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5809B - 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5809B
CN114195809B CN202111611166.3A CN202111611166A CN114195809B CN 114195809 B CN114195809 B CN 114195809B CN 202111611166 A CN202111611166 A CN 202111611166A CN 114195809 B CN114195809 B CN 114195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mol
added
fused ring
theoretical valu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11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5809A (zh
Inventor
王利祥
邵世洋
常宇飞
李伟利
吕剑虹
王兴东
赵磊
王淑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16111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5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5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5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5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5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2Boron compounds
    • C07F5/027Organoboranes and organoborohyd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7/02Silicon compounds
    • C07F7/08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C—Si linkages
    • C07F7/0803Compounds with Si-C or Si-Si linkages
    • C07F7/081Compounds with Si-C or Si-Si linkag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atom selected from the elements N, O, halogen, S, Se or Te
    • C07F7/0812Compounds with Si-C or Si-Si linkag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atom selected from the elements N, O, halogen, S, Se or Te comprising a heterocyclic ring
    • C07F7/0816Compounds with Si-C or Si-Si linkag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atom selected from the elements N, O, halogen, S, Se or Te comprising a heterocyclic ring said ring comprising Si as a ring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64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phosphorus atoms,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C07F9/6581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phosphorus atoms,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atoms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C07F9/6584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phosphorus atoms,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atoms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one phosphorus atom as ring hetero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21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 H10K85/322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comprising bor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40Organosilicon compounds, e.g. TIPS pentac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07Non-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4Carbocyclic compounds bridged by heteroatoms, e.g. N, P, Si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other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09K2211/105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with other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7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09K2211/108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with other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9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ther heteroatom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稠环化合物具有式(I)~式(IV)任意一种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一方面可利用稠环化合物的刚性骨架结构降低激发态结构弛豫程度,从而实现较窄的半峰宽;另一方面还利用硼原子或磷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的共振效应实现HOMO和LUMO的分离,从而实现较小的ΔEST和TADF效应,从而实现高的发光效率。同时,通过改变稠环化合物中含有的芳环或杂芳环的种类,还能够实现对延迟荧光寿命和半峰宽的进一步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器件(OLEDs)具有色彩丰富、厚度薄、可视角度广、快速响应以及可制备柔性器件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技术。OLEDs通常是由ITO阳极、空穴注入层(T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和阴极组成,按需要可省略1~2有机层,通过在有机物薄膜上由正极和负极注入的空穴(Hole)与电子(Electron)相结合形成激子(Exciton),当激子从激发态回到稳定的基态时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从而发光。
但由于受到自旋量子统计规律的限制,传统的荧光材料在电致发光过程中仅能利用占全部激子数目25%的单线态激子,其余75%的三线态激子通过非辐射跃迁的方式失活,因此其器件内量子效率(IQE)的最大值为25%。而磷光金属配合物利用重金属原子的旋轨耦合作用可以将三线态激子转化为光子,实现对三线态激子的利用,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但这一途径面临磷光金属配合物价格昂贵的问题。
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是继传统荧光和磷光材料之后的第三代有机发光材料,该类材料一般具有较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ΔEST),利用热活化的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将三线态激子转移至单线态激子发出荧光,从而实现对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充分利用,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同时该类材料也应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PLQY)从而促进单线态激子以光的形式衰减,提高器件效率。目前TADF分子的主要实现途径是引入电子给体(D)和电子受体(A)单元,使得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发生分离,从而实现小的ΔEST。但是这种D-A结构由于其激发态的振动弛豫较明显而表现出较大的Stokes位移,且发光光谱较宽,半峰宽(FWHM)一般在70~100nm,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采用滤波片或者构造光学微腔来提高色纯度,但这样会导致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降低或器件结构变得复杂。
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化学结构设计,开发出既具有TADF效应、又具有窄半峰宽光谱特性的发光材料,解决上述材料面临的半峰宽较宽的缺陷,已成为领域内诸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稠环化合物既具有TADF效应、又具有窄半峰宽光谱特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具有式(I)~式(IV)任意一种所示结构:
其中,X1和X2独立地选自B、P=O或P=S;Y1、Y2和Y3独立地选自N(R1)、O、S、Se、B(R1)、Te、C(R1R2)或Si(R1R2);
Ar1~Ar6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杂芳基环;且Ar3与Ar4之间、以及Ar5与Ar6之间通过共用至少一个碳原子形成稠合结构;所述取代为D、F、Cl、Br、I、-CN、-NO2、-CF3、C1~C30的直链烃基、C1~C30的支链烃基、C3~C30的环烷基、C1~C30的烷氧基、C1~C30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醚基、C3~C60的杂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杂芳醚基所取代;其中杂芳香基团的杂原子独立地选自Si、Ge、N、P、O、S或Se;
所述R1~R2独立地选自H、D、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直链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支链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卤代烷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香基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香基团;R1和R2相互之间、以及R1与Ar1~Ar6任意取代基团之间还能够通过单键、-C(RaRb)-、-(C=O)-、-Si(RaRb)-、-N(Ra)-、-PO(Ra)-、-O-、-S-、-Se-、-(S=O)-和-(SO2)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连接;所述Ra和Rb独立地为C1~C30的直链烃基、C1~C30的支链烃基、C3~C30的环烷基、C1~C30的烷氧基、C1~C30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醚基。
优选的,所述X1和X2均为B。
优选的,所述Y1和Y2独立地选自N(R1)、O、S或Se。
优选的,所述X1和X2均为B,且所述Y1和Y2独立地选自N(R1)、O、S或Se。
优选的,所述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
/>
/>
/>
/>
/>
/>
/>
/>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X1和X2独立地选自B或P=S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氩气氛围下,将A-1、A-2、A-3或A-4与邻二甲苯放入反应瓶中,接着反应液中逐滴滴加叔丁基锂的戊烷溶液,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进行搅拌;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降温,并向反应液中逐滴滴加三卤化硼、或三卤化磷和加入硫粉,在原料加入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后继续搅拌;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降温,并向反应液中逐滴滴加N,N-二异丙基乙胺,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进行搅拌;最后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过滤反应液中析出的固体,并用甲醇清洗,并减压烘干产品,即得到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当X1和X2独立地选自P=O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氩气氛围下,在双口烧瓶中加入X1和X2独立地选自P=S时制备的稠环化合物和二氯甲烷,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再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反应体系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向其中加入亚硫酸钠饱和溶液,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以下仅以X1和X2独立地选自B为例,给出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的一种合成路线,其分别如下:
/>
其中,Z选自Cl、Br、I中的一种;其他代号均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当X1和X2独立地选自B或P=S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氩气氛围下,将A-1、A-2、A-3或A-4与邻二甲苯放入500mL的反应瓶中,在零下30℃降温20分钟,在反应液中逐滴滴加2.5M/L的叔丁基锂的戊烷溶液,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至50℃,搅拌1小时;1小时后,将反应液再次降温到零下30℃,在反应液中逐滴滴加三卤化硼、或三卤化磷和加入硫粉,在原料加入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至40℃,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温度降温到0℃,向反应液中逐滴滴加N,N-二异丙基乙胺,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25℃搅拌12小时;最后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过滤反应液中析出的固体,并用甲醇清洗,并在80℃下减压烘干产品,即得到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优选的,本发明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当X1和X2独立地选自P=O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X1和X2独立地选自P=S时制备的稠环化合物和和二氯甲烷,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在室温下搅拌5h,再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反应体系室温下搅拌16h,向其中加入亚硫酸钠饱和溶液,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所述有机薄膜层包括式(I)~(IV)任意一种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有机薄膜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式(I)~(IV)任意一种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本发明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应用情况、质量要求和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优选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阳极;设置于所述阳极上的有机薄膜层;设置于所述有机薄膜层上的阴极。
所述衬底的厚度优选为0.3~0.7mm,更优选为0.4~0.6mm;本发明对所述衬底的选择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衬底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应用情况、质量要求和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在本发明中所述衬底优选为玻璃或塑料。
按照本发明,所述阳极优选为易于空穴注入的材料,更优选为导电金属或导电金属氧化物,再优选为铟锡氧化物。
所述有机薄膜层可以为一层也可为多层,且至少一层为发光层;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薄膜层优选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上述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直接构成有机电致发光层。
所述阴极优选为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钙、镁、钡、铝和银,优选为铝。
为了提高器件的性能和效率,所述阳极和发光层之间的有机薄膜层优选还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中的一层或多层。所述发光层与阴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优选还包括空穴阻挡层和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对所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有机电致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和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材料和厚度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对所述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有机电致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的制备工艺没有特别限制,优选采用真空蒸镀、溶液旋涂、溶液刮涂、喷墨印刷、胶版印刷和立体印刷的工艺进行制备。
本发明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阳极;在所述阳极上形成一层或多层有机薄膜层,其中包含一层发光层;在所述有机薄膜层上形成阴极。所述发光层式包括(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本发明对上述制备方法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材料,以及相应的优选原则,与前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所对应的材料和结构,以及相应的优选原则可以进行对应,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首先在衬底上形成阳极,本发明对所述阳极的形成方式没有特殊限制,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本发明对所述发光层及发光层以下和以上的有机薄膜层的形成方式没有特殊限制,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溶液旋涂、溶液刮涂、喷墨印刷、胶版印刷或立体印刷在所述阳极形成。所述有机层形成后,在其表面上制备阴极,本发明对阴极形成方式没有特殊限制,优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真空沉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一方面可利用稠环化合物的刚性骨架结构降低激发态结构弛豫程度,从而实现较窄的半峰宽;另一方面还利用硼原子或磷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的共振效应实现HOMO和LUMO的分离,从而实现较小的ΔEST和TADF效应,从而实现高的发光效率。同时,通过改变稠环化合物中含有的芳环或杂芳环的种类,还能够实现对延迟荧光寿命和半峰宽的进一步调节。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稠环化合物作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既能够在无需滤光片和微腔结构的情况下实现窄的电致发光半峰宽,又能实现高的器件外量子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的制法,步骤简单、条件温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
实施例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1(9.0g,33.3mmol)、1-2(6.0g,39.9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2g,1.3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9.3g,66.6mmol)、叔丁醇钠(6.4g,66.6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3(12.9g,产率:87%)。
元素分析其结构(C36H43ClN2):理论值:C,80.19;H,8.04;N,5.20;测试值:C,80.23;H,8.01;N,5.25。
MALDI-TOF-MS:理论值538.3;实验值538.3。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3(9.0g,26.6mmol)、1-4(9.0g,31.9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0g,1.1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5.4g,53.1mmol)、叔丁醇钠(5.1g,53.1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5(7.2g,产率:50%)。
元素分析其结构(C32H27BrClN):理论值:C,71.05;H,5.03;N,2.59;测试值:C,71.08;H,5.01;N,2.56。
MALDI-TOF-MS:理论值539.1;实验值539.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3(9.0g,26.6mmol)、1-6(8.1g,31.9mmol)、四(三苯基膦)钯(2.5g,2.1mmol)、碳酸钾(14.7g,106.3mmol)、50mL水、50mgAliquant-336和1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7(7.2g,产率:70%)。
元素分析其结构(C40H24BrCl2NO):理论值:C,70.09;H,3.53;N,2.04;测试值:C,70.12;H,3.58;N,2.01。
MALDI-TOF-MS:理论值683.0;实验值683.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8(5.0g,21.2mmol)、1-7(9.8g,25.4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8g,0.8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2.3g,42.4mmol)、叔丁醇钠(4.1g,42.4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10(8.3g,产率:72%)。
元素分析其结构(C32H27BrClN):理论值:C,71.05;H,5.03;N,2.59;测试值:C,71.08;H,5.01;N,2.56。
MALDI-TOF-MS:理论值539.1;实验值539.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10(5.0g,9.2mmol)、1-5(6.0g,11.1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3g,0.4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5.4g,18.5mmol)、叔丁醇钠(1.8g,18.5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12(6.3g,产率:68%)。
元素分析其结构(C68H69Cl2N3):理论值:C,81.74;H,6.96;N,4.21;测试值:C,81.78;H,6.92;N,4.23。
MALDI-TOF-MS:理论值997.5;实验值997.5。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12(4.0g,4.0mmol)和干燥的邻二甲苯(70mL),在零下30℃逐滴滴加叔丁基锂的正戊烷溶液(6.8mL,1.3M,8.8mmol),滴加完后反应液在50℃搅拌1小时,反应液再次冷却到零下30℃,往反应液中逐滴滴加三溴化硼(2.4g,0.9mL,9.6mmol),滴加完后恢复室温搅拌1小时。再次降温到0℃,将N,N-二异丙基乙胺(1.3g,1.8mL,10.4mmol)逐滴滴加到反应液中,滴加完毕后升温到125℃搅拌20小时。反应液降温到室温后,过滤反应液中析出的固体,并用甲醇洗涤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I-1-3(2.9g,产率:77%)。
元素分析结构(C68H65B2N3):理论值:C,86.35;H,6.93;N,4.44;测试值:C,86.38;H,6.91;N,4.48。
MALDI-TOF-MS:理论值945.5;实验值945.5。
实施例2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1(40.0g,147.4mmol)、2-2(21.4g,176.9mmol)、四(三苯基膦)钯(13.6g,11.8mmol)、碳酸钾(81.5g,589.7mmol)、100mL水、50mg Aliquant-336和3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2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3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3(35.2g,产率:77%)。
元素分析其结构(C28H28ClN3):理论值:C,76.09;H,6.39;N,9.51;测试值:C,76.02;H,6.38;N,9.53。
MALDI-TOF-MS:理论值441.2;实验值441.2。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3(9.0g,28.9mmol)、2-4(7.3g,34.7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1g,1.2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6.8g,57.8mmol)、叔丁醇钠(5.6g,57.8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5(10.3g,产率:81%)。
元素分析其结构(C28H28ClN3):理论值:C,76.09;H,6.39;N,9.51;测试值:C,76.03;H,6.43;N,9.58。
MALDI-TOF-MS:理论值441.2;实验值441.2。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3(9.0g,28.9mmol)、2-6(8.8g,34.7mmol)、四(三苯基膦)钯(2.7g,2.3mmol)、碳酸钾(16.0g,115.5mmol)、50mL水、50mgAliquant-336和1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7(8.4g,产率:81%)。
元素分析其结构(C23H19ClN2):理论值:C,76.98;H,5.34;N,7.81;测试值:C,76.92;H,5.36;N,7.78。
MALDI-TOF-MS:理论值358.1;实验值358.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8(5.0g,21.2mmol)、2-7(9.1g,25.4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4g,0.8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2.3g,42.4mmol)、叔丁醇钠(4.1g,42.4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9(6.8g,产率:62%)。
元素分析其结构(C29H22BrClN2):理论值:C,67.78;H,4.32;N,5.45;测试值:C,67.81;H,4.35;N,5.41。
MALDI-TOF-MS:理论值512.1;实验值512.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9(5.0g,9.7mmol)、2-5(5.2g,11.7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4g,0.4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5.6g,19.5mmol)、叔丁醇钠(1.9g,19.5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10(7.2g,产率:85%)。
元素分析其结构(C57H49Cl2N5):理论值:C,78.25;H,5.65;N,8.00;测试值:C,78.21;H,5.68;N,8.02。
MALDI-TOF-MS:理论值873.3;实验值873.3。
从2-10到I-1-13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1-13(2.1g,产率:56%),元素分析结构(C58H52B2N2Se):理论值:C,83.32;H,5.52;N,8.52;测试值:C,83.38;H,5.47;N,8.51。
MALDI-TOF-MS:理论值821.4;实验值821.4。
实施例3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1(20.0g,74.0mmol)、3-2(10.8g,88.8mmol)、四(三苯基膦)钯(6.8g,5.9mmol)、碳酸钾(40.9g,295.9mmol)、100mL水、50mgAliquant-336和3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2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3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3(19.2g,产率:84%)。
元素分析其结构(C14H13BrClN):理论值:C,54.14;H,4.22;N,4.51;测试值:C,54.18;H,4.17;N,4.58。
MALDI-TOF-MS:理论值309.0;实验值309.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3(9.0g,29.0mmol)、3-4(7.3g,34.8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1g,1.2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6.8g,57.9mmol)、叔丁醇钠(5.6g,57.9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5(8.6g,产率:67%)。
元素分析其结构(C29H29ClN2):理论值:C,78.98;H,6.63;N,6.35;测试值:C,78.96;H,6.68;N,6.31。
MALDI-TOF-MS:理论值440.2;实验值440.2。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3(9.0g,29.0mmol)、3-6(8.8g,34.8mmol)、四(三苯基膦)钯(2.7g,2.3mmol)、碳酸钾(16.0g,115.9mmol)、50mL水、50mgAliquant-336和1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7(6.9g,产率:67%)。
元素分析其结构(C24H20ClN):理论值:C,80.55;H,5.63;N,3.91;测试值:C,80.56;H,5.57;N,3.98。
MALDI-TOF-MS:理论值357.1;实验值357.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8(5.0g,17.5mmol)、3-7(7.5g,21.0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6g,0.7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0.1g,35.0mmol)、叔丁醇钠(3.4g,35.0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9(8.5g,产率:86%)。
元素分析其结构(C34H25BrClN):理论值:C,72.54;H,4.48;N,2.49;测试值:C,72.58;H,4.52;N,2.47。
MALDI-TOF-MS:理论值561.1;实验值561.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9(5.0g,8.9mmol)、3-5(4.7g,10.7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3g,0.4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5.2g,17.8mmol)、叔丁醇钠(1.7g,17.8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10(6.4g,产率:78%)。
元素分析其结构(C63H53Cl2N3):理论值:C,81.98;H,5.79;N,4.55;测试值:C,81.92;H,5.72;N,4.51。
MALDI-TOF-MS:理论值921.4;实验值921.4。
从3-10到I-1-2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1-2(1.2g,产率:32%),元素分析结构(C63H49B2N3):理论值:C,87.00;H,5.68;N,4.83;测试值:C,87.05;H,5.63;N,4.85。
MALDI-TOF-MS:理论值869.4;实验值869.4。
实施例4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3(20.0g,64.4mmol)、4-2(23.9g,77.3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2.4g,2.6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37.4g,128.8mmol)、叔丁醇钠(12.4g,128.8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4-3(28.2g,产率:81%)。
元素分析其结构(C34H35ClN2S):理论值:C,75.74;H,6.54;N,5.20;S,5.95;测试值:C,75.78;H,6.51;N,5.17;S,5.98。
MALDI-TOF-MS:理论值538.2;实验值538.2。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3(20.0g,84.8mmol)、4-4(36.4g,101.7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3.1g,3.4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49.2g,169.6mmol)、叔丁醇钠(16.3g,169.6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4-5(25.6g,产率:59%)。
元素分析其结构(C40H38BrClN2S):理论值:C,69.21;H,5.52;N,4.04;S,4.62;测试值:C,69.28;H,5.47;N,4.08;S,4.59。
MALDI-TOF-MS:理论值692.2;实验值692.2。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5(9.0g,17.5mmol)、3-7(11.4g,21.1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6g,0.6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0.2g,35.1mmol)、叔丁醇钠(3.4g,35.1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4-7(9.2g,产率:54%)。
元素分析其结构(C64H57Cl2N3S):理论值:C,79.15;H,5.92;N,4.33;S,3.30;测试值:C,79.18;H,5.87;N,4.36;S,3.31。
MALDI-TOF-MS:理论值969.4;实验值969.4。
从4-7到I-1-21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1-21(2.2g,产率:58%),元素分析结构(C64H53B2N3S):理论值:C,83.75;H,5.82;N,4.58;S,3.49;测试值:C,83.78;H,5.79;N,4.59;S,3.43。
MALDI-TOF-MS:理论值917.4;实验值917.4。
实施例5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3(40.0g,128.8mmol)、5-2(40.2g,154.5mmol)、四(三苯基膦)钯(12.2g,10.3mmol)、碳酸钾(71.2g,515.1mmol)、50mL水、50mgAliquant-336和1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5-3(28.2g,产率:60%)。
元素分析其结构(C22H18ClNS):理论值:C,72.61;H,4.99;N,3.85;S,8.81;测试值:C,72.64;H,4.91;N,3.89;S,8.83。
MALDI-TOF-MS:理论值363.1;实验值363.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3(20.0g,55.0mmol)、5-4(15.6g,66.0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2.0g,2.2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31.9g,109.9mmol)、叔丁醇钠(10.6g,109.9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5-5(18.3g,产率:64%)。
元素分析其结构(C28H21BrClNS):理论值:C,64.81;H,4.08;N,2.70;S,6.18;测试值:C,64.83;H,4.02;N,2.78;S,6.12。
MALDI-TOF-MS:理论值517.0;实验值517.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5(20.0g,38.5mmol)、3-5(20.4g,46.3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4g,1.5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22.4g,77.1mmol)、叔丁醇钠(7.4g,77.1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5-6(28.2g,产率:83%)。
元素分析其结构(C57H49Cl2N3S):理论值:C,77.89;H,5.62;N,4.78;S,3.65;测试值:C,77.94;H,5.63;N,4.71;S,3.61。
MALDI-TOF-MS:理论值877.3;实验值877.3。
从5-6到I-1-30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1-30(2.2g,产率:58%),元素分析结构(C57H47B2N3S):理论值:C,82.71;H,5.72;N,5.08;S,3.87;测试值:C,82.78;H,5.69;N,5.12;S,3.88。
MALDI-TOF-MS:理论值827.4;实验值827.4。
实施例6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3(40.0g,118.1mmol)、6-1(47.0g,141.7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4.3g,4.7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68.5g,236.2mmol)、叔丁醇钠(22.7g,236.2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6-2(31.2g,产率:45%)。
元素分析其结构(C41H33ClN2):理论值:C,83.58;H,5.65;N,4.75;测试值:C,83.59;H,5.62;N,4.76。
MALDI-TOF-MS:理论值588.2;实验值588.2。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6-2(20.0g,37.0mmol)、1-7(26.1g,44.4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4g,1.5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21.5g,73.9mmol)、叔丁醇钠(7.1g,73.9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6-3(30.8g,产率:79%)。
元素分析其结构(C73H59Cl2N3):理论值:C,83.57;H,5.67;N,4.01;测试值:C,83.63;H,5.68;N,3.97。
MALDI-TOF-MS:理论值1047.4;实验值1047.4。
从6-3到I-1-7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1-7(1.3g,产率:35%),元素分析结构(C85H64B2N4):理论值:C,87.78;H,5.55;N,4.82;测试值:C,87.83;H,5.51;N,4.87。
MALDI-TOF-MS:理论值1162.5;实验值1162.5。
实施例7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7-1(20.0g,90.3mmol)、7-2(10.2g,108.4mmol)、碘化亚铜(1.4g,7.2mmol)、碳酸铯(117.7g,361.2mmol)和500mLN,N-二甲基甲酰胺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25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7-3(18.6g,产率:88%)。
元素分析其结构(C13H11ClO2):理论值:C,66.53;H,4.72;测试值:C,66.58;H,4.69。
MALDI-TOF-MS:理论值234.0;实验值234.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7-3(20.0g,85.2mmol)、三溴化硼(27.1g,10.4mL,108.4mmol)和500mL二氯甲烷在室温下搅拌8小时,反应液在25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7-4(18.6g,产率:93%)。
元素分析其结构(C12H9ClO2):理论值:C,65.32;H,4.11;测试值:C,65.38;H,4.02。
MALDI-TOF-MS:理论值220.0;实验值220.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7(20.0g,55.9mmol)、间二溴苯(10.5g,67.1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2.0g,2.2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32.4g,111.8mmol)、叔丁醇钠(10.7g,111.8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7-5(22.5g,产率:79%)。
元素分析其结构(C30H23BrClN):理论值:C,70.26;H,4.52;N,2.73;测试值:C,70.21;H,4.53;N,2.78。
MALDI-TOF-MS:理论值511.1;实验值511.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7-5(20.0g,39.0mmol)、7-4(10.3g,46.8mmol)、碘化亚铜(0.6g,3.1mmol)、碳酸铯(50.8g,156.0mmol)和500mLN,N-甲基甲酰胺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25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7-6(17.2g,产率:68%)。
元素分析其结构(C42H31Cl2NO2):理论值:C,77.30;H,4.79;N,2.15;测试值:C,77.32;H,4.76;N,2.18。
MALDI-TOF-MS:理论值651.2;实验值651.2。
从7-6到I-2-1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2-1(0.9g,产率:25%),元素分析结构(C42H27B2NO2):理论值:C,84.17;H,4.54;N,2.34;测试值:C,84.19;H,4.51;N,2.37。
MALDI-TOF-MS:理论值599.2;实验值599.2。
实施例8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镁屑(3.2g,133.2mmol)、碘(0.3g,1.1mmol)和100mL干燥的四氢呋喃,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液,直至反应液颜色从深褐色变为透明。将8-1(30.0g,111.5mmol)和200mL干燥的四氢呋喃配成溶液后在氩气氛围下导入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缓慢滴入反应瓶内,滴加完毕后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小时。2小时后,在反应液中加入升华硫粉末(4.3g,133.2mmol),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小时。2小时后,用500mL水稀释40.5g浓盐酸(40wt%),将反应液在稀盐酸溶液中进行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8-2(13.8g,产率:70%)。
元素分析结构(C6H5ClS2):理论值:C,40.79;H,2.85;S,36.29;测试值:C,40.83;H,2.81;S,36.32。
MALDI-TOF-MS:理论值176.0;实验值176.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8-2(20.0g,113.1mmol)、8-3(36.5g,135.7mmol)、碘化亚铜(1.7g,9.0mmol)、碳酸铯(147.4g,452.3mmol)和500mLN,N-二甲基甲酰胺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25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8-4(22.9g,产率:55%)。
元素分析其结构(C18H17ClS3):理论值:C,59.24;H,4.70;S,26.35;测试值:C,59.26;H,4.68;S,26.41。
MALDI-TOF-MS:理论值364.0;实验值364.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8-4(10.0g,19.5mmol)、7-4(15.7g,42.9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7g,0.8mmol)、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22.6g,39.0mmol)、N,N-二异丙基乙胺(6.8mL,39.0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8-5(11.2g,产率:72%)。
元素分析其结构(C48H39Cl2NS3):理论值:C,72.34;H,4.93;N,1.76;S,12.07;测试值:C,72.38;H,4.91;N,1.78;S,12.09。
MALDI-TOF-MS:理论值795.2;实验值795.2。
从8-5到I-2-16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2-16(1.8g,产率:48%),元素分析结构(C48H35B2NS3):理论值:C,77.53;H,4.74;N,1.88;S,12.93;测试值:C,77.58;H,4.76;N,1.81;S,12.95。
MALDI-TOF-MS:理论值743.2;实验值743.2。
实施例9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9-1(20.0g,124.4mmol)、9-2(30.7g,149.3mmol)、碳酸铯(81.1g,248.9mmol)和500mLN,N-二甲基甲酰胺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25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9-3(24.2g,产率:56%)。
元素分析其结构(C13H11ClOTe):理论值:C,45.09;H,3.20;测试值:C,45.12;H,3.17。
MALDI-TOF-MS:理论值348.0;实验值348.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9-3(20.0g,57.8mmol)、三溴化硼(14.3g,5.5mL,69.3mmol)和500mL二氯甲烷在室温下搅拌8小时,反应液在2500mL甲醇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9-4(15.8g,产率:82%)。
元素分析其结构(C12H9ClOTe):理论值:C,43.38;H,2.73;测试值:C,43.39;H,2.71。
MALDI-TOF-MS:理论值333.9;实验值333.9。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9-4(10.0g,19.5mmol)、7-4(15.7g,42.9mmol)、碘化亚铜(0.1g,0.8mmol)、碳酸铯(12.7g,39.0mmol)和250mLN,N-二甲基甲酰胺,在15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9-5(12.3g,产率:83%)。
元素分析其结构(C42H31Cl2NOTe):理论值:C,66.01;H,4.09;N,1.83;测试值:C,66.08;H,4.12;N,1.86。
MALDI-TOF-MS:理论值765.1;实验值765.1。
从9-5到I-2-28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2-28(1.7g,产率:46%),元素分析结构(C42H27B2NOTe):理论值:C,70.96;H,3.83;N,1.97;测试值:C,70.92;H,3.87;N,1.92。
MALDI-TOF-MS:理论值713.1;实验值713.1。
实施例1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1(10.0g,19.5mmol)、10-2(10.6g,42.9mmol)、碘化亚铜(0.1g,0.8mmol)、碳酸铯(12.7g,39.0mmol)和500mLN,N-二甲基甲酰胺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25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0-3(12.3g,产率:93%)。
元素分析其结构(C45H37Cl2NO):理论值:C,79.64;H,5.50;N,2.06;测试值:C,79.68;H,5.47;N,2.08。
MALDI-TOF-MS:理论值677.2;实验值677.2。
从10-3到I-2-29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2-29(1.1g,产率:30%),元素分析结构(C45H33B2NO):理论值:C,86.43;H,5.32;N,2.24;测试值:C,86.48;H,5.31;N,2.26。
MALDI-TOF-MS:理论值625.3;实验值625.3。
实施例1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1-1(40.0g,191.0mmol)、11-2(58.2g,229.2mmol)、四(三苯基膦)钯(17.7g,15.3mmol)、碳酸钾(105.6g,763.9mmol)、150mL水、50mgAliquant-336和6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1-3(32.3g,产率:66%)。
元素分析结构(C16H10ClF):理论值:C,74.86;H,3.93;测试值:C,74.88;H,3.91。
MALDI-TOF-MS:理论值256.1;实验值256.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1-1(40.0g,191.0mmol)、11-4(48.4g,229.2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7.0g,7.6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10.8g,382.0mmol)、叔丁醇钠(36.7g,382.0mmol)和5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1-5(36.3g,产率:56%)。
元素分析结构(C21H19ClFN):理论值:C,74.22;H,5.64;N,4.12;测试值:C,74.28;H,5.61;N,4.18。
MALDI-TOF-MS:理论值399.1;实验值399.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1-6(5.0g,21.2mmol)、11-3(6.5g,25.4mmol)、碳酸钾(5.9g,42.4mmol)和150mLN-甲基吡咯烷酮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加入6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并用甲醇洗涤,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1-7(5.6g,产率:78%)。
元素分析结构(C22H15ClSe2):理论值:C,55.89;H,3.20;测试值:C,55.86;H,3.24。
MALDI-TOF-MS:理论值473.9;实验值473.9。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1-7(5.0g,14.7mmol)、11-5(8.3g,17.7mmol)、碳酸钾(2.4g,17.7mmol)和150mLN-甲基吡咯烷酮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加入6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并用甲醇洗涤,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1-8(8.2g,产率:70%)。
元素分析结构(C43H33Cl2NSe2):理论值:C,65.16;H,4.20;N,1.77;测试值:C,65.18;H,4.17;N,1.79。
MALDI-TOF-MS:理论值793.0;实验值793.0。
从11-8到I-3-22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3-22(1.8g,产率:48%),元素分析结构(C43H29B2NSe2):理论值:C,69.86;H,3.95;N,1.89;测试值:C,69.88;H,3.91;N,1.83。
MALDI-TOF-MS:理论值741.1;实验值741.1。
实施例12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2-1(30.0g,143.2mmol)、12-2(27.5g,171.9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5.2g,5.7mmol)、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26.5g,45.8mmol)、N,N-二异丙基乙胺(49.9g,286.5mmol)和5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2-3(31.3g,产率:76%)。
元素分析结构(C28H17ClOS2):理论值:C,71.71;H,3.65;S,13.67;测试值:C,71.78;H,3.61;S,13.63。
MALDI-TOF-MS:理论值468.0;实验值468.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2-4(10.0g,43.0mmol)、11-3(13.3g,51.7mmol)、碳酸钾(11.9g,86.1mmol)和150mLN,N-二甲基甲酰胺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加入6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并用甲醇洗涤,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2-5(17.6g,产率:87%)。
元素分析结构(C28H16ClFOS):理论值:C,73.92;H,3.55;S,7.05;测试值:C,73.98;H,3.51;S,7.02。
MALDI-TOF-MS:理论值454.1;实验值454.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2-5(10.0g,21.3mmol)、12-3(7.4g,25.6mmol)、碳酸钾(5.9g,42.6mmol)和150mLN,N-二甲基甲酰胺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加入6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并用甲醇洗涤,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2-6(14.2g,产率:90%)。
元素分析结构(C44H26Cl2OS3):理论值:C,71.63;H,3.55;S,13.04;测试值:C,71.68;H,3.56;S,13.01。
MALDI-TOF-MS:理论值736.1;实验值736.1。
从12-6到I-3-45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3-45(1.1g,产率:32%),元素分析结构(C44H22B2OS3):理论值:C,77.21;H,3.24;S,14.05;测试值:C,77.24;H,3.21;S,14.08。
MALDI-TOF-MS:理论值684.1;实验值684.1。
实施例13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3(40.0g,118.1mmol)、13-1(39.6g,141.7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4.3g,4.7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68.5g,236.2mmol)、叔丁醇钠(22.7g,236.2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3-2(42.3g,产率:67%)。
元素分析其结构(C36H41ClN2):理论值:C,80.49;H,7.69;N,5.21;测试值:C,80.47;H,7.73;N,5.18。
MALDI-TOF-MS:理论值536.3;实验值536.3。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3-2(40.0g,74.5mmol)、1-10(48.3g,89.4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2.7g,3.0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43.2g,148.9mmol)、叔丁醇钠(14.3g,148.9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3-3(36.3g,产率:49%)。
元素分析其结构(C68H67Cl2N3):理论值:C,81.90;H,6.77;N,4.21;测试值:C,81.94;H,6.78;N,4.18。
MALDI-TOF-MS:理论值995.5;实验值995.5。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3-3(10.0g,10.0mmol)和干燥的甲苯(70mL),在零下30℃逐滴滴加叔丁基锂的正戊烷溶液(17.0mL,1.3M,22.1mmol),滴加完后在50℃搅拌1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30℃,在反应液中逐滴滴加三氯化磷(PCl3)(3.3g,2.1mL,24.1mmol),滴加完后在室温搅拌1小时。再次降温到0℃,加入三氯化铝(5.3g,40.1mmol),原料加完后升温到125℃搅拌1小时。反应再次降到室温后,将S8(0.8g,26.1mmol)加到反应液中,搅拌20h。后处理时,过滤反应液中析出的固体,在用甲醇洗涤后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3-4(8.2g,产率:78%)。
元素分析结构(C68H63N3P2S2):理论值:C,77.91;H,6.06;N,4.01;S,6.12;测试值:C,77.98;H,6.01;N,3.92;S,6.14。
MALDI-TOF-MS:理论值1047.4;实验值1047.4。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3-4(4.0g,3.8mmol)、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1.5g,8.4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70mL),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4h后,将反应液在500mL甲醇中沉降,过滤析出的固体后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I-4-7(1.8g,产率:46%)。
元素分析结构(C68H63N3O2P2):理论值:C,80.37;H,6.25;N,4.14;测试值:C,80.39;H,6.21;N,4.18。
MALDI-TOF-MS:理论值1015.4;实验值1015.4。
实施例14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4-1(40.0g,131.2mmol)、14-2(40.0g,157.5mmol)、四(三苯基膦)钯(12.1g,10.5mmol)、碳酸钾(72.6g,525.0mmol)、250mL水、50mg Aliquant-336和5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4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4-3(34.8g,产率:75%)。
元素分析结构(C16H9BrCl2):理论值:C,54.59;H,2.58;测试值:C,54.63;H,2.52。
MALDI-TOF-MS:理论值349.9;实验值349.9。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4-1(30.0g,98.4mmol)、14-4(23.9g,216.5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3.6g,3.9mmol)、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18.2g,31.5mmol)、N,N-二异丙基乙胺(34.3mL,25.4g,196.9mmol)和5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4-5(28.9g,产率:88%)。
元素分析结构(C12H7BrCl2S):理论值:C,43.15;H,2.11;S,9.60;测试值:C,43.16;H,2.08;S,9.63。
MALDI-TOF-MS:理论值331.9;实验值331.9。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4-6(10.0g,87.7mmol)、14-3(32.1g,105.2mmol)、碳酸钾(24.2g,175.3mmol)和150mLN,N-二甲基甲酰胺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加入6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并用甲醇洗涤,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4-7(25.2g,产率:72%)。
元素分析结构(C22H13Cl2FS):理论值:C,66.18;H,3.28;S,8.03;测试值:C,66.21;H,3.25;S,8.07。
MALDI-TOF-MS:理论值398.0;实验值398.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4-7(10.0g,25.0mmol)、14-5(8.6g,30.1mmol)、碳酸钾(6.9g,50.1mmol)和150mLN,N-二甲基甲酰胺在18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在加入600mL水中沉降,过滤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并用甲醇洗涤,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4-8(12.9g,产率:77%)。
元素分析结构(C34H20Cl4S3):理论值:C,61.27;H,3.02;S,14.43;测试值:C,61.29;H,3.01;S,14.48。
MALDI-TOF-MS:理论值664.0;实验值664.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4-8(3.0g,4.5mmol)、14-10(1.3g,5.4mmol)、四(三苯基膦)钯(0.4g,0.4mmol)、碳酸钾(2.5g,18.0mmol)、50mL水、50mgAliquant-336和10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4-9(2.3g,产率:61%)。
元素分析结构(C52H42Cl2S3):理论值:C,74.89;H,5.08;S,11.53;测试值:C,74.93;H,5.06;S,11.58。
MALDI-TOF-MS:理论值832.2;实验值832.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4-9(4.0g,4.8mmol)和干燥的甲苯(70mL),在零下30℃逐滴滴加叔丁基锂的正戊烷溶液(8.1mL,1.3M,10.6mmol),滴加完后在50℃搅拌1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30℃,在反应液中逐滴滴加三氯化磷(PCl3)(1.6g,1.0mL,11.5mmol),滴加完后在室温搅拌1小时。再次降温到0℃,加入三氯化铝(2.6g,19.2mmol),原料加完后升温到125℃搅拌1小时。反应再次降到室温后,将S8(0.4g,12.5mmol)加到反应液中,搅拌20h。后处理时,过滤反应液中析出的固体,在用甲醇洗涤后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I-4-17(3.2g,产率:75%)。
元素分析结构(C52H38P2S5):理论值:C,70.56;H,4.33;S,18.11;测试值:C,70.63;H,4.27;S,18.16。
MALDI-TOF-MS:理论值884.1;实验值884.1。
实施例15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5-4(3.6g,10.0mmol)、15-5(3.0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5-6(2.6g,产率:48%)。
元素分析结构(C22H20BrClIN):理论值:C,48.87;H,3.73;N,2.59;测试值:C,48.86;H,3.74;N,2.52。
MALDI-TOF-MS:理论值539.0;实验值539.0。
在氩气氛围下,在48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15-6(5.2g,9.3mmol)、铜粉(14.1g,222.0mmol)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4-碘联苯(11.4g,45.0mmol)混合均匀,封管后置于235℃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封管,向其中加入甲苯,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5-7(1.1g,产率:20%)。
元素分析结构(C32H27BrClN):理论值:C,71.05;H,5.03;N,2.59;测试值:C,71.03;H,5.01;N,2.55。
MALDI-TOF-MS:理论值539.1;实验值539.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5-7(5.4g,10.0mmol)、15-3(5.4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5-9(4.6g,产率:46%)。
元素分析结构(C68H69Cl2N3):理论值:C,81.74;H,6.96;N,4.21;测试值:C,81.72;H,6.93;N,4.23。
MALDI-TOF-MS:理论值997.5;实验值997.5。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5-9(4.0g,4.0mmol)和邻二甲苯(70mL),在零下30℃滴加特丁基锂溶液(4.0mL,2.5M,10.0mmol),滴加完后保持50℃搅拌1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30℃,往体系中滴加三溴化硼(2.5g,1.0mL,10.0mmol),滴加完20分钟后室温搅拌1小时。再次降温到0℃,将N,N-二异丙基乙胺(2.2g,2.8mL,17.2mmol)滴加到反应体系中,滴加完毕后升温到125℃反应20小时。反应降温到室温后,过滤体系中析出固体,该固体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1-1-23(0.9g,产率:23%)。
元素分析结构(C68H65B2N3):理论值:C,86.35;H,6.93;N,4.44;测试值:C,86.31;H,6.89;N,4.42。
MALDI-TOF-MS:理论值945.5;实验值945.5。
实施例16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6-1(2.7g,10.0mmol)、叔丁基苯胺(2.8g,11.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6-2(2.3g,产率:49%)。
元素分析结构(C26H29BrClN):理论值:C,66.32;H,6.21;N,2.97;测试值:C,66.30;H,6.23;N,2.94。
MALDI-TOF-MS:理论值469.1;实验值469.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5-7(1.9g,4.0mmol)和四氢呋喃(70mL),在零下78℃滴加丁基锂溶液(1.8mL,2.5M,4.4mmol),滴加完后保持室温搅拌1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78℃,往体系中加入硒粉(0.4g,5.0mmol),滴加完20分钟后室温搅拌12小时。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二氯甲烷,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6-4(2.3g,产率:49%)。
元素分析结构(C32H28ClNSe):理论值:C,71.04;H,5.22;N,2.59;测试值:C,71.09;H,5.25;N,2.54。
MALDI-TOF-MS:理论值541.1;实验值541.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6-4(5.4g,10.0mmol)、16-2(4.7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6-5(5.8g,产率:62%)。
元素分析结构(C58H56Cl2N2Se):理论值:C,74.83;H,6.06;N,3.01;测试值:C,74.84;H,6.02;N,3.04。
MALDI-TOF-MS:理论值930.3;实验值930.3。
从16-5到II-2-20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I-2-20(0.8g,产率:22%),元素分析结构(C58H52B2N2Se):理论值:C,79.37;H,5.97;N,3.19;测试值:C,79.32;H,5.96;N,3.13。
MALDI-TOF-MS:理论值878.4;实验值878.4。
实施例17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7-1(3.4g,10.0mmol)、二叔丁基苯胺(2.8g,11.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7-2(2.4g,产率:45%)。
元素分析结构(C27H28BrClF3N):理论值:C,60.18;H,5.24;N,2.60;测试值:C,60.16;H,5.23;N,2.61。
MALDI-TOF-MS:理论值537.1;实验值537.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7-2(5.4g,10.0mmol)、对叔丁基苯胺(1.5g,11.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7-3(2.6g,产率:43%)。
元素分析结构(C37H42ClF3N2):理论值:C,73.19;H,6.97;N,4.61;测试值:C,73.16;H,6.95;N,4.64。
MALDI-TOF-MS:理论值606.3;实验值606.3。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7-4(18.2g,32.0mmol)、硼氢化钠(2.5g,64.0mmol)和300mLDMF室温反应4小时,在氩气保护下将17-5(16.4g,64.0mmol)加入体系中80℃搅拌反应2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倒入水中(3000mL),过滤析出固体,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7-6(7.7g,产率:23%)。
元素分析结构(C22H14BrClTe):理论值:C,50.69;H,2.71;测试值:C,50.63;H,2.75。
MALDI-TOF-MS:理论值521.9;实验值521.9。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7-6(5.2g,10.0mmol)、17-3(6.7g,11.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7-7(5.3g,产率:51%)。
元素分析结构(C59H55Cl2F3N2Te):理论值:C,67.65;H,5.29;N,2.67;测试值:C,67.61;H,5.26;N,2.63。
MALDI-TOF-MS:理论值1048.3;实验值1048.3。
从17-7到II-2-21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I-2-21(0.8g,产率:20%),元素分析结构(C59H51B2F3N2Te):理论值:C,71.27;H,5.17;N,2.82;测试值:C,71.23;H,5.16;N,2.81。
MALDI-TOF-MS:理论值996.3;实验值996.3。
实施例18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8-1(3.5g,10.0mmol)、对叔丁基苯胺(1.5g,11.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8-2(2.0g,产率:55%)。
元素分析结构(C17H19BrClNO):理论值:C,55.38;H,5.19;N,3.80;测试值:C,55.37;H,5.16;N,3.83。
MALDI-TOF-MS:理论值367.0;实验值367.0。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8-2(3.7g,10.0mmol)、对叔丁基苯酚(1.5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8-3(2.6g,产率:60%)。
元素分析结构(C27H32ClNO2):理论值:C,74.04;H,7.36;N,3.20;测试值:C,74.07;H,7.34;N,3.22。
MALDI-TOF-MS:理论值437.2;实验值437.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8-4(5.4g,10.0mmol)、18-3(4.4g,11.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8-5(4.5g,产率:50%)。
元素分析结构(C59H58Cl2N2O2):理论值:C,78.91;H,6.51;N,3.12;测试值:C,78.92;H,6.53;N,3.15。
MALDI-TOF-MS:理论值896.4;实验值896.4。
从18-5到II-3-32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I-3-32(0.7g,22%),元素分析结构(C59H54B2N2O2):理论值:C,83.89;H,6.44;N,3.32;测试值:C,83.86;H,6.42;N,3.31。
MALDI-TOF-MS:理论值844.4;实验值844.4。
实施例19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9-1(2.3g,10.0mmol)、二苯胺(1.9g,11.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9-2(1.7g,产率:53%)。
元素分析结构(C18H12ClF2N):理论值:C,68.47;H,3.83;N,4.44;测试值:C,68.42;H,3.88;N,4.42。
MALDI-TOF-MS:理论值315.1;实验值315.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9-2(3.2g,10.0mmol)、对叔丁基硫酚(1.7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9-3(2.8g,产率:61%)。
元素分析结构(C28H25ClFNS):理论值:C,72.79;H,5.45;N,3.03;S,6.94;测试值:C,72.76;H,5.42;N,3.00;S,6.91。
MALDI-TOF-MS:理论值461.1;实验值461.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9-3(4.6g,10.0mmol)19-4(1.9g,10.0mmol)、碳酸钾(1.4g,1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9-5(2.6g,产率:41%)。
元素分析结构(C38H32ClNS3):理论值:C,71.95;H,5.09;N,2.21;S,15.16;测试值:C,71.99;H,5.04;N,2.23;S,15.12。
MALDI-TOF-MS:理论值633.1;实验值633.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9-5(6.3g,10.0mmol)、17-4(2.6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9-6(4.3g,产率:49%)。
元素分析结构(C54H41Cl2NS3):理论值:C,74.46;H,4.74;N,1.61;S,11.04;测试值:C,74.42;H,4.71;N,1.64;S,11.02。
MALDI-TOF-MS:理论值869.2;实验值869.2。
从19-6到II-4-10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I-4-10(0.8g,产率:23%),元素分析结构(C54H37B2NS3):理论值:C,79.32;H,4.56;N,1.71;S,11.76;测试值C,79.34;H,4.53;N,1.70;S,11.72。
MALDI-TOF-MS:理论值817.2;实验值817.2。
实施例20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A-1(5.0g,21.2mmol)、1-7(9.8g,25.4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8g,0.8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2.3g,42.4mmol)、叔丁醇钠(4.1g,42.4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A-2(8.3g,产率:72%)。
元素分析其结构(C32H27BrClN):理论值:C,71.05;H,5.03;N,2.59;测试值:C,71.08;H,5.01;N,2.56。
MALDI-TOF-MS:理论值539.1;实验值539.1。
在氩气氛围下,在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A-2(5.0g,9.2mmol)、1-5(6.0g,11.1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3g,0.4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5.4g,18.5mmol)、叔丁醇钠(1.8g,18.5mmol)和250mL甲苯,在120℃搅拌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mL×3),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去除溶剂后得到的浓缩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0-1(6.3g,产率:68%)。
元素分析其结构(C68H69Cl2N3):理论值:C,81.74;H,6.96;N,4.21;测试值:C,81.78;H,6.92;N,4.23。
MALDI-TOF-MS:理论值997.5;实验值997.5。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0-1(4.0g,4.0mmol)和邻二甲苯(70mL),在零下30℃滴加特丁基锂溶液(4.0mL,2.5M,10.0mmol),滴加完后保持50℃搅拌10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30℃,往体系中加入三氯化磷(1.4g,0.9mL,10.0mmol),滴加完20分钟后60℃搅拌1小时。再次降温到0℃,加入三氯化铝(2.8g,20.9mmol),完毕后升温到125℃反应1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30℃,往体系中加入硫粉(4.5g,14.0mmol),滴加完20分钟后60℃搅拌1小时。再次降温到0℃,将N,N-二异丙基乙胺(2.2g,2.8mL,17.2mmol)滴加到反应体系中,滴加完毕后升温到125℃反应20小时。反应降温到室温后,过滤体系中析出固体,该固体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0-2(1.2g,产率:29%)。
元素分析结构(C68H65N3P2S2):理论值:C,77.76;H,6.24;N,4.00;S,6.10;测试值:C,77.74;H,6.21;N,4.04;S,6.12。
MALDI-TOF-MS:理论值1049.4;实验值1049.4。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0-2(10.5g,10.0mmol)和二氯甲烷(50mL),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4.9g,77wt%,22.0mmol)在室温下搅拌5h,再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5g,77wt%,2.2mmol),反应体系室温下搅拌16h,向其中加入亚硫酸钠饱和溶液(50mL),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II-4-11(3.3g,产率:32%)。
元素分析结构(C68H65N3O2P2):理论值:C,80.21;H,6.43;N,4.13;测试值:C,80.20;H,6.47;N,4.11。
MALDI-TOF-MS:理论值1017.5;实验值1017.5。
实施例2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1-1(4.4g,10.0mmol)、二叔丁基苯胺(2.8g,11.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1-2(1.8g,产率:30%)。
元素分析结构(C26H28BrClIN):理论值:C,52.33;H,4.73;N,2.35;测试值:C,52.38;H,4.70;N,2.31。
MALDI-TOF-MS:理论值595.0;实验值595.0。
在氩气氛围下,在48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21-2(5.6g,9.3mmol)、铜粉(14.1g,222.0mmol)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4-碘苯(11.4g,45.0mmol)混合均匀,封管后置于235℃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封管,向其中加入甲苯,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1-3(1.2g,产率:21%)。
元素分析结构(C36H35BrClN):理论值:C,72.42;H,5.91;N,2.35;测试值:C,72.40;H,5.90;N,2.32。
MALDI-TOF-MS:理论值595.2;实验值595.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1-4(3.6g,10.0mmol)、对氨基叔丁基苯(1.5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1-5(1.4g,产率:32%)。
元素分析结构(C28H27ClN2):理论值:C,78.76;H,6.37;N,6.56;测试值:C,78.74;H,6.32;N,6.53。
MALDI-TOF-MS:理论值426.2;实验值426.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1-5(4.3g,10.0mmol)、21-3(6.0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1-6(3.7g,产率:39%)。
元素分析结构(C64H61Cl2N3):理论值:C,81.51;H,6.52;N,4.46;测试值:C,81.57;H,6.54;N,4.43。
MALDI-TOF-MS:理论值941.4;实验值941.4。
从21-6到III-1-19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II-1-19(1.0g,产率:29%),元素分析结构(C64H57B2N3):理论值:C,86.39;H,6.46;N,4.72;测试值:C,86.35;H,6.43;N,4.73。
MALDI-TOF-MS:理论值889.5;实验值889.5。
实施例2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1-4(1.4g,4.0mmol)和四氢呋喃(70mL),在零下78℃滴加丁基锂溶液(1.8mL,2.5M,4.4mmol),滴加完后保持室温搅拌1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78℃,往体系中加入硫粉(0.2g,5.0mmol),滴加完20分钟后室温搅拌12小时。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二氯甲烷,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2-2(0.7g,产率:59%)。
元素分析结构(C18H14ClNS):理论值:C,69.33;H,4.53;N,4.49;S,10.28;测试值:C,69.34;H,4.51;N,4.46;S,10.22。
MALDI-TOF-MS:理论值311.1;实验值311.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22-2(3.1g,10.0mmol)、21-3(6.0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2-4(3.3g,产率:40%)。
元素分析结构(C54H48Cl2N2S):理论值:C,78.34;H,5.84;N,3.38;S,3.87;测试值:C,78.32;H,5.81;N,3.35;S,3.82。
MALDI-TOF-MS:理论值826.3;实验值826.3。
从22-4到III-1-20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II-1-20(0.8g,产率:27%),元素分析结构(C54H44B2N2S):理论值:C,83.73;H,5.73;N,3.62;S,4.14;测试值:C,83.71;H,5.77;N,3.60;S,4.12。
MALDI-TOF-MS:理论值774.3;实验值774.3。
实施例23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3-1(3.4g,10.0mmol)、苯硒酚(1.6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3-2(2.0g,产率:42%)。
元素分析结构(C12H7BrClISe):理论值:C,30.51;H,1.49;测试值:C,30.54;H,1.42。
MALDI-TOF-MS:理论值471.8;实验值471.8。
在氩气氛围下,在48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23-2(4.4g,9.3mmol)、铜粉(14.1g,222.0mmol)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4-碘苯(11.4g,45.0mmol)混合均匀,封管后置于235℃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封管,向其中加入甲苯,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3-3(0.8g,产率:19%)。
元素分析结构(C22H14BrClSe):理论值:C,55.90;H,2.99;测试值:C,55.92;H,2.93。
MALDI-TOF-MS:理论值471.9;实验值471.9。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1-4(3.6g,10.0mmol)、氨基苯(0.9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3-5(1.4g,产率:38%)。
元素分析结构(C24H19ClN2):理论值:C,77.72;H,5.16;N,7.55;测试值:C,77.70;H,5.13;N,7.52。
MALDI-TOF-MS:理论值370.1;实验值370.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3-5(3.7g,10.0mmol)、23-3(4.7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3-6(2.4g,产率:32%)。
元素分析结构(C46H32Cl2N2Se):理论值:C,72.45;H,4.23;N,3.67;测试值:C,72.42;H,4.20;N,3.63。
MALDI-TOF-MS:理论值762.1;实验值762.1。
从23-6到III-4-4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II-4-4(0.7g,产率:24%),元素分析结构(C46H28B2N2Se):理论值:C,77.89;H,3.98;N,3.95;测试值:C,77.86;H,3.92;N,3.93。
MALDI-TOF-MS:理论值710.2;实验值710.2。
实施例24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4-3(5.0g,14.2mmol)、二对叔丁基苯胺(4.8g,17.0mmol)、叔丁醇钠(2.7g,28.4mmol)和(AMPHOS)2PdCl2(0.4g,0.6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B-1(3.2g,产率:41%)。
元素分析结构(C24H19ClN2):理论值:C,77.72;H,5.16;N,7.55;测试值:C,77.70;H,5.13;N,7.52。
MALDI-TOF-MS:理论值370.1;实验值370.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5-1(5.0g,15.8mmol)、对叔丁基苯胺(2.8g,18.9mmol)、叔丁醇钠(3.0g,31.5mmol)和(AMPHOS)2PdCl2(0.4g,0.6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15-2(3.2g,产率:60%)。
元素分析结构(C24H19ClN2):理论值:C,77.72;H,5.16;N,7.55;测试值:C,77.70;H,5.13;N,7.52。
MALDI-TOF-MS:理论值370.1;实验值370.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15-2(5.0g,14.8mmol)、二苯胺(3.0g,17.7mmol)、叔丁醇钠(2.8g,29.5mmol)和(AMPHOS)2PdCl2(0.4g,0.6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B-2(4.7g,产率:75%)。
元素分析结构(C28H27ClN2):理论值:C,78.76;H,6.37;N,6.56;测试值:C,78.79;H,6.32;N,6.51。
MALDI-TOF-MS:理论值426.2;实验值426.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B-2(5.0g,10.8mmol)、B-1(7.2g,13.0mmol)、叔丁醇钠(2.1g,21.6mmol)和(AMPHOS)2PdCl2(0.3g,0.4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4-1(3.2g,产率:31%)。
元素分析结构(C64H61Cl2N3):理论值:C,81.51;H,6.52;N,4.46;测试值:C,81.58;H,6.48;N,4.52。
MALDI-TOF-MS:理论值941.4;实验值941.4。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4-1(3.8g,4.0mmol)和邻二甲苯(70mL),在零下30℃滴加特丁基锂溶液(4.0mL,2.5M,10.0mmol),滴加完后保持50℃搅拌10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30℃,往体系中加入三氯化磷(1.4g,0.9mL,10.0mmol),滴加完20分钟后60℃搅拌1小时。再次降温到0℃,加入三氯化铝(4.3g,32.0mmol),完毕后升温到125℃反应1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30℃,往体系中加入硫粉(4.5g,14.0mmol),滴加完20分钟后60℃搅拌1小时。再次降温到0℃,将N,N-二异丙基乙胺(2.2g,2.8mL,17.2mmol)滴加到反应体系中,滴加完毕后升温到125℃反应20小时。反应降温到室温后,过滤体系中析出固体,该固体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4-2(1.0g,产率:24%)。
元素分析结构(C64H57N3P2S2):理论值:C,77.32;H,5.78;N,4.23;S,6.45;测试值:C,77.35;H,5.74;N,4.20;S,6.42。
MALDI-TOF-MS:理论值993.4;实验值993.4。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4-2(10.0g,10.0mmol)和二氯甲烷(50mL),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4.9g,77wt%,22.0mmol)在室温下搅拌5h,再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5g,77wt%,2.2mmol),反应体系室温下搅拌16h,向其中加入亚硫酸钠饱和溶液(50mL),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III-4-5(3.2g,产率:33%)。
元素分析结构(C64H57N3O2P2):理论值:C,79.90;H,5.97;N,4.37;测试值:C,79.92;H,5.94;N,4.33。
MALDI-TOF-MS:理论值961.4;实验值961.4。
实施例25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1-4(5.0g,13.9mmol)、苯胺(1.6g,16.7mmol)、叔丁醇钠(2.6g,4.5mmol)和(AMPHOS)2PdCl2(0.8g,1.1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5-4(3.2g,产率:62%)。
元素分析结构(C24H19ClN2):理论值:C,77.72;H,5.16;N,7.55;测试值:C,77.78;H,5.11;N,7.57。
MALDI-TOF-MS:理论值370.1;实验值370.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5-1(4.4g,10.0mmol)、二叔丁基苯胺(2.8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5-2(2.1g,产率:36%)。
元素分析结构(C26H28BrClIN):理论值:C,52.33;H,4.73;N,2.35;测试值:C,52.30;H,4.72;N,2.33。
MALDI-TOF-MS:理论值595.0;实验值595.0。
在氩气氛围下,在48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25-2(5.6g,9.3mmol)、铜粉(14.1g,222.0mmol)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4-碘萘(11.4g,45.0mmol)混合均匀,封管后置于235℃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封管,向其中加入甲苯,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5-3(1.0g,产率:18%)。
元素分析结构(C36H35BrClN):理论值:C,72.42;H,5.91;N,2.35;测试值:C,72.40;H,5.95;N,2.32。
MALDI-TOF-MS:理论值595.2;实验值595.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5-3(6.0g,10.0mmol)、25-4(3.7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5-5(3.8g,产率:43%)。
元素分析结构(C60H53Cl2N3):理论值:C,81.25;H,6.02;N,4.74;测试值:C,81.21;H,6.04;N,4.72。
MALDI-TOF-MS:理论值885.4;实验值885.4。
从25-5到IV-4-7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V-4-7(0.7g,产率:22%),元素分析结构(C60H49B2N3):理论值:C,86.44;H,5.92;N,5.04;测试值:C,86.42;H,5.90;N,5.01。
MALDI-TOF-MS:理论值833.4;实验值833.4。
实施例26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6-1(1.8g,10.0mmol)、26-2(1.5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6-3(1.2g,产率:40%)。
元素分析结构(C15H12ClNS2):理论值:C,58.91;H,3.96;N,4.58;S,20.97;测试值:C,58.94;H,3.93;N,4.54;S,20.98。
MALDI-TOF-MS:理论值305.0;实验值305.0。
在氩气氛围下,在48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26-4(5.6g,9.3mmol)、铜粉(14.1g,222.0mmol)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9-碘蒽(13.7g,45.0mmol)混合均匀,封管后置于235℃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封管,向其中加入甲苯,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6-5(1.1g,产率:18%)。
元素分析结构(C40H37BrClN):理论值:C,74.25;H,5.76;N,2.16;测试值:C,74.28;H,5.72;N,2.13。
MALDI-TOF-MS:理论值645.2;实验值645.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6-5(6.5g,10.0mmol)、26-6(3.1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6-7(2.6g,产率:30%)。
元素分析结构(C55H48Cl2N2S2):理论值:C,75.76;H,5.55;N,3.21;S,7.35;测试值:C,75.79;H,5.58;N,3.24;S,7.32。
MALDI-TOF-MS:理论值870.3;实验值870.3。
从26-7到IV-4-8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V-4-8(0.9g,产率:26%),元素分析结构(C55H44B2N2S2):理论值:C,80.69;H,5.42;N,3.42;S,7.83;测试值:C,80.62;H,5.45;N,3.40;S,7.81。
MALDI-TOF-MS:理论值818.3;实验值818.3。
实施例27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7-1(3.5g,10.0mmol)、苯硫酚(1.1g,10.0mmol)、Pd2dba3(0.5g,0.5mmol)、DPEphos(0.5g,1.0mmol)和叔丁醇钾(2.2g,20.0mmol),加入1,4-二氧六环60mL,体系在105℃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7-2(1.5g,产率:46%)。
元素分析结构(C12H7BrClFS):理论值:C,45.38;H,2.22;S,10.09;测试值:C,45.39;H,2.24;S,10.03。
MALDI-TOF-MS:理论值315.9;实验值315.9。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7-2(3.2g,10.0mmol)、1-硼酸萘(1.9g,11.0mmol)、碳酸钾(1.9g,20.0mmol)和Pd(PPh3)2Cl2(0.18g,0.25mmol),加入甲苯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7-3(1.6g,产率:43%)。
元素分析结构(C22H14ClFS):理论值:C,72.42;H,3.87;S,8.79;测试值:C,72.45;H,3.86;S,8.75。
MALDI-TOF-MS:理论值364.1;实验值364.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7-3(3.6g,10.0mmol)、27-4(2.5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7-5(3.0g,产率:50%)。
元素分析结构(C34H22Cl2S3):理论值:C,68.33;H,3.71;S,16.09;测试值:C,68.31;H,3.75;S,16.06。
MALDI-TOF-MS:理论值596.0;实验值596.0。
从27-5到IV-4-9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24相同。
IV-4-9(0.8g,产率:32%),元素分析结构(C34H18P2S5):理论值:C,62.95;H,2.80;S,24.71;测试值:C,62.99;H,2.82;S,24.73。
MALDI-TOF-MS:理论值648.0;实验值648.0。
实施例28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8-1(5.0g,13.7mmol)、C-1(2.0g,16.5mmol)、叔丁醇钠(2.6g,27.4mmol)和(AMPHOS)2PdCl2(0.4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8-2(3.2g,产率:65%)。
元素分析结构(C14H13ClIN):理论值:C,47.02;H,3.66;N,3.92;测试值:C,47.08;H,3.61;N,3.98。
MALDI-TOF-MS:理论值357.0;实验值357.0。
在氩气氛围下,在48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28-2(3.3g,9.3mmol)、铜粉(14.1g,222.0mmol)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4-碘萘(11.4g,45.0mmol)混合均匀,封管后置于235℃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封管,向其中加入甲苯,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8-3(0.6g,产率:17%)。
元素分析结构(C24H20ClN):理论值:C,80.55;H,5.63;N,3.91;测试值:C,80.52;H,5.67;N,3.92。
MALDI-TOF-MS:理论值357.1;实验值357.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8-3(3.6g,10.0mmol)、邻溴氟苯(1.8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8-4(2.0g,产率:44%)。
元素分析结构(C30H23ClFN):理论值:C,79.72;H,5.13;N,3.10;测试值:C,79.70;H,5.15;N,3.12。
MALDI-TOF-MS:理论值451.2;实验值451.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8-4(4.5g,10.0mmol)、28-5(2.2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8-6(3.3g,产率:50%)。
元素分析结构(C42H31Cl2NO2):理论值:C,77.30;H,4.79;N,2.15;测试值:C,77.32;H,4.75;N,2.12。
MALDI-TOF-MS:理论值651.2;实验值651.2。
从28-6到IV-4-10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V-4-10(0.7g,产率:29%),元素分析结构(C42H27B2NO2):理论值:C,84.17;H,4.54;N,2.34;测试值:C,84.13;H,4.50;N,2.31。
MALDI-TOF-MS:理论值599.2;实验值599.2。
实施例29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9-1(2.7g,10.0mmol)、二叔丁基苯胺(2.8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29-2(2.0g,产率:42%)。
元素分析结构(C26H29BrClN):理论值:C,66.32;H,6.21;N,2.97;测试值:C,66.37;H,6.20;N,2.94。
MALDI-TOF-MS:理论值469.1;实验值469.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9-2(4.7g,4.0mmol)和四氢呋喃(70mL),在零下78℃滴加丁基锂溶液(1.8mL,2.5M,4.4mmol),滴加完后保持室温搅拌1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78℃,往体系中加入硫粉(0.2g,5.0mmol),滴加完20分钟后室温搅拌12小时。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二氯甲烷,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9-3(2.6g,产率:56%)。
元素分析结构(C26H30ClNS):理论值:C,73.64;H,7.13;N,3.30;S,7.56;测试值:C,73.60;H,7.16;N,3.34;S,7.52。
MALDI-TOF-MS:理论值423.2;实验值423.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9-4(3.9g,10.0mmol)、间溴氟苯(1.8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9-5(2.1g,产率:43%)。
元素分析结构(C32H27ClFN):理论值:C,80.07;H,5.67;N,2.92;测试值:C,80.04;H,5.63;N,2.94。
MALDI-TOF-MS:理论值479.2;实验值479.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29-5(4.8g,10.0mmol)、29-3(4.2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29-6(3.5g,产率:40%)。
元素分析结构(C58H56Cl2N2S):理论值:C,78.80;H,6.39;N,3.17;S,3.63;测试值:C,78.83;H,6.35;N,3.14;S,3.61。
MALDI-TOF-MS:理论值882.4;实验值882.4。
从29-6到IV-4-11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V-4-11(1.1g,产率:32%),元素分析结构(C58H52B2N2S):理论值:C,83.86;H,6.31;N,3.37;S,3.86;测试值:C,83.82;H,6.34;N,3.33;S,3.82。
MALDI-TOF-MS:理论值830.4;实验值830.4。
实施例30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30-1(1.9g,4.0mmol)和四氢呋喃(70mL),在零下78℃滴加丁基锂溶液(1.8mL,2.5M,4.4mmol),滴加完后保持室温搅拌1小时,再次冷却到零下78℃,往体系中加入硒粉(0.4g,5.0mmol),滴加完20分钟后室温搅拌12小时。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二氯甲烷,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0-2(2.2g,产率:46%)。
元素分析结构(C26H30ClNSe):理论值:C,66.31;H,6.42;N,2.97;测试值:C,66.31;H,6.42;N,2.97。
MALDI-TOF-MS:理论值471.1;实验值471.1。
在氩气氛围下,在48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30-3(3.1g,9.3mmol)、铜粉(14.1g,222.0mmol)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4-碘萘(11.4g,45.0mmol)混合均匀,封管后置于235℃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封管,向其中加入甲苯,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0-4(0.6g,产率:19%)。
元素分析结构(C16H9BrClF):理论值:C,57.26;H,2.70;测试值:C,57.29;H,2.73。
MALDI-TOF-MS:理论值334.0;实验值334.0。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30-4(3.4g,10.0mmol)、叔丁基苯胺(2.8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0-5(2.6g,产率:48%)。
元素分析结构(C36H35ClFN):理论值:C,80.65;H,6.58;N,2.61;测试值:C,80.68;H,6.54;N,2.63。
MALDI-TOF-MS:理论值535.2;实验值535.2。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30-5(5.4g,10.0mmol)、30-2(4.7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0-6(4.1g,产率:42%)。
元素分析结构(C62H64Cl2N2Se):理论值:C,75.44;H,6.54;N,2.84;测试值:C,75.42;H,6.51;N,2.83。
MALDI-TOF-MS:理论值986.4;实验值986.4。
从30-6到IV-4-12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V-4-12(1.0g,产率:27%),元素分析结构(C62H60B2N2Se):理论值:C,79.75;H,6.48;N,3.00;测试值:C,79.72;H,6.45;N,3.02。
MALDI-TOF-MS:理论值934.4;实验值934.4。
实施例31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31-1(2.7g,10.0mmol)、二苯胺(1.7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1-2(2.5g,产率:58%)。
元素分析结构(C18H13BrClN):理论值:C,60.28;H,3.65;N,3.91;测试值:C,60.29;H,3.61;N,3.87。
MALDI-TOF-MS:理论值357.0;实验值357.0。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31-2(3.6g,10.0mmol)、对叔丁基苯胺(1.5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1-3(2.1g,产率:53%)。
元素分析结构(C28H27ClN2):理论值:C,78.76;H,6.37;N,6.56;测试值:C,78.79;H,6.32;N,6.53。
MALDI-TOF-MS:理论值426.2;实验值426.2。
在氩气氛围下,在48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31-4(3.1g,9.3mmol)、铜粉(14.1g,222.0mmol)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4-碘萘(11.4g,45.0mmol)混合均匀,封管后置于235℃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封管,向其中加入甲苯,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1-5(0.6g,产率:19%)。
元素分析结构(C16H9BrClF):理论值:C,57.26;H,2.70;测试值:C,57.28;H,2.72。
MALDI-TOF-MS:理论值334.0;实验值334.0。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31-5(3.4g,10.0mmol)、苯碲酚(2.1g,10.0mmol)、碳酸钾(2.8g,20.0mmol),加入DMF 3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1-6(1.6g,产率:30%)。
元素分析结构(C22H14BrClTe):理论值:C,50.69;H,2.71;测试值:C,50.65;H,2.73。
MALDI-TOF-MS:理论值521.9;实验值521.9。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31-6(5.2g,10.0mmol)、31-3(4.3g,10.0mmol)、叔丁醇钠(1.9g,20.0mmol)和(AMPHOS)2PdCl2(0.35g,0.5mmol),加入邻二甲苯60mL,体系在120℃下反应5h。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萃取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产物31-7(3.3g,产率:38%)。
元素分析结构(C50H40Cl2N2Te):理论值:C,69.24;H,4.65;N,3.23;测试值:C,69.20;H,4.63;N,3.21。
MALDI-TOF-MS:理论值868.2;实验值868.2。
从31-7到IV-4-13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IV-4-13(0.8g,产率:24%),元素分析结构(C50H36B2N2Te):理论值:C,73.77;H,4.46;N,3.44;测试值:C,73.79;H,4.43;N,3.42。
MALDI-TOF-MS:理论值816.2;实验值816.2。
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稠环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表1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稠环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注:表中延迟荧光寿命为将化合物以1wt%的浓度掺杂在聚苯乙烯中制成被测样本,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仪测试得到,测试仪器为Edinburgh fluorescencespectrometer(FLS-980,英国。
从表1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稠环化合物表现出延迟荧光效应,其延迟荧光寿命在37~88μs。
器件实例
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制备器件的过程如下:在负载于玻璃基底的氧化铟锡上,4×10-4Pa的真空度下依次沉积TAPC、TCTA、EML(所发明发光化合物与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共蒸)、TmPyPB和LiF/Al阴极,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TAPC、TmPyPB分别作为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TCTA为激子阻挡层,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真空蒸镀工艺制备器件的具体器件结构(器件结构A)为:
ITO/TAPC(50nm)/TCTA(5nm)/EML(30nm)/TmPyPB(30nm)/LiF(0.8nm)/Al(100nm)。
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制备器件的过程如下:在负载于玻璃基底的氧化铟锡上旋涂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120℃退火30分钟,随后以1500rpm的转速旋涂所发明发光化合物与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后的甲苯溶液1分钟,并于80℃退火30分钟,然后在4×10-4Pa的真空度下依次沉积TSPO1、TmPyPB和LiF/Al阴极,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TSPO1、TmPyPB分别作为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主体材料,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溶液加工工艺制备器件的具体器件结构(器件结构B)为:
ITO/PEDOT:PSS(40nm)/EML(30nm)/TSPO1(8nm)/TmPyPB(42nm)/LiF(1nm)/Al(100nm)。
实施例32
以实施例1中的稠环化合物I-1-3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1-3、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1-3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33
以实施例2中的稠环化合物I-1-13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1-13、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1-13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34
以实施例3中的稠环化合物I-1-2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1-2、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1-2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35
以实施例4中的稠环化合物I-1-21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1-21、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1-21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36
以实施例5中的稠环化合物I-1-30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1-30、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1-30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37
以实施例6中的稠环化合物I-1-7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1-7、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1-7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38
以实施例7中的稠环化合物I-2-1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2-1、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2-1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39
以实施例8中的稠环化合物I-2-16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2-16、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2-16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0
以实施例9中的稠环化合物I-2-28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2-28、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2-28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1
以实施例10中的稠环化合物I-2-29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2-29、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2-29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2
以实施例11中的稠环化合物I-3-22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3-22、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3-22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3
以实施例12中的稠环化合物I-3-45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3-45、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3-45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4
以实施例13中的稠环化合物I-4-7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4-7、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I-4-7稠环化合物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5
以实施例14中的稠环化合物I-4-17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4-17、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4-17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6
以实施例15中的稠环化合物II-1-23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1-23、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I-1-23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7
以实施例16中的稠环化合物II-2-20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2-20、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I-2-20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8
以实施例17中的稠环化合物II-2-21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2-21、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I-2-21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49
以实施例18中的稠环化合物II-3-32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3-32、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I-3-32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0
以实施例19中的稠环化合物II-4-10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4-10、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I-4-10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1
以实施例20中的稠环化合物II-4-11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4-11、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I-4-11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2
以实施例21中的稠环化合物III-1-19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I-1-19、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II-1-19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3
以实施例22中的稠环化合物III-1-20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I-1-20、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II-1-20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4
以实施例23中的稠环化合物III-4-4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I-4-4、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III-4-4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5
以实施例24中的稠环化合物III-4-5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II-4-5、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II-4-5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6
以实施例25中的稠环化合物IV-4-7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V-4-7、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V-4-7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7
以实施例26中的稠环化合物IV-4-8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V-4-8、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V-4-8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8
以实施例27中的稠环化合物IV-4-9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V-4-9、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V-4-9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59
以实施例28中的稠环化合物IV-4-10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V-4-10、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利用“器件结构A”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V-4-10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60
以实施例29中的稠环化合物IV-4-11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V-4-11、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IV-4-11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61
以实施例30中的IV-4-12为实施对象,将IV-4-12、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V-4-12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62
以实施例31中的稠环化合物IV-4-13为实施对象,将稠环化合物IV-4-13、SIMCP2和DPAc-DtCzBN按照质量比1:2:7混合作为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利用“器件结构B”所述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所得的器件进行测试。
参见表2,表2提供了以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IV-4-13所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表2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注:表中启亮电压为亮度为1cd m-2时器件的驱动电压;最大外量子效率根据器件的电流-电压曲线与电致发光光谱依照文献(Jpn.J.Appl.Phys.2001,40,L783)记载的计算方法得到;半峰宽为室温下电致发光光谱的谱峰高度一半处的峰宽度,即通过峰高的中点作平行于峰底的直线,此直线与峰两侧相交两点之间的距离。
由表2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制备的器件具有很窄的电致发光光谱,其半峰宽小于40nm,克服了传统D-A结构的TADF化合物电致发光光谱较宽(70~100nm)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稠环化合物制备的器件均具有较高的器件效率,其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36.7%。

Claims (6)

1.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
/>
/>
/>
/>
/>
/>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具有式(I)~式(IV)任意一种所示结构: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X1和X2独立地选自B或P=S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氩气氛围下,将A-1、A-2、A-3或A-4与邻二甲苯放入反应瓶中,接着反应液中逐滴滴加叔丁基锂的戊烷溶液,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进行搅拌;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降温,并向反应液中逐滴滴加三卤化硼、或三卤化磷和加入硫粉,在原料加入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后继续搅拌;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降温,并向反应液中逐滴滴加N,N-二异丙基乙胺,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进行搅拌;最后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过滤反应液中析出的固体,并用甲醇清洗,并减压烘干产品,即得到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当X1和X2独立地选自P=O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氩气氛围下,在双口烧瓶中加入X1和X2独立地选自P=S时制备的稠环化合物和二氯甲烷,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再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反应体系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向其中加入亚硫酸钠饱和溶液,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其中,Z选自Cl、Br、I中的一种;其他取代基均与权利要求1中各化合物上的取代基团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当X1和X2独立地选自B或P=S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氩气氛围下,将A-1、A-2、A-3或A-4与邻二甲苯放入500mL的反应瓶中,在零下30℃降温20分钟,在反应液中逐滴滴加2.5M/L的叔丁基锂的戊烷溶液,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至50℃,搅拌1小时;1小时后,将反应液再次降温到零下30℃,在反应液中逐滴滴加三卤化硼、或三卤化磷和加入硫粉,在原料加入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至40℃,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温度降温到0℃,向反应液中逐滴滴加N,N-二异丙基乙胺,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25℃搅拌12小时;最后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过滤反应液中析出的固体,并用甲醇清洗,并在80℃下减压烘干产品,即得到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当X1和X2独立地选自P=O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氩气氛围下,在250mL双口烧瓶中加入X1和X2独立地选自P=S时制备的稠环化合物和和二氯甲烷,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在室温下搅拌5h,再向其中加入间氯过苯甲酸,反应体系室温下搅拌16h,向其中加入亚硫酸钠饱和溶液,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式(I)~(IV)所示的稠环化合物。
5.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薄膜层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薄膜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
CN202111611166.3A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195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1166.3A CN11419580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1166.3A CN11419580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5809A CN114195809A (zh) 2022-03-18
CN114195809B true CN114195809B (zh) 2023-11-14

Family

ID=80656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1166.3A Active CN11419580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580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3943A (zh) * 2021-05-10 2021-07-27 清华大学 一种稠环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3410405A (zh) * 2021-06-30 2021-09-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WO2021193818A1 (ja) * 2020-03-26 2021-09-30 東レ株式会社 フェナントロリン誘導体の結晶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発光素子
CN113651838A (zh) * 2021-02-04 2021-11-16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含有多个硼-氧族原子杂化稠环单元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01151A (zh) * 2020-07-14 2021-12-17 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4202B (zh) * 2019-12-13 2022-01-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化合物、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3818A1 (ja) * 2020-03-26 2021-09-30 東レ株式会社 フェナントロリン誘導体の結晶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発光素子
CN113801151A (zh) * 2020-07-14 2021-12-17 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3651838A (zh) * 2021-02-04 2021-11-16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含有多个硼-氧族原子杂化稠环单元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73943A (zh) * 2021-05-10 2021-07-27 清华大学 一种稠环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3410405A (zh) * 2021-06-30 2021-09-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带有噻吩侧基的有机硼小分子电子受体光伏材料;刘方彬 等;《物理化学学报》;第35卷(第3期);第251-25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5809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7822A (zh) 一种绿光窄光谱三配位硼发光化合物、发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645968B (zh) 一种含有两个硼原子和两个氧族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6029830B (zh)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
CN107868030B (zh) 一种含有芴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
CN112592362A (zh) 一种含有硼、氮、硫原子和五元芳杂环的稠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9503427B (zh) 一种d-a型有机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51700A (zh) 一种含有硼原子、氧族原子和五元芳杂环的稠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1747932B (zh) 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7759559A (zh) 化合物及其有机电子装置
CN114181239B (zh) 含有萘环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器件
CN110483574B (zh) 芴螺苯基三咔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及电子器件
CN114195809B (zh) 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45969B (zh) 一种含有硼、硒/碲与氮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8005672A (zh) 一种含硅电子传输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14426558B (zh) 一种含有三个硼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
CN114195808B (zh) 含有联萘环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器件
CN113683646A (zh) 含单碳硼烷类金属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942635B (zh) 苯基三咔唑螺环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及电子器件
CN114456202B (zh) 一种含有四个硼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
CN114478604B (zh) 含有两个硼原子和一个或三个氧族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4605455B (zh) 含有桥连三聚吲哚和有机硼稠环结构的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3461592A (zh) 一种联苯咔唑双三芳胺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4478602B (zh) 含有萘环和两个硼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4478601B (zh) 含有硼原子、氮原子和硒原子或碲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4349777B (zh) 含有两个硼原子和四个氧族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