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7416A -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7416A
CN114147416A CN202111682902.4A CN202111682902A CN114147416A CN 114147416 A CN114147416 A CN 114147416A CN 202111682902 A CN202111682902 A CN 202111682902A CN 114147416 A CN114147416 A CN 114147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new energy
chucks
energy automobile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29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佳晨
覃钧祚
蒋国富
黄健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engqi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engqi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engqi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engqi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829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7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47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7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用于中底板的生产,包括架体、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夹头以及第二夹头;第一导轨左右延伸并设置在架体上;第二导轨左右延伸并设置在架体上且与第一导轨平行设置;第一夹头用于夹持在中底板的第一位置上;第一夹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夹头分别滑设在第一导轨的两端;第二夹头用于夹持在中底板的第二位置上;第二夹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夹头分别滑设在第二导轨的两端。本发明对两个第一夹头和两个第二夹头分别进行左右滑动,即可实现适配不同型号的中底板,能够高效、低成本地进行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的焊接。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中底板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底部,起到支撑、保护等作用的构件,在对底板进行焊接、组装等的加工时,需要使用夹具夹持中底板。
各种车型的中底板参数并不一致,为实现同一生产线能够加工生产多种车型的生产,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将生产线停线,并对中底板的夹具进行更替,将与车型对应的中底板匹配的夹具安装在生产线上,以达到同一生产线生产多种车型的目的。
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将产线停线,浪费了较大的生产力,且设备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线的高效、低成本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应用多种型号的中底板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包括:
架体;
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左右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左右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
第一夹头,所述第一夹头用于夹持在所述中底板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夹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头分别滑设在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以及
第二夹头,所述第二夹头用于夹持在所述中底板的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二夹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夹头分别滑设在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夹头分别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0mm至50mm。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夹头分别包括第一座体、设于所述第一座体上并能够上下伸缩的第一伸缩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伸缩件上的第一本体;各所述第二夹头分别包括第二座体、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上并能够上下伸缩的第二伸缩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伸缩件上的第二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范围分别为0mm至10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体呈条形并滑设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座体呈条形并滑设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架体上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并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范围为0mm至280mm。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第一导轨;
螺旋座,所述螺旋座上设有螺纹孔并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以及
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基座上并具有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的驱动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挂设吊钩的钩位。
进一步地,所述钩位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钩位呈矩形分布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其中,四个所述钩位偏向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同一端。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在生产时,利用本申请的夹具实现上料,中底板一般设置有四个呈梯形或平行四边形或矩形分布的夹持位置,在夹持时,两个第一夹头夹持处于同一侧的其中两个夹持位置,两个第二夹头夹持处于同一侧的另外两个夹持位置,实现对中底板的夹持。
其中,在切换不同车型致使需要对不同型号的中底板进行上料时,两个第一夹头分别在第一导轨上进行左右滑动,以改变两个第一夹头之间的距离,同时,两个第二夹头分别在第二导轨上进行左右滑动,以改变两个第二夹头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第一夹头、两个第二夹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布对应不同型号的中底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在生产不同型号的车型时,仅需对两个第一夹头和两个第二夹头分别进行左右滑动,即可实现适配不同型号的中底板,无需对生产线进行停线以更换不同的夹具,能够高效、低成本地进行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的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的夹具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的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00、夹具;110、第一导轨;120、第二导轨;130、架体;140、第一夹头;141、第一座体;142、第一伸缩件;143、第一本体;
150、第二夹头;151、第二座体;152、第二伸缩件;153、第二本体;
160、伸缩机构;161、基座;162、螺旋座;163、电机;
170、钩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用于中底板的生产,包括架体130、第一导轨110、第二导轨120、第一夹头140以及第二夹头150;所述第一导轨110左右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架体130上;所述第二导轨120左右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架体130上且与所述第一导轨11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头140用于夹持在所述中底板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夹头1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头140分别滑设在所述第一导轨110的两端;所述第二夹头150用于夹持在所述中底板的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二夹头1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夹头150分别滑设在所述第二导轨120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在生产时,利用本申请的夹具100实现上料,中底板一般设置有四个呈梯形或平行四边形或矩形分布的夹持位置,在夹持时,两个第一夹头140夹持处于同一侧的其中两个夹持位置,两个第二夹头150夹持处于同一侧的另外两个夹持位置,实现对中底板的夹持。
其中,在切换不同车型致使需要对不同型号的中底板进行上料时,两个第一夹头140分别在第一导轨110上进行左右滑动,以改变两个第一夹头140之间的距离,同时,两个第二夹头150分别在第二导轨120上进行左右滑动,以改变两个第二夹头150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第一夹头140、两个第二夹头150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布对应不同型号的中底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左右方向并不做具体限定,其与两个第一夹头140和两个第二夹头150之间的相对位置未改变时所能够夹持的中底板型号,以及两个第一夹头140和两个第二夹头150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后所能够夹持的中底板型号有关,以第一夹头140和两个第二夹头150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后能够夹持另外型号的中底板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中底板上的夹持位置为孔位,第一夹头140和第二夹头150分别具有穿过对应孔位的固定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在生产不同型号的车型时,仅需对两个第一夹头140和两个第二夹头150分别进行左右滑动,即可实现适配不同型号的中底板,无需对生产线进行停线以更换不同的夹具100,能够高效、低成本地进行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的焊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3,各所述第一夹头140分别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11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0mm至50mm;各所述第二夹头150分别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12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0mm至50mm。
生产线若需要实现能够生产多种车型的效果,则需要要求不同车型之间的差别较小,以保证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能够通用。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夹头140之间的可调节距离为0mm至100mm,两个第二夹头150之间的可调节距离为0mm至100mm。
能够在同一生产线上进行生产的多种车型中,在中底板的结构上,即便型号存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整体的大小和局部的结构上,夹持位置上的区别较小,0mm至100mm即可覆盖相近车型的中底板范围,能够应用在生产线上进行多种车型的生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3,各所述第一夹头140分别包括第一座体141、设于所述第一座体141上并能够上下伸缩的第一伸缩件14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伸缩件142上的第一本体143;各所述第二夹头150分别包括第二座体151、设于所述第二座体151上并能够上下伸缩的第二伸缩件15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伸缩件152上的第二本体153。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头140和第二夹头150分别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伸缩,结合第一夹头140能够沿第一导轨110滑动和第二夹头150能够沿第二导轨120滑动的设置,能够从两个维度上调整两个第一夹头140和两个第二夹头150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更准确地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0能够稳固夹持中底板。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一伸缩件142和所述第二伸缩件152的伸缩范围分别为0mm至100mm。
同理,能够在同一生产线上进行生产的多种车型中,在中底板的结构上,即便型号存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整体的大小和局部的结构上,夹持位置上的区别较小,因此,0mm至100mm即可覆盖相近车型的中底板范围,能够应用在生产线上进行多种车型的生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一座体141呈条形并滑设在所述第一导轨110上,所述第二座体151呈条形并滑设在所述第二导轨120上。
本实施方式中,呈条形的第一座体141和第二座体151分别在第一导轨110和第二导轨120上具有一定范围的延伸,由此能够更便于向第一座体141施加外力驱动第一夹头140整体沿第一导轨110滑动和更便于向第二座体151施加外力驱动第二夹头150整体沿第二导轨120滑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3,还包括设于所述架体130上的伸缩机构160;所述伸缩机构16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轨110和所述第二导轨120并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
前后方向所指的是垂直于第一导轨110和第二导轨120之间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110和第二导轨120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结合第一夹头140能够沿第一导轨110滑动和第二夹头150能够沿第二导轨120滑动的设置,能够从两个维度上调整两个第一夹头140和两个第二夹头150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更准确地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0能够稳固夹持中底板。
此外,进一步结合第一夹头140和第二夹头150分别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伸缩的设置,能够从三个维度上调整两个第一夹头140和两个第二夹头15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更进一步地使得夹具100能够稳固夹持中底板。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伸缩机构160的伸缩范围为0mm至280mm;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型号的中底板中,前后之间的距离相差较大,因此伸缩机构160需要能够伸缩较长的距离,以适配不同型号的中底板。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伸缩机构160包括基座161、螺旋座162以及电机163;所述基座161设于所述第一导轨110;所述螺旋座162上设有螺纹孔并设于所述第二导轨120上;所述电机163设于所述基座161上并具有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的驱动螺杆。
本实施方式中,电机163、基座161以及旋转座的设置,结合电机163通过驱动螺杆的方式驱动第一导轨110和第二导轨120之间相互远离,传动稳定、高效。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架体130上设有用于挂设吊钩的钩位170,以配合线体进行使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钩位17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钩位170呈矩形分布在所述第一导轨110和所述第二导轨120上;其中,四个所述钩位170偏向所述第一导轨110和所述第二导轨120的同一端。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四个钩位170偏向一侧,提高夹具10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用于中底板的生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
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左右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左右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
第一夹头,所述第一夹头用于夹持在所述中底板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夹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头分别滑设在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以及
第二夹头,所述第二夹头用于夹持在所述中底板的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二夹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夹头分别滑设在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夹头分别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0mm至50mm;
各所述第二夹头分别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0mm至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夹头分别包括第一座体、设于所述第一座体上并能够上下伸缩的第一伸缩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伸缩件上的第一本体;
各所述第二夹头分别包括第二座体、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上并能够上下伸缩的第二伸缩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伸缩件上的第二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范围分别为0mm至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呈条形并滑设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座体呈条形并滑设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架体上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并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范围为0mm至28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第一导轨;
螺旋座,所述螺旋座上设有螺纹孔并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以及
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基座上并具有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的驱动螺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挂设吊钩的钩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位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钩位呈矩形分布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其中,四个所述钩位偏向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同一端。
CN202111682902.4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Pending CN114147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2902.4A CN114147416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2902.4A CN114147416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7416A true CN114147416A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4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2902.4A Pending CN114147416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4741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28633U (zh) * 2016-07-25 2017-02-08 上海瓦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盘机械手的自动调整结构
CN109551159A (zh) * 2019-01-24 2019-04-02 安徽新大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后底板焊接夹具
CN209465884U (zh) * 2019-01-24 2019-10-08 安徽新大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后底板焊接夹具
CN213445139U (zh) * 2020-09-02 2021-06-15 山东威宝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板材码垛机械手的抓取机构
CN213496139U (zh) * 2020-07-10 2021-06-22 广州丰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抓手
CN113618476A (zh) * 2021-08-19 2021-11-09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一种用于扭力轴滚压设备的上料搬送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28633U (zh) * 2016-07-25 2017-02-08 上海瓦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盘机械手的自动调整结构
CN109551159A (zh) * 2019-01-24 2019-04-02 安徽新大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后底板焊接夹具
CN209465884U (zh) * 2019-01-24 2019-10-08 安徽新大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后底板焊接夹具
CN213496139U (zh) * 2020-07-10 2021-06-22 广州丰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抓手
CN213445139U (zh) * 2020-09-02 2021-06-15 山东威宝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板材码垛机械手的抓取机构
CN113618476A (zh) * 2021-08-19 2021-11-09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一种用于扭力轴滚压设备的上料搬送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490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托盘焊接夹具
CN213827789U (zh) 一种可调式汽车车身焊接夹具
CN104690474A (zh) 车体后挡板焊接的方法
CN11414741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底板焊接多用夹具
CN210232781U (zh) 一种减震器加工用夹具
CN210060259U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焊接夹具定位装置
CN211569359U (zh) 一种通用化汽车座椅夹具
CN115091098A (zh) 一种用于焊接三轮车车架的转动式固定工装
CN104759812A (zh) 车体后挡板焊接工装
CN213052818U (zh) 一种制动蹄铁钻孔镗孔机床
CN202129589U (zh) 汽车车身外板点焊用夹具
CN212144012U (zh) 一种空心管材校直机械
CN211054441U (zh) 一种汽车内饰部件生产用焊接夹具
CN20985019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托盘焊接夹具
CN209850190U (zh) 一种汽车电池托盘柔性焊接夹具
CN220006579U (zh) 一种汽车外饰板夹持工具
CN21130596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磨床夹具
CN210334882U (zh) 搬运车手柄加强板的焊接夹具
CN219582044U (zh) 一种把手座焊接工装
CN212311288U (zh) 一种可调节鼠尾管焊接治具
CN211072651U (zh) 汽车曲面配件夹具
CN220362184U (zh) 一种卡车后视镜镜杆焊接用夹持装置
CN218016729U (zh) 一种越野车零件分总成焊接定位工装
CN215320906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汽车自制斜楔压料模具
CN217147679U (zh) 一种集水管辅助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