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9024B -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9024B
CN114259024B CN202111644273.6A CN202111644273A CN114259024B CN 114259024 B CN114259024 B CN 114259024B CN 202111644273 A CN202111644273 A CN 202111644273A CN 114259024 B CN114259024 B CN 114259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d solution
isomaltooligosaccharide
octenyl succinate
compound additive
starch octen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42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9024A (zh
Inventor
张阳
张桂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Jiey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Jiey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Jiey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Jiey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42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9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9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9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壁材包覆芯材获得,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包括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一定量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加入热水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2)将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搅拌乳化得混合液B;(3)将混合液B进行高压均质,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溶解于热水中得到混合液,然后加入芯材,搅拌进行乳化包埋,再经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复配添加剂,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芯材的包埋率,缓释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增强或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满足食品的加工需求,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以改进其感官特性,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通常会在食品中加入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对于肉类食品来说,常用的添加剂包括着色剂、防腐剂、发色剂、发色助剂、抗氧化剂、保水剂、增香剂、调味剂、品质改良剂等等。但是,很多添加剂由于自身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在肉类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发生挥发、氧化等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为了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同时避免添加剂挥发、氧化,本申请试图使用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将芯材与壁材按一定比例混合乳化,使芯材包埋于壁材中,再干燥形成微胶囊。通过微胶囊技术制备的添加剂不仅可以提高芯材的稳定性,避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挥发、变质而失去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延缓芯材的释放,使芯材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均匀、稳定地发挥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 106343004 A公开了一种肉用缓释型天然防腐保鲜微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囊以香辛料精油作为芯材,并以改性的β–环糊精作为壁材,其中香辛料精油和改性的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8。该专利申请中通过利用微囊的缓慢释放特性使得经由的抑菌能力得到延长,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化生产。
但是,上述专利申请中存在包埋率低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溶解于热水中得到混合液,然后加入芯材,搅拌进行乳化包埋,再经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复配添加剂,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芯材的包埋率,提高包覆效果,缓释性能好。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壁材包覆芯材获得,所述壁材包括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
所述制备方法为:
(1)将一定量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加入热水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搅拌乳化得混合液B;
(3)将混合液B进行高压均质,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
作为优选,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比为1:0.2-0.4。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作为微胶囊壁材时,无需额外添加乳化剂,对芯材具有较好的包覆效果,但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制备的囊壁致密性不足,从而容易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子通过囊壁上的孔道进入胶囊内部而影响囊壁对内部芯材的保护,也不利于芯材有效成分的缓释。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用低聚异麦芽糖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复配获得的壁材有助于提高包埋效果,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成膜效果,这可能是由于低聚异麦芽糖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酸性,而且分子量相对较小,可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孔隙起到良好的填补作用,提高囊壁的整体致密性,从而提高包埋效果和缓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壁材还包括富马酸一钠。
富马酸一钠为小分子物质,可进一步对囊壁起到有效的填补作用,减少微小孔道的产生,提高囊壁的致密性,而且由于富马酸一钠同时含有双键结构和羧基结构,其中的双键可以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中的辛烯基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提高囊壁的致密性,羧基可以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中存在的羟基发生酯化,有利于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提高整体的包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和富马酸一钠的质量比为1:0.2-0.4:0.01-0.05。
作为优选,所述制备方法为:
(1)将一定量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和富马酸一钠加入热水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搅拌乳化得混合液B;
(3)将混合液B进行高压均质,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
作为优选,所述壁材还包括三聚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不仅可以包覆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外侧,而且可以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生成淀粉磷酸酯,有利于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存储稳定性,从而获得囊壁结构均匀稳定的微胶囊,可为内部芯材提供有效的保护,避免芯材受氧气、水分等影响而失去作用,起到良好的缓释作用,延长作用期限。而且抗冻融效果好,所制备的添加剂可应用于冷冻食品中。
作为优选,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和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2-0.4:0.1-0.2。
作为优选,所述制备方法为:
(1)将一定量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加入热水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搅拌乳化得混合液B;
(3)将一定量的三聚磷酸钠溶于水中,得到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将混合液B加入三聚磷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进行高压均质,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
作为优选,所述芯材包括防腐剂、发色剂、发色助剂、抗氧化剂、保水剂、增香剂、调味剂、品质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4:1。
本申请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溶解于热水中得到混合液,然后加入芯材,搅拌进行乳化包埋,再经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芯材的包埋率,提高包覆效果,缓释性能好。
(2)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作为微胶囊壁材时,无需额外添加乳化剂,对芯材具有较好的包覆效果,但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制备的囊壁致密性不足,从而容易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子通过囊壁上的孔道进入胶囊内部而影响囊壁对内部芯材的保护,也不利于芯材有效成分的缓释。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用低聚异麦芽糖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复配获得的壁材有助于提高包埋效果,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成膜效果,这可能是由于低聚异麦芽糖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酸性,而且分子量相对较小,可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孔隙起到良好的填补作用,提高囊壁的整体致密性,从而提高包埋效果和缓释效果。
(3)富马酸一钠为小分子物质,可进一步对囊壁起到有效的填补作用,减少微小孔道的产生,提高囊壁的致密性,而且由于富马酸一钠同时含有双键结构和羧基结构,其中的双键可以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中的辛烯基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提高囊壁的致密性,羧基可以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中存在的羟基发生酯化,有利于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提高整体的包覆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可以选择的芯材有很多种。
比如肉类食品防腐抗氧化剂,具体配方如下:
双乙酸钠20-60份
乳酸链球菌素0.1-5份
80%纯度月桂酸单甘油酯5-60份
ε-聚赖氨酸盐酸盐0.1-5份
纳他霉素0.1-5份
山梨酸钾1-30份
食用盐0.1-1份
壳寡糖0.1- 30份
乳酸钠20-80份。
以上配方可以起到有效的防腐作用,抑制腐败菌,延长货架期。
比如辅助防腐剂,选其一种或几种,具体配方如下:
葡萄糖酸-δ-内酯0-45份
柠檬酸钠0-70份
氨基乙酸0-80份;
可选的,该配方为:
葡萄糖酸-δ-内酯10-45份
柠檬酸钠10-70份
氨基乙酸1-80份。
比如辅助稳定功能试剂,选其一种或几种,具体配方如下:
三赞胶0-25份
海藻酸钠0-20份
蔗糖脂肪酸酯0-20份
微晶纤维素0-30份;
可选的,该配方为:
三赞胶10-25份
海藻酸钠2-20份
蔗糖脂肪酸酯2-20份
微晶纤维素2-30份。
比如护色剂1号配方,选其一种或几种,具体配方如下:
D-异抗坏血酸钠0-30份
植酸钠0-15份
甘草抗氧化物0-10份
竹叶抗氧化物0-10份
迷迭香提取物0-10份
茶多酚0-20份;
可选的,该配方为:
D-异抗坏血酸钠1-30份
植酸钠1-15份
甘草抗氧化物1-10份
竹叶抗氧化物1-10份
迷迭香提取物1-10份
茶多酚1-20份。
以上配方可以帮助保持肉类食品的本色,保持美好品相,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比如辅助护色,酸度调节剂,选其一种或几种,具体配方如下:
柠檬酸钠0-30份
葡萄糖酸-δ-内酯0-35份;
可选的,该配方为:
柠檬酸钠10-30份
葡萄糖酸-δ-内酯10-35份。
比如护色剂2号配方,具体配方如下:
葡糖氧化酶5-40份
葡萄糖5-30份
食用盐0-25份
雨生红球藻粉0-5份
植物蛋白粉0-20份。
比如保水剂1号配方,具体配方如下:
辅助保水的氯化钾5-20份
三聚磷酸钠0-40份
磷酸氢二钠0-40份
磷酸二氢钠0-40份
焦磷酸钠0-40份
六偏磷酸钠0-40份。
比如保水剂2号配方,具体配方如下:
碳酸钠1-10份
碳酸氢钠1-40份
柠檬酸钠1-20份。
比如肉类食品品质改良剂,具体配方如下:
谷氨酰胺转氨酶1-10份
三赞胶1-10
卡拉胶1-10份
海藻糖1-20份。
比如增香防腐剂,具体配方如下:
食品香料肉桂酸钾50-90份
大蒜素10-50份。
下面选择以下芯材配方进行本申请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复配添加剂的制作:
双乙酸钠30份
乳酸链球菌素2.5份
ε-聚赖氨酸盐酸盐2.5份
山梨酸钾10份。
实施例1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2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4:1;
(3)将混合液B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7.8%。
实施例2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4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1;
(3)将混合液B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7.3%。
实施例3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3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5:1;
(3)将混合液B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7.6%。
实施例4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3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和1份富马酸一钠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5:1;
(3)将混合液B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8.0%。
实施例5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3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和5份富马酸一钠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5:1;
(3)将混合液B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8.1%。
实施例6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3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和3份富马酸一钠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5:1;
(3)将混合液B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8.0%。
实施例7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3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5:1(壁材包括步骤(3)中的三聚磷酸钠);
(3)将10份三聚磷酸钠溶于水中,得到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将混合液B加入三聚磷酸钠水溶液中,升温至30℃,并12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30 min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8.6%。
实施例8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3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5:1(壁材包括步骤(3)中的三聚磷酸钠);
(3)将20份三聚磷酸钠溶于水中,得到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将混合液B加入三聚磷酸钠水溶液中,升温至30℃,并12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30 min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8.9%。
实施例9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3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5:1(壁材包括步骤(3)中的三聚磷酸钠);
(3)将15份三聚磷酸钠溶于水中,得到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将混合液B加入三聚磷酸钠水溶液中,升温至30℃,并12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30 min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8.7%。
实施例10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30份的低聚异麦芽糖和3份富马酸一钠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5:1(壁材包括步骤(3)中的三聚磷酸钠);
(3)将15份三聚磷酸钠溶于水中,得到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将混合液B加入三聚磷酸钠水溶液中,升温至30℃,并12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30 min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9.2%。
对比例1
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00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加入50-60℃的热水中,在15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上述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在2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0 min乳化得混合液B,其中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5:1;
(3)将混合液B送入高压均质机,在40 MPa条件下均质两次,形成均一细腻的乳液,然后喷雾干燥得到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喷雾干燥过程中的雾化压力为1.5 MPa,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经计算,包埋率为96.0%。
本申请实施例1-10在1:3-4的芯壁比的情况下,包埋率达到97.3-99.2%,而对比例1的包埋率仅为96.0%,说明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包埋率。
将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添加剂按鲜猪肉和肠衣的总重量的0.2%添加,与鲜猪肉共同进行滚揉处理,将处理后的鲜猪肉灌入肠衣,经煮熟而成肉灌肠,切成1cm厚片置于冷藏柜中,在4℃下保存,每隔4天根据《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检测样品的菌落总数情况,记录于表1中。
表1
4天(lgcfu/g) 8天(lgcfu/g) 12天(lgcfu/g) 16天(lgcfu/g)
实施例1 1.43 2.26 3.41 4.26
实施例2 1.50 2.57 3.62 4.38
实施例3 1.42 2.34 3.55 4.40
实施例4 1.47 2.31 2.59 3.27
实施例5 1.49 2.28 2.63 3.34
实施例6 1.44 2.30 2.68 3.22
实施例7 1.40 2.51 3.02 3.81
实施例8 1.51 2.39 2.97 3.95
实施例9 1.46 2.35 2.95 3.79
实施例10 1.52 1.96 2.21 2.79
对比例1 1.41 2.23 4.26 5.32
空白组(无添加剂) 3.15 4.63 5.28 6.17
从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1-10的微胶囊化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应用于肉灌肠后,4天的菌落总数在1.52 lgcfu/g以下,8天的菌落总数在2.57 lgcfu/g以下,12天的菌落总数在3.62 lgcfu/g以下,16天的菌落总数在4.40 lgcfu/g以下,相比空白组而言,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实施例1-3中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4天和8天时的菌落总数仍然较低,但第12天开始增加较为明显,但仍然低于仅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作为壁材的对比例1,说明低聚异麦芽糖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囊壁的致密性,使芯材能够更加持久、稳定地发挥防腐作用。
实施例4-6中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和富马酸一钠作为壁材,所制备的微胶囊化复配添加剂应用于肉灌肠中之后,12天和16天的菌落总数均明显低于实施例1-3。这可能是由于小分子富马酸一钠的添加可起到有效的缝隙填补作用,减少微小孔道的形成,从而提高囊壁的致密性,而且富马酸一钠中的双键可以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中的辛烯基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提高囊壁的致密性,羧基也可以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中存在的羟基发生酯化,有利于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提高整体的包覆效果。
实施例7-9中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和三聚磷酸钠作为壁材,所制备的微胶囊化复配添加剂应用于肉灌肠中之后,12天和16天的菌落总数均明显低于实施例1-3。这可能是由于三聚磷酸钠不仅可以包覆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外侧,进一步增加包覆效果,而且可以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生成淀粉磷酸酯,有利于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存储稳定性,从而获得囊壁结构均匀稳定的微胶囊,可为内部芯材提供有效的保护,避免芯材受氧气、水分等影响而失去作用,起到良好的缓释作用,延长作用期限。
对比实施例4-6和实施例7-9可知,实施例4-6在12天和16天的菌落总数整体上低于实施例7-9,这可能是由于小分子的富马酸一钠更有利于对微小孔道的填补,避免氧气和水分对胶囊内部防腐剂造成不利影响,使缓释出来的防腐剂能够更好地发挥防腐作用。
实施例10中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富马酸一钠和三聚磷酸钠作为壁材,所制备的复配添加剂应用于肉灌肠中之后,8天、12天和16天的菌落总数均明显低于实施例1-3。说明同时添加这四种物质有利于获得更加稳定的胶囊,对内部的芯材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作用时效,缓释效果更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壁材包覆芯材获得,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富马酸一钠和三聚磷酸钠;
所述制备方法为:
(1)将一定量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和富马酸一钠加入热水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搅拌乳化得混合液B;
(3)将一定量的三聚磷酸钠溶于水中,得到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将混合液B加入三聚磷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进行高压均质,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比为1:0.2-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和富马酸一钠的质量比为1:0.2-0.4:0.01-0.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低聚异麦芽糖和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2-0.4:0.1-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包括着色剂、防腐剂、发色剂、发色助剂、抗氧化剂、保水剂、增香剂、调味剂、品质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4:1。
CN202111644273.6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59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273.6A CN114259024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273.6A CN114259024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024A CN114259024A (zh) 2022-04-01
CN114259024B true CN114259024B (zh) 2023-12-12

Family

ID=8083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4273.6A Active CN114259024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902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5424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胡萝卜素微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67615A (zh) * 2019-07-04 2021-01-05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型脂溶性营养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15852A (zh) * 2021-07-28 2021-11-09 安徽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包埋率的微胶囊粉剂及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5424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胡萝卜素微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67615A (zh) * 2019-07-04 2021-01-05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型脂溶性营养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15852A (zh) * 2021-07-28 2021-11-09 安徽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包埋率的微胶囊粉剂及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024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11165B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coating foodstuffs
CN108835221B (zh) 一种天然海藻酸钙壳聚糖三层微乳复合涂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57653A (zh) 一种方便型速食鲜湿面条及制作方法
CN107094858A (zh) 一种腌腊肉天然涂膜液保鲜方法
CN113615852A (zh) 一种高包埋率的微胶囊粉剂及制备工艺
CN112042851B (zh) 一种包子馅料延长保质期与增加粘合度的方法
US20100040746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fully cooked, oven roasted shelf stable meat product
CN112655896A (zh) 一种肉制品用卡拉胶魔芋胶特殊复合胶及其制备工艺
CN113575916B (zh) 一种岩烧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S608771B2 (ja) 保存食品の製造法
US7687092B2 (en) Encapsulated crystalline lactic acid
CN104982950A (zh) 一种滋阴润燥奶香鸡肉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7655A (zh) 一种薯香夹心补益鸡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0060B (zh) 食品保鲜剂及保鲜香肠
CN114259024B (zh)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6974215A (zh) 一种预调理贝肉的加工方法
CN102132717B (zh) 一种肉制品用天然防腐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7751367A (zh) 水果保鲜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JP6718671B2 (ja) 食品用日持ち向上剤および食品の日持ち向上方法
US3836683A (en) Method of preparing shelf-stable pates
CN113662863A (zh) 一种用于制备木浆保湿乳霜纸的保湿乳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5144862B2 (ja) コンニャク添加食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979823B1 (en) Composition for maintaining 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cessed meat
KR100500894B1 (ko)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를 이용한 밀가루 발효물의특성을 이용한 면의 품질개량제.
CN110710591A (zh) 一种不粘连阿胶枣的制备方法及不粘连阿胶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