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7489B - 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7489B
CN114127489B CN202080051517.7A CN202080051517A CN114127489B CN 114127489 B CN114127489 B CN 114127489B CN 202080051517 A CN202080051517 A CN 202080051517A CN 114127489 B CN114127489 B CN 114127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plate
flow path
hole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15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7489A (zh
Inventor
川口尚吾
玉田功
水野安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28D9/00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heat-exchange media travelling at an angle to one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F28D2021/007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热交换器的板层叠体的冷凝部(10A)形成为供流入到制冷剂入口(110)的气相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路(101)和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流路(100)在板的层叠方向上重叠,该冷凝部从气相制冷剂向热介质散热而将气相制冷剂冷凝,并朝向气液分离器(20)排出。气液分离器将由冷凝部冷凝后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液相制冷剂排出。过冷却部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一方侧,并形成为供从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111)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101)和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介质流路(100)在层叠方向上重叠,该过冷却部从液相制冷剂向热介质散热而将液相制冷剂过冷却。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分别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或相对于过冷却部配置于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9年7月1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番号2019-131333号,在此通过参照编入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热介质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空调装置设置有作为制冷循环的一部分的冷凝部。在冷凝器中,通过与空气的热交换而进行从制冷剂的散热,从而制冷剂从气相向液相变化。
近年来,存在为了热管理,而冷凝器构成为在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这里,在冷凝器设置有用于将散热后的制冷剂分离为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和用于进一步冷却从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相制冷剂的过冷却部。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作为冷凝器的热交换器中具备通过多个板层叠而构成的板层叠体,并且板层叠体具备冷凝部和过冷却部。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多个板层叠的方向称作层叠方向,并将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正交方向。板层叠体构成为冷凝部和过冷却部在正交方向上排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5/0226469号说明书
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上述专利文献1研究了在具备多个板层叠而在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板层叠体的热交换器中,相对于板层叠体中的过冷却部将冷凝部配置于层叠方向一方侧。
板层叠体具备形成于多个板中的相邻的两个板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以及冷却水流路。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与冷却水流路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当将制冷剂进入冷凝部的制冷剂入口配置于板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一方侧,并将从过冷却部排出液相制冷剂的制冷剂出口配置于板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另一方侧时,会发生如下那样的不良状况。
即,除了从层叠方向一方侧将入口侧制冷剂配管连接于板层叠体之外,还需要从层叠方向另一方侧将出口侧制冷剂配管连接于板层叠体。
因此,需要对板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一方侧、层叠方向另一方侧这两侧进行制冷剂配管的连接作业,从而在制造工序中,组装工时增加。
另一方面,将从冷凝部排出制冷剂的出口作为排出口,并将用于将来自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导入过冷却部的入口作为导入口。当在板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一方侧配置排出口,并在板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另一方侧配置导入口时,会产生如下那样的不良状况。
即,为了将排出口、导入口与气液分离器连接,需要在板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一方侧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入口,并在板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另一方侧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出口。
这样,需要用于对板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一方侧、层叠方向另一方侧这两侧连接气液分离器的作业。因此,在制造工序中,组装工时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组装工时的热交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热交换器具备板层叠体,该板层叠体通过多个板层叠而构成冷凝部和过冷却部,
冷凝部形成为,供流入到制冷剂入口的气相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和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在多个板的层叠方向上重叠,该冷凝部从气相制冷剂向热介质散热而使气相制冷剂冷凝,并朝向气液分离器排出,
气液分离器将由冷凝部冷凝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排出,
过冷却部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层叠方向的一方侧,并形成为供从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和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介质流路在层叠方向上重叠,该过冷却部从液相制冷剂向热介质散热而将液相制冷剂过冷却,
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分别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或相对于过冷却部配置于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
因此,能够将制冷剂配管从相对于冷凝部的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或相对于过冷却部的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连接于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
因此,与将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一方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且将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另一方相对于过冷却部配置于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组装工时。
这里,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另一方是指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所述一方以外的剩余的。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热交换器具备板层叠体和气液分离器,
板层叠体具备:
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该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层叠;以及
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该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相对于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配置于第二方向,且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第二方向上层叠,
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有供从制冷剂入口流出的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在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一热介质流路,
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从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冷凝部,
气液分离器将从第一制冷剂流路排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排出,
在第四板与第五板之间形成有供从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
在第五板与第六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二热介质流路,
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构成从第二制冷剂流路内的液相制冷剂向第二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过冷却部,
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
由此,能够将制冷剂配管从相对于冷凝部的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连接于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由此,与将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一方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一方侧,且将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另一方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方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组装工时。
这里,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另一方是指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所述一方以外的剩余的。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热交换器具备板层叠体和气液分离器,
板层叠体具备:
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该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层叠;以及
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该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相对于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一方侧,且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第二方向上层叠,
在板层叠体形成有排出口和导入口,
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有供从制冷剂入口流出的制冷剂朝向排出口流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在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一热介质流路,
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从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冷凝部,
气液分离器将从冷凝部排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导入口排出,
在第四板与第五板之间形成有供来自导入口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流通的第二制冷剂流路,
在第五板与第六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二热介质流路,
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构成从第二制冷剂流路内的液相制冷剂向第二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过冷却部,
在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构成有第一贯通流路,该第一贯通流路贯通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并用于将来自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导向排出口,
在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有第二贯通流路,该第二贯通流路贯通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并用于将液相制冷剂从第二制冷剂流路导向制冷剂出口,
排出口和导入口相对于过冷却部配置于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
由此,能够将制冷剂配管从相对于冷凝部的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连接于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由此,与将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一方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一方侧,且将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另一方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方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组装工时。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热交换器具备板层叠体和气液分离器,
板层叠体具备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该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层叠,
在板层叠体形成有供制冷剂进入的制冷剂入口和排出制冷剂的制冷剂出口,
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有供从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流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在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一热介质流路,
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从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冷凝部,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一方侧或另一方侧。
由此,能够将制冷剂配管从相对于冷凝部的第二方向上的一方侧或另一方侧连接于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由此,与将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一方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一方侧,且将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中的另一方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方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组装工时。
此外,各结构要素等所标注的带括号的参照符号表示该结构要素等与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的结构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及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流动、冷却水流动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构成图1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内板、第一分隔外板等与制冷剂贯通孔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构成图1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内板、第一分隔外板等与冷却水贯通孔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5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顶板的图。
图6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顶外板的图。
图7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第一外板的图。
图8是图7中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图7中IX-IX剖视图。
图10是图7中X-X剖视图。
图11是图7中XI-XI剖视图。
图12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第二外板的图。
图13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内板的图。
图14是图13中XIV-XIV剖视图。
图15A是图13中XV-XV剖视图。
图15B是图13中XVA-XVA剖视图。
图16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第一分隔外板的图。
图17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第二分隔外板的图。
图18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反向第二外板的图。
图19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底板的图。
图20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3中的支架的图。
图21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22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23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24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25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26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27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28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29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0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1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2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3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4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5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6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7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8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39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0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1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2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3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4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5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6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7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8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49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50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水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51是图7中LI-LI剖视图。
图52是图7中LII-LII剖视图。
图53是图7中LIII-LIII剖视图。
图54是图7中LIV-LIV剖视图。
图55是图7中LV-LV剖视图。
图5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57是表示图56的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及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流动、冷却水流动的示意图。
图58是表示构成图56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内板、第二分隔外板等与制冷剂贯通孔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59是表示构成图56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内板、第二分隔外板等与冷却水贯通孔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60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58中的第二外板的图。
图61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58中的第二分隔外板的图。
图62是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63是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64是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65是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6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67是表示构成图66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内板、反向第一外板等与制冷剂贯通孔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68是表示构成图66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内板、反向第一外板等与冷却水贯通孔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69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67中的第一外板的图。
图70是从第二方向一方侧看图67中的反向第一分隔外板的图。
图71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72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73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74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75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76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77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78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7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80是表示构成图79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内板、第二外板与制冷剂贯通孔的关系的图。
图81是表示构成图79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内板、第二外板等的配置与冷却水贯通孔的配置的关系的图。
图82是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83是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84是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85是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86是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87是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表示热交换器主体的制冷剂贯通孔的剖视图。
图8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89是表示构成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内板等与制冷剂贯通孔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90是表示构成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顶板、顶外板、第一外板、内板等与冷却水贯通孔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91是表示构成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第一外板的贯通孔形成部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92是表示构成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第一外板的贯通孔形成部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93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相互之间,在彼此相同或相当的部分,为了说明的简单化而在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构成车载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热交换器1是如下散热器,通过从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而从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散热,并将该散热后的制冷剂向减压阀的制冷剂入口排出。
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气液分离器20、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以及接收器连接器50。如图2所示,板层叠体10包含冷凝部10A和过冷却部10B。
冷凝部10A是通过从压缩机流出的高压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而从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散热的热交换部。过冷却部10B是通过从气液分离器20流出的液相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而从液相制冷剂向冷却水散热的热交换部。
气液分离器20将从冷凝部10A流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排出。本实施方式的冷凝部10A相对于过冷却部10B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2中上侧)。
气液分离器20相对于过冷却部10B配置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2中下侧)。第二方向D2是将后述的板层叠的层叠方向。制冷剂连接器30a和制冷剂连接器30b分别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
制冷剂连接器30a是将入口侧制冷剂配管与冷凝部10A的制冷剂入口110连接的连接器。该入口侧制冷剂配管是用于将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导向热交换器1的制冷剂入口110的制冷剂配管。
制冷剂连接器30b是将过冷却部10B的制冷剂出口111与出口侧制冷剂配管连接的连接器。该出口侧制冷剂配管是用于将从过冷却部10B的制冷剂出口111流出的制冷剂导向减压阀的制冷剂入口的制冷剂配管。
接收器连接器50将冷凝部10A的排出口114与气液分离器20的制冷剂入口连接,且将过冷却部10B的导入口115与气液分离器20的制冷剂出口连接。
即,气液分离器20经由排出口114和导入口115而连接于板层叠体10。气液分离器20配置于相对于过冷却部10B的与冷凝部10A相反的一侧。
由此,起到了将从冷凝部10A的排出口114流出的制冷剂导向气液分离器20的制冷剂入口,并且将从气液分离器20的制冷剂出口流出的液相制冷剂导向过冷却部10B的导入口115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冷凝部10A的排出口114和过冷却部10B的导入口115分别相对于过冷却部10B配置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3中下侧)。第二方向D2是构成板层叠体10的多个板70、71、72、73、73A、74、75、76等层叠的层叠方向。
图3的板层叠体10包含: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多个内板74、第一分隔外板75以及第二分隔外板76。
除此之外,在图3的板层叠体10还设置有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底板77、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以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
而且,如图3和图4所示,在板层叠体10设置有制冷剂贯通孔90、91、92、93、94和冷却水贯通孔95、96。制冷剂贯通孔90、91、92、93、94和冷却水贯通孔95、96分别在板层叠体10中遍及第二方向D2而形成。
具体而言,制冷剂贯通孔90在第二方向D2上贯通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及多个内板74。
制冷剂贯通孔91在第二方向D2上贯通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内板74、第一分隔外板75及多个第二外板73。
制冷剂贯通孔92贯通多个第二外板73、多个内板74、第二分隔外板76、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底板77、支架78。
制冷剂贯通孔93贯通多个内板74、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底板77、支架78。
制冷剂贯通孔94贯通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多个内板74、第一分隔外板75及第二分隔外板76。制冷剂贯通孔94贯通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
冷却水贯通孔95贯通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多个内板74、第一分隔外板75、第二分隔外板76。冷却水贯通孔95贯通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
冷却水贯通孔96贯通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多个内板74、第一分隔外板75、第二分隔外板76。冷却水贯通孔96贯通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
图5的顶板70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是彼此正交的方向。第二方向D2和第三方向D3是彼此正交的方向。
在顶板70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0a,该贯通孔形成部90a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制冷剂贯通孔90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构成制冷剂入口110。即,制冷剂入口110构成于板层叠体10。
制冷剂入口110配置于板层叠体10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即,与层叠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一方侧)。贯通孔形成部90a配置于顶板70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
在顶板70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4a,该贯通孔形成部94a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4。制冷剂贯通孔94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构成制冷剂出口111。制冷剂出口111构成于板层叠体10。
制冷剂出口111配置于板层叠体10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即,与层叠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另一方侧)。贯通孔形成部94a配置于顶板70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在顶板70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5a,该贯通孔形成部95a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5。冷却水贯通孔95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构成冷却水出口113。贯通孔形成部95a配置于顶板70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在顶板70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6a,该贯通孔形成部96a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6。冷却水贯通孔96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构成冷却水入口112。贯通孔形成部96a配置于顶板70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
图6的顶外板71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在顶外板71中,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
具体而言,顶外板71包含底部71a,该底部71a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长方形状。
在底部71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0b,该贯通孔形成部90b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贯通孔形成部90b配置于底部71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
在底部71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4b,该贯通孔形成部94b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4。贯通孔形成部94b配置于底部71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
在底部71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6b,该贯通孔形成部96b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6。贯通孔形成部96b配置于底部71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在底部71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5b,该贯通孔形成部95b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5。贯通孔形成部95b配置于底部71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
图7的多个第一外板72分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在第一外板72中,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
具体而言,多个第一外板72分别包括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长方形状的底部72a和包围该底部72a的整周的侧部72b。
侧部72b形成为从底部72a向第二方向D2一方侧(即,图7中纸面跟前侧)突起。
在底部72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0c,该贯通孔形成部90c形成制冷剂贯通孔(即,第三流通流路)90。贯通孔形成部90c是配置于底部72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的第三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2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1c,该贯通孔形成部91c形成制冷剂贯通孔(即,第六流通流路)91。贯通孔形成部91c是配置于底部72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的第六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2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4c,该贯通孔形成部94c形成制冷剂贯通孔(即,第一流通流路)94。贯通孔形成部94c是配置于底部72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二方向D2中间侧的第一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2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5c,该贯通孔形成部95c形成冷却水贯通孔(即,第八流通流路)95。贯通孔形成部95c是配置于底部72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的第八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2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6c,该贯通孔形成部96c形成冷却水贯通孔(即,第七流通流路)96。贯通孔形成部96c是配置于底部72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的第七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2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7c,该贯通孔形成部97c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贯通孔形成部97c配置于底部72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贯通孔97不用于制冷剂、冷却水的通路。
贯通孔形成部90c、91c分别在第三方向D3上配置在与底部72a中的形成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2c相同的位置。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2c是底部72a中的配置于第一方向D1中间侧的部位。
如图8所示,贯通孔形成部95c形成为与底部72a中的形成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2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如图9所示,贯通孔形成部96c形成为与底部72a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2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
如图10所示,贯通孔形成部97c形成为与底部72a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2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如图11所示,贯通孔形成部94c形成为与底部72a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2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
在底部72a设置有突起部100c、101c。突起部100c、101c分别形成为与底部72a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2c相比向第二方向D2上的一方侧(即,图7中纸面跟前侧)突起。
突起部100c配置于制冷剂贯通孔97、90之间。突起部101c配置于制冷剂贯通孔91、94之间。
图12的多个第二外板73分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在第二外板73中,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
具体而言,多个第二外板73分别包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长方形状的底部73a和包围该底部73a的整周的侧部73b。
侧部73b形成为从底部73a向第二方向D2一方侧突起。在底部73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1d,该贯通孔形成部91d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1。
这里,贯通孔形成部91d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在底部73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2d,该贯通孔形成部92d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贯通孔形成部92d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
在底部73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4d,该贯通孔形成部94d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4。贯通孔形成部94d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
在底部73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5d,该贯通孔形成部95d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5。贯通孔形成部95d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在底部73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6d,该贯通孔形成部96d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6。贯通孔形成部96d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贯通孔形成部91d、92d分别在第三方向D3上配置于与底部73a中的形成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相同的位置。
贯通孔形成部94c、95c、96c分别与底部73a中的形成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中间部。在底部73a设置有突起部100d、101d。
突起部100d、101d分别形成为与底部73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相比向第二方向D2上的一方侧突起。突起部100d相对于制冷剂贯通孔92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突起部101d配置于制冷剂贯通孔91、94之间。
图13的多个内板74分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在内板74中,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
具体而言,多个内板74分别包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长方形状的底部74a和包围该底部74a的整周的侧部74b。侧部74b形成为从底部74a向第二方向D2一方侧突起。
如后述那样,在底部74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0e,该贯通孔形成部90e形成制冷剂贯通孔(即,第三流通流路)90和制冷剂贯通孔(即,第五流通流路)93中的任一方的制冷剂贯通孔。贯通孔形成部90e是配置于底部74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的第三流路形成部或第五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4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1e,该贯通孔形成部91e形成制冷剂贯通孔(即,第六流通流路)91。贯通孔形成部91e是配置于底部74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的第六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4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4e,该贯通孔形成部94e形成制冷剂贯通孔(即,第一流通流路、第四流通流路)94。贯通孔形成部94e是配置于底部74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的第一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4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5e,该贯通孔形成部95e形成冷却水贯通孔(即,第八流通流路)95。贯通孔形成部95e是配置于底部74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的第八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4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6e,该贯通孔形成部96e形成冷却水贯通孔(即,第七流通流路)96。贯通孔形成部96e是配置于底部74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的第七流路形成部。
在底部74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7e,该贯通孔形成部97e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和制冷剂贯通孔(即,第二流通流路)92中的任一方的制冷剂贯通孔。贯通孔形成部97e是配置于底部74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二方向D2中间侧的第七流路形成部。
贯通孔形成部95d、96d分别在第三方向D3上配置于与底部74a中的形成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4c相同的位置。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4c配置于底部74a中的第三方向D3上的中间侧。
如图14所示,贯通孔形成部90e形成为与底部74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4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如图15A所示,贯通孔形成部91e形成为与底部74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4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
贯通孔形成部94e形成为与底部74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4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如图15B所示,贯通孔形成部97e形成为与底部74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4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
图16的第一分隔外板75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在第一分隔外板75中,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
具体而言,第一分隔外板75分别包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长方形状的底部75a和包围该底部75a的整周的侧部75b。侧部75b形成为从底部75a向第二方向D2一方侧突起。
在底部75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1f(即,第十三贯通流路形成部),该贯通孔形成部91f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1(即,第四贯通流路)。
贯通孔形成部91f配置于底部75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在底部75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4f(即,第十四贯通流路形成部),该贯通孔形成部94f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4(即,第二贯通流路)。贯通孔形成部94f配置于底部75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
在底部75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5f,该贯通孔形成部95f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5。贯通孔形成部95f配置于底部75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在底部75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6f,该贯通孔形成部96f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6。贯通孔形成部96f配置于底部75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
贯通孔形成部91f在第二方向D2上配置于与底部75a中的形成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5c相同的位置。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5c配置于底部75a中的第三方向D3中间侧。
贯通孔形成部94f、95f、96f分别形成为与底部75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5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
在底部75a设置有突起部100f、101f。突起部100f、101f形成为与底部75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相比向第二方向D2一方侧(即,图16中纸面跟前侧)突起。突起部101f与冷却水贯通孔95相比配置于第三方向D3一方侧。突起部101f配置于制冷剂贯通孔91、94之间。
图17的第二分隔外板76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在第二分隔外板76中,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
具体而言,第二分隔外板76分别包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长方形状的底部76a和包围该底部76a的整周的侧部76b。
在底部76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2g(即,第十五贯通流路形成部),该贯通孔形成部92g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即,第一贯通流路)。贯通孔形成部92g配置于底部76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
在底部76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4g(即,第十六贯通流路形成部),该贯通孔形成部94g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4(即,第二贯通流路)。贯通孔形成部94g配置于底部76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
在底部76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5g,该贯通孔形成部95g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5。贯通孔形成部95g配置于底部76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在底部76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6g,该贯通孔形成部96g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6。贯通孔形成部96g配置于底部76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
贯通孔形成部92g在第三方向D3上配置于与底部76a中的形成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6c相同的位置。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6c配置于底部76a中的第三方向D3中间侧。
贯通孔形成部94g、95g、96g分别形成为与底部76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6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突起。
在底部76a设置有突起部100g、101g。突起部100g、101g形成为与底部76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6c相比向第二方向D2一方侧(即,图17中纸面跟前侧)突起。
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6c配置于底部76a中的第一方向D1中间部。突起部100g与制冷剂贯通孔92相比配置于第三方向D3一方侧。突起部101g与制冷剂贯通孔94相比配置于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图18的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分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向第二外板73A和第二外板73由通用的板构成。具体而言,反向第二外板73A和第二外板73形成为彼此以轴线S为中心点对称。
如图12、图18所示,轴线S是指,在反向第二外板73A或第二外板73中,在第二方向D2上通过包含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的面方向(即,底部73a)的中心的假想线。
反向第二外板73A是第二外板73中的以轴线为中心旋转180度后的板。
因此,第二外板73中的配置于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的贯通孔形成部91d、94d、96d在反向第二外板73A中配置于第三方向D3一方侧。第二外板73中的配置于第三方向D3一方侧的贯通孔形成部92d、95d在第二外板73A中配置于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反向第二外板73A的底部73a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1d(即,第十贯通流路形成部)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3(即,第五贯通流路、第五流通流路)。贯通孔形成部91d是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的第五流路形成部。
如图32所示,贯通孔形成部91d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导入口(即,第二制冷剂导入口)101a。制冷剂导入口101a设置为用于将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3导向制冷剂流路(即,第二制冷剂流路)101。
反向第二外板73A的底部73a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d形成制冷剂贯通孔(即,第二流通流路)92和制冷剂贯通孔97中的任一方的制冷剂贯通孔。贯通孔形成部94d是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的第二流路形成部。
反向第二外板73A的底部73a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2d形成制冷剂贯通孔(即,第四流通流路)94。贯通孔形成部92d是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中间侧的第四流路形成部。
反向第二外板73A的底部73a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d形成冷却水贯通孔(即,第七流通流路)96。贯通孔形成部95d是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的第七流路形成部。
反向第二外板73A的底部73a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d形成冷却水贯通孔(即,第八流通流路)95。贯通孔形成部96d是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的第八流路形成部。
贯通孔形成部91d、92d分别在第三方向D3上配置于与底部73a中的形成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相同的位置。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三方向D3中间侧。
贯通孔形成部94c、95c、96c分别形成为与底部73a中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相比向第三方向D3上的一方侧(即,图18中纸面跟前侧)突起。
在反向第二外板73A的底部73a与上述的第二外板73相同地设置有突起部100d、101d。
图19的底板77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在底板77中,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
具体而言,底板77分别包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长方形状的底部77a和包围该底部77a的整周的侧部77b。侧部77b形成为从底部77a向第二方向D2一方侧突起。
在底部77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2h,该贯通孔形成部92h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贯通孔形成部92h配置于底部77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
在底部77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2h,该贯通孔形成部92h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贯通孔形成部92h配置于底部77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二方向D2中间侧。
图20的支架78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板状。在支架78中,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
具体而言,支架78分别包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上扩展的长方形状的底部78a和包围该底部78a的整周的侧部78b。侧部78b形成为从底部78a向第二方向D2一方侧突起。
在底部78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3j,该贯通孔形成部93j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3。贯通孔形成部93j配置于底部78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制冷剂贯通孔93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形成过冷却部10B的导入口115。
在底部78a形成有贯通孔形成部92j,该贯通孔形成部92j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贯通孔形成部92j配置于底部78a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且第二方向D2中间侧。制冷剂贯通孔92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形成冷凝部10A的排出口114。
多个冷却水翅片79分别配置于后述的冷却水流路100内,促进冷却水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多个制冷剂翅片80分别配置于后述的制冷剂流路101内,促进冷却水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
具体而言,多个制冷剂翅片80构成配置于冷凝部10A的制冷剂流路(即,第一制冷剂流路)101内的第一热交换翅片和配置于过冷却部10B的制冷剂流路(即,第二制冷剂流路)101内的第二热交换翅片。
多个冷却水翅片79构成配置于冷凝部10A的冷却水流路(即,第一热介质流路)100内的第三热交换翅片和配置于过冷却部10B的冷却水流路(即,第二热介质流路)100内的第四热交换翅片。
接着,参照图3、图21、图22,对制冷剂贯通孔90进行说明。
板71、72、74在顶板70和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以顶外板71、内板74、第一外板72、内板74、第一外板72···的顺序排列。
板71、72、74是包含了顶外板71、内板74、第一外板72的记载。
如图21所示,在顶外板71与内板74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100。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0e通过钎焊与顶板70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0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在内板74(即,第一板)与第一外板72(即,第二板)之间形成有供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一方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即,第一制冷剂流路)。内板74相对于第一外板72配置于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
制冷剂流路101相对于内板74配置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21中的下侧)且相对于第一外板72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21中的上侧)。
第一外板72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0c(即,第六贯通流路形成部)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导入口(即,第一制冷剂导入口)101a。制冷剂导入口101a设置为用于将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0导向制冷剂流路(即,第一制冷剂流路)101。
在第一外板72(即,第二板)与内板74(即,第三板)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100(即,第一热介质流路)。内板74相对于第一外板72配置于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侧。
冷却水流路100相对于第一外板72配置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21中的下侧)且相对于内板74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21中的上侧)。
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0e(第五贯通流路形成部)通过钎焊与第一外板72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0(即,第三贯通流路)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如图22所示,在内板74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在内板74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来自制冷剂贯通孔90的制冷剂导向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导入口101a。
在这样的顶板70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流路101在第三方向上一一交替地排列。多个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0被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0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连通。
接着,参照图23、图24、图25、图26,对制冷剂贯通孔91进行说明。
图23的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1e通过钎焊与顶外板71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1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顶外板71封闭制冷剂贯通孔91中的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23中的上侧)。
第一外板72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1c(即,第八贯通流路形成部)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排出口101b。制冷剂排出口101b使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101向制冷剂贯通孔91排出。
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1e(即,第七贯通流路形成部)通过钎焊与第一外板72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1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图24的第一分隔外板75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1f和内板74一起形成使制冷剂贯通孔91与制冷剂流路101连通的制冷剂排出口101b。因此,制冷剂流路101配置于制冷剂导入口101a与制冷剂排出口101b之间。
在这样的顶板70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多个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1被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1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连通。
在图3的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板74、73如图25、图26那样以内板74、第二外板73、内板74、第二外板73···的顺序排列。
板74、73是包含了内板74、第二外板73的记载。
第一分隔外板75是在冷凝部10A中用于将使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一方侧流动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和使制冷剂向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流动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分隔的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外板76是用于将冷凝部10A和过冷却部10B分隔的第二分隔板。
在第一分隔外板75与内板74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100。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1e通过钎焊与第一分隔外板75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1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在内板74(即,第七板)与第二外板73(即,第八板)之间形成有供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即,第三制冷剂流路)。第二外板73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1d和内板74一起形成使制冷剂贯通孔91与制冷剂流路101连通的制冷剂导入口101a。
在第二外板73(即,第八板)与内板74(即,第九板)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100(即,第三热介质流路)。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1e通过钎焊与第二外板73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1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在图26的内板74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在内板74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1导向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导入口101a。
接着,参照图27、图28,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贯通孔92进行说明。
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7e通过钎焊与第一分隔外板75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2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2中的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27中的上侧)被第一分隔外板75封闭。
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7e通过钎焊与第二外板73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2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图27的第二外板73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2d和内板74一起形成用于将来自制冷剂贯通孔91的制冷剂导向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导入口101a。
在这样的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流路101在第三方向上一一交替地排列。制冷剂贯通孔92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2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连通。
在图28~图30所示的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板74、73A以内板74、反向第二外板73A、内板74、反向第二外板73A的顺序排列。板74、73A是包含了内板74、反向第二外板73A的记载。
在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的相对于上述板74、73A的第三方向另一方侧,内板74、底板77以内板74、底板77的顺序排列。
在图28的第二分隔外板76与内板74之间形成有制冷剂流路101。第二分隔外板76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的贯通孔形成部92d和内板74一起形成用于将来自制冷剂贯通孔92的制冷剂导向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导入口101a。
在图29的第二分隔外板76与内板74之间形成有冷却水流路100。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的贯通孔形成部97e通过钎焊与第二分隔外板76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2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在内板74(即,第四板)与反向第二外板73A(即,第五板)之间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即,第二制冷剂流路)。内板74相对于反向第二外板73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
制冷剂流路101相对于内板74配置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29中的下侧)且相对于反向第二外板73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29中的上侧)。
反向第二外板73A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的贯通孔形成部94d(即,第二贯通流路形成部)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2与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
在反向第二外板73A(即,第五板)与内板74(即,第六板)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100(即,第二热介质流路)。内板74相对于反向第二外板73A配置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
冷却水流路100相对于反向第二外板73A配置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29中的下侧)且相对于内板74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29中的上侧)。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的贯通孔形成部97e(即,第一贯通流路形成部)通过钎焊与反向第二外板73A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2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制冷剂贯通孔92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29中的下侧)由底板77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2h和支架78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2j形成。图30的制冷剂贯通孔92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中的下侧)构成排出口114。排出口114由支架78(即,板层叠体10)构成。
在像这样构成的制冷剂贯通孔92中的第二分隔外板76与底板77之间,多个冷却水流路100和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相对于制冷剂贯通孔92被分离。
如图31、图32所示,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3的贯通孔形成部90e通过钎焊与第二分隔外板76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3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第二分隔外板76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3的贯通孔形成部91d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导入口101a。制冷剂导入口101a设置为用于将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3导向制冷剂流路101。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3的贯通孔形成部90e(即,第九贯通流路形成部)通过钎焊与反向第二外板73A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3(即,第五贯通流路)与冷却水流路100(即,第二热介质流路)被分离。
在这样的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冷却水流路100和制冷剂流路101在第三方向上一一交替地排列。制冷剂贯通孔93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3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连通。
制冷剂贯通孔93贯通底板77和支架78而在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开口。制冷剂贯通孔93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构成导入口115。导入口115由支架78(即,板层叠体10)构成。
接着,参照图33~图38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贯通孔94进行说明。
在图33、34所示的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e通过钎焊与第二分隔外板76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在反向第二外板73A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2d(即,第十二贯通流路形成部)与内板74(即,第四板)之间设置有制冷剂排出口101b(即,第二排出口)。
这里,制冷剂排出口101b设置为用于将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101(即,第二制冷剂流路)向制冷剂贯通孔94(即,第二贯通流路)排出。
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e(即,第十一贯通流路形成部)通过钎焊与反向第二外板73A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即,第二贯通流路)与冷却水流路100(即,第二热介质流路)被分离。
在图35、图36所示的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e通过钎焊与第一分隔外板75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e通过钎焊与第二外板73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第二外板73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d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与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
在图37、图38所示的顶外板71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e通过钎焊与顶外板71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内板74(即,第三板)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e(即,第三贯通流路形成部)通过钎焊与第一外板72(即,第二板)接合。
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即,第二贯通流路)与冷却水流路100(即,第一热介质流路)被分离。
第一外板72(即,第二板)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c(即,第四贯通流路形成部)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即,第二贯通流路)与制冷剂流路101(即,第一制冷剂流路)被分离。
在这样构成的顶板70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制冷剂贯通孔94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4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接着,参照图39、图40、图41、图42、图43、图44,对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贯通孔95进行说明。
在图39、图40所示的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e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出口100b。冷却水出口100b设置为用于将来自冷却水流路100的冷却水向冷却水贯通孔95排出。
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e与反向第二外板73A之间设置有使冷却水贯通孔95与冷却水流路100之间连通的冷却水出口100b。
反向第二外板73A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d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冷却水贯通孔95与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
在这样的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冷却水贯通孔95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冷却水贯通孔95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被连通。
在图41、图42所示的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e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出口100b。冷却水出口100b使冷却水贯通孔95与冷却水流路100之间连通。
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e与第二外板73之间,设置有使冷却水贯通孔95与冷却水流路100之间连通的冷却水出口100b。
第二外板73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d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冷却水贯通孔95与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
在这样的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冷却水贯通孔95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冷却水贯通孔95与冷却水流路100被连通。
在图43、图44所示的顶板70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e与顶外板71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出口100b。冷却水出口100b将来自冷却水流路100的冷却水向冷却水贯通孔95排出。
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e与第一外板72之间设置有将来自冷却水流路100的冷却水向冷却水贯通孔95排出的冷却水出口100b。
第一外板72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c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冷却水贯通孔95与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
在这样的顶板70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冷却水贯通孔95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冷却水贯通孔95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接着,参照图45、图46、图47、图48、图49、图50,对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贯通孔96进行说明。
在图45、图46所示的顶板70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e与顶外板71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入口100a。冷却水入口100a设置为用于将来自冷却水贯通孔96的冷却水导向冷却水流路100。
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e与第一外板7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来自冷却水贯通孔96的冷却水导向冷却水流路100的冷却水入口100a。
第一外板72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c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冷却水贯通孔96与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
在这样的顶板70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冷却水贯通孔96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冷却水贯通孔96与冷却水流路100被连通。
在图47、图48所示的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e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入口100a。冷却水入口100a设置为用于将冷却水从冷却水贯通孔96导向冷却水流路100。
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e与第二外板73之间设置有使冷却水贯通孔96与冷却水流路100之间连通的冷却水入口100a。
第二外板73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d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冷却水贯通孔96与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
在这样的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冷却水贯通孔96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冷却水贯通孔96与冷却水流路100被连通。
如图49、图50所示,在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e和第二分隔外板76一起形成冷却水入口100a。冷却水入口100a设置为用于将冷却水从冷却水贯通孔96导向冷却水流路100。
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6e与反向第二外板73A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来自冷却水贯通孔96的冷却水导向冷却水流路100的冷却水入口100a。
反向第二外板73A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5d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冷却水贯通孔96与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
在这样的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冷却水贯通孔96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分离。冷却水贯通孔96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被连通。冷却水贯通孔96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50中的下侧)被底板77封闭。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板72、第二外板73、第一分隔外板75、第二分隔外板76及反向第二外板73A构成为通用的外形形状。
如上所述,第一外板72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0c、91c、94c、95c、96c、97c。如上所述,第二外板73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1d、92d、95d、96d。如上所述,第一分隔外板75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1f、94f、95f、96f。
如上所述,第二分隔外板76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2g、94g、95g、96g。如上所述,反向第二外板73A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1d、92d、95d、96d。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第一外板72、第二外板73、第一分隔外板75、第二分隔外板76统称为外板72、73、75、76。
将贯通孔形成部90c、91c、94c、95c、96c、97c、贯通孔形成部91d、92d、95d、96d、贯通孔形成部91f、94f、95f、96f、贯通孔形成部92g、94g、95g、96g统称为贯通孔形成部90c···96g。
本实施方式的外板72、73、75、76分别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0c···96g(即,多个贯通流路形成部)中的不同组合的贯通孔形成部(即,贯通流路形成部)。
由此,外板72、73、75、76分别成为不同种类的外板。如上所述,第二外板73和反向第二外板73A由通用的板构成。
通过以上那样,能够使用嵌套结构的模具将外板72、73、75、76成形。此时,对不同的种类的外板的每一个替换用于形成贯通孔形成部的嵌套模具,而将模具中的嵌套模具以外的芯、模腔用作通用部件。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连接器40a和冷却水入口112流向冷却水贯通孔96。流向冷却水贯通孔96的冷却水被分流至顶板70与支架78之间的多个冷却水流路100。通过多个冷却水流路100后的冷却水集合于冷却水贯通孔95,并通过冷却水出口113和冷却水连接器40b而被排出。
另一方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连接器30a和制冷剂入口110而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0。该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0的高压制冷剂被分流至顶外板71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这样的被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的流动的高压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1。
此时,顶外板71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
之后,从制冷剂贯通孔91向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分流。像这样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的高压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2。
此时,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
之后,通过制冷剂贯通孔92后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排出口114和接收器连接器50而流向气液分离器20。在气液分离器20中,将通过接收器连接器50后的高压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排出。
来自气液分离器20的液相制冷剂通过接收器连接器50和导入口115而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3。制冷剂贯通孔93内的液相制冷剂被分流至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
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液相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4。
此时,第二分隔外板76与支架78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液相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由此,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液相制冷剂被过冷却。
之后,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4的液相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贯通孔94后,通过制冷剂出口111和制冷剂连接器30b而流向减压阀。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多个内板74、第一分隔外板75、第二分隔外板76。
准备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底板77、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
在接下来的工序中,将像这样准备的顶板70、顶外板71、···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层叠且临时固定。以下,将像这样临时固定的顶板70、顶外板71、···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称作临时固定板层叠体。
在接下来的工序中,将气液分离器20、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及接收器连接器50组装于临时固定板层叠体。
接着,将像这样组装的临时固定板层叠体、气液分离器20、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及接收器连接器50在高温炉中钎焊而一体化。由此,完成了热交换器1的制造。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和气液分离器20。在板层叠体10形成有供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进入的制冷剂入口110和将制冷剂向减压阀排出的制冷剂出口111。
板层叠体10包含:内板74、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及多个第二外板73。板层叠体10包含:第一分隔外板75、第二分隔外板76及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
内板74、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及第一分隔外板75分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上扩展的板状。
内板74、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及第一分隔外板75在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第二方向D2上层叠。
第二分隔外板76、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分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上扩展的板状。第二分隔外板76、多个反向第二外板73A在第二方向D2上层叠。
在冷凝部10A中,第一外板72配置于两个内板74之间。在两个内板74中的第二方向D2一方的内板74与第一外板72之间形成有供从制冷剂入口110流动的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路101。
在两个内板74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的内板74与第一外板72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流路100。冷凝部10A从制冷剂流路101内的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在冷凝部10A中,冷却水流路100和制冷剂流路101形成为在第二方向D2(即,层叠方向)上重叠。
气液分离器20将从冷凝部10A排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排出。在过冷却部10B中,在两个内板74之间配置有反向第二外板73A。
在两个内板74中的第二方向D2上的一方侧的内板74与反向第二外板73A之间形成有供从气液分离器20排出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制冷剂贯通孔91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
在两个内板74中的第二方向D2上的另一方侧的内板74与反向第二外板73A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流路100。过冷却部10B从制冷剂流路101内的液相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在过冷却部10B中,冷却水流路100和制冷剂流路101形成为在第二方向D2(即,层叠方向)上重叠。
来自冷却水入口(即,热介质入口)112的冷却水在过冷却部10B的冷却水流路100和过冷却部10B的冷却水流路100流动。通过过冷却部10B的冷却水流路100和过冷却部10B的冷却水流路100后的冷却水从冷却水出口(即,热介质出口)113排出。
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与过冷却部10B相反的一侧。
通过以上那样,与制冷剂入口110在第二方向D2上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与过冷却部10B相反的一侧,且制冷剂出口111在第二方向D2上相对于过冷却部10B配置于与冷凝部10A相反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即,在向车辆(即,被搭载对象)搭载热交换器1的制造工序中,能够从第二方向D2一方侧将制冷剂配管连接于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因此,能够减少向车辆搭载热交换器1时的组装工时。而且,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向车辆的搭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在第二方向D2上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与过冷却部10B相反的一侧。
因此,与冷却水入口112在第二方向D2上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与过冷却部10B相反的一侧,且冷却水出口113在第二方向D2上相对于过冷却部10B配置于与冷凝部10A相反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将冷却水配管连接至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中的每一个的工序。因此,能够减少将制冷剂配管连接于制冷剂入口110、制冷剂出口111的组装工时,并且能够减少将冷却水配管连接于冷却水入口112、冷却水出口113的组装工时。
本实施方式的冷凝部10A包含配置于顶板70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即,第一制冷剂流路)101。冷凝部10A包含配置于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即,第三制冷剂流路)101。
这里,将配置于顶板70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作为上侧制冷剂流路101。将配置于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作为下侧制冷剂流路101。由此,通过上侧制冷剂流路101后的制冷剂向下侧制冷剂流路101流动。
这里,当制冷剂在上侧制冷剂流路101流动时,上侧制冷剂流路101内的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即,第一热介质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当制冷剂在下侧制冷剂流路101流动时,下侧制冷剂流路101内的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即,第三热介质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
因此,在上侧制冷剂流路101和下侧制冷剂流路101冷却后的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器20的制冷剂入口。因此,能够在冷凝部10A将制冷剂充分地冷却后导向气液分离器20的制冷剂入口。
因此,与没有设置下侧制冷剂流路101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对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冷却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凝部10A构成用于将液相制冷剂从过冷却部10B导向制冷剂出口111的制冷剂贯通孔94。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将液相制冷剂从过冷却部10B导向制冷剂出口111的制冷剂配管。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过冷却部10B构成将来自冷凝部10A的制冷剂导向气液分离器20的制冷剂入口的制冷剂贯通孔92。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将来自冷凝部10A的制冷剂导向气液分离器20的制冷剂入口的制冷剂配管。
通过以上那样,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因此能够使热交换器1的结构简单。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对不同种类的外板的每一个替换用于形成贯通孔形成部的嵌套模具,并且将模具中的嵌套模具以外的芯、模腔用作通用部件。因此,与对外板的每一个使用完全不同的模具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外板73和反向第二外板73A由彼此通用的板构成。因此,与将第二外板73和反向第二外板73A由不同的板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板的种类,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51、图5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板72的突起部100c、101c与内板74接触。因此,内板74被第一外板72的突起部100c、101c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51、图52中的下侧)支承。由此,能够增加内板74的第二方向D2的强度。
同样地,如图53、图54所示,内板74被第二外板73中的突起部100d、101d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53、图54中的下侧)支承。由此,能够增加内板74的第二方向D2上的强度。
如图55所示,第一分隔外板75中的突起部101f与内板74接触。同样地,第一分隔外板75中的突起部100f与内板74接触。
因此,第一分隔外板75通过突起部100f、101f从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55中的下侧)支承内板74。由此,能够增加内板74的第二方向D2上的强度。
反向第二外板73A中的突起部100d、101d与内板74接触。因此,反向第二外板73A通过突起部100d、101d支承内板74。由此,能够增加内板74的第二方向D2上的强度。
同样地,第二分隔外板76中的突起部100g、101g与内板74接触。因此,通过第二分隔外板76中的突起部100g、101g支承内板74。由此,能够增加内板74的第二方向D2上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板72和第二外板73A形成为通用的外形。但是,第一外板72和第二外板73A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4d、72d、91d、94c、90c、91c、96c、95c、95d、96d(即,多个流路形成部)中的不同组合的贯通孔形成部。
由此,第一外板72和第二外板73A构成彼此不同的种类的外板。因此,第一外板72和第二外板73A能够使用于形成外形的模具通用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凝部10A的内板(即,第一、第三板)74和过冷却部10B的内板(即,第四、第六板)74分别由同一种类的板(即,通用的板)构成。因此,能够减少构成热交换器1的板的部件数量。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气液分离器20、冷凝部10A及过冷却部10B构成热交换器1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参照图56~图63,对删除气液分离器20和过冷却部10B,通过冷凝部10A构成热交换器1的本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56~图59中,与图1~图4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56~图5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本实施方式的板层叠体10由冷凝部10A构成。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57中的上侧)。
板层叠体10包含: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B、多个内板74、第一分隔外板75及第二分隔外板76A。
除此之外,在板层叠体10还设置有:底板77、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
在板层叠体10设置有制冷剂贯通孔90、91、93、94及冷却水贯通孔95、96。制冷剂贯通孔90、91、93、94和冷却水贯通孔95、96分别在板层叠体10中遍及第二方向D2而形成。
图58的板层叠体10中的相对于第二分隔外板76A靠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58中的上侧)的结构与图3的板层叠体10中的相对于第二分隔外板76A靠第二方向D2一方侧的结构相同。
图58的板层叠体10中的相对于第二分隔外板76A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58中的下侧)的结构与图3的板层叠体10中的相对于第二分隔外板76A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层叠体10中的相对于第二分隔外板76A靠第二方向另一方侧(例如,图58中的下侧),内板74和第二外板73B一一交替地配置。
首先,在相对于第二分隔外板76A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58中的下侧),在第二分隔外板76A与内板74之间形成有冷却水流路100。
在相对于内板74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在内板74与第二外板73B之间形成有制冷剂流路101。
而且,在相对于第二外板73B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在内板74与第二外板73B之间形成有冷却水流路100。像这样,在相对于图58、图59的第二分隔外板76A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冷却水流路100和制冷剂流路101在第二方向D2上一一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冷却水流路100内配置有冷却水翅片79。在制冷剂流路101内配置有制冷剂翅片80。
图60的第二外板73B相对于图12的第二外板73追加了贯通孔形成部90d。贯通孔形成部90d在第二外板73B的底部73a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3。贯通孔形成部90d配置于底部73a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且第三方向D3一方侧。
贯通孔形成部90d分别在第二方向D2上配置于与底部72a中的形成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相同的位置。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配置于底部72a中的第三方向D3中间侧。
除此之外,第二外板73B的底部72a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4的贯通孔形成部94d在第三方向D3上配置于与底部72a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3c相同的位置。
图61的第二分隔外板76A相对于图17的第二分隔外板76追加了贯通孔形成部90g。贯通孔形成部90g形成第二分隔外板76A的底部76a中的制冷剂贯通孔93。
贯通孔形成部90g在第二方向D2上配置于与底部76a的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6c相同的位置。制冷剂流路形成部76c配置于底部76a中的第三方向D3中间侧。
如图62所示,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0e通过钎焊与第二分隔外板76A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3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如图62、图63所示,第二外板73B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0d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导入口101a。制冷剂导入口101a设置为用于将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3导向制冷剂流路101。
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0e通过钎焊与第二外板73B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3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像这样,制冷剂贯通孔93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3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连通。制冷剂贯通孔93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63中的下侧)被底板77封闭。
如图64所示,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e通过钎焊与第二分隔外板76A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如图65所示,第二外板73B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d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排出口101b。制冷剂排出口101b使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101向制冷剂贯通孔94排出。
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94e通过钎焊与第二外板73B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4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像这样,制冷剂贯通孔94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4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被连通。制冷剂贯通孔94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65中的下侧)被底板77封闭。
冷却水贯通孔96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经由冷却水入口100a与第二分隔外板76A和底板77之间的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连通。
冷却水贯通孔95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经由冷却水出口100b与第二分隔外板76A和底板77之间的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连通。
在像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板72、第二外板73B、第一分隔外板75及第二分隔外板76A构成为通用的外形形状。
如上所述,第一外板72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0c、91c、94c、95c、96c、97c。如上所述,第二外板73B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0d、91d、92d、95d、96d。如上所述,第一分隔外板75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1f、94f、95f、96f。第二分隔外板76A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0g、92g、94g、95g、96g。
以下,将第一外板72、第二外板73B、第一分隔外板75及第二分隔外板76A统称为外板72、73B、75、76A。
将贯通孔形成部90c、91c、94c、95c、96c、97c称作贯通孔形成部90c、~97c。将贯通孔形成部90c、~97c、贯通孔形成部91f、94f、95f、96f、贯通孔形成部90g、92g、94g、95g、96g称作贯通孔形成部90c~96g。
第一外板72、第二外板73B、第一分隔外板75及第二分隔外板76A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0g~96g中的不同组合的贯通孔形成部,由此成为不同种类。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连接器40a和冷却水入口112而向冷却水贯通孔96流动。流向冷却水贯通孔96的冷却水被分流至顶板70与支架78之间的多个冷却水流路100。像这样被分流至多个冷却水流路100的冷却水集合于冷却水贯通孔95,并通过冷却水出口113和冷却水连接器40b而排出。
另一方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连接器30a和制冷剂入口110而向制冷剂贯通孔90流动。该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0的高压制冷剂被分流至顶外板71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像这样被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的高压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1。
此时,顶外板71与第一分隔外板75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
之后,从制冷剂贯通孔91向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A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分流。像这样被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的高压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2。
此时,第一分隔外板75与第二分隔外板76A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
之后,通过制冷剂贯通孔92后的高压制冷剂被分流至第二分隔外板76A与底板77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像这样被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的高压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4。
此时,第二分隔外板76A与底板77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之后,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4的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4通过制冷剂出口111和制冷剂连接器30b而向减压阀流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B、多个内板74、第一分隔外板75及第二分隔外板76A。
在板层叠体10准备底板77、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
在接下来的工序中,将像这样准备的顶板70、顶外板71、···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层叠且临时固定。由此,将临时固定板层叠体成形。
在接下来的工序中,将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组装于这样的临时固定板层叠体。
接着,将像这样组装的临时固定板层叠体、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在高温炉中钎焊而一体化。由此,完成了热交换器1的制造。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在板层叠体10形成有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58中的上侧)。
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减少向车辆搭载热交换器1时的组装工时。而且,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向车辆的搭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59中的上侧)。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将冷却水配管连接于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中的每一个的工序。
冷凝部10A包含:第一外板72与内板74间的制冷剂流路101、第二外板73与内板74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以及第二外板73B与内板74间的制冷剂流路101。
将第一外板72与内板74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作为上侧制冷剂流路101。将第二外板73与内板74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作为中间侧制冷剂流路101。将第二外板73B与内板74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作为下侧制冷剂流路101。
因此,在冷凝部10A中,来自上侧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在通过中间侧制冷剂流路101后向下侧制冷剂流路101流动。此时,当制冷剂在上侧制冷剂流路101、中间侧制冷剂流路101及下侧制冷剂流路101流动时,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因此,能够在冷凝部10A中将制冷剂充分地冷却后排出。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冷凝部10A构成使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一方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和使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的例进行了说明。
作为代替,参照图66~图68,对删除使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并通过使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一方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构成冷凝部10A的本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66~图68中,与图1~图4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66~图6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气液分离器20、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以及接收器连接器50。板层叠体10包含冷凝部10A和过冷却部10B。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板层叠体10的结构不同。因此,以下,主要对板层叠体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即,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冷凝部10A包含: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A、多个内板74、多个冷却水翅片79以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
板71、74、72A在冷凝部10A中的相对于顶板70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以顶外板71、内板74、第一外板72A、内板74、第一外板72A··的顺序排列。
这里,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相当于图67中的下侧。
板71、74、72A是包括了顶外板71、内板74、第一外板72A的记载。
因此,在冷凝部10A中的相对于顶外板71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67中的下侧),第一外板72A和内板74在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一一交替地排列。
由此,在冷凝部10A中的相对于顶外板71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冷却水流路100和制冷剂流路101在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一一交替地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69的第一外板72A从图7的第一外板72删除了贯通孔形成部91c。在像这样构成的冷凝部10A中,构成了制冷剂贯通孔90、94、97和冷却水贯通孔95、96。
在图67的过冷却部10B设置有多个反向第一外板72B、多个内板74、底板77及支架78。
这里,图70的反向第一外板72B和图69的第一外板72A由通用的板构成。具体而言,反向第一外板72B和第一外板72A形成为彼此以轴线G为中心的点对称。
如图69、图70所示,轴线G是指,在反向第一外板72B或第一外板72A中,在第二方向D2上通过包含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的面方向(即,底部72a)的中心的假想线。反向第一外板72B是以第一外板72A中的中心点为中心旋转180度后的板。
因此,第一外板72A中配置于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的贯通孔形成部94c、96c在反向第一外板72B中配置于第三方向D3一方侧。
在第一外板72A中配置于第三方向D3一方侧的贯通孔形成部90c、97c、95c在反向第一外板72B中配置于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在相对于图67的过冷却部10B中的底板77和支架78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反向第一外板72B和内板74在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67中的下侧)一一交替地排列。
由此,在相对于过冷却部10B中的底板77和支架78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冷却水流路100和制冷剂流路101在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一一交替地排列。
在像这样构成的热交换器1构成有制冷剂贯通孔90、94、97、冷却水贯通孔95、96。
接着,参照图71~图76,对本实施方式的冷凝部10A、过冷却部10B进行说明。
首先,在冷凝部10A的顶板70与顶外板71之间形成有制冷剂流路101。顶外板71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孔形成部90k通过钎焊与顶板70接合。
由此,顶板70和顶外板71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与制冷剂贯通孔90被分离。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孔形成部90e通过钎焊与顶外板71接合。
由此,内板74和顶外板71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0被分离。
第一外板72A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孔形成部90c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导入口101a。制冷剂导入口101a设置为用于将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0导向制冷剂流路101。
但是,如图72所示,冷凝部10A中的配置于最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的第一外板72A的制冷剂贯通孔90被封闭。
如图73所示,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e通过钎焊与顶外板71接合。
由此,内板74和顶外板71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7被分离。
第一外板72A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c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排出口101b。制冷剂排出口101b使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101向制冷剂贯通孔97排出。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e通过钎焊与第一外板72A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7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像这样构成的冷凝部10A的制冷剂贯通孔97与过冷却部10B的制冷剂贯通孔97连通。制冷剂贯通孔97与支架78的排出口114连通。
在图74所示的过冷却部10B中,反向第二外板73B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c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
由此,反向第二外板73B和内板74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与制冷剂贯通孔97被分离。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c通过钎焊与反向第二外板73B接合。由此,内板74和反向第二外板73B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7被分离。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贯通孔97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74中的下侧)通过底板77、支架78而贯通。制冷剂贯通孔97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形成排出口114。
在图75、图76所示的过冷却部10B中,反向第一外板72B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孔形成部90c通过钎焊与第一外板72A接合。
由此,第一外板72A和反向第一外板72B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与制冷剂贯通孔90被分离。
反向第一外板72B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孔形成部90c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导入口101a。制冷剂导入口101a设置为用于将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0导向制冷剂流路101。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孔形成部94e通过钎焊与反向第一外板72B接合。由此,内板74和反向第一外板72B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0被分离。
像这样,制冷剂贯通孔90与过冷却部10B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连通。制冷剂贯通孔90与过冷却部10B的多个冷却水流路100分离。
在图77所示的冷凝部10A中,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e通过钎焊与顶外板71接合。
由此,内板74和顶外板71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7被分离。
第一外板72A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c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内板74和第一外板72A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与制冷剂贯通孔97被分离。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e通过钎焊与第一外板72A接合。由此,内板74和第一外板72A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7被分离。
在像这样的冷凝部10A中,制冷剂贯通孔97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7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分离。
在图78所示的过冷却部10B中,反向第一外板72B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4c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排出口101b。制冷剂排出口101b使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101向制冷剂贯通孔94排出。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4的贯通孔形成部94e通过钎焊与反向第一外板72B接合。由此,内板74和反向第一外板72B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4被分离。
本实施方式的过冷却部10B的制冷剂贯通孔94与冷凝部10A的制冷剂贯通孔97连通。过冷却部10B的制冷剂贯通孔94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78中的下侧)被底板77封闭。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连接器40a和冷却水入口112而向冷却水贯通孔96流动。流向冷却水贯通孔96的冷却水被分流至顶板70与支架78之间的多个冷却水流路100。
像这样被分流至多个冷却水流路100的冷却水集合于冷却水贯通孔95,并通过冷却水出口113和冷却水连接器40b而排出。
另一方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连接器30a和制冷剂入口110而向制冷剂贯通孔90流动。该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0的高压制冷剂被分流至冷凝部10A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流向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的高压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4。
此时,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冷凝部10A的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
之后,高压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4通过过冷却部10B的制冷剂贯通孔97、排出口114及接收器连接器50而流向气液分离器20。在气液分离器20中,将通过制冷剂贯通孔92后的高压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排出。
来自气液分离器20的液相制冷剂通过接收器连接器50、导入口115而流向过冷却部10B的制冷剂贯通孔90。制冷剂贯通孔90内的液相制冷剂被分流至过冷却部10B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
过冷却部10B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液相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4。此时,过冷却部10B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液相制冷剂向过冷却部10B的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由此,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液相制冷剂被过冷却。
之后,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4的液相制冷剂向冷凝部10A的制冷剂贯通孔97流动。于是,制冷剂贯通孔97内的液相制冷剂通过内板74与第一外板72A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制冷剂出口111及制冷剂连接器30b而向减压阀流动。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和气液分离器20。在板层叠体10形成有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68中的上侧)。
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减少向车辆搭载热交换器1时的组装工时。而且,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向车辆的搭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67中的上侧)。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将冷却水配管连接于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中的每一个的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向第一外板72B和第一外板72A由通用的板构成。因此,能够使用通用的模具制造反向第一外板72B和第一外板72A。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第四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气液分离器20、冷凝部10A及过冷却部10B构成热交换器1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参照图79~图87,对删除气液分离器20和过冷却部10B,而通过冷凝部10A构成热交换器1的本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79~图87中,与图1~图4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79~图8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本实施方式的板层叠体10由冷凝部10A构成。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80中的上侧)。
板层叠体10包含: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多个内板74。
除此之外,在板层叠体10设置有底板77、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
在板层叠体10设置有制冷剂贯通孔90、91、92、97和冷却水贯通孔95、96。制冷剂贯通孔90、91、92、97和冷却水贯通孔95、96分别在板层叠体10中遍及第二方向D2而形成。
在图80的板层叠体10中的相对于顶板70、顶外板71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图80中的下侧),多个第一外板72和多个内板74在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一一交替地排列。
在板层叠体10中的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内板74与底板77、支架78之间,多个第二外板73、多个内板74在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一一交替地排列。
首先,在板层叠体10的顶板70与顶外板71之间形成有制冷剂流路101。在顶板70形成有与制冷剂流路101连通的制冷剂入口110。顶外板71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孔形成部90k通过钎焊与顶板70接合。
由此,顶板70和顶外板71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与制冷剂贯通孔90被分离。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孔形成部90e通过钎焊与顶外板71接合。由此,内板74和顶外板71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0被分离。
第一外板72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孔形成部90c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导入口101a。制冷剂导入口101a设置为用于将来自制冷剂贯通孔90的制冷剂导向第一外板72与内板74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
但是,如图83所示,板层叠体10中的配置于最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83中的下侧)的第一外板72A的制冷剂贯通孔90被封闭。
如图84所示,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1的贯通孔形成部91e通过钎焊与顶外板71接合。由此,内板74和顶外板71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1被分离。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1的贯通孔形成部91e通过钎焊与第一外板72接合。由此,内板74和第一外板72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1被分离。
第一外板72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1的贯通孔形成部91c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排出口101b。制冷剂排出口101b使制冷剂从第一外板72与内板74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向制冷剂贯通孔91排出。
由此,顶板70和顶外板71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与制冷剂贯通孔91被分离。制冷剂贯通孔91被顶外板71封闭。
像这样的制冷剂贯通孔91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连通。制冷剂贯通孔91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分离。
如图85所示,第二外板73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1的贯通孔形成部91d和内板74一起形成制冷剂导入口101a。制冷剂导入口101a设置为用于将来自制冷剂贯通孔91的制冷剂导向制冷剂流路101。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1的贯通孔形成部91d通过钎焊与第二外板73接合。由此,第二外板73和内板74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1被分离。
这里,板层叠体10中的配置于最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图85中的下侧)的第二外板73的制冷剂贯通孔90被底板77封闭。
如图86所示,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c通过钎焊与顶外板71接合。由此,内板74和顶外板71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7被分离。
制冷剂贯通孔97与顶板70和顶外板71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连通。
第一外板72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c通过钎焊与内板74接合。由此,第一外板72和内板74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与制冷剂贯通孔97被分离。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e通过钎焊与第一外板72接合。由此,制冷剂贯通孔97与冷却水流路100被分离。
像这样的内板74和第一外板72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制冷剂流路101与制冷剂贯通孔97分离。
如图87所示,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7的贯通孔形成部97e和第二外板73一起形成制冷剂排出口101b。制冷剂排出口101b使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101向制冷剂贯通孔97排出。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的贯通孔形成部97e通过钎焊与第二外板73接合。由此,第二外板73和内板74之间的冷却水流路100与制冷剂贯通孔92被分离。
像这样由多个第二外板73和多个内板74构成的制冷剂贯通孔92与由多个第一外板72和多个内板74构成的制冷剂贯通孔97连通。制冷剂贯通孔97中的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86中的上侧)被顶板70封闭。
在像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板72、第二外板73构成为通用的外形形状。
如上所述,第一外板72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0c、91c、94c、95c、96c、97c。如上所述,第二外板73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1d、92d、95d、96d。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第一外板72、第二外板73统称为外板72、73。将贯通孔形成部90c、91c、94c、95c、96c、97c、贯通孔形成部91d、92d、95d、96d统称为贯通孔形成部90c···96d。
本实施方式的外板72、73分别包含贯通孔形成部90c···96d中的不同组合的贯通孔形成部,因此是不同种类的外板。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连接器40a和冷却水入口112而流向冷却水贯通孔96。流向冷却水贯通孔96的冷却水被分流至顶板70与支架78之间的多个冷却水流路100。像这样被分流至多个冷却水流路100的冷却水集合于冷却水贯通孔95,并通过冷却水出口113和冷却水连接器40b而排出
另一方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连接器30a和制冷剂入口110而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0。该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0的高压制冷剂被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像这样被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的高压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1。
此时,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
之后,从制冷剂贯通孔91被分流至对于每一个第二外板73形成于第二外板73与内板74之间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像这样被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的高压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2。
此时,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
之后,通过制冷剂贯通孔92后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贯通孔97而流向顶板70与顶外板71之间的制冷剂流路101。该流向制冷剂流路101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出口111和制冷剂连接器30b而流向减压阀。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多个内板74。准备底板77、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
在接下来的工序中,将像这样准备的顶板70、顶外板71、···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层叠且临时固定,从而将临时固定板层叠体成形。
在接下来的工序中,将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组装于临时固定板层叠体。
接着,将像这样组装的临时固定板层叠体、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及接收器连接器50在高温炉中钎焊而一体化。由此,完成了热交换器1的制造。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和气液分离器20。在板层叠体10形成有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80中的上侧)。
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减少向车辆搭载热交换器1时的组装工时。而且,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向车辆的搭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81中的上侧)。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将冷却水配管连接于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中的每一个的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对不同种类的外板中的每一个替换用于形成贯通孔形成部的嵌套模具,并且将模具中的嵌套模具以外的芯、模腔用作通用部件,由此将外板72、73成形。
由此,与对外板中的每一个使用完全不同的模具将外板72、73成形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第五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供制冷剂向第三方向D3一方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和供制冷剂向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构成冷凝部10A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参照图88~图90,对通过供制冷剂向第三方向D3一方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01构成冷凝部10A的本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88~图90中,与图79~图8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8~图9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本实施方式的板层叠体10由冷凝部10A构成。制冷剂连接器30a、30b、冷却水连接器40a、40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89中的上侧)。
板层叠体10包含: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内板74。除此之外,在板层叠体10设置有底板77、支架78、多个冷却水翅片79及多个制冷剂翅片80。
在板层叠体10设置有制冷剂贯通孔90、91和冷却水贯通孔95、96。制冷剂贯通孔90、91和冷却水贯通孔95、96分别在第二方向D2上贯通顶板70、顶外板71、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内板74。
在图89的板层叠体10中的相对于顶板70、顶外板71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多个第一外板72和多个内板74在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一一交替地排列。这里,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是指例如图89中的下侧。
顶板70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0的贯通形成部构成制冷剂入口110。顶板70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1的贯通形成部构成制冷剂出口111。
顶板70中的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6的贯通形成部构成冷却水入口112。顶板70中的形成冷却水贯通孔95的贯通形成部构成冷却水出口113。
在板层叠体10中的相对于多个第一外板72、多个内板74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89中的下侧)配置有底板77、支架78。
制冷剂贯通孔90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被底板77封闭。制冷剂贯通孔91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被底板77封闭。冷却水贯通孔96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被底板77封闭。冷却水贯通孔95中的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被底板77封闭。
首先,在板层叠体10中,在相对于顶板70、顶外板71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例如,图89中的下侧),冷却水流路100和制冷剂流路101在第二方向D2上一一交替地排列。
制冷剂贯通孔90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连通。制冷剂贯通孔91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与多个制冷剂流路101连通。
冷却水贯通孔96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连通。冷却水贯通孔95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与多个冷却水流路100连通。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连接器40a和冷却水入口112而流向冷却水贯通孔96。流向冷却水贯通孔96的冷却水被分流至顶板70与支架78之间的多个冷却水流路100。通过多个冷却水流路100后的冷却水集合于冷却水贯通孔95,并通过冷却水出口113和冷却水连接器40b而排出。
另一方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连接器30a和制冷剂入口110而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0。该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0的高压制冷剂被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像这样被分流至多个制冷剂流路101的高压制冷剂集合于制冷剂贯通孔91。
此时,多个制冷剂流路101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冷却水流路100内的冷却水散热。
之后,高压制冷剂从制冷剂贯通孔91流向制冷剂贯通孔91。该通过制冷剂贯通孔91后的高压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111流向减压阀。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包含板层叠体10和气液分离器20。在板层叠体10形成有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89中的上侧)。
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减少向车辆搭载热交换器1时的组装工时。而且,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向车辆的搭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相对于冷凝部10A配置于第二方向D2一方侧(例如,图90中的上侧)。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将冷却水配管连接于冷却水入口112和冷却水出口113中的每一个的工序。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对使用车载空调装置用的热交换器1的例进行了说明,但作为代替,也可以将应用于车载空调装置以外的其他设备的热交换器1作为本发明的热交换器。
(2)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对在第一外板72中配置了贯通孔形成部90c、91c、94c、95c、96c、97c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在第一外板72中,也可以像如下的(a)(b)(c)(d)(e)(f)(g)那样配置贯通孔形成部90c、91c、94c、95c、96c、97c。
(a)例如,如图91所示,也可以将贯通孔形成部95c配置于贯通孔形成部90c、97c之间,且将贯通孔形成部96c配置于贯通孔形成部91c、94c之间。
(b)如图91所示,也可以相对于贯通孔形成部95c将贯通孔形成部90c、97c配置于第三方向D3一方侧,且相对于贯通孔形成部96c将贯通孔形成部91c、94c配置于第三方向D3另一方侧。
(c)在第一外板72、多个第二外板73、内板74、第一分隔外板75、第二分隔外板76、反向第二外板73A中也是相同地。
(d)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二外板73B中,也可以将贯通孔形成部90d、91d、92d、95d、96d设为图60以外的配置。
(e)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二分隔外板76A中,也可以将贯通孔形成部90g、92g、94g、95g、96g设为图61以外的配置。
(f)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一外板72A中,也可以将贯通孔形成部94c、95c、96c设为图69以外的配置。
(g)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反向第一外板72B中,也可以将贯通孔形成部90c、94c、95c、96c、97c设为图70以外的配置。
(3)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相对于冷凝部10A靠第二方向D2一方侧配置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在相对于冷凝部10A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配置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不限于在相对于冷凝部10A靠第二方向D2一方侧配置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的情况,也可以在相对于冷凝部10A靠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配置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
同样地,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不限于相对于冷凝部10A在第二方向D2一方侧配置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的情况,也可以相对于冷凝部10A在第二方向D2另一方侧配置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
(4)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将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相对于板层叠体10中的冷凝部10A配置于与过冷却部10B相反的一侧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相对于板层叠体10中的过冷却部10B在与冷凝部10A相反的一侧配置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即,也可以将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配置于板层叠体10中的气液分离器20侧。
在该情况下,将用于将从制冷剂入口110流出的制冷剂导向冷凝部10A的制冷剂贯通流路和用于将从过冷却部10B流出的液相制冷剂导向制冷剂出口111的制冷剂贯通流路设置于板层叠体10。
(5)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的两个板中的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侧的板的贯通孔形成部构成突起部(即,肋)。该突起部在两个板的底部之间构成冷却水流路100或制冷剂流路101。
例如,在图29中,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的内板74和第二外板73A中的第二外板73A的贯通孔形成部94d构成了突起部(即,肋)。该贯通孔形成部94d在内板74的底部74a与第二外板73A的底部73a之间构成了制冷剂流路101。
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是,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的两个板的每一个构成贯通孔形成部、突起部,并通过所述各贯通孔形成部、突起部在两个板的底部之间构成冷却水流路100或制冷剂流路101。
在图93中,示出了在板层叠体10中构成制冷剂贯通孔92的结构的具体例。
第二分隔外板76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的贯通孔形成部120与底部76a相比向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侧突起。
内板74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的贯通孔形成部123与底部74a相比向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侧突起。在内板74中的贯通孔形成部123的外周侧设置有突起部121,该突起部121与底部74a相比向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突起。
第二外板73A中的形成制冷剂贯通孔92的贯通孔形成部124与底部73a相比向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突起。在第二外板73A中的贯通孔形成部124的外周侧设置有突起部122,该突起部122与底部73a相比向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侧突起。
这里,第二分隔外板76中的贯通孔形成部120与内板74的突起部121接合而在第二分隔外板76的底部76a与内板74的底部74a之间构成了冷却水流路100。贯通孔形成部120的第二方向D2尺寸a与突起部121的第二方向D2尺寸b相同。
内板74的贯通孔形成部123与第二外板73A的贯通孔形成部124接合而在内板74的底部74a与第二外板73A的底部73a之间构成了制冷剂流路101。贯通孔形成部123的第二方向D2尺寸a与贯通孔形成部124的第二方向D2尺寸b相同。
第二外板73A的突起部122与内板74的突起部121接合而在第二外板73A的底部73a与内板74的底部74a之间构成了冷却水流路100。突起部122的第二方向D2尺寸a与突起部121的第二方向D2尺寸b相同。
此外,在构成制冷剂贯通孔92以外的制冷剂贯通孔91、92···94的结构中,也可以与图93相同地,通过两个板各自的贯通孔形成部、突起部在两个板的底部之间构成冷却水流路100或制冷剂流路101。
(6)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对气液分离器20经由接收器连接器50连接于板层叠体10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是气液分离器20经由接收器连接器50连接于板层叠体10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制冷剂连接器30a、冷却水连接器40b配置于板层叠体10中的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也可以将制冷剂连接器30b、冷却水连接器40a配置于板层叠体10中的第一方向D1一方侧。
例如,将第一方向D1一方侧作为上下方向下侧,将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作为上下方向上侧。在该情况下,不限于将气液分离器20经由接收器连接器50连接于板层叠体10中的上下方向下侧的情况,也可以将气液分离器20经由接收器连接器50连接于板层叠体10中的上下方向上侧。
(7)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冷凝部10A在与过冷却部10B相反的一侧设置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相对于过冷却部10B在与冷凝部10A相反的一侧设置制冷剂入口110和制冷剂出口111。
(8)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冷凝部10A在与过冷却部10B相反的一侧设置冷却水出口113和冷却水入口112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相对于过冷却部10B在与冷凝部10A相反的一侧设置冷却水出口113和冷却水入口112。
(9)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在上侧制冷剂流路101中制冷剂从第一方向D1一方侧向另一方侧流动,且在下侧制冷剂流路101中制冷剂从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向一方侧流动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在上侧制冷剂流路101中制冷剂从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向一方侧流动,且在下侧制冷剂流路101中制冷剂从第一方向D1一方侧向另一方侧流动。
或者,也可以在上侧制冷剂流路101中制冷剂从第一方向D1一方侧向另一方侧流动,且在下侧制冷剂流路101中制冷剂从第一方向D1一方侧向另一方侧流动。
或者,也可以在上侧制冷剂流路101中制冷剂从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向一方侧流动,且在下侧制冷剂流路101中制冷剂从第一方向D1另一方侧向一方侧流动。
(10)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外板72为了形成制冷剂贯通孔而具备四个贯通孔形成部90c、97c、94c、91c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3的冷凝部10A的第一外板72为了形成制冷剂贯通孔而具备三个以上的贯通孔形成部90c、94c、91c。
即,作为图3的冷凝部10A的第一外板72,也可以不设置贯通孔形成部97c以形成制冷剂贯通孔。
(11)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内板74为了形成制冷剂贯通孔而具备四个贯通孔形成部90e、97e、94e、91e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3的冷凝部10A的内板74为了形成制冷剂贯通孔而具备三个以上的贯通孔形成部90e、94e、91e。
或者,也可以是,图3的过冷却部10B的内板74为了形成制冷剂贯通孔而具备三个以上的贯通孔形成部97e、94e、90e。
(12)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反向第二外板73A为了形成制冷剂贯通孔而具备三个贯通孔形成部92d、94d、91d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反向第二外板73A为了形成制冷剂贯通孔而具备四个以上的贯通孔形成部。
(13)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冷凝部10A、过冷却部10B及气液分离器20构成热交换器1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是通过冷凝部10A、过冷却部10B及气液分离器20中的冷凝部10A、过冷却部10B构成热交换器1。即,也可以通过除了气液分离器20之外的冷凝部10A和过冷却部10B来构成热交换器1。
(14)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在冷凝部10A中,在相对于第一外板72的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的内板74与第一外板72之间形成制冷剂流路101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是在相对于第一外板72的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侧的内板74与第一外板72之间形成制冷剂流路101。
(15)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在冷凝部10A中,在相对于第一外板72的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侧的内板74与第一外板72之间形成冷却水流路100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在相对于第一外板72的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的内板74与第一外板72之间形成冷却水流路100。
(16)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在过冷却部10B中,在相对于反向第二外板73A的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的内板74与反向第二外板73A之间形成制冷剂流路101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在相对于反向第二外板73A的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侧的内板74与反向第二外板73A之间形成制冷剂流路101。
(17)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在冷凝部10A中,在相对于第一外板72的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侧的内板74与第一外板72之间形成冷却水流路100的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在相对于第一外板72的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的内板74与第一外板72之间形成冷却水流路100。
(18)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能够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并非彼此无关,除了明显不能组合的情况外,能够适当进行组合。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明示为特别是必须的情况及从原理上认为明显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当然不是必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及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不限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
(总结)/☆
根据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及其他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记载的第一观点,热交换器具备板层叠体,该板层叠体通过多个板层叠而构成冷凝部和过冷却部。
冷凝部形成为,供流入到制冷剂入的气相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和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在多个板的层叠方向上重叠,该冷凝部从气相制冷剂向热介质散热而使气相制冷剂冷凝,并朝向气液分离器排出。
气液分离器将由冷凝部冷凝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排出。
过冷却部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层叠方向的一方侧,并形成为供从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和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介质流路在层叠方向上重叠,该过冷却部从液相制冷剂向热介质散热而将液相制冷剂过冷却。
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分别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或相对于过冷却部配置于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
根据第二观点,经由热介质入口流入的热介质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和第二热介质流路流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后的热介质从热介质出口(113)排出。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或相对于过冷却部配置于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
因此,根据第二观点,能够将热介质配管从相对于冷凝部的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或相对于过冷却部的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连接于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
因此,第二观点与将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中的一方配置于相对于冷凝部的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且将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中的另一方配置于相对于过冷却部的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组装工时。
根据第三观点,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热介质入口及热介质出口分别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
因此,能够减少对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组装制冷剂配管的工时,并且能够减少对热介质入口、热介质出口组装热介质配管的工时。
根据第四观点,制冷剂入口配置于板层叠体中的与层叠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一方侧。制冷剂出口配置于板层叠体中的交叉方向上的另一方侧。
根据第五观点,在板层叠体设置有排出口和导入口,该排出口将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后的制冷剂朝向气液分离器排出,该导入口将来自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向第二制冷剂流路导入。气液分离器经由排出口和导入口与板层叠体连接。
根据第六观点,气液分离器相对于过冷却部配置于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
根据第七观点,冷凝部形成为第三制冷剂流路和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三热介质流路在层叠方向上重叠,该第三制冷剂流路相对于第一制冷剂流路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一方侧,并使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后的制冷剂朝向气液分离器流通,该冷凝部从在第三制冷剂流路流动的制冷剂向在第三热介质流路流动的热介质散热而使在第三制冷剂流路流动的制冷剂冷凝。
由此,能够在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三制冷剂流路流动时对制冷剂进行冷却。因此,与没有设置第三制冷剂流路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对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冷却性能。
根据第八观点,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三制冷剂流路中的一方的制冷剂流路,制冷剂向交叉方向上的一方侧流动。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三制冷剂流路中的一方的制冷剂流路以外的另一方的制冷剂流路,制冷剂向交叉方向上的另一方侧流动。
根据第九观点,多个板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该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在层叠方向上层叠。
多个板包括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该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相对于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一方侧,并在层叠方向上层叠。
第一板相对于第二板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另一方侧。第三板相对于第二板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一方侧。第四板相对于第五板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另一方侧。
第六板相对于第五板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一方侧。在第一板和第三板中的一方的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制冷剂流路。
在第一板和第三板中的一方的板以外的另一方的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热介质流路。在第四板和第六板中的一方的板与第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制冷剂流路。
在第四板和第六板中的一方的板以外的另一方的板与第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热介质流路。
根据第十观点,多个板构成:第一流通流路,该第一流通流路贯通冷凝部,并用于将来自过冷却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导向制冷剂出口。多个板构成第二流通流路,该第二流通流路形成为贯通过冷却部,并用于将来自冷凝部的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导向气液分离器。
根据第十一观点,多个板构成:第三流通流路,该第三流通流路形成于冷凝部,并用于将流入制冷剂入口的制冷剂导向第一制冷剂流路;及第四流通流路,该第四流通流路形成于过冷却部,并用于将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后的制冷剂导向第一流通流路。
多个板构成第五流通流路,该第五流通流路形成于过冷却部,并用于将来自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导向第二制冷剂流路;及第六流通流路,该第六流通流路形成于冷凝部,并用于将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后的制冷剂导向第二流通流路。
根据第十二观点,多个板构成:第七流通流路,该第七流通流路用于将流入热介质入口的热介质导向第一热介质流路和第二热介质流路;以及第八流通流路,该第八流通流路用于将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后的热介质导向热介质出口。
根据第十三观点,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分别具备如下至少三个流路形成部:第一流路形成部,该第一流路形成部形成第一流通流路;第三流路形成部,该第三流路形成部形成第三流通流路;以及第六流路形成部,该第六流路形成部形成第六流通流路。
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分别具备如下至少三个流路形成部:第二流路形成部,该第二流路形成部形成第二流通流路;第四流路形成部,该第四流路形成部形成第四流通流路;以及第五流路形成部,该第五流路形成部形成第五流通流路。
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分别具备:第七流路形成部,该第七流路形成部形成第七流通流路;以及第八流路形成部,该第八流路形成部形成第八流通流路。
根据第十四观点,第二板和第五板分别形成为通用的外形。将第一流路形成部、第二流路形成部、第三流路形成部、第四流路形成部、第五流路形成部、第六流路形成部、第七流路形成部、第八流路形成部统称为多个流路形成部。第二板和第五板通过具备多个流路形成部中的不同组合的流路形成部而构成不同种类的板。
根据第十五观点,第一板、第三板、第四板及第六板分别通过一个种类的板构成。
根据第十六观点,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内设置有第一热交换翅片,该第一热交换翅片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内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第二制冷剂流路内设置有第二热交换翅片,该第二热交换翅片在第二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内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内设置有第三热交换翅片,该第三热交换翅片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内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第二热介质流路内设置有第四热交换翅片,该第四热交换翅片在第二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内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进而,根据第十七观点,热交换器具备板层叠体和气液分离器。
板层叠体具备: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该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层叠。
板层叠体具备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该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相对于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配置于第二方向,且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第二方向上层叠。
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有供从制冷剂入口流出的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在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一热介质流路。
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从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冷凝部。气液分离器将从第一制冷剂流路排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排出。
在第四板与第五板之间形成有供从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在第五板与第六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二热介质流路。
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构成从第二制冷剂流路内的液相制冷剂向第二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过冷却部。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与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
根据第十八观点,板层叠体具备第七板、第八板及第九板,该第七板、第八板及第九板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第二方向上层叠。
第七板、第八板、第九板配置于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与第四板、第五板、第六板之间。
在第七板与第八板之间形成有供来自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朝向气液分离器流通的第三制冷剂流路。在第八板与第九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三热介质流路。
第七板、第八板及第九板构成从第三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第三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冷凝部。
由此,能够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三制冷剂流路中的每一个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之后,使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器。因此,能够使流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进一步散热。
根据第十九观点,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三制冷剂流路中的一方的制冷剂流路,制冷剂向第一方向上的一方侧流动,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三热介质流路中的一方的制冷剂流路以外的另一方的制冷剂流路,制冷剂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方侧流动。
根据第二十观点,热交换器具备连接器。在板层叠体形成有排出口和导入口,该排出口用于将来自冷凝部的制冷剂排出,该导入口用于将从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液相制冷剂导向过冷却部。连接器将来自排出口的制冷剂导向气液分离器,并且将来自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导向导入口。
由此,能够通过连接器将板层叠体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
根据第二十一观点,在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有贯通流路,该贯通流路贯通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并用于将液相制冷剂从第二制冷剂流路导向制冷剂出口。
根据第二十二观点,热交换器具备板层叠体和气液分离器。板层叠体具备: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该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层叠。
热交换器具备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该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相对于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一方侧,且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第二方向上层叠。
在板层叠体形成有排出口和导入口。
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有供从制冷剂入口流出的制冷剂朝向排出口流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在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一热介质流路。
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从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冷凝部。
气液分离器将从冷凝部排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导入口排出。在第四板与第五板之间形成有供来自导入口的液相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流通的第二制冷剂流路。
在第五板与第六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二热介质流路。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构成从第二制冷剂流路内的液相制冷剂向第二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过冷却部。
在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构成有第一贯通流路,该第一贯通流路贯通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并用于将来自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导向排出口。
在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有第二贯通流路,该第二贯通流路贯通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并用于将液相制冷剂从第二制冷剂流路导向制冷剂出口。
排出口和导入口相对于过冷却部配置于与冷凝部相反的一侧。
根据第二十三观点,热交换器具备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来自排出口的制冷剂导向气液分离器,并且将来自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导向导入口。
由此,能够通过连接器将板层叠体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
根据第二十四观点,第六板中的形成第一贯通流路的第一贯通流路形成部与第五板接合,从而将第二贯通流路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分离。
第五板中的形成第一贯通流路的第二贯通流路形成部与第四板接合,从而将第二贯通流路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分离。第三板中的形成第二贯通流路的第三贯通流路形成部与第二板接合,从而将第二贯通流路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分离。
第二板中的形成第二贯通流路的第四贯通流路形成部与第一板接合,从而将第二贯通流路与第一制冷剂流路分离。
根据第二十五观点,在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形成有第三贯通流路(90),该第三贯通流路贯通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并用于使来自制冷剂入口的制冷剂向第一制冷剂流路流动。
在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有第四贯通流路,该第四贯通流路贯通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并用于将来自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导向排出口。
在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构成有第五贯通流路(93),该第五贯通流路贯通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并用于将来自导入口的液相制冷剂导向第二制冷剂流路。
根据第二十六观点,第三板中的形成第三贯通流路的第五贯通流路形成部与第二板接合,从而将第三贯通流路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分离。
第二板中的形成第三贯通流路的第六贯通流路形成部和第一板一起形成用于将来自第三贯通流路的制冷剂导向第一制冷剂流路的第一制冷剂导入口。第三板中的形成第四贯通流路的第七贯通流路形成部与第二板接合,从而将第四贯通流路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分离。
第二板中的形成第四贯通流路的第八贯通流路形成部和第一板一起形成将来自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向第四贯通流路排出的制冷剂排出口。第六板中的形成第五贯通流路的第九贯通流路形成部与第五板接合,从而将第五贯通流路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分离。
第五板中的形成第五贯通流路的第十贯通流路形成部和第四板一起形成用于将来自第五贯通流路的制冷剂导向第二制冷剂流路的第二制冷剂导入口。第六板中的形成第二贯通流路的第十一贯通流路形成部与第五板接合,从而将第二贯通流路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分离。
第五板中的形成第二贯通流路的第十二贯通流路形成部和第四板一起形成从第二制冷剂流路向第二贯通流路排出的第二排出口。
根据第二十七观点,板层叠体具备第七板、第八板及第九板,该第七板、第八板及第九板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第二方向上层叠。
第七板、第八板、第九板配置于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与第四板、第五板、第六板之间。在第七板与第八板之间形成有供来自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朝向气液分离器流通的第三制冷剂流路。
在第八板与第九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三热介质流路。第七板、第八板及第九板构成从第三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第三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冷凝部。
根据第二十八观点,在热交换器中,板层叠体具备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
第一分隔板配置于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与第七板、第八板、第九板之间。第二分隔板配置于第七板、第八板、第九板与第四板、第五板、第六板之间。
第一分隔板形成第十三贯通流路形成部和第十四贯通流路形成部,该第十三贯通流路形成部形成第四贯通流路,该第十四贯通流路形成部形成第二贯通流路。第二分隔板形成第十五贯通流路形成部和第十六贯通流路形成部,该第十五贯通流路形成部形成第一贯通流路,该第十六贯通流路形成部形成第二贯通流路。
根据第二十九观点,在热交换器中,第二板、第一分隔板及第二分隔板、第五板分别形成为通用的外形。
将第二贯通流路形成部、第四贯通流路形成部、第六贯通流路形成部、第八贯通流路形成部、第十贯通流路形成部、第十二贯通流路形成部、第十三贯通流路形成部、第十四贯通流路形成部、第十五贯通流路形成部及第十六贯通流路形成部统称为多个贯通流路形成部。
第二板、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及第五板分别通过具备多个贯通流路形成部中的不同组合的贯通流路形成部而成为不同种类的板。
根据第三十观点,热交换器具备板层叠体和气液分离器。板层叠体具备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该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层叠。
在板层叠体形成有供制冷剂进入的制冷剂入口和排出制冷剂的制冷剂出口。
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有供从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流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在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第一热介质流路。
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构成从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散热的冷凝部。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相对于冷凝部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一方侧或另一方侧。

Claims (12)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板层叠体(10),该板层叠体通过多个板层叠而构成冷凝部(10A)和过冷却部(10B),
所述冷凝部形成为,供流入到制冷剂入口(110)的气相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和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在所述多个板的层叠方向(D2)上重叠,该冷凝部从所述气相制冷剂向所述热介质散热而使所述气相制冷剂冷凝,并朝向气液分离器(20)排出,
所述气液分离器将由所述冷凝部冷凝的制冷剂分离为所述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将所述气相制冷剂和所述液相制冷剂中的所述液相制冷剂排出,
所述过冷却部相对于所述冷凝部配置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方侧,并形成为供从所述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所述液相制冷剂朝向制冷剂出口(111)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和供所述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介质流路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重叠,该过冷却部从所述液相制冷剂向所述热介质散热而将所述液相制冷剂过冷却,
所述制冷剂入口和所述制冷剂出口分别相对于所述冷凝部配置于与所述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
经由热介质入口(112)流入的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和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流动,
通过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和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后的所述热介质从热介质出口(113)排出,
所述热介质入口和所述热介质出口相对于所述冷凝部配置于与所述过冷却部相反的一侧,
所述气液分离器相对于所述过冷却部配置于与所述冷凝部相反的一侧,
所述板层叠体包含顶板,所述顶板形成为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扩展的板状,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彼此正交,且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层叠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
作为所述制冷剂入口的贯通孔形成部(90a)配置于所述顶板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方侧且所述第三方向的一方侧,
作为所述制冷剂出口的贯通孔形成部(94a)配置于所述顶板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方侧且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方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层叠体设置有排出口(114)和导入口(115),该排出口将通过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后的制冷剂朝向所述气液分离器排出,该导入口将来自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所述液相制冷剂向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导入,
所述气液分离器经由所述排出口和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板层叠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部形成为第三制冷剂流路和供所述热介质流动的第三热介质流路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重叠,该第三制冷剂流路相对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配置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一方侧,并使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后的制冷剂朝向所述气液分离器流通,该冷凝部从在所述第三制冷剂流路流动的制冷剂向在所述第三热介质流路流动的所述热介质散热而使在所述第三制冷剂流路流动的制冷剂冷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和所述第三制冷剂流路中的一方的制冷剂流路,所述制冷剂向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一方侧流动,
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和所述第三制冷剂流路中的所述一方的制冷剂流路以外的另一方的制冷剂流路,所述制冷剂向所述交叉方向上的另一方侧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板包括:
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该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层叠;以及
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该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配置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一方侧,并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层叠,
所述第一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配置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另一方侧,
所述第三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配置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一方侧,
所述第四板相对于所述第五板配置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另一方侧,
所述第六板相对于所述第五板配置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一方侧,
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中的一方的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
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中的所述一方的板以外的另一方的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
在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六板中的一方的板与所述第五板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
在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六板中的所述一方的板以外的另一方的板与所述第五板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板构成:
第一流通流路,该第一流通流路贯通所述冷凝部,并用于将来自所述过冷却部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所述制冷剂导向所述制冷剂出口;以及
第二流通流路,该第二流通流路形成为贯通所述过冷却部,并用于将来自所述冷凝部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的所述制冷剂导向所述气液分离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板构成:
第三流通流路,该第三流通流路形成于所述冷凝部,并用于将流入所述制冷剂入口的所述制冷剂导向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
第四流通流路,该第四流通流路形成于所述过冷却部,并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后的所述制冷剂导向第一流通流路;
第五流通流路,该第五流通流路形成于所述过冷却部,并用于将来自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所述制冷剂导向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以及
第六流通流路,该第六流通流路形成于所述冷凝部,并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后的所述制冷剂导向所述第二流通流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板构成:
第七流通流路(96),该第七流通流路用于将流入所述热介质入口的所述热介质导向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和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以及
第八流通流路(95),该第八流通流路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和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后的所述热介质导向所述热介质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分别具备如下至少三个流路形成部:
第一流路形成部,该第一流路形成部形成所述第一流通流路;
第三流路形成部,该第三流路形成部形成所述第三流通流路;以及
第六流路形成部,该第六流路形成部形成所述第六流通流路,
所述第四板、所述第五板及所述第六板分别具备如下至少三个流路形成部:
第二流路形成部,该第二流路形成部形成所述第二流通流路;
第四流路形成部,该第四流路形成部形成所述第四流通流路;以及
第五流路形成部,该第五流路形成部形成所述第五流通流路,
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所述第四板、所述第五板及所述第六板分别具备:
第七流路形成部(96c、96e、95d),该第七流路形成部形成所述第七流通流路(96);以及
第八流路形成部(95c、95e、96d),该第八流路形成部形成所述第八流通流路(9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五板分别形成为通用的外形,
在将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所述第三流路形成部、所述第四流路形成部、所述第五流路形成部、所述第六流路形成部、所述第七流路形成部、所述第八流路形成部统称为多个流路形成部时,
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五板通过具备所述多个流路形成部中的不同组合的流路形成部而构成不同种类的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三板、所述第四板及所述第六板分别通过一个种类的板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内设置有第一热交换翅片,该第一热交换翅片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与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内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内设置有第二热交换翅片,该第二热交换翅片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与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内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内设置有第三热交换翅片,该第三热交换翅片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与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内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内设置有第四热交换翅片,该第四热交换翅片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与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内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CN202080051517.7A 2019-07-16 2020-07-15 热交换器 Active CN1141274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1333 2019-07-16
JP2019131333A JP7400234B2 (ja) 2019-07-16 2019-07-16 熱交換器
PCT/JP2020/027526 WO2021010421A1 (ja) 2019-07-16 2020-07-15 熱交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7489A CN114127489A (zh) 2022-03-01
CN114127489B true CN114127489B (zh) 2023-08-29

Family

ID=7421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1517.7A Active CN114127489B (zh) 2019-07-16 2020-07-15 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36745A1 (zh)
JP (1) JP7400234B2 (zh)
CN (1) CN114127489B (zh)
DE (1) DE112020003415T5 (zh)
WO (1) WO20210104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61204A (ja) 2021-04-08 2022-10-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DE102021113750A1 (de) * 2021-05-27 2022-12-01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Wärmetausch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2473A (zh) * 2011-12-08 2013-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FR3001796A1 (fr) * 2013-02-07 2014-08-08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Lux Agencement d’un condenseur et d’un sous-refroidisseur de climatisation
CN104296586A (zh) * 2013-07-15 2015-01-2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板片、换热器换热单元以及换热器
CN106461298A (zh) * 2014-05-23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层叠型热交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0682B1 (fr) * 2009-09-30 2012-06-0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Condens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 integration amelioree
DE102011078136A1 (de) * 2011-06-27 2012-12-27 Behr Gmbh & Co. Kg Kältemittelkondensatormodul
DE102012220594A1 (de) 2012-09-21 2014-03-27 Behr Gmbh & Co. Kg Kondensator
DE102013209157A1 (de) * 2013-05-16 2014-12-04 Behr Gmbh & Co. Kg Kondensator
DE102016001607A1 (de) 2015-05-01 2016-11-0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üssigkeit-zu-Kältemittel-Wärmetausch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sselben
JP6569855B2 (ja) * 2015-08-05 2019-09-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装置
FR3059400A1 (fr) * 2016-11-25 2018-06-0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entre un fluide refrigerant et un liquide caloporteur
JP7056869B2 (ja) 2018-01-30 2022-04-19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封緘装置、封筒搬送装置及び封止装置
JP2020016379A (ja) * 2018-07-25 2020-0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2473A (zh) * 2011-12-08 2013-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FR3001796A1 (fr) * 2013-02-07 2014-08-08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Lux Agencement d’un condenseur et d’un sous-refroidisseur de climatisation
CN104296586A (zh) * 2013-07-15 2015-01-2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板片、换热器换热单元以及换热器
CN106461298A (zh) * 2014-05-23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层叠型热交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20003415T5 (de) 2022-03-31
JP7400234B2 (ja) 2023-12-19
JP2021014973A (ja) 2021-02-12
CN114127489A (zh) 2022-03-01
US20220136745A1 (en) 2022-05-05
WO2021010421A1 (ja)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7203B2 (en) Refrigerant evaporator
US9103598B2 (en) Heat exchanger for two fluids, in particular a storage evaporator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KR100638490B1 (ko) 열교환기
CN114127489B (zh) 热交换器
US20090151918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Automobil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13506809A (ja) 改善された統合性を有する自動車の凝縮器
US10876802B2 (en) Stacked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09154474A (zh) 热交换器和热交换系统
US9945614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high pressure phase refrigerant channel, low pressure phase refrigerant channel and coolant channel
JP2007078292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複式熱交換器
US20240044581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vehicle
KR20170112659A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KR101144262B1 (ko) 응축기
KR20220162479A (ko) 통합 쿨링 모듈
KR20100030844A (ko) 차량용 복합 열교환기
CN218805076U (zh) 热管理模块及车辆
KR102347839B1 (ko) 차량용 열 교환기
KR100596012B1 (ko) 일체형 열교환기용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일체형열교환기
JP2014139484A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0858094B1 (ko) 열교환 플레이트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적층형 열교환기
CN117716198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
KR20100067164A (ko) 자동차용 열교환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H11351780A (ja) 熱交換器
KR20240081998A (ko) 열교환기
KR20240067455A (ko) 열교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