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7986A - 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三相线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三相线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7986A
CN114267986A CN202111071806.6A CN202111071806A CN114267986A CN 114267986 A CN114267986 A CN 114267986A CN 202111071806 A CN202111071806 A CN 202111071806A CN 114267986 A CN114267986 A CN 114267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wire
terminal block
phase
rigid portion
rig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18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7986B (zh
Inventor
伊藤勇人
佐佐木庆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267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7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5/00Installations of bus-bars
    • H02G5/06Totally-enclosed installations, e.g. in metal casings
    • H02G5/061Tubular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09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ductive cores
    • H01B7/0018Strip or foil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moisture, corrosion, chemical attack or weather
    • H01B7/282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 H01B7/2825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using a water impermeable she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1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23Insulating enclosures f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4Flexible cables, conductors, or cords, e.g. trail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26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flat strip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wires or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包括:三相线部,其具有并排布置的三个母线结构体;第一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一端侧;第二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另一端侧;以及管状外部构件,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中部。在所述管状外部构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状态下,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端子块的第一壳,并且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另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端子块的第二壳。

Description

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三相线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相对于其中三个母线结构体并排设置的三相线部(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以及包括三相线部并将装置电连接的三相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JP-A-2012-89771公开了一种三相线连接装置,其包括其中三个母线并排设置的三相线部和覆盖三相线部和连接部的盖,从而电连接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机和逆变器。
在现有技术中,覆盖其中三个母线并排布置的三相线部的盖具有简单地覆盖三相线部的结构,使得例如当水分渗入盖中时,渗入其中的水分可能导致三相线部的母线之间的短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防水性能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三相线连接装置。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包括:三相线部,其具有并排布置的三个母线结构体;第一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一端侧;第二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另一端侧;以及管状外部构件,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中部。在所述管状外部构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状态下,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端子块的第一壳,并且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另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端子块的第二壳。
另外,提供了一种三相线连接装置,包括:三相线部,其具有并排布置的三个母线结构体;第一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一端侧;第二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另一端侧;以及管状外部构件,其中,在所述管状外部构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中部的状态下,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端子块的第一壳,并且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另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端子块的第二壳。
本公开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和三相线连接装置包括管状外部构件,其在覆盖三相线部的中部的状态下被防水地固定,从而实现能够提供防水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三相线连接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相对于图1的未设置管状外部构件的状态的图(第一实施例)。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三相线部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3的母线结构体的构造的图。
图5A至图5D是示出了图3的母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是示出了相对于图1的未设置管状外部构件的状态的图(第二实施例)。
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部的透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图7的母线结构体的构造及其制造方法的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了比较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和三相线连接装置被构造为包括:三相线部,其具有并排布置的三个母线结构体;第一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一端侧;第二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另一端侧;以及管状外部构件,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中部。在所述管状外部构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状态下,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端子块的第一壳,并且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另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端子块的第二壳。所述母线结构体被构造为包括:具有作为连接配对端子的连接部的第一刚性部和第二刚性部,并且具有柔性并能吸收尺寸公差的柔性部。
[第一实施例]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一实施例。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三相线连接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相对于图1的未设置管状外部构件的状态的图,图3是三相线部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3的母线结构体的构造的图,图5A至图5D是示出了图3的母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图,以及图9A和图9B是示出了比较例的图。
<关于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三相线连接装置,其用于电连接安装在车辆上的第一高压装置2(例如,电机)和第二高压装置3(例如,逆变器)。三相线连接装置1被构造为使得装置本身包括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以提供防水性能。具体地,三相线连接装置1被构造为包括第一端子块5、第二端子块6、管状外部构件7、以及三相线部8。在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中,第一端子块5设置在第一高压装置2的一侧。第二端子块6设置在第二高压装置3的一侧。管状外部部件7和三相线部8设置在第一高压装置2和第二高压装置3之间。管状外部构件7和三相线部8具有能够吸收由于第一高压装置2和第二高压装置3之间的偏差以及相对运动引起的尺寸公差的性能。以下,将描述每个构造。
<关于第一端子块5>
在图1和图2中,第一端子块5是作为用于第一高压装置2的端子块的部分(换句话说,是作为连接器的部分),并被构造为包括具有绝缘性能的第一壳9和设置在第一壳9中的三个导电继电器端子(未示出)。图中所示的构造和结构是示例。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块5是为了简化描述而示意性地示出的。第一壳9被构造为包括壳主体10和盖部11。三个继电器端子容纳在壳主体10内部。虽然没有特别示出,但是三个继电器端子电连接到第一高压装置2。在壳主体10的侧面,形成有与壳主体10的内部连通的椭圆筒状部12。椭圆筒状部12形成为后述的三相线部8的一端24的一侧能够插入其中。椭圆筒状部12形成为能够将后述的管状外部构件7的一端19固定到其外表面上。椭圆筒状部12形成为图中水平方向的直径比图中垂直方向的直径长的椭圆筒状。椭圆筒状部12形成为从侧面突出预定长度。壳主体10形成为上部开口的形状,从而使经由椭圆筒状部12插入的三相线部8的一端24可通过螺栓固定到三个继电器端子。盖部11被设置成覆盖壳主体10的上部开口(用盖部11覆盖其上部开口)。
<关于第二端子块6>
在图1和图2中,第一端子块6是作为用于第二高压装置3的端子块的部分(换句话说,是作为连接器的部分),并被构造为包括具有绝缘性能的第二壳13和设置在第二壳13中的三个导电继电器端子(未示出)。图中所示的构造和结构是示例。以与第一端子块5相同的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子块6是为了简化描述而示意性地示出的。第二壳13被构造为包括壳主体14和盖部15。三个继电器端子容纳在壳主体14内部。虽然没有特别示出,但是三个继电器端子电连接到第二高压装置3。在壳主体14的侧面,形成有与壳主体14的内部连通的椭圆筒状部16。椭圆筒状部16形成为后述的三相线部8的另一端25的一侧能够插入其中。椭圆筒状部16形成为能够将后述的管状外部构件7的另一端20固定到其外表面上。椭圆筒状部16形成为图中水平方向的直径比图中垂直方向的直径长的椭圆筒状。椭圆筒状部16形成为从侧面突出预定长度。壳主体14形成为上部开口的形状,从而使经由椭圆筒状部16插入的三相线部8的另一端25可通过螺栓固定到三个继电器端子。盖部15被设置成覆盖壳主体14的上部开口(用盖部15覆盖其上部开口)。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子块6可形成为与第一端子块5共用。
<关于管状外部构件7>
在图1中,管状外部构件7为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而设置。管状外部构件7被构造为包括外部主体17和两个带状构件18(假设这个构造是个示例。只要能保证防水性能,就可以只使用外部主体17)。外部主体17是由橡胶或弹性物形成的模制品,并且形成为一端19和另一端20开口为椭圆状的圆筒状。外部主体17形成为除了一端19和另一端20开口之外没有狭缝、孔等的圆筒状。在上述外部主体17中,固定部21分别形成在一端19的一侧和另一端20的一侧,并且伸缩部22形成在三相线部4的中部。固定部21插入椭圆筒状部12的外表面和椭圆筒状部16的外表面,并形成在通过带状构件18紧固的部分。虽然未使用附图标记来特别说明,但相对于带状构件18的槽状部形成在固定部21中。伸缩部22形成在沿外部主体17的轴向(三相线部8的纵向)可伸缩的部分上。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部22形成为波纹管的形状。伸缩部22形成为有助于吸收由第一高压装置2和第二高压装置3之间的偏差和相对运动引起的尺寸公差的部分。如上所述的外部主体17可以称为“橡胶靴”和“索环”。作为带状构件18,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众所周知的绑带(例如,使用绳子、线等为示例)。为了具有屏蔽功能,例如,可将筒状编织物设置在管状外部构件7内部。管状外部构件7设置为覆盖以下描述的三相线部8的中部并防止水分渗入三相线部8。
<关于第一实施例的三相线部8>
在图1至图3中,三相线部8是通过允许三个母线结构体23如图所示地并排设置而形成的。形成三相线部8的所有三个母线结构体23形成为彼此相同。在图3中,设置在三相线部8一端24和另一端25处的螺栓26和螺母27分别用于第一端子块5和第二端子块6中的连接。
<关于母线结构体23>
在图3和图4中,母线结构体23被构造为包括第一刚性部28、第二刚性部29、柔性部30、以及绝缘盖部31。母线结构体23不是众所周知的单个母线,而是形成为具有上述构造的带板状导电线路。
第一刚性部28形成为位于三相线部8的一端24的一侧的部分。第一刚性部28为在第一端子块5中电连接到配对端子的部分,并且形成为例如通过以与众所周知的母线相同的方式加工导电金属板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的形状。第一刚性部28形成在不发生变形的硬质部。由螺栓26插入的螺栓插入孔32(参见图5A至图5D)形成为贯穿第一刚性部28。第一刚性部28与柔性部30接合(接合方法将参考图5A至图5D进行描述)。
第二刚性部29形成为位于三相线部8的另一端25的一侧的部分。第二刚性部29为在第二端子块6中电连接到配对端子的部分,并且形成为例如通过以与众所周知的母线相同的方式加工导电金属板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的形状(第二刚性部29的形状不限于如图所示的形状,并且,例如,可以是与第一刚性部28相同的形状)。第二刚性部29以与第一刚性部28相同的方式形成在不发生变形的硬质部。由螺栓26插入的螺栓插入孔(与图8A和图8B中的附图标记36相同)形成为贯穿第二刚性部29。第二刚性部29与柔性部30接合。
柔性部30是能够有助于吸收尺寸公差的部分,并具有柔性。柔性部30形成为在第一刚性部28与第二刚性部29之间的距离通过柔性部30的弯曲而减小,或在第一刚性部28与第二刚性部29之间的距离通过以直线态拉伸柔性部30而最大化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扁平编织物33作为上述柔性部30。扁平编织物33通过编织具有导电性的极细的线而形成。扁平编织物33通过使编织物变为扁平而形成。扁平编织物33(柔性部30)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相同的宽度。扁平编织物33也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相同的厚度。扁平编织部33(柔性部30)形成为保证与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具有相同的导体截面积。
在图5A至图5D中,在将扁平编织物33(柔性部30)和第一刚性部28相互接合的示例的情况下,母线结构体23形成(制造)如下。即,如图5A所示,首先,将扁平编织物33与第一刚性部28的各端部(接合面)彼此按压。接下来,如图5B所示,在各端部(接合面)彼此按压的状态下执行通电加热而使被压部容易变形。之后,如图5C所示,在其上进一步加压以在各端部(接合面)之间产生金属粘合。此时,为了加热扁平编织物33,扁平编织物33被通电。因此,如图5D所示地形成接合部34,从而在扁平编织物33(柔性部30)和第一刚性部28彼此接合的情况下形成母线结构体23(但是,该状态是形成绝缘盖部31之前的状态。虽然在此未图示,但假设第二刚性部29和扁平编织物33(柔性部30)也以相同的方式彼此接合)。
在执行扁平编织物33(柔性部30)与第一刚性部28的接合后,具有绝缘性能的绝缘管(包括众所周知的热缩管)或绝缘胶带被设置为横跨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并覆盖扁平编织物33(柔性部30),从而形成绝缘盖部31。
<与比较例的比较>
在图9A中,作为比较例的三相线部101通过允许三个母线102如图所示地并排设置而形成。母线102通过将导电金属板加工成带板形状而形成。母线102本身是众所周知的母线。作为比较例的三相线部101难以吸收尺寸公差,这是区别于三相线部8的不同点(三相线部8可以吸收尺寸公差)。
在图9B中,作为比较例的三相线部103通过允许三个母线结构体104如图所示地并排设置而形成。母线结构体104被构造为包括第一刚性部105、第二刚性部106、以及电线107。对于电线107的端子的导体箍紧部108分别形成在第一刚性部105和第二刚性部106中。母线结构体104使用电线107,使得三相线部103的高度H在箍紧部处变高,这是区别于三相线部8的不同点(三相线部8可以形成为比比较例和JP-A-2012-89771更薄,从而可以节省空间)。
<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的效果>
如上参照图1至图5D和图9A至图9B的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由于覆盖三相线部8的管状外部构件7的一端19和另一端20被分别防水地固定到第一端子块5的第一壳9和第二端子块6的第二壳13,因此,不仅可以防止水分渗入管状外部构件7内部,还可防止三相线部8的短路。因此,根据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实现了可以对三相线部8提供防水性能的效果。
通过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由于管状外部构件7的外部主体17通过带状构件18被分别固定到第一壳9和第二壳13,因此,固定状态良好,从而例如管状外部构件7不再脱落,并且实现了可以持续保持防水性能的效果。此外,通过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柔性部30形成在母线结构体23的中部,从而通过柔性部30的柔性也实现了能够吸收由于第一端子块5和第二端子块6之间(特别地,在连接部之间)的偏差和相对运动引起的尺寸公差的效果。通过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绝缘盖部31被设置为横跨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并覆盖柔性部30,从而也实现了能够允许母线结构体23设置绝缘部的效果。因此,即使管状外部构件7(外部主体17)因某种原因而损坏而使水分渗入其中,也可以防止短路。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二实施例。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三相线连接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了相对于图1的未设置管状外部构件的状态的图,图7是三相线部的透视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图7的母线结构体的构造及其制造方法的图,以及图9A和图9B是示出了比较例的图。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关于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
在图1中,用于电连接第一高压装置2和第二高压装置3的三相线连接装置1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被构造为使得装置本身包括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具体地,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连接装置1被构造为包括第一端子块5、第二端子块6、管状外部构件7、以及三相线部8。在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中,第一端子块5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高压装置2的一侧。第二端子块6设置在第二高压装置3的一侧。管状外部部件7和三相线部8设置在第一高压装置2和第二高压装置3之间。管状外部构件7和三相线部8具有可以吸收由于第一高压装置2和第二高压装置3之间的偏差以及相对运动引起的尺寸公差的性能。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三相线部8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将描述三相线部8的结构。
<关于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部8>
在图1、图6、以及图7中,三相线部8是通过允许三个母线结构体23如图所示地并排设置而形成的。形成三相线部8的所有三个母线结构体23形成为彼此相同。螺栓26和螺母27分别设置在三相线部8一端24和另一端25处,并且分别用于第一端子块5和第二端子块6中的连接。
<关于母线结构体23>
在图6和图7中,第二实施例的母线结构体23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母线结构体23。即,母线结构体23由其中多个金属箔堆叠的叠层金属箔35形成。第二实施例的母线结构体23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被构造为包括第一刚性部28、第二刚性部29、柔性部30、以及绝缘盖部31。母线结构体23不是众所周知的单个母线,而是形成为具有上述构造的带板状导电线路。
第一刚性部28形成为位于三相线部8的一端24的一侧的部分。第一刚性部28为在第一端子块5中在电连接到配对端子的部分,并且通过彼此焊接叠层金属箔35的金属箔而形成。具体地,第一刚性部28是通过焊接图8A和图8B的范围E1以将金属箔归并在一起而形成。第一刚性部28形成在不发生变形的硬质部。由螺栓26插入的螺栓插入孔32(参见图8A和图8B)形成为贯穿第一刚性部28。柔性部30布置在第一刚性部28旁边。
第二刚性部29形成为位于三相线部8的另一端25的一侧的部分。第二刚性部29为在第二端子块6中电连接到配对端子的部分,并且通过彼此焊接叠层金属箔35的金属箔而形成。具体地,第二刚性部29是通过焊接图8A和图8B的范围E2以将金属箔归并在一起而形成。如图8B所示,叠层金属箔35中的中间(范围E3)金属箔可以焊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三刚性部37。第二刚性部29以与第一刚性部28相同的方式形成在不发生变形的硬质部。由螺栓26插入的螺栓插入孔36(参考图8A和图8B)形成为贯穿第二刚性部29。柔性部30布置在第二刚性部29旁边。
柔性部30是可以有助于吸收尺寸公差的部分,并具有柔性。柔性部30形成为在第一刚性部28与第二刚性部29之间的距离通过柔性部30的弯曲而减小,或在第一刚性部28与第二刚性部29之间的距离通过以直线态拉伸柔性部30而最大化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柔性部30形成为叠层金属箔35未被焊接的部分。即,其中多个金属箔简单堆叠的范围E4的部分形成为柔性部30。柔性部30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相同的宽度。柔性部30也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相同的厚度。柔性部30形成为保证与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具有相同的导体截面积。
绝缘盖部31是绝缘的部分,并且横跨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绝缘盖部31形成在覆盖柔性部30的部分。绝缘盖部31由绝缘管(包括热缩管)或绝缘胶带形成。绝缘盖部31具有绝缘性能,并且只要绝缘盖部31不破坏柔性部30的柔性,则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结构(这同样也适用于第一实施例)。
<与比较例的比较>
在图9A中,作为比较例的三相线部101通过允许三个母线102如图所示地并排设置而形成。母线102通过将导电金属板加工成带板形状而形成。母线102本身是众所周知的母线。作为比较例的三相线部101难以吸收尺寸公差,这是区别于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部8的不同点(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部8可以吸收尺寸公差)。
在图9B中,作为比较例的三相线部103通过允许三个母线结构体104如图所示地并排设置而形成。母线结构体104被构造为包括第一刚性部105、第二刚性部106、以及电线107。对于电线107的端子的导体箍紧部108分别形成在第一刚性部105和第二刚性部106中。母线结构体104使用电线107,使得三相线部103的高度H在箍紧部处变高,这是区别于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部8的不同点(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部8可以形成为比比较例和JP-A-2012-89771更薄,从而可以节省空间)。
<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的效果>
如上参照图1和图5D至图9B的描述,通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由于覆盖三相线部8的管状外部构件7的一端19和另一端20被分别防水地固定到第一端子块5的第一壳9和第二端子块6的第二壳13,因此,不仅可以防止水分渗入管状外部构件7内部,还可防止三相线部8的短路。因此,通过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实现了可以对三相线部8提供防水性能的效果。
通过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由于管状外部构件7的外部主体17通过带状构件18被分别固定到第一壳9和第二壳13,因此,固定状态良好,从而例如管状外部构件7不再脱落,并且实现了可以持续保持防水性能的效果。此外,通过第二实施例的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柔性部30形成在母线结构体23的中部,从而通过柔性部30的柔性也实现了能够吸收由于第一端子块5和第二端子块6之间(特别地,在连接部之间)的偏差和相对运动引起的尺寸公差的效果。通过三相线连接装置1和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4,绝缘盖部31被设置为横跨第一刚性部28和第二刚性部29并覆盖柔性部30,从而也实现了能够允许母线结构体23设置为绝缘部的效果。因此,即使管状外部构件7(外部主体17)因某种原因而损坏而使水分渗入其中,也可以防止短路。
在此,上述根据本公开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和三相线连接装置的实施例的特点简要总结如下[1]至[7]。
[1]一种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包括:
三相线部,其具有并排布置的三个母线结构体;
第一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一端侧;
第二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另一端侧;以及
管状外部构件,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中部,
其中,在所述管状外部构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情况下,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端子块的第一壳,并且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另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端子块的第二壳。
[2]根据[1]所述的所述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管状外部构件包括沿所述三相线部的纵向自由伸缩的外部主体,以及被构造为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的带状构件。
[3]根据[1]或[2]所述的所述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三个母线结构体的每一个在位于所述三相线部的所述一端侧和所述另一端侧的部分分别具有将要被连接到配对端子的第一刚性部和第二刚性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之间设置具有柔性并能吸收尺寸公差的柔性部。
[4]根据[3]所述的所述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由金属板形成,并且所述柔性部由被组合到一起以对应于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的厚度的扁平编织物形成。
[5]根据[3]所述的所述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三个母线结构体的每一个由其中堆叠了多个金属箔的叠层金属箔形成;
其中,在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的每一个中,所述叠层金属箔的金属箔相互焊接并接合;以及
其中,在所述柔性部中,所述叠层金属箔的金属箔未被焊接。
[6]根据[3]-[5]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三个母线结构体的每一个包括绝缘盖部,所述绝缘盖部覆盖所述柔性部并设置为横跨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
[7]一种三相线连接装置,包括:
三相线部,其具有并排布置的三个母线结构体;
第一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一端侧;
第二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另一端侧;以及
管状外部构件,其中,在所述管状外部构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中部的状态下,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端子块的第一壳,并且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另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端子块的第二壳。
不言而喻,在不改变本公开的实质内容的范围内,本公开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

Claims (7)

1.一种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包括:
三相线部,其具有并排布置的三个母线结构体;
第一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一端侧;
第二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另一端侧;以及
管状外部构件,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中部,
其中,在所述管状外部构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状态下,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端子块的第一壳,并且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另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端子块的第二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管状外部构件包括沿所述三相线部的纵向自由伸缩的外部主体,以及被构造为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的带状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三个母线结构体的每一个在位于所述三相线部的所述一端侧和所述另一端侧的部分分别具有将要被连接到配对端子的第一刚性部和第二刚性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之间设置具有柔性并能吸收尺寸公差的柔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由金属板形成,并且所述柔性部由被组合到一起以对应于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的厚度的扁平编织物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三个母线结构体的每一个由其中堆叠了多个金属箔的叠层金属箔形成;
其中,在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的每一个中,所述叠层金属箔的金属箔相互焊接并接合;以及
其中,在所述柔性部中,所述叠层金属箔的金属箔未被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
其中,所述三个母线结构体的每一个包括绝缘盖部,所述绝缘盖部覆盖所述柔性部并设置为横跨所述第一刚性部和所述第二刚性部。
7.一种三相线连接装置,包括:
三相线部,其具有并排布置的三个母线结构体;
第一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一端侧;
第二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三相线部的另一端侧;以及
管状外部构件,其中,在所述管状外部构件覆盖所述三相线部的中部的状态下,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端子块的第一壳,并且所述管状外部构件的另一端防水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端子块的第二壳。
CN202111071806.6A 2020-09-16 2021-09-14 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三相线连接装置 Active CN1142679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5437A JP7208202B2 (ja) 2020-09-16 2020-09-16 三相線部防水構造及び三相線接続装置
JP2020-155437 2020-09-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986A true CN114267986A (zh) 2022-04-01
CN114267986B CN114267986B (zh) 2023-06-27

Family

ID=7775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1806.6A Active CN114267986B (zh) 2020-09-16 2021-09-14 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三相线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85589A1 (zh)
EP (1) EP3971038B1 (zh)
JP (1) JP7208202B2 (zh)
CN (1) CN11426798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13928A (ja) * 2009-11-30 2011-06-0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接続構造
JP2012089771A (ja) * 2010-10-22 2012-05-10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カバー及びシールド構造
CN203480910U (zh) * 2013-10-15 2014-03-12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机三相线布线结构
JP2014143894A (ja) * 2012-12-25 2014-08-07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7168296A (ja) * 2016-03-16 2017-09-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アッシ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3561A (ja) * 1994-11-28 1996-06-1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導電体端部の処理構造
JP2008041330A (ja) * 2006-08-02 2008-02-21 Sumiden Asahi Industries Ltd 車両用フレキシブルバスバ
JP2008041331A (ja) * 2006-08-02 2008-02-21 Sumiden Asahi Industries Ltd 車両用フレキシブルバスバ
DE202009009607U1 (de) * 2009-07-16 2009-09-10 Taller Gmbh Stromschiene mit Kompensationsabschnitt
JP2012038673A (ja) * 2010-08-11 2012-02-23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727172B2 (ja) * 2010-08-24 2015-06-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740146B2 (ja) * 2010-12-10 2015-06-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768618B2 (ja) * 2011-09-21 2015-08-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端末防水構造
JP5737222B2 (ja) * 2012-05-22 2015-06-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カバー
JP6448019B2 (ja) * 2014-07-30 2019-01-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DE102017112947A1 (de) * 2017-06-13 2018-12-13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r Hochstromverbinder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elektrischen Hochstromverbinders
DE202017107503U1 (de) * 2017-12-08 2018-01-08 Leoni Kabel Gmbh Führungsvorrichtung sowie Tül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13928A (ja) * 2009-11-30 2011-06-0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接続構造
JP2012089771A (ja) * 2010-10-22 2012-05-10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カバー及びシールド構造
JP2014143894A (ja) * 2012-12-25 2014-08-07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03480910U (zh) * 2013-10-15 2014-03-12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机三相线布线结构
JP2017168296A (ja) * 2016-03-16 2017-09-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アッシ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85589A1 (en) 2022-03-17
JP2022049303A (ja) 2022-03-29
EP3971038B1 (en) 2023-01-18
JP7208202B2 (ja) 2023-01-18
CN114267986B (zh) 2023-06-27
EP3971038A1 (en) 2022-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4811B2 (en) Wire harness
US9469257B2 (en) Wire harness
CN108281225B (zh) 布线部件、布线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布线部件连接结构
US20180233893A1 (en) Structure of Inter-Conducting Path Connecting Portion and Wire Harness
US10277017B2 (en) Exterior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US9744924B2 (en) Wire harness
CN107710900B (zh) 屏蔽结构以及屏蔽用编织部件
US9358936B2 (en) Electrical conduction path structure and wiring harnes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7430908B (zh) 导电部件
WO2014034899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同士の合体構造
US9252575B2 (en) High-voltage conduction path and wiring harness
CN107533887B (zh) 导电部件
CN115298768A (zh) 线束
JP2016032388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000454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4267986A (zh) 三相线部的防水结构及三相线连接装置
JP6316261B2 (ja) 圧着端子、電線接続構造体、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0021556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5576591B (zh) 导电路径连接部件
JP7371550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3084918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