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3809B -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3809B
CN114213809B CN202210073718.8A CN202210073718A CN114213809B CN 114213809 B CN114213809 B CN 114213809B CN 202210073718 A CN202210073718 A CN 202210073718A CN 114213809 B CN114213809 B CN 114213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phase
stirring
temperature
dimethylformamide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37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3809A (zh
Inventor
刘智溢
王昌晶
刘善福
王渊
董国荣
左正康
刘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s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s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s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s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37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3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3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3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3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3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1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rare earth metal
    • C08K2003/2213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rare earth metal of cer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65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iron
    • C08K2003/2272Ferric oxide (Fe2O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1)硝酸亚铁、硝酸铈溶液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对苯二甲酸、柠檬酸,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加热,滴加草酸,获得固相A;2)固相A加入油酸醇溶液,加正硅酸四乙酯,恒温,固液分离,固相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恒温,固液分离,洗涤,烘干,获得固相B;3)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液,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加入聚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恒温,过滤,洗涤,烘干,烘干后加混合液,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和抗坏血酸,洗涤,烘干,获得固相C;4)环氧树脂加入固相C及其他辅料,固化成型,获得耐磨绝缘材料。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绝缘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绞线是局域网布线中最常用到的一种传输介质,尤其在星型网络拓扑中是必不可少的布线材料。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一般由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每根铜导线的绝缘层上分别涂有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
现有技术中双绞线采用的绝缘材料通常是聚氯乙烯材料,它的耐温等级低,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且耐磨性能不足,电缆或网线置于地面或办公桌底部,很容易被踩踏,如果耐磨性能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绝缘层容易破损,进而发生漏电或断路损坏,影响电线或电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液5~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条件下继续搅拌20~3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滴加完成后搅拌溶液10min以上,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8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然后静置1~2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配置油酸的乙醇溶液,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液,搅拌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滴加氨水将溶液的pH调整至10,然后水浴恒温至60±5℃,保温8~1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水浴恒温至70±5℃,保温8~1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2~3次,烘干,获得固相B;
3)先将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形成混合液,再将所述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搅拌20~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聚醚胺(D2000)和二甲氨基吡啶,密封容器,水浴恒温至90±5℃,保温20~22h,保温结束后过滤,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烘干,烘干后的固相和所述混合液混合,然后水浴恒温至75±5℃,到温后搅拌混合物20~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20~30min,然后依次向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50~60min,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烘干,获得固相C;
4)将环氧树脂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搅拌环氧树脂10~15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所述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搅拌10min以上;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搅拌10~15min,搅拌完成后倒入线缆加工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3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4h,空冷至常温,获得所述耐磨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0~15g/L,硝酸铈的浓度为18~20g/L,其余为水;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00~130mL;所述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1~3g:4~8g:10mL。
进一步地,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4~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1~2mL:5~10mL:10mL;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20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3~5mL:10mL。
进一步地,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分数为3~5mL/L,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的固液比固/液=2~3g/100mL;所述正硅酸四乙酯的加入量与固相A的比正硅酸四乙酯:固相A=15~20mL:2~3g;所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2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固液比固/液=6~9g/100m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混合液中,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量比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100mL:0.5~0.8mL:0.7~1g:0.3~0.6mL;所述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量比固相B:N,N-二甲基甲酰胺=1~2g:500mL,所述聚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的加入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1~2g:80~100g:5~7g;所述烘干后的固相和所述混合液混合质量比固相/混合液=1~2:50;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和抗坏血酸的加入质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抗坏血酸=1~2g:5~6mL:10~14mL:0.3~0.6g;其中所述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环氧树脂、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C 3~5份,癸二酸二辛酯16~20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0~15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2~4份,纳米碳酸钙1~3份,固化剂2~4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耐磨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抗拉强度较高,磨损率较低,将其用于制造的双绞线网线不容易开裂短路,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0g/L,硝酸铈的浓度为18g/L,其余为水;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00mL;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1g:4g:10mL;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超声波功率为250W,超声波频率为50kHz)条件下继续50r/min搅拌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其中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1mL:5mL:10mL;滴加完成后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3mL:10mL;然后静置1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A;
2)配置油酸的乙醇溶液,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分数为3mL/L,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的固液比固/液=2g/100mL;50r/min搅拌溶液,搅拌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滴加氨水将溶液的pH调整至10,其中正硅酸四乙酯的加入量与固相A的比正硅酸四乙酯:固相A=15mL:2g;所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25%;然后水浴恒温至6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所述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固液比固/液=6g/100mL;水浴恒温至7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B;
3)先将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量比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100mL:0.5mL:0.7g:0.3mL;再将所述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量比固相B:N,N-二甲基甲酰胺=1g:500mL,50r/min搅拌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聚醚胺(D2000)和二甲氨基吡啶,聚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的加入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1g:80g:5g;密封容器,水浴恒温至90±5℃,保温20h,保温结束后过滤,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烘干后的固相和所述混合液按质量比固相/混合液=1:50的比例混合,然后水浴恒温至75±5℃,到温后50r/min搅拌混合物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20min,然后依次向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50min,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和抗坏血酸的加入质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抗坏血酸=1g:5mL:10mL:0.3g;其中所述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搅拌完成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C;
4)将环氧树脂E-44(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有试验均以该类环氧树脂作为试验对象,方便性能比对)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50r/min搅拌环氧树脂10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所述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50r/min搅拌10min;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50r/min搅拌15min;其中环氧树脂、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C 3份,癸二酸二辛酯16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0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2份,纳米碳酸钙1份,固化剂2份;搅拌完成后倒入测试样品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h,空冷至常温,获得所述耐磨绝缘材料。
实施例2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2g/L,硝酸铈的浓度为19g/L,其余为水;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10mL;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2g:6g:10mL;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超声波功率为250W,超声波频率为50kHz)条件下继续50r/min搅拌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其中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1mL:7mL:10mL;滴加完成后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4mL:10mL;然后静置1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A;
2)配置油酸的乙醇溶液,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分数为4mL/L,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的固液比固/液=2g/100mL;50r/min搅拌溶液,搅拌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滴加氨水将溶液的pH调整至10,其中正硅酸四乙酯的加入量与固相A的比正硅酸四乙酯:固相A=17mL:2g;所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25%;然后水浴恒温至6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所述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固液比固/液=7g/100mL;水浴恒温至7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B;
3)先将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量比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100mL:0.6mL:0.8g:0.4mL;再将所述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量比固相B:N,N-二甲基甲酰胺=1g:500mL,50r/min搅拌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聚醚胺(D2000)和二甲氨基吡啶,聚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的加入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1g:90g:6g;密封容器,水浴恒温至90±5℃,保温20h,保温结束后过滤,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烘干后的固相和所述混合液按质量比固相/混合液=1:50的比例混合,然后水浴恒温至75±5℃,到温后50r/min搅拌混合物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20min,然后依次向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50min,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和抗坏血酸的加入质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抗坏血酸=1g:5mL:12mL:0.4g;其中所述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搅拌完成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C;
4)将环氧树脂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50r/min搅拌环氧树脂10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所述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50r/min搅拌10min;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50r/min搅拌15min;其中环氧树脂、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C4份,癸二酸二辛酯18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2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份,纳米碳酸钙2份,固化剂3份;搅拌完成后倒入测试样品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h,空冷至常温,获得所述耐磨绝缘材料。
实施例3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4g/L,硝酸铈的浓度为19g/L,其余为水;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20mL;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2g:6g:10mL;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超声波功率为250W,超声波频率为50kHz)条件下继续50r/min搅拌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其中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2mL:8mL:10mL;滴加完成后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4mL:10mL;然后静置1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A;
2)配置油酸的乙醇溶液,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分数为4mL/L,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的固液比固/液=3g/100mL;50r/min搅拌溶液,搅拌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滴加氨水将溶液的pH调整至10,其中正硅酸四乙酯的加入量与固相A的比正硅酸四乙酯:固相A=18mL:3g;所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25%;然后水浴恒温至6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所述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固液比固/液=8g/100mL;水浴恒温至7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B;
3)先将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量比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100mL:0.7mL:0.9g:0.5mL;再将所述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量比固相B:N,N-二甲基甲酰胺=2g:500mL,50r/min搅拌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聚醚胺(D2000)和二甲氨基吡啶,聚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的加入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2g:90g:6g;密封容器,水浴恒温至90±5℃,保温20h,保温结束后过滤,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烘干后的固相和所述混合液按质量比固相/混合液=2:50的比例混合,然后水浴恒温至75±5℃,到温后50r/min搅拌混合物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20min,然后依次向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50min,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和抗坏血酸的加入质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抗坏血酸=2g:6mL:13mL:0.5g;其中所述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搅拌完成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C;
4)将环氧树脂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50r/min搅拌环氧树脂10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所述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50r/min搅拌10min;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50r/min搅拌15min;其中环氧树脂、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C4份,癸二酸二辛酯18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4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份,纳米碳酸钙2份,固化剂3份;搅拌完成后倒入测试样品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h,空冷至常温,获得所述耐磨绝缘材料。
实施例4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5g/L,硝酸铈的浓度为20g/L,其余为水;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30mL;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3g:8g:10mL;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超声波功率为250W,超声波频率为50kHz)条件下继续50r/min搅拌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其中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2mL:10mL:10mL;滴加完成后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5mL:10mL;然后静置1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A;
2)配置油酸的乙醇溶液,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分数为5mL/L,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的固液比固/液=3g/100mL;50r/min搅拌溶液,搅拌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滴加氨水将溶液的pH调整至10,其中正硅酸四乙酯的加入量与固相A的比正硅酸四乙酯:固相A=20mL:3g;所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25%;然后水浴恒温至6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所述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固液比固/液=9g/100mL;水浴恒温至7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B;
3)先将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量比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100mL:0.8mL:1g:0.6mL;再将所述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量比固相B:N,N-二甲基甲酰胺=2g:500mL,50r/min搅拌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聚醚胺(D2000)和二甲氨基吡啶,聚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的加入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2g:100g:7g;密封容器,水浴恒温至90±5℃,保温20h,保温结束后过滤,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烘干后的固相和所述混合液按质量比固相/混合液=2:50的比例混合,然后水浴恒温至75±5℃,到温后50r/min搅拌混合物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20min,然后依次向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50min,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和抗坏血酸的加入质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抗坏血酸=2g:6mL:14mL:0.6g;其中所述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搅拌完成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C;
4)将环氧树脂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50r/min搅拌环氧树脂10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所述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50r/min搅拌10min;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50r/min搅拌15min;其中环氧树脂、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C5份,癸二酸二辛酯20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5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4份,纳米碳酸钙3份,固化剂4份;搅拌完成后倒入测试样品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h,空冷至常温,获得所述耐磨绝缘材料。
对比例1
一种对比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4g/L,硝酸铈的浓度为19g/L,其余为水;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20mL;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2g:6g:10mL;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超声波功率为250W,超声波频率为50kHz)条件下继续50r/min搅拌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其中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2mL:8mL:10mL;滴加完成后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4mL:10mL;然后静置1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A;
2)先将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量比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100mL:0.7mL:0.9g:0.5mL;再将所述固相A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固相A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量比固相A:N,N-二甲基甲酰胺=2g:500mL,50r/min搅拌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聚醚胺(D2000)和二甲氨基吡啶,聚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的加入量与所述固相A的质量比固相A: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2g:90g:6g;密封容器,水浴恒温至90±5℃,保温20h,保温结束后过滤,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烘干后的固相和所述混合液按质量比固相/混合液=2:50的比例混合,然后水浴恒温至75±5℃,到温后50r/min搅拌混合物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20min,然后依次向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50min,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和抗坏血酸的加入质量与所述固相A的质量比固相A: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抗坏血酸=2g:6mL:13mL:0.5g;其中所述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搅拌完成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本对比例的固相C;
3)将环氧树脂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50r/min搅拌环氧树脂10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本对比例所述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50r/min搅拌10min;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50r/min搅拌15min;其中环氧树脂、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C 4份,癸二酸二辛酯18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4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份,纳米碳酸钙2份,固化剂3份;搅拌完成后倒入测试样品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h,空冷至常温,获得所述绝缘材料。
对比例2
一种对比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4g/L,硝酸铈的浓度为19g/L,其余为水;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20mL;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2g:6g:10mL;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超声波功率为250W,超声波频率为50kHz)条件下继续50r/min搅拌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其中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2mL:8mL:10mL;滴加完成后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4mL:10mL;然后静置1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A;
2)配置油酸的乙醇溶液,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分数为4mL/L,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的固液比固/液=3g/100mL;50r/min搅拌溶液,搅拌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滴加氨水将溶液的pH调整至10,其中正硅酸四乙酯的加入量与固相A的比正硅酸四乙酯:固相A=18mL:3g;所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25%;然后水浴恒温至6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所述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固液比固/液=8g/100mL;水浴恒温至7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B;
3)将所述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量比固相B:N,N-二甲基甲酰胺=2g:500mL,50r/min搅拌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聚醚胺(D2000)和二甲氨基吡啶,聚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的加入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2g:90g:6g;密封容器,水浴恒温至90±5℃,保温20h,保温结束后过滤,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本对比例的固相C;
4)将环氧树脂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50r/min搅拌环氧树脂10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本对比例所述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50r/min搅拌10min;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50r/min搅拌15min;其中环氧树脂、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C 4份,癸二酸二辛酯18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4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份,纳米碳酸钙2份,固化剂3份;搅拌完成后倒入测试样品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h,空冷至常温,获得所述绝缘材料。
对比例3
一种对比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4g/L,硝酸铈的浓度为19g/L,其余为水;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20mL;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2g:6g:10mL;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超声波功率为250W,超声波频率为50kHz)条件下继续50r/min搅拌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其中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2mL:8mL:10mL;滴加完成后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4mL:10mL;然后静置1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A;
2)配置油酸的乙醇溶液,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分数为4mL/L,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的固液比固/液=3g/100mL;50r/min搅拌溶液,搅拌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滴加氨水将溶液的pH调整至10,其中正硅酸四乙酯的加入量与固相A的比正硅酸四乙酯:固相A=18mL:3g;所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25%;然后水浴恒温至6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所述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固液比固/液=8g/100mL;水浴恒温至70±5℃,保温8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B;
3)先将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量比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100mL:0.7mL:0.9g:0.5mL;再将所述固相B和所述混合液按质量比固相B/混合液=2:50的比例混合,然后水浴恒温至75±5℃,到温后50r/min搅拌混合物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20min,然后依次向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50min,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和抗坏血酸的加入质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抗坏血酸=2g:6mL:13mL:0.5g;其中所述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搅拌完成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本对比例的固相C;
4)将环氧树脂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50r/min搅拌环氧树脂10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本对比例所述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50r/min搅拌10min;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50r/min搅拌15min;其中环氧树脂、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C 4份,癸二酸二辛酯18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4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份,纳米碳酸钙2份,固化剂3份;搅拌完成后倒入测试样品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h,空冷至常温,获得所述绝缘材料。
对比例4
一种对比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4g/L,硝酸铈的浓度为19g/L,其余为水;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20mL;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2g:6g:10mL;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超声波功率为250W,超声波频率为50kHz)条件下继续50r/min搅拌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其中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2mL:8mL:10mL;滴加完成后50r/min搅拌溶液10min,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4mL:10mL;然后静置1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80±5℃烘干,获得固相A;
2)将环氧树脂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50r/min搅拌环氧树脂10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所述固相A、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50r/min搅拌10min;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50r/min搅拌15min;其中环氧树脂、固相A、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A4份,癸二酸二辛酯18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4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份,纳米碳酸钙2份,固化剂3份;搅拌完成后倒入测试样品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h,空冷至常温,获得本对比例所述绝缘材料。
实施例5
按照国家标准GB/T 1040.2-2006的要求测试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绝缘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速度设定为10mm/min,抗拉强度的结果如表1所示。用HT-1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绝缘材料进行耐磨性试验,磨料为5mm直径轴承钢球,转速200r/min,载荷1.4公斤,室温下摩擦时间为20min,称量各试样摩擦前后的质量差,计算磨损率,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磨损率W=Δm/tFρ,其中Δm为试样摩擦前后的质量差g,t为摩擦时间min,F为载荷N,ρ为试样的密度g/cm3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耐磨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抗拉强度较高,磨损率较低,将其用于制造的双绞线网线不容易开裂短路,使用寿命长。
表1
试验组 抗拉强度(MPa) 磨损率×10-6(cm3/N·min)
实施例1 143.3 4.12
实施例2 147.7 4.06
实施例3 152.0 4.01
实施例4 148.8 4.09
对比例1 129.5 5.18
对比例2 125.8 5.27
对比例3 120.4 5.99
对比例4 108.2 7.34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在容器内配置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向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液5~1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柠檬酸,加料完成后超声波辅助条件下继续搅拌20~3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溶液中滴加氢氟酸、1,2-丙二醇,滴加完成后搅拌溶液10min以上,然后将容器密封,加热至150±5℃温度范围保温70~8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打开容器,滴加草酸溶液,然后静置1~2h,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配置油酸的乙醇溶液,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液,搅拌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滴加氨水将溶液的pH调整至10,然后水浴恒温至60±5℃,保温8~1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水浴恒温至70±5℃,保温8~1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乙醇洗涤2~3次,烘干,获得固相B;
3)先将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形成混合液,再将所述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搅拌20~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聚醚胺(D2000)和二甲氨基吡啶,密封容器,水浴恒温至90±5℃,保温20~22h,保温结束后过滤,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烘干,烘干后的固相和所述混合液混合,然后水浴恒温至75±5℃,到温后搅拌混合物20~3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20~30min,然后依次向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加料完成后继续恒温搅拌50~60min,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固相用无水乙醇洗涤,烘干,获得固相C;
4)将环氧树脂加入容器内,水浴恒温至50±5℃,搅拌环氧树脂10~15min,然后在搅拌调节下加入所述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纳米碳酸钙,加料完成后继续搅拌10min以上;然后水浴恒温至80±5℃,再加入固化剂,搅拌10~15min,搅拌完成后倒入线缆加工模具,在100±5℃范围内保温2~3h,然后在120±5℃范围内保温3~4h,空冷至常温,获得所述耐磨绝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中,硝酸亚铁的浓度为10~15g/L,硝酸铈的浓度为18~20g/L,其余为水;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体积与所述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亚铁、硝酸铈的水溶液=10mL:100~130mL;所述对苯二甲酸和柠檬酸的加入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对苯二甲酸: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1~3g:4~8g:1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4~5mol/L,氢氟酸和1,2-丙二醇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氢氟酸:1,2-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1~2mL:5~10mL:10mL;所述草酸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为15~20g/L,草酸溶液的滴加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比草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3~5mL:1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分数为3~5mL/L,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油酸的乙醇溶液中的固液比固/液=2~3g/100mL;所述正硅酸四乙酯的加入量与固相A的比正硅酸四乙酯:固相A=15~20mL:2~3g;所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固相浸泡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固液比固/液=6~9g/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混合液中,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混合量比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2,6-二甲基吡啶=100mL:0.5~0.8mL:0.7~1g:0.3~0.6mL;所述固相B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容器内混合量比固相B:N,N-二甲基甲酰胺=1~2g:500mL,所述聚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的加入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1~2g:80~100g:5~7g;所述烘干后的固相和所述混合液混合质量比固相/混合液=1~2:50;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和抗坏血酸的加入质量与所述固相B的质量比固相B: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氧水:抗坏血酸=1~2g:5~6mL:10~14mL:0.3~0.6g;其中所述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环氧树脂、固相C、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异壬酯、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纳米碳酸钙和固化剂按重量份数计为环氧树脂100份,固相C 3~5份,癸二酸二辛酯16~20份,偏苯三酸三异壬酯10~15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2~4份,纳米碳酸钙1~3份,固化剂2~4份。
CN202210073718.8A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13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718.8A CN114213809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718.8A CN114213809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3809A CN114213809A (zh) 2022-03-22
CN114213809B true CN114213809B (zh) 2024-02-09

Family

ID=80708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3718.8A Active CN114213809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3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7681B (zh) * 2022-05-13 2024-04-02 昆山地博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聚碳酸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8873A (ja) * 2004-06-28 2006-01-12 Fujikura Ltd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線・ケーブル
CN102500296A (zh) * 2011-11-04 2012-06-20 同济大学 一种壳层中包埋磁性纳米颗粒的介孔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041661A (zh) * 2019-04-23 2019-07-23 北京中科惠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耐磨电缆料
CN113185670A (zh) * 2021-04-28 2021-07-30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烷改性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656A (zh) * 2021-10-15 2021-12-31 株洲地博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类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8873A (ja) * 2004-06-28 2006-01-12 Fujikura Ltd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線・ケーブル
CN102500296A (zh) * 2011-11-04 2012-06-20 同济大学 一种壳层中包埋磁性纳米颗粒的介孔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041661A (zh) * 2019-04-23 2019-07-23 北京中科惠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耐磨电缆料
CN113185670A (zh) * 2021-04-28 2021-07-30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烷改性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656A (zh) * 2021-10-15 2021-12-31 株洲地博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类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3809A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13809B (zh) 一种计算机双绞线用耐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3526B (zh) 一种高压电机无溶剂浸渍树脂及固化方法
CN104945779A (zh) 高绝缘电缆护套材料
CN106753138B (zh) 一种led用单组分环氧绝缘固晶胶及制备方法
CN104119644A (zh) 用于变压器的封装材料
CN103130964A (zh) 低、中压电机用无溶剂浸渍树脂及固化方法
CN103102795A (zh) 一种耐油电机用改性不饱和聚酯亚胺无溶剂浸渍漆
CN106811023A (zh) 一种环保型风力发电机用vpi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367A (zh) 一种高导热环保型聚酯亚胺滴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30088520A1 (en) Method of insulating a motor
CN113912824B (zh) 改性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光热双重固化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5877A (zh) 一种接枝改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04788912B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用绝缘浇注料
CN104112554A (zh) 一种包带机所使用的高性能云母带的制备方法
US3038831A (en) Insulated electrical conductors and coils
CN104448705B (zh) 一种纳米材料改性的dmd柔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88512A (zh) 一种低介电、高韧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634752B (zh) 一种点火线圈专用环氧树脂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8109A (zh) 低挥发高性能环保型绝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6698A (zh) 一种超低介电多孔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401A (zh) 一种抗拉伸电缆绝缘层的制备方法
CN112552851A (zh) 一种双组份环氧树脂包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74180A (zh) 一种大型变压器漆包线用漆
WO2021103849A1 (zh) 一种导热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5217B (zh) 一种高性能环保耐高温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5

Address after: 510000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x1301-d013282 (cluster registration) (JM)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HuaS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9 Ziyang Avenu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000

Applicant befor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