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2043B - 贴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贴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2043B
CN114132043B CN202111501355.5A CN202111501355A CN114132043B CN 114132043 B CN114132043 B CN 114132043B CN 202111501355 A CN202111501355 A CN 202111501355A CN 114132043 B CN114132043 B CN 114132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roller
flexible panel
film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13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2043A (zh
Inventor
景小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13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2043B/zh
Priority to US17/622,750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4042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40605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10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2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2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32B37/00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laminating machines comprising rolle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B32B37/00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to avoid air incl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1/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lamination processes; Safety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1/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lamination processes; Safety arrangements
    • B32B2041/04Detecting wrong registration, misalignment, deviation, fail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膜装置,用于贴合柔性面板和贴合膜,该贴膜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滚轮和平台,以及吹风构件。滚轮和平台之间具有第一空隙,柔性面板和贴合膜通过第一空隙夹设于滚轮和平台之间,滚轮通过滚动以将贴合膜贴合至柔性面板的表面。贴合膜位于柔性面板远离平台的一侧,柔性面板包括显示部和绑定部,且显示部和绑定部存在段差使得绑定部与平台之间形成第二空隙。其中,吹风构件的出风口与第二空隙连通,吹风构件用于在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以支撑柔性面板的绑定部,从而解决由于柔性面板的显示部和绑定部之间的段差而出现的贴合气泡问题。

Description

贴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显示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柔性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面板在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刚性的玻璃基板作为支撑以进行OLED面板各膜层的制作,之后再将玻璃基板剥离。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OLED面板1000流到模组段时,OLED面板1000正面的部分膜层1002(如薄膜封装层、偏光片等)的尺寸小于OLED面板的柔性基板1001,使得OLED面板1000的显示部1000A与绑定部1000B之间会形成段差,当玻璃基板从柔性基板1001剥离后,需要在柔性基板1001背面贴合背板2000(Back Plate Film,BP)做膜材挺性支撑,由于该段差的存在会使OLED面板1000的绑定部1000B无支撑,从而导致背板2000贴合后对应段差位置出现贴合气泡3000,进而影响产品品质及制程良率。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膜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背板贴合制程中由于柔性面板的显示部与绑定部之间的段差而产生的贴合气泡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膜装置,用于贴合柔性面板和贴合膜,所述贴膜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滚轮和平台,以及吹风构件;
所述平台用于承载所述柔性面板和所述贴合膜,所述滚轮和所述平台之间具有第一空隙,所述柔性面板和所述贴合膜通过所述第一空隙夹设于所述滚轮和所述平台之间,所述滚轮通过滚动以将所述贴合膜贴合至所述柔性面板的表面;
所述贴合膜位于所述柔性面板远离所述平台的一侧,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显示部和位于所述显示部一侧的绑定部,所述柔性面板的绑定部与所述平台之间存在第二空隙;
其中,所述吹风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空隙连通,所述吹风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以支撑所述柔性面板的绑定部。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对应所述绑定部的位置设有多个吹风孔,所述吹风孔与所述吹风构件的出风口连通。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包括第一平台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平台部一侧的第二平台部,所述柔性面板的显示部对应所述第一平台部,所述柔性面板的绑定部对应所述第二平台部;其中,多个所述吹风孔位于所述第二平台部上且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连接有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用以驱动所述滚轮沿所述第一平台部向所述第二平台部的方向滚动。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滚轮滚动到所述绑定部时,所述吹风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且所述吹风构件的出风口的位置与所述滚轮在所述贴合膜上的贴附位置保持同步。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侦测构件,所述侦测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靠近所述第二平台部的边缘处,或者所述侦测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与所述第二平台部的交界处,用于侦测所述滚轮是否到达指定位置。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构件和所述吹风构件的启动及关闭;当所述侦测构件侦测到所述滚轮到达指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吹风构件启动。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吹风孔沿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吹风构件包括多个风刀,多个所述风刀对应多个所述吹风孔设置;
当所述侦测构件侦测到所述滚轮到达指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多个所述风刀沿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依次启动,且多个所述风刀的启动速度与所述滚轮的滚动速度同步。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台部面向所述柔性面板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平台部包括一个平台本体和多个镂空区,一个所述镂空区为一个吹风孔;
其中,所述吹风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或者,所述吹风孔沿与所述第一表面呈预设倾斜角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台部包括一个平台本体、一个镂空区以及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沿垂直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内,且多个所述挡板转动的连接至所述平台本体上;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的第三空隙为所述吹风孔。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台部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平台部的吸附孔,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吸附孔连接的吸附构件,所述吸附构件通过多个所述吸附孔在所述第一平台部与所述柔性面板的显示部之间形成负压,用以将所述柔性面板吸附在所述第一平台部上。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台部与所述第二平台部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平台部与所述第二平台部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二平台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平台部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贴膜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滚轮和平台,以及吹风构件;柔性面板和贴合膜夹设于滚轮和平台之间,柔性面板的显示部和绑定部存在段差使得绑定部与平台之间形成第二空隙。本发明通过设置吹风构件,并使吹风构件的出风口与第二空隙连通,从而使得吹风构件能在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用以支撑柔性面板的绑定部,从而解决由于柔性面板的显示部和绑定部之间的段差而出现的贴合气泡问题,进而提高产品品质及制程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OLED面板与背板的贴合过程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OLED面板与背板贴合完成后的膜层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面板和贴合膜的贴合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平台部与吹风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平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平台部的结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平台部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膜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贴合膜贴合制程中由于柔性面板的显示部与绑定部之间的段差而产生的贴合气泡问题。
结合图3-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膜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滚轮1和平台2,以及吹风构件3。所述滚轮1和所述平台2之间具有第一空隙,所述平台2用于承载柔性面板100和贴合膜200。在所述柔性面板100和所述贴合膜200的贴合制程中,所述柔性面板100和所述贴合膜200通过所述第一空隙夹设于所述滚轮1和所述平台2之间,所述滚轮1通过滚动以将所述贴合膜200贴合至所述柔性面板100的表面。
其中,所述贴合膜200位于所述柔性面板100远离所述平台2的一侧。所述柔性面板100包括显示部100A和位于所述显示部100A一侧的绑定部100B,所述显示部100A和所述绑定部100B存在段差,使得所述柔性面板100的绑定部100B与所述平台2之间形成第二空隙。其中,所述吹风构件3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空隙连通,所述吹风构件3用于在所述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以支撑所述柔性面板100的绑定部100B。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可以解决由于柔性面板的显示部和绑定部之间的段差而出现的贴合气泡问题,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及制程良率。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贴膜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可用于柔性面板和贴合膜的贴合,示例性的,所述贴膜装置可用于柔性面板和背板的贴合。如图3所示,所述贴膜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滚轮1和平台2,所述平台2用于承载待贴合的柔性面板100和贴合膜200,所述滚轮1平行的设置于所述平台2的上方,且所述滚轮1和所述平台2之间具有第一空隙。在贴合制程中,所述柔性面板100和所述贴合膜200通过所述第一空隙夹设于所述滚轮1和所述平台2之间,所述滚轮1通过滚动的方式能够将所述贴合膜200贴合至所述柔性面板100的表面。
其中,所述柔性面板100包括柔性基板101和位于所述柔性基板101上的功能膜层102。所述柔性基板101上制备有驱动电路以及连接线路等,所述功能膜层102为多膜层的叠构,包括但不限于发光层、薄膜封装层、偏光片等。所述柔性面板100包括显示部100A和位于所述显示部100A一侧的绑定部100B。所述功能膜层102对应的区域为所述显示部100A,未被所述功能膜层102覆盖的区域为所述绑定部100B,在所述柔性面板100的正面(显示面)所述显示部100A与所述绑定部100B存在段差。其中,所述绑定部100B用于绑定柔性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
所述柔性面板100放置在所述平台2上时,所述柔性面板100的正面朝向所述平台2,所述柔性面板100的背面用于和所述贴合膜200贴合。由于所述显示部100A与所述绑定部100B之间的段差,使得所述柔性面板100的绑定部100B与所述平台2之间形成第二空隙。
其中,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吹风构件3,所述吹风构件3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空隙连通,所述吹风构件3用于在所述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以支撑所述柔性面板100的绑定部100B。
具体的,所述平台2对应所述绑定部100B的位置设有多个吹风孔221,所述吹风孔221与所述吹风构件3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吹风构件3通过所述吹风孔221向所述柔性面板100的绑定部100B吹气,使得在所述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气流M,用以支撑所述柔性面板100的绑定部100B。当所述滚轮1滚动到所述柔性面板100的绑定部100B时,所述吹风构件3用于在所述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气流M,且所述吹风构件3的出风口的位置与所述滚轮1在所述贴合膜200上的贴附位置保持同步,形成的正压气流M用于支撑所述绑定部100B。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吹风构件3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平台部22的下方。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平台2包括第一平台部21和位于所述第一平台部21一侧的第二平台部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台部21和所述第二平台部22为一体设计。所述柔性面板100的显示部100A对应所述第一平台部21,所述柔性面板100的绑定部100B对应所述第二平台部22。其中,所述第二平台部22上均匀的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22的吹风孔221。
其中,所述吹风孔221的形状可以为狭缝状,且狭缝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滚轮1的移动方向;也可以为间隔设置的喇叭状或鸭嘴状,此处不做限制。
所述第一平台部21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平台部21的吸附孔211。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吸附构件4,所述吸附构件4位于所述第一平台部21的下方,并与多个所述吸附孔211连接(连通),所述吸附构件4通过多个所述吸附孔211在所述第一平台部21与所述柔性面板100的显示部100A之间形成负压,用以将所述柔性面板100吸附固定在所述第一平台部21上。
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构件(未图示)和侦测构件(未图示),所述滚轮1连接至所述第一驱动构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用以驱动所述滚轮1沿第一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滚动,所述第一方向即所述第一平台部21朝向所述第二平台部22的方向。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可以为气缸或马达。所述侦测构件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21靠近所述第二平台部22的边缘处,或者所述侦测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21与所述第二平台部22的交界处,用于侦测所述滚轮1是否到达指定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侦测构件可以是红外传感器,且射出的红外光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台部21用于与所述柔性面板100接触的表面。当所述滚轮1滚动至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上方时,所述红外传感器能够侦测到所述滚轮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侦测构件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此处不做限制。
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和所述吹风构件3的启动及关闭。当所述侦测构件侦测到所述滚轮1到达指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吹风构件3启动。示例性的,所述指定位置可以是所述显示部100A靠近所述绑定部100B一侧的边缘处,或者是所述显示部100A与所述绑定部100B的交界处。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所述吹风构件3的出风量,实现了根据柔性面板100的膜材挺性调节所述吹风构件3的出风量。
如3图所示,在贴合制程中,所述柔性面板100以及所述贴合膜200的第一端(显示部100A远离绑定部100B的一端)夹持在所述滚轮1与所述平台2之间,所述滚轮1沿第一方向滚动并将所述贴合膜200压合至所述柔性面板100上,由于所述第一平台部21与所述滚轮1可以对所述显示部100A和所述贴合膜200提供一定的夹持力,因此所述贴合膜200与所述显示部100A贴合时不会产生气泡。当所述侦测构件侦测到所述滚轮1滚动到指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吹风构件3启动,此时所述吹风构件3通过所述吹风孔221向所述绑定部100B吹风,由于在所述第二空隙处形成的正压气流M与所述滚轮1可以对所述绑定部100B和所述贴合膜200提供一定的夹持力,因此贴合后在所述显示部100A与所述绑定部100B的交界处,以及所述绑定部100B均不会产生气泡。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构件3可以包括多个子单元,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制程情况分区域控制所述吹风构件3的出风量。例如,随着所述滚轮1的压合进程,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滚轮1压合过后对应位置的所述吹风构件3的子单元减小出风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4图所示,多个所述吹风孔221沿所述滚轮1的滚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吹风构件3包括多个风刀31,多个所述风刀31对应多个所述吹风孔221设置,且每个风刀31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所述侦测构件侦测到所述滚轮1到达指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多个所述风刀31沿所述滚轮1的滚动方向依次启动,且多个所述风刀31的启动速度与所述滚轮1的滚动速度同步,从而使风刀31吹出的正压气流能够为所述滚轮1压合位置的所述绑定部100B提供支撑力。
另外,随着所述滚轮1的压合进程,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滚轮1压合过后对应位置的多个所述风刀31沿所述滚轮1的滚动方向依次关闭。因为所述绑定部10B在所述滚轮1压合过后的位置无需正压气流提供支撑力,因此可以避免所述滚轮1压合过后的所述绑定部10B对应位置可能产生的“鼓起”或“突起”的风险。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和图5图6所示,所述第二平台部22面向所述柔性面板100的表面为第一表面22a,所述第二平台部22包括一个平台本体220和多个镂空区,其中,一个所述镂空区对应形成一个吹风孔221。其中,所述吹风孔22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22a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22。或者,所述吹风孔221沿与所述第一表面22a呈预设倾斜角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22。其中,所述预设倾斜角在30°-150°之间;示例性的,如图5-图6所示,所述预设倾斜角分别为45°和135°。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吹风孔221设置成以不同角度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22,实现了根据柔性面板100的膜材挺性调节所述吹风构件3经所述吹风孔221吹出的气流方向。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7图所示,所述第二平台部22包括一个平台本体220、一个镂空区以及多个挡板222,多个所述挡板222沿垂直所述滚轮1的滚动方向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内,且多个所述挡板222转动的连接至所述平台本体220上。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挡板222之间形成的第三空隙为所述吹风孔221。具体地,每个所述挡板222通过一个转轴223转动连接至所述平台本体220上,所述挡板222可随所述转轴223的转动而转动。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构件,每个所述转轴223均与所述第二驱动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的启动及关闭,并且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单独控制每个转轴223的转动。示例性的,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转轴223转动以使所述吹风构件3经所述吹风孔221吹出的风形成扫风,具体地,该扫风由所述显示部100A与所述绑定部100B的交界处向所述绑定部100B远离所述显示部100A一侧的边缘移动。其中,该扫风的移动速度与所述滚轮1的滚动速度同步,从而使该扫风(正压气流)能够为所述滚轮1压合位置的所述绑定部100B提供支撑力。本实施例的多个挡板222形成类似百叶窗的结构,可根据柔性面板的膜材挺性调控转轴223的转动从而灵活调节经所述吹风孔221的出风方向。
此外,本实施例也可以随着所述滚轮1的压合进程,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滚轮1压合过后对应位置的多个转轴223依次转动,以带动所述挡板222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平台部22的表面(如图5中的22a)平行,从而关闭所述滚轮1压合过后对应位置的吹风孔221。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台部21与所述第二平台部22相互独立设置。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构件,所述第二平台部22与所述第三驱动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三驱动构件的启动及关闭,所述第三驱动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平台部22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平台部2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平台部21移动。采用此设计,所述吹风构件3无需沿滚轮1的移动方向设置多个风刀31,只需沿所述滚轮1的轴向方向设置一个或多个风刀31即可。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平台部22可以由所述显示部100A与所述绑定部100B的交界处向所述绑定部100B远离所述显示部100A一侧的边缘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平台部22的移动速度与所述滚轮1的移动速度同步,从而使风刀31吹出的正压气流能够为所述滚轮1压合位置的所述绑定部100B提供支撑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平台对应柔性面板的绑定部的位置设置多个吹风孔,且吹风孔与吹风构件连接,使得吹风构件通过吹风孔在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用以支撑柔性面板的绑定部,从而解决由于柔性面板的显示部和绑定部之间的段差而出现的贴合气泡问题,进而提高产品品质及制程良率。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贴膜装置,用于贴合柔性面板和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滚轮和平台,以及吹风构件;
所述平台用于承载所述柔性面板和所述贴合膜,所述滚轮和所述平台之间具有第一空隙,所述柔性面板和所述贴合膜通过所述第一空隙夹设于所述滚轮和所述平台之间,所述滚轮通过滚动以将所述贴合膜贴合至所述柔性面板的表面;
所述贴合膜位于所述柔性面板远离所述平台的一侧,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显示部和位于所述显示部一侧的绑定部,所述柔性面板的绑定部与所述平台之间存在第二空隙;
其中,所述吹风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空隙连通,所述吹风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以支撑所述柔性面板的绑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对应所述绑定部的位置设有多个吹风孔,所述吹风孔与所述吹风构件的出风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第一平台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平台部一侧的第二平台部,所述柔性面板的显示部对应所述第一平台部,所述柔性面板的绑定部对应所述第二平台部;其中,多个所述吹风孔位于所述第二平台部上且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连接有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用以驱动所述滚轮沿所述第一平台部向所述第二平台部的方向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滚轮滚动到所述绑定部时,所述吹风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空隙处形成正压,且所述吹风构件的出风口的位置与所述滚轮在所述贴合膜上的贴附位置保持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侦测构件,所述侦测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靠近所述第二平台部的边缘处,或者所述侦测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与所述第二平台部的交界处,用于侦测所述滚轮是否到达指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构件和所述吹风构件的启动及关闭;当所述侦测构件侦测到所述滚轮到达指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吹风构件启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吹风孔沿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吹风构件包括多个风刀,多个所述风刀对应多个所述吹风孔设置;
当所述侦测构件侦测到所述滚轮到达指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多个所述风刀沿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依次启动,且多个所述风刀的启动速度与所述滚轮的滚动速度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部面向所述柔性面板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平台部包括一个平台本体和多个镂空区,一个所述镂空区为一个吹风孔;
其中,所述吹风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或者,所述吹风孔沿与所述第一表面呈预设倾斜角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平台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部包括一个平台本体、一个镂空区以及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沿垂直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内,且多个所述挡板转动的连接至所述平台本体上;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的第三空隙为所述吹风孔。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部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平台部的吸附孔,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吸附孔连接的吸附构件,所述吸附构件通过多个所述吸附孔在所述第一平台部与所述柔性面板的显示部之间形成负压,用以将所述柔性面板吸附在所述第一平台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部与所述第二平台部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平台部与所述第二平台部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二平台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平台部移动。
CN202111501355.5A 2021-12-09 2021-12-09 贴膜装置 Active CN114132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1355.5A CN114132043B (zh) 2021-12-09 2021-12-09 贴膜装置
US17/622,750 US20240034042A1 (en) 2021-12-09 2021-12-22 Film laminating apparatus
PCT/CN2021/140605 WO2023103100A1 (zh) 2021-12-09 2021-12-22 贴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1355.5A CN114132043B (zh) 2021-12-09 2021-12-09 贴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2043A CN114132043A (zh) 2022-03-04
CN114132043B true CN114132043B (zh) 2023-03-24

Family

ID=80385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1355.5A Active CN114132043B (zh) 2021-12-09 2021-12-09 贴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4042A1 (zh)
CN (1) CN114132043B (zh)
WO (1) WO20231031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3987B (zh) * 2010-12-21 2013-01-23 上海技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晶圆贴膜方法及晶圆贴膜装置
WO2019082360A1 (ja) * 2017-10-26 2019-05-02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oled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7584753B (zh) * 2017-11-06 2021-03-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贴膜装置
CN108262941B (zh) * 2017-12-13 2020-09-29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软对硬贴膜工艺及贴膜产品
CN208140976U (zh) * 2018-01-22 2018-11-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膜层结构
CN207895780U (zh) * 2018-02-11 2018-09-2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面板曲面贴合的治具
CN108511603B (zh) * 2018-03-15 2021-11-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贴合平台、背板贴合装置及背板贴合平台的更换方法
CN109285967B (zh) * 2018-12-11 2021-07-06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09773696A (zh) * 2019-03-26 2019-05-21 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
CN110992837B (zh) * 2020-01-02 2022-07-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组件和柔性显示装置
CN211943891U (zh) * 2020-04-20 2020-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膜装置
CN111443508B (zh) * 2020-04-28 2022-09-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贴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34042A1 (en) 2024-02-01
CN114132043A (zh) 2022-03-04
WO2023103100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01094B1 (en) Film peeling device and method
KR100846749B1 (ko) 필름 부착방법과 그 장치
US8857490B2 (en) 3-dimensional curved substrate lamination
KR101458406B1 (ko) 박리 장치 및 박리 방법
CN109867159B (zh) 离型膜剥离方法以及离型膜剥离装置
CN107015675B (zh) 基板贴合装置及方法
EP3116703B1 (en) Application method of a film and apparatus
CN109509846B (zh) 一种oled膜片自动撕膜装置及其撕膜工艺
CN103314428A (zh) 印刷设备和印刷方法
KR20170087117A (ko) 유연 기판 제조 장치
KR20070055216A (ko) 편광판 부착 장치 및 방법
CN114132043B (zh) 贴膜装置
JPH07330213A (ja) フィルム剥離方法及び装置
JPH03147833A (ja) 薄膜張付方法及びその実施装置
JP4186805B2 (ja)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JP2003136595A (ja) 剥離ロー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ラミネート装置
CN213973037U (zh) 保护膜贴撕手工装
CN101269712B (zh) 粘胶标签粘贴装置及方法
JP6611431B2 (ja) 貼付方法及びフィルム
KR20080106518A (ko) 연장 웹 부착 방법
CN110770641A (zh) 偏光板粘贴装置和偏光板粘贴方法
JP2007145497A (ja) 積層体の剥離方法及び剥離装置
JP5686962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
JP3781509B2 (ja) フィルム張付方法及び装置
JP2000015769A (ja) フィルム張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