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8513A - 道路安全预警机 - Google Patents

道路安全预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8513A
CN114108513A CN202111414319.5A CN202111414319A CN114108513A CN 114108513 A CN114108513 A CN 114108513A CN 202111414319 A CN202111414319 A CN 202111414319A CN 114108513 A CN114108513 A CN 114108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rod
case
upright
road safety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43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润
谢振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4143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85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8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85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688Free-standing bodies
    • E01F9/692Portable base member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604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ignalling purposes, e.g. for indicating curves, road works or pedestrian crossings
    • E01F9/615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ignalling purposes, e.g. for indicating curves, road works or pedestrian crossings illuminated
    • E01F9/617Illuminated or wired-up posts, bollards, pillars or like upstanding bodies or structures for traffic guidance, warning or contro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623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by structural features, e.g. for enabling displacement or deflection
    • E01F9/646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by structural features, e.g. for enabling displacement or deflection extensible, collapsible or pivot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658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fix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G08G1/0175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by photographing vehicles, e.g. when violating traffic ru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52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with provision for determining speed or overspee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6Anti-collision systems
    • G08G1/166Anti-collision systems for active traffic, e.g. moving vehicles, pedestrians, bi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路安全预警机,其中,道路安全预警机包括主机、立杆;机箱呈块状设置,且机箱内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电源模块及控制器,以使主机的重心低于机箱外形的几何中心;立杆绕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箱,以使立杆具有展开位置及折叠位置,在展开位置,立杆凸出机箱的上表面并相对机箱上表面竖立;在折叠位置,立杆平铺收纳于机箱外表面;立杆上安装有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在展开位置,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位于立杆凸出机箱上表面的部分。本发明道路安全预警机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便可实现整机的平稳放置,且更加便于整机的包装和运输。

Description

道路安全预警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安全预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安全预警机。
背景技术
在道路施工、维修维护过程中,或者道路发生交通事故时,需要及时提醒车辆避让或减速慢行。目前常见的警示装置,为了方便车辆及时看到警示信息,将警示装置整体设置成立柱状,在立柱的上端部设置警示模块。则由于立柱过长,需要在立柱的底部设置支撑底板,且需要将支撑底板固定安装在路面上,以防止警示装置倾倒。如此,使得警示装置的固定繁琐,且使得警示装置整体高度过高,不便于包装和运输。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道路安全预警机,旨在解决解决道路安装预警机固定繁琐和不便于包装及运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包括主机、立杆、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
主机包括机箱、相互电连接的电源模块及控制器,机箱呈块状设置,电源模块及控制器安装在机箱内,以使所述主机的重心低于所述机箱外形的几何中心;
所述立杆绕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箱,以使所述立杆具有展开位置及折叠位置,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立杆凸出所述机箱的上表面并相对所述机箱上表面竖立;在所述折叠位置,所述立杆平铺收纳于所述机箱外表面;
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均安装在所述立杆上,所述预警监测组件和所述警示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位于所述立杆凸出所述机箱上表面的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道路安全预警机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立杆通过所述锁紧结构安装于所述机箱,所述锁紧结构具有锁紧状态及解锁状态,在所述锁紧结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立杆锁紧固定于机箱,在所述锁紧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立杆可相对所述机箱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道路安全预警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上的枢接座,所述枢接座包括移动轴及相对的外支撑座和内支撑座,其中,
所述移动轴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可活动地穿设所述外支撑座,所述第二端部可活动地穿设所述内支撑座;
所述立杆位于所述外支撑座和所述内支撑座之间,且所述立杆与所述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凸出所述立杆靠近所述外支撑座的侧面,所述第二端部凸出所述立杆靠近所述内支撑座的侧面;
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操纵部和螺接部,所述操纵部抵接所述外支撑座远离所述内支撑座的侧面,所述螺接部穿过所述外支撑座并与所述移动轴的第一端部螺纹连接;所述锁紧结构用以在被旋动时带动所述立杆在贴合所述外支撑座的锁紧位置和远离所述外支撑座的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撑座与所述机箱一体设置,所述外支撑座包括安装板及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呈夹角设置,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可活动地穿设所述支撑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套设于所述移动轴的第一端部外围,且位于所述外支撑座与所述立杆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杆开设有过孔,所述移动轴穿设且固定于所述过孔,所述第二端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过孔的横截面尺寸,以限位抵接所述立杆;所述操纵部包括旋拧手柄及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螺接部的横截面尺寸,且抵接所述外支撑座远离所述内支撑座的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轴为空心轴,所述移动轴的内腔贯通所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端面,所述移动轴的内腔包括轴向相接的螺纹段及走线段,所述螺纹段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且与所述螺接部配合,所述走线段贯通所述第二端部以与所述机箱的内腔连通,且所述移动轴的对应所述走线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的凸出所述立杆的高度大于所述外支撑座和所述立杆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内支撑座和所述立杆之间的间隙之和。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立杆凸出所述机箱上表面的高度不大于所述机箱的高度,所述机箱的外周壁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容纳槽,在所述立杆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立杆适配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包括两两相接的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机箱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自所述顶板的侧边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顶板设置,所述立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纳槽的邻近顶板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警监测组件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立杆的自由端,且在所述立杆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摄像装置的后侧凸出所述立杆设置,所述容纳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安装所述立杆,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安装所述摄像装置。
本发明道路安全预警机采用机箱加立杆的结构,且在机箱内设置电源模块及控制器,一方面使得电源模块的安装空间更大,则可设置更大的电源模块,从而使得道路安全预警机的电池续航能力更长,另一方面使得整个主机的重心向下偏移,则整机的重心也偏下,从而使得整机直接放置在地面即可实现平稳固定,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进而简化甚至去除了道路安全预警机与地面的固定结构,提升了道路安全预警机的移动便捷性。
同时,通过使得立杆绕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箱,以使立杆具有凸出机箱上表面并相对机箱上表面竖立的展开位置,以及平铺收纳于机箱外表面的折叠位置,在展开位置时,使得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位于立杆凸出机箱上表面的部分,则在需要工作时,将立杆调节至展开位置,以保证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的安装高度,确保其工作可靠性,而在非工作时,可将立杆调节至折叠位置,降低整机的高度,从而更加便于整机的包装和运输。此外,使得立杆可绕横轴转动地安装于机箱,采用折叠的方式实现立杆的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切换,相比于立杆上下伸缩的方式,更加便于立杆的收纳,且不会干涉机箱内其他部件的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道路安全预警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立杆处于展开位置;
图2为图1中道路安全预警机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道路安全预警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立杆处于折叠位置;
图4为图3中立杆与机箱分离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道路安全预警机的左视图;
图6为图5中沿I-I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道路安全预警机的外支撑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主机 220 警示组件 610 移动轴
100 机箱 230 过孔 611 第一端部
110 容纳槽 300 电源模块 612 第二端部
111 第一容纳槽 400 控制器 613 过线孔
112 第二容纳槽 500 锁紧结构 614 螺纹段
120 顶板 510 操纵部 615 走线段
130 第一侧板 511 旋拧手柄 620 外支撑座
140 第二侧板 512 限位凸台 621 安装板
200 立杆 520 螺接部 622 支撑板
210 预警监测组件 530 弹性垫片 630 内支撑座
211 摄像装置 600 枢接座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道路安全预警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该道路安全预警机包括主机10、立杆200、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主机10包括机箱100、相互电连接的电源模块300及控制器400,电源模块300及控制器400安装于机箱100内,以使主机10的重心低于机箱100外形的几何中心。立杆200绕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箱100,以使立杆200具有展开位置及折叠位置,在展开位置,立杆200凸出机箱100的上表面并相对机箱100上表面竖立;在折叠位置,立杆200平铺收纳于机箱100外表面;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均安装于立杆200上,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均与控制器400电连接;在展开位置,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位于立杆200凸出机箱100上表面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机箱100呈块状设置,则机箱100的整体形状大致呈长方体、立方体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机箱100也可以为圆柱形等。电源模块300与控制器400安装于机箱100内,则电源模块300与控制器400的排布位置可以有很多,例如使得电源模块300与控制器400在横向或纵向上并排设置,或者使得电源模块300和控制器400在横向及纵向均错开设置,只需使得主机10的重心低于机箱100外形的几何中心即可。电源模块300具体可为蓄电池。电源模块300与控制器400、预警监测组件210、警示组件220均电连接,以为其供电,保证整机电器元件的正常运行。控制器400用于控制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以及时发出警示信息。
机箱100的底壁面通常设置为平面,则机箱100的底壁面可以直接与地面贴合放置,以实现机箱100的稳固放置,此时,机箱100的底壁面构成底部支撑面。当然,也可以在机箱100的底壁面设置四个带有刹车片的万向轮,以便整机在移动和平稳放置之间切换。则四个万向轮依次相连形成的与机箱100底壁面平行的外轮廓面构成底部支撑面。具体地,底部支撑面的面积为S1,立杆200的横截面面积为S2,S2/S1小于或等于0.15。立杆200的横截面面积S2与底部支撑面S1的比值具体可以为0.15、0.14、0.13、0.12、0.1、0.08等。
当立杆200的横截面面积S2与底部支撑面S1的比值大于0.15时,使得立杆200的横截面面积过大,一方面使得整机的体积和重量过大,不易于运输和移动,另一方面使得立杆200的重量较大,且由于立杆200通常设置的较长,则会导致整机的重心上移,使得底部支撑面与地面的接触不稳,容易发生倾倒。而通过使得立杆200的横截面面积S2与底部支撑面S1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15,在满足警示高度、便于车辆及时接收到警示信息的同时,使得整机的体积和重量大幅减少,则更加便于整机的运输和移动,此外,当立杆200设置的较长时,也能够使得整机的重心偏下,进而整机无需固定结构便可直接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
立杆200具体可通过枢轴转动安装于机箱100。则立杆200可以连接在机箱100的上表面,也可以连接在机箱100的侧壁面,只需使得立杆200绕横轴可转动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横轴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相一致。也即横轴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可以平行,也可以有不大于5度的偏差。在立杆200处于展开位置时,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均安装在立杆200的正面(面向车辆的一面),且位于立杆200凸出机箱100上表面的部分,如此,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能够面向车辆,同时采集车辆信息并及时警示车辆。预警监测组件210用于采集并监测车辆的信息。警示组件220用于对车辆发出警示信息。通过使得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设置在立杆200凸出机箱100上表面的部分,则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设置的较高,从而更加便于车辆直接观测。
使得立杆200绕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箱100,则立杆200铰接于机箱100的位置可以有很多。可选地,立杆200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机箱100,立杆200的另一端形成自由端,则立杆200的自由端可上下翻转,立杆200的自由端向上翻转时处于展开位置,向下翻转时处于折叠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立杆200的中部或其他位置转动安装于机箱100。立杆200的折叠角度可以大致呈90度,此时使得立杆200在折叠位置时平铺收纳于机箱100的上表面。立杆200的折叠角度也可以大致呈180度,此时使得立杆200在折叠位置时平铺收纳于机箱100的侧壁面。具体可在机箱100上设置凹槽,以收纳立杆200,也可以使得立杆200直接贴合于机箱100的外表面。立杆200的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切换可以通过手动实现,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自动实现,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立杆200平铺收纳于机箱100的外壁面,则使得安装在立杆200上的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0也收纳于机箱100的外壁面,一方面有效降低整机高度,另一方面可对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地,预警监测组件210包括摄像装置211、雷达、红外线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警示组件220包括警示灯、扬声器、显示屏中的至少一种。摄像装置211可以对车辆进行拍照、录像等,则摄像装置211可以记录车辆的车牌、车型信息等,当然,摄像装置211也可以测量车辆的行驶速度。雷达具体可以为毫米波雷达,以精确测量车辆的距离及车辆行驶的范围。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测量车距。通过设置预警监测组件210,能够采集车辆的车距及其他信息,预警监测组件210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递给控制,进而控制器400做出相应的判断。当需要预警时,控制器400控制警示组件220发出警示,以提醒车辆及时避让或减速慢行。警示灯具体可以为红蓝爆闪灯,便于驾驶员及时观测。显示屏可直接显示文字,以提醒车辆避让或减速慢行。扬声器用于播放警示语音,则相比于视觉警示的主动观测,被动接收的扬声器的传播范围广、警示效果佳。具体地,预警监测组件210包括摄像装置211和雷达,警示组件220包括警示灯,在立杆200处于展开位置时,摄像装置211位于立杆200的自由端,雷达位于摄像装置211的下方,警示灯位于雷达的下方。如此,能够保证摄像装置211和雷达的安装高度,从而可进一步增大预警监测组件210的信息采集范围,提高整机的监测范围,提升产品质量。
本发明道路安全预警机采用机箱100加立杆200的结构,且在机箱100内设置电源模块300及控制器400,一方面使得电源模块300的安装空间更大,则可设置更大的电源模块300,从而使得道路安全预警机的电池续航能力更长,另一方面使得整个机箱100的重心向下偏移,则整机的重心也偏下,从而使得整机直接放置在地面即可实现平稳固定,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进而简化甚至去除了道路安全预警机与地面的固定结构,提升了道路安全预警机的移动便捷性。
同时,通过使得立杆200绕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箱100,以使立杆200具有凸出机箱100上表面并相对机箱100上表面竖立的展开位置,以及平铺收纳于机箱100外表面的折叠位置,在展开位置时,使得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位于立杆200凸出机箱100上表面的部分,则在需要工作时,将立杆200调节至展开位置,以保证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的安装高度,确保其工作可靠性,而在非工作时,可将立杆200调节至折叠位置,降低整机的高度,从而更加便于整机的包装和运输。此外,使得立杆200可绕横轴转动地安装于机箱100,采用折叠的方式实现立杆200的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切换,相比于立杆200上下伸缩的方式,更加便于立杆200的收纳,且不会干涉机箱100内其他部件的运行。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6至图8,道路安全预警机还包括锁紧结构500,立杆200通过锁紧结构500安装于机箱100,锁紧结构500具有锁紧状态及解锁状态,在锁紧结构500处于锁紧状态时,立杆200锁紧固定于机箱100,在锁紧结构500处于解锁状态时,立杆200可相对机箱10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结构500用于锁紧连接立杆200及机箱100。则当需要切换立杆200的状态时,使得锁紧结构500处于解锁状态,则立杆200可相对机箱100转动,也即立杆200能够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当立杆200处于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时,使得锁紧结构500处于锁紧状态,则立杆200锁紧固定于机箱100,也即立杆200不会相对机箱100转动,从而使得立杆200能够稳固保持在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锁紧结构500的结构和形式可以有很多,例如锁紧结构500可以采用螺纹旋拧结构、卡扣结构、锁紧齿轮等,只需能够实现切换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使得锁紧结构500在锁紧状态时,立杆200锁紧固定于机箱100,以及锁紧结构500在解锁状态时,立杆200可相对机箱100转动即可,在此对锁紧结构500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设置锁紧结构500,使得立杆200通过锁紧结构500安装于机箱100,在不影响立杆200的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切换的同时,使得立杆200能够稳固保持在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避免立杆200随意晃动,进而保证立杆200的工作可靠性及安装稳固性,保障机器及工人的安全。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8所示,道路安全预警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100上的枢接座600,所述枢接座600包括移动轴610及相对的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其中,所述移动轴610包括第一端部611及第二端部612,所述第一端部611可活动地穿设所述外支撑座620,所述第二端部612可活动地穿设所述内支撑座630。
立杆200位于所述外支撑座620和所述内支撑座630之间,且所述立杆200与所述移动轴6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611凸出所述立杆200靠近所述外支撑座620的侧面,所述第二端部612凸出所述立杆200靠近所述内支撑座630的侧面。所述锁紧结构500包括相互连接的操纵部510和螺接部520,所述操纵部510抵接所述外支撑座620远离所述内支撑座630的侧面,所述螺接部520穿过所述外支撑座620并与所述移动轴610的第一端部611螺纹连接;所述锁紧结构500用以在被旋动时带动所述立杆200在贴合所述外支撑座620的锁紧位置和远离所述外支撑座620的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固定安装于机箱100上。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具体可以为板状结构或其他结构。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相对且呈间隔设置。立杆200的转动端设于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之间。则立杆200可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对应外支撑座620设置,第二侧壁对应内支撑座630设置。移动轴610固定连接于立杆200,则移动轴610可穿设立杆200设置,也可以仅具有凸出立杆200侧壁的部分。移动轴610可以焊接固定于立杆200上,也可以通过轴套等结构固定连接于立杆200,当然,还可以使得移动轴610与立杆200一体成型设置。如此,使得移动轴610与立杆200不可相对转动。则移动轴610的第一端部611凸出立杆200的第一侧壁,移动轴610的第二端部612凸出立杆200的第二侧壁。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轴610的第一端部611和第二端部612同轴设置。移动轴610的第一端部611可活动地穿设外支撑座620,也即移动轴610的第一端部611可在外支撑座620上沿移动轴610的轴向移动以及绕移动轴610的轴向转动。移动轴610的第二端部612可活动地穿设内支撑座630,也即移动轴610的第二端部612可在内支撑座630上沿移动轴610的轴向移动以及绕移动轴610的轴向转动。如此,使得立杆200可通过移动轴610在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之间沿移动轴610的轴向移动和绕移动轴610的轴向转动。
操纵部510用于供工人抓持并进行操作。锁紧结构500通过手动操纵以切换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相比于自动控制的方式,可简化整体结构,降低整体成本。操纵部510的结构可以有很多,只需能够抵接外齿支撑座以及方便用户抓持进行旋拧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螺接部520为螺杆,第一端部611的内孔设置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使得锁紧结构500通过螺接部520与移动轴610的第一端部611螺纹连接,进而实现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可靠、易于装配,且在锁紧结构500损坏后可直接更换,维修成本低。
如此,当需要锁紧立杆200时,通过操作操纵部510,带动螺接部520绕移动轴610的轴向转动,此时由于操纵部510抵接外支撑座620远离内支撑座630的侧面,使得整个锁紧结构500不会沿移动轴610的轴向移动,随后,由于立杆200限制了移动轴610的转动,进而螺接部520能够带动移动轴610往靠近外支撑座620的方向移动,直到立杆200贴合于外支撑座620,通过两者的摩擦实现立杆200稳固保持在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当需要转动立杆200时,通过反向操作操纵部510,带动螺接部520绕移动轴610的轴向反向转动,此时由于操纵部510抵接外支撑座620远离内支撑座630的侧面,使得整个锁紧结构500不会沿移动轴610的轴向移动,随后,由于立杆200限制了移动轴610的转动,进而螺接部520能够带动移动轴610往靠近内支撑座630的方向移动,直到立杆200远离外支撑座620,也即立杆200与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均呈间隔设置时,立杆200可在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上绕移动轴610的轴向转动,以实现切换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7,第二端部612的凸出立杆200的高度大于外支撑座620和立杆200之间的间隙与内支撑座630和立杆200之间的间隙之和。如此,使得第二端部612在立杆200的横向移动过程中始终搭接在内支撑座630上,第一端部611始终搭接在外支撑座620上,则内支撑座630和外支撑座620始终能够为移动轴610的移动提供导向和支撑,进而使得锁紧结构500的状态切换更为顺畅。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8所示,所述内支撑座630与所述机箱100一体设置,所述外支撑座620包括安装板621及与所述安装板621连接的支撑板622,所述安装板621与所述支撑板622呈夹角设置,所述安装板621与所述机箱1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部611可活动地穿设所述支撑板622。
在本实施例中,内支撑座630与机箱100一体设置,则可由机箱100的外侧壁形成该内支撑座630,也可额外设置板状结构。如此,可简化内支撑座630的结构。安装板621与支撑板622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分体成型设置。为了提升外支撑座62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安装板621与支撑板622一体成型设置。具体地,安装板621与支撑板622垂直设置。安装板621与箱体可通过螺钉等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箱体上。支撑板622与内支撑座630相对且呈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锁紧结构500主要通过立杆200与支撑板622之间的摩擦实现锁紧固定,则使得外支撑座620容易发生损坏。而使得外支撑座620与机箱100可拆卸连接,则更加便于外支撑座620的更换,从而可有效降低整机的维修成本。此外,使得外支撑座620与机箱100可拆卸连接,更加便于立杆200在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的安装。具体而言,箱体的两个相邻的周侧壁的转角处凹陷形成容纳槽110,立杆200安装于容纳槽110内;该容纳槽110的侧壁构成内支撑座630,外支撑座620的安装板621固定连接于容纳槽110的底壁。如此,更加便于外支撑座620的更换以及立杆200的拆装。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至图7,锁紧结构500还包括弹性垫片530,弹性垫片530套设于移动轴610的第一端部611外围,且位于外支撑座620与立杆20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垫片530具体可以为弹簧垫圈、具有弹性的凹形垫圈等。当然,弹性垫片530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弹性补偿的结构。弹性垫片530套设在在移动轴610的第一端部611外围,则弹性垫片530的一侧抵接外支撑座620的内壁面,另一侧抵接立杆200。如此,使得立杆200通过弹性垫片530与外支撑座620相抵接,当锁紧结构500处于锁紧状态时,立杆200压合弹性垫片530,弹性垫片530发生弹性变形;当锁紧结构500处于解锁状态时,使得弹性垫片530处于自然状态,立杆200与弹性垫片530相分离或稍微贴合。可以理解的是,立杆200及外支撑座620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则使得立杆200与外支撑座620的摩擦接触位置容易发生损坏,通过在外支撑座620和立杆200之间设置弹性垫片530,则可减缓外支撑座620的损坏速度,且在损坏时只需更换更为便宜的弹性垫片530,可降低维修成本。此外,弹性垫片530能够为外支撑座620和立杆200之间提供弹性补偿,则即使整机长期振动也能够保证立杆200与外支撑座620之间的稳固连接,进而防止立杆200发生意外晃动。
结合机箱100具有枢接座600,枢接座600包括移动轴610及相对的外支撑座620和内支撑座630的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立杆200开设有过孔230,移动轴610穿设且固定于过孔230,第二端部61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过孔230的横截面尺寸,以限位抵接立杆200;操纵部510包括旋拧手柄511及限位凸台512,限位凸台51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螺接部520的横截面尺寸,且抵接外支撑座620远离内支撑座630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得移动轴610穿设立杆200的过孔230,也即移动轴610与立杆200分体设置,则一方面便于立杆200的成型制造,另一方面由于移动轴610容易发生损坏,则更加便于移动轴610的整体更换,降低维修成本。移动轴610与立杆200可通过焊接或轴套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移动轴610的延伸长度大于立杆200的宽度,则使得移动轴610的两端伸出立杆200的两侧面,以形成第一端部611和第二端部612。使得第二端部61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过孔230的尺寸,则在操纵部510带动移动轴610往外支撑座620一侧移动时,第二端部612可形成限位结构,限位抵接立杆200,则能够拉动立杆200同步朝外支撑座620一侧移动。旋钮手柄具体可以为操纵杆。限位凸台51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螺接部520的横截面尺寸,则在转动旋拧手柄511时,限位凸台512抵接外支撑座620,防止螺接部520在移动轴610的轴向移动,进而保证锁紧结构500的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
进一步地,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移动轴610为空心轴,所述移动轴610的内腔贯通所述第一端部611及第二端部612的端面,所述移动轴610的内腔包括轴向相接的螺纹段614及走线段615,所述螺纹段614位于所述第一端部611且与所述螺接部520配合,所述走线段615贯通所述第二端部612以与所述机箱100的内腔连通,且所述移动轴610的对应所述走线段615的侧壁上开设有过线孔613,所述过线孔613位于第一端部611和第二端部612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立杆200上的预警监测组件210及警示组件220通过立杆200的内部走线。第一端部611的内部可形成全部螺纹段614,也可仅形成部分螺纹段614,则螺纹段614还可由第一端部611延伸至位于第一端部611和第二端部612之间的部分。走线段615贯通第二端部612并与机箱100的内腔连通,则在工作时,预警监测组件210及警示组件220的线缆可通过该过线孔613、走线段615进入机箱100的内腔,与机箱100内腔的电源模块300相连接,则使得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的走线更为整洁。同时,由于移动轴610和立杆200固定连接,移动轴610与立杆200同步转动,则在立杆200转动时不会造成导线缠绕。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在展开位置时,立杆200凸出机箱100上表面的高度不大于机箱100的高度,机箱100的外周壁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容纳槽110,在立杆200处于折叠位置时,立杆200适配安装于容纳槽110内。
可以理解的是,当立杆200安装于容纳槽110时,安装在立杆200上的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也安装于容纳槽110内。通过使得立杆200在展开位置时凸出机箱100上表面的高度不大于机箱100的高度,则机箱100设置的较高,立杆200相对设置的较短,由于机箱100的重心低于机箱100外形的几何中心,则使得整机的重心也低于整机外形的几何中心,或者与整机外形的几何中心重合,如此,机箱100的底部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便可稳固放置在地面上,实现了整机的免固定安装,省去了安装步骤,且更加便于整机的运输和移动。通过在机箱100的外周壁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容纳槽110,也即容纳110沿机箱100的上下方向延伸。使得立杆200在折叠位置时,适配容纳在机箱100外周壁上的容纳槽110,则立杆200在折叠位置时不会凸出机箱100的壁面,使得整机的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小,从而更加便于整机的安装和运输。且使得机箱100的外周壁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110,相比于机箱100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110,可充分利用机箱100的高度空间,使得立杆200可相对设置的较长,进而满足预警监测组件210和警示组件220的安装高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机箱100的侧壁设置围板以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立杆200的容纳槽110。
进一步地,机箱100包括两两相接的顶板120、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顶板120位于所述机箱100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130及第二侧板140自所述顶板120的侧边向下延伸形成;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的连接处形成容纳槽110,且容纳槽110贯穿顶板120设置,立杆200可转动地连接于容纳槽110邻近顶板120的位置。顶板120的外壁面形成机箱100的上表面,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的外壁面形成机箱100的外周壁。使得机箱100由顶板120、第一侧板130、第二侧板140等围合而成,使得机箱100整体呈长方体设置,更加便于整机的包装和运输。使得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的连接处形成容纳槽110,可充分利用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转角处的空间,则相比于将容纳槽110设置在其他位置,能够避免对机箱100内的电源模块300、控制器400等的安装造成干涉,则使得机箱100上的结构布局更为合理、紧凑,有利于整机的包装和运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预警监测组件210包括摄像装置211,摄像装置211安装于立杆200的自由端,且在立杆200处于展开位置时,摄像装置211的后侧凸出立杆200设置,容纳槽11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槽111和第二容纳槽112,第二容纳槽112的深度大于第一容纳槽111的深度,第一容纳槽111用于安装立杆200,第二容纳槽112用于安装摄像装置211。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容纳槽112无语第一容纳槽111的下方。摄像装置211具体可以采用道路检测摄像头。通过使得容纳槽110包括第一容纳槽111和第二容纳槽112,使得第二容纳槽112的深度大于第一容纳槽111的深度,则第二容纳槽112位于第一容纳槽111的下方。如此,在立杆200处于折叠位置时,立杆200适配安装于第一容纳槽111,摄像装置211适配安装于第二容纳槽112。相比于使得整个容纳槽110设置成同样的深度,可有效减少立杆200对应的容纳槽110处的占用空间,从而能够增大机箱100内部的可利用空间,使得整机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槽111的横截面尺寸不小于立杆200的横截面尺寸,第二容纳槽112的横截面尺寸不小于摄像装置211的横截面尺寸,以使立杆200在折叠位置时,立杆200及摄像装置211的外壁面均低于或平齐于机箱100的外壁面。如此,可使得立杆200及摄像装置211完全容纳于容纳槽110内,则机箱100的外壁面可对立杆200及摄像装置211进行防护,有效避免立杆200及摄像装置211发生意外磕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机箱、相互电连接的电源模块及控制器,所述机箱呈块状设置,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机箱内,以使所述主机的重心低于所述机箱外形的几何中心;
立杆,所述立杆绕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箱,以使所述立杆具有展开位置及折叠位置,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立杆凸出所述机箱的上表面并相对所述机箱上表面竖立;在所述折叠位置,所述立杆平铺收纳于所述机箱外表面;
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均安装在所述立杆上,所述预警监测组件和所述警示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预警监测组件和警示组件位于所述立杆凸出所述机箱上表面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安全预警机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立杆通过所述锁紧结构安装于所述机箱,所述锁紧结构具有锁紧状态及解锁状态,在所述锁紧结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立杆锁紧固定于机箱,在所述锁紧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立杆可相对所述机箱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道路安全预警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上的枢接座,所述枢接座包括移动轴及相对的外支撑座和内支撑座,其中,
所述移动轴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可活动地穿设所述外支撑座,所述第二端部可活动地穿设所述内支撑座;
所述立杆位于所述外支撑座和所述内支撑座之间,且所述立杆与所述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凸出所述立杆靠近所述外支撑座的侧面,所述第二端部凸出所述立杆靠近所述内支撑座的侧面;
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操纵部和螺接部,所述操纵部抵接所述外支撑座远离所述内支撑座的侧面,所述螺接部穿过所述外支撑座并与所述移动轴的第一端部螺纹连接;所述锁紧结构用以在被旋动时带动所述立杆在贴合所述外支撑座的锁紧位置和远离所述外支撑座的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座与所述机箱一体设置,所述外支撑座包括安装板及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呈夹角设置,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可活动地穿设所述支撑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套设于所述移动轴的第一端部外围,且位于所述外支撑座与所述立杆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开设有过孔,所述移动轴穿设且固定于所述过孔,所述第二端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过孔的横截面尺寸,以限位抵接所述立杆;所述操纵部包括旋拧手柄及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螺接部的横截面尺寸,且抵接所述外支撑座远离所述内支撑座的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为空心轴,所述移动轴的内腔贯通所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端面,所述移动轴的内腔包括轴向相接的螺纹段及走线段,所述螺纹段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且与所述螺接部配合,所述走线段贯通所述第二端部以与所述机箱的内腔连通,且所述移动轴的对应所述走线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立杆凸出所述机箱上表面的高度不大于所述机箱的高度,所述机箱的外周壁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容纳槽,在所述立杆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立杆适配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包括两两相接的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机箱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自所述顶板的侧边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顶板设置,所述立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纳槽的邻近顶板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路安全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监测组件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立杆的自由端,且在所述立杆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摄像装置的后侧凸出所述立杆设置,所述容纳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安装所述立杆,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安装所述摄像装置。
CN202111414319.5A 2021-11-25 2021-11-25 道路安全预警机 Pending CN1141085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4319.5A CN114108513A (zh) 2021-11-25 2021-11-25 道路安全预警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4319.5A CN114108513A (zh) 2021-11-25 2021-11-25 道路安全预警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8513A true CN114108513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73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4319.5A Pending CN114108513A (zh) 2021-11-25 2021-11-25 道路安全预警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851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08068Y (zh) * 2009-03-23 2010-02-17 惠而邦电子衡器(昆山)有限公司 电子台秤
CN209368716U (zh) * 2018-12-08 2019-09-10 河北中地志诚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道路警示装置
CN111424581A (zh) * 2020-04-26 2020-07-17 浙江浙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交通警示装置
CN111501604A (zh) * 2020-04-15 2020-08-0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收纳安全报警装置
CN213038242U (zh) * 2020-05-22 2021-04-23 深圳爱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的应急道路监控设备
WO2021170795A1 (fr) * 2020-02-28 2021-09-02 Lacroix City Saint Herblain Feu de signalisation mobile de chanti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08068Y (zh) * 2009-03-23 2010-02-17 惠而邦电子衡器(昆山)有限公司 电子台秤
CN209368716U (zh) * 2018-12-08 2019-09-10 河北中地志诚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道路警示装置
WO2021170795A1 (fr) * 2020-02-28 2021-09-02 Lacroix City Saint Herblain Feu de signalisation mobile de chantier
CN111501604A (zh) * 2020-04-15 2020-08-0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收纳安全报警装置
CN111424581A (zh) * 2020-04-26 2020-07-17 浙江浙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交通警示装置
CN213038242U (zh) * 2020-05-22 2021-04-23 深圳爱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的应急道路监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29543A1 (en) Portable traffic signaling device
US20120291847A1 (en) Multi-panel solar panel deployment device
CN114108513A (zh) 道路安全预警机
CN212047859U (zh) 一种无人机跟踪装置
CN211295351U (zh) 一种电动带天线水平回转功能的倒伏机构
CN211420925U (zh) 一种道路信息安全警示装置
CN216611046U (zh) 折叠电动车式三角警示牌
CN217816019U (zh) 一种可折叠云台
JP2000345520A (ja) 標識装置
CN213565635U (zh) 一种遥控式应急三角架
CN114108508A (zh) 道路安全预警机
CN210691616U (zh) 一种移动式智能交通提醒装置
JP6439179B2 (ja) 車載用機器用の支持装置
CN219668111U (zh) 一种可折叠升降的显示屏及消防指挥车
CN216640327U (zh) 道路安全预警机
CN219236820U (zh) 一种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CN213534556U (zh) 一种电动应急三角架
CN216640326U (zh) 道路安全预警机
CN219758569U (zh) 一种折叠式车底检查镜
CN215801195U (zh) 道路预警装置
CN213120578U (zh) 车载导航仪
CN214825260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驱动板存储装置
CN217932936U (zh) 一种交通灯
CN220721228U (zh) 一种多足机器人
CN212556759U (zh) 一种折叠式脚架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