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9282B - 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9282B
CN114309282B CN202111674036.4A CN202111674036A CN114309282B CN 114309282 B CN114309282 B CN 114309282B CN 202111674036 A CN202111674036 A CN 202111674036A CN 114309282 B CN114309282 B CN 1143092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unch
die holder
groov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40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9282A (zh
Inventor
陈加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HANGMINGD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HANGMING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HANGMINGD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HANGMING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40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9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9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9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9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9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涉及排插铜柱加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该级进模安装于冲压机内,利用冲压机能够控制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或开模;其中,在下模座上沿着下模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冲槽区、前序下凸模、第一下凸模、第二下凸模、悬空天桥棒、第四下凸模和落料槽,在上模座上沿着上模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冲刀区、前序上凸模、第一上凸模、第二上凸模、第三上凸模、第四上凸模和落料冲刀。本申请具有改善铜柱对生产设备要求高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排插铜柱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背景技术
排插即是带线多位插座,俗称插线板,学名电线加长组件或延长线插座。排插指的是带电源线和插头且可以移动的多位插座,可以连接一个及以上的电源插头,在生活中经常常见,其具有节省空间和节省线路的有益效果,由此受到广泛使用。
相关技术中,排插内需要设置有铜柱以作为接电件,当插头与排插连接时,插头的接电件会插设在铜柱内,从而实现插头与排插之间的电连接,参照图1,铜柱包括安装板、侧板和弧形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使得铜柱可以利用螺栓锁付或者铆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排插内,侧板设置有两片,且两片侧板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两侧边上,弧形板的两侧分别与两片侧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边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铜柱加工时,一般是采用挤出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首先利用挤出机生产横截面与铜柱横截面相同的铜条,然后在筒体其中一侧面上间隔冲出安装孔,最后将铜柱剪成小段即可形成铜柱,采用该方式进行生产对生产设备要求较高,需要高精度挤出机才能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铜柱加工企业的准入门槛。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铜柱对生产设备要求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包括:
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沿同一直线方向依次排布设置有第一下凸模、第二下凸模、悬空天桥棒、第四下凸模和落料槽,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所述悬空天桥棒一端与第二下凸模的侧面固定,且另外一端伸至第四下凸模上方;
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侧设置有第一上凸模、第二上凸模、第三上凸模、第四上凸模和落料冲刀,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若干分别与各道冲槽区相对应的冲刀区;
其中,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所述冲刀区与冲槽区配合以在铜片上冲裁出成型部,所述成型部包括沿铜片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四板和第五板均与铜片分离,所述第三板沿铜片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与铜片连接为一体;
其中,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所述第一下凸模和第二下凸模配合以将第一板和第五板朝下弯折,并使得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仍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下凸模和第二上凸模配合以对第三板进行冲压弯曲,并使得第二板和第三板分别与第三板的两侧相切,使得第三板可以作为铜柱的弧形板使用;所述悬空天桥棒与第三上凸模配合以将第二板和第四板相向弯折,使得第二板和第三板可以作为铜柱的两片侧板使用;所述悬空天桥棒与第四下凸模和第四上凸模配合,以将第一板和第五板压合层叠,使得第一板和第五板可以作为安装板使用;所述落料槽与落料冲刀配合将成型的铜柱从铜片上切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铜片放置在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然后控制铜片沿其自身长度方向间歇性移动,工作时,利用冲压机控制上模座和下模座开模或合模,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开模时,控制铜片移动,使得铜片的各个部位能够依次经过该级进模的各个加工位;其中,铜片位于冲刀区和冲槽区之间时,冲刀区与冲槽区配合能够在铜片上冲裁出成型部;当成型部转移至第一下凸模和第一上凸模之间,第一下凸模和第一上凸模配合能够对成型部的两端冲压弯折以形成第一板和第五板;当成型部继续转移至第二下凸模和第二上凸模之间时,第二下凸模和第二上凸模配合能够对成型部的中部冲压弯曲以形成第三板;当成型部能够转移至悬空天桥棒和第三上凸模之间,悬空天桥棒和第三上凸模配合能够第三板的两端冲压弯折以形成第二板和第四板;当成型部转移至第四下凸模和第四上凸模之间时,悬空天桥棒、第四下凸模和第四上凸模配合能够将第一板和第五板压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铜柱;当工件移动至落料槽和落料冲刀之间时,利用落料槽和落料冲刀之间的配合能够将铜柱从铜片上冲裁落下。
可选的:
所述下模座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下凸模和冲槽区之间的前序下凸模,所述上模座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上凸模和冲刀区之间的前序上凸模;
其中,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利用冲槽区和冲刀区配合以在第二板靠近第一板的一侧上冲裁有燕尾槽,并使得第五板远离第四板的一侧上具有燕尾板;
其中,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所述前序下凸模和前序上凸模配合,以将燕尾板向下冲压,使得燕尾板所在平面与第五板所在平面互相交叉;所述悬空天桥棒与第四下凸模和第四上凸模配合时,还将燕尾板压合至燕尾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冲槽区和冲刀区在成型部上冲裁处燕尾槽,并使得第五板上具有能够与燕尾槽卡接的燕尾板,然后利用悬空天桥棒与第四下凸模和第四上凸模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板和第五板贴合,燕尾板压合至燕尾槽内,能够实现铜柱的首尾端固定,使得铜柱内部插入插头的接电件时,铜柱不会被轻易撑开。
可选的:
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所述冲刀区与冲槽区配合还会在成型部上冲裁出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位于第四板和第五板的交界处,且所述第一板远离第二板的一侧上具有用于插接进插接槽的插接板;所述悬空天桥棒与第四下凸模和第四上凸模配合时,还将插接板压至插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冲刀区和冲槽区在成型部上冲压出插接槽,并使得第一板上具有插接板,使得成型部首尾端连接时,插接板可以插设在插接槽内,从而使得第一板能够与第四板远离第三板的一侧固定。
可选的:
所述第一下凸模其中一长边侧上设置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上凸模包括两件第一侧压模;
其中,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所述第一板和第五板相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一下凸模的两侧面贴合,所述第一板和第五板相反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件第一侧压模相向的一侧面贴合,所述燕尾板伸至第一让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组成第一上凸模的两件第一侧压模,当第一上凸模和第一下凸模合模时,两件第一侧压模的下端分别移动至第一下凸模的两侧,从而达到驱使第一板和第五板弯折的效果,并且,利用第一让位槽能够起到容纳燕尾板的效果,使得燕尾板不会与第一下凸模发生干涉。
可选的:
所述第二下凸模的两长边侧上均设置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下凸模的顶面中部呈弧面状设置,所述第二上凸模的底面具有与第二下凸模顶面截面相通的弧面成型槽;
其中,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所述第二下凸模的顶部伸至第二上凸模的弧面成型槽内以完成对第三板的弯曲工作,所述第一板和第五板的下侧均伸至第二让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于第二下凸模上的第二让位槽,使得第二上凸模和第二下凸模配合以第三板进行冲压弯曲工作时,分别与第二板和第四板垂直的第一板和第五板的下侧不会与第二下凸模发生干涉。
可选的:
所述第三上凸模包括两件第三侧压模;
其中,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所述第二板和第四板相向的一侧面分别与悬空天桥棒的两长边侧贴合,且所述第二板和第四板相反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件第三侧压模相向的一侧面贴合,所述第三板与悬空天桥棒的顶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模座带动组成第三上凸模的两件第三侧压模向下移动,使得两件第三侧压模的下端分别移动至悬空天桥棒的两长边侧上时,从而使得两件第三侧压模与悬空天桥棒配合时,能够驱使第二板和第四板向下弯折,同时,第一板和第五板能够延伸至悬空天桥棒的正下方。
可选的:
所述第四下凸模的顶面上具有下成型凹槽,所述第四上凸模的底面上具有上成型凹槽;
其中,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位于第四下凸模和第四上凸模之间的成型部首尾端连接以组成铜柱,铜柱的内壁与悬空天桥棒的外壁贴合,铜柱的外壁与上成型凹槽和下成型凹槽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四上凸模、第四下凸模与悬空天桥棒配合,能够将位于悬空天桥棒下方的第一板和第五板完整的压合层叠,确保钢柱的首尾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凸模和第二下凸模均可升降的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下凸模和第二下凸模向上复位的弹簧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座能够实现第一下凸模和第二下凸模与下模座之间的可升降连接,使得当上模座和下模座开模时,第一下凸模和第二上凸模能够被弹簧座带动上升,此时,悬空天桥棒也会被第二下凸模带动上升,从而使得悬空天桥棒能够带动铜片远离第四下凸模,使得铜片移动时,位于悬空天桥棒下方的第一板和第五板在沿着悬空天桥棒长度方向移动时不会与第四下凸模发生干涉。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使得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铜柱,无需采用高精度挤出机,有效降低生产设备要求;
加工出的铜柱的安装板厚度较厚于常规设计,安装更稳定,能够增大与螺栓或铆钉的接触面积;
铜柱的首尾端连接稳定,且受到冲击后不易发生分离,有效确保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铜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级进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成型部的主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包围槽的主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冲槽区的主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冲刀区的主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前序下凸模和前序上凸模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下凸模和第一上凸模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下凸模和第二上凸模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悬空天桥棒和第三上凸模的配合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下凸模、第四上凸模和悬空天桥棒的配合示意图;
图12是图2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2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开模时落料冲刀和落料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合模时落料冲刀和落料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铜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模座;11、冲槽区;111、安装冲孔;112、插接槽冲孔;113、燕尾槽冲孔;114、第一废料槽;115、第二废料槽;116、第三废料槽;117、第四废料槽;12、前序下凸模;121、下前序侧模;122、下成型部;13、第一下凸模;131、第一让位槽;14、第二下凸模;141、第二让位槽;15、悬空天桥棒;16、第四下凸模;161、下成型凹槽;17、落料槽;18、弹簧座;19、滑移槽;191、连通槽;192、限位凸起;193、避让槽;194、第一内撑块;195、第二内撑块;196、内切刀;197、复位弹簧;2、上模座;21、冲刀区;211、安装冲刀;212、插接槽冲刀;213、燕尾槽冲刀;214、第一废料冲刀;215、第二废料冲刀;216、第三废料冲刀;217、第四废料冲刀;22、前序上凸模;221、上前序侧模;222、上成型部;23、第一上凸模;231、第一侧压模;24、第二上凸模;241、弧面成型槽;25、第三上凸模;251、第三侧压模;26、第四上凸模;261、上成型凹槽;27、落料冲刀;271、第一导向杆;272、第二导向杆;3、铜片;31、成型部;311、插接板;312、第一板;313、第二板;314、第三板;315、第四板;316、第五板;317、燕尾板;318、燕尾槽;319、插接槽;32、包围槽;321、第一废料孔;322、第二废料孔;323、第三废料孔;324、第四废料孔;4、铜柱;41、安装板;411、安装孔;42、侧板;43、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参照图2,该级进模结构包括上模座2和下模座1,该级进模安装于冲压机内,利用冲压机能够控制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或开模;其中,在下模座1上沿着下模座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冲槽区11、前序下凸模12、第一下凸模13、第二下凸模14、悬空天桥棒15、第四下凸模16和落料槽17,在上模座2上沿着上模座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冲刀区21、前序上凸模22、第一上凸模23、第二上凸模24、第三上凸模25、第四上凸模26和落料冲刀27。
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冲槽区11、前序下凸模12、第一下凸模13、第二下凸模14、悬空天桥棒15、第四下凸模16和落料槽17分别与冲刀区21、前序上凸模22、第一上凸模23、第二上凸模24、第三上凸模25、第四上凸模26和落料冲刀27对应;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能够在铜片3相应位置处冲裁出成型部31。
参照图3,成型部31包括沿铜片3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插接板311、第一板312、第二板313、第三板314、第四板315、第五板316和燕尾板317,成型部31的两端还具有分别位于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上的安装孔411,在第一板312和第二板313的交界处之间具有插接槽319,在第四板315靠近第五板316的一侧处具有燕尾槽318。
参照图4,当成型部31冲裁成型后,在铜片3上会具有若干道包围槽32,各道包围槽32分别包围柱成型部31的两端;具体的,包围槽32包括第一废料孔321、第二废料孔322、第三废料孔323和第四废料孔324,第一废料孔321包围住燕尾板317,第二废料孔322镜像设置有两道以包围住第四板315和第五板316,第三废料孔323设置有两道以包围住第一板312和第二板313,第四废料孔324包围住插接板311。
参照图5和图6,冲槽区11内具有安装冲孔111、插接槽冲孔112、燕尾槽冲孔113、第一废料槽114、第二废料槽115、第三废料槽116和第四废料槽117;冲刀区21内具有安装冲刀211、插接槽冲刀212、燕尾槽冲刀213、第一废料冲刀214、第二废料冲刀215、第三废料冲刀216和第四废料冲刀217;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安装冲刀211、插接槽冲刀212、燕尾槽冲刀213、第一废料冲刀214、第二废料冲刀215、第三废料冲刀216和第四废料冲刀217的下端分别穿设进安装冲孔111、插接槽冲孔112、燕尾槽冲孔113、第一废料槽114、第二废料槽115、第三废料槽116和第四废料槽117内。
参照图5和图6,安装冲孔111沿着下模座1的长度方向排布有两道,两道安装冲孔111分别位于下模座1的两长边侧上,安装冲刀211设置有两件,两件安装冲刀211分别位于上模座2的两长边侧上;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两件安装冲刀211的下端分别穿设至两道安装冲孔111内,从而达到对成型部31的两端分别冲出一道安装孔411的效果。
参照图5和图6,插接槽冲孔112和燕尾槽冲孔113分别设置于下模座1的两长边侧上,插接槽冲刀212和燕尾槽冲刀213分别设置于上模座2的两长边侧上;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插接槽冲刀212和燕尾槽冲刀213的下端分别穿设至插接槽冲孔112和燕尾槽冲孔113内,从而达到对成型部31的两端分别冲出插接槽319和燕尾槽318的效果。
参照图5和图6,第一废料槽114设置于下模座1靠近插接槽冲孔112的一长边侧上,当第一废料冲刀214与第一废料槽114配合时,能够在铜片3上冲裁出第一废料孔321,第一废料孔321包围的部分为燕尾板317;第二废料槽115设置有两道,两道第二废料槽115互相镜像设置,第二废料冲刀215设置有两件,当两件第二废料冲刀215分别与两道第二废料槽115配合时,能够在铜片3上冲裁出两道互相镜像的第二废料孔322,且两道第二废料孔322的其中一端分别与第一废料孔321的两端相通,两道第二废料孔322之间的部分作为第一板312和第二板313使用。
参照图5和图6,第三废料槽116设置有两道,两道第三废料槽116互相镜像设置,第三废料冲刀216设置有两件,当两件第三废料冲刀216分别与两道第三废料冲槽配合时,能够在铜片3上冲裁出两道互相镜像的第三废料孔323,两道第三废料孔323之间的部分作为第四板315和第五板316使用;第四废料槽117设置于下模座1靠近燕尾槽冲孔113的一长边侧上,当第四废料冲刀217与第四废料槽117配合时,能够在铜片3上冲裁出第四废料孔324,第四废料孔324包围的部分为插接板311。
其中,当冲槽区11和冲刀区21配合以使得成型部31完全成型后,成型部31通过第三板314与铜片3继续保持连接。
参照图2和图7,前序下凸模12包括两件分别设置于下模座1两长边侧上的下前序侧模121,两件下前序侧模121的上端且相向的一侧上均设置有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状的下成型部122,两道下成型部122的倾斜腰边分别位于两道下成型部122相反的一侧面上;前序上凸模22包括两件分别设置于上模座2两长边侧上的上前序侧模221,两件上前序侧模221的上端且相向的一侧上均设置有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状的上成型部222,两道上成型部222的倾斜腰边分别位于两道上成型部222相向的一侧面上;其中,两件上前序侧模221分别位于两道下前序侧模121的上方。
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两道上成型部222的倾斜腰边分别靠近两道下成型部122的倾斜腰边,使得成型部31位于前序下凸模12和前序上凸模22之间时,其中一道上前序侧模221与相应下前序侧模121配合能够将插接板311冲压弯折,同时,另外一道上前序侧模221与相应下前序侧模121配合能够将第五板316初步冲压弯折。
参照图2和图8,第一下凸模13的横截面呈矩形状设置,且第一下凸模13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让位槽131,第一让位槽131沿下模座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第一下凸模13表面相通;第一上凸模23包括两件分别设置于上模座2两长边侧上的第一侧压模231,两件第一侧压模231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第一下凸模13的宽度。
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两道第一侧压模231的下端分别靠近第一下凸模13的两长边侧,使得成型部31位于第一下凸模13和第一上凸模23之间时,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相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一下凸模13的两侧面贴合,且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相反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件第一侧压模231相向的一侧面贴合,燕尾板317伸至第一让位槽131内。
参照图2和图9,第二下凸模14的顶面中部呈弧面状设置,在第二下凸模14的两长边侧上均设置有第二让位槽141,第二让位槽141沿下模座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第二下凸模14表面相通;第二上凸模24的底面具有与第二下凸模14顶面截面相通的弧面成型槽241。
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第三板314的上下两面分别与弧面成型槽241和第二下凸模14的顶面贴合,使得第三板314能够弯曲变形,同时,第二板313和第三板314的上侧分别贴合在第二下凸模14的顶面两侧上,且第二板313和第四板315的下侧均伸出第二下凸模14顶面外,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的下侧均伸至第二让位槽141内;此时,第二板313和第四板315均与第三板314的曲面相切,第一板312和第二板313的下侧均朝向相向的方向倾斜。
参照图2和图10,悬空天桥棒15的其中一端与第二下凸模14的上端固定,且悬空天桥棒15的另外一端延伸至第四下凸模16的上方,悬空天桥棒15的顶面呈弧面状设置;第三上凸模25包括两件分别设置于上模座2两长边侧上的第三侧压模251,两件第三侧压模251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悬空天桥棒15的宽度。
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两道第三侧压模251的下端分别靠近悬空天桥棒15的两长边侧,使得成型部31位于悬空天桥棒15和第三上凸模25之间时,第三板314的下表面与悬空天桥棒15的顶面贴合,第二板313和第四板315相向的一侧面分别与悬空天桥棒15的两侧面贴合,第二板313和第四板315相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件第三侧压模251相向的一侧面贴合,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初步贴合并位于悬空天桥棒15的下方,燕尾板317靠近第一板312和第二板313的交接处,并且,插接板311会插设于插接槽319内。
参照图2和图11,在第四下凸模16的顶面上设置有下成型凹槽161,下成型凹槽161沿下模座1长度方向设置的两端均与第四下凸模16的表面相通;在第四上凸模26的底面上具有上成型凹槽261,上成型凹槽261沿下模座1长度方向设置的两端均与第四上凸模26的表面相通。
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处于开模状态时,悬空天桥棒15的底面略高于第四下凸模16的顶面,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处于合模状态时,悬空天桥棒15的下侧伸至下成型凹槽161内;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位于第四下凸模16和第四上凸模26之间的成型部31首尾端连接以组成铜柱4,第一板312、第二板313、第三板314和第四板315的其中一侧面均与悬空天桥棒15的外壁贴合,第二板313、第四板315另外一侧面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成型凹槽261和下成型凹槽161的内壁贴合,且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完全贴合。
其中,参照图8和图9,第一下凸模13和第二下凸模14均可升降的安装在下模座1上,在下模座1内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下凸模13和第二下凸模14向上复位的弹簧座18;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开模时,悬空天桥棒15会被第二下凸模14带动上升,从而使得套设在悬空天桥棒15的成型部31在沿着悬空天桥棒15长度方向平移时,位于悬空天桥棒15下方的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在沿着悬空天桥棒15长度方向移动时不会与第四下凸模16发生干涉。
参照图12和图13,在下模座1的末端上设置有两道分别靠近下模座1两长边侧长度方向的滑移槽19,两道滑移槽19均沿着下模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下模座1的末端上还设置有位于两道滑移槽19之间的连通槽191,连通槽191的两道分别与两道滑移槽19相向的一侧相通,在下模座1的末端上还设置有连通槽191和第四下凸模16之间的避让槽193,避让槽193与连通槽191相通;其中,在两道滑移槽19相反的一侧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192,两道限位凸起192分别位于两道滑移槽19的中部。
在下模座1内还滑移连接有第一内撑块194和第二内撑块195,第一内撑块194位于连通槽191靠近避让槽193的一侧上,第二内撑块195位于连通槽191远离避让槽193的一侧上,第一内撑块194和第二内撑块195的两端分别与两道滑移槽19相反的一侧面滑移连接,在第一内撑块194和第二内撑块195相向的一侧上均设置有内切刀196;其中,落料槽17由两件内切刀196围合形成。
在第一内撑块194和第二内撑块195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97,当复位弹簧197展开时,第一内撑块194和第二内撑块195远离限位凸起192,从而使得两道内切刀196之间的间距大于成型部31的宽度;当复位弹簧197压缩时,第一内撑块194和第二内撑块195相向的一侧分别与限位凸起192的两侧相接,从而使得两道内切刀196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三板314的长度。
在上模座2的上端设置有两件第一导向杆271、两件第二导向杆272和一件落料冲刀27,两件第一导向杆271分别设置在上模座2的两长边侧上,两件第一导向杆271的下端均设置有楔形面,且两件第一导向杆271分别位于第一内撑块194远离第二内撑块195的一侧的两端上方;两件第二导向杆272分别设置在上模座2的两长边侧上,两件第二导向杆272的下端均设置有楔形面,且两件第二导向杆272分别位于第二内撑块195远离第一内撑块194的一侧的两端上方。
参照图14和图15,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两件第一导向杆271的楔形面均开始与第一内撑块194远离第二内撑块195的一侧边的顶部接触,使得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的过程中,第一导向杆271能够推动第一内撑块194朝向靠近第二内撑块195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内撑块194靠近第二内撑块195的一侧面的两端分别与两道限位凸起192相接。
参照图14和图15,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两件第二导向杆272的楔形面均开始与第二内撑块195远离第一内撑块194的一侧边的顶部接触,使得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的过程中,第二导向杆272能够推动第二内撑块195朝向靠近第一内撑块194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内撑块195靠近第一内撑块194的一侧面的两端分别与两道限位凸起192相接。
参照图14和图15,当第一内撑块194和第二内撑块195均与限位凸起192相接后,两道内切刀196能够分别与第三板314底面的两侧贴合,此时,上模座2和下模座1继续合模,使得落料冲刀27能够将铜柱4从铜板上冲裁落下;通过内切刀196与落料冲刀27之间的配合,能够在第三板314的两侧均冲裁形成一道让位工艺槽。
其中,因为第三板314在经过第四上凸模26和第四上凸模26后会弯曲变形,而钢板位于相邻两道弯曲变形的第三板314之间的部分仍保持平整,因此会导致第三板314的两侧产生褶皱,通过上述工艺能够将第三板314产生褶皱的部分去除,确保产品外观品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参照图3和图16,铜板通过该级进模结构加工后能够形成铜柱4,具体的,成型部31在展开时,成型部31具有插接板311、第一板312、第二板313、第三板314、第四板315、第五板316和燕尾板317,成型部31组成铜柱4时,第二板313和第三板314作为铜柱4的两片侧板42使用,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压合层叠以作为铜柱4的安装板41使用,第三板314作为铜柱4的弧形板43使用,在第三板314的两侧上均具有让位工艺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座(1),所述下模座(1)上沿同一直线方向依次排布设置有第一下凸模(13)、第二下凸模(14)、悬空天桥棒(15)、第四下凸模(16)和落料槽(17),所述下模座(1)上还设置有冲槽区(11),所述悬空天桥棒(15)一端与第二下凸模(14)的侧面固定,且另外一端伸至第四下凸模(16)上方;
上模座(2),所述上模座(2)的下侧设置有第一上凸模(23)、第二上凸模(24)、第三上凸模(25)、第四上凸模(26)和落料冲刀(27),所述上模座(2)上设置有与冲槽区(11)相对应的冲刀区(21);
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所述冲刀区(21)与冲槽区(11)配合以在铜片(3)上冲裁出成型部(31),所述成型部(31)包括沿铜片(3)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板(312)、第二板(313)、第三板(314)、第四板(315)和第五板(316),所述第一板(312)、第二板(313)、第四板(315)和第五板(316)均与铜片(3)分离,所述第三板(314)沿铜片(3)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与铜片(3)连接为一体;
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所述第一下凸模(13)和第二下凸模(14)配合以将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朝下弯折,并使得第二板(313)、第三板(314)和第四板(315)仍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下凸模(14)和第二上凸模(24)配合以对第三板(314)进行冲压弯曲,并使得第二板(313)和第三板(314)分别与第三板(314)的两侧相切,使得第三板(314)可以作为铜柱(4)的弧形板(43)使用;所述悬空天桥棒(15)与第三上凸模(25)配合以将第二板(313)和第四板(315)相向弯折,使得第二板(313)和第三板(314)可以作为铜柱(4)的两片侧板(42)使用;所述悬空天桥棒(15)与第四下凸模(16)和第四上凸模(26)配合,以将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压合层叠,使得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可以作为安装板(41)使用;所述落料槽(17)与落料冲刀(27)配合将成型的铜柱(4)从铜片(3)上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座(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下凸模(13)和冲槽区(11)之间的前序下凸模(12),所述上模座(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上凸模(23)和冲刀区(21)之间的前序上凸模(22);
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利用冲槽区(11)和冲刀区(21)配合以在第二板(313)靠近第一板(312)的一侧上冲裁有燕尾槽(318),并使得第五板(316)远离第四板(315)的一侧上具有燕尾板(317);
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所述前序下凸模(12)和前序上凸模(22)配合,以将燕尾板(317)向下冲压,使得燕尾板(317)所在平面与第五板(316)所在平面互相交叉;所述悬空天桥棒(15)与第四下凸模(16)和第四上凸模(26)配合时,还将燕尾板(317)压合至燕尾槽(31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所述冲刀区(21)与冲槽区(11)配合还会在成型部(31)上冲裁出插接槽(319),所述插接槽(319)位于第四板(315)和第五板(316)的交界处,且所述第一板(312)远离第二板(313)的一侧上具有用于插接进插接槽(319)的插接板(311);所述悬空天桥棒(15)与第四下凸模(16)和第四上凸模(26)配合时,还将插接板(311)压至插接槽(319)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凸模(13)其中一长边侧上设置有第一让位槽(131),所述第一上凸模(23)包括两件第一侧压模(231);
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所述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相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一下凸模(13)的两侧面贴合,所述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相反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件第一侧压模(231)相向的一侧面贴合,所述燕尾板(317)伸至第一让位槽(1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下凸模(14)的两长边侧上均设置有第二让位槽(141),所述第二下凸模(14)的顶面中部呈弧面状设置,所述第二上凸模(24)的底面具有与第二下凸模(14)顶面截面相通的弧面成型槽(241);
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所述第二下凸模(14)的顶部伸至第二上凸模(24)的弧面成型槽(241)内以完成对第三板(314)的弯曲工作,所述第一板(312)和第五板(316)的下侧均伸至第二让位槽(14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上凸模(25)包括两件第三侧压模(251);
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所述第二板(313)和第四板(315)相向的一侧面分别与悬空天桥棒(15)的两长边侧贴合,且所述第二板(313)和第四板(315)相反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件第三侧压模(251)相向的一侧面贴合,所述第三板(314)与悬空天桥棒(15)的顶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下凸模(16)的顶面上具有下成型凹槽(161),所述第四上凸模(26)的底面上具有上成型凹槽(261);
其中,当上模座(2)和下模座(1)合模时,位于第四下凸模(16)和第四上凸模(26)之间的成型部(31)首尾端连接以组成铜柱(4),铜柱(4)的内壁与悬空天桥棒(15)的外壁贴合,铜柱(4)的外壁与上成型凹槽(261)和下成型凹槽(161)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凸模(13)和第二下凸模(14)均可升降的安装在下模座(1)上,所述下模座(1)内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下凸模(13)和第二下凸模(14)向上复位的弹簧座(18)。
CN202111674036.4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Active CN114309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4036.4A CN114309282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4036.4A CN114309282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9282A CN114309282A (zh) 2022-04-12
CN114309282B true CN114309282B (zh) 2023-08-11

Family

ID=81020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4036.4A Active CN114309282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928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6558A (zh) * 2016-08-31 2016-12-14 佛山市巨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碰焊螺母自动加工设备
CN208853562U (zh) * 2018-09-20 2019-05-14 东莞市杰洋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弹片的冲压模具
CN208853538U (zh) * 2018-09-20 2019-05-14 东莞市杰洋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一出四汽车前围挡板加强板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08960802U (zh) * 2018-10-29 2019-06-11 厦门凌睿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灯杯成型模具
CN210754615U (zh) * 2019-10-31 2020-06-16 东莞市旺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下料治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6558A (zh) * 2016-08-31 2016-12-14 佛山市巨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碰焊螺母自动加工设备
CN208853562U (zh) * 2018-09-20 2019-05-14 东莞市杰洋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弹片的冲压模具
CN208853538U (zh) * 2018-09-20 2019-05-14 东莞市杰洋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一出四汽车前围挡板加强板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08960802U (zh) * 2018-10-29 2019-06-11 厦门凌睿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灯杯成型模具
CN210754615U (zh) * 2019-10-31 2020-06-16 东莞市旺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下料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9282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92736A (en) Method for making jack type receptacles
CN201534195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115475879A (zh) 一种一次成型插针和料带的连续冲压模具
CN114309282B (zh) 一种用于排插铜柱加工的级进模结构
CN111774479B (zh) 一种多功能桥架冲压模具
CN209775712U (zh) 一种灭弧室绝缘纸板冲压成型模具
CN218460609U (zh) 一种板类零件连续冲孔模具
CN215965758U (zh) 电机铁芯用带料正反冲裁分离装置
CN213495967U (zh) 一种接线固定板的冲压模具
CN213944542U (zh) 一种银点触头成型模具
CN115229065A (zh) 一种快速卷圆模具
CN210231192U (zh) 一种侧面边壁孔的冲孔模具结构
CN217412147U (zh) 电梯导靴安装板冲压用脱料结构
CN220029345U (zh) 冲压剪切一体式加工设备
JPS5950923A (ja) ブランキング加工金型
CN220717474U (zh) 一种用于四面弯曲产品成型的级进模
CN219188359U (zh) 端子折弯成型模具
CN217451758U (zh) 一种引线端子的连续冲压模具
CN111229931B (zh) 一种用于电容壳体的连续拉伸成型模
KR200281034Y1 (ko) 프레스 장치
CN218744269U (zh) 精密端子下料模具
CN218693123U (zh) 一种垫片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7492369U (zh) 连续料带产品连接边折弯切边同步成型机构及连续模
CN219561036U (zh) 一种冲压台结构
CN216175742U (zh) 一种适用于回转体产品模具的冲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