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4089B - 用于动态条件的多层织物座椅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动态条件的多层织物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4089B
CN114194089B CN202110513819.8A CN202110513819A CN114194089B CN 114194089 B CN114194089 B CN 114194089B CN 202110513819 A CN202110513819 A CN 202110513819A CN 114194089 B CN114194089 B CN 1141940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layer
fabric
vehicle seat
seat back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38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4089A (zh
Inventor
P·W·阿历山大
N·L·约翰逊
D·W·布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4194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4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4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4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2Attachment or adjust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11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of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shape, e.g. hammock-like, plastic shells, fabr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03Seat suspension devices attached to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5816Seat cove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5816Seat cove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 B60N2/5825Seat cove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by hooks, staples, clips, snap fasten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17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nufacturing upholstery or upholstery sp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动态条件的多层织物座椅。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底座和联接到座椅底座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包括刚性框架、附连到刚性框架的第一织物层、附连到刚性框架的第二织物层以及将第一织物层联接到第二织物层的至少一个织物互连管。织物互连管张紧地附连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作为织物互连管的替代(或附加),座椅靠背可以包括将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互连的多个张力元件。

Description

用于动态条件的多层织物座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动态条件的多层织物座椅,并且更广泛地,涉及与经历动态运动或激励的主体相互作用的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例如汽车,通常包括乘客舱和乘客舱内的座椅。乘客坐在客舱内的座椅上。当车辆受到动态载荷时,坐在座椅上的乘客继而向座椅施加动态载荷。在一些座椅中,在车辆颠簸期间和车辆行驶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条件时,座椅会表现出类似蹦床的行为。
因此,希望开发一种车辆座椅,其能够比其他车辆座椅具有更广泛和更好的动态性能。为此,目前公开的车辆座椅包括张紧的、互连的多层织物,其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灵活性和构造。目前公开的车辆座椅可以包括附连到其框架上的泡沫或其他柔顺材料,以改善织物振动的稳定。该车辆座椅包括用于车辆座椅或用于其他行业的座椅的悬挂层。
发明内容
目前公开的车辆座椅可以使用3D针织工艺制造,以能够制造具有层间的连接元件的织物。当车辆座椅受到动态载荷时,当织物层作为悬挂层被张紧时,织物层以更可控和可调的方式起作用。换句话说,张紧的互连层形成了具有管理动态载荷能力的悬挂系统。车辆座椅包括并入了柔顺材料例如泡沫的区域的边界。该边界(其可以由能量吸收泡沫制成)附连在车辆座椅的框架中,以增强振动阻尼。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车辆座椅包括座椅底座和联接到座椅底座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包括刚性框架、附连到刚性框架的第一织物层、附连到刚性框架的第二织物层、以及将第一织物层联接到第二织物层的至少一个织物互连管。织物互连管张紧地附连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刚性框架、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和织物互连管也可以作为座椅靠背的替代(或附加)成为座椅底座的一部分。
刚性框架可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第一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第一侧轨与第二侧轨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第二织物层可以张紧地附连在第一侧轨与第二侧轨之间。刚性框架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梁和第二梁。第一梁可以使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直接互连。第二梁可以使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直接互连。第一纺织层和第二纺织层都可以张紧地附连在第一梁与第二梁之间。
车辆座椅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织物层和联接到第三织物层的第一柔顺材料。第三织物层可以直接附连到第一侧轨和第一织物层,以在第一侧轨与第三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一腔。第一柔顺材料可以设置在第一腔中,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车辆座椅可以进一步包括第四织物层和联接到第四织物层的第二柔顺材料。第四织物层可以直接附连到第二侧轨和第一织物层,以在第二侧轨与第四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二腔。第二柔顺材料可以设置在第二腔中,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车辆座椅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第一刚性安装件的第三柔顺材料。第一刚性安装件可以联接到第一侧轨。第一刚性安装件和第三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设置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
第一柔顺材料和第二柔顺材料可以比第三柔顺材料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
车辆座椅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第二刚性安装件的第四柔顺材料。第二刚性安装件可以联接到第二侧轨。第二刚性安装件和第四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设置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
第一柔顺材料和第二柔顺材料可以比第四柔顺材料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第一织物层可以张紧地附连在第一刚性安装件与第二刚性安装件之间。第一织物层受到第一张力,第二织物层可以受到第二张力,并且第二张力大于第一张力。
作为织物互连管的替代(或附加),车辆座椅可以包括多个张力元件。张力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张紧地附连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本公开还描述了一种多织物悬挂结构。该多织物悬挂结构包括刚性框架、附连到刚性框架的第一织物层、附连到刚性框架的第二织物层以及将第一织物层联接到第二织物层的织物互连元件。织物互连元件可以张紧地附连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织物互连元件可以包括将第一织物层联接到第二织物层的至少一个织物互连管。织物互连元件包括将第一织物层联接到第二织物层的多个张力元件。
本发明可以包括以下方案:
1.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底座;
座椅靠背,其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
刚性框架;
第一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第二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至少一个织物互连管,其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织物互连管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2. 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刚性框架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并且所述第一织物层张紧地联接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之间,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3. 根据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二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之间。
4. 根据方案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刚性框架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直接将所述第一侧轨和所述第二侧轨互连,所述第二梁直接将所述第一侧轨和所述第二侧轨互连,并且所述第二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梁与所述第二梁之间。
5. 根据方案4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三织物层和联接到所述第三织物层的第一柔顺材料,其中所述第三织物层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一侧轨和所述第一织物层,以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三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一腔,并且所述第一柔顺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中,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6. 根据方案5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四织物层和联接到所述第四织物层的第二柔顺材料,其中所述第四织物层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二侧轨和所述第一织物层,以在所述第二侧轨与所述第四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二腔,并且所述第二柔顺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中,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7. 根据方案6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一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的第三柔顺材料,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轨,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和所述第三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
8. 根据方案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柔顺材料和所述第二柔顺材料比所述第三柔顺材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所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
9. 根据方案8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二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的第四柔顺材料,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联接到所述第二侧轨,并且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和所述第四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
10. 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柔顺材料和所述第二柔顺材料比所述第四柔顺材料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所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
11. 根据方案10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之间。
12. 根据方案1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织物层受到第一张力,并且所述第二织物层受到第二张力,并且所述第二张力大于所述第一张力。
13.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底座;
座椅靠背,其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
刚性框架;
第一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第二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多个张力元件,其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和
其中所述多个张力元件中的每一个张紧地附连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14. 根据方案1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刚性框架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并且所述第一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之间,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15. 根据方案1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二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之间,所述刚性框架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直接将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互连,并且所述第二梁直接将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互连,并且所述第二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第一梁与第二梁之间,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三织物层和联接到所述第三织物层的第一柔顺材料,其中所述第三织物层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一侧轨和所述第一织物层,以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三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一腔,并且所述第一柔顺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中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16. 根据方案15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四织物层和联接到所述第四织物层的第二柔顺材料,其中所述第四织物层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二侧轨和所述第一织物层,以在所述第二侧轨与所述第四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二腔,并且所述第二柔顺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中,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一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的第三柔顺材料,并且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轨,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和所述第三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
17. 根据方案1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柔顺材料和所述第二柔顺材料比所述第三柔顺材料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所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二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的第四柔顺材料,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联接到所述第二侧轨,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和所述第四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所述第一柔顺材料和第二柔顺材料比所述第四柔顺材料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所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一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织物层受到第一张力,并且所述第二织物层受到第二张力,并且所述第二张力大于所述第一张力。
18. 一种多织物悬挂结构,包括:
刚性框架;
第一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第二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织物互连元件,其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和
其中所述织物互连元件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
19. 根据方案18所述的多织物悬挂结构,其中所述织物互连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织物互连管,所述织物互连管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
20. 根据方案18所述的多织物悬挂结构,其中所述织物互连元件包括多个张力元件,所述张力元件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本教导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以下用于实施本教导的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用于车辆或另一系统的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座椅包括头枕、联接到头枕的座椅靠背和联接到座椅靠背的座椅底座。
图2是图1座椅的座椅靠背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是图2的座椅靠背的示意性后视图。
图4是座椅靠背的示意性顶视图,描绘了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和将第一织物层联接到第二织物层的织物互连管。
图5是图1所示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剖面线A-A截取的图1座椅的座椅靠背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5的剖面线B-B截取的图1座椅的座椅靠背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5的剖面线C-C截取的图1座椅的座椅靠背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座椅靠背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座椅靠背的示意性透视图,描绘了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和将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互连的多个张力元件。
图11是图9的座椅靠背的示意性透视图,描绘了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和将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互连的多个张力元件,其中张力元件以隐藏线示出。
图12A是示出用于制造图10的座椅靠背的方法的第一步骤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2B是示出用于制造图10的座椅靠背的方法的第一步骤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2C是示出用于制造图10的座椅靠背的方法的第二步骤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2D是示出用于制造图10的座椅靠背的方法的第二步骤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3是当座椅靠背处于如图12B所示的空载状态时张力与状态关系的曲线图。
图14是当座椅靠背处于如图12C所示的安装后的标称状态时张力与状态关系的曲线图。
图15是移动并接触图10的座椅靠背的外部主体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6是当座椅靠背被外部主体接触时张力与状态关系的曲线图。
图17是外部主体一旦被图10的座椅靠背止挡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8是当外部主体静止时张力与状态关系的曲线图。
图19是一旦外部主体远离图10的座椅靠背的第一织物层移动时外部主体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0是一旦外部主体远离图10的座椅靠背的第一织物层移动时张力与状态关系的曲线图。
图21是当外部主体不再与图10的座椅靠背接触时座椅靠背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2是一旦外部主体不再与图10的座椅靠背接触时张力与状态关系的曲线图。
图23是在已经由外部主体施加外力之后处于平衡状态的图10的座椅靠背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4是在已经由外部主体施加外力之后,一旦图10的座椅靠背处于平衡状态,张力与状态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前面的发明内容及下面对某些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如本文所使用的,以单数形式叙述并以词语“一”或“一个”开头的元件或步骤应该理解为不一定排除多个元件或步骤。此外,对“一个实施例”的提及不旨在被解释为排除也并入所叙述特征的附加实施例的存在。此外,除非明确声明相反,否则实施例“包括”或“具有”具有特定性质的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可以包括不具有该性质的附加元件。
参照图1,车辆座椅100被配置成阻尼动态载荷。虽然车辆座椅100可以用于车辆中,例如汽车,但是可以设想到,车辆座椅100也可以用于其他行业。车辆座椅100包括头枕102、联接到头枕102的座椅靠背104以及联接到座椅靠背104的座椅底座106。座椅底座106被配置成支撑乘客的臀部。头枕102被配置成支撑乘客的头部,座椅靠背104被配置成支撑乘客的背部。
参照图2-4,座椅靠背104包括刚性框架108。刚性框架108可以全部或部分由刚性金属材料和/或刚性聚合材料制成。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刚性框架108可以全部或部分由铝或铝合金制成。车辆座椅100还包括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第二织物层112在第一方向H(图1),例如水平方向上与第一织物层110隔开。第一织物层110可以被称为A层,并且第二织物层可以被称为B层。此外,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可以彼此联接,并且一起形成多织物悬挂结构114,该多织物悬挂结构114被配置为管理施加在座椅靠背104上的动态载荷。多层悬挂结构114可以具有Y形,以最小化成本和占用的空间。然而,可以设想到,多织物悬挂结构114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不管多层悬挂结构114的形状如何,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中的每一个都直接附连到刚性框架108,以增强多层悬挂结构114与刚性框架108之间的连接。刚性框架108也可以被认为是多层悬挂结构114的部分。
刚性框架108还包括第一侧轨116和第二侧轨118,第一侧轨116和第二侧轨118沿着第二方向L(例如,横向方向)彼此隔开。第二方向L垂直于第一方向H。刚性框架还包括沿着第三方向V(例如,竖直方向)彼此隔开的第一梁120(即,顶梁)和第二梁122。第三方向V垂直于第一方向H和第二方向L。第一梁120直接将第一侧轨116与第二侧轨118互连,以增强刚性框架108的结构完整性。同样,第二梁122直接将第一侧轨116与第二侧轨118互连,以增强刚性框架108的结构完整性。
第一织物层110张紧地附连在第一侧轨116与第二侧轨118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104的动态载荷。此外,第一织物层110也张紧地附连在第一梁120与第二梁122之间。因此,第一织物层110在第二方向L和第三方向V上张紧,以使第一织物层110中的张力最大,从而阻尼施加在座椅靠背104上的动态载荷。第一织物层110可以直接附连到第一侧轨116和第二侧轨118,以使施加到第一织物层110的张力最大。第二织物层112还防止额外的物体从后部或下方与悬挂主体相互作用。
第二织物层112张紧地附连在第一侧轨116与第二侧轨118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104的动态载荷。此外,第二织物层112张紧地附连在第一梁120与第二梁122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104的动态载荷。因此,第二织物层112在第二方向L和第三方向V上张紧,以使第二织物层112中的张力最大,从而阻尼施加在座椅靠背104上的动态载荷。
多织物悬挂结构114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织物互连元件115,例如一个或多个织物互连管126,其直接联接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第一织物层、织物互连管126与第二织物层112之间的直接连接增强了多织物悬挂结构114的结构完整性。织物互连管126张紧地附连在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12之间。具体地,织物互连管126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H上张紧。第一方向H垂直于第二方向L和第三方向V。由于织物互连管126中的张力,当动态载荷施加在车辆座椅100的座椅靠背104上时,织物互连管126屈曲,从而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104上的动态载荷。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织物互连管126中的每一个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以便于制造。然而,可以设想,织物互连管126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只要织物互连管中的每一个形成中空体。织物互连管126中的每一个可以在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处开口,以便于当动态载荷施加到座椅靠背104时产生屈曲。
如上所讨论的,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中的每一个都由于附连到刚性框架108而张紧。第一织物层110中的张力(即第一张力)小于第二织物层112中的张力(即第二张力),以调整施加到第一织物层110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车辆座椅100上的乘客在朝向第二织物层112的方向上的移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一张力可以在25磅与40磅之间,并且第二张力可以在15磅与30磅之间,以阻尼施加到第一织物层110的动态载荷,阻尼其对载荷的响应,并最终限制坐在车辆座椅100上的乘客在朝向第二织物层112的方向上的移动。
参照图5-8,车辆座椅100的座椅靠背104包括沿第二方向L彼此隔开的第三织物层128和第四织物层130。座椅靠背104还包括第一柔顺材料132,例如泡沫,和第二柔顺材料134,例如泡沫。第一柔顺材料132联接到第三纺织层128,并且第二柔顺材料134联接到第四纺织层130。例如,第三织物层128可以铺在第一柔顺材料132上,并且第四织物层130可以铺在第二柔顺材料134上。装饰层可以设置在第一柔顺构件132与第三织物层128之间。另一装饰层可以设置在第二柔顺构件134之间。第三织物层128直接附连到第一侧轨116和第一织物层110,以限定第一腔136。第一腔136设置在第一侧轨116与第三织物层128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104的动态载荷。第三织物层128张紧地附连在第一侧轨116与第一织物层110之间,以阻尼施加在座椅靠背104上的动态载荷。因此,第三织物层128受到第三张力。第三织物层128的第三张力小于第一织物层110的第一张力和第二织物层112的第二张力,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104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车辆座椅100上的乘客在朝向第二织物层112的方向上的移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三织物层128的第三张力可以是五磅,以阻尼动态载荷。
第二柔顺材料134联接到第四纺织层130。第四织物层130直接附连到第二侧轨118和第一织物层110,以限定第二腔138。第二腔138设置在第二侧轨118与第四织物层130之间。第二柔顺材料134设置在第二腔138中,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104的动态载荷。第四织物层130张紧地附连在第二侧轨118与第一织物层110之间,以阻尼施加在座椅靠背104上的动态载荷。因此,第四织物层130受到第四张力。第四织物层130的第四张力小于第一织物层110的第一张力和第二织物层112的第二张力,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104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车辆座椅100上的乘客在朝向第二织物层112的方向上的移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四织物层130的第四张力可以是五磅,以阻尼动态载荷。
车辆座椅100的座椅靠背104还包括直接联接到第一侧轨116的第一刚性安装件140。第一刚性安装件140设置在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12之间。此外,第一刚性安装件140可以全部或部分由刚性材料146例如刚性金属材料和/或刚性聚合材料制成。
车辆座椅100的座椅靠背104还包括直接联接到第二侧轨118的第二刚性安装件142。第二刚性安装件142设置在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12之间。此外,第二刚性安装件142可以全部或部分由刚性材料(例如刚性金属材料和/或刚性聚合材料)制成。
座椅靠背104还包括直接联接到第一刚性安装件140的第三柔顺材料144,例如泡沫。此外,座椅靠背104包括直接联接到第二刚性安装件142的第四柔顺材料,例如泡沫。第一柔顺材料132和第二柔顺材料134中的每一个都比第三柔顺材料144和第四柔顺材料146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第一织物层110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车辆座椅100上的乘客在朝向第二织物层112的方向上的移动。在本公开中,术语“柔软”和“更柔软”指的是材料或系统在功能或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吸收对物体的冲击和从冲击恢复的能力。第三柔顺材料144和第四柔顺材料146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具有外弯曲表面145,以便于坐在车辆座椅100上的乘客朝向第二织物层112移动。第二织物层112可以通过附连特征147(例如紧固件)联接到第一刚性安装件140和第二刚性安装件142。
参照图9,除了下述特征之外,座椅靠背204的结构和操作与上述座椅靠背104基本相同。作为织物互连管126(图5)的替代(或附加),座椅靠背204包括一个或多个织物互连元件115,例如多个张力元件226,其张紧地附连在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12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204的动态载荷。张力元件226中的每一个直接附连到第一织物层110,以增强座椅靠背204的阻尼性质。类似地,张力元件226中的每一个直接附连到第二织物层112,以增强座椅靠背204的阻尼性质。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张力元件226中的每一个相对于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倾斜成角度,以帮助分布施加在座椅靠背204上的动态力。张力元件226可位于座椅靠背204的中央区域225中,与第一侧轨116和第二侧轨118隔开。上述座椅靠背104可以使用3D针织工艺制造。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张力元件226可以是系绳、细绳、细丝和/或带子。
参照图10和图11,张力元件226将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互连。第一织物层110可称为前织物层,而第二织物层112可称为后织物层。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张力元件226可以布置成正交于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替代地,张力元件226可以成角度延伸、不平行和/或随机分布。此外,张力元件226可以布置成多个彼此平行的系绳排250。
图12A、图12B、图12C和图12D示出了制造座椅靠背204的方法。该方法的第一步骤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第一步骤中,张力元件226直接联接到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还可以设想,张力元件226、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可以在同一针织过程中同时制造。一旦张力元件226连接到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就在张力方向TD上被拉伸,以将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连接到刚性框架108。没有系绳226直接连接到刚性框架108。一旦被拉伸,第一织物层110在四个附连点244处连接到刚性框架108,并且第二织物层112也在四个附连点244处附连到刚性框架108。结果,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维持在拉伸状态。作为四个附连点244的替代(或附加),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可以以连续或不连续的跨度连接。此外,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12中的每一个都沿着第二方向L张紧,并且张力元件226在第一方向H上张紧。
图13是当座椅靠背204处于如图12B所示的空载状态时的张力与状态关系的曲线图。在空载状态下,座椅靠背204未被拉伸,并且第一织物层110的张力T110、第二织物层112的张力T112和张力元件226的张力T226中的每一个都为零。
图14是当座椅靠背204处于如图12C所示的安装后的标称状态时张力与状态关系的曲线图。在安装后的该标称状态下,第二织物层112的张力T112大于第一织物层110的张力T110,并且第一织物层110的张力T110大于张力元件226的张力T226
图15和图16示出了移动并接触座椅靠背204的外部主体300。随着外部主体300与座椅靠背204接触,其向座椅靠背204施加外力EF并拉伸第一织物层110,从而增加其张力。这释放了张力元件226和第二织物层112内的一些张力,如图16所示。随着外部主体300向前移动到座椅靠背204中,这些总体张紧趋势继续。替代地,外部主体300可能已经以平衡状态与多织物悬挂结构114接触。然后,主体可能会有颠簸输入,并且类似的悬挂行为将发生。
图17和图18示出了被座椅靠背204止挡的外部主体300。在这个阶段,第一织物层110处于其峰值张力。大多数张力元件226可以是松弛的,少数张力元件226仍然拉第二织物层112。第二织物层112更显著地放松。第一织物层110中的张力T110是不平衡的,并且将开始恢复,使外部主体300的初始移动反向。
图19和图20示出了外部主体300远离座椅靠背204移动(在方向RM上)。随着第一织物层110恢复,更多的张力元件226开始被绷紧。这增加了第二织物层112中的张力T112,使其朝着平衡位置往回移动。第一织物层110中储存的能量的释放成为张力元件226和第二织物层112的重新张紧提供了额外的能量耗散路径,而其他张紧的膜不具有该路径。这允许座椅靠背204以更有效和定制的方式耗散动态激励。
图21和图22示出了外部主体300不再与座椅靠背204接触。第一织物层110中的张力随着其反弹超过平衡位置而下降到自安装以来的最低点。张力元件226现在被高度张紧,从而将第二织物层112拉到其峰值张力,并且也超过其平衡位置。一旦静止,座椅靠背204将再次朝向平衡方向返回。随着其振动衰减,动态激励的张紧座椅靠背204将围绕平衡振荡。座椅靠背204具有可被选择为对来自目标频率范围的激励响应性较小的参数,以减少或消除这些振荡。尽管没有示出振荡,但是可以设想到,多织物悬挂结构114在受到动态载荷时可以振荡。
图23和图24示出了在外力EF已经由外部主体300施加之后处于平衡状态的座椅靠背204。如果座椅靠背204在该事件期间未受损,则座椅靠背204最终返回平衡。与单层织物相比,座椅靠背204的基本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能量交换为设计多层座椅靠背204的动态响应提供了额外的途径。通过适当地选择个别分层的构造、纱线/长丝组成、安装张力、边界条件等,多层织物座椅靠背204可以针对许多动态条件和应用进行定制,从噪音抑制到乘坐舒适性到货物容纳。如上文所讨论的,外部主体300可以静止并与多织物悬挂结构114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外部主体300和多织物悬挂结构114将返回原始状态(在颠簸输入之后),其中外部主体300与第一织物层110接触。
如本文所使用的,“被配置为”执行规定功能的系统、装置、结构、物品、元件、部件或硬件确实能够执行规定功能而没有任何改变,而不仅仅是在进一步修改后具有执行规定功能的潜力。换句话说,“被配置成”执行规定功能的系统、装置、结构、物品、元件、部件或硬件是为了执行规定功能而专门选择、创建、实施、利用、编程和/或设计的。如本文所使用的,“被配置成”表示系统、装置、结构、物品、元件、部件或硬件的现有特性,其使得系统、装置、结构、物品、元件、部件或硬件能够执行规定的功能而无需进一步修改。出于本公开的目的,被描述为“被配置成”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装置、结构、物品、元件、部件或硬件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被描述为“适于”和/或“可操作以”执行该功能。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图示旨在提供对各种实施例的结构的一般理解。这些图示并不旨在作为利用本文描述的结构或方法的装置和系统的所有元件和特征的完整描述。通过阅读本公开,许多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并从本公开中导出其他实施例,从而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逻辑的替代和改变。因此,本公开和附图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20)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底座;
座椅靠背,其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
刚性框架;
第一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第二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至少一个织物互连管,其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织物互连管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刚性框架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并且所述第一织物层张紧地联接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之间,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二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刚性框架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直接将所述第一侧轨和所述第二侧轨互连,所述第二梁直接将所述第一侧轨和所述第二侧轨互连,并且所述第二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梁与所述第二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三织物层和联接到所述第三织物层的第一柔顺材料,其中所述第三织物层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一侧轨和所述第一织物层,以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三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一腔,并且所述第一柔顺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中,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四织物层和联接到所述第四织物层的第二柔顺材料,其中所述第四织物层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二侧轨和所述第一织物层,以在所述第二侧轨与所述第四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二腔,并且所述第二柔顺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中,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一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的第三柔顺材料,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轨,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和所述第三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柔顺材料和所述第二柔顺材料比所述第三柔顺材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所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二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的第四柔顺材料,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联接到所述第二侧轨,并且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和所述第四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柔顺材料和所述第二柔顺材料比所述第四柔顺材料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所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织物层受到第一张力,并且所述第二织物层受到第二张力,并且所述第二张力大于所述第一张力。
13.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底座;
座椅靠背,其联接到所述座椅底座,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
刚性框架;
第一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第二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多个张力元件,其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和
其中所述多个张力元件中的每一个张紧地附连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刚性框架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并且所述第一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之间,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二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之间,所述刚性框架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直接将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互连,并且所述第二梁直接将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二侧轨互连,并且所述第二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第一梁与第二梁之间,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三织物层和联接到所述第三织物层的第一柔顺材料,其中所述第三织物层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一侧轨和所述第一织物层,以在所述第一侧轨与所述第三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一腔,并且所述第一柔顺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中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座椅,还包括第四织物层和联接到所述第四织物层的第二柔顺材料,其中所述第四织物层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二侧轨和所述第一织物层,以在所述第二侧轨与所述第四织物层之间限定第二腔,并且所述第二柔顺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中,以阻尼施加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一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的第三柔顺材料,并且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轨,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和所述第三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柔顺材料和所述第二柔顺材料比所述第三柔顺材料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所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二刚性安装件和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的第四柔顺材料,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联接到所述第二侧轨,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和所述第四柔顺材料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所述第一柔顺材料和第二柔顺材料比所述第四柔顺材料更柔软,以阻尼施加到所述第一织物层的动态载荷,并最终限制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客在朝向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一织物层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刚性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刚性安装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织物层受到第一张力,并且所述第二织物层受到第二张力,并且所述第二张力大于所述第一张力。
18.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多织物悬挂结构,包括:
刚性框架;
第一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第二织物层,其附连到所述刚性框架;
织物互连元件,其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和
其中所述织物互连元件张紧地附连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以阻尼施加到座椅靠背的动态载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织物悬挂结构,其中所述织物互连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织物互连管,所述织物互连管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织物悬挂结构,其中所述织物互连元件包括多个张力元件,所述张力元件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
CN202110513819.8A 2020-09-18 2021-05-11 用于动态条件的多层织物座椅 Active CN1141940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024849 2020-09-18
US17/024,849 US11220196B1 (en) 2020-09-18 2020-09-18 Multi-layer textile seat for dynamic condi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4089A CN114194089A (zh) 2022-03-18
CN114194089B true CN114194089B (zh) 2023-10-10

Family

ID=79169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3819.8A Active CN114194089B (zh) 2020-09-18 2021-05-11 用于动态条件的多层织物座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0196B1 (zh)
CN (1) CN114194089B (zh)
DE (1) DE102021109388B4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4220Y (zh) * 1995-02-18 1996-09-04 石华祥 可调紧弹力网床垫
JP2000079840A (ja) * 1998-09-04 2000-03-21 Komatsu Ltd 車両用シート
CN1279591A (zh) * 1997-11-25 2001-01-10 堤爱思技术株式会社 具有片状弹性体的座面的座椅
CN1280467A (zh) * 1997-10-21 2001-01-17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具有网状表面的垫子和座位
CN1344634A (zh) * 2000-10-02 2002-04-17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车辆座椅
CN1346760A (zh) * 2000-09-29 2002-05-01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车辆座椅
JP2002233437A (ja) * 2001-02-09 2002-08-20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3093192A (ja) * 2001-09-26 2003-04-02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
CN1429720A (zh) * 2001-12-20 2003-07-16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座椅结构
PL371265A1 (en) * 2002-03-22 2005-06-13 Intier Autom0Tive, Inc. Seat frame panel for attaching a fabric suspension
CN108312923A (zh) * 2018-04-03 2018-07-24 曲阜丰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弹力悬架结构
CN109624808A (zh) * 2017-10-06 2019-04-1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区域座椅悬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41389A1 (de) * 1983-11-15 1985-05-3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ünchen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des in der lendengegend liegenden bereiches der rueckenlehne eines fahrzeugsitzes
US6478381B1 (en) 1999-10-29 2002-11-12 Lear Corporation Elastomeric seat back and slide-over head res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US7731294B2 (en) 2002-09-03 2010-06-08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Seat
US9375375B2 (en) * 2003-08-16 2016-06-28 Xiading Wang Nursing bed
JP2013052757A (ja) 2011-09-05 2013-03-21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6088795B2 (ja) * 2012-10-31 2017-03-01 東海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乗物用の座席
JP6259255B2 (ja) 2013-10-19 2018-01-10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
US9713975B2 (en) * 2015-03-31 2017-07-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having a blower mounted to the seatback against a plastic matrix
JP6515890B2 (ja) * 2016-08-01 2019-05-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
JP6610465B2 (ja) * 2016-08-15 2019-1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座席装置
US10532677B2 (en) * 2016-11-02 2020-01-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ightweight modular back and cushion assemblies
JP6825591B2 (ja) * 2018-02-22 2021-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4220Y (zh) * 1995-02-18 1996-09-04 石华祥 可调紧弹力网床垫
CN1280467A (zh) * 1997-10-21 2001-01-17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具有网状表面的垫子和座位
CN1279591A (zh) * 1997-11-25 2001-01-10 堤爱思技术株式会社 具有片状弹性体的座面的座椅
JP2000079840A (ja) * 1998-09-04 2000-03-21 Komatsu Ltd 車両用シート
CN1346760A (zh) * 2000-09-29 2002-05-01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车辆座椅
CN1344634A (zh) * 2000-10-02 2002-04-17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车辆座椅
JP2002233437A (ja) * 2001-02-09 2002-08-20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3093192A (ja) * 2001-09-26 2003-04-02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
CN1429720A (zh) * 2001-12-20 2003-07-16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座椅结构
PL371265A1 (en) * 2002-03-22 2005-06-13 Intier Autom0Tive, Inc. Seat frame panel for attaching a fabric suspension
CN109624808A (zh) * 2017-10-06 2019-04-1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区域座椅悬架
CN108312923A (zh) * 2018-04-03 2018-07-24 曲阜丰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弹力悬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09388B4 (de) 2023-11-02
DE102021109388A1 (de) 2022-03-24
CN114194089A (zh) 2022-03-18
US11220196B1 (en)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60493A1 (en) Vehicle seat
US9840170B2 (en) Vehicle seat
JP4050511B2 (ja) 座席構造
US8511748B2 (en) Vehicular seat back assembly
US9199560B2 (en) Self-adjusting seat stiffness system
US9623777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JP4554362B2 (ja) 座席構造
US20170267147A1 (en) Composite seat structure
WO2011018930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324471B2 (ja) 移動可能な背もたれ用の動的なフック挿入物
US20100066149A1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having a mounting member to mount an electric component
WO2009084505A1 (ja) 衝撃吸収構造体、シェル型フレーム部材及び座席構造
JP6796991B2 (ja) 振動減衰装置、及びこの振動減衰装置が設けられた車両用シート
US6283552B1 (en) Fastener for securing a bolster to a seating surface
CN107685659B (zh) 乘坐物用座椅
JP4169599B2 (ja) 座席構造
CN114194089B (zh) 用于动态条件的多层织物座椅
CA2775789C (en) Webbing adjuster for a seat belt assembly
US20220097640A1 (en) Energy absorbing feature for seatback
US7131702B2 (en) Seated occupant impact-injury minimizing method
JP664227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7452020B2 (en) Self locating bracket
US10766389B2 (en) Vehicle seat
JP200923454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20230061036A1 (en) Vehicle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