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1901A - 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61901A CN114261901A CN202111657776.7A CN202111657776A CN114261901A CN 114261901 A CN114261901 A CN 114261901A CN 202111657776 A CN202111657776 A CN 202111657776A CN 114261901 A CN114261901 A CN 1142619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g
- rigid
- welding
- rigid leg
- main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该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主梁下刚性腿的安装位置设置连接段,并且使所述连接段内侧高度低于外侧高度第一设定值,将刚性腿外侧与所述连接段外侧转动接;提升主梁,并调整刚性腿与主梁大致垂直后,将所述刚性腿与连接段临时固定;安装刚性腿大车、柔性腿和柔性腿大车;拉拽主梁,使刚性腿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与刚性腿焊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吨位的起重机在安装时,其刚性支腿的安装很难达到要求,导致重装而影响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又叫龙门吊,是桥架通过两侧支腿支撑在地面轨道上的桥架型起重机。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
门式起重机在结构上由门架、大车运行机构、起重小车和电气部分等组成。有的门式起重机只在一侧有支腿,另一侧支撑在厂房或栈桥上运行,称作半门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的门架上部桥架,含主梁和端梁、支腿、下横梁等部分构成。为了扩大起重机作业范围,主梁可以向一侧或两侧伸出支腿以外,形成悬臂。也可采用带臂架的起重小车,通过臂架的俯仰和旋转扩大起重机作业范围。
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吨位的起重机在安装时,其刚性支腿的安装很难达到要求,因而导致重装而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吨位的起重机在安装时,其刚性支腿的安装很难达到要求,导致重装而影响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梁下刚性腿的安装位置设置连接段,并且使所述连接段内侧高度低于外侧高度第一设定值,将刚性腿外侧与所述连接段外侧转动接;
提升主梁,并调整刚性腿与主梁大致垂直后,将所述刚性腿与连接段临时固定;
安装刚性腿大车、柔性腿和柔性腿大车;
拉拽主梁,使刚性腿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与刚性腿焊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安装刚性腿大车、柔性腿和柔性腿大车,包括:
提升主梁离地至高于理论高度第二设定值以上,推行刚性腿大车和安装有柔性腿的柔性腿大车至设计位置处;
将主梁降至理论标高,部分卸载对主梁的提升载荷,使刚性腿落至刚性腿大车上,并使主梁下方的铰座落至柔性腿的顶部,并将柔性腿和柔性腿大车之间以及刚性腿和刚性腿大车之间焊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在推行刚性腿大车和安装有柔性腿的柔性腿大车至设计位置处时,调整刚性腿大车和柔性腿大车至其轮缘与对应的轨道贴紧,并使柔性腿的横向中心线与主梁的中心线重合,纵向中心线与对应的轨道平行。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在使刚性腿落至刚性腿大车上,并使主梁下方的铰座落至柔性腿的顶部时,调整柔性腿至在轨道平面内大致垂直,柔性腿下横梁与对应的轨道大致平行、柔性腿的顶部与轨道的大致平行、铰座的中心线与柔性腿的顶部中心线大致重合;同时调整刚性腿大车和柔性腿大车在轨道平面内大致垂直,刚性腿下横梁与轨道的大致平行,刚性腿顶部的跨度线与轨道大致平行,连接段与刚性腿对筋大致对位。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拉拽主梁,使刚性腿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与刚性腿焊接,包括:
完全卸载柔性腿一侧主梁的提升载荷,将铰座与柔性腿的顶部焊接;
利用钢丝绳拉拽主梁,使刚性腿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与刚性腿焊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使刚性腿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与刚性腿焊接,包括:
使刚性腿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完全卸载刚性腿一侧主梁的提升载荷;
使用马板和定位焊将所述连接段与刚性腿固定后,松开钢丝绳,并复测刚性腿的垂直偏移量是否满足要求;
若不满足要求,则拆除马板后复拉钢丝绳,使刚性腿达到调整后的偏移量,再使用马板和定位焊将所述连接段与刚性腿固定,直至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将连接段与刚性腿焊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在将连接段与刚性腿焊接时,
先分层焊接平行于主梁的两条外侧焊缝;
再分层焊接垂直于主梁的两条外侧焊缝,并根据刚性腿偏移量收缩变化,确定每层焊接时先焊接刚性腿一侧的焊道还是柔性腿一侧焊道;
最后进行内侧焊缝焊接,并根据刚性腿实际偏移量与理论偏移量的大小,确定先焊接平行于主梁的两条内侧焊缝,还是焊接垂直于主梁的两条内侧焊缝。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根据刚性腿偏移量收缩变化,确定每层焊接时先焊接刚性腿一侧的焊道还是柔性腿一侧焊道,包括:
焊接刚性腿一侧的焊道,检测刚性腿的偏移收缩量变化;
若刚性腿的偏移收缩量变化大于设定收缩值,则先焊接柔性腿一侧的焊道,再刚性腿一侧焊道;
若刚性腿的偏移收缩量变化小于等于设定收缩值,则先焊接刚性腿一侧的焊道,再焊接柔性腿一侧焊道。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根据刚性腿实际偏移量与理论偏移量的大小,确定先焊接平行于主梁的两条内侧焊缝,还是焊接垂直于主梁的两条内侧焊缝,包括:
检测刚性腿的偏移量,
当刚性腿实际偏移量处于理论偏移量范围内,则先焊接平行于主梁的两条内侧焊缝;
当刚性腿实际偏移量大于理论偏移量范围的最大值时,先焊刚性腿一侧的内侧焊缝,再焊柔性腿一侧的内侧焊缝,最后焊接平行于主梁的两条内侧焊缝;
当刚性腿实际偏移量小于理论偏移量范围的最小值时,将所有焊缝重新焊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提升主梁,并调整刚性腿与主梁大致垂直后,将所述刚性腿与连接段临时固定,包括:
利用两架并列的提升塔架提升主梁至刚性腿离地第一设定高度后,停止提升;
在刚性腿下横梁底部放置木垫后,降下主梁使刚性腿下横梁落在木垫上;
调整刚性腿与主梁大致垂直后,利用马板和定位焊将所述刚性腿与连接段临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主梁下刚性腿的安装位置设置连接段,并且使连接段内侧高度低于外侧高度第一设定值,将刚性腿外侧与连接段外侧转动接;在提升主梁,并调整刚性腿与主梁大致垂直后,将刚性腿与连接段临时固定;然后在安装刚性腿大车、柔性腿和柔性腿大车;最后拉拽主梁,使刚性腿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与刚性腿焊接。最终确保门式起重机在安装后,能够达到理论状态下刚性腿的垂直偏移量满足要求,避免了刚性腿安装不合格需要重新焊接,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刚性腿与连接段焊接之前的理论偏移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段的理论放样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始提升主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钢丝绳拉拽主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刚性腿与连接段之间焊缝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焊缝各层焊接的示意图。
图中:1、主梁;2、刚性腿;21、刚性腿下横梁;3、连接段;41、刚性腿大车;42、柔性腿大车;5、柔性腿;51、柔性腿下横梁;6、钢丝绳;7、提升塔架;8、铰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参见图4和图5所示,S1:在主梁1下刚性腿2的安装位置设置连接段3,并且使连接段3内侧高度低于外侧高度第一设定值,将刚性腿2外侧与连接段3外侧转动接。本例中,刚性腿2外侧与连接段3外侧之间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为200t造船门式起重机,理论状态下要求刚性腿2的垂直偏移量80mm~120mm,连接段的理论高度720mm。刚性腿2装配完成后、焊接之前刚性腿2垂直偏移量控制在120+30mm,可达到最好的承力效果。
本例中为了保证刚性腿2装配完成后、焊接之前刚性腿2垂直偏移量控制在120+30mm,经过理论放样后连接段3内侧的高度为720mm,外侧的高度为740mm。即使连接段3内侧高度低于外侧高度第一设定值中的第一设定值为20mm。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S2:提升主梁1,并调整刚性腿2与主梁1大致垂直后,将刚性腿2与连接段3临时固定。
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
S21:利用两架并列的提升塔架7提升主梁1至刚性腿2离地第一设定高度后,停止提升。
在本例中,利用两架提升塔架7并列设置,分别在刚性腿2和柔性腿5一侧各设置一架提升塔架7,利用地面上设置的卷扬机提升主梁1。本例中,提升主梁1至刚性腿下横梁21离地500mm的高度后,停止提升。
S22:在刚性腿下横梁21底部放置木垫后,降下主梁1使刚性腿下横梁21落在木垫上。
本例中,在刚性腿下横梁21底部的地面上放置木垫,并且在降下主梁1时应缓慢下降。
S23:调整刚性腿2与主梁1大致垂直后,利用马板和定位焊将刚性腿2与连接段3临时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刚性腿2与主梁1大致垂直,即指粗调刚性腿2在轨道平面内的垂直度≤20mm。满足刚性腿2在轨道平面内的垂直度≤20mm即认为刚性腿2与主梁1大致垂直。
S3:安装刚性腿大车41、柔性腿5和柔性腿大车42。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提升主梁1离地至高于理论高度第二设定值以上,推行刚性腿大车41和安装有柔性腿5的柔性腿大车42至设计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提升主梁1离地至理论标高以上100mm,即第二设定值为100m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推行刚性腿大车41和安装有柔性腿5的柔性腿大车42至设计位置处时,调整刚性腿大车41和柔性腿大车42至其轮缘与对应的轨道贴紧,并使柔性腿5的横向中心线与主梁1的中心线重合,纵向中心线与对应的轨道平行。
本例中,调整刚性腿大车41和柔性腿大车42至其轮缘与对应的轨道贴紧,指的是调整刚性腿大车41和柔性腿大车42的车轮卡设到轨道上。
S32:将主梁1降至理论标高,部分卸载对主梁1的提升载荷,使刚性腿2落至刚性腿大车41上,并使主梁1下方的铰座8落至柔性腿5的顶部,并将柔性腿5和柔性腿大车42之间以及刚性腿2和刚性腿大车41之间焊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使刚性腿2落至刚性腿大车41上,并使主梁1下方的铰座8落至柔性腿5的顶部时,调整柔性腿5至在轨道平面内大致垂直,柔性腿下横梁51与对应的轨道大致平行、柔性腿5的顶部与轨道的大致平行、铰座8的中心线与柔性腿5的顶部中心线大致重合;同时调整刚性腿大车41和柔性腿大车42在轨道平面内大致垂直,刚性腿下横梁21与轨道的大致平行,刚性腿2顶部的跨度线与轨道大致平行,连接段3与刚性腿2对筋大致对位。
在本实施例中,轨道为刚性腿大车41和柔性腿大车42滑动的轨道,调整柔性腿5,保证柔性腿5在轨道平面内的垂直度≤20mm,即大致垂直,使柔性腿下横梁51与轨道的平行度≤2mm,即大致平行,柔性腿5的顶部为A字头,使其与轨道的平行度≤2mm,即大致平行,铰座8为安装在主梁1下方用来与柔性腿5的顶部为A字头连接柔性铰座,使柔性铰座的中心线与A字头顶部十字中心线重合度≤2mm,即大致重合;同时调整刚性腿2和柔性腿5在各自轨道平面内的垂直度≤20mm,即大致垂直,刚性腿下横梁21与轨道的平行度≤2mm,即大致平行,刚性腿2的顶部100m跨度线与轨道的平行度≤5mm即大致平行,连接段3与刚性腿2对筋错位≤2mm,即大致对位。
本例中,部分卸载对主梁1的提升载荷,指的是将刚性腿2和柔性腿5两侧对主梁1的提升载荷都卸载80%,即将卷扬机卸载80%。在焊接刚性腿下横梁21与刚性腿大车41、柔性腿下横梁51与柔性腿大车42时,同侧对称施焊。
如图7所示,S4:拉拽主梁1,使刚性腿2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4具体包括:
S41:完全卸载柔性腿5一侧主梁1的提升载荷,将铰座8与柔性腿5的顶部焊接。
在将柔性腿5和柔性腿大车42之间以及刚性腿2和刚性腿大车41之间焊接完成后,将柔性腿5一侧对主梁1的提升载荷完全卸载。然后进行复测,若不满足要求,则及时作出调整,直至满足要求,再焊接铰座8与柔性腿5的顶部A字头之间的焊缝。
S42:利用钢丝绳6拉拽主梁1,使刚性腿2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
步骤S42具体包括:
S421:使刚性腿2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完全卸载刚性腿2一侧主梁1的提升载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理论状态下要求刚性腿2的垂直偏移量80mm~120mm,使用调位钢丝绳6连接主梁1的刚性腿2一侧,调整主梁1位置使刚性腿2的顶部往外侧偏移150±5mm后,即第一设定偏移量为150mm。
S422:使用马板和定位焊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固定后,松开钢丝绳6,并复测刚性腿2的垂直偏移量是否满足要求。还复测刚性腿2的顶部100m跨度线与轨道的平行度。
若不满足要求,则拆除马板后复拉钢丝绳6,使刚性腿2达到调整后的偏移量,再使用马板和定位焊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固定,直至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
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之前,保证所有钢丝绳6已全部处于松弛状态,避免钢丝绳影响焊接完成后刚性腿2的垂直偏移量。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时,
A:先分层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外侧焊缝。
在本例中,在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外侧焊缝时,2个焊工柔性腿5一侧往刚性腿2一侧对称施焊,焊完每一层焊缝后检测刚性腿2的偏移量。
B:再分层焊接垂直于主梁1的两条外侧焊缝,并根据刚性腿2偏移量收缩变化,确定每层焊接时先焊接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还是柔性腿5一侧焊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刚性腿2偏移量收缩变化,确定每层焊接时先焊接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还是柔性腿5一侧焊道,包括:
焊接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检测刚性腿2的偏移收缩量变化;若刚性腿2的偏移收缩量变化大于设定收缩值,则先焊接柔性腿5一侧的焊道,再刚性腿2一侧焊道。若刚性腿2的偏移收缩量变化小于等于设定收缩值,则先焊接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再焊接柔性腿5一侧焊道。
本例中,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和柔性腿5一侧的焊道指的即为垂直于主梁1的两条外侧焊缝。
在初始焊接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时,焊接时2名焊工从中间外两侧施焊。焊接柔性腿5一侧的焊道时,同样的是2个焊工从中间向两侧对称焊接。本例中,设定收缩值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一般取3-8mm。
C:最后进行内侧焊缝焊接,并根据刚性腿2实际偏移量与理论偏移量的大小,确定先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还是焊接垂直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先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还是焊接垂直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包括:
检测刚性腿2的偏移量,当刚性腿2实际偏移量处于理论偏移量范围内,则先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当刚性腿2实际偏移量大于理论偏移量范围的最大值时,先焊刚性腿2一侧的内侧焊缝,再焊柔性腿5一侧的内侧焊缝,最后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当刚性腿2实际偏移量小于理论偏移量范围的最小值时,将所有焊缝重新焊接。
本例中的,理论偏移量范围为80~120mm,理论偏移量范围的最大值为120mm,理论偏移量范围的最小值为80mm。
下面给出一种在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时的具体实施例中,刚性腿2位于北侧,柔性腿5位于南侧,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外侧焊缝,即为东西侧的两条焊缝,垂直于主梁1的两条外侧焊缝,即为南北侧的焊缝。
在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时,先焊接东西侧两条焊缝(刚性腿位于北侧,柔性腿位于南侧),焊接时2个焊工从南往北对称施焊,焊完每一层焊缝后检测刚性腿偏移量。焊完东西侧焊缝后,开始焊接连接段北侧焊缝,焊接时2名焊工从中间外两侧施焊;北侧焊缝焊完打底层后,检测刚性腿偏移量;如果偏移量收缩较大,那么使用开始2个焊工从中间向两侧对称焊接南侧焊缝打底层,焊后检测刚性腿偏移量;如此类推,连接段北侧和南侧轮流焊接,每焊完一层焊道后,监控外倾值,根据偏移量变化的快慢来确定焊接北侧还是南侧焊道。外侧环焊缝焊接完成后,焊接内侧环焊缝之前,如果偏移量在80~120mm之间,那么就先焊接东西侧焊缝,再焊南北侧焊缝;如果偏移量>120mm,那么就先焊北侧焊缝,再焊南侧焊缝,最后焊东西侧焊缝;如果偏移量<80mm,那么所有焊缝重新焊接。
另外,刚性腿2现场总装后总高度及顶面的平面度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将刚性腿2的总装累计误差通过连接段来抵消,因此可结合刚性腿2的精度对连接段3进行切割高度来调整;
为了保证安装完成后,刚性腿2侧与柔性腿5侧的高低差≤25mm,需要将柔性腿5高度偏差通过连接段3来抵消,因此需要结合柔性腿5的精度对连接段3进行第三次切割高度调整。刚性腿2拖带铰链的铰孔间距可结合上述高度调整后确定。
综上所述,通过在主梁下刚性腿的安装位置设置连接段,并且使连接段内侧高度低于外侧高度第一设定值,将刚性腿外侧与连接段外侧转动接;在提升主梁,并调整刚性腿与主梁大致垂直后,将刚性腿与连接段临时固定;然后在安装刚性腿大车、柔性腿和柔性腿大车;最后拉拽主梁,使刚性腿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与刚性腿焊接。最终确保门式起重机在安装后,能够达到理论状态下刚性腿的垂直偏移量满足要求,避免了刚性腿安装不合格需要重新焊接,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梁(1)下刚性腿(2)的安装位置设置连接段(3),并且使所述连接段(3)内侧高度低于外侧高度第一设定值,将刚性腿(2)外侧与所述连接段(3)外侧转动接;
提升主梁(1),并调整刚性腿(2)与主梁(1)大致垂直后,将所述刚性腿(2)与连接段(3)临时固定;
安装刚性腿大车(41)、柔性腿(5)和柔性腿大车(42);
拉拽主梁(1),使刚性腿(2)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刚性腿大车(41)、柔性腿(5)和柔性腿大车(42),包括:
提升主梁(1)离地至高于理论高度第二设定值以上,推行刚性腿大车(41)和安装有柔性腿(5)的柔性腿大车(42)至设计位置处;
将主梁(1)降至理论标高,部分卸载对主梁(1)的提升载荷,使刚性腿(2)落至刚性腿大车(41)上,并使主梁(1)下方的铰座(8)落至柔性腿(5)的顶部,并将柔性腿(5)和柔性腿大车(42)之间以及刚性腿(2)和刚性腿大车(41)之间焊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推行刚性腿大车(41)和安装有柔性腿(5)的柔性腿大车(42)至设计位置处时,调整刚性腿大车(41)和柔性腿大车(42)至其轮缘与对应的轨道贴紧,并使柔性腿(5)的横向中心线与主梁(1)的中心线重合,纵向中心线与对应的轨道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刚性腿(2)落至刚性腿大车(41)上,并使主梁(1)下方的铰座(8)落至柔性腿(5)的顶部时,调整柔性腿(5)至在轨道平面内大致垂直,柔性腿下横梁(51)与对应的轨道大致平行、柔性腿(5)的顶部与轨道的大致平行、铰座(8)的中心线与柔性腿(5)的顶部中心线大致重合;同时调整刚性腿大车(41)和柔性腿大车(42)在轨道平面内大致垂直,刚性腿下横梁(21)与轨道的大致平行,刚性腿(2)顶部的跨度线与轨道大致平行,连接段(3)与刚性腿(2)对筋大致对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拽主梁(1),使刚性腿(2)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包括:
完全卸载柔性腿(5)一侧主梁(1)的提升载荷,将铰座(8)与柔性腿(5)的顶部焊接;
利用钢丝绳(6)拉拽主梁(1),使刚性腿(2)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刚性腿(2)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包括:
使刚性腿(2)达到第一设定偏移量后,完全卸载刚性腿(2)一侧主梁(1)的提升载荷;
使用马板和定位焊将所述连接段(3)与刚性腿(2)固定后,松开钢丝绳(6),并复测刚性腿(2)的垂直偏移量是否满足要求;
若不满足要求,则拆除马板后复拉钢丝绳(6),使刚性腿(2)达到调整后的偏移量,再使用马板和定位焊将所述连接段(3)与刚性腿(2)固定,直至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连接段(3)与刚性腿(2)焊接时,
先分层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外侧焊缝;
再分层焊接垂直于主梁(1)的两条外侧焊缝,并根据刚性腿(2)偏移量收缩变化,确定每层焊接时先焊接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还是柔性腿(5)一侧焊道;
最后进行内侧焊缝焊接,并根据刚性腿(2)实际偏移量与理论偏移量的大小,确定先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还是焊接垂直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刚性腿(2)偏移量收缩变化,确定每层焊接时先焊接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还是柔性腿(5)一侧焊道,包括:
焊接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检测刚性腿(2)的偏移收缩量变化;
若刚性腿(2)的偏移收缩量变化大于设定收缩值,则先焊接柔性腿(5)一侧的焊道,再刚性腿(2)一侧焊道;
若刚性腿(2)的偏移收缩量变化小于等于设定收缩值,则先焊接刚性腿(2)一侧的焊道,再焊接柔性腿(5)一侧焊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刚性腿(2)实际偏移量与理论偏移量的大小,确定先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还是焊接垂直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包括:
检测刚性腿(2)的偏移量,
当刚性腿(2)实际偏移量处于理论偏移量范围内,则先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
当刚性腿(2)实际偏移量大于理论偏移量范围的最大值时,先焊刚性腿(2)一侧的内侧焊缝,再焊柔性腿(5)一侧的内侧焊缝,最后焊接平行于主梁(1)的两条内侧焊缝;
当刚性腿(2)实际偏移量小于理论偏移量范围的最小值时,将所有焊缝重新焊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主梁(1),并调整刚性腿(2)与主梁(1)大致垂直后,将所述刚性腿(2)与连接段(3)临时固定,包括:
利用两架并列的提升塔架(7)提升主梁(1)至刚性腿(2)离地第一设定高度后,停止提升;
在刚性腿下横梁(21)底部放置木垫后,降下主梁(1)使刚性腿下横梁(21)落在木垫上;
调整刚性腿(2)与主梁(1)大致垂直后,利用马板和定位焊将所述刚性腿(2)与连接段(3)临时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7776.7A CN114261901A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7776.7A CN114261901A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1901A true CN114261901A (zh) | 2022-04-01 |
Family
ID=80832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57776.7A Pending CN114261901A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6190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90321A (zh) * | 2022-05-24 | 2022-08-12 | 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 一种便于安装的起重机械及其安装方法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11657776.7A patent/CN11426190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90321A (zh) * | 2022-05-24 | 2022-08-12 | 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 一种便于安装的起重机械及其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81414B2 (ja) | 4トラック式クローラークレーン | |
CN109680568B (zh) | 轨道梁线形调节设备及方法 | |
JP2010037727A (ja) | 床版用プレキャストpc板架設装置及びその架設方法 | |
JP5507383B2 (ja) | 重量物架設機および重量物の架設方法 | |
CN114261901A (zh) | 一种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法 | |
CN109573851B (zh) | 弧形屋面节间钢桁架吊、装一体化装置及对接吊装方法 | |
CN112319726B (zh) | 一种火车运输船用加长轨道安装方法及工装车 | |
CN116040493A (zh) | 一种半圆形大梁轨道吊总装方法 | |
JP2012136339A (ja) | 構造物の架設方法及び撤去方法 | |
CN110258294A (zh) | 钢桁架拱桥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JP5037456B2 (ja) | 鉄道桁移動設置装置、鉄道桁移動設置方法および鉄道桁撤去方法 | |
CN112059525B (zh) | 一种单管桩出胎装置及单管桩出胎方法 | |
CN208380117U (zh) | 悬挑钢梁的全自动矫正装置 | |
SK281400B6 (sk) | Stroj na stavbu koľaje | |
JP4330141B2 (ja) |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床板の敷設装置 | |
JP2021021252A (ja) | 高架橋の受け替え工法 | |
JP2013002143A (ja) | 据付装置及び据付方法 | |
CN112609032B (zh) | 出铁场吊车梁更换方法 | |
CN210480761U (zh) | 一种集装箱起重机顶升用井字形挑梁 | |
CN209758862U (zh) | 一种自平衡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单梁或双梁桥式起重机 | |
CN209741592U (zh) | 焦炉炉顶消烟除尘车轨道装置 | |
CN219469482U (zh) | 一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河侧主梁改造辅助横移装置 | |
JP3124498B2 (ja) | 橋梁部材の移動搬入装置 | |
KR20090050548A (ko) | 크레인 더블 거더의 제작방법 | |
CN108643595A (zh) | 悬挑钢梁的全自动矫正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