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7890B -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7890B
CN114307890B CN202210000039.8A CN202210000039A CN114307890B CN 114307890 B CN114307890 B CN 114307890B CN 202210000039 A CN202210000039 A CN 202210000039A CN 114307890 B CN114307890 B CN 114307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capsule
solution
sodium hypochlorite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00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7890A (zh
Inventor
余养伦
卢芸
黄宇翔
于文吉
高瑞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Indu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Indu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Indu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Indu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22100000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7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7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7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7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7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胶囊制备技术领域。上述竹胶囊长度为11‑102μm,外径为10.0‑40.0μm,壁厚为0.67‑2.70μm;所述竹胶囊的壁包含60‑100wt%纤维素、0‑60wt%半纤维素、0‑5wt%木质素;所述竹胶囊的壁由5‑15层、厚度为0.20‑0.50μm薄层堆叠而成;所述薄层由微纤丝定向排列组成,所述微纤丝排列角度为0‑20度和/或60‑80度。本发明的竹胶囊可以直接从竹材中分离处理,方法简单;且壳层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同时,竹胶囊能够稳定存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胶囊壳层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微胶囊(microcapsule),也称微囊,是被覆盖层,或壳包围含有活性成分,或有核心物质的小颗粒。有时每个微胶囊可含有一些核心物质(或者是相同组分,或不同组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微胶囊大小的尺度,其直径可由1-1000μm改变。由于小于1μm的微胶囊常称为纳米微胶囊,大于1000μm的微胶囊称为大微胶囊或小球。市售微胶囊典型的直径是3-800μm。微胶囊壁厚度在0.5-150μm,活性组分(被包裹的组分)含量在总质量的25-90%范围改变。
微胶囊整体形貌根据其制备方法不同略有不同,常见形貌为球形或椭球形,其表面均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尺寸为纳米级,内腔较大,可包覆不同材料。其核心结构中通常具有芯材,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需要,芯材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同时,微胶囊的壳体材料一般为合成聚合物和天然生物材料(通常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常用的微胶囊制备方法有:乳液聚合、微流体法、原位聚合、Pickering模板法和内相分离法等。但目前广泛使用的微胶囊在生产和应用中还存在着以下局限性:产量较低、制备工艺繁琐,且制得的微胶囊壳体稳定性差。由于制备不易、成本高,导致市售微胶囊的价格居高不下,而纤维素等天然材料价廉、易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微胶囊壳体材料。
竹材是由纤维、薄壁组织和导管等细胞组成的一种多细胞生物质材料。而薄壁细胞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主要储存营养物质和水分,是一种天然的多孔胶囊材料。薄壁细胞由于壁薄、中空、被包埋在纤维、导管周围,难以分离,与纤维相比,对薄壁细胞的研究和利用较少。通过剖析竹材的结构,薄壁细胞数量和分布,结果表明:竹材薄壁细胞大量存在于竹材中间,有产业化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微胶囊产量低、制备工艺繁琐、微胶囊壳体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本发明方法分离竹材中存在的薄壁细胞,以此作为微胶囊的壳体,然后进行负载功能化材料,成功制得功能化竹胶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竹胶囊,所述竹胶囊长度为11-102μm,外径为10.0-40.0μm,壁厚为0.67-2.70μm;
所述竹胶囊的壁包含60-100wt%纤维素、0-60wt%半纤维素、0-5wt%木质素;
所述竹胶囊的壁由5-15层、厚度为0.20-0.50μm薄层堆叠而成;
所述薄层由微纤丝定向排列组成,所述微纤丝排列角度为0-20度和/
或60-80度。
进一步的,所述竹胶囊的壁上有若干直径0.3-2.5μm的孔;所述孔中分布有交错的微纤丝。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竹胶囊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预处理:将新鲜的原竹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成竹筒、竹条、竹片、竹纤维束、竹丝或竹粉;
步骤2: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初步分离:将预处理后的竹材充分浸泡在特定的化学溶液中,脱除竹材中10-100wt%的木质素和/或5-90wt%的半纤维素;
步骤3:薄壁细胞的分离:通过机械分离方法,将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获得薄壁细胞;
步骤4:薄壁细胞筛分:采用目数为325-1250目的筛网对步骤3中薄壁细胞进行筛分,获得直径10.0-40.0μm竹胶囊。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2之后或步骤3之后,还包含干燥脱水步骤,所述干燥脱水方法为常压干燥脱水、冷冻干燥脱水或CO2超临界干燥脱水。
优选的,所述常压干燥脱水具体为:在气干或烘箱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0-103±2℃,干燥时间为12-120h;
或者,所述冷冻干燥脱水具体为:干燥温度为-10~-50℃,干燥压力为 10-100Pa,干燥时间为10-120h;
或者,所述CO2超临界干燥脱水具体为:用乙醇或丙酮置换3-8次后,放入高压釜后,通入CO2,干燥温度为10-50℃,反应釜内的压力为 5-15MPa,干燥时间为0.5-20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特定的化学溶液为次氯酸钠与冰醋酸混合溶液、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或者双氧水与冰醋酸混合溶液。
优选的,所述特定的化学溶液为次氯酸钠与冰醋酸混合溶液,步骤2 具体为:首先:将冰醋酸与水按照质量比1:30-100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5-5%的次氯酸钠,混合均匀后,温度控制在10-80℃,得到冰醋酸-次氯酸钠混合溶液;而后,将步骤1所述预处理竹材放入所述冰醋酸-次氯酸钠混合溶液中,浸泡1-10h,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2-5次冰醋酸-次氯酸钠溶液,反复处理至溶液透明,木质素含量在0-5wt%;
或者,所述特定的化学溶液为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步骤2 具体为:首先:将次氯酸钠配置成质量分数为0.5-10%的溶液;然后,采用冰醋酸调整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pH调节为3.0-6.0,温度为10-80℃;而后,将步骤1所述预处理竹材放入上述次氯酸钠溶液中,处理时间为 6-72h,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2-5次次氯酸钠溶液;最后,将氢氧化钠配置成质量分数为5-15%的溶液,将上述次氯酸钠溶液处理过的竹材置入 NaOH溶液中,溶液温度为10-60℃,每2-8h更换或补充NaOH溶液,反复处理至溶液透明,木质素含量在0-5wt%;
或者,所述特定的化学溶液为双氧水与冰醋酸混合溶液,步骤2具体为:首先:将双氧水:冰醋酸:水按照质量分数为10-60%:10-60%:20-80%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离析液,并将温度控制在20-80℃;之后,将步骤1所述预处理竹材放入所述离析液中,浸泡1-90天,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 2-30次离析液,直至木质素含量在0-5wt%。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步骤2中的竹材,置入高速搅拌机或超声振荡器,在机械摩擦力或超声波作用下,使竹纤维、导管和薄壁细胞相互脱离,采用旋风分离机,对竹纤维、导管和薄壁细胞分离。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竹胶囊的应用,所述竹胶囊通过化学沉积法、水热法或离子沉积法在竹胶囊的内壁、外壁和壁层间负载功能化材料。
优选的,所述功能化材料为ZnO、TiO2、BaTiO3、Re(Cr,Mn)O3、CrO2、 SnO2、WO3、Fe3O4、Fe2O3、(Ba,Sr)(Bi,Fe)O3、二氟化硼二苯甲酰甲烷、丙烯酸酯感光单体、丙烯酸感光单体、苯偶姻、二甲苯酮、苯胺、酸敏感源酸酯、pH敏感的水溶性氨基聚合物、金、钯、铂、苯扎贝特、二氧化硅-肉桂醛、托普司他、马来酸氟伏沙明、伊拉地平、琥珀酸美托洛尔、沉香中的一种或多种
竹材中,薄壁细胞壁薄、中空,用于储存营养物质和水分,是一种天然的多孔胶囊材料,不需要再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微胶囊的制备,直接分离就可作为微胶囊使用。但是由于其被包埋在纤维、导管周围(见图1-2),常规方法难以分离,故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化学溶液脱除竹材细胞中部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实现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初步分离,然后通过干燥脱水,实现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进一步分离,然后通过机械分离方法对干燥后的竹材进行处理,薄壁细胞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轻松的自竹纤维中分离出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竹胶囊能够直接从竹材中分离获得,且壳层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同时,竹胶囊能够稳定存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胶囊壳层不稳定的问题。
竹材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多细胞天然生物质材料,在竹材细胞壁胞间层中木质素含量最高,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化学溶液,将竹材细胞中10%-100%(质量分数)的木质素进行脱除,使竹材纤维细胞和薄壁细胞胞间层松动,同时,将竹材细胞壁中5%-90%(质量分数)的半纤维素脱除,使竹材纤维细胞和薄壁细胞发生收缩,从而使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发生初步分离。
竹材中薄壁细胞被包埋在竹纤维中,普通方法难以直接分离。本发明首先采用化学溶液对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进行初步分离,然后通过干燥脱水处理使得薄壁细胞收缩,同时赋予竹纤维细胞足够的强度,从而实现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进一步分离,在此两步的基础上,薄壁细胞与竹材纤维之间已经有了相对较大的孔隙,此时采用较小的机械外力便能够实现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分离。
或者是初步分离的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采用机械或超声处理直接将薄壁细胞与竹材纤维分离,然后进行干燥,再通过旋风分离机,对竹纤维、导管和薄壁细胞分离,最后筛分即可。
分离出来的薄壁细胞可通过化学沉积法、水热法、离子沉积法等方法负载常规类药物、不耐酸碱药物、纳米尺寸催化剂、功能纳米粒子等,成功得到竹胶囊,并应用在不同的微胶囊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薄壁细胞在竹材中的分布及竹胶囊示意图;
图2为竹材中薄壁细胞SEM图和木质素荧光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竹胶囊的SEM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竹胶囊的SEM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竹胶囊的壁的SEM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竹胶囊的SEM;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竹胶囊的壁的TEM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Fe3O4磁性微胶囊的红外光谱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Fe3O4磁性微胶囊的磁滞回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材料及试剂未有特殊说明的,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一种竹胶囊,竹胶囊长度为45μm,外径为30.0μm,壁厚为1.8-2.7μm;所述竹胶囊的壁包含75wt%纤维素、20wt%半纤维素、5wt%木质素;所述竹胶囊的壁由9层、厚度为0.25±0.05μm薄层堆叠而成,见图4-5。所述薄层由微纤丝定向排列组成,所述微纤丝排列角度为15度和/或80度;所述竹胶囊的壁上有若干直径0.7-1.2μm的孔,所述孔中分布有交错的微纤丝。
上述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竹材预处理:将新鲜的原竹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成竹片;
步骤2: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初步分离:将竹片采用次氯酸钠-冰醋酸浸泡法,所用试剂为次氯酸钠、冰醋酸和水,其分离工艺:首先:将冰醋酸与水按照1:45比例混合均匀;之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次氯酸钠,混合均匀后,温度控制在70℃,而后,将所述竹片放入所述冰醋酸- 次氯酸钠溶液中,处理时间为8h,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2次冰醋酸-次氯酸钠溶液,反复处理至溶液透明,木质素含量在2.0wt%;
步骤3: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进一步分离:将上述木片捞出后,采用CO2超临界干燥,其干燥工艺:首先用丙酮对竹片中的水分进行5次置换(将竹片浸泡在丙酮中24h,重复5次),放入高压釜后,通入CO2,干燥温度为50℃,反应釜内的压力为8MPa,干燥时间为4h;
步骤4:薄壁细胞分离:通过锤击、辗压、揉搓或梳理等机械外力的作用下将上述处理后的竹片中纤维细胞、导管细胞去除,获得薄壁组织细胞;
步骤5:薄壁组织细胞筛分:采用目数为500的筛网对步骤上述薄壁组织细胞进行筛分,获得直径30.0μm竹胶囊。
实施例2
一种竹胶囊,所述竹胶囊长度为80μm,外径为40μm,壁厚为 0.90-1.20μm;所述竹胶囊的壁包含90wt%纤维素、7wt%半纤维素、3wt%木质素;所述竹胶囊的壁由5层、厚度为0.2μm薄层堆叠而成;所述薄层由微纤丝定向排列组成,所述微纤丝排列角度为10-15度和/或75-80度;所述竹胶囊的壁上有若干直径1.2μm的孔。具体见图6-7。
上述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竹材预处理:将新鲜的原竹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竹粉,为常规技术;
步骤2: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初步分离:采用双氧水浸泡法,所用试剂为双氧水、冰醋酸和水,其分离工艺:首先,将双氧水:冰醋酸:水按照质量分数为50%:30%:20%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离析液,并将温度控制在60℃;之后,将步骤1所述竹粉放入所述离析液中,浸泡30天,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10次离析液,直至木质素含量在3wt%。
步骤3:薄壁细胞分离:采用机械分离方法,将步骤2中竹粉,置入高速搅拌机(转速4500r/min,时间10min)中,在机械摩擦力作用下,使竹纤维、导管和薄壁细胞相互脱离;
步骤4,采用烘箱干燥方法将上述竹材进行干燥,其干燥工艺:干燥温度103±2℃,干燥时间为12h;
步骤5:薄壁细胞筛分:采用目数为400的筛网对步骤4中薄壁组织细胞进行筛分,获得直径38.0μm竹胶囊。
实施例3
一种竹胶囊,所述竹胶囊长度为40μm,外径为15μm,壁厚为 2.00-2.50μm;所述竹胶囊的壁包含80wt%纤维素、18wt%半纤维素、2wt%木质素;所述竹胶囊的壁由13层、厚度为0.20±0.005μm薄层堆叠而成;所述薄层由微纤丝定向排列组成,所述微纤丝排列角度为0-20度或60-80 度;所述竹胶囊的壁上有若干直径0.35μm的孔;所述孔中分布有交错的微纤丝。
上述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竹材预处理:将新鲜的原竹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成竹纤维束;
步骤2: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初步分离:采用化学组分分离方法,首先:将次氯酸钠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之后,采用冰醋酸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pH调节为4.5,温度控制在60℃,而后,将所述竹材放入所述次氯酸钠溶液中,处理时间为40h,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3次次氯酸钠溶液;最后,将氢氧化钠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将上述竹材置入NaOH溶液中,溶液温度保持于45℃,每6h更换或补充NaOH溶液,反复处理至溶液透明,木质素含量在0-5wt%;
步骤3: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进一步分离,采用冷冻干燥,干燥温度为-30℃,干燥压力为50Pa,干燥时间为60h;
步骤4:薄壁细胞分离:采用机械分离方法,将步骤3中竹材,置入直型毛精梳机作用下,使竹纤维、导管和薄壁细胞相互脱离,收集梳理掉落的粉末收集,之后,获得薄壁组织细胞;
步骤5:薄壁细胞筛分:采用目数为800的筛网对步骤4中薄壁组织细胞进行筛分,获得直径15μm竹胶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竹胶囊的应用,利用上述竹胶囊负载功能化材料,实现其应用。
实施例4
一种磁性微胶囊的制备,包括:
①称取少量实施例2制备的薄壁细胞,加入5ml氨水,浸泡6h以上;
②称取适量II(FeCl2·4H2O)和III铁(FeCl3·6H2O),二价铁与三价铁的比例为1:1~1.25:1;配置千分之一浓度PEG,加入到800ml蒸馏水中,在40℃水中水浴加热,磁力搅拌10min;
③取少许二价和三价铁混合溶液,使用盆式超声清洗机在40℃温度下超声1h,得前驱液,在此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PEG防止聚团;
④将氨处理后的薄壁细胞用蒸馏水冲洗5次,洗去表面氨水,使溶液 pH约为9-10,加入前驱液,使生成的Fe3O4沉积在薄壁细胞细胞壁的壁层、内壁和外壁上,制得Fe3O4磁性微胶囊。
由图8的536.8cm-1处检测出Fe3O4中的Fe-O伸缩吸收谱带,证明成功制备Fe3O4磁性微胶囊。图9为Fe3O4磁性微胶囊磁滞回曲线图,当正向施加磁场时,样品都能瞬间响应,并分别各自达到磁饱和状态,然后不再随磁场强度增加而变化;当磁场逐渐减弱至零时,回归曲线几乎与起始磁化曲线重合,没有明显的磁滞现象。这种带有磁性的竹胶囊可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药、纺织、日用化学品的靶向传递。
本发明制备的竹胶囊,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任何方式实现功能化材料的负载,从而实现其在多种领域的应用。功能化材料可以为ZnO、TiO2、 BaTiO3、Re(Cr,Mn)O3、CrO2、SnO2、WO3、Fe3O4、Fe2O3、(Ba,Sr)(Bi,Fe)O3、二氟化硼二苯甲酰甲烷、丙烯酸酯感光单体、丙烯酸感光单体、苯偶姻、二甲苯酮、苯胺、酸敏感源酸酯、pH敏感的水溶性氨基聚合物、金、钯、铂、苯扎贝特、二氧化硅-肉桂醛、托普司他、马来酸氟伏沙明、伊拉地平、琥珀酸美托洛尔、沉香中的一种或多种。
综上可知,通过本发明方法分离竹材中存在的薄壁细胞,以此作为微胶囊的壳体,成功负载功能化材料,可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药、纺织、日用化学品等领域。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竹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胶囊长度为11-102μm,外径为10.0-40.0μm,壁厚为0.67-2.70μm;
所述竹胶囊的壁包含60-100wt%纤维素、0-60wt%半纤维素、0-5wt%木质素;
所述竹胶囊的壁由5-15层、厚度为0.20-0.50μm薄层堆叠而成;
所述薄层由微纤丝定向排列组成,所述微纤丝排列角度为0-20度和/或60-8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胶囊的壁上有若干直径0.3-2.5μm的孔;所述孔中分布有交错的微纤丝。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预处理:将新鲜的原竹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成竹筒、竹条、竹片、竹纤维束、竹丝或竹粉;
步骤2: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初步分离:将预处理后的竹材充分浸泡在特定的化学溶液中,脱除竹材中10-100wt%的木质素和/或5-90wt%的半纤维素;所述特定的化学溶液为次氯酸钠与冰醋酸混合溶液,或者,所述特定的化学溶液为双氧水与冰醋酸混合溶液,或者,所述特定的化学溶液为次氯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3:薄壁细胞的分离:通过机械分离方法,将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获得薄壁细胞;
步骤4:薄壁细胞的筛分:采用目数为325-1250目的筛网对步骤3中薄壁细胞进行筛分,获得直径10.0-40.0μm薄壁细胞;
步骤5:通过化学沉积法、水热法或离子沉积法在薄壁细胞上负载功能化材料,得到竹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之后或步骤3之后,还包含脱水步骤,所述脱水方法为常压干燥脱水、冷冻干燥脱水或CO2超临界干燥脱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干燥脱水具体为:在气干或烘箱中进行干燥脱水,干燥温度10-103±2℃,干燥时间为12-120h;
或者,所述冷冻干燥脱水具体为:干燥温度为-10~-50℃,干燥压力为10-100Pa,干燥时间为10-120h;
或者,所述CO2超临界干燥脱水具体为:用乙醇或丙酮置换3-8次后,放入高压釜后,通入CO2,干燥温度为10-50℃,反应釜内的压力为5-15MPa,干燥时间为0.5-20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首先:将冰醋酸与水按照质量比1:30-100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5-5%的次氯酸钠,混合均匀后,温度控制在10-80℃,得到冰醋酸-次氯酸钠混合溶液;而后,将步骤1所述预处理竹材放入所述冰醋酸-次氯酸钠混合溶液中,浸泡1-10h,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2-5次冰醋酸-次氯酸钠溶液,反复处理至溶液透明,木质素含量在0-5wt%,半纤维素含量在0-30wt%;
或者,所述步骤2具体为:首先:将次氯酸钠配置成质量分数为0.5-10%的溶液;然后,采用冰醋酸调整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pH调节为3.0-6.0,温度为10-80℃;而后,将步骤1所述预处理竹材放入上述次氯酸钠溶液中,处理时间为6-72h,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2-5次次氯酸钠溶液;最后,将氢氧化钠配置成质量分数为5-15%的溶液,将上述次氯酸钠溶液处理过的竹材置入NaOH溶液中,溶液温度为10-60℃,每2-8h更换或补充NaOH溶液,反复处理至溶液透明,木质素含量在0-5wt%,半纤维素含量在0-30wt%;
或者,所述步骤2具体为:首先:将双氧水:冰醋酸:水按照质量分数为10-60%:10-60%:20-80%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离析液,并将温度控制在20-80℃;之后,将步骤1所述预处理竹材放入所述离析液中,浸泡1-90天,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2-30次离析液,直至木质素含量在0-5wt%,半纤维素含量在0-30wt%。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步骤2中的竹材,在机械摩擦力或超声波作用下,使竹纤维、导管和薄壁细胞相互脱离,采用旋风分离机,对竹纤维、导管和薄壁细胞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材料为ZnO、TiO2、BaTiO3、Re(Cr,Mn)O3、CrO2、SnO2、WO3、Fe3O4、Fe2O3、(Ba,Sr)(Bi,Fe)O3、二氟化硼二苯甲酰甲烷、丙烯酸酯感光单体、丙烯酸感光单体、苯偶姻、二甲苯酮、苯胺、酸敏感源酸酯、pH敏感的水溶性氨基聚合物、金、钯、铂、苯扎贝特、二氧化硅-肉桂醛、托普司他、马来酸氟伏沙明、伊拉地平、琥珀酸美托洛尔、沉香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210000039.8A 2022-01-01 2022-01-01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307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0039.8A CN114307890B (zh) 2022-01-01 2022-01-01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0039.8A CN114307890B (zh) 2022-01-01 2022-01-01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7890A CN114307890A (zh) 2022-04-12
CN114307890B true CN114307890B (zh) 2022-12-23

Family

ID=81021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0039.8A Active CN114307890B (zh) 2022-01-01 2022-01-01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789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7378A (en) * 1989-05-01 1991-05-21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lumni Patents Foundation Intraorgan injec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contained in slow-release microcapsules or microspheres
JP2006348312A (ja) * 2006-09-29 2006-12-28 Yoshinobu Nitta 抗菌性成形体
CN101885859A (zh) * 2009-05-11 2010-11-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阻燃微胶囊及其应用
CN102552215A (zh) * 2012-02-02 2012-07-11 鲁翠涛 微囊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6399A (zh) * 2012-04-05 2012-08-0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海藻酸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721144A (zh) * 2015-02-27 2015-06-2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路路通酸或熊果酸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0328A (zh) * 2015-07-20 2015-12-16 国际竹藤中心 一种竹材中薄壁细胞和纤维分离的方法
CN108745219A (zh) * 2018-06-20 2018-11-06 四川大学 一种新型的高强度且强度均匀的纤维素微球制备方法
CN109362723A (zh) * 2018-11-30 2019-02-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乳液界面交联的载农药木质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19959A (zh) * 2021-05-27 2021-08-3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微纤化竹材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8511B (zh) * 2006-09-18 2010-10-2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荧光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示踪剂领域的应用
JP2012228236A (ja) * 2011-04-22 2012-11-22 Nagasaki Kogyo Kk 竹とレンコンのチカラ
CN104817851B (zh) * 2015-05-21 2017-05-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木质素‑二氧化硅纳米复合微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57500B (zh) * 2016-08-05 2018-05-22 宁波金特信钢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空心金属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6852724B (zh) * 2016-12-02 2019-06-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紫外吸收的木质素/化学防晒剂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7378A (en) * 1989-05-01 1991-05-21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lumni Patents Foundation Intraorgan injec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contained in slow-release microcapsules or microspheres
JP2006348312A (ja) * 2006-09-29 2006-12-28 Yoshinobu Nitta 抗菌性成形体
CN101885859A (zh) * 2009-05-11 2010-11-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阻燃微胶囊及其应用
CN102552215A (zh) * 2012-02-02 2012-07-11 鲁翠涛 微囊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6399A (zh) * 2012-04-05 2012-08-0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海藻酸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721144A (zh) * 2015-02-27 2015-06-2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路路通酸或熊果酸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0328A (zh) * 2015-07-20 2015-12-16 国际竹藤中心 一种竹材中薄壁细胞和纤维分离的方法
CN108745219A (zh) * 2018-06-20 2018-11-06 四川大学 一种新型的高强度且强度均匀的纤维素微球制备方法
CN109362723A (zh) * 2018-11-30 2019-02-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乳液界面交联的载农药木质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19959A (zh) * 2021-05-27 2021-08-3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微纤化竹材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ltrastracture of parenchyma cell wall in bamboo(Phyllostachys edulis)culms;Caiping Lian;《Cellulose》;20200612;第1-9页 *
毛竹薄壁细胞组分分布及取向显微成像研究;冯龙;《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00930;第40卷(第9期);第2957-296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7890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1295B (zh) 均匀化精细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566502B (zh) 耐水性可再生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040663B (zh) 一种窄分布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CN109021264A (zh) 一种MOFs-壳聚糖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7028896B (zh) 一种载药缓释体系及药物
CN105056949B (zh) 一种植物中空纤维负载的类Fenton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776594A (zh) 一种纤维素纤维负载纳米银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8492A (zh) 一种多位点氧化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及其应用
Fan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enhanced pectinase and alkali-oxygen degummings of sisal fibers
Zheng et al. Cheap, high yield, and strong corn husk-based textile bio-fibers with low carbon footprint via green alkali retting-splicing-twisting strategy
CN106967176A (zh) 一种改性细菌纤维素纳米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4067A (zh) 一种纳米银粒子/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387687A (zh) 一种壳聚糖纳米纤维树脂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205853A (zh) 一种纳米纤维素丝的制备方法
CN114307890B (zh)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42298A (zh) 一种超声辅助非织造布纤维表面膨化负载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08436099A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CN112876713B (zh) 一种纤维素气凝胶基高效空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2709090B (zh) 一种制备含木素的纤维素纳米纤丝的方法
CN107353559B (zh) 一种季铵化木聚糖/纳米纤维素增强的高强度磁性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884908A (zh) 一种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7938370A (zh) 具有纳米蛛网结构的细菌纤维素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u et 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ectinase/cellulase ratios and pretreatment tim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nanocellulose by ultrasound-assisted bio-enzyme heat treatment
CN107694543A (zh) 一种利用毛竹纸浆纤维素改性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方法
CN109594419A (zh) 一种高定量生活用纸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