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9813B - 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9813B
CN114309813B CN202111612989.8A CN202111612989A CN114309813B CN 114309813 B CN114309813 B CN 114309813B CN 202111612989 A CN202111612989 A CN 202111612989A CN 114309813 B CN114309813 B CN 114309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strip
welding strip
unit
s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29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9813A (zh
Inventor
杨峰
刘小龙
徐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aoni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aoni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aoni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aoni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29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9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9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9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9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9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该焊带切分装置包括多个焊带切分单元,多个焊带切分单元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每个焊带切分单元均用于切断待切分焊带单元的一个断点,并承接切断对应的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且两个焊带段组相邻的端部错开;而且待切分焊带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焊带,焊带段组包括至少一个焊带段。该焊带切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切分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同时,能够使得切分形成的焊带段组错开,进而能够提高切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由若干电池串互联焊接组成,电池串采用高温加热将焊带组与若干电池片的正反两面互联电极(焊点)焊接,将电池片的正负极串联接,焊带组与电池片焊接之前需要将焊带提前切断成多组小分段焊带后搬运至电池片上。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每组小分段焊带切割后,需要将切断后的焊带头部进行分距,使断开的焊带端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搬运时就不会因焊带段之间相互接触导致焊带段被抵弯的情况,但是该方法需要在每组焊带切断机构上均设置一个平移驱动,结构复杂,并且此处的分距动作会增加运行时间,降低设备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焊带切分装置,其包括多个焊带切分单元,多个焊带切分单元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每个焊带切分单元均用于切断待切分焊带单元的一个断点,并承接切断对应的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且两个焊带段组相邻的端部错开;
其中,待切分焊带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焊带,焊带段组包括至少一个焊带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焊带切分单元包括架体、切刀及支撑组件;切刀及支撑组件均与架体连接;
切刀用于切断对应的断点;支撑组件用于承接焊带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台及第二支撑台;
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第一支撑台及第二支撑台分别位于切刀的两侧;第一支撑台及第二支撑台分别用于承接两个焊带段组;
其中,第一支撑台的台面与第二支撑台的台面存在高度差,高度差大于或等于焊带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焊带切分单元还包括定位组件及导向组件,定位组件及导向组件均与架体连接;
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定位组件位于切刀的一侧,并用于夹持待切分焊带单元;
导向组件及定位组件分别位于切刀的两侧;导向组件用于引导同侧的焊带段组下落于第二支撑台。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台及定位组件位于切刀的同一侧;
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定位夹,多个定位夹沿垂直于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依次可活动地连接于架体;
每个定位夹均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闭合以夹持承接于第一支撑台的一个焊带,或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张开以释放同侧的一个焊带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包括多个导向夹,多个导向夹沿垂直于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依次可活动地连接于架体,且每个导向夹均与一个定位夹对应;
每个导向夹均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闭合,以形成供对应的定位夹夹持的焊带通过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位于第二支撑台的正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导向夹均包括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在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闭合时,形成导向通道。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焊带切分系统,其包括叠片平台、运带装置以及多个上述的焊带切分装置;
叠片平台用于放置电池片;运带装置用于夹取焊带切分装置切分的每个焊带段,并将每个焊带段均转移至电池片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运带装置包括多个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运带单元;
每个断点均对应两个运带单元,且两个运带单元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位于断点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的两侧,并分别用于夹取切断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运带单元包括限位架、第一夹取组件、第二夹取组件及驱动组件;第一夹取组件、第二夹取组件及驱动组件均与限位架连接;
第一夹取组件及第二夹取组件沿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夹取组件及第二夹取组件均用于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夹取焊带段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架体连接的第三支撑台;沿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第二支撑台及第三支撑台位于切刀的同一侧,第三支撑台用于与第二支撑台共同承接位于切刀同一侧的焊带段;第二支撑台及第三支撑台均沿高度方向与架体可活动地连接;
每个运带单元均对应一个焊带切分单元;沿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限位架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用于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的第二支撑台抵接;第二抵接部用于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的第三支撑台抵接;
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内侧均开设有供焊带通过的让位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运带单元还包括第三夹取组件;第三夹取组件与限位架连接;
第一夹取组件、第二夹取组件及第三夹取组件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夹取组件、第二夹取组件及第三夹取组件均用于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夹取焊带段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夹取组件、第二夹取组件及第三夹取组件分别包括多个第一夹钳、多个第二夹钳及多个第三夹钳;
多个第一夹钳、多个第二夹钳及多个第三夹钳均沿垂直于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依次连接于限位架;
多个第一夹钳、多个第二夹钳及多个第三夹钳一一对应,且对应的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及第三夹钳用于夹取同一焊带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动力部以及传动板;
动力部与限位架连接;传动板将第一夹取组件、第二夹取组件及第三夹取组件与动力部的活动端传动连接;
动力部用于驱动多个第一夹钳、多个第二夹钳及多个第三夹钳同步闭合或同步张开。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焊带切分方法,采用上述的焊带切分系统,其包括:
控制焊带切分装置将待切分焊带单元切分为多个焊带组;
控制运带装置夹取所有的焊带组;
控制运带装置将每个焊带段均释放至电池片的对应焊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控制焊带切分装置将待切分焊带单元切分为多个焊带组的步骤包括:
控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的定位组件动作,并夹持待切分焊带单元,且每个焊带切分单元的定位组件均夹持于对应的断点的一侧;
控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的切刀动作,并切断对应的断点,以使得切分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中的一个沿导向通道下落于第二支撑台的台面;
控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的定位组件动作,并释放焊带段组,以使得切分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中的另一个落入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上的焊带段组靠近断点的端部高于第二支撑台上的焊带段组靠近断点的端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控制运带装置夹取所有的焊带组的步骤包括:
控制运带装置转移至焊带切分装置的上方,并使得每个运带单元均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位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的一侧;
控制每个运带单元的驱动组件动作,以使得所有的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及第三夹钳均处于张开状态;
控制每个运带单元向靠近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每个运带单元的第一抵接部均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的第二支撑台抵接,每个运带单元的第二抵接部均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的第三支撑台抵接;
控制每个运带单元的驱动组件动作,以使得所有的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及第三夹钳均处于闭合状态,且对应的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及第三夹钳夹取同一焊带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控制运带装置将每个焊带段均释放至电池片的对应焊点的步骤包括:
控制运带装置转移至叠片平台的上方,将每个焊带段均对应于叠片平台上的电池片的焊点;
控制每个运带单元的驱动组件动作,以使得每个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及第三夹钳均处于张开状态,以释放所有的焊带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焊带切分装置包括多个焊带切分单元,多个焊带切分单元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每个焊带切分单元均用于切断待切分焊带单元的一个断点,并承接切断对应的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且两个焊带段组相邻的端部错开;
在切分待切分焊带单元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均用于切分待切分焊带单元的一个断点,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待切分焊带单元切分为多个焊带段组,而且每两个断点之间均切分形成一个焊带段组。并且在切分后,切分同一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相邻的端部错开,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待切分焊带单元在切分后,其端部形成错位,进而使得相邻的两个焊带段组相互避让,进而避免搬运时,因焊带段之间相互接触导致焊带段被抵弯的情况。
由此,该焊带切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切分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同时,能够使得切分形成的焊带段组相互避让,进而能够提高切分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待切分焊带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焊带,焊带段组包括至少一个焊带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切分焊带单元在焊带切分装置中切分前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切分焊带单元在焊带切分装置中切分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切分焊带单元在焊带切分装置中切分前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待切分焊带单元在焊带切分装置中切分后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定位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导向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焊带切分系统抓取焊带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焊带切分系统放置焊带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焊带切分单元及运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运带单元的立体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运带单元的侧视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限位架与第一支撑台抵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一支撑台抵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焊带切分装置;200-焊带切分单元;10-待切分焊带单元;20-焊带段组;11-焊带;21-焊带段;210-架体;211-安装槽;212-限位台;213-弹簧;214-导向柱;220-切刀;230-支撑组件;231-第一支撑台;232-第二支撑台;240-定位组件;241-定位夹;250-导向组件;251-导向夹;252-导向通道;253-第一夹片;254-第二夹片;255-凹槽;300-焊带切分系统;310-叠片平台;30-电池片;320-运带装置;400-运带单元;410-限位架;420-第一夹取组件;430-第二夹取组件;440-驱动组件;233-第三支撑台;411-第一抵接部;412-第二抵接部;413-让位槽;450-第三夹取组件;421-第一夹钳;431-第二夹钳;451-第三夹钳;441-动力部;442-传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焊带切分装置100,其包括多个焊带切分单元200,多个焊带切分单元200沿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每个焊带切分单元200均用于切断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一个断点,并承接切断对应的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20,且两个焊带段组20相邻的端部错开;
其中,待切分焊带单元10包括至少一个焊带11,焊带段组20包括至少一个焊带段21。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焊带段组20相邻的端部错开,指的是两个焊带段组20位于原断点处的端部之间具备间隔,且两个焊带段组20的端部可以沿高度方向间隔,也可以沿焊带11的延伸方向间隔。
该焊带切分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
请参照图1-图6,该焊带切分装置100包括多个焊带切分单元200,多个焊带切分单元200沿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每个焊带切分单元200均用于切断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一个断点,并承接切断对应的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20,且两个焊带段组20相邻的端部错开;
在切分待切分焊带单元10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200均用于切分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一个断点,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待切分焊带单元10切分为多个焊带段组20,而且每两个断点之间均切分形成一个焊带段组20。并且在切分后,切分同一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20相邻的端部错开,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待切分焊带单元10在切分后,其端部形成错位,进而使得相邻的两个焊带段组20相互避让,以避免搬运时,出现因焊带段21之间相互接触导致焊带段21被抵弯的情况。
由此,该焊带切分装置1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切分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同时,能够使得切分形成的焊带段组20相互避让,进而能够提高切分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待切分焊带单元10包括至少一个焊带11,焊带段组20包括至少一个焊带段21;即,该焊带切分装置100可以对一个或多个焊带11进行切分,而且在待切分焊带单元10包括一个焊带11时,焊带段组20包括一个焊带段21;而在待切分焊带单元10包括多个焊带11时,焊带段组20则包括多个焊带段21。并且在待切分焊带单元10包括多个焊带11时,多个焊带11上的每个断点均对应一个焊带切分单元200,且多个焊带11上对应同一焊带切分单元200的多个断点沿与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布。
而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待切分焊带单元10包括多个焊带11为例进行说明,由此,每个焊带段组20包括多个焊带段21。另外,在设置焊带切分单元200时,焊带切分单元200的数量需要根据待切分焊带单元10上的断点的数量而定,或,在该焊带切分装置100运行时,需要根据断点数量调整处于工作状态的焊带切分单元200数量;而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该焊带切分装置100中的各个焊带切分单元200与待切分焊带单元10上的断点一一对应,且均处于工作状态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6,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焊带切分单元200时,各个焊带切分单元200均采用的是同样的结构设置方式,具体的,以其中一个焊带切分单元200的结构设置为例,焊带切分单元200包括架体210、切刀220及支撑组件230;切刀220及支撑组件230均与架体210连接;切刀220用于切断对应的断点;支撑组件230用于承接焊带段21。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待切分焊带单元10包括多个焊带11,由此,在由切刀220用于切断对应的断点后,每个断点的两侧均形成两个焊带段组20,且每个焊带段组20均包括多个焊带段21;并且在支撑组件230的作用下,同一个焊带11切分后所形成的焊带段21相邻的端部错开;即,位于切刀220两侧的多个焊带段21的靠近断点的端部错位,从而使得切刀220两侧的多个焊带段21的端部均能够形成错位,进而避免搬运时,出现因焊带段21之间相互接触导致焊带段21被抵弯的情况。
而为使得切刀220两侧的多个焊带段21的端部均能够形成错位,故在设置支撑组件230时,支撑组件230包括第一支撑台231及第二支撑台232;
沿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第一支撑台231及第二支撑台232分别位于切刀220的两侧;第一支撑台231及第二支撑台232分别用于承接两个焊带段组20;
其中,第一支撑台231的台面高于第二支撑台232的台面。
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切刀220两侧的多个焊带段21分别放置于第一支撑台231及第二支撑台232上,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支撑台231与第二支撑台232间的高度差,使得切刀220两侧的多个焊带段21的端部均能够形成错位。并且在设置第一支撑台231与第二支撑台232间的高度差时,本实施例选用的方式是使得第一支撑台231的台面与第二支撑台232的台面存在高度差(如图6中标注H所示),高度差大于或等于焊带11的直径。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内容,请参照图1-图7,在焊带切分单元200切分待切分焊带单元10时,为提高切分的稳定性,并避免待切分焊带单元10在切分的过程中,出现弹跳,而导致切分后形成的焊带段组20的位置误差增大,故,焊带切分单元200还包括与架体210连接的定位组件240;沿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定位组件240位于切刀220的一侧,并用于夹持待切分焊带单元10。
由此,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切分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过程中,通过定位组件240对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夹持作用,能够避免切断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瞬间,焊带11出现弹跳,而导致切分后的焊带段21出现不受管控的情况。
具体的,第一支撑台231及定位组件240位于切刀220的同一侧;定位组件240包括多个定位夹241,多个定位夹241沿垂直于切分焊带11单元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依次可活动地连接于架体210;每个定位夹241均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闭合以夹持承接于第一支撑台231的一个焊带11,或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张开以释放同侧的一个焊带段21。
由此,定位组件240夹持待切分焊带单元10时,其夹持的是放置于第一支撑台231上的待切分焊带单元10;即,定位组件240中的每个定位夹241均与一个焊带11对应,且每个定位夹241均用于夹持放置于第一支撑台231上的对应焊带11。
由于第一支撑台231与第二支撑台232间的高度差,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被定位组件240夹持的待切分焊带单元10在被切刀220切断其断点后,位于切刀220背离定位组件240的一侧的焊带段21,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第二支撑台232上,而每个定位夹241夹持的焊带11在变为焊带段21后,在每个定位夹241张开后,便可承接于第一支撑台231上,从而形成错位。
进一步地,由上述内容可知,请参照图1-图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支撑台231与第二支撑台232间的高度差,使得被定位组件240夹持的待切分焊带单元10在被切刀220切断其断点后,位于切刀220背离定位组件240的一侧的焊带段21,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第二支撑台232上,由此,为引导焊带段21下落至第二支撑台232上,故,焊带切分单元200还包括导向组件250,导向组件250与架体210连接;
导向组件250及定位组件240分别位于切刀220的两侧;导向组件250用于引导同侧的焊带段组20下落于第二支撑台232。
具体的,导向组件250包括多个导向夹251,多个导向夹251沿垂直于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依次可活动地连接于架体210,且每个导向夹251均与一个定位夹241对应;
每个导向夹251均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闭合,以形成供对应的定位夹241夹持的焊带11通过的导向通道252,导向通道252位于第二支撑台232的正上方。
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待切分焊带单元10中的多个焊带11能够一一对应的穿过每个导向夹251形成的导向通道252,并在待切分焊带单元10中的多个焊带11被切分后,通过导向通道252能够引导对应的焊带段21下落至第二支撑台232上,从而便于保持各个焊带段21的相对位置,以便于后续的焊带段21的夹取。
在设置定位夹241时,每个导向夹251均包括第一夹片253及第二夹片254,第一夹片253与第二夹片254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凹槽255,凹槽255用于在第一夹片253与第二夹片254闭合时,形成导向通道252。
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每个导向夹251均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张开或闭合,从而能够在张开时,能够便于多个焊带11通过,而在闭合时,对焊带11的位置进行限制,并对切分后的焊带段21的下落位置进行引导。
综上,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1-图8,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切刀220包括多个刃部,且每个刃部均用于切分一个焊带11上的断点;而定位组件240中的多个定位夹241可以采用同一动力源进行驱动,从而使得多个定位夹241能够同步动作,以提高作业的效率;同理,导向组件250中的多个导向夹251可以采用同一动力源进行驱动,从而使得多个导向夹251能够同步动作,以提高作业的效率;
其次,在设置定位夹241时,其可以采用与导向夹251类似的活动式夹片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制作定位夹241的夹片为平面夹片,以使得定位夹241在闭合后具备夹持焊带11的作用;
另外,在设置多个定位夹241及多个导向夹251时,每个定位夹241均与一个导向夹251对应,且对应的定位夹241及导向夹251作用于同一焊带11;由此,在设置焊带切分单元200时,焊带切分单元200中的定位夹241及导向夹251的数量需要与待切分焊带单元10中的焊带11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基于上述内容,请参照图9及图10,并结合图1-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焊带切分系统300,其包括叠片平台310、运带装置320以及多个上述的焊带切分装置100;
叠片平台310用于放置电池片30;运带装置320用于夹取焊带切分装置100切分的每个焊带段21,并将每个焊带段21均转移至电池片30的表面。
请参照图1-图10,该焊带切分系统300通过采用上述的焊带切分装置100,能够有效提高焊带11的切分和转运的效率,并且在焊带切分装置100的作用下,相邻的两个焊带段组20相互避让,进而在运带装置320将每个焊带段21均转移至电池片30的表面时,能够避免出现因焊带段21之间相互接触导致焊带段21被抵弯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叠片平台310时,叠片平台310包括吸附部和管控尾部焊带11的落槽部,电池片30放置在吸附部固定,延伸出电池片30的焊带段21置于落槽部。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内容,请参照图1-图14,在本实施例中,运带装置320包括多个沿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运带单元400;
每个断点均对应两个运带单元400,且两个运带单元400沿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位于断点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两侧,并分别用于夹取切断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20。
在设置运带装置320时,各个运带单元400均采用的是同样的结构设置方式,具体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单元的结构为例,运带单元400包括限位架410、第一夹取组件420、第二夹取组件430及驱动组件440;第一夹取组件420、第二夹取组件430及驱动组件440均与限位架410连接;
第一夹取组件420及第二夹取组件430沿切分焊带11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夹取组件420及第二夹取组件430均用于在驱动组件440的作用下夹取焊带段组20。
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相邻的两个断点之间的焊带段组20均由同一个运带单元400夹取,而且在夹取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夹取组件420及第二夹取组件430夹取焊带段21的不同位置,能够提高焊带段21在夹取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1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30还包括与架体210连接的第三支撑台233;沿切分焊带11单元的延伸方向,第二支撑台232及第三支撑台233位于切刀220的同一侧,第三支撑台233用于与第二支撑台232共同承接位于切刀220同一侧的焊带段21;第二支撑台232及第三支撑台233均沿高度方向与架体210可活动地连接;
每个运带单元400均对应一个焊带切分单元200;沿切分焊带11单元的延伸方向,限位架4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抵接部411及第二抵接部412;第一抵接部411略高于第一夹取组件420的夹持端,并用于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第二支撑台232抵接;第二抵接部412略高于第二夹取组件430的夹持端,并用于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第三支撑台233抵接;
第一抵接部411及第二抵接部412的内侧均开设有供焊带11通过的让位槽413。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台232及第三支撑台233与架体210可活动地连接的方式相同;以第二支撑台232与架体210可活动地连接为例,请参照图15及图16,架体210上设置有安装槽211、限位台212以及导向柱214,而且安装槽211内设置有弹簧213;其中,第二支撑台232可活动地与安装槽211配合,而限位台212布置于第二支撑台232的两侧,用于限制第二支撑台232高度方向上可活动的范围,使第二支撑台232不脱离管控,导向柱214穿设在第二支撑台232上与之相匹配的腰型孔内,以引导第二支撑台232沿高度方向相对于架体210活动,并防止第二支撑台232出现侧倾的情况,导向柱214至少为两个;而安装槽211内的弹簧213则与第二支撑台232及安装槽211的槽体抵接,以使得第二支撑台232在与第一抵接部411抵接并沿高度方向向下运动时,需要克服弹簧213的弹性力,进而使得第一抵接部411与第二支撑台232脱离抵接后,第二支撑台232能够在弹簧213的作用力下,回复至原位。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能够在夹取焊带段组20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架410上的第一抵接部411及第二抵接部412分别与第二支撑台232及第三支撑台233抵接,并使得第二支撑台232及第三支撑台233沿高度方向相对于架体210活动,便可对运带单元400相对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进行定位,而且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限位架410与第二支撑台232及第三支撑台233之间的刚性接触,导致焊带切分单元200或运带单元400出现损伤;而通过设置于第一抵接部411及第二抵接部412的内侧的让位槽413,能够供焊带11通过,并能够避免因限位架410的下部与支撑组件230中的第二支撑台232及第三支撑台233平齐,而干涉第一夹取组件420及第二夹取组件430夹取焊带段组20。
而且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夹取焊带段21时,能够使得第一夹取组件420及第二夹取组件430极限接近第二支撑台232及第三支撑台233上的焊带段21,同理,还能够在将焊带段21放置于电池片30上时,使得焊带段21能够极限接近电池片30,从而能够缩短焊带段21与电池片30间的高度差,以避免焊带段21在落到电池片30上时,因出现弯曲或偏移电池片上的焊点而导致电池串焊接不良的现象。
进一步地,由上述内容可知,相邻的两个断点之间的焊带段组20均由同一个运带单元400夹取,由此,每个焊带11在由焊带切分装置100切分形成多个焊带段21后,焊带段21的部分由一个焊带切分单元200的第一支撑台231承接,焊带段21的其余部分由相邻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第二支撑台232及第三支撑台233承接,由此,为提高运带的稳定性,故,运带单元400还包括第三夹取组件450;第三夹取组件450与限位架410连接;
第一夹取组件420、第二夹取组件430及第三夹取组件450沿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夹取组件420、第二夹取组件430及第三夹取组件450均用于在驱动组件440的作用下夹取焊带段组20。
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使得同一焊带段21由第一夹取组件420、第二夹取组件430及第三夹取组件450同时夹取,进而能够增加每个焊带段21的夹取位置,从而提高夹取的稳定性。而且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通过第一夹取组件420和第二夹取组件430夹取一个焊带段21落于电池片30上面的前段部分,而通过第三夹取组件夹取450同一焊带段21延伸出电池片30的后段部分,并避免与支撑组件230接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14,在设置上述的第一夹取组件420、第二夹取组件430及第三夹取组件450时,第一夹取组件420、第二夹取组件430及第三夹取组件450分别包括多个第一夹钳421、多个第二夹钳431及多个第三夹钳451;
其中,多个第一夹钳421、多个第二夹钳431及多个第三夹钳451均沿垂直于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依次连接于限位架410;
多个第一夹钳421、多个第二夹钳431及多个第三夹钳451一一对应,且对应的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用于夹取同一焊带段21。
由此,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每个焊带段21均由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同时夹取,从而能够提高夹取的稳定性。
在设置驱动组件440时,驱动组件440包括动力部441以及传动板442;
动力部441与限位架410连接;传动板442将第一夹取组件420、第二夹取组件430及第三夹取组件450与动力部441的活动端传动连接;
动力部441用于驱动多个第一夹钳421、多个第二夹钳431及多个第三夹钳451同步闭合或同步张开。
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每个运带单元400的多个第一夹钳421、多个第二夹钳431及多个第三夹钳451均能够同步动作,进而能够通过运带单元400的运动,以及动力部441的动作,驱动多个第一夹钳421、多个第二夹钳431及多个第三夹钳451同时动作,从而能够使得多个焊带段21的夹取动作能够同步进行,进而能够提高夹取的效率。
综上,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焊带切分系统300工作的过程中,每个焊带切分单元200的工作步骤均相同,每个运带单元400的工作步骤均相同,故,以相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及运带单元400的工作步骤为例,请参照图1-图16,该焊带切分系统300的工作步骤如下:
首先,将需要进行切分的多个焊带11输入至焊带切分装置100中;
在多个焊带11运动至正确位置时,焊带切分单元200的切刀220均对应于焊带11的一个断点;
定位组件240中的多个定位夹241同时动作,并夹持多个焊带11;
焊带切分单元200的切刀220动作,并切断对应的断点,以使得切分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20中的一个沿导向通道252下落于第二支撑台232的台面;
定位组件240中的多个定位夹241同时动作,并释放焊带段组20,以使得切分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20中的另一个落入第一支撑台231,第一支撑台231上的焊带段组20靠近断点的端部高于第二支撑台232上的焊带段组20靠近断点的端部;
运带装置320转移至焊带切分装置100的上方,运带单元400沿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位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一侧;
运带单元400的驱动组件440动作,以使得所有的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均处于张开状态;
运带单元400向靠近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方向运动,限位架410的第一抵接部411与第二支撑台232抵接,限位架410的第二抵接部412与第三支撑台233抵接;
运带单元400的驱动组件440动作,所有的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均处于闭合状态,且对应的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夹取同一焊带段21;
运带装置320转移至叠片平台310的上方,将每个焊带段21均对应于叠片平台310上的电池片30的焊点;
运带单元400的驱动组件440动作,以使得每个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均处于张开状态,以释放所有的焊带段21。
基于上述内容,请参照图1-图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焊带11切分方法,采用上述的焊带切分系统300,其包括:
控制焊带切分装置100将待切分焊带单元10切分为多个焊带段组20;
控制运带装置320夹取所有的焊带段组20;
控制运带装置320将每个焊带段21均释放至电池片30的对应焊点。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焊带切分装置100将待切分焊带单元10切分为多个焊带段组20的步骤包括:
控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200的定位组件240动作,并夹持待切分焊带单元10,且每个焊带切分单元200的定位组件240均夹持于对应的断点的一侧;
控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200的切刀220动作,并切断对应的断点,以使得切分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20中的一个沿导向通道252下落于第二支撑台232的台面;
控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200的定位组件240动作,并释放焊带段组20,以使得切分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20中的另一个落入第一支撑台231,第一支撑台231上的焊带段组20靠近断点的端部高于第二支撑台232上的焊带段组20靠近断点的端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运带装置320夹取所有的焊带段组20的步骤包括:
控制运带装置320转移至焊带切分装置100的上方,并使得每个运带单元400均沿待切分焊带单元10的延伸方向位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一侧;
控制每个运带单元400的驱动组件440动作,以使得所有的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均处于张开状态;
控制每个运带单元400向靠近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每个运带单元400的第一抵接部411均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第二支撑台232抵接,每个运带单元400的第二抵接部412均与对应的焊带切分单元200的第三支撑台233抵接;
控制每个运带单元400的驱动组件440动作,以使得所有的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均处于闭合状态,且对应的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夹取同一焊带段21。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运带装置320将每个焊带段21均释放至电池片30的对应焊点的步骤包括:
控制运带装置320转移至叠片平台310的上方,将每个焊带段21均对应于叠片平台310上的电池片30的焊点;
控制每个运带单元400的驱动组件440动作,以使得每个第一夹钳421、第二夹钳431及第三夹钳451均处于张开状态,以释放所有的焊带段21。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焊带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带切分装置包括多个焊带切分单元,多个所述焊带切分单元沿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每个所述焊带切分单元均用于切断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的一个断点,并承接切断对应的所述断点形成的两个焊带段组,且两个所述焊带段组相邻的端部错开;
其中,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焊带,所述焊带段组包括至少一个焊带段;
所述焊带切分单元包括架体、切刀及支撑组件;所述切刀及所述支撑组件均与所述架体连接;
所述切刀用于切断对应的所述断点;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承接所述焊带段;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台及第二支撑台;
沿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台及所述第二支撑台分别位于所述切刀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台及所述第二支撑台分别用于承接两个所述焊带段组;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台面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台面存在高度差,所述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焊带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带切分单元还包括定位组件及导向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及所述导向组件均与所述架体连接;
沿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切刀的一侧,并用于夹持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
所述导向组件及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切刀的两侧;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引导同侧的所述焊带段组下落于所述第二支撑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带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台及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切刀的同一侧;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定位夹,多个所述定位夹沿垂直于所述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依次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架体;
每个所述定位夹均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闭合以夹持承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一个所述焊带,或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张开以释放同侧的一个所述焊带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带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多个导向夹,多个所述导向夹沿垂直于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依次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架体,且每个所述导向夹均与一个所述定位夹对应;
每个所述导向夹均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闭合,以形成供对应的所述定位夹夹持的所述焊带通过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带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向夹均包括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在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闭合时,形成所述导向通道。
6.一种焊带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带切分系统包括叠片平台、运带装置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焊带切分装置;
所述叠片平台用于放置电池片;所述运带装置用于夹取所述焊带切分装置切分的每个所述焊带段,并将每个所述焊带段均转移至所述电池片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带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带装置包括多个沿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运带单元;
每个所述断点均对应两个所述运带单元,且两个所述运带单元沿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断点对应的所述焊带切分单元的两侧,并分别用于夹取切断所述断点形成的两个所述焊带段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带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带单元包括限位架、第一夹取组件、第二夹取组件及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取组件、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及所述驱动组件均与所述限位架连接;
所述第一夹取组件及所述第二夹取组件沿所述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夹取组件及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均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夹取所述焊带段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带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架体连接的第三支撑台;沿所述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第二支撑台及所述第三支撑台位于切刀的同一侧,所述第三支撑台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撑台共同承接位于所述切刀同一侧的所述焊带段;所述第二支撑台及所述第三支撑台均沿高度方向与所述架体可活动地连接;
每个所述运带单元均对应一个所述焊带切分单元;沿所述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架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焊带切分单元的所述第二支撑台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焊带切分单元的所述第三支撑台抵接;
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内侧均开设有供所述焊带通过的让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带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带单元还包括第三夹取组件;所述第三夹取组件与所述限位架连接;
所述第一夹取组件、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及所述第三夹取组件沿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夹取组件、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及所述第三夹取组件均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夹取所述焊带段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焊带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取组件、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及所述第三夹取组件分别包括多个第一夹钳、多个第二夹钳及多个第三夹钳;
多个所述第一夹钳、多个所述第二夹钳及多个所述第三夹钳均沿垂直于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依次连接于所述限位架;
多个所述第一夹钳、多个所述第二夹钳及多个所述第三夹钳一一对应,且对应的所述第一夹钳、所述第二夹钳及所述第三夹钳用于夹取同一所述焊带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焊带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部以及传动板;
所述动力部与所述限位架连接;所述传动板将所述第一夹取组件、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及所述第三夹取组件与所述动力部的活动端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部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夹钳、多个所述第二夹钳及多个所述第三夹钳同步闭合或同步张开。
13.一种焊带切分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6-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焊带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切分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焊带切分装置将待切分焊带单元切分为多个焊带组;
控制所述运带装置夹取所有的所述焊带组;
控制所述运带装置将每个焊带段均释放至电池片的对应焊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焊带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焊带切分装置将待切分焊带单元切分为多个焊带组的步骤包括:
控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的定位组件动作,并夹持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且每个所述焊带切分单元的所述定位组件均夹持于对应的断点的一侧;
控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的切刀动作,并切断对应的所述断点,以使得切分所述断点形成的两个所述焊带段组中的一个沿导向通道下落于第二支撑台的台面;
控制每个焊带切分单元的所述定位组件动作,并释放所述焊带段组,以使得切分所述断点形成的两个所述焊带段组中的另一个落入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上的所述焊带段组靠近所述断点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二支撑台上的所述焊带段组靠近所述断点的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焊带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运带装置夹取所有的所述焊带组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运带装置转移至所述焊带切分装置的上方,并使得每个所述运带单元均沿所述待切分焊带单元的延伸方向位于对应的所述焊带切分单元的一侧;
控制每个所述运带单元的驱动组件动作,以使得所有的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及第三夹钳均处于张开状态;
控制每个所述运带单元向靠近对应的所述焊带切分单元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每个所述运带单元的第一抵接部均与对应的所述焊带切分单元的第二支撑台抵接,每个所述运带单元的第二抵接部均与对应的所述焊带切分单元的第三支撑台抵接;
控制每个所述运带单元的驱动组件动作,以使得所有的所述第一夹钳、所述第二夹钳及所述第三夹钳均处于闭合状态,且对应的所述第一夹钳、所述第二夹钳及所述第三夹钳夹取同一焊带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焊带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运带装置将每个焊带段均释放至电池片的对应焊点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运带装置转移至叠片平台的上方,将每个所述焊带段均对应于所述叠片平台上的电池片的焊点;
控制每个所述运带单元的驱动组件动作,以使得每个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及第三夹钳均处于张开状态,以释放所有的所述焊带段。
CN202111612989.8A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309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2989.8A CN114309813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2989.8A CN114309813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9813A CN114309813A (zh) 2022-04-12
CN114309813B true CN114309813B (zh) 2023-05-05

Family

ID=8101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2989.8A Active CN114309813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981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19177A1 (ru) * 1989-12-28 1992-03-15 Малоярославецкий Филиал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Всесоюзног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Ремонта И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Машинно-Тракторного Парка Способ наплавки
JPH1024376A (ja) * 1996-07-08 1998-01-27 Kawasaki Steel Corp シーム溶接機の設備診断方法
JP3473589B2 (ja) * 2000-09-20 2003-12-08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電縫鋼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16292B2 (ja) * 2011-10-13 2016-10-2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測定治具及び太陽電池セルの出力測定方法
CN205810826U (zh) * 2015-05-22 2016-12-14 苏州沃特维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8340037A (zh) * 2017-01-22 2018-07-31 苏州腾晖光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焊带的整形与焊接方法
CN107363372B (zh) * 2017-08-29 2022-08-30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半片组件中出线盒汇流带焊接机及焊接方法
CN110828598B (zh) * 2019-10-30 2024-03-08 江苏朗道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半片叠瓦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1168276A (zh) * 2020-02-25 2020-05-19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变截面异形焊带太阳能电池串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18485A (zh) * 2020-04-15 2020-09-04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焊带发生扭曲的串焊机及其方法
CN212705084U (zh) * 2020-07-28 2021-03-16 武汉三工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焊带处理装置及太阳能电池料片焊接机
CN112141792A (zh) * 2020-09-18 2020-12-29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叠放输送设备及电池串叠放方法
CN112490331A (zh) * 2020-12-18 2021-03-12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抓取单元、抓取装置、电池串叠放设备及电池串叠放方法
CN113399730A (zh) * 2021-06-18 2021-09-17 东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切刀机构以及电池片串焊设备
CN113458687B (zh) * 2021-07-07 2022-06-10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分距装置、焊头、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9813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44080B (zh) 一种电池串生产方法及电池串铺设设备
CN109119587A (zh) 一种电芯极耳自动化焊接、裁切、贴胶及折弯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7394275B (zh) 一种电芯转接片焊接机
CN114242838A (zh) 太阳能电池片串焊设备及其工艺
CN115621368B (zh) 一种膜粘背接触电池串的生产设备
CN113013473B (zh) 电池极耳折弯、贴绝缘片、贴胶带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14681B (zh) 一种焊带夹持装置和电池片串焊机
CN111180786A (zh) 电池包胶缠胶设备
CN116230974A (zh) 电芯合芯与包装机
CN114309813B (zh) 一种焊带切分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10587738U (zh) 一种叠瓦板汇流条焊接设备
CN116505083B (zh) 一种电芯自动加工设备
CN216441898U (zh) 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机构
CN217513161U (zh) 单片电池片焊接设备
TWI650878B (zh) 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
CN215661151U (zh) 一种切割设备
CN214542272U (zh) 焊带裁切定位装置及电池串生产设备
CN220412375U (zh) 一种平移贴胶装置
CN220391628U (zh)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贴付设备
CN214731131U (zh) 一种适于多尺寸光伏组件的贴孔机
CN220914290U (zh) 包膜设备
CN220106619U (zh) 电芯套壳装置
CN220640386U (zh) 一种电芯两侧自动贴胶带机构
CN218135343U (zh) 焊带裁切系统
CN220334301U (zh) Smt接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