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2509B -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2509B
CN107402509B CN201610423785.2A CN201610423785A CN107402509B CN 107402509 B CN107402509 B CN 107402509B CN 201610423785 A CN201610423785 A CN 201610423785A CN 107402509 B CN107402509 B CN 107402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ceiving
pushing
receiving portion
main body
a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37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2509A (zh
Inventor
曹建新
梁祺杰
杨妙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st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nest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star Corp filed Critical Ninestar Corp
Priority to PCT/CN2017/0841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71981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2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2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2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2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y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该驱动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以接收旋转的驱动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接收部、传递部;所述动力接收部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啮合以接收旋转的驱动力并将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传递部中,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动力接收部主体和啮合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可相对于所述传递部沿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并同时带动所述啮合部,所述啮合部还可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沿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处理盒的驱动组件的动力接收部不能与新型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机构啮合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处理盒。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该电子成像装置内设有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机构。该处理盒一般包括有驱动组件、显影元件、显影剂、控粉单元以及容纳上述单元的壳体,另外根据不同种类的处理盒结构,还额外地设置有感光元件、充电元件、清洁元件以及搅拌元件等。该处理盒的驱动组件沿显影元件轴向设置在处理盒的一端,通过该驱动组件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机构相互啮合后进而将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中,最后驱动处理盒内部的旋转元件(如显影元件、感光元件、搅拌元件等)转动,参与与电子成像装置的显影工作。
电子成像装置在进行显影工作(即常说的“打印”)之前,使用者需将处理盒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中,处理盒的驱动组件需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驱动机构进行接触进而相互啮合。
如图1所示,处理盒C沿方向X(方向X与显影元件的轴向基本垂直)安装入电子成像装置(未示出)中,处理盒C通过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左右内侧板上的导轨(F100、F200)支承并引导进入电子成像装置内。当处理盒C沿导轨(F100、F200)安装入电子成像装置时,如图2所示,其位于处理盒C一端的驱动组件100同样沿着方向X移动进而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驱动机构900接触啮合,由于驱动机构900在电子成像装置中相对固定(只能沿自身的轴线旋转),在驱动组件100沿方向X移动与驱动机构900接触啮合的过程中,其驱动组件100的动力受口110将存在一定的机率与驱动机构900形成结构干涉。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当动力受口110与驱动机构900形成结构干涉时,其动力受口110受到来自于驱动机构900的挤压从而沿轴向向内缩进。而当动力受口110继续移动至与驱动机构900基本同轴时,动力受口110与驱动机构900之间的结构干涉消失,动力受口110即因设在驱动组件100内部的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向外伸出与驱动机构900接触啮合。
但是,在图3至图5所示,在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新型电子成像装置,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的一侧导轨F300中还设有一挡块F310,该挡块F310靠近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机构900设置,从驱动机构900的轴向方向上观察,该挡块F310与驱动机构900部分结构存在重叠(具有重叠区域H),该挡块F310的突出端F311覆盖该驱动机构900的传动销910。
这样,若继续使用上述结构的驱动组件100,在将处理盒C装入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时,其驱动组件100的凸爪111或112将直接与挡块F310的突出端F311相互抵接形成结构干涉,那么动力受口110则不能与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机构900进行啮合接收驱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组件,以解决现有处理盒的驱动组件在与新型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机构进行接触啮合时,其驱动组件的动力接收部受到电子成像装置内的结构的阻挡而不能与驱动机构进行啮合接收驱动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以接收旋转的驱动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接收部、传递部;所述动力接收部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啮合以接收旋转的驱动力并将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传递部中,
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动力接收部主体和啮合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可相对于所述传递部沿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并同时带动所述啮合部,
所述啮合部还可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沿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
优选地,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与所述驱动机构接触啮合前,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向外伸出在先,所述啮合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在后。
优选地,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脱离啮合时,所述啮合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内缩进在先,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向内缩进在后。
优选地,还包括一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所述控制机构还可控制所述动力接收部的啮合部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外力的接收和撤销控制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和啮合部的伸缩动作。
优选地,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设有第一作用部,所述啮合部设有第二作用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能够推动所述第一作用部,使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所述第二推动部能够推动所述第二作用部,使所述啮合部向外伸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二推动部在外力作用下均沿垂直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第一作用部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向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作用部上设有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向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推动部运动过程中能够沿所述第一斜面滑动,使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
所述第二推动部运动过程中能够沿所述第二斜面滑动,使所述啮合部向外伸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二推动部在外力作用下均沿垂直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推动部上设有第一斜推面,所述第二推动部上设有第二斜推面,
所述第一推动部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作用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斜推面滑动,使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
所述第二推动部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二作用部能够沿所述第二斜推面滑动,使所述啮合部向外伸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作用部和/或所述第二作用部为环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所述第二推动部在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方向存在相对高度差。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一作用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二作用部靠近所述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传递部包括内腔,所述动力接收部穿过所述内腔,所述第二作用部处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二推动部处于所述内腔中。
优选地,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上设置有沿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滑动口,所述第二作用部由所述滑动口穿出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口沿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口,所述第二作用部为一对半圆环状结构,每个所述半圆环状结构均包括滑动部以及半环外缘,所述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半环外缘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口与所述啮合部相固定,两个所述半圆环状结构的所述半环外缘共同构成一个圆环外缘,所述第二推动部推动所述圆环外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一作用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推动部与所述第二作用部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二推动部在外力作用下同时运动。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受力端,所述第一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二推动部同时与所述受力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或所述第二推动部均为分叉结构,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一作用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的轴线对称的两侧相对,所述第二推动部于所述第二作用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主体的轴线对称的两侧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或第二推动部为“U”型或“V”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中还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与所述传递部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施加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内缩的弹力。
优选地,所述传递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存在一通口,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沿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穿过所述通口,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以及所述传递部相连,且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向外伸出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中还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与所述啮合部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啮合部施加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内缩的弹力。
优选地,所述啮合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沿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穿出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啮合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以及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连,且在所述啮合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啮合部设有一对啮合爪,围绕啮合部的旋转轴在所述啮合爪上设有内斜面。
一种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以接收旋转的驱动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接收部、传递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动力接收部主体和啮合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可相对于所述传递部沿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并同时带动所述啮合部相对于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
所述啮合部还可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沿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
优选地,还包括一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所述控制机构还可控制所述动力接收部的啮合部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
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设有上述任意一种驱动组件。
在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后,由于动力接收部中设有动力接收部主体和啮合部,且动力接收部主体在相对于传递部伸缩时能够带动啮合部伸缩,啮合部还可相对于动力接收部主体伸缩,因此啮合部能够实现与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机构处于接触啮合或脱离啮合状态的位置,避免了两者间产生的结构干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驱动组件的旋转动力接收部件不能与新型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机构啮合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处理盒安装入电子成像装置时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处理盒的驱动组件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机构啮合时的示意图;
图3、图4是一种新型电子成像装置的导轨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处理盒的驱动组件与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的导轨和驱动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处理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一中的驱动组件与控制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一中的驱动组件与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一中的驱动组件的传递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动力接收部在传递部中的动作示意图;
图12、图13是本实施例一中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动力接收部与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图16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动力接收部与控制机构的配合动作示意图;
图17至图19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动力接收部与驱动机构的接触啮合过程示意图;
图20、图21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动力接收部与驱动机构的啮合示意图;
图22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啮合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处理盒的轴向方向与显影元件的旋转轴基本同轴或平行。
在本发明中,处理盒在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安装方向与轴向方向基本垂直。
在本发明中,处理盒在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拆卸(取出)方向与处理盒的安装方向相反。
实施例一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处理盒C的结构示意图,处理盒C包括壳体(第一壳体A和第二壳体B)以及壳体两端的侧壁B1和B2,在第一壳体A内收容有充电元件20、清洁元件40、感光元件10等,在第二壳体B内收容有显影元件30、控粉元件50以及显影剂等。
如图6和图7所示,驱动组件200a设置在处理盒C的一端,驱动组件200a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机构900啮合进而将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C中并驱动处理盒C内的旋转元件(如显影元件30、感光元件10等)使其运转,参与显影工作。
如图8至图10所示,驱动组件200a包括动力接收部200以及传递部250;动力接收部200又具体包括有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以及设置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中的啮合部210。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用于相对于传递部250沿传递部250的轴向伸缩,并且在伸缩的同时带动啮合部210。而啮合部210在随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伸缩的同时,自身还能够相对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沿传递部250的轴向进行进一步伸缩。当需要从新型电子成像装置中拆卸(取出)处理盒C时,通过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以及啮合部210这两级向内收缩,能够使啮合部210处于脱离与驱动机构900啮合状态的位置,从而避免在装卸过程中啮合部210与驱动机构900发生干涉,阻碍拆装过程。
考虑到安全因素,在进行接触啮合的过程中,最好能够使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先行伸出,而啮合部210在之后才伸出。相反的,在进行脱离啮合的过程中,则最好能够使啮合部210先行向内缩进,而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在之后才向内缩进。这样能够对啮合部210给予更为充分的保护。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在处理盒C的一端设置了与驱动组件200a配合作用的控制机构300。控制机构300能够通过外力的接收和撤销来控制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和啮合部210的伸缩动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的结构以及配合关系。如图8至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包括设置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一自由端的环状的开口201、位于开口201的下方外侧上设有斜面202、位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上的第一作用部203、位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上的传递件205以及一长形的滑动口204、位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另一自由端的卡口207、以及沿轴向穿过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通口206,在通口206上还设一抵接面208;啮合部210包括设置在啮合部210一自由端的一对啮合爪211,围绕啮合部210的旋转轴在啮合爪211上设置有一内斜面211a,该一对啮合爪211的内斜面211a为相互对应设置,该一对啮合爪211在啮合部210上呈“V”型或“U”型设置,位于啮合爪211的下方设有抵接面218以及外侧上设有斜面212、另外还有一通口215设置在啮合部210中以及一卡口217位于啮合部210的另一自由端。
如图10所示,传递部250包括设置在外侧的传动齿259、位于传递部250的内腔251的受力柱254以及穿设传递部250的通口255。
如图9至图11所示,动力接收部200与传递部250的装配关系是:啮合部210通过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通口206穿设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中,通过一杆状的第二作用部214穿过啮合部的通口215以及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滑动口204使啮合部210可相对固定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中,啮合部210的卡口217沿通口206向外伸出,由于滑动口204的设置,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与啮合部210装配后,第二作用部214可在长形的滑动口204中滑动,而第二作用部214与啮合部210的固定设置使得啮合部210整体可相对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进行滑动一定的距离;在上述的动力接收部200整体装配完成后,动力接收部200的一部分放置在传递部250的内腔251中,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一端与啮合部210的一端穿过传递部250的通口255,通过第一固定部209卡合固定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卡口207上,第二固定件219卡合固定在啮合部210的卡口217上,还有一第一弹性件92设在第一固定件209与传递部250的底面255a之间,第二弹性件93设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底面与第二固定件219之间。通过上述动力接收部200与传递部250的装配设置,使得动力接收部200可在接收旋转的驱动力后通过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传递件205与受力柱254的抵接将驱动力传递至传递部250中;通过第一弹性件92的设置,使动力接收部200可相对于传递部250进行轴向伸缩,即装配后的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和啮合部210可同时相对于传递部250进行轴向伸缩;通过第二弹性件93的设置,使动力接收部200中的啮合部210可相对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进行轴向伸缩。
如图11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动力接收部200未受外力推动时,通过第一弹性件92以及第二弹性件93的弹性作用力,动力接收部200整体相对于传递部250处于内缩状态。而在外力的推动下,动力接收部200具有第一动作状态和第二动作状态。第一动作状态: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受到外力的推动相对于传递部250向外伸出时,此时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通过抵接面208抵接在啮合部210的抵接面218上或滑动口204的底面抵接在第二作用部214上可同时推动啮合部210向外伸出,此时在第一动作状态中,啮合爪211的顶点与在初始状态下的啮合爪211的顶点具有高度差H1;第二动作状态:在动力接收部200处于第一动作状态后,啮合部210还可单独通过外力的推动相对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继续向外伸出一定的距离,此时在第二动作状态下,啮合爪211的顶点与在第一动作状态下的啮合爪211的顶点具有高度差H2。
如图12和图13所示,控制机构300的后端设有受力端390,前端设有第一推动部310和第二推动部320,第一推动部310和第二推动部320优选为“U”型或“V”型的叉状结构;第一推动部310设有第一斜推面315,第二推动部320设有第二斜推面325。
其中,第一作用部203需要与第一推动部310配合作用,使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向外伸出,因此可以单独在第一作用部203上设置第一斜面203a,或者采用在第一推动部310上设置第一斜推面315,进行作用力的方向转换。同样的,第二作用部214需要与第二推动部320配合作用,使啮合部210向外伸出,因此可以单独在第二作用部214上设置第二斜面214b1,或者采用在第二推动部320上设置第二斜推面325,进行作用力的方向转换。并且,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斜推面315以及第二斜推面325可以一起设置,配合使用。
从控制机构300的侧面上观察,处于控制机构300前端的第一推动部310的第一斜推面315比第二推动部320的第二斜推面325更靠前,两者间存在前后距离差L1,这样能够使第一推动部315更加靠近地一作用部203,第一推动部310位于第二推动部320的上方,也就是更加靠近驱动机构900,两者间存在相对高度差H4。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将驱动组件200a与控制机构300安装在处理盒上后,一回位弹性件91抵接在控制机构300的受力端390与处理盒侧壁B1内之间,控制机构300的第二推动部320处于传递部250的内腔251中,控制机构300的第一推动部310相对朝外设置,而第二推动部320相对朝内设置。另外还有一侧板A2部分覆盖在驱动组件200a和控制机构300上,动力接收部200的啮合爪211和开口201穿过侧板A2的通口A21向外伸出。
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控制机构300没有受到外力受压时,回位弹性件91的弹性作用力推动控制机构300使其处于初始状态,此时控制机构300不与动力接收部200联动配合。在控制机构300的受力端390收到外力F1的作用下,控制机构300相对于传递部250向前移动,此时相对靠前的第一推动部310的第一斜推面315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第一作用部203接触,通过斜面的相互作用推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相对于传递部250向外伸出,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同时带动啮合部210向外伸出;随着控制机构300的继续向前移动,第二推动部320也与啮合部210的第二作用部214接触,通过第二斜推面325与圆滑面的相互作用推动啮合部210相对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继续向外伸出。
如图17所示,为使用者将处理盒C安装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中,处理盒C的驱动组件200a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机构900接触啮合的过程示意图。当动力接收部200随着处理盒C沿方向X安装入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中时,由于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的导轨内设有挡块F310,因此在动力接收部200还未移动到位与驱动机构900同轴时,挡块F310前端的突出端F311与动力接收部200的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斜面202或啮合部210的斜面212接触,而随着处理盒C的继续前进安装,斜面202或斜面212与突出端F311的斜面滑动抵接推动动力接收部200斜向地向外伸出一定的距离,如图18所示,而啮合爪211上的内斜面211a的设置使得啮合爪随着动力接收部200斜向伸出的过程中避免与驱动机构900前端905产生结构干涉。这样通过斜面202或斜面212与突出端F311的斜面的斜滑配合,动力接收部200即可移动到位并与驱动机构900同轴。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动力接收部200移动到位并与驱动机构900同轴后,通过使用者或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的内部元件施加推动F1在控制机构300上,如上述控制机构300与动力接收部200联动配合的动作。控制机构300的第一推动部310首先推动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相对于传递部250向外伸出一定的距离,此时一起移动的啮合部210的啮合爪211还未能与驱动机构900的传动销910进行接触啮合,但随着控制机构300的第二推动部320推动啮合部210使啮合部210相对于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继续向外伸出一定的距离,啮合爪211即可与传动销910接触啮合。最后通过驱动机构900的旋转驱动,与传动销910接触啮合的啮合爪将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上,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再将驱动力通过传递件205传递至传递部250中,最终传递部250驱动处理盒C内部的旋转元件进行运转,如图21所示。
在上述的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中,为便于与第一推动部310更好的抵接斜滑配合,第一作用部203优选为环绕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环状结构设置;另外,为便于与第二推动部320更好的抵接斜滑配合,如图22所示,啮合部210的第二作用部214也可设置成环状结构,第二作用部214为一对半圆环状结构,每个半圆环状结构均包括滑动部214a以及半环外缘214b,滑动部214a的一端与半环外缘214b相连,在将啮合部210装配入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后,滑动部214a的另一端穿过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的滑动口204后插入啮合部210的通口215中进行固定,而两个半环外缘214b则共同构成一个圆环外缘,第二斜面214b1设置在半环外缘214b上。
另外,上述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可以选用弹簧、磁铁或弹性海绵等。
上述的处理盒C从该新型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拆卸(取出)时的动作示意可参考上述的安装过程的动作示意,只需反向操作即可,当控制机构300不再受外力F1的作用时(外力F1撤销),控制机构300受到回位弹性件91的弹性回复力使其位移至初始位置且控制机构300的第一推动部310和第二推动部320不再作用在动力接收部200的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和啮合部210上,此时动力接收部主体200b和啮合部210受到第一弹性件92以及第二弹性件93的弹性回复力使其相对于传递部250向内缩进回复至受推前的初始状态,则啮合部210与驱动机构900脱离啮合。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还涵盖根据本发明的思想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形。

Claims (16)

1.一种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以接收旋转的驱动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接收部、传递部;所述动力接收部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啮合以接收旋转的驱动力并将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传递部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动力接收部主体和啮合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可相对于所述传递部沿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并同时带动所述啮合部相对于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
所述啮合部还可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沿所述传递部的轴向伸缩;
还包括一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所述控制机构还可控制所述动力接收部的啮合部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
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设有第一作用部,所述啮合部设有第二作用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能够推动所述第一作用部,使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所述第二推动部能够推动所述第二作用部,使所述啮合部向外伸出;
所述第一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二推动部在外力作用下均沿垂直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推动部上设有第一斜推面,所述第二推动部上设有第二斜推面,
所述第一推动部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作用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斜推面滑动,使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
所述第二推动部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二作用部能够沿所述第二斜推面滑动,使所述啮合部向外伸出;
所述驱动组件中还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与所述传递部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施加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内缩的弹力;
所述驱动组件中还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与所述啮合部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啮合部施加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内缩的弹力;
所述第一斜推面和所述第二斜推面之间存在前后距离差;
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所述第二推动部在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方向存在相对高度差;
所述第一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一作用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二作用部靠近所述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一作用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推动部与所述第二作用部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二推动部在外力作用下同时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与所述驱动机构接触啮合前,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向外伸出在先,所述啮合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在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脱离啮合时,所述啮合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内缩进在先,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向内缩进在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外力的接收和撤销控制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和啮合部的伸缩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二推动部在外力作用下均沿垂直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第一作用部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向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作用部上设有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向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推动部运动过程中能够沿所述第一斜面滑动,使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
所述第二推动部运动过程中能够沿所述第二斜面滑动,使所述啮合部向外伸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部和/或所述第二作用部为环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包括内腔,所述动力接收部穿过所述内腔,所述第二作用部处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二推动部处于所述内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上设置有沿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滑动口,所述第二作用部由所述滑动口穿出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口沿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方向滑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口,所述第二作用部为一对半圆环状结构,每个所述半圆环状结构均包括滑动部以及半环外缘,所述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半环外缘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口与所述啮合部相固定,两个所述半圆环状结构的所述半环外缘共同构成一个圆环外缘,所述第二推动部推动所述圆环外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受力端,所述第一推动部以及所述第二推动部同时与所述受力端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或所述第二推动部均为分叉结构,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一作用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的轴线对称的两侧相对,所述第二推动部与所述第二作用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的轴线对称的两侧相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或第二推动部为“U”型或“V”型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存在一通口,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沿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穿过所述通口,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以及所述传递部相连,且在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对于所述传递部向外伸出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沿所述动力接收部的轴线穿出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啮合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以及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相连,且在所述啮合部相对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主体向外伸出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部设有一对啮合爪,围绕啮合部的旋转轴在所述啮合爪上设有内斜面。
16.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设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意一种驱动组件。
CN201610423785.2A 2016-05-20 2016-06-13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Active CN107402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84187 WO2017198119A1 (zh) 2016-05-20 2017-05-12 处理盒及驱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5126 2016-05-20
CN2016204751269 2016-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2509A CN107402509A (zh) 2017-11-28
CN107402509B true CN107402509B (zh) 2023-10-20

Family

ID=5738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6880.1U Active CN205750289U (zh) 2016-05-20 2016-06-13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N201610423785.2A Active CN107402509B (zh) 2016-05-20 2016-06-13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6880.1U Active CN205750289U (zh) 2016-05-20 2016-06-13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575028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50289U (zh) * 2016-05-20 2016-11-30 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N108535985B (zh) * 2017-03-06 2023-10-27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组件以及处理盒
CN207502927U (zh) * 2017-03-07 2018-06-15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的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N108490752A (zh) * 2018-05-02 2018-09-04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件、动力接收组件、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显影盒
CN108710276B (zh) * 2018-05-02 2021-07-13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组件、动力传递装置、旋转件以及显影盒
CN108490754B (zh) * 2018-05-02 2021-07-13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装置、旋转件以及显影盒
CN108388095A (zh) * 2018-05-14 2018-08-10 珠海大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208537914U (zh) * 2018-08-06 2019-02-22 中山市迪迈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件、动力传递装置和处理盒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6955A (zh) * 2010-01-28 2010-09-29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201945803U (zh) * 2011-02-22 2011-08-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驱动组件
CN103376696A (zh) * 2013-07-25 2013-10-3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扭矩传输装置、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CN104035311A (zh) * 2014-06-14 2014-09-10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WO2015190448A1 (ja) * 2014-06-09 2015-12-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軸部材、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WO2016006667A1 (ja) * 2014-07-10 2016-01-1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7402509A (zh) * 2016-05-20 2017-11-28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6955A (zh) * 2010-01-28 2010-09-29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201945803U (zh) * 2011-02-22 2011-08-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驱动组件
CN103376696A (zh) * 2013-07-25 2013-10-3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扭矩传输装置、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WO2015190448A1 (ja) * 2014-06-09 2015-12-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軸部材、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4035311A (zh) * 2014-06-14 2014-09-10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WO2016006667A1 (ja) * 2014-07-10 2016-01-1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7402509A (zh) * 2016-05-20 2017-11-28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2509A (zh) 2017-11-28
CN205750289U (zh)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2509B (zh)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N106125532B (zh) 旋转力驱动组件及处理盒
CN105785739B (zh) 处理盒
JP6128405B2 (ja) 回転力駆動アセンブリ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217034518U (zh) 处理盒
EP3367179B1 (en) Driving assembly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07621768B (zh) 处理盒及驱动组件
CN108153129B (zh)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114384778A (zh) 处理盒
CN107436551B (zh) 一种处理盒的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N106292236B (zh) 一种处理盒
CN109001966B (zh) 处理盒
WO2017198119A1 (zh) 处理盒及驱动组件
CN211015028U (zh) 一种处理盒
CN106325022B (zh) 一种显影盒
KR102306777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210005862U (zh) 动力接收部件、粉仓、废粉仓以及处理盒
AU7521798A (en) Connector system
CN210864326U (zh) 处理盒
CN106325023B (zh) 一种显影盒
KR20230069205A (ko)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208239811U (zh) 处理盒及其驱动组件
CN108107696B (zh) 一种驱动组件及其处理盒和电子成像装置
CN209980019U (zh)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显影盒
CN108535985B (zh) 一种驱动组件以及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