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4654A - 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4654A
CN114134654A CN202111678536.5A CN202111678536A CN114134654A CN 114134654 A CN114134654 A CN 114134654A CN 202111678536 A CN202111678536 A CN 202111678536A CN 114134654 A CN114134654 A CN 114134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roidery
layer
water
soluble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85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4654B (zh
Inventor
朱林飞
莫保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feili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feili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feili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feili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85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4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4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4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4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4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7/00Embroidered or tufted products; Base fabric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roidered work; Inserts for producing surface irregularities in embroidered product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涉及刺绣的技术领域,3D立体绣包括依次设置的底部、3D部和保护部,所述3D部为实心部或空心层,3D立体绣刺绣方法的步骤包括:上底层保护部;其中,底层部为水溶性布;上底部;上3D部;上表层保护部,获得立体绣成品。本申请通过空心部或实心部的设置取代了传统海绵,使得3D部在实际水洗过程中,能够获得高于海绵的水洗抗形变效果,由此,使得本申请的3D立体绣能够提高抗水洗形变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刺绣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背景技术
立体绣是一种使得刺绣图样立体化的工艺,是在十字绣延续基础上的再升华。立体绣在面料设置填充层,而后利用绣线,按照设计步骤,根据立体绣图纸的设计要求来表达或体现对象立体效果。
传统立体绣所适用的填充层主要采用海绵制成。但海绵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会逐渐产生形变,从而影响立体绣整体的立体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立体绣的抗水洗变形能力,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3D立体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立体绣,包括依次设置的底部、3D部和表层保护部,所述3D部为实心部,所述实心部包括空气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层的设置取代了传统海绵,使得3D部在实际水洗过程中,能够获得高于海绵的水洗抗形变效果,由此,使得本申请的3D立体绣能够提高抗水洗形变能力。
可选的,所述空气层主要成分为涤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材质具有较好的韧性,使得空气层在水洗过程中,抗形变能力较好,且水洗后易于回复原状、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3D立体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立体绣,包括依次设置的底部、3D部和表层保护部,所述3D部为空心部,所述空心部包括空心层,所述表层保护部为硬质面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层的设置取代了传统海绵,本申请的3D立体绣主要通过表层保护部来实现加固的效果,使得3D部在实际水洗过程中,能够获得高于海绵的水洗抗形变效果,由此,使得本申请的3D立体绣能够提高抗水洗形变能力。
可选的,所述空心层由水溶件水溶形成,所述水溶件为至少一层水溶布贴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溶件在水溶前具有稳定的形状,从而使得3D立体绣的空心层在加工时能够稳定地制作出设计形状,而在立体绣制作完成后,水溶件水溶消失以形成空心状态。相较于传统直接留空的方式形成空心层,通过水溶的方式获得的空心层能够有效保证3D立体绣的绣形效果,从而减少3D立体绣在生产制作环节中产生的形变。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用具体的水溶布层数,从而便于水溶件的薄厚控制,且多层水溶布之间的面积逐渐减少能够使得水溶件的边缘处形成斜面的效果,从而提高立体绣样式的丰富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3D立体绣刺绣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立体绣刺绣方法,包括:
上底层保护部;其中,底层部为水溶性布;
上底部;其中,底部为底料;
上3D部;其中,3D部为实心部;
上表层保护部,获得立体绣成品;
在上3D部的步骤中,包括:
上第一激光膜层;
上空气层;
上第二激光膜层,获得立体绣半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上一层水溶线布以为立体绣的底料进行保护,而后在底料上依次设置第一激光膜层、空气层和第二激光膜层,空气层用于提高3D部水洗后的形状恢复能力,而第一激光膜层和第二激光膜层用于包裹空气层以对空气层进行隔热保护,并进一步提升3D部的抗形形变能力。
可选的,所述空气层主要成分为涤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材质具有较好的韧性,使得空气层在水洗过程中,抗形变能力较好,且水洗后易于回复原状。
可选的,在上空气层的步骤中,包括:
空气层放置;
绣形缝制,第一水溶线缝制固定空气层;
绣形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第一水溶线的缝制路径适配,激光切割空气层;
获取立体绣所需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好的空气层通过第一水溶线缝制固定后,激光在沿着第一水溶线的缝制路径外圈移动,以对空气层进行切割,第一水溶线的设置使得激光切割的路径更加的准确,从而使得激光后获得的形状结构更加准确。
可选的,在上第二激光膜层的步骤中,包括:
第二激光膜层放置;
隔层缝制,第二水溶线缝制固定第二激光膜;
获取立体绣半成品。
在上表层保护部的步骤中,包括:
表层保护部放置,表层保护部覆盖第二激光膜层;
护层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立体绣半成品的形状适配;
绣体缝制,绣线缝制固定表层保护部、第一激光层、空气层和第二激光膜层于底部;
和/或,水溶处理,溶解第一水溶线和第二水溶线;
获得立体绣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激光膜层的设置主要用于保护空气层,第二水溶线的缝制路径略位于第一水溶线的外侧以使缝制完成的第二激光膜层完全包裹空气层,以使表层保护部切割过程中能够减少对空气层的损伤。表层保护部的设置能够对立体绣半成品的表面进行保护并获得设计所需的形状。第一水溶线和第二水溶线不溶解已实现对立体绣形状的精准缝制,溶解第一水溶线和第二水溶线则可使立体绣成品最终没有水溶线展现。相较于传统全部直接使用绣线固定3D部的实压方式,第一水溶线和第二水溶线的存在使得3D部在激光过程中能够获得虚压的效果,从而达到使得立体绣在保证立体效果的同时无非必要绣线影响感官效果。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3D立体绣刺绣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立体绣刺绣方法,包括:
上底层保护部;其中,底层部为水溶性布;
上底部;其中,底部为底料;
上3D部;其中,3D部为空心部;
上表层保护部,获得立体绣成品;其中,表层保护部为硬质面料;
在上3D部的步骤中,包括:
上空心层;其中,空心层为水溶件;
在上表层保护部的步骤中,包括:
表层保护部放置;
护层定型,170℃-190℃定型表层保护部;
绣体缝制,绣线缝制固定表层保护部和空心层于底部;
水溶处理,溶解水溶件;
获得立体绣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上一层水溶布以为立体绣的底料进行保护,而后在底料上依次设置形成空心层的水溶件和表层保护部,定型后的表层保护部通过自身硬质的特性,能够对立体绣成品的抗形变能力获得较大的提升,且立体绣成品的空心层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为实心状态,以便减少表层保护部在生产过程中因空心产生的形状误差,从而提高立体绣成品与设计需求的匹配度。
可选的,在上空心层的步骤中,包括:
水溶件放置,多层水溶布依次贴合叠放;
绣形缝制,第三水溶线缝制固定水溶件,第三水溶线缝制形状与立体绣的所需的形状适配;
绣形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第三水溶线的缝制路径适配,激光切割水溶件;
获取立体绣所需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设计需要叠放对应层数的水溶布,以获得设计需要的水溶件厚度,而后再通过第三水溶线缝制固定水溶件,第三水溶线也为绣形的缝制提供了激光的切割路径提供了参照,从而提高立体绣的成品与设计所需形状的匹配度。相较于传统全部直接使用绣线固定3D部的实压方式,第一水溶线和第二水溶线的存在使得3D部在激光过程中能够获得虚压的效果,从而达到使得立体绣在保证立体效果的同时无非必要绣线影响感官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空气层的设置取代了传统海绵,并通过第一激光膜层和第二激光膜层对空气层进行隔热加固,使得3D部在实际水洗过程中,能够获得高于海绵的水洗抗形变效果,由此,使得本申请的3D立体绣能够提高抗水洗形变能力;
2.空心层的设置取代了传统海绵,本申请的3D立体绣主要通过第三激光膜层和第四激光膜层来实现隔热和加固的效果,使得3D部在实际水洗过程中,能够获得高于海绵的水洗抗形变效果,由此,使得本申请的3D立体绣能够提高抗水洗形变能力;
3.先上一层水溶线布以为立体绣的底料进行保护,而后在底料上依次设置第一激光膜层、空气层和第二激光膜层,空气层用于提高3D部水洗后的形状恢复能力,而第一激光膜层和第二激光膜层用于包裹空气层以对空气层进行隔热保护,并进一步提升3D部的抗形形变能力;
4.先上一层水溶线布以为立体绣的底料进行保护,而后在底料上依次设置第三激光膜层、形成空心层的水溶件和第四激光膜层,而后在放置表层保护部,定型后的表层保护部通过自身硬质的特性,能够对立体绣成品的抗形变能力获得较大的提升,且立体绣成品的空心层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为实心状态,以便减少表层保护部在生产过程中因空心产生的形状误差,从而提高立体绣成品与设计需求的匹配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3D立体绣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中上3D部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中上空气层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中上第二激光膜层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中上表层保护部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3D立体绣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中上3D部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中上空心层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中上第四激光膜层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中上表层保护部步骤的流程图。
图中,1、底层保护部;2、底部;3、3D部;31、实心部;311、第一激光膜层;312、空气层;313、第二激光膜层;32、空心部;321、第三激光膜层;322、空心层;323、第四激光膜层;4、表层保护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3D立体绣,通过配置对应的结构来提高抗水洗形变能力以及与设计图纸的匹配度。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3D立体绣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层保护部1、底部2、3D部3和表层保护部4。
底层保护部1由水溶性衬布或水溶性无纺布。底部2保护部在3D立体绣完成后可以水解消失以留下实际所需的绣形。
底部2即为底料,底料可以为主要由涤纶制成的纱网或网眼布,底料具有大量的网眼以便于后续的缝纫。底料的硬度较大以提供给3D立体绣良好的抗水洗形变能力基础。制作完成的3D立体绣可通过将底部2缝制于衣服等设计所需位置。
3D部3为实心部31,即3D立体绣在制作完成后3D部3仍保持实心状态。具体地,实心部31包括沿着远离底部2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激光膜层311、空气层312和第二激光膜层313。
第一激光膜层311和第二激光膜层313均由激光膜制成,激光膜为水溶性聚乙烯醇高温膜,膜厚为50um-150um。在本实施例中,膜厚为60um。激光膜能够在激光切割过程中阻隔激光抵达下层,而在水溶时则能够溶解消失。具体地,第一激光膜层311覆盖底部2以使空气层312在需要激光不会切割损伤底部2,第二激光膜层313覆盖空气层312以使表层保护部4在需要激光不会切割损伤空气层312和底部2。第一激光膜层311与第二激光膜层313均可通过水溶的方式取出且可以在同一工序步骤内取出。
空气层312主要成分为涤纶,涤纶中可以混纺少量的棉。涤纶为长纤维,其受水洗形变的影响较小,且形变后易于恢复原状。而少量的棉混纺进入空气层312中则可在最大程度保持空气层312抗水洗形变能力的同时增加空气层312的蓬松度。在另一实施例中,空气层312的成分可以仅为涤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激光膜层311和空气层312同时通过第一水溶线缝制固定于底部2上,以使激光切割第一激光膜层311和空气层312时,第一激光膜层311的位置和空气层312的位置保持稳定。而激光的切割路径可以沿着第一水溶线移动以提高第一激光膜层311和空气层312切割出来的形状尽可能的接近3D立体绣设计出来的图样。第一水溶线最终可以通过水溶的方式去除。
第二激光膜层313的设置主要用于保护空气层312。第二激光膜层313通过第二水溶线缝制直接固定在底料上或空气层312上。第二激光膜层313整体覆盖空气层312。第二水溶线的缝制路径与第一水溶线的缝制路径相适配,即第二水溶线的缝制位置位于第一水溶线对应的缝制位置的外侧,以使第一水溶线的缝制路径圈被包裹在第一水溶线的缝制路径圈内。第二水溶线与第一水溶线均可通过水溶的方式取出且可以在同一工序步骤内取出。
表层保护部4根据3D立体绣设计的样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材质的面料,以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样式。表层保护部4覆盖遮挡3D部3,即将3D立体绣的立体成型核心部分隐藏,从而使得3D立体绣成品的立体观感能够尽可能通过表层保护部4展示。
适配于本实施例一中的3D立体绣的刺绣方法,参照图2,包括如下步骤:
S1、上底层保护部1,底层保护部1平铺放置。其中,底层部为水溶性布,水溶性布可以是水溶性衬布或水溶性无纺布。
S2、上底部2。其中,底部2为底料,底料为纱网或网眼部。
具体地,将底部2贴合放置于底层保护部1,且底部2和底层保护部1保持平整不褶皱。
S3、上3D部3,3D部3为实心部31。
具体地,参照图3,在上3D部3的步骤中,包括:
S31、上第一激光膜层311。
具体地,第一激光膜层311贴合放置于底部2且覆盖底部2,第一激光膜层311、底部2和底层保护部1保持平整不褶皱。
S32、上空气层312。具体地,参照图4,在上空气层312的步骤中,包括:
S321、空气层312放置:将构成空气层312的涤纶填料放置于第一激光膜层311上,空气层312的放置范围不超出第一激光膜层311和底部2的铺设范围,从而保证后续获得的空气层312形状对应都配备有第一激光膜层311和底部2。
S322、绣形缝制:第一水溶线通过缝制将空气层312与第一激光膜层311固定,第一水溶线的缝制形状与立体绣所需形状适配。此处的缝制形状主要指的是立体绣的外轮廓。
S323、绣形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第一水溶线的缝制路径适配,即激光贴合第一水溶线缝制形状的外侧边缘进行激光切割空气层312,此时绣形激光的激光移动速度为0.2m/s-0.4m/s。激光切割时尽可能不破坏第一水溶线,以使激光切割后的空气层312仍能稳定固定。
由于激光的移动速度决定了3D部的切割质量,大于0.4m/s的激光移动速度容易导致空气层切割不完全,使得后续取出预料时,第一激光膜层和空气层的边缘处不齐平,以致于影响立体绣的立体效果。但若激光的移动速度小于0.2m/s,会使激光在单位面积内滞留的时间过长,以致于3D部的切割过深而导致第一激光层甚至是底料损伤,且单位面积内滞留时间过程容易导致空气层边缘处在切割时会产生一定的过热损伤,也会对立体绣的立体效果造成影响。实际在生产过程中,激光的移动速度采用0.3m/s,以对切割效果和对空气层的损伤起平衡作用。
S324、获取立体绣所需形状。
S33、上第二激光膜层313,获得立体绣半成品。具体地,参照图5,在上第二激光膜层313的步骤中,包括:
S331、第二激光膜层313放置:第二激光膜层313贴合于空气层312且将空气层312完全包覆,从而使得空气层312不外漏于第二激光膜层313外。
S332、隔层缝制:第二水溶线通过缝制将第二激光膜与空气层312固定,第二水溶线的缝制形状与第一水溶线的缝制形状相适配,即第二水溶线的缝制形状贴合于第一水溶线缝制形状的外侧或与第一水溶线的缝制形状重合。
S333、获取立体绣半成品。
S4、上表层保护部4,获得立体绣成品。
具体地,参照图6,在上表层保护部4的步骤中,包括:
S41、表层保护部4放置:表层保护部4覆盖第二激光膜层313且与第二激光膜层313贴合。根据3D立体绣设计的样式需要,可以覆盖第二激光膜层313。
S42、护层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立体绣半成品的形状适配,即激光贴合第二水溶线缝制形状的外侧边缘进行激光切割表层保护部4。此时绣形激光的激光移动速度为0.2m/s-0.4m/s。激光切割时尽可能不破坏第二水溶线。
S43、绣体缝制:使用不会水溶的绣线,将表层保护部(4)、第一激光层(311)、空气层(312)和第二激光膜层(313)缝制固定于底部(2),且绣线的缝制位置为立体绣成品实际会展示绣线的位置;
S44、水溶处理:将设置有表层保护层的立体绣半成品放置于水中,带有第一水溶线和第二水溶线的位置完全浸泡在水中,水溶液的温度为90所℃-100℃,浸泡时间为2min-5min,从而使得第一水溶线和第二水溶线完全溶解。
S45、获得立体绣成品。
实施例二:
参照图7,一种3D立体绣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层保护部1、底部2、3D部3和表层保护部4。
底层保护部1由水溶性衬布或水溶性无纺布。底部2保护部在3D立体绣完成后可以水解消失以留下实际所需的绣形。
底部2即为底料,底料可以为主要由涤纶制成的纱网或网眼布,底料具有大量的网眼以便于后续的缝纫。底料的硬度较大以提供给3D立体绣良好的抗水洗形变能力基础。制作完成的3D立体绣可通过将底部2缝制于衣服等设计所需位置。
3D部3为空心部32,即3D立体绣在制作完成后3D部3仍保持空心状态,但3D部3在3D立体绣制作的过程中保持实心状态以使3D立体绣的成品形状与设计所需的形状更加接近,从而减少空心导致的3D立体绣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不稳定形变。具体地,3D立体绣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激光膜层321、空心层322和第四激光膜层323。
第三激光膜层321和第四激光膜层323均由激光膜制成,激光膜为水溶性聚乙烯醇高温膜,膜厚为50um-150um。在本实施例中,膜厚为60um。激光膜能够在激光切割过程中阻隔激光抵达下层,而在水溶时则能够溶解消失。具体地,第三激光膜层321覆盖底部2以使空心层322在需要激光不会切割损伤底部2,第四激光膜层323覆盖空心层322以使表层保护部4在需要激光不会切割损伤空心层322和底部2。第三激光膜层321与第四激光膜层323均可通过水溶的方式取出且可以在同一工序步骤内取出。
空心层322由水溶件水溶形成,水溶件为多层水溶布贴合而成,水溶布可以是水溶性衬布或水溶性无纺布,水溶布的层数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用。水溶件在水溶前具有稳定的形状,从而使得3D立体绣的空心层322在加工时能够稳定地制作出设计形状,而在立体绣制作完成后,水溶件水溶消失以形成空心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激光膜层321和空心层322同时通过第三水溶线缝制固定于底部2上,以使激光切割第三激光膜层321和空心层322时,第三激光膜层321的位置和空心层322的位置保持稳定。而激光的切割路径可以沿着第三水溶线移动以提高第三激光膜层321和空心层322切割出来的形状尽可能的接近3D立体绣设计出来的图样。第三水溶线最终可以通过水溶的方式去除。
第四激光膜层323通过第四水溶线缝制直接固定在底料上或空气层312上。第四激光膜层323整体覆盖空气层312。第四水溶线的缝制路径与第三水溶线的缝制路径相适配,即第四水溶线的缝制位置位于第三水溶线对应的缝制位置的外侧,以使第三水溶线的缝制路径圈被包裹在第三水溶线的缝制路径圈内。第四水溶线与第三水溶线均可通过水溶的方式取出且可以在同一工序步骤内去除。
表层保护部4根据3D立体绣设计的样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硬质面料,以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样式。本实施二中,表层保护部4选用人造革制成。表层保护部4覆盖第四激光膜层323以实现包覆3D部3,此时表层保护部4的形状适配于空心层322的形状,相应地,水溶后呈空心设置的空心层322能够完全与外界隔离以使3D立体绣成品的形状更加稳定。
适配于本实施例二中的3D立体绣的刺绣方法,参照图8,包括如下步骤:
S1、上底层保护部1,底层保护部1平铺放置。其中,底层部为水溶性布,水溶性布可以是水溶性衬布或水溶性无纺布。
具体地,将底部2贴合放置于底层保护部1,且底部2和底层保护部1保持平整不褶皱。
S2、上底部2。其中,底部2为底料,底料为纱网或网眼部。
具体地,将底部2贴合放置于底层保护部1,且底部2和底层保护部1保持平整不褶皱。
S3、上3D部3,3D部3为空心部32。
具体地,参照图9,在上3D部3的步骤中,包括:
S31、上第三激光膜层321。
具体地,第三激光膜层321贴合放置于底部2且覆盖底部2,第三激光膜层321、底部2和底层保护部1保持平整不褶皱。
S32、上空心层322。其中,空心层322为水溶件。具体地,参照图10,在上空心层322的步骤中,包括:
S321、水溶件放置: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的厚度确定水溶布的数量,水溶布可以是水溶性衬布或水溶性无纺布,多层水溶布依次贴合叠放,多层水溶布、第三激光膜层321、底部2和底层保护部1均保持平整不褶皱。
S322、绣形缝制:第三水溶线通过缝制将水溶件和第三激光膜层321固定,第三水溶线缝制形状与立体绣的所需的形状适配。此处的缝制形状主要指的是立体绣的外轮廓。
S323、绣形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第三水溶线的缝制路径适配,即激光贴合第三水溶线缝制形状的外侧边缘进行激光切割水溶件,此时绣形激光的激光移动速度为0.2m/s-0.4m/s。激光切割时尽可能不破坏第一水溶线,以使激光切割后的空气层312仍能稳定固定。
S324、获取立体绣所需形状。
S33、上第四激光膜层323。具体地,参照图11,在上第四激光膜层323的步骤中,包括:
S331、第四激光膜层323放置:第四激光膜层323贴合于水溶件且将水溶件完全包覆,从而使得水溶件不外漏于第四激光膜层323外。
S332、隔层缝制:第四水溶线通过缝制将第四激光膜与空气层312固定,第四水溶线的缝制形状与第三水溶线的缝制形状相适配,即第四水溶线的缝制形状贴合于第三水溶线缝制形状的外侧或与第三水溶线的缝制形状重合。
S333、获取立体绣半成品。
S4、上表层保护部4,获得立体绣成品。
具体地,参照图12,在上表层保护部4的步骤中,包括:
S41、表层保护部4放置:表层保护部4为硬质面料,表层保护部4覆盖第四激光膜层323且与第四激光膜层323贴合。根据3D立体绣设计的样式需要,可以完全覆盖第四激光膜层323。
S42、护层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立体绣半成品的形状适配,即激光贴合第四水溶线缝制形状的外侧边缘进行激光切割表层保护部4。此时绣形激光的激光移动速度为0.2m/s-0.4m/s。激光切割时尽可能不破坏第四水溶线。
S43、护层定型:170℃-190℃热风吹表层保护部4整体2min-5min,以使表层保护部4形状初步定型。
S44、水溶处理:将设置有表层保护层定型的立体绣半成品放置于水中,水溶件、第三水溶线和第四水溶线的完全浸泡在水中,水溶液的温度为90℃-100℃,浸泡时间为2min-5min,从而使得水溶件、第三水溶线和第四水溶线完全溶解,水溶件的溶解以使第三激光膜层321和第四激光膜层323之间形成空心状态,而已经定型的表层保护部4则仍能保持稳定好的形态。
S45、绣体定型:水溶后干燥平整底部2、3D部3和表层保护部4,再使用160℃热风吹表层保护部4,以使表层保护部4完成最终定型。
S46、获得立体绣成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3D立体绣,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底部(2)、3D部(3)和表层保护部(4),所述3D部(3)为实心部(31),所述实心部(31)包括空气层(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立体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层(312)主要成分为涤纶。
3.一种3D立体绣,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底部(2)、3D部(3)和表层保护部(4),所述3D部(3)为空心部(32),所述空心部(32)包括空心层(322),所述表层保护部(4)为硬质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立体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层(322)由水溶件水溶形成,所述水溶件为至少一层水溶布贴合而成。
5.一种3D立体绣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底层保护部(1);其中,底层部为水溶性布;
上底部(2);其中,底部(2)为底料;
上3D部(3);其中,3D部(3)为实心部(31);
上表层保护部(4),获得立体绣成品;
在上3D部(3)的步骤中,包括:
上第一激光膜层(311);
上空气层(312);
上第二激光膜层(313),获得立体绣半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层(312)主要成分为涤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空气层(312)的步骤中,包括:
空气层(312)放置;
绣形缝制,第一水溶线缝制固定空气层(312);
绣形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第一水溶线的缝制路径适配,激光切割空气层(312);
获取立体绣所需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第二激光膜层(313)的步骤中,包括:
第二激光膜层(313)放置;
隔层缝制,第二水溶线缝制固定第二激光膜;
获取立体绣半成品;
在上表层保护部(4)的步骤中,包括:
表层保护部(4)放置,表层保护部(4)覆盖第二激光膜层(313);
护层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立体绣半成品的形状适配;
绣体缝制,绣线缝制固定表层保护部(4)、第一激光层(311)、空气层(312)和第二激光膜层(313)于底部(2);
和/或,水溶处理,溶解第一水溶线和第二水溶线;
获得立体绣成品。
9.一种3D立体绣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底层保护部(1);其中,底层部为水溶性布;
上底部(2);其中,底部(2)为底料;
上3D部(3);其中,3D部(3)为空心部(32);
上表层保护部(4),获得立体绣成品;其中,表层保护部(4)为硬质面料;
在上3D部(3)的步骤中,包括:
上空心层(322);其中,空心层(322)为水溶件;
在上表层保护部(4)的步骤中,包括:
表层保护部(4)放置;
护层定型,170℃-190℃定型表层保护部(4);
绣体缝制,绣线缝制固定表层保护部(4)和空心层(322)于底部(2);
水溶处理,溶解水溶件;
获得立体绣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立体绣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空心层的步骤中,包括:
水溶件放置,多层水溶布依次贴合叠放;
绣形缝制,第三水溶线缝制固定水溶件,第三水溶线缝制形状与立体绣的所需的形状适配;
绣形激光,激光的移动路径与第三水溶线的缝制路径适配,激光切割水溶件;
获取立体绣所需形状。
CN202111678536.5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Active CN114134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8536.5A CN11413465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8536.5A CN11413465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4654A true CN114134654A (zh) 2022-03-04
CN114134654B CN114134654B (zh) 2022-09-02

Family

ID=80381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8536.5A Active CN11413465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46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606A (zh) * 2022-09-26 2022-11-29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弦丝绣织面料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758A (ja) * 1997-07-03 1999-01-26 Nichibi:Kk 中空立体模様を有する刺しゅうの製造方法
CN101898278A (zh) * 2009-05-27 2010-12-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加工方法
KR101384548B1 (ko) * 2013-01-11 2014-04-11 주식회사 다다씨앤씨 3d입체 자수물의 제조방법
CN203676631U (zh) * 2014-01-12 2014-07-02 台州市裕富隆布业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织物床垫
CN105696137A (zh) * 2016-04-13 2016-06-22 宁波萌恒抽纱有限公司 一种绣线和立体浮花
CN110629425A (zh) * 2019-10-22 2019-12-31 杨至博 一种立体刺绣制造方法
CN111235782A (zh) * 2020-02-26 2020-06-0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立体绣绣花方法及立体绣绣品
CN113789599A (zh) * 2021-09-09 2021-12-14 天津工业大学 用于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检测的光纤传感织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758A (ja) * 1997-07-03 1999-01-26 Nichibi:Kk 中空立体模様を有する刺しゅうの製造方法
CN101898278A (zh) * 2009-05-27 2010-12-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加工方法
KR101384548B1 (ko) * 2013-01-11 2014-04-11 주식회사 다다씨앤씨 3d입체 자수물의 제조방법
CN203676631U (zh) * 2014-01-12 2014-07-02 台州市裕富隆布业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织物床垫
CN105696137A (zh) * 2016-04-13 2016-06-22 宁波萌恒抽纱有限公司 一种绣线和立体浮花
CN110629425A (zh) * 2019-10-22 2019-12-31 杨至博 一种立体刺绣制造方法
CN111235782A (zh) * 2020-02-26 2020-06-0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立体绣绣花方法及立体绣绣品
CN113789599A (zh) * 2021-09-09 2021-12-14 天津工业大学 用于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检测的光纤传感织物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真光: "水溶性纤维的新用途", 《纺织装饰科技》, no. 01, 31 March 2008 (2008-03-31), pages 4 - 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606A (zh) * 2022-09-26 2022-11-29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弦丝绣织面料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4654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34654B (zh) 一种3d立体绣及其刺绣方法
KR20160108512A (ko) 의복 및 그 밖의 패브릭 제품의 제작 방법
US20160289872A1 (en) Knitted fabric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knitted fabric
CN110022712B (zh) 具有减少的接缝的针织服装
JP2620463B2 (ja) 外被に剛性を付与するための心地及びその用途
US20130157002A1 (en) Method for joining two fabric portions, a multilayer structure and an article of clothing
KR20170100955A (ko) 무봉제용 튜브형 직물원단 및 그를 이용한 용도
JP2010018941A (ja) 防寒衣服
KR101862399B1 (ko) 인공피혁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823939B (zh) 一种正反都不露线迹的双面呢拼接工艺
US20200048798A1 (en) Circularly woven sports article
KR100351508B1 (ko) 불규칙한 모양의 주름이 형성된 원단 및 의류의 제조방법
JP4801971B2 (ja) 合成樹脂積層体
CN115024546A (zh) 一种羽绒服抠挖替代直充工艺
US6475318B2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 design using multiple pieces of material
JP2020509249A (ja) 衣服または基材、ならびにその生成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4668228A (zh) 一种电绣鞋面的生产方法
JP2012172276A (ja) 防寒衣服
CN112450509A (zh) 一种双面呢大衣的工艺处理方法
CN109562930A (zh) 一种填充体及其用途
KR100389282B1 (ko) 패딩주름의류 및 패딩주름원단의 제조방법
GB2570728A (en) Three-dimensional embroidery
JP2003502520A (ja) 衣服のポケット周りの早期磨り減りの軽減
JP4428097B2 (ja) 肌着
CN217039011U (zh)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