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4456A - 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4456A
CN114084456A CN202111423754.4A CN202111423754A CN114084456A CN 114084456 A CN114084456 A CN 114084456A CN 202111423754 A CN202111423754 A CN 202111423754A CN 114084456 A CN114084456 A CN 114084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jig
blowing
air
releas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37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4456B (zh
Inventor
黄奕宏
方明登
秦超
尹国伟
韩宁宁
庄庆波
刘瑶林
张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37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4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4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4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4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4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65C9/18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 B65C9/1865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65C9/18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65C9/18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 B65C9/1865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 B65C9/1876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and being transferred by suction means
    • B65C9/1884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and being transferred by suction means the suction means being a movable vacuum arm or p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自动剥离装置用于将标签与离型膜剥离,自动剥离装置包括标签分离结构以及吹气治具,标签分离结构上设置有分离部件,分离部件用于供打印好的标签通过并使得标签至少部分与离型膜分离,吹气治具位于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标签通过的一侧,吹气治具设置有第一吹气口,第一吹气口用于朝向标签吹气,以使标签剥离于离型膜。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能够实现标签的自动剥离,可以有效提高标签剥离的效率以及标签的剥离质量。

Description

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标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要求下,各种产品,例如整机产品或者零部件产品,在完成组装之后都需要在产品上贴上标签以标识产品的相关信息。相关技术中,给产品贴标签的工作一般是通过人工完成,工作人员将打码机打印好的标签取下,并剥离标签上的离型膜后将标签粘贴于产品表面,完成对产品的贴标签工作。然而,工作人员在剥离标签上的离型膜时,经常发生无法顺利将标签与离型膜剥离而导致标签翘起、破损或者污染标签的粘合面的情况,离型膜剥离效率低下且剥离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能够实现标签的自动剥离,可以有效提高标签剥离的效率以及标签的剥离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自动剥离装置,所述自动剥离装置用于将标签与离型膜剥离,所述自动剥离装置包括:
标签分离结构,所述标签分离结构上设置有分离部件,所述分离部件用于供打印好的标签通过并使得所述标签至少部分与离型膜分离;以及
吹气治具,所述吹气治具位于所述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所述标签通过的一侧,所述吹气治具设置有第一吹气口,所述第一吹气口用于朝向所述标签吹气,以使所述标签剥离于所述离型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吹气治具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承接剥离于所述离型膜后的所述标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并与所述第一面倾斜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分离部件设置并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所述第一面用于承接剥离于所述离型膜后的所述标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夹角为160°~165°,所述第一吹气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吹气口,所述第二吹气口用于向承接于所述第一面的标签吹气,以使所述标签相对所述第一面悬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吹气区域和连接于所述吹气区域的承接区域,所述吹气区域靠近分离部件设置,所述吹气区域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所述承接区域用于承接剥离于所述离型膜后的所述标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吹气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夹角为70°~75°;
所述承接区域设置有第二吹气口,所述第二吹气口用于向承接于所述承接区域的标签吹气,以使所述标签相对所述承接区域悬空,所述第二吹气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部件为分离辊,所述自动剥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吹气治具、所述标签分离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分离辊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面;
沿所述第一基座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吹气治具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的表面至所述第一安装面的距离为H1,所述分离辊的轴线至所述第一安装面的距离为H2,H1≤H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吹气治具包括固定支架和第一治具板,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吹气治具固定于所述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所述标签通过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治具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以相对所述第一架体发生沿第一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一治具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第一方向为朝向或远离所述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所述标签通过的一侧的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治具板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以相对所述第二架体发生沿第二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为朝向或远离所述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所述标签通过的一侧的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吹气治具的背离所述第一吹气口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临近所述分离部件设置,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标签是否完全剥离于所述离型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为光纤传感器时,所述吹气治具还设置有光纤放大器,所述光纤放大器电连接于所述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放大器用于调节所述光纤传感器的检测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吹气治具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吹气治具的设有所述第一吹气口的区域,所述进气口用于连接进气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标签分离结构为打码机,所述分离部件为分离辊,所述标签分离结构包括机架、标签辊、墨带绕卷辊以及收卷辊,所述机架包括相对的进标签侧以及出标签侧,所述标签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进标签侧,所述标签辊用于绕卷标签,所述分离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出标签侧,所述墨带绕卷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标签辊以及所述分离辊之间,所述墨带绕卷辊用于绕卷墨带以对通过所述标签辊后的所述标签进行打印,所述收卷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出标签侧,所述收卷辊与所述分离辊间隔设置,用于收卷与所述标签剥离后的所述离型膜。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贴标签设备,所述贴标签设备包括拾取治具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所述拾取治具用于拾取剥离后的所述标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吹气治具还用于承接剥离后的所述标签,所述拾取治具间隔设置于所述吹气治具的用于承接所述标签的一侧,所述拾取治具用于吸附或粘接承接于所述吹气治具的所述标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拾取治具包括第二治具板和机械手,所述第二治具板上设置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用于吸附所述标签,所述机械手与所述第二治具板连接,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二治具板运输至预定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通过标签分离结构的分离部件将打印好的标签与离型膜分离,同时,在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标签通过的一侧设置有吹气治具,吹气治具设置有第一吹气口,通过第一吹气口朝向标签进行吹气,从而可以为标签提供一个剥离于离型膜的力,进而可以更好地辅助标签的剥离过程,以使得标签可以顺利、完整地剥离于离型膜。此外,通过吹气对标签进行辅助剥离的方式,无需直接接触标签的粘合面,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标签的粘合面,防止粘合面被接触、污染而导致标签的粘合力下降,进而影响后续标签贴合工作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自动剥离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自动剥离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自动剥离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自动剥离装置(省略标签分离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第一治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吹气治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部放大图;
图9为图7的部分结构剖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B部放大图;
图11为吹气治具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C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1的部分结构剖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D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贴标签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第二治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第二治具板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标签分离结构;11、分离部件;111、分离辊;112、第一分离边;12、机架;121、进标签侧;122、出标签侧;13、标签辊;14、墨带绕卷辊;15、收卷辊;20、吹气治具;21、第一吹气口;22、进气口;23、固定支架;231、第一架体;23a、第一安装孔;232、第二架体;23b、第二安装孔;23c、第四安装孔;24、第一治具板;24a、第三安装孔;25、传感器安装孔;26、光纤放大器安装孔;27、第一表面;271、第一面;272、第二面;273、吹气区域;274、承接区域;28、第二吹气口;30、第一基座;31、第一安装面;32、第二安装面;40、传感器;50、光纤放大器;51、光纤放大器安装板;100、自动剥离装置;201、标签;202、离型膜;300、贴标签设备;310、拾取治具;311、第二治具板;31a、吸气口;31b、抽气口;312、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各类商品的外包装上会贴合属于该产品的标签以显示该产品的生产信息,或者是在各种电子设备的整机外表面以及电子设备内部的各个零部件上都贴合有用以显示该产品的生产信息的标签。目前的商品标签大多都是不干胶标签,即标签的一面为非粘合面,用于打印产品信息,在标签的另一面为设置有粘合剂的粘合面。在未使用时,标签的粘合面粘合有用于保护标签的离型膜;使用时只需要将标签与离型膜分离,再将标签贴合至预定位置即可。
由于标签的生产与使用并不是同步的,且在使用时,还需要对空白标签进行打码作业,其中打码方式可以为色带打码、墨轮打码、喷墨打码、激光打码等方式,在打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高的温度,而标签粘合面的粘合剂在高温下粘合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导致后续标签的剥离工作较为困难。此外,当标签储存时间较久时,其粘合面上的粘合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性,导致难以将标签与离型膜分离。
在目前的生产中,将标签与离型膜剥离的工作主要是通过人工剥离的方式将标签剥离下来,再将标签贴合在需要的位置上。但人工剥离时,往往无从下手,尤其是当标签的粘合剂发生变性时,人工剥离往往会污染标签的粘合面,或者会导致标签的翘边、损坏,严重影响后续的标签贴合工作。且人工剥离、贴合标签难免会发生错贴、漏贴等情况,严重影响产品的出厂率。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有效提高标签的剥离质量和效率,相关技术中采用在标签打码结束后就将标签与离型膜剥离,或者是在标签打印结束后再利用标签分离装置将标签与离型膜进行剥离。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标签分离结构的工作原理,均是利用离型膜与标签的硬度不同,在剥离标签时,将带有标签的离型膜进行弯折,此时由于标签的硬度稍大,其不易产生弯折变形,而离型膜的硬度较小,容易发生弯折,因此能够与标签分离。然而,由前述可知,当标签的粘合剂的粘合力发生改变时,标签在离型膜上的粘合力较强,此时标签会在粘合力的影响下随离型膜一起弯折变形,导致离型膜无法成功与标签分离。即,在标签的剥离工作中,仅依靠标签与离型膜的形变差将标签与离型膜进行剥离也无法保证标签可以完全地剥离于离型膜。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剥离装置,通过对标签施加辅助剥离的外力,进而可以有效将标签剥离于离型膜,且该外力为非接触式外力,可以有效防止标签的粘合面受到污染,进而提高后续标签的粘合质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剥离装置100,该自动剥离装置100用于将标签201与离型膜202剥离。具体地,自动剥离装置100包括标签分离结构10,在标签分离结构10上设置有用于将打印好的标签201与离型膜202分离的分离部件11,通过标签分离结构10的分离部件11可以对标签201与离型膜202进行初步分离,即分离部件11通过对带有标签201的离型膜202进行弯折,而实现标签201至少部分与离型膜202的分离。但当标签201的粘合剂的粘合力发生改变时,仅仅依靠离型膜202的弯折可能无法实现将标签201剥离于离型膜202,即分离部件11可能无法实现将标签201完整、完全地离开离型膜202。
因此,自动剥离装置100还包括吹气治具20,吹气治具20设置于分离部件11的供分离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且在吹气治具20上设置有第一吹气口21,利用第一吹气口21朝向标签201进行吹气。当气体通过第一吹气口21朝向标签201吹出时,可以给标签201提供一个背离离型膜202的推力,且该推力足够可以抵抗标签201粘合剂的粘合力,进而可以使得标签201可以更好地剥离于离型膜202,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标签201粘合剂的粘合力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标签201无法完全剥离于离型膜202的情况。此外,通过吹气治具20为标签201提供剥离于离型膜202的推力,可以有效避免通过接触提供外力而产生的标签201的粘合面被污染的情况,能够提高标签201的后续粘合质量,进而可以提高产品的出厂效率和出厂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吹气口21向标签201吹气的气体,可以通过进气装置提供。一种可选地示例中,可在吹气治具20上设置进气口22,利用进气口22用于连接进气装置,即,进气装置可为外接进气装置,通过进气装置为吹气治具20提供气体,气体通过吹气治具20的进气口22进入,从第一吹气口21吹出。另一种可选地示例中,该第一吹气口21可连接进气装置,即,进气装置可为内置进气装置,通过进气装置向第一吹气口21提供气体,使得气体从第一吹气口21吹出。
由前述可知,吹气治具20位于分离部件11的用于供打印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因此,为了便于安装吹气治具20以及标签分离结构10,自动剥离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基座30,在第一基座30上具有第一安装面31,吹气治具20、标签分离结构10安装于第一安装面31上,即吹气治具20的第一架体231和标签分离结构10安装于第一安装面31上,以实现对吹气治具20和标签分离结构10的安装固定,进而方便将吹气治具20安装于标签分离结构10的用于供打印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
一种可选的示例中,如图1、图2所示,标签分离结构10可为打码机,标签分离结构10包括机架12、标签辊13、墨带绕卷辊14以及收卷辊15,此时,该分离部件11可为分离辊111,机架12固定于上述的第一安装面31,该机架12包括相对的进标签侧121以及出标签侧122,标签辊13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2且位于进标签侧121,标签辊13用于绕卷标签201,分离辊111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2且位于出标签侧122,墨带绕卷辊14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2且位于标签辊13以及分离辊111之间,墨带绕卷辊14用于绕卷墨带以对通过标签辊13后的标签201进行打印,收卷辊15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2且位于出标签侧122,收卷辊15与分离辊111间隔设置,用于收卷与标签201剥离后的离型膜202。
当标签分离结构10为打码机时,标签201可以在打码机内打码,同时打码机的分离辊111可以实现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分离,打码机可以将标签201的打码和分离汇聚于同一工位。具体地,标签201自打码机的进标签的标签辊13上移动至墨带绕卷辊14处进行标签201的打码作业,墨带绕卷辊14输出的标签201为打印好的标签201;打印好的标签201移动至分离辊111进行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初步分离,此时将吹气治具20设置于分离辊111的供分离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即可对标签201进行吹气,以使得标签201可以完全、完整地剥离于离型膜202。
标签分离结构10采用打码机的方式,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进标签、打印标签、标签初步分离以及分离后的离型膜回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分离辊111的轴线平行于第一安装面31,沿第一基座30的高度方向上,即图2中的第一方向X,即如图2中的纸面方向向上、向下的方向。吹气治具20的设置有第一吹气口21的表面至第一安装面31的距离为H1,分离辊111的轴线至第一安装面31的距离为H2,且H1≤H2。通过上述关系式的限定可以使得吹气治具20的第一吹气口21始终位于标签201的粘合面的一侧,此时第一吹气口21可以更加精准地向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分离部位进行吹气,可以更好地为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剥离提供推力,使得标签201可以顺利地剥离于离型膜202。
另一种可选地示例中,如图3所示,标签分离结构10还可以为标签剥离机,即,此时该标签分离结构10主要用于分离标签201与离型膜202,未集成标签打印的功能。即,标签201可以通过专门的打印装置进行标签码的打印,再将打印好的标签201拿到标签剥离机进行标签201的剥离工作。具体地,标签剥离机包括机架12、标签辊13、分离部件11以及收卷辊15,机架12固定于上述的第一安装面31。机架12包括相对的进标签侧121以及出标签侧122,标签辊13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2且位于进标签侧121,标签辊13用于绕卷标签201(该标签201为打印后的标签),分离部件11可设置于机架12且位于出标签侧122,收卷辊15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2且位于出标签侧122,收卷辊15与分离部件11间隔设置,用于收卷与标签201剥离后的离型膜202。
当标签分离结构10为标签剥离机时,打印好的标签201自标签剥离机的进标签201的标签辊13上移动至分离部件11进行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分离,此时将吹气治具20设置于分离辊111的供分离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进而可以对标签201进行吹气,以使得标签201可以完全、完整地剥离于离型膜202。
可以理解的是,当标签分离结构10为标签剥离机时,该分离部件11可为分离板,该分离板倾斜安装于机架12上,其上具有弯折部,用于供标签201通过时弯折标签,以使得标签201至少部分与离型膜202分离。
进一步地,分离部件11具有第一分离边112,沿第一基座30的高度方向上,即图3中的第一方向X,即如图3中的纸面方向向上、向下的方向。吹气治具20的设置有第一吹气口21的表面至第一安装面31的距离为H1,第一分离边112至第一安装面31的距离为H2,且H1≤H2。通过上述关系式的限定可以使得吹气治具20的第一吹气口21位于标签201的粘合面的一侧,此时第一吹气口21可以更加精准地向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分离部位进行吹气,可以更好地为标签201的剥离提供推力,使得标签201可以顺利地剥离于离型膜202。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给出的打码机和标签剥离机只是一些标签分离结构10的示例,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取不同的标签分离结构10进行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初步分离工作,且在不同的标签分离结构10中,使得标签201与离型膜202分离的分离部件11可以是分离辊111,也可以是板状分离部件11,或者是其他结构形式的分离部件11,在本实施例中对标签分离结构10以及分离部件11的具体结构形式不作限制,只要可以实现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初步分离即可。
为了便于说明以及理解方案,以下将以该标签分离结构10为打码机,且该分离部件11为分离辊111为例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一些实施例中,吹气治具20包括固定支架23和第一治具板24,固定支架23用于将吹气治具20固定于分离部件11供分离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第一治具板24设置于固定支架23上,通过固定支架23的固定作用,可以实现第一治具板24在分离部件11的供分离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的安装固定。同时在第一治具板24上设置有第一吹气口21和进气口22,即吹气治具20主要利用第一治具板24对标签201进行吹气。具体地,固定支架23可固定在前述的第一基座30上,而第一治具板24则设置在固定支架23的背离第一基座30的一端,从而第一治具板24可更靠近于分离部件11设置,便于第一治具板24上的第一吹气口21对分离部件11上的标签201进行吹气。
由于自动剥离装置100需要依靠吹气治具20朝向标签201进行吹气,以使得标签201可以获得剥离于离型膜202的推力,因此,吹气治具20的第一吹气口21,即设置有第一吹气口21的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分离部件11的距离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若第一治具板24与分离部件11的距离较远,此时第一吹气口21距离标签201的距离较远,当第一吹气口21对标签201进行吹气时,由于距离较远,第一吹气口21吹出的气体到达标签201分离位置时,无法为标签201提供有效的推力,进而无法实现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剥离,即吹气治具20无法实现其功能。因此,第一治具板24与分离部件11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合适范围。
基于此,为了实现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分离部件11的位置可调整,固定支架23包括第一架体231和第二架体232,第二架体232可活动连接于第一架体231,以实现第二架体232相对第一架体231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第一方向X为朝向或远离分离部件11供分离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的方向。此时,第一治具板24设置于第二架体232上,当第二架体232朝向分离部件11移动时,第一治具板24随之朝向分离部件11移动;当第二架体232远离分离部件11移动时,第一治具板24随之远离分离部件11。即当需要将第一治具板24远离或靠近分离部件11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架体232相对于第一架体231的固定位置,即可实现对第一治具板24与分离部件1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整,以使得第一治具板24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对标签201进行吹气。
示例性的,可再次参阅图3,该第一架体231安装于第一基座30时,可安装于第一安装面31上,当然,也可安装于与第一安装面31相邻设置的侧面,即第二安装面32上。实际安装时,可将第一架体231安装于第二安装面32,从而无需占用第一安装面31的空间,使得第一基座30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该第一架体231、第二架体232可为长条形板体,第一架体231安装于第二安装面32时,可沿着该第一基座30的厚度方向安装,即,第一架体231的长度方向(或高度方向)为沿着第一基座30的厚度方向,此时,第一方向X为该第一架体231的高度方向,即如图4中的纸面方向向上、向下的方向。可见,当该第一方向X为第一架体231的高度方向时,第二架体232相对第一架体231的可活动连接为实现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分离部件11沿着高度方向可调,从而可以调节第一治具板24沿高度方向上靠近或者是远离该分离部件11,从而能够更好地使得第一治具板24上的第一吹气口21能够朝向分离部件11吹气。
具体地,第一架体231与第二架体232的可活动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例如在第一架体231上沿第一方向X设置有多排第一安装孔23a,同时在第二架体23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b,在将第二架体232连接于第一架体231时,将螺栓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3a和第二安装孔23b并使用螺母进行锁固以实现第二架体232相对于第一架体231的固定。当第二架体232相对于第一架体231的位置需要调整时,可以将固定好的螺栓拆除,选择多排第一安装孔23a中的位置相对合适的一排第一安装孔23a进行第二架体232的连接固定。即通过在第一架体231的第一方向X上设置多排第一安装孔23a,即可实现第二架体232相对于第一架体231的位置可调整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架体232相对于第一架体231的可活动连接方式还可以为滑轨锁固连接,例如可在第一架体231的沿第一方向X上设置有可以供第二架体232滑动的滑轨,同时在第二架体232上设置有锁固结构,当第二架体232相对第一架体231滑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第二架体232上的锁固结构,将第二架体232锁固在第一架体231上,以实现第二架体232相对第一架体231的位置可调整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架体231与第二架体232的可活动连接方式除上述的两种示例外,还可以为相互套接的套筒结构外加锁固结构进行锁固等连接结构,只要可以实现第二架体232相对第一架体231的相对位置可调整的连接结构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架体231、第二架体232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由前述可知,第二架体232与第一架体231的可活动连接主要是实现第一治具板24相对分离部件11沿第一方向X(即沿高度方向)可调节,因此,为了可以进一步调整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分离部件11的距离,第二治具板311可活动设置于第二架体232,即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第二架体232为可活动连接,以使得第一治具板24相对第二架体232沿第二方向Y移动,第二方向Y为朝向或远离分离部件11供分离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的方向,且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即,此时,该第二方向Y为沿着垂直于该第一架体231的高度方向的水平方向(即如图4中纸面方向的向左、向右方向),也就是说,通过调节第一治具板24相对第二架体232的位置,可使得第一治具板24沿着水平方向可靠近或远离分离部件11。通过将第一治具板24与第二架体232之间的连接设置为可活动连接,可以实现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分离部件11沿第二方向Y的距离可调整性,以使得第一治具板24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对标签201进行吹气。
具体地,第一治具板24与第二架体232的可活动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例如,可在第一治具板24上沿第二方向Y设置有多排第三安装孔24a,同时在第二架体232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23c,在将第一治具板24连接于第二架体232时,将螺栓穿设于第三安装孔24a和第四安装孔23c并进行锁固以实现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第二架体232的固定。当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第二架体232的位置需要调整时,可以将固定好的螺栓拆除,选择多排第三安装孔24a中的位置相对合适的一排第三安装孔24a进行第一治具板24的连接固定。即通过在第一治具板24的第二方向Y上设置多排第三安装孔24a,即可实现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第二架体232的位置可调整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第二架体232的可活动连接方式还可以为滑轨锁固连接,即在第一治具板24的沿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可以供第一治具板24滑动的滑轨,同时在第二架体232上设置有锁固结构,当第一治具板24相对第二架体232滑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第二架体232上的锁固结构,将第一治具板24锁固在第二架体232上,以实现第一治具板24相对第二架体232的位置可调整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治具板24与第二架体232的可活动连接方式除上述的两种结构示例外,还可以为相互套接的套筒结构外加锁固结构进行锁固等连接结构,只要可以实现第一治具板24相对第二架体232的相对位置可调整的连接结构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治具板24、第二架体232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以下对第一治具板24相对分离部件11的位置调节过程简单说明。
当需要进行标签201上的离型膜202剥离时,可通过先调节第二架体232相对第一架体231沿第一方向X的位置,即如图4中纸面方向的向上、向下的方向,此时可以调节第一治具板24在第一方向X上靠近或远离分离部件11的距离,进而将第一治具板24的位置调整为相对于分离部件11的合适位置,即可以使得第一治具板24的设置有第一吹气口21的表面与分离部件11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至合适位置,以使得第一吹气口21可以顺利将气体吹至分离部件11处。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治具板24相对第二架体232沿第二方向Y的位置,即如图4中纸面方向的向左、向右方向,此时可以调节第一治具板24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或远离分离部件11的距离,进而使得第一治具板24调整至相对于分离部件11的合适位置,以使得第一治具板24的第一吹气口21可以顺利将气体吹至分离部件11处。
在调整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分离部件11在第二方向Y上的位置时,可以结合标签201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当标签201的尺寸较大时,可以将第一治具板24调至与分离部件11稍远些的位置;当标签201的尺寸较小时,可以将第一治具板24调至与分离部件11稍近些的位置,以使得第一治具板24可以顺利将气体吹至分离部件11与标签201的分离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操作只是对第一治具板24的位置调整过程的一种示例,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也可以先调整第二方向Y的位置,再调整第一方向X的位置。此外,第一治具板24与分离部件11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实际要分离的标签201的尺寸大小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实现第一治具板24对标签201与分离部件11的分离位置的吹气作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治具板24相对于分离部件11的位置调整顺序以及具体相对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请再次参阅图5和图6,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标签201剥离过程的自动化,而不需要人工进行检测标签201的剥离,自动剥离装置100还包括传感器40,该传感器40设置于吹气治具20的背离第一吹气口21的一侧,且传感器40临近分离部件11设置,以检测标签201是否完全剥离于离型膜202。当标签201未完全与离型膜202剥离时,标签201会遮挡传感器40发出的信号,当标签201完全剥离于离型膜202时,在传感器40的对应位置无遮挡信号的结构,在两种情况下传感器40收到的信号不同,即可判断标签201是否完全剥离于离型膜202。自动剥离装置100利用传感器40发出的信号与接受的信号的对应关系计算此位置是否有遮挡物,进而可以实现对传感器40对应位置是否有标签201的检测。
进一步地,在吹气治具20上靠近分离部件11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25,通过将传感器40安装至传感器安装孔25,可以实现传感器40的安装定位,同时,通过在吹气治具20上开设传感器安装孔25可以使得传感器40发出的信号直接传递至吹气治具20的用于承接标签201的位置边缘,以便于传感器40对标签201是否完全剥离于离型膜202的检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传感器4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只是一种安装示例,为了便于检测传感器40也可以设置在吹气治具20的其他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对传感器4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该传感器40可以为超声波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其中接近传感器可以为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感式接近传感器或光电式接近传感器。当该传感器40为光纤传感器时,自动剥离装置100还设有光纤放大器50,光纤放大器50电连接于光纤传感器,且可以通过光纤放大器50对光纤传感器的检测距离进行调整,以使得自动剥离装置100可以适应于不同尺寸的标签201的剥离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光纤放大器50安装至吹气治具20,通过光纤放大器安装板51和吹气治具20上的光纤放大器安装孔26实现对光纤传感器的安装固定。可以理解的是,该光纤放大器50也可以安装在标签分离结构10或其他位置,只要可以实现与光纤传感器的信号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对光纤放大器5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7和图8,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该吹气治具20设置于分离部件11的用于供标签201通过的一侧,因此,该吹气治具20不仅可用于对标签201吹气,而且还可用于承接与离型膜202剥离后的标签201。具体地,吹气治具20具有第一表面27,该第一表面27为吹气治具20的朝向标签201的一面,在第一表面27设置有第一吹气口21,且第一表面27可用于承接剥离于离型膜202后的标签201,即当标签201剥离于离型膜202时,第一表面27对标签201进行承接,以防止标签201掉落至其他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该第一表面27可包括两个不共面的表面。具体地,该第一表面27包括第一面271和第二面272,第一面271用于承接剥离于离型膜202的标签201,第二面272连接于第一面271并与第一面271倾斜设置,且第二面272朝向分离部件11倾斜,在第二面272上设置有第一吹气口21。当将第二面272朝向分离部件11倾斜设置时,可以使得气体经第一吹气口21直接吹到分离部件11上的部分分离于离型膜202的标签201。当将气体直接吹到标签201上时,可以为标签201提供一个合适的力将标签201剥离于离型膜202,使得标签201可以顺利剥离于离型膜202,进而可以提高标签201的剥离效率。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面271与第二面272之间的夹角δ1可为160°~165°,此时第一吹气口21的轴线垂直于第二面272。当吹气治具20的结构满足上述条件时,第一吹气口21的轴线与第一面271所在的平面的夹角δ2为70°~75°。由于第一吹气口21的轴线方向即为第一吹气口21内的气体吹出的方向,当第一吹气口21的轴线与第一面271所在的平面的夹角δ2低于70°时,第一吹气口21的气体直接吹至已经分离于离型膜202的标签201边缘,此时可能导致标签201发生翻折,使得标签201发生变形;当第一吹气口21的轴线与第一面271所在的平面的夹角δ2高于75°时,第一吹气口21内的气体吹出方向可能被分离部件11阻挡而不能够直接吹到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分离位置,此时到达标签201与离型膜202分离位置的气体产生的对标签201的推力不足够将标签201剥离于离型膜202,进而无法起到剥离标签201的作用。因此,通过限定第一面271与第二面272之间的角度,以此限定第一吹气口21的轴线与第一面271所在平面的角度,可以使得第一吹气口21内吹出的气体直接吹到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分离位置,从而可以为标签201提供一个合适的推力以抵抗标签201与离型膜202之间的粘合力,使得标签201可以更好地剥离于离型膜202。
可选地,在第二面272上可设置有多个第一吹气口21,多个第一吹气口21可间隔设置,且进气口22与每个第一吹气口21贯通,以实现将气体输送至每一个第一吹气口21,通过将第一吹气口21设置为多个可以使得该吹气治具20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标签201,可以为不同尺寸的标签201提供足够的剥离于离型膜202的推力,进而可以提高吹气治具20对标签201尺寸的适应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吹气口21的开口大小、数量及在第二面272上的布置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由前述可知,第一表面27可用于承接剥离后的标签201,考虑到剥离后的标签201,其粘合面外露,如果直接承接标签201,可能导致标签201的粘合面贴合在第一表面27上,不利于后续的贴标签工序。因此,为了有效承接剥离后的标签201,在第一面271上开设有第二吹气口28,该第二吹气口28用于向承接于第一面271的标签201吹气,以使得标签201相对于第一面271悬空。由于剥离后的标签201,其粘合面朝向该第一面271,因此,在第一面271上开设第二吹气口28时,可以对朝向标签201的粘合面进行吹气,此时可以有效防止标签201掉落于第一面271并粘贴在第一面271上,导致后续的贴标签201工作无法进行的情况。此外,通过吹气使标签201悬空的承接方式可以避免由于接触承接而对标签201的粘合面的污染,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标签201粘合面的粘合力下降的情况,可以为后续贴标签201工作做好准备。
更进一步地,在第一面271上可设置有多个第二吹气口28,多个第二吹气口28的轴线垂直于第一面271,多个第二吹气口28之间相互贯通,同时第二吹气口28与进气口22贯通,通过进气口22为第二吹气口28提供气流。当第二吹气口28为多个时,可以使得吹气治具20适应用不同尺寸的标签201,同时当第二吹气口28与第一面271垂直时可以使得从第二吹气口28吹出的气体直接吹至标签201的粘合面,能够提高标签201受力的均匀性,防止标签201由于受力不平均而发生跌落或翻转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吹气口28的开口大小、具体数量和在第一面271上的布置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1和图12,该第一表面27可为同一个表面,即第一表面27可以包括吹气区域273和连接于吹气区域273的承接区域274,吹气区域273靠近分离部件11设置,在吹气区域273上设置有第一吹气口21,承接区域274用于承接剥离于离型膜202后的标签201。将第一表面27划分为吹气区域273和承接区域274时,可以使得第一吹气口21的设置位置更加合理。
请参阅图13和图14,进一步地,第一吹气口21与第一表面27的夹角δ3为70°~75°,且第一吹气口21朝向标签201吹气,由于第一吹气口21的轴线方向即为第一吹气口21内的气体吹出的方向,当第一吹气口21的轴线与第一表面27的夹角δ3低于70°时,第一吹气口21的气体直接吹至已经分离于离型膜202的标签201边缘,此时可能导致标签201发生翻折,使得标签201发生变形;当第一吹气口21的轴线与第一表面27的夹角δ3高于75°时,第一吹气口21内的气体吹出方向会被分离部件11阻挡而不能够直接吹到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分离位置,此时到达标签201与离型膜202分离位置的气体产生的对标签201的推力不足够将标签201剥离于离型膜202,进而无法起到剥离标签201的作用。即上述关系式的限定,可以使得第一吹气口21内吹出的气体直接吹到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分离位置,可以为标签201提供一个合适的推力以抵抗标签201与离型膜202之间的粘合力,使得标签201可以更好地剥离于离型膜202。
具体地,在吹气区域27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吹气口21,多个第一吹气口21间隔设置,且进气口22与每个第一吹气口21贯通,以实现将气体输送至每一个第一吹气口21,通过将第一吹气口21设置为多个可以使得该吹气治具20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标签201,可以为不同尺寸的标签201提供足够的剥离于离型膜202的推力,进而可以提高吹气治具20对标签201尺寸的适应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吹气口21的开口大小、数量及在吹气区域273上的布置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由前述可知,第一表面27可用于承接剥离后的标签201,考虑到剥离后的标签201,其粘合面外露,如果直接承接标签201,可能导致标签201的粘合面贴合在第一表面27上,不利于后续的贴标签工序。因此,为了有效承接剥离后的标签201,在承接区域274上开设有第二吹气口28,该第二吹气口28用于向承接于承接区域274的标签201吹气,以使得标签201相对于承接区域274悬空。由于剥离后的标签201,其粘合面朝向该承接区域274,因此,当在承接区域274上开设第二吹气口28时,可以对朝向标签201的粘合面进行吹气,此时可以有效防止标签201掉落于承接区域274,并粘贴在承接区域274上,导致后续的贴标签201工作无法进行的情况。此外,通过吹气使标签201悬空的承接方式可以避免由于接触承接而对标签201的粘合面的污染,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标签201粘合面的粘合力下降的情况,可以为后续贴标签201工作做好准备。
更进一步地,在承接区域274上可设置有多个第二吹气口28,多个第二吹气口28的轴线垂直于承接区域274,多个第二吹气口28之间相互贯通,同时第二吹气口28与进气口22贯通,通过进气口22为第二吹气口28提供气流。当第二吹气口28为多个时,可以使得吹气治具20适应用不同尺寸的标签201,同时当第二吹气口28与第一表面27垂直时可以使得从第二吹气口28吹出的气体直接吹至标签201的粘合面,能够提高标签201受力的均匀性,防止标签201由于受力不平均而发生跌落或翻转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吹气口28的开口大小、具体数量和在承接区域274上的布置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可以给第一吹气口21和第二吹气口28提供足够的气体,吹气治具20上的进气口22可以为多个,多个进气口22间隔设置,且要有至少一个进气口22设置于吹气治具20的第一吹气口21的设置区域。由于第一吹气口21的作用是辅助标签201剥离于离型膜202,从第一吹气口21吹出的气体要抵抗标签201与离型膜202之间的粘合力,因此第一吹气口21的气体流量应当足够,以实现将标签201剥离于离型膜202的作用。
可选地,第一吹气口21、第二吹气口28在第一表面27上的设置方式可阵列排布成多排,对应于每一排第一吹气口21、第二吹气口28都设置有一个进气口22,且每一个进气口22都可以连接一个进气设备或者是连接至同一个进气设备,以为吹气治具20提供足够的气体流量。此外,当开设的进气口22数量较多,而在实际工作中不需要如此多的进气口22时,可以将一部分不需要的进气口22进行堵塞密封,利用剩余的进气口22进行注气。
可以理解的是,进气口22的开口大小、设置位置以及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自动剥离装置100,通过在分离部件11的供分离后的标签201通过的一侧设置吹气治具20,以通过吹气治具20向部分分离于离型膜202的标签201进行吹气可以使得标签201顺利、完整地剥离于离型膜202。进而有效提高标签201的剥离质量和剥离效率,为后续的贴标签201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贴标签设备300,该贴标签设备300包括拾取治具310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100,拾取治具310用于拾取剥离后的标签201,通过拾取治具310对剥离后的标签201的拾取,可以将剥离后的标签201运输至预定位置进行贴标签201工作。
进一步地,由于吹气治具20还可以对剥离后的标签201进行承接,因此,拾取治具310与吹气治具20间隔设置,以为吹气治具20提供足够的空间对标签201进行承接。具体地,由上述第一方面可知,该第一治具板24的第一表面27用于承接剥离后的标签201,且该第一表面27上设置第二吹气口28对剥离后的标签201进行吹气,以使得标签201保持悬空于第一表面27的状态。因此,为了便于拾取治具310拾取该标签201,该拾取治具310可设置在吹气治具20的上方(即如图15的纸面方向向上的方向),即,沿着吹气治具20的高度方向上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拾取治具310拾取标签201的方式可包括但不限于吸附或粘接。具体地,由前述可知,该剥离后的标签201的粘合面朝下,即朝向该第一表面27,因此,拾取治具310位于第一表面27上方且采用吸附或粘接方式,能够吸附或粘接于标签201的非粘合面,实现拾取标签201的同时也不会污染粘合面。此外,采用吸附或粘接的方式对标签201进行拾取可以使得标签201处于相对平整的状态,从而避免标签201发生褶皱而影响后续贴标签工作的情况。
请参阅图16和图17,进一步地,该拾取治具310包括第二治具板311和机械手312,第二治具板311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标签201的吸气口31a,且机械手312与第二治具板311连接,机械手312可以将吸附有标签201的第二治具板311运输至预定位置,由于在标签201的运输过程中,标签201的非粘合面吸附于第二治具板311,当机械手312将标签201运输至预定位置后,通过将第二治具板311与待贴标签201的产品进行贴合即可实现标签201的贴合工作。
可选地,第二治具板311上的吸气口31a可以为多个,通过将吸气口31a设置为多个,可以使得拾取治具310适应于不同尺寸的标签201,即可以将各种尺寸的标签201吸附至预定位置。可以提高拾取治具310对标签201尺寸的适应性。
可以理解的是,吸气口31a的开口大小、布置数量以及在第二治具板311上的布置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一种示例中,可以在第二治具板311内部设置真空泵装置,以实现第二治具板311的内部负压状态,进而可以实现对标签201的吸附作用。在另一种示例中,在第二治具板311上还额外开设有抽气口31b,通过抽气口31b连接外部的抽气设备,如真空瓶、抽气机等,对第二治具板311进行抽气,实现吸气口31a的负压状态,进而实现对标签201的吸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治具板311的吸附作用可以通过上述的任一种形式或其他形式实现,只要可以实现第二治具板311的吸气口31a的负压状态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当第二治具板311通过设置抽气口31b,并利用外接抽气设备进行抽气时,第二治具板311上可以设置多个抽气口31b,该多个抽气口31b可以相互贯通,或者相互隔离,当多个抽气口31b相互隔离时,可以对需要的位置进行抽气,便于对第二治具板311的负压位置进行调整。当多个抽气口31b相互贯通时,且只需要一个抽气口31b进行抽气工作时,可以将剩余的抽气口31b堵塞,以实现第二治具板311的负压环境。
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贴标签设备300,通过拾取治具310对标签201进行拾取和贴合,在此标签201的贴合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动剥离装置100的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对拾取治具310进行控制,当传感器40检测到标签201完全剥离于离型膜202时,就开启拾取治具310的吸附功能,将标签201吸附至第二治具板311朝向吹气治具20的一侧,控制机械手312将吸附有标签201的第二治具板311运输至预定位置并完成标签201的贴合工作。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的贴标签设备300,能够实现标签201与离型膜202的剥离、标签201的承接、标签201的贴合过程的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可以有效提高标签201的贴合效率和贴合质量。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剥离装置用于将标签与离型膜剥离,所述自动剥离装置包括:
标签分离结构,所述标签分离结构上设置有分离部件,所述分离部件用于供打印好的标签通过并使得所述标签至少部分与离型膜分离;以及
吹气治具,所述吹气治具位于所述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所述标签通过的一侧,所述吹气治具设置有第一吹气口,所述第一吹气口用于朝向所述标签吹气,以使所述标签剥离于所述离型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治具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承接剥离于所述离型膜后的所述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并与所述第一面倾斜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分离部件设置并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所述第一面用于承接剥离于所述离型膜后的所述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夹角为160°~165°,所述第一吹气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吹气口,所述第二吹气口用于向承接于所述第一面的标签吹气,以使所述标签相对所述第一面悬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吹气区域和连接于所述吹气区域的承接区域,所述吹气区域靠近分离部件设置,所述吹气区域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所述承接区域用于承接剥离于所述离型膜后的所述标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夹角为70°~75°;
所述承接区域设置有第二吹气口,所述第二吹气口用于向承接于所述承接区域的标签吹气,以使所述标签相对所述承接区域悬空,所述第二吹气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为分离辊,所述自动剥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吹气治具、所述标签分离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分离辊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面;
沿所述第一基座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吹气治具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的表面至所述第一安装面的距离为H1,所述分离辊的轴线至所述第一安装面的距离为H2,H1≤H2。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治具包括固定支架和第一治具板,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吹气治具固定于所述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所述标签通过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治具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吹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以相对所述第一架体发生沿第一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一治具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第一方向为朝向或远离所述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所述标签通过的一侧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具板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以相对所述第二架体发生沿第二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为朝向或远离所述分离部件供分离后的所述标签通过的一侧的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治具的背离所述第一吹气口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临近所述分离部件设置,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标签是否完全剥离于所述离型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为光纤传感器时,所述吹气治具还设置有光纤放大器,所述光纤放大器电连接于所述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放大器用于调节所述光纤传感器的检测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治具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吹气治具的设有所述第一吹气口的区域,所述进气口用于连接进气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分离结构为打码机,所述分离部件为分离辊,所述标签分离结构包括机架、标签辊、墨带绕卷辊以及收卷辊,所述机架包括相对的进标签侧以及出标签侧,所述标签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进标签侧,所述标签辊用于绕卷标签,所述分离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出标签侧,所述墨带绕卷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标签辊以及所述分离辊之间,所述墨带绕卷辊用于绕卷墨带以对通过所述标签辊后的所述标签进行打印,所述收卷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出标签侧,所述收卷辊与所述分离辊间隔设置,用于收卷与所述标签剥离后的所述离型膜。
16.一种贴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签设备包括拾取治具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剥离装置,所述拾取治具用于拾取剥离后的所述标签。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贴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治具还用于承接剥离后的所述标签,所述拾取治具间隔设置于所述吹气治具的用于承接所述标签的一侧,所述拾取治具用于吸附或粘接承接于所述吹气治具的所述标签。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贴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治具包括第二治具板和机械手,所述第二治具板上设置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用于吸附所述标签,所述机械手与所述第二治具板连接,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二治具板运输至预定位置。
CN202111423754.4A 2021-11-26 2021-11-26 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 Active CN114084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3754.4A CN114084456B (zh) 2021-11-26 2021-11-26 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3754.4A CN114084456B (zh) 2021-11-26 2021-11-26 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4456A true CN114084456A (zh) 2022-02-25
CN114084456B CN114084456B (zh) 2023-05-05

Family

ID=8030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3754.4A Active CN114084456B (zh) 2021-11-26 2021-11-26 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44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3036A (zh) * 2022-05-31 2022-07-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揭取装置和自动贴标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101554T1 (de) * 1988-07-29 1994-03-15 Owens Illinois Plastic Pro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bringen von etiketten auf blasgeformten artikeln.
CN102642649A (zh) * 2012-05-04 2012-08-22 江南大学 自动取标贴标机
CN108146757A (zh) * 2017-12-18 2018-06-12 新昌县衫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包装流水线用的贴标签设备
CN109264135A (zh) * 2018-11-23 2019-01-25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贴标签设备
CN208631036U (zh) * 2018-05-29 2019-03-22 苏新元 包装袋口标签自动粘贴机
CN208842775U (zh) * 2018-07-31 2019-05-10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自动贴标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101554T1 (de) * 1988-07-29 1994-03-15 Owens Illinois Plastic Pro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bringen von etiketten auf blasgeformten artikeln.
CN102642649A (zh) * 2012-05-04 2012-08-22 江南大学 自动取标贴标机
CN108146757A (zh) * 2017-12-18 2018-06-12 新昌县衫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包装流水线用的贴标签设备
CN208631036U (zh) * 2018-05-29 2019-03-22 苏新元 包装袋口标签自动粘贴机
CN208842775U (zh) * 2018-07-31 2019-05-10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自动贴标签装置
CN109264135A (zh) * 2018-11-23 2019-01-25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贴标签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3036A (zh) * 2022-05-31 2022-07-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揭取装置和自动贴标机
CN114803036B (zh) * 2022-05-31 2024-03-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揭取装置和自动贴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4456B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7030B (zh) 標籤機
US6080250A (en) Device for preparing and applying label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EP3205458B1 (en) Adsorption nozzle
CN114084456A (zh) 自动剥离装置及贴标签设备
KR20200136855A (ko) 라벨 부착 장치
JP5052327B2 (ja) 半自動ラベル貼付け装置
JP2007220754A (ja) 不良電子部品の回収装置
US20100077590A1 (en) Die pickup method
KR20020004591A (ko) 라벨자동부착장치 및 그 방법
JP5435861B2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装置及び実装方法
KR101468806B1 (ko) 라벨 부착 장치
JP5291490B2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JP2008285285A (ja) 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US11608205B2 (en) Head of a tag device
TW202106597A (zh) 電子元件移料裝置及其應用之作業設備
KR101378340B1 (ko) 전자 태그 부착 장치
JP2012012069A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KR20160135071A (ko) 테이프 부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부착방법
TWI601667B (zh) 標籤機
CN207772658U (zh) 精准对位式准贴标打印结构
JP2001220057A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剥離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供給材の貼付装置
JP2003012222A (ja) 粘着テープの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KR101874859B1 (ko) 접힘 부위 형성 구조의 라벨 피더
CN110641007A (zh) 相机防水膜贴附和撕膜装置
KR101713584B1 (ko) 테이프 부착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