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8923B - 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48923B CN114348923B CN202210036235.0A CN202210036235A CN114348923B CN 114348923 B CN114348923 B CN 114348923B CN 202210036235 A CN202210036235 A CN 202210036235A CN 114348923 B CN114348923 B CN 1143489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transverse
- bar
- main
- reinfor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作业平台包括具有两个主纵杆和两个主横杆的主杆组及具有加强杆组和加固杆组的两个对称的旁杆组。两个主纵杆的一端均与第一横向杆连接。两个主横杆分别与两个主纵杆连接。加强杆组包括横加强杆和弦加强杆。横加强杆和弦加强杆倾斜连接且其连接处与纵向杆连接,横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纵杆连接。弦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纵杆和第一横向杆均连接。加固杆组包括连接弦加强杆和第一横向杆的第一倾斜加固杆和连接横加强杆和第二横向杆第二倾斜加固杆。第一倾斜加固杆相对于第一横向杆倾斜设置。第二倾斜加固杆相对于第二横向杆倾斜设置。本申请的作业平台结构简单,减轻了整体重量并保证了结构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空作业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是用于高空作业的专用车辆,用于将工作人员和设备运送到指定高度进行作业,作业平台是高空作业车的关键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托架和作业平台护栏,并且作业平台是承载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关键结构件,作业平台上所受载荷可传递到托架,并最终传递到下车。为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作业平台的结构刚度、强度及重量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使作业平台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小其重量,需对作业平台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背景技术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以减小作业平台的重量。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作业平台,包括连接板、方形外框架及作业平台杆组。连接板用于与托架连接。方形外框架包括与横向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以及与纵向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纵向杆。作业平台杆组设置在方形外框架内,且包括主杆组和对称设置在主杆组的横向两侧的两个旁杆组。主杆组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主纵杆和第二主纵杆以及沿横向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主横杆和第二主横杆。第一主纵杆的第一端和第二主纵杆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横向杆连接。第一主横杆和第二主横杆设置在第一主纵杆和第二主纵杆之间。第一主纵杆、第二主横杆、第二主纵杆和第一横向杆围合形成连接框,连接板与连接框连接。旁杆组包括加强杆组和加固杆组。加强杆组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横加强杆和弦加强杆。横加强杆的一端和弦加强杆的一端连接且弦加强杆相对于横加强杆倾斜设置,且横加强杆和弦加强杆的连接端与纵向杆连接。横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纵杆连接。弦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纵杆和第一横向杆的连接处连接。加固杆组包括第一倾斜加固杆和第二倾斜加固杆。第一倾斜加固杆连接弦加强杆和第一横向杆,且第一倾斜加固杆相对于第一横向杆倾斜设置。第二倾斜加固杆连接横加强杆和第二横向杆,且第二倾斜加固杆相对于第二横向杆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旁杆组还包括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连接第一主纵杆和弦加强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纵杆和第二主纵杆的第二端均与第二横向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固杆组还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纵加固杆,纵加固杆连接横加强杆和弦加强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旁杆组还包括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主纵杆连接,另一端与弦加强杆和纵加固杆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倾斜加固杆和弦加强杆的连接端与纵加固杆和弦加强杆的连接端在同一位置处;和/或,第二倾斜加固杆和横加强杆的连接端与纵加固杆和横加强杆的连接端在同一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业平台杆组的杆的截面形状包括空心矩形状,主杆组的杆的截面尺寸包括40mm*40mm,壁厚的范围为2.8mm至5mm;和/或,加强杆组的加强杆的截面尺寸包括40mm*40mm,壁厚的范围为1.8mm至4mm;和/或,加固杆组的加固杆及连接杆的截面尺寸包括30mm*40mm,壁厚的范围为2.8mm至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倾斜加固杆与纵加固杆的角度的范围包括150°至155°;和/或,第二倾斜加固杆与纵加固杆的角度的范围包括150°至15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倾斜加固杆与第一横向杆的连接端到第一主纵杆的距离大于第一倾斜加固杆与弦加强杆的连接端到第一主纵杆的距离;和/或,第二倾斜加固杆与第二横向杆的连接端到第一主纵杆的距离大于第二倾斜加固杆与横加强杆的连接端到第一主纵杆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业平台杆组的杆的截面形状包括空心管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加强杆与弦加强杆之间的角度的范围包括30°至35°。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包括下车、臂体、托架、如上所述的作业平台及作业平台护栏,臂体的第一端与下车连接,臂体的第二端设置有托架,作业平台连接在托架上且作业平台的上侧设置有沿周向分布的作业平台护栏。
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作业平台包括贴板、连接板、方形外框架和作业平台杆组。其中,连接板通过贴板与托架连接。方形外框架包括与横向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以及与纵向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纵向杆。作业平台杆组设置在方形外框架内,且包括主杆组和对称设置在主杆组的横向两侧的两个旁杆组。其中,主杆组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主纵杆和第二主纵杆以及沿着横向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主横杆和第二主横杆。第一主纵杆的一端和第二主纵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横向杆连接。第一主横杆和第二主横杆设置在第一主纵杆和第二主纵杆之间。第一主纵杆、第二主横杆、第二主纵杆和第一横向杆围合形成连接框,连接板与连接框连接。旁杆组包括加强杆组和加固杆组。其中,加强杆组包括横加强杆和弦加强杆。横加强杆的一端和弦加强杆的一端连接且弦加强杆相对于横加强杆倾斜设置,且横加强杆和弦加强杆的连接端与纵向杆连接。横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纵杆连接,弦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纵杆和第一横向杆的连接处连接。加固杆组包括第一倾斜加固杆和第二倾斜加固杆。第一倾斜加固杆连接弦加强杆和第一横向杆,且第一倾斜加固杆相对于第一横向杆倾斜设置。第二倾斜加固杆连接横加强杆和第二横向杆,且第二倾斜加固杆相对于第二横向杆倾斜设置。本申请的作业平台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易于生产制造,在满足整体轻量化的同时还保证了结构刚度和强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2为优化前的作业平台的整体轮廓。
图3为优化后的作业平台的整体轮廓。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作业平台的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作业平台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作业平台的主视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作业平台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作业平台的主杆组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作业平台的加强杆组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作业平台的加固杆组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中:1、主杆组;11、第一主纵杆;12、第二主纵杆;13、第一主横杆;14、第二主横杆;2、加强杆组;21、横加强杆;22、弦加强杆;3、加固杆组;31、第一倾斜加固杆;32、纵加固杆;33、第二倾斜加固杆;4、连接杆;5、连接板;51、螺栓孔;6、方形外框架;7、贴板;8、托架;9、作业平台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参考图1,高空作业车是用于高空作业的专用车辆,用于将工作人员和设备运送到指定高度进行作业,作业平台是高空作业车的关键连接部件,用于与托架8连接。作业平台是承载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关键结构件,作业平台上所受载荷可传递到托架8,并最终传递到下车。而且作业平台的上侧还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作业平台护栏9以防止工作人员和设备掉落。
现有的作业平台,通常是用高强度钢材制成的多块型材与板材结构拼焊形成的整体板件,作业平台的底部布置有与托架8相对应的螺栓孔,用于连接托架8。作业平台需要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以保证整车的作业要求。目前一般采用改变型材截面尺寸、增加型材数量或加大板件的厚度来提升作业平台的刚度和强度。但是这样会导致作业平台的重量增加。而作业平台位于高空车作业臂的臂头,当高空作业车在进行作业时,作业平台在高空作业车的整车倾覆线外侧,若其自身重量过重,不仅会增加整车重量,也对整车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当作业臂作业时,作业平台的自重会对高空作业车臂体产生较大的力矩。当作业臂在水平工况下作业时,其臂体所受力矩最大。尤其在采用较薄结构的高空作业车臂体时,较大的力矩使臂体结构产生较大的应力,进而容易导致臂体结构局部变形过大而失效。
为有效改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发明人在保证作业平台具有足够刚强度的基础上对作业平台进行轻量化设计。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采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作业平台进行轻量化设计。图2给出了优化前的作业平台的整体轮廓,该轮廓是按照现有作业平台的轮廓给出的,其由方形外框架6,连接板5以及呈一定厚度的内部板材构成,且内部板材上设置有用于与托架8连接的连接孔。在多种工况下,对图2示出的作业平台以平台结构上的节点位移响应为约束并以体积响应(质量响应)最小为优化目标来进行拓扑优化,得到的优化结果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图3所示的优化结果设计了一种新型高空作业车的作业平台。
现参考图1和图7,高空作业车包括下车、臂体、托架8、作业平台、作业平台护栏9。其中作业平台包括贴板7、连接板5、方形外框架6和作业平台杆组。连接板5通过贴板7与托架8连接。且连接板5上设置有沿连接孔的周向设置的多个螺栓孔51。如图4所示,方形外框架6包括与横向方向X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以及与纵向方向Y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纵向杆。作业平台杆组设置在方形外框架6内,且包括主杆组1和对称设置在主杆组1的横向两侧的两个旁杆组(由于两个旁杆组对称设置,以下只对一侧的旁杆组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另一侧的旁杆组的结构不再赘述)。其中,主杆组1包括沿着纵向方向Y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主纵杆11和第二主纵杆12以及沿着横向方向X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主横杆13和第二主横杆14。第一主纵杆11的第一端和第二主纵杆1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横向杆连接。第一主横杆13和第二主横杆14设置在第一主纵杆11和第二主纵杆12之间。第一主纵杆11、第二主横杆14、第二主纵杆12和第一横向杆围合形成连接框,连接板5与连接框连接。旁杆组包括加强杆组2和加固杆组3。其中,加强杆组2包括沿横向方向X延伸的横加强杆21和弦加强杆22。横加强杆21的一端和弦加强杆22的一端连接且弦加强杆22相对于横加强杆21倾斜设置,且横加强杆21和弦加强杆22的连接端与纵向杆连接。横加强杆21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纵杆11连接,弦加强杆22的另一端与第一主纵杆11和第一横向杆的连接处连接。加固杆组3包括第一倾斜加固杆31和第二倾斜加固杆33。第一倾斜加固杆31连接弦加强杆22和第一横向杆,且第一倾斜加固杆31相对于第一横向杆倾斜设置。第二倾斜加固杆33连接横加强杆21和第二横向杆,且第二倾斜加固杆33相对于第二横向杆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整体板件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形外框架6内部设置多个杆,多个杆之间具有间隙,进而减小作业平台的重量。而且多个杆的位置是根据图3示出的优化结果得到的,换句话说,对照图3和图4,在作业平台应力集中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杆来保证作业平台的刚度和强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作业平台能在满足自身的刚度和强度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整体的重量。此外,本申请的作业平台与现有技术的作业平台相比,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同时易于生产制造。
如图7所示,连接板5连接在主杆组1的下侧。贴板7连接在连接板5的下侧。
如图4所示,第一主横杆13设置在第一主纵杆11和第二主纵杆12的第二端之间。这样使得第一主纵杆11连接第一主横杆13和横加强杆21。在其他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横杆13还可以与两侧的横加强杆一体设置。具体地,第一主横杆13与第一加强杆组2的横加强杆21和第二加强杆组的第二横加强杆一体设置,这样可进一步降低作业平台的装配难度。
为了方便连接且进一步加强作业平台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参考图5、6和8,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杆组形成类“H”形结构。具体地,参考图6,第一主纵杆11和第二主纵杆12的另一端分别沿着纵向方向Y延伸至与第二横向杆连接。即,第一主纵杆11和第二主纵杆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垂直连接,第一主横杆13和第二主横杆14被配置为在两个主纵杆之间,并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主横杆13和第二主横杆14垂直连接,形成与“H”形相似的结构。这样,在第二横向杆和第一主横杆13之间建立连接关系,当负载作用在连接板5处时,可以通过第一主纵杆11和第二主纵杆12向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分散受力,从而使得整个作业平台受力更加均匀,以进一步加强作业平台的结构刚度和强度。横加强杆21连接第一主纵杆11和纵向杆,弦加强杆22也连接第一主纵杆11和纵向杆,且横加强杆21和弦加强杆22的连接端与纵向杆连接,且弦加强杆22相对于横加强杆21倾斜设置,这样使得主杆组1与纵向杆之间形成连接块,进一步加强作业平台的强度。而且参考图3和图6,横加强杆21和弦加强杆22的位置与图3的优化结果也是对应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加强杆21与弦加强杆22之间的角度的范围包括30°至35°。由此,可以使得作业平台在具有较低重量的同时,保证其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第一倾斜加固杆31连接弦加强杆22和第一横向杆,第二倾斜加固杆32连接横加强杆21和第二横向杆。第一倾斜加固杆31和第二倾斜加固杆32的位置也与图3示出的优化结果相对应。
具体地,第一倾斜加固杆31与第一横向杆的连接端到第一主纵杆11的距离大于第一倾斜加固杆31与弦加强杆22的连接端到第一主纵杆11的距离。第二倾斜加固杆33与第二横向杆的连接端到第一主纵杆11的距离大于第二倾斜加固杆33与横加强杆21的连接端到第一主纵杆11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固杆组3还包括沿着纵向方向Y延伸的纵加固杆32,纵加固杆32连接横加强杆21和弦加强杆22。在横加强杆21和弦加强杆22之间建立又一连接关系,进一步增加作业平台在偏载时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在此,不对加固杆组3和加强杆组2的各个杆之间的接触位点的位置做限定。即,第一倾斜加固杆31与弦加强杆22的接触面的中点和纵加固杆32与弦加强杆22的接触面的中点在纵向方向上可以共线也可以不共线,第二倾斜加固杆33与横加强杆21的接触面的中点和纵加固杆32与横加强杆21的接触面的中点在纵向方向上可以共线也可以不共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倾斜加固杆31和弦加强杆22的连接端与纵加固杆32和弦加强杆22的连接端在同一位置处。第二倾斜加固杆33和横加强杆21的连接端与纵加固杆32和横加强杆21的连接端在同一位置处。具体地,第一倾斜加固杆31和弦加强杆22的接触面的中点与纵加固杆32和弦加强杆22的接触面的中点在纵向方向上共线。第二倾斜加固杆33和横加强杆21的接触面的中点与纵加固杆32和横加强杆21的接触面的中点在纵向方向上共线,以进一步提升作业平台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倾斜加固杆31与纵加固杆32的角度的范围包括150°至155°。第二倾斜加固杆33与纵加固杆32的角度的范围包括150°至155°。
在一些实施例中,旁杆组还包括沿着横向方向X延伸的连接杆4,连接杆4连接第一主纵杆11和弦加强杆22。具体地,连接杆4的一端与第一主纵杆11连接,另一端至少与弦加强杆22连接。换句话说,在一些没有设置纵加固杆32的实施例中,可以仅由连接杆4在主杆组1和加强杆组2之间建立连接关系。
参考图6、图8至10,在另一些设置有纵加固杆32的实施例中,连接杆4的一端与第一主纵杆11连接,另一端与弦加强杆22和纵加固杆32均连接。此时,作业平台由类“H”形的主杆组1、类“V”形的加强杆组2、类“U”形的加固杆组3及连接杆4四个组成部分接合而形成。使用连接杆4在主杆组1和加强杆组2与加固杆组3三者之间建立连接关系,进一步提升作业平台在偏载时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杆4的一端与第一主纵杆11连接,另一端仅与纵加固杆32连接。
应注意,作业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内部杆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业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的至少一个部分是可拆卸的,用于在不同工况下调节作业平台的构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业平台整体可以是一体成形的,例如通过增材制造的方式制造。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业平台中的至少一部分是一体成型的,再采用上述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与其他部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业平台杆组的杆的截面形状包括空心管状,以进一步降低作业平台的整体重量。具体地,可以是空心的矩形管材或是空心的圆柱形管材,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此处不做限制。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作业平台的主杆组1的杆为空心的矩形管材,其截面尺寸包括40*40mm,壁厚的范围为2.8mm至5mm,优选为3mm,用于为作业平台提供足够地刚度和强度。加强杆组2的加强杆的截面尺寸包括40*40mm,壁厚的范围为1.8mm至4mm,优选为2mm,用于为作业平台偏载时提供支撑框架。加固杆组3的加固杆及连接杆4的截面尺寸包括30*40mm,壁厚的范围为2.8mm至5mm,优选为3mm,用于为作业平台偏载时提供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应当注意,由于本作业平台的杆组之间具有间隙,使用时可以在表层铺设一层蒙皮,以增加对工作人员和设备的保护,进一步提升作业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作业平台,通过拓扑优化的方法,使得方形外框架6内部的杆件组成分布更加合理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同时还减少了生产该作业平台所需的材料,降低了成本。此外通过将作业平台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使得该作业平台易于生产制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其包括下车、臂体、托架8、如上所述的作业平台及作业平台护栏9。臂体的第一端与下车连接,臂体的第二端设置有托架8,作业平台连接在托架8上且作业平台的上侧设置有沿周向分布的作业平台护栏9。该高空作业车的作业平台重量轻,降低了作业平台在高空作业时对壁体的力矩,提升了高空作业车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2)
1.一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板(5),用于与托架(8)连接;
方形外框架(6),包括与横向方向(X)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以及与纵向方向(Y)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纵向杆;以及
作业平台杆组,设置在所述方形外框架(6)内,且包括主杆组(1)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杆组(1)的横向两侧的两个旁杆组,其中
所述主杆组(1)包括沿纵向方向(Y)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主纵杆(11)和第二主纵杆(12)以及沿横向方向(X)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主横杆(13)和第二主横杆(14),所述第一主纵杆(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主纵杆(1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横向杆连接,所述第一主横杆(13)和所述第二主横杆(14)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纵杆(11)和所述第二主纵杆(12)之间,所述第一主纵杆(11)、所述第二主横杆(14)、所述第二主纵杆(12)和所述第一横向杆围合形成连接框,所述连接板(5)与所述连接框连接;
所述旁杆组包括加强杆组(2)和加固杆组(3),其中所述加强杆组(2)包括沿横向方向(X)延伸的横加强杆(21)和弦加强杆(22),所述横加强杆(21)的一端和所述弦加强杆(22)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弦加强杆(22)相对于所述横加强杆(21)倾斜设置,且所述横加强杆(21)和弦加强杆(22)的连接端与所述纵向杆连接,所述横加强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纵杆(11)连接,所述弦加强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纵杆(11)和所述第一横向杆的连接处连接,
所述加固杆组(3)包括第一倾斜加固杆(31)和第二倾斜加固杆(33),所述第一倾斜加固杆(31)连接所述弦加强杆(22)和所述第一横向杆,且所述第一倾斜加固杆(31)相对于所述第一横向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加固杆(33)连接所述横加强杆(21)和所述第二横向杆,且所述第二倾斜加固杆(33)相对于所述第二横向杆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旁杆组还包括沿着横向方向(X)延伸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连接所述第一主纵杆(11)和所述弦加强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纵杆(11)和所述第二主纵杆(1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横向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组(3)还包括沿着纵向方向(Y)延伸的纵加固杆(32),所述纵加固杆(32)连接所述横加强杆(21)和所述弦加强杆(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旁杆组还包括沿着横向方向(X)延伸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纵杆(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弦加强杆(22)和所述纵加固杆(32)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加固杆(31)和所述弦加强杆(22)的连接端与所述纵加固杆(32)和所述弦加强杆(22)的连接端在同一位置处;和/或,所述第二倾斜加固杆(33)和所述横加强杆(21)的连接端与所述纵加固杆(32)和所述横加强杆(21)的连接端在同一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杆组的杆的截面形状包括空心矩形状,且所述主杆组(1)的杆的截面尺寸包括40mm*40mm,壁厚的范围为2.8mm至5mm;和/或,所述加强杆组(2)的加强杆的截面尺寸包括40mm*40mm,壁厚的范围为1.8mm至4mm;和/或,所述加固杆组(3)的加固杆及连接杆(4)的截面尺寸包括30mm*40mm,壁厚的范围为2.8mm至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加固杆(31)与所述纵加固杆(32)的角度的范围包括150°至155°;和/或,所述第二倾斜加固杆(33)与所述纵加固杆(32)的角度的范围包括150°至15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加固杆(31)与所述第一横向杆的连接端到所述第一主纵杆(11)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倾斜加固杆(31)与所述弦加强杆(22)的连接端到所述第一主纵杆(11)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二倾斜加固杆(33)与所述第二横向杆的连接端到所述第一主纵杆(11)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倾斜加固杆(33)与横加强杆(21)的连接端到所述第一主纵杆(11)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杆组的杆的截面形状包括空心管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加强杆(21)与所述弦加强杆(22)之间的角度的范围包括30°至35°。
12.一种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车、臂体、托架(8)、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平台及作业平台护栏(9),所述臂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下车连接,所述臂体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托架(8),所述作业平台连接在所述托架(8)上且所述作业平台的上侧设置有沿周向分布的所述作业平台护栏(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36235.0A CN114348923B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36235.0A CN114348923B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8923A CN114348923A (zh) | 2022-04-15 |
CN114348923B true CN114348923B (zh) | 2023-05-05 |
Family
ID=81108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36235.0A Active CN114348923B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48923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002499A1 (de) * | 1980-01-24 | 1981-07-30 | Gerhard KG, 5241 Weitefeld | Transportplattform |
EP0590409A1 (de) * | 1992-10-01 | 1994-04-06 | Josef Alois Huber | Hubvorrichtung |
JP2000016780A (ja) * | 1998-07-07 | 2000-01-18 | Seirei Ind Co Ltd | 高所作業車 |
CN213505869U (zh) * | 2020-10-16 | 2021-06-22 | 江苏普达迪泰精密机电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有转臂系统且稳定性好的机架 |
CN115321444A (zh) * | 2022-08-30 | 2022-11-11 | 江苏徐工国重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 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0211B (zh) * | 2012-09-04 | 2017-06-09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堆装起重机 |
US9511897B2 (en) * | 2014-09-15 | 2016-12-06 | Air-Bag Packing Co., Ltd. | Assemblable pallet |
DE102016112264A1 (de) * | 2016-07-05 | 2018-01-11 |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 Personenkorb für ein Flurförderzeug |
-
2022
- 2022-01-13 CN CN202210036235.0A patent/CN1143489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002499A1 (de) * | 1980-01-24 | 1981-07-30 | Gerhard KG, 5241 Weitefeld | Transportplattform |
EP0590409A1 (de) * | 1992-10-01 | 1994-04-06 | Josef Alois Huber | Hubvorrichtung |
JP2000016780A (ja) * | 1998-07-07 | 2000-01-18 | Seirei Ind Co Ltd | 高所作業車 |
CN213505869U (zh) * | 2020-10-16 | 2021-06-22 | 江苏普达迪泰精密机电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有转臂系统且稳定性好的机架 |
CN115321444A (zh) * | 2022-08-30 | 2022-11-11 | 江苏徐工国重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 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14m大型高空作业平台力学性能分析;张珂;赵亮;孙佳;喻惠业;吴玉厚;;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4);772-776 * |
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欧盟标准与我国标准的现状研究及差异性分析;薛艳杰;王莉莉;;中国标准化(21);136-140 * |
钢结构桥梁高空滑移操作平台;黄胜;张浩;张志伟;;钢结构(S1);320-32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8923A (zh) | 2022-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08403B2 (en) | Front-section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 |
CN213292296U (zh) | 一种铁路车辆、铁路车辆的底架及侧梁 | |
CN105946977A (zh) | 汽车车身骨架 | |
CN114348923B (zh) | 作业平台和高空作业车 | |
CN208278162U (zh) | 一种钢铝混合轻量化车架 | |
CN107719472B (zh) | 一种两段式客车底架及使用该客车底架的客车 | |
CN210680921U (zh) | 一种起重运输车底盘副梁 | |
CN203668857U (zh) | 用于ss级护栏模板连接、加固的可行走操作平台架 | |
CN105015621A (zh) | 一种低地板电动客车轻量化底盘结构 | |
CN210236933U (zh) | 一种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 | |
CN211198344U (zh) | 一种轨道车辆整车吊具 | |
CN111114653B (zh) | 一种方便拆卸的彩车骨架 | |
CN107651078B (zh) | 摩托车 | |
CN108749979B (zh) | 摩托车车架及其摩托车 | |
CN207579947U (zh) | 客车底盘骨架 | |
CN219546546U (zh) | 一种桁架型门式起重机 | |
CN219546514U (zh) | 一种门式起重机机架 | |
CN218969780U (zh) | 一种高速铁路简支双线箱梁梁端钢模支撑架 | |
CN213923836U (zh) | 塔架标准节、可拓展塔架和竖向承载力加强塔架 | |
CN115848877B (zh) | 一种小车骨架机构 | |
CN218665036U (zh) | 一种楼层内板凳式吊装运输及就位系统 | |
CN212709678U (zh) | 一种半挂车大梁 | |
CN214989744U (zh) | 一种吊装门架 | |
CN220952985U (zh) | 一种胎架结构 | |
CN211768401U (zh) | 一种简易便携式钢筋笼运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