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1078A - 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1078A
CN114081078A CN202111514424.6A CN202111514424A CN114081078A CN 114081078 A CN114081078 A CN 114081078A CN 202111514424 A CN202111514424 A CN 202111514424A CN 114081078 A CN114081078 A CN 114081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ermentation
tea
fermentation tank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44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勇�
张伟
苏磊
刘国钢
何丹
毛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futon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futon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futon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futon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44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10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1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10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包括渥堆发酵罐和烘焙发酵罐,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渥堆发酵罐和烘焙发酵罐的罐体安装架,所述渥堆发酵罐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沿其中心轴线延伸的加温加湿机构,所述渥堆发酵罐的内侧配合所述加温加湿机构滑动连接有用于储存黑茶原料的筒型茶叶篮,所述加温加湿机构通过处于所述筒型茶叶篮的中心位置对其内部储存的黑茶原料均匀加热以及加湿;通过在两个罐体内根据渥堆发酵和烘焙发酵的特性针对性设计相应的加热加湿结构,使得黑茶在两次发酵的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稳定发酵环境,减小了黑茶在发酵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保障了黑茶发酵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罐是一种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具有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避免死角)、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等优点,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便于清洗、减少污染,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
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的统称,因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其中,黑茶属于后发酵茶,需要经过经杀青、揉捻、渥堆、复揉、烘干和自然储存发酵,常规的黑茶发酵(包括渥堆发酵和烘干发酵)方式仍存在以下问题:
黑茶的渥堆发酵和烘干发酵皆需要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模拟出发酵所需的环境,占用面积较大,其中,渥堆发酵需要将茶叶根据设定厚度铺设,烘干发酵需要多层逐次的铺设茶叶,需要人工频繁的操作,因此黑茶发酵的环境易受外界影响从而降低黑茶成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黑茶发酵所占用面积较大,以及黑茶发酵的环境易受外界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包括渥堆发酵罐和烘焙发酵罐,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渥堆发酵罐和烘焙发酵罐的罐体安装架,所述罐体安装架通过气缸装置驱动所述渥堆发酵罐和所述烘焙发酵罐发生转动至竖直发酵状态或水平出料状态;
所述渥堆发酵罐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沿其中心轴线延伸的加温加湿机构,所述渥堆发酵罐围绕所述加温加湿机构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筒型茶叶篮,在所述筒型茶叶篮上均设置有透孔,所述加温加湿机构设置在多个所述筒型茶叶篮的中心位置并对所述筒型茶叶篮内部储存的黑茶原料均匀加热以及加湿;
所述烘焙发酵罐的底端安装有向所述烘焙发酵罐内部加热的加热装置,在所述烘焙发酵罐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多个用于储存茶堆的分层茶堆篮,且相邻所述分层茶堆篮之间无固定连接并可独立从所述烘焙发酵罐中抽出,所述烘焙发酵罐通过与所述加热装置配合对依次堆叠的多个所述分层茶堆篮逐层烘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渥堆发酵罐整体为上下直通结构,所述渥堆发酵罐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湿度的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渥堆发酵罐的顶端安装有用于扣合其顶端开口并用于出气的渥堆发酵罐盖,所述渥堆发酵罐的底端通过扣合的方式与所述加温加湿机构封闭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温加湿机构包括与所述渥堆发酵罐底端开口对接安装的罐底控制装置,所述罐底控制装置内侧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垂直分布的异形风道,所述罐底控制装置上安装有用于向所述异形风道内侧排入热风的暖风机,所述异形风道的外侧通过设有四个向内凹陷的条形槽安装有用于加湿的条形喷水盒,所述罐底控制装置上安装有与外置供水装置连接并控制四个所述条形喷水盒出水的流量控制器,所述罐底控制装置的内侧设有用于所述渥堆发酵罐内部排水的排水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异形风道上设置有平行设置的多组风口,每组风口至少包括六个处于同一水平上的出风口,且相邻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相同均匀分布在所述异形风道上,每个出风口均通过独立的输风管与所述异形风道连通,同一组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输风管在所述异形风道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以获取不同温度和湿度的风来提高渥堆发酵罐发酵程度的均一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烘焙发酵罐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干燥度的第二湿度传感器,所述烘焙发酵罐的顶端安装有用于扣合其顶端开口并用于出气的烘干发酵罐盖;
所述烘干发酵罐盖整体为中心凸起的锥形结构,所述烘干发酵罐盖上设有多个自内向外延伸并关于其中心对称分布的条形出气槽,所述烘干发酵罐盖通过其内侧的锥形结构配合多个所述条形出气槽引导冷凝水向其外侧流动,所述烘干发酵罐盖的外周设有用于收集所述烘干发酵罐盖内侧冷凝水并排出外界的环型蓄水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分层茶堆篮按照顺序编号并且按照编号由上至下顺次套设在所述烘焙发酵罐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分层茶堆篮包括与所述烘焙发酵罐内侧形状吻合的盘状外壳,所述盘状外壳的底端设有用于承载茶堆的过滤网,所述盘状外壳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盘内活动把手。
在所述盘状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可以相互咬合的环形棱和封闭槽,位于相邻的所述盘状外壳分别位于不同盘状外壳上的环形棱和封闭槽咬合以实现封闭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前述组合式发酵装置的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将杀青、初揉的黑茶原料放入渥堆发酵罐;
步骤200、由渥堆发酵罐提供20℃~45℃之间的温度以及60~85%湿度的发酵环境,在渥堆发酵罐内发酵24小时以上得到渥堆发酵后的茶堆;
步骤300、将渥堆发酵后的茶堆从渥堆发酵罐中取出进行复揉,并在复揉完毕后将渥堆发酵后的茶堆放入已经顺序编号的分层茶堆篮内,并将分层茶堆篮按照编号顺序放入烘焙发酵罐;
步骤400、由烘焙发酵罐对放入的茶堆进行烘干,在烘干的过程将分层茶堆篮按照编号由底部抽出并放置在顶部的顺序逐个交换分层茶堆篮以进行烘干,制得烘干的茶堆;
步骤500、将烘焙后的茶堆铺设在阴凉通风静置10-15日,对茶堆进行储存发酵,最终制得成品黑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渥堆发酵罐内配合使用中间带有通孔的容器储存黑茶原料,并在渥堆发酵罐内使用配合有通孔的容器对其由内之外的均匀加热以及加湿;
在步骤300中,将渥堆发酵罐发酵后的茶堆分批次放入烘焙发酵罐,并在烘焙发酵罐内将多批次的茶堆保持一定的间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400中,烘焙发酵罐持续对渥堆发酵罐发酵后的茶堆进行烘干,根据茶叶量的大小,可以分多批次放入烘焙发酵罐进行烘干发酵,多批次放入时,需要在前一批次的茶堆烘干至六七成时放入下一批次的茶堆,直至最上层的茶堆烘干至七八成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两个罐体内根据渥堆发酵和烘焙发酵的特性针对性设计相应的加热加湿结构,使得黑茶在两次发酵的过程中能保持稳定发酵环境,减小了黑茶在发酵过程中收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保障了黑茶发酵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将黑茶发酵的渥堆发酵和烘焙发酵步骤集成在两组发酵罐内,在保障了黑茶的两次发酵效果的前提下,大大缩减了装置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发酵装置整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渥堆发酵罐内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烘焙发酵罐内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整体的流程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渥堆发酵罐;2-烘焙发酵罐;3-罐体安装架;4-加温加湿机构;5-筒型茶叶篮;6-加热装置;7-分层茶堆篮;
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一湿度传感器;13-渥堆发酵罐盖;
21-第二温度传感器;22-第二湿度传感器;23-烘干发酵罐盖;
231-条形出气槽;232-环型蓄水槽;
41-罐底控制装置;42-异形风道;43-暖风机;44-条形喷水盒;45-流量控制器;
71-盘状外壳;72-过滤网;73-盘内活动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包括渥堆发酵罐1和烘焙发酵罐2,以及用于安装渥堆发酵罐1和烘焙发酵罐2的罐体安装架3,所述罐体安装架3通过气缸装置驱动所述渥堆发酵罐1和所述烘焙发酵罐2发生转动至竖直发酵状态或水平出料状态。
所述渥堆发酵罐1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沿其中心轴线延伸的加温加湿机构4,所述渥堆发酵罐1围绕所述加温加湿机构4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筒型茶叶篮5,在所述筒型茶叶篮5上均设置有透孔,所述加温加湿机构4设置在多个所述筒型茶叶篮5的中心位置并对所述筒型茶叶篮5内部储存的黑茶原料均匀加热以及加湿。
所述烘焙发酵罐2的底端安装有向所述烘焙发酵罐2内部加热的加热装置6,在所述烘焙发酵罐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多个用于储存茶堆的分层茶堆篮7,且相邻所述分层茶堆篮7之间无固定连接并可独立从所述烘焙发酵罐2中抽出,所述烘焙发酵罐2通过与所述加热装置6配合对依次堆叠的多个所述分层茶堆篮7逐层烘干。
其中,渥堆发酵罐1整体为上下直通结构,渥堆发酵罐1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1,以及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湿度的第一湿度传感器12,渥堆发酵罐1的顶端安装有用于扣合其顶端开口并用于出气的渥堆发酵罐盖13,所述渥堆发酵罐1的底端通过扣合的方式与所述加温加湿机构4封闭连接。
加温加湿机构4包括与渥堆发酵罐1底端开口对接安装的罐底控制装置41,罐底控制装置41内侧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垂直分布的异形风道42,罐底控制装置41上安装有用于向异形风道42内侧排入热风的暖风机43,并且异形风道42的外周设有多个配合暖风机43排风的通风孔,异形风道42的外侧通过设有四个向内凹陷的条形槽安装有用于加湿的条形喷水盒44,罐底控制装置41上安装有与外置供水装置连接并控制四个条形喷水盒44出水的流量控制器45,罐底控制装置41的内侧设有用于渥堆发酵罐1内部排水的排水口。
所述异形风道42上设置有平行设置的多组风口,每组风口至少包括六个处于同一水平上的出风口,且相邻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相同均匀分布在所述异形风道42上,每个出风口均通过独立的输风管与所述异形风道42连通,同一组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输风管在所述异形风道42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以获取不同温度和湿度的风来提高渥堆发酵罐1发酵程度的均一性。
由前述可知,在本发明中通过将不同独立的输风管入风口设置在异形风道的不同处,因此,可以从异形风道内获得不同温度的风,从而使得渥堆发酵罐1由上至下整体获得的温度均是相同的具体指温度差异不大,在2℃范围以内,以避免不同温度对茶叶渥堆发酵发生不利的影响。
烘焙发酵罐2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1,以及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干燥度的第二湿度传感器22,烘焙发酵罐2的顶端安装有用于扣合其顶端开口并用于出气的烘干发酵罐盖23。
烘干发酵罐盖23整体为中心凸起的锥形结构,烘干发酵罐盖23上设有多个自内之外延伸并关于其中心对称分布的条形出气槽231,烘干发酵罐盖23通过其内侧的锥形结构配合多个条形出气槽231引导冷凝水向其外侧流动,烘干发酵罐盖23的外周设有用于收集烘干发酵罐盖23内侧冷凝水并排出外界的环型蓄水槽232。
其中:多个所述分层茶堆篮7按照顺序编号并且按照编号由上至下顺次套设在所述烘焙发酵罐2内。在本发明中,分层茶堆篮7是可以独立的,并且可以从烘焙发酵罐2内取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其取出的方式为:由下至上顺次取出,并且当最底部的分层茶堆篮7被取出后,位于其上部的分层茶堆篮7滑下,从而使得多个分层茶堆篮7实现从上至下顺次的加热,使得多个分层茶堆篮7能够实现不同温度的加热。
分层茶堆篮7包括与烘焙发酵罐2内侧形状吻合的盘状外壳71,盘状外壳71的底端设有用于承载茶堆的过滤网72,盘状外壳7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盘内活动把手73。
在所述盘状外壳7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可以相互咬合的环形棱和封闭槽,位于相邻的所述盘状外壳71分别位于不同盘状外壳71上的环形棱和封闭槽咬合以实现封闭连接,实现相邻盘状外壳71之间的密闭连接。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多段式组合式发酵装置的发酵方法,包括:
步骤100、将杀青、初揉的黑茶原料放入渥堆发酵罐;
首先,需要将黑茶原料放入筒型茶叶篮5内,之后控制罐体安装架3将渥堆发酵罐1转动至水平状态,之后将装满黑茶原料的筒型茶叶篮5对准渥堆发酵罐1顶端的开口,并且将筒型茶叶篮5的中心通孔对准其内部的加温加湿机构4,在校准位置后将筒型茶叶篮5滑入渥堆发酵罐1的内部,之后使用渥堆发酵罐盖13封闭其顶端开口后控制渥堆发酵罐1复位至垂直状态。
步骤200、由渥堆发酵罐提供20℃~45℃之间的温度以及60~85%湿度的发酵环境,在渥堆发酵罐内发酵24小时以上得到渥堆发酵后的茶堆;
在步骤200中,渥堆发酵罐内配合使用中间带有通孔的容器储存黑茶原料,并在渥堆发酵罐内使用配合有通孔的容器对其由内之外的均匀加热以及加湿。
在启动渥堆发酵罐1内部的加温加湿机构4前,需观测渥堆发酵罐1外侧设置的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一湿度传感器12,当渥堆发酵罐1内的温度低于20℃,则控制罐底控制装置41上的暖风机43向异形风道42内排出热风,通过异形风道42外侧设置的多个通风口对筒型茶叶篮5内的茶叶加热,或湿度低于80%时,则控制罐底控制装置41上的流量控制器向四个条形喷水盒44泵入适量的水,通过四个条形喷水盒44向筒型茶叶篮5中心的通孔均匀的加湿,多余的空气通过渥堆发酵罐盖13排出,由于加温加湿机构4处于筒型茶叶篮5的中心位置,因此对筒型茶叶篮5内储存的黑茶原料受到加温加湿的效果误差较小。
并且,当加温加湿机构4损坏时,可将罐底控制装置41从渥堆发酵罐1的底端取下,便于对加温加湿机构4进行维修。
步骤300、将渥堆发酵后的茶堆从渥堆发酵罐中取出进行复揉,并在复揉完毕后将渥堆发酵后的茶堆放入已经顺序编号的分层茶堆篮内,并将分层茶堆篮按照编号顺序放入烘焙发酵罐;
在步骤300中,将渥堆发酵后的茶堆分批次放入烘焙发酵罐,并在烘焙发酵罐内多批次的茶堆保持一定的间隔。
通过控制罐体安装架3重新将渥堆发酵罐1转动至水平状态,之后取下渥堆发酵罐13后将筒型茶叶篮5取出即可,由于黑茶原料在进行渥堆后由零散的茶叶形成具有一定粘性的茶堆,因此在取出的过程中不易洒落。
在取出后将筒型茶叶篮5内的茶堆取出进行复揉,之后将复揉后的茶堆分批次放入多个分层茶堆篮7。
步骤400、由烘焙发酵罐对放入的茶堆进行烘干,在烘干的过程将分层茶堆篮按照编号由底部抽出并放置在顶部的顺序逐个交换分层茶堆篮以进行烘干,制得烘干的茶堆;
在步骤400中,烘焙发酵罐持续对渥堆发酵罐发酵后的茶堆进行烘干,根据茶叶量的大小,可以分多批次放入烘焙发酵罐进行烘干发酵,多批次放入时,需要在前一批次的茶堆烘干至六七成时放入下一批次的茶堆,直至最上层的茶堆烘干至七八成干。
先控制罐体安装架3连带烘焙发酵罐2转动至倾斜状态,再将烘干发酵罐盖23取下,之后将一个填满茶堆的分层茶堆篮7放入烘焙发酵罐2的内部,分层茶堆篮7自然滑落至烘焙发酵罐2内部的底端,之后使用烘干发酵罐盖23封闭其顶端开口,最后控制加热装置6对烘焙发酵罐2的内部进行加热,该分层茶堆篮7内部的茶堆中多余的水分开始蒸发,水蒸气向上移动直至通过烘干发酵罐盖23的多个条形出气槽231排出,少量附着的冷凝水通过烘干发酵罐盖23内侧的锥形结构向外周流动至环型蓄水槽232,并通过环型蓄水槽232上开设的出水槽排出,因此冷凝水不会聚集滴落在已烘干的分层茶堆篮7内。
通过烘焙发酵罐2外侧安装的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21和第二湿度传感器22检测其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通过观察温度确保加热装置6运行状态,通过观察该分层茶堆篮7处于烘焙发酵罐2内部对应的高度区间的第二湿度传感器22,即可观测到该分层茶堆篮7内部茶堆的干燥度,当该分层茶堆篮7内部茶堆处于6-7成干燥度时,重复上述步骤将第二组分层茶堆篮7放入烘焙发酵罐2,直至烘焙发酵罐2内部被填满,并当最上方的分层茶堆篮7内部的茶堆干燥完毕后将烘焙发酵罐2内部所有的分层茶堆篮7取出。
步骤500、将烘焙后的茶堆铺设在阴凉通风静置10-15日,对茶堆进行储存发酵,最终制得成品黑茶。
本发明通过将黑茶发酵的渥堆发酵和烘焙发酵步骤集成在两组发酵罐内,在保障了黑茶的两次发酵效果的前提下,大大缩减了装置占用的空间。
另外,通过在两个罐体内根据渥堆发酵和烘焙发酵的特性针对性设计相应的加热加湿结构,使得黑茶在两次发酵的过程中能保持稳定发酵环境,减小了黑茶在发酵过程中收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保障了黑茶发酵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包括渥堆发酵罐(1)和烘焙发酵罐(2),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渥堆发酵罐(1)和烘焙发酵罐(2)的罐体安装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安装架(3)通过气缸装置驱动所述渥堆发酵罐(1)和所述烘焙发酵罐(2)发生转动至竖直发酵状态或水平出料状态;
所述渥堆发酵罐(1)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沿其中心轴线延伸的加温加湿机构(4),所述渥堆发酵罐(1)围绕所述加温加湿机构(4)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筒型茶叶篮(5),在所述筒型茶叶篮(5)上均设置有透孔,所述加温加湿机构(4)设置在多个所述筒型茶叶篮(5)的中心位置并对所述筒型茶叶篮(5)内部储存的黑茶原料均匀加热以及加湿;
所述烘焙发酵罐(2)的底端安装有向所述烘焙发酵罐(2)内部加热的加热装置(6),在所述烘焙发酵罐(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多个用于储存茶堆的分层茶堆篮(7),且相邻所述分层茶堆篮(7)之间无固定连接并可独立从所述烘焙发酵罐(2)中抽出,所述烘焙发酵罐(2)通过与所述加热装置(6)配合对依次堆叠的多个所述分层茶堆篮(7)逐层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渥堆发酵罐(1)整体为上下直通结构,所述渥堆发酵罐(1)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1)以及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湿度的第一湿度传感器(12),所述渥堆发酵罐(1)的顶端安装有用于扣合其顶端开口并用于出气的渥堆发酵罐盖(13),所述渥堆发酵罐(1)的底端通过扣合的方式与所述加温加湿机构(4)封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加湿机构(4)包括与所述渥堆发酵罐(1)底端开口对接安装的罐底控制装置(41),所述罐底控制装置(41)内侧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垂直分布的异形风道(42),所述罐底控制装置(41)上安装有用于向所述异形风道(42)内侧排入热风的暖风机(43),所述异形风道(42)的外侧通过设有四个向内凹陷的条形槽安装有用于加湿的条形喷水盒(44),所述罐底控制装置(41)上安装有与外置供水装置连接并控制四个所述条形喷水盒(44)出水的流量控制器(45),所述罐底控制装置(41)的内侧设有用于所述渥堆发酵罐(1)内部排水的排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风道(42)上设置有平行设置的多组风口,每组风口至少包括六个处于同一水平上的出风口,且相邻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相同均匀分布在所述异形风道(42)上,每个出风口均通过独立的输风管与所述异形风道(42)连通,同一组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输风管在所述异形风道(42)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以获取不同温度和湿度的风来提高渥堆发酵罐(1)发酵程度的均一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发酵罐(2)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1)以及用于检测其内部各高度区间干燥度的第二湿度传感器(22),所述烘焙发酵罐(2)的顶端安装有用于扣合其顶端开口并用于出气的烘干发酵罐盖(23);
所述烘干发酵罐盖(23)整体为中心凸起的锥形结构,所述烘干发酵罐盖(23)上设有多个自内向外延伸并关于其中心对称分布的条形出气槽(231),所述烘干发酵罐盖(23)通过其内侧的锥形结构配合多个所述条形出气槽(231)引导冷凝水向其外侧流动,所述烘干发酵罐盖(23)的外周设有用于收集所述烘干发酵罐盖(23)内侧冷凝水并排出外界的环型蓄水槽(2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层茶堆篮(7)按照顺序编号并且按照编号由上至下顺次套设在所述烘焙发酵罐(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层茶堆篮(7)包括与所述烘焙发酵罐(2)内侧形状吻合的盘状外壳(71),所述盘状外壳(71)的底端设有用于承载茶堆的过滤网(72),所述盘状外壳(7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盘内活动把手(73);
在所述盘状外壳(7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可以相互咬合的环形棱和封闭槽,位于相邻的所述盘状外壳(71)分别位于不同盘状外壳(71)上的环形棱和封闭槽咬合以实现封闭连接。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组合式发酵装置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将杀青、初揉的黑茶原料放入渥堆发酵罐;
步骤200、由渥堆发酵罐提供20℃~45℃之间的温度以及60~85%湿度的发酵环境,在渥堆发酵罐内发酵24小时以上得到渥堆发酵后的茶堆;
步骤300、将渥堆发酵后的茶堆从渥堆发酵罐中取出进行复揉,并在复揉完毕后将渥堆发酵后的茶堆放入已经顺序编号的分层茶堆篮内,并将分层茶堆篮按照编号顺序放入烘焙发酵罐;
步骤400、由烘焙发酵罐对放入的茶堆进行烘干,在烘干的过程将分层茶堆篮按照编号由底部抽出并放置在顶部的顺序逐个交换分层茶堆篮以进行烘干,制得烘干的茶堆;
步骤500、将烘焙后的茶堆铺设在阴凉通风静置10-15日,对茶堆进行储存发酵,最终制得成品黑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00中,渥堆发酵罐内配合使用中间带有通孔的容器储存黑茶原料,并在渥堆发酵罐内使用配合有通孔的容器对其由内之外的均匀加热以及加湿;
在步骤300中,将渥堆发酵罐发酵后的茶堆分批次放入烘焙发酵罐,并在烘焙发酵罐内将多批次的茶堆保持一定的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00中,烘焙发酵罐持续对渥堆发酵罐发酵后的茶堆进行烘干,根据茶叶量的大小,可以分多批次放入烘焙发酵罐进行烘干发酵,多批次放入时,需要在前一批次的茶堆烘干至六七成时放入下一批次的茶堆,直至最上层的茶堆烘干至七八成干。
CN202111514424.6A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Pending CN1140810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424.6A CN114081078A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424.6A CN114081078A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1078A true CN114081078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07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4424.6A Pending CN114081078A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107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1797A (zh) * 2022-11-09 2023-01-31 云南普洱兴洋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酒
CN115669754A (zh) * 2022-11-24 2023-02-0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基于功能菌株强化的黑茶发酵装置及工艺
CN115651797B (zh) * 2022-11-09 2024-06-07 云南普洱兴洋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酒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0028Y (zh) * 2006-09-22 2007-12-12 梁贵文 茶叶制备用的温湿度测控系统
CN203608784U (zh) * 2013-12-18 2014-05-28 福建省千氏茗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发酵装置
CN204444020U (zh) * 2014-12-25 2015-07-08 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烘焙装置
CN104920679A (zh) * 2015-05-14 2015-09-23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一种茶叶发酵烘干智能一体机
CN105230827A (zh) * 2015-10-13 2016-01-13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金花菌茶自动化发酵工艺
CN205233360U (zh) * 2015-11-25 2016-05-18 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机
CN205321095U (zh) * 2015-11-29 2016-06-22 重庆润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茶叶发酵装置
CN106359698A (zh) * 2016-11-14 2017-02-01 湖南胡家园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温湿度可控的茶叶发酵装置
CN106509195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普洱熟茶发酵罐
CN106900897A (zh) * 2017-04-27 2017-06-30 贵州大学 一种利用智能化红茶发酵设备加工首乌红茶的方法
CN206729101U (zh) * 2017-05-03 2017-12-12 永春阔格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铁观音茶叶烘干机
CN206963896U (zh) * 2017-06-15 2018-02-06 云南瑞木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莲花普洱茶发酵装置
CN108029799A (zh) * 2017-11-22 2018-05-15 广西大学 一种散囊菌发花的茉莉花茶制备方法
CN108112753A (zh) * 2017-11-25 2018-06-05 孙多明 白刺茶
CN108315246A (zh) * 2018-04-12 2018-07-24 李宏伟 一种节能环保的六堡茶自动发酵装置
CN108522701A (zh) * 2018-06-29 2018-09-14 广西昭平县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茶叶发酵机
CN208124745U (zh) * 2018-04-23 2018-11-20 诸暨市湖里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茶叶干燥箱
CN109077137A (zh) * 2018-10-09 2018-12-25 贵州开阳雅义杰富硒茶果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红茶原料加工黑茶的方法
CN209031057U (zh) * 2018-07-27 2019-06-28 贵州老庄红大树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发酵机
CN110384138A (zh) * 2018-04-17 2019-10-29 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品六堡茶生产工艺及设备
CN209825070U (zh) * 2019-04-04 2019-12-24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CN210960239U (zh) * 2019-09-30 2020-07-10 山东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CN211746640U (zh) * 2019-12-26 2020-10-27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实现恒温恒湿自动化控制的红茶发酵室
CN211882033U (zh) * 2020-03-27 2020-11-1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CN113575715A (zh) * 2021-08-20 2021-11-02 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发酵茶制备生产线
CN214639051U (zh) * 2021-03-26 2021-11-09 光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垃圾小型就地资源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0028Y (zh) * 2006-09-22 2007-12-12 梁贵文 茶叶制备用的温湿度测控系统
CN203608784U (zh) * 2013-12-18 2014-05-28 福建省千氏茗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发酵装置
CN204444020U (zh) * 2014-12-25 2015-07-08 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烘焙装置
CN104920679A (zh) * 2015-05-14 2015-09-23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一种茶叶发酵烘干智能一体机
CN105230827A (zh) * 2015-10-13 2016-01-13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金花菌茶自动化发酵工艺
CN205233360U (zh) * 2015-11-25 2016-05-18 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机
CN205321095U (zh) * 2015-11-29 2016-06-22 重庆润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茶叶发酵装置
CN106359698A (zh) * 2016-11-14 2017-02-01 湖南胡家园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温湿度可控的茶叶发酵装置
CN106509195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普洱熟茶发酵罐
CN106900897A (zh) * 2017-04-27 2017-06-30 贵州大学 一种利用智能化红茶发酵设备加工首乌红茶的方法
CN206729101U (zh) * 2017-05-03 2017-12-12 永春阔格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铁观音茶叶烘干机
CN206963896U (zh) * 2017-06-15 2018-02-06 云南瑞木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莲花普洱茶发酵装置
CN108029799A (zh) * 2017-11-22 2018-05-15 广西大学 一种散囊菌发花的茉莉花茶制备方法
CN108112753A (zh) * 2017-11-25 2018-06-05 孙多明 白刺茶
CN108315246A (zh) * 2018-04-12 2018-07-24 李宏伟 一种节能环保的六堡茶自动发酵装置
CN110384138A (zh) * 2018-04-17 2019-10-29 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品六堡茶生产工艺及设备
CN208124745U (zh) * 2018-04-23 2018-11-20 诸暨市湖里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茶叶干燥箱
CN108522701A (zh) * 2018-06-29 2018-09-14 广西昭平县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茶叶发酵机
CN209031057U (zh) * 2018-07-27 2019-06-28 贵州老庄红大树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发酵机
CN109077137A (zh) * 2018-10-09 2018-12-25 贵州开阳雅义杰富硒茶果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红茶原料加工黑茶的方法
CN209825070U (zh) * 2019-04-04 2019-12-24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CN210960239U (zh) * 2019-09-30 2020-07-10 山东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CN211746640U (zh) * 2019-12-26 2020-10-27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实现恒温恒湿自动化控制的红茶发酵室
CN211882033U (zh) * 2020-03-27 2020-11-1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CN214639051U (zh) * 2021-03-26 2021-11-09 光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垃圾小型就地资源化装置
CN113575715A (zh) * 2021-08-20 2021-11-02 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发酵茶制备生产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1797A (zh) * 2022-11-09 2023-01-31 云南普洱兴洋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酒
CN115651797B (zh) * 2022-11-09 2024-06-07 云南普洱兴洋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酒
CN115669754A (zh) * 2022-11-24 2023-02-0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基于功能菌株强化的黑茶发酵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74017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脱水烘干设备
CN103004977B (zh) 一种可换向通风的箱式干燥机及对粮油作物干燥的方法
CN203181921U (zh) 粮食烘干机
CN114081078A (zh) 一种多段式的组合式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
CN1811310A (zh) 粮食原生态脱水干燥装置
CN101832703A (zh) 中药材快速干燥机
CN107192224B (zh) 微压自排式木材高效节能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CN204335394U (zh) 谷物储藏塔
CN207197086U (zh) 一种等离子体太阳能马铃薯干燥机
CN104115947B (zh) 液态低碳节能非破坏性茶叶减氧化留香烘焙装置
CN113154857B (zh) 节能环保型立式智能烘干机
CN203327867U (zh) 一种可换向通风的箱式干燥机
CN211261540U (zh) 一种茶叶晾晒装置
CN2849614Y (zh) 小型可移动循环谷物干燥机
CN208170881U (zh) 一种枸杞烘干装置
CN216192151U (zh) 一种酒曲发酵控温控湿发酵室
KR101827378B1 (ko) 전통 누룩 제조 장치
CN108850266B (zh) 基于分批接种微生物菌剂的普洱茶加工方法
CN107101477A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2886472Y (zh) 粮食原生态脱水干燥装置
CN210036079U (zh) 一种温度自适应的农作物小型烘干机
CN205940012U (zh) 一种双层平衡式烘干机
CN206831964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114532420A (zh) 一种茶叶的发酵系统
CN206989600U (zh) 一种猕猴桃花粉干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