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4778A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84778A CN114384778A CN202111340038.XA CN202111340038A CN114384778A CN 114384778 A CN114384778 A CN 114384778A CN 202111340038 A CN202111340038 A CN 202111340038A CN 114384778 A CN114384778 A CN 1143847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paration
- process cartridge
- photosensitive drum
- unit
- contact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有分离控制机构的设备中的处理盒,包括相互结合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分别安装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中的显影辊和感光鼓、以及安装在处理盒中的分离接触机构;分离控制机构可在中间位置以及分别位于中间位置两侧的分离力施加位置和回复力施加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分离力施加位置,分离控制机构向分离接触机构施加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的分离力;在回复力施加位置,分离控制机构向分离接触机构施加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接触的回复力。即使设备受到外力而晃动,显影辊和感光鼓也能稳定的保持在相互分离的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处理盒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以下简称“设备”)所使用的一种消耗品,显影辊和感光鼓可旋转地安装在其中,感光鼓表面在被充电和激光照射后形成显影所需的静电潜像,显影辊将碳粉供应至感光鼓,用于将静电潜像显影。
感光鼓通过设置其纵向末端的鼓联轴器从成像设备中接收驱动力,现有成像设备中设置有可向鼓联轴器传递驱动力的驱动件以及制止鼓联轴器继续旋转的制动件,在处理盒工作时,驱动件向鼓联轴器传递驱动力,在处理盒停止工作时,鼓联轴器的继续旋转被制动件制止。
进一步的,为防止感光鼓表面被污染以及显影辊表面发生不可逆的形变,在处理盒停止工作时,显影辊和感光鼓需保持分离,为此,处理盒中设置有用于从设备中接收分离力的分离接触机构,相应的,设备中设置有与分离接触机构作用的分离控制机构,当处理盒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保持接触,当处理盒停止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保持分离。
发明内容
在处理盒不工作时,为确保显影辊和感光鼓保持分离,现有的分离接触机构为一个可与活动杆摆动连接的保持件,设备中的分离控制机构向保持件施加作用力后与保持件脱离接触,保持件将显影辊和感光鼓保持在分离状态,当显影辊和感光鼓需要接触时,分离控制机构再次向保持件施加作用力后与保持件脱离接触,保持件不再保持显影辊和感光鼓分离。
在显影辊和感光鼓保持分离期间,所述保持件不再被分离控制机构施加作用力,一旦设备受到外力而晃动,保持件将不能保持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的状态,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有分离控制机构的设备中,处理盒包括相互结合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分别安装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中的显影辊和感光鼓、以及安装在处理盒中的分离接触机构;所述分离接触机构用于与分离控制机构相互作用;分离控制机构可在中间位置以及分别位于中间位置两侧的分离力施加位置和回复力施加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处理盒在设备中不需要工作时,分离接触机构先从中间位置向分离力施加位置移动,再从分离力施加位置回到中间位置,在分离力施加位置,分离控制机构向分离接触机构施加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的分离力;当处理盒在设备中需要再次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先从中间位置向回复力施加位置移动,再从回复力施加位置回到中间位置,在回复力施加位置,分离控制机构向分离接触机构施加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接触的回复力。
在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时,分离接触机构被锁定,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分离接触机构的锁定被解除;在处理盒到达设备的预定位置前,分离接触机构处于不与设备内壁干涉的缩回状态,在处理盒到达设备的预定位置后,设备内的按压机构迫使分离接触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伸出;处理盒还包括位于处理盒两个纵向末端的端盖,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在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或端盖上。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分离接触机构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结合的作用部和锁定部,主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作用部用于与分离控制机构相互作用,锁定部用于将分离接触机构锁定。
具体的,主体上设置有导引槽或导引轨道,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后端盖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导引轨道或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和导引轨道均呈弧形;分离接触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上的锁定部,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或端盖上设置有与锁定部配合的被锁定部。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分离接触机构包括相互结合的主体和作用部以及位于作用部中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可在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用于在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之间传递作用力的转动件,第一活动件用于接收分离力,第二活动件用于接收回复力,当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时,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至少之一被锁定。
当分离控制机构从分离力施加位置回到中间位置时,第一活动件与分离控制机构抵接。
锁定组件还包括与第二活动件抵接的弹性件,在第一活动件接收到分离力后,弹性件迫使第二活动件直接或间接推动第一单元转动,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
所述分离接触机构具有锁定功能,在将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后,该分离接触机构被锁定,即使设备受到外力而晃动,显影辊和感光鼓也能稳定的保持在相互分离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2A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具有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的感光鼓立体图。
图2B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
图2C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沿其旋转轴线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3A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二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
图3B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二种驱动力接收件沿其旋转轴线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4A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三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
图4B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三种驱动力接收件沿其旋转轴线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一种分离接触机构与处理盒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沿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左右方向从左向右观察时,第一种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至处理盒壳体时的侧视图。
图7是沿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左右方向从左向右观察时,第二种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至处理盒壳体时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三种分离接触机构与处理盒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9A-图9G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三种分离接触机构在分离控制机构的作用下控制显影辊和感光鼓分离和接触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四种分离接触机构与处理盒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沿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左右方向从左向右观察时,第四种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至处理盒壳体时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五种分离接触机构与处理盒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是沿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左右方向从左向右观察时,第五种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至处理盒壳体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处理盒C包括相互结合的第一单元100和第二单元200以及位于处理盒两个纵向末端的第一端盖300和第二端盖400,所述第一单元100和第二单元200可通过第一端盖300和第二端盖400相互结合,也可通过诸如销钉、卡扣等方式结合,显影辊11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单元100的壳体1中,感光鼓21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单元200的壳体2中,处理盒C工作时,感光鼓21与显影辊11接触,显影辊11将碳粉供应至感光鼓21。
为使得下文描述方便,在此定义,处理盒C中安装有感光鼓21和显影辊11的一侧指向未安装感光鼓21和显影辊11的一侧为上方,与上方相对的一侧为下方,由第一单元100指向第二单元200的方向为前方,与前方相对的一侧为后方,接收驱动力的一侧为左方,与左方相对的一侧为右方,处理盒C沿上下方向从上向下被安装至设备,左方也可被称为驱动端C1,右方也可被称为非驱动端C2,第一端盖300被安装在驱动端C1,第二端盖400被安装在非驱动端C2,用于为显影辊11接收驱动力的第一驱动力接收件3以及用于为感光鼓21接收驱动力的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均从第一端盖300暴露。
如图1B所示,处理盒C还包括位于其中的分离接收机构5,当处理盒C在设备中不需要工作时,分离接收机构5从设备中接收分离力迫使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感光鼓21表面被污染或显影辊11的表面发生形变被抑制。其中,所述分离接收机构5靠近处理盒纵向末端设置,其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
所述第一驱动力接收件3和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分别用于从设备中接收驱动力,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驱动力分别传递至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下文中,以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被直接安装在感光鼓21的末端为例进行描述。
[第二驱动力接收件]
实施例一
图2A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具有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的感光鼓立体图;图2B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图2C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沿其旋转轴线观察时的侧视图。
感光鼓21具有旋转轴线L21,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包括与连接部41(如图2B所示)、底盘42、基座43和结合部44,沿旋转轴线L21,连接部41、底盘42、基座43和结合部44依次排列,连接部42通过嵌入感光鼓21内部的方式实现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与感光鼓21的连接,底盘42与感光鼓21抵接,使得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相对于感光鼓21定位,基座43从底盘42延伸,结合部44从基座43向远离底盘42的方向延伸;作为简化结构的,底盘42可被省略,基座43直接从连接部41延伸,更简化的,基座43也可被省略,结合部44从连接部41延伸。下文将对结合部44的结构进行描述,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结合部44包括中心柱45以及从中心柱45径向向外延伸的驱动力接收部46,旋转轴线L21穿过中心柱45,两个驱动力接收部46径向相对设置在中心柱45的外围。如图2A和图2B所示,每个驱动力接收部46包括与中心柱45连接的基部461以及从基部461延伸的凸块462,导引面463从基部461向着凸块462延伸,凸块462具有与导引面463相邻的第一表面464和第二表面465,且第一表面464和第二表面465均与旋转轴线L21平行。
设备中设置有同向旋转的驱动部91和制动部92,在处理盒C安装至设备前,驱动部91和制动部92部分重叠(如图4B所示),沿旋转方向,制动部92位于驱动部91的下游。随着处理盒C向着设备的预定位置安装,导引面463导引制动部92相对于驱动部91移动,使得驱动力接收部46到达驱动部91和制动部92之间,驱动部91与第一表面464抵接,第二表面465与制动部92相互间隔,当驱动部91沿旋转方向r1转动时,驱动力通过第一表面464被传递至结合部44,进而,感光鼓21被驱动而绕旋转轴线L21转动。
由于第二表面465与制动部92相互间隔,也就是说,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停止工作时不再需要被制动,有利于减小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工作时的磨损。
实施例二
图3A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二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图3B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二种驱动力接收件沿其旋转轴线观察时的侧视图。为便于理解,与上述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4相同的结构将采用相同的编号。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力接收件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力接收件的基本结构相同,但驱动力接收部46的结构不同。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力接收部46形成为至少一对相互间隔的凸块46a/46b,所述凸块46a/46b从中心柱45向着远离旋转轴线L21的方向延伸,二者之间形成驱动空间46c,每个凸块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464和第二表面465,如图3B所示,凸块46a的第二表面465与凸块46b的第一表面464形成为驱动空间46c的边缘,当处理盒C被安装时,驱动部91进入驱动空间46c,制动部92位于驱动空间46c的外部,且当处理盒C工作时,驱动部91与凸块46b的第一表面464抵接,制动部92远离凸块46b的第二表面465,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在驱动部91的驱动作用下绕旋转轴线L21沿r1所示方向旋转。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本实施例涉及的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具有制动功能,具体为,当驱动部91停止向凸块46b第一表面464施加驱动力时,感光鼓21/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可能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沿r1所示方向转动,此时,凸块46a的第二表面465将与驱动部91抵接,由于驱动部91已停止转动,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在驱动部91的制动作用下被制动。
其中,为便于区分,凸块46a可被称为第一凸块,凸块46b可被称为第二凸块,沿感光鼓21/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的旋转方向r1,第一凸块46a位于第二凸块46b的上游;可理解的,当处理盒C在设备中工作时,第一凸块46a的第二表面与驱动部9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凸块46b的第二表面与制动部92之间的最小距离,以确保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在被制动的过程中,第一凸块46a与驱动部91抵接,而第二凸块46b不会与制动部92抵接。
实施例三
图4A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三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图4B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三种驱动力接收件沿其旋转轴线观察时的侧视图。为便于理解,与上述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4相同的结构将采用相同的编号。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力接收件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力接收件的基本结构相同,但驱动力接收部46的结构不同。如图4A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力接收部46被简化为至少一个独立的凸块462,所述凸块462也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464和第二表面465,沿旋转方向r1,第一表面464位于第二表面465的上游,当处理盒C被安装至设备预定位置时,第一表面464到达制动部92的下游,此时,第一表面464与制动部92相对。
当处理盒C开始工作时,制动部92随着驱动部91一起旋转,此时,制动部92与第一表面464抵接,并驱动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沿旋转方向r1转动,同实施例一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在停止工作时也不需要被制动,有利于减小第二驱动力接收件4工作时的磨损。
[显影辊和感光鼓分离接触机构]
在对分离接触机构5进行描述前,先结合图6对设备中与其配合的分离控制机构93进行说明,如图所示,分离控制机构93整体呈“凹”字型,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包括位于前方的分离力施加部93a和位于后方的回复力施加部93b,二者之间形成活动腔93c。
当处理盒C到达设备的预定位置时,分离接触机构5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活动腔93c,但分离接触机构5不与分离控制机构93接触。当处理盒C在设备中不需要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93开始从前向后移动,分离力施加部93a与分离接触机构5接触,并向分离接触机构5施加分离力,随后,分离控制机构93开始从后向前移动,此时,分离力施加部93a与分离接触机构5分离,直至分离控制机构93与分离接触机构5再次不接触,但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仍然保持相互分离状态;当处理盒C在设备中再次需要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93继续从后向前移动,回复力施加部93b与分离接触机构5接触,并向分离接触机构5施加回复力,随后,分离控制机构93开始向前向后移动,此时,回复力施加部93b与分离接触机构5再次分离,直至分离控制机构93与分离接触机构5再次不接触,但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回到相互接触状态。
也就是说,分离控制机构93可沿前后方向在中间位置、分离力施加位置和回复力施加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其中,分离力施加位置和回复力施加位置分别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侧。具体为,处理盒C在设备中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93位于中间位置,此时,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接触;处理盒C在设备中不需要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93先从中间位置移动至分离力施加位置,然后再由分离力施加位置回到中间位置,此时,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接触;处理盒C在设备中再次需要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93先从中间位置移动至回复力施加位置,然后再由回复力施加位置回到中间位置,此时,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回到相互接触的状态。
实施例一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一种分离接触机构与处理盒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沿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左右方向从左向右观察时,第一种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至处理盒壳体时的侧视图。
分离接触机构5可活动的设置在处理盒C的左侧和/或右侧,如图5所示,分离接触机构5为可转动的安装在处理盒C中的转动杆,包括作用部51、主体52和锁定部53,所述作用部51用于与分离控制机构93相互作用,具有相对设置的分离力接收部511和回复力接收部512,其中,分离力接收部511用于从分离控制机构93接收使得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的分离力,回复力接收部512用于从分离控制机构93接收使得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接触的回复力;当作用部51接收到分离力或回复力时,主体52带动作用部51和锁定部53转动,进而,锁定部53与处理盒C中设置的被锁定部结合,同时,转动杆5迫使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
本实施例中,转动杆5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单元壳体1的末端,位于第一单元壳体1和端盖300/400之间,如图所示,第一单元壳体1在其末端设置有圆弧状导引轨道12,转动杆5的主体52设置有与导引轨道12配合的导引槽54,导引槽54包围导引轨道12;在分离控制机构93的作用下,转动杆5沿导引轨道12转动,导引槽54的下表面541挤压导引轨道12的下表面121,从而带动第一单元100绕第一动力接收件3的旋转轴线L转动,此时,显影辊11与感光鼓21相互分离;如图6所示,优选的,导引槽54和导引轨道12均与第一驱动力接收件3同心设置,沿处理盒C的前后方向经过旋转轴线L做一条直线D,该直线D经过导引轨道12,以确保转动杆5稳定的转动,更优选的,直线D经过导引轨道12的圆弧中点,当转动杆5转动时,沿上下方向,导引轨道12的受力更均匀,不仅有利于第一单元100和转动杆5稳定的转动,还可确保转动杆5的转动更平滑。
相反的,导引轨道12和导引槽54的位置可互换,即导引轨道12被设置在主体52上,导引槽54被设置在壳体1上,当转动杆5转动时,导引轨道12的上表面推动导引槽54的上表面,同样可使得第一单元100转动,实现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的相互分离。
可实现的,转动杆5还可设置迫推部,相应的,第一单元100设置有与迫推部对应的被迫推部,在转动杆5转动的同时,通过迫推部迫推被迫推部,使得第一单元100绕旋转轴线L转动,显影辊11与感光鼓21相互分离;所述迫推部和被迫推部可以是相互接触的实体,例如,上述导引槽54可被视为迫推部,导引轨道12可被视为被迫推部,当然,迫推部和被迫推部还可以是具有磁性的磁体,二者极性相同的一端相对,随着转动杆5的转动,迫推部和被迫推部之间的斥力逐渐增大,直至使得第一单元100绕旋转轴线L转动。
根据本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导引轨道12还可以被设置在端盖300上,通过在转动杆5上设置的迫推部和第一单元100设置的被迫推部相互作用实现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的相互分离;反过来,还可利用转动杆5的转动使得第二单元200绕第二动力接收件4的旋转轴线L21转动而实现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的相互分离,具体方式可借鉴上述迫使第一单元100转动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锁定部53包括设置在主体52上的第一突出部531,被锁定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单元100或第二单元200或端盖300上的基板22以及从基板22上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3。当分离控制机构93从中间位置向分离力施加位置移动时,转动杆5沿r2所示方向转动,迫推部迫推被迫推部,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同时,第一突出部531越过第二突出部23并到达第二突出部23的前方,进而实现锁定部53与被锁定部的结合,此时,即使分离控制机构93从分离力施加位置回到中间位置,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仍然保持相互分离的状态;当分离控制机构93从中间位置向回复力施加位置移动时,转动杆5沿r2所示方向的反方向转动,第一突出部531再次越过第二突出部23并到达第二突出部23的后方,实现锁定部53与被锁定部的解锁,在第一单元100和第二单元200之间的压缩弹簧C3的作用下,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回到相互接触的状态。
优选的,基板2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和端盖300其中之一上,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因而,基本22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所述锁定和解除锁定更易实现,锁定部53与被锁定部之间的摩擦力更小。
实施例二
图7是沿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左右方向从左向右观察时,第二种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至处理盒壳体时的侧视图。
如图7所示,处理盒C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单元100一个末端的护盖14,第一驱动力接收件3位于第一单元壳体1与护盖14之间而被保护,所述护盖14被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分离接触机构5从护盖14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分离接触机构5的下部形成作用部51,在前后方向相对分布的分离力接收部511和回复力接收部512位于作用部上,因而,当分离力或回复力被施加至分离接触机构时,分离接触机构5可带动护盖14一起运动,然后,护盖14带动第一单元壳体1运动,最后,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的分离和接触被实现。
其中,分离接触机构5与护盖14可一体形成,也可分体形成,进一步的,护盖14也可被认为是分离接触机构5的一部分,例如,护盖14由分离接触机构5的主体52变形而来。当分离接触机构5和护盖14分体形成时,二者之前既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活动连接,只要分离接触机构5能够将接收到的分离力或回复力传递至护盖14,并使得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或接触即可。
同实施例一的,护盖14的上方设置有锁定部53,第一单元100或第二单元200或端盖300上设置有被锁定部,所述锁定部53包括第一突起531,被锁定部包括基板22以及从基板22上突出的第二突起23,随着分离力接收部511接收到分离力,锁定部53与被锁定部相互结合而使得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保持在相互分离的状态;随着回复力接收部512接收到回复力,锁定部53与被锁定部之间的锁定被解除而使得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回到相互接触的状态。
实施例三
图8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三种分离接触机构与处理盒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9A-图9G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三种分离接触机构在分离控制机构的作用下控制显影辊和感光鼓分离和接触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涉及的分离接触机构5以可活动的方式被安装,包括主体52以及设置在主体上的作用部51,当作用部51从分离控制机构93接收到所述分离力时,作用部51自身或与作用部联动的部件使得第一单元100绕旋转轴线L沿r2所示方向转动,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且作用部51的一部分与分离控制机构93抵接而被锁定,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保持相互分离的状态;当作用部51从控制分离机构93接收到所述回复力时,作用部51的锁定状态将被解除,第一单元100绕旋转轴线L沿r2所示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接触。具体的,分离接触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作用部51中的锁定组件6,下面结合附图9A-图9G描述锁定组件6的运动过程。
锁定组件6包括第一活动件61、第二活动件62和转动件63,其中,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可在受到分离控制机构93的作用力后在前后方向运动,转动件63用于连接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当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其中之一受到作用力时,转动件63将作用力传递至另一个活动件,整体上,锁定组件6形成为一个联动机构,且当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接触以及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时,转动件63与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至少之一保持锁定,下文中,以转动件63与第一活动件61可保持锁定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9A所示,锁定组件6还包括与第一活动件61抵接的第一弹性件64以及与第二活动件62抵接的第二弹性件65,在处理盒C被到达设备预定位置时,作用部51进入所述活动腔93c,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均不与设备中的分离控制机构93接触,所述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至少之一为齿条,转动件63包括能够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与齿轮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止动部632,与止动部632相邻设置有避让部631,所述止动部632能够随着齿轮的旋转而转动。
第一活动件61设置有相邻分布的齿部611和缺齿部612,第二活动件62设置有齿部621,在图9A所示的初始阶段,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接触,第一活动件61的前方末端(第一受力端)6a和第二活动件62的后方末端(第二受力端)6b位于作用部51的外部,沿前后方向,第一受力端6a和第二受力端6b之间的距离为d1,或者说锁定组件6在前后方向的尺寸为d1;转动件的齿轮同时与第一活动件齿部611和第二活动件齿部621啮合,第一弹性件64和第二弹性件65中至少第一弹性件64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止动部632在转动件的齿轮后方与第一活动件齿部611卡接,虽然,第一弹性件64具有将第一活动件61向前推动的趋势,或第二弹性件65具有将第二活动件62向后推动的趋势,但在止动部632与第一活动件齿部611的相互作用下,锁定组件6整体上处于自锁状态而保持静止。
当处理盒C在设备中不需要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93从中间位置向着分离力施加位置运动,如图9B所示,分离力施加部93a开始与第一活动件61的前方末端(第一受力端)6a接触,此时,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仍然保持相互接触状态,随着分离控制机构93向后推压第一受力端6a,第一活动件61向后运动,第一弹性件64发生弹性变形。当止动部632与缺齿部612相对时,转动件63沿图9C中r3所示方向转动,如图9C所示,第一活动件61在第一弹性件64的弹力作用力具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同时,转动件的齿轮以及第二弹性件65的弹力均带动第二活动件62向后运动,第二受力端6b与第一单元100设置的被抵接部15抵接,进而,第一单元100可绕旋转轴线L沿r2所示方向转动,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间隔g1,显然,第二弹性件65的弹力大于压缩弹簧C3的弹力。
如图9D所示,分离控制机构93在向锁定组件6施加分离力后,开始由分离力施加位置向着中间位置运动,第一弹性件64释放弹力,第一活动件61跟随分离控制机构93向前运动,在止动部632经过缺齿部612的过程中,在第一单元100的反作用力作用下,第二活动件62稍微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仍然保持相互分离,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减小为g1,直至到达图9E所示的状态,止动部632在转动件的齿轮前方与第一活动件齿部611卡接,第一受力端6a与分离力施加部93a保持抵接,第一活动件61被锁定,相应的,第二活动件62也不再移动,此时,锁定组件6在前后方向的尺寸为d2,满足d2>d1。
当处理盒C在设备中需要再次开始工作时,如图9E所示,分离控制机构93开始从中间位置向着回复力施加位置运动,此时,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仍然保持在相互分离状态止动部632与第一活动件上设置的配合槽613相对。如图9F所示,回复力施加部93b开始与第二活动件62抵接,在回复力施加部93b的作用下,第二活动件62带动转动件63沿图中r4所示方向转动,同时,转动件63带动第一活动件61向后运动,第二弹性件65再次发生弹性变形,第一单元100不再被抵接,因而,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再次回到相互接触的位置。
当分离控制机构93向前运动预定行程后开始从回复力施加位置向着中间位置运动,如图9G所示,第二活动件62停止向前运动,转动件63和第一活动件61也同步停止运动,且止动部632再次在转动件的齿轮后方与第一活动件齿部611卡接,锁定组件整体上再次处于自锁状态而保持静止。
如上所述,止动部632还可与第二活动件62的齿部621卡接实现将第二活动件62锁定的功能,此时,还需要在第二活动件62上设置缺齿部,当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接触时,止动部632在转动件的齿轮前方与第二活动件齿部621卡接,当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时,止动部632在转动件的齿轮后方与第二活动件齿部621卡接。
可选的,止动部632和避让部631可被设置在与转动件齿轮同轴设置的旋转体上,该旋转体的直径大于转动件齿轮的直径,或者,避让部631不必设置,将旋转体的直径设置的比转动件齿轮的直径小,止动部632从旋转体上突出,只要确保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接触和相互分离时,止动部632能够与第一活动件61或第二活动件62卡接,使得锁定组件6保持在自锁状态即可。
同样的,分离接触机构5还可被设置在第二单元200或端盖300上,当分离接触机构5被设置在第二单元200时,所述锁定组件6将使得第二单元200绕旋转轴线L21转动,而实现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的相互分离;当分离接触机构5被设置在端盖300时,所述锁定组件6既能够使得第一单元100绕旋转轴线L转动,也能够使得第二单元200绕旋转轴线L21转动,但均能实现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的相互分离。
所述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设置成具有齿条为优选方案,可替换的,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还可被设置成具有诸如磨砂面、橡胶面等,转动件63齿轮的齿也可以被替换为外表面具有磨砂面、橡胶面等,只要能够将作用力在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之间传递,且当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接触或相互分离时,止动部632与第一活动件61或第二活动件62抵接使得锁定组件6整体保持在自锁状态即可。
进一步的,为防止处理盒C在向着设备预定位置运动过程中,所述分离接触机构5与设备内壁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盒C在到达预定位置前,分离接触机构5处于“缩回”状态,这样,不管处理盒C是向下直接到达预定位置,还是先向下被预安装,然后再向前到达预定位置,分离接触结构5均不会与设备内壁触碰。
如图8所示,主体52的上方末端形成被按压部57,且主体52上还设置有活动槽55以及安装在活动槽55中的迫推件(未示出),第一单元壳体1的纵向末端设置有支撑体13,迫推件一端与支撑体13抵接,另一端与活动槽55的末端抵接,在迫推件的迫推作用下,分离接触机构5整体被向上迫推至不超过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和端盖300的最下方,当处理盒C到达预定位置时,利用设备内预设的按压机构按压所述被按压部57,分离接触机构57克服迫推件的迫推力而使得至少作用部51“伸出”,即作用部51超出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和端盖300的最下方。可理解的,将分离接触机构5设置成可在上下方向伸缩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分离接触机构。
实施例四
图10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四种分离接触机构与处理盒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11是沿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左右方向从左向右观察时,第四种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至处理盒壳体时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涉及的分离接触机构5与实施例三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分离接触机构5与护盖14连接,当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需要相互分离时,锁定组件6的第二活动件62所抵接的位置不同。
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活动件61和第二活动件62均从作用部51伸出,分别用于与分离控制机构93的分离力施加部93a和回复力施加部93b结合。在实现本实施例的过程中,第二活动件62还需设置传动突起622(如图9A-图9G)所示,且本实施例中锁定组件6的运动过程与实施例三相同,故在此不再描述锁定组件6的运动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分离力施加部93a施加的分离力由传动突起622传递至作用部51,再由作用部51将分离力传递至护盖14,最后由护盖14带动第一单元100绕旋转轴线L沿r2所示方向转动,实现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
实施例五
图12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中第五种分离接触机构与处理盒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13a和图13b是沿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左右方向从左向右观察时,第五种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至处理盒壳体时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中,分离力施加部93a施加的分离力仍然由作用部51先传递至护盖14,然后由护盖14带动第一单元100绕旋转轴线L沿r2所示方向转动,实现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
如上所述,为防止处理盒C在向着设备预定位置安装的过程中,分离接触机构5与设备内壁产生干涉,所述分离接触机构5被设置成可在处理盒C的上下方向运动,在处理盒C被安装至设备预定位置前,分离接触机构5处于缩回状态,在处理盒C到达设备预定位置并受到设备内壁挤压时,分离接触机构5伸出,至少作用部51进入所述活动腔93c。
如图12所示,主体52上也设置有如图8所示的活动槽55和被按压部57,未示出的迫推件一端与活动槽55,另一端与支撑体13抵接,被按压部57稍长,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当被按压部57受到设备内壁向下的按压力时,被按压部57可与护盖14上的肋条17抵接。当分离力施加部93c向锁定组件6施加分离力时,第一活动件61被锁定,分离力通过传动突起622,分离力被传递至主体52,使得主体52绕支撑体13逆时针转动,同时,被按压部57推动肋条17使得第一单元100绕旋转轴线L沿r2所示方向转动,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相反,当回复力施加部93b向锁定组件6施加回复力时,第一活动件61的锁定被解除,在压缩弹簧C3的作用下,第一单元100绕旋转轴线L沿与r2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回到相互接触的状态。
如上所述,设备中的分离控制机构93在向分离接触机构5施加分离力和回复力后均会回到不再与分离接触机构5接触的中间位置,当分离控制机构93向分离接触机构5施加作用力(包括分离力和回复力)时,分离控制机构93的相应部件(分离力施加部93a和回复力施加部93b)行程可缩短,有利于减小设备的尺寸;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分离接触机构5具有锁定功能,在将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相互分离后,该分离接触机构5被锁定,即使设备受到外力而晃动,显影辊11和感光鼓21也能稳定的保持在相互分离的状态。
Claims (10)
1.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有分离控制机构的设备中,处理盒包括相互结合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分别安装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中的显影辊和感光鼓、以及安装在处理盒中的分离接触机构;所述分离接触机构用于与分离控制机构相互作用;
分离控制机构可在中间位置以及分别位于中间位置两侧的分离力施加位置和回复力施加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
当处理盒在设备中不需要工作时,分离接触机构先从中间位置向分离力施加位置移动,再从分离力施加位置回到中间位置,在分离力施加位置,分离控制机构向分离接触机构施加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的分离力;
当处理盒在设备中需要再次工作时,分离控制机构先从中间位置向回复力施加位置移动,再从回复力施加位置回到中间位置,在回复力施加位置,分离控制机构向分离接触机构施加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接触的回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时,分离接触机构被锁定,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分离接触机构的锁定被解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处理盒到达设备的预定位置前,分离接触机构处于不与设备内壁干涉的缩回状态,在处理盒到达设备的预定位置后,设备内的按压机构迫使分离接触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处理盒还包括位于处理盒两个纵向末端的端盖,分离接触机构被安装在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或端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分离接触机构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结合的作用部和锁定部,主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作用部用于与分离控制机构相互作用,锁定部用于将分离接触机构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主体上设置有导引槽或导引轨道,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后端盖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导引轨道或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和导引轨道均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分离接触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上的锁定部,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或端盖上设置有与锁定部配合的被锁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分离接触机构包括相互结合的主体和作用部以及位于作用部中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可在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用于在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之间传递作用力的转动件,第一活动件用于接收分离力,第二活动件用于接收回复力,当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时,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至少之一被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分离控制机构从分离力施加位置回到中间位置时,第一活动件与分离控制机构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锁定组件还包括与第二活动件抵接的弹性件,在第一活动件接收到分离力后,弹性件迫使第二活动件直接或间接推动第一单元转动,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相互分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40038.XA CN114384778B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处理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40038.XA CN114384778B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处理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84778A true CN114384778A (zh) | 2022-04-22 |
CN114384778B CN114384778B (zh) | 2023-09-08 |
Family
ID=8119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40038.XA Active CN114384778B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处理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84778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83339A1 (zh) * | 2021-11-12 | 2023-05-19 | 珠海益之印科技有限公司 | 驱动力接收件、旋转组件和处理盒 |
WO2024037566A1 (zh) * | 2022-08-19 | 2024-02-22 | 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WO2024067875A1 (zh) * | 2022-10-01 | 2024-04-04 | 珠海益之印科技有限公司 | 驱动力接收件和处理盒 |
WO2024199509A1 (zh) * | 2023-03-31 | 2024-10-03 |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97212A1 (en) * | 2008-05-27 | 2009-12-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204731529U (zh) * | 2015-06-23 | 2015-10-28 |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CN109765773A (zh) * | 2019-03-09 | 2019-05-17 |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 |
CN212569435U (zh) * | 2020-08-15 | 2021-02-19 | 珠海鼎龙汇通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CN213690224U (zh) * | 2020-11-18 | 2021-07-13 |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 出粉刀、显影盒和处理盒 |
CN113574468A (zh) * | 2019-03-18 | 2021-10-29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和盒 |
-
2021
- 2021-11-12 CN CN202111340038.XA patent/CN1143847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97212A1 (en) * | 2008-05-27 | 2009-12-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204731529U (zh) * | 2015-06-23 | 2015-10-28 |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CN109765773A (zh) * | 2019-03-09 | 2019-05-17 |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 |
CN113574468A (zh) * | 2019-03-18 | 2021-10-29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和盒 |
CN212569435U (zh) * | 2020-08-15 | 2021-02-19 | 珠海鼎龙汇通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CN213690224U (zh) * | 2020-11-18 | 2021-07-13 |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 出粉刀、显影盒和处理盒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83339A1 (zh) * | 2021-11-12 | 2023-05-19 | 珠海益之印科技有限公司 | 驱动力接收件、旋转组件和处理盒 |
WO2024037566A1 (zh) * | 2022-08-19 | 2024-02-22 | 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WO2024067875A1 (zh) * | 2022-10-01 | 2024-04-04 | 珠海益之印科技有限公司 | 驱动力接收件和处理盒 |
WO2024199509A1 (zh) * | 2023-03-31 | 2024-10-03 |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84778B (zh) | 2023-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034518U (zh) | 处理盒 | |
CN114384778A (zh) | 处理盒 | |
CN107918263B (zh) | 带有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 |
CN209746358U (zh) | 处理盒以及成像设备 | |
CN107402509B (zh) |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 |
CN109669332B (zh) | 可自动复位的显影盒 | |
CN107621768B (zh) | 处理盒及驱动组件 | |
CN107918259B (zh) | 一种控制机构以及显影盒 | |
CN212569435U (zh) | 一种处理盒 | |
CN219590676U (zh) | 联轴器、旋转件和处理盒 | |
US20240295852A1 (en) | Driving force receiving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 |
CN114442453B (zh) | 一种显影盒 | |
CN210864326U (zh) | 处理盒 | |
CN210005862U (zh) | 动力接收部件、粉仓、废粉仓以及处理盒 | |
CN106325022B (zh) | 一种显影盒 | |
CN214225685U (zh) | 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盒 | |
CN218957026U (zh) | 计数组件和显影盒 | |
CN218848578U (zh) | 处理盒 | |
CN221860842U (zh) | 处理盒 | |
CN116449667A (zh) | 处理盒 | |
CN118226721A (zh) | 计数组件和显影盒 | |
CN220367525U (zh) | 一种显影盒 | |
CN220208095U (zh) | 一种显影盒 | |
CN220933352U (zh) | 保护件和处理盒套件 | |
CN217060761U (zh) | 显影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3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301, 3 / F, forming workshop (building a), No. 8, Pingdong Second Road, Nanping,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E-JE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room 505, building 3, No. 798, qinzheng Road, Hengqin new area,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Yuzhi Technology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