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465A -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465A
CN114304465A CN202210103605.8A CN202210103605A CN114304465A CN 114304465 A CN114304465 A CN 114304465A CN 202210103605 A CN202210103605 A CN 202210103605A CN 114304465 A CN114304465 A CN 114304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wder
soluble
drying
olive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36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4465B (zh
Inventor
王波
刘玉红
解迎双
张欢
王新潮
白兴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Customs Technical Center
Longnan Xiangyu Oliv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Customs Technical Center
Longnan Xiangyu Oliv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Customs Technical Center, Longnan Xiangyu Oliv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Customs Techn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01036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4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4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4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为4:2:1:3:4.4:4;制备过程包括:先从橄榄叶中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然后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比,将各组分混合造粒、压片,得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该泡腾片因含有膳食纤维、氨基酸、蛋白质、活性物质等而具有调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还可以对消化道系统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泡腾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这一概念已由最开始的渐入眼帘到后来的深入人心再到现在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然而在每一台养生节目和养生宣讲中,最常见的几个养生词就是:饮水、健身、低脂。这足以证明饮水的重要性。李时珍曾说过:“水为万化之源,水去则营竭。人可经年不食,然不可三日无水”。而现在科学也证明,每人每天至少饮水2000mL,在运动后更是要适当的补充水份。然而由于白开水无色无味,很多人只有在口渴之后才会想起来喝水,日常生活中拒绝饮水,且尤以年轻人居多。他们更多选择饮料来替代白开水。因此各式各样的饮料已相继出现且销量已远远超出矿泉水的销量。但是因现有的饮料中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且含糖量较高,长期饮用可以导致消化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也可引起人体的组织损伤等。因此能够生产一款具有保健功效且口感较好的饮品,变得十分重要。
泡腾片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商品化的产品,它利用一定量的酸和碱作为崩解剂再添加主料和其它辅料后压片制得的一种片剂,遇水以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从而在水中不停地上下翻滚帮助其迅速溶解。该技术现已应用到了食品、医疗、农业等领域,其中在食品领域,泡腾片以其主料的选择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类别的泡腾片,也引起入水后二氧化碳气泡从而在水中不停地上下翻滚引起的视觉效果以及其携带方便等原因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常见的泡腾片有以减肥为主的泡腾片、以VC为主的泡腾片,类似泡腾片针对的消费群体有限,因此如果能选择一款主料来制作出一款综合性功能的泡腾片则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橄榄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β-胡萝卜素、橄榄多酚、类黄酮和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而目前橄榄叶多以废弃、燃料等低值方式处理,在食品中的利用也是制作成茶叶,但是橄榄叶制作成茶叶后,在冲泡过程中约有70%~80%的维生素和游离氨基酸可溶于水中,20%以下的茶多糖和膳食纤维可以溶出,多酚类活性化合物的溶出率也是微乎其微,且虽然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但仅有1%~2%可以经过冲泡进入茶汤中。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橄榄叶中的营养物质水溶性的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将橄榄叶中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后,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类提取,然后将提取物混合后做为主料来制作泡腾片。该泡腾片因含有膳食纤维、氨基酸、蛋白质、活性物质等而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对消化道系统进行调节的作用,抗菌作用、减肥作用、抗氧化性作用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包括下述组分: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为4:2:1:3:4.4:4;其中,所述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均从橄榄叶中提取得到。
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得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氢气保护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过程包括:先从橄榄叶中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然后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比,将各组分混合造粒、压片,得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造粒为:
1)按照2:1:0.5:1.5:4.4的比例将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柠檬酸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放在振荡器上震荡10-30min;然后加75%乙醇造粒,干燥过筛后制成酸粒;
2)按照2:1:0.5:1.5:4的比例将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碳酸氢钠混合;然后加75%乙醇造粒,干燥过筛后制成碱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片为将酸粒、碱粒和PEG2000按照质量比1:1:0.03混合,压片、灭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水溶性膳食纤维粉的制备过程包括:
1)将橄榄叶冻干后粉碎,加水,放入纤维素酶煮30min-50min,发酵2-3w,得改性的橄榄叶粉;
2)将改性的橄榄叶粉烘干,加入氢氧化钠,于水浴中超声提取50min-80min,然后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调节至中性,纯沉,取沉淀物,干燥;
3)将干燥后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粉,放入水中自然溶解,离心,去除不容物后冻干,粉碎,得水溶性膳食纤维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烘干为50-80℃下烘干6-8h;所述加入氢氧化钠为以料液比1:10-20的比例加入质量分数为5%-12%的氢氧化钠,放置于40℃-60℃水浴中,超声搅拌提取50min-80min;所述醇沉为使用醋酸调节至中性后,加入体积比1:3-6倍的95%食用乙醇进行纯沉8-16h,于50-80℃温度下进行干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水溶性氨基酸粉的制备过程为:
1)将橄榄叶冷冻干燥,粉碎,以料液比1:6-9的重量比,加入3mol/L-63mol/L的硫酸,于100-110℃水解15-18h后,离心提取水解液,脱色,脱色后的滤液采用PH为4.5的碳酸钙中和至pH为6.5-7.5,过滤;
2)将提取后的氨基酸粉,放入30℃-50℃温水中使其自然溶解,离心,去除不容物后将其于-30℃~-40℃冷冻干燥28-32h,粉碎,得水溶性氨基酸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冷冻干燥为-30℃~-40℃预冷冻2h-3h,然后以5℃/h的速度升温至30℃,真空干燥48小时;所述脱色为以型号为221的树脂脱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的制备过程包括:
1)将冻干后的橄榄叶粉粉碎后,以1:4的比例加水,于≤40℃水温超声提取30min后收集提取液,重复操作3次后,收集提取液,冻干成冻干粉;
2)将冻干粉,放入30℃-50℃温水中使其自然溶解,离心,去除不容物后将其冻干,粉碎,得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柠檬酸、碳酸氢钠、阿斯巴甜、PEG2000均过160目-180目筛后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在对主料进行选择时,分别选择了将橄榄叶进行超微粉碎后做为原材料,将橄榄叶的提取物做为原料,将橄榄叶的提取物再次用30℃水溶解后的提取物冻干做为原料三种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将橄榄叶进行超微粉碎后做为原材料后制作的泡腾片,在热水中可以瞬间溶解,溶解过程中有肉眼可见粉尘,且需立即饮用,放置时间使的水温将至30℃会出现明显的沉淀物。而且橄榄叶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的含量为20%-40%,氨基酸含量为2%-4.2%,总多酚含量为1.2%-4.3%,总黄酮的含量为7.6%-32%。单个泡腾片中橄榄粉的含量为10%-45%之间,按照该比例折算如果采用超微的橄榄叶粉做为原料,该泡腾片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较低;将橄榄叶的提取物做为原料,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水温100℃时的溶解度只有70%,水温50℃时的溶解度只有40%,因此当泡腾片溶于水后迅速产生沉淀。但该方法的营养元素的含量较高,综合营养元素的含量直接可达20%-45%;将橄榄叶的提取物再次用30℃水溶解后的溶解液冻干做为原料,即能保证原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又能保证原料的溶解性。
橄榄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β-胡萝卜素、橄榄多酚、类黄酮和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本发明之所以选择从中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素,氨基酸、水溶性的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泡腾片制作过程中,在原料的选择上,首先要基于原料的水溶性。水溶性膳食纤维素,氨基酸、水溶性的多酚和黄酮类都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且溶水后呈透明;膳食纤维做为人类必须的七大营养素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有研究报道指出建议人类每天对膳食纤维素的摄入量为25-30g/天,对氨基酸的摄入量为20%-37%。然而目前我们膳食纤维量和氨基酸的摄入量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公众问题。因此本发明首先选择了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氨基酸进行提取。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因其抗氧化性以及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等被广泛关注,本发明水提物中的β-羟基已糖苷、橄榄酸葡糖苷、芹菜苷元-7-葡糖苷、橄榄苦苷二葡糖苷等化合物又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和调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泡腾片溶于水后的色泽也是影响其销售的关键性因素。
而且,该泡腾片具有减肥作用,依靠原材料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的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1水溶性膳食纤维素具有膨胀力,其吸水后体积发生了膨胀,增加了在小肠内的体积,从而产生饱腹感;加之水溶性膳食纤维素具有一定的粘度,容易形成凝胶,饮用该泡腾片后,泡腾片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素形成凝胶后,增加了胃肠道的粘度,延迟了胃的排空时间,增加了饱腹感。
该泡腾片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抑制淀粉酶的活性,从而降低淀粉酶讲解淀粉等主要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从而抑制餐后血糖提升的目的。
本发明将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进行对比后选择,结果表明:柠檬酸与酒石酸和富马酸相比,酸性更强,在崩解过程中,与碱的反应更为剧烈,崩解速度更快;柠檬酸与酒石酸和酒石酸相比较口感较好。但柠檬酸吸湿性较强,存放过程中易发潮。酒石酸虽然吸湿性不大,但是易产生沉淀。富马酸虽然都没有吸湿性,但是水溶性不佳且酸性较弱,因此会导致产气效果不佳且不能完全溶于水,容易留下残余物质影响观感。因此本研究综合考虑最后选择使用柠檬。
附图说明
图1附图为α淀粉酶抑制率随多酚变化曲线图;
图2附图原材料中的混合物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率图;
图3附图原材料中的混合物对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橄榄叶泡腾片及制备方法。
实施例1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包括下述组分: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为4:2:1:3:4.4:4;其中,所述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均从橄榄叶中提取得到。
实施例2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过程包括:
1)橄榄叶膳食纤维素粉的处理
(1)橄榄叶膳食纤维素粉的改性
将橄榄叶冻干后粉碎,加水,放入纤维素酶煮30min后关火,静止发酵2周后备用。橄榄叶经改性后进行膳食纤维素的提取,大大增加了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的提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未经改性直接对橄榄叶中的膳食纤维素进行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的得率为30%-40%。经过该方法进行改性后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的得率为40%-60%。
(2)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将改性后的橄榄叶粉放在恒温干燥箱内,于50℃的温度下烘干8小时后备用。以料液比1:10的比例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放置于40℃水浴中,超声,搅拌提取50min。将提取后的上清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加入体积比1:3倍的95%食用乙醇进行纯沉8小时后,取沉淀物,使用75%乙醇水洗至中性后,于50℃温度下进行干燥,放干燥器内备用。(这里跟原来相比较做了一些改动)。
(3)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粉再加工
将干燥后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粉,放入30℃温水中使其自然溶解,离心,去除不容物后将其冻干,收集100%溶于水的化合物做为主料。泡腾片在遇水溶解后应该是澄清状态,本研究采用直接提取后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粉制得的泡腾片A和通过水溶解冻干再加工后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素制得的泡腾片B,进行水溶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温在90℃时,泡腾片A的溶解度为80%-90%,当水温在30℃时,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的溶解度为60%-70%,溶解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影响泡腾片溶水后的澄清度。在对泡腾片B做水溶性试验时,结果表明,当水温度在30℃-90℃时可瞬间溶解,无肉眼可见杂质。提高了泡腾片的澄清度。
2)橄榄叶中氨基酸的提取
(1)将橄榄叶于-30℃冷冻干燥12h后,粉碎。以料液比1:6(重量比)的比例,加入3mol/L的硫酸,于100℃水解18h后,离心提取水解液,采用型号为221的树脂脱色。脱色后的滤液采用PH为4.5的碳酸钙中和至PH为6.5。采用200目的滤膜进行过滤。
(2)将上述提取后的氨基酸粉,放入50℃温水中使其自然溶解,离心,去除不容物后将其于-30℃预冷冻干燥2h,然后以5℃/h的速度升温至30℃,真空干燥48小时,收集100%溶于水的化合物做为主料。
3)橄榄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1)将冻干后的橄榄叶粉粉碎后,以1:4的比例加水,于≤40℃水温超声提取30min后收集提取液,重复操作3次后,收集提取液,冻干成冻干粉。
(2)将上述冻干粉,放入30℃温水中使其自然溶解,离心,去除不容物后将其冻干,收集100%溶于水的化合物做为主料。
4)其他辅料的制作方法
其余辅料柠檬酸、碳酸氢钠、阿斯巴甜、聚乙二醇-2000均为购置,过160目筛。
5)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
(1)将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柠檬酸混合,加75%乙醇造粒,干燥过筛后制成酸粒。
(2)将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碳酸氢钠混合,加75%乙醇造粒,干燥过筛后制成碱粒。
(3)将酸粒、碱粒、PEG2000按照质量比1:1:0.03混合后压片,灭菌成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
实施例3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过程中酸碱源的筛选:
1)酸碱源种类的选择
泡腾片的制作过程中常用的酸源有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常用碱源有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等。本研究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选用不同的酸碱源种类按照1:1(质量比)制得的泡腾片,从外观、崩解时间(6次平均值)、入水状态三个方面做为判断指标,优化最佳的酸碱源。由表1可见,本研究碱源选择了柠檬酸,酸源选择了碳酸氢钠。
表1酸碱源种类的选择
Figure BDA0003492805190000081
2)酸碱比例的选择
本研究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将选定的碱源柠檬酸,酸源碳酸氢钠分别按照1:1,1:1.1,1:1.2,1:1.3,1.1:1,1.2:1,1.3:1的比例制得的泡腾片,通过崩解时间(6次平均值)和发泡量(6次平均值)两个指标进行判断,优化最佳的酸碱比例。
表2酸碱源种类的选择
酸碱源比例 崩解时间(S) 发泡量(mL/g)
柠檬酸+碳酸氢钠=1:1.3 172 5.16
柠檬酸+碳酸氢钠=1:1.2 159 7.32
柠檬酸+碳酸氢钠=1:1.1 147 8.64
柠檬酸+碳酸氢钠=1:1 105 9.45
柠檬酸+碳酸氢钠=1.1:1 85 10.65
柠檬酸+碳酸氢钠=1.2:1 98 8.23
柠檬酸+碳酸氢钠=1.3:1 101 5.42
实施例4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压片方式的选择。
1)压片技术的选择
本研究分别对比了直接压片技术、酸碱分别制粒压片技术、混合制粒压片技术三种压片方式。以制作工艺、原料保存、等作为指标来对压片技术进行优化。由表3综合分析后,本研究选择了酸碱分别制粒压片技术。
表3酸碱源种类的选择
Figure BDA0003492805190000091
2)粘合剂的选择
本研究对比了乙醇溶液和淀粉浆做为粘合剂。结果表明:在使用淀粉浆做为粘合剂时,本研究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会吸湿膨胀,影响压片效果。因此本研究最后选择了乙醇溶液做为粘合剂。
实施例5
按照郑玉婷等《绿豆皮膳食纤维中结合多酚的提取优化和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淀粉酶活性的》中多酚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泡腾片数量的增加,多酚含量也逐渐增加,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加,当多酚的浓度达到300μg/mL时,其抑制作用将不再增加。见图1。
实施例6
将原材料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粉和活性提取物进行1:1等体积混合后的混合物(下面简称混合物),按照张耀雷等《壶瓶枣多糖的纯化及结构初步分析》文中的方法测定原材料中的混合物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率。结果显示:原材料中的混合物对羟基自由基(·OH)有一定的清除效率。由图2可知,其清除效率随着混合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混合物浓度达到5mg/mL时,其清除效率最高,可达到50.23%。按照赵明慧等《苹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文中的方法测定原材料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粉和活性提取物进行1:1等体积混合物(下面简称混合物)对DPPH基自由基的清除效率。结果显示:原材料中的混合物对DPPH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效率。由图3可知,其清除效率随着混合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混合物浓度达到0.08mg/mL时,其清除效率最高,可达到59%。
实施例7
将实施例2制备的泡腾片A和用阿斯巴甜代替膳食纤维素、氨基酸粉、活性提取物粉制作的泡腾片B按照标准GB 4789.2、GB 4789.3、GB 4789.15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进行测定,其中大肠菌群、霉菌均为检出。泡腾片A中菌落总数的检出值为11CFU/g,泡腾片B中菌落总数的检出值为24CFU/g。因此表明该该腾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分: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为4:2:1:3:4.4:4;其中,所述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均从橄榄叶中提取得到。
2.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包括:先从橄榄叶中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然后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比,将各组分混合造粒、压片,得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造粒为:
1)按照2:1:0.5:1.5:4.4的比例将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柠檬酸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放在振荡器上震荡10-30min;然后加75%乙醇造粒,干燥过筛后制成酸粒;
2)按照2:1:0.5:1.5:4的比例将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水溶性氨基酸粉、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阿斯巴甜、碳酸氢钠混合;然后加75%乙醇造粒,干燥过筛后制成碱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为将酸粒、碱粒和PEG2000按照质量比1:1:0.03混合,压片、灭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性膳食纤维粉的制备过程包括:
1)将橄榄叶冻干后粉碎,加水,放入纤维素酶煮30min-50min,发酵2-3w,得改性的橄榄叶粉;
2)将改性的橄榄叶粉烘干,加入氢氧化钠,于水浴中超声提取50min-80min,然后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调节至中性,纯沉,取沉淀物,干燥;
3)将干燥后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粉,放入水中自然溶解,离心,去除不容物后冻干,粉碎,得水溶性膳食纤维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烘干为50-80℃下烘干6-8h;所述加入氢氧化钠为以料液比1:10-20的比例加入质量分数为5%-12%的氢氧化钠,放置于40℃-60℃水浴中,超声搅拌提取50min-80min;所述醇沉为使用95%乙醇洗至中性后,加入体积比1:3-6倍的95%食用乙醇进行纯沉8-16h,于50-80℃温度下进行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性氨基酸粉的制备过程为:
1)将橄榄叶冷冻干燥,粉碎,以料液比1:6-9的重量比,加入3mol/L-63mol/L的硫酸,于100-110℃水解15-18h后,离心提取水解液,脱色,脱色后的滤液采用PH为4.5的碳酸钙中和至pH为6.5-7.5,过滤;
2)将提取后的氨基酸粉,放入30℃-50℃温水中使其自然溶解,离心,去除不容物后将其于-30℃~-40℃冷冻干燥28-32h,粉碎,得水溶性氨基酸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冷冻干燥为-30℃~-40℃预冷冻2h-3h,然后以5℃/h的速度升温至30℃,真空干燥48小时;所述脱色为以型号为221的树脂脱色。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的制备过程包括:
1)将冻干后的橄榄叶粉粉碎后,以1:4的比例加水,于≤40℃水温超声提取30min后收集提取液,重复操作3次后,收集提取液,冻干成冻干粉;
2)将冻干粉,放入30℃-50℃温水中使其自然溶解,离心,去除不容物后将其冻干,粉碎,得水溶性营养成分提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柠檬酸、碳酸氢钠、阿斯巴甜、PEG2000均过160目-180目筛后使用。
CN202210103605.8A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及制作方法 Active CN114304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3605.8A CN114304465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3605.8A CN114304465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465A true CN114304465A (zh) 2022-04-12
CN114304465B CN114304465B (zh) 2023-01-10

Family

ID=8103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3605.8A Active CN114304465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4465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0753A (ja) * 2000-04-24 2002-01-15 Marukin Chuyu Co Ltd オリーブ葉またはその抽出成分を含有するアミラーゼ阻害剤および高血糖者用食品
US20060039973A1 (en) * 2004-08-19 2006-02-23 Mary Aldritt Effervescent composition including water soluble dietary fiber
CN1820649A (zh) * 2006-03-24 2006-08-23 易士云 复合氨基酸粉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复合氨基酸饮料
CN105055527A (zh) * 2015-09-25 2015-11-18 白心亮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5641001A (zh) * 2016-01-21 2016-06-08 浙江工业大学 灵芝氨基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724850A (zh) * 2014-12-12 2016-07-06 朱甜密 一种新型复合口服泡腾片
CN106213114A (zh) * 2016-07-19 2016-12-14 唐春艳 玉米膳食纤维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6942427A (zh) * 2017-03-17 2017-07-14 淄博职业学院 一种橄榄绿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7070A (zh) * 2017-12-29 2018-05-18 韩久新 一种利用玉米粒提取氨基酸的方法
CN108244660A (zh) * 2018-03-02 2018-07-0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黄秋葵膳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76544A (zh) * 2018-04-11 2018-09-28 云南中医学院 滇橄榄金银花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8866A (zh) * 2018-09-04 2019-01-25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绿茶可溶性膳食纤维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
JP2019135942A (ja) * 2018-02-07 2019-08-22 有限会社ジオテクノ 食物繊維補給食品
WO2020259098A1 (zh) * 2019-06-26 2020-12-30 浙江大学 一种果蔬残渣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绿色制备方法
WO2021069558A1 (en) * 2019-10-11 2021-04-15 Taprogge Gmbh Compositions of the olea europaea v. sylvestris with antimicrobial efficacy
US20220000770A1 (en) * 2018-10-17 2022-01-06 BYHEALTH Co., Ltd. Buccal micro-effervescent table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0753A (ja) * 2000-04-24 2002-01-15 Marukin Chuyu Co Ltd オリーブ葉またはその抽出成分を含有するアミラーゼ阻害剤および高血糖者用食品
US20060039973A1 (en) * 2004-08-19 2006-02-23 Mary Aldritt Effervescent composition including water soluble dietary fiber
CN1820649A (zh) * 2006-03-24 2006-08-23 易士云 复合氨基酸粉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复合氨基酸饮料
CN105724850A (zh) * 2014-12-12 2016-07-06 朱甜密 一种新型复合口服泡腾片
CN105055527A (zh) * 2015-09-25 2015-11-18 白心亮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5641001A (zh) * 2016-01-21 2016-06-08 浙江工业大学 灵芝氨基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6213114A (zh) * 2016-07-19 2016-12-14 唐春艳 玉米膳食纤维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6942427A (zh) * 2017-03-17 2017-07-14 淄博职业学院 一种橄榄绿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7070A (zh) * 2017-12-29 2018-05-18 韩久新 一种利用玉米粒提取氨基酸的方法
JP2019135942A (ja) * 2018-02-07 2019-08-22 有限会社ジオテクノ 食物繊維補給食品
CN108244660A (zh) * 2018-03-02 2018-07-0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黄秋葵膳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76544A (zh) * 2018-04-11 2018-09-28 云南中医学院 滇橄榄金银花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8866A (zh) * 2018-09-04 2019-01-25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绿茶可溶性膳食纤维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
US20220000770A1 (en) * 2018-10-17 2022-01-06 BYHEALTH Co., Ltd. Buccal micro-effervescent table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20259098A1 (zh) * 2019-06-26 2020-12-30 浙江大学 一种果蔬残渣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绿色制备方法
WO2021069558A1 (en) * 2019-10-11 2021-04-15 Taprogge Gmbh Compositions of the olea europaea v. sylvestris with antimicrobial efficacy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孔祥佳等: "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提取橄榄叶总多酚工艺的研究", 《福建中医药》 *
赵明慧等: "苹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食品科学》 *
陆红佳等: "超声波辅助酶结合碱法提取薯渣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陈诗晴等: "魔芋膳食纤维泡腾片的研制", 《食品科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465B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4878B (zh) 紫薯银耳悬浮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2385B (zh) 一种荷叶保健啤酒的制备方法
CN107557224B (zh) 一种拐枣枸杞保健酒及其的酿造方法
CN106552105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79655B (zh) 黑枸杞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6637A (zh) 一种功能性紫玉淮山复合果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8633A (zh) 一种蓝莓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692B (zh) 一种萝卜缨营养咀嚼片及制备方法
CN110012990A (zh) 一种多功能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4978A (zh) 一种猕猴桃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7781B (zh) 苦荞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5910A (zh) 香蕉低聚糖与膳食纤维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938614B1 (ko) 마를 함유하는 조청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332016C (zh) 一种石榴干酒的酿造工艺
CN107897593A (zh) 一种热量低、营养均衡性好、细滑爽口、不易沉淀的五谷杂粮清汁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14304465B (zh) 一种橄榄叶提取物泡腾片及制作方法
CN103976211B (zh) 一种减肥的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38892A (zh) 一种玫瑰香味蜂蜜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24206A (ko) 매실농축액을 이용한 기능성 식이섬유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매실 음료
CN100456966C (zh) 一种清热降火保健饮料
CN107212387A (zh) 一种果蔬酵素粉
CN106857858A (zh) 具有润肠排毒功效的富硒芒果水牛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6557A (zh) 一种葛根护肝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KR20190140738A (ko) 자양강장 물질을 포함하는 식초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005564A (zh) 一种甜桔柚丝胶蛋白多肽果汁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