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7554A - 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7554A
CN114307554A CN202210038831.2A CN202210038831A CN114307554A CN 114307554 A CN114307554 A CN 114307554A CN 202210038831 A CN202210038831 A CN 202210038831A CN 114307554 A CN114307554 A CN 114307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bsorption
voc
stage
absorp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88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7554B (zh
Inventor
张俪文
方世杰
熊金强
张旦闻
王洪
陈伟
杨德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 Yonglin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uo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0388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7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7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7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7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7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包括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VOC废气输送管路和双液吸收反应器;VOC废气输送管路用于向双液吸收反应器内输送待处理的VOC废气,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用于向双液吸收反应器内输送双液吸收液和供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回流,双液吸收反应器供双液吸收液对VOC废气中的VOC进行吸附。本发明用于对废气中VOC的高效吸收,避免VOC的排放超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普通意义上的VOC就是指挥发性有机物;但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如精轧铝板带、铝箔等铝制品轧制过程中所喷洒的冷却油即为VOC的一种,由于轧机的轧辊受热不均,会造成铝制品表面不平整,在轧辊工作表面喷洒冷却油,冷却油带走辊面的部分热量,使轧辊工作面各处的热量相同,从而使铝箔正常轧制加工。
目前常用的VOC回收方法是将收集到的含有VOC的废气通入旋风除尘器中冷凝处理,将VOC凝聚成液体进行回收,这种方法回收时VOC并不能完全凝聚,需采用活性炭将未凝聚的VOC进行吸附。但是,采用活性炭的方法存在吸附饱和度低、再生困难、运行费用高、运输过程易损坏的问题,并且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碳经催化氧化进行脱附后才能实现活性炭的重复利用,在催化氧化过程中会由于催化剂的衰退导致氧化不充分,进而出现排放超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以实现对废气中VOC的高效吸收,避免VOC的排放超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包括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VOC废气输送管路和双液吸收反应器;VOC废气输送管路用于向双液吸收反应器内输送待处理的VOC废气,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用于向双液吸收反应器内输送双液吸收液和供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回流,双液吸收反应器供双液吸收液对VOC废气中的VOC进行吸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双液吸收反应器包括主吸收塔和间隔设置在主吸收塔内的一级喷雾总成、一级肺仿生捕雾网、隔板、二级肺仿生捕雾网和二级喷淋总成,隔板用于将主吸收塔分为一级吸收腔和二级吸收腔,隔板上设置有连通一级吸收腔和二级吸收腔的通气管道,一级喷雾总成和一级肺仿生捕雾网位于一级吸收腔,一级肺仿生捕雾网设置在一级喷雾总成和隔板之间,二级肺仿生捕雾网和二级喷淋总成位于二级吸收腔;主吸收塔上连接有供液管道、回流管线和进气管道,供液管道和回流管线均与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连通,进气管道用于与VOC废气输送管路连通,主吸收塔的二级吸收腔还设置有供处理后的气体排出的排放烟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一级肺仿生捕雾网和二级肺仿生捕雾网均为两层并沿气流的方向间隔布置,二级喷淋总成位于两层二级肺仿生捕雾网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一级肺仿生捕雾网和二级肺仿生捕雾网均为具有孔洞的基于肺泡的空间拓扑变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包括储液池,储液池上部设置有竖向隔离板,竖向隔离板用于将储液池的上部分为加水部和加脂部两部分,加水部和加脂部的底部相连通,以使加脂部底部的水能够流入加水部底部,加水部的出水口与吸收液辅助混流泵的进水口连接,吸收液辅助混流泵的出水口连接在文丘里管的进液端,加脂部的出脂口管路连接在文丘里管的喉管,文丘里管的出液端通过吸收液主混流泵与供液管道连接,出脂口设置在加脂部的侧壁且位于加脂部内水脂分层处的上方,加脂部还与主吸收塔的回流管线连接以供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流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吸收液辅助混流泵的流量为吸收液主混流泵流量的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与一级吸收腔连接的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和与二级吸收腔连接的二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包括一级储液池、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一级供液管道和一级回流管线,一级储液池内的脂和水混合后流入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的进液口,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的出液口与一级供液管道连接,一级供液管道与一级喷雾总成相连接;二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包括二级储液池、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二级供液管道和二级回流管线,二级储液池内的脂和水混合后流入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的进液口,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的出液口与二级供液管道连接,二级供液管道与二级喷淋总成相连接,一级回流管线和二级回流管线分别用于供一级吸收腔和二级吸收腔内的双液吸收液流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出液口连接的一级供液管道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一级喷雾总成连接,另一支路与VOC废气输送管路连接;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出液口连接的二级供液管道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二级喷淋总成连接,另一支路通过电控清洗阀与主吸收塔顶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VOC废气输送管路内部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吸收液喷雾总成和毛刷捕雾阵列,吸收液喷雾总成与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连接以向VOC废气输送管路内输送双液吸收液,在毛刷捕雾阵列的下游还设有吸收液回流槽,吸收液回流槽的底端设有吸收液回流管,吸收液回流管连接在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上用于供双液吸收液回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VOC废气输送管路与进气管道之间设置有引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对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实现对废气中VOC的高效吸收,避免VOC的排放超标。
2、双液吸收反应器对VOC废气中的VOC进行回收,通过在一级吸收腔内设置一级喷雾总成进行喷雾,喷出大量的雾滴,可以增大吸附量,提高吸附效率;二级吸收腔内设置的二级喷淋总成进行喷淋工作,在二级吸收腔内进行喷淋收雾,对一级吸收腔内未充分凝结的雾滴进一步吸附,进一步提高了吸附效果,避免了VOC挥发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本发明中设置的肺仿生捕雾网,使主吸收塔内的雾滴在肺仿生捕雾网团聚,最终团聚后的液滴由肺仿生捕雾网落入主吸收塔的腔体内部,肺仿生捕雾网为吸收液对VOC的吸收过程提供空间,使吸附更充分。
4、雾化双液吸收液在吸附VOC废气中的VOC时,双液吸收液雾滴对VOC废气进行降温、加湿,不需要加设制冷源即可完成对VOC的高效吸附,提高了吸附效率。
5、在双液吸收反应器前设置预处理装置,可以对进入双液吸收反应器的VOC气体预先处理,吸收一部分VOC,以减轻双液吸收反应器的处理压力,提高双液吸收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双液吸收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级喷雾总成的俯视图;
图4为二级喷淋总成的俯视图;
图5为输送回流机构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毛刷捕雾阵列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毛刷捕雾阵列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文丘里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排放烟囱,2、隔板,3、主吸收塔,301、一级吸收腔,302、二级吸收腔,4、进气管道,5、一级回流管线,6、一级喷雾总成,601、雾化喷头,602、一级输液管,7、一级肺仿生捕雾网,8、二级回流管线,9、通气管道,10、分隔伞帽,11、二级喷淋总成,1101、喷淋喷头,1102、二级输液管,12、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3、电控清洗阀,14、储液池,1401、一级储液池,1402、二级储液池,15、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01、一级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02、二级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6、吸收液主混流泵,1601、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2、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7、加水部,18、加脂部,19、竖向隔离板,20、水管支架,21、文丘里管,2101、进液端,2102、喉管,2103、出液管,22、VOC废气输送管路,23、引风机,24、预处理装置,2401、吸收液喷雾总成,2402、毛刷捕雾阵列,2403、吸收液回流槽,2404、吸收液回流管,2405、防溢流集液槽,25、供液管道,2501、一级供液管道,2502、二级供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包括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VOC废气输送管路22和双液吸收反应器;VOC废气输送管路22用于向双液吸收反应器内输送待处理的VOC废气,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用于向双液吸收反应器内输送双液吸收液和供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回流,双液吸收反应器供双液吸收液对VOC废气中的VOC进行吸附。
结合图2所示,双液吸收反应器包括主吸收塔3,主吸收塔3上设置有供液管道、回流管线、进气管道4和排放烟囱1。供液管道用于供双液吸收液流入主吸收塔3,进气管道4用于供待处理VOC废气流入主吸收塔3,供液管道输送的双液吸收液由脂类化合物和水混合而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双液吸收液中的脂类化合物能够对待处理VOC废气中的VOC进行吸附,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经回流管线排出主吸收塔3,吸附处理后的洁净气体经排放烟囱1排出主吸收塔3。主吸收塔3可以设置为立式塔,也可以设置为卧式塔。
如图1、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主吸收塔3为立式塔,主吸收塔3内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主吸收塔3分为下部的一级吸收腔301和上部的二级吸收腔302,供液管道25包括连接在一级吸收腔301的一级供液管道2501和连接在二级吸收腔302的二级供液管道2502,回流管线包括设置在一级吸收腔301上的一级回流管线5和设置在二级吸收腔302上的二级回流管线8。
一级吸收腔301内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级喷雾总成6和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为两层且两层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均位于一级喷雾总成6的上方。一级喷雾总成6包括一级输液管602和间隔设置在一级输液管602上的雾化喷头601,一级输液管602用于与一级供液管道连接以向一级吸收腔301内喷洒雾化后的双液吸收液。如图3所示,主吸收塔3内水平设置有水管支架20,一级输液管602固定在水管支架20上,一级输液管602在一级吸收腔301的腔体截面内呈S形布置,此外,一级输液管602在水平面内也可呈螺旋形布置,只需保证雾化喷头601喷洒的双液吸收液雾滴覆盖一级吸收腔301的腔体截面即可;一级喷雾总成6将双液吸收液雾化为直径小于0.15mm的雾滴,雾滴可以与VOC废气中的VOC充分接触并完成对VOC的吸附。一级喷雾总成6喷洒的雾滴与待处理VOC废气形成剪切流,提高了吸附的效果。
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为具有大量孔洞的空间拓扑变形结构(容易理解的形态为洗碗球、钢丝球),孔洞的直径不小于4mm;待处理VOC废气与吸收液雾滴共同向上运动附着在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上,由于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具有大量的孔洞,吸收液雾滴和VOC废气能够在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的孔洞内更充分的完成吸附。雾化双液吸收液吸收VOC的过程中,进入主吸收塔3内的含VOC气体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低,温度一般在80℃左右,湿度10%左右,因此VOC分子之间不易发生凝聚。雾化后的双液吸收液雾滴直径小于0.15mm,因此雾化后的双液吸收液整体表面积较大,双液吸收液雾滴与VOC气体接触时通过双液吸收液中的水分蒸发吸热,吸收VOC废气中的热量,同时双液吸收液中的水分对VOC气体进行加湿,使VOC的湿度达94%以上,温度在30℃以下,达到过饱和状态,此时提高了一级吸收腔301内水的蒸汽分压,降低了VOC的蒸汽分压,有利于VOC分子的凝聚。双液吸收液中的脂类化合物雾滴作为VOC凝结时的结晶核,VOC凝结在脂类化合物上后继续漂浮至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雾滴在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上凝结成片最终汇集为大量的液滴,大量液滴在一级仿生肺捕雾网上汇集并落下至一级吸收腔301的底部,经一级回流管线5排出至一级吸收腔301外。
一级吸收腔301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供待处理的VOC废气进入一级吸收腔301内的进气管道4,进气管道4位于一级喷雾总成6的下方,进气管道4向一级吸收腔301内输送的VOC废气流向一级喷雾总成6。进气管道4的高度高于一级回流管线5,以免双液吸收液进入进气管道4。
一级吸收腔301和二级吸收腔302之间的隔板2上设置有通气管道9,通气管道9既可以为多个,也可以设置为一个,当通气管道9设置为多个时,多个通气管道9在隔板2表面均匀分布。通气管道9用于实现一级吸收腔301和二级吸收腔302的连通;通气管道9出气端位于一级吸收腔301内,通气管道9出气端的侧壁上周向开设有供气体流出的通气孔。本实施例中通气管道9为一个,通气管道9的顶部罩设有可以遮挡通气孔的分隔伞帽10,分隔伞帽10为小端向上的伞形,分隔伞帽10一方面提高了一级吸收腔301内气体流向二级吸收腔302时的风阻,降低了气体风速,另一方面避免了二级吸收腔302内的双液吸收液经通气管道9流入一级吸收腔301。
一级吸收腔301内壁、通气管道9外壁与隔板2共同形成用于盛接二级吸收腔302内的吸收液的空间,二级吸收腔302内盛接的吸收液通过二级吸收液汇集回流管线流出二级吸收腔302。
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为沿二级吸收腔302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层,二级喷淋总成11位于两层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之间。如图4所示,二级喷淋总成11包括二级输液管1102和间隔设置在二级输液管1102上的喷淋喷头1101,二级输液管1102沿主吸收塔3的内壁周向设置,二级喷淋总成11喷洒的双液吸收液对二级吸收腔302内的VOC废气进行进一步的吸附。喷淋喷头1101沿水平方向喷洒双液吸收液,喷淋喷头1101喷洒的吸收液流量较大,能够在喷淋喷头1101的喷洒方向形成一层动态液膜,对由通气管道9流入二级吸收腔302的吸收液雾滴和VOC废气进行再次吸收,再次吸收后的气体通过液膜后继续向上移动,再经过上层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将气体中夹带的少量油雾再次吸附,从而提高VOC的吸附效率。
与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类似,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同样为具有孔洞的空间拓扑变形结构(容易理解的形态为洗碗球、钢丝球),孔洞的直径不小于4mm。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和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可以为不锈钢材质,也可以为有机材料、工程塑料。
主吸收塔3的顶部设置有供处理后的气体排出的排放烟囱1,VOC废气经过一级吸收腔301内的喷雾、二级吸收腔302的喷淋以及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和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的凝结处理,VOC废气中的VOC被充分的吸附,排放烟囱1处还安装有在线测量平台以监测排放烟囱1内排出气体的质量。
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包括储液池14,储液池14上部设置有竖向隔离板19,竖向隔离板19用于将储液池14的上部分为加水部17和加脂部18两部分,其中加脂部18加入的脂为脂类化合物。加水部17和加脂部18的底部相连通,以使加脂部18底部的水能够流入加水部17底部,加水部17的出水口与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的进水口管路连接。结合图9所示,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的出水口管路连接在文丘里管21的进液端2101,加脂部18的出脂口管路连接在文丘里管21的喉管2102,文丘里管21内部水的高速流动产生负压,对出脂口流出的脂类化合物产生引流,使脂类化合物流入文丘里管21,文丘里管21的出液端2103与吸收液主混流泵16的进液口管路连接。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文丘里管21、吸收液主混流泵16的配合作用使脂类化合物和水乳化混合形成双液吸收液,吸收液主混流泵16的出液口与供液管道25管路连接,以向主吸收塔3内输送双液吸收液。双液吸收液中脂类化合物的含量在5%~95%,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的流量为吸收液主混流泵16流量的15%。出脂口设置在加脂部18的侧壁且位于加脂部18内水脂分层处的上方,加脂部18还与双液吸收反应器的回流管线连接以供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流入。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流入加脂部18后,双液吸收液中的水沉降至加脂部18的底部,吸附有VOC的脂继续由出脂口流出并与水混匀后通入一级喷雾总成6内或者二级喷淋总成11内,经过反复吸附,待脂吸附的VOC达到饱和后,将吸附有VOC的脂混合物移出储液池14并减压分馏,以分离出脂中的吸附VOC,脂可以继续加入加脂部18进行重复利用。
具体的,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与一级吸收腔301连接的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和与二级吸收腔302连接的二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包括一级储液池1401、一级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01、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1、一级供液管道2501和一级回流管线5。一级储液池1401内的水流出一级储液池1401后流入一级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01的进液口,由一级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01的出液口流出后与一级储液池1401内流出的脂分别管路连接在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上文丘里管的进液端和喉管,脂和水经文丘里管的出液端流入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1的进液口,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1的出液口与一级供液管道2501连接,一级供液管道2501与一级喷雾总成6相连接,经一级喷雾总成6向一级吸收腔301内喷洒雾化的双液吸收液,双液吸收液对VOC进行吸附,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经一级回流管线5排出至一级吸收腔301外并流入一级储液池1401的加脂部18。
二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包括二级储液池1402、二级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02、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2、二级供液管道和二级回流管线8,二级储液池1402内的水流出二级储液池1402后流入二级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02的进液口,由二级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02的出液口流出后与二级储液池1402内流出的脂分别连接在二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上文丘里管的进液端和喉管,脂和水经文丘里管的出液端流入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2的进液口,经二级喷淋总成11向二级吸收腔302内喷淋双液吸收液,双液吸收液对VOC进行吸附并经喷淋对二级吸收腔302内进行除雾,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经二级回流管线8排出至二级吸收腔302外并流入二级储液池1402的加脂部18。
如图6、图7、图8所示,为了减轻双液吸收反应器的处理压力,提高双液吸收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可在VOC废气输送管路22内部设置预处理装置24。预处理装置24包括水平略带倾斜设置的主管道,主管道的一端作为进气口,另一端作为出气口,出气口用于连接双液吸收反应器,待处理的VOC气体经过进气口进入本预处理装置24进行预处理后,再进入双液吸收反应器进行更彻底的处理。为了控制进入双液吸收反应器内VOC气体的流速及气流压力,在出气口和双液吸收反应器之间还设置有引风机23。
主管道内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间隔分布的吸收液喷雾总成2401和毛刷捕雾阵列2402,其中吸收液喷雾总成2401包括一根沿主管道内径设置的喷雾管线,喷雾管线的进液端和主管道外部的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相连,该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同时为双液吸收反应器统提供吸收液;喷雾管线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嘴,雾化喷嘴朝向主管道的出气方向喷雾。
毛刷捕雾阵列2402设置有多个捕雾毛刷,并覆盖主管路的流道,捕雾毛刷为圆柱形毛刷,多个捕雾毛刷在主管道内呈V字形布置,当呈V字形布置时,可以增大毛刷与VOC气体以及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
主管道上还设有直径大于管道直径的环形膨大段。环形膨大段设置为两个,均位于毛刷捕雾阵列2402的下游,两个环形膨大段分别作为吸收液回流槽2403和防溢流集液槽2405。吸收液回流槽2403设置在防溢流集液槽2405的上游位置。吸收液回流槽2403和防溢流集液槽2405的底部均设有吸收液回流管2404,两个吸收液回流管2404汇流后连接至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
雾化后的双液吸收液在吸收VOC后逐渐沉降到主管道的底部,并流动到吸收液回流槽2403内,再经吸收液回流管2404流入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如果吸收液回流管2404回流较慢,导致吸收液回流槽2403盛满吸收液,多余的吸收液还会汇集到防溢流集液槽2405内,进入防溢流集液槽2405也可以经吸收液回流管2404流入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
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1出液口连接的一级供液管道2501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连接至一级吸收腔301内的一级喷雾总成6,另一支路与VOC废气输送管路22内的吸收液喷雾总成2401连接。
二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的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2的二级供液管道2502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主吸收塔3上的二级喷淋总成11连接,另一支路通过电控清洗阀13与主吸收塔3顶部连接。电控清洗阀13可以实现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的在线冲洗,避免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的孔洞堵塞;清洗时,关闭二级储液池1402的出脂口,使二级储液池1402流出的液体为水,即可进行在线冲洗。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VOC废气输送管路(22)和双液吸收反应器;VOC废气输送管路(22)用于向双液吸收反应器内输送待处理的VOC废气,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用于向双液吸收反应器内输送双液吸收液和供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回流,双液吸收反应器供双液吸收液对VOC废气中的VOC进行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双液吸收反应器包括主吸收塔(3)和间隔设置在主吸收塔(3)内的一级喷雾总成(6)、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隔板(2)、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和二级喷淋总成(11),隔板(2)用于将主吸收塔(3)分为一级吸收腔(301)和二级吸收腔(302),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一级吸收腔(301)和二级吸收腔(302)的通气管道(9),一级喷雾总成(6)和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位于一级吸收腔(301),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设置在一级喷雾总成(6)和隔板(2)之间,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和二级喷淋总成(11)位于二级吸收腔(302);主吸收塔(3)上连接有供液管道(25)、回流管线和进气管道(4),供液管道(25)和回流管线均与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连通,进气管道(4)用于与VOC废气输送管路(22)连通,主吸收塔(3)的二级吸收腔(302)还设置有供处理后的气体排出的排放烟囱(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和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均为两层并沿气流的方向间隔布置,二级喷淋总成(11)位于两层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肺仿生捕雾网(7)和二级肺仿生捕雾网(12)均为具有孔洞的基于肺泡的空间拓扑变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包括储液池(14),储液池(14)上部设置有竖向隔离板(19),竖向隔离板(19)用于将储液池(14)的上部分为加水部(17)和加脂部(18)两部分,加水部(17)和加脂部(18)的底部相连通,以使加脂部(18)底部的水能够流入加水部(17)底部,加水部(17)的出水口与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的进水口连接,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的出水口连接在文丘里管(21)的进液端(2101),加脂部(18)的出脂口管路连接在文丘里管(21)的喉管(2102),文丘里管(21)的出液端(2103)通过吸收液主混流泵(16)与供液管道(25)连接,出脂口设置在加脂部(18)的侧壁且位于加脂部(18)内水脂分层处的上方,加脂部(18)还与主吸收塔(3)的回流管线连接以供吸附有VOC的双液吸收液流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液辅助混流泵(15)的流量为吸收液主混流泵(16)流量的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与一级吸收腔(301)连接的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和与二级吸收腔(302)连接的二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一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包括一级储液池(1401)、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1)、一级供液管道(2501)和一级回流管线(5),一级储液池(1401)内的脂和水混合后流入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1)的进液口,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1)的出液口与一级供液管道(2501)连接,一级供液管道(2501)与一级喷雾总成(6)相连接;二级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包括二级储液池(1402)、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2)、二级供液管道(2502)和二级回流管线(8),二级储液池(1402)内的脂和水混合后流入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2)的进液口,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2)的出液口与二级供液管道(2502)连接,二级供液管道(2502)与二级喷淋总成(11)相连接,一级回流管线(5)和二级回流管线(8)分别用于供一级吸收腔(301)和二级吸收腔(302)内的双液吸收液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1)出液口连接的一级供液管道(2501)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一级喷雾总成(6)连接,另一支路与VOC废气输送管路(22)连接;二级吸收液主混流泵(1602)出液口连接的二级供液管道(2502)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二级喷淋总成(11)连接,另一支路通过电控清洗阀(13)与主吸收塔(3)顶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VOC废气输送管路(22)内部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吸收液喷雾总成(2401)和毛刷捕雾阵列(2402),吸收液喷雾总成(2401)与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连接以向VOC废气输送管路(22)内输送双液吸收液,在毛刷捕雾阵列(2402)的下游还设有吸收液回流槽(2403),吸收液回流槽(2403)的底端设有吸收液回流管(2404),吸收液回流管(2404)连接在吸收液输送回流机构上用于供双液吸收液回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VOC废气输送管路(22)与进气管道(4)之间设置有引风机(23)。
CN202210038831.2A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 Active CN114307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8831.2A CN114307554B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8831.2A CN114307554B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7554A true CN114307554A (zh) 2022-04-12
CN114307554B CN114307554B (zh) 2024-02-06

Family

ID=81027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8831.2A Active CN114307554B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75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3543A (zh) * 2022-07-08 2022-09-13 深圳市昌润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废水用常温蒸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429904A (zh) * 2023-12-06 2024-01-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输煤皮带机落料点密封除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11041A (ko) * 2000-07-31 2002-02-07 박경렬 악취 및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함유 폐수, 폐 흡수액, 폐흡수유, 폐 유기용제 등의 재생 및 분리 회수 방법 및 장치
US6447585B1 (en) * 2000-01-11 2002-09-10 Buchholz, Jr. Leroy H. Closed system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recycling
CN202015566U (zh) * 2010-12-27 2011-10-26 苏州天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治理及资源化的装置
CN203329577U (zh) * 2013-05-21 2013-12-11 南京东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包油系乳化液治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CN203635037U (zh) * 2013-12-19 2014-06-11 青岛路博宏业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废气喷淋高效吸收塔
CN203955021U (zh) * 2014-07-03 2014-11-26 信丰县包钢新利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沉淀废气环保吸收装置
CN205095622U (zh) * 2015-11-05 2016-03-23 云南沃润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
CN105727693A (zh) * 2016-02-23 2016-07-06 北京沃太斯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去除voc废气的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4503A (zh) * 2016-06-23 2016-09-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在线循环再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05995240U (zh) * 2016-08-29 2017-03-08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一种应用于含硫废气吸收的高效吸收塔
CN206252977U (zh) * 2016-12-09 2017-06-16 上海启菲特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泡沫洗涤除尘降温设备
KR101794628B1 (ko) * 2017-04-12 2017-11-07 한국플랜트서비스 주식회사 배연탈황설비의 흡수탑 장치
JP2020021667A (ja) * 2018-08-02 2020-02-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イオン交換器
CN111298558A (zh) * 2020-03-05 2020-06-19 广东盛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级雾化过滤喷淋塔
CN210814672U (zh) * 2019-09-20 2020-06-23 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的新型碱洗塔
CN112742196A (zh) * 2020-12-21 2021-05-04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盐废水处理中有机尾气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7585B1 (en) * 2000-01-11 2002-09-10 Buchholz, Jr. Leroy H. Closed system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recycling
KR20020011041A (ko) * 2000-07-31 2002-02-07 박경렬 악취 및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함유 폐수, 폐 흡수액, 폐흡수유, 폐 유기용제 등의 재생 및 분리 회수 방법 및 장치
CN202015566U (zh) * 2010-12-27 2011-10-26 苏州天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治理及资源化的装置
CN203329577U (zh) * 2013-05-21 2013-12-11 南京东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包油系乳化液治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CN203635037U (zh) * 2013-12-19 2014-06-11 青岛路博宏业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废气喷淋高效吸收塔
CN203955021U (zh) * 2014-07-03 2014-11-26 信丰县包钢新利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沉淀废气环保吸收装置
CN205095622U (zh) * 2015-11-05 2016-03-23 云南沃润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
CN105727693A (zh) * 2016-02-23 2016-07-06 北京沃太斯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去除voc废气的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4503A (zh) * 2016-06-23 2016-09-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在线循环再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05995240U (zh) * 2016-08-29 2017-03-08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一种应用于含硫废气吸收的高效吸收塔
CN206252977U (zh) * 2016-12-09 2017-06-16 上海启菲特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泡沫洗涤除尘降温设备
KR101794628B1 (ko) * 2017-04-12 2017-11-07 한국플랜트서비스 주식회사 배연탈황설비의 흡수탑 장치
JP2020021667A (ja) * 2018-08-02 2020-02-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イオン交換器
CN210814672U (zh) * 2019-09-20 2020-06-23 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的新型碱洗塔
CN111298558A (zh) * 2020-03-05 2020-06-19 广东盛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级雾化过滤喷淋塔
CN112742196A (zh) * 2020-12-21 2021-05-04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盐废水处理中有机尾气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宁平等: "《工业废气液相催化氧化净化技术》",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pages: 210 - 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3543A (zh) * 2022-07-08 2022-09-13 深圳市昌润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废水用常温蒸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043543B (zh) * 2022-07-08 2023-12-19 深圳市昌润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废水用常温蒸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429904A (zh) * 2023-12-06 2024-01-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输煤皮带机落料点密封除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429904B (zh) * 2023-12-06 2024-04-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输煤皮带机落料点密封除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7554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07554A (zh) 一种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净化系统
CN101829468B (zh) 用于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方法及系统
CN202391454U (zh) 矿井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装置
CN208340392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01783280U (zh) 负压湿式除尘器
CN205832956U (zh) 一种焦炉低硫尾气湿法脱硫减少可溶性粉尘排放系统
CN108744799A (zh) 一种化工废气喷淋洗涤处理塔
CN201189434Y (zh) 干法合成革二甲基甲酰胺废气回收塔
CN217068346U (zh) 一种双液吸收反应器
CN114259841B (zh) 一种含voc的废气处理系统
CN206911075U (zh) 一种化工废气尾气净化装置
CN2937099Y (zh) 高分散喷雾除氨塔
CN107694311A (zh) 一种用于含有酸性气体的净化装置
CN101352651A (zh) 降温、除尘、脱硫一体化设备
CN206762564U (zh) 复烤行业用生态环保系统
CN207056195U (zh) 纸业多级喷淋式除雾脱白系统
CN201223761Y (zh) 用于造粒塔的粉尘回收装置
CN212881709U (zh) 一种多级尾气处理系统
CN204337981U (zh) 一种车间废热回收及除臭系统
CN209459449U (zh) 一种基于直接接触式换热装置的消白系统
CN106731594A (zh) 一种同时改变流场与化学场的高效湿法脱硫方法以及装置
CN208042563U (zh) 具有水分配系统的蒸发式冷凝器
CN207628203U (zh) 一种分子筛废气脱硝除尘装置
CN111957192A (zh) 一种处理污泥好氧发酵废气的系统
CN217247969U (zh) 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voc废气的预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No. 501, Door 4, Building 34, Yingzhou New Village, Jianxi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71000

Patentee after: He Yongli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65, Kaiyuan Avenue, Luolong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71000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