第四插杆槽5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插杆槽513和/或第四插杆槽514上挂有有挂钩14,所述挂钩14用于挂物,所述挂钩14包括:安装柱141、挂物部142以及连接部143;所述安装柱141容置于所述第三插杆槽513和/或第四插杆槽514的插杆套13内,当然也可以容置于任一空置的插杆槽内;所述挂物部142用于挂物;所述安装柱141、所述挂物部142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43的两端,且所述安装柱141与所述挂物部143呈反向设置,以使得所述挂钩14呈“Z”字型。本技术特征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不与汽车座椅连接的空置的插杆槽,同时实现挂物功能。
进一步地,结合图8以及图10,所述固定部11还设置有一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113包括:后盖板113以及固定螺丝114,
所述后盖板113还设置有固定孔1131;所述固定螺丝114与所述固定孔1131配合使得所述后盖板113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1上;使用时,将所述后盖板113通过所述固定螺丝114安装在所述固定部11上,即可将本发明产品固定在汽车座椅上。
进一步地,结合图8以及图10所示,所述固定螺丝114包括螺杆1142以及螺帽1141,所述螺杆1142上设有螺纹,所述螺帽1141朝向所述固定孔1131的一面上设置有凸点1143;所述后盖板113与所述螺帽1141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点1143相适配的凹点1132,若干所述凸点1132呈环形设置。
将本发明的汽车靠枕安装在汽车座椅上时,锁上固定螺丝114,所述凹点1132与所述凸点1143卡合形成阻力,使得所述固定螺丝114不会轻易被拧松,甚至可以锁死在汽车座椅上,此技术特征可以防止由于在行车过程中由于晃动而导致后盖板113松动甚至脱落,使得本发明的结构更稳定,使用更安全。
在本发明中,所述凸点1143和所述凹点1132均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凸点1143、所述凹点1132还可以呈“山丘”状或者“等腰三角形”状等,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拉伸部与固定部的置换,其他技术特征采用了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也具备实施例1所述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照图11,所述安装部1包括:固定部11以及拉伸部12,所述固定部11朝向所述拉伸部1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拉伸部12相适配导槽111,使得所述拉伸部1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槽111内,以使得所述固定部11相对所述拉伸部12前后移动;所述枕部2与所述固定部11连接;所述枕部2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1上、朝向使用者颈部的后靠枕21;
所述固定部11、所述拉伸部12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若干卡槽31、杠杆开关32弹簧33、弹簧槽34、凸部35、固定件36。所述卡槽31设置于拉伸部12上且沿着述拉伸部12移动方向依次排布;本技术特征可以调节拉伸部移动的距离。所述杠杆开关32一端设有钩部321;所述钩部321抵接于任一所述卡槽31内;杠杆开关32与所述钩部321相对的一端设有按压部322,所述按压部322露出所述导槽111上壁;所述杠杆开关32中部位置有支点部323,以使得所述钩部321与所述按压部322做杠杆运动。所述弹簧槽34设置于所述导槽111内壁顶部对应所述钩部321处,用于容置所述弹簧33;所述杠杆开关32靠近所述钩部32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弹簧33相适配的所述凸部35;所述凸部35容置于所述弹簧33内部,以固定所述弹簧33进而固定所述杠杆开关35;所述固定件36凸设于所述导槽111内侧壁顶部、对应所述支点部323处,使得所述杠杆开关32固定于所述导槽111内侧壁上。
类似地,所述限位机构3的数量同样可以在固定部11两侧对称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包括:安装部以及枕部,所述枕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枕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两侧的第一侧枕、第二侧枕;
所述第一侧枕包括:第一侧枕部,与所述第一侧枕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枕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凹部;
所述第二侧枕包括:第二侧枕部,与所述第二侧枕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枕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凹部;
所述安装部两侧分别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相适配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使得第一侧枕以所述第一凸部为支点旋转;通过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使得第二侧枕以所述第二凸部为支点旋转;
所述第一侧枕部还包括:往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
所述第二侧枕部还包括:往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
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持部相适配的第一卡合部;通过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配合,以使所述第一侧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相适配的第二卡合部;通过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配合,以使所述第二侧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和/或第二凹部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档位槽;
所述第一凸部和/或所述第二凸部端面设置有弹片槽;所述弹片槽中设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弹片槽中,另一端沿所述安装部端面、且逐渐远离所述凸部的方向延伸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档位槽相配合,实现所述第一侧枕、所述第二侧枕分别以第一凸部、第二凸部为轴分档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卡持部上对应所述第一滑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滑轨卡接;
所述第二卡合部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卡持部上对应所述第一滑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滑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部还包括后靠枕,所述后靠枕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后靠枕朝向所述使用者颈部,所述第一侧枕、第二侧枕分别位于所述后靠枕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部以及拉伸部;
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对应汽车座椅第一插杆的第一插杆槽、以及对应汽车座椅第二插杆的第二插杆槽,以使得所述汽车靠枕安装于汽车座椅上;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拉伸部设置有导轨、所述拉伸部朝向所述固定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导槽,以使得所述拉伸部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部;
所述后靠枕连接于所述拉伸部背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
所述固定部、所述拉伸部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若干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于拉伸部上且沿着述拉伸部移动方向依次排布;
杠杆开关;
所述杠杆开关一端设有钩部;所述钩部抵接于任一所述卡槽内;
与所述钩部相对的一端设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露出所述导槽上壁;
所述杠杆开关中部位置有支点部,以使得所述钩部与所述按压部做杠杆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部以及拉伸部;
所述拉伸部上设置有对应汽车座椅第一插杆的第一插杆槽、以及对应汽车座椅第二插杆的第二插杆槽,以使得所述汽车靠枕安装于汽车座椅上;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拉伸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导槽,以使得所述固定部远离或靠近所述拉伸部;
所述枕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背向所述拉伸部的一侧;
所述固定部、所述拉伸部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若干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于固定部上且沿着述拉伸部移动方向依次排布;
杠杆开关;
所述杠杆开关一端设有钩部;所述钩部抵接于任一所述卡槽内;
与所述钩部相对的一端设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露出所述导槽上壁;
所述杠杆开关中部位置有支点部,以使得所述钩部与所述按压部做杠杆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
弹簧;
弹簧槽,所述弹簧槽设置于所述导槽内壁顶部对应所述钩部处,用于容置所述弹簧;
凸部,所述杠杆开关靠近所述钩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弹簧相适配的所述凸部;所述凸部容置于所述弹簧内部,以固定所述杠杆开关;以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凸设于所述固定部且对应所述支点部处,使得所述杠杆开关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插杆槽相邻的第三插杆槽、与所述第二插杆槽相邻的第四插杆槽;以及,
与所述第三插杆槽和/或第四插杆槽连接的挂钩,所述挂钩用于挂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包括:
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容置于所述第三插杆槽和/或第四插杆槽内;
挂物部;
连接部,所述安装柱、所述挂物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挂物部呈反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枕上设有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侧枕上设有第二防滑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枕部上的第一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凹部内壁的第一防滑纹;
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枕部上的第二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壁的第二防滑纹。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靠枕包括:软性枕部,所述软性枕部上设置有若干后枕孔,所述软性枕部内包覆有后枕支架;
所述后靠枕支架朝所述拉伸部的一面延伸出若干后枕钩部以及若干后枕凸部;所述后枕钩部用于卡合所述软性枕部,所述后枕凸部凸伸出所述后枕孔;
所述后枕凸部上凹设有后枕柱槽;
所述拉伸部上朝向所述软性枕部的一面凸设有与所述后枕柱槽相适配的若干卡凸;所述后枕柱槽、所述卡凸结合实现所述软性枕部与所述拉伸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的调节通道;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通过所述调节通道连通;
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汽车座椅的一侧设有还包括宽度调节结构,所述宽度调节结构包括:
第一紧固架,所述第一紧固架包括至少一个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插杆槽、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插杆槽外侧的第一齿轮条;
第二紧固架,所述第二紧固架包括至少一个容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的第二插杆槽、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插杆槽外侧的第二齿轮条;以及
设置于所述调节通道中的调节齿轮;
所述第一紧固架、第二紧固架镜像设置;所述第一齿轮条、所述第二齿轮条沿所述调节通道相向延伸、并同时与所述调节齿轮咬合,以使所述调节齿轮带动所述第一紧固架、第二紧固架相互远离或靠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外侧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调节齿轮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齿轮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后盖板,所述后盖板还设置有固定孔;
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固定孔配合使得所述后盖板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
所述固定螺丝包括螺杆以及螺帽,所述螺帽朝向所述固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凸点;所述后盖板与所述螺帽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点相适配的环形凹点。
CN201910105269.9A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Active CN109703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269.9A CN109703427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269.9A CN109703427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427A CN109703427A (zh) 2019-05-03
CN109703427B true CN109703427B (zh) 2023-10-03

Family

ID=66264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269.9A Active CN109703427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34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5100A1 (zh) * 2019-02-01 2020-08-06 深圳市伴我回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CN112977215A (zh) * 2021-04-15 2021-06-18 东莞市尚昊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架乘人员辅助工具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2187B1 (en) * 1998-10-06 2002-06-11 Milliken & Company Airbag structure
JP2004313387A (ja) * 2003-04-15 2004-11-11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CN201240298Y (zh) * 2008-07-21 2009-05-20 李明光 座椅的可调式活动靠枕结构
CN201484239U (zh) * 2009-09-08 2010-05-26 汪兴旺 汽车座椅靠枕
CN201861177U (zh) * 2010-11-10 2011-06-15 唐春湖 靠枕结构
CN202168624U (zh) * 2011-06-07 2012-03-21 刘志国 组合式转动辅助头枕
CN203211142U (zh) * 2013-01-25 2013-09-25 夏展焕 一种车用u型靠枕结构
CN106043056A (zh) * 2016-08-16 2016-10-26 王云生 一种汽车靠枕及汽车座椅
CN205686234U (zh) * 2016-06-09 2016-11-16 吕辉彬 可翻转的车用靠枕
CN206606084U (zh) * 2017-03-17 2017-11-03 邱炎峰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靠枕
CN210047379U (zh) * 2019-02-01 2020-02-11 深圳市伴我回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2187B1 (en) * 1998-10-06 2002-06-11 Milliken & Company Airbag structure
JP2004313387A (ja) * 2003-04-15 2004-11-11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CN201240298Y (zh) * 2008-07-21 2009-05-20 李明光 座椅的可调式活动靠枕结构
CN201484239U (zh) * 2009-09-08 2010-05-26 汪兴旺 汽车座椅靠枕
CN201861177U (zh) * 2010-11-10 2011-06-15 唐春湖 靠枕结构
CN202168624U (zh) * 2011-06-07 2012-03-21 刘志国 组合式转动辅助头枕
CN203211142U (zh) * 2013-01-25 2013-09-25 夏展焕 一种车用u型靠枕结构
CN205686234U (zh) * 2016-06-09 2016-11-16 吕辉彬 可翻转的车用靠枕
CN106043056A (zh) * 2016-08-16 2016-10-26 王云生 一种汽车靠枕及汽车座椅
CN206606084U (zh) * 2017-03-17 2017-11-03 邱炎峰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靠枕
CN210047379U (zh) * 2019-02-01 2020-02-11 深圳市伴我回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427A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87428A1 (en) Portable and adjustable head and neck rest
CN109703427B (zh)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KR102017614B1 (ko) 목받침 헤드레스트
CN109795389B (zh) 一种汽车靠枕
CN210047379U (zh)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JP2002153350A (ja) ヘッドレスト用枕
KR20060103302A (ko) 자동차용 슬라이드형 헤드레스트
WO2016049691A1 (en) Head and neck rest
JP5712370B2 (ja) 椅子
CN108099724B (zh) 一种舒适型的汽车座椅配件
KR200326836Y1 (ko) 자동차용 의자의 목-머리 받침대
JP2973579B2 (ja) 座 席
KR200377864Y1 (ko) 보조머리받침
JP2012040110A (ja) 椅子
CN210792919U (zh) 两端可弯折定型的头枕
CN217532637U (zh) 一种车辆靠背结构
CN210454562U (zh) 弹簧夹式安装定位的头枕
CN219769705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多功能颈枕
CN216231853U (zh) 一种用于座椅头枕的锁定装置
KR200159427Y1 (ko) 수평조절식 헤드 레스트
CN210124468U (zh) 一种座椅调节机构及其座椅
JPH0246754Y2 (zh)
JPH0612701Y2 (ja) ピローブーツの取付構造
CN217863826U (zh) 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头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
CN218805395U (zh) 座椅头枕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