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0161U -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0161U
CN220260161U CN202321278361.3U CN202321278361U CN220260161U CN 220260161 U CN220260161 U CN 220260161U CN 202321278361 U CN202321278361 U CN 202321278361U CN 220260161 U CN220260161 U CN 220260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ase
supporting
triangular prism
prism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83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智
潘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Shangy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Shangy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Shangy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Shangy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783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0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0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0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外壳加工用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用于夹持三棱柱形状外壳的夹具,造成形状为三棱柱的外壳加工困难的技术问题。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延伸至外壳内的芯轴,所述底座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芯轴相对于所述底座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底座还设置有支撑外壳的支撑机构,采用芯轴和支撑板固定外壳,仅需要使套设于芯轴上的外壳向下运动,并使外壳与支撑板形成面接触即可完成外壳的装夹,外壳装夹操作方便,提高了外壳的装夹效率,进而提高了外壳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外壳加工用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通信以及电力传输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品种繁多,而且造型各异。例如连接器的外壳呈三棱柱形状时,由于需要在外壳的侧面上加工孔体,孔体与外壳的侧面垂直,因此,加工孔体时需要外壳的其中一个面与水平面平行,以利于孔体的加工。
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专用于夹持具有三棱柱形状外壳的夹具,使得该形状的连接器外壳装夹十分不方便,降低了连接器外壳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用于夹持三棱柱形状外壳的夹具,造成形状为三棱柱的外壳加工困难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延伸至外壳内的芯轴,所述底座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芯轴相对于所述底座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底座还设置有支撑外壳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立架,所述立架转动连接有与外壳的侧面形成面接触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架,所述立架有两个,所述支撑板有两块,每个所述立架设置有独立的所述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与外壳的两个不同侧面形成面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丝杠,所述丝杠设置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母座,所述芯轴固定于所述螺母座,所述底座还设置有对所述螺母座导向的导向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器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轴线与所述丝杠的轴线平行,所述螺母座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板与所述螺母座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杆有两根,所述丝杠位于两根所述导向杆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顶板,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丝杠的上端还设置有便于旋转所述丝杠的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丝杠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立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还设置有调节两个所述立架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设置有导轨,所述立架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槽,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两个所述立架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段配合的第一螺孔和与所述第二螺纹段配合的第二螺孔,旋转所述调节轴两个所述立架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距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设置有支撑所述调节轴的支撑耳,所述调节轴设置有光轴段,所述光轴段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之间,所述支撑耳设置有与所述光轴段配合的孔体。
作为优选,所述光轴段还设置有配合所述支撑耳限定所述调节轴轴向位置的限位片,所述支撑耳有两个,所述限位片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耳之间,所述支撑耳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设置芯轴,芯轴插接于外壳内用于定位外壳,外壳套设于芯轴上以后,操作驱动机构使芯轴带动外壳向下运动,外壳向下运动后与支撑板接触,并且,外壳继续向下位移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板旋转,使支撑板与外壳的侧壁形成面接触,当支撑板与外壳的侧壁形成面接触时,外壳即被装夹完毕。
加工外壳时,芯轴提供主要的支撑力,而部分作用力会经外壳传导至支撑板上,由于支撑板与外壳形成面接触,此时,支撑板呈倾斜状态,支撑板将承受的作用力分为两个分力,其中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相互抵消,沿竖直方向的分力则由立架传导至底座,最后被支撑底座的支撑力抵消。
采用芯轴和支撑板固定外壳,仅需要使套设于芯轴上的外壳向下运动,并使外壳与支撑板形成面接触即可完成外壳的装夹,外壳装夹操作方便,提高了外壳的装夹效率,进而提高了外壳的加工效率。
2、采用两块支撑板支撑外壳,外壳与水平面平行的面需要被加工,而外壳其余的两个面则分别被两块支撑板支撑,外壳受力均匀,在加工过程中不易损坏。
3、两块支撑板之间形成V形槽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支撑外壳,同时,两块支撑转转动连接于立架,可以适应不同的规格的外壳,夹持工装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出于解释的目的,在以下附图中阐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若干实施方案。以下附图被并入本文本并且构成具体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熟知的结构和部件,以便避免使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的概念模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角度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角度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角度的示意图。图4、图5中为了图示清楚未示出芯轴。
图6为外壳的轴测图。
图中:
1、底座。
2、芯轴。
3、驱动机构,31、丝杠,311、手柄,32、螺母座,33、导向器,331、导向杆,332、导向板,333、顶板。
4、支撑机构,41、立架,42、支撑板。
5、调节机构,51、导轨,52、调节轴,53、第一螺纹段,54、第二螺纹段,55、支撑耳。
10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作为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的各种配置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可被实践的唯一配置。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细节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和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不限于本文示出的具体细节,并且,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有延伸至外壳100内的芯轴2,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芯轴2相对于所述底座1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3;
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支撑外壳的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立架41,所述立架41转动连接有与外壳的侧面形成面接触的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架41,所述立架41有两个,所述支撑板42有两块,每个所述立架41设置有独立的所述支撑板42,两个所述支撑板42分别与外壳的两个不同侧面形成面接触。
丝杠31的轴线过两块支撑板42的对称中心面,也就是说,两块支撑板42形成V型槽结构,V型槽结构的对称中心面过丝杠31的轴线,从而使得套设于芯轴2上的外壳向下位移时,两块支撑板42同时旋转,并形成与外壳为面接触的角度。
由于支撑板42与外壳干涉,因此,外壳被夹紧后外壳无法继续向下位移。
当外壳的形状为非正三棱柱时,丝杠31的轴线也可以不过两块支撑板42的对称中心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丝杠31,所述丝杠31设置有与所述丝杠31配合的螺母座32,所述芯轴2固定于所述螺母座32,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对所述螺母座32导向的导向器33。
在螺母座32上可以设置螺纹筒,螺纹筒可以与螺母座32为一体式结构,在芯辆上可以设置与螺纹筒配合的螺纹杆,螺纹杆与芯轴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螺纹杆上还可以设置锁紧螺母,螺纹杆与螺纹筒配合后再利用锁紧螺母将螺纹杆锁紧与螺纹筒,锁紧螺母的其中一个端面与螺纹筒的其中一个端面抵触。
所述导向器33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导向杆331,所述导向杆331的轴线与所述丝杠31的轴线平行,所述螺母座32设置有导向板332,所述导向板332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331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板332与所述螺母座32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导向杆331有两根,所述丝杠31位于两根所述导向杆331之间。
导向杆331可以与底座1为一体式结构,导向杆33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顶板333,所述导向杆331的上端与所述顶板333固定连接,所述丝杠31与所述顶板333转动连接。
所述丝杠31的上端还设置有便于旋转所述丝杠31的手柄311,所述手柄311与所述丝杠31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架41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调节两个所述立架41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5。
调节机构5可以调节两个立架4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夹持工装可以适应更多规格的外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设置有导轨51,所述立架41设置有与所述导轨51配合的滑槽,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调节轴52,所述调节轴52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段53和第二螺纹段54,两个所述立架41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段53配合的第一螺孔和与所述第二螺纹段54配合的第二螺孔,旋转所述调节轴52两个所述立架41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螺纹段53和所述第二螺纹段54的螺距相等。
导轨51与底座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导轨51的横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设置有支撑所述调节轴52的支撑耳55,所述调节轴52设置有光轴段,所述光轴段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53与所述第二螺纹段54之间,所述支撑耳55设置有与所述光轴段配合的孔体。
所述光轴段还设置有配合所述支撑耳55限定所述调节轴52轴向位置的限位片,所述支撑耳55有两个,所述限位片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耳55之间,所述支撑耳55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1。
光轴段的直径大于第一螺纹段53、第二螺纹段54直径,此时,限位片可以与光轴段为同一结构,第一螺纹段53与光轴段之间以及第二螺纹段54与光轴段之间均形成台阶面,支撑耳55与两个台阶面抵触以限定调节轴52的轴向位置。
调节轴52可以设置便于旋转调节轴52的手轮,手轮可以与调节轴52为一体式结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细节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介绍仅是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省去部分细节。
另外,在以上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实施方案存在组合实施的可能,各种组合方案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结合实施上述实施方案,以获得更佳的应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时,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题技术方案以及附图获得其它细节配置或附图,显而易见地,这些细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这些细节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有延伸至外壳内的芯轴(2),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芯轴(2)相对于所述底座(1)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3);
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支撑外壳的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立架(41),所述立架(41)转动连接有与外壳的侧面形成面接触的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架(41),所述立架(41)有两个,所述支撑板(42)有两块,每个所述立架(41)设置有独立的所述支撑板(42),两个所述支撑板(42)分别与外壳的两个不同侧面形成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丝杠(31),所述丝杠(31)设置有与所述丝杠(31)配合的螺母座(32),所述芯轴(2)固定于所述螺母座(32),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对所述螺母座(32)导向的导向器(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33)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导向杆(331),所述导向杆(331)的轴线与所述丝杠(31)的轴线平行,所述螺母座(32)设置有导向板(332),所述导向板(332)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331)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板(332)与所述螺母座(32)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31)有两根,所述丝杠(31)位于两根所述导向杆(3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顶板(333),所述导向杆(331)的上端与所述顶板(333)固定连接,所述丝杠(31)与所述顶板(33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1)的上端还设置有便于旋转所述丝杠(31)的手柄(311),所述手柄(311)与所述丝杠(31)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41)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调节两个所述立架(41)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有导轨(51),所述立架(41)设置有与所述导轨(51)配合的滑槽,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调节轴(52),所述调节轴(52)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段(53)和第二螺纹段(54),两个所述立架(41)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段(53)配合的第一螺孔和与所述第二螺纹段(54)配合的第二螺孔,旋转所述调节轴(52)两个所述立架(41)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螺纹段(53)和所述第二螺纹段(54)的螺距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有支撑所述调节轴(52)的支撑耳(55),所述调节轴(52)设置有光轴段,所述光轴段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53)与所述第二螺纹段(54)之间,所述支撑耳(55)设置有与所述光轴段配合的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段还设置有配合所述支撑耳(55)限定所述调节轴(52)轴向位置的限位片,所述支撑耳(55)有两个,所述限位片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耳(55)之间,所述支撑耳(55)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1)。
CN202321278361.3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Active CN220260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8361.3U CN220260161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8361.3U CN220260161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0161U true CN220260161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8361.3U Active CN220260161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0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70706A (zh) 一种零部件加工用插工夹具
CN210209934U (zh) 一种调节式不锈钢件抛光设备
CN211681037U (zh) 一种汽车轴类零件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20260161U (zh)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状的外壳夹持工装
CN218927279U (zh) 一种镜片抛光设备
CN111360562B (zh) 一种车床镗孔工装
CN210198840U (zh) 一种力学拉伸试验用拉伸件固定夹具
CN113799013B (zh) 一种机械维修用夹具
CN112846974B (zh) 一种汽车刹车盘表面精细化处理机器人
CN213531987U (zh) 一种液压缸活塞杆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4489140U (zh) 一种环形件线切割加工夹具
CN113319604A (zh) 一种运用于建筑工程钢筋加工的辅助设备
CN110695610B (zh) 一种实现棒料表层梯度纳米化的电流辅助滚压加工装置
CN210938182U (zh) 连杆端面铣削装置
CN212858589U (zh) 一种主轴键槽加工用夹具
CN114102407B (zh) 一种刀片旋转面加工用的抛光机床
CN213703307U (zh) 一种弹簧加工用加工台
CN218427781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高精度夹持装置
CN220312489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夹持翻转机构
CN219170855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设备
CN213498451U (zh) 一种金刚石锯片抛光对中机构
CN217648188U (zh) 一种可以调节的轴承座生产用夹紧装置
CN216883568U (zh) 一种包覆丝锭杆机铣槽工装
CN216830336U (zh) 一种钕铁硼磁体用磨床夹具
CN220260600U (zh) 一种连接器铝壳研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