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2671A -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2671A
CN114062671A CN202111107201.8A CN202111107201A CN114062671A CN 114062671 A CN114062671 A CN 114062671A CN 202111107201 A CN202111107201 A CN 202111107201A CN 114062671 A CN114062671 A CN 114062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detection
monoclonal antibody
antibody
colloidal g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72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辉
温凯凯
张小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11072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26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2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26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6983Viru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2Use of compounds or compositions for colorimetric, spectrophotometric or fluorometric investigation, e.g. use of reagent paper and including single- and multilayer analy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1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articulate form
    • G01N33/54346Nanopart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58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diffusion or migration of antigen or antibo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 G01N33/58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with a particulate label, e.g. coloured latex
    • G01N33/587Nanopart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00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viruses
    • G01N2333/08RNA viruses
    • G01N2333/165Coronaviridae, e.g.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69/00Immuno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 G01N2469/20Detection of antibodies in sample from host which are directed against antigens from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试纸包括底板和沿层析方向依次设置在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结合垫上包含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膜上沿层析方向依次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检测线上喷涂有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以及质控线上喷涂有兔抗鸡IgY单克隆抗体。本发明的公开的试纸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不存在感染风险,相对安全,对生产和检测环境要求低,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用方便简单,尤其适用于大批量的检测场景。此外,还具有检测限低、检出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抗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 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即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将从人体中提取出来的样本(如 血液、体液、组织等生物样本),使用体外检测试剂盒、试剂等对其进行检测, 从而获取有效的诊断信息,并据此进一步判断机体疾病或功能的一种较为成熟的 诊断方法。体外诊断相比于其他诊断方法的主要优势是诊断效率高、检测速度快、 成本低、可以进行大批量检测,因此可以预测体外诊断的发展方向是快速、灵敏、 大批量检测生物样品。而基于体外诊断技术发展起来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在生物医 学检测方面同样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直观、成本低大批量等优点,在病例极多, 检测样本极多的大环境下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及优势,如检测传染性极高的新兴 SARS-CoV-2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疾病初期,可以用试纸条对疑似病例进行大批 量检测,以此来排查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程度,进而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大面积爆发;在疾病后期,也可以通过用试纸条检测病人的生物样本先大致判断哪些患 者已痊愈,再用其他检测方法进一步确保检测结果无误,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降低了检测成本。免疫层析条技术的主要原理是相应抗原和抗体会产生特异性免 疫反应,以及溶液在毛细作用力下会沿着纸板慢慢向上延展浸润。如果用抗原来 标记显色指示剂制成检测试纸条,当生物样品中(如:尿液、血液或唾液)含有 能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物质,这种结合会使试纸条的检测区出现显色指示 剂的包覆和进而呈现出显色效果,借此来识别所检生物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被检 物质,从而达到快速检测目标被检物的目的。
目前已经发展出了Alpha、Beta、Gamma、Delta等毒株,其中Delta是迄今 为止传染性最强的变异株。这些变异毒株与原始版本相比,具有高度传染性,对 疫苗的耐药性也更强,对病毒的检测和防治带来了很大难度。
这样的情况下病毒样本亟须大量快速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为了满足重灾区 的巨大检测需求以及进一步有效控制病毒的反复出现,而且一些边远地区的基层 医疗条件不够完善,发展快速及时的有效诊断手段是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 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包括底板和沿层析方向依次设置在底板上 的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结合垫的一端与样品垫的一端 接触,所述结合垫的另一端与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接触,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另 一端与吸水垫接触,所述结合垫上包含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 单克隆抗体;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沿层析方向依次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检测 线上喷涂有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以及质控线上喷涂有兔抗鸡IgY单克隆抗 体。
具体地,所述结合垫上包含胶体金标记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 IgY单克隆抗体。
具体地,所述样品垫为玻璃纤维膜或聚酯纤维膜,所述结合物垫为玻璃纤维 膜,所述底板为聚氯乙烯胶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柠檬酸三钠与氯化金三水化合物反应,得到胶体金;
步骤2:用步骤1制备的胶体金分别标记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 IgY单克隆抗体;
步骤3:将标记好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的重 悬液混合,将结合垫浸入混合液中,然后取出结合垫并烘干;
步骤4:将硝酸纤维素膜粘贴于底板上,使其贴紧PVC底板,然后分别沿 层析方向依次将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和兔抗鸡IgY单克隆抗体横向喷涂在硝 酸纤维素膜上的相应位置,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最后烘干;
步骤5:将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粘接到底板相应位置上。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为:将氯化金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沸腾后加入柠檬 酸三钠,当溶液变为紫红色后,持续加热10-20min至颜色不变,补加一定体积 的去离子水,待其降至室温即可将得到胶体金溶液。
具体地,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出一定体积的胶体金溶液于洁净的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中, 用K2CO3溶液将第一离心管中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至10-11,用K2CO3溶液 将第二离心管中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至8-9,同时确保两个离心管中的胶体金 溶液不产生聚沉;
(2)在第一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在第二 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鸡IgY单克隆抗体,分别将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混匀 后反应20-40min;
(3)分别往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10mM Tris溶液和5% 酪蛋白钠盐,搅拌反应20-40min;
(4)将上述两个离心管进行离心,离心转速8000–9000r/min,离心时间为 5-15min,分离得到胶体金标记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 鸡IgY单克隆抗体;
(5)分别取一定体积的20mM Tris和5%蔗糖充分重悬(4)中离心得到的 胶体金标记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鸡IgY单克隆抗体。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为将步骤2中得到的胶体金标记的SARS-Cov-2重组N 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的重悬液混合,用混合后的重悬液充分浸泡结合 垫,然后取出结合垫,42℃烘干4h,得到带显色检测试剂的干燥结合垫,保存 于25℃干燥柜备用。
具体地,所述步骤4中的烘干温度为42℃,烘干时间为2h;所述步骤5中, 结合垫的一端设置在样品垫和底板之间,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设置在结合垫和底 板之间,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端设置在吸水垫和底板之间,相邻垫板之间相交 1.5-2.5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检测试纸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
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检测的样品用含0.5%-1.5%吐温的PBS稀释液按照一定浓度稀 释,得到待测液;
步骤2:将待测液滴加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样品垫上,等待 3-5min;
步骤3:根据检测线上有无显色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抗体,根据质控 线上是否有显色来判断检测试纸是否有效:若质控线显色则说明检测试纸有效, 若质控线无显色则说明检测试纸失效;若检测线显色则说明待检测样品中含有目 标抗体,反之则说明不含目标抗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试纸条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不存在感染风险,相对安全,对生 产和检测环境要求低,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用方便简单,尤其适用于 大批量的检测场景;
2.本发明的检测限低,仅为78ng。待测抗体加入量为78ng时仍然能够被 检出且呈现出清晰的检测线;
3.本发明送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阳性样本检测,测得检出率为90.7%。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检出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 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 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检测抗原采用SARS-Cov-2重组N蛋白。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胶体金:根据文献《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配方羊奶粉中 的牛β-乳球蛋白》中制备胶体金的方法来进行胶体金的制备。提前一天将烧杯 用王水浸泡过夜以确保烧杯足够干净,次日将其取出洗净王水。将0.02g氯金酸 加入装有20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后加入5mL 1%的柠檬酸钠, 当溶液变为紫红色后,持续加热15min至颜色不变,将烧杯从加热台上取出, 用去离子水将溶液体积补齐至200mL,待其降至室温即可将得到胶体金溶液, 用干净离心管分装备用,存储于4℃冰箱。
步骤2:用胶体金标记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 分别取出5mL胶体金于两个洁净的50mL离心管,用0.2M K2CO3溶液将胶体 金溶液的pH值分别调至10.5和8.5,同时确保胶体金不产生聚沉。分别在上述 两个离心管中加入100μg 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100μg鸡IgY单克隆 抗体,混匀后反应30min。加入0.5mL封闭液(10mMTris溶液+5%酪蛋白 钠盐),搅拌反应30min。随后进行离心,转速是8000–9000转/分钟,时间为 10min。取0.5mL胶体金重悬液(20mM Tris+5%蔗糖(pH值为8.5))充分 重悬上述胶体金沉淀。
步骤3:然后将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的重悬液 混合,用混合后的重悬液浸泡结合垫,取出后42℃烘干4h,得到带显色检测试 剂的干燥结合垫,保存于25℃干燥柜备用。
步骤4:将硝酸纤维素膜粘贴于底板上,使其贴紧PVC底板,然后分别沿 层析方向依次将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和兔抗鸡IgY单克隆抗体横向喷涂在硝 酸纤维素膜上的相应位置,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并在42℃烘干2h,保存 于25℃干燥柜备用。
步骤5:将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粘接到底板相应位置上,结合垫的一端 设置在样品垫和底板之间,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设置在结合垫和底板之间,硝酸 纤维素膜的另一端设置在吸水垫和底板之间,相邻垫板之间相交2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利用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 体检测试纸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新型抗体检测方法,采用附图1-2中的测试试纸,包 括结合垫2,所述结合垫2上设置有所述抗体检测物。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所述测试试纸还包括检 测线3、质控线4,所述检测线3上包被有用于捕获待检测样品中目标物的捕获 抗体,所述的质控线4包被有所述检测抗体的二抗。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所述测试试纸还包括样 品垫1、硝酸纤维素膜5及吸水垫6,所述的试纸沿底板7长度方向依次搭接有 样品垫1、结合垫2、硝酸纤维素膜5及吸水垫6;所述的测试线3、质控线4 沿样品层析方向依次设置在硝酸纤维素膜5上。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的样品垫1采用玻璃纤维膜或聚酯纤维膜,所述的结 合物垫2采用玻璃纤维膜,所述的底板7采用聚氯乙烯胶板。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的待检测样品为咽拭子、鼻拭子、痰液、肛拭子、粪 便、血液、唾液、肺泡灌洗液、尿液或组织液中至少一种。
实施例2-5
实施例2-5所述的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对样本 稀释液、样品垫及结合垫处理的改变(表1)
表1不同成分样本稀释液的测试显色结果
Figure BDA0003272913740000061
Figure BDA0003272913740000071
通过以上检测可知,实施例2的质控线显色且最清晰。
实施例6
实施例6所述的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似,不同的点在于对不 同的蛋白进行标记时胶体金的pH不同,见表2。
表2不同pH值处理鸡IgY后的质控线显色对比
Figure BDA0003272913740000072
Figure BDA0003272913740000081
由上表结果可知,不同蛋白的最佳适应pH值不同,将蛋白的pH值调至8.5 会有更好的检测线显现。
实施例7
实施例7-10所述的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使用的检测样本不同,见下表3。
表3不同类型待测样本的检测线清晰程度对比
Figure BDA0003272913740000082
由以上测试结果可知,虽然在用SARS-CoV-2N蛋白抗体检测的时候能呈现 很清晰的的测试线且重复性好,但是用人体样本检测时会出现很多不显检测线的 情况,且即使有检测线也非常淡。考虑为内源性干扰所致,内源性干如:类风湿 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异嗜性抗体(Heterophil antibody,HA)和人抗 动物抗体(Human anti AnimalAntibody,HAAA),猜测由于试剂中使用的抗体 与病人样本中的内源性物质发生交叉反应致使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实施例11-20
检出限测试时,稀释液与实施例7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测试目标浓度不同。 具体见(表4)。
表4采用不同抗体含量检测试纸条后的显色结果
Figure BDA0003272913740000083
Figure BDA0003272913740000091
通过上述测试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9,表明在待测抗体加入量为78ng时仍 然能够被检出且呈现出清晰的检测线。
实施例21-22
假阳性的消除:在选取不同品牌的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喷涂检测线时,因 不同品牌的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与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的结合力不 同,会产生检测线颜色过淡或假阳性的情况,如表5所示。
表5不同品牌鼠抗人对检测线的影响
组别 鼠抗人来源 检测线显色程度 假阳性现象
实施例21 索莱宝公司
实施例22 南京佰抗生物公司
有所述实施例21-22可以看出,不同公司生产的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与所 测抗体的结合程度不同,结合程度过低会使检测率偏低,使漏检的可能性大大增 加;而结合力过高时又会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故要选择适当结合力的鼠抗人IgG 单克隆抗体作为喷涂检测线的试剂。
实施例23-24
送检测检出率:将所制好试纸条送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南京佰抗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进行阳性样本的检测,一共送出两次,共40条样本。检测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第三方检测机构阳性样本检测结果
次数 待检测条数/条 测试出来条数/条 检出率
实施例23 8 47 87.5%
实施例24 32 30 93.8%
总计 40 37 90.7%
如表所示,本试纸条的阳性样本检出率为90.7%。
实施例25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胶体金:根据文献《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配方羊奶粉中 的牛β-乳球蛋白》中制备胶体金的方法来进行胶体金的制备。提前一天将烧杯 用王水浸泡过夜以确保烧杯足够干净,次日将其取出洗净王水。将0.02g氯金酸 加入装有20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后加入5mL 1%的柠檬酸钠, 当溶液变为紫红色后,持续加热15min至颜色不变,将烧杯从加热台上取出, 用去离子水将溶液体积补齐至200mL,待其降至室温即可将得到胶体金溶液, 用干净离心管分装备用,存储于4℃冰箱。
步骤2:用胶体金标记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 分别取出5mL胶体金于两个洁净的50mL离心管,用0.2M K2CO3溶液将胶体 金溶液的pH值分别调至10和8,同时确保胶体金不产生聚沉。分别在上述两个 离心管中加入100μg 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100μg鸡IgY单克隆抗体, 混匀后反应20min。加入0.5mL封闭液(10mM Tris溶液+5%酪蛋白钠盐), 搅拌反应20min。随后进行离心,转速是8000–9000转/分钟,时间为5min。取 0.5mL胶体金重悬液(20mM Tris+5%蔗糖(pH值为8.5))充分重悬上述胶 体金沉淀。
步骤3:然后将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的重悬液 混合,用混合后的重悬液浸泡结合垫,取出后42℃烘干4h,得到带显色检测试 剂的干燥结合垫,保存于25℃干燥柜备用。
步骤4:将硝酸纤维素膜粘贴于底板上,使其贴紧PVC底板,然后分别沿 层析方向依次将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和兔抗鸡IgY单克隆抗体横向喷涂在硝 酸纤维素膜上的相应位置,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并在42℃烘干2h,保存 于25℃干燥柜备用。
步骤5:将样品垫、结合垫和吸水垫粘接到底板相应位置上,结合垫的一端 设置在样品垫和底板之间,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设置在结合垫和底板之间,硝酸 纤维素膜的另一端设置在吸水垫和底板之间,相邻垫板之间相交1.5mm。
实施例26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胶体金:根据文献《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配方羊奶粉中 的牛β-乳球蛋白》中制备胶体金的方法来进行胶体金的制备。提前一天将烧杯 用王水浸泡过夜以确保烧杯足够干净,次日将其取出洗净王水。将0.02g氯金酸 加入装有20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后加入5mL 1%的柠檬酸钠, 当溶液变为紫红色后,持续加热15min至颜色不变,将烧杯从加热台上取出, 用去离子水将溶液体积补齐至200mL,待其降至室温即可将得到胶体金溶液, 用干净离心管分装备用,存储于4℃冰箱。
步骤2:用胶体金标记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 分别取出5mL胶体金于两个洁净的50mL离心管,用0.2M K2CO3溶液将胶体 金溶液的pH值分别调至11和9,同时确保胶体金不产生聚沉。分别在上述两个 离心管中加入100μg 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100μg鸡IgY单克隆抗体, 混匀后反应40min。加入0.5mL封闭液(10mM Tris溶液+5%酪蛋白钠盐), 搅拌反应40min。随后进行离心,转速是8000–9000转/分钟,时间为15min。 取0.5mL胶体金重悬液(20mM Tris+5%蔗糖(pH值为8.5))充分重悬上述 胶体金沉淀。
步骤3:然后将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的重悬液 混合,用混合后的重悬液浸泡结合垫,取出后42℃烘干4h,得到带显色检测试 剂的干燥结合垫,保存于25℃干燥柜备用。
步骤4:将硝酸纤维素膜粘贴于底板上,使其贴紧PVC底板,然后分别沿 层析方向依次将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和兔抗鸡IgY单克隆抗体横向喷涂在硝 酸纤维素膜上的相应位置,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并在42℃烘干2h,保存 于25℃干燥柜备用。
步骤5:将样品垫、结合垫和吸水垫粘接到底板相应位置上,结合垫的一端 设置在样品垫和底板之间,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设置在结合垫和底板之间,硝酸 纤维素膜的另一端设置在吸水垫和底板之间,相邻垫板之间相交2.5mm。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 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 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 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 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 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 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 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 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包括底板和沿层析方向依次设置在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结合垫的一端与样品垫的一端接触,所述结合垫的另一端与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接触,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端与吸水垫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垫上包含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沿层析方向依次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检测线上喷涂有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以及质控线上喷涂有兔抗鸡IgY单克隆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垫上包含胶体金标记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垫为玻璃纤维膜或聚酯纤维膜,所述结合物垫为玻璃纤维膜,所述底板为聚氯乙烯胶板。
4.一种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柠檬酸三钠与氯化金三水化合物反应,得到胶体金;
步骤2:用步骤1制备的胶体金分别标记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
步骤3:将标记好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的重悬液混合,将结合垫浸入混合液中,然后取出结合垫并烘干;
步骤4:将硝酸纤维素膜粘贴于底板上,使其贴紧PVC底板,然后分别沿层析方向依次将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和兔抗鸡IgY单克隆抗体横向喷涂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相应位置,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最后烘干;
步骤5:将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粘接到底板相应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将氯化金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沸腾后加入柠檬酸三钠,当溶液变为紫红色后,持续加热10-20min至颜色不变,补加一定体积的去离子水,待其降至室温即可将得到胶体金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出一定体积的胶体金溶液于洁净的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中,用K2CO3溶液将第一离心管中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至10-11,用K2CO3溶液将第二离心管中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至8-9,同时确保两个离心管中的胶体金溶液不产生聚沉;
(2)在第一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在第二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鸡IgY单克隆抗体,分别将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混匀后反应20-40min;
(3)分别往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10mM Tris溶液和5%酪蛋白钠盐,搅拌反应20-40min;
(4)将上述两个离心管进行离心,离心转速8000–9000r/min,离心时间为5-15min,分离得到胶体金标记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鸡IgY单克隆抗体;
(5)分别取一定体积的20mM Tris和5%蔗糖充分重悬(4)中离心得到的胶体金标记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鸡IgY单克隆抗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步骤2中得到的胶体金标记的SARS-Cov-2重组N蛋白抗原和鸡IgY单克隆抗体的重悬液混合,用混合后的重悬液充分浸泡结合垫,然后取出结合垫,42℃烘干4h,得到带显色检测试剂的干燥结合垫,保存于25℃干燥柜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烘干温度为42℃,烘干时间为2h;所述步骤5中,结合垫的一端设置在样品垫和底板之间,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设置在结合垫和底板之间,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端设置在吸水垫和底板之间,相邻垫板之间相交1.5-2.5mm。
9.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检测的样品用含0.5%-1.5%吐温的PBS稀释液按照一定浓度稀释,得到待测液;
步骤2:将待测液滴加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样品垫上,等待3-5min;
步骤3:根据检测线上有无显色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抗体,根据质控线上是否有显色来判断检测试纸是否有效:若质控线显色则说明检测试纸有效,若质控线无显色则说明检测试纸失效;若检测线显色则说明待检测样品中含有目标抗体,反之则说明不含目标抗体。
CN202111107201.8A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4062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7201.8A CN114062671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7201.8A CN114062671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2671A true CN114062671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7201.8A Pending CN114062671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267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3239A (zh) * 2011-04-25 2011-11-16 重庆大学 一种柑桔黄单胞菌的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条
CN111426844A (zh) * 2020-03-13 2020-07-17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IgG-IgM抗体联检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CN111426840A (zh) * 2020-06-11 2020-07-17 北京中检安泰诊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51745A (zh) * 2020-05-15 2020-08-18 安徽中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禽流感病毒H7N9亚型N蛋白IgY抗体检测胶体金试纸及方法
CN111551712A (zh) * 2020-05-07 2020-08-18 江苏苏博生物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M/IgG二合一快速检测的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3239A (zh) * 2011-04-25 2011-11-16 重庆大学 一种柑桔黄单胞菌的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条
CN111426844A (zh) * 2020-03-13 2020-07-17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IgG-IgM抗体联检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CN111551712A (zh) * 2020-05-07 2020-08-18 江苏苏博生物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M/IgG二合一快速检测的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1745A (zh) * 2020-05-15 2020-08-18 安徽中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禽流感病毒H7N9亚型N蛋白IgY抗体检测胶体金试纸及方法
CN111426840A (zh) * 2020-06-11 2020-07-17 北京中检安泰诊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74806A1 (zh) 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免疫层析试纸条
CN112858675B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抗体联合智能化检测装置
CN111781350A (zh)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7720A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IgM/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CN111551712A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M/IgG二合一快速检测的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56003A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纸条、试剂盒及方法
CN108152509A (zh) 一种定量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磁微粒荧光免疫试剂盒
CN111273017A (zh) 一种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
CN112067803A (zh) 磁性纳米颗粒标记的免疫层析法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JP4976068B2 (ja) 簡易イムノアッセイ用検体浮遊液およびアッセイ方法
JP4115728B2 (ja) フロースルー式検査法用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キット及び検査法
JP2004245831A (ja) メンブレンアッセイ法
WO2006043614A1 (ja) メンブランエンザイムイムノアッセイ法
JPS61286755A (ja) 発光微粒子を使つた固相免疫検定法および組成物
CN111624336A (zh) 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方法
CN106290880B (zh) 一种用于犬冠状病毒的免疫层析用试剂组合物及检测方法
CN114062671A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32592B (zh) 检测人表面活性蛋白a的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024925A1 (ja) シグナルの低下を改善した検査試薬
CN214750354U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抗体联合智能化检测装置
JP2006084351A (ja) 検体浮遊液組成物、キット及び検査方法
CN109212203A (zh) 一种快速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
JP2004028875A (ja) 簡易メンブレンアッセイ法及びキット
CN111999509A (zh) 抗缪勒氏管激素测定试剂盒、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US20180196042A1 (en) Homogeneous competitive lateral flow ass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