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2407B - 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2407B
CN114102407B CN202111493109.XA CN202111493109A CN114102407B CN 114102407 B CN114102407 B CN 114102407B CN 202111493109 A CN202111493109 A CN 202111493109A CN 114102407 B CN114102407 B CN 114102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lade
cylindrical blade
machin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31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2407A (zh
Inventor
林圣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xi Sanli Packaging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xi Sanli Packaging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xi Sanli Packaging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xi Sanli Packaging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931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2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2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2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2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2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 B24B29/02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workpie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22Equipment for exact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t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属于用于磨削或抛光的机床、装置或工艺领域,通过设置的该机床,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呈垂直设置时,通过夹持支撑机构中的夹持组件能够对短圆柱刀片进行夹持固定,再由抛光机构进行加工,而夹持支撑机构中的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水平设置时,通过将夹持组件旋转,通过夹持组件对长圆柱刀片的底部进行支撑,将抛光机构中的加工部进行转向,通过抛光机构和夹持支撑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长圆柱刀片进行加工,使得该机床可以加工短圆柱刀片,还可以加工长圆柱刀片,提高了该机床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属于用于磨削或抛光的机床、装置或工艺领域,具体的属于为磨削刀片旋转面设计的机床或装置。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进行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
刀片加工工艺中是需要进行抛光的,如一些圆柱刀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机床对其旋转面进行抛光,现有技术中,机床对圆柱刀片的加工方式较为固定,即通过夹持圆柱刀片两端的方式对圆柱刀片进行固定,再通过砂轮对旋转的圆柱刀片进行抛光加工,而这种方式只能满足一些短圆柱刀片的加工需求,难以适用较长的圆柱刀片。
现有技术多通过购买适配较长圆柱刀片的机床来加工较长的圆柱刀片,但这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还占用空间。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加工长圆柱刀片和短圆柱刀片时需要不同的机床,使用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底槽,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架,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夹持支撑机构,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限位动力机构,所述限位动力机构与支撑台之间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用于对圆柱刀片进行加工;
所述夹持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台上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旋转结构,所述支撑部旋转前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所述支撑部旋转后用于加工长圆柱刀片;
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在加工短圆柱刀片时用于夹持圆柱刀片,所述夹持部在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用于支撑圆柱刀片;
所述支撑部包括竖向支撑组件和旋转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设置在旋转支撑组件上,且竖向支撑组件与支撑台呈垂直设置,所述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垂直时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所述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平行时用于加工长圆柱刀片;
所述夹持部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旋转支撑组件上,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对圆柱刀片进行夹持或释放,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上,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时夹持圆柱刀片,且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用于支撑圆柱刀片;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呈垂直设置时,通过夹持支撑机构中的夹持组件能够对短圆柱刀片进行夹持固定,再由抛光机构进行加工,而夹持支撑机构中的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水平设置时,通过将夹持组件旋转,通过夹持组件对长圆柱刀片的底部进行支撑,将抛光机构中的加工部进行转向,通过抛光机构和夹持支撑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长圆柱刀片进行加工,使得该机床可以加工短圆柱刀片,还可以加工长圆柱刀片,提高了该机床的适用范围;
这样设计在加工短圆柱刀片时,夹持支撑机构用于夹持圆柱刀片的两端,并带动圆柱刀片旋转,而加工长圆柱刀片时,夹持支撑机构经过结构变化,能够对圆柱刀片的底部进行支撑,并带动圆柱刀片旋转,提高了夹持支撑机构的功能性。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夹持支撑机构上的定位支撑机构,所述定位支撑机构用于对圆柱刀片进行定位。
其中,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定位部上,用于连接以及支撑定位部,且用于对旋转支撑组件进行限位。
其中,所述定位部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时对圆柱刀片进行定位,且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用于对圆柱刀片进行支撑。
这样设计在加工短圆柱刀片时,通过定位支撑机构能够对圆柱刀片进行定位,从而能够便于圆柱刀片夹持在两个转盘的中部,从而减少工作人员将圆柱刀片夹持在两个转盘之间所用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且定位支撑机构能够在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垂直时对旋转支撑组件进行限位,使得旋转支撑组件保持与支撑台的垂直状态;
加工长圆柱刀片时,定位支撑机构从夹持支撑机构上取下并装载于防护架上,此时定位支撑机构能够对长圆柱刀片的底部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从而能够提高长圆柱刀片加工时的稳定性。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台顶部且位于抛光机构一侧的支撑驱动机构;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加工短圆柱刀片时,通过支撑驱动机构能够对临时放置在该机床上的圆柱刀片进行支撑,能够提高圆柱刀片临时放置的稳定性,减少圆柱刀片放置在该机床上时滑落的情况;
加工长圆柱刀片时,通过将支撑驱动机构竖起并进行结构的变化,将限位动力机构中的动力部与抛光机构分离并与支撑驱动机构相连,通过动力部驱动支撑驱动机构沿第二连接槽移动,此时通过支撑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长圆柱刀片移动,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加工短圆柱刀片时,限位动力机构中的动力部能够驱动抛光机构沿第一连接槽移动,从而实现抛光设备与圆柱刀片的接触和分离,进而调整抛光程度,加工长圆柱刀片时,通过将动力部旋转至第二连接槽下方,使得动力部与竖起后的支撑驱动机构相连,此时动力部能够驱动支撑驱动机构移动,从而使得支撑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长圆柱刀片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第二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第一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第一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第一支撑座的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定位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支撑台的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抛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第一连接块的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十字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加工短圆柱刀片时支撑驱动机构加工短圆柱刀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加工短圆柱刀片时支撑驱动机构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支撑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的第二连接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支撑台;2、底槽;3、防护架;4、夹持支撑机构;401、立板;402、转轴;403、第一插孔;404、第一支撑座;405、腔室;406、第一凹槽;407、第一双向丝杆;408、第一电机;409、锥齿轮组;410、第一滑槽;411、滑块;412、十字螺纹槽;413、第二插孔;414、第一弹簧;415、第一支撑板;416、转盘;417、第二电机;418、传动轴;5、定位支撑机构;501、第二支撑板;502、插杆;503、定位块;504、连接孔;505、固定螺栓;506、卡槽;507、限位槽;508、第二双向丝杆;509、传动块;510、定位辊;6、限位动力机构;601、第二凹槽;602、第一插槽;603、连接轴;604、连接座;605、螺纹杆;606、方槽;607、方杆;608、第三电机;609、插块;610、第三弹簧;611、第一连接槽;612、第二连接槽;613、第一限位条;614、第二限位条;7、抛光机构;701、立柱;702、升降丝杆;703、第四电机;704、第一连接块;705、第一连接杆;706、十字限位槽;707、第一内槽;708、限位板;709、限位杆;710、第四弹簧;711、支撑架;712、抛光设备;714、第三凹槽;715、第一螺纹槽;716、第一缺口;8、支撑驱动机构;801、支撑柱;802、连接头;803、连接板;804、第二螺纹槽;805、连接柱;806、调节丝杆;807、第五电机;808、第二连接块;809、第二插槽;810、第一定位槽;811、第二定位槽;812、连接栓;813、第二连接杆;814、T形杆;815、方形块;816、弧形板;817、第二内槽;818、第五弹簧;819、第二缺口;820、第五凹槽;821、夹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底槽2,支撑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架3,支撑台1上设置有夹持支撑机构4,夹持支撑机构4上设置有定位支撑机构5,定位支撑机构5用于对圆柱刀片进行定位,支撑台1上设置有限位动力机构6,限位动力机构6与支撑台1之间设置有抛光机构7,抛光机构7用于对圆柱刀片进行加工,支撑台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抛光机构7一侧的支撑驱动机构8;
夹持支撑机构4包括设置于支撑台1上的支撑部,支撑部为旋转结构,支撑部旋转前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支撑部旋转后用于加工长圆柱刀片;支撑部上设置有夹持部,夹持部在加工短圆柱刀片时用于夹持圆柱刀片,夹持部在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用于支撑圆柱刀片;支撑部包括竖向支撑组件和旋转支撑组件,竖向支撑组件设置在旋转支撑组件上,且竖向支撑组件与支撑台1呈垂直设置,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1垂直时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1平行时用于加工长圆柱刀片;夹持部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驱动组件设置在旋转支撑组件上,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对圆柱刀片进行夹持或释放,夹持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上,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时夹持圆柱刀片,且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用于支撑圆柱刀片。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如图1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竖向支撑组件包括两个设置在支撑台1顶部的立板401,两个立板401的底端均穿过支撑台1并延伸至底槽2的内部,两个立板401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02,转轴402的端部穿过立板401并延伸至立板401的外部,两个转轴402上均开设有第一插孔403,两个立板401靠近抛光机构7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插孔413,第二插孔413的位置与第一插孔403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竖向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弹簧414,两个第一弹簧414均位于底槽2内且分别套设在两个立板401上,第一弹簧414的顶端与底槽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14的底端与立板401的底端固定连接,旋转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转轴402之间的第一支撑座404,第一支撑座404与支撑台1水平设置时,第一弹簧414的作用力通过立板401能够对第一支撑座404进行拉动,使得第一支撑座404的底部与支撑台1保持接触,进而提高第一支撑座404水平设置时与支撑台1接触的稳定性,第一支撑座404内开设有腔室405和两个第一凹槽406,腔室405位于第一支撑座404中部,两个第一凹槽406分别位于腔室405的顶部和底部,两个第一凹槽406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10。
如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双向丝杆407,第一双向丝杆40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腔室405与两个第一凹槽406之间,腔室405内安装有第一电机408,第一电机408与第一双向丝杆407之间设置有锥齿轮组409,锥齿轮组409由大锥齿轮和小锥齿轮构成,大锥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双向丝杆407上,小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408的输出轴上且与大锥齿轮啮合,通过第一电机408能够带动小锥齿轮转动,通过小锥齿轮能够带动大锥齿轮转动,通过大锥齿轮能够带动第一双向丝杆407转动。
如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滑块411,两个滑块411上均开设有十字螺纹槽412,两个滑块41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凹槽406内,两个十字螺纹槽412均与第一双向丝杆40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滑块4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支撑座404外部的第一支撑板415,两个第一支撑板415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418,两个传动轴418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盘416,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板415上固定安装有与其中一个传动轴418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417,第二电机417的转动轴与418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电机417能够带动与其相连的传动轴418转动,通过传动轴418的转动能够带动转盘416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圆柱刀片转动。
如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定位支撑机构5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连接部设置在定位部上,用于连接以及支撑定位部,且用于对旋转支撑组件进行限位,定位部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时对圆柱刀片进行定位,且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用于对圆柱刀片进行支撑,连接部包括第二支撑板501,第二支撑板501的一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插杆502,两个插杆502分别穿插连接在两个第二插孔413与两个第一插孔403之间,通过将插杆502插入第二插孔413和第一插孔403之间能够对第一支撑座404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支撑座404保持与支撑台1垂直,能够提高加工短圆柱刀片时第一支撑座404的稳定性。
如图10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连接部还包括两个定位块503,两个定位块503内均贯穿开设有连接孔504,两个定位块503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506,两个卡槽506分别与两个插杆50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定位块503上均螺纹连接有与卡槽506位置相对应的固定螺栓505,固定螺栓505的一端延伸至卡槽506内且与插杆502接触,拧松固定螺栓505后推动定位块503能够调整定位块503与第二支撑板501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不同直径的短圆柱刀片,而加工长圆柱刀片时,通过定位块503、连接孔504、固定螺栓505和卡槽506能够将插杆502固定在防护架3上,从而使得定位支撑机构5能够在加工长圆柱刀片时能够对长圆柱刀片进行辅助支撑。
如图10和图11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定位部包括开设在第二支撑板501远离插杆502一侧的第二滑槽507,第二滑槽507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508,第二双向丝杆508的一端穿过第二滑槽507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板501一侧的外部,第二双向丝杆50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位于第二滑槽507内的传动块509,两个传动块509上均固定安装有定位辊510,通过转动第二双向丝杆508能够带动两个传动块509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能够根据圆柱刀片的直径调整两个定位辊510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定位辊510能够适配不同直径的圆柱刀片。
实施例3:
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1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限位动力机构6包括限位部和动力部,动力部设置在限位部上,用于驱动抛光机构7以及支撑驱动机构8,限位部包括贯穿开设在支撑台1内的第二凹槽601,第二凹槽60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插槽602,两个第一插槽602分别位于支撑台1的两个相邻面上,支撑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611以及与第一连接槽611垂直的第二连接槽612,第一连接槽611和第二连接槽612均与第二凹槽601连通,第一连接槽611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条613,第二连接槽612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条614,通过第一连接槽611和第一限位条613的相互配合能够对抛光机构7进行限位,能够提高抛光机构7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二连接槽612和第二限位条614的相互配合能够在支撑驱动机构8加工长圆柱刀片时对支撑驱动机构8进行限位,从而能够提高支撑驱动机构8移动时的稳定性。
如图1、图2和图1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动力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槽601内的连接轴603,连接轴603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座604,连接座604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05,螺纹杆605的中部开设有方槽606,方槽606内穿插连接有方杆607,支撑台1其中一面上的两个第一插槽602之间穿插连接有插块609,插块609插入第一插槽602内部时,通过第一插槽602能够对插块609限位,插块609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608,第三电机608的输出轴穿过插块609并延伸至螺纹杆605内且与方杆607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三电机608能够带动方杆607转动,通过方杆607能够带动螺纹杆605转动,通过螺纹杆605的转动能够驱动抛光机构7或支撑驱动机构8移动,方槽606内设置有第三弹簧610,第三弹簧610的一端与方杆607远离第三电机60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弹簧610的另一端与方槽606固定连接,向外侧拉动第三电机608能够带动插块609与第一插槽602分离,然后以连接轴603为中心九十度转动第三电机608使得螺纹杆605从第一连接槽611下方移动至第二连接槽612下方,使得动力部能够在加工长圆柱刀片时驱动支撑驱动机构8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抛光机构7包括升降部和加工部,加工部设置在升降部,加工部用于对圆柱刀片的旋转面进行加工,升降部用于驱动加工部升降,升降部包括穿插连接在第一连接槽611内的立柱701,立柱7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714,立柱701的顶端穿过第一连接槽611并延伸至支撑台1的上方且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703,第四电机703的输出轴穿过立柱701并延伸至第三凹槽714内且固定安装有升降丝杆702,升降丝杆702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三凹槽714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升降丝杆70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04,通过第四电机703能够带动升降丝杆702转动,通过升降丝杆702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连接块704上升或下降,从而满足加工需求;
第一连接块704的一端穿过第三凹槽714并延伸至立柱701的外部,立柱701的底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715,立柱70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缺口716,两个第一缺口716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条61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通过第一缺口716和第一限位条613的相互配合能够对立柱701进行限位,而立柱701在动力部的驱动下向远离夹持支撑机构4的方向移动,使第一缺口716与第一限位条613分离后向上拉动立柱701能够使立柱701与第一连接槽611分离。
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工部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块704上的第一连接杆705,第一连接杆7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711,支撑架711远离第一连接杆705的一端设置有抛光设备712,第一连接杆705内贯穿开设有十字限位槽706,第一连接块704内开设有位于第一连接杆705上方的第一内槽707,第一内槽707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板708,限位板708的中部固定套接有限位杆709,限位杆709的一端穿过第一内槽707并延伸至第一连接块704的上方,限位杆709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内槽707且与十字限位槽706配套插接,通过将限位杆709插入十字限位槽706内能够对支撑架711进行限位,加工短圆柱刀片时,抛光设备712形态如图13所示时,而加工长圆柱刀片时,向上拉动限位杆709使限位杆709与十字限位槽706分离,然后九十度转动支撑架711即可使抛光设备712加工长圆柱刀片,限位杆709的外表面套设有位于限位板708上方的第四弹簧710,第四弹簧710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708和第一内槽707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驱动机构8包括调节式支撑结构和支撑夹持结构,支撑夹持结构设置在调节式支撑结构上,用于加工长圆柱刀片时夹持并驱动圆柱刀片移动,且加工短圆柱刀片时用于临时放置圆柱刀片。
如图1、图2、图16、图17和图1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节式支撑结构包括放置在支撑台1顶部的支撑柱801,支撑柱801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缺口819,加工长圆柱刀片时,转动支撑柱801使支撑柱801与连接板803形态如图17所示,此时第二缺口819能够与第二限位条61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此时通过第二限位条614第二缺口819的相互配合能够对支撑柱801进行限位,从而能够提高支撑柱801移动的稳定性,支撑柱8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802,连接头80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805,连接头802的外表面通过连接柱805铰接有连接板803,连接板803与第二连接槽612的内壁穿插连接,连接板803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804,该机床的形态如图1所示时,螺纹杆605的外表面与第一螺纹槽715螺纹连接,该机床的形态如图2所示时,螺纹杆605的外表面与第二螺纹槽804螺纹连接。
如图1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夹持结构包括开设在支撑柱801上的第五凹槽820,第五凹槽820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杆806,支撑柱801远离连接头802的一端安装有驱动调节丝杆806转动的第五电机807,调节丝杆80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808,通过第五电机807带动调节丝杆806转动能够使得两个第二连接块808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能够调整两个第二连接块808之间的距离,两个第二连接块808的一端均穿过第五凹槽820并延伸至支撑柱801一侧的外部且均开设有第二插槽809,两个第二连接块808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开设有与第二插槽809连通的第一定位槽810,两个第一定位槽810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定位槽811。
如图19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两个第二插槽809内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栓812,两个连接栓812的外表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813,两个第二连接杆813内均开设有第二内槽817,两个第二内槽817内均滑动连接有T形杆814,两个T形杆8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内槽817且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块815,方形块815与第二定位槽811的内壁穿插连接,两个方形块815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板816,通过将第五弹簧818插入第二定位槽811内能够对弧形板816进行限位,能够避免弧形板816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两个弧形板816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夹持辊821,通过设置夹持辊821能够在加工长圆柱刀片时对圆柱刀片进行夹紧,而夹持辊821的设置使得长圆柱刀片能够在移动时持续保持转动,T形杆814的外表面设置有位于第二内槽817内的第五弹簧818,第五弹簧818的两端分别与T形杆814和第二内槽817固定连接。
具体的,本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在工作时/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短圆柱刀片的加工:该机床的形态如图1所示,首先拧松固定螺栓505,推动定位块503使定位块503与立板401接触并拉动第二支撑板501,根据圆柱刀片的直径调整好第二支撑板501与第一支撑座404之间的距离,调整好之后拧紧固定螺栓505,通过固定螺栓505对定位块503进行固定,将短圆柱刀片置于两个第一凹槽406之间并与两个定位辊510接触,由于两个定位辊510的定位,使得圆柱刀片能够位于两个转盘416的中心位置,启动第一电机408,通过第一电机408带动锥齿轮组409和第一双向丝杆407转动,通过第一双向丝杆407的转动带动两个滑块411相互靠近,两个滑块411通过两个第一支撑板415带动两个转盘416相互靠近并对圆柱刀片进行夹紧固定,启动第三电机608,通过第三电机608带动方杆607和螺纹杆605转动,通过螺纹杆605带动立柱701移动,通过立柱701带动抛光设备712与圆柱刀片接触,并启动抛光设备712使抛光设备712转动,通过第二电机417带动转盘416和圆柱刀片旋转,旋转的圆柱刀片与旋转的抛光设备712接触,从而对圆柱刀片进行抛光,在抛光过程中,通过第四电机703带动升降丝杆702转动,通过升降丝杆702带动第一连接块704和抛光设备712上下移动,从而对圆柱刀片的不同位置进行抛光;
步骤二、长圆柱刀片的加工:将该机床的形态由图1切换为图2,首先拉动第二支撑板501使插杆502与第一插孔403和第二插孔413分离,然后向上拉动第一支撑座404使第一支撑座404的底部与支撑台1分离,九十度转动第一支撑座404使第一支撑座404与支撑台1水平,然后启动第一电机408,通过第一电机408带动锥齿轮组409和第一双向丝杆407转动,使两个滑块411相互远离,使得两个滑块411分别从第一支撑座404的两端与第一双向丝杆407分离,然后九十度转动滑块411,并将两个滑块411置于第一支撑座404的两端,使得两个滑块411上的十字螺纹槽412分别与第一双向丝杆407的两端对应,通过第一双向丝杆407转动使得两个旋转后的滑块411重新进入第一凹槽406内,然后松开第一支撑座404使第一支撑座404与支撑台1的顶部接触,此时夹持支撑机构4的形态如图2所示;
拧松固定螺栓505使固定螺栓505与插杆502分离,将卡槽506套在防护架3的外表面上并拧紧固定螺栓505,通过固定螺栓505将定位块503固定在防护架3上,然后将插杆502插入连接孔504中,此时定位支撑机构5的形态如图11所示,向远离夹持支撑机构4的方向推动抛光机构7使第一缺口716与第一限位条613分离,向上拉动立柱701使立柱701与第一连接槽611分离,拉动支撑驱动机构8将支撑驱动机构8从支撑台1上取下,向外侧拉动第三电机608使插块609与第一插槽602分离,以连接轴603为中心九十度转动第三电机608使得螺纹杆605从第一连接槽611下方旋转至第二连接槽612下方,然后将插块609插入第二连接槽612下方的第一插槽602中,向上拉动限位杆709并九十度转动支撑架711,将立柱701底端插入第一连接槽611中,通过动力部驱动立柱701向夹持支撑机构4移动使第一缺口716与第一限位条613连接在一起,并使抛光设备712移动至两个转盘416上方;
向上拉动弧形板816先以第五弹簧818为中心旋转九十度,再以连接栓812为中心旋转九十度,然后将支撑柱801立起,使得支撑驱动机构8由图16切换为图17形态,将连接板803插入第一限位条613中,使得第二螺纹槽804与螺纹杆605螺纹连接,通过第三电机608带动螺纹杆605转动使得支撑柱801移动,从而使第二缺口819与第二限位条614连接在一起,此时该机床的形态即可由图1切换为图2,将长圆柱刀片置于两个转盘416以及两个定位辊510顶部之间,启动第四电机703带动升降丝杆702下降,使得抛光设备712与圆柱刀片顶部接触,通过第五电机807带动调节丝杆806转动使得两个弧形板816相互靠近并通过夹持辊821对圆柱刀片进行夹紧,通过第二电机417带动传动轴418和转盘416转动,通过转盘416带动圆柱刀片旋转,通过第三电机608带动螺纹杆605转动,通过螺纹杆605带动支撑柱801向夹持支撑机构4移动,从而带动长圆柱刀片边旋转边向夹持支撑机构4移动,当支撑驱动机构8移动到夹持支撑机构4时,通过第五电机807带动调节丝杆806反向转动使得两个弧形板816远离,通过第三电机608带动螺纹杆605反向转动使得支撑柱801远离夹持支撑机构4,然后通过两个弧形板816再次对圆柱刀片进行夹紧并由第三电机608带动螺纹杆605驱动支撑驱动机构8向夹持支撑机构4移动,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对长圆柱刀片进行加工;
当需要将该机床由图2再切换为图1时,通过动力部驱动支撑驱动机构8远离夹持支撑机构4,当第二缺口819与第二限位条614分离后向上拉动支撑驱动机构8将支撑驱动机构8取下,然后拉动弧形板816使方形块815与第二定位槽811分离,以T形杆814为中心九十度转动弧形板816,再以连接栓812为中心转动弧形板816,然后将T形杆814从第二连接块808远离支撑柱801的一端插入第二插槽809中,推动立柱701使第一限位条613与立柱701分离,向上拉动立柱701将立柱701从支撑台1上取下,向外侧拉动第三电机608并进行转动使得动力部从第二连接槽612下方旋转至第一连接槽611下方,拧松固定螺栓505并将定位支撑机构5从防护架3上取下,通过第一双向丝杆407的转动将将两个滑块411从第一支撑座404两端取出,将两个第一支撑座404旋转后再由第一支撑座404两端重新装入第一凹槽406中,将第一支撑座404立起与支撑台1垂直,然后将两个插杆502分别插入两个第二插孔413和两个第二插孔413中,再将卡槽506套在插杆502上并拧紧固定螺栓505,拉动限位杆709并转动支撑架711使支撑架711复位,将抛光机构7再插入第一连接槽611中使第一螺纹槽715与螺纹杆605连接在一起即可将该机床由图2形态切换为图1形态。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底槽(2),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架(3),所述支撑台(1)上设置有夹持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台(1)上设置有限位动力机构(6),所述限位动力机构(6)与支撑台(1)之间设置有抛光机构(7),所述抛光机构(7)用于对圆柱刀片进行加工;
所述夹持支撑机构(4)包括设置于支撑台(1)上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旋转结构,所述支撑部旋转前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所述支撑部旋转后用于加工长圆柱刀片;
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在加工短圆柱刀片时用于夹持圆柱刀片,所述夹持部在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用于支撑圆柱刀片;
所述支撑部包括竖向支撑组件和旋转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设置在旋转支撑组件上,且竖向支撑组件与支撑台(1)呈垂直设置,所述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1)垂直时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所述旋转支撑组件与支撑台(1)平行时用于加工长圆柱刀片;
所述夹持部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旋转支撑组件上,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对圆柱刀片进行夹持或释放,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上,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时夹持圆柱刀片,且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用于支撑圆柱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组件包括两个设置在支撑台(1)顶部的立板(401),两个所述立板(401)的底端均穿过支撑台(1)并延伸至底槽(2)的内部,两个所述立板(401)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02),两个所述转轴(402)上均开设有第一插孔(403),两个所述立板(401)靠近抛光机构(7)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插孔(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弹簧(414),两个所述第一弹簧(414)均位于底槽(2)内且分别套设在两个立板(401)上,所述第一弹簧(414)的顶端与底槽(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14)的底端与立板(401)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转轴(402)之间的第一支撑座(404),所述第一支撑座(404)内开设有腔室(405)和两个第一凹槽(406),所述腔室(405)位于第一支撑座(404)中部,两个所述第一凹槽(406)分别位于腔室(405)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第一凹槽(406)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双向丝杆(407),所述第一双向丝杆(40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腔室(405)与两个第一凹槽(406)之间,所述腔室(405)内安装有第一电机(408),所述第一电机(408)与第一双向丝杆(407)之间设置有锥齿轮组(4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滑块(411),两个所述滑块(411)上均开设有十字螺纹槽(412),两个所述滑块(41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凹槽(406)内,两个所述十字螺纹槽(412)均与第一双向丝杆(40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块(4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支撑座(404)外部的第一支撑板(415),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415)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418),两个所述传动轴(418)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盘(416),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415)上固定安装有与其中一个传动轴(418)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4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夹持支撑机构(4)上的定位支撑机构(5),所述定位支撑机构(5)用于对圆柱刀片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机构(5)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定位部上,用于连接以及支撑定位部,且用于对旋转支撑组件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用于加工短圆柱刀片时对圆柱刀片进行定位,且加工长圆柱刀片时用于对圆柱刀片进行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台(1)顶部且位于抛光机构(7)一侧的支撑驱动机构(8)。
CN202111493109.XA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Active CN114102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3109.XA CN114102407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3109.XA CN114102407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2407A CN114102407A (zh) 2022-03-01
CN114102407B true CN114102407B (zh) 2022-11-08

Family

ID=80363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3109.XA Active CN114102407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240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35562A (ja) * 1995-01-20 1996-12-17 Seiko Instr Inc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515844B (zh) * 2020-05-08 2021-11-23 浙江双森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管表面快速抛光机
CN112296788B (zh) * 2020-11-02 2021-09-24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机械加工用金属工件打磨装置及其顶尖结构
CN214025207U (zh) * 2020-12-07 2021-08-24 泰州市博义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外圆磨床用工件夹持装置
CN213439041U (zh) * 2021-03-31 2021-06-15 抚州市中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器材生产用抛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2407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1275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箱体零件加工操作台
CN210790686U (zh) 一种新型飞边毛刺去除工具
CN114102407B (zh) 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CN112536705A (zh) 一种建筑板材抛光工作台
CN112453518A (zh) 转向节两个内轴面的精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2388454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汽车生产用打磨装置
CN111804957A (zh) 一种用于等分孔孔板钻孔的固定装置
CN114367843B (zh) 一种车轮立车加工装置
CN215200712U (zh) 一种飞机发动机涡轮盘车床夹具
CN109623418B (zh) 一种专用汽车零配件加工中心
CN112388038A (zh) 粗加工转向节四轴面用工装及其加工方法
CN111992801A (zh) 一种上下料自动化立式拉床
CN215700360U (zh) 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孔径毛刺打磨机
CN214184962U (zh) 一种螺栓组件压入铆接机
CN116748878B (zh) 一种轴承座成型加工机床
CN219986316U (zh) 一种可以拆装的钻孔装置
CN114833603B (zh) 一种轮毂加工用自动旋转夹具
CN221047793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件夹持装置
CN219901674U (zh) 一种抛光固定机构
CN117020775B (zh) 一种电主轴磨削抛光装置及其方法
CN218135449U (zh) 旋切装置及切槽机
CN212350572U (zh) 一种上下料自动化立式拉床
CN220260161U (zh)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CN218747280U (zh) 一种半自动轴向快速找正机构
CN220555086U (zh) 一种电器辅件加工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