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4000A - 订书钉拆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订书钉拆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4000A
CN114174000A CN202080055482.4A CN202080055482A CN114174000A CN 114174000 A CN114174000 A CN 114174000A CN 202080055482 A CN202080055482 A CN 202080055482A CN 114174000 A CN114174000 A CN 114174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ple
wedge plate
crown
bundle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54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八木信昭
箱崎克也
井形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425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0722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848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5117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194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02407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0/02951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20573A1/ja
Publication of CN114174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4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1/00Nail, spike, and staple extractors

Abstract

订书钉拆卸装置(1A)具备:载置台(102),载置由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部(120),位于载置台(102)的下方,并从载置于载置台(102)的纸沓去除订书钉,该去除部(120)包含能够插入纸沓与订书钉之间的前端部(122s),前端部(122s)构成为能够在待机位置(L1)与去除位置(L2)之间沿着载置台(102)移动,在前端部(122s)向去除位置(L2)移动时,前端部(122s)被插入纸沓与订书钉之间;及第一电动机(152),使去除部(120)移动,前端部(122s)在从去除位置(L2)的近前到通过去除位置(L2)为止的期间,一边维持经由开口部(102b)从载置台(102)突出的状态一边移动。

Description

订书钉拆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订书钉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与从纸沓拆下订书钉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相关的技术(专利文献1、2)。这种订书钉拆卸装置通过在纸沓与订书钉的冠部之间插入楔状的板而从纸沓拆下订书钉。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订书钉去除装置,订书钉去除单元相对于片材束配置于铅垂方向下方位置,由驱动单元驱动,从铅垂方向下方位置去除订书钉。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订书钉用订书钉拆卸装置,其具备拔钉工序,在该拔钉工序中,在腿部立起工序使订书钉的两腿部以规定的状态立起,将与插入立起叉突出片平行移动的拔钉立起片插入到装订用纸与订书钉之间,使得露出于装订用纸的订书钉的中央主体部较大地分离订书钉的中央主体部与装订用纸的面的距离。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22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5712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以往的订书钉拆卸装置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即,在专利文献1中,订书钉去除单元旋转而从下方位置去除订书钉,因此爪的高度距载置台成为最大的点理论上只有1个点,在未将待去除的订书钉准确地设置于上述点的情况下,存在爪没有插入订书钉的冠部与纸面之间而产生订书钉的去除不良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使拔钉立起片平行移动,所以订书钉的去除点不是点而是面,但在拔钉立起片与载置台平行地移动时,存在其前端部钩挂于订书钉的冠部的情况,存在无法将拔钉立起片顺畅地插入冠部与纸面之间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订书钉拆卸装置,在从纸沓去除订书钉时,容易将去除部的前端插入纸沓与订书钉的冠部之间,防止去除不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订书钉拆卸装置,其具备:载置台,载置由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压纸部,按压载置于所述载置台的所述纸沓;去除部,位于所述载置台的下方,并从载置于所述载置台的所述纸沓去除所述订书钉,所述去除部包含能够插入所述纸沓与所述订书钉之间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构成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所述载置台移动,在所述前端部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前端部被插入所述纸沓与所述订书钉之间;及电动机,使所述去除部移动,所述载置台设置有所述前端部能够突出的开口,所述前端部至少在从所述第二位置的近前到通过所述第二位置为止的期间,一边维持经由开口而从所述载置台突出的状态一边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由于使去除部的前端部在从载置台突出的状态下从第二位置的近前移动至通过第二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去除部的前端部插入纸沓与订书钉之间,能够防止去除动作时的去除不良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前方立体图。
图1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去除部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内部的右前方立体图。
图2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去除部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内部的左前方立体图。
图2C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去除部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2D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内部的驱动部的俯视图。
图2E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去除部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去除部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内部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拔出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俯视图。
图5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侧视图。
图5C是图5A的去除部的沿着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纸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框架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框架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于待机位置的订书钉拔出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9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去除位置移动的订书钉拔出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0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于待机位置的订书钉拔出机构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0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去除位置移动的订书钉拔出机构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于待机位置的订书钉拔出机构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1B是表示图11A所示的订书钉拔出机构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2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去除位置移动的订书钉拔出机构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2B是表示图12A所示的订书钉拔出机构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3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于待机位置的压纸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3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按压位置移动的压纸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于待机位置的压纸机构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4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按压位置移动的压纸机构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5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5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5D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5E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5F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5G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6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的动作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6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的动作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6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的动作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6D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的动作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6E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的动作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7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17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17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17D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17E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9A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于待机位置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楔板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9B是图19A所示的楔板以及载置台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0A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去除位置移动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楔板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0B是图20A所示的楔板以及载置台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1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侧视图。
图22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于待机位置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楔板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2B是图22A所示的楔板以及载置台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3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去除位置移动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楔板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3B是图23A所示的楔板以及载置台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4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侧视图。
图25A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于待机位置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楔板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5B是图25A所示的楔板以及载置台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6A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去除位置移动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楔板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6B是图26A所示的楔板以及载置台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7A是变形例1-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7B是变形例1-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立体图。
图28是变形例1-1所涉及的楔板的侧视图。
图29A是变形例1-1所涉及的冠支承部以及按压部的侧视图。
图29B是说明由变形例1-1所涉及的冠支承部以及按压部支承冠部的状态的图。
图29C是由一个构件构成变形例1-1所涉及的冠支承部和按压部的情况下的侧视图。
图30A是表示变形例1-1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0B是表示变形例1-1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0C是表示变形例1-1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0D是表示变形例1-1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0E是表示变形例1-1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0F是表示变形例1-1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1A是变形例1-2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1B是变形例1-2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立体图。
图32是变形例1-2所涉及的剥离部以及按压部的侧视图。
图33A是表示变形例1-2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3B是表示变形例1-2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3C是表示变形例1-2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3D是表示变形例1-2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3E是表示变形例1-2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3F是表示变形例1-2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3G是表示变形例1-2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4A是变形例1-3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4B是变形例1-3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立体图。
图35A是表示从由线径小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该订书钉的情况下的去除部的动作例的概略图。
图35B是表示从由线径小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该订书钉的情况下的去除部的动作例的概略图。
图35C是表示从由线径小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该订书钉的情况下的去除部的动作例的概略图。
图36A是表示从由线径大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去除部的动作例的概略图。
图36B是表示从由线径大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去除部的动作例的概略图。
图36C是表示从由线径大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去除部的动作例的概略图。
图37A是变形例2-1所涉及的包含冠支架的去除部的概略图。
图37B是变形例2-1所涉及的包含冠支架的去除部的概略图。
图37C是变形例2-1所涉及的包含冠支架的去除部的概略图。
图38A是变形例2-2所涉及的包含冠支架的去除部的概略图。
图38B是变形例2-2所涉及的包含冠支架的去除部的概略图。
图38C是变形例2-2所涉及的包含冠支架的去除部的概略图。
图39是变形例2-3所涉及的去除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0A是变形例2-3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俯视图。
图40B是图40A所示的去除部的侧视图。
图40C是图40A所示的去除部沿着C-C线的剖视图。
图41A是变形例2-3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时的楔板、订书钉以及冠支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1B是变形例2-3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时的楔板、订书钉以及冠支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2A是变形例3-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前方立体图。
图42B是变形例3-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43A是从右侧观察变形例3-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43B是从左侧观察变形例3-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44是变形例3-1所涉及的去除部及其周边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5A是变形例3-1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俯视图。
图45B是变形例3-1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侧视图。
图45C是变形例3-1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仰视图。
图45D是图45A所示的去除部的A-A线剖视图。
图46A是表示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6B是表示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6C是表示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6D是表示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6E是表示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6F是表示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6G是表示订书钉拆卸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7A是表示楔板以及订书钉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47B是表示去除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47C是表示去除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47D是表示去除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47E是表示去除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48A是表示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48B是表示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48C是表示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48D是表示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48E是表示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49A是变形例3-2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俯视图。
图49B是变形例3-2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侧视图。
图49C是变形例3-2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仰视图。
图49D是图49A所示的楔板的B-B线剖视图。
图50是表示变形例3-2所涉及的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的楔板以及订书钉的状态的图。
图51A是变形例3-3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俯视图。
图51B是变形例3-3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侧视图。
图51C是变形例3-3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仰视图。
图51D是图51A所示的去除部的C-C线剖视图。
图52A是变形例3-4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俯视图。
图52B是变形例3-4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侧视图。
图52C是变形例3-4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仰视图。
图52D是变形例3-4所涉及的图52A所示的去除部的D-D线剖视图。
图53A是变形例3-5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俯视图。
图53B是变形例3-5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侧视图。
图53C是变形例3-5所涉及的去除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外观结构例]
图1A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前方立体图,图1B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后方立体图。另外,图2A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的右前左后方立体图,图2B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的左前右后方立体图。
订书钉拆卸装置1A是用于从由订书钉装订的纸沓自动地去除(卸下)订书钉的装置,具备:呈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100;载置纸沓的载置台102;去除部120,位于载置台102的下方(相对于载置台102为壳体100的内部侧),从载置于载置台102的纸沓去除订书钉;驱动去除部120的第一电动机152;及收容部200,收容由去除部120去除的订书钉。
在载置台102的上方(相对于载置台102为载置纸沓的一侧),设置有覆盖载置台102的一部分的罩部104。在罩部104与载置台102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向该间隙中插入纸沓。在罩部104的上表面,设置有使订书钉拆卸装置1A动作的起动开关10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设置收容部200的一侧作为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后侧,将其相反侧作为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前侧。
壳体100是上方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箱体,在内部设置去除部120、第一电动机152、收容部200等。
载置台102以覆盖壳体100上方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具有用于载置纸沓的载置面102a。在载置面102a以去除部120的一部分能够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102b。
去除部120从前端部122s到基端部122k具有规定的长度。去除部120具有:楔板主体122a,包含能够插入纸沓与订书钉(的冠部Sa)之间的前端部122s,且作为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第一部;楔板基部122f,作为通过利用齿条130、131接受的第一电动机152的驱动力来驱动的第二部;及缩窄部122c,作为位于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的第三部。
楔板主体122a由细长的板状构件构成,至少其前端部122s形成为楔状,以便容易插入纸沓与订书钉之间,并且容易从纸沓拔出订书钉。在本实施方式中,楔板主体122a为从基端部122k朝向前端部122s而前端变细形状。具体而言,在侧视时,构成为板厚从基端部122k朝向前端部122s逐渐变薄,在俯视时,构成为板宽也朝向前端部122s逐渐变窄。
楔板基部122f经由缩窄部122c而支承楔板主体122a,并且具有通过齿条130、131接受来自第一电动机152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楔板主体122a的作用。如图4等所示,楔板基部122f具备:由截面呈大致U字状的平板构成的板支架124;及安装于板支架124的侧面的一对齿条130、131。在板支架124的上表面安装有楔板主体122a、从楔板基部122f延伸的安装部122b。齿条130、131是具有与板支架124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长度的板状的构件,在下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小齿轮158啮合的多个齿(齿条),接受第一电动机152的驱动力。
在载置台102与罩部104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纸沓设置在罩部104内的纸沓插入口108。为了使用户容易操作,起动开关106设置于罩部104的上表面,由使订书钉拆卸装置1A动作的按钮构成。收容部200是上方开口的箱体,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在壳体100的后端面形成的开口部100a插拔。收容部200配置于比壳体100的中央部靠后方下部的空间部。
在此,为了方便,参照后述的图17A对装订了纸沓P的状态的订书钉S进行说明。订书钉S具有冠部Sa、弯折冠部S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而形成的一对腿部Sb、Sb。纸沓P通过使订书钉S的一对腿部Sb、Sb从层叠的多张纸张的最下层的纸张向最上层的纸张贯通,并将贯通的腿部Sb、Sb向内侧弯折来进行装订处理。订书钉S的装订位置例如是纸张的角部或缘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这样的纸沓P去除订书钉S。
[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结构例]
接下来,对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2A是去除部120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的右前方立体图,图2B是去除部120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的左前方立体图,图2C是去除部120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的俯视图,图2D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的第一驱动部150等的俯视图,图2E是去除部120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的侧视图。图3是去除部120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去除部120的俯视图,图5B是去除部120的侧视图,图5C是去除部120的沿着A-A线的剖视图。图6是压纸机构160的分解立体图。
订书钉拆卸装置1A具备: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对载置于载置台102上的纸沓P进行按压的压纸机构160;及上述的收容部200。
[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结构例]
如图3等所示,订书钉拔出机构110具有:去除部120,配置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下方的壳体100的内部,通过插入到纸沓P与订书钉之间而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按压部140(限制部);及驱动去除部120的第一驱动部150。
如图5、图9等所示,去除部120具备:插入订书钉S的冠部Sa与纸沓P之间的楔板122;及使楔板122在冠部Sa与纸沓P之间移动的齿条130、131。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去除部120的结构的一例,具备:安装楔板122的板支架124;支承订书钉S的冠部Sa的冠支架126;及限制楔板122的位置的支架128。
如图4以及图5A~图5C等所示,楔板122由细长的板状构件构成,包含楔板主体122a、安装部122b及缩窄部122c。前端部122s构成为能够在待机位置L1与去除位置L2之间沿着载置台102的平面移动,在前端部122s向去除位置L2移动时,前端部122s插入纸沓P与订书钉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去除部120的待机位置L1是指去除部120的前端部122s在开始去除动作之前停止的位置。去除部120的去除位置L2是指去除部120开始去除动作,去除部120插入订书钉S的冠部Sa与纸沓P之间,开始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位置。去除位置L2是至少在水平方向上离开待机位置L1的位置。
安装部122b一体形成于楔板主体122a的基端部122k侧,安装于板支架124的上表面。缩窄部122c是楔板12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于楔板主体122a与安装部122b之间。如图5A所示,缩窄部122c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尺寸D1比楔板主体122a的基端部122k的宽度尺寸D2窄,并且构成为,比在订书钉S从楔板122离开时,由订书钉S的腿部Sb、Sb欲返回到向内侧弯折的状态的回弹导致的订书钉S的腿部Sb、Sb间的宽度尺寸D3(参照图17E)窄。在此,“宽度尺寸”是指楔板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宽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左右方向,也可以是与楔板的厚度方向(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楔板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如图4等所示,板支架124由截面呈大致U字状的平板构成,在上表面安装有安装部122b,重叠配置于冠支架126的上方。
如图4等所示,冠支架126隔着板支架124配置于楔板122的下方,支承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的冠部Sa。冠支架126包含:槽部126a,用于防止楔板122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时与按压部140的接触;及开口部126b,用于使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200。冠支架126的开口部126b和安装于板支架124的楔板122的缩窄部122c以在俯视时位于同一位置的方式配置。槽部126a从冠支架126的前端部到大致中央部被切口,具有比按压部140的宽度稍宽的宽度。开口部126b在冠支架126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且与槽部126a的基端侧连续地形成,具有至少比订书钉S的冠部Sa的长度宽的宽度。
在板支架124的另一端侧的下表面与冠支架126的另一端侧的上表面之间,配置有弹簧125,利用弹簧125的弹力向使楔板122的一端侧与冠支架126的一端侧接近的方向施力。在本实施例中,一端侧表示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后方,另一端侧表示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前方。
如图4以及图5C所示,限制部127a、127b分别一体地形成于冠支架126的基端侧上表面且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其上表面向板支架124侧突出。限制部127a、127b在冠支架126的前端侧相对于楔板122打开到预先设定的打开量(以下,称为设定值)时与板支架124的下表面124c抵接,以使冠支架126的前端侧不打开设定值以上的方式进行限制。此外,限制部127a、127b也可以由与冠支架126不同的构件构成。另外,限制部127a、127b的形状例如是上端弯曲的矩形状,但只要能够与冠支架126抵接,就不限定于该形状。
在冠支架126的基端部上表面126d与板支架124的基端侧下表面124c之间,配置有对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和冠支架126的前端侧向相对地接近的方向施力的弹簧125。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125的载荷匹配所使用的订书钉S中的线径小的订书钉S来设定。这是因为,在弹簧125的载荷大的情况下,订书钉S成为被冠支架126和楔板122以强的载荷夹着的状态,随着从楔板122的前方向后方移动而被拖拉,由此,存在纸张的破损、订书钉贯通孔扩大等的情况。此外,在去除线径大的订书钉S的情况下,也考虑到由冠支架126产生的按压的载荷不足的情况,但通过限制部127a、127b使冠支架126的打开量与线径大的订书钉S匹配,从而能够得到最佳的按压的载荷。
支架128由截面呈大致U字状的平板构成,与板支架124的上表面重叠配置。支架128包含:开口部128a,使楔板122露出;及支承部128b,至少在去除部120在待机位置L1停止时以使按压部140位于比载置台102靠下方处的方式进行限制。
如图2B以及图4所示,在板支架124的左侧配置有具有与板支架124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长度的板状的齿条130。齿条130接受第一电动机152的驱动力。在齿条130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小齿轮158啮合的多个齿。
如图2A以及图4所示,在板支架124的右侧配置有具有与板支架124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长度的板状的齿条131。齿条131接受第一电动机152的驱动力。在齿条131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小齿轮159啮合的多个齿。
如图4所示,在齿条130的左侧设置有检测去除部120的位置的传感器134,设置有用于检测去除部12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标记安装板132。在标记安装板132的后端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楔板122从待机位置L1向去除位置L2的移动的第一标记132a。在标记安装板132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楔板122到达去除位置L2的第二标记132b。传感器134由透射型传感器构成,检测向前后方向移动的齿条130的第一标记132a以及第二标记132b。由传感器134检测到的检测信号被供给到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部基于从传感器134供给的检测信号来控制第一电动机152以及第二电动机192的动作。
第一驱动轴136位于去除部120的前端侧与基端侧之间的大致中间,分别与左框架112的引导槽113及右框架114的引导槽115接合。第一驱动轴136从壳体100的左侧向右侧插入分别形成于标记安装板132、齿条130、板支架124、冠支架126及齿条131的开口部。弹簧125以及限制部127a、127b配置于比第一驱动轴136靠冠支架126的基端侧处。
第二驱动轴138位于去除部120的基端部,分别与左框架112的引导槽113及右框架114的引导槽115接合。第二驱动轴138从壳体100的左侧向右侧插入分别形成于标记安装板132、齿条130、板支架124及齿条131的开口部。
这样,通过由第一驱动轴136及第二驱动轴138组装楔板122、板支架124、冠支架126、支架128、齿条130、131及标记安装板132而构成去除部120,作为去除部120能够一体地向前方及后方移动。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限制纸沓P及订书钉S向插入方向的移动的按压部140配置在位于去除位置L2的冠部Sa的后方侧,构成为能够与被楔板122压入的冠部Sa抵接。按压部140的宽度例如选定为如下长度:能够支承因楔板122压入力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的冠部Sa,并且能够插入冠支架126的槽部126a。
支承按压部140的按压支架142由俯视时加工成大致U字状的平板构成,按压支架142的后端侧由轴146支承为可转动。在按压支架142的比轴146更靠后方处,安装有拉伸弹簧144的一端部。拉伸弹簧144的另一端部安装于左框架112。在按压支架142的前侧上端部设置有能够与支架128的支承部128b抵接的凸部142a。
如图2A、图2D以及图4所示,第一驱动部150具有:第一电动机152;与第一电动机152的输出轴152a连接的齿轮153a等;及一对小齿轮158、159,是在壳体100的宽度方向上隔开与齿条130、131啮合的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的第一小齿轮部,且分别设置于轴156的两端。此外,多个齿轮153a、153b、154a、154b、155构成减速机构。
第一电动机152具有输出轴152a和电动机主体152b,例如由DC电动机或DC无刷电动机等构成。第一电动机152基于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示进行驱动,从而经由减速机构将第一电动机152的驱动力传递到去除部120,使去除部120向前方或后方移动。如图2C、图2D以及图3等所示,第一电动机152配置在去除部120的楔板主体122a(第一部)的前端部122s位于待机位置L1的情况下的去除部12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部的下方。此外,去除部120的下方是指包含输出轴152a的第一电动机15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去除部120的正下方。
如图2D以及图3等所示,第一电动机152以输出轴152a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
另外,第一电动机152的输出轴152a配置为与楔板122的从前方向后方的移动方向(壳体100的长度方向)正交。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轴152a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平行是指完全平行的情况。另外,大致平行是指也包括从完全平行稍微偏离的范围。该范围例如可以设为±5°以内的范围,但根据所要求的精度,可以设为±10°以内的范围。
如图2A、图2C、图2D以及图2E所示,齿轮153a、153b是2级驱动齿轮,齿轮153a的直径构成为比齿轮153b的直径大。齿轮153a与第一电动机152的输出轴152a连接。齿轮153b与齿轮154a啮合。齿轮154a、154b是2级驱动齿轮,齿轮154a的直径构成为比齿轮154b的直径大。齿轮154a与齿轮153b啮合,齿轮154b与齿轮155啮合。在齿轮155的中心安装有在壳体10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156的右端部。在轴156的齿轮155侧的右端侧安装有与齿条131啮合的小齿轮159,在其相反侧的左端侧安装有与齿条130啮合的小齿轮158。
[压纸机构160的结构例]
如图2A以及图6等所示,按压载置于载置台102的纸沓P的压纸机构160具备:压纸部170,至少一部分位于载置台102的上方,构成为能够移动;及第二电动机192,驱动压纸部170。
压纸部170具有:保持杆172,安装有构成压纸部的部件;一对压纸齿条174、175,在壳体100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在行进方向上延伸;及压纸板176,作为按压载置于载置台102的纸沓P的按压部。
如图2A、图2E以及图6等所示,保持杆172配置于壳体100的后方侧,具有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一对平板172a、172b。平板172a、172b的下部侧配置于壳体100的内部,其上部侧以从载置台102露出的方式配置,由罩部104覆盖。在平板172a的外表面安装有向外侧突出的凸起部178。在凸起部178安装有由拉伸弹簧构成的复位弹簧180的一端部,复位弹簧180的另一端部安装于左框架112。同样地,在平板172b的外表面安装有未图示的凸起部,在该凸起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81的一端部,复位弹簧181的另一端部安装于右框架114。
压纸齿条174设置于保持杆172的平板172a的下方前端部。压纸齿条174由大致扇状构成,与压纸小齿轮198啮合。压纸齿条175设置于保持杆172的平板172b的下方前端部。压纸齿条175由大致扇状构成,与第二驱动部190的压纸小齿轮199啮合。压纸齿条174、175将压纸小齿轮198、199的旋转动作转换为大致直线状的动作。
压纸板176构成为,为了在订书钉S的去除动作中使纸沓P不从载置台102的去除位置L2偏移,通过向载置面102a的方向移动,能够按压载置在载置台102上的纸沓P。压纸板176以相对于载置台102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安装于平板172a、172b。具体而言,压纸板176的左侧面由轴186支承,压纸板176的右侧面由轴187支承。
如图2B、图2C、图2D以及图6所示,第二驱动部190具有:第二电动机192;与第二电动机192的输出轴192a连接的齿轮193a等;及一对压纸小齿轮198、199,是在壳体100的宽度方向上以与压纸齿条174、175啮合的方式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第二小齿轮部,且分别设置于轴196的两端。此外,多个齿轮193a、193b、194a、194b、195构成减速机构。第二电动机192配置于去除部120位于待机位置L1时的下方。
第二电动机192具有输出轴192a和电动机主体192b,例如由DC电动机或DC无刷电动机等构成。第二电动机192基于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示进行驱动,从而经由减速机构将第二电动机192的驱动力传递到压纸部170,使压纸部170动作。如图2C、图2D以及图3等所示,第二电动机192配置于比第一电动机152靠后方处,并且,配置在去除部120的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待机位置L1的情况下的去除部12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部的下方。此外,去除部120的下方是指包含输出轴192a的第二电动机19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去除部120的正下方。
如图2D以及图3等所示,第二电动机192的输出轴192a以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
另外,电动机192的输出轴192a配置为与楔板122的从前方向后方的移动方向(壳体100的长度方向)正交。
另外,第二电动机192的输出轴192a以朝向与第一电动机152的输出轴152a相反的方向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第一电动机152的输出轴152a以朝向右方向的方式配置,第二电动机192的输出轴192a以朝向其相反侧的左方向的方式配置。所谓相反方向,是指除了输出轴152a和192a朝向180度相反方向的情况之外,还包括从180度相反方向稍微偏离的范围的情况。该范围例如可以设为±5°以内的范围,但根据所要求的精度,也可以设为±10°以内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轴192a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平行是指完全平行的情况。另外,大致平行是指从完全平行稍微偏离的范围的情况。该范围例如可以设为±5°以内的范围,但根据所要求的精度,也可以设为±10°以内的范围。
如图2B、图2C、图2D、图2E以及图6所示,齿轮193a、193b是2级驱动齿轮,齿轮193a的直径构成为比齿轮193b的直径大。齿轮193a与第二电动机192的输出轴192a连接。齿轮193b与齿轮194a啮合。齿轮194a、194b是2级驱动齿轮,齿轮194a的直径构成为比齿轮194b的直径大。齿轮194a与齿轮193b啮合,齿轮194b与齿轮195啮合。在齿轮195的中心安装有在壳体10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196的左端部。在轴196的齿轮195侧的左端侧安装有与压纸齿条174啮合的压纸小齿轮198,在其相反侧的右端侧安装有与压纸齿条175啮合的压纸小齿轮199。
[收容部200的结构例]
如图2A、图2B以及图3等所示,为了能够收容从纸沓P落下的订书钉S,收容部200位于构成去除部120的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处于去除位置L2的情况下的去除部120的下方。另外,收容部200配置在构成压纸机构160的保持杆172的平板172a、172b之间且构成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按压支架142的下方的空出的空间部。
[左框架112等的结构例]
图7是表示包含左框架112、右框架114、前框架116及后框架117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内部结构的图。图8是图7所示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分解立体图。
在订书钉拔出机构110以及压纸机构160的外周部,以包围它们的方式立起设置有左框架112、右框架114、前框架116及后框架117。
左框架112立起设置于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左侧。在左框架112的上部,在去除部120的前方或后方形成有沿着移动方向(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槽113。引导槽113包含:第一槽113a,用于使在待机位置L1待机的去除部120的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比载置台102靠下方处;及第二槽113b,用于使去除部120的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从去除位置L2的近前到通过去除位置L2为止以从载置台102突出的状态移动。此外,去除位置L2的近前包含待机位置L1与去除位置L2之间的位置。
第一槽113a以去除部120的前端部122s至少位于待机位置L1时第二驱动轴138位于比第一驱动轴136靠近载置台102的位置的形状形成。第一槽113a从去除部120的移动区间的始端以沿着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方式平行地延伸规定的距离。第二槽113b形成在隔着台阶部113c比第一槽113a稍低的位置。即,台阶部113c将第一槽113a与第二槽113b连接。第二槽113b在从台阶部113c到楔板122的移动区间的末端之间,以沿着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方式平行地延伸。去除部120的第一驱动轴136以及第二驱动轴138的左端部插通于引导槽113。由此,去除部120能够沿着引导槽113移动,能够沿着载置台102从前方以及向后方移动。
右框架114立起设置于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右侧。在右框架114的上部形成有在去除部120的前方或后方沿着移动方向(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槽115。引导槽115包含:第一槽115a,用于使在待机位置L1待机的去除部120的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比载置台102靠下方处;及第二槽115b,用于使去除部120的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从去除位置L2的近前到通过去除位置L2为止以从载置台102突出的状态移动。
第二槽115b以去除部120的前端部122s至少位于待机位置L1时第二驱动轴138位于比第一驱动轴136靠近载置台102的位置的形状形成。第二槽115b从去除部120的移动区间的始端以沿着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方式平行地延伸规定的距离。第二槽115b形成在隔着台阶部115c比第一槽115a稍低的位置。第二槽115b在从台阶部115c到楔板122的移动区间的末端之间,以沿着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方式平行地延伸。去除部120的第一驱动轴136以及第二驱动轴138的右端部插通于引导槽115。由此,去除部120能够沿着引导槽115移动,能够沿着载置台102向前方以及后方移动。即,形成于框架112、114(支承构件)的引导槽(引导部)115将去除部120引导为能够移动。
前框架116立起设置于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前方侧,后框架117立起设置于压纸机构160的后方侧。
[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例]
接下来,对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9A是表示处于待机位置L1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的立体图,图9B是表示向去除位置L2移动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的立体图。图10A是表示处于待机位置L1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10B是表示向去除位置L2移动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11A是表示处于待机位置L1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的侧视图,图11B是表示图11A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12A是表示向去除位置L2移动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的侧视图,图12B是表示图12A的订书钉拔出机构110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此外,在图11以及图12中,为了方便,仅对左框架112侧进行说明,但其相反侧的右框架114侧也可以采用与左框架112侧相同的动作。
如图9A、图10A以及图11A所示,在订书钉拆卸装置1A处于待机状态的情况下,楔板122停止在壳体100的待机位置L1。此时,第二驱动轴138位于左框架112的引导槽113的第一槽113a,第一驱动轴136位于左框架112的引导槽113的第二槽113b。因此,楔板122的安装部122b侧成为抬起的状态,楔板122的包含前端部122s的楔板主体122a侧成为比安装部122b侧低的位置。由此,如图11B所示,在去除部120的前端部122s处于待机位置L1的情况下,楔板122的包含前端部122s的楔板主体122a位于比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靠下方处。由此,在将纸沓P载置在载置台102上时,能够防止产生楔板122与纸沓P碰撞而从载置台离开的不良情况。
如图9B以及图10B所示,当操作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起动开关106时,第一电动机152被驱动,第一电动机152的驱动力经由多个齿轮153a、153b、154a、154b、155传递到小齿轮158、159。伴随于此,小齿轮158、159在图10B中顺时针旋转,与小齿轮158、159啮合的齿条130、131沿着载置台102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由此楔板122从前方向后方移动。
此时,如图12A所示,第二驱动轴138从左框架112的引导槽113的第一槽113a向第二槽113b移动。第二驱动轴138与第一驱动轴136变得相对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平行且为同一高度。因此,通过楔板122的安装部122b侧的位置下降,楔板122的楔板主体122a侧以第一驱动轴136为支点抬起(转动)。在此,楔板主体122a的上表面成为比安装部122b的上表面稍微突出的构造,因此如图12B所示,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比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靠上方处。换言之,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以驱动轴136为支点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楔板122在从去除位置L2的近前到通过去除位置L2为止的期间,一边维持经由载置台102的开口部102b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的状态一边移动。由此,楔板主体122a的前端部122s被可靠地压入纸沓P与冠部Sa之间。
[压纸机构160的动作例]
接下来,对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压纸机构160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3A是表示处于待机位置的压纸机构160的动作的立体图,图13B是表示向按压位置移动的压纸机构160的动作的立体图。图14A是表示处于待机位置的压纸机构160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14B是表示向按压位置移动的压纸机构160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如图13A以及图14A所示,在订书钉拆卸装置1A处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压纸板176停止在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隔开一定间隔的位置。一定间隔是指压纸板176的下表面不与载置在载置台102上的纸沓P的最上层的纸张接触的间隔。
当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起动开关接通时,第二电动机192被驱动。第二电动机192的驱动力经由齿轮193a、193b、194a、194b、195传递到压纸小齿轮198、199。伴随于此,如图13B以及图14B所示,压纸小齿轮198、199顺时针旋转,与压纸小齿轮198、199啮合的压纸齿条174、175向大致下方移动。当压纸齿条174、175向大致下方移动时,保持杆172克服复位弹簧180的弹力而以保持杆轴182为支点逆时针旋转,压纸板176向接近载置台102的方向移动(下降)。由此,载置在载置台102上的纸沓P被压纸板176以一定的按压力按压。
当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动作结束时,第二电动机192被反向旋转驱动。由此,压纸板176向从纸沓P离开的方向移动(上升),返回到图14A等所示的待机位置。
[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动作例]
接下来,对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动作等进行说明。此外,关于订书钉拔出机构110以及压纸机构160的动作,由于与图9A以及图13A等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5A~图15G是表示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动作的一例的侧视图。图16A~图16E是表示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楔板122的动作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7A~图17E是表示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楔板122以及订书钉S的状态的图。此外,在图15A等的说明中,为了方便,仅对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右侧的动作进行说明,但对于其相反的左侧,也可以采用与右侧相同的动作。
如图15A所示,在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首先,将由订书钉S装订的纸沓P载置在载置台102上。用户将纸沓P对准设置在载置台102上的表示去除位置L2的记号,将订书钉S的冠部Sa侧朝向载台载置。如图17A所示,纸沓P由订书钉S装订。订书钉S的腿部Sb、Sb在纸张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纸沓P而向内侧弯折,咬入纸面。
接下来,当由用户按下订书钉拆卸装置1A的起动开关106时,开始第二电动机192的驱动。由此,如图15B所示,压纸板176向接近载置台102的方向移动(下降),纸沓P被压纸板176以一定的按压力按压。
接下来,从第二电动机192的驱动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驱动第一电动机152。由此,通过小齿轮159顺时针旋转,包含齿条131以及楔板122的去除部120从前方向后方移动。在去除部120从前方向后方开始移动时,与待机位置L1同样地,如图16A所示,楔板主体122a的前端部122s位于比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靠下方处。
当去除部120的前端侧从前方向后方移动到去除位置L2的近前时,去除部120的第二驱动轴138移动到引导槽115的第二槽115b,因此如图16B所示,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经由载置台102的开口部102b从载置面102a突出。楔板122的上表面与纸沓P的最下层的纸张的背面接触,在按压着纸沓P的状态下从前方向后方移动。这样,引导槽115形成为,在待机位置L1待机的去除部120的前端部位于比载置台102靠下方处,使去除部120的前端部从去除位置的近前到通过去除位置为止从载置台102突出。
如图15C以及图16C所示,当楔板122的前端侧移动到去除位置L2时,被压入冠部Sa与纸沓P之间。此时,如图17B所示,订书钉S的腿部Sb、Sb从咬入纸沓P的纸面的状态成为与纸沓P的纸面大致平行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楔板122进一步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时,如图16D所示,按压支架142的凸部142a从支架128的支承部128b脱离。由此,按压部140通过拉伸弹簧144的施力而上升,与因楔板122的压入力而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的纸沓P的冠部Sa抵接,从而限制订书钉S向后方的移动。
如图15D以及图16E所示,当楔板122的前端侧通过去除位置L2时,在去除位置的被压入纸沓P与冠部Sa之间的楔板122的侧视时的厚度变厚。按压部140通过拉伸弹簧144的伸长,在与楔板122及冠部Sa抵接的状态下追随楔板122的厚度方向而下降。由此,如图17C所示,冠部Sa被楔板122向从纸沓P分离的方向按压,向内侧弯折的订书钉S的腿部Sb、Sb以与纸沓P的纸面大致正交的方式延伸。如图15E所示,当在去除位置L2的楔板122的侧视时的厚度进一步变厚时,如图17D所示,订书钉S的腿部Sb、Sb被从纸沓P拔出。但是,由于订书钉S的回弹而成为腿部Sb、Sb挂在楔板122的侧面的状态,因此在该阶段,订书钉S不会落下。
如图15F所示,当楔板122从前方向后方移动到移动范围的末端位置时,楔板122的缩窄部122c位于去除位置L2。由此,如图17E所示,由于楔板122的缩窄部122c的宽度尺寸D1比回弹的订书钉S的腿部Sb、Sb间的宽度尺寸D3窄,因此订书钉S的腿部Sb、Sb从楔板122的侧面离开,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200内。
如图15G所示,当完成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时,第一电动机152被反向旋转驱动。伴随于此,小齿轮159逆时针反向旋转,包含齿条131以及楔板122的去除部120沿着载置台102从后方向前方移动,去除部120从去除位置L2返回到待机位置L1。另外,在从第一电动机152反向旋转时起经过规定时间后,第二电动机192被反向旋转驱动。伴随于此,压纸小齿轮199逆时针旋转,压纸齿条175向大致上方移动,由此压纸板176经由保持杆172向远离载置台102的方向移动而返回到待机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使楔板122沿着载置台102直线移动,在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的状态下从去除位置L2的近前到通过去除位置L2为止移动。即,通过设置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在从载置面102a突出的状态下移动的一定区间,能够使去除订书钉S的去除点不是点而是面。由此,通过将纸沓P的订书钉S设置在载置台102上的一定范围内,能够将订书钉S从纸沓P去除,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去除动作时的不良的产生。另外,由于只要将订书钉S设置在载置台102上的一定范围内即可,因此能够减轻将纸沓P设置在载置台102上时的用户的负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在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的状态下移动一定区间,因此能够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可靠地插入纸沓P与冠部Sa之间。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订书钉拆卸装置1A处于待机位置而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处于待机位置L1的情况下,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下方,因此在将纸沓P设置在载置台102上时,能够防止纸张或冠部Sa钩挂于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的情况。由此,能够避免因纸张损伤等引起的纸沓P的不良的产生,并且能够实现纸沓P向载置台102上设置时的用户的操作性的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调整楔板122的移动中的高度的机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其他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B的结构以及动作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共通,因此省略共通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订书钉拆卸装置1B的结构例]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B的分解立体图。
在左框架112的上部形成有沿着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延伸的引导槽213。引导槽213从包含楔板122的待机位置L1以及去除位置L2(参照图19B)在内的移动区间的始端到末端,相对于载置面102a平行且形成为直线状。去除部120的第一驱动轴136以及第二驱动轴138的右端部插通于引导槽213。
同样地,在右框架114的上部形成有沿着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延伸的引导槽215。引导槽215从包含楔板122的待机位置L1以及去除位置L2在内的移动区间的始端到末端,相对于载置面102a平行且形成为直线状。去除部120的第一驱动轴136以及第二驱动轴138的左端部插通于引导槽215。通过这样的结构,去除部120能够沿着引导槽213、215相对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平行地向前方及后方移动。
如图5B所示,在楔板主体122a与缩窄部122c之间,设置有台阶部122d。楔板主体122a的上表面经由台阶部122d而比安装部122b以及缩窄部122c的各上表面突出。
在板支架124的前端部形成有供第二驱动轴138插通的长孔124a、124b。长孔124a、124b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轴。长轴的长度规定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的楔板122的最大突出量。板支架124的前端部由第二驱动轴138支承,构成为能够沿着长孔124a、124b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伴随着板支架124的后端部的上下移动,以第一驱动轴136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楔板单元支架230由弯折形成为大致U字状的平板构成,从板支架124的下方重叠配置于其侧面。在楔板单元支架230的右侧配置有齿条130,在其左侧配置有齿条131。
在设置于板支架124的前端部的下表面的安装部安装有楔板弹簧232的一端部,楔板弹簧232的另一端部安装于在楔板单元支架230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设置的安装部。板支架124的前端部和楔板单元支架230的前端部通过楔板弹簧232被向接近的方向彼此施力。楔板弹簧232的弹簧常数规定从载置台102向上方突出的楔板122相对于纸沓P的按压力。
[订书钉拆卸装置1B的动作例]
图19A是处于待机位置L1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B的楔板122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9B是图19A所示的楔板122以及载置台10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0A是向去除位置L2移动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B的楔板122的动作的说明图,图20B是图20A所示的楔板122以及载置台10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此外,在图19A以及图20A中,仅对订书钉拆卸装置1B的左侧的动作进行说明,但右侧的动作也与左侧共通,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9A以及图19B所示,在订书钉拆卸装置1B处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待机位置L1。在该情况下,楔板主体122a(楔板122的前端侧)的上表面通过与载置台102的背面抵接而被向载置台102的下方按下。伴随于此,板支架124的后端部以第一驱动轴136为支点而沿着长孔124b被推起(转动)。
当订书钉拆卸装置1B起动时,第一电动机152被驱动,小齿轮159经由多个齿轮153a等旋转。如图20A所示,当小齿轮159旋转时,包含齿条131以及楔板122的去除部120从前方向后方移动,如图20B所示,楔板122的台阶部122d从载置台102的背面脱离,向开口部102b内移动。伴随于此,板支架124的前端部通过楔板弹簧232的施力而沿着长孔124b被压下,另一方面,以第一驱动轴136为支点,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被推起。由此,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换言之,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以驱动轴136为支点转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在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的状态下,从去除位置L2的近前到通过去除位置L2为止移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在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的状态下移动一定区间,因此能够将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可靠地插入纸沓P与冠部Sa之间。另外,在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处于待机位置L1的情况下,由于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下方,因此在将纸沓P设置在载置台102上时,能够防止纸张或冠部Sa被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钩挂。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调整楔板122的移动中的高度的机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其他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C的结构以及动作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共通,因此省略共通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订书钉拆卸装置1C的结构例]
图21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C的侧视图。
在左框架112的上部形成有沿着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延伸的引导槽313。引导槽313以从楔板122的移动区间的始端朝向末端逐渐接近载置台102的方式以一定的角度倾斜。更具体而言,引导槽313以如下的槽形状形成:在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停止在待机位置L1时,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下方,在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从去除位置L2的近前通过去除位置L2时,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
在右框架114的上部,也与左框架112同样地,形成有以从楔板122的移动区间的始端朝向末端而逐渐接近载置台102的方式以一定的角度倾斜的引导槽。右框架114的引导槽与左框架112的引导槽313对称,结构共通,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这样,引导槽313形成为,在待机位置L1待机的去除部120的前端部位于比载置台102靠下方处,是去除部120的前端部从去除位置的近前到通过去除位置为止从载置台102突出。
[订书钉拆卸装置1C的动作例]
图22A是处于待机位置L1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C的楔板122的动作的说明图,图22B是图22A所示的楔板122以及载置台10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3A是向去除位置L2移动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C的楔板122的动作的说明图,图23B是图23A所示的楔板122以及载置台10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此外,在图22A以及图23A中,仅对订书钉拆卸装置1C的右侧的动作进行说明,但左侧的动作也与右侧共通,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订书钉拆卸装置1C处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如图22A以及图22B所示,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待机位置L1,去除部120的第二驱动轴138位于左框架112的引导槽113的始端。在该情况下,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比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靠下方处。由此,在将纸沓P载置在载置台102上时,能够防止楔板122与纸沓P碰撞而产生不良情况。
当订书钉拆卸装置1C起动时,如图23A以及图23B所示,第一电动机152被驱动。第一电动机152的驱动力经由齿轮153a等而传递到小齿轮158。伴随于此,通过小齿轮158顺时针旋转,齿条130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楔板122沿着左框架112的引导槽313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楔板122沿着引导槽313逐渐向接近载置台102的方向移动,前端部122s从载置台102突出。在另一实施方式2中,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从去除位置L2的近前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直至通过去除位置L2为止而维持突出的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在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的状态下移动一定区间,因此能够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可靠地插入纸沓P与冠部Sa之间。另外,在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处于待机位置L1的情况下,由于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下方,因此在将纸沓P设置在载置台102上时,能够防止纸张或冠部Sa被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钩挂。
<第四实施方式>
[订书钉拆卸装置1D的结构例]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调整楔板122的移动中的高度的机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其他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D的结构以及动作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共通,因此省略关于共通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图24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D的分解立体图。
在载置台102的后端侧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引导销420、421的引导销安装部410、411。引导销安装部410、411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具体来说,隔开与左框架112以及右框架114之间大致相同的间隔配置。在引导销安装部410形成有销用开口部410a,在引导销安装部411形成有销用开口部411a。销用开口部410a、411a由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轴的长孔构成。
在载置台102的后端侧的下表面设置有插通支点轴418的轴安装部408、409。轴安装部408、409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具体来说,隔开与左框架112以及右框架114之间大致相同的间隔配置。在轴安装部408形成有轴用开口部408a,在轴安装部409形成有轴用开口部409a。
左框架112的后端侧的与引导销安装部410对向的位置,设置有配置载置台弹簧416的凹部112d。在右框架114的后端侧的与引导销安装部411对向的位置,设置有配置载置台弹簧417的凹部114d。此外,形成于左框架112的引导槽413、形成于右框架114的引导槽415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槽213、215相同的结构以及功能,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引导销420从外侧插入载置台102的前端侧的销用开口部410a,并安装在配置于其内侧的左框架112的开口部112e。引导销421从外侧插入载置台102的前端侧的销用开口部411a,并安装在配置于其内侧的右框架114的开口部114e。
在左框架112的凹部112d与载置台102的下表面之间,配置有载置台弹簧416。同样地,在右框架114的凹部114d与载置台102的下表面之间,配置有载置台弹簧417。由此,载置台102被载置台弹簧416、417向上方施力,能够根据压纸板176的按压的状态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左框架112的开口部112f、载置台102的轴用开口部408a、409a以及右框架114的开口部114f插通支点轴418。
通过这样的结构,载置台102以前端侧的支点轴418为支点,能够沿着后端侧的销用开口部410a、411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载置台102在销用开口部410a、411a的长孔的长度的范围内以支点轴418为支点,相对于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地移动。
[订书钉拆卸装置1D的动作例]
图25A是处于待机位置L1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D的楔板122的动作的说明图,图25B是图25A所示的楔板122以及载置台10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6A是向去除位置L2移动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D的楔板122的动作的说明图,图26B是图26A所示的楔板122以及载置台10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在图25A以及图26A中,仅对订书钉拆卸装置1C的右侧的动作进行说明,但左侧的动作也与右侧共通,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25A所示,在订书钉拆卸装置1D处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压纸机构160的压纸板176在与载置台102隔开一定的间隔的待机位置停止。如图25B所示,载置台102被载置台弹簧416向上方施力,因此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比载置台102靠下方处。
如图26A所示,在订书钉拆卸装置1D起动的情况下,第二电动机192被驱动,压纸板176经由齿轮153a等向载置台102下降,载置台102上的纸沓P被压纸板176按压。伴随于此,如图26B所示,载置台102经由纸沓P被压纸板176按压,由此载置台弹簧416压缩,载置台102沿着长孔的销用开口部410a(参照图24)等被压下。由此,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此外,载置台102通过与形成于左框架112以及右框架114的上端部的凸缘抵接,向下方的移动被限制。因此,通过调整凸缘的高度,能够调整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的最大突出量。另外,也可以调整载置台弹簧416、417的弹簧系数、大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突出的状态下移动一定区间,因此能够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可靠地插入纸沓P与冠部Sa之间。另外,在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处于待机位置L1的情况下,由于使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位于载置台102的载置面102a的下方,因此在将纸沓P设置于载置台102上时,能够防止纸张或冠部Sa被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钩挂。
<变形例1-1>
在变形例1-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E中,在设置订书钉S去除时用于在与楔板122E之间支承冠部Sa的冠支承部500这一点上,与图1A等所示的实施方式等不同。此外,对于与订书钉拆卸装置1A等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说明。
[订书钉拆卸装置1E的结构例]
图27A是变形例1-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E的分解立体图,图27B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E的立体图。图28是变形例1-1所涉及的楔板122E的侧视图。图29A是变形例1-1所涉及的冠支承部500以及按压部140的侧视图,图29B是说明由冠支承部500以及按压部140支承冠部Sa的状态的图。
如图27A以及图30A等所示,订书钉拆卸装置1E具备:载置台102(参照图1A),能够将由包含冠部Sa和一对腿部Sb的订书钉S装订的纸沓P以使冠部Sa朝下的方式载置;倾斜部122i,前端部122s能够沿着载置台102从待机位置(第一位置)L1经由去除开始位置(第二位置)L2a向去除完成位置(第三位置)L3移动,在从待机位置L1向去除开始位置L2a移动时,前端部122s被插入纸沓P与订书钉S之间,进一步从去除开始位置L2a朝向去除完成位置L3移动,由此开始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及按压部(限制部)140,通过从去除完成位置L3侧与被倾斜部122i从纸沓P拔出并与倾斜部122i接合(钩挂、卷绕)的订书钉S的冠部Sa抵接,从而限制订书钉S与倾斜部122i一起向去除完成位置L3方向移动;及冠支承部500,在按压部140限制订书钉S移动的期间,位于订书钉S的冠部Sa的下方。
在变形例1-1中,待机位置L1是指倾斜部122i在开始去除动作之前停止的初期位置上的前端部122s的位置。去除开始位置L2a是指倾斜部122i的前端部122s插入载置台102上的纸沓P与订书钉S(冠部Sa)之间的位置,换言之,是载置在载置台102上的纸沓P的订书钉S(冠部Sa)的位置。去除完成位置L3是指通过倾斜部122i从纸沓P完全去除订书钉S(订书钉S从纸沓P完全脱离)时的倾斜部122i的前端部122s的位置。
如图27A以及图28所示,楔板122E具备倾斜部122i和安装部122b。倾斜部122i具有楔板主体122a以及缩窄部122c,并且包含基端部122o和前端部122s,并具有以从基端部122o越靠近前端部122s则厚度越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122ac。倾斜面122ac具有第一倾斜面122a1以及第二倾斜面122c1。倾斜部122i位于去除开始位置L2a与去除完成位置L3之间,在前端部122s从去除开始位置L2a向去除完成位置L3移动期间,与倾斜面122ac对向。第一倾斜面122a1是相对于与楔板主体122a的上表面平行的假想面(水平面)VP以角θ1倾斜的面。第二倾斜面122c1是相对于与楔板主体122a的上表面平行的假想面(水平面)VP以角θ2倾斜的面。此外,第一倾斜面122a1以及第二倾斜面122c1分别由连续的面构成,但不一定限定为连续的面,也可以由断续的面,具体而言由不同角度构成的多个倾斜面构成。
在此,缩窄部122c相对于假想面VP的第二倾斜面122c1比楔板主体122a相对于假想面VP的第一倾斜面122a1大。换言之,假想面VP与第二倾斜面122c1的夹角θ2构成为比假想面VP与楔板主体122a的第一倾斜面122a1的夹角θ1大。
其理由如下。在立起订书钉S的腿部Sb而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之前,对楔板主体122a施加较大的负荷,因此楔板主体122a的第一倾斜面122a1的角θ1较小且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得较长。与此相对,在缩窄部122c,订书钉S的腿部Sb处于从纸沓P完全拔出或几乎拔出的状态,施加到缩窄部122c的负荷较小,因此缩窄部122c的第一倾斜面122a1的角θ2较大且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得较短。
然而,在图28所示的倾斜部122i中,第一倾斜面122a1以及第二倾斜面122c1以不同的倾斜角度构成,因此,如图27A所示,在第一倾斜面122a1中,成为由沿着第一倾斜面122a1配置的直线状的冠支架126支承冠部Sa的结构。但是,由于第二倾斜面122c1与第一倾斜面122a1的倾斜角度不同,因此,在第二倾斜面122c1上,无法由冠支架126支承冠部Sa。即,在冠支架126的与第二倾斜面122c1对应的部位,第二倾斜面122c1比第一倾斜面122a1向下方突出,因此需要设置避免该情况的开口部126c。因此,在没有冠支架126的支承的开口部126c,从纸沓P拔出的订书钉S的姿势不稳定(例如,存在旋转的情况),存在订书钉S不落下到收容部200而飞散到订书钉拆卸装置1E内的情况。另外,也存在订书钉S在钩挂于倾斜部122i的状态下残留的情况。因此,在另一实施方式4中,为了在从纸沓P拔出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200之前的期间,在倾斜部122i上维持稳定的姿势,设置了冠支承部500。
如图27A、图27B以及图29A所示,冠支承部500相对于按压部140配置在去除开始位置L2a侧(图30A中的附图左侧)的相邻的位置,构成为能够从下方侧支承订书钉S的冠部Sa。冠支承部500具有固定于按压部140的安装部502、能够与订书钉S的冠部Sa抵接的支承部504。
安装部502由俯视时大致矩形状的平板构成,通过螺钉等安装于按压部140的去除开始位置L2a侧的前表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安装部502与按压部140接触的状态进行安装,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是小于冠部Sa的厚度(订书钉S的直径)的间隙,也可以将安装部502从按压部140分离配置。
支承部504从安装部502的上端部向楔板122E侧以凸状突出,其前端侧由前端变细形状构成。通过使支承部504的前端侧为前端变细形状,能够在使前端侧与冠部Sa抵接的状态下进行支承,因此能够实现订书钉S的姿势的稳定化。此外,作为支承部504的前端侧的形状,除了前端变细形状以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沿着冠部Sa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前端变细形状,也可以以圆弧状或矩形状构成。另外,也可以在通过按压部140限制订书钉S与倾斜部122i的前进一起向去除完成位置L3侧移动期间,将支承部504相对于冠部Sa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即,也可以构成为,在去除动作中的订书钉S的姿势不稳定,例如仅钩挂于倾斜部122i的订书钉S的一个腿部Sb拔出而订书钉S发生旋转等时,支承部504的前端侧与冠部Sa抵接,从而能够实现订书钉S的姿势的稳定化。此外,规定的间隔是指,即使在钩挂于倾斜部122i的订书钉S成为不稳定的姿势的情况下,至少支承部504的前端侧能够与冠部Sa接触而支承的间隔。
如图29B所示,支承部504的前端部为了在与倾斜部122i之间能够支承冠部Sa并且在按压部140的前表面限制欲向去除完成位置L3侧移动的冠部Sa,形成在从按压部140的前端面140a至少低冠部Sa的厚度T1的位置。另外,支承部50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以冠部Sa的厚度T2以上构成。通过这样的结构,利用冠支承部500的支承部504的前端侧、按压部140的前表面、倾斜部122i的下表面(第一倾斜面122a1),能够在订书钉S的去除时可靠地支承冠部Sa。此外,支承部50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并不限定于冠部Sa的厚度T2以上,只要能够支承冠部Sa的一部分,则也可以小于冠部Sa的厚度T2。
在安装部502的下端部设置有向按压部140侧突出的位置限制部506。位置限制部506与按压部140的下端部接合,作为将安装部502以及支承部504相对于按压部140安装时的对位部发挥功能。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对由不同构件构成冠支承部500和按压部14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一个构件(一体)构成冠支承部500和按压部140。图29C是由一个构件构成冠支承部500和按压部140的情况下的侧视图。如图29C所示,通过将按压部140的上端侧以例如成为图27A所示的前端变细形状的方式切口,能够作为支承冠部Sa的冠支承部500发挥功能。
[订书钉拆卸装置1E的动作例]
接下来,对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E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0A~图30F是表示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E的动作的侧视图。
当由用户在载置台102上载置纸沓P并按下订书钉拆卸装置1E的起动开关106(参照图1A)时,如图30A所示,纸沓P被压纸板176按压,纸沓P被按压于载置台102。
接下来,如图30B所示,当包含倾斜部122i的楔板122E从待机位置L1向去除开始位置L2a移动时,前端部122s的上表面与纸沓P的最下层的纸张的背面接触,在按压着纸沓P的状态下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由此前端部122s被压入冠部Sa与纸沓P之间。
而且,当倾斜部122i从去除开始位置L2a朝向去除完成位置L3移动时,开始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由此,伴随着倾斜部122i的前进,订书钉S的腿部Sb相对于纸沓P的最上层的面逐渐上升。另外,如图30B所示,按压支架142的凸部142a从支架128脱离,按压部140以及冠支承部500被拉伸弹簧144(参照图27A)向倾斜部122i侧(上方)施力。按压部140通过倾斜部122i压入力而与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的冠部Sa的去除完成位置L3侧的面抵接,限制订书钉S与楔板主体122a一起向后方的去除完成位置L3侧移动。即,按压部140在去除动作中,以使得订书钉S不会由于插入到订书钉S与纸沓P之间的楔板主体122a的滑动动作而从去除开始位置L2a向去除完成位置L3侧移动的方式,从去除完成位置L3侧按压冠部Sa。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冠支承部500的支承部504与冠部Sa的下表面抵接,从而确保订书钉S的姿势的稳定性。
当随着楔板122E的前进而插入到纸沓P与冠部Sa之间的包含第一倾斜面122a1的倾斜部122i的厚度变厚时,如图30C所示,按压部140以及冠支承部500通过拉伸弹簧144在与倾斜部122i以及冠部Sa抵接的状态下追随倾斜部122i的厚度方向而下降。在该情况下,由冠支承部500的支承部504以及按压部140支承冠部Sa。
如图30D所示,当订书钉S位于倾斜部122i的第二倾斜面122c1时,订书钉S的基于冠支架126的支承消除,但维持由冠支承部500的支承部504以及按压部140支承冠部Sa的状态,防止订书钉S的倾斜、旋转等。
如图30E所示,当随着楔板122E的前进而前端部122s向去除完成位置L3移动,订书钉S位于倾斜部122i中厚度最厚的缩窄部122c时,与第二倾斜面122c1同样地,订书钉S的基于冠支架126的支承消除,由冠支承部500的支承部504以及按压部140支承冠部Sa,确保订书钉S的姿势的稳定性。
最后,包含倾斜部122i的楔板122E沿着载置台102从去除完成位置L3的后方向前方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L1。如图30F所示,随着倾斜部122i的后退,订书钉S相对于冠支承部500向前方移动,由此冠部Sa脱离支承部504的支承。由此,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200内。
根据变形例1-1,由于能够在订书钉S即将落下之前,通过冠支承部500支承订书钉S的冠部Sa,因此能够在即将使订书钉S落下之前确保订书钉S的姿势的稳定性。由此,能够可靠地使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200内,能够防止订书钉S向订书钉拆卸装置1E内的飞散。
<变形例1-2>
在变形例1-2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F中,在设置订书钉S从纸沓P去除时用于将残留在楔板122E的倾斜部122i的订书钉S从倾斜部122i剥离的订书钉抵接部600这一点上,与图1A等所示的实施方式等不同。此外,对于与订书钉拆卸装置1A等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在变形例1-2中,由于使用在变形例1-1中说明的楔板122E,因此对与变形例1-1共通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说明。
[订书钉拆卸装置1F的结构例]
图31A是变形例1-2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F的分解立体图,图31B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F的立体图。图32是变形例1-2所涉及的订书钉抵接部600(抵接部)以及按压部140的侧视图。
如图31A以及图33A等所示,订书钉拆卸装置1F具备:载置台102,载置由包含冠部Sa和一对腿部Sb的订书钉S装订的纸沓P;包含楔板主体122a的倾斜部122i,前端部122s能够沿着载置台102在待机位置(第一位置)L1与去除完成位置(第三位置)L3之间经由去除开始位置(第二位置)L2a而移动,前端部122s从待机位置L1向去除开始位置L2a移动时插入纸沓P与订书钉S之间,进一步通过从去除开始位置L2a朝向去除完成位置L3移动而开始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及订书钉抵接部600,位于待机位置L1与去除开始位置L2a之间,在前端部122s从去除完成位置L3向去除开始位置L2a移动期间,与第一倾斜面122a1对向,从待机位置L1侧与被倾斜部122i从纸沓P拔出并与倾斜部122i接合的订书钉S的冠部Sa抵接。
另外,订书钉拆卸装置1F具备保持构件(保持部)602,该保持构件(保持部)602在前端部122s从去除完成位置L3向去除开始位置L2a移动期间,以将订书钉抵接部600保持在距第一倾斜面122a1以及第二倾斜面122c1规定值以内的距离的方式将订书钉抵接部600可移动地支承。而且,订书钉拆卸装置1F具备按压部(限制部)140,该按压部(限制部)140位于去除开始位置L2a与去除完成位置L3之间,在前端部122s从去除开始位置L2a向去除完成位置L3移动期间,与倾斜面122ac对向,并且通过从去除完成位置L3侧与被倾斜部122i从纸沓P拔出并与倾斜部122i接合的订书钉S的冠部Sa抵接,从而限制订书钉S与倾斜部122i一起向去除完成位置L3方向移动。
如图31A等所示,订书钉抵接部600在按压部140的待机位置L1侧的前方隔开规定的间隔对向配置,从保持构件602的前侧上端部朝向倾斜部122i侧以凸状突出。订书钉抵接部600在楔板122E从前方向后方以及从后方向前方移动时,以能够与倾斜部122i的下表面抵接的方式被拉伸弹簧604向倾斜部122i侧施力。如图32所示,订书钉抵接部600构成为,随着朝向倾斜部122i侧(上侧)而向接近按压部140侧的方向倾斜,在使楔板122E后退时与订书钉抵接部600接合而残留的订书钉S直至离开倾斜部122i为止而能够维持与冠部Sa的接合状态。此外,订书钉抵接部不一定需要倾斜,例如也可以在铅垂(垂直)方向上延伸。
订书钉抵接部600的高度例如考虑倾斜部122i的下表面侧的第一倾斜面122a1的倾斜角度而设定在比按压部140稍低的位置。订书钉抵接部600的宽度例如被选定为能够与随着楔板122E的后退而从后方向前方移动的冠部Sa抵接且能够插入冠支架126的槽部126a的长度。
如图31A等所示,保持构件602由在俯视时加工成大致U字状的平板构成,以与按压支架142的外侧对接的状态配置。保持构件602的后端侧被轴146支承为能够转动。在保持构件602的比轴146更靠后方处,安装有拉伸弹簧604的一端部。拉伸弹簧604的另一端部例如安装于左框架112(参照图8)。在保持构件602的前侧上端部设置有能够与支架128的支承部128b抵接的一对凸部602a。
如图31A以及图32所示,由按压部140、订书钉抵接部600以及保持构件602包围的区域成为通过订书钉抵接部600而从倾斜部122i剥离的订书钉S在落下时通过的开口部700。开口部700位于收容部200(参照图3)的上方。此外,在通常的订书钉S的去除动作的情况下,通过楔板122E的前进而从纸沓P剥离的订书钉S不会钩挂于倾斜部122i而经由开口部700落下到收容部200内。即,不利用订书钉抵接部600,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200内。
[订书钉拆卸装置1F的动作例]
接下来,对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F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3A~图33G是表示从纸沓P拔出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F的动作的侧视图。
如图33A所示,当由用户在载置台102上载置纸沓P并按下订书钉拆卸装置1F的起动开关106时,纸沓P被压纸板176按压,纸沓P被按压于载置台102。
接下来,如图33B所示,当包含倾斜部122i的楔板122E从待机位置L1向去除开始位置L2a移动时,前端部122s的上表面与纸沓P的最下层的纸张的背面接触,在按压着纸沓P的状态下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由此前端部122s被压入冠部Sa与纸沓P之间。
当楔板122E进一步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时,如图33C所示,按压支架142的凸部142a以及保持构件602的凸部602a从支架128脱离,按压部140以及订书钉抵接部600被拉伸弹簧144、604向上方的倾斜部122i侧施力。由此,按压部140通过楔板122E压入力而与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的冠部Sa的去除完成位置L3侧的后表面抵接,限制订书钉S与楔板主体122a一起向后方的去除完成位置L3侧移动。另外,订书钉抵接部600与倾斜部122i的下表面侧的第一倾斜面122a1抵接。
当随着楔板122E的前进而插入到纸沓P与冠部Sa之间的包含第一倾斜面122a1的倾斜部122i的厚度变厚时,按压部140以及订书钉抵接部600通过拉伸弹簧144、604在与倾斜部122i以及冠部Sa抵接的状态下追随倾斜部122i的厚度方向而下降。
当订书钉S位于倾斜部122i的第二倾斜面122c1时,腿部Sb相对于纸沓P上升而从纸沓P拔出,如图33D所示,倾斜部122i的前端部122s向去除完成位置L3移动,当订书钉S位于倾斜部122i的最厚部即缩窄部122c时,完成订书钉S从纸沓P的拔出。但是,在本变形例中,由于腿部Sb的回弹,订书钉S钩挂于倾斜部122i的侧面而残留,未落下到收容部200内。
如图33E所示,包含钩挂有订书钉S的状态的倾斜部122i的楔板122E沿着载置台102从后方的去除完成位置L3向前方的待机位置L1移动。此时,位于比订书钉S靠前方处的订书钉抵接部600从待机位置L1侧与被楔板122E从纸沓P拔出、例如与缩窄部122c接合而残留的订书钉S的冠部Sa抵接。在拆下卷绕在倾斜部122i的订书钉S时,在去除部120从去除完成位置L3向去除开始位置L2a移动期间,不需要始终与订书钉抵接部600抵接,也可以是在从去除完成位置L3到去除开始位置L2a之间的一部分的区间抵接的结构。
如图33F所示,当楔板122E进一步向前方移动时,钩挂于订书钉抵接部600的订书钉S从倾斜部122i的缩窄部122c被剥离。当楔板122E进一步后退时,如图33G所示,订书钉S从倾斜部122i的缩窄部122c完全脱离,即,订书钉S相对于倾斜部122i的接合状态被解除,落下到开口部700内,收容到配置于其下方的收容部200(参照图3)内。
以往,根据订书钉S的种类以及纸沓P的厚度的组合,由于通过楔板122E的插入而扩展的订书钉S的腿部Sb、Sb的回弹,订书钉S变得容易抱在倾斜部122i的缩窄部122c,存在订书钉S不从倾斜部122i落下的情况。同样的情况下,在倾斜部122i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与冠部Sa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偏离地设置的情况下,也存在订书钉S发生不规则的变形,订书钉S不从楔板122E落下的情况。
与此相对,根据变形例1-2,即使在从纸沓P拔出的订书钉S残留在倾斜部122i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为在楔板122E的后退时冠部Sa钩挂于订书钉抵接部600,因此能够可靠地将订书钉S从倾斜部122i剥离而去除。由此,能够防止订书钉S的堵塞,能够抑制去除动作时的不良的产生。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对在订书钉S的去除动作时使订书钉抵接部600与倾斜部122i的下表面抵接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一定需要使订书钉抵接部600与倾斜部122i的下表面抵接。例如,在楔板122E前进及后退时,也可以使订书钉抵接部600相对于倾斜部122i的下表面隔开规定的间隔(规定值)配置。规定的间隔是指例如在楔板122E返回到待机位置L1时,在残留在倾斜部122i的订书钉S的冠部Sa能够钩挂订书钉抵接部600的间隔。
<变形例1-3>
在变形例1-3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G中,组合变形例1-1的冠支承部500和变形例1-2的订书钉抵接部600而构成。此外,对于具有与图1A等所示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变形例1-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E以及变形例1-2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F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说明。
[订书钉拆卸装置1G的结构例]
图34A是变形例1-3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G的分解立体图,图34B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G的立体图。
如图34A以及图34B所示,订书钉拆卸装置1G主要具备载置台102、包含倾斜部122i的楔板122E、按压部140、冠支承部500、订书钉抵接部600、保持构件602。
如图33C以及图34A所示,在按压部140限制订书钉S移动期间,冠支承部500位于订书钉S的冠部Sa的下方。冠支承部500具有固定于按压部140的安装部502和能够与订书钉S的冠部抵接的支承部504。安装部502由在俯视时大致矩形状的平板构成,通过螺钉等安装于按压部140的前表面。支承部504从安装部502的上端部向倾斜部122iE侧以凸状突出,其前端侧以前端变细形状构成。
如图33C以及图34A所示,订书钉抵接部600位于待机位置L1与去除开始位置L2a之间,在前端部122s从去除完成位置L3向去除开始位置L2a移动期间,与第一倾斜面122a1对向,从待机位置L1侧与被倾斜部122i从纸沓P拔出并与倾斜部122i接合的订书钉S的冠部Sa抵接。订书钉抵接部600在按压部140以及冠支承部500的前方隔开规定的间隔对向配置,从保持构件602的前侧上端部向倾斜部122i侧以凸状突出。由冠支承部500、订书钉抵接部600以及保持构件602包围的区域成为利用订书钉抵接部600从倾斜部122i剥离的订书钉S在落下时通过的开口部700。
[与订书钉S的线径对应的去除部120的动作例]
在图1A等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使用线径小的(细的)订书钉S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本动作例并不排除其他实施方式、变形例中的应用,在这些实施方式、变形例中也能够应用。图35A~图35C是表示从由线径小的(细的)订书钉S装订的纸沓P去除该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去除部120的动作例的概略图。此外,在图35A等中,为了方便,一体地图示楔板122和板支架124。
如图35A所示,在楔板122到达去除位置L2之前,冠支架126的前端侧通过弹簧125的施力与楔板122的下表面抵接,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与冠支架126的前端侧为关闭的状态。
当去除部120从前方向后方移动而到达去除位置L2时,如图35B所示,订书钉S的冠部Sa插入楔板122与冠支架126之间。此时,冠支架126的前端侧克服弹簧125的弹力而被向离开楔板122的方向按压,相对于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打开打开量W1。
接下来,当去除部120进一步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时,如图35C所示,纸沓P与冠部Sa之间的楔板122的厚度逐渐变厚,订书钉S的腿部Sb从纸沓P的纸面离开,从而成为竖立的状态。此时,由于弹簧125的载荷与线径小的订书钉S配合地设定,因此订书钉S能够在被楔板122和冠支架126夹持的状态下滑动,不会与楔板122一起从前方向后方移动。
接下来,对使用线径大的订书钉S的情况进行说明。图36A~图36C是表示从由线径大的(粗的)订书钉S装订的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去除部120的动作例的概略图。此外,在图36A等中,为了方便,一体地图示楔板122和板支架124。
如图36A所示,冠支架126的前端侧通过弹簧125的施力与楔板122的下表面抵接,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和冠支架126的前端侧为关闭的状态。
当去除部120从前方向后方移动而到达去除位置L2时,如图36B所示,订书钉S的冠部Sa插入楔板122与冠支架126之间。此时,冠支架126的前端侧克服弹簧125的弹力而被向离开楔板122的方向按压,相对于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打开打开量W2。打开量W2相当于预先设定的上述设定值,例如是在插入线径大的订书钉S时冠支架126不会过度打开而能够以最佳的载荷保持的打开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冠支架126打开设定值即打开量W2时,限制部127a、127b与板支架124的下表面124c抵接,以使冠支架126的前端侧不会打开打开量W2以上的方式进行限制。
接下来,当去除部120进一步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时,如图36C所示,纸沓P与冠部Sa之间的楔板122的厚度逐渐变厚,订书钉S的腿部Sb从纸沓P的纸面离开,从而成为竖立的状态。此时,由于维持限制部127a、127b与板支架124的下表面124c抵接的状态,因此冠支架126的前端侧不会打开打开量W2以上,能够通过冠支架126按压订书钉S。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将弹簧125的载荷与线径小的订书钉S配合地设定,使用限制部127a、127b使冠支架126不会打开设定值以上。由此,例如,即使在使用线径大的订书钉S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限制部127a、127b防止冠支架126打开设定值以上,能够以基于冠支架126的一定的载荷按压冠部Sa。由此,能够防止在去除动作时订书钉S的一方的腿部Sb从纸沓P先脱落,能够防止去除不良。另外,即使在使用线径小的订书钉S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与线径小的订书钉S配合地设定的弹簧125以基于冠支架126的最佳的载荷按压冠部Sa。由此,能够防止冠部Sa因楔板122等从前方向后方移动而被拖拉而导致纸张破损等的去除不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使用线径大的订书钉S及线径小的订书钉S等各种种类的订书钉S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将订书钉S从纸沓P去除。另外,由于不需要根据订书钉S的种类来变更去除动作或变更去除机构,因此能够实现去除动作的高效化、装置的低成本化。
<变形例2-1>
在变形例2-1中,冠支架226的结构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冠支架126的结构等不同。此外,对于变形例2-1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H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动作等,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包含冠支架226等的去除部120的结构例]
图37A~图37C是变形例2-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H的包含冠支架226的去除部120的概略图。此外,在图37A等中,为了方便,一体地图示楔板122和板支架124。另外,以下,使用线径大的订书钉S,将打开量W2设定为所使用的订书钉S的线径。
构成订书钉拆卸装置1H的去除部120具备楔板122、板支架124、冠支架226、冠支架止挡件230。
冠支架226例如由板簧构成,保持插入楔板122与冠支架226之间的冠部Sa。冠支架226的基端部安装于冠支架止挡件230的大致中央部。冠支架226的前端侧被向楔板122侧施力,并与楔板122的下表面抵接。在本变形例中,冠支架226的载荷与所使用的订书钉S中的线径小的订书钉S配合地设定。
冠支架止挡件230配置于冠支架226的下方,限制冠支架226的打开量,以使冠支架226相对于楔板122不会打开设定值以上。冠支架226的前端侧与对向的楔板122的下表面隔开一定的间隔配置。一定的间隔是指将冠支架226的厚度与冠部Sa的线径相加而得到的间隔。冠支架止挡件230的基端侧与板支架124的下表面抵接。
[包含冠支架226等的去除部120的动作例]
接下来,参照图37A~图37C对变形例2-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H的包含冠支架226的去除部120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如图37A所示,在去除部120的楔板122到达去除位置L2之前,冠支架226的前端侧与楔板122的下表面抵接。
如图37B所示,当楔板122从前方向后方移动而到达去除位置L2时,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插入纸沓P与订书钉S的冠部Sa之间。此时,冠支架226克服其弹力而向从楔板122的下表面离开的方向移动,打开与冠部Sa的线径对应的打开量W2。在变形例2-1中,由于冠支架止挡件230的基端侧与板支架124的下表面抵接而被限制,因此冠支架226的前端侧不会打开打开量W2以上。
如图37C所示,即使楔板122进一步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由于冠支架226的打开量被冠支架止挡件230限制,因此维持打开打开量W2的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变形例2-1,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即,根据变形例2-1,即使在使用线径大的订书钉S以及线径小的订书钉S等各种种类的订书钉S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将订书钉S从纸沓P去除。
<变形例2-2>
在变形例2-2中,冠支架326的结构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冠支架126的结构等不同。此外,对于变形例2-2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I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动作等,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包含冠支架326等的去除部120的结构例]
图38A~图38C是变形例2-2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I的包含冠支架326的去除部120的概略图。此外,以下,例如使用线径大的订书钉S,并将打开量W2与所使用的订书钉S的线径对应地进行设定。
构成订书钉拆卸装置1I的去除部120具备楔板122、楔板保持架300、冠支架326。
楔板保持架300是后方侧开口的箱体,分别收容楔板122的基端侧以及冠支架326的基端侧。
在冠支架326的第一驱动轴136的附近的部位与楔板保持架300的内侧的底面之间,配置有压缩弹簧302。压缩弹簧302的载荷与所使用的订书钉S中的线径小的订书钉S配合地设定。
冠支架326被压缩弹簧302向楔板122侧施力,并被按压在楔板122的下表面。在冠支架326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形成有供第一驱动轴136插通的轴开口部326a。轴开口部326a由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轴的长孔构成。由此,冠支架326能够相对于第一驱动轴136沿着轴开口部326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冠支架326的基端部插通有支点轴304,支点轴304的两端部分别支承于楔板保持架300的内侧的左右侧面。
接下来,参照图38A~图38C对构成订书钉拆卸装置1I的去除部120的冠支架326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38A所示,在去除部120的楔板122到达去除位置L2之前,冠支架226的前端侧被按压于楔板122的下表面。
如图38B所示,当楔板122从前方向后方移动而通过去除位置L2时,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插入纸沓P与订书钉S的冠部Sa之间。此时,冠支架326克服压缩弹簧302的弹力而向从楔板122的下表面离开的方向移动。在变形例2-2中,在冠支架326打开打开量W2时,冠支架326的轴开口部326a的上端开口缘与第一驱动轴136抵接,限制冠支架326向下方的移动。由此,冠支架326相对于楔板122不会打开打开量W2以上。
如图38C所示,即使楔板122进一步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由于冠支架326的打开量被轴开口部326a以及第一驱动轴136限制,因此维持打开打开量W2的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变形例2-2,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即,根据变形例2-2,即使在使用线径大的订书钉S或线径小的订书钉S等各种种类的订书钉S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将订书钉S从纸沓P去除。
<变形例2-3>
在变形例2-3中,楔板122的结构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楔板122的结构等不同。此外,对于变形例2-3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J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动作等,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去除部120的结构例]
图39是变形例2-3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J的去除部120的分解立体图。图40A是变形例2-3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J的去除部120的俯视图,图40B是图40A所示的去除部120的侧视图,图40C是图40A所示的去除部120的沿着C-C线的剖视图。
构成订书钉拆卸装置1J的去除部120具备楔板122、板支架124、冠支架126。楔板122具有楔板主体122a、安装部122b、缩窄部122c、凸部122e。
凸部122e设置于楔板122的下表面,在保持插入楔板122与冠支架126之间的订书钉S的冠部Sa时防止冠部Sa的横向滑动。凸部122e由沿着楔板主体122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线状的突起构成,并且配置于冠支架126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凸部122e的下表面与冠支架126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D选定为所使用的订书钉S的线径以下。凸部122e的前端侧形成为侧面的厚度朝向前端侧而逐渐变薄,以使得不与插入楔板122与冠支架126之间的冠部Sa碰撞。此外,凸部122e的截面形状不限定于矩形状,例如可以是半圆形状等的形状。
[包含楔板122的去除部120的动作例]
图41A以及图41B是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时的楔板122、订书钉S以及冠支架12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当去除部120的楔板122到达去除位置L2时,如图41A所示,楔板122的前端部122s插入纸沓P与订书钉S的冠部Sa之间。在该时间点,冠部Sa由楔板122的下表面保持。
当楔板122进一步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时,如图41B所示,楔板122的凸部122e也进入与冠部Sa之间,与冠部Sa抵接。由此,冠支架126的槽部126a的两端的开口缘126a1、126a2与凸部122e这3点成为咬入冠部Sa的状态,防止楔板122以及冠支架126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时的冠部Sa的横向滑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变形例2-3,由于能够使冠部Sa咬入楔板122的凸部122e、冠支架126的槽部126a的两端的开口缘126a1、126a2,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楔板122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时的冠部Sa的横向滑动。由此,能够防止订书钉S的一方的腿部Sb从纸沓P先脱落等的去除不良。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包含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代替缩窄部122c,由从上方向下方而左右方向的宽度变窄的倾斜面构成楔板122的侧面。此时,楔板12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订书钉S的腿部Sb、Sb间的宽度尺寸D3窄。
<变形例3-1>[订书钉拆卸装置1的结构例]
图42A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的前方立体图,图42B是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的后方立体图。另外,图43A是从右侧观察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的内部的立体图,图43B是从左侧观察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的内部的立体图。图44是去除部1122及其周边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5A是去除部1122的俯视图,图45B是去除部1122的侧视图,图45C是去除部的仰视图,图45D是图46A所示的去除部1122的A-A线剖视图。
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是用于从由订书钉装订的纸沓自动地去除(拆下)订书钉的装置,如图42以及图43所示,具备:壳体1100,呈大致长方体状;载置部1102,能够以使冠部成为下侧的方式载置由冠部和腿部构成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部1122,在纸沓载置于载置部1102的状态下,位于纸沓的下方(相对于载置部1102为壳体1100的内部侧),构成为能够插入冠部与纸沓之间,通过插入冠部与纸沓之间而从纸沓去除订书钉;及收容部1200,位于去除部1122的下方,收容去除的订书钉。
在载置部1102的上方(相对于载置部1102为载置纸沓的一侧),设置有覆盖载置部1102的一部分的罩部1104。在罩部1104与载置部1102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纸沓插入口)1108,纸沓插入(设置)于该间隙。在罩部1104的上表面设置有使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动作的起动开关110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设置收容部1200的一侧作为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的后侧,将其相反侧作为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的前侧。
壳体1100是上方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箱体,在内部设置有去除部1120、收容部1200等。
载置部1102以覆盖壳体1100上方的开口的方式设置,具有用于载置纸沓的载置面1102a。在载置面1102a以使去除部1120的一部分能够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1102b。
收容部1200是上方开口的箱体,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在壳体1100的后端面形成的开口部1100a插拔。
去除部1122具备:楔板(第一倾斜部)1122a,插入纸沓P与冠部Sa之间,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安装部1122b,安装于板支架1124;及订书钉落下部1122c,位于楔板1122a与板支架1124之间,用于使通过楔板1122a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
如图45A以及图45B所示,楔板1122a包含前端部1122s和基端部1122k,形成为在从前端部1122s朝向基端部1122k的第一方向H上厚度连续地增加。在本变形例的方式中,楔板1122a的基端部的厚度T11形成为在楔板1122a中最厚。厚度T11优选与订书钉S的腿部Sb的长度相同或在其以上。
另外,在平面地(从上方)观察楔板1122a时,楔板1122a的宽度形成为从基端部1122k朝向前端部1122s前端变细形状。即,形成为楔板1122a的宽度从基端部1122k朝向前端部1122s逐渐变窄。在本变形例的方式中,楔板1122a的基端部的宽度D11在楔板1122a中最宽,为与冠部Sa的宽度相等或与其接近的尺寸。
通过使楔板1122a的厚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形状如上述那样形成为楔状,当楔板1122a插入纸沓P与订书钉S之间而前进时,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
订书钉落下部1122c位于第一方向H上的楔板1122a的下游侧。具体而言,订书钉落下部1122c设置在楔板1122a与安装部1122b之间,以使得一个端部(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前端部)与楔板1122a的基端部连续,另一个端部(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基端部)与安装部1122b的前端部连续。订书钉落下部1122c具有比楔板1122a的基端部的宽度D11、即楔板1122a的最大的宽度D11窄的宽度D12的窄幅部1122c1。在本变形例的方式中,如图45C所示,窄幅部1122c1的宽度从厚度方向上的最上部到最下部以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宽度D12形成。因此,在俯视观察去除部1122整体时,相当于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部分成为构成去除部1122的凹部。这样,通过使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宽度比楔板1122a的最大宽度D11窄,在楔板1122a移动的过程中,抱在楔板1122a的订书钉S在位于订书钉落下部1122c时,分离而落下。为了使订书钉S在订书钉落下部1122c更可靠地落下,优选使窄幅部1122c1的宽度D12比通过楔板1122a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的一对腿部Sb、Sb间的间隔D13(参照图48E)窄。
订书钉落下部1122c也可以具有以与楔板1122a的基端部下表面连续并在第一方向H上厚度增加的方式形成的倾斜1122c2。通过在订书钉落下部1122c设置倾斜1122c2,更容易使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
在本变形例的方式中,如图45B所示,在将与楔板1122a的上表面平行的面设为假想面(水平面)VP时,相对于假想面VP的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倾斜1122c2比相对于假想面VP的楔板1122a的倾斜1122a1大。换言之,构成为假想面VP与倾斜1122c2的夹角θ2比假想面VP与楔板1122a的倾斜1122a1的夹角θ1大。其理由如下。当楔板1122a插入冠部Sa与纸沓P之间而前进时,通过楔板1122a的倾斜1122a1,订书钉S的腿部Sb被抬起,之后,订书钉S从纸沓P被逐渐拔出。然后,当订书钉S到达楔板1122a的基端部附近时,成为订书钉S的腿部Sb被从纸沓P完全拔出或即将拔出的状态。在该一系列的动作中,对楔板1122a施加大的负荷。与此相对,在订书钉S位于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时间点,由于订书钉S的腿部Sb已经从纸沓P拔出或处于即将拔出的状态,因此订书钉落下部1122c受到的负荷比楔板1122a受到的负荷小。因此,通过减小施加大的负荷的楔板1122a的倾斜1122a1,对楔板1122a逐渐施加负荷,并且增大不施加大的负荷的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倾斜1122c2,由此将订书钉S向下方可靠地引导,并且使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变短。
如图44所示,板支架1124由截面呈大致U字状的平板构成,在上表面安装有安装部1122b,在冠支架1126的上方重叠配置。
冠支架1126隔着板支架1124配置在楔板1122a的下方,支承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的冠部Sa。冠支架1126包含:槽部1126a,用于在去除部1122前进时防止与按压部1140的接触;及开口部1126b,用于使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冠支架1126的开口部1126b和安装于板支架1124的去除部1122的订书钉落下部1122c配置为在俯视时处于同一位置。槽部1126a从冠支架1126的前端部到大致中央部被切口,具有比按压部1140的宽度稍宽的宽度。开口部1126b在冠支架1126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且与槽部1126a的基端侧连续地形成,例如具有比订书钉S的冠部Sa的长度宽的宽度。
在板支架1124的另一端侧的下表面与冠支架1126的另一端侧的上表面之间,配置有弹簧1125,利用弹簧1125的弹力向去除部1122的一端(前端)侧与冠支架1126的一端(前端)侧接近的方向施力。
支架1128由截面呈大致U字状的平板构成,重叠配置于板支架1124的上表面。支架1128包含:使去除部1122露出的开口部1128a;支承部1128b,至少在去除部1122停止在待机位置(去除部1122开始去除动作之前停止的位置)L1时以使按压部1140位于比楔板1122a的前端部1122s靠下方的方式进行限制。
如图43B以及图44所示,在板支架1124的左侧配置有具有与板支架1124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长度的板状的齿条1130。齿条1130接受第一电动机1152的驱动力。在齿条1130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小齿轮1158啮合的多个齿。
如图43A以及图44所示,在板支架1124的右侧配置有具有与板支架1124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长度的板状的齿条1131。齿条1131接受第一电动机1152的驱动力。在齿条1131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小齿轮1159啮合的多个齿。
在齿条1130的左侧设置有检测去除部1122的位置的传感器1134、和用于检测去除部1122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标记安装板1132。在标记安装板1132的后端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楔板1122a从待机位置L1向去除位置(去除部1122开始去除动作并插入订书钉S的冠部Sa与纸沓P,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位置)L2的移动的第一标记1132a。在标记安装板1132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楔板1122a到达去除位置L2的第二标记1132b。传感器1134由透射型传感器构成,检测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标记安装板1132的第一标记1132a以及第二标记1132b。由传感器1134检测到的检测信号被供给到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部基于从传感器1134供给的检测信号来控制第一电动机1152以及第二电动机1192的动作。
第一驱动轴1136从壳体1100的左侧向右侧插入分别形成在标记安装板1132、齿条1130、板支架1124、冠支架1126、齿条1131的开口部。
第二驱动轴1138从壳体1100的左侧朝向右侧插入分别形成在标记安装板1132、齿条1130、板支架1124、齿条1131的开口部。
限制纸沓P以及订书钉S向插入方向的移动的按压部1140配置在位于去除位置L2的冠部Sa的后方侧,构成为能够与被楔板1122a压入的冠部Sa抵接。按压部1140的宽度例如选定为如下长度:能够支承因楔板1122a压入力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的冠部Sa,并且能够插入冠支架1126的槽部1126a。
支承按压部1140的按压支架1142由俯视时加工成大致U字状的平板构成,按压支架1142的后端侧由轴1146可转动地支承。在按压支架1142的比轴1146更靠后方处安装有拉伸弹簧1144的一端部。拉伸弹簧1144的另一端部安装于未图示的框架。在按压支架1142的后侧上端部设置有能够与支架1128的支承部1128b抵接的凸部1142a。
第一电动机1152例如由DC电动机或DC无刷电动机等构成。第一电动机1152基于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示进行驱动,从而经由齿轮1153、1154、1155等减速机构将第一电动机1152的驱动力传递到去除部1120,使去除部1120向前方或后方移动。
压纸部1170按压载置于载置部1102的纸沓P,如图43所示,至少一部分位于载置部1102的上方,构成为能够朝向载置部1102移动。压纸部1170由第二电动机192驱动。
压纸部1170具有:按压载置于载置部1102的纸沓P的压纸板1176;支承压纸板1176的保持杆1172;及安装于保持杆1172的一对压纸齿条1174、1175。
保持杆1172配置于壳体1100的后方侧,并且其上部侧配置为从载置部1102露出,由罩部1104覆盖。
压纸齿条1174、1175设置于保持杆1172的下方前端部。压纸齿条1174、1175由大致扇状构成,与压纸小齿轮1198、1199啮合。压纸齿条1174、1175将压纸小齿轮1198、1199的旋转动作转换为大致直线状的动作。
压纸板1176为了在订书钉S的去除动作中不使纸沓P从载置部1102的去除位置L2偏移,通过向载置面1102a的方向移动,按压载置于载置部1102的纸沓P。压纸板1176以相对于载置部1102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安装于保持杆1172。
第二电动机1192例如由DC电动机或DC无刷电动机等构成。第二电动机1192基于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示进行驱动,从而经由齿轮1193、1194、1195等减速机构将第二电动机1192的驱动力传递到压纸部1170,使压纸部1170动作。
[订书钉拆卸装置1的动作例]
接下来,对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的动作等进行说明。
图46A~图46G是表示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的动作的一例的侧视图。图47A~图47E是表示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楔板1122a以及订书钉S的动作的立体图。图48A~图48E是表示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楔板1122a以及订书钉S的状态的图。
如图46A所示,在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首先,以将装订部插入纸沓插入口1108的方式(此时,使装订部对准规定的位置)将由订书钉S装订的纸沓P载置于载置面1102a。此时,用户将纸沓P与表示设置于载置面1102a上的去除位置L2的记号对位而进行载置。
接下来,当由用户按下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的起动开关1106时,第二电动机1192进行驱动,如图46B所示,压纸板1176向接近载置部1102的方向移动(下降)。当压纸板1176移动到规定位置时,纸沓P被压纸板1176以一定的按压力按压。
接下来,在从第二电动机1192的驱动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第一电动机1152被驱动,小齿轮1159顺时针旋转。当小齿轮1159旋转时,包含齿条1131以及楔板1122a的去除部1120前进(相对于壳体1100从前方向后方移动)。
当去除部1122前进时,去除部1120的第二驱动轴1138沿着引导槽1115移动,因此如图46C所示,去除部1122的前端部、即楔板1122a的前端部1122s经由载置部1102的开口部1102b从载置面1102a突出。去除部1122在其上表面与纸沓P的最下层的纸张的背面接触的同时前进。
当去除部1122的前端部向去除位置L2移动时,如图46C所示,楔板1122a插入冠部Sa与纸沓P之间。当楔板1122a进一步前进时,按压支架1142的凸部1142a从支架1128的支承部1128b脱离。由此,按压部1140通过拉伸弹簧1144的施力而上升,与通过楔板1122a压入力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的纸沓P的冠部Sa抵接,从而限制订书钉S向前方的移动。
当楔板1122a的前端部通过去除位置L2后进一步前进时,如图46D所示,插入去除位置L2处的纸沓P与冠部Sa之间的楔板1122a的侧视时的厚度变厚,从纸沓P逐渐拔出订书钉。按压部1140通过拉伸弹簧1144的伸长,在与楔板1122a以及冠部Sa抵接的状态下追随楔板1122a的厚度方向而下降。由此,如图47C以及图48C所示,冠部Sa被楔板1122a向从纸沓P离开的方向按压,向内侧弯折的订书钉S的腿部Sb、Sb成为以相对于纸沓P的纸面大致正交的方式竖起的状态。如图46E所示,当去除位置L2处的楔板1122a的侧视时的厚度进一步变厚时,如图47D以及图48D所示,订书钉S的腿部Sb、Sb被从纸沓P拔出。但是,由于订书钉S的回弹而成为腿部Sb、Sb钩挂于楔板1122a的侧面的状态,因此在该阶段订书钉S不会落下。
如图46F所示,当楔板1122a移动到移动范围的末端位置时,订书钉落下部1122c位于去除位置L2,去除的订书钉S也位于订书钉落下部1122c。由此,订书钉S的腿部Sb、Sb从楔板1122a的侧面离开,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内。
如图46G所示,当完成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时,第一电动机1152反向旋转,小齿轮1159也逆时针反向旋转。当小齿轮1159反向旋转时,去除部1122沿着载置面1102a后退(相对于壳体1100从后方向前方移动),去除部1120返回到待机位置L1。另外,从第一电动机1152反向旋转时到经过规定时间后,第二电动机1192反向旋转,压纸小齿轮1199逆时针旋转,由此压纸齿条1175向大致上方移动。当压纸齿条1175向上方移动时,经由保持杆1172,压纸板1176向从载置部1102离开的方向移动而返回到待机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变形例3-1,通过使去除部1122(楔板1122a)前进,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位于订书钉落下部1122c,因此订书钉S不会抱住楔板1122a,能够使从纸沓P拔出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中。其结果是,不需要用户手动将订书钉S从楔板1122a去除或另外设置用于使订书钉S从楔板1122a落下的机构,能够将订书钉S从纸沓P去除。
另外,据此,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倾斜1122c2)接受的负荷比楔板1122a的倾斜1122c2接受的负荷小,因此能够使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倾斜比楔板1122a的倾斜1122a1大。相应地,能够使订书钉落下部1122c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防止使楔板1122a的全长(尺寸)大型化的情况。由此,能够利用1台订书钉拆卸装置1应对订书钉S的直径的大小、腿部Sb的长短等多种订书钉S的去除动作。
<变形例3-2>
在变形例3-2中,在将订书钉落下部1222c的截面形成为锥状这一点上与上述变形例3-1的订书钉落下部1122c不同。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变形例3-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共通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名称以及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49A是变形例3-2所涉及的去除部1222的俯视图,图49B是侧视图,图49C是仰视图,图49D是图49A所示的去除部1222的B-B线剖视图。图50是表示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的情况下的楔板1222a以及订书钉S的状态的图。
如图49A~图49C所示,去除部(第一倾斜部)1222具备:楔板1222a,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安装部1222b,安装于板支架1124(参照图43A);及订书钉落下部1222c,位于楔板1222a与安装部1222b之间,用于使通过楔板1222a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
订书钉落下部1222c位于第一方向H上的楔板1222a的下游侧。如图49C所示,订书钉落下部1222c的宽度形成为从厚度方向上的最上部朝向最下部逐渐变窄,订书钉落下部1222c的左右的侧面成为倾斜面。订书钉落下部1222c具有比楔板1222a的最大的宽度D11窄的宽度D14的窄幅部1222c1。窄幅部1222c1在订书钉落下部1222c的厚度方向上至少位于订书钉落下部1222c的最下部。订书钉落下部1222c的最上部的宽度D15与楔板1222a的最大的宽度D11相同或大致相同。另外,如图49B所示,订书钉落下部1222c具有以与楔板1222a的基端部下表面连续且在第一方向H上厚度增加的方式形成的1倾斜1222c2。相对于假想面VP的倾斜1222c2比相对于假想面VP的楔板1222a的倾斜1222a1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变形例3-2所涉及的订书钉落下部1222c中,以厚度方向上的宽度从最上部到最下部逐渐变窄的方式形成为锥状,因此如图50所示,位于订书钉落下部1222c的订书钉S从订书钉落下部1222c离开,落下到收容部1200内。
<变形例3-3>
在变形例3-3中,在将订书钉落下部1322c的截面形成为大致T字状这一点上与上述变形例3-1的订书钉落下部1122c不同。此外,对于与变形例3-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共通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名称以及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51A是变形例3-1所涉及的去除部1322的俯视图,图51B是侧视图,图51C是仰视图,图51D是图51A所示的去除部1322的C-C线剖视图。
如图51A以及图51B所示,变形例3-1所涉及的去除部1322具有:楔板1322a,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安装部1322b,安装于板支架1124(参照图2A);及订书钉落下部1322c,位于楔板1322a与安装部1322b之间,用于使通过楔板1322a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中。
如图51C所示,订书钉落下部1322c位于第一方向H上的楔板1322a的下游侧,形成为宽度从厚度方向上的最上部到最下部阶段性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阶段,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3个阶段以上(也可以形成为台阶状))变窄。更具体而言,订书钉落下部1322c由截面大致T字状构成,由最上部宽度最宽的宽幅部1322c4构成,由从最上部附近到最下部宽度比宽幅部1322c4窄的窄幅部1322c5构成。窄幅部1322c5的宽度D16至少比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的腿部Sb、Sb间的间隔D13(参照图48E)窄。宽幅部1322c4的宽度D17与楔板1222a的最大的宽度D11相同或大致相同。另外,订书钉落下部1322c具有以与楔板1322a的基端部下表面连续并在第一方向H上厚度增加的方式形成的倾斜1322c2。相对于假想面VP的倾斜1322c2比相对于假想面VP的楔板1322a的倾斜1322a1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变形例3-1所涉及的订书钉落下部1322c中,宽度形成为截面大致T字状,因此位于订书钉落下部1222c的订书钉S通过窄幅部1322c5从订书钉落下部1222c离开,落下到收容部1200内。
<变形例3-4>
在变形例3-4中,在将订书钉落下部1422c的截面形成为弯曲状这一点上与上述变形例3-1的订书钉落下部1122c不同。此外,对于与变形例3-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001共通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名称以及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52A是变形例3-4所涉及的去除部1422的俯视图,图52B是侧视图,图52C是仰视图,图52D是图52A所示的去除部1422的D-D线剖视图。
如图52A~图52C所示,变形例3-4所涉及的去除部1422具备:楔板1422a,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安装部1422b,安装于板支架1124(参照图43A);及订书钉落下部1422c,位于楔板1422a与安装部1422b之间,用于使通过楔板1422a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参照图44)中。
订书钉落下部1422c位于第一方向H上的楔板1422a的下游侧,形成为宽度从厚度方向上的最上部到最下部以弯曲状变窄。订书钉落下部1422c的最上部的宽度D19与楔板1422a的最大的宽度D11相同或大致相同,但从最上部向最下部形成为弯曲状,构成为宽度最窄的窄幅部1422c1的宽度D18至少比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的腿部Sb、Sb间的间隔D13窄。另外,订书钉落下部1422c具有与楔板1422a的基端部下表面连续并以在第一方向H上厚度增加的方式形成的倾斜1422c2。相对于假想面VP的倾斜1422c2比相对于假想面VP的楔板1422a的倾斜1422a1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变形例3-4所涉及的订书钉落下部1422c中,形成为宽度从最上部到最下部以弯曲状变窄,因此位于订书钉落下部1222c的订书钉S通过窄幅部1422c1从订书钉落下部1222c离开,落下到收容部1200内。
<变形例3-5>
在变形例3-5中,在将订书钉落下部1522c的倾斜1522c2形成为与楔板1522a的倾斜1522a1处于同一平面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订书钉落下部1122c不同。此外,对于与变形例3-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共通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名称以及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53A是变形例3-5所涉及的去除部1522的俯视图,图53B是侧视图,图53C是仰视图。
如图53A以及图53B所示,变形例3-5所涉及的去除部1522具备:楔板1522a,从纸沓P去除订书钉S;安装部1522b,安装于板支架1124(参照图43A);及订书钉落下部1522c,位于楔板1522a与安装部1522b之间,用于使通过楔板1522a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
订书钉落下部1522c具有位于第一方向H上的楔板1522a的下游侧且形成为厚度在第一方向H上连续地增加的倾斜1522c2。订书钉落下部1522c的倾斜1522c2与楔板1522a的倾斜1522a1相同或大致相同(连续),倾斜1522c2形成在与楔板1522a的倾斜1522a1相同的平面上。另外,订书钉落下部1522c具有比楔板1522a的最大的宽度D11窄的宽度D20的窄幅部1522c1。窄幅部1522c1的宽度D20形成为比通过楔板1522a从纸沓P去除的订书钉S的一对腿部Sb、Sb的间隔D13(参照图48E)窄。另外,订书钉落下部1522c的窄幅部1522c1从厚度方向上的最上部到最下部以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宽度D20形成。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变形例3-5,与上述变形例3-1同样地,通过使楔板1522a向前方移动,能够形成通过楔板1522a的倾斜1522a1使订书钉S的腿部Sb、Sb从纸沓P拔出的状态,接着通过订书钉落下部1522c使该订书钉S落下到收容部1200。由此,不追加使订书钉S从楔板1522a落下的机构,就能够将订书钉S从纸沓P去除。另外,通过使楔板1522a的倾斜1522a1和订书钉落下部1522c的倾斜1522cc1相同或大致相同,去除部1522的成型变得容易,能够抑制成本。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该例子。如果是具有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通常的知识的人,则在请求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能够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的技术思想都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例如,也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等搭载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情况下,可以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1A等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的相邻的位置,也可以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或与图像形成装置连结的后处理装置的内部。
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详述的实施方式与变形例的组合或者变形例彼此的组合。如果是具有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通常的知识的人,则在请求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实施方式中没有详述的实施方式与变形例的组合或多个变形例的组合所能够想到的技术思想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此外,以下的方式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1)
一种订书钉拆卸装置,具备:载置台,能够将由包含冠部和一对腿部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以使所述冠部向下的方式载置;倾斜部,位于所述载置台的下方,包含基端部和前端部,具有以从所述基端部越朝向所述前端部则厚度越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前端部能够沿着所述载置台从第一位置经由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被插入所述纸沓与所述订书钉之间,进一步通过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而开始从所述纸沓拔出所述订书钉;限制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在所述前端部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期间,与所述倾斜面对向,并且从所述第三位置侧与被所述倾斜部从所述纸沓拔出并与所述倾斜部接合的所述订书钉的所述冠部抵接,由此限制所述订书钉与所述倾斜部一起向所述第三位置方向移动;及冠支承部,在所述第二位置侧与所述限制部相邻,在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订书钉移动的期间,位于所述订书钉的所述冠部的下方。
(1-2)
根据上述(1-1)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在所述前端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时,所述冠支承部以能够从下方与所述冠部抵接的方式向所述倾斜部侧施力。
(1-3)
根据上述(1-1)或(1-2)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冠支承部的所述冠部侧为前端变细形状。
(1-4)
根据上述(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冠支承部与所述限制部一体构成。
(1-5)
一种订书钉拆卸装置,具备:载置台,载置由包含冠部和一对腿部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倾斜部,包含基端部和前端部,具有以从所述基端部越朝向所述前端部则厚度越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前端部能够沿着所述载置台在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经由第二位置移动,所述前端部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被插入所述纸沓与所述订书钉之间,通过进一步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从而开始从所述纸沓拔出所述订书钉;及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在所述前端部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期间,与所述倾斜面对向,从所述第一位置侧与被所述倾斜部从所述纸沓拔出并与所述倾斜部接合的所述订书钉的所述冠部抵接。
(1-6)
根据上述(1-5)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其具备保持部,该保持部在所述前端部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期间,以将所述抵接部保持在距所述倾斜面规定值以内的距离的方式支承所述订书钉抵接部。
(1-7)
根据上述(1-6)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保持部以使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倾斜部抵接的方式向所述倾斜部侧施力。
(1-8)
根据上述(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其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在所述前端部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期间,与所述倾斜面对向,并且从所述第三位置侧与被所述倾斜部从所述纸沓拔出并与所述倾斜部接合的所述订书钉的所述冠部抵接,由此限制所述订书钉与所述倾斜部一起向所述第三位置方向移动,所述抵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侧与所述限制部对向设置,随着朝向所述倾斜部侧而向接近所述限制部的方向倾斜。
(1-9)
根据上述(1-8)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制部之间设置有供通过所述抵接部而从所述倾斜部剥离的所述订书钉落下的开口部。
(2-1)
一种订书钉拆卸装置,具备:载置台,载置由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部,位于所述载置台的下方,包含能够插入所述纸沓与所述订书钉之间的前端部,通过所述前端部插入所述纸沓与所述订书钉的冠部之间而从所述纸沓去除所述订书钉;及电动机,使所述去除部移动,所述去除部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保持通过所述去除部从所述纸沓去除的所述订书钉的所述冠部,并且一端侧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去除部的所述前端部相对地开闭。
(2-2)
根据(2-1)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去除部具有施力部,该施力部向所述去除部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保持部的一端侧接近的方向施力。
(2-3)
根据(2-1)或(2-2)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去除部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限制所述去除部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保持部的一端侧之间的打开量。
(2-4)
根据(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去除部在所述保持部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之间具有转动轴,所述保持部的一端侧以所述转动轴为支点而相对于所述去除部的所述前端部进行开闭。
(2-5)
根据(2-4)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施力部以及所述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转动轴靠所述保持部的另一端侧处。
(2-6)
根据(2-4)或(2-5)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限制部通过以所述转动轴为支点的转动而与所述去除部抵接,从而限制所述打开量。
以往,利用从使用具有冠部和一对腿部的订书钉(针)装订多张纸张而做出的纸沓拆下订书钉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在一般的订书钉拆卸装置中,在利用按压构件按压订书钉附近的纸张后,通过在纸沓与订书钉的冠部之间插入楔板,将订书钉从纸沓拆下。
在此,在纸沓中,存在订书钉的贯通纸沓而向内侧弯折的一对腿部的相对于纸面的载荷不均匀的情况。在该状态下,当从纸沓去除订书钉时,一个腿部从纸沓先拔出,另一个腿部残留于纸沓,存在发生无法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去除不良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提出了日本实开平5-1616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8-141935号所记载的技术。在日本实开平5-16161号公报中,记载了具备在拔针动作时与底板的末端部的拔针部重叠而夹持钉的钉夹持部的手动型订书机。另外,在日本特开平08-141935号中,记载了具备板簧的订书钉拔出装置,该板簧用于将进入与楔板之间的订书钉平行地按压并无障碍地拔出。
然而,在通过订书钉装订纸沓的情况下,根据装订的纸张张数等而使用各种线径的订书钉。例如,在装订30~50张的情况下,使用线径大的订书钉,在装订2~3张的情况下,使用线径小的订书钉。在从这些各种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在以往的订书钉拆卸装置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
具体而言,在从用线径大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订书钉的一个腿部先脱落,需要通过保持冠部的保持部以一定以上的载荷按压冠部。与此相对,在从由线径小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若通过保持部以高的载荷按压纸沓,则通过楔板和保持部而订书钉被牢固地夹持,因此随着楔板向前方的移动,订书钉被拉拽,存在发生纸张破损等的去除不良的情况。在日本实开平5-16161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08-141935号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难以同时解决上述2个问题点这样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各种线径的订书钉从纸沓去除的订书钉拆卸装置。
根据上述(2-1)的方式,由于保持部的一端侧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去除部的前端部相对地进行开闭,因此能够根据所使用的订书钉的线径设定去除部与保持部之间的打开量,能够将各种线径的订书钉从纸沓去除。
(3-1)
一种订书钉拆卸装置,具备:载置部,能够将由冠部和腿部构成的订书钉装订的纸沓以所述冠部成为下侧的方式进行载置;去除部,在所述纸沓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纸沓的下方,构成为能够插入所述冠部与所述纸沓之间,通过插入所述冠部与所述纸沓之间而从所述纸沓去除所述订书钉;及收容部,位于所述去除部的下方,收容去除的所述订书钉,所述去除部具有用于使从所述纸沓去除的所述订书钉落下到所述收容部中的订书钉落下部。
(3-2)
根据(3-1)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去除部具有第一倾斜部,该第一倾斜部包含前端部和基端部,以在从所述前端部朝向所述基端部的第一方向上厚度连续地或断续地增加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倾斜部构成为从所述前端部插入所述冠部与所述纸沓之间,通过插入所述冠部与所述纸沓之间而从所述纸沓去除所述订书钉。
(3-3)
根据(3-2)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订书钉落下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下游侧。
(3-4)
根据(3-3)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订书钉落下部具有宽度尺寸比所述第一倾斜部的最大宽度尺寸窄的窄幅部。
(3-5)
根据(3-4)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窄幅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上部到所述最下部相同或大致相同。
(3-6)
根据(3-4)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窄幅部在所述订书钉落下部的厚度方向上至少位于所述订书钉落下部的最下部。
(3-7)
根据(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订书钉落下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上部到所述最下部逐渐变窄。
(3-8)
根据(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订书钉落下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上部到所述最下部阶段性地变窄。
(3-9)
根据(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订书钉落下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上部到所述最下部以弯曲状变窄。
(3-10)
根据(3-2)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所述第一倾斜部具有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厚度增加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倾斜,
所述订书钉落下部具有第二倾斜,该第二倾斜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厚度增大的方式形成,倾斜比所述第一倾斜大。
以往,公开了从纸沓拆下订书钉的订书钉拆卸装置(日本专利第4078728号)。这种订书钉拆卸装置通过在纸沓与订书钉之间插入楔状的板而从纸沓拆下订书钉。
日本专利第4078728号所公开的装订构件去除装置具备:第一插入构件,插入纸沓表面与订书钉的冠部之间;及第二插入构件,插入纸沓背面与订书钉的腿部之间,将第二插入构件插入纸沓与腿部之间而使订书钉的腿部立起后,通过将第一插入构件插入纸沓与冠部之间而将订书钉从纸沓拔出。被拔出的订书钉自由落下而被回收到回收箱内。
但是,从纸沓拔出的订书钉的腿部通过腿部的复原力(腿部欲向内侧关闭的力(回弹))而成为抱住第一插入构件的状态而不从第一插入构件离开,存在订书钉不落下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用户手动将订书钉从第一插入构件拆下或另外设置用于将订书钉从第一插入构件拆下的机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订书钉拆卸装置,在纸沓与订书钉之间插入去除部而从纸沓去除订书钉的情况下,使去除的订书钉容易从去除部落下。
根据上述(3-1)所涉及的订书钉拆卸装置,由于在去除部具备用于使去除的订书钉落下到收容部的订书钉落下部,因此无需用户手动去除附在去除部上的订书钉或另外设置使订书钉从去除部落下的机构,能够使订书钉从去除部落下。
本申请基于2019年8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142574以及日本专利申请2019-142575、2019年10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184850、2020年7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119478,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引入。
标号说明
1A、1B、1C、1D、1E、1F、1G、1H、1I、1J订书钉拆卸装置
102载置台
112左框架(支承构件)
113引导槽(引导部)
113a第一槽
113b第二槽
114右框架(支承构件)
115引导槽(引导部)
115a第一槽
115b第二槽
120去除部
122楔板
122E楔板
122ac倾斜面
122a楔板主体
122c缩窄部
122i倾斜部
140按压部(限制部)
152第一电动机(电动机)
500冠支承部(支承部)
600订书钉抵接部(抵接部)
602保持构件(保持部)
L1待机位置(第一位置)
L2去除位置(第二位置)
L2a去除开始位置(第二位置)
L3去除完成位置(第三位置)
S订书钉
P纸沓
125弹簧(施力部)
126、226、326冠支架(保持部)
127a、127b限制部
136第一驱动轴(转动轴)
152第一电动机(电动机)
176压纸板(压纸部)
W1、W2打开量
1001订书钉拆卸装置
1102载置部
1122、1222、1322、1422、1522去除部
1122a、1222a、1322a、1422a、1522a楔板(第一倾斜部)
1122a1、1222a1、1322a1、1422a1、1522a1去除部的倾斜
1122b、1222b、1322b、1422b、1522b安装部
1122c、1222c、1322c、1422c、1522c订书钉落下部
1122c1、1222c1、1322c5、1422c1、1522c1窄幅部
1122c2、1222c2、1322c2、1422c2、1522c2订书钉落下部的倾斜
1122s前端部
1122k基端部
1200收容部Sa冠部
Sb腿部。

Claims (8)

1.一种订书钉拆卸装置,具备:
载置台,载置由订书钉装订的纸沓;
压纸部,按压载置于所述载置台的所述纸沓;
去除部,位于所述载置台的下方,从载置于所述载置台的所述纸沓去除所述订书钉,所述去除部包含能够插入所述纸沓与所述订书钉之间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构成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所述载置台移动,在所述前端部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前端部被插入所述纸沓与所述订书钉之间;及
电动机,使所述去除部移动,
所述载置台设置有所述前端部能够突出的开口,
所述前端部至少在从所述第二位置的近前到通过所述第二位置为止的期间,一边维持经由所述开口而从所述载置台突出的状态一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其中,
所述去除部的前端部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位于所述载置台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其中,
所述订书钉拆卸装置具备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沿着所述去除部的移动方向设置,将所述去除部引导为能够沿着所述载置台移动,
所述去除部具有:
第一轴,设置于所述去除部的前端部侧,并与所述引导部接合;及
第二轴,设置于所述引导部的基端部侧,并与所述引导部接合,
所述引导部以如下形状形成:在所述去除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轴位于比所述第一轴靠近所述载置台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以如下形状形成:使得在所述去除部的前端部至少从所述第二位置的近前到通过所述第二位置为止的期间,所述第一轴以及所述第二轴能够相对于所述载置台平行地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订书钉拆卸装置具备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具有引导槽,该引导槽沿着所述去除部的移动方向设置,将所述去除部引导为能够沿着所述载置台移动,
所述引导槽形成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待机的所述去除部的前端部位于比所述载置台靠下方处,使所述去除部的前端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的近前到通过所述第二位置为止从所述载置台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槽包含:第一槽,用于使在所述第一位置待机的所述去除部的前端部位于比载置台靠下方处;及第二槽,用于使所述去除部的前端部从第二位置的近前到通过去除位置为止以从载置台突出的状态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订书钉拆卸装置具备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沿着所述去除部的移动方向设置,将所述去除部引导为能够沿着所述载置台移动,
所述去除部具有:
第一轴,设置于所述去除部的前端部侧,并与所述引导部接合;及
第二轴,设置于所述引导部的基端部侧,并与所述引导部接合,
所述前端部通过以所述第一轴为支点转动而从所述载置台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订书钉拆卸装置,其中,
所述订书钉拆卸装置具有:
一对小齿轮,经由至少1个以上的齿轮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且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及
一对齿条,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隔开所述规定的间隔地在行进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一对小齿轮接合。
CN202080055482.4A 2019-08-01 2020-07-31 订书钉拆卸装置 Pending CN1141740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2574 2019-08-01
JP2019-142575 2019-08-01
JP2019142574 2019-08-01
JP2019142575A JP7207221B2 (ja) 2019-08-01 2019-08-01 ステープル取り外し装置
JP2019-184850 2019-10-07
JP2019184850A JP7351174B2 (ja) 2019-10-07 2019-10-07 ステープル取り外し装置
JP2020119478A JP2021024076A (ja) 2019-08-01 2020-07-10 ステープル取り外し装置
JP2020-119478 2020-07-10
PCT/JP2020/029515 WO2021020573A1 (ja) 2019-08-01 2020-07-31 ステープル取り外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4000A true CN114174000A (zh) 2022-03-11

Family

ID=77516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5482.4A Pending CN114174000A (zh) 2019-08-01 2020-07-31 订书钉拆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74237A1 (zh)
EP (1) EP4008485A4 (zh)
CN (1) CN1141740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3999A (zh) * 2019-08-01 2022-03-11 美克司株式会社 订书钉拆卸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0481A (ja) * 1987-01-16 1988-07-25 オセーネーデルランド・ベー・ヴエー ステープルで止めてある用紙束からステープルを取外すための装置
JPH0588881U (ja) * 1992-05-11 1993-12-03 浩伸 鵜飼 リムーバ
JPH10166282A (ja) * 1996-12-10 1998-06-23 Kyoji Sato リムーバ付きステープラ
KR19980024801U (ko) * 1998-04-15 1998-07-25 정병탁 스테이플 리무버 기능이 일체로 형성된 스테이플러
CN2395852Y (zh) * 1999-01-19 2000-09-13 纳满雄 带有拆钉把的订书机
US20100006618A1 (en) * 2006-03-13 2010-01-14 Ambjoernsson Frank Stapler
CN101941196A (zh) * 2009-07-06 2011-01-12 美克司株式会社 起钉器
KR20120004392U (ko) * 2010-12-10 2012-06-20 이재연 리무버 스테이플러
NL2006273C2 (nl) * 2011-02-22 2012-08-24 Cortexcortex B V Werkwijze voor het verwijderen van een nietje uit een stapel vellen en een inrichting daarvoor.
CN103507032A (zh) * 2013-10-23 2014-01-15 吴可佳 带起子功能的订书机
JP5571264B1 (ja) * 2014-02-07 2014-08-13 侑佑 ▲高▼橋 ステープル針用リムーバ
JP2016101653A (ja) * 2014-11-17 2016-06-02 グラドコR&D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CN205521223U (zh) * 2016-02-03 2016-08-31 姜方超 一种具有照明储物功能的起钉订书机
CN107598848A (zh) * 2017-10-27 2018-01-19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订书钉取钉器
JP2018192563A (ja) * 2017-05-17 2018-12-06 グラドコ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ステープル除去装置
JP2019022923A (ja) * 2017-06-16 2019-02-14 グラドコ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ステープル除去装置及び周辺機器または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4292B2 (ja) * 2016-09-23 2021-02-2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ステープル取り外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0481A (ja) * 1987-01-16 1988-07-25 オセーネーデルランド・ベー・ヴエー ステープルで止めてある用紙束からステープルを取外すための装置
JPH0588881U (ja) * 1992-05-11 1993-12-03 浩伸 鵜飼 リムーバ
JPH10166282A (ja) * 1996-12-10 1998-06-23 Kyoji Sato リムーバ付きステープラ
KR19980024801U (ko) * 1998-04-15 1998-07-25 정병탁 스테이플 리무버 기능이 일체로 형성된 스테이플러
CN2395852Y (zh) * 1999-01-19 2000-09-13 纳满雄 带有拆钉把的订书机
US20100006618A1 (en) * 2006-03-13 2010-01-14 Ambjoernsson Frank Stapler
CN101941196A (zh) * 2009-07-06 2011-01-12 美克司株式会社 起钉器
KR20120004392U (ko) * 2010-12-10 2012-06-20 이재연 리무버 스테이플러
NL2006273C2 (nl) * 2011-02-22 2012-08-24 Cortexcortex B V Werkwijze voor het verwijderen van een nietje uit een stapel vellen en een inrichting daarvoor.
CN103507032A (zh) * 2013-10-23 2014-01-15 吴可佳 带起子功能的订书机
JP5571264B1 (ja) * 2014-02-07 2014-08-13 侑佑 ▲高▼橋 ステープル針用リムーバ
JP2016101653A (ja) * 2014-11-17 2016-06-02 グラドコR&D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CN205521223U (zh) * 2016-02-03 2016-08-31 姜方超 一种具有照明储物功能的起钉订书机
JP2018192563A (ja) * 2017-05-17 2018-12-06 グラドコ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ステープル除去装置
JP2019022923A (ja) * 2017-06-16 2019-02-14 グラドコ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ステープル除去装置及び周辺機器または画像形成装置
CN107598848A (zh) * 2017-10-27 2018-01-19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订书钉取钉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3999A (zh) * 2019-08-01 2022-03-11 美克司株式会社 订书钉拆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74237A1 (en) 2022-09-01
EP4008485A4 (en) 2023-08-23
TW202120272A (zh) 2021-06-01
EP4008485A1 (en) 2022-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0529A (en) Cartridge for electric stapler
US8360292B2 (en) Staple refill, stapler, and cartridge
US6371352B1 (en) Staple magazine and stapler apparatus
US7828182B2 (en) Stapler switchable between various operation modes and switching method thereof
CN114174000A (zh) 订书钉拆卸装置
EP2246162A1 (en) Stapler
CN114173999A (zh) 订书钉拆卸装置
US7014084B2 (en) Stapling apparatus with interconnected feeding and clinching
WO2021020573A1 (ja) ステープル取り外し装置
TWI833978B (zh) 訂書針移除裝置
JP2006168185A (ja) ステープラーにおけるステープル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ステープル脚切断屑処理装置
JP2004025548A (ja) 電動ホッチキスにおけるテーブルのロック機構
JP2021024076A (ja) ステープル取り外し装置
SE517108C2 (sv) Häftapparat
JP7207221B2 (ja) ステープル取り外し装置
TW200418616A (en) Stapler
JP4042156B2 (ja) ステープル用リフィル
EP2111958B1 (en) Staple cartridge in stapler
EP1867440A1 (en) Staple storage cassette and cassette type stapler
US6918524B1 (en) Staple attracting member for attracting jammed staples
JP2005014158A (ja) 穴あけ綴じ具
TWI833977B (zh) 訂書針移除裝置
JP7351174B2 (ja) ステープル取り外し装置
JP2004160604A (ja) ステープラーのステープル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