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2035A - 带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2035A
CN114312035A CN202111134843.7A CN202111134843A CN114312035A CN 114312035 A CN114312035 A CN 114312035A CN 202111134843 A CN202111134843 A CN 202111134843A CN 114312035 A CN114312035 A CN 114312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head
head
tape
shaft
press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48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甕健二
安木洋介
樽谷佳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12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4Cassettes o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tape, for setting into pri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热敏头而适当地对带进行加压的带印刷装置。带印刷装置具备:压印轴,其与压印辊卡合;热敏头,其对夹持在热敏头和与压印轴卡合了的压印辊之间的带实施印刷;头保持件,其具有旋转轴,并对热敏头以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进行保持;加压部件,其以能够与热敏头一体地以旋转轴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并对热敏头朝向压印辊进行加压,加压部件具有朝向热敏头突出的凸部,并且通过凸部而对热敏头朝向压印辊进行加压。

Description

带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热敏头的带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知一种带印刷装置,该带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和头按压部件,所述头按压部件以支点销为中心而能够旋转地对印刷头进行保持。头按压部件经由支点销而对印刷头朝向压印板进行加压。
在现有的带印刷装置中,由于是头按压部件以支点销为摆动中心而对印刷头进行加压的结构,因此被支点销按压的印刷头将压印板作为承受件而对带进行加压。其结果为,当带的宽度较大时,存在印刷头无法适当地对带进行加压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66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带印刷装置具备:盒安装部,其供收纳有带以及压印辊的带盒进行安装;压印轴,其与压印辊卡合;热敏头,其对夹持在热敏头和与压印轴卡合了的压印辊之间的带实施印刷;头移动机构,其使热敏头在与压印辊之间对带进行夹持的夹持位置和远离压印辊的分离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头保持件,其具有旋转轴,并以旋转轴为中心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进行保持,以在热敏头移动到了夹持位置时使热敏头顺着压印辊;加压部件,其以能够与热敏头一体地以旋转轴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热敏头移动到了夹持位置时,对热敏头朝向压印辊进行加压,加压部件具有朝向热敏头突出的凸部,并且通过凸部来对热敏头朝向压印辊进行加压。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印刷装置以及带盒的立体图。
图2为印刷部的立体图。
图3为印刷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从-X方向观察印刷部时的图。
图5为从-Y方向观察印刷部时的图。
图6为沿图5的A-A剖切线的印刷部的剖视图。
图7为从-X方向观察第一变形例的加压部件时的图。
图8为从-X方向观察第二变形例的加压部件时的图。
图9为从-X方向观察第三变形例的加压部件时的图。
图10为从-X方向观察第四变形例的加压部件时的图。
图11为从-X方向观察第五变形例的加压部件时的图。
图12为从-X方向观察第六变形例的加压部件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作为带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印刷装置1进行说明。另外,虽然在下文中,利用各图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的方向进行说明,但是这些方向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说明的方向,并非对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任何限定的方向。
带印刷装置以及带盒
基于图1而对带印刷装置1以及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带印刷装置1上的带盒101进行说明。带盒101具备带芯103、压印辊105、放卷芯107、收卷芯109、和对它们进行收纳的盒壳体111。在带芯103上缠绕有带113。从带芯103被放卷出来的带113从被设置在盒壳体111的-X方向的壁部上的带送出口115向盒壳体111外被送出。在放卷芯107上卷绕有墨带117。从放卷芯107放卷出来的墨带117被收卷在收卷芯109上。在盒壳体111上,以在Z方向上贯穿的方式设置有头插穿孔119。
带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壳体3和安装部罩5。在装置壳体3的+Z方向的表面上,设置有键盘7、显示器9和盒安装部11。
键盘7受理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操作中,例如包含有对用户希望印刷的字符、记号等印刷信息进行输入的操作、对印刷执行等各种指示进行输入的操作等。另外,带印刷装置1并不限定于基于对于键盘7的输入操作来取得印刷信息和各种指示等的结构,也可以为从个人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等外部装置来取得的结构。
显示器9除了显示从键盘7输入的印刷信息之外,还显示各种信息。盒安装部11被形成为+Z方向被开放了的凹状,且供带盒101以可拆装的方式进行安装。
安装部罩5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在装置壳体3的+Y方向的端部上,并对盒安装部11进行开闭。在安装部罩5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位于+X方向的端部的罩突起13。在盒安装部11的+X方向上,设置有突起进入开口15。在在安装部罩5被关闭时,罩突起13进入突起进入开口15。
在盒安装部11上,设置有热敏头17和头罩19。如图3所示,热敏头17具备发热元件21,并在带113上实施印刷。头罩19局部地对热敏头17进行覆盖。当带盒1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时,头插穿孔119中插入热敏头17以及头罩19。热敏头17被图4所示的头支轴23支承着。如图4所示,头支轴23的-Z方向的端部被固定在内置于装置壳体3中的底板25上。即,头支轴23为,仅-Z方向被支承的悬臂结构。
此外,从盒安装部11的底面起,压印轴26和收卷轴27向+Z方向突出。压印轴26以及收卷轴27的-Z方向的端部被固定在底板25上。即,压印轴26以及收卷轴27为,仅-Z方向被支承的悬臂结构。
在装置壳体3的-X方向的面上设置有带排出口28。印刷完毕的带113被从带排出口28排出。在盒安装部11和带排出口28之间设置有切割器29。切割器29对带113进行切断。由此,带113的印刷完毕部分被切离。
在带盒1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时,压印轴26被插入到压印辊105中,且压印辊105和压印轴26卡合。由此,未图示的电机的旋转能够经由压印轴26而传递给压印辊105。
同样地,在带盒1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中时,收卷轴27被插入到收卷芯109中,且收卷芯109和收卷轴27卡合。由此,电机的旋转能够经由收卷轴27而传递给收卷芯109。
在带盒1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之后,当安装部罩5被关闭时,通过后述的头移动机构35,从而热敏头17朝向压印辊105进行移动。由此,在热敏头17和压印辊105之间夹持带(tape)113以及墨带(ink ribbon)117。在该状态下,当从键盘7输入了印刷执行的指示时,压印辊105以及收卷芯109进行旋转,从而带113以及墨带117被输送。此时,通过热敏头17发热,从而基于从键盘7输入的印刷信息的印刷图像被印刷在带113上。
印刷部
根据图2至图6而对印刷部31进行说明。另外,在图4中,通过双点划线而虚拟地示出压印轴26、压印辊105、带113、墨带117、头支轴23、底板25和后述的头释放弹簧81。此外,在图4中,为了方便进行图示,省略了后述的头杆77以及头加压弹簧79。
印刷部31在带113上实施印刷。印刷部31除了具备上述的热敏头17之外,还具备头保持件33、头移动机构35和加压部件37。
热敏头17具备头基板39和头散热板41。
头基板39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头基板39具备多个发热元件21。多个发热元件21在头基板39的+Y方向的面上,位于-X方向的端部并在Z方向上排列设置。在与压印轴26卡合的压印辊105和热敏头17之间夹持有图4所示的带113以及墨带117的状态下,通过发热元件21发热,而将墨带117的油墨转印到带113上,从而印刷图像被印刷在带113上。
头散热板41与头基板39接合,并对由头基板39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头散热板41由金属等散热性高的材料构成。头散热板41具备散热主体部43、两个散热侧支轴插穿部45和两个散热侧旋转轴插穿部47。
散热主体部43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在散热主体部43的+Y方向的面上设置有头基板39。在散热主体部43的-X方向且-Z方向的角部处,设置有被切口为大致长方形的切口部49。
两个散热侧支轴插穿部45在散热主体部43的+X方向的端部处,被设置在散热主体部43的+Z方向的端部和-Z方向的端部上。在各散热侧支轴插穿部45上设置有散热侧支轴插穿孔51。两个散热侧支轴插穿孔51供头支轴23穿插。头散热板41以能够以头支轴23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被头支轴23支承着。
两个散热侧旋转轴插穿部47在散热主体部43的Z方向大致中间部处,从散热主体部43的+X方向的端部以及-X方向的端部附近起向-Y方向突出。在各散热侧旋转轴插穿部47上设置有散热侧旋转轴插穿孔53。两个散热侧旋转轴插穿孔53供后述的旋转轴57穿插。头散热板41被构成为,能够以旋转轴57为中心而进行微小角度旋转。在各散热侧支轴插穿孔51和头支轴23之间,以头散热板41能够以旋转轴57为中心而进行微小角度旋转的程度存在有间隙。
头保持件33对热敏头17以及加压部件37进行保持。头保持件33具备保持件主体55和旋转轴57。
保持件主体55经由旋转轴57来对热敏头17以及加压部件37进行保持。保持件主体55具备:第一保持件部59、第二保持件部61、保持件侧弹簧卡合部65、两个保持件侧支轴插穿部67和两个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部69。
第一保持件部59被形成为,大致“L”字型的板状。第二保持件部61以从第一保持件部59的-Z方向的端部起向+X方向延伸并且向+Y方向弯曲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保持件部61的+X方向且+Y方向的端部处,保持件侧弹簧卡合部65以向+Z方向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保持件侧弹簧卡合部65上设置有保持件侧弹簧卡合孔71。保持件侧弹簧卡合孔71供头加压弹簧79的+Y方向的端部进行卡合。
两个保持件侧支轴插穿部67在第一保持件部59的+X方向的端部处,被设置在第一保持件部59的+Z方向的端部和-Z方向的端部上。两个保持件侧支轴插穿部67位于两个散热侧支轴插穿部45的外侧。在各保持件侧支轴插穿部67上设置有保持件侧支轴插穿孔73。两个保持件侧支轴插穿孔73供头支轴23穿插。头保持件33以能够以头支轴23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被头支轴23支承着。
两个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部69在第一保持件部59的Z方向大致中间部处,从第一保持件部59的+X方向的端部以及-X方向的端部起向+Y方向突出。+X方向的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部69相对于+X方向的散热侧旋转轴插穿部47被设置在-X方向上,-X方向的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部69相对于-X方向的散热侧旋转轴插穿部47被设置在-X方向上(参照图6)。在各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部69上设置有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孔75。两个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孔75供旋转轴57穿插。
旋转轴57在X方向上延伸,并贯穿了两个散热侧旋转轴插穿孔53、两个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孔75和后述的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旋转轴57被固定在-X方向的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部69上,并以可旋转的方式对头散热板41以及加压部件37进行支承。
头移动机构35与安装部罩5的开闭动作连动,从而使热敏头17在夹持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即,头移动机构35当安装部罩5被关闭时,使热敏头17向夹持位置移动,当安装部罩5被打开时,使热敏头17向分离位置移动。另外,夹持位置是指,热敏头17在与压印辊105之间对带113以及墨带117进行夹持的位置。分离位置是指,热敏头17远离压印辊105的位置。
头移动机构35具备头杆77、头加压弹簧79和头释放弹簧81。
头杆77将安装部罩5的开闭动作转换为头保持件33的旋转动作。头杆77被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板状。头杆77具备杆支轴卡合部83和杆侧弹簧卡合部85。杆支轴卡合部83被设置在头杆77的-Y方向且+Z方向的端部上。杆支轴卡合部83供未图示的在X方向上延伸的杆支轴卡合。头杆77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杆支轴支承着。杆侧弹簧卡合部85被设置在头杆77的-Z方向的端部处。杆侧弹簧卡合部85供头加压弹簧79的-Y方向的端部卡合。
头加压弹簧79以对被头保持件33保持的热敏头17朝向与压印轴26卡合的压印辊105进行加压的方式,来对头保持件33施加力。头加压弹簧79被设置在头杆77和头保持件33之间。作为头加压弹簧79,例如能够使用拉伸螺旋弹簧。
如图4所示,头释放弹簧81被设置在头支轴23上,并且在从+Z方向观察时向以头支轴23为中心而逆时针地进行旋转的方向来对头保持件33施加力。因此,在安装部罩5被打开的状态下,热敏头17位于分离位置。作为头释放弹簧81,例如能够使用受扭螺旋弹簧。
当安装部罩5被关闭时,从突起进入开口15进入的罩突起13与头杆77的+Z方向的面抵接。由此,头杆77在从+X方向观察时以杆支轴为中心顺时针地进行旋转,从而头加压弹簧79伸长。因此,头保持件33的保持件侧弹簧卡合部65经由头加压弹簧79而被向-Y方向牵拉。其结果为,头保持件33对抗头释放弹簧81,而在从+Z方向观察时以头支轴23为中心顺时针地进行旋转。由此,被头保持件33保持的热敏头17向夹持位置进行移动。热敏头17通过伸长了的头加压弹簧79的弹力,而被朝向压印辊105加压。
此时,即使与压印轴26卡合的压印辊105的轴向相对于压印轴26的轴向发生了倾斜,也会如上述那样头散热板41能够以旋转轴57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热敏头17以旋转轴57为中心进行旋转以使热敏头17顺着压印辊105。由此,在压印辊105的轴向即带113的宽度方向上,能够使热敏头17相对于带113的加压力均匀化。因此,在带113的宽度方向上,能够使印刷图像的印刷浓度均匀化,并能够对在印刷图像中产生模糊等印刷不良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热敏头17顺着压印辊105是指,热敏头17以使被设置于热敏头17上的多个发热元件21的延伸方向与压印辊105的轴向平行的方式进行倾斜。
加压部件37在热敏头17移动到夹持位置时,对热敏头17朝向压印辊105进行加压。加压部件37具备第一加压部87、第二加压部89和两个凸部91。
第一加压部87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第一加压部87在Y方向上,位于头散热板41的散热主体部43和头保持件33的第一保持件部59之间。此外,第一加压部87在X方向上,位于头散热板41的-X方向的散热侧旋转轴插穿部47和头保持件33的-X方向的保持件侧旋转轴插穿部69之间。在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大致中间部处设置有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供旋转轴57穿插。即,加压部件37以能够以旋转轴57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旋转轴57支承着。
第二加压部89以从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起而向+X方向弯曲的方式被设置,并向+Y方向突出。第二加压部89与头散热板41的-Z方向的端面、即被设置在头散热板41的散热主体部43上的切口部49的缘部具有预定的间隔。在加压部件37和热敏头17的组装时,通过将第二加压部89的-Z侧的面载置在工作台等的平面上,从而能够提高加压部件37和热敏头17的组装性。此外,通过设置第二加压部89,加压部件37的热容量增大,并且加压部件37和气氛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从头散热板41经由两个凸部91而向加压部件37进行传递的热的散热性提高,因此能够提高热敏头17的散热性。
两个凸部91在热敏头17移动到夹持位置时,成为对热敏头17朝向压印辊105进行加压的部位。两个凸部91被设置在第一加压部87的+Y方向的面上,并且朝向+Y方向、即朝向头散热板41突出为大致半球状。如图3以及图4所示的那样,两个凸部91中的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上,另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与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之间的大致中间部上。即,两个凸部91中的一个凸部91相对于旋转轴57而被设置在+Z方向上,另一个凸部91相对于旋转轴57而被设置在-Z方向上。
在此,当热敏头17向夹持位置进行移动且碰到压印辊105时,如上述的那样,热敏头17以旋转轴57为中心而进行旋转以顺着压印辊105。此时,加压部件37在两个凸部91处与头散热板41接触。由此,加压部件37被热敏头17按压,并且与热敏头17一体地以旋转轴57为中心而进行旋转。此外,被固定在保持件主体55上的旋转轴57对被旋转轴57支承的加压部件37朝向压印辊105进行加压。因此,被设置在加压部件37上的两个凸部91对热敏头17朝向压印辊105进行加压。其结果为,被两个凸部91按压的热敏头17将压印辊105作为承受件而对带113进行加压。
在此,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当为印刷部31不具备加压部件37,且热敏头17被旋转轴57直接按压的结构时,在带113的+Z方向的端部处,有在印刷图像上产生模糊等印刷不良的可能性。这是因为,虽然如上述的那样通过热敏头17以旋转轴57为中心而进行旋转以顺着压印辊105,会在带113的宽度方向上使热敏头17相对于带113的加压力被均匀化,但是因压印轴26以及头支轴23为仅-Z方向被支承的悬臂结构,因此热敏头17对于带113的加压力在+Z方向上易于变小。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为热敏头17通过相对于旋转轴57被设置在+Z方向上的凸部91和相对于旋转轴57被设置在-Z方向上的凸部91而被按压的结构,因此热敏头17能够在两个凸部91排列的方向即带113的宽度方向上,均衡地对带113进行加压。因此,能够抑制在被印刷于带113上的印刷图像中产生模糊等印刷不良的情况。
如图6所示,相对于旋转轴57和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接触,在旋转轴57和散热侧旋转轴插穿孔53之间产生了间隙。因此,旋转轴57虽然对加压部件37朝向压印辊105进行加压,但是不会对头散热板41朝向压印辊105直接加压。即,旋转轴57经由加压部件37来对头散热板41进行加压。
此外,在热敏头17向分离位置进行移动时,即,在保持件主体55在从+Z方向观察时逆时针地进行旋转时,旋转轴57以及被旋转轴57支承的加压部件37以旋转轴57与散热侧旋转轴插穿孔53之间的间隙的量,相对于头散热板41向-Y方向进行移动。因此,在热敏头17移动到了分离位置时,两个凸部91远离头散热板41。即,两个凸部91仅在热敏头17移动到夹持位置时,与头散热板41接触。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热敏头17移动到夹持位置时,热敏头17以及加压部件37以旋转轴57为中心一体地进行旋转以使热敏头17顺着压印辊105,并且通过与旋转轴57单独设置的凸部91而被按压的热敏头17将压印辊105作为承受件而对带113进行加压。因此,通过将凸部91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热敏头17能够适当地对带113进行加压。由此,能够抑制在被印刷于带113上的印刷图像中产生模糊等印刷不良的情况。
其他变形例
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各样的结构。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还能够变更为以下那样的方式。此外,也可以为使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分别组合的结构。
虽然加压部件37具备在压印轴26的轴向上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的两个凸部91,但是设置两个凸部91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3以及图4所示的位置。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如图7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加压部件37a那样,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上,另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上。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如图8所示的第二变形例的加压部件37b那样,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与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之间的大致中间部上,另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与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之间的大致中间部上。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如图9所示的第三变形例的加压部件37c的那样,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上,另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附近处。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如图10所示的第四变形例的加压部件37d那样,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与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之间的大致中间部上,另一个凸部91被设置在第一加压部87的-Z方向的端部附近处。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以为两个凸部91中的任意一个相对于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被设置在+Z方向上的结构,还可以为两个凸部91中的任意一个相对于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被设置在-Z方向上的结构。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以为两个凸部91中的一个被设置在Z方向上与加压侧旋转轴插穿孔93相同的位置上的结构。
如此,通过加压部件37具备在压印轴26的轴向上而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的两个凸部91,从而被两个凸部91按压的热敏头17将压印辊105作为承受件而对带113进行加压。因此,在热敏头17对宽度较宽例如36mm宽度的带113实施印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热敏头17对于带113的加压力在两个凸部91排列的方向即带113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化。
加压部件37并不限定于具备在压印轴26的轴向上而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的两个凸部91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如图11所示的第五变形例的加压部件37e那样,具备一个凸部91。此外,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如图12所示的第六变形例的加压部件37f那样,具备在压印轴26的轴向上而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的至少三个凸部91。根据该结构,被至少三个凸部91按压的热敏头17将压印辊105作为承受件而对带113进行加压。因此,在即使存在有宽度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带113的情况下,对于任一宽度的带113,都能够通过热敏头17适当地对带113进行加压。另外,关于加压部件37具备一个凸部91的结构,或者加压部件37具备至少三个凸部91的结构,也与加压部件37具备两个凸部91的结构同样,设置凸部91的位置并未被特别地限定。
也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即,预先准备凸部91的位置或者个数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加压部件37,并且用户能够更换成所希望的加压部件37。例如,用户在将收纳了宽度较小例如9mm宽度的带113的带盒101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时,更换成具备一个凸部91的加压部件37。此外,用户在将收纳了宽度较大例如36mm宽度的带113的带盒101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时,更换成具备两个或者三个凸部91的加压部件37。
带印刷装置1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具备凸部91的位置或者个数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加压部件37,并根据在被安装于盒安装部11中的带盒101所收纳的带113的宽度来更换加压部件37。另外,带印刷装置1也可以通过例如被设置在盒安装部11上的传感器来取得被安装于盒安装部11中的带盒101中所收纳的带113的宽度,还可以基于从键盘7等输入的信息来取得。
带印刷装置1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具备设置有能够独立进退的多个凸部91的加压部件37,并且通过根据在被安装于盒安装部11中的带盒101中所收纳的带113的宽度来使各凸部91进退,从而能够选择对热敏头17进行加压的凸部91的位置或者个数。
附记
以下,对带印刷装置进行附记。
带印刷装置具备:盒安装部,其供收纳有带以及压印辊的带盒进行安装;压印轴,其与压印辊卡合;热敏头,其对夹持在热敏头和与压印轴卡合了的压印辊之间的带实施印刷;头移动机构,其使热敏头在与压印辊之间对带进行夹持的夹持位置和远离压印辊的分离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头保持件,其具有旋转轴,并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地对热敏头进行保持,以在热敏头移动到了夹持位置时使热敏头顺着压印辊;加压部件,其以能够与热敏头一体地以旋转轴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热敏头移动到了夹持位置时,对热敏头朝向压印辊进行加压,加压部件具有朝向热敏头突出的凸部,并且通过凸部来对热敏头朝向压印辊进行加压。
根据该结构,在热敏头移动到了夹持位置时,热敏头以及加压部件以旋转轴为中心一体地进行旋转以使热敏头顺着压印辊,并且通过与旋转轴单独设置的凸部而被按压的热敏头将压印辊作为承受件来对带进行加压。因此,通过将凸部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能够通过热敏头来适当地对带进行加压。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加压部件具有在压印轴的轴向上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的两个凸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压印轴的轴向上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的两个凸部而被按压的热敏头将压印辊作为承受件来对带进行加压。因此,即使在热敏头对于宽度较大的带实施印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热敏头对于带的加压力在两个凸部并排的方向即带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化。
此时,优选为,加压部件具有在压印轴的轴向上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的至少三个凸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压印轴的轴向上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的至少三个凸部而被按压的热敏头将压印辊作为承受件来对带进行加压。因此,对于宽度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带中的任意一个,都能够通过热敏头来适当地对带进行加压。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加压部件具有在压印轴的轴向上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的多个凸部,多个凸部中至少一个凸部相对于旋转轴被设置在作为压印轴的轴向一方的第一方向上,其他的至少一个凸部相对于旋转轴被设置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相对于旋转轴被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凸部和相对于旋转轴被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的凸部而被按压的热敏头将压印辊作为承受件而对带进行加压。因此,热敏头能够在两个凸部排列的方向即带的宽度方向上均衡地对带进行加压。
另外,+Z方向为“第一方向”的一个示例,-Z方向为“第二方向”的一个示例。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加压部件具有:第一加压部,其设置有凸部;第二加压部,其在第一加压部的端部处弯曲地被设置。
根据该结构,在加压部件和热敏头的组装时,通过将第二加压部的-Z侧的面载置在工作台等的平面上,从而能够提高加压部件和热敏头的组装性。此外,通过设置第二加压部,从而加压部件的热容量增大,此外,加压部件和气氛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从热敏头经由凸部而向加压部件传递的热量的散热性提高,因此能够提高热敏头的散热性。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凸部在热敏头移动到了分离位置时远离热敏头。
根据该结构,仅在热敏头移动到了夹持位置时,凸部与热敏头接触。
符号说明
1…带印刷装置;11…盒安装部;17…热敏头;26…压印轴;33…头保持件;35…头移动机构;37…加压部件;57…旋转轴;87…第一加压部;89…第二加压部;91…凸部;101…带盒;105…压印辊;113…带。

Claims (6)

1.一种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盒安装部,其供收纳有带以及压印辊的带盒进行安装;
压印轴,其与所述压印辊卡合;
热敏头,其对夹持在该热敏头和与所述压印轴卡合了的所述压印辊之间的所述带实施印刷;
头移动机构,其使所述热敏头在与所述压印辊之间对所述带进行夹持的夹持位置和远离所述压印辊的分离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头保持件,其具有旋转轴,并对所述热敏头以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进行保持,以在所述热敏头移动到了所述夹持位置时使所述热敏头顺着所述压印辊;
加压部件,其以能够与所述热敏头一体地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热敏头移动到了所述夹持位置时,对所述热敏头朝向所述压印辊进行加压,
所述加压部件具有朝向所述热敏头突出的凸部,并且通过所述凸部来对所述热敏头朝向所述压印辊进行加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具有在所述压印轴的轴向上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的两个所述凸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具有在所述压印轴的轴向上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的至少三个所述凸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具有在所述压印轴的轴向上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的多个所述凸部,
多个所述凸部中至少一个所述凸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被设置在作为所述压印轴的轴向一方的第一方向上,其他的至少一个所述凸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件具有:
第一加压部,其设置有所述凸部;
第二加压部,其在所述第一加压部的端部处弯曲地被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在所述热敏头移动到了所述分离位置时远离所述热敏头。
CN202111134843.7A 2020-09-30 2021-09-27 带印刷装置 Pending CN1143120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5273 2020-09-30
JP2020165273A JP2022057161A (ja) 2020-09-30 2020-09-30 テープ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035A true CN114312035A (zh) 2022-04-12

Family

ID=80823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4843.7A Pending CN114312035A (zh) 2020-09-30 2021-09-27 带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0769B2 (zh)
JP (1) JP2022057161A (zh)
CN (1) CN11431203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7219A (en) * 1987-10-26 1991-08-06 Duport Jean C Composite tape for label printing machines
US20050078995A1 (en) * 2001-12-21 2005-04-14 Bever Mario Van Label printer
US20100321458A1 (en) * 2008-02-20 2010-12-23 Kabushiki Kaisha Sato Thermal printer
JP2011116051A (ja) * 2009-12-04 2011-06-16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10222950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Oki Data Corporation Print apparatus
CN110126489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7247B2 (ja) * 1994-01-17 1997-07-02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印字ヘッド用クリーナ
JP4420556B2 (ja) 2000-12-01 2010-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4126177B2 (ja) 2001-12-12 2008-07-30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5047227A (ja) * 2003-07-31 2005-02-24 Canon Inc 両面記録装置
GB0327609D0 (en) * 2003-11-27 2003-12-31 Esselte B V B A A method and apparatus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printhead
JP4770579B2 (ja) 2006-05-12 2011-09-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9211744B2 (en) * 2013-12-16 2015-12-15 Zih Corp.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with enhanced media and ribb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features
US20160185136A1 (en) * 2014-12-29 2016-06-30 Intermec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Thermal printer including heater for pre-heating print media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7219A (en) * 1987-10-26 1991-08-06 Duport Jean C Composite tape for label printing machines
US20050078995A1 (en) * 2001-12-21 2005-04-14 Bever Mario Van Label printer
US20100321458A1 (en) * 2008-02-20 2010-12-23 Kabushiki Kaisha Sato Thermal printer
JP2011116051A (ja) * 2009-12-04 2011-06-16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10222950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Oki Data Corporation Print apparatus
CN110126489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97412A1 (en) 2022-03-31
JP2022057161A (ja) 2022-04-11
US11590769B2 (en)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26685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型媒体保持機構
US20180297374A1 (en) Head pressing mechanism and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CA2241401A1 (en) Printer apparatus
CN114312035A (zh) 带印刷装置
JP4588673B2 (ja) プリンタ
US11472207B2 (en)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platen roller and printer
CN113386478A (zh) 墨盒
JP4494270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10202957B (zh) 打印设备
CN111976316B (zh) 半切割器以及带印刷装置
CN112141791B (zh) 带切割器以及带印刷装置
JP6451988B2 (ja) スタンプ装置、および、スタンプ装置を備える印刷機
CN112140750B (zh) 带印刷装置
CN112140711B (zh) 带印刷装置
JP7346933B2 (ja) テープカッターおよ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JP7484973B2 (ja) 印刷装置
CN110316619B (zh) 收卷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US11090961B2 (en) Head pressurizing mechanism and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CN219523405U (zh) 一种标签打印机的打印头压力自平衡机构
US20070274756A1 (en) Ink ribbon cassette and printer including ink ribbon
JP6221532B2 (ja) テープ印字装置
US20230286302A1 (en) Cartridge
JP2024067343A (ja) 印刷装置
CN113799497A (zh) 打印装置
JP2017205899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携帯型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9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