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4784A -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4784A
CN114184784A CN202010962389.3A CN202010962389A CN114184784A CN 114184784 A CN114184784 A CN 114184784A CN 202010962389 A CN202010962389 A CN 202010962389A CN 114184784 A CN114184784 A CN 114184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vel coronavirus
labeled
antigen
antibody
prote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23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先成
曾映
杨晓光
苏雨来
于蕾
皮小武
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623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4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4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4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6983Viru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1Production of immunochemical test materials
    • G01N33/532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1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articulate form
    • G01N33/54326Magnetic part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00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viruses
    • G01N2333/08RNA viruses
    • G01N2333/165Coronaviridae, e.g.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69/00Immuno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 G01N2469/20Detection of antibodies in sample from host which are directed against antigens from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该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不同表位。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以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物质,并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的信号放大系统,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发光强度较强,检测速度较快,检测灵敏度高,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高,检测准确性高。

Description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019年12月中旬,发现了病因不明的非典型肺炎,科学研究表明其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重症患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潜伏期可长达14天,部分病例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另有一些病毒携带者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症状。迄今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相关疫苗的研发也在开展中,距离临床应用尚需时间。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主要是包括以PCR为基础的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原理就是以病毒独特的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PCR扩增,使选择的这段靶标基因序列指数级增加,并与加入的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样本中病毒的含量。然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检测速度较慢,通常需要耗费至少30分钟,不利于快速得到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速度较快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
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所述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所述第一抗原和所述第二抗原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不同表位。
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以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物质,并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的信号放大系统,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发光强度较强,检测速度较快。经试验验证,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9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本研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包括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所述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包括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所述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和所述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所述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摩尔比为3:1~1:3,所述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所述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摩尔比为3:1~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和所述第二抗原分别为不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和所述第二抗原分别为不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体系,所述缓冲体系的pH为6.0~7.6,所述缓冲体系包括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及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体系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2%~1%。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
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所述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所述第三抗原和所述第四抗体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的不同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抗原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所述第四抗体为抗人IgM抗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抗原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所述第四抗体为抗人IgM抗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包括生物素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所述第四抗体为抗人IgM抗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素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所述生物素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摩尔比为3:1~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体系,所述缓冲体系的pH为6.0~7.6,所述缓冲体系包括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及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体系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2%~1%。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
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所述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所述第一抗原和所述第二抗原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不同表位,所述第三抗原和所述第四抗体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的不同表位。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包括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下面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申请提供第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不同表位。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主要是包括以PCR为基础的病毒核酸检测和免疫层析试纸条法。病毒核酸检测原理就是以病毒独特的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PCR扩增,使选择的这段靶标基因序列指数级增加,并与加入的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样本中病毒的含量。然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检测速度较慢,不利于快速得到检测结果。免疫层析试纸条法通过将样品溶液滴加到样品垫上后观察检测线和质控线的显色情况,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免疫层析试纸条法虽检测速度较快,但是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检测准确性较低。
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以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物质,并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的信号放大系统,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发光强度较强,检测速度较快,检测灵敏度高,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高,检测准确性高。经试验验证,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为82.0%~95.0%,并且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9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说明本研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兼具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检测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包括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包括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其中,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不同。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和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不同。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nm~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冠状病毒基因组依次编码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和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Spike 蛋白(S蛋白)承担病毒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结合及膜融合功能,是宿主中和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SARS-CoV-2 (2019-nCoV)的Spike蛋白与人ACE2互作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核衣壳蛋白(N蛋白)是冠状病毒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N蛋白的序列保守性和强大的免疫原性。在病毒体组装过程中,N蛋白与病毒RNA结合并导致螺旋核衣壳的形成。核衣壳蛋白是一种高度免疫原性的磷蛋白,与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调节细胞信号通路有关。与只加入单独一种蛋白相比,采用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和S蛋白混合抗原的方法可以极大的增强发光信号,提高检测速度。这是因为新冠病毒表位S蛋白和N蛋白诱导人产生两种相应抗体,两种抗体总浓度比其中一种高很多,因此当试剂盒标记有两种蛋白混合抗原时检测的是S蛋白和N蛋白抗体总浓度,相同反应时间内检测的信号比只标记一种抗原的试剂盒信号更高。即达到相同的发光强度时,混合抗原试剂盒所需的反应时间就越短。
进一步地,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摩尔比为3:1~1:3。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摩尔比为3:1~1:3。此种设置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具体地,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市售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为市售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市售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为市售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更具体地,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分别为市售不同厂家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和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分别为市售不同厂家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以上S蛋白和N蛋白均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转染大肠杆菌得到,并进行了SDS-PAGE电泳确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分别为不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进一步地,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均为市售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具体地,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分别为市售不同厂家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以上S蛋白均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转染大肠杆菌得到,并进行了SDS-PAGE电泳确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分别为不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进一步地,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均为市售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具体地,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分别为市售不同厂家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以上N蛋白均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转染大肠杆菌得到,并进行了SDS-PAGE电泳确认。
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中,磁性微粒可采用二氧化硅磁珠、聚合物磁珠和琼脂糖磁珠等。磁珠粒径为1µm~2.8µm。
吖啶类发光物质包括吖啶酯及吖啶磺酰胺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吖啶类发光物质不限于为上述指出的吖啶类发光物质,也可以为其他吖啶类发光物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第二抗原与发光物质以摩尔比1:5~1:40混合,25℃~40℃避光反应1小时~3小时,然后加入甘氨酸溶液终止反应,将反应液透析除去多余的发光物质,得到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的生物素与第一抗原按照摩尔比为1:1~20:1在2℃~8℃或室温条件下混合反应0.5小时~2小时,透析或过柱出去多余的生物素,得到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还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抗体对照品和质控品。需要说明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抗体对照品和质控品分别为本领域中常规的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抗体对照品和质控品,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还包括缓冲体系,缓冲体系的pH为6.0~7.6。缓冲体系包括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等中的至少一种。一般地,试剂盒的缓冲体系中通常采用Triton X-100或者Tween 20作为表面活性剂,以调整缓冲体系的分散性。而本研究中采用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或者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够调整缓冲体系的分散性,还能够增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等发光物质的发光强度,极大地提高检测的发光信号,以提高检测速度,缩短检测时间。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的表面活性剂也不限于上述指出的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为其他表面活性剂。当然,在不考虑发光强度的情况下,本研究的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为Triton X-100或者Tween 20。
其中,缓冲液包括PBS缓冲液、Tris缓冲液、HEPES缓冲液、MOPSO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缓冲液不限于为上述指出的缓冲液,也可以为其他缓冲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其中,缓冲体系中,缓冲液的浓度为0.01mol/L~0.2mol/L。
其中,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采用十二烷基聚乙二醇或者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等发光物质的发光强度,提高检测的发光信号,提高检测速度,缩短检测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的摩尔比为1:5~5:1。此种设置能够增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等发光物质的发光强度,提高检测的发光信号,提高检测速度,缩短检测时间。需要说明的是,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不限于为上述指出的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为其他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其中,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及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采用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或者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等发光物质的发光强度,提高检测的发光信号,提高检测速度,缩短检测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及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1:3~3:1。此种设置能够增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等发光物质的发光强度,提高检测的发光信号,提高检测速度,缩短检测时间。需要说明的是,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不限于为上述指出的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为其他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2~2:1。此种设置能够增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等发光物质的发光强度,提高检测的发光信号,提高检测速度,缩短检测时间。
其中,缓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2%~1%。此种设置能够增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等发光物质的发光强度,提高检测的发光信号,提高检测速度,缩短检测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体系中含有蔗糖、牛血清白蛋白、酪蛋白、蛋白稳定剂A、氯化钠、小牛血清、乙二醇和proclin 300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体系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缓冲体系、第二缓冲体系。第一缓冲体系用于分散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第二缓冲体系用于分散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或者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
其中,第一缓冲体系的pH为6.5~7.6。第一缓冲体系包括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的具体描述详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缓冲体系还包括糖类、血清白蛋白及酪蛋白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糖类例如可以蔗糖,但不限于此。血清白蛋白例如可以为牛血清白蛋白,但不限于此。具体地,第一缓冲体系中,糖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血清白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2%,酪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2%~1%。
第一缓冲体系还包括防腐剂。防腐剂例如可以为proclin 300,但不限于此。具体地,第一缓冲体系中,防腐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0.5%。可以理解,防腐剂可以省略。防腐剂省略时,第一缓冲体系可以现配现用。
使用时,第一缓冲体系和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混合的分散体系中,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的浓度为0.45mg/mL~0.75mg/mL。需要说明的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第一缓冲体系和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可以分别独立包装,使用时进行混合;第一缓冲体系和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也可以混合液的形式包装。
第二缓冲体系的pH为6.0~7.6。第二缓冲体系包括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的具体描述详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缓冲体系还包括糖类、血清白蛋白、蛋白稳定剂A及盐类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糖类例如可以蔗糖,但不限于此。血清白蛋白例如可以为牛血清白蛋白,但不限于此。盐类例如可以为氯化钠,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硫酸钠、氯化钾或硫酸钾等。具体地,第二缓冲体系中,糖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血清白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5%,蛋白稳定剂A的浓度为1mg/L~100mg/L,盐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
第二缓冲体系还包括防腐剂。防腐剂例如可以为proclin 300,但不限于此。具体地,第二缓冲体系中,防腐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0.5%。
使用时,第二缓冲体系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的分散体系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的浓度为0.1mM~1mM。需要说明的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第二缓冲体系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可以分别独立包装,使用时进行混合;第二缓冲体系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也可以混合液的形状包装。
使用时,第二缓冲体系和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的分散体系中,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的浓度为0.1mM~1mM。需要说明的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第二缓冲体系和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可以分别独立包装,使用时进行混合;第二缓冲体系和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也可以混合液的形状包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体系还包括与第一缓冲体系和第二缓冲体系相互独立的第三缓冲体系和第四缓冲体系。第三缓冲体系用于稀释待测样品。第四缓冲体系用于稀释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抗体对照品和质控品。
第三缓冲体系的pH为6.0~7.6。第三缓冲体系包括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的具体描述详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缓冲体系还包括糖类、血清白蛋白及盐类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糖类例如可以蔗糖,但不限于此。血清白蛋白例如可以为牛血清白蛋白,但不限于此。盐类例如可以为氯化钠,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硫酸钠、氯化钾或硫酸钾等。具体地,第三缓冲体系中,糖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血清白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5%,盐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
第三缓冲体系还包括防腐剂。防腐剂例如可以为proclin 300,但不限于此。具体地,第三缓冲体系中,防腐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0.5%。
第四缓冲体系的pH为6.0~7.6。第四缓冲体系包括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的具体描述详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缓冲体系还包括血清及醇类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血清例如可以为小牛血清,但不限于此。醇类例如可以为乙二醇。具体地,第四缓冲体系中,血清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50%,醇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10%。
第四缓冲体系还包括防腐剂。防腐剂例如可以为proclin 300,但不限于此。具体地,第四缓冲体系中,防腐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0.5%。
第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以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物质,并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的信号放大系统,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发光强度较强,检测速度较快,检测灵敏度高,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高,检测准确性高。经试验验证,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为82.0%~95.0%,并且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9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说明本研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兼具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检测速度。
再者,研究发现,采用核酸检测方法对治疗后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法有效的监测病人恢复情况。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有利于及时检测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情况。
本研究还提供第二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第三抗原和所述第四抗体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的不同表位。
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以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物质,并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的信号放大系统,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发光强度较强,检测速度较快,检测灵敏度高,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高,检测准确性高。经试验验证,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为81.0%~94.0%,并且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进行检测,9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说明本研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兼具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检测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包括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第四抗体为抗人IgM抗体。
与只加入单独一种蛋白相比,采用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和S蛋白混合抗原的方法可以极大的增强发光信号,提高检测速度。这是因为新冠病毒表位S蛋白和N蛋白诱导人产生两种相应抗体,两种抗体总浓度比其中一种高很多,因此当试剂盒标记有两种蛋白混合抗原时检测的是S蛋白和N蛋白抗体总浓度,相同反应时间内检测的信号比只标记一种抗原的试剂盒信号更高。即达到相同的发光强度时,混合抗原试剂盒所需的反应时间就越短。
进一步地,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摩尔比为3:1~1:3。此种设置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具体地,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市售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为市售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以上S蛋白和N蛋白均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转染大肠杆菌得到,并进行了SDS-PAGE电泳确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为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第四抗体为抗人IgM抗体。以上S蛋白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转染大肠杆菌得到,并进行了SDS-PAGE电泳确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为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第四抗体为抗人IgM抗体。以上N蛋白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转染大肠杆菌得到,并进行了SDS-PAGE电泳确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人IgM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Fab片段或多克隆抗体Fab片段。进一步地,抗人IgM抗体为市售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Fab片段或多克隆抗体Fab片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人IgM抗体为鼠抗人IgM抗体、兔抗人IgM抗体或羊抗人IgM抗体。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的抗人IgM抗体也不限于上述指出的抗人IgM抗体,还可以为其他抗人IgM抗体。
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中,磁性微粒可采用二氧化硅磁珠、聚合物磁珠和琼脂糖磁珠等。磁珠粒径为1µm~2.8µm。
吖啶类发光物质包括吖啶酯及吖啶磺酰胺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吖啶类发光物质不限于为上述指出的吖啶类发光物质,也可以为其他吖啶类发光物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第四抗体与发光物质以摩尔比为1:1~30:1混合,25℃~40℃避光反应1小时~3小时,然后加入甘氨酸溶液终止反应,将反应液透析除去多余的发光物质,得到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的生物素与第三抗原按照摩尔比为1:1~20:1在2℃~8℃或室温条件下混合反应0.5小时~2小时,透析或过柱出去多余的生物素,得到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还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的IgM抗体对照品和质控品。需要说明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的IgM抗体对照品和质控品分别为本领域中常规的新型冠状病毒的IgM抗体对照品和质控品,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还包括缓冲体系。第二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缓冲体系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缓冲体系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缓冲体系用于分散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或者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缓冲体系的其他描述详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9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兼具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检测速度。再者,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有利于及时检测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情况。
本申请还提供第三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不同表位,第三抗原和第四抗体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的不同表位。
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以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物质,并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的信号放大系统,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发光强度较强,检测速度较快,检测灵敏度高,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高,检测准确性高。经试验验证,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的准确性为82.0%~95.0%,对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的准确性为81.0%~94.0%,并且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9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说明本研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兼具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检测速度。
具体地,第三实施方式的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相同,具体详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方式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分别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相同,具体详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还包括缓冲体系。第三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缓冲体系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缓冲体系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缓冲体系用于分散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缓冲体系的其他描述详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9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兼具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检测速度。再者,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有利于及时检测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情况。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还包括化学发光检测仪。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装载到化学发光检测仪上。化学发光检测仪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发光信号的强度。
本申请将试剂盒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系统,加样、孵育、清洗和检测等步骤均可实验自动化,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结果偏差,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内置校准曲线到测试软件,只需测试患者血清或血浆,9分钟就可以完成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或者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的定性检测,使检测更快速、更可靠、更稳定。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参见萨姆布鲁克、EF弗里奇、T曼尼阿蒂斯等(金冬雁,黎孟枫等译)所著的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中所述的条件或者试剂盒生产厂家推荐的方法实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剂均为市售。单位mM表示mmol/L,M表示mol/L。
以下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均为深圳市艾伟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均重庆探生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均为深圳市艾伟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抗人IgM抗体均为鼠抗人IgM抗体,且为Meridian公司的产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产品不限于为上述指定厂家的产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工作液、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人IgM抗体工作液、样本稀释液、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抗体对照品工作液、新型冠状病毒的IgM抗体对照品工作液、质控品工作液。
(1)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链霉亲和素偶联的二氧化硅磁珠悬浮液磁分离去除上清,用pH为7.0,浓度为0.1mol/L的PBS缓冲液重悬至浓度为0.5mg/mL,PBS缓冲液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牛血清白蛋白、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Triton X-100、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
(2)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置pH为6.5,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牛血清白蛋白、10mg/L的蛋白稳定剂A、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蔗糖、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表面活性剂(即为Tween 20)、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将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稀释到0.5mg/L。
(3)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置pH为6.5,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牛血清白蛋白、10mg/L的蛋白稳定剂A、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蔗糖、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表面活性剂(即为Tween 20)、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将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稀释到0.5mg/L。
(4)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置pH为6.5,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牛血清白蛋白、10mg/L的蛋白稳定剂A、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蔗糖、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表面活性剂(即为Tween 20)、质量百分含量为0.05wt%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将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稀释到0.5mg/L。
(5)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人IgM抗体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置pH为6.5,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牛血清白蛋白、10mg/L的蛋白稳定剂A、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蔗糖、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Tween 20、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将发光物质标记的鼠抗人IgM抗体稀释到0.5mg/L。发光物质为三联吡啶钌。
(6)样本稀释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制pH为7.0,浓度为0.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该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牛血清白蛋白、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Tween20。
(7)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抗体对照品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制pH为7.4,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该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小牛血清、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乙二醇、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表面活性剂(即为Tween 20)、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对照品工作液,对照品包括阴性对照品及阳性对照品。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对照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浓度为200ng/mL,阴性对照品中不含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
(8)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抗体质控品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制pH为7.4,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该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小牛血清、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乙二醇、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表面活性剂(即为Tween 20)、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质控品工作液,质控品包括阴性质控品及阳性质控品。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质控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浓度为200ng/mL,阴性质控品中不含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
(9)新型冠状病毒的IgM抗体对照品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制pH为7.4,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该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小牛血清、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乙二醇、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表面活性剂(即为Tween 20)、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对照品工作液,对照品包括阴性对照品及阳性对照品。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阳性对照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浓度为200ng/mL,阴性对照品中不含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
(10)新型冠状病毒的IgM抗体质控品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制pH为7.4,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该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小牛血清、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乙二醇、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表面活性剂(即为Tween 20)、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质控品工作液,质控品包括阴性质控品及阳性质控品。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阳性质控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浓度为200ng/mL,阴性质控品中不含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
(11)试剂分装及组装
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将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工作液9.5mL/瓶、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9.5mL/瓶、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9.5mL/瓶、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抗体对照品工作液1.0mL/支、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抗体质控品工作液1.0mL/支分装后,组装在一起,于5℃下保存。
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将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工作液9.5mL/瓶、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9.5mL/瓶、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人IgM抗体工作液9.5mL/瓶、样本稀释液12.5mL/瓶、新型冠状病毒的IgM抗体对照品工作液1.0mL/支、新型冠状病毒的IgM抗体质控品工作液1.0mL/支分装后,组装在一起,于5℃下保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1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人IgM抗体工作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均为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表面活性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2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将实施例2中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中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替换为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将实施例2中的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中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替换为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将实施例2中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中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替换为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其余工作液不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2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将实施例2中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中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抗原替换为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混合抗原,其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1;将实施例2中的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中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抗原替换为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混合抗原,其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1;将实施例2中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中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抗原替换为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混合抗原,其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1,其余工作液不变。
(1)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置pH为6.5,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牛血清白蛋白、10mg/L的蛋白稳定剂A、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蔗糖、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将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混合抗原稀释到0.5mg/L,其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1。
(2)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置pH为6.5,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牛血清白蛋白、10mg/L的蛋白稳定剂A、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蔗糖、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将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混合抗原稀释到0.5mg/L,其中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1。
(3)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配置pH为6.5,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牛血清白蛋白、10mg/L的蛋白稳定剂A、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蔗糖、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质量百分含量为0.05%的proclin 300。然后用该磷酸盐缓冲液将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混合抗原稀释到0.5mg/L,其中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4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3;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3;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3。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4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3:1;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3:1;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3: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4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4:1,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4:1,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4:1。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4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4,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4,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的摩尔比为1:4。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4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人IgM抗体工作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均替换为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及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其中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1: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9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1:3。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9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3:1。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9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1:4。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9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4:1。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4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人IgM抗体工作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均为十二烷基聚乙二醇。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14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人IgM抗体工作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均为十二烷基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的混合物,且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的摩尔比为1:1。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15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的摩尔比为1:5。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15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的摩尔比为5:1。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15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的摩尔比为6:1。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15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的摩尔比为1:6。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4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人IgM抗体工作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均为十二烷基聚乙二醇及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其中,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1:1。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20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1:2。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20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2:1。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20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1:3。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实施例20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十二烷基聚乙二醇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3: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试剂盒为市售的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购于广州万孚公司)。
测试
测试例1:
采用实施例1~24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比较各试剂盒在9分钟的发光强度。其中,待测样本包括:新型冠状病毒阴性样本(以下简称阴性样本),即为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健康人的血清;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样本(以下简称阳性样本),即为临床采用核酸检测方法确诊的新冠感染者的血清,COVID-19 IgG抗体和COVID-19 IgM均为阳性。
具体地,测试步骤如下:
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过程如下:将样本(血清或对照品或质控品)、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工作液加入到反应杯中,形成抗原-抗体-抗原复合物溶液,再加入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工作液,37℃孵育9min,形成磁性复合物悬浮液,并将磁性复合物悬浮液置于磁场内吸附在电极表面,清洗液流过除去未结合物质,注入化学发光底物液,检测其发光强度。
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过程如下:经样本稀释液稀释后的样本(血清或对照品或质控品)、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工作液、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人IgM抗体工作液加入到反应杯中,形成抗原-抗体-抗体复合物溶液,再加入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工作液,37℃孵育9min,形成磁性复合物悬浮液,并将磁性复合物悬浮液置于磁场内吸附在电极表面,清洗液流过除去未结合物质,注入化学发光底物液,检测其发光强度。
经ROC计算的cutoff信号,对IgG抗体检测时cutoff信号为2150,对IgM抗体检测时cutoff信号为4250。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cutoff信号时,检测结果为阳性;当发光强度小于cutoff信号时,检测结果为阴性。
测定结果详见表1和表2。表1表示的是采用实施例1~24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发光强度。表2表示的是采用实施例1~24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的发光强度。
表1
Figure 223449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883101DEST_PATH_IMAGE002
表2
Figure 497622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762381DEST_PATH_IMAGE004
从表1~表2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24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时,实施例1~24的检测试剂盒的发光强度高于对IgM抗体检测时cutoff信号强度;采用实施例1~24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时,实施例1~24的检测试剂盒的发光强度高于对IgG抗体检测时cutoff信号强度;说明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能够在9min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明显短于核酸检测方法的检测时间(通常为30min),由此说明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检测速度高于市售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检测速度。
具体地,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中N和S混合抗原比单独的N抗原或者S抗原的反应速度快。其中,N抗原和S抗原以摩尔比为1:1混合时反应速度更快。
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和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均能够有效提高反应速度。其中,采用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和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两种表面活性剂,且二者以摩尔比为1:1混合时反应速度更快。
测试例2:
采用实施例1、3、4及对比例1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待测样本。其中,待测样本包括:新型冠状病毒阴性样本(以下简称阴性样本),即为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健康人的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样本(以下简称阳性样本),即为临床上采用核酸检测方法确诊为阳性的感染者的血清。检测过程与测试例1一致。经ROC计算的cutoff信号,对IgG抗体检测时cutoff信号为2150,对IgM抗体检测时cutoff信号为4250。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cutoff信号时,检测结果为阳性;当发光强度小于cutoff信号时,检测结果为阴性。
测定结果详见表3和表4。表3表示的是采用实施例1、3、4及对比例1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检测结果。表4表示的是采用实施例1、3、4及对比例1的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的检测结果。
表3
Figure 577890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380630DEST_PATH_IMAGE006
表4
Figure 939787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324632DEST_PATH_IMAGE008
从表3~表4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3、4及对比例1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时,实施例1、3、4的检测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均高于对比例1;采用实施例1、3、4及对比例2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待测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时,实施例1、3、4的检测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均高于对比例1;说明采用上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优于对比例1的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
其中,与单独的N抗原或者S抗原相比,采用N和S混合抗原更能够有效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具有以下好处:
通过采用聚乙二醇类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作为发光增强剂,同时生物素标记抗原采用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和S蛋白混合抗原,极大地增强了发光信号,提高检测速度,9分钟即可完成检测。与现有核酸检测技术相比,本发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检测速度快,可直接用血清或者血浆进行检测,采样简单无需特殊处理;与免疫层析法相比,阴阳符合率高,准确度好。本研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兼具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检测速度。
聚乙二醇类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具有增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的发光强度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发光增强剂Triton X-100和Tween 20,有着更强的发光增强作用。
生物素标记的COVID-19抗原和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标记的COVID-19抗原均为1:1摩尔比的S蛋白和N蛋白的混合抗原,较只加入单独一种蛋白的反应速度更快,检测时间更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所述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所述第一抗原和所述第二抗原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不同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包括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所述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包括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所述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和所述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所述生物素标记的第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摩尔比为3:1~1:3,所述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所述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摩尔比为3:1~1:3。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原和所述第二抗原分别为不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
或者,所述第一抗原和所述第二抗原分别为不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
4.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体系,所述缓冲体系的pH为6.0~7.6,所述缓冲体系包括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及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及/或,所述缓冲体系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2%~1%。
6.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所述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所述第三抗原和所述第四抗体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的不同表位。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抗原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所述第四抗体为抗人IgM抗体;
或者,所述第三抗原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所述第四抗体为抗人IgM抗体;
或者,所述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包括生物素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所述第四抗体为抗人IgM抗体;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素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和所述生物素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摩尔比为3:1~1:3。
8.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液,所述缓冲液的pH为6.0~7.6,所述缓冲液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及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乙二醇及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及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2%~1%。
9.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原、生物素标记的第三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二抗原、发光物质标记的第四抗体,所述发光物质为吖啶类发光物质或三联吡啶钌,所述第一抗原和所述第二抗原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不同表位,所述第三抗原和所述第四抗体能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的不同表位。
10.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CN202010962389.3A 2020-09-14 2020-09-14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4184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2389.3A CN114184784A (zh) 2020-09-14 2020-09-14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2389.3A CN114184784A (zh) 2020-09-14 2020-09-14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4784A true CN114184784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39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2389.3A Pending CN114184784A (zh) 2020-09-14 2020-09-14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478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1701A1 (fr) * 2005-02-02 2006-08-10 Peng Cui Kit de detection de l'anticorps du vhc et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celui-ci
CN110988335A (zh) * 2019-12-10 2020-04-10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检测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抗体的电化学发光试剂盒、制法
CN111044719A (zh) * 2019-12-10 2020-04-21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肌联蛋白抗体的电化学发光试剂盒及其制法
CN111239394A (zh) * 2020-03-09 2020-06-05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混合抗原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试剂盒
CN111337689A (zh) * 2020-04-03 2020-06-26 山西医科大学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CN111505277A (zh) * 2020-03-10 2020-08-07 四川省人民医院 2019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11562368A (zh) * 2020-06-18 2020-08-21 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SARS-CoV-2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1701A1 (fr) * 2005-02-02 2006-08-10 Peng Cui Kit de detection de l'anticorps du vhc et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celui-ci
CN110988335A (zh) * 2019-12-10 2020-04-10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检测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抗体的电化学发光试剂盒、制法
CN111044719A (zh) * 2019-12-10 2020-04-21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肌联蛋白抗体的电化学发光试剂盒及其制法
CN111239394A (zh) * 2020-03-09 2020-06-05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混合抗原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试剂盒
CN111505277A (zh) * 2020-03-10 2020-08-07 四川省人民医院 2019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11337689A (zh) * 2020-04-03 2020-06-26 山西医科大学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CN111562368A (zh) * 2020-06-18 2020-08-21 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SARS-CoV-2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秋艳等, 北京:海洋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9074B2 (en) Immunological latex turbidimetry method and reagent therefor
CN111929433B (zh) 一种非洲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EP1991691B1 (en) Detection of anthrax pathogenicity factors
CN113336845B (zh) Prrsv核衣壳蛋白的猪源单个b细胞抗体及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13265006B (zh) 一种用于捕获prrsv核衣壳蛋白抗体的融合蛋白3an及其应用
JP7494199B2 (ja) B型肝炎ウイルスコア関連抗原のイムノアッセイ及びそのためのキット
US11078241B2 (en) Multi-epitope fusion protein of an HCV antigen and uses thereof
CN113321715B (zh)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及其检测用途
JP6016789B2 (ja) Pivka−ii測定試薬における非特異反応の抑制方法
WO2021184391A1 (zh) 新型冠状病毒更早期筛查方法
CN111551746A (zh) 非洲猪瘟病毒N蛋白IgY抗体检测胶体金试纸及方法
WO2017065261A1 (ja) ヒトパルボウイルスb19抗原および抗体の同時検出方法及びキット
CN114184784A (zh)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装置
CN108303540B (zh) 一种猪伪狂犬gE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8303542B (zh) 一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14778852A (zh) 一种检测prrsv plp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RU2526131C2 (ru) Белки лизиса клеток vero, способ их получения и набор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белков клетки-хозяина для клеток vero, содержащий белки лизиса
CN108303531B (zh) 一种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9917124A (zh) 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
CN114910643B (zh) 一种鉴别结合突变型抗原的抗体的方法及试剂
CN117417416B (zh) 用于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重组抗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elisa试剂盒和应用
CN111879928B (zh) 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8112255A (zh) 一种检测猪德尔塔冠状病毒抗体管式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7686714A (zh) 猪圆环病毒3型elisa抗原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5951048A (zh) 一种量子点纳米荧光微球标记的双t增敏免疫层析检测卡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