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3050A -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3050A
CN114203050A CN202111622822.XA CN202111622822A CN114203050A CN 114203050 A CN114203050 A CN 114203050A CN 202111622822 A CN202111622822 A CN 202111622822A CN 114203050 A CN114203050 A CN 114203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layer
display module
terminal bind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28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3050B (zh
Inventor
李登仟
张新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28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3050B/zh
Priority to US17/635,57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40714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42882 priority patent/WO202312315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3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3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3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3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支撑层和缓冲层,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部、端子绑定部及位于显示部和端子绑定部之间的弯折部,弯折部向背离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折,支撑层设置于显示部和端子绑定部之间,缓冲层设置于支撑层上,缓冲层包括第一部和位于第一部一侧的第二部,第二部与端子绑定部对应,第二部的刚性大于第一部的刚性;本申请通过将缓冲层设置为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且第二部的刚性大于第一部的刚性,刚性较大的第二部可以进一步增强端子绑定部所在位置的叠层结构强度,从而保持弯折部的弯折半径不变形或变形量小,提高显示模组的产品稳定性。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OLED柔性显示模组可通过绑定端弯折(Pad Bending)来减窄边框宽度,而绑定端的弯折半径是影响显示模组的边框宽度的因素之一,绑定端的弯折半径越小,显示模组的边框宽度越窄。
其中,绑定端的弯折半径保持不变形或变形量少对于显示模组的产品稳定性至关重要。但是,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端通常受到较大的应力,绑定端的弯折半径在绑定端弯折(Pad Bending)制程及后续产出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导致显示模组的产品稳定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以改善当前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端弯折半径在绑定端弯折(Pad Bending)制程及后续产出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导致显示模组的产品稳定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部、端子绑定部及位于所述显示部和所述端子绑定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折;
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部和所述端子绑定部之间;以及,
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部和位于所述第一部一侧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端子绑定部对应;
其中,所述第二部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部的刚性。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端子绑定部在所述缓冲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内,以及,所述端子绑定部与所述弯折部的交界线在所述缓冲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离设置,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或所述第二部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构成所述缓冲层的中间层,所述缓冲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层两侧的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的比值为1/4至2。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在所述中间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中间层内;
其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边缘与所述中间层的边缘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的间距。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部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显示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部在所述显示部上的正投影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在所述显示部与所述弯折部的连接方向上,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镂空部;
其中,所述第二部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镂空部分离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层靠近所述端子绑定部一侧的补强板;
所述补强板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补强板与所述端子绑定部之间的第二背板,所述端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二背板固定;
其中,所述端子绑定部与所述弯折部的交界线在所述第二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背板内。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终端主体组合为一体。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将位于所述支撑层上的所述缓冲层设置为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并使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端子绑定部对应,且所述第二部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部的刚性,刚性较大的所述第二部可以在所述支撑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所述端子绑定部所在位置的叠层结构强度,从而保持所述弯折部的弯折半径不变形或变形量小,提高显示模组的产品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所述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6是本申请所述缓冲层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显示面板100、显示部110、显示区111、非显示区112、弯折部120、紫外线固化胶121、端子绑定部130、支撑层200、第一支撑部210、第二支撑部220、镂空部230、缓冲层300、第一部310、第二部320、第一胶层330、第二胶层340、保护膜层350、离型膜360、临时保护膜370、第一背板410、第二背板420、偏光片500、光学胶层600、柔性盖板层700、抗刮擦层800、补强板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OLED柔性显示模组可通过绑定端弯折(Pad Bending)来减窄边框宽度,而绑定端的弯折半径是影响显示模组的边框宽度的因素之一,绑定端的弯折半径越小,显示模组的边框宽度越窄。
其中,绑定端的弯折半径保持不变形或变形量少对于显示模组的产品稳定性至关重要。但是,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端通常受到较大的应力,绑定端的弯折半径在绑定端弯折(Pad Bending)制程及后续产出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导致显示模组的产品稳定性不佳。本申请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部110、端子绑定部130及位于所述显示部110和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之间的弯折部120,所述弯折部120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方向弯折;支撑层200,设置于所述显示部110和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之间;以及,缓冲层300,设置于所述支撑层200上,所述缓冲层300包括第一部310和位于所述第一部310一侧的第二部320,所述第二部320与所述端子绑定部130对应;其中,所述第二部320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部310的刚性。
本申请通过将位于所述支撑层200上的所述缓冲层300设置为包括第一部310和第二部320,并使所述第二部320与所述端子绑定部130对应,且所述第二部320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部310的刚性,刚性较大的所述第二部320可以在所述支撑层200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所述端子绑定部130所在位置的叠层结构强度,从而保持所述弯折部120的弯折半径不变形或变形量小,提高显示模组的产品稳定性。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部110、所述弯折部120及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显示部110为所述显示面板100进行显示的主体部分。所述弯折部120位于显示部110的端部且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方向一侧弯折,所述弯折部120背离所述显示部110的侧面可以设置紫外线固化胶121。所述端子绑定部130连接所述弯折部120远离所述显示部110的一端,且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位于所述显示部110背离出光方向的一侧并与所述显示部110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绑定部可以连接柔性电路板、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等电学元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100,如OLED面板、Mini-LED面板、Micro-LED面板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200可以为刚性支撑材料,如不锈钢板/片等金属或合金板/片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310可以由材质较为柔软的缓冲材料制备,例如海绵、橡胶或其他发泡材料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320可以刚性较大的片状材料制备,如金属片、合金片、不锈钢片等。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缓冲层300上的第一背板410、设置于所述显示部110上的偏光片500、设置于所述偏光片500上的光学胶层600、设置于所述光学胶层600上的柔性盖板层700及设置于所述柔性盖板层700上抗刮擦层8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部110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410上,所述显示部110在所述第一背板4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背板41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410可以由柔性有机物如聚酰亚胺(PI)、聚酯(BOPET)、环烯烃聚合物、液晶聚合物(LCP)、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材料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500可以由聚乙烯醇材料层(PVA)、三醋酸纤维素材料层(TAC)、压敏胶层、离型膜360层及保护膜层350等多种膜层复合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层600可以由有机硅橡胶、丙烯酸型树脂及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材料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盖板层700可以为超薄柔性玻璃盖板(Ultra ThinGlass,UTG)、透明聚酰亚胺盖板(PI)。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刮擦层800可以由具有良好抗刮擦性能的有机膜层材料制备,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等。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端子绑定部130在所述缓冲层30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320内,以使所述端子绑定部130所对应的缓冲层300全部为刚性较大的材料,从而提高端子绑定部130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其他膜层连接位置的挺度与强度,使与所述端子绑定部130相连的弯折部120不易变形,从而保持弯折部120的弯折半径不变或者变形量小,提高产品稳定性。
由于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与所述弯折部120的交界线处受到的弯折应力较大,端子绑定部130容易在该位置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其他膜层剥离或移位,进而导致弯折部120的弯折半径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与所述弯折部120的交界线在所述缓冲层30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320内。
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与所述弯折部120的交界线设置在与所述第二部320相对的位置上,使所述第二部320可以对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与所述弯折部120的交界位置起到良好的结构加强效果,提高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其他膜层贴合的结构强度。
请参阅图1和图2,图2是本申请所述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部310与所述第二部320分离设置,以避免或减少第一部310与第二部320直接连接时因材质不同而产生力学干涉,确保正常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310与所述第二部320的间距d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310或所述第二部320沿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方向的厚度d2。本实施例通过以上设置,使所述第一部310与所述第二部320始终保持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规格相适配且足够的间距,从而更好地规避第一部310与第二部320之间的干涉,确保显示品质。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规格尺寸,所述第一部310与所述第二部320的间距d1可以为0.05毫米至0.3毫米内的任意数值,其具体数值取决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具体规格尺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310与所述第二部320的间距d1不超过0.3毫米,是为了避免第一部310和所述第二部320的间距d1过大而形成膜层贴合段差,进而避免因段差产生的印痕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一部310的厚度可以与所述第二部320的厚度相等,以使所述第一部310和所述第二部320的表面齐平,进一步减少段差引起的印痕。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一部310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部320的厚度d2可以为50微米至100微米。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部310和所述第二部320构成所述缓冲层300的中间层,所述缓冲层3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层两侧的第一胶层330和第二胶层340。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第一部310和所述第二部320构成的中间层的两侧设置第一胶层330和第二胶层340,使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可以对所述第一部310、第二部320起到固定及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其他膜层进行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的制作材料可以与所述光学胶层600的制作材料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缓冲层300在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其他膜层复合之前,可以通过表面覆保护膜层350的方式进行单独保存,即在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远离所述中间层的侧面覆保护膜层350,需要使用时,撕除表面的保护膜层350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300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作:
S100、按照规格要求,裁切出预期尺寸的第一胶层330和第一部31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胶层330可以附在一张保护膜层350上,所述第一胶层330裁切完成后可以在所述第一胶层330背离保护膜层350的表面覆上离型膜360。
S200、将所述第一部310贴合在所述第一胶层330的一个侧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以先撕除所述第一胶层330上的部分离型膜360,再在撕除了离型膜360的位置贴合所述第一部310,然后在第一部310表面再次覆上临时保护膜370。
S300、按照规格要求,裁切出预期尺寸的第二部320。
S400、将所述第二部320贴合在所述第一胶层330上,并使所述第二部320与所述第一部310之间留有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以先撕除所述第一胶层330上的剩余部分离型膜360,再在剩余部分离型膜360的位置贴合所述第二部320,再分别在所述第一部310和所述第二部320的表面覆上临时保护膜370。
S500、按照规格要求,裁切出预期尺寸的第二胶层340。
S600、在所述第一部310和所述第二部320背离所述第一胶层330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胶层34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可以先撕除所述第一部310和所述第二部320表面的临时保护膜370,再在该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胶层340,最后在所述第二胶层340上贴合另一保护膜层350。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的厚度d3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即所述第一部310与所述第二部320的厚度d2)的比值为1/4至2。具体地,如前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一部310和所述第二部320的厚度d2可以为50微米至100微米,而所述第一胶层330与所述第二胶层340的厚度d3可以为25微米至100微米。
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的厚度d3设置为25微米至100微米,使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既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保护效果,也可以避免厚度过大引起显示模组的叠层厚度增加,有利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轻薄化。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在所述中间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中间层内,以确保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的边缘不会超出所述中间层,减少溢胶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的边缘与所述中间层的边缘的间距d4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310与所述第二部320的间距d1。具体地,如前所述,所述第一部310与所述第二部320的间距d1可以为0.05毫米至0.3毫米,而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的边缘与所述中间层的边缘的间距d4可以为0至0.02毫米。
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的边缘与所述中间层的边缘的间距d4设置为0至0.02毫米,既可以有效降低溢胶风险,也可使所述第一胶层330和所述第二胶层340对所述第一部310和所述第二部320进行充分覆盖,起到更好的固定及保护效果。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部110包括显示区111和位于所述显示区111两侧的非显示区112,所述弯折部120与所述非显示区112内的所述显示部110连接,所述第二部320在所述显示部110上的正投影延伸至所述显示区111内。
本实施例通过以上设置,使所述第二部320可以延伸至所述显示部110的显示区111下方,从而增大所述中间层内的所述第二部320的面积占比,进一步改善所述第二部320对所述端子绑定部130所在位置的结构增强效果。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支撑层20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210、第二支撑部220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0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20之间的镂空部230,所述镂空部230与所述显示部110的显示区111对应。当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用于动态折叠显示产品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可以在所述镂空部230位置进行弯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320在所述支撑层20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镂空部230分离设置,即,所述第二部320可以延伸至所述显示部110的显示区111内,但是所述第二部320不能超过所述镂空部230所对应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二部320在所述支撑层200内的正投影与所述镂空部230无交叠。本实施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刚性较大的第二部320不会对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镂空部230的弯折产生妨碍,保证所述显示模组的动态弯折性能。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层200靠近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一侧的补强板900,所述补强板900在所述支撑层20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32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板900可以由聚酰亚胺材料(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PET)、覆铜板材料、铝片、钢片等材料制作。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补强板900并使所述补强板900在所述支撑层20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320内,使所述第二部320能够对所述补强板900的所有位置进行支撑加强,改善所述补强板900的补强效果。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补强板900与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之间的第二背板420,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与所述第二背板420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背板420可以与所述第一背板410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即如前所述,所述第一背板410和所述第二背板420可以由柔性有机物如聚酰亚胺(PI)、聚酯(BOPET)、环烯烃聚合物、液晶聚合物(LCP)、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材料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与所述弯折部120的交界线在所述第二背板42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背板420内,以使所述第二背板420可以对所述端子绑定部130与所述弯折部120的交界位置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有效缓解交界位置的应力集中问题,进一步提高所述弯折部120的弯折半径稳定性,进而提高所述显示模组的产品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终端主体组合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电脑、电视、手表等智能电子显示设备。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部、端子绑定部及位于所述显示部和所述端子绑定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折;
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部和所述端子绑定部之间;以及,
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部和位于所述第一部一侧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端子绑定部对应;
其中,所述第二部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部的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绑定部在所述缓冲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内,以及,所述端子绑定部与所述弯折部的交界线在所述缓冲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离设置,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或所述第二部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构成所述缓冲层的中间层,所述缓冲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层两侧的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的比值为1/4至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在所述中间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中间层内;
其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边缘与所述中间层的边缘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显示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部在所述显示部上的正投影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镂空部;
其中,所述第二部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镂空部分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层靠近所述端子绑定部一侧的补强板;
所述补强板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补强板与所述端子绑定部之间的第二背板,所述端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二背板固定;
其中,所述端子绑定部与所述弯折部的交界线在所述第二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背板内。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终端主体组合为一体。
CN202111622822.XA 2021-12-28 2021-12-28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Active CN114203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2822.XA CN114203050B (zh) 2021-12-28 2021-12-28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US17/635,575 US20240040714A1 (en) 2021-12-28 2021-12-30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terminal
PCT/CN2021/142882 WO2023123159A1 (zh) 2021-12-28 2021-12-30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2822.XA CN114203050B (zh) 2021-12-28 2021-12-28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3050A true CN114203050A (zh) 2022-03-18
CN114203050B CN114203050B (zh) 2023-11-28

Family

ID=8065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2822.XA Active CN114203050B (zh) 2021-12-28 2021-12-28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0714A1 (zh)
CN (1) CN114203050B (zh)
WO (1) WO202312315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8800A (zh) * 2022-04-29 2022-07-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116336A (zh) * 2022-07-19 2022-09-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5240550A (zh) * 2022-07-22 2022-10-2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3236293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8677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09057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柔性屏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3658511A (zh) * 2021-08-19 2021-11-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724603A (zh) * 2021-09-08 2021-11-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3744630A (zh) * 2020-05-28 2021-12-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764356A (zh) * 2021-09-08 2021-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9608B2 (ja) * 2015-03-12 2018-11-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2020027190A (ja) * 2018-08-13 2020-02-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12863336B (zh) * 2021-01-11 2022-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991945A (zh) * 2021-02-23 2021-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257122B (zh) * 2021-04-07 2022-03-2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用支撑层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1258B (zh) * 2021-06-22 2022-04-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8677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09057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柔性屏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3744630A (zh) * 2020-05-28 2021-12-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658511A (zh) * 2021-08-19 2021-11-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724603A (zh) * 2021-09-08 2021-11-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3764356A (zh) * 2021-09-08 2021-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8800A (zh) * 2022-04-29 2022-07-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708800B (zh) * 2022-04-29 2023-11-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236293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116336A (zh) * 2022-07-19 2022-09-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5116336B (zh) * 2022-07-19 2023-10-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5240550A (zh) * 2022-07-22 2022-10-2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240550B (zh) * 2022-07-22 2023-08-18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3050B (zh) 2023-11-28
US20240040714A1 (en) 2024-02-01
WO2023123159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3050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2289185B (zh) 显示模组
CN213183388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215511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114632B2 (en) Display panel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724680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09147564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13764356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470522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724603B (zh) 显示模组
CN113555412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823196B (zh) 柔性显示模组
CN212322555U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US20240029591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53909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03048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5394187B (zh) 支撑膜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93415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1595528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495741B (zh) 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4783296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CN114300638A (zh) 一种背板及显示面板
CN112419881A (zh) 一种盖板和显示屏
US20240086005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5171534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